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第二学期的教学反思

2024-10-12

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第二学期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

1.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第二学期的教学反思 篇一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3、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鸽巢问题„„„„„„„„3课时

鸽巢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抽屉原理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抽屉原理”。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则。

师:象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出示例1:4枝铅笔,3个文具盒。(1)观察猜测

猜猜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会存在什么样的结果?(2)自主探究

A、提出猜想:“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B、小组合作操作验证:请拿出铅笔和文具盒小组合作摆一摆、放一放。C、交流讨论,汇报。可能如下: 第一种:枚举法。

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第二种:假设法。

如果每个文具盒中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枝同一个文具盒。

第三种:数的分解。

把4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的。(3)比较优化。

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盒子里呢?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师:为什么不采用枚举法来验证呢?

数据较小时可以采用枚举法,也可用假设法直接思考,而当数据较大时,用假设法思考比较简单。

2、引导发现

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盒子的数量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4个苹果放进3个盘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放()个苹果。

(2)东城三小棋艺组有学生14人,在这个组中至少中至少有()位同学是同一个月生日。

2、实际应用。

(1)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里,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2)10个包子放在7个盘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放2个包子。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P71第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抽屉原理例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抽屉原理”。

2、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2: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 8本书会怎样呢?10本呢?

1、学生尝试自已探究。

2、交流探究的结果,可能如下: 1)枚举法。

共有6种情况。在任何一种结果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2)假设法。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1,如果每个抽屉放进2本书,还剩下1本。把剩下的这1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3本书了。由此可见,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同样,8÷3=2„2把8本书放进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1把10本书放进放进3个抽屉中,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3、观察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4、介绍原理。

这一发现,在数学里被称之为“抽屉原理”,也叫做“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它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呢。

三、巩固练习1、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里,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2、张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41环。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9环。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P71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2.找到抽屉原理问题中被分的物品。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3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苹果,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子。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双。突然停电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

学生思考、发言。

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三、活动探究、深入了解: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学生提出猜想。

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

3、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研究规律

1、师:如果盒子里有蓝、红、黄球各6个,从盒子里摸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3、再出示做一做第2题,汇报后得出:问题结论只与球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

4、小结:确定什么是抽屉什么是物体是解决抽屉问题的关键。

四、巩固练习

1、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其中六(2)班有49名学生。(1)小明说:六年级里一定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他说的对吗?(2)小丽说,六(2)班中至少有5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她说的对吗?为什么?

2、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3、给一个正方体木块的6个面分别涂上蓝、黄两种颜色。不论怎么涂至少有3个面涂的颜色相同。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你从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P71第3、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第二学期的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是新增的内容。本单元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鸽巢问题”加以解决。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是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人)。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最先是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运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也称之为“鸽巢问题”。“鸽巢问题”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鸽巢问题”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因此,“鸽巢问题”在数论、集合论、组合论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鸽巢原理”的变式很多,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此类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鸽巢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能不能将这个问题同“鸽巢原理”结合起来,是本次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已达到能够掌握本章内容的程度。教材选取的是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将具体实际与数学原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 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 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4)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受到历史唯物注意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四、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式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原理”的过程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和“鸽巢原理”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中的具体情境与“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是“待分的东西”,什么是“鸽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鸽巢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个过程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原理”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它的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要用几个“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于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六、课时安排:3课时

鸽巢问题-------------------1课时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第1课时时间: 教学课题:鸽巢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例

1、例2,及“做一做”,及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教学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老师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则。师:象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1)操作发现规律:通过吧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鸽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4)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

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5)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

(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思考问题:

(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一)。(1)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2)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二)。(1)用假设法分析。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2)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本)......1(本)或a÷3=b(本)......2(本),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b+1)本书。鸽巢原理

(二):古国把多与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四、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鸽巢问题”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第2课时时间: 教学课题:“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及“做一做”,及第71页练习十三的3-4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简单的“鸽巢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教学难点:找出“鸽巢问题”中的“鸽巢”是什么,“鸽巢”有几个,在利用“鸽巢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子。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双。突然停电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 学生思考、发言。

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学生提出猜想。

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组反馈,师相机板书:

4、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研究规律

师:如果盒子里有蓝、红、黄球各6个,从盒子里摸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再出示“做一做”第2题,汇报后得出:问题结论只与球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小结:确定什么是抽屉什么是物体是解决抽屉问题的关键。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第70页“做一做”第1题。

2、解决课前有趣的问题

3、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让你闭上眼睛去摸,(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

4、练习十三第3、4题。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教学反思:

鱼岳镇第三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第3课时时间: 教学课题:“鸽巢原理”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71页练习十三的5、6题,及相关的练习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知“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熟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二、指导练习

(一)基础练习题

1、填一填:

(1)鱼岳三小六年级有30名学生是二月份(按28天计算)出生的,六年级至少有()名学生的生日是在二月份的同一天。

(2)有3个同学一起练习投篮,如果他们一共投进16个球,那么一定有1个同学至少投进了()个球。

(3)把6只鸡放进5个鸡笼,至少有()只鸡要放进同1个鸡笼里。

(4)某班有个小书架,40个同学可以任意借阅,小书架上至少要有()本书,才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同学能借到2本或2本以上的书。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集体交流纠正。

2、解决问题。(1)(易错题)六(1)班有50名同学,至少有多少名同学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2)书籍里混装着3本故事书和5本科技书,要保证一次一定能拿出2本科技书。一次至少要拿出多少本书?

(3)把16支铅笔最多放入几个铅笔盒里,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铅笔盒里的铅笔不少于6支?

(二)拓展应用

1、把27个球最多放在几个盒子里,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盒子里有7个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盒子数看作抽屉数,如果要使其中1个抽屉里至少有7个球,那么球的个数至少要比抽屉数的(7-1)倍多1个,而(27-1)÷(7-1)=4...2,因此最多放进4个盒子里,可以保证至少有1个盒子里有7个球。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答:

2、一个袋子里装有红、黄、蓝袜子各5只,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只可以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1只?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假设先取5只,全是红的,不符合题意,要继续去;假设再取5只,5只有全是黄的,这时再取一只一定是蓝色的,这样取5×2+1=11(只)可以保证每种颜色至少有1只。

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答:

3、六(2)班的同学参加一次数学考试,满分为100分,全班最低分是75。已知每人得分都是整数,并且班上至少有3人的得分相同。六(2)班至少有多少名同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75分,所以学生可能得到的不同分数有100-745+1=26(种)。教师引导学生规范解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5、6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我们一起解决。

五、作业

个人调整意见

3.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第二学期的教学反思 篇三

一、 填一填。(共33分)

1、物体的( )或封闭图形的( ),叫做它们的面积。

2、 这几个图中(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面积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是( )。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宽是4分米,长是( )分米。

4、一块正方形彩纸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 )厘米。

5、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 )。

6、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也是100( )。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8、一块长方形的果园的长是400米,宽是300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9、2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600厘米=( )分米

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0、用3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1、填上合适的单位。

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 字典厚5( )

大树高16( ) 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12、在○里填上“<”“>”或“=”。

16平方米○160平方分米,3400平方厘米○34平方米

二、仔细推敲,分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60厘米的一半是3分米。 ( )

2、一个教室的占地面积约为54平方分米。( )

3、一电脑桌的`边长是9平方分米。( )

4、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5、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平方分米。( )

6、一个长方形长是25厘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周长是( )。

A、1米 B、4米 C、4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 )倍。

A、2 B、4 C、8

3、60平方米=( )平方分米。

A、6 B、600 C、6000

4、三(1)班教室地面面积是48( )。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米

5、电线杆高约是15( )

A、平方米 B、平方分米 C、米

四、根据图形计算。(共9分)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六、解决问题。(34分)

1、小丽绕一正方形的操场跑了1周共400米,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是60米,宽是30米,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辆播种机,每分钟行驶50米,播种的宽度是3米。播种机工作1小时能播种多少平方米?(4分)

4、教室右面的墙壁长是8米,宽是4米,墙上有两扇窗户,每扇窗户的面积是5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王大伯要沿着一面墙围一个鸡舍,鸡舍的长是23米,宽是15米(如图)。需要篱笆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6、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要地池底铺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7、一块正方形果园的四周围上了长68米的篱笆,这块正方形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教室窗户的长是25分米,宽是20分米。

(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4.六年级第五单元数学广角《节约用水》第二学期的教学反思 篇四

成功:

1.在审查概念时,主要审查划分的意义和意义。通过公式b×3/4 = a,我们知道b的3/4等于a,b×3/4 = a产生a÷3/4 = b;a÷b = 3/4,a和b为3:4,使学生更清楚地感知乘法和除法,得分和内部关系之间的关系。2.在计算的审查中,让学生谈谈计算方法的划分,让学生可以看到整数分母是一个分数,因此不管除数,除数是一个整数(除0)或分数,乘以一个数字(除了0),等于数的倒数。3.在简化审查率方面,通过让学生说比率和分数,得分之间的关??系,简化基础,然后完成第三个问题,结合简化方法的主题总结总结。

相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 项目之前和之后,按其最大公约数除

整数比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数位数与上一项目的小数位数相同

重点在于简化比率和比率之间的差异:简单比率是比率的形式,并且比率是数字。4.在审查比率的应用中,通过分析关系的数量,改变条件,让学生感觉到上帝的相同意义的分数倍增和分裂。

六年级男孩60人,(),女孩多少人?

(1)女孩的数量是男孩的2/3(2)男孩的数量是女孩的2/3(3)男孩的数量比女孩多2/3(4)男孩的数量少于女孩的2/3(5)女生多于男生2/3(6)女生少于男生2/3 通过不同形式的变体练习,让学生意识到只要有多少关系,就可以解决问题。

不足:

1.审查只关注基本练习,但类型不断变化,学生缺乏灵活性来解决问题。2.对于实际数量和差价之间,学生容易 困惑。

重新教学设计:

上一篇:近年天津高中招生人数下一篇:英语教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