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

2024-10-12

《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15篇)

1.《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 篇一

《和诚实交朋友》 ——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宜昌市猇亭区长堰堤小学

活动主题:《我进步,我快乐》 教材分析:

《和诚实交朋友》是鄂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旨在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诚实的人总会得到社会的赞赏。学会与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体验诚实带来的快乐。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生活中讲真话不说谎话。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愿意向身边的诚实小伙伴学习,体验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目标:通过活动拓展,知道实践逐步让学生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初步明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并能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一年多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技能,但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又有一些新的困惑。如:遇到一件事,说实话会挨批评,说谎话心里难受。要想让学生明白诚实是一种传统美德,诚实能带来快乐,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如谈话、动画故事、续编故事、儿歌、情境教学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逐步养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明辨是非的能力,争做诚实的好孩子。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说谎话后鼻子长长的片断)

2、录音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3、小红花5—6朵 活动过程:

活动一:谈话激趣,动画导学(出示大屏幕)

师:你们喜欢交好朋友吗? 生:喜欢,喜欢„„.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最可爱的小朋友,而且啊,谁与她成为朋友,谁就是最可爱的孩子,人人都会夸他是好孩子,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师:请仔细看动画片(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说谎话后鼻子长长的片断)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皮诺曹说谎话后鼻子长长了。师:皮诺曹的鼻子为什么会长长呢? 生:因为皮诺曹说谎话。

师:那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应该怎样呢? 生:诚实!

师:对!给大家带来的这一位最可爱的小朋友就是我们熟悉的好朋友——诚实。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诚实这位朋友的到来。

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板书课题《和诚实交朋友》 活动二:创设情境,体验明理

1、播放诚实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师: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谁是诚实的孩子? 生:熊日

师:为什么说熊日是诚实的孩子?

生:因为只有熊日没有用煮熟的种子培育出鲜艳的花朵。

师:没有培育出鲜花的熊日却当上了国王,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熊日诚实的品质感动了国王。

生:因为他很可爱。

„„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想想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心里会怎样?

生:他开心极啦。

生:他特别快乐。

„„

师小结:你们太棒啦!做诚实的孩子真好!因为诚实会得到人们的赞许,诚实的孩子更快乐。

2、学习书中“豆豆的故事”

师:我相信大家都喜欢做诚实的孩子。可是呀,我们还小,偶尔也会有说谎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书中的小朋友豆豆的故事吧。

师:看一看,说一说:豆豆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

生:豆豆说谎,老师会批评的。

生:豆豆说谎爸爸以后会不信任他,不爱他。

„„

师:是啊,小事说谎别人不喜欢,不相信他,有时候说谎还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哦。你能不能接着把“豆豆的故事”往下编,给故事加个结尾呢?

生:能

生:四人一小组续编故事。

师:哪一组同学能勇敢的站起来把你们编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听?

生:讲续编的故事

师:同学们讲的太好了,说谎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不仅害自己,还得不到大家的信任。

大家要牢记:

说谎话,害处大,害自己,害大家。不说谎话不骗人,从小要说老实话。

(学生齐念儿歌)活动三: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谈话: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诚实就会吃亏”,对于这个观点有什么意见吗?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诚实就会吃亏”的观点。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过渡语:作为小学生,我们更要培养诚实的美德。诚实品质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诚实的人或事呢?

4、夸一夸我们身边小伙伴诚实的故事。

5、生夸诚实小伙伴(学生夸到班级里的同学,教师就给诚实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

6、教师当记者采访得到红花的同学,问:诚实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 生:诚实让小朋友们更喜欢我了 生:诚实让老师更欣赏我了 生:爸爸、妈妈更爱我了 „„

师小结:相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采访也从诚实的同学身上感受到了快乐。诚实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7、同学们都知道做诚实的孩子了,可小朋友“兰兰”遇到了一件事(看大屏幕),她该怎么办呢?

8、生交流“兰兰”是该说实话还是该说谎话。

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讨论,我真为我们班有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诚实的孩子感到无比的骄傲,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当诚实的人,说诚实的话,做诚实的事。

活动四:活动拓展,指导实践

活动①:当你做了一件诚实的事情,就给自己画一颗“诚实星”。一个月后看一看,你得到多少颗“诚实星”。

活动②: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活动反思: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打好基础。针对孩子二年级年龄段容易出现说谎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以“交朋友”为主线,首先介绍要交的朋友,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诚实这个朋友的魅力,然后和学生一起认识说谎话的害处,最后导行:当诚实的人,说诚实的话,做诚

实的事。整个过程遵循“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感受”的教学理念,既考虑新课程“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泉”的特点,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故事情境和动手参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生活与故事中选取事例,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内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准则,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达到和谐统一。

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对诚实行为的认识虽然稚嫩但却是实实在在发自他们的内心。教学契机千千万万,关键在于教师的心中真正要有学生。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而是要让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交心谈心,让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愿“诚信如同一根坚定的纽带,能使我们彼此相连。诚实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相伴永远。让诚实成为架起教师和学生和谐沟通的一道亮丽彩虹!

2.《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 篇二

《我的动画我做主》一课是鲁教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术8年级下册第4课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报告的第二课时。教师设计本课的基础目标是:学习给对象设置各种动画效果;通过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索知识,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展示成果、同学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 共同进步。拓展目标是:通过进行动画的设置和路径的设置,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体验信息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是:动画的“进入、退出、强调”的效果设置。难点是:根据主题设置合适的动作路径。采取分组探究和展示评价的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贯穿始终。

按照原定的教学顺序, 教师对授课班级进行了分组, 分为4个小组。教师本课通过三项任务练习和一项拓展练习达到学习目标。教师设计由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本课的学习, 播放一段精心制作的PPT动画, 学生在欣赏精美动画的同时感受动画的魅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身心愉悦, 生动的引入教学内容, 学生快速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这时适时给出任务一, 将附件按照学案要求进行自定义动画, 熟悉并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要领, 完成任务一。接下来学生自主学习, 并很快完成练习并进行演示, 教师对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简短点评并给小组加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教师设置让学生来演示, 通过学生动手和主动说, 发挥学生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加深了知识的牢固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趁着学生的高涨的学习热情给出了任务二, 任务二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PPT练习, 分别完成不同的动画效果。这一任务的设置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不同的小组任务,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内通过互相协作完成, 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 完成又快又好的小组优先展示, 并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关注度。接下来教师自然过渡, 演示一组PPT, 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我们来欣赏几张动画, 说说你喜欢哪一张, 为什么?并想想它使用的是哪种动画效果?”勾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富有挑战性, 大家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了动画效果, 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本课的拓展延伸环节, 教师设计了“自驾游”, 给出了以下素材:朋友驾车从青岛出发自驾游, 途中经过济南和曲阜, 最后回到青岛, 请大家利用自定义动画设计动画效果, 要求美观、实用, 并能简单介绍主要景点, 小组内同学全部完成为本环节优胜小组。综合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结合生活中“自驾游”,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此环节非常感兴趣, 小组内的同学先热烈讨论了自驾游的路线, 然后分别用不同的效果进行了设计, 有的同学用了飞入进入效果, 有的同学用了淡出的效果, 还有的同学出现了问题, 又对设置的对象进行了重新排序, 大家互相协助共同完成, 并制作了引人入胜的解说词。教师请完成最快的小组组长先进行演示, 组长在演示的过程中语言生动, 动画设置流畅, 博得了同学们的高度赞扬, 随后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随后其他小组也进行了设计展示,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点评, 一节课就在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当中度过了。

课后和授课教师交流, 进行了一些反思。授课教师认为一节好课, 首先是要把握课的节奏。一堂课不可能处处精彩, 就是要把握住节奏, 在适当的时候能及时抛出亮点。如果课堂气氛不好的话, 上着就费劲了。再就是是语言要有亲和力但不能随意。有时温柔, 有时干脆, 有时娓娓动听, 有时铿锵有力, 语气语调是可以改变的。不能一堂课都铿锵有力, 也不能45分钟都让人竖着耳朵, 生怕听不见。一成不变的铿锵有力, 让激情也变得重创人的耳膜。千篇一律的温柔, 难免让人昏昏欲睡。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问题是展开课题的线索。问题如果抓不准, 课可能就脉络不清了。课件一定要简单美观实用, 不用追求华丽。如果在课上遇到突发事件要让它不留痕迹的过去。

从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角度看, 我们的课不仅要有技术上的亮点, 还得在情感教育方面有所展现, 其实这一点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忽略的问题。现在回想一下, 为什么很多老师的课很粗糙, 有很多问题, 有的老师总是能挥洒自如地驾驭课堂, 赢的就是创意。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媒体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而是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抓住学生特点, 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性学习,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成为学科教师的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展示,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

3.《我的能力我的梦》教学案例 篇三

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让他们全面的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学会生涯规划的理念与方法,进而决定自己的生涯目标和发展方向,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处在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地位。有了课堂这个阵地,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性的构建生涯规划的理念与方法,而且生涯辅导教师能更深入的接触学生,对在学校形成生涯教育氛围极为有利,这是单纯通过一些碎片式的生涯教育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所以,这要求我们能够精心构建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好每一堂生涯规划活动课,让学生能在生涯课堂上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能力探索是生涯辅导认识自我(知己)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探索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目前能做什么,哪些方面存在优势,哪些方面存在弱势。很多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学习中的挫败,以至于他们的能力感和自信心都很低,甚至不相信自己可以建立一些可用于生涯的技能。所以,在能力探索模块,我们需要通过学生对能力观念的深入认识,发掘出学生不同的能力与优势,借此让他们更加认识自己,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发挥潜能,实践自己。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在能力探索模块组织生涯课堂。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教学开始,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2014年第三期《最强大脑》节目中,被称为“中国雨人”的周玮靠心算算出三道十分复杂的计算题)

师:“看完视频,大家有没有发现周玮在某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呢?”

生:“有,数学运算方面能力超强。”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周玮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呢?”

生:“好像语言表达方面比较弱。”

师:“是的,周玮在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可以说周玮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他的优势极大的优于常人,弱势也极大的弱于常人,能力发展非常不平衡。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个人能力有优势与弱势之分呢?你的能力优势与弱势又是什么?与未来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这节生涯规划课的主题就是:我的能力我的梦——能力探索。”

通过周玮这个能力优势与弱势分化极为明显的例子,形象的引出话题,引发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思考与探索的兴趣。

环节二:“高手云集这一组”活动环节

(一)引入

师:“既然我们今天要探索的是能力,特别是探索我们的能力优势与弱势,我想先问问大家,认识了解我们的能力优势与弱势,对我们的生涯发展有怎样的价值?”(学生回答)

师:“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优势与弱势更加了解,能更好的发挥我们的能力优势,并且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更好的与我们的能力优势相匹配,会有利于我们的生涯发展。”

(二)具体活动环节

1.活动规则:相互讨论,把组员所具备的能力优势写在海报纸上,写得越多越好,最后评选高手云集哪组最强。(特别提醒学生,能力优势并不是指自己和别人比,而是自己和自己比,也就是你所有的能力里面,最具有优势的部分)写完后把小组海报张贴在黑板上。

2.组织学生分享以下问题:写能力优势的过程有什么感受?找能力优势的过程顺利吗?困难在哪里?从海报的内容来看,你认为哪组能力最强?为什么?

3.教师在引导学生过程中做出以下总结:不清楚自己的能力优势,并非真的是自己没有优势,而是可能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跟别人比较的过程感知自己的能力,这容易造成我们对自己能力优势的忽略,而且容易挫败我们的自信心,不利于我们培养与发挥我们的能力,以至于某一天,我们的能力优势可能就真的被埋没了。在未来的生涯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探索与培养我们的能力。如果要把不同的能力之间、不同的能力组合之间来做比较,分出高下,是比较困难的。能力的不同组成形式之间,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环节三:我的能力披萨

(一)介绍智能

教师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角度,介绍每个人都具备八个方面的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并指出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自己。八种智能同等重要,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就个体而言,我们在八方面的智能发展不会绝对平均,而会有“优势”与“弱势”的差异。

(二)下发“我的能力披萨”活动单

请同学们结合对自己的认识,用切分披萨的形式,把自己的能力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并把自己的能力披萨图组内传阅,其他组员用画星星的方式给同伴的优势能力上给予反馈,

(三)学生探讨

结合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以及朋友对你自己的看法讨论分享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活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启发?2.画能力披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困难在哪里?3.你的能力优势在哪些方面?你是如何发现的?有没有生活中的相应例子可以与我们分享?4.需要你所具备的能力优势的职业有哪些?5.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这项职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你将如何提升这些能力?

(四)教师总结

通过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总结:认识自己的能力,有助于我们找到与能力特征相适应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发展出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生涯。高中生正处在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应该积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优势能力。但也不应该忽视非优势能力的培养,因为非优势能力对优势能力的发挥起着加强和辅助作用。

三、教学反思

以上是本人在高中生生涯规划课能力探索模块一节课的案例设计。能力探索有很多角度,本课则是从能力的优势与弱势,特别突出认识能力优势的视角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其目的是要达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感,以期对学生的生涯发展起到帮助。

生涯规划课不是一个重在知识传授的课程,它应该是体验性课程形式,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互动,通过团体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领悟,以此达到认识自己的能力,探索生涯的目的。所以,生涯规划课应该极其重视活动的设计。

本课主要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分别是“高手云集这一组”和“我的能力披萨”。“高手云集这一组”活动目的有两个,首先,通过创设小组之间比拼能力高低的竞争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能力优势,组员之间也会就能力优势互相反馈。活动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优势无从下笔,到后来通过思考,组内交流,写下满满一张的优势海报,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佳的认识自己并提升自信的过程。其次,通过各组之间能力的比拼,让学生领悟到,人具有多种能力,并且各种能力之间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是不同的组合形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不要以某一种或几种能力的高低来衡量自己,进一步增强能力感与自信心。第二个活动“我的能力披萨”则是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来探索能力。生涯规划课虽然不注重知识的学习,但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建设性的融合一些知识与理念,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通过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八种智能,让学生更为结构化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优势与弱势,并且通过活动感悟、能力与职业关系等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的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能力与职业乃至生涯发展的关系,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能力探索可以采用的活动形式有很多,包括“成就故事”(分享人生经历中通过克服困难而达成目标的成就事件)、填写“能力清单”等。但一堂课只有40分钟,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最多采用两个活动,像“成就故事”这个能力探索活动,笔者教学中要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所以,一节生涯课的活动选择不要求多,关键是教师要把活动深入下去,而不是浮于形式,流于表面,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生涯探索兴趣,教师要尊重、接纳每一位学生,在理解、支持、鼓励、欣赏、温暖信任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启发、激励、引导学生,活动中及时分享总结,力求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自得、自悟、自我发展。

帮助学生认识能力,是生涯规划中的重要环节。若教师能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与学生探索他们的能力,他们必能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发挥潜能,做出更好的生涯规划。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4.《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 篇四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认识我的新朋友——键盘》是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是键盘学习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计算机,基本学会了用鼠标来操作电脑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文字录入、编辑word文档、设计演示文稿等打下基础了,所以学生对键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作为计算机的重要的输入设备——键盘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工作重要手段,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键盘的类型,知道键盘的5个分区以及每个分区中常用的键。

②知道主键盘区的9种类型的键的位置、名称及用法。

③掌握主键盘区26个字母键的位置,熟记键盘字母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初步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键盘操作计算机。

②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整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键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自编键盘字母歌,让学生快速、准确记忆26个字母键的排列规律及位置。

2.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每个分区当中常用功能键的名称、位置、及用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的三年级学生。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熟悉了鼠标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枯燥的键盘指法训练不感兴趣,再加上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已很熟悉,有的则是初次接触计算机。因此,教学中应考虑尊重学生由于信息技术基础不同而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允分考虑了这部分学生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班级其他学生进行帮助与指导。以达到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目的。

三、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自己对键盘基础知识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三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和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比较抽象的知识知,我主要采用图片和键盘实物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图片在键盘上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目标。

2. 活动探究法: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数一数键盘上有多少个键,怎样数最方便,引导学生说出键盘的分区知识,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整理能力。

3. 集体讨论法:如在教学键盘26个字母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26个字母在键盘上排列有什么规律?看哪一个小组最先找到规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教法:

本节课知识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太难,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打字练习感到很枯燥。因此在教法上我从学生兴趣入手,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学生自我探究相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键盘的`分区及其功能。在教学生认识主键盘区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给学生编成顺口溜,寓教于乐,学生在快乐中儿歌中学习新知,同时为了巩固学习的记忆,我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来拼键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课堂中主要采用引导法、讲授法、活动体验法、媒体演示实践法,交流讨论法,以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让学生了解了键盘之后,充分发挥《金山打字通》练字软件的作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共同感受键盘的作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四、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在实践中,让学生知道键盘的排列规律,归纳整理出键盘的分区知识。

2.让学生亲自经历,结合图片,观察键盘的字母键的排列规律,此时教师再出示键盘字母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快速准确记忆26个字母键的位置。

3. 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如,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字母卡片摆键盘,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键盘是重要的输入设备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讲授新课(30分种)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把抽象的知识用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实物键盘,理论联系实际,用多种教学手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如教学主键盘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主键盘区的9种键,先让学生观察主键盘区都有哪些键?然后我再出示大屏幕分类让学生了解:1、数字键;2、字母键;3、符号键;4、空格键;5、换挡键;6、大小写字母转换键;7、回车键;8、退格键;9、控制键。边演示边讲解一些特殊键的功能和用法。再比如再教学26个字母排列顺序时,由于计算机键盘字母排列杂乱无章,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记住26个字母的位置,给学生自编了顺口溜:七碗鹅肉汤,已有一卧铺。爱上豆腐歌,回家快乐分。自行车,未帮你买。此外再认识状态指示灯区时,让学生观察和讨论,体验3个指示类的功能,感爱快乐。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实践求知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主键盘区各个键的位置,我事先安排了学生准备了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键盘游戏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拼的又对又快。第二个活动是安排学生在写字板中输入指定的英文字母,培养学生对键盘的应用能力。通过拼键盘活动,让学生快速记忆字母键所在的位置,为今后学习汉字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让学生在写字板中输入指定的英文句子,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课堂小结(2分钟)

首先师生共同归纳和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尽快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能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键盘,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获得成功,增强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为下节课十指分工作了一个铺垫。

(五)板书设计

5.《我的动物朋友》教学反思 篇五

及时捕捉学生语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当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我及时捕捉他们语言描述中能体现亲密关系,朋友情谊的词或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语言感受,为接下来的动笔做好铺垫。

及时归纳和整理学生的习作特点。学生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往往比较随意,没有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等。我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引导梳理,把散乱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别纳入“观其形、知其性、述其事”三个方面,便于学生形成合理的习作思路。

在反复的对话中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对情感的知觉。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与老师、同学、文本互动,打通了学生的习作命脉,让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有把握,对朋友间的情谊有知觉。

6.《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六

执教: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 张伟东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介绍动物朋友的方法,抓住典型特征介绍得形象、生动。

2.学会借助范文练笔,有条理地描写自己的动物朋友,通过外貌、神情、动作等描写将动物刻画得丰富、准确、传神。

3.在动物朋友的介绍和描写过程中,增强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获取人与动物相亲相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依托范文,引导学生抓住动物朋友的特点进行描写。

2.教学难点:抓住动物的特征,从多角度观察,介绍得形象、生动。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自己的动物朋友,进行细致地观察。

教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欣赏一段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

2.当我们读了许多书,明白了许多事,我们才发现我们人类并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们与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一起享有生命的权利。于是,动物们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与它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出示课题——《我的动物朋友》,读题,突出“朋友”。

(二)以聊激趣,建构文脉

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你愿意介绍你的这位朋友吗?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

2.根据学生介绍进行梳理:

观其形(即介绍该动物的外形特点)

知其性(即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捕食、活动、休息等)

述其亲(即介绍“我”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等)

听着同学们的介绍,感觉你的动物朋友虽然不在跟前,但似乎又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三)图片引领,初见行文

都说“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人和动物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褪去全部的伪装,以更纯真、更自然的姿态去对待,所以那画面就格外温馨、感人。出示几幅图片(图上配有简洁的文字),这是不是也勾起了你与动物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你的动物朋友长什么样呢?它有怎样的生活习性?你们之间有着什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呢?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写。

温馨提示:

l 观其形:抓住其外形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闭着,叫声细弱,浑身光秃秃的,好似一个会蠕动的肉团团。满月以后,绒毛才全部长齐。有的颈圈是白色,四肢长满白毛,背部黑中杂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从头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脚掌却是白色,爸爸说是良种,叫“乌云盖雪”;有的通体黄色,现虎斑纹,我赐它美名“金不换”;还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条黑毛尾巴的,被称为“雪里拖枪”。刚满月的猫离不开奶,走路也不稳。——《一窝小猫》

l 知其性:选择生活习性中的一个方面,可以从捕食、活动、休息等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来写,还可以从形态、颜色、声音等方面入手。如:

从此,那根木棍成了它的磨牙棒,在自己安逸的小窝里享受地啃着,常啃得口水淋漓。直到木棍被啃得成了渣滓,它的牙齿应该也就被磨砺得可以碎金切玉了。这还不够,我的鞋子、袜子也难逃噩运,一不留神就被啃得湿哒哒、烂稀稀了。我只能在一旁望狗兴叹了。——《小狗托尼》

l 述其亲:撷取一件最能体现“我”与动物之间亲密友好的事来写。

(四)互评互改,优化行文

知道同学们有点舍不得停下来的意思,但如果停下来听一听,看一看,兴许对你有新的启发。

1.同频展示学生习作,由作者朗读,学生评议。

⑴观其形

你喜欢他的描写吗?你能不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这不只是一只动物的样子,而是“我”动物朋友的样子?如果要给点建议呢?

出示精彩片段,同样是写动物朋友的样子,你觉得这一段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⑵知其性

从他的介绍里,你了解***的生活习性了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作为***的朋友,你能把它的生活细节更多地介绍给大家吗?

⑶述其亲

你能感受到这是朋友间的故事吗?哪些描写让你感到亲切、温暖?

2.修改习作

3.二度交流。

(五)小结: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可以是全面介绍,从外形到生活习性,再到人与动物亲密的故事,也可以挑选侧重于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描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后反思】

本课选自《童声作文·学本》第10组《和谐的动物世界》,结合人教课标版第十一册第七单元主题设计的习作教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和叙述展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世界。教学下来,我有以下四点感受:

1.及时捕捉学生语言描述中的精彩部分。当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我及时捕捉他描述中的一些能体现亲密关系、朋友情谊的词或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语言印象,为接下来的动笔作好铺垫。

2.及时归纳和整理学生的习作思维。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时往往内容比较散乱,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等穿插其中。我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引导梳理,把散乱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分别纳入“观其形”、“知其性”、“述其亲”三方面,便于学生习作思维的形成。

3.在反复对话中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感觉,对情感的知觉。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打通了学生的习作命脉,让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有感觉,对朋友间的情谊有知觉。

7.我的动物朋友 篇七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学习二·我的小笔头”:写喜欢的小动物。

拓展思路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那些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鱼小鸟、小青蛙、小螃蟹……都是我们的朋友, 和它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平淡而快乐。也许你因为意外得到一种小动物而欢呼雀跃、也许因为它跟你由生疏到熟悉而感到欣喜 若狂、也许会因为心爱的小动物失踪或死亡伤心落泪……它们像不懂事的孩子, 淘气了, 犯错了, 生病了, 点点滴滴总让我们幸福地念叨着……同学们, 说说这些小动物的特点, 讲讲你和它们之间的小故事吧!

习作提示

1.观察动物特征。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有的是外形上的, 有的是生活习性方面的。只有仔细观察, 才能把动物的特点描绘出来, 使人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例文《鹦鹉鱼》的小作者就抓住小鱼色彩鲜艳、胆子很小这两个特点进行叙述, 使文章不但内容具体, 层次也十分清楚。

2.表达真实情感。小朋友和小动物在一起, 虽然语言不同, 却相互关心, 情同手足, 有呵护, 有牵挂。把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这些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情感记述下来, 就会十分感人。在例文《鹦鹉鱼》中, 小作者叙述了第一次喂小鱼时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结果如何, 叙述真实自然, 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小鱼的喜爱。

8.《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案例

一、导入

《我的空中楼阁》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台湾出版),其作者是李乐薇,台湾的当代作家,其擅长散文的撰写,文笔清新、风格融合、语言优美、温婉含蓄。

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那作者笔下所描述的空中楼阁是什么样子的呢?难道是建立在空中的楼房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开始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作者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空中楼阁的具体情况。

二、正课

1.走进课文

(1)疏通生字(通过多媒体展示较易读错的生字和读音,对个别词语进行解释)。痣(zhi)、宁谧(mi、 山脊(ji)、一幢(zhuang)、绿野阡陌(qian)、游目骋怀(cheng)、给予(ji)、栖(qi)。导语: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件上的字词。设计意图:对生字进行疏通:一是请一位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对汉字进行初步的感知;二是在速度文章的过程中,更好的让学生结合文章,理解生词的内涵。

(2)阅读全文、读一读,谈一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句子或者景物?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学习改变以往教师主动讲授的方式,采取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读他们想描述的精彩的景物和片段,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不受教师约束的条件下,自主的走进语文课文之中,走入文章描述的景色之中,体现文中的空中楼阁的样子。为下面能够理清文章所描述的空中楼阁以及四周的景色,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文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教学情景一:在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讲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作为一个指引者,类似助听器的一个角色,能够让学生自觉思考,跟随着学生的思想,把握好課堂教学,适当启发学生去理解文章,想象文章描述的景物和画面,师生不断的互动和提问,找出本文的教学重点。

(3)同学们在速度课文,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之后,那么以上同学所描述哪些是描写了山、树与小屋的依据,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①小屋与山:生: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句话写出了小屋的古典美生: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写出了小屋环境的和谐生: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天空掠过一只飞鸟。写出了小屋的灵动的情调。师:山上有了小屋,就好像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有一风帆飘过;辽阔无垠的天空,友谊飞燕穿过。单纯的底色上出现了灵动的色彩,使得山川美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请同学们仔细想象这样一副美丽的画面,由动到静、动静结合,单调的画面出现了生气。②小屋与树:生:小屋含蓄有风度,大树笼罩着小屋。生:许多树是高大的,小屋却是小巧的。生:许多树呈现绿色的背景,小屋却别致而出色。师:树是动的,衬托着小屋的安静;树是高大的,彰显着小屋的小巧。树同时也有着绿色的背景,衬托着小屋的含蓄、别致。我们可以看出小屋“含蓄而风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小屋的气质、富有生命力,体现了作者无比的热爱之情。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的观察角度发生了什么样变化?生:刚开始作者是近看,角度转变为,由近变远,站在山下看。师:很好,那我们看看所描述的小屋是什么样的?生:山下看到的小屋,是像小鸟一样,轻灵和自由的。师:站在山下我们可以看到,树挡住了小屋,小屋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凌空而起,文章所描述的小屋像鸟、蝶一样,自然和轻盈。若是没有小屋,就没有了现在的生气,小屋成了山上作为突出和标志的建筑。恰如文章所说的“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使得小屋更加的美丽动人。总结:文章前半部们通过对小屋周围的山、树的描写,山与小屋以及山与树之间的关系,彼此点缀,相互映衬,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含蓄生动、和谐幽雅、清新自然的坐落在山林中的小屋。师:文章第九自然段写了“大路是大道”,小路不是很小么?相互矛盾么?体会下作者的用意。生:“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虽然说,小屋很小,是因为收到了土地的限制,有限的土地,房屋更小,花园比小屋小,小路比花园小,但是文章作者展现的是领空的无限。总结:跟随着以上对于文章的分析,来具体的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

2.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所描述的景物以及景物与小屋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对于小屋的描写,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对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景物的特点以及景物之间的关系,来具体的展现小屋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学习,来具体的体会文章作者对景物的感情以及展现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以及整体认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同感和喜爱感。教学情境二:通过文章中作者对自然景物感受,同学们互相交流,会拿出文章的主旨。

3.语言特色分析

(1)阅读文章的句子,将有语言特色的句子划出,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2)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两相对称的句式,体会文章赏景的感觉以及表现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3)化用古诗词。体会作者运用浓郁的诗句所展现的景物的神韵。设计意图:文章的阅读,尤其是景物的描写,都要字字、词词去揣摩其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所涵盖的古典的诗词名句,细细品位文章,把握语言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会积累好词好句。教学情境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句子的语言特色?同时分小组谈论,不同句子所运用的不同的修辞手法,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4.写作特色概括

(1)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设计意图:文章主要运用了先实写,后虚写的;多角度描写的写作特色。既涵盖了写景,也有抒情,让学生能够通过文章写作特色的探索,找出文章的景物描写的逻辑方式。教学情境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并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三、课后作业

1.通过文章对小屋的描绘,画出我的空中楼阁的样子。

2.思考: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文章作者的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

9.《我的好朋友》教学反思 篇九

幼儿对活动的热情需要教师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而这次活动是在幼儿已有经验上开展的,因此我主要采用了语言教育方法中的想象讨论法、观察法、操作法。

(1)想象讨论法

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运用想象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特别是在第三环节“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即请幼儿根据下雨、晴天、阴天、晚上的不同时候想象这对好朋友在哪里?做些什么事情?这时幼儿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画面内容精彩纷呈:有荡秋千;撑着雨伞去电影院看电影;在灯下玩跳跳棋;阴天的时候,这对好朋友会一起去买伞。幼儿沉浸在想象的喜悦中。

(2)操作法

动手操作是幼儿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两个好朋友》虽然是语言活动,但是让幼儿动动手,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组合图片,并尝试讲述;画画自己的想法,使幼儿在画画讲讲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图片的理解,使部分不敢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也有了表现的机会。

(3)观察法

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是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容易感知阅读的内容,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这四幅的画面内容生动,并且具有鲜明的时间特征即白天、阴天、下雨、晚上。另外其中两幅图还有地点上的不同就是湖面和岸上,特点鲜明,形象逼真。 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可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起到了兼顾全体和个别的作用,使幼儿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发现新事物的快乐。

二、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一开始,幼儿就在老师的带动下,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在打乱图片顺序创编新故事环节中,有很多幼儿将图片排了多种顺序,也讲了多个故事,说明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形式是很喜欢的。但在后来的讲述中,我发现很多幼儿的思维还局限在原有的故事上。课后我认真思考,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因为幼儿对这种创编故事的形式比较陌生,又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陌生的老师,害怕心理压制了孩子的表现。第二点:在前期经验准备时,虽然幼儿理解了这个故事内容,但对每幅画面细节处的观察还不到位。这直接导致幼儿想象的局限。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鸟和乌龟的动作变化,以此来想象它们之间的对话,发现好的词汇可以让孩子学一学,发现有趣的动作模仿一下,这些都可以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第三点:在前期准备时要注意帮助幼儿积累一些词语,让他们在创编故事时有话可讲,有词语可以运用。

三、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

记得在活动中有一个孩子说不出下雨时小鸟和小乌龟在干吗,下面的孩子一起帮助他,气氛温馨而热烈,幼幼间的互动引发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这时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在这点上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应该想到自己如何开展活动会更方便,何种教具更容易寻找,而是应该考虑到孩子会对什么感兴趣,孩子在这种设计下会有什么表现等等。活动设计考虑的应该是幼儿,而不是老师自己,《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只能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邀请幼儿讲述创编的新故事环节时,我本来预设的是两名幼儿来讲述,其中一名是和我一样的排序方法。但在今天的活动中第二位孩子还是和我的排序方法是一样的,此时我就让她继续讲她的新故事,满足了幼儿的讲述欲望。

做得不够的地方就是:

1.教师应有针对性、多样性地评价幼儿讲述的故事。比如可以说:你刚刚用到了‘雨过天晴’这个词,你说得真好。你刚刚讲到了‘小鸟生病了,小乌龟驮着小鸟去看病,这个情节很有趣。’这样既是对讲故事幼儿的肯定和鼓励,又能让其他幼儿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有得到提升。

2. 在最后环节我急于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很多幼儿与同组的幼儿没能很好地交流创编新故事。特别是上来讲述的这组幼儿,他们刚刚画完了自己在不同场景下这对好朋友在干的事情,没有时间一起讨论绘画内容,使看起来合作的绘画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四个个体。因此被邀请讲述的幼儿讲述的是不连贯的图片故事。

其实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四人合作,在活动设计上可以做这样的调整:请四个好朋友到前面来,先商量自己画什么天气,哪个时间放在第一,你们准备画什么样故事,经过这些思维的碰撞再进入到集体绘画活动(哪怕他们有争吵,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幼儿之间的合作一定更加融洽,想象一定更加丰富,幼儿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发展。

10.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篇十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学生分析:

从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看,现在的孩子可能很难感受到像课文中阮恒对小女孩那种“高于生命”的友情,他们更多的感受可能就是在“借块橡皮、借支铅笔”等这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上。因此本文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均在于让学生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通过让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后感悟,感受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阮恒的重情重义,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习目标: 1.情地朗读课文。

2.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生字词、重点句段、战争场景图、和课文插图等内容的课件。

2.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抽血和输血的知识。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诗。(多媒体播放儿童配乐诗朗诵《朋友》)

朋友,是一棵大树。围在我们的身边,用枝繁叶茂的叶子庇护着我们。朋友, 是一件厚厚的外套。天凉的时候,为我们保暖。朋友, 是一把雨伞。下雨的时候, 为我们挡风遮雨。

有一种爱很小很小,可它,却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付出一切,这就是朋友的爱。

师:这是一首写朋友的诗,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小故事,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走进文本之前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怀有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之情,为感受主人公内心世界做好铺垫。这样,既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堂,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友谊的真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她是谁?我是谁?

生: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同学们动脑筋提出了问题,只要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就一定能读懂这些问题的。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读课文,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吗?那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 草垫 啜泣 呜 咽 拳头 竭力 阮恒 迫在眉睫 噢 流血 输血 血型 血管 抽血 献血)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正音、巩固练习。区分“血”字的读音:“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3)齐读词语。

师:词语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刚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课文中的“她”指的是? 生:小姑娘。师:“我”指的是? 生:阮恒。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战争时期,有个叫阮恒的小男孩虽然以为献血就要死了,但是还是勇敢的为受伤的朋友献血的故事。【意图:从课题入手,学生质疑,整体感知。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读字词,区分“血”字的读音,反复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师:(大屏幕出示战争配乐图片)(教师引述一、二自然段内容):故事发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生命消逝在战火硝烟里,更有许多无辜的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还要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大屏幕定格受伤的小姑娘。)

【意图:课文的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这些都离现在的学生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播放一些战争的图片:因为战争人们家毁人亡,孩子们惊恐害怕的神情,无家可归的悲哀,配上大提琴低沉、哀怨的音乐,教师动情的引述,学生能入情入境,与文本的距离很快被拉近,也很容易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一)、抓住“迫在眉睫”学习课文

3、4自然段。

师:这个受伤的小姑娘她现在情况如何呢?她的伤势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自然段,把描写小姑娘当时情况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伤的最重,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师:是呀,当时的情况多么紧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句子)

师:看来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情况的危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我们继续来交流,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了解到了小姑娘的情况。

生:我从“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这句话,了解到小姑娘需要立刻输血。(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她正在死亡边缘挣扎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课文中用了个什么词?说输血怎么样? 生:迫在眉睫。

师:还能再等吗?(生:不能)还有时间让大家再考虑一下吗?(生:没有)

师:是啊,情况如此危急,输血——(生:迫在眉睫。)【意图: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教学“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大意,也能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矛盾心理。

师:就在这个迫在眉睫的时候,谁站了出来愿意为小姑娘献血?

生:阮恒。

师:阮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对吗? 生: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体会到阮恒当时是很犹豫的。(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看到这句话,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举起手又放下去?放下去了为什么有举起来?

生:他的手为什么要颤抖?

师: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谁来找一下这句话里有哪些动词。

生:举,放,举。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现在老师来读这句话,你们来做动作,体会一下当时阮恒的复杂心理。

(师读句子,生做“颤抖地举”“放下去”“有举起来”的动作。)

师:阮恒在做每个动作时,心里都想些什么呢?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的举了起来,他想?

生:他想,小姑娘现在需要血,我要为她献血。

生:他想,她是我的朋友,我要救我的朋友!

生:朋友遇到困难,我要帮助她。

师:是啊,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小姑娘受伤了,应该救她。可是

——这只小手——突然又放下去,这时候他想?

生:献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生:把血献给了她,那我会不会死呢?

生:如果我献血了,还是不能救她,而我也会死去那怎么办?我还是不要献血了吧。

师:小阮恒害怕了,所以他放下手了,可是——“然后这只小手又举起来”同学们,这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

生:我还是献血吧,我如果不献血她就会死的。

生:她是我的朋友,我要为她献血。

生: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如果我受伤了,她一样会救我的,我也一定要救她。

师:经过了短暂的思想斗争,阮恒最后决定要为小姑娘献血。多么勇敢的孩子啊!把自己的理解送到句子里去,体会着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生:带着刚才的体会,再读句子。

【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让知识的获得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我抓住三个动词展开教学,教师读句子,学生相应的做动作。感悟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小男孩的生死抉择,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内心,加深与文本的对话,为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做了铺垫。】

(三)、感情升华:献血义无反顾。

师: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说的话不多,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动作、表情来体会阮恒的内心。自由读课文8——10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神情和动作的句子,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细细品味。(学生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他一动不动体会到阮恒很坚强很勇敢。师:能把他的这种坚定、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再读句子)

师:继续交流,你找到的句子。(教师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的语句)

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生: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师:这几句话是有关阮恒献血过程中神情和动作的,每句话中都有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啜泣、呜咽、哭泣,都是描写哭的词语。师:那同学们,你们平时也都哭过吧,(生:哭过)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呢?

生:我伤心的时候会哭。生:我生气的时候会哭。

生:我有时候感到很委屈也会哭。师:那阮恒是因为什么哭的呢?

生:阮恒因为内心感到很害怕很痛苦,所以哭了。师:是呀,他因为内心的害怕,而哭泣,那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阮恒内心的害怕与痛苦吗?

(生: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师:这三句话中都写到了哭,但这几个写哭的词语又有什么不同呢?(点击啜泣、呜咽、哭泣变红)

生:我觉得啜泣就是轻轻的哭,呜咽,就是哭出声音来。师: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词的解释,你又能发现什么。(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解释。啜泣:一吸一顿地哭。呜咽:低声哭泣。)

师: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阮恒哭的越来越厉害了。

师:是呀,他哭的越来越厉害,他为什么会哭的越来越厉害呢?

生:因为他内心的害怕与痛苦越来越强烈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阮恒内心的害怕和不断加深的痛苦与害怕表现出来吗?

师:第一次,害怕突然涌上心头。生(读句子):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师:第二次,血液不断地抽出,阮恒心里感觉很害怕。生(读句子):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师:第三次,他害怕极了。

生(读句子):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师:那老师想问一下,阮恒,你是因为抽血的疼痛才如此害怕吗?(生:不是)那你怕什么呢?

生:我以为抽完血之后就会死了,所以觉得很害怕。生:我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感到很害怕。

生:我感觉到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了,所以害怕极了。师:原来阮恒害怕死亡。死,都怕。谁不希望活着,但是阮恒抽回自己的小手了吗?他要求医生停止抽血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这句话中体会到,阮恒虽然内心充满了恐惧,但是他却依然勇敢给小女孩输血。

师:是呀,多么勇敢的孩子呀,让我们看看阮恒当时的动作,想象一下,他内心的感受。(点击出示相应插图)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意图: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巧用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师:当医生用轻柔的话语安慰了他之后,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谁来当医生安慰一下痛苦的阮恒?

生:阮恒,你不用害怕,其实我们只需要你一部分血就够了,你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师:当阮恒听了医生的安慰,立刻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阮恒心理“矛盾、紧张、害怕”的原因;围绕原因,启发、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留下的“空白”(医生安慰阮恒的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更让学生充分感悟阮恒为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

师:但这些知识阮恒原来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当阮恒颤抖地举起小手的时候他以为自己? 生:就要死了。

师:当阮恒一动不动的躺在草垫上的时候,他以为自己?

生:就要死了。师:当看着自己的血一点一点从身体里流出来的时候,他以为自己?

生:就要死了。

师:阮恒也害怕死亡,可他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你感动吗?(生:感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再和阮恒一起去体验一下那漫长的抽血过程吧!

(课件,配乐,师生合作读)师引读:过了一会儿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师:又过了一会儿

生: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师:接着

生: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意图:升华情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深入理解文本,加深感悟,对于重点语句,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突显主题:她是我的朋友

师:愿意放弃生命,去换得别人的生命,这份善良让所有人为之感动。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

生: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指课题)

师:当阮恒颤抖地举起了小手时,他心里想: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当阮恒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时,他心里想——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当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的时候,他心想—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这样的朋友,值得我们一生珍惜。我不禁想起一句话。

(课件出示:)“有一种爱很小很小,可它,却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付出一切,这就是朋友的爱。”

(生:齐读。)

11.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朋友的朋友 篇十一

在生活中,遇到有些事情就像遇到海浪,一开始你会感到措手不及,但慢慢地你会发现,对抗它只会让你遍体鳞伤,唯有纵身跳入,才有可能从另一头冲出来。第一次被告知我上了“秘密”时,我还以为那是某个榜单,高智商或者好品位,我想至少有一项我会榜上有名吧;第二次被告知我上了“秘密”时,我才知道它原来是一个社交软件,一群名为“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朋友的朋友”的业内人士,在这里像剥洋葱一样将他们的某个“朋友”一层一层地剥掉;第三次被告知我上了“秘密”时,我居然从心里敬佩起这些“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朋友的朋友”,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不是一个无名小卒;下一次被告知我上了“秘密”时,说不定那个享受舌尖上快感的人就是我自己,因为制造自己的八卦远比制造自己的事实容易得多。

听说在美国,凡是想要挣钱的人,最后都会心想事成;反正在时尚圈,凡是想要嚼舌根的人,最后肯定都会心想事成。我曾经有一个同事,他的口头禅是“别惹我,我的嘴巴可大着呢”,八九年过去了,在我看来,他造谣生事的本领的确远远超过了他的编辑能力。八卦,有时候它就像黄蜂一样不饶人,有时候它又如蝴蝶一样轻盈,它散发着醉人的气息,令人沉浸其间,变得飘飘然起来。

有人飘飘然,就会有人鸣不平。我一个真实生活中的朋友感叹道:“现在的某些社交软件已经变成了行业内的泄愤工具,揭露、爆料、发泄、谩骂……大家都化身为‘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朋友的朋友’,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危机,因为我们之间快被‘秘密’给撑破了。”一方面,我认为对原本的事实加油添醋,其实也是时装业创造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被如铅球一般沉重的闲言碎语狠狠地砸过之后,我对朋友的这席话完全赞同,毫无异义。

近日,英国模特Cara Delevingne因为Plum Sykes在《Vogue》上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她两次在采访中迟到并且睡着,而与其展开了一场口水仗。Cara关于此事在Twitter上发表了自己的评论:“睡着只能证明我工作太辛苦了,我为自己的努力拼搏而抱歉,这件事只能证明时尚界不是那么善解人意。”

时尚界善不善解人意,倒真的无妨,这个产业正是靠着众人的议论而繁荣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的看法实际上比事实本身更重要。这不,凭借着关于迟到和睡着的八卦,Cara连同她正在拍摄的广告以及她饲养的兔子,一起登上了这段时间模特新闻的头条。

所以说一个人想要在时尚界活得淡然,至少意味着两件事:一、有勇气面对“我的朋友”以及“我的朋友的朋友”;二、下定决心忽视他们。

12.我的好朋友 篇十二

从古至今, 人们都很爱书。那么它又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书中自我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什么书可以伴你成长?因为一本书中有许多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值得你欣赏的地方, 值得你评估的地方。

书籍——知识的海洋, 大海一望无际。书也如此, 好似那大海, 知识源源不断, 永远没有尽头。让几本好书陪在你身边, 哪怕是一本也好, 足够让你的优点大大增加, 知识越来越广……

成长阶段中, 需要的营养多, 但知识也要多。陪伴你的不仅仅是食物或者体育锻炼。一本好书要在无聊的时候, 翻开看几页;在伤心的时候, 翻开看几页;在开心的时候, 翻开看几页。书会给你带来无限的乐趣和充满活力的时间。

1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篇十三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我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预习先导,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具体体现在:

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

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这篇课文呢?我在设计预习上下了一番功夫。我深入地分析了教材,把重难点定位在通过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文,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而且让学生根据文章的.重点句子发散思维。这个表格看似简单但是包涵了课文的重点,通过心理活动的揣摩,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针对预习中的表格来学习。让学生找出在献血前描写阮恒的表现的句子。在这个环节我交给学生体会句子的方法是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学生能很准确的找出阮恒的表现的句子。如学生找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等等。学生从自己找到的语句中自己感悟阮恒这个人的品质,揣摩他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这一切的学习都是学生自主在学。找到重点句子都动情地读,认真地品,而且重点词语学生抓得都不错。学生的想像力也是很丰富的,学生能把自己想象成阮恒舍身处地想。有的学生说:“阮恒可能会想‘我就快死了,但为了朋友我就是死了也愿意。’”还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想‘我会不会马上就死啊,我真的不想死啊,但是为了朋友,如果我不给她输血她就会死,我一定要救她,为了朋友,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朋友死去。但是我好害怕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课文的重点把握也非常的好。看着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互相交流,争论。我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这些句子很多都有颤动、啜泣,那你们说阮恒是不是一个软弱的孩子呢,谈谈你的观点。”这一个问题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争相回答问题,而且都举出有利的证据。在讨论中学生掌握了文章的重点,认识了阮恒这个勇敢的孩子。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

14.《我的朋友》小班教学设计 篇十四

小班社会:我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知道多媒体的一些用处。

2、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乐意与他人互动。

活动准备:电脑、视频设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 ,你们有好朋友吗?吴老师也有,可是她在很远的地方工作,那怎么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呢?我想起来了,平常我们不在一起的.时候,就用这个电脑交流的,今天我们就通过电脑介绍大家认识。(打开视频)

二、基本部分

1、老师互相作自我介绍。

2、幼儿作自我介绍。

那边的小朋友通过视频向我们班的幼儿作介绍。

师:小朋友,那你们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

那边的小朋友已经向我们介绍了自己,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自己介绍给他们呢?

请部分幼儿做自我介绍(姓名、几岁、属相、所在幼儿园、班级)

3、小结

师:今天,我们和X幼儿园X班的小朋友成了好朋友。我们两个班成了好朋友 ,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呢?

(鼓励幼儿说出: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以后我们可以把我们在幼儿园快乐的事情通过电脑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把他们的照片发给我们,让我们知道。

三、结束部分

15.我的好朋友——点点 篇十五

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更是童年的好伙伴。小动物们顽皮、活泼、有趣,陪伴很多小朋友成长。爱护它,照顾它,和它一路同行,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

去年,妈妈的同事送给我一只小黄狗。我开心极了,因为我一直盼望有一只小狗。

小狗来我家时只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黑黑的眼珠滴溜儿乱转,好玩儿极了。它没有名字,妈妈让我自己给它起名儿。我 看到小狗两只眼睛之间有一个小白点,还挺好看, 就灵机一动,说:“就叫它‘点点’吧!”妈妈说很好。于是小狗就有了这个名字——点点。

点点刚来我家时还很小,只能喝牛奶,可是我觉得只喝牛奶不够,就把妈妈给我买的饼干给它泡在牛奶里。它很喜欢吃。每次我喂它的时候,它都会摇着小尾巴在我面前转,等吃完后,好像很感谢我似的还是在我的面前转圈。我如果蹲下来摸它,它就会用舌头舔我的手,舔得我痒痒的。我好喜欢它呀!

因为我要上学,爸爸妈妈要上班,白天家里没人,我们只能把小狗放在它的窝里。每天等我们回来时,一开门小狗就会跳着跑过来迎接我们,对我是又扑又舔。我开心,小狗也开心。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们不能每 天遛小狗,只能在周末遛它。每到这个时候,是点点最开心的日子。一到楼下,它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乱跑,我拉着它都快跟不上它了。这是我和点点最快乐的时光。

我希望大家都来保护小动物,因为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 我 的 好 朋 友 —— 点点》的作者苏元:

上一篇:关于励志文章800在字下一篇: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