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技术论文

2024-10-26

动力技术论文(精选7篇)

1.动力技术论文 篇一

1.动力定位技术背景

1.1 国外动力定位技术发展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动力定位系统制造商有Kongsberg公司、Converteam公司、Nautronix公司等。

下面分别介绍动力定位系统各个关键组成部分的技术发展现状。

1.动力定位控制系统

1)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是指动力定位系统的位置参考系统和传感器。国内外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生产厂家均根据船舶的作业使命选择国内外各专业厂家的产品。位置参考系统主要采用DGPS,水声位置参考系统主要选择超短基线或长基线声呐,微波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Artemis Mk 4,张紧索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LTW Mk,激光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Fanbeam Mk 4,雷达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RADius 500X。罗经、风传感器、运动参考单元等同样选择各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

2)控制技术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动力定位产品,该产品采用经典控制理论来设计控制器,通常采用常规的PID控制规律,同时为了避免响应高频运动,采用滤波器剔除偏差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20世纪70年代中叶,Balchen等提出了一种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的控制技术-最优控制和卡尔曼滤波理论相结合的动力定位控制方法,即产生了第二代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动力定位系统。

近年来出现的第三代动力定位系统采用了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使动力定位控制进一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鲁棒控制、模糊控制、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等方面。

2001 年 5 月份,挪威著名的 Kongsberg Simrad 公司首次展出了一项的新产品—绿色动力定位系统(Green DP),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成功地引入到动力定位系统中。Green DP 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环境补偿器和模型预测控制器。环境补偿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缓慢变化的推力指令来补偿一般的环境作用力;模型预测控制器是通过不断求解一个精确的船舶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用以预测船舶的预期行为。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计算比一般用于动力定位传统的控制器设计更加复杂且更为耗时,主要有三个步骤:1.从非线性船舶模型预测运动;2.寻找阶跃响应曲线;3.求解最佳推力。控制器结构如图所示[1]:

图1.1Green-DP总体控制图

荷兰的Marin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确定了关于推进器和动力定位的研究计划,并开展了动力定位的模型实验,内容包括:①推进器和推进器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推进器和船体之间的相互作用;③环境力和船舶的低频运动。研究结果产生了应用于动力定位的模拟程序RUNSIM,包括模拟实验的程序DPCON和理论模型计算的程序DPSIM。初步进行了流力、风力、二阶波浪漂移力、推进器力的计算,控制系统采用经典的PID控制算法[2]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风力采用前馈的形式。同时,Marin还开展了下述工作:动力定位系统和系泊系统联合使用的情况;扩展了动力定位系统在航迹控制方面的应用,航迹控制功能现已成为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动力定位设计阶段的性能评估、功率需求估算。一般认为,Marin在动力定位系统实验研究方面已走在世界前沿。

挪威在20世纪90年代做过动力定位方面的实验,他们将重点放在控制理论和控制方法上面,在满足李雅普诺夫大范围渐进稳定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采取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两种形式,设计不同的状态观测器,观测速度和干扰,并以此代替卡尔曼滤波,在比例为1:70的船模实验中证实定位的效果。

由于系统模型的不精确性,以及所受环境力的扰动性对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解决稳定性方面存在优势的H∞控制理论和鲁棒控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日本的九州(Kyushu)大学还在1:100的船模实验中验证了控制结果的有效性。

目前,国际上应用得较为成熟的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一般都采用第二代控制方法,而基于第三代控制方法(如自适应模糊控制、自学习模糊控制等)及实时测量和计算二阶波浪慢漂力以提升更高精度的动力定位系统研制是一种趋势,世界各国都正在加紧研制中。

在国外,有些大学以船舶运动为对象进行深入的控制理论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的Triantafyllou和Hover所研究的船舶运动控制,加州大学的Girard、Hedrick等研究的协调动力定位理论和实验等。由美国海洋学会组织的国际动力定位年会,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主要从技术层面出发,研究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与改进。2006年,挪威Kongsberg公司的Jens-sen发表的“基于模型的流估计”和“基于能量最优的推力使用”、日本Akishima发表的“深海钻井船‘CHIKYU’的动力定位系系统”、美国Prasad、Elgamiel发表的“半潜式平台模型实验”、挪威Kongsberg公司的Halyard发表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改进方法”,都对各自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挪威科学与技术大学与挪威的Kongsberg公司具有密切的联系,每年都有博士生作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每年都邀请Kongsberg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给学生讲授动力定位方面的最新进展。2008年,Kongsberg公司的Lokling Oyvind在“动力定位和导航系统的产品和开发”一文中提到了动力定位系统的要求及未来的挑战。其认为未来的挑战有:在模型预测方面,主要涉及速度、铺管力、起重力、一些未知力的干扰预测等;在控制系统方面,主要在于危险作业要求的高精度六自度定位,以及能量消耗和推进器的损耗,推进器方面的推进器布置、推进器的限制及影响,推力分配中的推进器响应时间、推进器组的顺序控制等。

由于网络的发展,主要以动力定位为主的舰桥集成控制系统的研制也是船舶操纵的发展趋势。

2.推进系统

用于动力定位船舶的推进系统,除常规的主推进器和舵外,还有舵桨推进器、槽道推进器、喷水推进器、全回转推进器等。

国外生产动力定位全回转推进系统的厂家主要有英国的Rolls-Royce、荷兰的Wgrtsilg、德国的Schottel和日本的川崎。其中,Roils-Royce是国际上最大全回转推进器的生产厂家,全回转推进器的功率从900kW到5000kW,可安装在各种船型上;Wartsila、Schottel和川崎也是全回转推进器的主要生产厂家,电力驱动可达7000kW,可安装在各种船型上。

3.动力系统

现代船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达到24h无人机舱要求的船舶基本都采用了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船舶电站功率管理系统基本可分为基于主配电板为平台和基于机舱监控系统为平台两种模式。以机舱监控系统为平台的典型代表是Kongsberg公司的DC-C20型机舱监控系统中的功率管理系统。1.1.1 Kongsberg公司动力定位技术的发展

挪威对于动力定位技术的探索始于1975年Kongsberg Vapenfabrikk(KV)公司的一个称为Dynapos的工程师小组,此小组原属于国防部门,之后很快转到石油部门,即隶属于KV的近海分部。

30多年的今天,Kongsberg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动力定位系统制造厂商。Kongsberg动力定位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两类[3]:

(1)早年采用KV技术的Kongsberg500原型系统,即KS500.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系统计算机是由Forsvarets Forskning 和KV研制,是基于晶体管逻辑技术的。

(2)几年后出现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单一插件计算机(SBC)新技术,Kongsberg Simrad 利用Intel80186、80286和80386等处理器分别开发了SBC1000、SBC2000和SBC3000、BC3003。SBC1000的原型机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Intel80186微处理器的计算机。

Kongsberg 公司在1500个动力定位系统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了Kongsberg K-pos系统,如图所示。

图1.2 Kongsberg K-Pos 动力定位操作站

其将动力定位系统的鲁棒性、灵活性、功能性与操作的简易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Kongsberg K-Pos包括了国际海事组织所规定的所有等级的动力定位系统,以满足不同的经济需求和操作需求。为位置参考系统等传感器提供了广泛的接口,使整个系统具有透明性和交互性。除了拥有种类繁多的标准模式和功能,Kongsberg K-pos还有一系列的定制功能来辅助某些特定的操作。该系统有一个开发的系统结构,因而具有良好的结合性。

它能够实现船舶位置和航向的高精度保持。在操作中,系统可以容忍推进器和测量系统的瞬态误差。其适应性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可以估计船舶的航向、位置和速度,以及来自于海流和海浪的干扰。估计器使用船舶的精确数学模型。卡尔曼滤波技术使用模型预测和实时测量,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滤波质量、鲁棒性和位置保持特性。

Kongsberg K-pos系统的基本配置如下。

(1)SDP11(基本系统)和SDP12(集成系统)

图1.3 SDP11(基本系统)示意图

图1.4 SDP12(集成系统)示意图(2)SDP21(基本系统)和SDP22(集成系统)

图1.5 SDP21(基本系统)示意图

图1.6 SDP22(集成系统)示意图

(3)SDP31(基本系统)和SDP32(集成系统)

图1.7 SDP31(基本系统)示意图

图1.8 SDP32(集成系统)示意图

图1.9 L3公司的NMS6000

图1.10 Kongsberg公司动力定位系统的发展

1.2 国外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最初的应用开始于60 年代[4],第一批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的排水量仅为450-1000t。这些船舶用于钻探、敷设电缆或对水下作业进行水面支援。第一艘装有自动反馈系统的动力定位船是“尤勒卡”号。1961年,美国壳牌石油公司的钻井船Eureka号完成下水,很快自动控制推进器的设备就进行了装船,它是由HowardShatto设计完成的。这艘船配备了一套最基本类型的模拟式控制系统,并和外部的一个张紧索参考系统相连。除了主推进器外,还在船头和船尾加装了易于操纵的推进器,船长为40 m,排水量为4.5×105 kg。动力定位系统对船体的尺寸和形状并没有影响,最显著的标志是它装有多台推力器。在世界上早期的动力定位船舶中,最成功也最出名的是“格洛马挑战者”号。该船几乎遍游地球的每一个海洋,收集水深大于600m 处的岩心,为地质学上的发现尤其是为板壳结构理论提供了大量有利的证据。

第二代动力定位船舶中,每艘船舶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都采用几乎相同的传感元件和数字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都采用计算机组成的数字控制器,而位置传感器由单一型发展成综合型,在一个系统中可同时采用声学、张紧索和竖管角三种位置基准传感器。最具有代表性的第二代动力定位船舶是“SEDC0445”号,该船于1971 年投入营运,其动力定位系统与早期系统相比,主要特点是采用数字式控制器,包括一台16 位的小型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原件都有冗余,可长期不间断的运行,系统在设计时要求能连续作业50d。“SEDC0445”号也装有多台推力装置,包括11只辅助推进器和2只主螺旋桨。

自80 年代初开始形成的第三代动力定位系统,主要采用当时刚开始发展的微处理机技术和Mutibus、Vme 多总线标准等。其中典型的有Kongsberg公司的SDP11系列,Navis公司的NavDP 4000系列,L3公司的NMS6000系列。这些动力定位系统均具有开放性的结构,能够实现船舶位置和航向的高精度保持,广泛用于风力发电安装船、溢油回收船、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辅缆船、挖泥船、打桩船、半潜运输船、钻井平台、打捞船、起重船、无限区化学品船、LNG船等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目前最先进的DP可以在2级流、6级风的海况下实现0.35 m的位置定位精度,0.1°的艏向保持精度和1 m的航迹保持精度[5]。

第四代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典型的有美国NAUTRONlx公司的ASK400O系列、挪威的ADP700系列、法国的DPS90O系列等动力定位控制台,这些系统均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机、图形发生器、高速数据通道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传感器也从模拟传感器逐渐变成数字传感器。

船舶定位控制是在不断壮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作业以及舰船作业需要的背景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产生,目前己经迅速发展为一项高新而成熟的技术。1980年,具有动力定位能力的船舶数量为65艘,到1985年增长到150艘,到2002年其数量超过了1000艘,目前全世界已有2000多艘具有动力定位能力的船舶。动力定位技术在军事和海洋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3 国内动力定位技术的发展

国内自七十年代末开始研究动力定位技术,目前,大多数研究单位尚处于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阶段。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边信黔教授首先开展了船舶动力定位这一课题的立项研究,作为领航者,在国内最早提出了要进行动力定位技术的研究工作。

(1)其课题组于1996年首次完成了国内第一套装备实船的水下动力定位系统。该系统已运行在我国的深潜救生艇上;

(2)该课题组于1997年又完成了国内第一套装备水面船舶的动力定位系统,该系统己运行在某试验场区的ROV工作母船上,这些研究成果使得动力定位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用[6]。

(3)在此之后,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又结合深潜救生的需要,于2000年开发完成了水下六自由度动力定位技术,解决了在混浊海水、且有较大海流的条件下,进行有倾斜的对口救生的难题,使我国水下动力定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2001年,该课题组已将动力定位技术推向海洋石油行业,为胜利油田研制用于海底管线检测和维修装置的动力定位系统[7],提出基于多处理机的系统设计方案合理、并行度高、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可以很好地完成复杂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所要求的实时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计算、推力分配、能源管理等任务[8]。

(5)2003年,边信黔教授课题组对松散耦合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二值PMC模型的分布式系统级故障诊断算法。采用自诊断与互诊断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分布式诊断算法、图论模型、诊断内容及算法中使用的报文种类、故障向量[9]。

(6)2006年,研究了模型预测控制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约束控制中的应用,建立了 3 自由度动力定位船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各种约束[10]。

(7)2009年,其课题组针对船舶在海上的定位和作业受到海洋环境的扰动力影响,其动力定位控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非线性观测器估计出船舶运动速度和系统的总扰动,并采用非线性反馈进行补偿,实现对船舶的动力定位控制I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11]。

(8)之后,其课题组针对起重船的作业特点,在起重船动力定位控制器的设计中引入了先进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提高了其起重船的作业效率[12]。

(9)2011年,针对传统同步构图定位(SLAM)传感器具有数据量大、处理速度慢、实时性差的不足和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同步构图定位(EKF-SLAM)具有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位置估计精度低、甚至发散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多元测距声呐(MRS)的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结构环境SFEKF-SLAM(Suboptimal fad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SLAM)方法,相对于常用的基于 EKF-SLAM 的 UUV 导航系统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能够构建更加精确的港口堤岸地图[13]。(10)2012年,就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展开研究,针对FastSLAM算法产生的粒子退化及粒子集重采样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重采样的FastSLAM算法。基于自适应重采样FastSLAM重采样效率更高,鲁棒性更好,在机器人路径和陆标位置的估计上也具有更高的精度[14]。

(11)2012年,针对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存在的计算量大、数值不稳定等问题,结合容积卡尔曼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平方根 CKF(squareroot cubature Kalman filter,SRCKF)的SLAM算法RCKF-SLAM)。SRCKF-SLAM 算法通过移动机器人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进行预测和观测,并以目标状态均值和协方差的平方根进行迭代更新,确保了协方差矩阵的对称性和半正定性,改进了数值精度和稳定性[15]。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实验室曾开发过控制系统,并完成了模型试验的调试和验证,目前正准备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李和贵教授采用模糊控制对动力定位进行了仿真研究。哈工大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到船舶的艏向寻优和控制器的设计中,并对此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良好,但模糊控制技术在动力定位的实用中仍需更深的研究。

1.4 国内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

1998年我国首套动力定位系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成功,但未见产业化。哈尔滨工程大学也自主开发出控制系统,其研制的 DK-1 型动力定位系统已经具备了在小型船舶上应用的经验。

2009年8月报导,上海708研究所在此领域成功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动力定位系统,已经达到了DP3的水平,中海油第一艘海上石油平台于2010年下水。

知名的造船企业,如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州江南造船厂等也都投身到动力定位产品的研发中。2011 年 4 月,有着亚洲动力定位第一吊的“威力”号 3000 吨自航起重船正式交付使用,该起重船能够在锚泊无法定位的复杂海域实现良好的定位作业,填补了我国大深度水下打捞救援的短缺。

2012 年 5月,国内自主详细设计和建造的 3000m 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 201”开始在南海作业,该船的动力定位系统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第三代 DP-3 级动力定位系统,推进系统配置了全电力推进的 7 个推进器,其在作业时的精确位置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得到了保证,可以完成 3000m 水深的铺管作业任务,与之前服役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海洋石油 981” 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动力定位产品进口价格高:50万欧元/每套,动力定位的需求增长快速。市场需求大;国际上每年以2000台套增长,国内每年需要200-300套,约人民币10-15亿元。国内研究与国际差距较大,尚未见产业化。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节省大量外汇,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开发、推广并进行产业化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王亮.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动力动力定位能力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7-8页

[2] 余培文,陈辉,刘芙蓉.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水运,2009,2 [3] 边信黔,付明玉,王元惠.船舶动力定位[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1:1-30页

[4] 郑荣才,宋健力,黎琼,吴园园,窦玉宝.船舶动力定位系统[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3,8 [5] 郑荣才,宋健力,黎琼,吴园园,窦玉宝.船舶动力定位系统[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3,8 [6] 严浙平,边信黔,施小城.ROV工作母船动力定位系统仿真和辨识[J].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97 [7] 施小城.ROV工作母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3-5页

[8] 王宏健,施小城,丁福光,边信黔.基于多处理机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J].船舶工程,2001 [9] 王宏键,边信黔,丁福光,韩桂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级故障诊断技术[J].中国造船,2003,6 [10] 王元慧,施小城,边信黔,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船舶动力定位约束控制[J]船舶工程,2007 [11] 赵大威,边信黔,丁福光.非线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器设计[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1 [12] 张苗爽,起重船模型预测动力定位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13] 张勋,王宏健,周佳加,边信黔,熊磊.UUV结构环境SFEKF同步构图定位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8 [14] 曲丽萍,王宏健,边信黔,基于自适应采样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2,6 [15] 王宏健,傅桂霞,边信黔,李娟.基于SRCKF的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J]机器人,2013,3

2.动力技术论文 篇二

混合动力是指汽车上同时配备电动机和汽油机, 在两者共同配合下使汽车获得良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动力系统。过去国内对混合动力的认识较少, 但随着近年来丰田和本田等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在国内市场逐步发力 (性价比逐步提升) , 热度逐渐增加。

1、汽油机和电动机

下面来谈一下汽油机和电动机的特点。汽油机优点突出:技术非常成熟, 使用方便, 可靠性高。汽油可以通过燃烧转化为动能。汽油机缺点则是起动时 (低功率) 油耗高、汽油燃烧不充分, 怠速时发动机空转;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动能无法转化。

电动机的优点:电驱动汽车, 无怠速, 需要的时候能力随叫随到, 停车时即可停止工作;能量可以回收。

电动机的缺点:续航里程短, 充电麻烦, 如果增加蓄电池容量, 将导致汽车重量明显增加。

2、油电混合的基本原理

油电混合俗称双擎技术, 是指发动机有两个动力输出装置:发动机和电动机。油电混合将两者结合成一个整体, 取长补短, 利用汽油机和电动机的优点, 屏蔽掉了他们的缺点。

汽油机和电动机结合主要考虑通过调整汽车的整体负载, 提高汽车的实际效率。

其中负载率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负载越高, 则整体的负载率越高。

效率:试验发现合适的负载条件下, 发动机的实际效率会更高, 汽油机一般处在中等负载时效率最高。但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包括起步加速、均速、急停等多种工况, 在不同的工况下效率相差巨大, 这就需要电动机的介入并发挥它的优势。

电动机的加入调节可汽油机负载率, 使整体发动机的效率更加长期的处在合适的区间范围内:1) 负载率较低时, 电动机将汽油机多余的能量回收, 给蓄电池充电;2) 负载率较高时, 电动机帮汽油机分担一部分负载;3) 负载率超低时 (堵车时, 重复启动) , 汽油机完全熄火, 电机工作。此时, 单纯利用电机驱动, 省去了汽油机怠速时的油耗。

3、油电混合动力的主要工作模式

3.1 动能回收模式 (刹车和滑行)

汽油机或柴油机提到一定速度时无法进行能量回收, 特别是滑行或刹车时的多余能量均通过汽车零部件或刹车片的摩擦转变为热能, 白白的损失掉了, 无法转变为我们需要的汽车动能。混合动力系统的引入, 可以将多余的能量通过电动机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3.2 行驶过程中的充电模式

性能优异的混合动力车在行驶过程中电动机也会积极的提高负载率, 并将多余的能量回收起来, 储存到蓄电池里。当汽油机的运行效率较低时 (如等红灯、市区堵车需反复启停) , 将前期储存的能量提取并用到汽车的正常行驶过程中。

3.3 纯电动机驱动模式 (汽油机停机、电动机驱动、电池充电)

超低负载 (如超低速或等红灯) 时, 只需要电动机驱动。过去单纯依靠汽油机工作时大部分的能力将通过发动机的运行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 经济型较差。

3.4 纯油驱动模式 (汽油机工作、电动机停机、电池电量不变)

有的情况混动汽车只有汽油机工作。纯油驱动的情况:1) 汽车正好处于最高效区域。2) 电池电量已经充满。

3.5 强制充电模式 (汽油机被迫运行、发动机发电、蓄电池充电)

电池电量已经用光, 此时混合动力较为尴尬:夏天由于开空调, 电量过渡损耗, 等红灯或堵车过程中需要发动机重新启动, 怠速运行。

3.6 油电共同驱动模式 (汽油机驱动、电动机驱动和电池供电)

启动或超车过程油门一脚到底时需要的功率最高时, 汽油机、电动机配合共同输出最高的动力。在查看油电混合双擎的汽车功率时需要把电动机的功率考虑进去。

4、插电式混合动力

相对于油电混合动力, 插电式混合动力所用的电池容量更高, 可以满足日上上班高峰或短途的纯电动行驶 (100KM内) , 但需要额外的充电。实际运行时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混合动力相近:当用电时最经济则用电;当用油最经济时发动机则运行。

5、非直连混动

汽油机只用于发电、给蓄电池充电, 不直接驱动汽车, 汽车的能量只能来自蓄电池。

6、混合动力系统的评价

混合动力系统的评价指标:

1) 行驶过程中油电混合动力的衔接是否平顺, 如纯油动力切换到纯电模式;

2) 能力管理效率。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汽油机的燃烧效率, 汽油机最好的燃烧效率现在的做法是自然吸气配合燃烧的阿特金斯循环 (压缩比和膨胀比特性比传动汽油机的奥拓循环燃烧效率更高, 但充气效率较低, 同排量发动机功率可能较低) , 混合动力的发动机应该配合宽域段 (多转速) 的阿特金斯循环。

3) 电机的效率

多数的混合动力汽车配备了多款不同型号的电机:1) 低功率时小电机工作;2) 功率增加、不太高时, 大电机工作;3) 功率稍大时, 汽油机介入并且对电动机进行充电;4) 功率要求最高时, 汽油机配合大、小电机共同驱动汽车。

7、总结

3.解密UFO动力核心技术 篇三

掌握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人也许还记得,静电力是万有引力的2.3×1039倍!所以,人类想要轻松地飞离地球,乘着达到光速的飞船翱翔宇宙,就应该使用比引力大2.3×1039倍的静电力去推动飞船,而不是使用弱小的空气动力。

静电力很容易产生,力的大小可由库仑定律的公式求出。下面我举个用静电力使一个重达10吨的大飞船摆脱地球引力悬浮空中的例子:要使这个飞船摆脱地球引力,就需要一个与引力大小一样、方向相反的静电力,所以这个飞船的外壳一定要带上电荷(Q1),而且在飞船下方距离较近处要有一个由相同电荷形成的持续不断的电场(Q2);假如在飞船下方10厘米处存在一个持续的电场,那么代入库仑定律的公式就可求出Q1和Q2的乘积应达多少,才能有足够大的静电力托起飞船悬浮于空中?答案是Q1×Q1=1.1×10-7c2。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只要飞船带的电荷量乘以其下方10厘米处电场的电荷量等于1.1×10-7c2,飞船就能摆脱地球引力;如果大于1.1×10-7c2,飞船就能升空而起!

用静电力作为动力的飞船能达到多大速度呢?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大小则与Q1和Q2的乘积成正比。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要使这个10吨重的飞船在1分钟内达到光速,理论上Q1和Q2的乘积应为多大。这里要应用到以下公式:速度计算公式、加速度计算公式及库仑定律的公式,其中v=3×108米/秒、t=60秒、m=104千克、k=9.0×109牛·米2/c2、r=10-1米。由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Q2×Q2=5.6×10-2c2,所以,当飞船携带的电荷量与其下方10厘米处电场的电荷量的乘积达到5.6×10-2c2并持续1分钟时,这个飞船就能在1分钟内速度由0达到光速(3×108。如果要使这个飞船的速度在1秒内从0达到光速,则Q1和Q2的理论乘积是3.3c2。即如果Q1×Q2=3.3-2c2,飞船就能在1秒内达到光速。对目前的技术来说,要产生Q1=c、Q22=3.3c的电荷量简直是易如反掌!

使飞船的外壳带上一定的电荷也是很容易的,但如何在飞船下方产生并一直保持一个相应的电场呢?电子枪!如果在离飞船底部10厘米(或更短的距离)处安装一个能喷出大量电子的电子枪,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喷出的大量电子必须环绕在飞船底部做圆周运动,才能使保持这个电场。也就是说,喷出的电子要像一股旋风一样环绕于飞船底部才能托起飞船。如何使喷出的电子在飞船底部做圆周运动形成“电子旋风”呢?磁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的作用便会做圆周运动。

这就是未来飞行器的动力核心技术,完全与空气动力学无关。这种飞行器可以在任何天气环境中飞行,既能上天也能人海。这也是外星文明的飞船——UFO的动力核心技术。这个理论正确与否,可用实验证明。

下面我用这个理论解释UFO的一些相关现象。

现象1:UFO为什么大多是碟形或圆盘形?

这与UFO的动力有关,也与安全性有关。前面我已讲到,飞船底部形成的是一个做圆周运动的“电子旋风”,所以这就要求UFO是圆形才更平稳;另外碟形、圆盘形又可以保证UFO之间不会发生相撞事故。UFO的外壳是带有大量相同电荷的,所以近距离的UFO之间会存在强大的静电斥力,如果UFO的外形又是碟形或圆盘形,在这两个条件下,就算满天都是UFO并做高速乱飞,也不会发生UFO间的相撞事故。所以,人类未来的飞行工具也将以碟形、圆盘形为主。

现象2:UFO的通体发光现象。

晚间观测到的UFO有通体发光的现象,这是因为UFO的外壳带有强大的电荷,强大的电荷电离UFO周围的空气而发光。

也有的UFO没有通体发光的现象,这是因为这种UFO的外壳所带的电荷相对较少,它们底部的电子枪则会喷出较多的电子。因为UFO的动力大小取决于Q1和Q2乘积的大小,而不是UFO外壳所带的电量一定要达到多少。

现象3:产生螺旋发光体。

这是UFO底部中间位置的一个电子枪喷射出的大量电子形成的“电子旋风”。UFO底部最中央的电子枪是保证UFO垂直升降的装置,其喷射出的电子由于做圆周运动并与UFO底部带同种电荷的外壳产生静电斥力,从而向下扩散形成螺旋状发光现象。

现象4:UFO大多悄然无声。

这是因为UFO没有像飞机一样的发动机,也不需要像火箭一样喷发出强大的热气流,它的动力完全与空气动力学无关。但UFO有可能会发出“咝咝”的放电声,这是电子枪喷出的电子向空气放电发出的声音。如果UFO瞬间达到极高的速度,则有可能发出一声雷鸣般的响声,这是电子枪瞬间喷出大量电荷形成闪电的结果。

UFO的另一个核心技术是能源技术,其能源是由无限能源发生器产生的无限能源,无限能源发生器同时也是使电子枪产生大量电子的一个直接部件!无限能源发生器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很巧妙。无限能源发生器启动后会产生强大的高频电磁波,所以雷达信号会受到干扰而无法侦测到这种飞行器;而且这种强大的高频电磁波还能对屏蔽不好的电子设备、电子仪器产生干扰,使仪器发生混乱。无限能源技术是UFO核心技术的关键技术。未来飞行器的动力技术已经论述,但如果没有无限能源技术,是造不出这样的飞行器的;用传统的能源技术或者核能只会增加飞行器的重量和不稳定性,更无安全性。

(盛文娟插图)

4.强震动力动态图像预测技术研究 篇四

强震动力动态图像预测技术研究

1 课题简介 1.1 课题目标 研究建立地震、地形变场动态图像和地下流体、地震电磁动态信息提取方法,建立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强震孕育过程地壳应力应变场、地壳介质物性、物理化学参数异常判据和指标,形成强震动力动态图像预测方法技术,推动地震预测方法逐步向物理预测拓展,提高强震预测能力和水平.

作 者:江在森 刘杰 刘耀炜 卢军 马宏生 李胜乐 张晶 张希 王勤彩 王亚丽 王海涛 付虹 刁桂苓 李辉 杜学彬 牛安福 顾左文 黄辅琼 陆明勇 王武星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科技成果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年,卷(期):10(17)分类号:P5关键词:

5.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与职业水平 篇五

2.生理内驱力产生源于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还保留着除(B)本能以外的,与动物相似的三种本能。

A:摄食本能B:睡眠本能C:性本能D:防卫本能

3.(A)是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内生动力 4.(A)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A:生理需要B:情感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

5.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ERG理论中的需求要素不包括(C)。

A:生存的需要B:联系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成长发展的需要

6.麦克利兰将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权力、亲和、成就的需求。其中(C)最为重要。

A:权利需要B:亲和需要C:成就需要D:尊重需要

7.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一概念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的解释。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和学说。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和(B)。

A:认识论B:认知论C:知识论D:认同论

8.对专业技术人员个体而言,发展是指提高、完善、进步、变化等等,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C)。A:随机性B:暂时性C:阶段性D:连续性

9.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C)。

A:主体性B:客观性C:主观能动性D:推动性

10.每个专业技术人员所担负的(B),都是和他对国家,社会应履行的义务相一致的。

A:工作B:职责C:任务D:责任

11.(C)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

A:需求动机B:行为动机C:成就动机D:创新动机 12.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对其起影响的因素不外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A)。A:自身因素B:主观因素C:内在因素D:心理因素

13.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B),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

A:相同的B:不相同的C:变化的D:一致的

14.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有可能降低专业技术人员的成就动机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A),以维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A:自我激励B:社会激励C:组织激励D:单位激励

15.(A)起着振奋精神,催人上进,使人不断攀登职业和科学事业高峰的作用。

A:内生动力B:推动力C:感召力D:行为力 16.由于内动动力不足,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丧失了(D)的主动意识,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思进取,创新能力的匮乏等。A:职业选择B:职业道德C:职业责任D:职业发展

17.专业技术人员(C)信念一经形成,就会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上确立下来,作为一种坚固的信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左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思想,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起指导、统帅、定向的巨大作用,影响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A:专业发展B:思想道德C:职业道德D:职业发展

18.哈佛心理学博士泰勒·本·沙哈尔提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其中不包括(D)。A:意义B:快乐C:优势D:薪酬

19.工作是人们终其一生发展(A)、表现人文情怀、体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A:理想与道德B:理想与人生C:思想与认识D:思想与观念 20.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人才的命运往往和时代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今,(A)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也是决定人才命运的关键。A:改革开放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D:国际、国内环境

21.当今世界,(C)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A:社会资源B:文化资源C:人才资源D:技术资源 22.改革呼唤人才(C)支撑改革。

A:经济B:制度C:人才D:社会

2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驱动的实质是(B)。

A:经济驱动B:人才驱动C:科技驱动D:社会驱动

24.专业技术人员是专门知识的(B)、利用者和传播者。一个国家至为重要的职业群体和社会阶层。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带动知识和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A:发明者B:拥有者C:经营者D:管理者

25.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B)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生产力和核心要素。

A:管理B:创新C:知识D:技能

26.在社会舞台上,人不能随心所欲的扮演角色,角色的承担首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角色的确定是否有效,最终是由(C)决定的。A:自己B:政府C:社会D:环境

27.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提倡“四个尊重”,有利于激发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活力,充分发挥其作用。“四个尊重”的核心在于对(A)的尊重。A:人B:劳动C:创造D:知识

28.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重视其的(C),让专业技术人员感觉组织是把他当回事的,他就愿意扛起一份责任,有责任感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会尽全力把事做好的。

A:理想B:需求C:存在价值D:社会地位

29.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资源。创新人才体制应坚持(B)。

A:以人为本B:以用为本C:效用至上D:能力至上

30.(A)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A:以人为本B:以用为本C:科学发展D:与时俱进 31.人才工作的核心是(A),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A:要把现有人才用好B:寻找新人才C:培养未来人才D:淘汰现有人才 32.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应选择与自己的(C)相适应的职业。A:理想信念B:学科背景C:个性特征D:心理素质

33.(A)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职业生涯B:人格类型C:学习生活D:气质类型

34.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追求自主性和个性化,并具有很强的(B)。

A:主观性B:流动性C:独立性D:自主性

35.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配置过程要根据(A)机制的要求,注意个体之间性别、年龄、个性、性格、气质、能力、知识、智能等多方面素质的差异。

A:互相增补B:互相利用C:互相帮助D:互相监督

36.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劳动动者享有的权利第一项是(B)。

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37.(C)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身份权包括亲属权、配偶权、荣誉权。A:教育权B:平等权C:人身权D:名誉权

38.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一般权益中,(B)是一切权利的基础。

A:教育权B:平等权C:人身权D:受教育权

39.我国(A)规定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发现权、商标权等,并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报酬、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A:《民法通则》B:《刑法》C:《经济法》D:《宪法》

4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动力的激发要以(C)的激发为前提。A:能力B:兴趣C:活力D:爱好

41.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自身的人才资源都是(A),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会出现供求失调的问题。A:有限的B:无限的C:均衡的D:失衡的 42.人才价值在流动和(C)中体现。

A:工作B:职责C:竞争D:岗位

43.在人才流动过程中,人才自身发展的含义包括(B)。

A:人才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B:通过流动人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C:换一次岗位,工资增加一次D:人才的交际范围会扩大

44.人才岗位(B)是企业内部人才使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A:差异化B:固定化C:等级化D:固有化

45.我们要牢固树立(A)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机制。

A:人才资源B:物质资源C:企业文化D:企业资源

46.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坚持(A)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

A: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B: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C:物质奖励和薪酬奖励D:物质激励和考核奖惩

47.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德才兼备、以(A)为先的识才、选才、用才标准。

A:德B:能力C:态度D:贡献

48.一般来讲,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主要应考核德、能、勤、绩几个方面,重点考核(D)。

A:思想道德B:工作能力C:勤奋努力D:岗位工作的实绩和贡献

49.激励理论中的(C)认为,如果个体感到在努力与绩效之间、绩效与奖励之间、奖赏与个人目标满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他就会非常努力地工作。A:需要理论B:价值理论C:期望理论D:道德理论

50.物质激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在到达一定程度后,所能发挥的作用会(B)。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不变D:越来越多

51.在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带来1+1(A)2的绩效。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不是

52.团队精神能够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不包括(C)。

A:团队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B:主动为了整体的和谐而甘当配角C:每个人都是主角D:自愿为团队的利益放弃自己的私利

53.(B)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A:组织纪律B:组织文化C:组织行为D:组织成员

54.组织文化既是组织发展的动力,更是管理的工具。(A)是管理的最高层次。

A:文化管理B:绩效管理C:薪酬管理D:技能管理 55.(C)是企业组织理念文化的核心。

A:组织章程B:组织纪律C:价值观D:核心观

56.传统的激发动力理论关注“需求”,《完美激励》认为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动力的因素是(B)。

A:需求B:欲望C:金钱D:地位

57.德鲁克认为激励员工“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A),而非满意度”。

A:责任感B:成就感C:认同感D:以上都是

58.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都属于(B),它对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而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快乐”才对人具有根本性的激励作用。A:内在激励B:外在激励C:负面激励D:正面激励

59.管理者要学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C)是调动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

A:增加工作的挑战性B:让员工做先易后难的工作C:安排适当的工作D:以上都是

60.专业技术人员内在性精神激励是在技术创新工作中运用工作本身所蕴涵的激励因素,从而激发和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工作不具有的特性是(A)。

A:乏味性B:趣味性C:挑战性D:提升性

1.内驱力降低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他认为,机体的需求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在赫尔的理论中,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分别是(AD)。

A:原始性内驱力B:周期性内驱力C:间断性内驱力D:继发性内驱力 2.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们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动机的功能在于(AB)。

A: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B: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C:动机可以改变客观事实D:有了动机人就一定能够成功

3.人的动机是复杂的,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动机进行分类。由于动机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因此可以将动机分为(ABCD)。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C: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D: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4.社会性动机又称(ABCD)。

A:心理性动机B:习得性动机C:继发性动机D:精神性动机

5.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专业技术人员多指在我国社会分工的各专业领域和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ABCD)工作的专门人才。

A:人文社科B:科技创新C:科技基础研究D:科技应用开发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观能动性又称(AB)。

A:自觉能动性B:意识的能动性C:思维的能动性D:潜意识 7.专业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如下特点(ABD)。

A:自生性B:持续性C:长久性D:创新性

8.构成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要素主要包括: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以及(ABCD)等。

A:责任心B:成就动机C:创新动机D:自我实现欲望

9.在希尔博士的《心理创富法》一书中,首次揭示出自我激励“黄金”步骤,主要包括(ABCD)。

A:确定付出B:确定收获C:确定日期D:立即行动

10.中国的(ABCD)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 11.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形成包括(ABCD)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职业道德形成等多方面的内容。

A:对职业的认识B:职业感情的培养C:职业意志的锻炼D:职业信念的确立

12.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BCD)。

A:认知度B:认真度C:责任度D:努力程度 13.“责任”一词在生活、工作中都随时被我们挂在嘴边,屡见不鲜。新华词典中关于对“责任”的解释:份内应做而未做或者未做好应当为此承担的过失。责任分为三种(ABC)。

A:家庭责任B:企业责任C:社会责任D:职业责任

14.敬业是专业技术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应有的认同、热爱和尊敬的基本态度和职业道德意识。主要表现为(ABC)。

A:职业责任心B:职业荣誉感C:职业尊严感D:职业道德水平15.学习力,是指(ABC)。已经具备学习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如何将学习力转化为竞争力的问题。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提高学习力就是增强竞争力、创造力。

A:学习动力B:学习毅力C:学习能力D:学习精力

16.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人才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才是(AB)。

A:创新的根基B:创新的核心要素C:创新的产物D:创新的动力

17.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并强调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是(ABCD)。

A: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B: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拘一格用好人才C: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D: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18.李克强曾对中外企业家说,“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ABCD),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

A:体制创新B:管理创新C:模式创新D:机制创新

19.“当代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集聚人才体制就是一个实现中国梦的人才体制。集聚人才就是(ACD)。

A:集聚强国之能量B:集聚实现共产主义之能量C:集聚民族复兴之能量D:集聚建成小康社会之能量

20.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区分,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AB)。

A:自觉的角色B:不自觉的角色C:喜欢的角色D:不喜欢的角色

21.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此观点发展为:“必须(ABCD)四个尊重,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A:尊重知识B:尊重创造C:尊重劳动D:尊重人才

22.如果仅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理解和贯彻“四个尊重”,我们就可能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仅在把握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上失之偏颇,而且在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方针上也不可能真正达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的实际效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ABCD)的全面发展。A:经济B:政治C:文化D:社会

23.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发展的社会氛围需要我们(ABC)。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B:尊重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地位C:尊重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D:尊重专业技术领导的权威 24.以用为本的核心是满足发展的需要。包括(ABC)。所以说,人才的使用过程就是力求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过程。

A:经济发展的需要B:社会发展的需要C: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D:职业发展的需要

25.美国波斯顿大学的教授弗兰克·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把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CD)。

A:性格匹配B:人格匹配C:条件匹配D:特质匹配

26.职业生涯规划是专业技术人员谋求自我发展的个人设计,但组织可以通过(CD)等辅助性措施从外部加以指导。

A:领导设计B:组织安排C:企业文化D:制度体系

27.每一类人才都有自己特殊的成长规律。但我们现有的人才评价政策,尤其是职称评审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人才成长规律,这就会影响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否回国创新创业的选择。因此,要增加政策的(ABD)。A:灵活性B:科学性C:恒久性D:差异性

28.我们可以通过(ABCD),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新机制。

A:优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B: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机制C: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D: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29.健全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坚持人才效能最大化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统一,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就要建立(ABCD)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A:政府宏观调控B:市场主体公平竞争C:中介组织提供服务D:各类人才自主择业

30.让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做保障,为了优化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我们要(BCD)。

A: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严格管理B: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新机制C:搭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发展的平台D: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合法权益

31.机制就要(ABCD)。

A: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B: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人才C: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青年高级人才D:建立人才—基地—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人才

32.为了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我们可以(ABCD)。

A:推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B:完善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C: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D: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33.企业要大力倡导以用为本,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更加坚决地突破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企业要做到(ABCD)。

A:以提供平台来保障才有所施B:以持续开发来保证才有所长C:以合理授权来激发才有所创D:以优化激励来兑现才有所值

34.为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就需要健全(ABCD)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与此同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A:专业化B:信息化C:产业化D:国际化

35.权益是指某种社会主体在一定时期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所享有的某种权利和利益的总称。权益具有以下特征(ABCD)。

A:权益具有较强的政治性B:权益以法律明确规定的重要根据C:权益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权益主体的某种物质和精神利益的需要D:权益授予权益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

36.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所应享受的各方面的权益。专业技术人员权益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一切社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一般权益包括(ABCD)。

A:公民的人身方面的权利B:公民的政治方面的权利C:经济方面的权益D:文化方面的权益

37.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的权益也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需要的经常的、共同性的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在专业技术领域的集中体现。它表现在专业技术工作的各个领域除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权利以外,主要包括(ABCD)等。

A:专业技术的执业权B:职业能力认证或评价权C:知识产权D:学术自由权

38.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拥有自身智力劳动所获得成果的精神和物质利益,并具有依法确认获得(ABCD)的权利。A:占有B:使用C:收益D:处分

39.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AC)。由此就可以认识到,要想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需要的不仅仅是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愉快而又满足的环境,恰恰相反,需要让专业技术人员时刻意识到外界环境的压力。

A:追求成就的动机B:躲避竞争的动机C:回避失败的动机D:挑战自我的动机

40.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的人,下面哪些名言可以体现危机意识(ABCD)。

A: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这是历史规律B: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C:做企业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D: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1.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一种内部刺激,与内稳态及需求有密切关系。1 正确

错误

2.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求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1 正确

错误 3.内驱力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1 正确

错误

4.需求是内驱力的基础,需求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直接原因。需求一定会成为行为的动机,以驱使机体行动。2 正确

错误

5.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1 正确

错误

6.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内驱力,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1 正确

错误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1 正确

错误

8.内源性动机是内部需求产生的驱动力的驱使下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指人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它不需求外在条件的参与。1 正确

错误

9.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1 正确

错误

10.一般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受过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掌握某一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以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或职业;依照法律或合同、协议享有特定权益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获得相应权利和相应利益的人。2 正确

错误

11.专业技术人员的内生动力是专业技术人员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主观的意向,以及勇于实践,实现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1 正确

错误

1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内生动力就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1 正确

错误

13.职业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是个人全部才能自由发展的创造性表现。1 正确

错误

14.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 正确

错误

15.认同感是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2 正确

错误

16.创新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生动力,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是单一的,这既与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组织的文化背景、创新者的素质相关。2 正确

错误 17.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期能力的发挥会达到80%-90%。1 正确

错误

18.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1 正确

错误

19.制度激励是社会需要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的根本性激励机制,它是管理激励的基础或前提。1 正确

错误

20.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并非生产力的独立要素。1 正确

错误

21.专业技术人员内生动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1 正确

错误

22.作和职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工作是“某人为雇主(或自雇)而被动(或主动)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的总和”,职业是“主要任务和职责高度相似的工作的总和”。1 正确

错误

23.职业道德观所决定的职业态度总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受到评价的,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升。2 正确

错误

24.学习有两种根本方法,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两种方法。1 正确

错误

25.学习的本质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人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1 正确

错误

26.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是个人根据社会需要自定的。2 正确

错误

27.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应有价值都实现不了,怎么能去奉献社会,对社会负责任呢?所以说,一个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就是在实现他的社会价值。1 正确

错误

28.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一人才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深刻揭示出集聚人才的基本规律。1 正确

错误

29.搭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发展的平台,就是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1 正确

错误

30.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就要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让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形成政府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2 正确

错误

31.专业技术人员的权益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的社会人和自然人所应享受的人身、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权益。2 正确

错误

32.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立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1 正确

错误 33.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外在的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2 正确

错误

34.在经营业绩最好的时候去谈公司危机,任正非的目的就在于继续让员工处于“一种紧张的驱动状态”,不能让愉快的满足感这种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否则,整个公司就会出现一种成功后的惰性,公司这个大团队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减弱。1 正确

错误

35.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1 正确

错误 36.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重视人才团队激励的作用,加强先进的组织文化建设。1 正确

错误

37.团队精神是团队的灵魂,是经过精心培养逐步形成并为团队成员所认同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蕴含着对团队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折射出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团队成员无形的共同信念和精神力量。1 正确

错误

38.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1 正确

错误

39.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列出一个公式:IWe=FullI.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绽放出完美绚丽的人生。现代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每个组织真正需要的是既有能力又富有团队精神的人!1 正确

错误

40.专业技术人员既有生存的需求,又有发展的需求,因此,要给予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晋升机会。2 正确

错误

41.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指承担职务(职位)的资格与能力。1 正确

错误

42.个体特征分为知识和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需要这几个层次。1 正确

错误

4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用金本位替代“官本位”,实行岗位分类分层管理。注重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倡导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2 正确

错误

44.可将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不同的类别,为同一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职务等级、职能等级的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1 正确

错误

45.组织恰当地参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组织更好的监督其工作积极性。2 正确

错误

46.知识经济的社会,世界日益扁平化与日趋功利化。2 正确

错误

47.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才队伍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也日益突出,这就需求人才队伍凭兴趣爱好去学习。2 正确

错误

48.升职从自身价值的升值开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提升的机会。1 正确

错误

49.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2 正确

错误

50.从一项美国国家研究会的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的劳动技能仅仅在短短3到5年内就会因赶不上时代发展而变得无用。而在以前,这种技能的折旧期限是长达7--14年。1 正确

6.混合动力系统状态切换技术研究 篇六

关键词:内燃机,混合动力系统,状态切换,控制策略

0 概述

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两个或更多的能量转换装置作为混合动力源,是当前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最有前途和可行性的汽车动力方案。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中,对动力源的动力输出控制是难点,主要包括:(1)稳态或动态过程中两个动力源的能量分配和效率优化,属于能量管理研究范畴;(2)状态切换过程中动力源间的相互配合问题,属于动态动力协调控制的研究范畴,本文主要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状态切换时由于两个动力源各自的输出转矩可能发生突变,不加以适当控制就会造成输出的总转矩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造成车辆的平顺性、舒适性和驾驶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在两个动力源达到各自目标转矩之前,设法动态协调控制它们进行工作,从而保证输出的转矩之和不产生较大波动。

1 混合动力试验系统

1.1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采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结构为图1所示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系统管理层进行多能源动力系统的能量分配和动态协调控制;协调层为各功能模块的控制信号提供控制接口标准和优先级管理,不关心各模块的内部工作过程;执行层是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只需满足协调层的功能要求和接口标准即可,其内部的工作机制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不同的系统来实现。

本文研究并联混合动力工作模式切换过程的动态过程控制,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变速器的挡位不变,即不涉及变速器的操作,为简化台架搭建工作,实际台架中未接入变速器。

1.2 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架

搭建的试验台架系统如图2所示。两个动力源分别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发动机为1.6 L的TU5JP发动机;电动机为YCVF160M车用变频调速三相交流电机,工作于直接转矩控制模式。选用磁粉离合器连接发动机和电动机,用于切断和连通发动机动力输出。在试验中,通过控制加速踏板调节油门位置对发动机进行控制,通过对电动机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状态和转矩输出。

系统通过dSPACE控制器进行全局控制。当状态切换需要进行动态协调控制时,dSPACE计算出发动机节气门目标开度,然后根据驱动转矩需求(发动机目标转矩与电动机目标转矩之和)与估计的发动机转矩之差确定电动机目标转矩,通过向电动机控制器发送转矩命令,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基于dSPACE控制软件制作的混合动力协调控制试验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

2 状态切换控制策略

2.1 切换控制方法

对于并联混合动力,通常是按发动机的稳态特性进行转矩分配,然而由于在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动态工况,其动态转矩比相同工况下的稳态转矩有较大差异,如果还是按照发动机的稳态特性进行转矩分配,就会造成模式切换过程中总的需求转矩与期望值不同,影响汽车的性能。所以本文所用模式切换控制技术的关键就是采用发动机动态转矩估计值来进行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分配,这样可以利用电机的快速转矩响应特性,实现模式切换过程中总的需求转矩不变。

混合动力系统状态切换的控制策略如图4所示,即:稳态转矩预分配+发动机动态转矩估计+电动机转矩补偿,其难点在于如何得到发动机的动态转矩值。当需要状态切换时,发动机按照一定的节气门开度变化率从现有的节气门开度变换到目标节气门开度。通过发动机转矩估计方法把发动机动态转矩估计出来,和驱动所需的目标转矩进行比较得到一个差值,并用电机的转矩进行补偿这个差值,这样可以使状态切换时转矩波动减小。

在工作模式切换的转矩调节期间,由于时间短,汽车的惯量大,车速变化小,发动机转速变化小,所以选择混合动力系统状态切换的台架试验是在恒转速模式下进行的,对于这种工况在状态切换时的发动机转矩估计采用3种不同的控制方法比较其控制效果。(1)控制方法A:按发动机稳态特性估计其实时转矩,简称稳态控制;(2)控制方法B:按发动机稳态转矩特性加上油门输出延时估计发动机实时转矩,简称稳态延时控制;(3)控制方法C:按发动机动态特性估计实时转矩,简称动态控制。

方法A作为对方法B和方法C的控制效果的参照,以对比评价后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B采用的发动机动态转矩估计方法较简单。方法C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发动机转矩实时估计模型,比方法B复杂。

无论何种控制方式,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变化率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采用发动机节气门输出延时或电机油门输出延时,是否采用动态控制策略。不同的控制方法有利于考察采用不同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和有效性,为实际控制时采用何种策略提供必要依据。

2.2 发动机动态转矩估计方法

状态切换动态协调问题涉及到发动机转矩的实时反馈,但由于发动机转矩传感器价格昂贵,如果在车上用其来监控发动机的实时转矩,那混合动力车辆的价格将会大幅度增加。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将发动机转矩实时测量反馈方式转化为对发动机转矩在线转矩估计反馈方式[1,2]。

要实现对发动机转矩的在线估计,需要深入了解发动机的转矩输出特性。通过大量的发动机稳态试验和动态试验发现,发动机在动态工况下的转矩输出特性和稳态工况下的转矩输出特性存在较大差异[3]。图5和图6是发动机在3 000 r/min时,不同节气门开度增加率和不同节气门开度减小率下的发动机转矩输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定转速时,不同的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对应不同的发动机转矩输出。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中,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是由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控制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发动机的油门变化过程。在并联混合动力工作模式切换过程的短时间内,车速的变化较小,且发动机转矩的调节在离合器结合状态下进行,相应的发动机转速变化也较小,所以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可以认为发动机的转速不变。为了便于控制和发动机瞬态转矩的估计,将节气门开度变化率设定为某一固定值,本文选取节气门开度变化率为50 %/s,以防止变化太快造成的发动机排放变差。

通过发动机试验数据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样本训练,可以得到发动机的转矩估计模型[4]。从图5和图6还可以看出,在定转速下,发动机油门变化率小于100 %/s时,其转矩输出特性近似等于将发动机的稳态转矩输出特性在时间上进行一定的延迟输出,所以也可以尝试采用这种方法对定转速和定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工况下的发动机动态转矩进行估计。本文应用这两种方法估计发动机动态转矩,实施了模式切换试验。

3 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对发动机从驱动到联合驱动、再从联合驱动到发动机驱动的切换过程进行了试验,试验控制目的是要保证在状态切换前后及状态切换过程中,动力系统输出的总转矩保持80 N·m不变。

图7和图8是在2 000 r/min恒转速、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变化率为50 %/s时,分别采用3种控制方式进行状态切换的结果比较,切换前后发动机转矩分别为80 N·m和60 N·m,电动机转矩分别为0 N·m和20 N·m。

图7a和7b是发动机的目标转矩从80 N·m下降到60 N·m时,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由36 %下降到30 %,电动机的油门开度则从0 %上升到12 %时试验测得的结果。由图7可以看到,状态切换时,控制方法A转矩波动最大达18 N·m,相对幅度为22.5 %,转速波动最大达25 r/min,相对幅度为1.25 %;控制方法C测得的转矩波动减小到4 N·m,相对幅度为5 %,转速波动减小到12 r/min,相对幅度为0.6 %;控制方法B的控制效果界于上述两种方法之间,转矩波动为9 N·m,相对幅度为11.25 %,转速波动为18 r/min,相对幅度为0.9 %。

图8a和8b是当发动机的目标转矩从60 N·m上升到80 N·m时,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由30 %上升到36 %,电动机的油门开度则从12 %下降到0 %时试验测得的结果。由图8可见,控制方法A转矩波动最大相对幅度为14.58 %,转速波动最大相对幅度为1 %;控制方法C的转矩波动最大相对幅度为5.28 %,转速波动最大相对幅度为0.49 %;控制方法B的控制效果界于上述两种方法之间,转矩波动最大相对幅度为11.58 %,转速波动最大相对幅度为0.59 %。

图9是在2 000 r/min恒转速、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变化率为50 %/s时,分别采用3种控制方式进行状态切换得出的结果比较。切换前后发动机的转矩分别为80 N·m和40 N·m,电动机的转 矩 分 别 为0 N·m和40 N·m。发动机的节气门开度从原来的36 %下降到25 %左右,电动机的油门则从0上升到22 %左右。状态切换前后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和电机的转矩变化幅度比图7增加1倍。由图9可以看出,所得到的控制效果仍然是方法A最差,方法B较好,方法C最好,说明在不同的转矩变化幅度下,3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排序一样。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发动机单独驱动与联合驱动两种工作模式间切换时,3种方法的控制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动态控制方法C、稳态延时控制方法B和稳态控制方法A。方法C明显优于方法A,这充分验证了动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这说明在状态切换时,电动机转矩根据估计的发动机动态输出转矩,补偿了发动机转矩和目标转矩之间的差值,有效地减小了总目标转矩的波动,波动幅值减小到最小幅度,也说明了动态转矩估计的正确性。

4 结论

(1) 基于模块化思想,利用AVL PUMA Open动态试验台搭建了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架。

(2) 发动机转矩在线估计的3种控制方法中,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动态控制方法C、稳态延时控制方法B和稳态控制方法A,方法C明显优于方法A,采用动态控制方法C进行状态切换时,转矩波动相对幅度约为5 %,能够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常清.汽车动力装置动态试验台建设与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童毅.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协调控制问题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

[3]郝培.基于PUMA Open动态测试系统的混合动力试验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7.高技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062. 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053-05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加速推进的今天,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使产业根植化、网络化,并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产业集群研究的热点。关于产业集聚的动因研究成果颇丰,自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以来,经济学、地理学以及管理学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群形成或演化机理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随着高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鉴于其内容繁杂,这里按照国内、国外两条线索来追述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为本研究寻找有价值的研究思路提供借鉴。

二、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及简要评述

(一)动力机制研究的不同视角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对于相关企业或机构的地理集中现象,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提供了不同的解释。[1]马歇尔最早从“外部经济”角度归纳了企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1) 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存在; (2) 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能供给专业的投入品; (3) 商业知识在企业间相对较快的流动导致技术溢出。 韦伯(1929) 则从“区位因素”角度解释了集聚经济利益,并指出企业追求集聚利益而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斯科特(1988) 探讨了“交易成本”与空间集中的关系, 指出相关的厂商或企业通过空间聚集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克鲁格曼(1991) 对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进行了修正, 用“偶然事件+外部规模经济”解释产业集聚的原因, 并进一步论证了“规模收益递增”是外部规模经济的来源。格兰诺维特(1985) 提出“嵌入性”概念, 新经济社会学进一步探讨了由各种“嵌入性”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创新过程的影响。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 I) 从“创新环境”与“集体学习”角度, 探讨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

(二)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模型

以上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的理论探讨奠定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而对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建立理论分析模型。波特(1990) 从国家竞争优势角度,分析了影响竞争力的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等要素)、需求条件(挑剔的、有经验的购买者)、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 并构建了由四个因素和两个变量(机会与政府) 共同作用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发展动力。[2]“钻石模型”强调四个因素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素的削弱都会限制一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潜力,而地理集中则使四种相互分离的因素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增加,从而推动国家或地方生产系统(产业集群) 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钻石模型”进一步指出, 机会与政府对国家(或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机会可遇不可求, 而政府的角色是催化剂和挑战者——挑战来自于对政府干预与放任的平衡。

Best (2003) 从企业专业化入手,认为专化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集群发展的最基本支撑力;集群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吸引外部企业的加盟并孵化出大量的新企业,其中知识溢出效应发挥了主要驱动作用;大量的新创企业能增强技术的多样化和促进集群的技术升级, 并由此涌现出不同的产业部门、加速产业分工; 经过水平整合与再整合, 集群内部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有助于强化企业专业化,并通过与外部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而形成一个开放系统。[3]在Best构建的动力机制模型中,将产业集群的发展描述为“集群—新创企业—多行业形成—开放系统—集群”的循环过程,而驱动这一循环过程依次起作用的动力因素分别为“企业专业化—知识溢出—技术多样性—水平整合与再整合—企业专业化”。可以看出,Best的模型较好地体现了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态性和过程的连续性。

Swann (2002) 将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描述成包括产业优势、新企业进入、企业孵化增长、以及气候、基础设施、文化资本等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 并分别建立企业进入模型和集群增长模型探讨产业集群的动态特征。Brenner (2001) 认为集群存在七种作用动力:人力资本积累、非正式交流、企业相互依赖、企业相互合作、当地资本市场、公众舆论和当地政策, 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探讨七种动力因素对集群演化的作用。魏守华(2002) 分析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四个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 通过整合四种动力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对应竞争优势的结构关系图, 并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对动力机制的作用进行了实证。隋广军等(2004) 概括了七种产业集群的动力因素:企业家能力、政府政策、市场信息、社会环境、资源要素、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 并用七种能力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的动力因素函数。

从以上文献综述中不难看出,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显示出以下的变化特征:(1) 从经济学机理分析转向对社会学机理的探讨; (2) 从单因素理论探讨发展到构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论模型;(3) 从一般静态分析开始转向系统动态分析;(4) 从简单的定性解释逐步走向复杂的定量分析。[4]

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各阶段划分及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演进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析各阶段的特征,重点分析各发展阶段的成长动力差异,揭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目前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提出明确而详尽的成长阶段划分的文献很多,我国学者魏守华(2002)依据集群竞争优势的发展将集群成长分为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各个阶段集群所具有的显著特征。他认为在集群发生阶段,其动力主要是地域分工和外部经济;在发展阶段主要动力来自社会资本优势以及竞争合作效率;成熟阶段主要动力源自集群知识与技术创新、高级生产要素的合作效率。[5]

王缉慈(1998)、盖文启(2002)等人则以区域创新网络演进过程为依据,将集群演进阶段划分为孕育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等三个阶段。在集群发育初期,产业逐渐聚集成群,而随着集群企业之间不断地细化分工,交易频率增加,协作关系进一步密切和企业之间信任度的增加,各行为主体、企业逐渐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集结成网。伴随着网络的成长,企业之间的协同力更为强大,促进集群内创新发生,集群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凸现,集群进入成熟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对集群成长阶段的划分并不矛盾,集群网络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是集群演化过程,也就是集群竞争优势逐步发育并增强提升的过程。本文拟引用这一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如表1所示。

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路径分析

结合前面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阶段划分,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来说,高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网络联系表现得更为突出等特征。本文基于网络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某特定产品各生产环节企业之间的网络和企业与大学、研发机构的网络。如图1所示。

在我国集群网络的孕育阶段也即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提供了在时空上交流的必要条件。[6]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众多企业和相关机构在某地集聚并且各个行为主体之间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该阶段主要的网络结点是企业、政府和区内的服务机构。但集群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价值链,各种资源相对比较欠缺,高效益的网络界面还不会出现,非正式的交流较为频繁。所以主要的网络关系是简单的垂直网络关系(产品交易关系)和辅助网络关系,影响集群网络发展的质参量主要是企业的实力和产品性质。集群内引进企业还没有和本地企业产生网络关系,故无地方根植性。

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成长阶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产业集群的规模迅速扩大,由于孕育期的积累,产业集群在配套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和合作网络环境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专业化的劳动力网络界面和商品网络界面开始形成,产业群开始产生明显的外部经济效应,大量外地企业纷纷迁入产业群,使得产业链趋向于完整。由于学习和创新环境的改善,集群内的企业加快了裂变和衍生的速度,并成为该阶段的集群内企业主要的衍生方式,如在硅谷的形成过程。

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随着集群内企业的增加及其与其他结点的联系增强,网络界面逐渐增多,在质参量兼容的条件下,相互之间形成的各种形式网络关系也越来越繁杂,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间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产业集群的维度不断增加。

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各阶段动力机制

从动力机制的组成要素来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动力主要是指驱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切有利因素,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分别表现为生成动力与发展动力。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过程来看,在集群的形成阶段主要是生成动力起作用,在形成阶段主要是区位指向力起主要作用,而在集群的成熟阶段主要是集群的集聚经济和创新力起主要作用。

1.生成动力。生成动力即是指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发因素。一些学者倾向于将生成动力视为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结果(马歇尔, 韦伯) ,克鲁格曼认为“偶然事件”可以成为产业集群生成的初始动力。此后,“增长极”理论进一步探讨了政府干预与政策作用亦可以人为创造产业集群在特定区域的发生与发展。由此可见, 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生成路径, 但无论经何种路径生成, 都会面临地点选择问题, 因而区位因素将是产业集群生成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诱因。作为产业集群生成动力的区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运输成本和市场条件等因素, 这些因素在产业集群生成初期,具有不稳定性和孤立性, 一些因素会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而具有不断消退的作用趋势,各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还不能构成稳定的动力机制。[7]

2.区位指向力。发展动力则是推动产业集群成长并走向成熟的稳定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一旦在特定区域生成,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利益得以充分显示,将吸引更多的企业与相关产业趋向于地理集中,并进一步强化集群企业的外部经济利益。当产业集群进入成熟发展阶段,集群的静态外部经济利益将不断削弱,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则依赖于动态的创新网络来支持。

3.集聚经济。早期研究中,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分工与专业化带来的集聚经济利益。克鲁格曼进一步从规模报酬递增角度解释了集聚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本质是专业化经济,它建立在分工基础上,而分工又意味着专业化和多样化并存。专业化带来“规模经济”利益,多样化则带来“范围经济”利益, 但交易成本的存在会限制分工的深化。美国经济学家艾伦•斯科特将交易成本赋予“空间”意义, 认为交易成本在生产过程空间纵向分解或纵向一体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为生产过程在空间上的纵向分解, 导致交易费用增加, 而相关的厂商或企业通过空间聚集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从而享受“范围经济”利益。斯科特对“范围经济”的理解更多从交易成本角度, 实际上“范围经济”更一般的内涵是生产或交易上关联企业之间的一种协同效应, 这种协同效应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由地理集中而带来的设施与服务共享利益。

基于以上认识,集聚经济可以理解为由与专业化相对应的规模经济和与多样化相关的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效益, 其动力因素包括规模报酬递增、交易成本节约以及企业协同效应。[8]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利益是一种向心力, 吸引更多企业在特定区域内集中, 但企业的空间集中也会产生“拥挤成本”, 对空间集聚产生离心力。集聚经济机制的积极效果只有在向心力大于离心力时才能体现出来。当企业在特定空间聚集到一定规模,则造成地价、劳动力成本上升,污染严重,人口拥挤等,集聚的经济利益将被“拥挤成本”削弱,就会导致集群企业向外迁移(即离心力大于向心力),集聚经济机制亦不复存在。

4.创新力。新经济社会学认为, 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网络是企业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地方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所在区域的社会资本状况、企业与这些网络成员的互动、交往程度决定着双方的信任与合作程度, 也由此决定着企业可获得的信息、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这一意义上讲, 企业网络与社会资本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创新网络就是指建立在企业网络与社会资本框架下的产业集群创新动力系统。[9]网络论者强调,创新网络可以有效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在从事复杂技术系统创新时的能力局限,从而使其成员赢得收益增长。创新网络发挥功效的能力与网络结点的空间配置关系密切,地理邻近有助于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而驱使创新网络结点地理集中的深层动力来源于知识外溢的当地化特征。[10]创新过程涉及大量的隐性知识输入,而这类知识必须通过面对面人际交流才能被有效地获取,因此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从而能够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得所需的隐性知识。创新要以既有知识为基础,创造出新的知识,因此创新也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11]创新网络的根本优势就是集体学习机制——一种互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在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能够利用知识外溢效应得到个体难以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沟通建立互利的思维方式和交易规则,增加彼此信任和默契。这种信任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能够分享创新所带来的未来收益, 而不是简单的要求创新的现期回报, 这是创新网络优势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大多数从知识外溢与协作创新出发的解释不同, 波特(1998) 认为, 集群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还体现在内部竞争压力和同行间的持续比较为其间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创新激励——合作与竞争两方面的因素使集群可以长期居于创新中心的位置。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界定的创新网络的动力因素包括: 知识外溢、集体学习与内部竞争压力。

由上述分析得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如图2所示。

六、结论

综上研究,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间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产业集群的维度也不断增加。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可分为孕育、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各阶段的动力机制有着明显差异。在孕育阶段前企业家精神、市场变动和孵化器等因素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成动力;在形成阶段前生产要素价格、市场条件、运输成本和政策优惠等因素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区位指向力;在成熟阶段前规模报酬递减、交易成本降低、企业之间分工协作机制等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集聚经济;知识外溢、集体学习和内部竞争压力等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力。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仅是粗浅的初步研究,还需要今后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1).

[2] PORTER 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

[3] TICHY,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Cluster and regional specialisation[M].Published by Pion Limited,207 Brondesbury Park,London,1998.

[4]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7):2-7.

[5]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7-34.

[6] 随广军,申明浩.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演进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4 (11):18-24.

[7] 刘芹.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力机制和模式研究[J].软科学,2009(1):51-55.

[8] 蔡宁,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2004 (7):104-109.

[9] NUNZIA CARBONARA.Innovation processes within geographical clusters:A cognitive approach[J].Technovation,2004,24 (1) .

[10] MARIANO N,PILAR Q.Absorptive capacity,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knowledge spillovers,and innovative effort[J].Technovation,2005,25 (10).

上一篇:隐秘的角落观看心得体会下一篇:参观标化工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