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2024-08-27

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共8篇)

1.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篇一

6月12日,春意盎然,校园内一派生机。同乐小学四年级全体师生欢聚在阶梯教室,召开期末考试复习动员会。

会议气氛热烈隆重,洋溢着奋进、拼搏、团结、协作的激情与斗志。大会由四年级级组长冯淑霞老师主持。冯老师作动员讲话,从学校对四年级工作的关心与关注,全体四年级教师团结一致、目标一致的敬业精神,全体学生胸怀理想,认定目标,勤奋攻读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五点希望与要求。冯淑霞老师还向全体四年级学生介绍了复习的方法:

(一)要树立“勇创第一,争做最好”的雄心壮志;

(二)要始终如一地做好扶植优生查漏补救工作;

(三)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要彻底根治粗心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五)各班都要开展“我给学校留下好印象,给其他年级树立好形象”活动。冯淑霞老师宣读受表彰名单,对十多位学生进行了表彰并进行了颁奖。吴婉韵主任向他们授奖,大会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代表向大会表示决心,全体四年级教师将一如既往奉献爱心,挥洒汗水,做好复习工作中的补漏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复习操心。接着,吴婉韵主任作了鼓励,勉励全体同学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扎扎实实,咬紧牙关,憋住一口气,奋战半个月,谱写学业成绩新篇章。

吴婉韵主任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四年级全体教师爱岗爱生的工作态度和全体同学勤奋好学不断进步的学习劲头;鼓励全体师生在复习的关键时刻保护清醒头脑,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复习动向,学习他人长处,总结反思自我,把誓言化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把复习工作做细做好,满怀信心地迎接六月的奋战。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沐浴着冬日温暖的阳光,我们送走了不平凡的2009年,迎来了令人期待的2010年。回顾2009年,我们全体师生创造了许多奇迹,我们顺利的通过了普及实验教学和“双高”普九验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参加各种竞赛捷报频传,令人鼓舞,在安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校学生获得了两金三银两铜的优异成绩,在石泉县2009年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活动中,文洋等六位同学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学校也获得了最佳组织奖。可喜可贺!

光阴似箭,转瞬间,离期末考试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了。在这短短的十多天时间里,我们应该怎样奋斗从而以优异的成绩向父母回报呢?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在这个公式里,A代表成功,X代表艰辛的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要想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并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刻苦努力不松懈。

战争时期,攻坚战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毅力、斗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样,我们这一学期的学习也进入了关键的时刻,我们只有认定目标、分秒必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期末考试的全面胜利。期末考试的复习任务是对全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完整的回顾、梳理、总结和提升,复习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这需要我们每个同学比平时更自觉、更认真、更努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到今,从来就没有人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就轻易成功的!

列宁曾告诫过青少年朋友:“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古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个多周的复习时间,正是“路遥知马力”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一丝松懈都将影响期末考的成绩,在此特别提醒同学们要以高昂的学习热情、忘我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投入到期末复习中去。

二、方法科学求高效。

首先要保证复习课的听课效率。上课保持旺盛的精力,要学会听课,精记笔记,善于归纳、善于把握规律,理科要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文科要重视积累和运用;要重落实,强化记忆与动手训练,当堂的任务要当堂解决,不懂要问。要多读、多思、多问、多练;不要放弃弱门科目,要通过多花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验。测验是正式考试前的排练。通过测验,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地方,从而及时补救。希望同学们要把每次测验当成正式考试一样,考出水平,考出效果。再次要不断复习。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注意回归教材,精读课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各章节重点练习题的题型及解法,做到考必得分、得必满分;复习阶段应时时提问自己,加强学习反思,常常问自己:“我掌握了哪些知识?”、“我还有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从而发现疑难薄弱,再对症下药,掌握知识。当然在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规范答题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将最大限度地避免考试中的失分。训练中要重视技巧、方法的渗透,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试技巧和应变能力。最后,要注意劳逸结合。既不要过于贪玩,荒废学业,也要睡好觉,保持充足的睡眠,参加适量的运动。

三、珍惜时间是保证。

期末考试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了,那么怎样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呢?我认为:

(1)学会学习,增强学习技能,你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你就能完成更多的任务。

(2)充分利用以往被浪费或认为无足轻重的小块时间,这样你便获得了比别人多的多时间。

(3)通过自我控制,你能养成好习惯,改掉怀习惯。平时,同学们浪费时间的现象非常普遍,也很严重。聊天,没有节制的玩,无目的的东张西望,无目的的看卡通书,为崇拜的人分散精力,做白日梦,看或写不必要的东西,整理头发或服装、上课睡觉等等。这些都是时间“杀手”,白白地抢走了你的时间,你要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下决心杜绝这种浪费。考试近在眼前,我要求同学们一切以复习迎考为中心。

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没有抓紧,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同学,我在这里向你们提出如下的劝告:不要灰心,不要自卑,从今天就行动起来,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但是临时抱佛脚比不抱要好得多。

四、诚信考试显风格

考试,不仅是对每位应考者专业学科知识的系统考查,同时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考验。在对每个学科知识的全面复习和保证考前良好心理状态的同时,道德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古有“君子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强调在独处时,依然坚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水准,决不做出违背道德和个人原则的事情。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诚”也在这一点上充分体现出来。而现在,我们每位学生也正面临着一次诚信的考验——期末考试。

当学校和老师一次次一遍遍重复着“严肃考风考纪”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想到自觉遵守考试规则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首要道德规范。其实,在“道德考试”中,真正的考官是我们自己。希望同学们自觉行动起来,严格要求自己,杜绝一切破坏考试公平、公正的思想和行为,自觉维护个人形象和学校良好的声誉。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同学们,人类思想所发掘的一切,人类劳动创造的一切,千百代人用苦难的代价换来的一切,都在书籍的世界里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同学们,备战期末考试,靠的是平时的努力与关键阶段的冲刺。昨天的你也许踌躇满志,也许浑浑噩噩,但这都已成为过去,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将这次期末考试当作新的起点,努力学习,勤奋向上,向青春的天空发出我们的最强音:全力以赴,奋战到底,顽强拼搏,永不放弃!

2.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篇二

认真研究考纲,确定复习方向

笔者通过多年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真正的高考信息,来自对考纲、高考题、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教师要分析、体会高考题是如何体现考纲要求的。同时,高考题也是课本上例题、习题的类似题或变式题。如果考纲变化了,教师要明确其变在哪里,稳在何处,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考纲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复习中知识点难度的控制,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来体现。所以,题目的选取能否既符合考试的要求和趋势,又符合学生的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对教师教学经验与水平和对考纲把握程度的反映。

研究好考纲,就能把握好复习的尺度,掌握好题目的难度和类型,从而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不做无用功;就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需通过对教材、高考题的研究,紧贴考纲,驾驭教材、高考题,制定好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复习计划。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复习效果

首先,备课要充分、有计划,上课要有效率。备课时,教师对每个章节内容的取舍、重点难点的把握、题型的选择、方法的选取、题量的控制、测试题难度都要反复斟酌,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复习的进度。如解题训练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在分析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案:课堂例题应以中档综合题为重点,少选难题,重视讲解,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注重方法规律的概括总结,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训练的度和量。上课要变传统的“讲———练———讲”为“练———讲———练”,题目要由易到难,分层次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又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题目评点,能强化学生的思维形成:

(1)评点题目解答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讲一题多解,要先讲最基本的方法,再讲方法的演变,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最佳方法,但一题多解不能因为过多地追求解题技巧而冲淡学生对基本解法的掌握。

(2)评点题目解答的合理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针对有的学生解题时,不注意审题或审题不清,缺乏周密的和深入的思考,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解答的合理性作点评,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

(3)评点题目解答的科学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对于有些题,特别是应用性的题目,通过引导学生判断答案是否合理,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评点题目结论的应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的数学题的结论应用广泛,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应用功能,就能让学生敏锐地抓住某些数学题的本质,从多种方案中快速优选,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5)评点题目的多变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就题论题、讲完了事,要通过典型题的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点评,达到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培养其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其次,注意三轮复习的侧重点和衔接。第一轮复习是基础,要兼顾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原则。第二轮复习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强化、综合,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过程。第三轮复习则是查漏补缺,模拟训练,调节学生心理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当然,三轮复习不是独立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适当带有章节练习,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的指导和方法的总结。第三轮复习中还要穿插章节或专题训练。

注重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信息反馈包括课上信息反馈、课后信息反馈、测试后信息反馈。教师在课堂要根据学生反应、课堂练习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课后要根据下班辅导、学生作文、学生疑问、师生交流等情况调整以后的教学。每次测试后, 可先让学生自己改错、自己分析试卷, 每道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可用哪些方法解题, 你的方法优点在哪里, 不足之处是什么, 分析错题原因, 搞清是知识理解、计算错误, 还是方法选择上的失误。然后教师再来讲评, 帮助学生分析总结, 从而积累考试经验, 尽量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知识原因、策略原因、逻辑原因、心理原因,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调整自己的教学, 效果更佳。

了解易犯错误,防止问题出现

教师要对每轮复习中经常出现的几类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 进而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问题。

第一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1) 复习无计划、效率低。原因是重点把握不准, 详略不当;教材把握不准, 复习偏难或偏易。 (2) 复习不扎实, 漏洞多。原因是起点过高, 难题耗时过多, 忽视基础;速度过快, 学生掌握不牢, 知识出现漏洞;要求过松, 抓而不紧, 基础不牢。 (3) 解题不少, 能力不高。原因是以题论题, 缺少总结、归纳、推广;题目无序、无梯度、没有归类、重复。

第二轮复习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1) 机械重复第一轮复习。 (2) 单纯就题做题、就题论题。 (3) 起点过高、难题过多。 (4) 学生成绩的提高出现停滞。在第一轮对试题的大量练习后, 第二轮复习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常常会出现学生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 这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危险信号。解决的措施有:组织会诊, 寻找病因;重新研究学生;重新备课、重新设计习题;组织高质量的讲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教育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篇三

摘 要:课堂改革就是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决不是一句空话,而必须加紧实施,否则很快就不适应当前改革的步伐。不仅低年级是这样,毕业班尤为如此。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三英语;总复习;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06-01

初中毕业班在总复习中要不要搞素质教育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持着两种见解,一种认为,初三年英语中复习就是"为了应付中考" ;"没有必要提什么素质教育" ;另一种认为,"初三年英语中复习必须不忘素质教育"。笔者认同后一种看法。理由是,初中毕业班的教师肩负着双重的重任,他既要帮助指导考生系统归纳、总结、巩固初中三年来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对中考的应试能力,使他们顺利地通过中考的重大考试;又要"为进入高中学习,初步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断定:培养和提高学习英语能力时,离不开其依赖的基础 -- 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前提。这种教学思想与中考总复习并不矛盾。相反地,初三英语总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素质,其教学素质一定好的 。多年来,初中英语教学使我领悟到:要想达到总复习不忘素质教育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听说能力的训练

如上所谈,为了提高素质,初三英语总复习阶段听说能力势在必行,不能忽视,笔者往往采取以下做法:

1、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充分利用5分钟,为学生提供听说机会,在这段时间,教师也经常口述或朗读一些短篇故事、对话,提供听说机会,同时补充一些有关英语口语中表达习惯的差异知识。如英语中用 "Hi" 、"Hi" 、"Dood morning!"等称呼;而汉语则用 "Have you eaten yet?" 或 "Where are you going ?"。其实在英语中,这两句分别是表示你邀请别人与你一道同餐和你对别人不礼貌,你干涉了别人的私事。

2、复习每篇课文前,通过听新教材课文录音,模仿了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恢复了听力练习,也使学生再现课文的内容。

3、适当补充难易适当的听力练习,再强化听说能力。

二、听写"要贯于英语教学始终

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初三毕业班的不少老师忽视了听写,甚至取消听写。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有悖"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我教过的大部分上高中学生说:"初中听写的效果对他们上高中听语音课感到容易"。有的来信写道:"Dita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class.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study English further."。几年来,我在毕业班坚持三听写:①听写单词、短语、写出划线音标。②聽写课文有关段落。③听写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如:便条、书信、通知等)从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读"有两种概念。一是出声"朗读"(即:念"),二是不出声"阅读"。在毕业班复习中,自然以后者为主。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们认为,阅读技能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顺利完成阅读能力方法。它有三个基本的要素速度、理解、和词汇量。通过阅读同学们可以培养自己语感,而语感又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从中考角度看,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占重要地位,所以阅读训练在英语学习中是显得尤为重要的一环。

1、强化阅读训练。英语阅读与其他学科不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学好,也不是几个就能突击的。它需要平时点点滴滴、日日夜夜积累的。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每日做一篇阅读理解题,每日在打印答题卡上写一个句子,让学生交上来批改;然后下堂课时在班上让学生讲这一篇短文的大意;尔后,就对学生错得最多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而来,学生们的自觉性就慢慢提高了。为了让学hot;热"起来,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老师必须精心设置一些恰当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每日读两篇短文。一篇即要看又要做后面的题目,谓之精读;一篇只看不做,培养语感,谓之泛读。持久下去,学生们一拿到阅读题就进入阅读的状态。这样强化训练:一来,适应中考;二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教会学生带着问题理解。理解对阅读能力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应设计一些合理的阅读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前、中、后都要向自己提出些问题;并鼓励学生都用自我提高的阅读 方法。

3、训练学生阅读速度。我们在复习中一段时间进行单项训练,在限时的阅读(每分钟60左右)同时,注意帮助学生纠正"回视"的坏习惯,培养"跳跃式"阅读法,逐步扩大"识别间距"和逐步克服"心译"的依赖。这样做,使学生在做完形、阅读理解、是非几类题时就不会感到棘手了。

4、词汇的掌握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掌握词汇越多,阅读速度才能越快,理解程度才能越深。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诚然有量变到质变,大多数的学生提高阅读的技巧,也就是他们的素质潜能增加了。

四、素质教育在活动中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系下良好基础。所以,我们不论在课内、外都要善于组织引导去培养、去发现那些优秀语言学习者,给他们创造语言表达和各种机会。要培养毕业班的学生有这样的素质,就必须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书法、词汇、讲故事、演讲等竞赛,组织"国庆"、"元旦"、"五一"英语朗读会、英语晚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校外"英语角"活动,只要有机会就鼓励他们与"老外"交谈。对那些表现好的,效果显著者,发点小奖品,以资鼓励。

4.《财政学》期末总复习 篇四

刘 方 军

一、名词解释

1.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

2.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

3.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4.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反映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5.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也就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一般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6.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专项补助制度,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

7.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8.社会消费性支出指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性积累和保证各级政权履行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的支出。

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0.财政管理是在认识财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以及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定、约束和引导财政工作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活动。

二、简答题

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部分。

(1)财政收入中来自价值C部分,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折旧基金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折旧基金已全部交给企业管理使用。

(2)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向个人的征税;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居民购买的国库券;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税收转稼收入;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3)我国目前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M,影响M增减变化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要增加M。

2.为什么没有法律保障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 答:(1)没有法律保障,权大于法,无论实行哪种类型的财政体制不能顺利执行,都会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2)不依法办事,国家的税收制度不能保证执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会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法行为中面目全非,偏离税法或转移支付设计的目标;

(3)政府的财政行为必须受法律约束,各级、各部门领导都必须遵守法律规范,才能贯彻财政政策,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3.财政支出按归属部门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国家执行职能,一方面需要财力保证,另一方面需要设立相应机构,依靠各级政府、各产业部门、行政、事业部门和单位行使职能。财政机关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把相当数额的资金和经费及其他费用拨付给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它们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经费和费用,就是实现国家各级政权、各部门职能的有力保证。

(2)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明确职能部门的支出范围及其应负的管理支出的责任。既有利于加强财政管理,也有利于对职能部门资金和经费、费用的使用效果进行考核,以期更有效地提高资金、经费和费用的使用效益。4.简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答:(1)以执行政府一定时期的产业政策为主要投资方向,以追求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宏观效益为宗旨。主要投资于与国家职能直接相关的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2)着眼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财政投资主要投向于社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性建设投资。

(3)财政投向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因而具有引导民间和企业投向的特点。5.政府财政部门管理预算的职权。

答: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6.财政分配的共性是什么。答:(1)国家权力分配的共性;(2)财政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国家职能服务的共性;(3)财政矛盾涉及范围及属性的共性;(4)财政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性;(5)国家行使财政权力制约因素的共性。

7.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个人所得税适用范围。包括中国公民、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2)扩大和调整征税项目。增加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增加了“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应税项目。

(3)统一规定应税项目的费用减除水平。

(4)调整税率水平。

(5)调整减免税项目。

8.虚假财政收入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各是什么?

答:产生虚假财政收入的原因有:

(1)生产和收购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形成积压滞销;

(2)中间产品征税产生虚假收入;

(3)挪用银行贷款顶代税收和利润上缴,产生虚假财政收入;

(4)非法经营,弄虚作假所得上交,造成虚假财政收入;

(5)按原值计提折旧,少提或不提折旧产生虚假财政收入。

防止产生虚假财政收入的主要措施是:

(1)搞活微观经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的调控作用,引导企业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合乎质量要求的各类各种商品,减少积压滞销,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顺利循环周转中增加真实的财政收入;

(2)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坚决制止各企业、部门、单位挪用信贷资金上交税利;

(3)建立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提存制度;

(4)搞好协作生产,防止产品变质。

9.对于可动用的财政结余,动用或不动用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经济后果?

答:动用财政结余就是增加支出,向社会投放货币购买力,用这部分货币购买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办社会事业,或者增加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与此同时,工商企业增加销售,减少商品库存。这种情况表明,动用财政结余不但无害,而且有利,它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效益。如果不动用财政结余,就意味着一部分商品物资该用未用,未能充分发挥这部分物资的效能。

10.简要回答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的选择。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可以选择预算收支平衡的均衡财政模式,也可以选择预算交替实行赤字和盈余的非均衡财政模式。

(1)选择预算收支平衡的均衡财政模式,把预算收支平衡(不包括债务收入)绝对化,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情况下,既不易实现,也难以符合经济均衡运行的客观要求,并会削弱财政宏观经济调控的适应能力。

(2)选择交替实行均衡财政和非均衡财政模式。根据经济运行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有的年份实行不包括债务收入在内的均衡财政模式,经常收支平衡后的剩余财力投入经济建设,保持预算收支平衡;有的年份,不要求预算内收支平衡,实行非均衡财政模式,其涵义是:允许预算出现赤字或结余,以调控经济运行,关键是采用适宜的方法弥补赤字。

三、论述题

1.试论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和国民生活总值的比重,对保证政府职能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影响这一比重的因素有:

(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多,该国的财政收入不仅总额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是个最具综合性、基础性的因素。

(二)政府职能范围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直接因素。政府职能的范围越大,需要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就越大,无论绝对或相对额都是如此。

(三)经济体制和分配政策与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具有关键性作用,它决定着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结果:(1)调整价格,特别是调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2)调整国家与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3)提高职工收入水平。但我国分配政策的调整缺乏连续性,存在着过急过度的弊病,使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过多,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价格的制约作用。要了解和掌握财政收入的实际规模及其增长情况,必须把财政收入增减和物价上涨率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引发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因。如果是由财政赤字引起,财政会从价格再分配中获得好处;如果是由信用膨胀引起,通常财政收入实际下降。(2)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以累进税为主体,财政收入实际增加;以比例税为主体,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定额税为主,实际收入下降。2.试述财政管理的特性。

答:财政管理的特性是由财政职能及国家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决定的。财政管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宏观全局性。着眼于宏观经济总体管理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是财政管理的特性之一。维护和促进全局利益的实现,防止局部利益冲击全面利益也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特性。(2)管理的综合性。财政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是不同于其他部门管理的重要特性之一。财政直接管理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管理国家预算。各级财政部门不仅直接管理预算,而且也与其他部门、企业、单位共同管理与业务有关的预算、财务问题。(3)效益的双重性。与其他管理所不同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财政管理追求双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管理形式的多样性。财政分配及其管理方式,主要采取无偿方式,但同时也采取有偿方式。

3.试论国债还本的资金来源。

答:国债到期之后,就要依发行时的规定,按期如数还本。不论采取何种偿还方式,国债的还本总会形成财政的一个负担。同时,国债还本能否如约进行,对到期债券及其他一切债券的行市都会产生影响,对债券持有者和政府都是利害攸关的,这就要求国债的偿还必须有较为稳定且充足的资金来源。一般而言,还本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1)设立偿债基金。就是由政府预算设置专项基金用于偿还国债,即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交一笔专项款设立基金,由特定机关管理专充偿付国债之用,不用作其他用途。在国债未还清之前,每年的预算拨款不能减少,以期逐年减少债务;这种方式虽然较为受投资者所欢迎,而且设有偿债基金的国债发行价格相对较高,但是实践中,偿债资金常被挪用而形同虚设,而且,政府因设置基金被迫定期拨款,使预算安排丧失一定的灵活性。而当预算平衡出现严重困难时,又势必忽略按拨付基金;或者,为拨付偿债基金,势必要发行新的债券,如此,可能反而会加重政府负担,且会引起不必要的管理混乱。因此,这种方式虽在西方国家中试行,但大多都失败了。(2)依赖财政盈余。就是政府在预算结束时,以当年财政收支的结余作为偿还国债的资金。如盈余多,则偿债数额亦多;如盈余少,则偿债数额亦少;如无盈余,则无款可用于偿债。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靠财政结余作为偿债来源的办法实属理论上的假定。这是因为:一方面,当今各国国债的规模大都呈现日益增加之势,每年都有大量的到期债务需偿还;另一方面,各国财政收支的平衡也愈来愈困难,收支不能相抵的年份愈来愈多,赤字数额越来越大,即使偶有盈余,也远远不能满足当年偿还国债的需要。况且,为了能长期不断地发行债券,也必须按期及时偿还国债以维持政府信誉、根本不可能视财政结余的多寡来决定偿还国债的数额。(3)通过预算列支。就是将每年的国债偿还数额作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项目而列入当年支出预算,由正常的财政收入(主要指税收)保证国债的偿还,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偿还国债一种较为稳妥的办法,实际却并非如此。如果政府有能力每年拨出专项款用作国债偿还支出,可能就没有必要发行国债,或者不必要每年发行那么多国债。否则,即使在预算中列支,也常常被作为软性支出,在正常的财政收入紧张时被挤掉而使偿债支出形同虚设。而为了保证国债到期偿还,政府又必须寻找正常财政收入之外的财源,即再发行国债以筹措偿债资金,进而形成“预算列支、举债筹资”的局面,徒增管理上的麻烦。(4)举借新债。这是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券,为到期债务筹措偿还资金。这种方式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虽然单项债务有偿还期,但就总体债务而言,可以通过新债务还旧债的办法,无限长时间延续偿还期;在实践上具有必然性,随着债务规模日益扩大,正常的财政收入已无法满足到期国债还本的需要,偿债资金的来源不得不依靠举借新债,因此,举借新债已成为各国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以举借新债的方式来筹集偿还国债的资金,实际上是把国债作为一种稳定的、长期的收入形式来看待的,这样做,既有利于政府筹集收入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政府利用国债这一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4.论述经济体制转换时期需求过旺及通货膨胀的成因。

答:(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规模过大,货币超量发行。投资膨胀,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失控,货币超量发行,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与投资膨胀相联系,投资主体模糊,投资风险责任缺位,也是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

(2)农业歉收,农副产品供应短缺,引发供需失衡,导致通货膨胀。农业丰歉,不仅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而且对供需平衡和通货膨胀产生不同的影响。农业丰收,农副产品供应增加,与财力需求保持平衡,则抑制通货膨胀;农业歉收,农副产品短缺,吸纳财力的供应能量降低,引发供需失衡,通货膨胀。

(3)企业成本上升,推动通货膨胀。基础工业品、服务价格和其他成本要素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通货膨胀因素。

(4)外汇增加。外汇增加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加剧通货膨胀。

5.论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答:我国1994年起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是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一)实行分税制的优点:

(1)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

(2)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3)分税制改变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办法,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换。

(4)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央对地方收入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支援,缩小地区间差距。

(二)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中央财政承担国防、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与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2)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应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问题:

(1)目前分税制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如进一步协调税种划分,消除行政隶属的痕迹等。

(2)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事权划分。随着经济体制转换和政治体制改革,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必须做相应调整。

(3)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行分税制,并不要求地方政府拥有足以自我平衡的财政收入,仅仅是使地方财政预算拥有一定量的稳定收入,其差额由中央预算补助,从而实现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调控。

(4)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扩大地方税收规模,扩大地方对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和执法权;确立地方的主体税种。6.试论国债的功能。

答:国债是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既是一种财政收入,又遵循信用原则,必须有借有还。国债也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它以政府的信誉为担保,具有较强的可靠性、通常被称为“金边债券”。国债的功能主要包括: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财政赤字一般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差额。国债的诸多功能中之所以最主要的是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在诸多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如发行国债、增税、改革税制、增发货币和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理想方法。这是因为,与其他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如增加税收、增发货币等相比较而言,发行国债的方式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

①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使分散的购买力在一定期限内集中到国家手中,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改变,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与此相反,政府如果通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往往可能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使社会购买力的需求超过社会供给,导致通货膨胀。

②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原则,将企业和个人闲置不用的资金,也就是从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部分,暂时集中起来,让渡给国家使用,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增加税收,一般要受客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制约,如果强行提高税率,就会影响经济发展,使财源枯竭。而且改变税制又要受立法限制,也不易为纳税人所接受。

总之,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上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弥补赤字的一种较为合理的途径。然而,过分依赖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也是不行的,因为这可能导致:国债规模过大,还本付息的压力会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造成恶性循环;以及国家集中的资金过多,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等不良后果。

(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形成财政收入之后,它的支出方向并不是无法分辨的。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建设资金的职能除了从计算口径上加以区分之外,在现实经济中也可以从以下角度加以区分:

①社会制度和财政类型不同。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具有明显的生产性,经济建设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很大,因此我国的国债发行具有明显的筹集建设资金的作用。而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公共性财政,经济建设支出较少,其国债发行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较为明显。②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不同。有些国家在国债发行时就明确规定了国债收入的目的和用途,如日本就将公债明确分为赤字公债和建设公债。我国的国债一般不明确规定目的和用途,但从1987年开始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和重点企业建设债券就具有明确的筹集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的作用。③国债收入的性质不同。如果把国债当作一种临时性、应急性的收入,用来弥补经常性收入的不足,国债就是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如果把国债当作一种稳定的、长期的收入,就可以用国债来安排经常性收入以外的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事实上,国债作为稳定的、长期的收入是可行的,原因有三条:社会闲散资金的持续稳定存在提供了国债资金来源;遵循自愿认购和有借有还等信用原则的国债发行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世界各国资金量和充裕程度的不同使发行外债也成为可能。

(3)调节经济。

国债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动会影响国家所支配财力的规模,国债收入的投向又会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等等。国债的经济调节功能是与国债本身共存的。

5.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篇五

(二)姓名:学号:

一.填空。

1.自然数中,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把120分解质因数是()。

3.两个互质数,又都是合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4.a和b是一对互质数,a×b =36,则a和b分别是()

5.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十位上是最小合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这个三位数是()。

6.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分米,宽为8厘米,高为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7.用一根长为48厘米的铁丝制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底是8厘米,高是()厘米。

9.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4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0.已知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高为4厘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

11.已知甲数=3×3×5×7, 乙数=3×5×7×11, 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12.把下面各数按要求填。

***24837

奇数()能被2整除()

偶数()能被3整除()质数()能被5整除()合数()能被2、3、5整除()

二.判断。

1.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84厘米,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长度之和是21厘米。()

2.7.2除以一个小数,所得的商一定大于7.2。()

3.没有公约数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三.选择题。

1、如果m、n 都是自然数,m = 8n,则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

()。

A、mB、nC、mnD、82、下面的各组数里,第一个数能被第二数整除的是

()。

A、36和0.9B、7和56C、54和27D、84和83、如果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10,它们的最小公约数是14,那么这两个数是()。

A、140和21B、42和70C、10和21D、14和354、若m÷n = 13, m ,n 都是自然数,则m是n的(),n是m的()。

A.最小公约数B.最大公约数C.最大公倍数D.最小公倍数5、99.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

A.99.99B.100C.100.00D.100.06、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合数D.质数

四.计算。

1.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6.71×7.5 + 2.5×6.71(3.12 + 0.3)÷[(1-0.4)÷0.2 ]

3.14×625-3.14×374-3.14[ 41-(4.2 + 5.8÷5)]÷0.9

3.4÷4.41 + 0.4×0.0512.5×3.2×0.25×1.3

2.直接写出得数。

5.2-3 + 8=2.9 + 4.1 =1÷0.05 =8×0.5 =

3.29÷3.29 =8.9 + 8.9 =2-3.6 =8.8-0.8 =

4.8÷1.6 =0×(4-0.4)=

3.解方程。

6x-0.4×6 = 9.6118-2×(4.1 + X)= 55

4x +80 = 1609.6÷X = 0.8

4.8-X = 3×(X + 6)4.3X-1.5 + 3.2X = 4.5

五.列式计算。

1.一个数减去3.6,所得的差的5 倍,正好等于这个数的3倍,求这个数。

2.乙数比丙数的2倍少3,甲数是乙数的4倍,已知甲数是132,求丙数。

3.2.5与64的积去除 1.44,商是多少?

4.一个数的5倍比40除以5的商少48,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六.应用题。

1.只列式不计算。

(1)工程队修一条长480米的路,计划12天完成。实际10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多少米?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前2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1分,后3次测验平均成绩是90分。求他这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红和王刚买同一种练习本5本和3本,已知李红比王刚多付7.20元,这种练习本的单价是多少元?

3.甲乙两位运动员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让乙先跑出10米后,甲再出发,几秒钟后甲追上乙?(用方程解)

4.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4.4千米?

5.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深3.5米。在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部铺上边长1分米的方砖,共需方砖多少块?如果将这个游泳池放满水,能放水多少立方米?

6.果园里有桃树730棵,比梨树的1.25倍少20棵,果园有梨树和桃树共多少棵?

6.期末总复习模块过关卷(一) 篇六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8分)

1.1.25×18按()算出积,点上小数点后即为此式的积,积的末尾有()个零,去掉0后,积是()位小数。

2.一个数(0除外)乘()的数,所得的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0除外)除以()的数,这个数比商大。

3.当x=0.6时,x2=(),2x=(),2+x=()。

4.在装有8个红球和6个蓝球的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黄球(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摸出()球的可能性大。

5.在3.5555、3.4545…、3.45050…、3.405中,是循环小数的有(),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

6.东东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x米,走了5分钟后还剩120米到学校,东东家距离学校()米;当x=70时,东东已经走了()米。

7.按规律填写:6×0.7=4.2,6.6×6.7=44.22,6.66×66.7=444.222,6.666×666.7=(),()×6666.7=()。

8.鲜花店包扎一束花要用1.6米的彩带,现有彩带21米,最多可以包扎这样的花束()束。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

2.2.3×13.45的积一定是三位小数,并且积一定比26大。

()

3.足球比赛通过掷硬币确定哪队先开球。甲队选正面朝上,乙队选反面朝上,则甲队先开球的可能性要大。

()

4.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一定是方程。

()

5.如果3a-8=4,那么2a-3=5。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如果1.8a=3.4b(a、b均不等于0),那么a和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

2.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是()。

A.0.99×1

B.0.99÷9.9

C.1÷0.99

3.可以运用()对5.6×1.01-5.6进行简算。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4.下面比较大小错误的是()。

A.4.9÷0.25=4.9×4

B.4.9÷0.4<4.9×0.4

C.4.9×1.1>0.9×4.9

5.箱子里有一等奖卡片2张,二等奖卡片9张,从箱子里摸出一张卡片,要使摸到一等奖卡片和二等奖卡片的可能性一样大,()方案不合理。

A.只增加7张一等奖卡片

B.只减少二等奖卡片7张

C.一等奖卡片增加5张,二等奖卡片也增加5张

四、计算挑战。(共42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0.9×0.03=  0.9÷0.03=  2.5×40=  2.4×1.9÷1.9=

0.125×8=

1÷0.8=

2.45+0.5=

0.3×1.5÷0.3÷1.5=

0.04×2=

0.042=

7.2-1.02=

0.3×1.5×0.3÷1.5=

2.计算下面各题。(每题3分,共12分)

2.34×0.07=         0.49×1.07≈

(保留两位小数)

5.61÷0.9≈

3.45÷3.3=

(精确到百分位)

(用循环小数表示)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就简算。(每题3分,共12分)

8.4×2.7+7.3×8.4

(3.2+0.16)÷0.8

4.6×1.02

3.6÷0.4+1.25×4

4.解方程。(最后一道方程要检验)(每题3分,共12分)

2×(5+x)=36         x+12.5×6=126.5

(4x-1.2)÷0.2=8

6.3x-x=15.9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爸爸锻炼亮亮的攀登、勇敢精神,要亮亮去滑雪,滑雪的总路程为1.2千米。走上去要花40分钟,滑下来要花15分钟。走上去、滑下来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笑笑到书店买书,她先花19.5元买了3本《格林童话》,还准备买4本《趣味数学》,《趣味数学》的单价是《格林童话》的1.2倍。买《趣味数学》应付多少钱?

3.有90名同学在海边游泳,他们每人都想吃1个冰激凌蛋筒,只需要买几个?

4.“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世界无烟日那天,阳光小学五年级有400名学生参加戒烟宣传活动,比四年级参加此活动的人数的3倍还多76人。四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此活动?(列方程解答)

5.这幅《花开富贵》刺绣的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列方程解答)

答案

一、1.整数乘法 1 一

2.大于1 大于1

3.0.36 1.2 2.6

4.不可能 红 5.3.4545…、3.45050… 3.5555

6.5x+120 350 7.4444.2222 6.6666 44444.22222 8.13

二、1.√ 2.√ 3.× 4.× 5.√

三、1.A 2.C 3.B 4.B 5.C

四、1.0.027 30 100 2.4 1 1.25 2.95 1 0.08 0.0016 6.18 0.09

2.0.1638 0.52 6.23

1.0

3.8.4×2.7+7.3×8.4

=8.4×(2.7+7.3)

=8.4×10

=84

(3.2+0.16)÷0.8

=3.2÷0.8+0.16÷0.8

=4+0.2

=4.2

4.6×1.02

=4.6×(1+0.02)

=4.6+4.6×0.02

=4.6+0.092

=4.692

3.6÷0.4+1.25×4

=9+1.25×8÷2

=9+10÷2

=9+5

=14

4.2×(5+x)=36

解:5+x=36÷2

5+x=18

x=18-5

x=13

x+12.5×6=126.5

解:x+75=126.5

x=126.5-75

x=51.5

(4x-1.2)÷0.2=8

解:4x-1.2=8×0.2

4x-1.2=1.6

4x=1.6+1.2

4x=2.8

x=0.7

6.3x-x=15.9

解:5.3x=15.9

x=15.9÷5.3

x=3

(检验略)

五、1.1.2÷40=0.03(千米/分钟)1.2÷15=0.08(千米/分钟)

答:走上去的平均速度是0.03千米/分钟,滑下来的平均速度是

0.08千米/分钟。提问解答略

2.19.5÷3=6.5(元)6.5×1.2×4=31.2(元)

答:买《趣味数学》应付31.2元钱。

3.90÷(5+1)=15 15×5=75(个)

答:只需要买75个。

[点拨]“买5个送1个”,可以把6个蛋筒看作1份,先求90里面有几个6,在每份中,只需要买5个。

4.解:设四年级有x名学生参加此活动。

3x+76=400

3x=400-76

3x=324

x=108

答:四年级有108名学生参加此活动。

5.解:设宽为x米,则长为2.5x米。

2(x+2.5x)=5.04

3.5x=5.04÷2

3.5x=2.52

x=0.72

长:2.5×0.72=1.8(米)

面积:1.8×0.72=1.296(平方米)

7.物理中考总复习策略 篇七

策略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是中考的蓝本和依据 , 不仅规定了考试形式、性质、功能,而且规定了考试的内容、难度和题型。教师要认真研读、细化解读课标和考纲,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板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分析重点、难点、热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该在哪里设置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围绕课标和考纲, 准确把握中考的方向, 避免盲目对知识点的加深与拓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策略二:合理制订复习计划,安排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分章节拉网式双基复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中考试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根基我们要遵“纲”循“本”,吃透课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一要画出知识结构树,了解课本知识的概要;二要精读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明确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学懂弄通;三要从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抽出精髓即知识框架。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

以“专题”为主线实现知识的迁移,按电学、力学、热学、光学版块,作图专题、实验探究专题、计算专题、社会热点、信息综合开放等专题复习。例如电学专题知识可概括为:一条主线(电路);两种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六个电学物理量 (电荷量、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三种电路状态(通路短路、断路);两个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五种电学仪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能表、试电笔 );两个实验 (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 三个重要公式 (I=U/R W=UIP=W/t=UI)。以专题为单位 ,打破章节的限制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复习具有系统性,使前后所学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物理中考把物理学科中的“科学探究”放在重要的位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等科学探究能力。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实验专题,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突出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提高技巧

通过仿真模拟、限时演练进行适应性训练。利用课堂创设考试情境,让学生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快速理出思路,激活思维,检验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同时要求答题严密讲求规范、恰到好处。这是为适应中考的试题结构、答题技巧和心理调控做充分准备。要注重以“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把每一次模拟训练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的一次好机会,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中考所需能力,有效地把握考点,体会难度,熟悉题型,了解答案的标准形式及给分方法,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

第四阶段:回归课本,整理错题

后期冲刺阶段复习的核心任务是补缺—查漏—补缺。在教学中 要“抓标务 本”回归课 本 ,引导学生 自主建立 知识网络,加强对知识纵横联系的认识,增强迁移应用的能力。让学生重温“错误”,归纳易犯的错题,定期翻阅错题,回想错误的原因,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从错误中走出来,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不丢基础分。

策略三:精选典例,培养思维能力

明确复习教学的目标,精选习题教学的内容,优化习题教学的方式,“选好题,练精题,讲典题”。“选题”要有典型性,达到复习内容习题化,知识巩固具体化。以各地中考题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取我所需,为我所用,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做到基础化、容易化和模型化。“练题”要力求习题具有趣味性、多样性、对比性、操作性、层次性和开放性,避免搞“题海战术”,提高训练效度。“讲题”具有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功能。要立足学生实际,解读试题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易忘点和关键点,切中学生薄弱点,为学生解惑释疑,充分利用“多题一解”“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联”等“借题发挥”以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思路 ,总结规律 ,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策略四:设置开放性学习内容,培养创新意识

适度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可以是条件开放,也可以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放开手脚解决物理问题,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不能就题论题、浅尝辄止,做到关注自己、关注周围、关注生活、关注新闻热点、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对相关物理现象和事物都要进行全面透彻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在答题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思路放得开,会出现许多出彩的答案,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挖掘潜能,将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积极作用。

策略五:关注弱点,在反思中成长

上完一节复习课后,教师要注意自我反思,要反思自己对课标理念的体现是否充分到位? 课堂是否激起学生的共鸣? 布置的作业量、难度、梯度是否合适? 有没有实现“温故知新”的目标?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典型错解? 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教学对策? 这样教与学的针对性都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对这些问题作深刻剖析推敲,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优化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准确地找出学生知识的盲点、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的不足等薄弱点,教师要善待这些薄弱点,巧妙加以引导和利用,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加深理解。例如:音调与响度;反射与折射;物距与像距;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漂浮与悬浮;压力与重力;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压强与压力;功和功率;功率和效率;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内能与热量,等等。

策略六:注重细节,树立信心

重视细节,是发挥水平的关键。总结中考非知识因素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细节:答题不规范,审题不慎写错字,单位换算,数学运算出错。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灵活答题,过程清晰,稳中求快。审题要做到不漏掉题,不看错题要审准题,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解题要稳、准、快。在平时的练习、修正错误中把握自我,坚定意志,调整心态,形成必胜信心。

8.考前总复习 篇八

我问妈妈:“吃饭也被取消了吗?”

妈妈说:“如果不饿可以不吃。”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接到了左小右打来的电话,说妈妈的总复习计划传播的速度比流感还要快,他们家已经被“传染”了。为了郭品卉家能够免受“病毒”入侵,我们十万火急地告诉她,千万不要让她的妈妈接触任何人。

总复习第一天,我就被妈妈罚写二十遍生字。因为我记不清“未来”的“未”跟“末尾”的“末”,到底哪个字的第二横该更长一些。妈妈一个劲儿地催我快点儿写,我只好把上下两横写得一样长。

我总是东丢一笔,西丢一画,被罚写的生字越来越多,有时候写出来的字像一幅抽象画,连我自己都不认识。

留给爸爸辅导数学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小时。爸爸把一整张密密麻麻的试题摆在我面前,这是妈妈的规定。

我委屈地看着爸爸,爸爸的脸也像包子褶儿,鼻子眼睛嘴巴都凑到一块儿了。

忽然,爸爸脸上闪过一丝微笑。我朝爸爸使劲儿点点头,表示收到指示。

爸爸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地说:“汤小勺,抓紧时间,必须半个小时做完。”妈妈看了爸爸一眼,满意地走开了。

爸爸转身“咬”住我的耳朵说:“汤小勺,你总是把‘7+8’和‘8+7’算得一塌糊涂,每次写的答案都不一样。爸爸制订了最适合你的算术题目!”

我很认真地看着卷子:

8+7= 6+5= 9+4=

7+8= 5+6= 4+9=

…………

原来,每两道题目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爸爸太伟大了,在我心里爸爸就是保护我的超人!我将来也要像爸爸一样,保护更多的人。

我拿起笔唰唰唰地写答案,那用功劲儿,就像一个正在研究难题的数学家。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我只喜欢数学,这可是我和爸爸男人之间的秘密。

请你做一做

在括号中选入合适的字。

未 末 本

1.美好的( )来来自今天的努力。

2.黎明到来,原( )宁静的村庄苏醒了。

3.在信的( )尾,他写下了自己的祝福。

上一篇:数学专业学生转战金融大获全胜下一篇: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