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2024-07-10

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共12篇)

1.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一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许厝小学一(2)班许志强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是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场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思维的发展,以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丰富语言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词语教学是语言积累的桥梁

字词是构成丰富语言文字最小的基本单位。要让学生积累语言,首先从字抓起,从词语教学做起。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有一个固定的栏目“日积月累”,这个栏目系统编排了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内容,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语汇,鼓励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背,但不会运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调查,原来学生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怎么能谈的上运用呢?于是在教学中我有意理解词句的意思,感情语言的美,并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运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运用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通过不懈努力,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话语中、文章里经常妙语连珠,语言和文章越来越生动,有趣了。我知道,这是我在课堂上有趣讲解和有效训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去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运用语言。

二、阅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天地

《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听说读写等基本功中最基础的一项。它对于直接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具

有十分积极的科学指导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小学阶段,重视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的词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写笔记上,并熟读成诵、融会贯通。长期坚持,强化了学生对语汇的记忆储存,日积月累,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一旦用时会自然涌上笔端,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不仅如此,我还开辟阅读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大量优秀的课外书籍,阅读报章杂志,让学生广泛涉猎,吸取养料。此外,还创办了班级“图书角”,摆放了许多优秀书籍、儿童读物、佳作名篇等,让学生每周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或摘录到优美语言,开展读书评赛活动。这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的质量,也验证了“教学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的教学理念。更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古诗教学是语言积累的扩充

古诗是我国古文化财富的结晶,它是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炼。在古诗词中,进行语言积累,既是弘扬祖国语言文字,又是锻炼学生联想和高度概括语言的再次学习。《暮江吟》这首诗,作者以明快的语言,吟诵了夜暮时江上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古诗中吟诵江上景物的诗篇很多,也很美。教学时,我补充了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对于补充的古诗,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读读背背,而中高年级要求除读背之外再理解一些重点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通过扩充,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这一组古诗的共同美,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并在反复的诵读、领悟过程中,积累了语言,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四、作文教学是语言积累的归宿

语言积累的目的是为学生的习作服务。常言道:“厚积薄发”,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习作时才能文思如涌,解决“无米之炊”。作文教学是把学生积累的语言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书面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的语言“积攒箱”打开让学生合理使用。疏通习作的源头活水,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习作中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写起作文来思维活跃。如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时,我先出示一些名言警句请学生欣赏:“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初步感知后,我再适时引导学生理解。同学们通过欣赏感悟,对警句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了写作欲望。问我这些警句能不能在习作中用到。我及时地作出了肯定的答复,学生迫不急待马上动笔,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这些警句。使他们的习作向深层发展,为创新思维、乐于习作打下基础。这样不但让学生明白各种处世道理,积累了语言,懂得了从小努力学习的重要性,还更好地提高了习作水平。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从小接触人文观点、处世原则、社会道德,既是德育渗透,又是丰富语言的积累运用。使学生充分享受习作的乐趣,做到意到笔随、学有所悟、学用所用,让习作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成为倾诉表达的乐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拓展语文材料,并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开阔学生语文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的积累。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人文意识逐步形成的过程,渗透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植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二

一、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中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必须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语言的方法。大量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的主要途径, 笔者常鼓励学生阅读课本, 做到熟读成诵, 并以引导学生读好自读课本为中介, 过渡到阅读其他课外读物, 为开辟信息渠道, 用好信息资源。

1. 读书

读书是一种风尚, 教人读书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应该首先爱读书, 才能带动学生一起阅读。教师要通过阅读做学习型的教师,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学会从书籍中认识周围的世界。另外, 还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 让他们在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从而形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2. 写读书笔记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使学生通过好词佳句的日积月累, 养成勤于笔记的习惯, 对阅读时所摘录的好词佳句, 尽量能做到经常自我梳理, 归类“入库”, 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交流,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翻箱倒柜”, 使积累的语言文字不至于“发霉烂掉”, 从而提高积累的长久性。这对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对培养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除此以外, 我们还可以尝试变换一些方法, 激发他们的阅读积累的兴趣。如:在班上开辟古诗词欣赏、名言警句小专栏,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诵;我们还可以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颂读比赛, 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同时, 让学生学习办阅读积累小报, 将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美文美段等摘抄下来, 并将小报进行设计、装饰, 画上一些漂亮的图案, 对办得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展览。这样一来, 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会更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具备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能写出一些好作文, 为了调动他们的阅读及写作兴趣, 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自编作文集, 自己命名、自己设计、自己打印、自己装订, 学生在完成这些工作时不仅体验了成功与乐趣, 还体验了困难与艰辛, 他们会加深对为他们提供优秀作品的作者、编辑工作者的崇敬之情。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 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 成为一种爱好。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 激发他们积累语言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教师, 学生一旦对语言积累产生了兴趣, 也就有了积累语言的动力。如果能让他们反复体验积累的成功, 感受积累的喜悦, 兴趣、动力将会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使其终生受益。

1. 朗诵优美诗句、句段, 初尝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兴致勃勃地把他们的摘抄本展示出来, 教师也被他们摘抄的优美词句吸引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雨中去访灵隐, 一下车, 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日照纱窗, 莺蝶飞来, 映出芙蓉牡丹。雪落板桥, 鸡犬行过, 踏成竹叶梅花。”“一到夜里, 又高又蓝的天空, 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 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夏夜特有的相梦幻一样的安谧, 使得一切生物似乎都朦胧入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丝丝的叫声, 但声音那样的细弱、遥远, 也像是在说梦话呢!”……有古典诗词, 有名言警句, 还有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非常丰富。教师可专门安排一些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朗读, 学生的神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后来摘抄的学生越来越多, 摘抄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对他们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摘抄、朗诵, 还要求学生尽量去背。

2. 背诵优秀诗文、优美句段, 又尝成功的喜悦

学生对积累语言有那么高的热情, 为什么不给他们展示的舞台呢?每个单元结束后, 我们可针对单元主题让学生拓展积累, 如毛泽东单元学完后, 学生中间兴起了毛泽东诗词热;时间单元学完了, 今日歌、明日歌便记于心中了;大段的优美描写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下, 映入同学们的眼帘, 流入同学们的心田;一首又一首精美的小诗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吟诵下, 透彻心骨, 荡气回肠……阵阵掌声、张张笑脸、成功与喜悦、骄傲与自豪、激情与自信, 荡漾在语文课堂。教师给优秀者颁发了奖状, 学生积累语言的热情再度提高。

3. 发表习作, 再尝成功的喜悦

伴随着语言积累的丰富, 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把事写具体, 把物写形象, 并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 如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因为有了丰富的“米”, 所以学生做出了香甜的“炊”, 习作水平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 教师除了鼓励他们去投稿, 还要尽量在班上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一次次成功喜悦的品尝, 无形中, 学生明白了语言积累的意义。

3.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三

【关键词】小学生 语言积累能力 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习作表达,都需要充实的语言积累作后盾。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内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课堂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主要阵地。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但要有语言实践,而且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都是文质优美的课文,不但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背诵好词佳句,积累优美的词句是很有必要的。还要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效、有序地做好读书笔记。如可以根据某方面的共同特征,把词语归类,再在旁边补充类似词句;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为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等几类,分别摘抄下来;归类整理本单元或前几个单元复习过的词语;也可以补充课外看到的词语,如看到“左冲右撞”,就可以补充其他描写走路状态的词语,像“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等。这样归类整理语言材料,有助于学生习作时提取运用。教师也可以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以巩固学生记忆,比如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对某些词用得好的语句写几句话,交流课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习作时尝试借鉴。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等栏目系统编排了古诗、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汇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背诵、积累,并在说话和习作中运用。通过一到三年级的学习,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形成。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积累,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初步学会运用语言。

二、课外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对于词语教学来说,教材只是一个引子。课堂教学只是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光靠课内是不够的,必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课外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才会愉悦地、主动地投入其中。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如去阅览室、图书馆、书店等。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课外书籍,如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读物、名著、诗文等,让学生广泛涉猎,汲取营养。可以创办班级“图书角”,摆放一些优秀书籍、儿童读物、佳作名篇等,让学生记录自己每周的读书心得或摘录优美语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巧拨千斤”,说的就是说好的方法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只读书而没有好的读书方法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的。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好方法。

1.标符号

读书的时候,对书中重要的、精彩的、关键性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圆圈、加标点等,这是读书时加深印象、帮助记忆的好方法。

2.编小标题

这是一种把握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就是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段意及详略的安排、写作特点等,编成一个提纲。

3.加批注

加批注就是在读书时,对文中精彩的地方,认真分析其妙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把自己读书的体会、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便于写作模仿。

4.做摘抄

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要指导学生在摘抄的文字中间配上一些相关的图画,做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到习作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4.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四

一、研究的具体措施:

(1)8月,开展立项的相关调查研究、论证研究,确立研究目标,撰写研究方案。

(2)召开了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重视和支持,积极鼓励提倡家长参与孩子的积累活动。围绕研究目标,定期对家长进行了培训。

(3)建立健全了《小苗儿成长记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年龄增长规律,对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积累习惯提出具体要求,每周由家长监督并给予评价并及时交流反馈。每期提出的要求各有不同,由易到难,体现了层次性、梯度性和系统性。

(4)将《小苗儿成长记录》综合成为了识字本,鼓励学生剪贴自己在报刊杂志上认识的生字新词,利用低年级儿童的记忆优势,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了一定的识字任务,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读词、读句、读文的初步训练,为中、高年的大量阅读分步习作打好了基础。

(5)以语言积累、运用为中心,改革了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背诵精彩的篇章、片断。并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生活,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题,如仿写练习,落实了语言运用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语言运用能力,活跃了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从兴趣入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每期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主动积累语言。

(7)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找找错别字”、“看电视讲故事”、“旅游小见闻”、“环保调查”、“谈天说地”“我是新闻小主播”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积累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8)为养成学生积累习惯,我们建立健全了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机制,对每个学生每学期的语言积累量、积累的态度及持久性进行了不定期评价,每期评选“读书小博士”“积累大王”“写作之星”各五名,并以《小苗儿成长记录》的形式,系统记录各层次学生在积累过程中会有的阶段及障碍,积极开展行为研究,探索了科学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学生个人语言积累发展的个案资料,为后段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取得的研究效果:

1、激发了积累兴趣,营造宽松的积累氛围。

在指导学生主动积累的过程中,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积累与一些动态的、互动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或者说赋积累过程以乐趣。并尽量以美和友好的姿态引诱学生去积累,让积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积累带来的愉悦。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积累意识,激发他们的积累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开启了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主动积累,愉快地步入知识的殿堂。

通过实践,学生的积累热情空前高涨,积累层面逐步扩大,积累量不断增加,积累的质也大幅度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也日益增强。学生从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积累到主动积累,喜欢积累;从喜欢积累到学会运用。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培养了良好的习惯,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实验开展以来,我班学生初步养成了主动阅读、主动积累和主动交流的习惯,不少学生还主动地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采蜜集》,上面记载了他们预习课文时查找的资料,课外阅读中摘抄的好词好句好段,旅游见闻、时事新闻、甚至还包括她们和父母出去逛街时看到的错别字等等。学生们还把自己最喜欢的美文佳作打印出来,推荐给班级的其他同学。目前,班级著有《美文大家读》和《课外知识知多少》两本实用图书。许多学生不仅能独立阅读,而且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就连课内预习,学生们也能在课本上写写画画,批注评点。由此看来,本次研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陶冶了情操,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

3、探索了有效的积累方法,引导学生习作。

根据学生语言积累的内在联系,我们摸索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语言积累方法,即“阅读活动促积累”“阅读理解促积累”、“诵读激情促积累”“迁移练习促积累”、“复述故事促积累”、“阅读方法促积累”。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提升语言积累,引发内心的`写作冲动,并能“化乎其心”,准确运用。如张嘉欣的日记中就运用了许多他从课外积累的优美词语:“兴高采烈”“绘声绘色”“津津有味”“迫不及待”“扑面而来”“无忧无虑”“兴致勃勃”“依依不舍”等等。除了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妙语佳句,同学们还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有意思的写作拓展训练,如学了古诗《回乡偶书》,孩子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成了白话文的《回乡偶书》;学完识字七的保护动物拍手歌后,孩子们又饶有兴趣地编起了讲卫生拍手歌;学完《假如》《“红领巾”真好》,孩子们一个个又成为了诗情画意的小诗人,他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诗歌的模式编写了一首首韵律十足的诗歌。孩子们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快乐,在领悟运用中感受成功,在成功的快乐中健康成长。目前班级著有《小苗儿文集》两本,《新芽》文集一本。[Page]

在本次期中检测中,届新生的写话水平普遍较高,写话满分者达到了40%以上,不少孩子还积极参与创作,向学校《萌芽》文学社和其他出版社投稿,其中,7月份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同步作文》一二年级分册中就收录了我班丁奥和聂轲的作品。在05年上期的全国“涉外”杯创新作文大赛中,一年级有63名(86%)学生参加,3人获长沙市一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素质的不同,家长配合的不同,学生的积累现状出现一定的不平衡,对于少数不自觉的学生难以从数量和质量上进行有效的监控。如个别学生完成语言积累不很主动,需要师长硬性规定;积累兴趣有待培养,积累质量不高,完成任务式注重形式;《采蜜集》的质量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个别家长重视不够,不能按照《小苗儿成长记录》上的要求督促孩子,填写记录时有些应付了事。

2、学生发表出版或获奖的作品较少,阶段性成果较少。

3、有些孩子动作比较慢,完成作业之后,无法保证课外阅读时间,课外积累是间接性的,没有形成常规。

四、解决问题的设想:

1、分析潜能生的积累现状,对症下药,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指导,利用一切激励评价手段,进一步激发家长、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养成习惯。同时,继续加强对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和针对性培训,进一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合理有效地布置家作,落实减负,让学生能有时间阅读和积累。

5.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五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出了一定量的规定,并推荐了一些必读及必背的具体篇目。这一规定使我们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指导意义。可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运用的习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积累 运用

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让学生从平时便注重基本功——词语、句子的积累,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基础的宝库,从而为运用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可见阅读积累对习作的重要性。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阅读不积累,一到习作课习作时就像挤牙膏一样挤。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呢?在平时教学中我是按照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的:

一、准备摘抄本,并自主设计封面: 首先让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摘抄本,并为自己的摘抄本命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采花集》、《采蜜集》、《百花园》、《杂草园》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精美的封面图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摘抄好词佳句这项活动倾注了浓厚的兴趣。书名、封面都是学生花了很多心思设计出来的,那意味深长的书名、精美的封面图案设计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去积累好词佳句的积极性,为自己今后的习作积累各个方面的素材。从此学生把枯燥的积累变成快乐的收集,在语言的世界里自如的翱翔。

二、采蜜——教授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方法

指导学生摘抄也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具体方案,直到扶着学生上了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1、学会分类积累。

作家手中的妙笔生花,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美精典的语句。有描写动物的敏捷机智,如写翠鸟,“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有赞美植物的品质,如写橡树,“挺立着一棵高高的像树。它是那么的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有描写大自然优美风光,如写溪水,“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铃铛摇动般的脆响。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 这些绚丽多彩,渗入意境之美的语句,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能力。

可以积累的好词佳句很多,面很广。因此我让学生给自己的摘抄本分为几大块:大自然篇、动物篇、植物篇、人物外貌篇、心理活动篇等等。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分类摘抄到相应的板块中,以便于自己在习作中查阅。

2、从课本中挖掘积累的素材。

语文书是最好的积累材料来源之一,所以我从课文入手,因为教材中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易学易诵,可供学生鉴赏或临摹。比如:在学了《燕子》这一课后让学生把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句了摘抄下来。“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是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学生在今后习作中遇到写动物外貌,就可以借鉴。

3、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自觉养成及时积累的好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词句,这写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归定学生每人至少有两本课外书,主要是包括作文选,并给他们一定的阅读时间,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互换阅读。在阅读中发现好词佳句,就及时积累起来。比如:把有关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积累起来,有学生积累了“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满人间、春雨绵绵”等好词。

4、积累形式不一,可以多样化。除了可以让学生自由积累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要求去积累,比如:我让学生把从课外书中看到的有关描写天气变化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也可以阅读好同学的摘抄本,把他们本子中的精美语句再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中,据为己用。

三、酿蜜——学会将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运用,语言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根之花。语文教学易犯的毛病是失败的积累,也就是为积累而积累。大多数老师感兴趣的是词句在摘抄本上作呆板的整齐排列,而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生动运用并加以内化。实践证明,毫无运用意识的积累是徒劳的。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的实践运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是表达的基础,而运用能强化、深化发展原有的积累。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使语言内化完成语言知识的建构,还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的创造性表达中丰富语言的积累。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的。

1、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

充分利用每节课讲课前的三分钟,开展一些积累语言的活动。可以说说自己积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也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中的心得体会,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环节等等。比如: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后,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用不同成语表达画面意思。一位老大爷眼含泪水,激动地说:“盼了一个世纪的奥运会终于在家门口举行„„”这时候老大爷的心情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回答:“惊喜万分、喜极而泣、热泪盈眶、激动万分、老泪纵横、百感交集„„”对学生采取轮流制,进行循序渐进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活动目的是使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和展示语言的机会,且在活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坚持写课后小练笔。

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摘抄好词句和精彩片断,有一些课文非常接近农村孩子的生活,学完之后,我让他们悟其法、学其法、用其法,写写课后小练笔。如:在学了《荷花》这一课后,让学生把描写荷花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想一想还可以用在哪些花儿上。有一位学生积累了“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好词之后,他在小练笔中这样写道:“牵牛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大家你挨我挤的,拼命地吹起小喇叭„„ 蝴蝶也赶来凑热闹,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学生的语言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3、上好单元习作,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率。

6.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六

在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乐于写作,自由表达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爱作文,才有可能主动地写作,学习有关作文方面的知识,逐步养成自觉调整和控制学习行为的习惯。

1、游戏作文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表达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教授写话8《这个办法好》时,我便采用了游戏作文的形式。这是一篇看图写话作文。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明确了小鸭想出的办法是:找来一块木板,让小鸡站在木板上,小鸭凫水,拉着木板送小鸡过河。于是同学们纷纷准备了游戏时所需要的道具,并积极主动的分了小组,找到了游戏合作伙伴。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我的赞叹,这更为他们愉快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替小鸭和小鸡多想些办法过河。这一举动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找来救生圈,有的说找只小船,有的说搭座独木桥……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演,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写出的作文也真实生动。

2、音乐作文

音乐是有声的语言,是传递情感的纽带,课堂上教师可先播放一首或一段能引发学生想象的歌或乐曲,让他们边听边想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想象到的内容写出来,抒发他们的情感。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一次语文课,我播放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都知道母亲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对母亲的爱更胜于对其他人的爱,所以,我确信这首歌曲的播放更能激起学生习作的热情。果真不出我所料,自由表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作文完成得快,内容富于灵性,充满情感,一句句动人的话语跃然纸上。就连平时写话一向不是很好的周宏宇同学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妈妈的爱,他这样写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更有一个疼爱我的妈妈,和妈妈在一起,我感觉很快乐,因为妈妈会给我讲许多我喜欢的故事,再通过故事给我讲道理。有什么好吃的,妈妈都不舍得吃,总是留着给我吃。现在我上学了,我要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我爱我的妈妈。像这样情真意切的写话还有很多,使我坚信情境的创设,氛围的营造更能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抓住契机,相机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乐于习作。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又是一节语文课,清脆的铃声响起,我愉快地走进课堂,说:“美丽的秋天来到了,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拥抱秋天吧!”王帅的小手高高举起,我微笑着示意他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王帅大声地说:“王老师,你是要带我们到外面去找秋天吗?”孩子的话让我愣了一下。紧接着小家伙们个个都七嘴八舌地问:“真去吗?”“什么时候去啊?”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我当机立断,“现在就走。”孩子们雀跃着,飞出了教室。到了野外,我们席地而坐,不一会,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庄稼,他们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秋天树叶黄了,片片树叶飘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秋天小蚂蚁急着搬运过冬的食物了……这样一份份惊喜,让我由衷的感慨、感叹。由此而来,学生急于抒发的写作冲动就呼之欲出,这时,学生动笔行为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

三、相互交流,自我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同学们的一篇篇作文,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可圈可点之处。或美目传神,好题诱人;或情节逼真,描写动人;或语言质朴,纯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

作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完成习作的先后,引导学生自由结合,交流习作,然后激励学生“闪亮登场”,全班交流。一次,在以《我的X X X》为题目的作文课上,朱琳同学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弟弟》。她念到:

我的弟弟刘新,今年还不到五岁,红扑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爸爸妈妈就疼爱地叫他“二旦子”。

弟弟是一个既顽皮又勇敢的孩子。有一次,爸爸正在院子里劈木柴,弟弟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劈了一会,就出去买大米了。弟弟见爸爸走了,马上拿起斧子就劈开了,劈成的小木块还挺均匀。劈着劈着,一不小心,劈着手了。妈妈看见了,急忙问:“二旦,劈着手了把!”接着又说:“嘿!看二旦多坚强,劈着手都不哭。”弟弟眼里含着泪花,对妈妈说:“不疼。”接着又去劈柴了。

……

生甲: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说的是真事,写的是真话,说明朱琳确实亲临此事。

生乙:文中“目不转睛”的神情描写,“拿起斧子劈开”的动作描写,“含着泪花却说不疼”的语言描写,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也说明了朱琳对小弟弟很是了解,才能对其富有个性特征的动作描写得很细致。

生丙:老师,朱琳的作文确实写的不错,但我觉得她写得也太夸张了,不到五岁的孩子大人怎么敢让他拿起斧子劈木头呢?

就这样通过交流习作,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汲取,能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达到心灵审美的自我提升。

通过互相交流,学生还可以反思自己:我学会了哪些知识?在学习时,我是怎样解决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以此提高认知的正确率,并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提供借鉴。

7.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七

1.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必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作为祖国21世纪的接班人来说,小学生肩负着传承祖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任,也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育同时也肩负着重任,激发小学生积累生字词语的兴趣,是学校重点的教学内容,要想使中国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发扬时代精神,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汉字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2. 小学生汉字学习启蒙阶段正有利于激发积累生字词语的兴趣

人一生学习最重要的阶段是启蒙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生字词语才刚刚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兴趣最重要,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兴趣的培养,启蒙阶段的学习是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时候,只有在这个阶段激发小学生对生字词语积累的兴趣,才能做到刚柔并尽。中国汉字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生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小学生善于发现新事物,敢于接受新事物,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积累生字词语一定是非常有趣的。

3. 激发积累生字词的兴趣必将影响一生

中国有句俗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生从上学开始,学校教育侧重于积累生字词语这种兴趣的培养,逐渐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无论在学校还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对于汉字词语的积累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对于激发培养小学生的这种兴趣在小学教育中是重中之重。

二、激发小学生积累生字词兴趣的方法

1. 初步体会象形字的特点

如:在汉字中把“月”“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如:识记“山”,它特别像“山”,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看图片,最后记字形。

2. 在学生认识一些字的前提下用比较的识字方法

如“大”“天”“人”,“大”字加一笔是“天”,“人”字加一笔是“大”,加两笔是“天”。如“口”加一笔是“日”,加两笔是“目”。

3. 在教学识字过程中结合字体注意字形笔画

(1)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了”“子”。

(2)分析法区别“鸟”“马”“鸟”的“丿”就像鸟头上的羽毛,“丶”就像“鸟”的眼睛。

4. 在课堂中用你比我猜的方法识字

例如: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山旁有水(汕)。田里跑到田外去(叶、古)。工厂联合面貌新(左)。口在上,儿在下,好兄弟不打架(兄)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哭)。

5. 利用熟悉的字,进行加偏旁,少偏旁进行新字的学习

如:熟字加偏旁,长—张;熟字减偏旁,婵—单。

6. 可利用形声字这种方法识字

形声字分为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如:“娃、娲”培养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兴趣。

7. 编儿歌、顺口溜识字

如:“秋”火热的季节,禾苗熟了,秋天到了。“京”一点一横长,小字口下长。

8. 做动作识字

如:“搬”“打”“抬”“碰”。

9. 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识字

如:“活泼”“忽然”“注意”“蛋”“凉”“轻”等。

1 0. 找反义词识字

如:长—短、高—低、轻—重、胖—瘦。

1 1. 做游戏识字

(1)做近似游戏。例如:这些生字中,每两个是一对好朋友,请找出来。

哥直星丁鸟底

低醒灯植歌鸣

(2)识字游戏(找朋友)老师上课前准备好“孔雀、锦鸡、雄鹰、黄鹂、百灵”的头饰和“孔、雀、锦、鹰、鹂、灵”等的字卡,课堂上让一部分同学戴头饰,一部分同学拿生字卡,做“找朋友”游戏,找到朋友,两个同学一个认字,一个组词说鸟名,还可以学这种鸟的叫声。

1 2.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办识字黑板报,开展识字互帮互助活动

让学生在黑板上识字,在食品包装上识字,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1 3. 根据姓氏,让学生当小老师

如:姓“刘”的同学教大家“刘”字。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重大,所以学习汉字学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必须要做的。小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兴趣的培养,讲究学习方法的应用,是中国汉字继续传承,激发孩子们对汉字词语的积累,让这个社会充满正能量,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汉字,在汉字中明白道理,对于激发小学生对汉字词语积累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8.如何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篇八

【关键词】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 ,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也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利用传播媒介,在听中积累语言

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电视、广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学生耳熟能详,就会从中积累语言文字,有时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受。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教学的高妙之处。

三、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吕叔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开辟说话园地,从说中积累语言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它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为此,我开辟了说话园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如开展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训练,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每人一次,提前准备自己课外阅读的精彩片段;每周举行一次好词好句欣赏会,让学生将自以为优美的词、句、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每两周举行一次故事会,或诗歌朗诵会、好词好句接龙比赛、辩论会等,活动中,人人必讲,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促使学生读相关方面的书,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这些活动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舞台,设计说话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条理地说,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谈收获,议看法,评瑕瑜,让学生一方面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另一方面在“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况中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与渴望,同时也在说话中帮助学生积累了新的词汇、短语、句子,掌握了新的语言结构,既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能,又达到了巩固平时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目的。

五、增加习作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习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习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为此,我要求学生常练笔。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立即投稿,当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习作成为他们内在的愿望。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善闻、诵读、博览、多说、常写,多管齐下,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加之教师适当指点,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参考文献:

[1]顾小双.求广求趣求活——浅谈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新课程:小学》,2009(4)

9.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否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是,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提笔不懂如何开头,写什么内容。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

1.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学写作就得多读书,多积累,要做到读得多、读得广、读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把符合学生阅读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课外书籍借给他们,平时加强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对精彩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熟读成背诵。随着阅读的增多,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结构风格,接触到大量优美的语言,长期的阅读,可以使优秀作品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和在一起,模仿优秀作品的语言并加以创造;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语言通顺流畅,出现了新鲜活泼的写法,能积累越来越多的写作知识。

2.摘录笔记。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丰富词汇,除了阅读,还应摘抄,做到读抄结合,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录笔记,教给学生摘录方法,让学生分类摘抄。把摘抄的内容分成人物、动物、事件等大类。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类别地摘抄精彩的片段、句子、词语。全班学生定期交流摘抄本,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词、句、段抄写在学习园地里。摘抄与阅读没有心理压力,所以学生乐于参与。写作文时,学生就可以运用这些摘抄的词语,使习作锦上添花。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写作需要思维有条理性,对现实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反映客观世界的创造力。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全提,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本身对写作内容、要求的熟知程度,教师运用别出心裁,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所要写的人、物或事,引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潜意识里的活力因子。例如,我指导学生写作《我敬佩的一个人》,我首先向学生你提出问题:“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值得你敬佩?”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个学生说:“我要写我的好朋友,他善于帮助别人,学习刻苦,我敬佩他。”有的说:“小华平时比较调皮,可他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有个同学呕吐了,他第一个抢着去打扫脏物,我敬佩他。有的说:“班主任关心学生,学识渊博,我敬佩她。”学生说得非常起劲,我让学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最后学生相互评价谁讲述得具体生动。学生纷纷上讲台来讲,在相互评价中受到启迪,提高了写作水平,所写文章条理性强,内容深刻;学生的思路各不相同,写法标准立异,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作文自信。

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认为作文是件很难甚至很可怕的事情。对于这些学生,我给他们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堂上启发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补充。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写出自己对一些

问题的认识,不强求有华丽的词语,生动的语汇,只要做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发现学生作文中有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写作并不可怕,写作文的自信心随之增强。

四.“听音乐想象作文”教学,培养写作能力。

“听音乐想象作文”是在新教学大纲指导下探索出来的教学模式,包括“听音、想象、说话、作文、评议等几个环节,想象是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全体学生自由地进行想向,就能扩展学生的思路,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就会感到有话要说,产生表达欲望,争先恐后发言,并且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我让学生们通过合理想象来编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播放枪响、兔子的蹦跳声、乌龟气喘吁吁声,观众的呐喊声、鼓掌声;教师提出问题:“第二次赛跑是怎样的结果呢?让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口头讲给同学听,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想象的情形和结果各不相同,然而都合情合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创造性思维。也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想象和说话两个环节有效地解决了有内容可说的问题,所以作文就水到渠成。

五.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多修改,探索写作方法和技巧。

1.多写多练是作文提高的有效方法,我鼓励学生写自由日记。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决定日记写什么内容。例如:“写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鸟虫鱼;身边的人和事、自己高兴、难过、成功的事。”让学生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生活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捕捉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这样,写日记就成为学生写作的练武之地,也成了他们宝贵的材料仓库。

2.教会学生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火花会迸发,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随文练笔,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写成读后感,或根据课文续编故事。写完后,让学生互换批改作文,从标点符号、错别字、句子、段落、再到篇章结构。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把作文归类,然后指定互批对象,一般是优差交换,让作文差的同学在批改优生作文过程中学习欣赏为主,力争发现对方的不足;让优等生在帮助差生修改时,力争从细微处发现闪光点。最后,把修改的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对批改认真、有水平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较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六.教师注重批语。

1.指导型批语。教师批改作文,不应该是大量的修改,而是起一个指导作用,明确指出不妥当的地方及原因,指导该如何改。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语病,教师不能简单的写“语句不通”,学生读完这样的批语仍是不知如何改。指导型的批语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指出修改的方向。如学生写:“我十分很开心。”批语应写:“十分和很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2.写欣赏型批语。学生习作中有的书写认真、字体漂亮,结构完整。老师可以给这样的批语:“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让人看了是一种享受。”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优美句子,从而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可以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老师佩服你,欣赏你的文章是一种荣幸,长大后或许你成为一个大作家。”学生读到这样的批语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就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3.交流型批语。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的方式倾诉心声,一位学习成就较差的学生选择了对我说心里话,文中写了他因为学习不够好,爸爸、妈妈老是责备她,同学取笑她。她感到非常苦恼,希望我能帮助她。我写了这样的批语:“你是个聪明的孩字,只要你充满自信,课堂上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多锻炼自己,会取得好成绩。后来,这位学生努力学习,特别是爱写作文,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告诉我,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10.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十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注重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伴随着我国钢琴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很多的儿童都开始学习钢琴,这也是当前我国艺术界的一大壮举,想要让孩子能够真正的学好钢琴,就需要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但是当前我们还没有探索出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还不够了解,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只有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才能做好学生学习钢琴的工作。

一、影响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的因素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教师的科学教学方法很关键,应该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度是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先决条件,它是开启学生钢琴启蒙的钥匙。只有这样,才能更轻松地与学生交流,以便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选择适当的教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重要因素。如果布置的曲目超出了学生I}驭的范围,让学生感觉很吃力,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学习钢琴的热情和积极性,以至于最后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素质,选择介适的教学内容。

再次,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也非常关键,如采用故事教学、自观教学等方法,它是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必要条件。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身处游戏当中,这样才能更积极地完成任务,才能把枯燥的知识转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点,学生就很愿意、很容易接受。

最后,给学生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也是钢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可以互相学习,又能给子学生一定的自信,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要体会儿童心理,采取启发式教学法

只有教师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用儿童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启发和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能够按照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去做。采用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孩子是十分奏效的。例如乐谱上的音乐标记,如“少(延音记号)可以说“眉毛下边民了个眼睛”,弹这个音的手指在琴键上应多呆一会儿。如果孩子不会一只手弹跳音另一只手弹连音,可以告诉他“一只小自兔和一只小鸟龟在琴上做游戏”。如果两只手是两个声部的对答,可以比喻成“爸爸和妈妈在说话昵”。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方式,如把乐曲内容编成小故事,按音乐的节奏,做些相应的形体动作来体会正确的律动感,教师和孩子一起歌唱、联弹的感染以及带动孩子的音乐表现情绪等等。

(二)教学选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师选材是孩子学琴的一个人问题,也是教师能否教好学生的关键。孩子学琴的个体差异很人,教师的因材施教尤为重要,不仅教学方法不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作品表现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合理性,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日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教学选材上有两类材料:一类是必弹的,另一类是选弹的。必弹的,有些引不起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少而精,但不能取消。选弹的,则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主动选择,老师弹儿首给学生听,学生喜欢哪首就弹哪首。

(三)采用生活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林华先生说:‘。培养兴趣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的努力,最根本的就是应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的本身,从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用音响符号组合变化以变现自己情绪的语言”家长要培养孩子喜爱音乐,热爱音乐。合理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耐心辅导他们,初期学习时不 要强迫他们练琴,这样长久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初期应该要求他们短时间练习,要集中注意力练习,每次20分钟到3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琴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练琴的时间、要选择在孩子精神状态好的情况下练习,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家长在陪同孩子练琴时要鼓励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教导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更自信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家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明确学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应当让学生明确练琴是为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了那一两个要求,就要鼓励、表扬。这样,能让学生觉得学习钢琴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或很费力而不讨好的。钢琴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总是让孩子关在家里练习,或仅仅是到教师那儿去上课,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比赛。多数孩子是喜欢当众表演的,当他知道要表演时会十分兴奋。家民可以趁热打铁,告诉他:“为了让更多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喜欢听钢琴喜欢弹钢琴,你要练得更熟,弹得更好听才对呀!’’这种正当的压力对激发孩子弹钢琴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对他们的成民也非常有益,让他们在失败和成功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信心。相勺_观摩和交流演奏,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舞台经验,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求更快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也就变成有兴趣的学、卞动的学,练琴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五)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钢琴也不例外。学生练习钢琴的目的,就是能充分展现自我、表现音乐,从而得到身心的愉悦,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经常参加舞台表演的学生,弹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会更强一些,这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创设表演舞台,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通过钢琴交流等形式,发现自己的小足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便提高自己。通过舞台表演,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演出经验。另外,还可以适当参加钢琴考级考试等活动,锻炼心理素质,从而推动他们更勤奋、刻苦地练琴,来增强学琴的强度。

二、小结: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孩子们能够学好钢琴,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下进行,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钢琴。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钢琴,对学习钢琴有兴趣,特别是学好钢琴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得到精神上满足,还能够通过音乐表达人们的情感,促进人们更好的沟通。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到快乐,启发心灵是很重要的兴趣是人类对一件事物探索的开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是关键,老师与家长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这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文献:

11.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篇十一

一、 从“课文内容”的编排,看教材对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

教材编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加强积累,把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精心编选和打磨课文上下工夫。教材的选文注意题材、体裁的多样,内容的健康,文风的朴实,语言的规范,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便于学生阅读、领悟和积累。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活泼,易读易背,富有儿童情趣,适合在多读中增加语言积累。中年级课文增加了一定量的古诗词,课文语言凝练,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朗读、背诵和复述,以及进行拓展练笔等训练。高年级教材中增加了学习方法指导类课文,篇幅适当,除了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外,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关于学生积累语言能力的培养途径,教材则注意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即“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安排了自读课文,每册1课,同时配以“我读书我快乐”阅读推荐。五年级上册为《读书莫放“拦路虎”》,安排阅读《伊索寓言集》;五年级下册为《精读与略读》,安排阅读《上下五千年》;六年级上册为《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安排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六年级下册为《读书要有选择》,安排阅读《西游记》。这样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养成阅读习惯;而推荐一本好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兴趣,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落到实处。如果我们充分体会教材的这一编写思想,打开课内与课外之间的通道,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又何愁不能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呢?

二、 从“课后练习”的编排,看教材对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者依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安排了相应的练习。低年级课文后的练习中都安排了朗读、背诵,对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还要求全文背诵。如一年级上册共13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的有8课,占全册课文的60%多。这是因为低年级的课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背诵难度不大。增大背诵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积累规范语言,为阅读、口语交际打好基础。到了中年级,课文后的练习中,除安排了朗读、背诵外,还增加了默读、复述等要求,意在让学生养成认认真真地读书的良好习惯。同时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从四年级下学期起,教材增加了“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吸收,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提高。

在课文后练习的语言表述上,教材编者也颇费心思。“读读你认为写得特别精彩的段落”“比一比,看谁读得最传神”“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两个自然段”“分角色演一演”“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多种多样的语言提示,在提出了不同要求的同时,更有了人性化的交流,让学生感到亲切。此外,编者还有意识地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或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式引导,如“你能将《江雪》想象成一幅画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三、 从“单元练习”的编排,看教材对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

在每单元的综合练习中,编者特别安排了“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内容,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增加文化底蕴。

低年级教材在每个单元的“读读背背”中,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些材料包括成语、民谚、儿童诗歌、古诗,格言警句等,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且押韵上口,利于学生积累。

中年级教材,在积累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其中,在“读读背背”方面,成语歌中的成语增加到8个,阅读材料包括了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劝学篇)、名言、歇后语、俗语、春联等,努力让学生积累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

高年级教材中的“读读背背”,分别从“诵读与感悟、诵读与欣赏、诵读与积累”等不同的角度安排内容,并配以适当的注释、提示或图画,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探究性学习,然后吟诵、熟读、背诵,以形成语感,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除了“读读背背”以外,编者还以“语文与生活”为题,联系学生做作业、写作文、听戏、看书读报等生活情境,安排了比赛背诵古诗,积累歇后语,了解飞行器,熟记《朝代歌》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努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积累语言。

四、 从“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看教材对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

教材在高年级,通过安排“学和做”这一专题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五年级上册以“说名道姓”为话题,介绍相关的知识,提示探究的路径,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年级下册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谈节水,学成语”“大家来抢答”等活动内容,都突出了积累这一语文学习目标。

六年级上册则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剪报”“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在学生自主参与、探索研究的同时,学生的积累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六年级下册以“我的成长册”为话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六年所走过的足迹,进行“我的成长册”的编排活动。教材不是简单地下任务,而是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让学生努力积累下最有价值的东西,给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教师只要以本为“本”,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吃透教材,领会编者的意图,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落实,学生必定在轻负担的情况下,大大提高积累语言的能力。

12.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 篇十二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养成积极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 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 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那么,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

1. 从“小”察起

一说观察, 有人就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 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 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潭中鱼儿怎么游泳、林中鸟儿怎么唱歌, 由静态到动态, 由个体到群体, 都是观察的对象。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等都是观察的内容。这些都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不能“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总之, 要从“小”察起, 这样, 学生就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 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提高观察能力。

2. 全面细致

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 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从头至尾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 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的教学大楼》, 要求学生课后仔细全面观察教学大楼的位置、总体特征、布局等, 然后作文, 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科学。

3. 精于思考

茅盾先生说过:“想象的来源, 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 想象力就愈加丰富。”观察离不开思考。当你看到一处景致很迷人, 选什么样的词语, 用什么样的比喻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当你见到一件事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 把这件事及这段情描述下来, 这就需要思考, 如果没有思考是写不出的。

4. 讲究方法

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 而且要训练他们善于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累观察方法, 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例如《海滨小城》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从作者善于观察这一角度加以分析、启发, 帮助学生懂得顺序观察的方法。又如《桂林山水》中运用的写作方法, 都是观察的结果, 都是很好的范例。

5. 勤于练笔

要把观察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 就需要把观察中看到、听到、想到以及感受到的随时记录下来, 养成勤于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以练笔促观察、促思考。实践证明:善于观察并勤于练笔的学生, 他们的写作水平都提高得较快。

二、精心设计活动和组织学生深入社会, 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1. 精心设计活动, 使学生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之源。离开了生活, 写作就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如春游、秋游、野炊、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联欢会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 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这样, 在写作中就有话可说, 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 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 但对学生也同样有启发作用, 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体验, 才能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才能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例如为了让学生增加对人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提高的感性知识, 让学生到农贸市场观察。学生观察后发现:市场物质丰富, 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反映生产发展了;市场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反映人民群众购买力强、市场繁荣;大家还发现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或西装革履, 或腰挂手机, 或开着摩托车, 说明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学生透过市场这个窗口, 深刻地领会到改革开放后的瓦房店市真正大变样。事后, 学生以《市场一瞥》《家乡巨变》等为题, 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作文。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拓宽学生知识面

1. 写阅读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做笔记, 如过眼烟云, 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下列一些: (1) 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 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等, 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 (2) 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 (3) 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2. 课内与课外结合

课本中有些课文是从中外名著中选出来的, 在读课文时可以读原著。实践证明: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系统的课本学习, 可以建立知识结构的主体;广泛的课外涉猎, 可以扩展知识领域。

3. 精读与博览相结合

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览, 知识面窄, 只博览不精读, 知识点就不扎实,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精读是为了打好基础的底子, 博览是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 积累丰富的知识。

上一篇:高考作文怎么写讲义下一篇: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