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2024-11-07

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共10篇)

1.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篇一

制度名称:关于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点实施意见

制度人气:浏览335 次

文章内容

1、“学困生”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也是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同时又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各班在新年度开学后要尽快排出“学困生”名单,并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

2、对“学困生”要正确对待,对他们要多献出一点爱,不能岐视,不能讽刺打击,更不能弃之不管。要分类施教,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要在激发学习兴趣,及时巩固性训练上下功夫。对思想品德后进的学生,要在多做细致的思想教育上下功夫。要善于抓后进学生的发光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批评。

3、对“学困生”的教育,要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要多做家访工作,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反馈到社会、家庭。同时还要加强各科教学间的相互配合。各科教学要分类指导,把教学重点适当偏向后进学生。

4、“学困生”转化的关健在班主任。各班主任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困生”的转化上。要建立帮助网络,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帮教小组”、“家庭学习小组”等,使其感到大家庭的温暖。

5、要加强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领导,要及时总结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经验。学校每学期末召开一次“学困生”转化工作座谈会和“学困生”转化经验交流会。对转化工作成绩突出的班主任和提高幅度大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2.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篇二

一、给予尊重

美国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的确, 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因为学困生缺点毛病多, 往往受人歧视, 遭人冷落, 是在批评、训斥、打骂声中长大的, 他们缺乏尊重。马卡连柯曾指出:“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 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学困生的自尊得不到满足, 会引起内心痛苦的体验, 感到委屈和苦恼, 便表现出自卑,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自尊的需要和自卑的体验常常交织在一起。由于自卑, 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 处处不如人, 缺乏自信心, 甚至自暴自弃。要改变他们, 首先要增强其自信心, 摆脱自卑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尊重学生, 要做到不当众揭短, 不当众批评, 对于错误, 可以个别交流, 个别谈心, 推心置腹的交心会让他们倍感尊重。让他们知道你对他改正错误充满了期待, 慢慢地你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会觉得:一句坦诚的话语, 会给学生带去一股杨柳清风, 抚慰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献上尊重的钥匙, 会打开学生的心结。他不会再有抵触情绪, 它会因为你对他 (她) 的尊重而给足你面子, 会配合你的要求慢慢地来改变他自己, 你的尊重会让他感觉到被重视, 重新找回自信。班上有一个学生, 初到我班时, 经常迟到。曾和他同班的同学告诉我他以前也总迟到。了解情况后, 当他又迟到时, 我没有批评他, 给他发了条短信说:“迟到了, 但是比上一次早了五分钟, 盼着当老师走上讲台时, 台下坐着一切准备就绪的你。”再次见到他踏着铃声走进教室时, 我又给他发了短信:“看着踩着铃声进入教室的你, 好高兴, 好期待一个从容的你, 而不是匆匆忙忙的你。”逐渐地, 他不再迟到了。现在不是我给他发短信, 而是他会时不时发短信来说:“我最近没迟到, 很从容吧!”话语中充满了改正错误后的自豪。

二、欣赏教育

对于学困生, 不要用要求好学生的标准来衡量他们, 在班上要实行一把尺子几个标准, 即我们说的分层教育, 对于他们, 要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 对于优点, 要加以赞美和张扬。然后让这些优点通过教师的“小题大做”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用教师的真诚赞扬, 点燃学生的上进心, 卡耐基曾说:称赞对温暖人类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 没有它, 我们就无法生存或想象。一次及时的赞扬, 常常会鼓起学生奋斗的风帆。因此,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平时的生活中, 对学困生要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责备和批评。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 老师相信你。”意识到老师的肯定、重视、关怀和期待, 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被重视, 就会愉快、积极地学习,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关爱学生, 融洽师生关系

学困生得到的大多是训斥, 得到的温暖太少。失去温暖的人最需要温暖, 这就需要班主任用真情去感化他们, 要像母亲对待体弱多病的孩子, 加倍呵护。教师要了解学生, 从生活上、学习上和思想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 了解他们的需要, 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衷, 了解他们的性格、兴趣和才能, 了解他们的心灵上所有闪光发亮的东西。在教育过程中, 人们往往会冤枉“调皮生”, 曲解“学困生”, 他们内心比较孤独, 班主任真诚的关爱是启迪他们心扉的钥匙。对他们的关爱可以是学生感到迷茫时, 教师那淳淳的教诲;他们受到委屈时, 教师善解人意的抚慰;可以是他们遇到困难时, 教师充满鼓励的眼神;可以是学生解开困惑时, 教师赞赏有加的笑容。只要学生感受到了你真诚的关爱, 他们会亲近你、接纳你, 会为了给你“面子”, 而朝着你期待的方向改变,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相信这样做, 你会有所收获, 正如伟大作家冰心所说:“情在左, 爱在右, 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播种, 随时开花。”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 愈是自信愈会成功, 愈成功则愈自信。个人成功的记录越多, 自信心越容易获得。在工作中,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确立一个适应的目标, 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还要有意地创设情景让学困生主动参与, 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 发挥其特长, 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 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 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成功的体验使学生获得自信, 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现在班上的第一名叫刘勇, 高一进我班时, 皮肤黑黑的, 总是给人脏兮兮的感觉, 当时以432分的中考成绩进入我的班上, 上课爱接嘴, 爱出风头, 各科任老师和同学都有些反感。为了让他改掉这些习惯, 我着实挖空心思了, 但效果都不佳。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他喜欢打篮球, 球技还不错, 短跑也快。学校开运动会前, 我组织了班上学生打篮球比赛, 我观看了他们的比赛, 尽管我不懂赛球的规则, 每每当他进球时, 我都为他拍手叫好, 他在球场上奔跑得更欢了。赛后在班上对他的球技大加赞扬, 并交了一个任务给他, 学校运动会上的一切事务由他负责, 并相信他能做好。真如我所料, 他把班上运动会期间的比赛组织得井然有序, 在赛场上, 我组织全班同学为他加油, 他在个人短跑和班级接力赛中都表现得不错, 也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运动会后, 他成了同学们心中的“体育王子”, 我让他当了班干部, 要求他支持老师的工作, 要管理同学, 当然首先要管住自己。渐渐地, 他上课时不爱插嘴了, 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学习也非常努力了。高二时, 挤进了班级前三名, 上高三后, 成绩一路上升, 市里的几次模拟考试, 都是全班第一名, 在高考中获得了552分的成绩, 也是小河区的文科状元。他就是体验到了成功, 就愈自信, 愈自信则愈成功。因此, 在教育中, 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是促其转化的有效方法。

总之, 作为班主任,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快乐成长是我们的责任。特别是要让学困生扬起生命的风帆, 班主任需要加倍的付出关爱。教师的关爱是一种充满睿智和理性的爱, 她着手于一时一事, 却着眼于学生的一生一世, 让我们的爱像温暖的阳光, 像绵绵的细雨, 遍洒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沐浴下抬起头来走路, 以自信为伴, 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3.谈“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篇三

一、由一档节目引发的思考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个节目:某台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晚会,观众席上高朋满座、宾客如云,人们都在期待着一场精彩的演出。令人惊讶的是,表演节目的竟是一群弱智儿童,他们虽然表情有些异样,但同正常的孩子一样载歌载舞,观众们都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地鼓掌、喝彩。看到这里,我内心一震:身为班主任,我也曾组织学生参加过各种表演活动,但为了能够表演出彩,每次总是挑选学习优异且聪明、漂亮的学生,而那些学习成绩差、淘气的学生一律被排除在外。班主任总是想方设法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但煞费苦心营造出来的“完美”,却深深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稚嫩的心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也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关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分析“学困生”的成因

人的心智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发育成长的,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一些孩子成了“学困生”,分析起来,笔者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

在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认为“学困生”是“朽木不可雕”,认为转化“学困生”事倍功半,徒劳无功,因而对“学困生”产生漠不关心、放弃甚至歧视的现象。这无疑是给原本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雪上加霜,使“学困生”的学习越来越困难,加剧了两极分化。

2.“学困生”被视为“累赘”

说实话,“学困生”确实让人很无奈,纵然使尽万般招数,也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希望。作业完不成,祸事少不了,处处让班主任感到一种沉重的负担,管教这样的学生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加上迫于上级的质量抽测压力,“学困生”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老师的心头之患,怒斥、责骂、惩罚便接踵而来。老师长期的冷落,会使这些“学困生”心灰意冷,厌倦学习,长此以往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便会一落千丈,学习起来也会越来越困难。

3.“学困生”缺乏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地克服困难相联系。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会情感较脆弱,害怕吃苦,作业马虎,遇难不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愿钻研知识的内在联系,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久而久之,成了“学困生”。

三、“学困生”转化对策的尝试与研究

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课改中必须解决和攻克的难题,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通过课改实践来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与方法。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因材施教,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和培养价值,关键在于教师要按照学生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和个性特征,采用灵活的、能被他们所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有“闪光”之处,正如一位教育家讲的:“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在教育过程中,我尽力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安全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分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愿望,让学生们尤其是“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爱”动其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个学生在被打入“学困生”的名册后,在自我评价中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无形中加大了许多。他们由于心理失衡而感到孤立,无所适从。此时,班主任如果能给他们一颗真诚的心,一片炽热的爱,还愁他们不会有思想上的改变吗?班主任要尽可能用心帮助和理解“学困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缩短与他们心理上的距离,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一旦与他们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3.树立自信,增强“学困生”的学习意志

要让“学困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就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他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自信。”在平时教学或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中,我总是有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做得比较好的“学困生”进行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后来,除了表扬以外,我还进行奖励,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在班上开个隆重的表彰会,除表彰优秀学生外,重点对学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大力表彰,也让他们站在领奖台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燃起他们心中自信的火焰,使他们能满腔热情、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4.转化后进生的几点体会 篇四

后进学生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在学校、社会和家庭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岐视,他们的自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有着较严重的放纵心理和自悲心理。表现为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对事情漠不关心,违犯了校规校纪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老师、家长、同学的劝告也无动于衷。对于转化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诚相待 培养自尊

转化后进学生,一定要激发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此,教师要把尊重理解,以诚相待作为教育的前提。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的相互印证的过程,是他们之间的心理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相吻合,心理交流能沟通,就会引起彼此之间在情感上的心理相容,即共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亦然。

因此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以尊重为前提,用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后进生交流感情和思想;教师要做到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耐心教育与说服教育相结合,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教师要用“放大镜”来发现后进生的优点,采用赞许、表扬、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切不能有“哄、训、压”等损害学生自尊的手段;教师要用一颗诚挚的心灵去理解后进生,还要设置一些让后进学生努力后就能得到的荣誉称号,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评选为劳动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以便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激励他们进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例如,我班有位同学平时反应比较迟钝,再加上有生理缺陷,所以上课听不懂,课后复习杂乱无序,成绩较差。他常以为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问,生怕引起别人的嘲笑。发现这种情况后,我一方面告诉周围的同学要多给他关心和帮助,一方面经常找他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情谊。我还发挥他写作的特长,叫他担任班上学习园地的主编,从事有益的集体活动,激励他勇往直前。渐渐地,他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恢复了自信,克服了自卑,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

二、消除疑惧 化解对立

后进学生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受到批评、讽刺、嘲笑,往往多于表扬。以教师轻视自己,同学瞧不起自己,家长也歧视自己为累赘。要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是指教育者应紧紧围绕着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以情感打动他们的心灵。“晓之以理”是“动之以情”的深入,是指教育者以情打开工作大门,用理渗入内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将情理有机辩证地结合起来。没有“情”的“理”是空洞的肤浅的“理”,没有“理”的“情”是苍白无力的“情”。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诚心诚意帮助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干力所能及的事,肯定他们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让他们明白教师的诚心,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逐步过渡到让他们在品德、学习上的表现与教师、家长的要求一致。例如,我班的罗勇同学,平时纪律松懈,学习不用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科任教师常批评他,甚至通知他家长。他精神压力很大,开始破罐子破摔。我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一面请科任老师少批评多鼓励,一面对他多加关注。见面时,我主动与他打招呼、拉家常,消除他对老师的畏惧感。然后,我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指出他的优势所在,并督促他改正缺点,恢复自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成绩逐步提高,表现也越来越好。

三、抓住亮点 提高积极性

后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是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不断斗争的过程,他们对集体的态度是一种特殊的态度,他们既向往集体,又对集体有抵触情绪。因而教师在工作中要让他们思想上、学习上的积极因素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摸清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人施教。对于那些自卑、自暴自弃的后进生,要耐心教育,多加关怀,多用暗示、表扬的方法,使之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勇气和信心,切不要过多地苛责,更应避免在公共场合对他们进行批评;而对那些自尊心强、自高自大的后进生,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设法使之在学习生活中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求虚心与进步,切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方式方法,轻易将其激怒,而应培养其自制力和扎实专一的精神。例如,我班有位女生,文体都不错,就是太自负,喜欢听别人的赞扬而恼于批评,平时说不得、碰不得。有时老师或者同学讲她几句,她马上翻脸。于是,我多次找她谈话,帮助她认识表扬与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同时,我还要求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多看她的优点,少看她的不足,从多方面帮助她,使她感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经过一段时间,她逐渐改正了缺点,人也变得随和起来,并在学校和班级中发挥了她的特长。

5.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五

河东中学 赖肖南

我们常说: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是真正的老师,未能转化后进生的班主任,难以算是优秀的班主任。所以,转化教育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个班级中,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的活动能量大,对班风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较多。对后进生教育不当不力,不但可能毁其一生,而且还可能危害社会。如何转化后进生?在教育实践中,我体会到:

一. 关心爱护,春风细雨润心田

据马斯洛的需多层次论,每个学生都有爱的基本需要。后进生往往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有强烈的自卑感,所以后进生更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后进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要耐心帮助、引导,信任和鼓励他们进步,而不能用尖刻的语言去讽刺挖苦他们。他们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你一旦了解了这颗心,与其真正进行沟通,那么他们会非常愿意亲近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乐意完成你交给的任务。我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非常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回家还向爸妈撒谎说作业已在学校完成;上课坐不住,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注意力很不集中。刚接触,我没有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是经常找他谈话,与他拉家常,谈理想,讲学习的重要性;我充分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他能分析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最后,他流泪了,真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以后好好学习。此后,他及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他对老师也特别热情,下课后,如果有什么不好拿的东西,他会主动地上前去说:“老师,我帮您拿!”见了老师,老远就问好。他已从心理上接纳了老师,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真的是“亲其师、信其道”。

关爱学生,春风细润。班主任要主动接近后进生,与他们建立感情,不要对他们有任何偏见,更要注意仔细观察后进生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适当、及时地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即使他们做了错事或违反了纪律,也要和蔼地对待、耐心地教育、诚心地帮助。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必能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从内心产生克服错误的强烈愿望和力量。

二. 选取优点,因势导之

教师的表扬,能使后进生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行为,增强自信心,不断追求进步,从而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但后进生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没有值得表扬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在思想上引导他们自己跟自己比。只要发现他们现在比过去好,今天比昨天好,哪怕是点滴进步,都应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继续努力,不断前进。我有一名学生,他上课常不认真听讲,有一次我上课,与他同桌的一位同学找他说话,并互相推撞。这时我一个眼神提醒他,他会意一笑,制止了同桌的行为。下课后我找他谈话,表扬了他,当时就露出自信的神情,接着我因势利导,对他提出认真学习的要求,鼓励他说:“你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学习成绩是会提高的。”他欣然答应:“试试吧。”从此,他对学习有了兴趣,上课认真 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好,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发掘后进生优点并给于表扬,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他们,可以使他们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促进他们进步。

三.持之以恒,耐心教导

有些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由于以前的放任自流已形成习惯,从而感到做一个好学生太难了。因此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反复性强。“知难而退”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它阻碍着后进生的进步。从思想上加以启迪,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则是解决这一心理的灵丹妙药。给他们讲述英雄模范人物不怕困难、在逆境中奋进的故事,让他们真正佩服这些英雄模范,从心底里受到感动,从而从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吸取力量。也可以从他们熟悉的人中寻找榜样,让榜样带动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还要注意多跟他们谈心,与他们探讨人生的目的、理想,讨论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的密切关系,使他们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打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牢,则将来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劳永逸,要有耐心和恒心,要给他们时间,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给他们信心,要在他们的反复中看到他们的进步,认真反复抓,耐心抓反复。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

有些后进生,往往是由于家庭的教育不当所造成的。曾有家长说,其子女在家每天看电视都要过十点,我问其为什么不阻止,他竟回答:“没人管得了他。”还有的家长平时不管不问,一旦发现子女犯错误了,就抓起来一顿棍棒,打完后又不闻不问了。“溺爱型”和“棍棒型”都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曾听见过这样一句话:如果预防孩子不良心理的第一道“水龙头”——家庭——没有拧紧的话,那么“堵漏”的任务就落在第二道“水龙头”——学校教育身上。我认为,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偏忽。学校、家庭要多方面配合,双管齐下,齐抓共管。为此,我频频走访这类后进生家长,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纠正其偏颇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我也及时反映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如上面提到的那个爱看电视的后进生,在和老师的多次谈心后,明白了过多看电视的害处,在其家长的督促下,很快改掉了这个坏习惯,现在只在周末时才看得晚一点。有一个 “棍棒型”加“冷淡型”的学生家长固执地遵循着一句老话:“棒头上出孝子”。儿子成绩下降了,打一顿;儿子在外闯祸了,打一顿;儿子不听话了,再打一顿。打得儿子见了老子,像老鼠见了猫。而儿子平时在游戏机室打游戏机,母亲却无动于衷,不加阻止。父亲还说:“玩玩游戏机,可以使头脑灵活。”这是把打游戏机与打电脑混为一谈。在家访中我主动为他父母说明打游戏机的害处,并要求其监督引导儿子文明上网。后来,他父亲感慨地说:“老师,多亏 你了,我一直以为溺爱孩子不好,没想到,太严了也不行啊。今后我也要注意一下我的教育方法。”转化后进生,一方的力量可能薄弱了些,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创造和谐温暖的教育环境,才能拨去后进生心头的云雾,才能拨开云天见月明。

6.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篇六

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一部分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随着近年来高中的扩招,高中数学后进生呈现的比例明显增大,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如何做好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数学教学急需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后进生的转化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也取得较好的效果。高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2.1 基础因素

基础薄弱,底子差,出现知识漏洞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之一。鉴于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及其他学科更抽象、系统、严密,因此学生一旦知识上出现漏洞,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而落伍为后进生。出现知识漏洞往往是因为课堂上开小差、顽皮、反应慢跟不上进度、旷课等造成的。

2.2 认知因素

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差是后进生的一个明显特点。

2.3 非智力因素

这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如: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怕苦怕难;缺乏自信心,自卑感严重;意志薄弱,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学习习惯不良,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敷衍了事;缺乏兴趣,惧怕数学;等等。

2.4 学习方法因素

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缺乏主动性。课堂上不爱发言,不爱动手练习,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对知识不求甚解,满足于听懂,习惯于模仿、机械记忆;课外不主动预习和复习,不重视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不爱问问题,遇到困难时,依赖同学,抄袭作业。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措施

3.1 尊重学生,增强信心

由于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的责难和同学的蔑视,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的心情要比一般更强烈,一旦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反感,轻视这门学科,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教师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增强其自信心是转化的重要一环,要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用自己的感情点燃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还可适当降低要求,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捕捉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从自己的进步中吸取向上的力量,看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3.2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差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持续进步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重要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法,加强指导,尽快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要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地去听课。

2)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力争在课内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3)勤记笔记的习惯。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系统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观察力是观察数学式子关系、图形关系、隐含条件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学表达式的特征,并积极引导他们能逐步自己说出或表达出对有关图形、数学条件的理解、认识,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敢于有自己的看法,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3.3 激发数学兴趣,创设成功机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发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点”,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问题;或上讲台板演,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并能引以为傲,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则可产生巨大的动力。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同样内容的数学练习课,在两个平行班用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练习,效果截然不同。在甲班用测验的方法,一次性把数学练习题全部给出,让学生一口气做下去。尽管题目有易有难,但大多数学生看到那么多题目,从心理上产生畏惧情绪,甚至根本没有信心做下去,他们或不做,或抄袭,这样一节练习课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无收效的。在乙班,笔者把练习题分作5个层次,逐步加大难度而依次出示,其中第一层次的题目是所有学生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将学生划为4组,指定每组学生先在下面做好再上黑板板演。由于板演的题目较简单,一般后进生都能解答出来。笔者就对板演的学生一一表扬,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豪感、满足感、成功感。然后再激发后进生做第二层次的题目。这样后进生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动力,产生再取得成功的成功欲,他们就会愉快地自觉地独立完成下去,尽管难度逐步加大,由于及时调动了积极性,他们愿意尝试下去。

7.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篇七

我们要用哲学的眼光审视学生的缺点。首先, 要辩证地对待学生的缺点, 学生犯错总是事出有因, 其错误行为既有消极的因素, 又有积极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 找出不利和有利的因素, 做到扬长避短。其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的人, 难免有缺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虽然让教师感到头疼, 但作为有知识、有修养的教师, 我们切记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将其看作“朽木”, 而是要把眼光放远一点, 把学生看作是可塑的对象, 真正尽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责任。

我们如何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始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也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也是任课教师非常头疼的事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师生间谈话的气氛要和谐

无论是与学生谈话的环境气氛, 还是谈话对象的心理, 乃至教师谈话时心情的好坏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谈话者与被谈话者之间的气氛的浓与淡、好与坏, 将会使谈话工作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谈话时气氛和谐, 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戒备心理, 抵触情绪也会随着气氛的融洽而减退, 进而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间谈话的时机要恰当

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师生间谈话的时机, 比如, 新学期开始时的提醒;学困生取得进步时, 及时的鼓励、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情绪反常时, 及时的了解、关注;学困生遇到困难时, 及时的帮助、解决;学困生思想波动, 行为犹豫、彷徨时的指点迷津等。

三、师生间谈话的份量要合适

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 在遣词造句时要提前用心推敲、斟酌, 要充分考虑学困生的个性特点。进入谈话阶段时, 教师要做到耐心细致,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避免出现一些有伤自尊、有辱家长、训斥、命令以及挖苦等言语。谈话时, 教师要能融洽和学困生之间的关系, 用有说服力的道理、事列让学生心悦诚服, 才能达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四、要讲究师生间谈话的方式、方法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 教育方式选择的恰当, 可以让学困生“浪子回头”, 反之, 有可能会导致学困生“破罐子破摔”。因此, 教师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 因事而做, 因情而动”, 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 对待那些时有小错, 但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的学生, 要用敲山震虎的方法;对于心情忧郁、固执迂腐的学生, 则应采用个别接触、与之交心谈心的方法。切记谈话内容过于刁钻, 言辞过于激烈, 尤其是对于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困生, 更应该注意言辞的使用。我们要给学困生一个改进的机会, 留一条后路给学困生, 不能“一棍子打死人”。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同样地,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在建造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良心工程。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困生知“羞”而体, 知“耻”而止, 真正起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作用。

五、教师要正确处理班级这个“小社会”内的各种矛盾

对学校来说,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上升, 这个“小社会”也就变得更加复杂, 时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无法预料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又是学困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事情, 教师要克制情绪, 不要让学生制造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左右自己的判断力。其实,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时常显得非常微妙, 即使发生了纠纷, 教师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清真相。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大动干戈, 不能把学生间出现的纠纷的根源直接强加到学困生身上, 要三思而后行。

六、教师要守护好学困生的自尊心

回想自己在学生时代的表现, 曾有多名我的任课教师给我下了“驱逐令”, 一度断言我是“最坏的、学习最差的学生”, 幸好我的“免疫功能”强大。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在教育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对待学困生, 我们更应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时时处处关怀他们, 用父母般的爱去呵护他们、关心他们。其实, 后进生在内心深处都有不同的自卑感, 交往、团结意识较弱。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我们应充分调动班级力量, 亲近他们, 和他们交朋友, 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有意安排他们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使他们从中体验到为集体奉献时的快乐;搞一些让他们能融入到其中的有趣活动, 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

七、教师应主动与学困生家长联系, 取得家长的配合

每一个学困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学困生的家庭对其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都有不利的影响。鉴于此,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 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各方面的工作, 为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相信, 在园丁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工作下, 在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下, 用教师的爱心去浇灌他们脆弱的心灵, 这些迟开的花蕾会迎着初升的太阳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摘要: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 荷花山水有高低。”一个学校、一个班的学生总有优秀、学困生之分, 无论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还是学业成绩、心理素质均是如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 从七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转化

参考文献

[1]杜志强.中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几个误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2 (15) .

8.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建议 篇八

关键词:学困生 找成因 寻差距 树自信修其行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追求升学率,那个学校升学率高,哪个学校就是热点学校,重点学校,致使学校出现了很多学困生。而教育改革的大潮又一次冲击初中的教育,使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应试教育向基础教育转变,由追求升学率面向少数学生向追求平均分面向大多数学生转变,有效转化学困生,整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整体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以及每一位教师所期待的事情。达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学困生的转化。转化学困生自然就成为目前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普遍问题。先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本人谈谈几点建议 。

一、找其因

学困生的心里其实比谁都知道自己的不幸:老师的冷漠,家长的训斥,同学的讽刺。学困生也是一名普通学生,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理解、关爱。他们也希望向好学生那样,有老师的表扬、家长的欣慰、同学的羡慕,他们渴望得到同情这实际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首先,分析每一名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给予理想而不是同情。学困生大都成绩较差,行为散漫,心理压力大,又不说出苦恼,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得以解脱。为他们现实表示理解,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俯下身来以朋友的身份敞开心灵,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每位老师首当其冲要做的。

其次,保持平常心,拉近距离。学困生都有较强的抵触心理,犯错误时,他们时刻准备者接受老师的批评,并且也想好了充足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因为没有人喜欢别人职责自己的缺点。当学生有错时,为什么不容忍一下,保持沉默呢?你不说他,他心里也在嘀咕老师为什么没有找我?这样在心里上征服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深不可测。这是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效果会更好。

再次,倾听学生的心声,取得他们的信任。造成学困生是多方面的。社会的、家庭的、师生的、个人的……学困生都有一肚子委屈,但他们从来不说。因为没有人准许他们说,家长、老师不信任、同学的嘲讽,他们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其实他们想说,想一吐为快。在适当的环境下,老师只要适当的引导他们,他们就会毫无保留的把心里话说出来。此时老师作为一名忠实的听众,不要评价,去尊重他们,得到他们的信任。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每个人的成因各不相同。老师必须对每一位学困生的情况进行特殊处理。正所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治病救人。如果教师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每个学困生使用同一种“药方”,不仅不能“治病”,甚至会加重学困生的“病情”,情节严重的会发展至无可救药。

最后,不计前嫌,激发欲望。在老师和学生有了沟通,取得了信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和学生开诚布公的谈话。以前的事情就把他忘掉吧,人不能活在痛苦的记忆中,要看到未来的光明。你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在我的印象中都是一张白纸,以后要看你们怎样画了。用你的希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二、找差距

学生和你交上朋友后,从内心服你,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

首先,创造条件,鼓励表扬。学困生身上固然有很多缺点,但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老师要慷慨的毫不吝啬的对其身上的优点表扬,稍有进步就给与鼓励,这样他们就有一种成就感。他们心里特别愉快,为指出错误创造条件,这时再对他们提出以后的奋斗目标。

其次,自我批评找出不足。没有人喜欢别人强迫他做什么,除非自己心甘情愿。开展自我批评让学生说出自我所在的缺点,提出改掉措施,这样做学生不会有心理负担。

最后,由面到点,老师总结。通过自我批评学生找到了差距,老师要对他们的勇敢、直率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这些缺点没有嘲讽,没有看不起,为其树立自信心打下基础。同时老师要补充,因为有的问题不一定全面。说出学生没说出的,学生觉得老师很仔细的了解了他们,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引起老师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对个别心存侥幸的学生敲了一下警钟。

三、树自信

自信是做好每一件事的能源,学困生都缺乏自信心,如果想要转化学困生,树立其自信心是必须的。

首先,取长补短,树立自信。大部分学困生都有一定特长,从他们特长入手找到成功的经验,是树立自信心的最好切入点。老师应相信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任之专用,信之必笃,然后尽其才,而后成其事。”他们这些特长就像星星之火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烧成燎原之势。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潜在的价值,树立了自信心。

其次,趁热打铁,巩固自信。建立自信心的最快、最确定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发展特长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自信。因人而易,选择好所做的事,老师要予以指导,使选择的对象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通过鼓励表扬、帮助,直至获得成功的经验,方能巩固自信心。

四、修其行

仁厚、友善的方式以及赞扬,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林肯说过一句话“一滴蜂蜜比加胆汁更能捕捉到更多的苍蝇。”

善于发现进步:在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有了自信之后,就有了改正缺点的前提。但怎样让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这需要方法,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心理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赞美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每一次进步是最有效的方法。

学会宽容:宽容不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放纵和漠视。其前提是对学生严格的要求,目的在于给学生改正缺点的机会和时间。改正缺点过程复杂、时间漫长,学生心理脆弱,需慢慢改正,不经意地打击都可能前功尽弃。学困生犯错时,时间上宽限,上课出现问题尽可能课下解决,公开场合发生情况,尽可能个别场合处理;条件上要宽让;同样的错误有的要多批评,有的不需批评。同他本人比较,不要与别人比较,态度上要宽厚,坚持避免横眉立目,冷嘲热讽。

总之,转变学困生需要的不是批评、处理、冷嘲热讽,对他们的转化需要耐心、方法、时间、合作,对他们多一些同情,少一些讥讽;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学困生会变好的。

9.转化学困生心得体会 篇九

绥江一中——周成芳

2017年7月9日上午10:30在绥江一中南华楼报告厅开展的第一次研修活动中,研修员周贵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关于学困生的概念,以及如何去帮助学困生。通过这次研修活动,我 对学困生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见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不是复制品。每个人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导致我们班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学困生,对他们的关注,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症下药

李镇西老师把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三种:1.家庭方面的原因(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家庭离异)2.学校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失败)3.个人方面的原因(接头交友、身体状况、治理方面)。学困生大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能认真对待。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在课余休息时间我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象朋友一样谈话。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他们各自学困的真正原因。

二、培养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困生学习不好的原因之后,我首先从他们的听讲习惯抓起。课堂上我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稍有不正我会轻轻的走到他们身边,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注意着我,我必须认真听。其次在课堂上我还会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学习方法。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的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自己的上进心。

三、写“家校联系本”。

让学困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学生的当天表现(纪律、作业、进步、问题等)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学困生带回家跟家长看

四、游玩

利用节假日,邀约班上的学困生和帮助人一起去郊游,增进感情。

总之。转变学因生的工作是比较艰苦的事,但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学困生会改变的。

10.转化学困生心得体会 篇十

一、落实到位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

1. 备课到位。

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案,而不是一味的抄教案,要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找回自信,激发其内在动力,开发其潜在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难度要适宜。。

2.训练到位。

在课堂中,对于那些擅于思考的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而对于那些缺乏勇气的学生,所提问题可以简单一些。对于“学困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或模棱两可时,教师要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提问角度,使学生排除思维障碍,理清思路,发挥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学困生”更是如此。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语,面带笑容的提问,倾听学生的回答,幽默的谈吐,都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增加师生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表扬“学困生”是激发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那些平时不善于发言的,不敢发言的“学困生”,他们偶尔的举手,偶尔的发言,若被老师肯定了,往往能使他们更加信赖老师,更加喜欢老师,从而喜欢数学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吝啬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能渐渐地摆脱阴影,产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二、做好“长短”文章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1.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够,但作业能及时完成,且乐于助人;有的虽成绩不理想,且自暴自弃,但内心也有争上游、争荣誉的欲望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等。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处中发现“长”处,从而使其在同学中做到扬长避短,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例如我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就引导学生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进行分类:爱劳动、爱学习、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好的一面,促使“学困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2.要善于弥补短处。

我们在认清学生的长短处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了解问题根源,开展个别谈心,经常找他们聊天,进行耐心的说理和引导,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学困生”——降低要求,循序渐进。

3.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群体,我们要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感染作用。在班级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踌躇满志,看不起学困生;而学困生则因自卑感作祟,不愿同先进的同学接触。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注意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理特点,抓住契机消除隔阂。同时,引导先进的学生主动去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和谐一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1)(2)

三、“多点”出击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力保障

1.感情投资增加一点。

学困生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能很好的控制,其心理压力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着自卑感,虽然他们也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但他们却不敢去争取。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使学困生的自尊和情感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困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来,由喜欢数学老师到喜欢数学课。因此,感情投入是转化学困生的内在动力。

2.学习指导优先点。

学困生主要是指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与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差较大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进步,在学习指导上应对他们采取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一是课堂上分层次教学,努力做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例题都让学困生当堂消化。二是采取提问、板演、游戏活动、作业面批、课后辅导“五优”先的做法。三是每次考试前,专门为学困生分析教材重难点,对于典型题给予重点辅导,给他们讲解题、答题技巧,并通过“跟踪辅导”的方法,让学困生慢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自信心。

上一篇:弱电项目经理招聘试题下一篇:酷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