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24-06-26

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精选8篇)

1.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篇一

换药术

用于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方法】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换药者如已接触伤口的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的换药碗。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取出后,不得放回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须立即放污物盘或敷料桶内。

2.换药者应先换清洁的伤口,如拆线等;然后再换感染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的伤口换药。

3.换药时应注意取出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腐肉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

4.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健康组织。

5.每次换药完毕,须将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深部静脉穿刺与注射

深部静脉穿刺常用者有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多用于采血化验或急需加压大量输液、输血而周围浅静脉穿刺又非常困难者。锁骨下静脉穿刺还可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及心血管造影等。

【方法】

1.股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膝关节屈曲并略外展,股三角区局部常规消毒,医生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左手手指,以左手示指在股三角区触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从股动脉内缘垂直或与股静脉走向成30°~45°角斜行刺人股静脉,回抽注射器内栓观察有无回血,如有回血,即可抽血或注入药液。

2.颈内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偏向对侧后仰,将一小枕垫于肩下,使穿刺部位肌肉松弛。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与乳突连线的外侧,多在其中段或下段穿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医生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针尖向近心端稍偏向外方,与皮

肤成30°~40°角刺入皮下,穿过胸锁乳突肌,刺破颈深筋膜,刺入颈内静脉则可见回血。

3.锁骨下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并抬高床尾约30cm,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并外展,使肩锁关节前侧膨出部展平以利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一般多选用右侧(左侧靠近胸导管且胸膜顶位置较高易误伤),因其较直,易于插导管,亦较安全。穿刺部位多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锁骨下0.5~1.0cm处。局部用碘酊、酒精严格消毒,医生戴无菌手套并行局部麻醉。将5ml注射器吸满生理盐水后接于穿刺针头,并排净空气。在选定的穿刺点进行穿刺,针尖向头与胸骨纵轴约成45°角,与胸壁平面约成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当刺入3~4cm后有穿透感,继续进针,当有第二次减压穿透感时抽动活塞,如有静脉血流入注射器,说明已刺入锁骨下静脉。从皮肤至锁骨下静脉,成人4~7cm,儿童l~3cm。若需输液应在病人呼气时取下注射器,并迅速接上输液管之玻璃管接头。

【注意事项】

1.局部应严格消毒,医生要戴无菌手套或消毒手指。术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股静脉穿刺时不可过深或过浅,若过深则可穿透静脉,应在逐渐退针的同时抽吸注射器内栓,若见有回血应固定针头进行抽血;若仍无回血,则应改变方向再行试穿。需要向股静脉内注入药液时,穿刺针头不应垂直而应与皮肤成45°斜刺,以免穿破血管,回血后必须将针头固定好方可推药。若穿入股动脉则回血鲜红应另换注射器,加压止血后重新穿刺。

3.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较多,如气胸、血胸、损伤神经、感染等,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必须准确选定穿刺点及进针方向。

4.锁骨下静脉压力较低,吸气时可为负压。为了防止吸入空气形成气栓,在更换接头、注射进行插管时,必须在病人呼气或处于呼气后屏气的状态下进行。另外胶管与玻璃管接头等连接处亦应紧密或用线扎紧,以免漏气。若用于输液时绝对不可等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后才换瓶或拔针。

5.穿刺或注射完毕,局部应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

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是取血作动脉血气分析,采血作细菌培养,或进行动脉冲击性注射治疗及作有关介入检查等。常选用的动脉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方法】

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确定动脉走向,扪及搏动最明显处。

2.常规作广泛性皮肤消毒及左手食指及中指消毒。

3.术者以左手示指及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穿人动脉,穿刺成功后,以右手固定针头,保持针头方向及深度,左

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

4.操作完毕迅速拔针,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不少于5分钟。

【注意事项】

1.穿刺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广。

2.做血氧分析时,空针内绝对不能进入空气。

3.操作完毕,局部必须加压5分钟,甚至无出血为止。

环甲膜穿刺术

适用于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气管切开的;需行气管切开,但缺乏必要器械的。

【禁忌症】

1.无绝对禁忌症。

2.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

【方法】

1.体位:如果病情充许,病人应尽量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不能耐受上述体位者,可取半卧位。

2.穿刺点:颈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环甲膜空刺点(或称环甲韧带)。

3.用碘酒、乙醇进行常规解决消毒。

4.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

5.穿刺部位局部用2%普鲁卡因麻醉危急情下可不用麻醉。

6.术者以消毒的左手示指及拇指触按穿刺部位,并将皮肤固定,右手持18号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患者可有反射性咳嗽。接10ml注射器,回抽应有空气;或用棉花纤维在穿刺针尾测试,应可见纤维随呼吸摆动,确定无疑后,适当固定穿刺针。

7.术后处理:①可以穿刺针接氧气答给病人输氧。②病人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普通气管切开。

【注意事项】

1.穿刺时,不要损伤喉部,必须肯定刺入喉腔时,才能注射麻醉药或治疗药物。

2.注入药液应以等渗盐水配制,PH适宜,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

3.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咯血可予以对症处理。

气管插管术

用于全身麻醉,心跳骤停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导气者。

【方法】

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立于患者头端(不宜在床头操作者,可立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示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人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人喉镜: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人,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于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人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片而显露声门。

5.以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注意事项】

1.根据解剖标志循序推进喉镜片以显露声门,并防止推进过深或过浅。

2.对咽喉反射存在的,适当喷雾作表面麻醉。

3.应将喉镜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手法,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否则极易碰落门齿。

4.导管插入声门必须轻柔,避免使用暴力。

5.根据年龄、男女、体格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6.完成插管后,要核对导管插入的深度,并要判断有否误插入食管的可能性和确认导管在气管内。

静脉压测定

用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时,了解静脉压增加情况。

【方法】

1.患者平卧或取半卧位,脱下衣袖,肌肉放松,使上肢静脉不受任何压迫,保持血流通畅。

2.病员上肢外展伸直,使上肢与躯体成45°~60°角,置穿刺静脉于腋中线水平,半卧位时相当于第4肋软骨水平。

3.解开无菌包,向测压管内注人生理盐水或3%枸橼酸钠溶液,使测压管充满溶液,用止血钳夹紧备用。

4.取肘前静脉作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5.用附有18号针头之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l~2ml,行肘前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静脉内后,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观察静脉是否通畅。取下注射器,将测压管连接于针头上,待测压管内液体稳定不再下降时,记下压力表上水柱的高度,即为肘静脉压。若有三通活栓接头,可将注射器接上三通接头,穿刺前将活栓转动,使注射器与针头相通。穿刺成功后,再转动活栓,使测压管与静脉相通,进行测压。

【注意事项】

1.病人应安静放松,静脉近心端回流必须通畅,不能有任何回流受压。

2.接测压管时,应避免血液回流到测压管内。

3.穿刺时选用18号针头,以保证血流通畅。

腹膜腔穿刺术

腹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行腹腔内给药,当有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或腹部胀痛时,可穿刺放液减轻症状。

【方法】

1.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2.体位:平卧位或斜坡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选择:①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l/3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③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有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直接由穿刺点自上向下斜行刺入。

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人。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粘贴。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6.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胸膜腔穿刺术

胸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方法】

1.病人体位:属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置于枕部。

2.穿刺点定位: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选择①肩胛下角线7~9肋间;②腋后线第7~8肋间;③腋中线第6~7肋间;④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点。

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定位进行穿刺。

3.消毒: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为15cm。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用2%普鲁卡因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

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经肋骨上缘缓缓刺人,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人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人弯盘,记量或送检。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

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l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注入药物刺激性强可致胸痛,在注药前给强痛定等镇痛剂。

心包腔穿刺术

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可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

【方法】

1.患者取半卧位,可任选下述三个部位之一穿刺:(1)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1~2cm处,沿第6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刺入,如膈肌较低,可以从第6肋间刺入,此法最常用。(2)在剑突与肋弓缘所形成夹角内,穿刺针与胸臂成30°角,向上穿刺可进入心腔下部与后部夹角处。(3)如心浊音或心影向右扩大较显著,可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刺入,此法有伤及乳房内动脉之危险,故需特别谨慎。

2.用碘酒、乙醇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孔巾。

3.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自

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人心包腔后下部。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固定其深度,术者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尔后放松橡皮管上止血钳。缓慢抽吸,记取液量,留标本送检。

4.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术会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压塞症状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要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以及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方法】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手挽双下肢胭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自中线向两侧进行常规消毒,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铺无菌孔巾,用2%普鲁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做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拇指紧紧按住两个棘突间隙,皮肤凹陷,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让病人双腿慢慢伸直,可见脑脊液在测压表内随呼吸波动,记录脑脊液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0或40~50滴/分钟。可继续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6.取下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碘酒消毒之后,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予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方法】

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骼前上棘后l~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胸骨穿刺约1.0cm、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人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

5.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

6.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上,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备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

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l~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

1.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送骨髓培养。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

膝关节腔穿刺术

膝关节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方法】

1.患者仰卧于床或操作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自髌骨上缘外侧,向内下方穿刺,即可从髌骨后面进入膝关节腔。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人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耻骨上膀胱穿刺术

用于急性尿潴留、导尿未成功或无导尿条件者,需穿刺法置管建立膀胱造瘘者。

【方法】

1.仰卧位,可不剃毛,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检查器械用物。

2.在耻骨联合上2横指中线处作局部麻醉达膀胱壁。

3.用普通腰椎穿刺针于麻醉点刺入皮肤,使与腹壁成45°倾斜向下、向后刺向膀胱。在刺入3~4cm时,拔出针芯,用50mL注射器试行吸尿。如无尿,在维持空针抽吸的情况下,继续向深处推进,至有尿抽出时,将穿刺针再缓缓送入1~2cm.抽出首次尿液送常规检查及培养。固定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反复抽吸,将尿抽尽后把针拔出。穿刺部位用碘酒消毒后,覆盖无菌辅料,用胶布固定。

4.需穿刺置管引流者,应在穿刺点用尖刀作皮肤小切口,用套管针刺入膀胱,拔出针芯,将相应粗细之导管放入膀胱,然后拔出套管针,缝合切口,固定导管,将引流管接无菌瓶及一次性引流袋。

【注意事项】

1.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前必须确定膀胱已极度充盈。

2.穿刺点切忌过高,以免误刺入腹腔。

3.穿刺针方向必须斜向下、向后,且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肠管。

4.抽吸尿液时,应固定好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以减少膀胱损伤,并保证抽吸效果。

5.膀胱穿刺后,应及时安排下尿路梗阻的进一步处理,防止膀胱充盈时针眼处尿外渗。

6.尽量避免反复膀胱穿刺。过多穿刺可致膀胱出血及膀胱内感染。

7.膀胱穿刺术后,应适当使用尿路抗炎药物。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

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者。

【方法】

1.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将三腔管从病人鼻腔送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顺利送入至65%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

2.用注射器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50~300ml(囊内压40~50mmHg),使胃气囊充气,用血管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拉,感觉有中等度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再以0.5kg重砂袋通过滑车持续牵引三腔管,以达到充分压迫之目的。

3.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200ml(囊内压30~40mmHg),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

4.定时自胃管内抽吸内容物,以观察有否继续出血,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有关治疗。

5.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人,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同时口服液体石蜡15~20ml,以防胃底粘膜与气囊粘连或坏死。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

6.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20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慢将三腔管拔出。

【注意事项】

1.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术前检查三腔二囊管是否好用。

3.注意三腔二囊管插人位置及气囊的压力。

4.气囊放气、放松牵引要及时,以免不良损伤。

现场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技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

密配合不间断地进行。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去枕平卧,将病人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

3.畅通呼吸道:采用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有假牙托者应取出。清理口腔异物,用手钩出固体异物。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人工呼吸方法是: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在病人的鼻翼下端。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均匀吹气一次,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持续1~2秒。

(4)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松开捏鼻的的手,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5)吹气频率:10~12次/分,或心脏按压

次,吹气2次(30:2)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6)吹气量:按7~10

ml/kg计算,一般不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4.拳击心前区为心脏骤停者第一步采取的抢救措施,要先于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从20~30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用于捶击1~2次。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l/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简单确定方法是两乳头间)。

(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80~l00次/分。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

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注意事项】

1.发现病人,立即抢救,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要同时进行。

2.人工呼吸注意气道通畅,口对口应堵鼻,口对鼻应堵口,防止漏气。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能中断,按比例进行。

4.胸外心脏按压选好部位,避免损伤肋骨和肝脏。

5.一般情况下,不要搬动病人。

6.检查生命体征必须在5个30:2循环之后,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急救止血法

适用于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减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

【方法】

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可指压颞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可指压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加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

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院。

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在做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类型:

(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2)弹性橡皮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

(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

【注意事项】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度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

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常用切开技术

一、气管切开术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梗阻,造成呼吸困难;各种原因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需进行人工呼吸;某些头颈部手术,因口腔插管影响手术操作。

【方法】

1.体位:①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高,头向后仰,颈部伸直并保持正中位,使气管向前突出。②不能仰卧位者,取半坐或坐位,但肩下仍需垫高,头向后仰伸。若头后仰伸使呼吸困难加重,可将头稍前屈,作切口后再后仰。

2.用碘酒、酒精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20cm。打开气管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切开包内器械,选择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并将内管取出,套入通管芯,检查套管系带是否结实。铺无菌巾。

3.用2%普鲁卡因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作颈前正中皮下浸润麻醉,气管两侧也可注射少量麻醉剂。若病人已昏迷或紧急情况下,可不予麻醉。

4.切口:术者用左手拇指、中指固定喉部,示指按喉结以定中线。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稍上作颈前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浅筋膜。

5.分离气管前软组织:用止血钳自白线处分离两侧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并将肌肉均匀地拉向两侧,暴露气管。

甲状腺峡部通常位于第2、3气管环前壁,若甲状腺峡部较大,影响手术操作,则沿甲状腺峡部下缘与气管前筋膜之间分离,然后用甲状腺拉钩,将甲状腺峡部向上牵引,即暴露气管。将气管前筋膜稍加分离,气管环即清晰可见(注意分离过程中始终保持气管居中,且经常用手指触及气管位置,以免损伤邻近重要组织)。

6.确认气管:①视诊:分离气管前筋膜后可见到白色的气管环。②触诊:手指可触及有弹性的气管环。③穿刺:用空针穿刺可抽到气体。

7.切开气管:切开气管前,气管内可注入1%地卡因O.5ml,以防切开气管后出现剧烈咳嗽。用尖刀于第2~3环正中自下向上挑开前壁。注意刀刃不宜插入太深,以免损伤气管后壁及食道壁。

8.插人套管:气管切开后,立即用气管撑开器或中弯血管钳撑开,插入气管套管,迅速取出通管芯,套入内管。暂用手指固定套管。若分泌物较多,立即

用接有抽吸器的导尿管自套管内抽吸。

9.切口处理:①分别检查气管前壁两侧切口缘是否内翻,尤其是小孩。若内翻应用蚊齿钳向外挑起。②仔细检查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并予以妥善处理。③固定气管套管,系带打死结。④皮肤切口上端缝合1~2针。⑤正中剪开一块纱布,垫衬于气管套管底板下,以保护切口。

10.术后注意病人呼吸情况及有无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等,若发生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注意事项】

1.手术过程中要经常以手指判定气管位置,以免手术入路偏离中线。

2.手术中注意不要过分向下分离颈前肌群,以免伤及胸膜顶。

3.儿童的胸膜顶一般较高,气管切开时宜特别注意。

4.以尖刀挑开气管软骨环不宜过大(不超过周径的2/5),以免术后气管塌陷。

二、静脉切开术

适用于急需输液、输血,而静脉穿刺有困难;需要长时间输液,估计静脉穿刺不能维持过久;作某些特殊检查,如心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以及静脉高营养治疗等。

【方法】

1.病人仰卧,选好切开部位。临床上,多采用内踝上方的大隐静脉。

2.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肤;打开静脉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铺无菌巾。

3.以2%普鲁卡因2ml作局部浸润麻醉,在所选择的静脉切开处作横形皮肤切口约1.5~2cm。用小弯钳沿血管方向分离皮下组织,将静脉分离显露l~2cm。用小弯钳在静脉下面引两根丝线,并将静脉远端丝线结扎静脉,而近端丝线暂不结扎。牵引提起远端结扎线,用小剪刀在结扎线上方将静脉剪一小斜口,将已接好注射器(内有注射盐水)、排净空气的塑料管或平针头插入静脉切口,回抽见血后,再缓慢注入盐水;后结扎静脉近端丝线,并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或针头上;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及血管有无穿破等现象,如有漏液,应加线结扎。切口用丝线缝合,并将缝合线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上,防止拉脱。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必要时用绷带及夹板固定肢体。

【注意事项】

1.切口不宜过深,以免切断血管。

2.剪开静脉时斜面应向近心端,小于45°角,剪开1/2管壁。

3.插入的塑料管口应剪成斜面,但不能过于锐利,以免刺破静脉。

4.静脉切开一般保留3~5天,硅胶管可保留10天,时问太长易发生静脉炎或形成血栓。

三、动脉切开与动脉输血术

用于严重的急性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患者,动脉切开输血,配合复苏术,以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血液透析治疗;动脉造影术;休克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中心静脉压升高,左心衰竭而需要输血者;经动脉注入凝血药物或栓塞剂

以达到区域性止血或治疗癌症。

【方法】

视需要可选用桡动脉、股动脉或颈动脉等。临床最常选用左侧桡动脉。

1.患者仰卧,术侧上肢外展90°,掌面向上,桡动脉处常规碘酒、酒精消毒.2.术者戴无菌手套,铺巾,局麻。

3.在桡骨茎突以上2cm处,沿桡动脉方向作一长2~3cm的直切口,亦可采用与桡动脉垂直的横切口。

4.用蚊式钳沿动脉鞘膜钝性分离出桡动脉约1~2cm,切勿损伤伴行之静脉。若单纯行动脉输血,则用穿插针直接向桡动脉穿刺,成功后,接上动脉输血装置(若无此设备,可将血液装于多个50ml注射器内),行加压输血或输注药液,一般输入速度为80~l00ml/分,通常1次输入量为300~800ml。若施行插管术者,应在桡动脉下穿两根“4”号线和胶布条一根。切开桡动脉后,立即将导管迅速插入,并用胶布条止血。

5.输血与检查操作完毕后,拔桡动脉内针头或导管。切开桡动脉者,应间断缝合动脉切口。

6.术毕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及远端组织血运情况。

7.缝合伤口,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动脉输血适用于严重休克或急救复苏,但使用动脉输血的时机不宜过迟,当收缩压低于60mmHg时,即应考虑动脉输血。

2.动脉输血或液体,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使血压增高。一般在2

~3分钟内可以注人100~200ml血液,总量通常约400ml。如超过1000ml而血压仍无改善者,应改用其他方法。

四、脓肿切开引流术

用于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深部脓肿经穿刺证实有脓液;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施行手术。

【方法】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

1.用1%普鲁卡因沿切口作局部麻醉。

2.用尖刀刺入脓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切口最好达脓腔边缘。

3.切开脓腔后,以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排脓。如脓腔不大,可在脓肿两侧处切开作对口引流。

4.松松填入湿盐水纱布或碘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

深部脓肿切开引流

1.选用适当的有效麻醉。

2.切开之前先用针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

3.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以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

4.手术后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

5.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术后2天,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

之辅料后,轻轻取出,改换烟卷或凡士林纱布引流。

6.术后做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明引流物的数量。

【注意事项】

1.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时,一般不作切开引流。

2.为保证脓腔引流通畅,切口须作在脓腔的最低部位,且切口必须够大,也可作1~2个对口引流。

3.切开时不能损坏重要血管、神经,颜面部的切开引流应注意尽可能不损坏面容。

4.切口部位的选择,应注意愈合的瘢痕不影响该处的功能,尤其是手指的触觉,手的握力,足的负重及关节的运动功能。

5.引流物的选择必须恰当,一般浅表的脓肿可用凡士林纱布或橡皮条引流,而深部脓肿或脓腔较大、脓液较多者,可用橡皮管引流。

清创术

各种创伤伤口均由不同成度的污染,经过处理,使之成为较清洁或清洁伤口,可能达到一器期愈合的方法称为清创术。

(一)操作步骤

1.先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汽油擦净油污,再以肥皂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用软刷。剃去毛发。拿开伤口覆盖纱布,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污物、血块和异物。

2.洗手、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检查伤口,清除血块及异物,有活动出血予以止血。

3.将污染、切缘参差不齐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予以切除,一般切除1~2mm创缘。如伤口较深、口小,克适当扩大创口使清创完全。清创时随时以生理盐水冲洗。检查创面组织色泽是否正常,止血是否彻底。

4.更换手套、器械等。再次消毒、铺无菌巾,缝合伤口。注意要按层次缝合,不存留死腔。

(二)注意事项

1.伤后8小时以内伤口清创后可一期缝合。伤后8~12小时,污染不严重、清创彻底、已给予抗生素者可以考虑一期缝合,术后勤差伤口。

2.头面、颈部伤口及有血管、神经外露或与关节相通者也可一期缝合,术后应用抗生素。

3.超过12小时在清创,或者伤口严重污染者,不宜一期缝合,或仅缝合深层,皮下、皮肤放引流,观察2~3天,如无感染现象则延期缝合。

4.经过10~14天,伤口又新鲜肉芽组织填满者也可考虑二期缝合。

5.面部创缘要少切或不切,一面瘢痕过大影响面容,要尽量保留和修复重要血管、神经、肌和关节囊,与软组织相连的骨片应予以保留。已游离的的大骨片清洁后放回原处,以免骨质缺损。

6.所有清创均应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注射前先做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注射法。

皮肤肿物切除术

适应症:

皮肤良性或恶性小肿物、皮肤活组织取材等。

操作步骤

1.主要器械。消毒切开包。

2.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浸润或区域阻滞麻醉。

3.皮肤切口设计、切开方法、止血、缝合等同美容外科学部分。

注意事项

1.皮肤良性肿物,可仅切除肿物。皮肤恶性肿物,则须多切5~10mm肿物周边正常皮肤,或在冷冻切片指导下切除。必要时术前还需X线或超声等检查以判断肿瘤侵犯深度。

2.耳前、颊部皮肤肿物切除,由于接近面神经,尽量不要深入到面颊浅筋膜以下,以免损伤面神经。

3.皮肤囊肿的切除应完全切除,保持囊壁完整,以免复发。

4.治疗过程中力求保护自然解剖位置,减少瘢痕及色素沉着形成。

术后处理

缝合切口,选择美容切口。予以抗生素口服。肿物送病检

2.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篇二

分析和处理:面板显示的是内室温度, 开机时处于冷锅状态, 温度应接近室温。根据灭菌器电气原理图, 内室温度由Pt100型热电阻型温度传感器通过EM235模拟量模块转换, 利用S7-200工业可编程控制器 (PLC) 对温度等输人量进行处理, 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自动完成控制过程, 量24V/2.5A电源模块输入端交流220V电压正常, 但无24V直流电压输出。打开外盖检查, 发现电路板上有3处贴片元件呈烧焦状。电源模块、模拟量模块、工业可编程控制器和各种辅助器件固定安装在灭菌器夹套外层, 灭菌器工作时温度较高, 再加上散热不好, 很容易引起电子元器件过热损坏甚至烧毁, 导致控制信号输出异常, 分析故障应为上次灭菌结束时产生, 消毒人员没注意。考虑到该电源模块为西门子原装, 购买不便而且价格较高, 维修时用普通24V直流电源替代, 从电子市场购买很方便, 安装时保持散热通风, 开机温度显示15℃, 数值正常。

故障二:打开操作面板电源开关, 仅电源指示灯亮, 显示屏指示灯不亮, 温度时间也不显示, 按启动键真空泵能运转, 但无法完成正常操作过程。

分析和处理:从故障现象大致可判断问题在显示屏部分, 测显示屏数据连线和交流12V工作电压正常, 2A保险丝熔断, 更换同规格保险丝后显示正常, 但灭菌器运行几次后同样故障再次发生。起先还以为是保险丝质量问题, 后来经仔细观察, 发现安装在显示屏背面的保险丝管座焊点呈虚焊状, 用手推动管座有些松动感。于是可推断出保险丝熔断和装在灭菌器顶部的液环式真空泵运转时产生的震动有关, 因震动引起管座焊点松动变化, 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使得保险丝过热熔断。重新焊接保险丝管座, 并对已老化严重的液环式真空泵防震橡胶垫进行了更换, 以减轻真空泵对内室抽真空时产生的机械震动, 经这样处理后显示屏显示正常, 灭菌运行一年来没有再发生同样的故障。

总之, 不管发生什么故障, 首先应根据现象分析故障发生的可能原因以及涉及到的部件和电路, 然后再逐一排除, 最后找出真正的故障点进行检修。上述两例故障说明散热和防震是保证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正常运行的两个重要条件, 尤其对电子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作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和设备管理部门, 除了按正确方法操作和维护灭菌器外, 还应为灭菌器创造良好的运行条件和环境, 这样才能确保灭菌设备的高效运行, 从而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传斌.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原理及故障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 2008, 6 (23) :113

[2]张秀芳, 王栓武, 黄志聪, 等.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安全装置的保养与维护[J].中国医疗设备, 2009, 24 (9) :72

3.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篇三

【关键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25-02

随着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生物光学、橡胶、光纤等材料的医学先进器械和物品不断出现。这些材料昂贵又精密,既不能高温高压,也不能简单的用紫外线或其它化学方法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开辟了低温灭菌的新领域,具有快速、安全、环保、无毒的优点,越来越广泛被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应用于临床。

1 一般资料

2010—2012年用强生STERRAD100S灭菌器对手术器械进行的624锅次等离子灭菌过程。灭菌624锅次,其中有603锅次顺利完成,另21锅次经排除问题后重新灭菌,器械灭菌监测合格。

2 讨论

2.1 適应范围:所有不耐高温高湿的器械,主要有妇科、外科、五官科、眼科、泌尿等腔镜器械,如关节镜、腹腔镜、输尿管镜、电切镜、电钻、电凝线等。

2.2清洗: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是靠过氧化氢弥散到器械的各个部位达到灭菌,因此彻底有效的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低温器械材料特殊,结构复杂不易清洗,所以清洗时要置于酶清洗剂中浸泡,流动水下反复下冲洗,并备有专业工具。

3 包装

3.1清洗后要保证器械表面、管腔内绝对清洁、干燥。如用手工清洗要备有高压气枪、烘干机等设备,以除去管腔及缝隙内所有水分。用手触摸器械外包装袋有冰凉感既是潮湿器械。对于之前一直化学浸泡和甲醛熏蒸的器械,使用之前要检查器械的性能及外观是否良好,如有破损不可继续灭菌。

3.2无菌物品必须选用专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包装,不能裸消。因为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某些材料会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过氧化氢的变质,因此必须采用与过氧化氢灭菌器相容的包装材料。

3.3能拆卸的部件尽量拆开,管芯不能套进管腔,器械外面尽量不要套保护套,根据器械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器械盒,以确保过氧化氢离子能弥散到器械表面。

3.4对于小件物品、特殊的器械、使用率小的器械可采用无菌袋包装封口,能减少器械的损耗,提高使用寿命。

4 装载

4.1使用禁忌装载:布、纸、油、粉、木类等禁忌使用,如棉球、 医用丝线、滑石粉、压舌板、石蜡油、纸类标签等。

4.2物品不用超过装载的80%,超过装载量也会导致灭菌失败。物品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保持无菌物品顶端到锅舱的上端最少8cm空间,利于消毒因子的穿透。

4.3包好的物品放入灭菌舱的金属架上,物品可以混合放置,器械盒平放不可叠层放置。避免舱内物品拥挤,尽量避免管道类物品堆积摆放。需灭菌物品不可接触到灭菌舱的外层舱壁、舱门。

4.4外包装如选择单封灭菌袋,安排灭菌袋的透明面面向同一面。不锈钢管腔器械要求管径1㎜长度不超过125㎜,管径2㎜长度不超过250㎜, 管径3㎜长度不超过400㎜。可弯曲内镜:内径1㎜以内不能灭菌,内径1-5㎜以内长度500㎜不需要灭菌增强剂。

5 操作维修

5.1注意日常的清洁、保养,特别是注射针孔,防止针孔结晶堵塞。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规范进行,每半年要专业维修人员对灭菌器清洁、维修保养,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5.2操作前应检查有无卡匣,有无遗漏的待灭菌物品,以避免人为取消操作程序。

5.3如果干燥不彻底,灭菌失败,应在6次真空期取消,取出物品重新干燥,更换包装和指示卡、指示胶布,重新启动灭菌程序,全部监测合格发放。

5.4过氧化氢灭菌试剂应轻拿轻放,严禁倒置,以防爆炸。中途程序取消、添加过氧化氢灭菌试剂、灭菌后取出无菌物品时要佩戴乳胶手套,空瓶应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密闭封存。如果接触到皮肤要大量流动水反复冲洗5分钟以上。

5.5如需重新启动至少关机5分钟后再开机。

6 监测

6.1工艺监测:要检查待灭菌物品的各种参数、灭菌包的大小、包装是否严密,以及装载量是否合适。

6.2化学监测:要有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专用的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

6.3生物监测:将生物化学剂放置于舱内最远端下层物品架的左下角或右下角,这是舱内最难达到的地方。灭菌结束后要检查包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同时将生物指示剂放在恒温生物培养箱内24小时,观察结果,合格后方能发放。

7 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技术解决了不耐高温、高压的医疗器械的灭菌问题,灭菌试剂分解后对环境无污染,安全、环保,对器械损伤小。因此,在操作中保持器械干燥、清洁,正确包装和装载,严格按照灭菌器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断改进工作经验,减少无菌循环取消率,才能保证灭菌效果,对供应中心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4.规范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模版) 篇四

2012年4月15日—21日,云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及我院联合举办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项目号:2012—1—20)“云南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班”,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涉及面广,受益面大

培训班共接待来自云南省58家各级中医医院学员304名,其中副院长2名,护理部主任15人,护理部副主任1人,总护士长3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279人,中医师4人。全部学员培训考核合格,获得省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本次学习班以培训“10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为重点,分别为艾灸、耳穴压籽、拔火罐、刮痧、中药湿热敷、熏洗、穴位按摩、穴位注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同时邀请了云南省中医医院主管护理彭江云副院长对《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云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毕怀梅副院长对《三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云南省中医医院护理部王家兰主任对《云南省三级医院优质护理病区(房)验收标准》护理相关内容进行解读,解读中融合我院准备资料和受检的情况,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出发,给学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安排学员到我院对口科室进行面对面交流,学员收获颇多。

三、资源共享,搭建平台

此次学习班规范了我省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制定了培训的10项操作的流程、评分标准、相关理论知识(目的、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并装订成册。同时还建立了云南省中医医院护理交流QQ群,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通过身份验收后均可加入,现已将此次学习班的PPT课件上传到QQ群,资源共享。

5.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篇五

1.使用前检查灭菌器的性能是否完好,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第一锅做B—D试验。

2.将待灭菌物品按消毒规范要求摆放在灭菌器内。

3.尽量将同类物品同锅次灭菌。

4.根据灭菌物品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灭菌程序。

5.灭菌过程中随时观察各项参数(时间、温度、压力、浓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关键数据。

6.检查指示胶带的变色情况,遇有不合格者必须查找原因后重新灭菌。

7.出锅时应先关闭容器筛孔,再分类放人无菌物品储存柜内。

8.每日清洁灭菌器,每月维护、保养一次。

物品发放岗位操作规程

1.上班时间坚守岗位。严格按照无菌区规定着装和行走。

2.每日检查灭菌物品的数量、有效期及容器筛孔关闭情况.根据供需情况.及时调整物品种类和基数

3.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整齐摆放于储物架上;超过有效期的物品严禁发放,需重新包装灭菌

4.发放无菌物品时,应核对品名、数量、失效日期,并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

5.严格执行借物制度,填写借物清单并督促按时归还。

6.每天对发放物品申请单进行核算、登记。

消毒供应中心(室)质量标准

物品清洗质量标准

1.每日确保使用中的消毒液及酶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2.清洗物品分类放置,清洗设备维修保养及时。

3.针头锐利无钩;针梗通畅无弯曲、无污垢、无锈迹,穿刺针配套准确。

4.金属器械清洁、无锈、无污垢、无血迹,.7-J、剪刃面锋利,各器械关节灵活,卡口紧密。

5.玻璃类物品光亮、透明、无污垢、无裂痕及破损。

6.橡胶类物品无污迹、无裂痕、无破裂及粘连,保证管腔通畅。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2.新包装材料应先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

3.包装材料应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人。

4.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做到一用一洗。

5.包布清洁无破损,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

6.自动启闭式或带筛孔的容器(储槽等),必须完好无损,筛孔开启灵活。

物品包装质量标准

1.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若需多个包装则器皿间应有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

2.待灭菌物品如能拆卸,则拆卸包装。有筛孔的容器应

将筛孔打开,容器内存装物品不宜过多、过紧。

3.各种包内物品齐全、性能好,包名与包内容物相符。

4.打包程序规范化,标签清楚,包内有指示卡,包外有指示胶带。

5.物品捆扎不宜过紧。采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 x25cm;采用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 x50cm。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6.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时,灭菌包体积不得超过25cm×25cm×30cm。

7.采用干热灭菌时,灭菌包体积不得超过10cm X10cm×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超过1.3cm。

灭菌物品装载质量标准

1.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

2.不同性能物品同时灭菌,则以最难达到灭菌要求的物品所需温度和时间为标准。

3.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需有一定空间,以利于蒸汽流通。

4.混合装载时,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敷料包放在上层,金属物品放在下层。

5.金属包应平放,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玻璃瓶应使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6.小包应采用标准篮筐装载存放。

7.纸塑包装物品灭菌时应将纸塑相间交错并垂直放置。

8.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打开。

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

1.物品摆放有序,分类放置。

2.无菌物品应放在洁净的储物架上;储物架应不易

吸潮、表面光洁。一次性无菌物品须去外包装后进人无菌间保存。

3.无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处的储物架上。

4.下送的无菌物品应封闭存放或加防尘罩。

6.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篇六

目录

三、口外检查

1.皮肤

2.颞下颌关节检查 3.咀嚼肌和表情肌检查 4.颌面区缺损检查、5.骨骼分析 6.软组织检查

四、口内检查

1.牙周筛选检查 2.口腔缺损检查 3.牙合分析 4.牙检查 5.软组织检查

五、美学评价

1.一般评价(1)年龄特征(2)性别特征(3)个性特征(4)种族特征(5)体形和体型(6)头发 2.面部评价(1)面形和面型

(2)面中线及垂直参考线(3)对称与比例(4)侧影分析

(5)前额

(6)眼瞳孔连线和口角连线(7)鼻(8)颏

3.微笑分析

微笑分析包括病人自我分析和医生分析两方面。(1)唇形、唇线、上唇曲度与鼻唇构(2)微笑线(3)牙形与牙型(4)牙排列(5)牙中线

(6)切平面、牙合平面与龈平面(7)前牙视觉对称与平衡(8)前牙转位视觉比例

(9)牙色(10)暗间隙 4.语音评价

六、资料记录

1.X线检查(1)根尖片(2)曲面断层片

(3)头影测量片:头影测量片是牙齿美容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和诊断分析。2.诊断模型

模型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进行术后效果模拟和模型外科。3.影像

(1)光学照像(2)幻灯片

(3)数码照像:分普通数码影像和口内数码影像。电脑影像系统有助于美容牙诊断、医患沟通、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方案陈述。(4)数码录像 4.图表 5.会诊资料

七、治疗目标

1.外观得到改善。

2.牙齿及周围结构的功能得到改善。3.积极的心理社会反应。

八、治疗计划

1.牙齿修复美容计划的制定 2.牙周美容计划的制定

3.牙齿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

九、患者教育和知情同意

1.患者教育(1)技术优点(2)技术缺点(3)生理的局限性

(4)影响手术的风险因素(5)术后并发症

(6)术后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

2.知情同意

所有不可逆美容手术均应得到患者的同意。在签署手术同意书之前,应告之患者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目标、影响已知风险和并发症的因素、多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积极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和将来需要重新替换等。

十、疗效评估准则

1.有利结果(1)外观改善

(2)面部高度得到恢复(3)积极的心理社会反应(4)患者良好的适应性

(5)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功能得到改善 2.已知风险和并发症

(1)患者有适应不良的反应(2)语音的变化(3)外观无法接受(4)患者期望值过高(5)材料的失败(6)功能受到限制

(7)颞下颌关节和(或)口面肌肉功能异常。(8)过敏反应

(9)牙疼痛及牙髓的并发症(10)正畸牙松动度异常(11)牙周并发症(12)正畸牙根吸收(13)正畸牙釉质脱矿(14)口腔黏膜溃疡或损伤(15)手术的不可知性(16)材料寿命的不可知性(17)需要定期的专业护理

(3)使用匙形器、锄形器和锉等刮除色素及牙石。(4)检查效果(5)医嘱

【优点】

1.不必磨牙。2.见效快。3.较安全。【缺点】

1.漂白剂可引起牙髓、牙龈组织、牙颈硬组织的病变。2.在选择病例中只有75%的成功率。3.需要持续治疗。

4.牙齿漂白后有在着色的想象。【适应症】

1.轻、中度四环四素牙。

2.釉质光泽好、淡黄色的轻度氟牙症。

3.增龄性牙齿变色以及烟渍、茶渍引起的牙齿变色。【禁忌症】

1.儿童牙齿和年轻恒牙。

2.中度变色或伴有釉质发育不全的变色牙。【操作要点】 1.记录色牙。2.印模。

3.制作石膏模型并进行修整。

4.在模型上美观区唇面均匀涂上一层光固化材料并关照固化。5.制作托盘。6.修整托盘。7.口内试戴托盘。8.示教放置漂白凝胶。9.医嘱。

3.光照固化复合树脂操作比较复杂。

4.可见光不能透过金属等阻光材料,使光固化技术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5.可见光光线对眼睛有刺激。6.在某些光源下呈现荧光色。【适应证】

1.牙冠唇面病变及变色牙的唇面美容性覆盖。2.牙冠外伤性牙折的对接及缺损部位的修复。3.畸形牙的改形治疗

4.牙列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中粘贴某些附件、关闭前牙间隙及个别牙错牙合正畸性治疗。

5.作为义齿的修复材料,应用于固定桥及人造冠的修复。6.再植牙的固定

7.其他。用于某些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牙龈萎缩或缺损可用红色材料修复;用于某些修复体的修理材料,如烤瓷(桥)瓷面折裂的修理;用于瓷牙面或塑料牙面的粘结材料等。【操作要点】 1.清洁牙齿 2.牙体制备 3.选牙色 4.隔湿

5.必要时垫底 6.酸蚀

7.冲洗、吹干、评价酸蚀效果 8.涂布树脂粘结剂、固化 9.必要时涂布遮色剂 10.充填复合树脂 11.固化

12.调牙合和抛光

2.牙齿变色或被染色 3.牙釉质缺损

4.牙齿一定程度的排列不齐或畸形牙。【禁忌证】

1.夜磨牙而使牙齿磨损的患者 2.牙齿太短。3.牙釉质不足。

4.现存修复体很大或做过根管治疗而且剩余牙体组织少的患者。5.有不良口腔习惯的患者,如有咬指甲或咬铅笔等不良习惯。6.有反牙合或切牙合的患者。【操作要点】 1.唇线评价。2.选牙色。

3.必要时施加麻醉。4.牙体制备。5.印模。

6.必要时制作临时修复体。7.技工室制作瓷贴面。8.试戴。

9.必要时瓷贴面染色。10.粘固。

11.修整、抛光。12.医嘱。

6、原有桩冠发生冠钉折断,断桩无法取出,或虽取出但根管壁过薄,抗力形、固力形差者。

7、深覆牙合、咬合紧,牙根长度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固位形、抗力形者。【操作要点】

1.残冠修整与切除。2.根面预备。3.根管预备。4.制作桩冠代型。

5.根管冲洗、消毒、吹干,用暂封材料封闭。6.按常规包理、铸造桩冠代型。7.桩冠代型的试戴。8.桩冠的粘固。9.制作临时修复体。10.制作全冠。

11.全冠试戴、粘固。12.医嘱。

9. 折裂牙。

10. 大面积冲田后的牙齿 【禁忌证】 1. 松动牙。

2. 基牙根部有病理性改变。

3. 牙根或牙周有病理性改变且牙槽崤出现明显吸收者。4. 咬合关系异常,如反严重,咬合过紧。5. 牙冠更组织缺损严重达龈下者。【操作要点】 1. 术前设计

(1)固位体的设计。(2)桥体的设计。(3)连接体的设计。(4)个性设计因素。(5)年龄设计因素。(6)性别的设计因素。(7)颜色的设计。

(8)形态大小的设计与视错觉考虑。2. 材料选择。3. 牙体制备。(1)麻醉。

(2)切端与唇侧深度指导沟的制备。(3)切端与唇面的制备。(4)邻面制备。(5)舌侧制备。(6)边缘的制备。(7)排龈。

(8)细磨整个制备体,去除所有的锐角。(9)印模(10)灌模。4.制作临时冠。5.咬合记录。6.选牙色

(1)拍照记录相邻牙的颜色。(2)确定色相。(3)确定彩度。(4)确定明度。

(5)确定参色与异色。(6)填写颜色技工单。7.填写技工制作单。8.技工的设计与制作。(1)模型准备。

(2)金属支架的制作。(3)烤瓷。

(4)修形。

(5)内染色与外染色。(6)上釉。9.试戴。10.粘固。

(4)确定明度。

(5)确定参色与异色。(6)填写颜色技工单。7.填写技工制作单。8.全瓷冠的技工室制作。9.染色。10.试戴。11.粘固。

待其凝固;或置丙烯酸树脂调和物于预成冠,并使之在制备体上就位。

(5)树脂橡皮旗时取出修整,然后再放回至制备体待其凝固。(6)必要时内衬和边缘再处理。(7)凝固后按常规修整抛光。(8)必要时染色。(9)粘固。

2. 直接印模备牙法

(1)备牙前印模,储备印模。(2)牙体制备。

(3)液态石蜡或硅油保护制备体。

(4)置丙烯酸树脂调和物于印模内,并使之在制备体上就位。(5)树脂橡皮期时取出修整,然后再放回印模,待其凝固。(6)必要时内衬和边缘再处理。(7)凝固后按常规修整抛光。(8)必要时染色。(9)粘固。3. 间接法

(1)牙体制备。(2)排龈。

(3)印模和灌制石膏模型。

(4)技工在模型上制作临时修复体。(5)必要时内衬和边缘再处理。(6)抛光。

(7)必要时染色。(8)粘固。

2. 基牙呈雏形,固位形态过差,义齿不能获得足够固位力。3. 精神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易将义齿误吞。4. 口腔黏膜病经久不愈者。5. 对丙烯酸树脂过敏者。

6. 对基托的异物感无法克服者。7. 对发音要求较高的患者。8. 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术前准备】 1. 工作条件。2. 患者心理准备。3. 口腔准备。【操作要点】 1. 义齿美学设计

(1)人造牙:人造牙的选择和排列应根据患者的邻牙颜色、年龄、性别、肤色、面形、职业、气质和主观要求等诸因素来综合考虑。

(2)基托:对修复组织缺损、支持唇颊部软组织和恢复面部外形起重要作用。(3)固定体:①卡环型固定位;②套筒冠固定位;③精密附着固定体。2. 口腔预备。

3. 制取印模和灌制模型。4. 确定和转移颌位关系。5. 义齿的模型设计。6. 铸造或弯制义齿支架。7. 排牙和完成蜡型。

8. 装盒、去蜡、充填塑料、热处理。9. 开盒、打磨抛光。10.试戴、调牙合。11.必要时染色处理。【并发症】 1. 疼痛。2. 实物嵌塞。

3. 义齿损坏、折断、磨损。4. 牙齿变色、外观欠佳。5. 发音不清晰。

3. 美学因素。4. 自尊需要。5. 回归自我需要。6. 希望容貌年轻。7. 希望口面肌肉饱满。8. 旧全口义齿有美观问题。【禁忌证】

1. 对于牙槽骨严重吸收致低平,黏膜增厚,口干严重的患者应慎重对待。

2. 对于口腔解剖条件不理想,对外修复极其苛刻,求美期望过高者,应慎重对待。3. 易作呕者或唾液增加者亦应慎重对待。【操作要点】 1. 口腔检查。

2. 取印模与制作模型。3. 颌位关系的记录。4. 颌位关系的转移。

5. 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6. 全口义齿基托的形成。7. 牙合平衡调整。8. 蜡型外形的形成。9. 试戴。

10.装盒和去蜡。

11.充填塑料与热处理。12.出盒和磨光。13.义齿初戴。14.选磨。【并发症】 1. 疼痛。2. 固位不良。3. 美观效果欠佳(1)中线偏斜。

(2)对称性处理不当。(3)微笑线处理不当。(4)上前牙过突。(5)下前牙过突。

(6)上前牙对上唇的衬托不足。(7)下前牙舌向位。4. 垂直距离恢复不当。5. 发音障碍。6. 恶心。

7. 咀嚼功能不好。8. 咬唇颊、咬舌。

9. 不良的社会心理反应。10.基托折裂和折断。11.人工牙折断或脱落。

【适应证】

1. 身体健康、口腔卫生好、要求种植牙美容并能按时检查复诊者。2. 个别缺牙、部分缺牙种植床骨质及缺牙间隙正常。3. 全口牙缺失,牙槽嵴严重萎缩吸收。4. 部分或全颌缺损植骨后。【禁忌证】

1. 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代谢障碍等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拔牙等手术者。

2. 颌骨骨质疏松症或骨硬化症。3. 颌骨内有病变,有良、恶性肿瘤。4. 严重错牙合,牙重度磨耗,有不良咬合习惯者。5. 口腔卫生差,吸烟者。

6. 上中切牙间隙不宜选择种植。

7. 牙槽骨严重吸收,剩余骨不足以支持种植体者。

8. 缺牙间隙小,牙间距离短,手术易损伤邻牙及周围组织使种植失败。9. 精神紧张,不能与医师合作者。

10.心理状况不稳定,或生理及心理压力较重者。【术前准备】 1. 清洁口腔。2. 美学设计。

(1)确定种植部位。(2)种植体数目。(3)手术方式。(4)修复方式。

3. 取口腔诊断模型,在模型上预制定位、定向导板。4. 选择种植体、种植器械及种植机,消毒备用。【手术操作要点】 1. 常规消毒铺巾。

2. 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也可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

3. 切开翻瓣。种植区唇颊侧或舌腭侧黏膜切开翻瓣,暴露牙槽骨,根据引导模板,高速钻控温制备种植窝。4. 种植体植入。低速钻控温植入种植体,使其稳固就位。多枚种植体植入需互相平行,就位道一致。

5. 二期法

3. 组织穿孔。4. 牙龈炎症。

5. 进行性边缘性骨吸收。6. 种植体折断。

三、牙种植修复术

【操作要点】

1. 种植义齿修复前的检查和准备。

(1)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发生良好骨性愈合的标准如下: ① 基台与植入体不松动,叩击声清脆。

② 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完整,骨组织与植入体间无射透层。

③ 临床检查:龈缘无眼症充血,龈袋深度及龈沟液正常,种植体颈部上层组织附着牢固。种植体固位良好,任何方向均未扪及活动度。

④ 种植体在牙弓上的位置正常,不影响义齿的制作、去戴及口内无软组织损伤。(2)美学设计。2. 印模和模型 3. 正中关系记录。4. 排牙。

5. 制作义齿金属支架。6. 试支架。

7. 完成种植义齿。

8. 种植义齿的试戴与固定。

【前牙种植义齿的美容修复要点】 1. 前牙人工种植修复前的美容考虑。2. 骨缺损的处理。

3. 种植体的选择和植入。

4. 软组织的美观修复。进行种植修复美容时,尤其要考虑牙龈的美观问题。很多时候需要增加软组织来获得美观的种植义齿。增加软组织的方法有:(1)严重的牙龈缺损可采用覆盖移植法。

(2)中度垂直缺损或水平缺损可应用软组织移植技术。

(3)如仅为水平缺损,则通过自体表皮下通道进行结缔组织移植。

(4)对轻中度的软组织缺损,可在种植二期手术时,采用斜向的腭侧水平切口获得皮下组织蒂。

(5)义齿的美观修复。【主要并发症】

1. 材料因素造成的失败。2. 发音受损。3. 欠美观。

4. 不良的社会心理反应。5. 现有义齿的作用降低。

6. 患者无法适应种植体支持的义齿。

3. 可缓冲缺牙区的咀嚼压力,并有生理性的按摩作用。4. 利于保护基牙、牙龈和保洁。【适应证】

1. 个别前牙缺失,临床牙冠长,基牙倒凹大者。2. 多个牙间隙缺失,并有共同就位道者。3. 牙列缺失,而牙槽嵴条件较好者。

4. 可用于制作义龈、实物防塞器、牙周夹板、牙合 垫和矫正保持器等。【禁忌证】

基本上同常规可摘义齿的情况。【操作要点】

1. 隐形义齿的组件设计(1)卡环。(2)基托。(3)支托。(4)人造牙。2. 隐形义齿的制作(1)工作模制备。(2)制作蜡型。(3)装下层型盒。(4)安装注道。(5)装上层型盒。(6)去蜡。(7)灌注树脂。(8)打磨抛光。(9)试戴调改。【并发症】

1. 戴牙后疼痛。2. 义齿固位不良。3. 义齿咀嚼功能差。4. 摘戴困难。5. 实物嵌塞。6. 发音不清。7. 咬颊或咬舌。8. 恶心和唾液增多。

9. 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10.戴义齿后患者美观不满意。11.人工牙脱落或折断。

【优缺点】 1. 优点

(1)固位力可调节。(2)固位力能够保持。

(3)可保护基牙牙体组织健康。(4)能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5)有利于牙槽骨的健康。(6)可恢复咬合关系,改善牙合 关系(7)有牙周夹板的作用。

(8)异物感、味觉障碍、发音障碍减少。(9)可满足患者的审美心理。(10)义齿制作和修理较方便。2. 缺点

(1)牙体预备量大

(2)内冠颈缘处如不注意清洁,容易引起牙周病。(3)义齿取下后,内冠金属暴露,影响审美。(4)义齿取下后,明显影响咬合、咀嚼、发音。

(5)前牙区固位体唇颊面颈缘处有一条金属边缘线暴露。【适应证】

1. 多数牙缺失,少数牙余留的牙列缺损。2. 牙合 重建修复。

3. 牙周病及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4. 先天性牙列缺损修复。

5. 颌骨部分切除伴牙列缺损修复。【禁忌证】

1. 牙周病未治疗者。

2. 伸长、倾斜的有活力牙,不宜做该修复的基牙。3. 年轻的恒牙。

4. 义齿承托区及其周围组织有黏膜疾患或其他疾病,不利于义齿戴入者。5. 龋患未经治疗者。【操作要点】

1. 修复前检查、诊断(1)余留牙情况。(2)基牙的牙周情况。(3)基牙牙体组织。

(4)缺牙区牙槽骨被覆盖的软组织。

(5)缺牙区牙槽骨的骨质密度,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和有否足够的高度,以及牙槽骨的形态。

(6)咬合情况。2. 修复前准备

(1)口腔内准备。

(2)诊断模型和临时义齿准备。3. 基牙预备。4. 临时义齿修复

5. 制作工作模型。6. 内冠制作。7. 内冠的粘固。8. 临时义齿修整。9. 修复体制作(1)模型准备。

(2)外冠基底层和支架蜡型制作。(3)金属外冠基底层和支架制作。

(4)外冠唇颊面塑性、人工排列、基托蜡型。(5)圆锥形套管冠义齿完成 10.戴入口内,检查义齿。11.完成修复。【并发症】 1. 牙面折裂。2. 义齿折断。3. 基牙病变。(1)基牙疼痛。(2)牙周组织炎症。(3)牙髓炎症。(4)龋病。

3. 牙槽骨的形态异常,须作骨手术者。【操作要点】

1. 消毒、麻醉同牙龈切除术。

2. 测量牙龈厚度。用牙周刻度探针刺入牙龈,直达骨面,以确定软组织厚度。

3. 修整牙龈。根据牙龈厚度,取30°角或更小的角度,做外斜切口,使龈缘形成斜向外的短斜面,再将龈乳头修整成稍凹状,符合生理外形。

4. 清创和止血。仔细检查每个牙面有无牙石,残留病变组织,进一步修整及刮治后,冲洗,压迫止血。5. 牙周塞治。【术后注意事项】 同牙龈切除术。

2. 骨边缘线突出而且形成笔架状。3. 颊舌骨形成岩石状的骨隆突。【手术方法】

本术须与龈翻瓣术联合进行。1.常规消毒,麻醉。

2.翻瓣,暴露骨形态,然后去除畸形骨隆突及骨边缘。3.磨骨质时,应以冷的生理盐水不断冲洗以免产热。

4.按规定手术步骤清创,平整根面,酸处理,缝合,盐水贴敷片刻,牙周塞治。

二、骨切除术

骨切除术是审慎地牺牲一些骨质以降低牙槽骨的高度,使牙槽骨形成接近正常的解剖形态,从而有利于龈瓣的贴附及组织再生。

【适应证】

1.浅的一壁骨袋。

2.浅的二壁骨袋,即凹坑袋,邻面有颊舌侧2个骨壁剩留,这种骨袋再生的可能性较小,通常可切除小的1个骨壁甚至2个前骨壁,形成骨斜坡以利洁净。【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

2.做内斜切口,翻起龈瓣暴露骨毁坏区。必要时添加纵行切口。3.刮除骨袋内的肉芽组织,暴露出骨袋形态。

4.用砂石或圆钻快速地磨去有碍而无用的浅一壁骨袋。浅二壁凹坑袋可去除二壁,也可去除小的一壁。

5.磨骨时用冷的生理盐水冲洗,骨切除完成后,再冲洗以去除碎屑。

三、骨移植术

利用骨组织或骨组织替代材料植入牙槽骨缺损区,以修复牙槽骨缺损。【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两壁及三壁骨袋。【移植方法】 1. 器械准备。2. 材料准备。(1)冻干骨。(2)自体骨。3.手术方法

(1)常规消毒,麻醉。(2)受骨区的切口设计。

(3)翻瓣暴露骨袋,刮净骨袋内的病理性组织及结合上皮,除净龈下牙石,平整根面,明确袋的形态及骨壁数目,根面酸处理,然后将术野冲洗干净。

(4)准备受骨区。

(5)将准备好的移植材料送入受骨区的骨袋。

(6)亦可用自体骨移植,一般选用上颌结节或缺牙区的牙槽嵴或利用两壁骨袋旁的缺牙区域。

(7)检查龈瓣,缝合。

(8)无出血的情况下进行牙周塞治。

4.术后护理 术后5-7d拆线,更换塞治剂至痊愈。

【术后处理】

术后5-7d复诊,拆线,更换塞治剂至痊愈。

切断骨膜,使黏骨膜能很好地冠向复位覆盖屏障膜。为了较好地关闭创口,建议在缺损区近远中邻面做垂直褥式缝合。

5.上塞治剂保护创口。术后给予0.2%氯已定漱口4-6周,口服抗生素1周。术后1周复诊可酌情敷塞治剂1次,拆线可在术后2周进行。术后4周内不要用探针探查牙周袋。

【影响GTR效果的因素】 1.病人因素。2.缺损区的结构。3.技术因素。

1. 取口内研究模型,制备术后固定护板和夹板。2. 准备自体骨火人工骨植入材料,并相应塑形。【操作要点】

1.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2.常规消毒铺巾。

3.切口。按材料类型大小,可采用前庭沟切口或牙槽嵴隧道切口,骨膜下分离牙槽嵴顶,形成相应腔穴。

4.植入相应植骨材料,确认无误后,缝合入路切口。5.放置树脂护板和夹板。【术后处理】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消毒含漱剂漱口。2.全身应用抗生素。3.术后6-8d拆线。

4.术后2-3个月做义齿修复。【并发症】 1.伤口裂开。2.伤口感染。3.牙槽嵴吸收。

1.设计。选择功能性矫治器类型,决定咬合重建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估。2.取精确印模,灌注记存模型及工作模型。3.咬合重建(1)矢状方向 ① Ⅱ类错牙合 :下颌前移量以磨牙达中性关系为准,一般为3-5mm。必要时分次前移。② Ⅲ类错牙合 :下颌尽量后移至上下前牙对刃。③ Ⅰ类错牙合 :下颌少量前移2mm左右。(2)垂直方向 ① Ⅱ类错牙合 :下颌垂直打开应超过息止颌间隙。与前移量之和为8-10mm。② Ⅲ类错牙合 :垂直打开以解除前牙反牙合 为准。③ Ⅰ类错牙合 :下颌垂直打开应超过息止颌间隙(3)水平方向:牙合 干扰和不良习惯等功能因素所致下颌偏斜者,应使上下中线保持一致。

4.技工室制作。模型修整、上牙合 架、铺缓冲蜡、弯制钢丝、铺自凝塑胶、打磨、抛光、矫治器评价。5.临床治疗

(1)初戴。检查矫治器质量、医嘱。

(2)试戴期。从每日2h逐日增加戴用时间,1-2周复诊,做局部修改调整。(3)矫治期。全天或夜间戴用,至少每日12h。(4)每月复诊,检查戴用情况及牙合 的改变,调整弓丝及选磨基托牙面。(5)保持器。一般不需要保持。颌骨关系严重不调者,可保持3-6个月。

6.后期治疗。治疗完成后常常使用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完成精细的咬合调整。【常用的功能矫治器】 1.肌激动器适应证(1)Ⅱ类1分类错牙合(2)Ⅱ类2分类错牙合(3)Ⅲ类错牙合 非骨性或轻度骨性下颌前突,但下颌能后退者。2.生物调节器适应证

(1)标准型:用于Ⅱ类1分类错牙合,矫正舌后位;用于Ⅰ类错牙合,扩大牙弓宽度。(2)Ⅲ类型:用于前牙开牙合 及舌前位。(3)开牙合 型:用于前牙开牙合 或后牙开牙合,也可用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3.双颌垫矫治器适应证

(1)替牙期和恒牙早期Ⅱ类错牙合。(2)部分Ⅲ类错牙合。4.功能调节器(FR)适应证(1)FR2:Ⅱ类及Ⅰ类错牙合。

(2)FR3:Ⅲ类以上颌骨及牙弓发育不足为特征者。

地控制牙齿移动方向等特点。

【适应证】

1.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完成后的后期治疗。2.恒牙早起各类错牙合 畸形的综合性矫治。3.成人各类错牙合 畸形的综合性矫治 4.正颌外科病例术前术后正畸。【操作要点】

1.分牙。常用铜丝、分牙簧、弹性塑圈,一般3-7d。

2.选择并粘着带环。常用磷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着。

3.粘着托槽。清洁牙冠表面,酸蚀局部牙面15-20s,冲洗吹干,用釉质粘结剂按各技术要求正确粘着。

4.选择、弯制及结扎弓丝。常用不锈钢结扎丝或弹力结扎圈结扎。5.必要时使用横腭杆或Nance弓。

6.必要时与口外力如口外唇弓、头帽颏兜、前方牵引矫治器联用。7.必要时铺以活动矫治器,如平面导板、牙合 垫式矫治器。

8.复诊。4-6周复诊1次,了解遵医嘱情况、口腔卫生状况;检查矫治进展;按各阶段治疗目标进行调整。

9.取印模,做保持器。常用Hawley保持器、前牙舌侧固定保持器、牙齿正位器。10.去除全部托槽带环,抛光牙面,戴保持器。【常用固定矫治技术】 1.方丝弓矫治技术特点

(1)使用方型槽沟与方丝有效控制牙齿三维方向的移动。(2)弓丝有3个常规序列弯曲。

(3)常以弓丝上弯制的各种弹簧曲做加力单位。(4)按3个阶段进行调整。① 排齐牙齿与牙弓平整。

② 关闭拔牙间隙与调整磨牙关系。③ 精细调整。

2.直丝弓矫治技术特点

(1)强调托槽粘着位置的精确,以临床冠中心确定托槽位置。(2)常将

支抗。

(3)广泛使用圆形奥丝。(4)一般按3期进行调整:

(4)大多使用圆丝,不使用弹簧曲。(5)不使用腭杆舌弓,少用外弓。8.舌侧矫治器技术特点(1)相对适应证: ① 中切牙有间隙者。

② Ⅰ类错颌,前牙深覆颌,散在间隙或轻度拥挤者。③ Ⅱ类1分类错颌,下颌后缩,不拔牙者。

7.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消毒供应室120次 (件) 消毒灭菌物品, 其中40例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 40例使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灭菌, 40例使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 (该院消毒供应室于2007年取消此灭菌方法, 在此仅用于灭菌效果的比较) 。灭菌的器械包括各类腔镜、金属或非金属制品等手术器械, 灭菌方法的选择均符合其各灭菌方法的适用范围, 所有操作流程均符合规范要求, 各灭菌方法在该研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将使用后器械进行分拣, 拆卸到最小单位, 流动水下初步清洗后放入1∶200~1∶400多酶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浸泡、超声清洗10 min, 然后用各种合适的毛刷在流动水下刷洗器械 (注意不易清洗的部位如内壁、弯曲、关节部位的刷净, 管腔器械内壁用毛刷刷洗后, 高压水枪冲洗) , 最后纯净水或软水进行漂洗, 消毒干燥后用专用包装盒或包装袋包装好, 放入灭菌炉内, 注意物品摆放的位置和间距[2], 启动设备后根据灭菌器械的大小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循环时间。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灭菌前的准备按上述方法进行, 之后将灭菌器械用专用包装袋包装后置入环氧乙烷灭菌炉内, 整个灭菌流程需时间为8~12 h。

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前的准备同上, 干燥后置于2%戊二醛内浸泡10 h。

1.3 评价标准

用无菌棉签在灭菌后的器械表面、内壁等不同部位涂抹数次后接种在无菌培养试管内, 接种后立即送检验科培养, 计算活菌数目。对管腔器械可以用无菌注射液抽取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活检口注入, 再用无菌试管收集送检验科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3种灭菌方法效果对比

3种灭菌方法无菌检测合格率都是100%, 无一例有细菌污染。见表1。

2.2 3种灭菌方法灭菌时间、安全程度对比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灭菌时间是55 min,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灭菌时间是8~12 h, 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灭菌时间是10 h, 3种灭菌方法的事故率分别为0%、2.5%、5%,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与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相比较, χ2值分别是2.58和5.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抗生素滥用的背景下, 医院感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临床上造成院内感染的原因主要就是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合格[3]。医院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大部分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 而且经其处理的医疗器械和敷料多数是供临床科室共同使用的, 因此其消毒灭菌彻不彻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 目前各种腔镜和内镜附件成为医院消毒供应室常见的灭菌器械, 因为其具有不耐高温的特点, 低温灭菌技术就成了唯一选择。低温灭菌技术具有灭菌温度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 一般灭菌的温度都在40~60℃之间,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和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作为经常使用的低温灭菌技术, 各有其优缺点, 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4]。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烷化剂的功能来破坏细菌的DNA达到灭菌目的, 其适用的灭菌器械比较广泛, 穿透性很强:没有管腔长度, 形状, 大小的限制, 对器械没有腐蚀, 可以灭菌结构复杂的物品, 包装材料可选范围广, 装载率高。完善的监测手段, 最快的生物监测4 h。但灭菌时间长、气体毒性大、通气时间不足时易残留等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尤其是环氧乙烷易燃易爆, 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平时工作时要注意气体泄漏的防护。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是利用强氧化的羟自由基达到破坏微生物细胞机构, 从而杀死细菌的目的, 它具有灭菌时间短、物品周转快、无毒无害、安全环保、没有安装要求, 不需要安装通风管道。但穿透性差, 对器械的管腔长度、管腔大小、器械的材质有严格的限制;成本昂贵;灭菌时器械需绝对干燥、不能上油等。

2%戊二醛浸泡灭菌法是应用戊二醛浸泡液的杀菌作用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平时使用时, 因为它的有效时间仅为14 d, 反复使用容易失效, 要特别注意它的浓度稀释和器械上的残留带来的危害, 戊二醛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对手术器械也有腐蚀作用, 工作时要注意防护, 应每天测量灭菌液的浓度, 眼科器械应避免使用这种方法[5]。有研究显示[6], 邻苯二甲醛作为一种新兴的灭菌剂, 在未来有可能取代戊二醛的地位, 因为它具有毒性小、腐蚀轻、消毒浓度小的优点, 可以完全避免戊二醛的不足。

灭菌技术的合理选择不仅仅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唯一方法, 还与消毒供应室的合理管理、监测制度的落实有着密切联系, 掌握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避免更多的人为操作的失误。

在该研究中, 通过对3种灭菌方法的对比, 结果显示3种灭菌方法的合格率都是100%, 都能适用于临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因为其灭菌时间短、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等比起其他两种方法能较快满足手术器械的周转, 但对需灭菌的器械、物品有一定的限制性。而环氧乙烷有几十年使用经验, 几乎可用于所有医疗用品的灭菌。全程负压灭菌、门锁联动保险装置, 内含式独立EO气罐, 避免操作人员接触EO。

综上所述, 环氧乙烷作为一种高效的灭菌剂, 有专门针对的国际标准ISO 11138-2来提供灭菌物品的安全保证, 可以作为低温灭菌技术的首选。

参考文献

[1]王秀清, 刘伟荣, 李淑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2, 28 (5) :93-94.

[2]张流波, 张剑, 沈瑾.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及其定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7) :18-19.

[3]黄丽, 王岸冰, 陈丽燕.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12) :112-113.

[4]陈幼琼, 方茜, 罗梅梅.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技术在手术室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3) :274-275.

[5]屈桂超, 张英利, 肖秋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24) :767-768.

8.掌握政策 规范操作 篇八

杜渊泉强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对工作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更高的标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他从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阐述了做好中央企业政工职称评审工作、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做强做大中央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也必然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建设国有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也是国有企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企业政工干部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工职称评审工作要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建设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贡献。杜渊泉指出,做强做大中央企业,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本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对中央企业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中央企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强调要重点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其中包括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好、熟悉生产经营、具有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丰富经验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政工职称评审工作作为企业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彻落实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促进复合型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增强感染力、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广大政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也为广大政工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的难得机遇。广大政工干部必须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适应要求。开展政工职称评审工作,是建设复合型政工干部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要通过做好政工职称评审工作,引导广大政工干部不断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加努力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杜渊泉最后要求,中央企业政工职称评审工作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注重改进和提高,不断提升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是严格执行评审政策,进一步树立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二是坚持按规定要求办事,保证评审材料和工作过程的规范、有序。三是处理好专家评审与群众公认的关系,把专家评审与群众认可结合起来,保证评审的专业水准和群众基础。四是要建立健全一套适合企业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政工干部评价、选拔、培训和激励约束的制度和机制,使政工职称评审工作与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好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的作用。

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政工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曾坚同志在培训班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他详细解答了培训班上与会代表提出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评审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对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政工职称评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加强和改进政工职称评审工作,一是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强做大中央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政工职称评审工作、加强复合型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二是要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做到“四严”:严格控制评审范围,严格掌握评审条件,严格执行评审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质量。三是政工职称评审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政策规定的宣传和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培训班上,国资委政工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讲解了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评审的政策、程序和有关材料的要求,对今年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布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介绍了开展政工职称评审工作的作法和经验。与会代表围绕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政工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分组讨论。中央企业政工职称评审工作主管部门的同志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上一篇:学习培训体会下一篇:安全不及格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