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2024-07-18

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精选8篇)

1.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篇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这在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有集中阐述。孙武也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其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孙膑兵法》作者孙膑,《吴子》——作者吴起,《六韬》——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也就是说这是戚继光打鬼子的经验总结。另外再推荐一本《周易》(或称《易经》),“要说这本书,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出自《明朝那些事儿》,据此书说明朝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就在《周易》中领悟了所谓百万合一之兵法(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值得一说的是俞大猷有可能最早提出了海战的大炮巨舰理论,其所著的《正气堂集》明确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另外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的著作中可能也有关于军事方面的论述,据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和日本江户末期思想家,兵法家佐久间象山都是他的粉丝。

西方主要大国军事思想最开始主要受普鲁士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影响,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克劳塞维茨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出自《战争论》,第1卷。这是西方早期军事思想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大区别。另外西方对军事思想比较有影响的军事著作还有美国人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本书产生了海权论,对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大炮巨舰产生了直接影响。还有意大利的杜黑的《制空权》核心是空军制胜理论。其思想影响了当今西方主要大国乃至全世界军事建设的方向。另外我所知道的西方的军事著作主要以阐述战术思想为主,很少有像《孙子兵法》和《战争论》阐述战争核心思想的。比如隆美尔的《步兵攻击》核心思想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隆美尔的另一部著作《进攻力学》主要阐述进攻的槓杆战术,其核心内容是正面佯攻敌人,而将主力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後方或一侧,给敌人以致命打击。

2.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篇二

一、中国古代服饰艺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人认为“天”是外在的意志、理想、福地的化身和所在, “天”被视为神圣的、伟大的、无限的, 人间事物由天所定。古代服饰的形制和色彩分别体现了人对天的尊崇, 乾为天, 未明时为玄色 (黑色) , 坤为地, 为黄色, 故上衣玄下裳黄。古代服饰中尤其重冠, 冠上为天, 冠的形制更要体现对天的崇拜。天子之冠有十二旒, 每旒贯以玉珠十二颗, “十二”这个数字体现了人们对一年十二个月的天文观, 由“十二”的观念引申到宇宙万物, 概括出十二纹饰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

“天人合一”还体现在服饰以宽大、飘逸、含蓄为美。由“天”之神圣、伟大、无限所推演出来的“大”于是也成了一种美的境界。中国古代服装一直以宽袍大袖为尚, 把自然的人体隐藏于宽大的袍袖之中, 给人以神秘、内敛之美, 力求与“天”合而为一的神韵。衣袖裙裳要宽大, 如人两手舞动, 则两宽大袖片随之飘动, 形成气势。人行走时, 上体衣袖下体裙裳随之飘动, 同样形成宽大之势, 帝王豪绅尤以衣袍宽大为美。基于此种审美观, 中国古代服饰不追求立体感, 而追求平面的“面”感。在裁剪方法上不需做过多的分割组合去追求“体”的感觉。所以, 中国服饰的传统裁剪法为平面裁剪法, 不同于西方流行的立体裁剪法。

二、中国古代服饰艺术追求礼制秩序美

中国伦理道德对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服饰艺术发展中, 儒家的礼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从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服饰才为美, 只有充分体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等级秩序的服饰才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 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什么样的帽子配什么样的衣服, 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在不同的礼仪场合, 不同等级的人必须穿着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服饰, 这些服饰在颜色、材质、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周代的冠服制度规定极严, 同为裘服, 也要根据皮质、颜色来划分等级。天子穿白狐裘, 诸侯及大夫、士穿青狐裘、黄狐裘, 庶民则穿犬羊裘。自周以后, 冠服形制被历代传承相袭, 虽按各代统治者之意略有改动, 但其基本形制却大同小异, 尤其是显示阶级差别的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三、中国古代服饰艺术以华贵、精细、丰富为美

服饰艺术离不开审美艺术的一般规律, 华贵、精细的服装与饰品无论在手感、体感、质地、光泽、色彩等方面, 还是在工艺水平、适体状况、贵重程度、使用年限等方面, 都给人带来更高程度的满足、愉悦、自信、富贵的审美感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织锦和不到一两重的素纱禅衣, 河北出土的金缕玉衣, 其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均为后世所称颂。唐时的百鸟裙, 将多种鸟羽捻成线同丝一起织成面料再制成裙子, 色泽艳丽, 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会出现不同的色彩, 堪称珍贵。清时龙袍, 在蓝素缎底上以孔雀羽铺底, 用丝线将很细的珍珠串起来绣成龙, 珊瑚球绣火, 捻金线、银线等珍贵线材和五彩绒丝绣龙, 不同部位大小龙共9条, 大龙间绣有彩云、蝙蝠、八吉祥、暗八仙、八宝、三多纹、灵芝祝寿纹等。前后襟下幅绣平水寿山福海纹。各种材质、各种工艺达到完美组合, 精美绝伦、令人惊叹。衣冠古国的服饰瑰宝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四、服饰艺术具有具体化、个性化的审美特征

楚汉时的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 并与先秦理性精神相辅相成的又一美学思想。楚汉的浪漫不同于后世的浪漫, 它的浪漫是因气势与古拙的结合, 充满了整体性的浪漫。一种具有运动感、气势恢弘而又古拙的服饰风格出现在服饰艺术的历史画卷上。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服饰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其纹饰图案充满丰富的夸张力和浪漫的想象力。汉朝的恢宏气势在服饰上形成朴实与舒放的独特风格, 汉袍褒衣博带, 宽袂如荫, 曲裾如翼, 气度深沉而庄严。魏晋时期, 随着玄学兴起、人们思想的觉醒, 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 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在这种背景下, 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身着大袖衫, 敞领开怀, 解衣当风, 或捋袖至肩, 或分襟露足, 或褪衣出臂, 或去冠散发等, 这都是一些完全不合礼制, 却比较个性化的服饰形象。

中国古代服饰艺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中国其他艺术及其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形成了自身独立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中国服饰古代艺术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独特的风格特色存在于世界文化宝库中。“衣冠古国”服饰之渊博,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体现和继承中国古代服饰精髓, 是现代服饰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充分理解古代服饰深刻内涵, 现代服饰才能融会贯通, 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与模仿。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2]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4]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篇三

【关键词】和谐思想 和谐社会 中国梦

一、儒家和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先秦时代开始了其漫长的理论研究生涯,先秦时代作为中华文明极度繁荣时期,诞生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和理论。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在这一阶段,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动荡,上层建筑逐渐土崩瓦解,在连续征战和政权更迭的状态下儒家和谐思想逐渐产生。以孔、孟、荀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儒家学者们即继承了先进传统文化,又将儒家和谐思想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传统农耕经济带来的影响

儒家的“和”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经典的儒家思想乃是从西周“以德慎罚”的文化背景中孕育而生。由于传统的农耕经济的逐渐推行,使得当时的百姓们愈加寻求稳定安逸、和谐同乐的生活方式,以致社会人口流动降低,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趋于稳定的生活状态,更促使了百姓们产生反对战争的民族意识和寻求平静的生活期望,以此为华夏儿女较为保守但极具包容性的文化品格和民族特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能力较低,以当时的国力、物力和人力,规模也无法再继续扩大,百姓的知识水平和生产技术都极为有限,在火山爆发、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祈福,渴望风调雨顺、渴望安定团结。长久以来对稳定和谐的寻求逐渐形成了百姓的中庸之道,而这种万事求稳的思考方式也渐渐根深蒂固。在春秋时期之前,国家掌管着土地的所有权,普通百姓是不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推动耕地经济的主要途径就是集体劳作。而随着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进步,公田私田交织而作的景象日趋形成,儒家和谐的文化思想也随之成型,而中华民族本就特有的脚踏实地、扎实肯干的优秀品质和实施稳中求成的中庸之道对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更是大有裨益。

2、宗法等级制度相继崩溃瓦解

西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同时宗法封建等级制在依靠亲缘关系与道德伦理约束的基础上,更加仰仗于权势,此时,分封制做了很大贡献,“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因此,最高集权的经济与权力逐渐分散,王朝日渐落寞。礼乐作为宗法封建等级制的成果,随着宗法封建等级制的不断衰退、瓦解直到礼崩乐坏,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真正结束和另一社会制度的新的开端,以孔子等人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承担起总结历史、反思历史的重要使命,使“礼”成为先秦儒家和諧思想的首要内容之一。

3、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现状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宗法封建制度崩溃过程中产生的全新人群被称为士大夫,他们人格独立,思想开放,成为当时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较为积极的分子,诸子百家多数是从这部分人群中产生的。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这些思想活跃的群体在关于政治方面提出了个性的见解,使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为儒家和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孔子认为比礼乐仪式背比表面仪式上更为具有价值的理论,即“道”,“儒”应当追求礼乐中的“道”,以构建新的社会制度。儒家和谐思想就蕴含在“道”之中,鉴于春秋末期的连年征战,百姓生活饥寒交迫,再加之宗法等级制度瓦解、礼崩乐坏与社会思潮的全方位化发展,先秦儒家学者们更畅想创造一个富强、安定、美好、和谐的大一统天下,希望通过和谐稳固的、理想化的社会建设,逐步消除困苦和贫富差距,更着重表示“和为贵”,因此可以判定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是在百家争鸣的文化状态下形成发展起来的。

二、儒家“和谐”的基本含义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天人合一”思想反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强大作用,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不违背天意,反对恶意破坏自然和片面利用自然。这一思想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提出了诸多主张,孔子提倡“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中曾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之焉”。这里主张“和”是对待世间万物的普遍原则;“中”是天下一切情感的根本,从而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正常,万物就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了,强调了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也强调指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2]宋代的张载也曾提出“民吾同胞,地吾与也”的主张,这些都强调的是人类友好地处理自身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和世间万物是朋友的关系,天与人,万物与人类追寻其本质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古代先贤先哲们不仅强调了天、地、人要和谐的思想,更提出了要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草、木、鸟、兽等自然万物,即保护自然资源的主张。孔子极力倡导“钓而不纲,弋而不宿”,即倡导不用钢丝打鱼,要用鱼竿钓鱼,不要涉猎夜宿的鸟类,强调保护自然万物,强调保持生态平衡,实质就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

首先,提倡以“仁爱”调和人际关系。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助互爱,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把对自己老人的尊敬之意和对自己孩子的爱护之心推及到关心他人身上,以此为前提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主张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宽厚待人。“和而不同”是孔子提出的在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目的,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再次,主张以“忠信”待人。忠诚守信在传统和谐思想中是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条件。“信则仁焉”中把诚信定义为一个人具备“仁德”素质的必备要素,由此可以看出忠信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在身心关系方面

主张人们的身心和谐,经常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礼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望。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2]孔子肯定了富贵是人人渴望的,但必须用正当的手段索取它。又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认为财富可以求得的话,即使从事低贱工作也愿意。还说:“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也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用正当手段获取的富贵,即使吃粗饭,喝白水,以弯曲的胳膊为枕头,其乐也在其中。孔子尤其强调:“君子惠而不费,老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2]强调人们的身心永远要保持在中和的状态。孔子特别强调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至老也,血色已衰,戒之在得”。[2]孔子这段话在于告诫人们在追求欲望以及利益的时候,要坚持中和的原则,永远保持平衡谦和的状态,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平和。

三、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和谐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命脉相传的不竭资源。 儒家和谐思想强调通过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重视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建设,既包括经济的、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文化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千百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和谐”的观念,这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精神支撑。

一、儒家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仅要求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道德精神支柱,以及民主法制的约束。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每个有着高尚道德品质和民主法制精神的中国人,公平公正的享受社会主义丰富的物质成果。从精神道德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从民主法制来看,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机会平等,赏罚分明,人民遵章守纪充满正义的社会;从物质角度来看,和谐社会是人民生活富足,国家经济强大,生产力极为强大,科技和工业极为发达,生态环境稳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能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也就是我们古典哲学提出的,“天人合一,阴阳协调,众生平等,万物有序”的社会。

二、传统道德品行是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在于和谐人际关系的确立,而人际关系确立的关键则是人们是否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对现在中国社会和人民群众,有着深刻的浸润与影响,是现代道德建设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把“德”和“兴”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德治”思想中的“正能量”。把“以德治国”治国方略发展到“以德兴国”的兴国方略,强调了道德在构建和湝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道德品行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方向引导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状态的稳定,更是指人们心理秩序或精神状态的稳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更是道德品行建设的事情。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无论哪一项内容,都有赖于高尚的道德品行来支撑,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的人们,才能做出合乎道德评价和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从而帮助民众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三、以儒家和谐思想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关系

儒家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处理国与国的关系等。首先,在思维方式上有助于我们纠正以往的“斗争哲学”偏差,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各种矛盾及时化解,使其社会的安定团结。其次,对外它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儒家的和合思想不仅为国际间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谋求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我们反对霸权主义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借鉴,融汇贯通,共创21世纪的人类文明。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和谐思想也详细地勾画出了古人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和谐思想的精华仍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渊源。建设和谐社会,自然涉及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涉及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当前应着力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稳固发展。在市场经济蒸蒸日上的大好时期,在不断完善的转型阶段,党中央及政府必须摆正位置、明确职能,以确保有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公共性、严肃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构建好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4.古代朴素领导能力思想 篇四

一、古代西方对领导能力的阐述

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奥德赛》中,已经提到了关于领导能力的看法,诗中认为领导者必须拥有四种能力:一是通过观察有效洞察事物的能力;二是通过交流控制意图的能力;三是通过互相依赖和长期共事建立信任的能力;四是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完善自己的能力。

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描述了伟大的领导者的领导风格;索福克斯勒的戏剧《埃阿斯》和《安提戈涅》中描绘了领导者的心理;莎十比弧的《奥赛罗》讲述了领导直觉的作用,而《李尔王》让人们看到了在考察继承人时不同的领导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古代关于领导能力的思想对当代研究仍有深刻影响。例如当代著名领导学家沃伦·本尼斯在《为什么领导者不能起到领导作用》一书中,对《奥德赛>中提到的四种能力进行了阐述。按照本尼斯的观点,对于领导者来说,洞察力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的洞察力令其可以看清组织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组织的工作流程。洞察力和职位之间的关系与想和做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二、古代中国关于领导者能力的思想

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个在历代帝王的得失成败中探索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因此,中国古代文明中蕴涵了大量关于领导素质和治理能力的理论。虽然古人的思想在表述上是直观和朴素的,但是其中体现的是独特的中国式治理理念,这些独特的理念对当前中国模式领导能力理论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比如中国模式的领导能力评价体系中,对思想品德要素的注重就是对申国德治思想的一种继承。

商周时期:属于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有汉代学者采掇旧说,假托吕尚编写的古代兵书《六韬》。该书以问答体的形式记录了姜太公和周文王、周武王的对话,最早对执政者和用兵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内容,即兼听广纳;顺应客观规律;权衡得失利弊;谨慎而果断;随机应变。

春秋战国时期:《左传》作为一本编年体史书,在记载春秋诸侯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对执政者品质进行了提炼,其思想主要有:忠于民、听于民、利于民;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以礼治国,重视规范;德行兼施,宽猛相济;善于谋,勇于断;选贤任能,上下协力。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执政者最重要的品德是施行“德化”。他在回答鲁定公关于如何领导下属的问话中讲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不仅仅指封建礼仪,实际上是一种泛化意义上的道德。因此,孔子反对专制独断主义,倡导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以德服众。“德”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而言,领导者素质应该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用人唯贤;二是对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三是对众人的评价要进行分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四是克服主观偏见;五是能容人,领导者应“薄贵于人”,能“赦小过”。

《晏子春秋》中强调了执政者选贤任能方面的能力: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丽不任,三不祥。同时对领导者选人用人能力提出六个方面要求: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讲信用,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宽厚大度;给予应得的待遇;不亲近谄佞之人。

老子从其“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理念出发,提出了一种“反向”的领导哲学,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戒盈处虚;谦居人下;不争之争;防微杜渐;欲夺先予;以曲求全;深藏不露;韬光养晦。他非常重视领导者品德和才能的修养,要求自觉做到不自命不凡、居功自傲;慎言慎行,正视错误,减少失误;胸怀宽广,能忍辱负重;远离声色,不要贪得无厌;以信取信。老子的领导哲学和对领导者的要求突出了以退为进、以屈求升、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守为攻,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从独特的视角给领导者以启迪。

在《战国策>这部辑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谋略或说辞的著作中,对领导韬略也有论述。首先,提出用人必须出以公心,察能而授官,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其次,提出领导者应有举纲带目能力,善于集中精力抓大事。第三,提出领导者要有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远见卓识。第四,提出领导者要善于扬长避短,通过正确实行赏罚调动下属积极性。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代表性的领导思想主要有:刘邦的治国和用人思想、司马迁的“智不可专”用人观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

性的是曹操的“唯才是举”思想和诸葛亮的用人方略。曹操的领导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珍策重计,任天下之智;唯才是举,用天下之贤;严明法纪,治天下之乱。而诸葛亮的用人方针为:选贤仟能,知人善任;法主德辅,科教严明;鞠躬尽瘴,唯贤唯德。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文帝励精图治,广纳人才的思想;唐太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用才之道;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贤能的领导思想以及宋明理学诸子关于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想;赵匡胤整顿吏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以及理学诸子关于人才选拔主张德才兼备的思想;忽必烈生产技术进步靠人才的人才观;朱元璋“严于治吏、明于用贤、宽养民、外儒内法”的领导思想等,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对选拔官员注重“才德兼优”,认为“论才必以德为本,有德无才,操守虽清,但不成事;有才无德,虽能济事,亦多败检”。在人才安排使用中,认为长于办事者多于世故而少朴诚,学问优长者又多不练达政务,有操守者往往不能理繁治剧,秉资敦厚者则多短于应变。若求全责备,则无才可选。这些领导思想和理念对促进清朝的兴盛发挥了至关重强再企救镟导考核心撬力模型上篇j要的作用。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清末一些政治家也对领导者能力提出了一些思想,代表性人物是曾国藩。他对领导者素质提出“五勤”要求:一是身勤,刻苦耐劳,不避艰险;二是眼勤,详细察人办事,杜绝官僚作风;三是手勤,及时收拾物品,记载事情;四是口勤,对同事互相劝勉,对下级勤于训导;五是心勤,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学于当局,则知其甘苦;问于旁观,则知其校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代表孙中山先生也是一个杰出代表,他致力国民革命四十余年,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领导思想。一是注意培养和延揽人才;二是建立文官考试制度选拔人才;三是用人坚持有才有德;四是相资为用,互助以成,大胆借用外才;五是因材而用,任使得法;六是建立对领导者的监督体系。

5.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篇五

从语言与逻辑关系看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

不同的语言影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维有其独特性,从而使得以思维中的推理为研究对象的逻辑也要受到语言的`影响.汉字的特征造就了汉民族思维样式,形成独特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有不同于西方逻辑的特点,即注重形象说明,忽视抽象概括;逻辑理论的明晰度不强;以推类为主体;重问题研究,轻形式概括.

作 者:曾昭式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处,河南,信阳,464000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2(4) 分类号:B81-092 关键词:古代汉语   中国古代逻辑   逻辑  

6.古代思想文化复习学案 篇六

一、主线发展规律

1.中国思想文化奠基于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其核心是_____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__________与________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__________。

2.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文学与艺术成就: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展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的_______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_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们的国粹

4、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先秦诸子百家治国观点:①儒家推崇“___治”,提倡“礼治”或“_____”,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______”。②法家提倡“______”,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_____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__________的中央集权国家。③道家主张“________”,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______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__________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5、社会环境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1)政治上,强调“大一统”,__________不断发展并强化,阻碍科技发展创新。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与农业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

(3)思想上,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北宋以后,__________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政策上,几乎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实行_______专制等,影响中国传统科技的________总结

二、主干知识点

(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1.儒家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___”“为政以德”“__________”;首创______,主张“_________”,打破贵族_____________的局面。

(2)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________”。

(3)荀子:主张“______”和“________”,提出“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认为“_______________”。

2.道家

(1)_____: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_____”,主张“__________”,希望回到_________ 的状态。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________的,认为放弃_________观念就能获得______________。

3.法家:________: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__________,实行君主专制,倡导及时_______________。

4.墨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汉代——独尊儒术,成为正统

1.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以___________为主,融合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三纲五常。

2.评价:有利于巩固__________,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_____________和打击____________;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_______________。

(三)宋明——理学、心学

理学产生背景:

思想渊源:儒佛道并行,吸收佛道精华解释儒家义理,推动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 主观努力:儒学家推动儒学复兴运动

政治需要:宋统治者为改变五代以来分裂、动荡局面,迫切需要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树纲常伦纪 宽松环境:宋代重文轻武,对学术较少干涉,书院讲学兴盛,学术活跃 经济基础: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1.程朱理学:“_____”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____________,体现在人身上就是___;把握“理”就要“_______________”。(1.不利于自然科学探究2.崇尚探究义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心学产生的背景

⑴明朝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⑵程朱理学官方化和成为科举教材以后,功利逐渐掩盖学术应有的探究精神,崇尚空谈,不务实际,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⑶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必须整治人心

⑷继承和发展陆九渊的心学,吸取佛教禅宗“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

2.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__________”,求“理”就是进行__________;

王守仁(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他认为“_____”就是心中的天理,只要克服_______、恢复_______就能成为圣贤; 宋明理学的实质:以_____________维护专制统治统治的新儒学

理学的影响:

1、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礼轻法的观念。

2、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创新; 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四)明清之际——儒学的批判与新发展

1.背景

(1)政治:________________空前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产生。2.概况

(1)李贽:____________,自称为_______,指出孔子不是______,批判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他反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宗羲:揭露______________是天下之大害,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思想;主张以“________”取代皇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提出“_______________”经济主张

(3)顾炎武:倡导__________,写成巨著《_____________》,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开一代________之先河。

(4)王夫之:继承发展了唯物主义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影响: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五)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意义及其在今天大放异彩的事例

1.原因——春秋战国处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时期(1)经济:生产力大发展(_______________),井田制崩溃;(2)政治:________崩溃,________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3)阶级:______________的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_________________,“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5)民族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________________加强 2.意义

(1)先秦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①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

(2)“百家争鸣”过程中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特点。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事例

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三、总结归纳

1、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的原因

(1)儒学在古代社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从根本上都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儒学近代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原因:①儒家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3 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家只能退居边缘。

②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

(3)儒学逐渐现代化的原因:①儒学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家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

②从历史上看,儒学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③可以用儒学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2、儒家思想的精华及价值(1)思想精华

①人与人的关系: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的精神;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主张言而有信的精神;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

②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以德治国的精神;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

③人对自身的反省与追求:提出修身要求,主张慎行自省,格物正心,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

④人与自然、天的关系: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等。

⑤教育智慧与求学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实施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相结合。

(2)儒学的现代价值

①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②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个人修养:“正身自省”“舍生取义”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④政治建设:“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一)基本情况

1.纸:_______时期,中国已有纸,东汉____________改进造纸术,蔡侯纸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刷术: _________出现雕版印刷,北宋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印刷。

3.火药: ___________火药用于军事,________广泛使用。

4.指南针

_________制成指南仪器——________,________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5、历法

6、四大农书

7、医学

(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从科技内容上看,__________强,而对事物___________的探索不够。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典籍______与经验________,缺少________。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_________,缺乏将科技转化为__________的意识。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三)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2.经济: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四)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因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程朱理学的禁锢,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也缺乏足够的人才。

4.归根结底是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三、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一)古代文学成就

1.先秦:_______和________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________与__________风格流派。

2.汉朝: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______、浪漫主义诗人____、现实主义诗人____。

4.宋代: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_______和______,婉约派词人有________和________,词适应了___________丰富生活的需要。

5.元代:______和_________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杂剧以_______的《窦娥冤》为代表。

6.明清:______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很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崛起是小说兴盛的重要原因。

(二)几个重要问题

1.盛唐成为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原因

(1)经济:唐朝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繁荣为唐诗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国家统一、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科举“以诗取士”促进了唐诗发展。(3)民族交往和中外交往促进了唐诗发展。(4)继承和发展了前代诗歌丰富的艺术经验。2.宋词流行的原因

(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2)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3)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4)其他:科举制的推动、社会的变化等也是宋词发展的原因。3.明清小说的文学特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了顶峰。(2)在思想领域,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4)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

(5)明清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写出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体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叛逆特色。

(三)对古代文学发展的认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内容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2.体现文化的承上启下。文学既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又进行了改革创新。

3.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迥异,艺术特色纷呈。文学作品的风格受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状况影响大。

4.古代文学的发展,呈现逐渐平民化的特点,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逐渐繁荣。

5.从文学的形式来看,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不同时期占主导的文学形式适应了不同时期的需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

6.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值得学习。

(四)古代中国的艺术 1.中国的汉字与书法

(1)文字发展历程_______——商_____——商周_____——春秋战国文字不统——秦____、隶书。

(2)书法发展特点:秦___汉___——魏晋发展成为____的书法艺术——隋唐风格多样——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______——明清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2.中国的绘画

(1)历程:新石器时代——起源;战国__________________绘画艺术成熟;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2)民间绘画:北宋:《清明上河图》;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贴画。

3.京剧的形成(1)发展历程: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流行于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博采众长,经过“徽汉合流”,融入秦腔、昆曲和北京方言。道光时期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2)京剧的特点

7.蹴鞠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 篇七

从历史上看,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了关于踏鞠的记录。殷商时期的蹦鞠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古资料的发现,一些学者通过对《殷墟文字类编·前编》 的一条卜辞以及东汉石网画像进行考证,认为最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了关于蹦鞠的记载,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汉代的兵役制和摇役制结合在一起,每到一年的秋季。 朝廷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检阅。而在郡太守所举行的,被称为都试的正卒检阅中,卫尉统领训练守卫京师的将士,带兵将领训练戍守边地的戍卒。检阅中各类兵卒的训练形式种类繁多,从现有文献看,蹦鞠是较常见的一种、制定了较为完备体制的训练检阅方式。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蹴鞠活动的流行与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政治和上层建筑,体育也是文化的一种。及发达的经济也决定着体育、娱乐等社会风气和时尚。唐代经济的繁荣昌盛必然带动文化娱乐活动在市民阶级中的普遍流行和发展。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蹦鞠运动盛行的朝代。经济的发展带动市民文化生活的发展,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了关于蹴鞠运动的描写。蹦鞠在诗词歌赋中的传承绵延不断。各类散文词曲、长短篇小说中, 都有记载。这说明蹦鞠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的范围广泛。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第二回在介绍高俅时写他踢球好而被引进,当了个太尉。 可见其球技高超。不同于蹴鞠在军队中的使用,在民间蹴鞠更多是作为娱乐活动。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把父亲从家乡沛县接到长安王宫中养老,一切用度吃穿, 极尽奢华。以显一片孝心。可其父因在更习惯山野休闲生活, 对锦衣玉食的皇宫生活并不习惯,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酚酒卖饼, 斗鸡蹦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意不乐。”刘邦遂下令依父居旧址重新建一处,请人与父亲进行各种娱乐活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唐代,蹦鞠逐渐失去了其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逐步走向平民化、娱乐化、游戏化。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繁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蹦鞠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元时期的蹦鞠在唐代蹦鞠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发展, 添加了宋元时代特色。不仅是蹴鞠的制作工艺有了巨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蹴鞠的踢法日渐增加。

蹴鞠的发展到了明朝开始逐渐趋弱,明代朝廷不仅取消了蹦鞠的宴会表演,同时明太祖洪武22年,为防止军士沉醉在玩乐之在军中取消了蹴鞠的训练方式制定了严格的军纪 : “下棋者断手,鞠圆者卸脚。”尽管这种残酷的纪律并没有从根本上禁止这种为社会各阶层所喜爱的蹦鞠运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人们对蹦鞠的兴趣,对古代足球在市民中的进一步普及产生障碍。阻碍了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民间蹦鞠的发展也大不如前。清朝中期,蹦鞠更是为冰嬉运动所取代,蹴鞠在朝廷和民间中逐渐销声匿迹。

中国古代的经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般的平民阶级生活相对困难,整天的生活围绕柴米油盐酱醋茶,很难拿出闲余的时间,闲余的钱财去进行这种娱乐活动,去购买这种娱乐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乃至建国后广大农村区域的足球普及和发展。古代的蹴鞠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有机的交流和严密的活动规则,进行活动的场地得不到保证,进行活动的人员长期流动,这使得古代足球的发展得不到有机的连贯。加之这种娱乐活动对人员要求较多, 影响生产,统治阶级并不赞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小农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能跟上时代潮流,人们忙于发展经济。古代蹦鞠就这样慢慢地不受大家的注意和关注,开展的越来越少,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但是蹴鞠作为古代的一项竞技娱乐项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他不仅为古代军队训练做出了显著贡献。并且作为一种娱乐项目,是现代足球的起源。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 山东淄博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 :“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自豪。”2006年4月,作为德国世界杯的一部分,德国汉堡足球博物馆正式开馆,向观众展示丰富的足球历史文化,包括作为足球起源地的灿烂的中国蹴鞠文化。

8.古代兵家的财政思想 篇八

兵以利动

在中国古代4000多种兵书中,《孙子兵法》始终被视为最重要的经典。不仅是因为它写作时间最早,是“百世谈兵之祖”,还是因为它的战略高度、政治高度。作为兵书,它不仅重视战争的技术和策略,更重视战争的政治社会环境,注重战争对财政的影响,带给民众的危害。

《孙子兵法》中对战争与财政的关系有详细的论述。他强调战争对财政的依赖:“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也指出战争消耗对民众影响巨大:“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他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提出“兵以利动”,“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在具体的财政主张上,孙子提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即役一次征够,不要征第二次。粮食也不能多次从国内往前线运输,要做到“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就是兵甲等装备的补充可以国内补充,但一开进敌境,粮草饲料等的补充都应该从敌国获取,就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军食可足也”。他特别指出,国家因为战争而导致贫困,不仅因为战争久拖不决,还有远道运输的因素:“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军队远征,必须征集大量民力随军运输,这种远道运输,必会使民众贫困。尤其大军聚集之处,还会因供求失调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就会使民众财富枯竭,导致国家无法征集到赋役。国家军力耗尽于战场,国家财力耗尽于百姓之家。一场久拖不决的战事加上远途运输,会使民众财富耗去十分之七,国家财力也因各种军备损失掉十分之六。明智的将军“务食于敌”,食敌一钟粮食,相当于从国内输送二十钟;动用敌人一石饲料,相当于从国内运送二十石草料。所以在战争中要大力奖赏士卒,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孙子强调“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兵家仁心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除了有传世的13篇,还发现了失传的《吴问》、《见吴王》、《四变》、《地形二》等篇,为研究孙子的财政思想又提供了新的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吴问》篇。《吴问》说的是吴王问孙子:“晋国政权掌握在范、中行、智、韩、魏、赵六家大夫手中,谁会灭亡,谁能最终成事?”孙子回答道:“范氏、中行氏两家最先灭亡。其次是智氏,再次是韩、魏,晋国政权最终会落到赵氏之手。”孙子是用六家的田制、税制和官吏数量、贪廉奢俭等指标来作为分析工具。

首先是范氏、中行氏,以80平方步为畹,160平方步为一亩。税率五分抽一。六卿中,田制最小,租税最重,这样国家财富多了,就会多设官吏,君臣骄奢,所以最先灭亡。其次是智氏。田亩之制,只比范氏、中行氏稍大,以90平方步为畹,180平方步为一亩,租税却同样苛重,也是五分抽一。同样是赋税多,君臣骄奢,官员腐败,但因田制改革,剥削有所减轻,所以比范氏、中行氏要晚一点灭亡。再其次是韩、魏两家。在田制上,他们以100平方步为畹,200平方步为亩,税率还是五分抽一。同样是国家富裕,致使人民贫苦,官吏众多,急功数战。只是因为其亩制稍大了一些,人民负担相对减轻,所以能比智氏又多残喘几天,亡在三家之后。最后是赵氏。和前五家不同,在六卿中亩制最大,以120平方步为畹,240平方步为亩,而且采取了免税的政策。这样则民富国穷,国家只能少置官吏,君主简朴,官吏清廉,晋国必然归于赵氏。

最后通过吴王的口提出“王者之道,厚爱其民”的道理。孙子的王者之道,就是要扩大田亩制,实行大亩制;要少收税,藏富于民;要少设置官员,君臣廉俭。亩制不仅和农民耕地大小有关,也是当时赋的征收单位。在《黄帝伐赤帝》篇中,孙子提出进行战争必须得“天之道,地之理,民之情”。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因民所欲,以利天下,才能使“天下四面归之”。还提出富国强兵必须“休民、艺谷”。休民,就是与民休息;艺谷,就是发展生产。

孙子虽是职业军事家,但心中始终怀着人民,强调民心的重要。在《计篇》中,他强调一定要得到民众的拥护:“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在《谋攻》篇中他将之总结为“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还能辩证地看待爱民,认为爱民本是制胜的重要条件,但爱民者往往会因民众眼前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全局的长远的战略利益。

再看先秦其他几部存世的《兵法》,也都包含着民生财政的理念。如《六韬》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并认为“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强调“(薄赋敛以)利之下者,天下启(拥护)之;害天下者,天下闭(反对)之”。《尉缭子》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提出富国强民思想,“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主张“均井地,节赋敛,取与之度也”。《孙膑兵法》直接继承了《孙子兵法》,提出军事统帅要“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

兵家财政战

正是因为看到国家实行仁政的重要,深刻了解国家过度征敛必然会引起人民反抗,带来统治危机,所以兵家积极主张在本国实行仁政。他们也把这一定律巧妙地运用到战争中,拖垮敌人财政,迫使敌国过度收税来制造敌国财政危机的战略,来达到减少己方伤亡,最终消灭敌人的目的。

公元前521年,孙武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大将,率军攻楚。经过孙武亲自训练的吴军,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在孙武的指挥下,一举攻克楚的属国钟吾(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西)。这时吴王阖闾大为兴奋,命令大军一鼓作气,直接向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附近)进发。孙武认为这样不妥,对吴王阖闾说楚军是天下的一支劲旅,现在还没有什么损伤,而我们连灭钟吾和舒国,人疲马乏,军资耗费严重,应该暂且收兵,养精蓄锐,再等待更好的机会。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回师。接下来,孙武为吴王设想了一个扰楚、疲楚的计策,就是组织三队人马轮番袭扰楚国。第一支军队首先袭击楚境,等楚国全力迎战之际,却主动撒回。而当楚军回防,第二支军队出动袭楚,等楚军迎战即撤回。楚军回防,第三支吴军又再启动……如此周而复始地轮番袭击,让楚国穷于应付,耗资严重。不仅军队疲惫,而且极大增加了人民负担。几年后,孙武亲率吴军大举进攻,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郢都。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称帝后,想早日消灭南边的陈国,重新统一中原。高颖效法孙武遗策,为杨坚献上消耗陈国国力,使其“财力俱尽”之计。就是在南方即将收获时进行骚扰,等陈军屯兵迎敌时,隋军解甲回防,既使陈国误了农时,也消耗了陈国的财力。由于财力不足,陈后主大增税收,“税江税市,争取百端”,导致“神怒民怨,众叛亲离”。588年,隋一举灭陈。

上一篇:读城南旧事有感范文下一篇: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