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专题

2024-09-29

政策研究专题(精选8篇)

1.政策研究专题 篇一

我国货币政策浅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阐述了货币政策理论及其相关研究,以及简单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有效性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的深化,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制定各种政策。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我国货币形势与国际货币形势存在着很大的联系。

1、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工具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993年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199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货币政策目标规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5年3月,公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把这一货币政策目标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这样就从本质上坚持了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分四类:一是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二是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三是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和进行金融调控的传统政策工具。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贷款增加,是“银根”将有所放松的信号之一;反之,是“银根”将可能紧缩的信号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业务总量中,中央银行贷款占45%。四是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2、我国货币政策现状

2012 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呈缓中趋稳态势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消费需求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速趋稳。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个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5.3 万亿元,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增强政

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根据流动性供给格局的变化,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满足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优化信贷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

当前,支撑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仍处于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转变。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外需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尽显疲弱,国内内生增长动力还需增强。在结构性及周期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需根据经济运行规律和结构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工作,同时继续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释放长期增长的潜力。

3、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2012 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主要有以下七项内容: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适度和运行平稳。根据不同时点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科学安排逆回购操作规模和频率,适时适度增加流动性供给,合理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

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三、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四、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五、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六、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七、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4、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问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

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企业和居民的行为。金融机构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央行需要强大,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并能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业务。

第二,在金融市场方面,要求一个市场容量大、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持续的货币市场和一个规模较大、竞争充分、市场一体化程度高、运作效率高、市场预期良好的资本市场,要有比较完善的金融机制。

第三,在金融机构方面,要求商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真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约束,以客户为中心。

第四,在微观经济主体方面,要求工商企业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居民个人具备较成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

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微效。这里仅就中央银行层面上的障碍做简要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同时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我国虽然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但是我国仍然是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影响了利率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作用。同时,使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此外,在公开市场上,由于资金宽松导致央行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困难;在外汇市场上,外汇储备受贸易逆差影响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约束,央行只能被动地买卖外汇,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导致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有专家专门就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了分析,他们从固定汇率制下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入手,根据M-F(Mundell-Fleming)模型,得出结论:在固定汇率制下,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应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大。从而进一步推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导致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下,我国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建立和完善适应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准确把握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在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以提高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更多地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立主从制度上创新,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N].中国信息报2012(11).[2]王广谦.中央银行学[M].1999-08.[3]崔建军.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J].[4闫庆悦.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J].济南金融2008(3)

[5]丛明.正确认识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课题组.如何把握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N].中国信息2010-12-8

[7]戴根有.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和面临的挑战[J].中国金融,2002,(08).[8]李石凯.从货币供应量变化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J].中国金融,2010,(23).[9]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03).

2.政策研究专题 篇二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路径一般表现为:创意阶段—初创阶段—扩张阶段—成熟阶段。然而,自主创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投融资需求不尽相同,针对其发展路径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投融资手段显得犹为重要。本文通过结合扩张阶段扶持自主创新企业的财政金融政策的国际比较,旨在为我国自主创新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投融资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1. 扩张阶段涵义及特点

扩张阶段(Expand Stage)是指自主创新企业的生产销售日趋红火,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出现供不应求、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企业需要扩大生产、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开拓新市场,兼并重组行业内的落后企业,这个时期通常持续2~3年。经受了初创阶段的考验后,风险企业在生产、销售、服务方面初步有了成功的把握。

(1)产品方面。

风险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已基本定型,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但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企业应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着手研究开发第二代产品,以保证风险企业的持续发展。

(2)市场方面。

在这一阶段,风险企业还未建立比较完善的销售渠道,企业的品牌形象需要进一步巩固。因此,企业在成长阶段需要组建起自己的销售队伍,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牢固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确立企业在业界的主导地位。在产品市场上,风险企业的目标通常是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占领国际市场,即风险企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制定自己的经营策略。一方面,这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它使风险企业的市场价值不受当地市场、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而是可以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有利于风险投资者从中获得高额回报。所以,定位于国际市场,对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者来说,都预示着更大的机遇,更大的利润。

(3)管理方面。

在快速成长过程中,风险企业会面临较为特别的管理方面的风险:增长转型期问题,即风险企业的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快速膨胀而带来的风险。这是快速增长的风险企业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由于成长阶段风险企业的增长速度都比较快,有时甚至达到300%~500%的惊人速度,而风险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人员的扩充却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风险企业的创业者们大多是工程师出身,对企业管理、财务和法律事务所知不多。他们习惯于将精力、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忽视了企业的组织管理。

(4)资金需求方面。

有机会进入成长阶段的风险企业,其发展前景大都比较明朗。与初创阶段相比,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大大减少,风险随之降低。企业为了扩充设备,拓展产品市场,提高待遇留住和引进那些企业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或是掌握关键技术的特殊人才,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资金需求可能达到初创阶段的10倍以上。

2. 扩张阶段发达国家扶持自主创新企业的经验

在这个时期,发达国家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主要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或高科技企业的经济活动给予的一定税率优惠和担保政策并推出金融激励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

美国在1978年通过《报酬法》以及1981年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的目的是减少投资所得税来鼓励投资。不久,英国通过了《1998年金融法案》来激励投资(以下简称法案)。法案规定了资本利得税逐渐缩减原则:即自1998年4月5日起持有资产的时间越长,享受资本利得税减免就越多;持有营业资产4年后,资本利得税税率将由40%逐渐下调到10%;对非营业资产则由40%逐步下调至24%。同年法国财政法规定,创业不到7年的企业,其主要雇员可认购资本股,3年后适用税率为16%,对超过7年的企业,其课税率为30%,认购期可延至1999年12月3日;当转让收益重新投资于创业企业,至少持有10%资本的自然人所获得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或股份的转让增值可延迟课税;至少有50%的股本投资合同用于人寿保险产品,其中5%股本用于风险产品,则可享受免税。日本2000年4月修改了天使投资税制,将税收激励政策由原先只对亏损企业,扩展到赢利企业,即一方面保留了原优惠,另一方面只对天使投资人交易时产生的1/4的资本利得额征税。

发达国家不仅在法律法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企业研究开发或高科技企业的经济活动也给予的一定税率优惠。荷兰的“富叔叔计划”(Aunt Agatha)规定,凡在8年内投资于创立期公司均可免缴所得税;若在8年期内出现投资损失,可抵扣所得税,最高可达5万荷兰盾。澳大利亚为了吸引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等专门从事创业投资的养老基金,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进行创业投资的养老基金的资本利得税税率降为零。同时,对创业投资基金投入的公司所发放的红利和其他利润分配实行免交预提所得税,但公司必须要在澳大利亚注册,且持有股份年限不低于10年。

(2)担保政策。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便开始施行担保政策。1981年,荷兰推进PPM计划,目标在于投资于早期阶段的私人创业投资基金所造成的损失,由政府提供50%、最高金额达400万荷兰盾的担保,后来下降到250万荷兰盾,不征收任何担保费用,也没有利润共享要求。德国BTU计划,一部分就是通过联邦银行向新创小企业(少于50名雇员且不足5年)新技术项目提供再融资,其向创业投资人提供中等水平利率的贷款融资,允许每次股权投资后立即重新得到70%的资金,贷款的全部拖欠风险100%由国家承担。被投资公司每次融资最大金额为140万欧元,利率视创业投资公司的回报情况而定,2000年底的年利率固定在8.44%(其中包括年担保率2.2%)。葡萄牙经济部通过IAPMEI(小企业促进局)2001年底实施的“贴现和辛迪加基金”也是担保政策的一种,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创业投资家对高风险中小企业的投资提供再融资担保。

(3)激励政策。

1980-1981年,美国先后推出《1980小型企业投资激励法案》和《激励股票期权法》,使自主创新企业不受《投资顾问法案》的限制,可享受基于绩效基础的补偿;同时恢复使用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并且对其实行课税的时机改在股票出售之时,而非行权之时。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新加坡也出台了《创业投资激励计划》《第13H激励计划》《先驱服务激励计划》,激励企业。其主要内容有:创业投资项目出售被批准的创业企业股份所发生的全部损失,可由投资者在其他课税中抵扣,对于股权投资部分给予100%的抵扣;对于创业投资基金转让被批准资产组合获得的收益、来自资产组合的股份分红以及源自国外的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收入均给予税收减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来自管理费用及红利部分的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免税期最长可达10年之久。

3. 扩张阶段中国扶持自主创新企业的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概念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传入我国以来,风险投资在我国渐渐成熟起来。

(1)政策性金融政策。

长期以来,政策性金融一直是国家支持科技产业的一项重要手段,《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细化,已经提出了三类政策性金融工具,即政策性金融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融资,高新技术领域软贷款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特别融资账户。

(2)商业银行服务政策。

国内银行业一直处在比较严密的监管体制下,银行经营组织模式单一,造成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品种高度同构,特别是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鉴于这一情况,中国银监会根据《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要求,颁布了《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6]94号)。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中,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授信、结算、结售汇、银行卡、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各项服务。对经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金融服务也可完全比照银监会2005年7月发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给予办理。

(3)担保与保险政策。

在担保政策方面,2006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针对现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资信基础低、抗风险实力弱和银行等社会体系认可程度低、主营业务不突出等困难和现状,打破原有的政府直接从事担保的模式,将政府定位在引导和塑造外部环境之上,用间接补助方式去鼓励和调动市场担保机构从事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事业,从而进一步提高成长(扩张)阶段风险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中国保监会和科技部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而迈开了保险业和科技合作的第一步。该政策的主旨是通过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保险减小技术和经营风险的一种新模式,发挥保险中介机构在高新技术企业承保理赔、风险管理和保险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政策有助于降低成长(扩张)阶段风险企业的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多渠道吸引资金投入风险企业。

《关于进一步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由科技部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于2007年5月联合发布。该通知主要有以下三个核心点:一是为投保信用保险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惠保险费率和保险条件,并按最低成本价计收资信调查费;二是为投保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承保和理赔绿色通道;三是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信用保险获得融资便利。这一政策与商务部的出口退税、免税等鼓励出口政策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我国风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动力和保障。

(4)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政策。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07年2月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含2年),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这一政策主要解决了按公司形式注册的创业投资企业的双重征税问题。

4. 对中国的启发

从中国的经验来看,虽然不同部门都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专项性的政策明显不够,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同时对商业银行的引导效果不突出,特别缺乏对民间资本的引导性措施。从与世界接轨的角度来看,应该按照政府选择机制和市场选择机制并举,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介入企业扩张阶段的支持,为企业的成长培育良好的环境。具体举措上有以下几点。

(1)政府设立“技术创新资助基金”。

技术创新资助基金的设立宗旨:一是一些技术创新项目虽具有社会效应,但还没有体现商业前景,无法得到商业性资金支持,因此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二是从支持对象看,政府直接对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创业企业作为支持对象;三是政府技术创新资助基金的支持方式主要是无偿拨款;四是从设立、管理和监管主体看,各个行业主管部门都可分别设立直接支持技术创新的资助基金。

(2)激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建立担保机构。

2006年我国才开始颁布担保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必须加快建立担保机构的步伐,积极探索并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弥补创新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缺口,应在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普遍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信贷业务的试点工作。

摘要: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构建完善投融资环境,引导金融资本投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重点。然而,自主创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扩张阶段国内外扶持政策比较,给中国自主创新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投融资环境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扩张阶段,自主创,新政策

参考文献

[1]龚建立,徐炳炳,王飞绒.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7(8).

[2]郭莉.投融资改革中的“中关村模式”[J].投资北京,2004(9).

[3]黄宝印.风险投资—理论、政策、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孙颖杰.美国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1).

3.政策研究专题 篇三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研究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对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作了新的部署。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把农村改革发展定为中心议题,吹响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新的进军号角,指引亿万农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这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份文件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考点分析】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三农”问题的考查既便于学科内综合,亦利于跨学科综合,可考性强,所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考的考查热点。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也是近几年历史中考的重点内容。试题多以文字、图表等材料为载体,和“三农”问题紧密联系,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2009年中考备考中要特别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等。

【知识链接】

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废除了。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农业合作化(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必须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内容: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存在问题: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知识比较: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要确立土地的农民个体所有制(私有制),而在农业合作化后,是要确立土地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公有制)。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84年)

背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绩显著。为尽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内容: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等。

特点: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并导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的经济困难。

评价:客观上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至今)

背景: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措施: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中央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逐渐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最后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

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质: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进行调整(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列哪一事件说明中国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A.发动南昌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B.进行土地改革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4.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B.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副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下图是某报登载的一则新闻,它反映了()

A.土改后农民创造的生产奇迹

B.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科学种田取得丰硕成果

7.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

8.应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改革鼓点先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0.2001年2月19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哪方面的杰出贡献()

A.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C.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D.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二、材料分析题

1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文件指出: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材料二 如下图。

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文明生态村 及时雨

(1)结合材料,说一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哪些富民政策或措施?

(2)请你针对当前的“三农”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点)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略了经济规律。

(1)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此“路线”指引下,我国发起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中所说的“缺点”给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请列举这一时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言论或口号。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二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量5.02亿公斤;1981年产量6.70亿公斤;1982年产量7.15亿公斤。

材料三 1973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该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密切关系,请你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的“东方魔稻”叫什么?这则材料充分说明了什么道理?

(4)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觉得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B 5.D 6.C 7.A 8.A 9.C 10.A

二、11.(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2)建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等。

12.(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等。

4.国税总局最新政策汇总专题 篇四

1.结合纳税人信用积分,确定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和用票数量,推动取消最高开票限额审批。

提示:以后企业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税务信用,否则你的最高开票限额都受影响。因为随着企业的多元化,经常大家头疼的最高开票限额问题,再也不用去税务审批了。

2.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取消非居民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机构场所的审批,由纳税人自主选择纳税申报地点。

3.办税服务厅不设置新办纳税人补充登记窗口,“多证合一”纳税人首次办税时不进行信息补充采集。

提示:这算是个好消息,现在动不动就去采集法定代表人和财务的信息采集,系统完全可以在公安或工商那边共享这些信息。

4.取消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实行网上报验。

提示:外管证的取消可以给会计朋友,减少很多时间了,不用经常去跑这个事情了。

5.简化纳税人在本省内跨市、县变更登记流程,便利市场主体自由迁移。

6.制定简易注销办法,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提示:这个就看执行力度了,因为很多要注销的企业多少都有点税务问题,相信和现在相比不会简单太多。7.简化建筑业企业选择简易计税备案事项。

8.取消非居民企业源泉扣缴合同备案环节,优化对外支付备案程序。

9.将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由按月报送改为按季报送,减少小微企业报表报送次数。

提示:好消息,天天劳累的会计,可以不用着急赶完报表,赶申报了。

10.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

按照属地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理转变的要求,合理确定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简并整合日常事务性管理事项,健全完善税源管理的衔接机制和配套制度,税收管理员主要做好以风险应对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管理,进一步实现管理方式转型。11.全面推行实名办税。

建立健全实名办税制度,按照企业类型、涉税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实名信息采集范围。推行国税局、地税局实名信息双方互认,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多处使用。充分利用实名身份信息,简并相关附报资料,优化办税流程,加强信用管理,防范领用、代开发票等各类涉税风险。12.建立税务系统内部追逃清单

加强异常普通发票、失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风险信息交换,推进非正常户、D级信用户、涉嫌骗税和虚开发票纳税人等风险情报信息共享,提升跨区域风险监控能力。

提示:对纳税人监管少了,但是对发票的监控反而更加严格,明确提出了对异常普通发票等,以后发票除了问题,风险可能就非常大了!

13.建立办税人员涉税信用管理制度。

以推行实名办税为契机,归集办税人员信用记录,建立办税人员涉税信用管理制度,加强个人信用与企业信用之间的联动。

提示:以后会计要是个人信用不好,也会影响企业信用,企业信用不好,也会影响会计信用。比如说你现在公司虚开发票被税务处罚了,你的信用也有污点,你哪一天换工作了,去办理税务事项,也会让你下家信用有污点。会计啊,以后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信用。

14.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新办纳税人纳入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范围。

提示:以后勾选认证可能大行其道了,如果你再和朋友说你们还扫描的话,人家会笑话你了!15.公路通行费可以开具电子发票了!

推进税务信息系统与公路收费系统对接,依托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发票服务平台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提示:绝对好消息,公司的可以去办理一个ETC,每月打印电子发票,不用再担心找不到过路费小票。16.分行业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

提示:应该这个文件公布不久,就会又有一部分行业就可以自开专票了。目前推测信息技术行业可能全面铺开。17.简并优化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申报表 提示:目前的报表确实需要修改,尤其是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太多太难,很多会计都搞不清楚,纳个税有这么困难吗? 18.纳税申报表提供网上办理更正申报功能

提示:既然现在纳税申报表这么复杂,所以给广大会计一次犯错的机会,这样开具不用提心吊胆了!

19.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实际经营额、所得额不超过定额的,取消汇总申报。

5.政策研究专题 篇五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明确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根据《通知》,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缴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通知》规定的将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单独计税的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对企业年金发展给予适当鼓励和扶持的原则。以前国家对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的操作方法不同。《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参加企业年金,本文就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企业年金内涵

(一)企业年金的定义。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朴充养老保险的制度。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员工参加了企业年金,退休则可领取双份养老金,企业年金可以说是保障员工退休生活的“第二支柱”。

(二)企业年金的条件。可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必须符合3个条件,即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未拖欠缴费、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并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企业年金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试用期满的员工。不仅各种企业可以办理,企业化管理、经费自筹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经费自筹的人员,也可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可从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提取企业年金。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采取年金计算方法的应为符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相关条件的部分,并非所有的补充养老保险都可以采用年金的方法进行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此外,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三)与法定保险(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的区别。无论是法定保险或是年金,都应分为企业为个人缴纳部分与个人实际缴纳部分分别处理。

1.个人实际缴纳部分,法定保险允许在其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而年金则不能在个税前扣除。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国税函[2009]694号文则规定,个人缴纳年金部分不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2.企业为个人所缴纳的法定保险有免税部分,而企业年金应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依据财税[2006]10号文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即法定保险是有免征部分的。而国税函[2009]694号文则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需要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规定,年金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四)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企业为个人建立商业性补充保险或者年金时都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计算方法明显不同。

1.商业保险与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适用税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税[2005]94号)相关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性补充保险,应在办理投保手续时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为职工建立商业补充保险时,企业缴费部分并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年金单独适用税率。年金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这部分工资并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也不扣除任何费用,而是单独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因而,年金的特殊算法实际上体现出了国家对于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一种鼓励态度。

二、企业年金的税务处理

(一)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政策规定及企业缴费的税务处理方法。[2009]694号文重申了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的政策规定,明确了企业缴费的税务处理方法。即个人缴费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前扣除,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与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分开,单独视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计算应缴税款。例如,假设A企业某员工某月工资8000元(包括1000元的住房公积金、社保费、失业险),职工年金账户中每月个人缴费200元、企业缴费800元,其中200元的个人缴费不得在工薪所得税前扣除,属于个人税后工薪的缴费。在该月计算个税时,8000元工资计税=(8000-2000-1000)×15%-125=625(元)。企业缴入其个人账户的800元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直接以800元对应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的适用税率,应扣缴的税款=800×10%-25=55(元)。合计当月需缴纳个税625+55=680(元)。

(二)企业代扣代缴与退税管理。企业年金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环节是企业缴费环节,在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时,由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依法扣缴税款。设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制度。

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2009]694号文规定,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例如:北京华康公司为市场总监张某累计缴纳年金共10万元,已纳税9200元,因张某跳槽,按合同张某只能拿回7万元。应退税款=9200×(1-70000/100000)=2760(元)。退税时,应持居民身份证、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等资料,以及由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予以退税。

三、计算年金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能分摊到所属月份。应将其作为缴费所属月份的单独一个月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这与目前所执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即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应于个人实际取得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个人一次性取得原本可能属于不同月份的工资薪金,除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原则上都不允许进行分摊。例如:山东兴旺公司2010年第1季度给每位员工缴存年金1500元,不管当月工资是多少,年金个税=1500×10%-25=125(元);假若按月缴年金,个税=500×5%=25(元),该项年金三个月个税合计75元;如果按年缴,个税=6000×20%-375=825(元),因此,在年金缴纳时还应

考虑个税负担。

6.中国金融政策分析专题班考试答案 篇六

考试用时:1分钟40秒考试得分:100.0

正确率:100%

1影响房价最关键的因素是()。(分值:20.0/得分:20.0)地域因素

人口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2金融产品的价格是由()来定价的。(分值:20.0/得分:20.0)

政府 投资者 中央银行 市场

3债券是规范性的、()金融产品。(分值:20.0/得分:20.0)

非标准化的 普通的 特殊的 标准化的4中国的内地家庭财富自2000年起年增长率为13%,较全球平均()的财富年增长率超过一倍以上。(分值:20.0/得分:20.0)

6.5% 8% 7% 5.8%

5一个国家政府如果对利率实行人为压低,这种情况叫作()。(分值:20.0/得分:20.0)

7.政策研究专题 篇七

目前,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我国也在积极应对。由此, 在社会音乐文化建设领域, 老年群体的音乐生活无疑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过去的若干年中, 在家庭、社区、福利机构、医疗保健机构、老年大学、社会团体、机关等各个层面, 展开了涉及音乐教育、表演、比赛、欣赏、社交、休闲、康复等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老年音乐文化活动;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中, 有关老年群体的栏目也在陆续开办……然而, 我们仍须进一步调查、了解各地的以及全国整体上的老年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可资借鉴的经验、相应的对策等等。其中, 老年人的音乐趣味、面向老年群体的音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老年人的个体和群体性音乐活动、媒介与老年音乐生活等话题也是颇为值得探讨的, 或可预见其政策和产业意义。诚邀各方来稿!

8.政策研究专题 篇八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专题式 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79-03

大学生的成才必然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成长目标的确立也必须与国家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结合。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了解环境,认清国际国内形势,认真分析环境,分析自己,确立自己成才目标,确立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有价值的人才所必须学习的内容。由于课程内容繁杂而多变,因而对形势与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分析不仅需要一定的政治素养,同时也要求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就向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要求任课教师既具有各专业的专业素质,又必须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因此,专题式教师队伍建设应运而生。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涉及广泛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包括“形势”、“政策”两部分。“形势”部分的内容包括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态势,“政策”部分包括党和国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制定的各种方针和政策。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而对每一个方面的观察、认识和解读都需要从专业角度进行探究和理解。如果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比较专业的解读,不能正确地将党的精神传达到青年学生,或者教师在解读当中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导致错误分析和解读,这必将影响设置本门课程设置的初衷。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备课时间紧迫

国家的发展是动态的,形势的变化是快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我们党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提出各种改革举措,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这些举措的提出凝结了党几十年革命和建设的智慧,是中国建设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的保证。每年的形势与政策课都需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时对当时的方针、政策进行正确解读。教师能否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做出适合青年学生的正确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

(一)空泛不专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要针对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和自身思想问题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读,以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很多高校,由于担任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般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从事行政和党务工作的领导以及在一线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组成,他们大都没有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同时都是偏重研究政治、思想类的学科。在教学中不免由于对所涉及专业的生疏而仅在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流于形势的讲解,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把媒体上的说法平面的搬到课堂,内容没有深度,教学没有激情,使教学成为“读报”,更不能够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及社会热点进行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讲解,使授课空洞乏味。

(二)一师难求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导致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具有全面专业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甚至没有,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研究方向有限,而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却要求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研究的“全才”教师,显然是很难办到的事,“一师难求”成为形势与政策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状况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教师数量少,二是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时较少,开设时间短,高校中的形势与政策教师多是由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组成。不足部分再聘请一些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承担兼职工作的教师又大多是从事学校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这些兼职教师由于平时的工作影响因而没有太多时间来研究形势与政策问题,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解读更加缺乏知识储备。为此,形势与政策课程严重缺乏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师。

三、建立专题式教师队伍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程摊子大、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涉及面广,内容浩如烟海,但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时却很少,如何面对课程存在的摊子大、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一支专题式的教师队伍,发挥各专题教师的教学优势,以专题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集中时间讲清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落叶知秋,使同学了解整个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轨迹。同时,教师也可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专题,在保证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与现实性的同时,充分考虑贴近同学实际生活,按需教学,大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鲜活实践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得当,可以使课程既深入浅出,又有理论功底;既能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进程,又能联系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补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抽样调查显示,近94%的学生认为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更多了解时事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承担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是大学生的责任。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就有可能陷入缺乏具体内容,讲解空泛、抽象,使课程陷入枯燥乏味、成为新闻报道、电视电台的简单重复,极大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大学生不能从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获得思想上共鸣,就很容易用“专业”压倒“思想”。不少大学生本来就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课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这才是未来用得着的本事,这才是真正有用的硬本领,而形势与政策课程就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同时,部分大学生会认为了解形势与政策可以自己看报纸、上网、听收音机就行,不必要一定要上形势与政策课。

授课教师能否使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本课程能否达到目的的关键。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让理论联系实际,有鲜活的现实案例,有深入浅出的讲解,有睿智敏捷的思维,有丰富多彩的社会体验,以及有别有风趣的讲演,那么,不仅能使学生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能增强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教师的知识面不能涵盖所有,但如果由一群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具有“全方位”知识的教师队伍将使课程内容具有各专业知识的理论深度和丰富的社会应用实践案例,可大大增强本课程的说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价值

形势与政策课不仅仅是传达党和国家声音,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储备;不能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实现课程价值,更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置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来。

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课程的价值没有看清。大学生的思维直观而活跃,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体验因而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欠缺,容易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价值认识不清,没有感觉到课程对其人生的重大影响,在学习中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只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形势与政策课对其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意义,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进入学生头脑,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价值。为此,建立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专题式师资队伍是实现课程价值的需要。

(四)有利于教师更快成长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可以专注于自己专长的专业进行研究和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在备课中自然地可以将生动的社会实践案例、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联系,对国际国内的形势进行专业分析,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在工作中丰富起来,同时结合党的方针、政策、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时将更加透彻、深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也将得到不断提升。

四、建立专题式教师队伍的途径

(一)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的专业中选聘教师

在涉及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相关专业中选聘教师。组建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全专业”教师队伍需要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专业领域中选聘教师,以保证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素养,从而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二)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教师组合

按照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内容广泛、时效性强、备课所需时间长,但实际能提供的备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专职从事此门课程教学。这就使完成教学必然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组合。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有的是专业出身,有的是不相干专业毕业,依靠自学和简短的培训迅速担负起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由于缺乏基本的政策素养,要么用一己感情驾驭教学,要么讲不透没有说服力,要么不敢讲,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及国际上重大事件的认识。而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行业先锋,他们有着扎实的社会实践经验和鲜活的体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在社会实践中运行的体会,增强说服力。

(三)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互动合作管理

长期以来,高校都把聘请兼职教师作为解决师资数量不足,应付上级评估和检查的应急措施和手段,没有真正意识到按照特定要求选聘的兼职教师将弥补高校教师本身实践不足,专业视野有限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兼职教师由于短期观念、临时观念、应付观念造成兼职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目标。为此,组建“专兼职结合”教师队伍必须做好合理确定分别适应于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专题;增加专兼职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建立专兼职教师互动平台。

(四)按地区开展高校联合组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就某一所高校而言,建立专题式教师队伍,往往会因师资队伍有限而力不从心。如果开展高校联合,师资队伍的人数就会增加,学科背景就会扩大,形势与政策专题式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按地区开展高校联合建立形势与政策专题式教师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负责牵头并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实行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教学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建设形势与政策专题式教师队伍也应与时俱进,实现“互联网+”,具体做法可以采取慕课教学方式。慕课教学可以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专题教师的作用,真正做到什么专家上什么课,避免了不管上什么内容的形势与政策课所有思政课教师都必须一起上的“滚大龙”的做法。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专长不同,“滚大龙”的做法是很难全面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的。

【参考文献】

[1]王杰敏,武星亮.“形势与政策”课特点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4)

[2]申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改进与完善[J].广西社会科学,2002(6)

[3]程花琴.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4]李小鲁.学科化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5]郎新发.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2)

上一篇:关于护士节活动内容的总结下一篇:人口与计划生育局18年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