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测绘教案(5篇)
1.零件测绘教案 篇一
零件测绘
根据已有的零件,不用或只用简单的绘图工具,用较快的速度,徒手目测画出零件的视图,测量并注上尺寸及技术要求,得到零件草图,然后参考有关资料整理绘制出供生产使用的零件工作图,这个过程称为零件测绘。
零件测绘对推广先进技术,改造现有设备,技术革新,修配零件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零件测绘是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制图技能。
一、画零件草图
1、 分析零件
为了把被测零件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应先对被测零件进行认真地分析,了解零件的类型,在机器中的作用,所使用的材料及大致的加工方法。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关于零件的表达方案,前面已经讨论过。需要重申的是,一个零件,其表达方案并非是唯一的,可多考虑几种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3、目测徒手画出零件草图
零件的表达方案确定后,便可按下列步骤画出零件草图:
( 1)确定绘图比例:根据零件大小、视图数量、现有图纸大小,确定适当的比例。
( 2)定位布局:根据所选比例,粗略确定各视图应占的图纸面积,在图纸上作出主要视图的作图基准线,中心线。注意留出标注尺寸和画其它补充视图的地方。
( 3)详细画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形状。注意各部分结构之间的比例应协调。
( 4)检查、加深有关图线。
( 5)画尺寸界线、尺寸线,将应该标注的尺寸的尺寸界线、尺寸线全部画出。
集中测量、注写各个尺寸。注意最好不要画一个、量一个、注写一个。这样不但费时,而且容易将某些尺寸遗漏或注错。
制定并注写技术要求:根据实践经验或用样板比较,确定表面粗糙度;查阅有关资料,确定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热处理等要求。
最后检查、修改全图并填写标题栏,完成草图。
二、画零件工作图
由于绘制零件草图时,往往受地点条件的限制,有些问题有可能处理得不够完善,因此在画零件工作图时,还需要对草图进一步检查和校对,然后用仪器或计算机画出零件工作图,经批准后,整个零件测绘的工作就进行完了。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尺寸的测量
在零件测绘中,常用的测量工具、量具有:直尺、内卡钳、外卡钳、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高度尺、螺纹规、圆弧规、量角器、曲线尺、铅丝和印泥等,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尺寸,一般用直尺、内外卡钳等即可,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一般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精确度较高的测量工具。特殊结构,一般要用特殊工具如螺纹规、圆弧规、曲线尺来测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方法
1、长度尺寸的测量:
长度尺寸一般可用直尺或游标卡尺直接量得读数。
2、测量直径
一般直径尺寸,内、外卡钳和直尺配合测量即可。较精确的直径尺寸,多用游标尺或内、外千分尺测量。
3、测量壁厚
若遇用卡钳或卡尺不能直接测出的壁厚时,可采用其他方法测量计算得出壁厚。
4、测量深度
深度尺寸,可用游标卡尺或直尺进行测量。也可用专用的深度游标尺测量。
5、测量孔距及中心高
6、测量圆弧及螺距
测量较小的圆弧,可直接用圆弧规。测量大的圆弧,可用托印法,坐标法等方法。测量螺距,可用螺纹规直接测量。也可用其它方法测量。
7、测量角度
测量角度可用游标量角器测量。
8、测量曲线、曲面
测量平面曲线,可用纸拓印其轮廓,再测量其形状尺寸。测量曲线回转面的母线,可用铅丝弯成与其曲面相贴的实形,得平面曲线,再测出其形状尺寸,一般的曲线和曲面都可用直尺和三角板定出曲线或曲面上各点的坐标,作出曲线再测出其形状尺寸。
四、测绘注意事项
1.测量尺寸时,应正确选择测量基准,以减少测量误差。零件上磨损部位的尺寸,应参考其配合的零件的相关尺寸,或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予以确定。
2.零件间相配合结构的基本尺寸必须一致,并应精确测量,查阅有关手册,给出恰当的尺寸偏差。
3.零件上的非配合尺寸,如果测得为小数,则应圆整为整数标出。
4.零件上的截交线和相贯线,不能机械地照实物绘制。因为它们常常由于制造上的缺陷而被歪曲。画图时要分析弄清它们是怎样形成的,然后用学过的相应方法画出。
5.要重视零件上的一些细小结构,如倒角、圆角、凹坑、凸台和退刀槽、中心孔等。如系标准结构,在测得尺寸后,应参照相应的标准查出其标准值,注写在图纸上。
6.对于零件上的缺陷,如铸造缩孔、砂眼、加工的疵点、磨损等,不要在图上画出。
2.零件测绘教案 篇二
一、圆整概念
1. 尺寸圆整。
即根据实测尺寸数据, 分析、推断并确定原设计尺寸的公称尺寸和公差的过程。在测绘过程中, 因为存在着制造和测量误差, 按实样测出的尺寸往往不成整数。所以, 需要对尺寸进行圆整。圆整包括确定基本尺寸的圆整和尺寸公差的圆整两个方面。
2. 设计圆整法。
设计圆整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圆整法, 其方法基本上是按设计的程序, 即以实测值为依据, 参照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配合性质及配合类别, 确定基本尺寸和尺寸公差。圆整前首先应进行数值优化, 数值优化是指各种技术参数数值的简化和统一, 即设计制造中所使用的数值, 为国标推荐使用的优先数。数值优化是标准化的基础。本文, 笔者将主要讨论设计圆整法。
二、优先数系和优先数
在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 常常要用到很多数。当选定一个数值作为某产品的参数指标时, 这个数值就会按一定的规律向一切有关制品和材料中的相应指标传播。例如, 若螺纹孔的尺寸一定, 则其相应的丝锥尺寸、检验该螺纹孔的塞规尺寸以及攻丝前的钻孔尺寸和钻头直径也随之而定, 这种情况称为数值的传播。
1. 优先数系。
GB/T321-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系》规定的优先数系分别用符号R5, R10, R20和R40等表示, 称为R5系列, R10系列, R20系列和R40系列。
2. 优先数。
优先数系的各系列中任一个项值称为优先数。优先数也叫常用值, 是取三位有效数字进行圆整后规定的数值。
一般机械的主要参数, 如立式车床的主轴直径、专用工具的主要参数尺寸都按R10系列确定, 通用型材、零件及工具的尺寸和铸件壁厚等按R20系列确定。设计任何产品, 其主要尺寸及参数应有意识地采用优先数, 使其在设计时就纳入标准化轨道。
三、常规设计的尺寸圆整
常规设计是指标准化的设计。它是以方便设计、制造和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为主。在对常规设计的尺寸圆整时, 一般都应使其符合国家标准GB/T2822-2005推荐的尺寸系列。尺寸系列的选取原则是:优先数系R系列按R10系列, R20系列, R40系列的顺序选用;如必须将数值圆整, 可在Ra系列中按Ra10, Ra20、Ra40顺序选用。
(1) 圆整时一般都应将全部实测尺寸圆整成整数。对于配合尺寸, 也应按照国家标准圆整成整数。
例如, 实测一对配合孔和轴, 孔的尺寸为Φ25.012mm, 轴的尺寸为Φ24.978mm, 需确定圆整尺寸和尺寸公差。
(2) 考虑确定基本尺寸。根据孔、轴的实测尺寸, 只有R10系列的基本尺寸Φ25.0mm靠近实测值。故将该配合的基本尺寸选为Φ25mm。通过对此配合结构的分析可知, 该配合为基孔制间隙配合。从相关技术资料获知, 此配合属单件小批生产。根据工艺要求, 单件小批生产时, 零件尺寸靠近最大实体尺寸, 即孔的尺寸靠近最小极限尺寸, 轴的尺寸靠近最大极限尺寸。已知轴的尺寸为Φ24.978mm=Φ (25-0.022) mm, 靠近轴的基本偏差。查轴的基本偏差, 在Φ25mm所在的尺寸段内, 与协Φ (25-0.022) mm最靠近的基本偏差只有为-0.020mm, 即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f.。
(3) 确定公差等级。通过查标准公差数值表, 得Φ25mm轴的公差等级为IT7级。又根据工艺等价的性质, 推出孔的公差等级比轴低一级, 为IT8级。根据上述分析与计算, 该孔轴配合的尺寸公差为Φ25H8/f7或Φ250+0.033mm/Φ25-0-0..041020mm。
四、非常规设计的尺寸圆整
1. 非常规设计尺寸圆整的原则。
(1) 基本尺寸和尺寸公差数值不一定都是标准化数值, 可以根据需要, 在进行尺寸圆整时, 对一些性能尺寸、配合尺寸、定位尺寸等允许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个别重要的和关键性的尺寸, 允许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其他尺寸则圆整为整数。
(2) 将实测尺寸圆整为整数或带一两位小数时, 尾数删除应采用四舍六入五单双法, 即尾数删除时, 逢四以下舍, 逢六以上进, 遇五则以保证偶数的原则决定进舍。
(3) 删除尾数时, 是按一组数来进行删除的, 而不得逐位地进行删除。
(4) 所有尺寸圆整时, 都应尽可能使其符合国家标准推荐的尺寸系列值, 尺寸尾数多为0、2、5、8及某些偶数值。
2. 轴向功能尺寸的圆整。
轴向尺寸中的功能尺寸 (例如参与轴向装配尺寸链的尺寸) 圆整时, 依据大批量生产中其随机误差分布符合正态曲线的特征, 所以可假定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零件公差带的中部, 即当尺寸仅有一个实测值时, 就可将该实测值当成公差中值。同时尽量将基本尺寸按国标所给尺寸系列圆整成整数, 并保证所给公差在IT9级以内。公差值采用单向或双向公差。当该尺寸在尺寸链中属孔类尺寸时, 取单向正公差[如Φ (30+0.026) mm];当该尺寸属轴类尺寸时, 取单向负公差[如Φ (30-0.026) mm];当该尺寸属长度尺寸时, 采用双向公差[如 (30±0.026) mm]。
例如, 某传动轴的轴向尺寸参与装配尺寸链计算, 实测值为84.99mm, 将其圆整。这里需确定基本尺寸。查标准尺寸系列表, 确定基本尺寸为85mm。确定公差数值。查标准公差数值表, 在基本尺寸大于 (80~120) mm时, 公差等级为IT9的公差值为0.087mm。取公差值为0.080mm。将实测值84.99mm当成公差中值, 得圆整方案为 (85+0.04) mm。由于, 公差值为0.08mm, 在IT9公差值以内且接近该公差值, 并采用双向公差。实测值84.99mm接近 (85±0.04) mm的公差中值。故该圆整方案合理。
3. 非功能尺寸的圆整。
非功能尺寸是指一般公差的尺寸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 , 包含功能尺寸外的所有轴向尺寸和非配合尺寸。
图纸上未注公差的尺寸, 人们习惯上称为自由尺寸, 但不应把自由尺寸理解为尺寸不受任何限制, 可以任意变动。原则上讲, 图纸上每一个尺寸都应给出公差。若这样处理, 不但会大大增加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而且注满了公差会使尺寸标注失去清晰性。所以, 通常的做法是只对少量的重要尺寸即主要尺寸才注出公差数值。这样可使图纸清晰地表示出哪些尺寸将影响产品的功能。由于一般公差不需在图样上进行标注, 则突出了图样上的注出公差的尺寸, 可使制造人员和工艺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尺寸上, 在进行加工和检验时对这些注出尺寸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自由尺寸的主要场合为圆整非功能尺寸时, 主要是合理确定基本尺寸, 保证圆整后的基本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数、优先数系和标准尺寸。除个别外, 一般不保留小数, 例如8.03圆整为8, 30.08圆整为30等。
五、测绘中的尺寸协调
尺寸协调是指相互结合、联接、配合的零件或部件间的尺寸的合理调整。一台机器或设备通常由许多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因此, 不但要考虑部件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关系, 而且还要考虑部件与部件之间, 部件与组件或零件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标注尺寸时, 必须把装配在一起的或在装配尺寸链中有关零件的尺寸一起测量, 将测量结果加以分析比较, 最后一并确定基本尺寸和尺寸偏差。如图1所示的法兰盘, 其上孔的位置尺寸是在协调后采用相用的标注方法, 图2中的尺寸A、B, 可能会影响装配精度和部件的工作性能, 所以两尺寸在协调后取值不同。
机器内部各配合部位的尺寸, (如孔、轴、槽等) , 应尽量做到同时测量、同时圆整、统一考虑, 以保证尺寸的协调一致。很多结合面的外形, 由于毛坯的制造不十分规整, 测绘时应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两零件结合面的外形尺寸, 以保证结合处外形的统一。
3.典型零件测绘 篇三
关键词:背景 定位基准 角度测量 视图表达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19
一、测绘背景
2014年10月校数控中心接到一个返修零件,原因是零件上(上连接臂、横连接臂、耳板、溢流部分)小孔的直径尺寸全部小了0.5毫米,要求上机床二次加工并且满足使用要求。但加工图纸已经丢失,没有任何技术资料。要做的工作就是完成零件的各孔主要定位尺寸的测量,绘制出图纸,交给车间工人完成加工任务。
零件特点:从外观看属于铸造叉架类零件,主要由工作部分、支承部分、连接部分等几部分组成。零件立体图如图1所示,建立坐标系与数控机床加工坐标系相同。
二、问题提出
(一)基准的确定
加工要求是要对两支板、耳板及溢流孔进行扩孔,零件利用专用夹具配合数控铣床完成加工。定位基准采用工作孔轴线限制X,工作孔前端面及支腿端面限制Y、Z。现需要测出各加工孔相对定位基准的位置尺寸用于加工编程。
(二)角度测量
由零件实物可以看出,溢流部分为一凸起部分,其上有一工作孔和一螺纹孔,任务就是要测量出这个凸起平面与基准平面的角度;同时观察溢流凸起部分上有一通孔,但其孔的轴线是否垂直于凸起平面,而且溢流工作孔的轴线在空间是否与叉架工作部分Φ72孔的轴线相交。如图2所示。
(三)视图表达
从零件实物可以看出,叉架零件的外形较复杂,要求有多个位置的尺寸进行表达,所以在视图表达上要力求以最少的视图来表达清楚各部分的结构形状。
三、解决问题
(一)基准的选择与测量
1.基准的选择理论分析。由于各加工孔与工作孔轴线均有位置精度要求,故定位基准选工作孔轴线,工作孔前端面和支腿端面,并设计有专用夹具,所以基准的选择主要是确定测绘时的测量基准。
2.定位基准的测量步骤。(1)将工件放在平板上,以支腿底面作为定位基面,采用杠杆表及量块测量得Φ72孔的最低点B的Z向坐标;(2)中心高可通过计算获得用最低点B测量数值加上Φ72孔的半径,可以得出Φ72孔中心高数据(取整),即定位基准的位置;(3)用同样方法可以分别测量得到耳板上的两个小孔D和F点的坐标后计算得到两个耳板上的Φ12小孔相对于工作部分轴线的中心高。
(二)角度的测量
1.平面角度的测量。在数显游标高度尺的测头上装一杠杆百分表,因为所测平面为斜面,所以高度尺的测头在上升过程中会有横向的位移,当百分表转动一圈时即为0.8mm,这时观察高度上的位移。通过计算,就可以粗略计算出角度值了。可知:tanα=■,则α=15.32°。
2.验证溢流孔的轴线与工作部分孔的轴线是否相交于中心点。方法是利用测量轴线Y坐标来确定。具体步骤如下:(1)工作台上可以测量的空间一点的坐标有XYZ三个坐标值,首先能够测得工作部分的孔的轴线Y坐标值;(2)把组合夹具沿Y轴旋转90度后,即零件绕Y轴旋转了90度,所以轴线的Y坐标是不变的,这时通过旋转组合夹具工作台使零件达到水平状态,进行测量溢流小孔轴线的坐标值中的Y值;(3)如果与主轴线Y值相同或接近则说明他们二者的轴线是相交的,否则就不相交。通过测量的数值比较,未旋转零件时,中心轴线的坐标为Y坐标值,旋转工作台后测得溢流孔的上下两个测量点的Y坐标值分别为Y1和Y2,Y1与Y2(相差0.02mm)值非常接近,说明孔的轴线与其所在平面是垂直的。再将Y1值与工作部分孔的Y值相比较,很接近(相差0.03mm),这时则说明他们的轴线是相交的。
(三)拨叉零件的视图表达及尺寸标注
1.拨叉零件的视图表达。拨叉类零件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多个视图才能将其结构形状表达清楚。因本测绘件所需要的主要是定位尺寸,所以用三个基本视图再配上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就能表达清楚。如图3所示。将零件两支腿向下自然放置时,使大圆孔面对观察者,左侧有溢流凸起倾斜平面。这样,以最大范围地反映出了零件的外形,得到主视图。对于孔的结构一般情况在视图表达上要采取剖视图来表达,所以在视图中将除耳板上的两个小孔外均采用了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主视图主要反映出了两个耳板上的Φ12小孔的上下和左右的相对于底面和中心的定位尺寸。
上连接臂上的两个小孔的定位尺寸需要在左视图中反映清楚,同时工作部分的几个孔的轴向和径向尺寸也需要表达出来。这样,在左视图中可以利用局部剖视图将工作部分的内孔结构表达清楚。如图5所示。
横连接臂上的一个小孔的定位尺寸需要再表达清楚,只能在俯视图上去实现。同时,耳板上的小孔也采用局部剖视图反映清楚了。如图4所示。
对于溢流孔的凸起部分的结构,由于它有特殊的角度,所以要想把它的外形表达清楚,就需要一个局部视图来实现,如图6所示。
2.拨叉零件图中技术要求的标注。(1)尺寸标注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由于此零件的结构形状复杂,加工难度较大,用普通机床不能够加工完成,所以在进行这些孔的尺寸标注的时候,采用的基准制为基孔制,其上与之配合的零件都要以此零件为基准。(2)形位公差的标注。经过测量,上连接臂与横连接臂成90度角,所以其上的孔的轴线要与基准轴线有位置要求,所以给定两连接臂的孔轴线对基准轴线都有垂直度要求,同时耳板上的两个孔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平行,所以给定平行度要求。
四、结论
通过对该零件进行测绘,总结出了叉架类零件的测绘要点:
1.了解叉架零件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了解零件在部件或机器中的安装位置,与相关零件的相对位置及周围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2.叉架类零件的支承部分和工作部分的结构尺寸和相对位置决定零件的工作性能,应认真测绘,尽可能达到零件的原始设计形状和尺寸。
3.叉架零件上的孔公差优先选用基孔制,公差等级根据现有设备一般取7级精度;
4.叉架零件的视图表达原则以尽可能少的视图数量表达清楚为原则,一般要多采取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等。
5.形位公差要参考同类零件完成,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原则。
经过测绘得到的图纸拿到车间去加工,能够满足加工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该零件的返修任务,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4.零件测绘教案 篇四
变 速 器 壳 体 组 件
说明:变速器壳体是变速器总成的基础件,其内部装的是齿轮润滑油和变速传力的轮轴系统。它由下列零件组成:
1、变速器壳
2、侧盖
3、加油孔(检视孔)螺塞
4、放油孔螺塞
变 速 器 盖 组 件
说明:变速器盖是最大的密封件,操纵机构装在其上。它由下列零件组成:
1、变速器盖
2、防尘套
3、密封垫
4、变速器盖定位销
5、变速球
6、变速杆
7、变速杆定位销
8、变速杆支撑弹簧
9、变速叉
10、导块
11、叉轴
12、叉轴堵头
13、自锁钢球
14、自锁弹簧
15、互锁钢球
16、互锁销
17、倒挡锁销
18、倒挡锁弹簧
19、锁销高度调整螺丝
第 一 轴 组 件
说明:一轴前端连着离合器从动盘,它是向变速器输入动力的轴。组成零件如下:
1、一轴
2、前轴承
3、后轴承
4、后轴承盖(含内油封)
5、密封垫
6、离合器分离轴承及座
7、回位弹簧与连接板
8、一轴常啮齿轮
9、直接挡(五挡)主动齿轮(直短齿)
第 二 轴 组 件
说明:二轴是变速器动力输出轴,各挡动力由它输给传动轴,构成了复杂有趣的齿轮系:
1、二轴
2、二轴前轴承
3、二轴后轴承
4、后轴承盖
5、密封垫
6、里程表主、从动齿轮
7、突缘
8、蝶形垫及螺帽
9、前轴承挡环
10、四、五挡同步器套件
11、四、五挡齿座
12、齿座锁片
13、齿座卡簧
14、四挡浮动齿轮
15、四挡浮动齿轮轴承
16、四挡浮动齿轮止推垫
17、三挡浮动齿轮
18、三挡浮动齿轮轴承
19、二、三挡同步器套件
20、二挡浮动齿轮止推垫
21、止推垫锁销
22、锁销弹簧
23、二挡浮动齿轮
24、二挡浮动齿轮轴承
25、一、倒挡滑动齿轮
注:锁销式同步器套件的组成:
1、锥盘
2、锥环
3、齿圈
4、锁销
5、定位销
6、定位销钢球
7、定位弹簧
第 三 轴 组 件
说明:第三轴上的齿轮是完成变速器减速或超速的中间齿轮。所以第三轴也叫中间轴。它由下列零件组成:
1、三轴
2、前轴承
3、轴承固定螺丝及锁片
4、前轴承盖
5、密封垫
6、后轴承
7、后轴承盖
8、后轴承盖密封垫
9、第三轴常啮斜齿轮
10、取力齿轮(若无齿轮以隔套代替其厚度)
11、四挡斜齿轮
12、三挡斜齿轮
13、二挡斜齿轮
14、倒挡常啮直齿轮(22齿)
15、一挡直齿轮(21齿)
16、各斜齿轮半圆键
倒 挡 轴 齿 轮 组 件
说明:倒挡是为改变汽车行驶方向而设计的,所以就需要在前进挡的齿轮系中再加一个倒挡齿轮,以达到反向行驶的目的。其组件如下:
1、倒挡轴
2、固定锁片
3、轴承(一对)
4、轴承隔环
5、倒挡常啮齿轮
6、倒挡主动齿轮
以上总计约85个主要零件。
附件1
5.零件测绘教案 篇五
关键词:中职机械零件测绘;微课;应用
随着兰州理工中专聘请北师大教授到校进行“项目课程与微课程学习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活动的开展,微课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成为关注的热点,为校级信息化资源库的组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支撑平台。笔者在日常机械零件测绘教学中也开始尝试运用微课组织教学,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于此,总结出有关使用微课的教学经验与之分享。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微课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利用其短小精悍的功能,可以很形象具体地教会学生详细的操作流程,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
第三批全国示范院校的建设,迅速推进了微课使用率。
以笔者所在的职业中等学校为例,在示范校建设的这两年来,校内全覆盖网络,实现光纤宽带接入,全校范围内完成宽带网络“班班通”建设,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投影设备、电子白板教学设备,各教学部实现数字化办公条件。笔者所在的机械加工部还可以通过PLM(CAD/CAM)实训室、数控铣维修与维护实训室、数控车维修与维护实训室、装配钳工实训室等有利条件,为微课的拍摄提供多元化环境。随着学校官网内资源库逐级建立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入到网络平台里观看微课教学,并参与评价活动。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录制、传播和使用。
微课为《机械零件测绘》课教学提供便利,让“教、学、做”实现一体化。
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笔者使用“微课”作为教学媒体,主要是为了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反映课堂中实际操作教学环节,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和零件测绘的每个典型实例息息相关,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
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引路人。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机械零件测绘》课教材中专业术语与操作方法有很多疑问。此时的微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概念。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会实际操作提供方法。例如,在预习轴类零件测绘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轴的种类形状有异议,当直观地看到实际产品时,才会加深理解。
课中使用——利用微课大大缩短教授时间。
实际操作课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小组配合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式教学。例如,在学习《轴类零件测绘》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材以及观看微课《轴类零件简介》,基本掌握了有关轴类产品的特点及形状。随后关于轴类产品的具体测绘方法都将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教学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跟着的视频里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测绘。
课后使用——提高学生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后使用的微课使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学会举一反三。通过课堂上对普通轴类产品测绘能力的掌握,课后让学生观看其他有关实际应用产品方面的测绘微课,可以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再上一个阶梯。
针对上述微课使用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使用微课形式能非常有效的促进《机械零件测绘》课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制作微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有效的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微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很好的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设计制作好微课呢?针对《机械零件测绘》课,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①课程的对象是针对职业中专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时刻谨记微课程的用户是学生。设计微课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基础及《机械零件测绘》课程的特点出发。这是设计制作好微课的根本。②要突出微课的微,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现微课的优势。把每次实操的一个项目,通过简短的几分钟视频展示给学生,直达目的,使学生学会操作。③操作指导教学视频步骤要细,一目了然。不要轻易跳过操作的某项关键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让学生能完全理解,脱离教师进行独立实践操作学习。④微课,实际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的一堂课。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⑤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这样做,能让学生在整体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把各个微课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使整个学习过程有一个升华。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最后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微课对专业课尤其是《机械零件测绘》课的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很好的解决了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学中的缺点和难点。在实际操作课与理论知识相互衔接上,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化繁為简,难点各各击破。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合理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有效性,学习有效性的保障。笔者认为,这是我们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老师努力的方向,一个有光明前途的方向。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微课,去研究课程,设计和制作微课。这需要时间,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全体的教师去努力,共享成果,形成合力。微课必将给我们中职《机械零件测绘》课的有效教学,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城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梁乐明,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零件测绘教案】推荐阅读:
典型零件的测绘教案07-31
零件普通车床加工教案09-24
轴类零件06-24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论文08-25
轴类零件毕业设计10-07
电子零件代理公司简介09-25
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加工技术及装备探讨06-25
房产测绘中测绘面积的质量控制09-30
民居测绘报告08-13
地籍测绘论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