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2024-08-17

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共11篇)

1.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篇章,有力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对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作出新概括,凝练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极不平凡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

新时代已经到来,更加美好的新征程正在开启。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实际,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二

一、以促进持续学习为基础,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 不断以党的理论宣传、理论普及和理论创新带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

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 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引导社会成员转变传统学习观念, 逐步确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 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我们要着眼于促进全社会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党的行为导向和风气引领作用, 以党的理论宣传、理论普及和理论创新, 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社会氛围。

一要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而以党的生机活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 形势在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 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 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及时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 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伟大实践。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也永无止境。要通过理论创新, 推动实践创新, 不断研究新情况, 及时解决新问题, 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 必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长期坚持, 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进而以我们党的创造活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

二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从而使各级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表率。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就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 不断吸收时代内容, 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 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 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世界进步的潮流, 主动学习、借鉴一切进步的思想成果, 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胡锦涛同志说过:“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 势必会落伍, 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 带头学习、勤于学习,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滞, 努力做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三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党内大兴学习之风, 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掌握, 并被人民群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要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 按照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要求, 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断增强理论宣传与普及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影响力。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建设一支高素质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 迅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众化的过程, 其本质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在党内大兴学习之风, 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知识、热爱学习的浓厚氛围, 使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 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以提高学习力为核心, 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过程中, 努力以党员的全面发展促进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个政党, 只靠几个理论家不行, 必须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 才可充当先锋队, 这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实质意义所在。”作为拥有7, 500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 如果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都能得到优化, 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 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增强, 那么我们党的先进性就能始终得到保持, 并能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学习, 促进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一要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的力度, 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上来。顾名思义,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先应该学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 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担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要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的力度, 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上来, 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分批、持续、有效开展, 并及时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 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理论、实践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要着力优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新概念。“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知识创新力的综合。”“学习力越来越被视为个人和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造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 成为动态衡量一个人或组织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尺度”。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学习力, 就要努力向书本学习, 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 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学习力, 就要积极向实践学习, 勇于实践, 敢于探索,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善于把握工作规律, 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课堂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学习力, 就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端正对群众的态度,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吸收群众的知识和智慧, 不断从群众的丰富创造中汲取营养、提高本领。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学习力, 就要坚持学习与思考、学习与运用、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不断开辟学习途径, 拓宽学习视野, 改进学习方法, 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以党的良好学风带动全社会学风的改进。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努力以良好的学风带动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改进, 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才能真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加强学习, 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 一定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 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 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坚决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言行不一等错误倾向, 切实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 从而以党的良好学风带动全社会学风的改进。

三、以确立共同理想为目标,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过程中, 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历史和现实表明,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和稳定器。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 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基础, 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激励全体社会成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 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打牢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我们不仅要失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 而且会改变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 进而使国家和民族丧失光明的前途。”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 即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六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阐述, 通过解疑释惑、析事明理, 打牢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 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提供科学的价值取向。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 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价值观, 可以是“为了父母而读书”、“为了知礼而读书”、“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也可以如青年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有树立科学的学习价值观, 使个人的学习目标与组织目标乃至社会目标实现最大限度的融合, 才能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人生状态、一种精神追求, 从而激发持久学习的热情, 克服各种学习的困难, 成为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就要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实际出发, 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 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

三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 着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江泽民同志强调: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 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力量源泉。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既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民族优良传统, 也包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斗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党的优良传统,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努力把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激励斗志, 从而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四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 着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为当代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要在党内扎实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紧密结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 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进一步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感, 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最大限度地约束社会成员在学习与创造过程中的道德失范行为, 从而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以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这既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形成的组织基础, 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社会依托。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建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完善创建机制, 加强学习管理, 推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 为其它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示范, 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架设桥梁、开辟道路。

一要建立和完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责任机制。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 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 切实加强领导。要制定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体系, 加强对创建情况的指导、检查和考核。要建立“书记总负责、委员共同抓、行政领导大力支持、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的创建格局。要按照《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制定党员和干部教育学习的具体意见和年度计划, 明确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要健全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 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管理, 健全学习考勤、学习通报、学习档案等各项学习制度。

二要建立和完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党员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 做到一年一述学、一测评、一考核, 重点考核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的态度、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情况要完善干部的任用条件和考核标准, 把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和干部的考核、任免、升降、提拔、重用挂起钩来。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积分制度, 建立学习基金, 表彰奖励先进学习典型, 倡导模范精神和榜样力量, 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要加大惩罚力度, 对制度落实不力学习效果不明显的组织和个人, 分别给予诫免谈话、批评、警告等处分。

三要不断创新党员干部学习的载体。要组织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争创活动, 发挥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要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 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 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类培训班, 推广菜单式选学等模式, 并积极探索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知识竞赛等方式, 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通过建立学习俱乐部、开设党员“流动课堂”、举办各类讲座、组建各种学习沙龙等形式, 吸引党员干部参加各类日常学习活动, 帮助党员干部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良好习惯。要优化整合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资源和师资资源,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建设, 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利用现代传媒优势, 发挥好党建网站和党员远程教育中心的作用, 探索建立网上党校, 发掘在线学习、手机短信等资源, 努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薛广生.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社会[J].理论动态, 2007, (1740) :30

[2].严翅君.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N].新华日报, 2009-10-20 (B7)

[3].谢春红.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三层涵义[J].广西大学学报, 2009, 31 (1) :84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9:21

[5].张传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主心骨[J].求是, 2009, 15:53

3.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个人品德修养;社会道德建设

一、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道德是人们做人处世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行为规范,道德首先是通过对个人的作用来实现其社会作用的。

作为个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而有社会关系就必然有维护这种关系、要求个人予以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便是其中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准则。这就是说,道德是以规范的形式表现着人所特有的社会关系,表现着人的社会本质。一个人有无道德,是其是否由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化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标志;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必要的道德素养,才能为社会所认同、接纳,才能取得扮演特定社会角色的资格。所以,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是人之成为社会的人的主体性资格之一。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观念表现,凡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道德的存在,道德规范这一“应然之则”依据于社会的“必然之理”。因而,把握了道德,也就从一个方面把握了社会和人生。因此,个人品德修养,也是个人认识和把握社会的重要方法。

个人从来都不只是孤立的个体,他总是生活在特定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道德原本就产生于调节人们关系的需要,因而,调节和融洽人际关系是道德的根本职能。正是基于此,人们将道德通俗地理解为“处世之道”。掌握这一“处世之道”,即修养个人品德,人便可以在人际关系的调节中,化干戈为玉帛,化紧张为宽松,进而建立起和谐、融洽、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

道德不仅对个人具有约束性,即“不应当做什么”,同时,道德对个人还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即“应当做什么”。个人品德修养正是以“应当如何”的独特方式为个人提供社会价值观的指导,为个人指明正确的人生目标。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这一主体的能动发展过程,就是在道德“应当”的感召和推动下,个人品德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能动作用

道德与其他社会现象的重大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个人的道德心理并形成相应的义务感和良心来发挥作用的。没有大多数社会成员个人的道德自觉,没有人们的自我完善活动,就难以为社会的有序运行提供道德上的保证,更不可能有社会的道德进步。个人的品德修养,既是实现社会道德价值的实践,又推动着社会道德的更新与进步,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

(一)社会道德价值的实现只能依赖于个人的品德修养

社会道德价值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扬弃社会道德的抽象性,把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同特定的道德情境结合起来,实现对个人行为活动的操作、调控,将社会道德具体化;二是在超越道德冲突时,在相互矛盾的社会价值中,区分其道德性及其价值等级,以进行行为选择,把社会道德价值现实化。这两个条件的创造都要靠个人的道德活动来承担和实践。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怎样,一种群体的道德状况如何,不在于它们有多少道德规范和准则,而在于这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个体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遵循和实践这些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广度和深度。而个体要在自己的活动中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具体化、现实化,就既要认清个人的利益同这种道德规范要求的一致性,扬弃个体需要的盲目性和偏执性,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又要分析具体道德情境的各种条件、扬弃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主观性、随意性,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同时,还要面对不同道德体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同一道德体系在特定情境中不同准则及其价值的冲突和两难境地,确定自己行为选择的价值方向和价值等级,解决或超越各种道德的矛盾和道德冲突,实现理和情的交融、意志和信念的统一。所以,社会道德价值的实现,绝不是一种照章办事的刻板过程,而是个人进行积极活动的能动过程。这是个人品德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二)个人品德的修养也推动着社会道德的进步

社会道德的进步,包括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一定社会道德体系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根据社会现实利益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自己的道德活动中创造部分新的道德成分,如开创新的道德领域,建立新的道德关系,形成新的道德规范,达到新的道德境界等等,以发展和完善已有的社会道德体系。后者是指当某种社会道德体系成为社会前进的阻碍时,个人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和认识,把握社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的发展趋势,扬弃旧的道德,创造符合发展需要的新的道德体系。

三、个人品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个人品德包括许多构成因素,有着复杂的结构。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情感到意志的过程,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必须遵循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当前,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智育至上的误区中走出来,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是社会的产物,更是教育的产物。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形成与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等,还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其核心内容都是伦理道德思想。当前,我国社会片面重视智育的现象尤为突出,尤其是以考试为基础的教育使知识教育事实上成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杠杆。必须真正扭转观念,重视品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使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必须有实质性的内容,也就是要有具体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也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所规定的正是一个人整体的道德要求,对于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将具有根本性作用。

(三)以榜样作用来带动全社会个人品德修养

首先,党政领导干部是个人品德修养的示范群体,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以自身良好形象走在品德建设的前列。

其次,从公务员队伍来说,加强公务员个人品德修养就是旨在通过修养个人品德,使我们的公务员既是一名称职的人民公仆,又是一名受到公民学习、模仿、关注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也就是公务员群体个人品德修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4.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四

急中求效,落笔复工复产后半篇文章。伴随疫情好转,各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各类企业的审批。但一纸复工通知书不是履职尽责的嘉奖令,复工企业还面临诸多“卡脖子”的“痛点”“堵点”“盲点”,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等不得、慢不得。各地党委政府要争分夺秒主动作为,疏通产业链,打通运输线,稳定资金链,保障就业面,促进消费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不见面审批”优势,完善“一门一网”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真开工、真生产,释放发展潜力和巨大动能。

急中谋质,发力脱贫攻坚后半程冲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离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还剩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受到疫情影响,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滞销,扶贫产业停滞,扶贫项目停工,扶贫工作暂缓,返贫风险加大,脱贫任务更加艰巨。这都要求党员干部紧绷精神之弦,拉满实干之弓,克服疲劳综合征,持续强化攻坚力度,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最后冲刺时刻,更要严格防范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一发了之”“一分了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脱贫“不掺水分”。

5.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五

要是有人问2012我收获最大是什么?我得到最多是什么?我会告诉大家由公司携手北京锡恩管理咨询公司重庆分公司罗敏和杨红讲师在2012年12月28日至29对我们培训的“个人情商修炼”和“团队建设”培训,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因为她让我顽固不化的思想得以突破,我会以崭新的思维去面对将来。

回想起两天的课程,阅读起做的笔记,老师那演讲折服了我,她根据博士的讲学理念,同时又结合我们服务这个职业深入剖析其中的一些内涵,这次培训主要从“责任心百分之百入手延生到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执行力分享、客户价值、沟通合作艺术等。结合一个个鲜和事例加现场全员参与,让大家易懂快学。

通过这次内训,我从“责任心百分之百”就深有感触,以前总是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是蛮负责的,对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然而这个责任离百分之百责任深堪遥远,其实“责任心百分之百”就是告诉我们的一个态度问题,不论做任何事情,我们一定要有个标准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出个结果,才能把事情完成的最好。因为A+B=C问题+态度=结果,问题对于强者是动力,而对于弱者是坟墓,坤山定律告诉人们要坚持、阳光、绝不、绝不放弃,即使我们………我们也要……因为我们的造句让我们的心情澎湃了许久吧。执行力就是有结果的行动,怎样提高团队执行力。现代企业讲的都是团队协作,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单打独斗时代,要提高团队执行力,必须先提高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员

工都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作为我们首先要培养有忠诚度,要对公司忠诚,同时公司必须对员工诚信,要履行对员工的每一个承诺,关心员工,增加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充分发挥公司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定平台让他发挥,使其他热爱这份工作,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公司在组织培训时要给员工经常灌输“坚决服从”意识,当然这个服从不是强迫的、抵制的,因为服从决策的内容是在决策前,就与员工沟通交流过,并且认可,觉得这些是自己应该做好的。但一旦作出决策,就应坚决执行,特别我们是高风险水路运输行业,倍加的要注重先执行后讨论的原则。不然就会错失良机造成损失。对于不服从者,要给予严厉惩罚,如果不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你就是在惩罚遵纪守法和做的好地人。否则执行力就是空谈。团队的凝聚力肯定与组成这个团队的成员有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团队的核心组织,也就是团队负责人,他的组织能力及人格魅力都能影响他带领的团队,因此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必须要有卓越远见,才能体现出团队的气质和灵魂,更好地促进团队的凝聚力。

我以前知道客户的价值底线---满足客户需求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满足需求,客户价值这堂课让我真正的理解了我们要创造超越客户期望才是客户价值的奋斗目标。要找准接触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精细化、专业化。

沟通合作艺术,如何沟通?如何要有艺术?通过和讲师的分享得出,你想要什么,就沟通什么,沟通是要用心,不是你说了什么而要别人听到了什么,不是别人听到了什么,而是别人感受到了什么,的确平时跟别人沟通是,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讲话,在以后的沟通中要去尊重对方发表言句、倾听对方、理解对方、赞美对方、反馈的一些细节。达到有艺术的进行沟通,起到合作之目的。

总言而之,在培训学习后,我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改变自己,要突破自己,必将学以自用,践行到工作当中去,使华夏神女在长江上独占鳌头,在2013年再创佳绩,让海新的一流服务品牌遍及到神州大地。为共建伟大的大美公司而努力拼搏奋斗!

华夏神女1

李仁军

2012年12月31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习心得 篇六

2015年1月7日

陈建华

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民族富强,发展经济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GDP快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处打上了“MADE IN CHINA”的印记。但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远远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旅游景点里中国人的形象在暗淡,这就是放纵意识形态无序发展造成的精神文明缺失。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但实际中我们一只手中的物质文明已经太重,不得不放下精神文明的那只手,而让两只手共同去抓住物质文明。当我们两只手轻松地提起了沉重的物质文明前行时,却发现迷失了方向,没有了目标、没有了价值标准、没有了是非观念,环境被破坏、矿产被过度开发等等,让我们成为地球上最孤独的一群生物。

在经历了大跃进式的经济发展后,在无序的物质尘埃中,精神文明建设被重新重视起来,当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响亮提出时,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了物质文明带来的快感,而对精神文明呲之以鼻,是否还继续放纵我们自私自利、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呢?屋

/ 3

子里太沉闷,于是打开窗户透进了新鲜的空气,但是空气中的灰尘也飘落在了窗前的茶几上。我们要做的不是关上窗户发一通牢骚,而是应该用抹布擦拭上面的灰尘。改革就好比推开窗户,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是落在茶几上的灰尘需要我们用精神文明去擦拭,然而现在我们除了看到那些到处发牢骚的人,却看不到身体力行的人。在那些人眼里,只要是中国的都是不好的,只要是外国的都是至宝,这就是精神文明缺失,是我们丢失了衡量价值的标准。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员工无形之中被指向业绩为王的道路。只要签单我们甚至可以忽略掉他身上的任何缺点,还要大为表扬、树立典型。这是畸形的价值观,是有碍于社会发展,更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思维方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企业有责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应有的职责。目前公司组织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而且还要长期持续下去。有人觉得这年头学这些没用,觉得这些都是政治洗脑,有这类思想的人还是很多的,越是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加强精神文明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公司、部门、同事去帮助他、影响他。只要当世界上还有国家存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政治。况且,公司下发的精神文明基础知识无关乎政治,是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素养。

当然这些精神文明基础知识仅仅是理论,是对日常行为的文

/ 3

字归纳,熟烂于心并不等于就符合精神文明的要求。但当我们迷失在物质文明中的时候,的确需要将这些文字拿在手里去指引我们前行。否则无法实现自我蜕变式的素养提高,因为我们把错误重复了一千遍,当作了真理,一切都习以为常了。每天早上楼下的停车就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员工为了自己的出入方便,堵在路口停放。里排的车位少有人先停放,都习惯直接停放在外排。和谐的社会是每个人都希望实现的,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完善自己的行为。

相信经过学习员工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即使是勉强应付地学习),但是与实际要求差距甚远,而且必然有很对员工对这个精神文明知识学习有抵触情绪,这需要公司开展更多的形式来进行精神文明提高的工作。这是一项长期的事情,长久形成的习惯与思维,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社会的氛围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对精神的追求。公司可以在各项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方面加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的内容,在精神文明建设初期需要以这些制度形式去执行与引导。精神文明无法像签单那样带来直观的利益,但思想的统一与完善恰恰是一个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搞昙花一现式的形象工程,必须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公司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七

2005年, 加拿大曼尼托罗大学的乔治·西蒙斯率先提出了网络时代的接连主义学习理念, 即学习是在动态连结的知识网络中形成相应结点的过程[1]。2008年, 戴夫·科米和布莱恩·亚历山大联合提出了MOOC这一概念。事实上早在1989年起, 英美许多大学便开始陆续开设线上课程, 其初衷是为了将各种教育类资源免费提供给教育者、学生以及自学者。“开放课程协助提升全世界每个角落的高等教育”[2]等理念逐步得到了广泛认同。通过共同话题或某一领域的讨论将师生连接起来的MOOC在这种新的学习理念下兴起。而结合了行为主义学习理念的MOOC在此后更是繁荣发展。2012年, MOOC呈井喷式出现, 更有学者称这一年为MOOC之年[3]。MOOC发展至今已有三大平台, 分别是Coursera, Udacity和edx。我们可以用edx总裁安纳·阿加瓦尔的一句话来评价仍在蓬勃发展中的MOOC:“MOOC带来的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远未结束!”[1]

2. MOOC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价值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不断强调推进调建设学习型社会, 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MOOC的出现以及MOOC与学习型社会的契合让我们意识到, 利用MOOC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可行的。

2.1 学习型社会及其重要性

学习型社会, 即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并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学习社会》这本书中首先提出了“学习型社会”这一思想。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这样评价学习型社会:“教育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种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此后, “学习型社会”这一思想在许多国家、地区以及社会团体中得到了推崇。

当今社会知识淘汰的速度正逐渐加快, 我们能做的便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有专家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至4倍, 而到2050年, 目前的知识总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我们不得不认识到,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的今天, 只有终身教育才能让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学习型社会相当必要。美国、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正积极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 于此同时我国也重视并呼吁学习型社会建设。历任国家领导人相当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 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也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的视频贺词中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不断扩大投入,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响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号召, 全社会都应坚定不移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提升全民素质和生活水平, 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2.2 MOOC与学习型社会的契合

学习型社会具有终身性, 开放性, 创新性, 大众性, 发展性, 自主性这六大特征。传统教育因对施教者和受教者而言都有不同的要求, 往往无法完全具有这几大特征。MOOC作为大型线上开放课程平台, 与传统教育不同, 创新地利用了互联网这一平台, 其目标人群是所有线上客户, 并开放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学习者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并且提供的课程能与时俱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型社会几大特征相契合。其提供的多元, 大量以及新颖的知识能很好地让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有方向性地自主安排学习, 灵活但又不过度自由, 创新但仍立足于学习这一本质上, 这是超越其他教育体系的一方面, 可为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起到一定作用。

3. MOOC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及挑战

作为一个新兴教育平台, MOOC在科技的帮助下优势尽显, 但不可避免地, MOOC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弊端。

3.1 有利于拓宽知识覆盖面, 适合各类学习者

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普及要求极高, 对于知识量的需求也非常大。传统教育往往被时间、空间和人力所局限, 导致许多人半被动地学习。甚至由于金钱和学习者年龄与其自身文化基础的束缚, 许多经济受限者以及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被传统教育挡在知识大门外, 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实上, 想要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这类人却往往是能够检测知识覆盖面的关键。互联网时代, MOOC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能将知识覆盖至全世界, 其所提供的大量精品课程之于那些积极的学习者而言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存在, 名师科学地系统地安排课程进度也使得许多初学者能较快融入课程, 高效学习知识。借助MOOC, 各类学习者都能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已经进程, 学习型社会建设将向前迈进一大步。

3.2 有利于贯彻落实终身教育, 提升国家软实力

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便是全名学习和终身学习。相较而言, 传统教育保证的是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学习, 其结果是一个人短周期、少次数的学习。而后续学习者的自学往往因为缺少专业教师指导而安排较为不科学, 使得学习者难以充分融入学习中, 或多或少影响了学习效果, 进而无法贯彻终身学习。因职业和自己所学专业不同而需要另外职业教育人恐不在少数, 而为了能生活更好而去学习另一领域知识的人也并不只是寥寥, 国民现已显示出终身学习的需要但苦于无处科学地学习。与此同时, 知识也存在时效性, 许多知识数百年前被认作是真理, 但现在人看来却是谬论。由此可见终身教育相当重要, MOOC能提供的便是普及教育及保证不断学习, 进而促成国民终身学习, 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 让中华民族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3 技术师资方面仍有较大不足

最近调查显示, 虽参与MOOC课程的人在增多, 但中途弃课率却仍是居高不下, 许多人存在角色上难以适应等问题, 而MOOC这类具有较高时间、空间灵活性的课程往往被中途弃课。由此可见, 课堂安排或是学习系统方面仍需改善。另外也能看出教师在课程上对于求学者的吸引力也不够, 这便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术上有较高的造诣, 还需出众的组织能力, 并要能够很好地承接课堂和课后师生互动答疑工作, 所以优秀的教师不够也是目前的一大缺憾。

4.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MOOC的推广路径

结合MOOC在其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笔者从问题根源着手, 分析得出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几条MOOC的推广路径。

4.1 扩大知名度提升认可度

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相较之下, 目前MOOC的参与人数仍是不够。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许多人现在仍未了解过MOOC, 甚至根本不知道其存在, 其二是对于新产生的事物大部分人总是观望而非立马尝试。因此, 为普及MOOC的线上教育, 扩大MOOC的知名度, 并提升其在学者之间的认可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广播, 电视, 网络是最好的推广媒介。一支简短但生动有趣的广告往往比一场学术性演讲更能影响大众的想法。其次便是落实到各个社区的宣传工作, 其主要的目标人群是中老年人, 他们对于新兴事物持保守态度, 对于学习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在定期举行的社区活动中引入MOOC, 鼓励参与线上课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 合理利用名人效应也能取得不错的推广效果。对于MOOC, 许多人都不想做自己周围人当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扩大了知名度, 人们的思想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提升了认可度, 吃MOOC这个肥妹“大螃蟹”的人自然而然会多了。

4.2 充分整合优秀资源, 降低弃课率

MOOC弃课率居高不下目前为止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基于课堂本身和学习者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点, 课程本身设置不合理, 过于高深或枯燥;第二点, 课堂内容新颖但实用性不高;第三点, 学习者自身兴趣不够。对于前两个问题, 可以统计线上课堂受欢迎程度和弃课率来筛选精品课程优先推荐给求学者, 另外也可设置反馈系统根据不同人的兴趣而灵活推荐相应课程。至于第三个原因, 是最关键也是最棘手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习效率提升, 自控能力增强。可以尝试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 立足于反馈系统, 分析学习者感兴趣的领域, 推荐试听课程, 鼓励其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结语

现如今传统教育仍是主流, 但传统教育有局限性, 而MOOC在推广上也有阻力, 若让两者相结合, 便是相得益彰之举。线上视频结合传统课堂, 教师采用半主导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中引入当堂讨论, 答疑等MOOC的课后环节,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也能帮助学习者更扎实地掌握学习内容, 并能主动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摘要:MOOC, 即大型网络开放式平台, 在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可谓传统教育的一场颠覆性革新。MOOC提供的课程满足了各种人群的学习要求, 对于我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不断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 通过分析MOOC的特征及其对学习型社会的价值, 探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MOOC的推广路径。

关键词:MOOC,传统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陈肖庚, 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11) :5-9.

[2]Charles M.Vest.MIT第136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OL].http://web.mit.edu/president/communications/com02.html.

[3]Laura Pappano.The Year of the MOOC[OL].http://www.nytimes.com/2012/11/04/education/edlife/massive-open-online-courses-are-multiplying-at-a-rapid-pace.html?pagewanted=all&_r=0.

[4]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3, (2) :53-57.

[5]宋德清.MOOC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路径探索——基于开放大学建设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6) :68-74.

[6]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26/c_117522229.htm.

8.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词】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建设

一、引言

发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建立,是所有企业职工的期望。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能够提高企业职工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建设水准。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企业职工乃至全国人民必须学习的重要理念,只有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才能提高职工对于社会的认识程度,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强化职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所谓的荣辱观,就是指人们对于光荣以及耻辱的理解和看法。一个人荣辱观的确立与其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人们对社会中各种行为进行评价的基础核心。荣辱观的形成会受到社会生产工作水平发展的影响,会贯穿社会生产水平发展的始终,不但能够影响社会形势的发展和进步,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改革与开放是这个阶段最总要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拥有更多的方式对组织形式、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以及利益关系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更强的独立性、选择性以及差异性,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经常会误导我们对事物产生各类模糊的意识。这样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模糊,对是非善恶判定标准的模糊以及自身行为意识和方向的模糊。这些模糊的意识就能够是人们产生多种偏见,这些偏见中最突出的就是人们可能会产生思想道德的危机、对他人信任的危机以及对自身信仰的危机。因此,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提倡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人们透彻的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保证他们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标准,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企业中的公会组织要带领职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立和发扬企业职工们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对广大企业职工进行团结和动员、实现和谐社会新目标并加以实现的基础。在大多数的企业中,所有的工会干部都要做好学习实践工作的带头作用,做好先进精神的宣传工作,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发挥改革的主要作用,还要在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发挥主要作用。各种公会组织都要遵循全国统一的安排,积极主动的实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加大力度宣传人们的爱过主义精神、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学会使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完善自己,使人们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同时,还要促进发展和形成企业职工们的团结互助精神,组织企业职工间展开团结互助活动,提高企业职工的互助意识,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職工解决工作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还要做好农民工的工作,帮助他们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宝贵品质,促进他们思想道德建设水准的提高。

四、加大力度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是建立优秀社会风气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保证管理与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必须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提高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还要从实际的社会形势出发,充分重视教育的针对性,激发企业职工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其次,保证认识和行动的一致性。这需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到企业员工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帮助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工作,并保证这些工作都能够满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对于社会上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我们必须针对它们进行教育实践,使大部分的企业职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建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准。最后,保证企业员工的自律性。这需要我们建立并完善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利的监控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企业工会中的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并做到以身作则,保证他们自身的自律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倡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建立,提升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水准,存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引导企业职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准。

参考文献:

[1]杨茜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5(11).

[2]刘晨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员工思想道德建设[J].金田.2014(07).

9.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九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江泽民文选》中,对于

继续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始终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就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强调:“继续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提高我们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靠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履行我们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责任,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要靠发展。” 发展必须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坚持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所以,无论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除了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条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错失机遇,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滞;抓住机遇,就能赢得发展空间。江泽民同志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敏锐地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发展是分阶段、分步骤的。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10.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十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体会

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人民富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深入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和客观需要。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关键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要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用时翻书;要全面系统地学,而不是寻章摘句;要带着问题学,而不是死记硬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党的历史了解得多了,自然会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透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相信党、拥护党、依靠党、捍卫党。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重点是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根本目的在于以史鉴今、以史促今。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效果要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行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党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形成和传承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所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仔细思考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现实意义及如何去继承和发扬,立足本职工作,找准实践的切入点,努力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继续传承我党宝贵精神财富,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更大的成绩庆祝党的百岁华诞!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体会

按照党史学习计划,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系统的学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强大力量,更加强化了党性觉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包括3个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党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过渡,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使我国从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实践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的论断,并以自己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从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这一时期,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当然因为犯了左倾错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66年到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7到1978年的两年时间,逐步过渡到正常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想来是相当的艰辛和不易。尤其是面对外部环境恶劣,在没有任何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探索中前进。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特别不容易:

一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启了党员干部的制度建设,这是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在上海地区的试点,探索出了干部制度建设的可以推广的模式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对于干部制度有论述,列宁首次提出了干部制度体系。党的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制度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和干部管理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是制度化建设的基础,而制度建设又强化着意识形态的巩固。干部的制度化建设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的需要。新时代,我们要持续的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就要更加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相互作用。

二是国家的经济建设。

建国初期,经济濒临崩溃,战争尚未完全停息,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农业产量低下,工业上也没有成熟的体系,很多工业品都需要依赖国外市场,真的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当时的发展状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运用全局思维来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复杂难题、处理各种关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认识和把握全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行统购统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从红船到北京,这种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进。历史已经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里,身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把首创精神持续的发扬光大,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破解难题,不断推动工作。

三是时代精神的塑造。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精神,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精神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人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杆,也是一代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体会

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人民富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深入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和客观需要。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关键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要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用时翻书;要全面系统地学,而不是寻章摘句;要带着问题学,而不是死记硬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党的历史了解得多了,自然会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透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相信党、拥护党、依靠党、捍卫党。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重点是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根本目的在于以史鉴今、以史促今。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效果要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行动。

11.社会主义建设个人学习心得 篇十一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对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有了一个清晰认识。我们认为,学习型社会应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为基本特征,能保障和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放、创新、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课题组也据此提出未来10年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对策。

积极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之“基石”。未来10年,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乡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地域空间类型,是学习型社会的“缩影”。学习型城市建设要重视特色创新,注重整体推进,形成党政主导下的“多力合一”共建模式。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之基础,其建设途径包括培育社区精神、建设并指导社区各类学习型组织、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区教育等。

学习型企业也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其建设途径包括改造不能适应学习型企业建设的企业制度,实现组织学习,创新运作机制,实行学习与创新、工作(生产)、教育培训相结合原则。

学习型机关是学习型社会之“龙头”,其建设途径包括确立学习型机关的共同愿景,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机关互动共享的组织学习系统,抓好机关各司局处室的团队学习、建立健全机关学习制度体系,机关领导集体带头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完善学习型机关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社会的“首脑”,其建设重点包括确立崇高的党组织建设目标、增强“四个尊重”的意识、领导集体带头示范学习、基层党组织学习化建设、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

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性的“架构”。未来10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点在于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以及解决与其他社会系统沟通协调等基本问题。

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基础和突破口,可采取“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首先,把建立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作为建立“学分银行”的初步尝试;其次,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尝试建立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制度;再次,建立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与成人高等学历课程之间学分互认制度,以及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之间学分互认制度;最后,社区成员的学习活动可以建立终身学习卡制度或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发挥“学分银行”的存储功能,随着“学分银行”实践的完善,再进行终身教育体系内学分的认定和互换,乃至于兑换为学历。

建立和完善高中后學历教育沟通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高等学校进一步门户开放,实行考试和推荐、申请、甄试相结合;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提供兼时制、晚间制、周末制、集中制等多样化的学习研修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实行多样化的“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采取考试式、实习式、作业式、工作成就取代式等多种评价或综合评价方法等。企业实行“带薪教育假”制度,包括确定教育假时间、保证经济待遇、规定学习者的教育费用来源等。完善校企合作体制,包括合作办学、联合研发、人员合作与交流等。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结合,双方在教育理念上应进一步取得共识,发展规划应形成整体性体系,管理体制应进一步形成一体,教育资源应进一步共享,教学活动应共同策划安排,教育队伍应进一步共建,政策制度应共同制定。

大力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

科学构筑学习型社会之“架构”,不仅要有终身教育体系,还包括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此,应加强社会学习平台和社会学习资源的建设。前者,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公共学习平台即网上学习平台为主,还包括可供公共学习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后者,主要是指非正规学习的文字、图形、影像等形式的学习资源。

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需要加强规划,制定《社会学习平台和社会学习资源建设规划纲要》,建设系列化的社会学习平台,编制“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习资源体系框架”。同时还需建立以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改进和优化学习平台的硬件配套,建立“社会学习资源建设基金”。

社会学习资源建设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宜采取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社会学习资源建设共同体”,是建设社会学习资源的有效模式。

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还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一方面,政府需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和完善对优秀社会学习资源的征集、评选、推展、出版、奖励等制度;另一方面,运用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学习资源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或建立以质论价,政府或使用单位(组织)购买社会学习资源产品制度。

高度重视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

终身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之“魂”。根据学习文化结构,建议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面来营造终身学习文化。

营造物质文化可采取如下主要举措:其一,终身学习的实体、设施和资源建设;其二,各类学习文化的实体、载体等建设;其三,终身学习物质产品的设置和展示,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成果展等。

制度文化是终身学习文化的中间层面,是终身学习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涵。营造终身学习制度文化可采取如下举措,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活动制度、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保障条件制度、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检查评价和表彰奖励制度。

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终身学习文化。培育终身学习精神文化可采取如下举措:其一,愿景建设;其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其三,无形资源挖掘,指对社区、单位组织经长期的积淀所形成的终身学习精神资源加以挖掘。

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条件

一是组织保障。国家设立“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委员会”,在教育部内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宏观管理的日常运作。同时,建立国家层面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中的智慧和作用。

二是法规制度保障。尽快制定《终身教育促进法》或《终身学习促进法》,明确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发展战略框架、社会各方的权责和义务、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途径和方式。建立和完善成人教育制度体系,既要巩固和完善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现有制度,又要建立社区教育等新的制度,更要考虑各种成人教育制度之间的协调沟通。加强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教育服务指南国家标准,并逐步制定“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评价标准”、“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服务能力评价标准”等各专项成人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

三是财政保障。形成政府、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城镇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举办者多元投入机制。公益性的成人教育服务,如扫盲教育、社区公民素质教育、国家公务员培训,应由政府完全或主要承担。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成人学校及成人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筹措,各级政府可给予适当的扶持或奖励。农民教育中有关扫盲、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费用,由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经费中列支。

四是队伍保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包括社区教育工作者、企业教育培训师、干部教育培训师、社会教育培训师等。其建设对策包括:解决终身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如设置专业岗位、确定岗位编制、制定岗位专业职务系列等基本问题,这是终身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前提;设立和实施“终身教育工作者培训项目”,尽快制定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策法规;营造终身教育机构内部的终身学习文化;促进终身教育工作者专业化。

五是理论保障。加强对学习型社会的科学研究,研究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新问题,制定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科学规划,拓展成人教育研究领域,加强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建设。

(作者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

上一篇:关于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汇报下一篇:英语专业实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