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博士论文

2024-09-12

法律专业博士论文(精选7篇)

1.法律专业博士论文 篇一

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价转让业务推荐挂牌项目内核机构设置情况

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做好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业务,更好地履行主办报价券商勤勉尽责的义务,根据中 国证券业协会颁布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 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主办报价券商推荐中关 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报价转让的挂牌业务规则》等有关规定,成立了报价转让业务推荐 挂牌项目内核小组作为公司报价转让业务推荐挂牌项目的审核机构。内核小组依照有关规定对拟推荐挂牌的园区公司各案文件进行审核,发表内核意见。

报价转让业务内核小组共有18名组员,最近三年内均无违法、违规记录,具体是: 组长: 徐亮 副组长: 申克非

组员:李艳、胡建军、柴沁虎、田辉、温泉、陈海军、韩志谦、朱俊峰、黄诚、曾林彬、郭宣忠、杨薇、谷兵、安锐、陈辉、尹百宽

内核小组成员简历

徐亮:内核小组组长。法学博士,律师、经济师(金融)。2005年起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究及相关工作;2007年起在本公司从事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等工作,曾任风险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法律合规总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监察室主任兼监事会办公室主任,曾参与数十项投资银行项目的审核工作,现任本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申克非:内核小组副组长。保荐代表人,经济师,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14年。曾任职于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历任投行部高级业务经理、总经理助理、质量控制部总经理,瑞银证券投行部副董事。2007年就职于本公司投行部,现任投资银行总部执行副总经理,质量控制部负责人。

李艳:内核小组成员。法学博士,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7年。2004年至2009年曾先后在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2009年加入宏源证券,现任本公司法律合规总部高级经理,负责投资银行业务的法律合规审核。

胡建军:内核小组成员。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就职于中国银行总行投资管理部,2001年7月进入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工作,现任本公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柴沁虎:内核小组成员。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中国石

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产业研究处处长、西南证券研究所行业高级分析师,有5年以上的行业研究经验,现任本公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田辉:内核小组成员。会计学硕士。曾任渤海证券研究所行业部经理、兴业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齐鲁证券资管分公司研究总监,具有10年行业研究经验,2012年1月进入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权益投资部工作,现任本公司权益投资部研究总监。

温泉:内核小组成员。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12年。历任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项目经理,部门总经理助理、部门副总经理。现任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

陈海军:内核小组成员。工商管理硕士,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注册税务师。曾就职于深圳东海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7月起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现任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质量控制部副总经理。

韩志谦:内核小组成员。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曾任职于海关总署办公厅,2001年起就职于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国际部、风险部、托管组任职,现任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副总经理、资本市场部负责人。

朱俊峰:内核小组成员。法学硕士,律师,经济师。曾任职于洛阳春都集团和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2007年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现任

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

黄诚:内核小组成员。保荐代表人,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8年。曾就职于中共黄山市委办公厅、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2008年3月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曾林彬:内核小组成员。经济学硕士,保荐代表人,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11年。曾就职于华泰证券投资银行部,2007年5月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在企业改制、重组、融资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郭宣忠:内核小组成员。工商管理硕士,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具有十年以上的财务工作经验。2007年7月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杨薇:内核小组成员。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10年。曾就职于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现任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

谷兵:内核小组成员。硕士研究生,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2004年7月起于任职于北京天华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9月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安锐:内核小组成员。法学博士,保荐代表人,律师,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12年。曾任重庆海外律师事务所证券从业律师,西南证券投行部高级经理,新疆证券投行部副总经理,现任

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融资业务六部总经理。

陈辉:内核小组成员。法律硕士,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律师。曾就职于湖南公言律师事务所。2007年7月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尹百宽:内核小组成员。保荐代表人,投资银行领域从业经历5年。2007年1月至今在宏源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现任本公司投资银行总部三板业务部负责人。

2.法律专业博士论文 篇二

笔者担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已经有了一些年头, 学科负责人的职责以及实际参与众多博士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更促使自己超出熟悉的领域并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进行思考:我们究竟如何才能从总体上不断提高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与此相对照, 这又是我们所应直面的一个事实: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如果不能在这一方面作出自觉的努力, 博士生培养水准的下降似乎很难避免, 更不用说滥竽充数、敷衍了事、甚至公然抄袭、权益交易等现象也时有所闻。

本文将主要从学术角度、并以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近年来所经常出现的一些选题为背景提出自己关于如何撰写博士论文的一些想法, 这也就是说, 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想做、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做好”这样一个问题, 至于如何才能彻底杜绝所提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则实在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希望自己的这些想法也能激发各位同行、特别是广大博士研究生的进一步思考。

1.如何能对某一学科、特别是某些前沿学科 (如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等) 的整体发展趋势与内在线索作出具体分析显然是一类十分有意义的选题, 因为, 这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科技哲学研究应当立足于实际的科技活动这样一个基本立场, 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科技哲学对于实际科技活动的促进意义。正因为此, 尽管此类题目有较大难度, 却始终较为热门, 甚至经常出现同一类型的题目年复一年地反复出现, 撞车、重复 (尽管只是就局部而言) 的现象也很难避免。例如, 南京大学在近三年内每年都有博士研究生选择“系统科学 (思想) 的发展”这样一个题目, 尽管他们的基本论点并不完全相同, 但作为“第一反应”, 自己在今年的预答辩会上还是忍不住发表了这样一个意见:“此类题目今后几年都不能再作了!”

事后自己意识到这一表态过于简单了, 因为, 一个更为恰当的提法显然在于:今后如果还是要选择这一题目, 究竟应当怎样去做才是合适的 (或者说, 是可以接受的) , 什么样做法又是不能接受的?

例如, 以下就是关于后一问题的一些具体解答:为了从整体上理清发展的线索, 一个必要的前提即是成为相关学科的真正内行;为了避免重复, 我们又应首先了解这一方面的已有工作, 特别是, 即应深入地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 (乃至“超越”) , 而不只是玩弄“概念游戏”, 实质上却仍然是重复、甚至是抄袭?

另外, 李曙华教授也曾就这一主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如果在今后仍然要选择“系统科学”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 就一定要找出一些新的切入点或研究视角, 如怎样去填补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始终未能得到深入研究的“空白点” (如怀特海相关思想的研究) , 或是更加突出系统思想的应用 (如系统思想在教育领域或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或是主要集中于系统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联系, 等等。

再者, 就所有的相关研究, 特别是关于学科发展线索的梳理而言, 笔者以为, 我们又应经常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相关的论文究竟是写给谁看的?给导师 (或者说, 仅仅是为了获得学位) 、给同行、还是相关领域中的实际科学工作者?容易看出, 这一问题事实上也就直接关系到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恰当定位与基本意义, 又由于博士研究生必将成为这一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力量, 因此有必要从一开始就予以特别强调;我们还应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写作博士论文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设定一个“大目标”, 如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 也即能在国外同行中得到一定的反响或认同——客观地说, 此类选题相对于其他一些题目而言在这一方面也应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2.本学科、以及各个相关学科中的重要学术人物, 由于其对于学科历史发展的特殊贡献、以及对于现实研究的可能意义, 也常常成为博士论文的直接选题。由于此类研究很少具有真正的空白点, 因此, 这方面的工作就其性质而言就是一种“再研究”, 我们并应从后一角度深入地去思考究竟如何去从事此类题材的研究。例如, 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 如果只是笼统声称自己的研究比先前的相关工作“更系统、更全面”, 显然就是过于空泛了, 甚至更可被看成相关工作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一个直接表现。

与此相对照, 在从事此类题目的研究时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真正作出新意”这样一个关键。例如, 您是否提供了某些新的素材, 或是采取了某种新的研究视角, 或是将研究放到了一个新的背景之上, 或是达到了更大的分析深度, 等等。

由于在现实中大部分选择此类题目的博士论文主要都立足于后面两点, 我们也将主要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并以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为例作出进一步的论述。

首先, 作为历史人物的研究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无一遗漏, 而必定有一个选择的过程, 另外, 所说的研究显然也不应是单纯的介绍而不包含任何的评论, 从而, 从整体上说, 我们也就应当明确肯定此类工作的建构性质。当然, 所说的建构又不应是一种随意的“创造”, 而应反映相关人物的本来“面貌”, 这样, 如何能从总体上很好地去把握对象也就有着特别的重要性。例如, 作为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研究, 我们就不应停留于对其主要内容 (如“默顿命题”、“默顿规范”等) 的概括, 而应清楚地说明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也即为什么可以将这些内容看成默顿科学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另外, 我们也不应将所说的内容看成互不相干的, 而应对它们的内在关系作出进一步的分析:这既是指动态的研究, 即如具体地指明默顿在这一方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也是指如何能从逻辑的角度清楚地指明相关理论的整体性结构, 包括主要的研究问题、研究的基本立场、主要的研究方法, 等等。

其次, 作为历史人物的评价, 我们显然又应跳出默顿本人而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分析, 特别是, 我们既应清楚地指明科学社会学研究得以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同时也应指明默顿的相关工作的历史局限性。例如, 正是从后一角度去分析, 在当前我们也就应当特别关注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工作, 因为, 后者即可被看成为深入研究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背景, 特别是, 就只有通过横向的比较, 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究竟什么是“默顿式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乃至更为一般的“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应当强调的是, 后者事实上也可被看成从一个角度表明了相关研究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切实按照默顿的研究范式在科学社会学方面作出具体工作, 这无疑将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真正融入国际学术大家庭提供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3.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在中国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人们更由已过去几十年中的亲身体验深切感受到了这一方面认识的深化, 因此, 如果在今天仍有人“拉大旗作虎皮”以维护自己 (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在科技哲学领域中某一观点的正确性 (甚至是权威性) , 往往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可笑的地步。当然, 由以下的实例又可看出, 如何才能很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于科学技术哲学具体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而不是采取各种简单化的作法或教条主义的态度, 仍然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具体地说, 正如人们所普遍了解的, 所谓的“实践转向”正是科学哲学现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此并可见以下的讨论) , 由于坚持立足于实践也正是马克思最为基本的一个理论主张, 因此, 在现今的科学哲学研究中出现如下想法就十分自然了: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指导去解决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包括西方现代科学观念的分析与批判, 乃至科学观在整体上的重建。

上述的立场应当说十分合理;但如果就因此而将相关的工作简单地理解成依据马克思的论述直接去断言合理的科学观必须是什么什么样的, 也即只是唯一地依据马克思的论点去进行推论, 而完全不考虑科学本身的发展情况及其所体现的“事物固有的辩证法”, 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与此相对照, 笔者以为, 即使从马克思主义研究 (而不是科学哲学) 的角度看, 这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即是如何依据科学本身的发展 (以及科学哲学的现代研究) 更为具体地去指明经典观点的合理性及其指导作用, 因为, 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 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 我们并可具体地去指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哲学研究之间所存在的如下区别:尽管关于马克思本人、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的研究在这两个领域中都应被看成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但就后一领域中的相关工作而言, 我们又应十分关注科学发展的现实情况, 也即应当切实立足于科学实践, 并以此作为判断科学观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与此相对照, 如果相关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的解读, 则就主要地只能被看成属于前一领域、而并非科技哲学的研究。

最后, 以下的问题或许也可促使人们更为深刻地去进行思考:尽管科学哲学的现代发展表现出了“实践转向”, 但这又是在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论述很不相同的语境之中逐步形成的, 从而也就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图 (目标) 。显然, 按照这样的分析, 我们就不应“想当然式”地去论及马克思实践观念的指导作用, 而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别是, 在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共同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甚至是否有直接的冲突?当然, 上面的论述并不应被理解成对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性的否定;恰恰相反, 这正是相关工作更为重要的一个目标, 即是具体地指明经典观点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科学哲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4.由于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此类选题在科技哲学的博士论文中也常常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 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却又不能不说是相关研究所经常暴露出来的一个弊病, 特别是, 有关的建议往往缺乏可操作性, 相应的分析也未能达到应有的理论深度, (1) 从而总的来说也就未能真正达到促进实际工作的目标,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还可以说, 论文的作者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论文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而是学位到手, 万事大吉。

从而, 我们在此也就应当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应是此类研究的一个恰当定位?具体地说, 笔者以为, 作为政府 (行政) 行为的必要补充, 理论研究的价值主要源自这种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从而就不应被等同于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家咨询) 、学术 (理论) 性和批判性, 从而, 如何很好地发挥这些特性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政策研究”的关键所在。对于后者我们将以“科技跨越发展的政策选择”为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地说, 以下即是林德宏与王国聘教授参加这一论文答辩时所发表的一些意见, 即是认为要做好这一博士论文, 我们必须深入地去思考这样三个问题:第一, 尽管“跨越发展”正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主要追求, 但是, 作为一种理论研究, 我们又应认真地去思考这一目标是否可能实现, 或者说, 在什么意义上 (什么范围内) 是可能实现的, 在什么意义上 (和范围内) 又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就是指, 论文不应成为对于既定政策的简单辩护, 而应体现作者独立思考与分析。第二, 前一问题的解决显然也直接关系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理解所说的“跨越发展”?更为一般地说, 这事实上也就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是应当对于各个相关概念作出深入的分析与必要的澄请。第三, 这也可被看成单纯的“政策辩护”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即在肯定“跨越发展”的合理性的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分析这一选择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消极作用。显然, 后者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所谓的“政策选择”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并从又一角度更为清楚地表明了理论性的“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另外, 尽管所说的“政策研究”主要是一种理论性的工作, 但我们在此显然也应十分关注社会的现实情况, 不然的话, 相应的研究就很容易成为毫无意义的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例如, 如果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只是热衷于谈论究竟应当采取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 但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置之不理、熟视无睹, 这样的理论研究显然是不应提倡的。当然, 除去充分发挥理论对于实际活动的促进作用以外, 我们在此又应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点, 对于现实的关注事实上也为相关的理论主张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手段。最后, 案例分析又不仅可以被看成为由理论向实际活动的过渡提供了重要渠道, 而且也最为清楚地表明了相关的对策或建议是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从而, 在这样的意义上, 我们也就可以说, 没有案例的“政策研究”不是一篇好的博士论文。

5.相对于论题的选择而言, 以下的事实应当说更为清楚地表明中国的科技哲学研究确实具有自己特殊的研究范式或研究传统:尽管所讨论的问题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或范围, 如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环境伦理学等等, 但相关的研究又往往表现出了明显的共同点:这首先即是指对于国外最新发展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 清楚地指明在此存在两种互相对立的研究立场或研究范式;其次, 对于对立范式的介绍与评论就构成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三,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就表现为这样一种观点的提出, 由于所说的对立范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因此, 真正的出路就是对立面的“辩证整合”, 而这往往也就标志着论文的结束, 但作者通常既没有对所说的整合是否可能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也没有具体地说明究竟如何才能实现所说的整合。

例如, 就科学哲学的研究而言, 在先前即有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必要整合, 现今则又往往会提及“传统科学哲学”与“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直接对立。再例如, 在技术哲学领域中也有由“本质主义技术观”向“建构主义技术观”的重要转变;就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而言, 我们则可提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直接对立;等等。

但是, 这难道不就是相关领域的实际发展轨迹吗, 即是由两极对立逐步走向了辩证的整合, 对此例如由科学哲学中所谓的“实践转向”就可清楚地看出?这话确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笔者看来, 又只有通过深入的比较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出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特别是, “对立面的辩证整合”不应成为一种纯粹的言辞游戏 (例如, 环境伦理学研究中所提到的“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似乎就可被看成这样的一个实例, 因为, 这一提法从字面上看即已包含了明显的矛盾, 我们似乎也无法说清这一立场与“有中心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究竟有什么不同) , 而应续以这一方面的实际工作。

在此仍可以科学哲学的现代发展为例来进行说明。正如人们普遍认识到的, 如果说“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即可被看成集中地体现了“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这样一种研究立场, 那么, 以皮克林等人为主要代表的“后SSK”就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实践转向”这样一个口号, 而且也清楚地体现了这样一种自觉的选择, 即是认为应当努力实现对于传统科学哲学与SSK的必要整合。进而, 更加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后SSK所说的整合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口号, 而是在这一方向上做出了切实的工作。例如, 这就是皮克林的相关工作所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为了实现所说的整合, 我们不应局限于对立双方不同点的分析, 而应更为深入地去揭示它们的共同点 (这也正是两者相容性的具体表现) , 从而才可能通过超越后者实现真正的整合。具体地说, 按照皮克林的分析, 这正是传统科学哲学与SSK的一个共同点, 即其所采取的都是“表征主义的语言”;而又正是通过引入所谓的“操作主义语言”, 皮克林才可能在整合这一方向上迈出切实的一步, 特别是, “冲撞理论”的建构更可被看成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框架。 (2)

笔者相信, 如果我们也能在这些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 而不只是停留于空洞的口号, 那么, 在未来的国际学术舞台上我们也就必将可以更多地看到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身影。

注释

1 后者并直接关系到了相关研究是否具有足够的“哲学味”这样一个问题, 这也就是指, 论文的“哲学味”事实上并不取决于其中是否大量地用到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这样一些专门的哲学词语, 而主要是指相关的研究是否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

3.管窥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 篇三

[关键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9.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26-05

英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的专业博士学位。根据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UKCGE)的界定,“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高级学习和研究计划,同时符合大学授予的博士学位标准,旨在满足大学之外的专业团体的特殊需求和发展个体在专业背景中工作的能力”。以研究为主导的布里斯托尔大学于1921年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教育博士(EdD),工程博士(EngD);在同一年由沃里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威尔士大学等大学也分别设该学位。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迅速发展是高等教育回应特定专业的研究和发展需要的自然结果,它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个体受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也是博士学位教育走向多样化的必然趋势。

1英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的特征

1.1在新老大学间所占比例差距大

据UKCGE 2005年不完全统计,在35所老大学(pre-1992 institutions)中,有28所提供至少一个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共计118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而在49所新大学(post-1992 institutions)中只有31所大学开设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共计79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在新老大学中,授予专业博士学位的学校数量是相似的(新大学31所,老大学28所)[1],但是在老大学中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学校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在整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中,老大学占了很大的比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最初新老大学在博士水平上的学生团体与研究基础有关。

1.2英国专业博士学位在学科间的分布差异显著

到2005年,英国已经设立了51种专业博士学位,至少设立一种专业学位的大学从38所增加到59所,所开设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也从109增加到189个[2]。新增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一般是在传统学科,还有一些是在全新的领域,如一些交叉学科。值得注意的是,日益发展的专业需要学科间的交互训练,高水平的专业工作者通常要求解决学科间的问题,所以“多科性”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例如社会医疗领域。

学位授予数量排名前五名的专业是:教育博士学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和工程博士学位。在192个学校中有119个学校授予这五种专业博士学位,就是说在所有学校中有62%的学校授予这五种学位,而且在各种学科领域中保持38%的增长速度[3]。

1.3参与各学科领域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学生数量差异显著

随着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迅猛发展,参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学生数量却存在巨大差异,由此也反映出了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倾向。

据UKCGE 2005年不完全统计,参与项目最多的学科领域分别是:教育领域1864人,临床心理学领域1775人,医学领域1395人。但是除了参与主流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学生数量在增加外,有23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只有10个或更少的学生参与研究,更有甚者,有7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只有一个学生参与研究[4]。

2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总体要求

2.1招生要求

在入学资格方面,大多数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最低入学水平则是该研究领域的硕士学位。某些专业博士学位申请者的最低入学资格也是一个被评为“良好”的学士荣誉学位,但同时还希望候选人注册本科目的大学硕士课程或从硕士计划中选读一系列课程模块。

在对经验的要求方面,专业博士学位是为专业内部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预备的一种新型博士学位,其申请者通常会被要求提供有关专业实践经验方面的证明。目前,要求专业工作年限为l~5年,3年工作经验属于中等水平[5]。

2.2课程设置

在所有的专业博士学位项目中都包含一定比例的教学成分和研究成分。不同专业领域具有不同的比例要求,而各个学校与机构又对这个比例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在研究部分中,专业博士学位则把研究定位于为专业实践和专业实践者的发展服务,研究以对专业实践知识做出贡献为目的,以实践为导向,突显专业独创性。

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则明确包含一个教学部分,规定了正规的研究方法教学,使学生在专业生活中养成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是该学位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该学位有别于哲学博士学位的重要特色之一。学位项目常常采用不同形式的模块化结构组织教学,模块化教学也相应基于群组展开。许多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的跨学科性比一般的哲学博士学位强,因为专业人员将来要面对的实际困难常常要求运用某种跨学科的处理方法。

2.3培养模式

大多数专业博士的学习都是部分时间制的,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生希望将学习以外的时间花在工业或其他专业组织上面,专业博士学习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专业博士的学习经常以模块的形式来安排,一般包括25个单元,其中10个教学单元,15个研究单元,共需要完成540学分[6]。在专业博士的培养中,导师虽然存在,但已经不是“supervisor”,而成了“advisor”,导师名称的改变意味着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导师与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导师的角色更多地体现为顾问和咨询人员。在培养模式中,有些专业博士学位是大学与工业界联合培养,具有企业制定的导师。

2.4评估方式

专业博士学位教学部分的评估则单独实施,研究部分的评估方式与哲学博士学位相似,都包括校内和校外考试,通常需进行口试。专业博士学位的评估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学位论文主考人。该模式受到了专业博士学位必须等价于哲学博士学位的观念的影响。其中,教学部分评估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获取提交学位论文的资格;第二种模式要求将包括学位论文、考试结果在内的所有分类评估递交给一个审查委员会,由他们审查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这种模式受到以设计完好、强调整体性学位为特点的观念影响。无论采用何种模式,提交令人满意的学位论文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的前提条件。

3主要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要求

由于英国大学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大学可以根据学校及社会的需要自主设置学位,因此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种类繁多,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且学位名称差异很大。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每年均以20%的速度在增长,但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上来看,排名前五名的专业分别是:教育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医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和工程博士,下面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

3.1教育博士(EdD)

教育博士学位是1992年英国开设的第一个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现在EdD教育项目的数量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专业教育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

教育博士项目的生源广泛,不仅包括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医疗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图书管理者。申请者需具有教育硕士学位或相关领域学位和若干年工作经验。教育博士项目的教学通常以小组为基础,不同项目对学生作为学位必修的教学模块的数量也有差异,差异幅度从4~12个模块不等。每一个模块都通过作业进行评估,作业长度从3000~6000字不等。所有的项目都要求学生完成2万~9万字不等的学位论文。

英国的教育博士项目很少有全日制,学生定期到学校接受教学,之后再到各自的工作单位。但目前英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尚没有形成独立于哲学博士的培养模式。学位评估通常包含两部分:课程学习的评估和论文的评估,但多数大学规定教育博士论文应达到可发表的质量要求。

3.2临床心理学博士(DclinPsy)

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是唯一一种成为受许可的临床心理学家的方式。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课程目前已被英国心理学会(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承认[7]。

申请者最低要求是具有第二级中较高级荣誉学位或同等学位,同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学位课程必须被英国心理学会承认。如果是第二级中较低级荣誉学位,必须具有相关的硕士学位。

临床心理学博士的培养是全日制,学生在学校接受一定的教学模块,需从事一定的临床实习(6个半年或3年的实习)。而教学模块通常安排在一到两年的长期教学模块中和实习期一周一天的课程中。期间,学生将接受课程学习、个案研究、研究计划、实习单位专业导师的报告和论文等方面的评估。

3.3医学博士(MD)

医学博士学位侧重于对临床能力的考核与临床资格的认可,申请者必须是进入临床工作取得医师资格者,并具有内外科学士学位,同时要求申请者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英国各医学院的课程计划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医学课程、附加学位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导师制是英国培养医学生的传统做法,导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学校有学校指定的导师指导相关作业和论文方面的问题,在进入临床医学的学习阶段,在附属医院的各科室轮转,教学是由学生所隶属的顾问医生和高年资医生所组成,教学方式通常是带徒式的培训。论文答辩是学生毕业的主要形式。

3.4工商管理博士(DBA)

DBA学位要求学生应用和发展已存在的理论和知识,对所在的商业领域中的实践工作做出重大贡献,而主要招收有重要工作经验的人。申请者需具有相关商业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或专业团体授予的同等资格,和3~5年的工作经验。

大多数的DBA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为期2年,期间学习相关学科课程,接受研究方法的训练,学生要写一份专业领域的调查报告,和详细的研究计划,并进行评估。这些课程每年学习5~8个星期,或每星期学习半天,或以双休日的形式进行。在这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的DBA项目可以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第二阶段,为期2~4年,在这个阶段有一个相对简化的教学成分,但大部分时间将用于研究计划和论文的准备上。论文答辩是学生结业的主要形式。

3.5工程博士(EngD)

据工程博士学位的设立机构——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介绍,“工程博士是一种在工科领域内授予的层次与哲学博士学位相当、具有职业导向性学位,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具有研究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未来从事企业的领导职位而设置”。

申请者需获得第一级或第二级中较高级荣誉学士学位或同等资格,或者第二级中较低级荣誉学士学位,但必须有理学硕士学位。如申请者没有被认可的学位,但他们有重点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证明,或者在企业拥有稳定的重要职位等,也可能被录取。同时,都要求具有相关企业工作经验。

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管理、商务和个人技能发展等方面的课程,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组织形式,课程学习时数占总培养计划的25%(约一年),作为正式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课程学习达不到标准者,不允许继续学位计划。

“双导师制”是英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在培养过程中由大学指定的学术导师和联合培养企业指定的企业导师共同指导[8]。完成项目研究和学位论文后,在导师认可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向学位委员会递交论文,学位委员会指定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

4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启示

4.1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

我国自1991年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试办以来,专业学位教育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的发展已初具特色,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的专业学位有18种,按设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建筑学专业学位(学士、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兽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军事硕士专业学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IT),涉及69个领域。但实际上,当前的专业博士学位的类型和数量明显不够,专业博士学位人才还极为缺乏。

4.2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现存的问题

由于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专业学位教育布局结构不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分布不平衡,还表现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和同一学校的不同学科之间等分布的不平衡,这种状态亟需改变。第二,专业学位的规模较小。与科学学位相比,不论在专业学位的设置领域上还是在专业学位点的设置规模上,专业学位的比例都明显偏低。2003年,我国授予专业博士学位216个,专业硕士学位17567个,共计17783个;授予科学博士学位17362个,科学硕士学位90747个,共计108109个;二者之比分别为1∶80、1∶5、1∶6,悬殊差异巨大[9]。第三,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间缺乏有效连接。缺乏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有效衔接,专业学位教育就缺乏了应有的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目前,在我国只有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衔接制度,其他专业学位与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4.3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专业博士 学位教育的启示

与英国多样化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相比,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博士层次上类型还很少且规模也比较小,需要借鉴其它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经验。

首先,扩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规模。虽然到2007年,我国已经设置了18种专业学位,专业博士学位仅占了三类,虽然有402所院校招生,每年招生约15万,但是专业博士学位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0]。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行业分工的细化以及部门之间的业务的交叉,要求现有职业的专门化水平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在呼吁跨行业的、复合型新型职业的产生,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因此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必须相应有较大的发展、层次上要有一定的提高,有必要增加专业博士学位的种类、开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院校的数量和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招生数量,通过提高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速度、扩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规模、完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层次结构,提高我国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在当年研究生培养总数中的比率,合理统筹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规模比例以及不同专业学位之间的规模比例,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次,完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办学历史短,缺乏办学经验,培养机构对专业博士学位培养机制缺乏研究,认识也不到位,大多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式较单一,主要以培养机构单独培养为主,导致专业博士学位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不鲜明,优势不突出。为改变这一状况,培养机构宜采取多种培养模式相结合,通过校际、校企、国际合作等途径,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实习基地等形式开展实践教育,真正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不仅仅是为提升在职人员水平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职业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目光不应只是盯在在职人员,而是要培养大量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投入社会。专业学位教育要自成系统,可考虑将专业学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形成一套与科学学位并行的专业学位授予体系。这样,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才会有充足的生源保证,培养质量才能稳步提高[11]。

再次,加强专业博士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少国家把专业博士学位与任职资格紧密联系,将获取专业博士学位作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而我国同样存在此类问题,所以在专业博士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机会,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有力的促进其专业的良好发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与国家相关部门协调,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尽快建立和完善各行各业岗位资格要求,完善劳动准入制度,从而提高职业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我国的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朝着健康、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Powell S,Long E.Professional Doctorate Awards in the UK[R].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2005.

2 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UKCGE). Professional Doctrates[R].Dudley:UKCGE,2002.

3 Bourner T,Bowden R,Laing S.Professional Doctorates in England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6(1):65-83.

4 ESRC.Postgraduate training guidelines[R].Swindon: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2001.

5. Scott D,et al..Profesional Doctorates: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Knowledge [M].Buckingham: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79-80.

6 Quality Aussurance Agency(QAA).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in EnglND[R].Wales and Norther Ireland.Gloucester:QAA,2001.

7 The Science Registry Ltd..Professional Doctorates Explained[EB/OL].[2009-05-06].http://www.professionaldoctorates.com/psychology.asp.

8 Mark Gittoes.PhD research degrees Entry and completion[EB/OL].(2005-01-02)[2009-05-06].http://www.hefce.ac.uk/pubs/hefce/2005/05_02/.

9 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23-27.

10周富强.英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问题与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2006,(6):14-17.

11曾攀,吴振一,刘惠琴,等.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61-65,87.

General look at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WU Xue-zhong,ZHANG Li

(1.Shangyu Branch,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312300,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analyses the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and then tells u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bout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 in four ways,as requirements for recruitment,setting of the subjects,models for cultivation and evaluation.It introduces on brief five of its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UK.Finally,it shows its significances of learning something from U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octorate education in China.

4.计算机专业博士点 篇四

一流:

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

二流:

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三流:

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合肥工大,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四流:

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湘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五流:

郑州大学,湖北大学,南昌大学,海南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大学。

主要参照数据:

1、是否设有计算机特聘教授岗位

5.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篇五

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学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四、课程体系设臵

(一)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 1.自然辩证法 18 1.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3.英 语 144 12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二)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1.检验与临床 30 2 2.临床实验室管理 30 2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2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 外国语言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医学检验系

5.临床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6.临床输血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四)公共选修课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1.科研方法 15 1 公共卫生学系 2.文献检索 15 1 图书馆 3.医学行为学 15 1 心理学系

(五)自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今日临床检验学》、《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临床微生物手册》(美国第七版)。

五、培养要求

(一)临床专业理论与诊疗技能训练(一年半)1.核心课程、专业英语学习及要求(半年)

临床检验诊断学核心课程及专业英语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核心课程考试合格可获得2学分,专业外语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2.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及要求(一年)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研究生通过培训,掌握本专业各种检测项目的基本实验诊断原理、方法与技巧,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解释等;了解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培训方法:在临床实验室及相关科室小范围内轮转,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其进行定性考核,并填写转科考核表,考核合格者方可出科继续轮转。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应注重文献检索、搜集资料、数据处理、方法学评价、循证检验医学等临床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轮转全部结束最终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及撰写论文阶段。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

轮转专业包括临床检验学基础、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选择参加专业查房和巡诊的科室为内科、儿科、传染科、急诊科、普外科等。必要时可结合与检验项目有关的科室参加查房。三年共要求参加查房至少20次,参加科室巡诊4次。临床检验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

2.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查,各项血液分析参数的应用及结果解释;自动血球计数仪校准、操作、保养和维护,血细胞直方图分析,临检血细胞分析的质控与作图,方法学评价。

3.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的变化;疟原虫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4.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5.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泌尿系疾病的尿液检查特点及鉴别诊断、尿妊娠试验。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乳糜尿检查,本周氏蛋白检查,Addis计数,含铁血黄素检查,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自动尿液分析仪校准、结果分析、操作与保养,尿液自动分析仪应用及尿液质控、临床应用评价。

7.大便外观描述及显微镜检查,消化道疾病的粪便特点及鉴别诊断,大便潜血试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脑脊髓液外观、颜色、透明度、蛋白、糖、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液的鉴别诊断,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9.浆膜腔积液外观、颜色、比重、蛋白检查及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10.临床检验的国内外进展。临床血液学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骨髓涂片、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MICM分型理论及临床应用以及国内外血液学方法的新进展。

2.止血与血栓的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全血及血浆粘度)测定、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粘附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凝血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各种生化标本(血、尿、脑脊髓液、体腔液)的采取,保存与处理。

2.各种生化试剂配制(称量、pH校正、配制、保存)。3.自动生化仪的操作、保养。

4.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

5.所有生化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6.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7.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

8.参考值、医学决定水平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9.生化质控图绘制X、SD、CV计算,生化室内及室间质评指标、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临床免疫实验室(1.5个月)

要求掌握:

1.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效价测定的方法;酶免实验、荧光免疫实验、凝集实验的原理,检测方法和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

2.全自动酶标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3.速率散射比浊测定仪的原理、操作、维护与保养。4.免疫电泳技术。

5.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和戊肝病毒抗体测定。

6.甲胎蛋白(AFP)、梅毒血清学检测(RPR.TPHA)。

7.血清肥达氏反应、外裴氏反应、冷凝集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试验、囊虫抗体E1A法测定、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检测。弓型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CMV及EBV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8.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

9.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CA19-9,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0.5个月)要求掌握:

1.PCR的理论及基因扩增仪的应用。

2.HBV-DNA,HCV-RNA,HPV-DNA等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个月)要求掌握:

1.各类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2.各种标本的采集、培养及检验程序(血、脑脊液、痰、尿、便、胆汁、脓汁、胸腹水、分泌物)。

3.各类细菌检查的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4.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

5.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6.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体液抗生素浓度与杀菌水平。

7.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采集与评价、各种染色方法。8.各种培养基制备。9.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0.血培养仪、CO2培养箱及厌氧培养的操作。11.细菌鉴定仪的使用。输血科(2个月,其中血站1个月)要求掌握:

1.临床输血检验的工作流程、方法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 2.临床常规输血检验,抗人球蛋白介质和酶介质配血。3.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4.红细胞血型的发生及相关理论。

5.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及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6.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7.献血员的健康筛查、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

8.采血技术和血液保存。

(二)考核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要求,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转科总平均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不合格者不能申请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具有两年检验科工作经历的人员,经考核合格,临床诊疗技能基本训练可缩短半年。

(三)培养方向专门研修(一年)1.专门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及要求

专门课程学习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考核以试卷考试方式进行量化评分,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每门专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可获得2学分,不合格者将延长学习时间,并进行补考。

临床教学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参与临床教学工作时间累计不能少于三个月,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由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研究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可获得1学分。

六、导师职责与指导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具体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小组一般由3—5人(含导师)组成,成员应为研究生培养所需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主管技师。指导小组由教研室和导师共同研究提出成员名

单。

七、科研训练

研究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病例或临床检验诊断方法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该病例报告应与应用医学检验方法进行实验诊断或评价有关。科研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八、毕业考核

(一)考核内容:

包括思想品德、专业理论、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按二级学科命题,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扎实、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二)考核标准:

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三)考核方式:

由本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成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5-7名具有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3-5名)组成。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可获得4学分,考核在第六学期开始前完成。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延期毕业。

九、学位论文

课程考试不及格,未修满规定的学分及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并延期毕业。

(一)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

(二)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6.法律专业博士论文 篇六

电子商务催生物流地产热

徐保满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物流在中国渐渐被人们所熟悉,物流地产和物流园区也成为了热点。物流地产是指投资商投资专用于物流运作的地产项目,但不负责经营,没有进出口权。

物流园区是指专用于物流运作的一个区域,它有可能是一个区域中有好几个仓库,也可能只有一个仓库就叫园区,这取决于海关和政府在建立物流园区之初的规划,但是不管是几个企业还是一个企业, 园区内企业只要投资仓库,便同时也获得了经营权,即进出口权,货运代理权等,但是仅仅投资地产的物流地产商,是不负责经营的,因此进驻仓库的企业需要自己拥有进出口权, 或者找有资质的物流公司代理。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房价的上涨,地价也在不断上涨。物流地产成为物流企业的宠儿,因为随着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物流地产随之发展,仓储地产价格同样水涨船高,北京的仓库去年到今年1年里租金增长了20%~30%。广州的情况也几乎一样。而上海仓储更为紧缺,1年时间里,上海的库房大约租金增长了40%。能租到仓库的还是幸运儿,还有很多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站正在焦灼地四处找仓库。

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去年一季度,凡客诚品、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和乐淘网都迅速扩容仓库,电子商务和工业物流地产的供不应求导致租金快速上扬。

这些年,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B2C网站同样是爆炸式增长。从网上零售市场的细分数据来看,规模增长仍然以服装、快速消费品为主导力量。但市场规模增长率最大的是出版类的商品,2010年第四季度市场规模达到18.3亿,环比增长39.6%。

在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下,摆在人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库房如何解决?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做大,换大库的压力接踵而来。现在很多企业不得已自建库房,但其实并不是理想状态,因为扩大库存的需求随时存在。根据仲量联行最新统计数据,乐淘网站在短短1年时间里,北京库房从1000多平方米增长到10000多平方米。凡客诚品也是2010年发展非常快速的B2C网站。凡客诚品相关负责人透露,凡客诚品2010年从最初的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库房,增加至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济南等8个库房,凡客诚品目前还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寻找库房。“我们的库房面积从去年的十几万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三十几万平方米,而且年底还会增加。”

工业地产投资持续升温物流地产是主流

不可否认,随着地价、租金的上扬,工业地产也迎来利好形式。据徐保满介绍说,受天津工业、物流业潜力和良好发展环境的吸引,国际工业物流巨头纷纷入驻天津,普洛斯、丰树、迅通物流等均在滨海新区建设物流厂房,盖世理在中国的首个物流项目也选择落户天津。据世邦魏理仕等专业机构最新统计,在2006年工业地产地价及租金加速上涨的基础上,2007年天津工业地产地价同比上涨29%左右,工业地产租金也持续上涨,显示出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

徐保满告诉记者,2007年,大量工业企业、物流投资企业及高科技企业开始进入天津,同时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也推动了工业物流地产市场的发展,工业地产地价和交易量等呈稳步上涨态势。2007年,天津主要区域工业用地价格有较大增长,达到每平方米人民币387元,较2006年同期上涨29%。工业用房租金同样上涨,2007年主要工业用房平均租金上涨至26.13元/月·平方米,主要工业物流项目平均租金达到每月每平方米26元人民币,较2006年同期增长6%。从未来发展来看,天津市区周边及滨海新区共计规划国家级及市级工业园区用地600余平方公里。而目前正在开发的面积不到200平方公里,尚有超过400平方公里可待开发。

在滨海新区规划的八大功能区690平方公里面积中,有六大功能区490平方公里被规划为重点发展工业及物流产业,这意味着工业厂房、孵化器、工业写天津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房地产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徐保满博士字楼和物流仓库需求的增长。目前物流地产的主流在工业地产开发方面,已经建设完成的有开发区工业物流园区、保税区国际物流运作区、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等九大园区,总供给仓储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记者日前从房地产投资咨询机构也了解到,目前天津工业地产投资建设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有海外工业房地产或者工业园区运作经验的开发商,另一类是主业做物流仓储物业开发的企业,如新加坡腾飞集团、美国普洛斯公司等。天津工业地产主流项目是物流地产,除了普洛斯以外,还有丰树及迅通物流等在滨海新区建设物流厂房,盖世理在中国的首个物流项目也选择了落户天津。

天津物流地产有较为优越的交通优势,如天津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外贸出口量和外贸吞吐量分别位居国内大陆港口行业的第一、第二位,增长速度居全国各港口之首;天津铁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是全国铁路网中沟通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咽喉,承担出入山海关中转车流的编解作业和天津地区货物到发装卸作业,为客户混合、路港联运的重要枢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成为华北地区仅次于首都机场的第二大国际机场,并且是最大的货运机场之一。在物流地产交易方面,2007年,天津物流仓储空间新增供应大幅增长,共有340, 600平方米的仓储空间投入市场。2007年大宗交易包括:丰田物流服务公司租赁了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普洛斯泰达物流园中5, 000平方米的仓库;天津美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租用了丰树天津东疆港口物流加工区内9, 700平方米的仓库;德迅物流在北辰经济开发区宏鹏工业园内租赁了6, 030平方米的仓储空间等。

工业地产收益预期空间较大。从2006年起,仲量联行、第一太平戴维斯、世邦魏理仕等国际专业机构陆续在天津开设分公司,这些公司新开辟的投资咨询项目首先在天津的工业地产领域,这是因为在他们受理的国内外投资机构中,很多机构更看重天津工业地产的增值空间。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天津工业特别是物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使天津工业地产市场成为国内外机构和企业的投资新目标。据专业人士介绍,关于工业地产,过去人们没有意识到它和房地产会有什么联系。其实,工业房地产也是房地产中一个重要的产品类型。

目前工业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趋向纯市场化的运作,其利润增长点也非常明显,最近上海最高的工业房地产土地成交价已经达到每平米700美元,将近400多万元/亩。正是看中这一增值空间,许多国内外投资基金、房地产开发公司都锁定工业地产。如麦格理、AMB、腾飞等一些投资银行极其看好中国的物流地产,有转投物流地产的趋势。而一些房地产也开始尝试涉足工业地产,如近期万通地产等企业负责人透露,将以与工业企业合作等形式进入工业地产领域。再如中储集团也开始涉足地产行业,其十二五规划期间也将新增土地1万亩等。

7.法律专业博士论文 篇七

【关键词】军队工科院校 博士研究生 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1-01

一、概述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的课程学习是拓宽博士生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博士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1]。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由培养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明确了要更多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

目前我军工科院校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不断地加强博士生课程建设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但是军队工科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过去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博士课程应具有怎样的特色,博士课程与硕士课程的连贯与融合,博士研究生应学什么内容,怎样学,教师怎样教,如何考核等若干关键问题的认识上还较为含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部队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军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技术的自主创新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和军事素质,广博的多学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等[3]。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应该围绕需求这个核心来进行设置,但目前的课程还满足不了这个需求。

2.内容衔接不足,前沿知识缺乏:在教学内容上,没处理好博士研究生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讲授内容缺乏学科价值和时代感,与硕士研究生课程低水平重复[5],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没有及时进入博士研究生课堂,从而使课程内容的应用价值和学术含量不高,甚至陈旧的内容依然存在[4]。

3.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像硕士研究生那样主要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学习,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要深入了解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博士研究生参与教学,探索研究型、创新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4.考核形式单一,评估效果有限:课程考核是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重视课程考核的作用,二是把课程考核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的手段,有的课程考试一般以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学习的评估,效果极其有限。

三、加强课程建设的措施

1.课程建设要适应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与科学研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相适应,这也是国防现代化对军事技术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更快地实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目标[2],因而博士研究生课程应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个核心进行设置,一些通用课程内容可以淡化或取消。

2.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服从学科专业体系: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突出相关知识点和相关技术在实际任务和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主体的内容设置,使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成为硕士课程的延续和深入,课程设置既能反映出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内容,还要体现专业研究军事特色。

注重引进国内外的相关优秀课程与教材,选用处于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最新专著、参考书或文献资料。同时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能对将来的专业发展趋势有所体现[4];处理好知识结构中“博”与“专”这一对重要关系[6],帮助博士生建构个性化的学术格局。

3.转变教学理念,推行研究性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体现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以调动博士生的独立自学、独立钻研的积极性。在博士生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以自学为主和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验技术操作相结合;多种形式的研讨与讲座相结合,围绕主题由教师组织讨论[4]。这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以博士研究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和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让博士研究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科学技术的途径和方法。

4.加强地方与国际合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积极邀请名家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参与部队院校教学,通过长江学者特聘岗位等形式,为军校注入新鲜血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之一。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学资源,建立一种开放式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提倡双语教学和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方式[1],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提升我军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5.复合化的考核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估提升学习效果: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可以选择多种考核方式或者其组合形式,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经过查阅文献、文献阅读、方法实现、仿真试验、撰写研究报告等过程,使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完成本学科专业课程的一次初级研究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2]。注重营造追求卓越、增强竞争的气氛,促进博士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课程检查评估的结果可以广泛调动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肯定其成绩,发现其问题,为提高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结语

军队工科院校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将使博士研究生“军味”更浓,特色更鲜明,在掌握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顶层设计、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估等各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军队博士研究生更好地满足军队和国防科技发展对军队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勋清,王春霞,王秀玲. 关于农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72-74.

[2]项军华,韩大鹏,张 峰,刘 昆. 面向新型军队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6):18-20.

[3]赵婉清. 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4]房京,路亚光,杨春国,吕新远. 我院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3):75-78.

[5]罗国华. 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28-30.

[6]罗尧成. 我国高校博士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49-154.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消防下一篇:七上语文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