旅游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2024-09-11

旅游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精选8篇)

1.旅游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篇一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前景

一、我国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旅游业发展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使中国人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平民阶层开始步入旅游队伍。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旅游的空间形式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国际旅游交往频繁。为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为旅客服务的民间旅游组织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诞生,开始承担旅行代理业务。

1927年夏,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更名为中国旅行社,中国第一家旅行社诞生,组织机构也相应扩大。中国旅行社建立后,把国内国际旅游事业的管理,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企业经营范畴,成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并能“有补于国民经济”。

(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

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的影响,制约了国人旅游的需要,从而使国内旅游业很难具备实现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

在这段时期,中国仍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际环境的严峻,国内生产水平低下。中国人民仍旧处于难以温饱的状态,在这种局面下,要发展旅游业是很困难的。旅游活动的进行时需要一定时间和足够的经费的。在当时,全国人民都努力建设祖国,全国经济处于起步状态,人们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和金钱去外出旅游。

所以,旅游活动在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随着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来华公务和旅游的外国宾客逐渐增多。在一些主要城市都陆续设立了华侨服务社,接待的对象为来大陆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

为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管理,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国务院明确规定,发展我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的方针和目的首先是为了学习各国人民的长处,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促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其次才是通过发展旅行和游览事业增加外汇收入。

这些事实表明,这一阶段内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动机仍然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但尽管如此,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2.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作为全国创汇的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其振兴和发展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务院的重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自此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外汇。基于这一背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没有采取“先国内后国际”的常规型模式,而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对于国内旅游,国家实行“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从客观的市场调节上讲,由于国门初开,很多外国旅游者对前来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当时我国的国内旅游比较落后,并未形成规模。

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房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旅游需求增加发育并迅速增长。旅游业经营的市场结构也因此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国内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增幅惊人。

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1997年,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宣布自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了我国正式允许旅行社行业开办组织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业务,也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随着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并行成为中国旅行社经营的三大市场,这个旅行社行业经营的市场格局最终得到了全面完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详细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入境接待1.3亿人次,入境过夜达5472万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出境旅游40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6000多万人,累计带动700多万人脱贫致富。旅行社达到1.97万家,星级饭店1.3万家,全国县级以上旅游景区达2万个,优秀旅游城市306座,高中等旅游院校1641所。与1978年相比,入境接待、过夜人次和创汇收入分别增长了72、70和159倍;星级饭店增长了93倍,旅行社增长了数百倍。137个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目的地先后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逐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得以实现,每年中外国际旅游交流由数万人增加到数以亿计。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

2010年,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国内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旅游投资规模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功能明显。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达1.34亿人次,同比增长5.8%。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2011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约13.3亿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约9200亿元,同比增长22%。入境旅游人数约6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约2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国际旅游业的深入开展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

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我国的国内旅游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的局面,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国内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进一步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国内旅游的发展步伐。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1、旅游消费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逐步向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结构靠拢。

据预测本世纪末我国人均GNP将达到800—1000美元,人们将会产生普遍的旅游动机,目前,我国人均GNP刚达到国内旅游经济条件的要求,因而造成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的普遍偏低。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设施的供给水平的提高,人们出门旅游将要由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

当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食住行的比重较大,达75%-85%,游购娱占25%-15%。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香港,旅游消费中游览购物娱乐支出占60%。我国旅游消费资料中,物质消费资料多,精神消费资料少。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现,今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精神消费资料的比重也将上升。

2、旅游人数稳步增长,有组织的团体将逐步增多。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并维持高速局面。随着旅行社的发展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行社旅游。旅行社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提供各种旅游信息,也将使一部分旅游者选择它。

3、旅行路线由短途到长途发展,人们将不满足家门口的短距离启蒙式旅游,而是向中长途涉足。旅游的区域扩大,热点仍热,温点和冷点将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而逐步升温。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眼光逐步投向外面的世界,南方人想领略一下冰城风光,北方人向往亚热带气氛,内陆人憧憬大海的辽阔,沿海人想探寻奇峰异谷的神秘。

4、旅游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同样要求旅游内容的多样化,人们要体验更多的美好经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今后人们的旅游将逐步由观光旅游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车旅游等等。

5、旅游人员构成中自费旅游的人数将逐步增加,公费旅游仍将占一定比重。公费旅游中的职工奖励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仍将在国内旅游中占一定比重,只不过份额逐步下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将会以自费旅游的方式出现。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

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

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三、编外总结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永不衰落的产业”等。

从事旅游行业前途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2.旅游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篇二

据相关资料, 全国有800余个森林公园, 其中270个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总经营面积达720万hm2, 年接待游客达5 000万人次, 基本上形成了吃、住、行、游、娱、购的-条龙服务体系。全国800余个森林公园中分布的高等植物达32万种, 鸟类、兽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近2 000种。森林公园不仅有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还有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等浓厚的人文景观。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促进国民休闲旅游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政策, 在旅游消费的热潮下森林生态旅游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走向。

但是森林公园并没有像海滩一样成为婚礼旅游的热门选地, 这跟森林生态旅游自身发展相对缓慢有着直接的关系, 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线主要集中在休闲度假这方面, 没有深度的从婚纱摄影旅游产品、婚礼仪式类产品、婚礼纪念旅游类产品、蜜月旅游类产品等方面入手去提升产品线, 宣传和营销手段相对滞后, 与旅游行业内及其他行业间合作模式探索不够深入有很大的关系, 森林生态旅游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己的产品, 让游客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森林生态旅游, 更多的新人愿意选择森林生态婚礼旅游。

2 婚礼旅游发展现状

婚礼旅游的迅速发展使婚庆市场与旅游市场发生了交集。婚礼旅游使传统的旅游产业不断调整和创新以跟进市场的发展, 也使新时期的婚庆产业不断改善和提高以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份额, 同时也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两个产业在融合过程中不断进行结构优化。

据民政部公布的数字显示, 全国每年登记结婚的新人约1 000~1 500万对, 据调查, 新人愿意把31%的积蓄用于与婚庆相关的消费。全国因结婚产生的消费总额达2 500亿元 (不含购房费用) , 每年结婚相关产业的总产值接近700亿元, 蜜月游双人消费平均为9 800元, 婚礼旅游势必成为旅游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见国内婚礼旅游潜力巨大。

目前, 除了海外旅游是新人婚礼旅游选择的热门外, 国内婚礼旅游做的比较好的城市有海南、青岛、大连, 这些城市依托海景的优势, 发展“婚礼、蜜月、度假”婚庆产业。云南丽江也依托自身旅游的优势, 发展婚礼堂, 目的地婚礼等模式。南京、三亚、济南等地旅行社也纷纷进驻婚庆旅游市场, 推出了与婚礼相关的旅游项目, 引爆了婚礼旅游商机。

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传统的旅游产品, 如何在做好原来产品线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线对其发展十分重要, 森林生态旅游与婚礼旅游的结合与融合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线, 近年比较热门的森系婚礼就能够反映出现在的新人思想前卫, 追求个性时尚, 对自然与森林也有着一份向往, 森林生态旅游可以抓住新人心理, 做好生态婚礼旅游。

3 生态婚礼旅游发展前景及实现的可行性建议

3.1 根据自身特点, 开发合适项目

森林生态旅游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很适合开发婚纱摄影旅游产品、婚礼仪式类产品、婚礼纪念旅游类产品、蜜月旅游类产品等, 森林公园可以跟婚纱摄影机构合作, 森林公园作为婚纱摄影的外景地不仅可以增加营业收入, 同时, 可以提高知名度, 新人或者亲朋在其他时间也会到森林公园游玩。森林公园内的酒店和餐饮也可以提供婚宴服务, 可以重点开发户外婚礼,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 很多家庭都会在周末自驾游, 在森林公园举办婚礼, 来宾不仅可以参加婚礼, 还可以旅游, 对新人和森林公园都是不错的选择。森林公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一些别具特色的集体婚礼,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知名度, 还可以为以后婚礼纪念旅游做好铺垫。森林公园提高自身住宿和餐饮环境等服务, 以吸引假期不多或目前资金不宽松的新人来蜜月旅游。生态婚礼旅游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产品线的扩展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

3.2 根据消费心理, 做好项目服务

据有关调查, 现在新人的消费心理普遍呈现出消费注重体面, 追求个性新颖, 注重服务质量, 追求细节完美, 喜欢环境优美等特点, 这些心理需求都是未来婚庆和旅游需要努力的方向, 森林公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注重细节服务, 同时, 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等运作模式, 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活动, 如, 森系主题集体婚礼, 拍摄爱情微电影等吸引新人参加, 也可以推出婚礼定制服务吸引高端婚礼客户。提升服务品质, 注重新人体验感, 创建自身品牌是生态婚礼旅游发展关键。

3.3 加强行业内及行业间的合作, 运用互联网+思维宣传营销

森林公园可以与旅行社、婚庆策划服务机构、婚纱摄影机构、影像制作公司等加强婚礼旅游这方面的合作, 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吸引新人关注生态婚礼旅游。同时, 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与线上的婚礼服务电商平台合作推出生态婚礼旅游活动, 也可以与交友网站合作推出相亲类主题生态旅游活动等, 森林公园全力借助新媒体宣传自己, 形成自己的生态旅游品牌。

婚礼堂模式也是未来婚庆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酒店场地紧张、费用高昂的情况下, 婚礼堂模式也越来越受新人关注, 森林公园通过行业内及行业间的合作发展婚礼堂模式, 具有广阔前景。

3.4 培养生态婚礼旅游产品策划及营销人才

任何行业想取得好的发展都需要好的人才, 在国家鼓励旅游政策的促动下, 随着人们消费力的提高, 抓住人们婚礼旅游消费心理, 达成消费行为, 需要好的产品策划及营销人才, 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不仅需要相关院校的培养, 更需要行业精英的关注, 校企合作, 紧跟市场, 才能培养好的人才。

摘要:指出了婚礼旅游是休闲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产品, 能够促进旅游产业转型。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 个性化婚礼需求增强和婚礼旅游产品线升级, 使婚礼旅游市场的需求迅速扩大。婚礼旅游与森林生态旅游结合可以丰富两者各自的产品线, 从两者整合角度探讨了生态婚礼旅游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婚礼旅游,生态婚礼旅游

参考文献

[1]陈娟娟.定制旅游在婚庆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旅游管理研究, 2013, 12 (2) :81.

[2]吴珏, 谢祥项.婚庆与旅游的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基于三亚的实践观察[J].科技展望, 2015, (20) .

3.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健康;产业;前景

大健康产业是以维护健康、修复健康和促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服务业与制造经营业,主要包括以医疗服务、医药产品制造经营为主的医疗性健康产业和以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养生保健、健康知识传播等主要内容的非医疗性健康产业。健康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近年来,国家的高度重视、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经济转型的推动等因素都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一、大健康政策导向

2016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放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人们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等发展目标。为面保障人民健康,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健康产业发展,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如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等一系列大健康相关政策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和健康知识的传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同时,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学业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亚健康的威胁。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5%,患有疾病者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2亿人,占人口总数16.1%,65岁以上人口超过1.4亿人,占人口总数10.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32亿人,占人口总人数25.6%,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亚健康和老龄人群更容易受到健康问题困扰,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更大。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将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会导致消费需求层次上升,带来健康服务产业的迅猛发展。201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经济转型的推动

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预测,在过去的50年里,世界经济增长的8%~10%要归功于人群健康。大健康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5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销售额年增长超过13%。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后,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关口。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GDP 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0%;第三产业增长8.3%。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远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和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大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0% 、40.5%、50.5%,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产能优化都有重要意义。但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60%程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和发展空间。服务业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方式。发展健康服务业是顺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四、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健康产业起步早、发展迅速,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的比例普遍超过15%。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10% ,其增长速度几乎超过每个国家GDP增速。美国最大的产业是服务产业,而服务产业中最大的是健康产业。目前,美国健康产业占美国经济的17%以上。美国经济学家预测,到2020年,美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占到美国经济的25%。美国健康产业包括医疗器械、制药与药品和健康服务,以占65%健康服务为主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全球最大的直销企业之一的安利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原研发制药和营养品公司之一的雅培公司和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日本是仅次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和天然健康产品市场。发达国家以其领先的科学技术优势,在医药保健行业占领全球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发展中注重品质、研发、企业形象、拓展海外市场等成功经验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人民网.

[2]. 秦源. 大健康产业财富第五波[J]. 中国新时代, 2014(12).

4.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篇四

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0-06-29 19:14:5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

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二)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亿元。2007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平。按现在的发展思路,再精心规划,加大投入,重点建设,**就会快速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要把**旅游列为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地区来支持、培育”。**旅游业已受到广大游客、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发展新亮点

(一)五龙旅游小镇

五龙乡最高海拔2326.1米,最低

海拔737米,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1%。由于气候湿热、生态植被好,天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林、水、峰、洞、峡、雾等自然景观,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融山水田园风光为一色。汇集了**的主要景区景点,不仅有菌子山、凤凰谷风景区,乡政府驻地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还有天然大佛南丹山、亦真亦幻五龙云海,万亩柑桔圆、满目青衫林,芭蕉满坡、缅桂飘香,奔波不息的南盘江,万种风情的五龙河旁,火红的攀枝花,苍翠的楠竹林等等。

五龙民族风情浓郁,壮族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独特的壮族服饰、饮食文化体现了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壮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三月三”也成为五龙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靓点。

2005年8月8日在全省旅游集镇

5.旅游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篇五

大健康产业发展利好因素

由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大健康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2月,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老龄办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信号,促使不少企业投身于大健康产业的浪潮中。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亿,带动上万亿元的产业规模。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元,到2016年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健康服务产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政策导向清晰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鼓励扩大供给、刺激消费需求两个维度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7条具体措施,勾画了健康服务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蓝图。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将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健康服务业将因此受益,相关服务行业也都将因此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这意味着健康服务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从美国的情况看,健康服务是美国第一大产业,2009年就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6%。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大健康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政府政策导向逐渐清晰,在加快医疗、药品、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对质量的严控、对创新的鼓励扶持,将加速相关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行业的分化整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配套逐步完善

尽管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在众多的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我国健康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行政主体不到位,部门监管存在真空;传统观念作祟,影响群众科学地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市场理性意识有待强化;技术基础薄弱,个性化服务不足。

目前涉及中国健康产业的企业,很少具备创新和服务能力,很多仅仅是停留在出售产品甚至概念的层面。因为起步太晚,目前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还很低端,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服务标准与体系、没有专业培训体系、没有专业管理公司。

应出台并完善健康产业政策法规,完善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订和推行行规行约、技术标准、从业培训等,指导和规范产业发展,并明确产业扶持政策以及财税、金融、土地、环保等方面的配套支持。

业内普遍认为,政策带来的利好将在未来几年凸显,而随着大健康产业的爆发,构建科学的健康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布局迫在眉睫。在新一轮大健康产业浪潮中,如何提供符合社会消费发展趋势、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制药企业拓展大健康板块、寻找新增长点亟待思考的问题。

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大健康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内外迄今没有对大健康产业做出过权威的界定。本文界定的大健康产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组织的集合。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产品和服务,如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产品和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健康管理等。

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复合性的产业群体,它至少包括四大基本产业,即: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产销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大健康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大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大健康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国的医药工业都是快速发展的行业,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健康产业同其它生产要素一样,促进了经济增长。大健康产业作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其发展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代表新科技革命趋势。

大健康产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需求,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据统计,目前在全球股票市值中,大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l0%。大健康产业中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孕育着大规模的产业化。发达国家已经将大健康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例如,日本将大健康产业与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列于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大国,大健康产业极具发展前景。保守估计,2015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5万亿元。至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蓬勃发展的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大健康产业能强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中国家因为缺医少药,造成流行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盛行,甚至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大健康产业能有效地降低全社会卫生总费用,药品、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品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等如能够被广大患者以合理方式获得且能以合理方式使用,将极大促进我国的社会和谐。

药品、医疗卫生服务、保健品以及健康管理服务等能够被广大患者以合理方式获得且能以合理方式使用,将极大促进社会和谐。例如,新药的发明能够减轻成千上万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带给其家人幸福。

大健康产业能有效地降低全社会卫生总费用。首先,健康管理以及对疾病预防的保健,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和降低疾病的发生,从而节省大量的卫生费用。其次,当疾病发生后,药品的合理使用,能使许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大大降低患者的医院门诊、住院、紧急救护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减少卫生费用开支。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药品的合理使用最具成本-效益比。研究表明,美国在新药取代旧药方面每投入1美元,总卫生支出就减少6.17美元。英国针对12种疾病治疗所做的研究估计,因药品替代而减少病床使用的费用节约,从1970年的1.14亿英镑增加到2002年的109.87亿英镑。

反之,一个社会如果大健康产业发展落后,后果将极其严重,社会和谐将无从谈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如非洲贫穷的目家、处于战乱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困人群、边远农村的农民以及儿童缺医少药,造成流行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盛行,死亡人数众多,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陷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未来数十年,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若缺少新药开发和必要的药品供应,因老年性痴呆、中风、帕金森氏病、充血性心脏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大量老年人不得不长期呆在疗养院和医院中,产生巨额卫生费用,给我国未来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大健康产业是提高全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老年性疾病、病毒、传染病、精神病等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大健康产业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增长动力,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必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防病治病的斗争史。不同的疾病,给人类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重大疾病的流行有时甚至会改写人类历史的进程。为克服各式疾病挑战,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积累和丰富获得健康的知识和手段,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生存和文明的延续。譬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磺胺和青霉素为代表的现代药出现,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起到划时代作用。以往每年夺走数以万计生命的许多细菌性传染疾病,如产褥热、流行性脑膜炎、肝炎、肺炎等,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抗生素的发明,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10岁。

20世纪后半期,新化学合成药物、生化药物、生物工程以及基因工程在内的高科技手段制成的新药源源不断问世,在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增进公众健康、增加人类预期寿命方面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性疾病、病毒、传染病、精神病等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在不少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间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又加重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难度。

同时,由于居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

显而易见,大健康产业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增长动力,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必将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健康服务业增长动力分析

以基因测序、癌症早期筛查、再生医学及3D打印器官等为代表的个性化医疗和预防医学将成为健康服务业增长的新动力。扩大相关政策对健康产业的推动,可以促进个性化医疗发展以降低医疗成本。

未来癌症可能超过心脏疾病成为人类生命的主要威胁。由于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不断被各类污染所破坏,人的寿命增长正在变得缓慢,甚至会停止,健康管理成为未来人类在医学领域取得进步的重要部分。

健康管理是探讨如何让普通人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和活得更美的医学新理念。尽管高端医学不断发展,但能够解决人类生命健康问题的医学技术尚未产生。因此,如何对人进行全面和可持续的健康管理就成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急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个性化医疗和预防医学研究是未来医学及健康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预防医学分为以下层次:首先是人类自身主动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比如对癌症的预防,人类自身行为习惯的某些改变,可以有效防止癌症发生。预防医学的第二层含义在于政府的政策干预。政府通过政策推动人们提高对疾病及其预防的积极性,普及预防医学常识,能够提高整个社会对疾病的预防水平。第三层在我看来,是人类通过对所处环境的改变,例如在绿色生态城市中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一些紫外线强烈地区铺设防紫外线膜降低皮肤癌的发病率。

传统医学在个性化医疗和预防医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在未病的防治方面已有数千年的研究,中国在人的体质研究领域更是历史久远。目前中医缺少走向世界的“科学语言”,医学界亟须让世界了解中医在健康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6.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篇六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如下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

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对工业品牌的需求,使旅游者对现代工业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工业旅游越来越受公众的青睐和欢迎,它将成为新世纪旅游活动新的热点。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

农业旅游不同于工业旅游,二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农业旅游不像工业旅游重在参观学习,增长现代化科技知识。它的内涵丰富多彩,不仅包括田园风光的游览,山村水乡的休闲度假,而且还包括亲身参与农业劳动,体验民风乡亲等活动。因此,农业旅游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休闲娱乐活动。

我国农业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始于大中城市的郊区,目的在于让久住城市的居民体验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游览,使单调的上班生活形成的压抑心情得到一定的放松。双休日五一十一春节和学校实行的寒暑假制度,使人们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农业旅游的队伍中,这促进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并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新热点。

农业旅游内涵极为丰富,如山村水乡自然景观,田园生活景观,民风民俗景观,乡村居民聚落景观和农业生产景观相融合,形成了旅游业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因为如此,21世纪中国农业旅游将出现以下几个新趋势:

1.森林公园热。它以森林公园中鸟语花乡的环境,清洁新鲜的空气,秀丽浓密的林木,来吸引旅客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

2.农业公园热。它以展示种植业,养殖业和饲养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为主导方向。如农业生态园,科教农园,植物园等。

7.芦芽山旅游发展规划及前景探究 篇七

关键词:芦芽山,旅游,经济,对策建议

一、廊清景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芦芽山景区由十大系列组成,分别是“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同时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具体景点:以芦芽山为中心,四面辐射宁武关、马伦草原、汾河源头、悬空村、悬棺、万年冰洞、千年地火等诸多景区。素有“东援雁门,西应偏关,南屏太原,北扼大同”之重要战略要塞的宁武关就隐藏于此。天池湖群高山环绕,绿树掩映,湖水清澈,犹如一块晶莹青翠的宝石镶嵌于高山之巅。以其神奇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历代帝王公卿、骚人墨客。清澈的汾河水穿越山间,细细流淌,抚育着山西儿女,汾河源头便深藏于此。

追溯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代,芦芽山便是游览圣地。曾是历代帝王将相、骚人墨客休闲游猎的首选之地。《郡国书》载:“芦芽一山,崔嵬峙拔,高出云霄,尖似芦芽而磅礴迂回,雄踞中原。”《山西通志》曰:“芦芽山,北岳,秀直云表。山中有三台,看花、北峰与北岳,为三胜。”所谓“秀直云表”则指出芦芽山的高耸俊俏,直上云霄之势,宛如郁郁葱葱茁壮向上的芦竹嫩芽一般,破土而出,生机盎然,“芦芽滴翠”一说由此得名,并列为宁武古八景之一。

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垂直高差达1300米之多,有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和合川三种类型地貌,所以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菌类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基因库。除此之外,芦芽山在佛教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隋唐时期就成为佛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唐宋时,芦芽山早已是寺庙林立,多至300处,“上有金龙池、五龙洞、秀峰岭、紫峰崖、凤凰岭、东西火场、大小天涧、束身峡、舍身崖、华严寺、说法台、金佛堂、太子殿诸胜。”

二、依托芦芽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景区旅游品牌

改革开放过程的不断推进使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现在,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同时也步入了发展的品牌经营时代。

芦芽山景区旅游打造品牌意识,是依托景区历史文化内涵、顺应旅游业发展品牌化经营的产物,也是时代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打造景区旅游品牌意识和规范品牌管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芦芽山景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寻求有效开发景区的经济效益,我们从景区的形象推广、品牌意识树立和营销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科学发展策略,力求把它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宏观方面积极响应国家的生态旅游精神,搭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列车,把握机遇;微观方面我们从山西省忻州市旅游业发展具体情况出发,用景区的品牌意识、形象包装,来增强消费者对旅游的吸引力,以整体联动宣传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全方位吸引客源;通过策划开展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包括万人登山活动、千人瑜伽活动、“情人谷”大型相亲活动、芦芽山风光全国摄影大赛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扩大景区的品牌意识和知名度,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加大促销力度,增加芦芽山景区的客流量,以扩大景区知名度;创新招揽游客的经营方式,通过创新增强景区的竞争实力;提升景区的档次,分层次、全方面地发展国内外旅游。

三、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一)企业的战略目标

从总体上来说,芦芽山景点目前属于导入期阶段,因此将这一新景点向消费者(主要是本省)推出,让消费者了解芦芽山,提高芦芽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消费者对芦芽山产生旅游冲动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即短期目标。进入成长期时,加大芦芽山知名度的打造,培养消费者(仍以本省的消费群体为主,并开始向周边或全国其他省份扩展)对芦芽山的好印象,即中期目标;成熟期时,稳固芦芽山景点的知名度,着眼于芦芽山形象的美化,全方位地占据全国市场,即长期目标。

(二)形象定位

原始、绿色、生态。

(三)销售目标

主要集中在国内游客。

根据相关地区市场调查报告可知,人们旅游出行的主要原因,30.51%的人是因为爱好,23.73%的人是为了放松心情,旅游景点本身的吸引力及本省的旅游资源分别占据15.25%和18.64%。所以说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很重要。而芦芽山的原始风情和蕴藏的悠长文化很适合旅游爱好者的心理需求,他们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特殊景点上。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目前处于迅猛发展的势头,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芦芽山景区这一朝阳产业的代表也应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

据前山西友谊国际旅行社旗舰店经理介绍,过去5年,芦芽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接待量以60%的速度快速增长。去年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其中,本省游客约占75%,来自太原市的游客达25万人。今年芦芽山风景名胜区将投入巨资整体包装万年冰洞、悬崖栈道等8个景区,瞄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完善景区配套设施。

近年来,芦芽山景区主打“三晋母亲河之源”旅游品牌,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已开发出十几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2014年“五一”小长假首日来景区的游客就超过10万人,最近,景区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山西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2015年,景区在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将有一系列大动作:在市场拓展方面,将中国北方主要城市划分为三大阵营,进一步细化、明确拓展目标。在此基础上,与南方市场进行企业合作式推广;在媒体定位方面,除继续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外,将进一步加大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的宣传、推介力度;拓宽合作渠道,与银行、民营企业、保险业、信托公司合作,与户外品牌店及自驾俱乐部合作,针对学生、退休群体设计优惠项目,全方位吸引客源;策划开展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发掘景区旅游资源的内涵,四季吸引游客;开发、包装“芦芽之语”系列特色产品,将纯天然、品质精良的芦芽山特产毛尖茶、银盘蘑菇、野生蜂蜜、红枣、小米、醋推向全国。

四、制定景区科学发展规划,完善景区旅游产业链

对景区的发展,我们还应在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芦芽山实际特色,完善产业链。

(一)山地———农家游

根据芦芽山当地山地景点与农业经营实际,发展山地———农家游产业链。

结合芦芽山山地优势,发展山地为主线的旅游。以芦芽山、黄草梁、小芦芽山、荷叶坪及山间众多奇松怪石等大小30多处景点为依托,以怀道千亩食用菌大棚、余庄高源脱毒马铃薯制种园区等农业产业园区为延伸,积极发展山地———农业游,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建立产业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古迹———汾源游

利用汾河源头建成的地质公园博物馆和硅化木展馆,开展历史文化的普及,显示旅游趣味性,增强旅游科普性。古迹———汾源游以汾源的发源地为龙头,以“万年冰洞”为龙尾进行新一层次产业链的开发。主线围绕景点汾源阁、小悬空寺、汾源博物馆、万年冰洞、象顶一品石、大梁林海、翔凤山悬崖古刹栈道开展此条产业链。

此外,我们在景点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河源头、小悬空寺、大梁林海等遗迹;注意当地天象,防范洪灾,建筑最好采用当地石料,避免水泥外露;适当在景区周围建设其他与景点有关的建筑,注意景区与周围的和谐。

(三)古城———公园游

此产业链中,我们将以“古城”作为依托,建设与之相映衬的公园,充分利用景区资源,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

我们可以结合景区内城门、城墙、官道、关帝庙、明代烧砖窑等古迹保存完整的特色,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显示其历史底蕴,丰富其旅游内容,为芦芽山旅游景点的建设开发新一条产业链。此外,引黄河水在宁武县的头马营村流出与汾河水汇集,可以建成“引黄入晋出水口”公园。

(四)古关———历史游

在这一产业链中,我们将以“古关”为依托,挖掘历史,开发宁武关古关———历史游产业链。这一产业链以宁武古关、阳方口长城为主线,对有历史意义的事迹、资料进行整理,开展古关———历史游,建立红色系列产业链。发挥宁武关老革命区的优势,积极开展古关———历史游产业链,将红色系列旅游打造为独特亮点。此产业链围绕的主线景点为:鼓楼、内长城、周遇吉墓、禅房夕照、石壁流虾等具有丰富历史意义的景点。

(五)结合独特性,扬长避短

结合芦芽山景区特色和存在问题,扬长避短,发挥芦芽山景区特色,将森林作为主线开展芦芽山景区生态文明游。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为主,兼顾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景区发展达到旅游、知名、休闲、避暑、科普、环保的目的。

芦芽山景区开发必须遵守三项原则:

第一是合理开发与开发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将充分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与加强资源的保护工作结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使生态旅游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芦芽山景区能够持续发展。

第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的原则。充分发挥芦芽山景区资源优势,突出山地特色,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独(汾河源头)、特(悬崖栈道)、新(悬空村)”旅游产品。

第三是硬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将硬件建设(交通条件、服务设施)与软件升级(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优质上乘的服务,才能有效地促进芦芽山景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六)针对芦芽山景区规划发展的营销方案

方案一:特定群体营销

本方案根据职业来划分群体,选定媒体记者、作家、摄影记者三类人群。该方案也是为主体方案服务,希望在全年时间里选择与旅游相关的精英人士,有重点、有力度地将山西芦芽山的世外风光展现给大众。首先,邀请部分知名媒体的记者和知名作家前来。风景区主办方应以中档或高档水平接待,全程旅游免费,旅游时间3~5日不等。对记者或作家的要求就是在部分媒体上发表自己对芦芽山的感受和评价,通过图文并茂地编导出有迹可循的人文历史故事、剧目和影视片,进行大力宣传,同时,邀请专业的摄影人士,让摄影家们拍出自己心中的芦芽山,在核心风景期刊上发表,山西芦芽山风景区拥有图片的使用权。以此来提升景区知名度,使之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标杆和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旗帜。

此方案,我们主打媒体牌,通过与拥有媒体资源的人士合作,节省媒体费用,互利互惠的同时,树立山西芦芽山风景区的品牌。但是,方案中邀请知名人士难度较大,需要提炼邀请名人前来的主要吸引点,同时,全程接待费用较高,需要另拨资金投入招待费用上。

方案二:新形式营销

目前许多城市都推出了自己的旅游卡,比如成都的“熊猫卡”,刷卡免费游览11个成都市景区(点)。也可选择在成都指定地点,通过对该卡充值,到“最佳旅游联盟单位”(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消费,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比如上海都市旅游卡,该卡集多种消费方式于一身,在沪上多个景点、酒店、旅行社使用旅游卡时,都能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其中部分景点的最大优惠幅度可低至6折,同时还能够当交通卡使用。借鉴于此,我们也可联合山西部分知名景点推出极具山西特色的“旅游卡”,或在此基础上,推出山西“芦芽山旅游卡”。顾客只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定期充值,即可享受到最大限度的旅游折扣。通过办理旅游卡的方式,将目标受众信息聚集,建立“旅游刷卡”消费模式。以前,许多单位逢年过节都是为职工发放超市代金卡,把这种模式作为企业对职工福利的一种,我们想通过“旅游卡”的方式,以后让许多的企业集体出游,商务旅游都“持卡而行”,让“旅游卡”也成为企业福利或逢年过节送礼的一部分,形成“送旅游卡就是送健康、送开心”的消费理念。

此方案,通过旅游卡将目标客户聚集,便于既定客户的维护和管理,也使以后景区广告信息能有目的、有重点、有效率地传递到目标受众。并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和扩大潜在客户群。

芦芽美景,因时而异,因地不同。芦芽山风景区以传奇的人文、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吸引着中外游客,是人们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宁武县处于晋西北管涔山南麓,全县面积总计1987.7 Km2,平均海拔达2000 m,总人口14.89万人。向南与省城太原相距180 Km,向北与大同市相距180 Km,县城位置处于北同蒲线的中点。由于境内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宁武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宁武县独有的珍贵资源,在华北地区具有密集度高、品位高的特有优势。芦芽山及相关景区,值得我们去发展,去完善。

参考文献

[1]任宁虎,王卓.宁武文物图志[M].三晋出版社,2015.

[2]中共宁武县委宣传部.宁武百年历史记忆[M].三晋出版社,2011.

8.旅游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篇八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面。冰雪旅游的兴起恰好迎合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冰灯,雪雕,滑雪三大冰雪旅游项目越来越显现出迷人的魅力,冰雪旅游已经成为我省重要产业之一。但还应该看到,问题和不足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尽快解决,以寻求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冰雪旅游 冰雪项目 旅游产业

一、黑龙江冰雪旅游的自然条件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省份。全省属高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群山连绵,林海绿涛,充满大自然的奇光异彩。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从11月份至翌年3月都以降雪为主,降雪日数平均每年20-50天左右,降雪初日与终日间隔为180天左右,冬季积雪日数为80-120天,积雪初日与冬日间隔140-170天,最大积雪深度58cm。丰富的冰雪资源,神奇精美的冰雪艺术,色彩缤纷的冰雪活动,使之成为冰雪运动的故乡、冬季滑雪和冰雪旅乐的胜地。

二、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冰雪旅游属于我国体育旅游事业中的一个方面,具有地方的特色。中国正值滑雪产业大发展的前夜。据调查,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国有10%以上的人喜欢参与滑雪运动,而我国若有1%的人参与就将达到近千万人次,形成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而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滑雪资源,全省主要山地有大、小兴安岭等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60%,林区面积占41%,森林面积为全国省市区之首。而且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生态环境好,坡度适中。哈尔滨冰雪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冰灯、冰雕艺术已闻名世界,滑雪旅游与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有机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三、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黑龙江省假日办统计,2011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了国内旅游人数201.55万人次,旅游收入11.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和28.6%。接待入镜旅游者10035人次旅游创汇370万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2%和15%。黑龙江省旅游局所确定的今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是,总体目标到2020年按照产业化的方向,将黑龙江省建成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滑雪旅游地,形成三大四小共7个滑雪旅游区,以及20个高级、56个中级、102个初级滑雪场体系;30万张床位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接待服务体系;100所滑雪学校,1500名滑雪教练的培训体系;能够生产雪具、雪服、雪地机械设备的装备工业体系;主干线、支线、区内线相衔接,空中和地面相配套的畅通的交通体系。

四、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开发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冰雪体育旅游项目

冰雪体育旅游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它可以与多种特色旅游相结合,如健身游、娱乐游、养生游、民俗游、边境游等。冰雪旅游与体育元素融为一体可以带动我省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因此,要努力把冰雪旅游与重要的冰雪赛事和演出相衔接,不断丰富冰雪旅游精品的形式和内涵。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突出重点,要在深入打造好冰雪大世界、雪博会、大海林雪乡等已有的36个重点旅游精品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层次鲜明的冰雪旅游体系。

(二)彰显特色,注重文化效益

文化的深度开发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药引和灵魂。对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是推动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奠。特别是针对于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特色来讲,把冰雪文化与本地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我省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结合各族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充分挖掘我省的金源文化、流人文化、以及特有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将这些文化与冰雪旅游相结合,增加我省冰雪旅游的厚重和内涵。

(三)注重本土冰雪体育旅游特色的开发

目前,我省冰雪旅游正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本地域的客源开发严重不足。

以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游客数量进行对比,可以看到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比例严重失调,冰灯游园会的游客比例基本相同,冰雪大世界的本地游客仅占到四分之一,而雪博会往往是开园时间最早的冰雪特色景观,但本地游客的比重也仅占到30%,从图1中可以看到本地游客与外地游客的数量差距很大,因此急需本地游客拉动内需,营造一个浓厚的冰雪节庆的氛围,使本地游客成为我省冰雪旅游的主力军。

(四)合理规划运营,将环境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黑龙江虽具有丰富的冰雪资源,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新兴项目也很吸引游人的目光,但是由于东北地区气温过低,一些南方的游客虽对冰雪景观充满向往,但却因为无法适应低温寒冷的天气望而却步。对项目的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牌效应,将冬季严寒的劣势转变成优势旅游资源。这种运营模式首先要通过对滑雪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建立滑雪旅游产业集聚带和滑雪运动基地,对创建黑龙江省精品旅游线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提出具体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伟伟,张春燕,等.冰雪旅游资源的价值构成与体系构建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2] 程云峰,等.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3).

上一篇:爱地球的手抄报漂亮又好看素材下一篇:六月份第1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