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进度

2024-09-04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进度(共9篇)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进度 篇一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法

1、全面系统地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

在课堂上老师主要是理出要点,突出重点,解决疑难,总结提高,并辅以典型例题,因此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考生还要认真阅读课本章节内容,包括阅读材料,并熟记公式,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要努力拓宽知识广度。

2、对每章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知识存贮准确、提取迁移快速等特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点,就能通过联想,迅速形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是解决高考物理试题的主要方法,通过第一轮的复习,要熟练掌握各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总结经验,重点复习高频考点和概念。

4、独立完成配套试卷,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

本轮复习要尽可能多看一些习题,对不同类型的习题,要认真解答,做到对解决物理问题有明确的思路,并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于本轮复习中做错的或理解不够透彻的题,可以用红笔圈出来,以便在第三轮复习中再看一遍。

应如何做好物理的一轮复习

3、要注意基本公式的延展性,很多是可以直接通过推导记忆的,这时候我们最好可以记下来,比如万有引力这一章节,基本公式就是一个万有引力定律,但结合运动学公式却可推导出直接计算天体质量,密度等的二级公式,这些二级公式虽然在考试时可以自己临时推,但是我们花一点时间记下来用处更大,可以极大节省做题时间。

4、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考虑自己做一个单独的物理错题本或者是做一个整套的理综错题本也是可以的,物理这门学科多刷题真的很重要,熟能生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不要光想着把公式背熟就行了,关键是要多运用你所学的这些东西去解题,在实战中积累解题的思路和技巧,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懂。

5、在刷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不在多,在精,练习题不用过多,认认真真把一本习题做精即可,其他的可以作为主食之外的零食,挑选部分习题来做,我所说的把题目做精,是要做到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你才可以站在出题人的角度看到这个题目考察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如何衔接起来的,之后遇到此类题目才会知道如何下手,从哪里切入更为简便,这才是真正的做题之道。

6、最后我再次强调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的目的是,我们对于高考物理的考点有个整体变得把握,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打牢各个知识模块的基础知识,这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细节,多去关注基础知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挖掘,注意定理、公式等的适用条件,可以把知识归类,比如能量守恒、电荷守恒这类,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完全可以类比,再比如对比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的适用条件的区别,以备二轮知识点融合的训练,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二轮复习,乃至三轮冲刺阶段有一个质的飞跃,反映在卷面上分数才会比较好看。

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进度 篇二

一、学科基础知识全面化

这是第一轮复习中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最重要的任务,需要师生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扎实背诵,全面记忆基础知识。

比如说,政治常识中诸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经济常识中诸如“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哲学常识中诸如唯物论、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及方法论,等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下苦工夫掌握。这些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基本工具,必须准确如实地掌握。记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但理解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原理的表述需要科学、需要规范。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由于不愿下功夫背诵、记忆基础知识,不重视记忆,记忆不准,理解当然也就不到位。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造成了学生在答题时,因基础知识把握不到位,在表述或分析说明理论依据时丢三落四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也是很多学生主观题得分一直不高的根本原因。在高考中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扎实背诵,全面记忆基础知识。

(二)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高中政治由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由若干个小部分组成。如哲学常识就分成四个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部分都自成体系,这也就增加了学生记忆、背诵的难度。与此同时,学生的畏难情绪也会随之增强。如何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系统、全面、有效地把握基础知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我认为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比如传统的训练方法:直接针对基础知识设计填空题、是非题、改错题、简答题等。这些问题设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

(三)加强提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却是兴趣缺缺,复习课变成老师的“独角戏”。如何将老师的“独角戏”变成师生的“同台演出”呢?提问就是良方一剂。具体操作如下:一方面教师要进行经常性的提问,并且把提问坚持下去。经常性的提问可以督促学生, 给学生施加一分压力,使学生紧张、兴奋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教师最好实行滚动式提问,通过这种提问方式,使学生不断回顾并进一步巩固复习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好地展开下一步的复习。

二、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

所谓“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是指学生要在全面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具体知识的要点、重点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化掌握。通俗地讲也就是要打破书本原有的框架结构,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构知识体系。这一步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知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将学科知识系统化有何意义呢?其意义在于学科知识系统化既有利于记忆基础知识,又有利于运用基础知识,学以致用。因为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这些基础知识切实掌握。另一方面,课本知识就如同我们所要使用的工具,虽然我们拥有了这些工具,但是如果胡乱堆放,一旦需要使用它们的时候,能否迅速寻找到合适的工具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只能是把这些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合理有序地存放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解答问题时根据材料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运用的原理和知识,既学以致用,又省时省力。所以,学科知识要点系统化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整合学科知识,对学科知识要做到有条理、成系统地掌握。

其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学生经过整合所得到的学科知识体系不一定非得与教师的相同,只要涵盖了主要知识点即可。

再次,在学科知识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旧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吸收。政治课的学科属性决定了政治课的许多内容必然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所以,政治教师一定要注意党和国家新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及时修正教材上的部分内容。

最后,在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的过程中,要把学科的重点知识与相应的时事热点相结合,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解答问题合理化

所谓“解答问题合理化”,是指学生在解答问题尤其是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方法,有合理化的步骤。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

(一)教师应努力研究、不断总结不同类型试题的正确解答思路。

在学习中,学生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来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只有找出解答不同类型试题的正确思路,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潜心研究并加以恰当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得分率。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解题,才可能写出完整、合理的答案。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特点,解答的思路与方法也各有不同。只要根据这些题型的特点,细心研究,总能找到一些通用的办法。

(二)教师应挑选或设置适当的典型试题来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

试题选择最好以历年的高考题为主。通过这样的讲、练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解答试题的正确思路,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四、书写答案规范化

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篇三

关键词: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中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紧张而繁忙的一轮复习,本校生物学科的一轮复习也已经进行到了必修一的第二章。研究近年生物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已经完成了从“经验型命题”到“素质型命题”的转化。高三复习能否贴近“素质型命题”这一理念,直接影响到高考的成绩。现结合我校近年高三生物复习的实际,说几点自己的感悟,在此与大家共勉。

《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生物部分,是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在高考生物学科总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双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根据近年来对《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的学习与分析,以及对各省市生物学高考试题的研讨,把握生物学高考命题思路:“遵纪不循

本”,即知识点的考查遵循“双纲”的规定和不超出课本知识的范围,而能力水平的考查可以超出课本知识具体体现的层次水平。由此可知,《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生物部分是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计划与方法策略制定最主要的依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主要归纳如下: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1.利用教材插图,理解相关知识

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等存储和传递教学信息的插图,在复习备考中,要充分利用。

(1)抓住形态、结构上的特征

能否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是识图的关键,故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也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如,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的识别及相关特征的比较,这类型的考题会渗透进高中知识的各个模块中。

(2)进行对比

在教学中,把课本前后相关的图形进行比较,寻找区别和联系,可提高学生识图的能力,也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如,通过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就能归纳总结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3)据图拓展

在复习时,通过看图识图,引导学生增加图中知识量,加大图的负载量,促进知识融合,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如,给一个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各个结构的同时,还要知道每个结构的作用,及其参与的各个生理过程,最好还要知道参与的生理过程的大概流程。像这样教学中据图拓展,可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整个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点多、杂,但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把这些“点”相互连接,则可形成与食物网类似的“知识网”。如,元素—脱氧核苷酸—DNA—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遗传变异—进化。这样归纳出一条主线,既帮助学生对整个教材内容形成整体观念,又能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性考题的能力。

二、讲练结合,及时反馈

1.练

在系统回归教材内容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单元测试题,让学生自查知识掌握情况,也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常见考查方式。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①认真审题,避免“懂而不会”的情况。②类化相关知识。③精心组织语言。④经常反思,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讲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重点分析错误率较高的题。并选择经典题、难题讲解,在配以变式题加以巩固和深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注重实验设计

1.掌握课本中的实验

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能分析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关结论;知道实验目的和实验中的材料用具,尤其是要分析给出的材料用具的用途,这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教材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①显微观察类实验,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装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学生要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②生化鉴定类实验,此类实验是利用物质的一些特征来鉴定该物质,因此物质的特征及常用的鉴定方法必须牢牢掌握。③生理分析类实验,此类实验指对生物的生理现象进行分析的实验,一般属于析因实验,即分析引起某种生理想象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关键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2.分析近几年高考实验设计题

生物实验设计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高,教学中不断分析总结近几年高考实验设计题,让学生知道解题的方法,掌握设计实验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要求学生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

总之,高中生物高考复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课本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新考纲、新高考,制订适合学生的复习计划,采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充实准确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陈皓兮.中学生物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张迎春,汪忠.生物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高考物理新一轮的复习计划 篇四

摘要回望高三复习历程,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新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①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其次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只要能找出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②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这个阶段学生在表述方面一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解题中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寥寥几句就算解答完毕。同时,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实在可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规范解题是这一阶段广大考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③对不定项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新高考的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这应该是一般考生重点拿分的区域,这一阶段的复习中需要强化。

5.物理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计划 篇五

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要点,因为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高三物理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物理学中更难学的还是力学,因为学生很有可能混淆不同的概念,毕竟物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一直比较抽象。所以,同学们做题的视乎有时候甚至是运用到自己的想象力。情况不同,对力的分析也不一样。对于这些比较难的专题同学们就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学习。

另外,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尽量将自己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因为考卷上的题目大部分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这时候我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就显得和重要了。不会因为某一个知识点不知道就解不出题目。

还有电学,运动学等科目,这知识点也容易被人家忽略。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是一次全面而又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物理那些自己不懂的基础知识,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三失分点。

xx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就是在研究某一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一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而不改变其它条件。若某两次实验只有某一条件不同,导致更后结果不同,则说明此条件影响了这次的实验结果。控制变量可以说的上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物理实验中,掌握控制变量法更是我们做实验的`基础。比如物理力学中在推导动能定理时,通过控制变量法证明了物体的能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速度呈正比。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变量,哪些是定量。

2、转化法:

在物理实验在中,经常存在着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者不好测量的物理量,这时候就需要将它转化为让我们清晰明了的事物,在整个物理学的前进过程中,转化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等效替代法:

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进度 篇六

物理的学习中实验尤其重要,实验题也是物理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实验题都搞懂了,物理的学习就变得容易多了!

第一点,我们要回归课本实验,弄懂实验原理和方法,以及所需器材。课本的实验是高考实验题的基础,高考实验题一般由课本中演变而来。通过课本延伸,突破点往往就在实验原理以及方法上。需要我们平时养成物理思维,记得与该实验本身原理联系。

第二点,我们要善于从课本实验原理中学习其中的设计思想,领悟其方法以及操作过程,得出实验步骤。这个技巧是说我们要学会去分析其原理,弄懂设计思路,从中找出解题突破点。可以将每次模拟试卷中的实验题拿出来,找到该实验原理,去深入分析它为什么会这样?这也是一种物理思想的培养。

7.农村学校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篇七

第一轮要求一章一节全面细致地复习, 着重抓好基础。因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基础能力等问题的落实主要在第一轮。高三物理复习的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复习使知识进一步深化, 从多方面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达到对每一个知识有深层次理解。二是构建课本零散的知识“网络知识”, 搞清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从而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 认清相近概念的并用, 从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把握每个概念、规律的地位。三是通过复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体现物理学科的宗旨: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一、抓纲务本, 全面复习, 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 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有的教师高三复习抛开课本, 一味地使用复习用书, 使学生注意力离开了课本, 我认为不妥。每年的高考题都是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有相当一部分考题立意来源于课本。复习时应紧扣教材, 做到不遗漏一个知识点, 准确把握考纲要求, 使学生熟知教材所有知识。高三物理总复习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再认识的过程, 再认识过程绝非认识过程的简单重复, 以达到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对于中学物理学习来说, 大部分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学习和理解都是先通过实验演示或者探究后总结出来的, 这既符合认识规律, 也符合物理科的特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 如果仍一味地强调物理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点, 而忽视“从生动的实验到抽象的思维”这一认识的基本规律, 那么, 学生原来获得的感性认识就只是被重复, 而难以得到升华。具体策略如下。

(1) 合作教育, 集体备课。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复习课要充分调动每个老师的积极性, 采取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 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教学目标统一, 重点、难点统一, 重点使用的参考资料统一, 教学进度统一, 单元过关测试题统一, 教学深度、广度、难度、思路与高考要求对路, 通过集体备课, 对典型内容、重点章节, 课堂设计、授课要点、讲与练的综合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授课模式。

(2) 合作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一方面教师应多关爱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应积极与老师配合, 这两方面的关键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甚至可与教师辩论。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教师的“讲”要体现主导作用, 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类型题目的基础上进行, 要讲在点子上, 让学生在复习中对概念、公式、规律进一步认识、理解。学生的“学”要体现主体作用, “学”要与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总结每一知识点容易出错的地方;练习从多侧面掌握知识;教师要精心选择练习题, 让学生“练”规范、“练”技巧, 通过有目的地练习, 澄清对概念的模糊认识,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 注重教法, 提高学习效率。农村学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用传统的复习方法很难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我认为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利用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知识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第二步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通过所学习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训练, 同时加大练习题的难度和深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掌握学情;对学习差的同学针对面上的薄弱环节,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类型题目的解法。除此之外, 任课教师对弱科学生做到四多:“上课多提问, 自习多过问, 作业多批改, 课外多谈心”。

(2) 注重层次, 循序渐进。教育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整体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学习提高过程。高三复习要有层次, 要循序渐进, 不能强求一步到位。我们在复习时分三个层次:第一, 全面系统复习所有知识点, 完成记忆任务, 初步掌握各单元知识结构, 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第二, 使基础知识形成网络结构, 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第三, 完成高层次、大范围内的知识内在规律的揭示, 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的全貌, 完成知识浓缩, 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高考内容要求的目标。

(3) 强化巩固, 克服遗忘。农村学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不久又会被遗忘,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研究如何教, 还要研究学生怎样学, 抓好复习巩固, 克服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对记忆过的材料的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 最初时间遗忘很多, 后来逐渐缓, 到了相当时间, 几乎不再遗忘了。在复习中, 我们注意抓好四个层次的复习。 (1) 课堂上复习某一知识后及时做跟踪练习。 (2) 下一节课前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再完成深化课堂知识的习题。 (3) 每周末让学生写学习小结并完成每周一练习题。

(4) 注重能力培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一轮复习教学过程要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题海战”, 注重学生对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体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是高考的重点, 也是高三复习要解决的重点。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复习中应注重两大环节: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对知识的应用。在知识的理解掌握方面, 我们要抓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读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知识的应用方面, 要体现针对性应用, 要做到做一个题总结一个规律达到会一类题的效果, 凸显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综上所述,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一轮复习除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 基本方法、基础能力的提高外,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变革,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中学)

摘要:为加强计划性, 提高复习效率, 制订复习计划必须依据教材和大纲, 明确复习的总目标, 切不可心中无纲, 目中无本。高三物理复习一般安排三轮,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备考复习的重要环节, 无论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系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还是对于学生参加高考都是十分重要的。

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法初探 篇八

【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不少学生数学、外语成绩还可以,却似乎非常重视的要经常“补课”,而历史学科成绩一直很差,却从来没考虑要“补课”。更有很多学生,课外基本都被所谓的“正科”占满,历史学科只安排一些“边角”时间或根本无法安排时间,结果历史成绩上不去影响了总分。

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复习规划

从初中到高二,历史学科一直被视为“副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这种“副科”思想往往会延续到高三。

(1)转变传统的“副科”观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分数比例看,文科综合总分为300分,相当于数学、外语两科分数之和。试问一下自己,你花在文科综合三科的学习时间,有数学、外语两科所花的学习时间多吗?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做出否定回答的。你把历史当成“副科”,历史就让你“挂科”。这点道理同学们应该理解的。

(2)明确复习考试的范围与内容。首先要明确哪些才是考试要求的学习内容。几年来的新课程福建高考历史学科均严格依照国家“考试大纲”和甘肃省“考试说明”要求来命题。甘肃省“考试说明”每年的变化非常少,第一轮复习时可先依据上年度的“考试说明”确定复习的知识范围;等到下学期新“考试说明”出来,再做细微调整。通常调整内容不到二十分之一。

(3)初步制定复习计划和目标。通常老师都会制定一个或详或简的教学进度计划。目前省内各校一轮复习进度各不相同。开始时间有的是高二期末,有的是暑假补习,有的是高三期初;结束时间有的是上学期末,有的是下学期的第一次市质检或省质检前。无论怎样安排,在复习进度上,同学一般是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或适当超前预习。

二、优化知识结构,巩固学科基础

第一轮复习在知识方面主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形成主次分明、融会贯通的历史知识体系,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1)重新梳理知识,构建符合高考要求的全新知识体系。一轮复习的最大特点是从“回归教材”开始。“回归教材”必须防止简单地进行历史知识的重复学习,要对照“考试说明”要求,在全面阅读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可以大胆的舍弃那些“考试说明”不要求的内容,重新理清必考知识线索,构建符合高考要求的全新知识体系。通过第一遍梳理,需要阅读记忆的知识量就减少的大半,大大减轻了识记负担。

(2)精确理解历史基本概念,保证判断清晰。对历史概念的精确理解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对一些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要分析清楚不同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相似概念“封建统治、君主制度”,组合概念“民族、民主”等。复习中可以借助数学的“集合”分析方法,更加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和区别。

(3)务实的分配识记内容,好钢用在刀刃上。从高考历史命题要求层次看,对识记能力要求可分为“再认”和“再现”两个层次。选择题除分析能力要求之外,对识记的要求基本上是“再认”,即只需要凭记忆的“印象”判断是正误,无需完全表述出来。文字解答题中的“结合所学知识”部分就需要“再现”,即要把识记的知识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有时还要进行必要的知识迁移、归纳整合。

(4)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防止知识遗忘。要学好历史,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曝十寒。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学习后的24小时之内,一半以上的学习内容会在这一时间段内遗忘。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就历史学科特点而言,坚持每天课外抽出半小时左右时间复习,效果就相当不错。

(5)尝试不同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知识成分(如时间、地点、人物、历史名词、概念等)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而语法成分在表述上是有很大自由度的,这也是不同版本教材差异的重要因素。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区分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可采用其他多种方法如:联想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特点分类记忆法——抓住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自身的特点,把所学知识,按内容性质、特征归纳分类,使本来分散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精练有效习题,探索解题规律

创新是高考试题的生命。从近年福建文综历史试题看,与平时所做的练习试题完全相同、相似的部分极少。要提高练习效率,不能依靠“题海战术”来实现,而是通过解题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总结解题的基本规律,达到提高解题能力效果。

(1)读与练结合,制定切合实际的练习计划。选择配套练习最好是完全由本省老师编定的,其它出版机构专门针对本省高考复习编定的版本也可适当考虑。通常各校练习均由老师统一征订,负责任的老师会严格把好关,精选出一套最切合本校学生和高考实际的教辅练习,学生只要按老师要求,做好相应的同步练习。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依据上述原则再自己选择一两套教辅练习,进行补充训练。

(2)“精练”与“泛解”结合,提高练习效率。“精练”与“泛解”是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学习效率的有效性途径。高三复习接触的习题繁多,可精选出部分较有代表性的“经典”题目,动手练习,即“精练”。大多数练习题,特别是一些耗费大量时间的主观题,则不是直接进行完整的解题,而是多看,多了解、多感悟。通过对题目设问、答案的对比,感悟解题方法,并进一步模仿和提高,即“泛解”。

(3)“一题多解”与“一解多题”,做到举一反三。首先,同一题目可以尝试多种解法,如选择题的直选法、排除法、迁移类比法、常识判断法等。知识丰富的同学可以运用知识直接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知识模糊的情况下,通过推理判断。其次,一个题目可以尝试通过变动材料、选项或问题,重新分化、组合,演变出不同知识、能力层次要求的新题目。“一题多变”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解题训练,熟悉各种条件下的不同解题过程与方法。最后,通过对一个题目的多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可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答其它新试题,达到“一解多题”。

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进度 篇九

2022届高考(一轮)物理夯基习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

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D.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

2、(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 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 m/s

C.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 m

D.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 s回到平衡位置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 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也相同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4、(多选)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减小为原来的,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单摆振动的()

A.周期不变 B.频率不变

C.振幅不变 D.振幅改变

E.最大动能改变

5、(多选)关于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的方向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C.经过半个周期振子经过的路程一定是振幅的2倍

D.若两时刻相差半个周期,弹簧在这两个时刻的形变量一定相等

E.经过半个周期,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

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甲、乙分别是在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

C.波长可能是8 m

D.波速一定是6 m/s

E.波速可能是2 m/s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声波波速大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速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机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机械波波长小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

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干涉现象

8、(多选)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在5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t=1.5 s和t=4.5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 cm9、(多选)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a波上某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

B.此时b波上的质点Q正向上运动

C.一个周期内,Q质点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P质点的1.5倍

D.在P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20次全振动

E.a波和b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10、(双选)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距O点5 m的质点,虚线是t2=(t1+0.2)s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波遇到长度为3 m的障碍物时将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波速可能为20 m/s

C.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6 s

D.若波速为15 m/s,从t1到t2时刻,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60 cm11、图中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处水面没有振动,为使A处水面也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12、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 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 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二、填空类题。

13、如图甲所示是一个摆线长度可调的单摆振动的情景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P、Q是小球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小球的质量m=0.4 kg,图乙是摆线长为L时小球的振动图象,g取10 m/s2。

(1)为测量单摆的摆动周期,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________(选填“O”“P”或“Q”)时开始计时;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甲 乙

(2)由图乙写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并判断小球在什么位置时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14、波速相等的两列简谐波在x轴上相遇,一列波(虚线)沿x轴正向传播,另一列波(实线)沿x轴负向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在x=8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0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4 m处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 cm。

三、解答题。

15、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16、(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17、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弹性绳水平放置,O、b、c是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现让质点O从t=0时刻开始,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方程为y=20sin5πt(cm),形成的简谐波同时沿该直线向Ob和Oc方向传播,在t1=0.5 s时,质点b恰好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O、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1=0.8 m,O、c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2=0.6 m。求:

(1)此横波的波长和波速;

(2)计算0~1.0 s的时间内质点c运动的总路程。并在图乙中画出t=1.0 s时刻向两方向传播的大致波形图。(画波形图时不要求解题过程)

2022届高考(一轮)物理夯基习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振幅是乙的振幅的4倍

B.甲的振幅等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D.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

【答案】BCD

2、(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6 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 cm,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 m/s

C.从t=0.6 s开始,紧接着的Δt=0.6 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0 m

D.从t=0.6 s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0.4 s回到平衡位置

E.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10 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答案】ABD

3、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相同,速度也相同

D.振子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D

4、(多选)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减小为原来的,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单摆振动的()

A.周期不变 B.频率不变

C.振幅不变 D.振幅改变

E.最大动能改变

【答案】ABD

5、(多选)关于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的方向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由振子所在处指向平衡位置

C.经过半个周期振子经过的路程一定是振幅的2倍

D.若两时刻相差半个周期,弹簧在这两个时刻的形变量一定相等

E.经过半个周期,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

【答案】BCD

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甲、乙分别是在x轴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且xab=6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可能沿x轴负方向传播

C.波长可能是8 m

D.波速一定是6 m/s

E.波速可能是2 m/s

【答案】BCE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声波波速大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速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C.机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机械波波长小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D.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

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干涉现象

【答案】CDE

8、(多选)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在5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t=1.5 s和t=4.5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 cm

【答案】BCD

9、(多选)如图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a波上某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

B.此时b波上的质点Q正向上运动

C.一个周期内,Q质点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P质点的1.5倍

D.在P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20次全振动

E.a波和b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答案】ABD

10、(双选)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M是平衡位置距O点5 m的质点,虚线是t2=(t1+0.2)s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波遇到长度为3 m的障碍物时将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波速可能为20 m/s

C.该波的周期可能为0.6 s

D.若波速为15 m/s,从t1到t2时刻,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60 cm

【答案】AD

11、图中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是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处水面没有振动,为使A处水面也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A.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答案】BD

12、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 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 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答案】B

二、填空类题。

13、如图甲所示是一个摆线长度可调的单摆振动的情景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P、Q是小球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小球的质量m=0.4 kg,图乙是摆线长为L时小球的振动图象,g取10 m/s2。

(1)为测量单摆的摆动周期,测量时间应从摆球经过________(选填“O”“P”或“Q”)时开始计时;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甲 乙

(2)由图乙写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并判断小球在什么位置时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答案】(1)O

(2)x=5sin πt(cm)小球在最大位移处的加速度最大,为0.5 m/s2

14、波速相等的两列简谐波在x轴上相遇,一列波(虚线)沿x轴正向传播,另一列波(实线)沿x轴负向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在x=8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0 m处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在x=14 m处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 cm。

【答案】加强 减弱 2

三、解答题。

15、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

【答案】(1)1.0 s(2)200 cm(3)x=12.5sin2πt(cm)图象见解析图

【解析】(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54-10所示,由对称性可得

T=0.5×2 s=1.0 s.(2)若B、C之间距离为25 cm,则振幅A=×25 cm

=12.5 cm,振子4.0 s内通过的路程

s=×4×12.5 cm=200 cm.(3)根据x=Asinωt,A=12.5 cm,ω==2πrad/s

得x=12.5sin2πt(cm).振动图象为

16、(计算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答案】(1)18 c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2)9 cm

【解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 ①

由图乙可以看出,周期为T=2 s ②

波速为v==18 cm/s ③

由图乙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甲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甲知,x=0处y=-=Asin(-30°),因此xP=λ=3 cm ④

由图乙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 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xQ=9 cm

17、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计重力的弹性绳水平放置,O、b、c是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现让质点O从t=0时刻开始,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方程为y=20sin5πt(cm),形成的简谐波同时沿该直线向Ob和Oc方向传播,在t1=0.5 s时,质点b恰好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O、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1=0.8 m,O、c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L2=0.6 m。求:

(1)此横波的波长和波速;

(2)计算0~1.0 s的时间内质点c运动的总路程。并在图乙中画出t=1.0 s时刻向两方向传播的大致波形图。(画波形图时不要求解题过程)

【答案】(1)0.8 m 2 m/s(2)1.4 m 波形图如下:

上一篇:汽车汽车空调全套教案下一篇:工程测量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