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小学语文

2024-10-13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小学语文(精选6篇)

1.《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小学语文 篇一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现状及对策

20XX年3月,我校进行了关于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研讨观摩活动,主要对“阅读课第一课时如何上得有效”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学校教务处要求所有语文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并上好阅读课第一课时。纵观本次活动中一至六年级共25节阅读课,发现第一课时教学现状着实令人堪忧。

现状之一:八股式教学

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第一课时几乎都采用“揭示课题→自由读文→集中识字、写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段(或分段写段意)”的固定教学模式。这种用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的教课套路,使语文教学幼稚化,简单化,程式化,僵死化,使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收效甚微。

现状之二:越位式教学

有些语文教师对于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有些老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没按“季节”规律与课时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于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求一年级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的老师第一课时包办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学生不能充分读书,只读一、二遍课文,有时甚至一遍不读即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是走马观花,学生书读不正确、读不流畅,生字、词语没记住、不会写、不理解,也就无法深入文本,理解课文,更无法品评文字,体会情感。现状之三:无主题式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会儿是识字,一会儿是资料展示,一会儿又是无明确目标要求的朗读,只求广度,不求深度,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实效。

现状之四:赶时髦式教学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给观课老师留下好印象,太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太注意形式,盲目跟风,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该讲解时不讲解,该训练时不训练,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这样上第一课时,表面上是热闹好看,但实际上是没有实效的。

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奠基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笔者将针对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语文第一课时”现象如何突围,以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浅谈一孔之见。

一、紧扣学段目标的教学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八股式教学”模式无异于“削足适履,杀头便冠”,令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枯燥乏味,收效甚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师应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采用各学段语文第一课时的基本模式,即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对象不同法,不同文体不同法,不同文章不同法。

低年级: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活情趣。第二步,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词。(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步,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质疑问难。第四步,巩固强化本课生字的认读。第五步,识写结合,描红抄写(一部分)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识字学词,因此第一课时的安排侧重生字的识写,并留出足够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在堂上写字,以便教师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中年级:第一步,情境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指导难字书写。第三步,三读课文,读顺读熟适当读好。第四步,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内容。第五步,质疑问难。课标提出:二年级下学期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到三年级下学期就开始根据课文的特点学会初步概括课文主要意思。因此,中年级的第一课时应该有这些环节的安排,而写字仅需要指导典型的、难写的字。

高年级:第一步,情境导入,对题质疑。第二步,初读感知,检查预习。第三步,再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第四步,弄清文章的结构。第五步,默读课文,对文质疑

二、教师明确的课时观:“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一些语文课,从课的起点上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琢磨,觉得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的起点上。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没按“季节”规律与课时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因此,语文教师明确了课时观,才能把第一课时这块“田”种好,还原语文第一课时的本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崔峦老师曾总结过:一般地说(注意:只是“一般“,不能涵盖全部),第一课时有以下几项任务: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能把课文读正确;

2、自读课文,画、批、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并透过语句,初步感受课文的事、情、理;

3、再读课文,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要注意引导提出语言方面的问题);

4、读课文,在个人准备、小组议论的基础上,通过全班交流,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时侧重理清叙述顺序)。第二课时:

1、自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感受(既可以谈思想内容方面的,又可以读“好在哪儿”“为什么好”的),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2、根据教学目标,聚焦语言训练重点,用整合的思想、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既深入理解人文内涵又揣摩语言的表达,实现学习语言与深化情感、认识的统一(这一部分是改革的核心、成败的关键);

3、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并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4、语言训练点上(如,某个句式、某些词语的运用)或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

5、赏读课文,通过朗读释放情感,升华价值观,积淀语言。

三、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崔峦老师曾说:“预习是训练阅读最重要的阶段„„”如果这一环节指导得法,做到切实有效,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可见,预习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接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预习能够让第一课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我总是强调课前预习的习惯。每次学习新课文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而且有预习具体的预习要求。但预习对于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不是千篇一律。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学生识字量小,预习时不需提很高要求,只要能把课文读准确即可;而中年级开始应在读准确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字词的训练和积累,可以加上一些摘抄、同类词语归类等词句积累的预习作业;而高年级同学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基本对词语、阅读没有障碍,所以预习工作可以放在概括段落大意、查找课文资料、拓展阅读等有深度的预习作业上。这样的预习作业安排,体现了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大大增强了预习的有效性。如,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卡”,基本内容是这样的:

A、默读(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初读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课的生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查问:(1)我不认识的字是:______________,想办法记一记,记住后画笑脸:_________________。我给生字扩的词语(一个字扩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2)我不理解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问其他人我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C、朗读“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三遍,家长签字。D、摘抄(1)好词:_______________(2)好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思考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最终我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上课认真听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再好的预习作业布置了,长期不进行检查也会落空。第一课时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有机渗透式”地检查、点评是很重要的。合理安排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简洁自然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的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正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是一门富有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文章岂是无情物,师生更是有情人。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导入语的精炼、简洁,要符合文体精神内核和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教学情境中,接触到文本的精神内核,借此求得实效。

简洁自然的导入就像一台戏的序幕,它简短巧妙,“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引整个教学过程,能起到先声夺人、奠定情感基调、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说词解题,激情入境。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课题既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又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迅速地入情入境。如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他在课的开篇,师生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写一个解释一个,再重复读几遍;然后把词语连起来说:“就是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却被两个强盗的一把大火毁灭了。”此时,我们从师生严肃的神情中,分明感受到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成功地铺设情感基调。又如特级教师窦桂梅上《再见了,亲人》,也是先引导理解课题中的“亲人”一词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亲人”,然后问学生:“为什么,朝鲜人们把中国志愿军当作亲人?”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巧用故事,创设情境。

乐意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这篇课文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下子,就把热血沸腾的学生拉入了文境中。

3.温故知新,迁情入境。

复习旧知,导如新课,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导课方法。如教学《大自然的启示》,教师可以先学生说说上一课《蝙蝠和雷达》的主要内容或学习收获,然后过渡:“是呀,科学家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启示》,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这种简洁的导入,很适合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导语,让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帮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入境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简介背景法、悬念设置法、猜谜激趣法、音乐引入法、游戏引入法、名言引入法、比较引入、体验引入法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力求简洁、省时、高效,有趣、有情、有度。

五、有层次的初读:“初识庐山真面目”

古人说:书读百边其义自见。足见读书对理解文本的重要。第一课时是感知课文,那么有层次的朗读应该是有效感知文本的最佳途径拉。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这也是许多名师上课的经验之谈,特级教师上课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所以一篇课文的开始往往从不同层次的朗读开始,第一课时采取不同方式读书应该是初读教学变得扎实有效的法宝。

1.紧扣课题,读通读顺。

课题是全文的眼睛,或提示了课文内容,或设置了悬念,或揭示了中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从会读课题开始,课题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例如:《山中访友》,学生一接触课始,引导学生从题目先读起,老师可以问:从访字你能猜出作者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说:既然是拜访的,应该是关系亲密的,交情深厚的朋友,或者是受尊敬的朋友等,老师接着说:那我们来读课文,看看与作者交情这么深,关系这么亲密的朋友到底是谁?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读课文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亲密?带着这个问题读,学生有兴趣,能自己找答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学生从课题出发进行多次朗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在一层层的丰富。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和文本间搭好桥,让学生与文本有更多的对话机会,这应该是提高初读课文有效性的一个方法。

2.提携头尾,激发情感。

如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后,首先问学生:“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圆明园的毁灭,它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王老师以此为突破口,在弄清楚“不可估量”的确切意思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不可估量”趁热打铁问道:“打开课文,读到第一句,映入眼帘的第一个词是‘不可估量’,第二个词还是‘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这个问题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深处,它是一种阅读后的意会,一种点化后的流露,更是一种激发后的喷涌。接着,王老师还引导学生读了课文最后一段,写下了两个“化为灰烬”。同样的词语在板书上出现几次,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的处理,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初读课文的方法也有很多,如关键词句突破法、畅谈感受法、课题突破法、提纲挈领法等。不管是哪种设计都要简洁明了,让学生觉得学起来目的明确,有可操纵性,要善于抓住切入点、契合点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加以扎实有效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第一课时开始,老师可以提出明确要求,要边读书边用笔划一划,圈一圈。不认识的字可以打问好,或查字典或请教,然后注音;不懂的词句用线划出来,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工具书,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对于读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更高的要求,把优美的句子用线划下来,旁边可以用几个词语或简单的几句话写写自己的感受,使能力强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读书动笔不仅是提高初读的有效方法,更是培养读书习惯的有效措施。

六、阅读与字词教学的结合:“湖光秋月两相和” 一般来说,“课文导入”、“词语学习”、“内容理解”是第一课时的一些基本环节,它们的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几个环节中,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把阅读和字词教学结合起来,创造“湖光秋月两相和”的美妙教学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当的取舍,精心设计,在教学中采用简便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

例如,“游戏体验法”。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我们既可借玩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鼓励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鼓励他们把字词与相应事物的形象建立起联系,还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形象。如《触摸春天》,孩子们对文中安静在花园里行走很“流畅”,一点也不“磕磕绊绊”中的这两个词会比较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在课前就跟孩子们玩一个“盲人行走”的小游戏,那么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就会很快明白这两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进一步的研读,安静虽然是个盲人,但她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形象便深入学生内心世界。这也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领悟的有效方法。

此外,还有点面结合法、“以生为本”法、创设情境法、质疑问难法等,不管是那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进步。

七、留下悬念的结课:“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语文第一课时在结课时,教师或简要阐述或引导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嘎然而止,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第三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成沟联,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例如,课文《蒲公英的种子》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前可设下悬念:这些蒲公英的种子会飞向哪里呢?结果怎样呢?又如:《七颗钻石》第一课时结课时教师小结: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水罐,不但能在小姑娘最需要水的时候装满水,而且在小姑娘被绊倒后也能不倒不洒。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由木的变成银的,又由银的变成金的,最后还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并且随后喷出一股水流。是什么原因让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奇迹一个个的发生,魔力究竟来自哪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兴趣点往往就产生在第一次阅读期待中,成功的第一课时教学恰似“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与沉思。

总之,第一课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重要的教学内容,它离不开学生学习的趣味、扎实的词句训练和阅读思考中的悬念质疑。只有踏踏实实把握第一课时教学,精确做好第一课时的要务,才能真正突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小学语文 篇二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好第一、二自然段, 背诵喜欢的语句。

2.学会生字, 理解“别有风趣、朴素中带着华丽”等词句的意思, 体会对比写法、拟人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练习概括段落大意, 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及主要内容。

3.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 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 激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受到审美熏陶。

教学过程:

一、浏览课文, 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散文素有“美文”和“情文”之称, 比如, 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九寨沟》《桂花雨》等。这类文章语言优美, 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情。课前, 同学们自学了课文, (出示插图) 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说。

2.乡村生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呢?快速浏览全文, 找出一句话, 概括说一说。

3.你们是怎么理解“独特、迷人”这两个词语的? (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 基于学生的课前预习, 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教师的简短介绍, 唤醒对散文学习的记忆, 为下文体会散文的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方式做好铺垫。从整体入手, 引导学生研读中心句, 再依托文本探寻作者的感受, 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情感基调。】

二、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根据“学习提示一”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边读边把每个自然段描绘的主要景物圈画出来) 自学。

2.作者描绘了哪些主要景物呢?请大家交流圈画出相关词句。

3.教师引导:请根据圈画出的关键词语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课文所描绘的是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象。但, 蕴涵在这平常景致中的却是不一样的情。让我们走进课文, 去细细欣赏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美景!

【评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从整体到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有了全面而清晰感知的基础上, 再以特写镜头的方式, 引导学生去细细欣赏房前屋后的“景语”, 去慢慢品味“情语”。】

三、品味语言, 想象画面, 体会“独特、迷人”

(一) 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1.根据“学习提示二” (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挑选一幅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绘出来) 自主学习。

2.学生自读思考。

【评析:散文语言清新、自然, 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这里, 引导学生依“言”会“意”, 想象画面, 再引导学生以“言”表“意”, 描绘画面, 在“语言”与“画面”的转换过程中, 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 促进“情”与“景”的有效融通, “言”与“意”的和谐共生。】

(二) 交流感受, 涵泳语言

1.你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呢?请选择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绘出来。

2.预设如下:

第一幅画面:屋前瓜架

(1) 引导交流:当花儿逐渐落了的时候, 瓜架上便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瓜, 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 指导朗读: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细细欣赏 (课件显示一组图片) 。边朗读边想象, 体会“长长”“绿绿”等叠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3) 关注对比写法:作者用怎样的写法突出瓜架的“别有风趣”?

(4) 引导想象、表达:瓜架究竟是怎样“别有风趣”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

(教师在音乐声中语言描绘: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瓜架上……有时小雨淅沥, 有时微风轻拂, 有时薄雾笼罩, 那些瓜儿、藤儿、叶儿构成了一幅幅怎样生动有趣的画面呀。)

这瓜架究竟是怎样“别有风趣”?请描绘自己刚才想象到的画面, 适当运用叠词, 也可以运用对比写法。

(5) 再读中心句。

【评析:描绘画面、欣赏图片与品味语言相结合, 引导学生感受瓜架的生动、有趣, 感受字里行间的那份情, 体会叠词表情达意的效果、对比写法的作用。接着, 以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适当运用“叠词”或“对比写法”自主表达瓜架“别有风趣”, 实现“言”“意”的和谐共生。】

第二幅画面:门前鲜花

(1) 朗读写“门前鲜花”的语句。

(2) 引导交流:你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文中这几种花前后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3) 教师小结:作者根据花儿开放的时序来表达, 难怪这四种花之间加的是逗号, 而不是顿号。

(4) 你是怎样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句话的?

(5) 三读中心句。

【评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注标点符号的使用, 进而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性!“言”与“意”再一次有效融通, 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第三幅画面:屋后竹笋

(1) 轻声朗读这段话, 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2) 引导交流: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画面的迷人? (聚焦“探”字, 体会拟人手法的效果) 你能把这个画面读活吗?

(3) 教师小结:这段话中, 作者用“有些人家”“还有些人家”这样的句式把“门前鲜花”和“屋后竹笋”这两幅画面连接成段, 层次清楚。

(6) 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 深深地打动着作者, 他把满心的欢喜都融入到了这些平常而又普通的景物之中。在作者看来——— (四读中心句)

【评析:紧扣“探”字引导学生玩味语言, 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情与景有效融通;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的连接, “言”与“意”兼得。】

(三) 反复诵读, 积累语句

1.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风景如此独特、迷人。请你挑选一两段话背下来。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指名背诵。

四、设疑留悬, 写字指导

1.过渡:清新恬静的田园风景让每个人都对乡下人家有了一份神往与渴望!所以, 作者在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中心句。

2.课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中, 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下一节课, 我们继续研究。

3. (出示生字) 你觉得在写法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几个生字? (根据学生发言, 随机板书难写生字)

4.学生描红、临摹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背诵喜欢的语句。

2.适当的时候, 观察乡村景色, 欣赏一样的景, 感受别样的情。

【评析:第一课时学习之后, 引导积累优美语言、自主学习其他自然段、观察乡村景色、感受别样的情, 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效链接, “生活”与“语文”的牵手同行。】

3.《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小学语文 篇三

1.小朋友,上课前先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并看大屏幕上的建筑物:这是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在歌唱,主要唱什么?

(1)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在唱《北京的金山上》,主要歌颂毛主席使农奴翻身得解放,藏胞感恩毛主席,毛主席就是金色的太阳。

(2)党中央不仅使西藏贫苦农奴翻身做主人,还派大量的汉族干部去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支援西藏建设,使西藏人民过上好日子。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齐读并板书)其中有一位很好很好的干部,他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藏人民的崇敬与爱戴,他就是——孔繁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走近他,学习他!

2.拼读生字:读准音看清形。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图文对照读,思考:这位援藏干部是谁?课文主要讲了他几件事?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揭题很重要。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援藏干部。人物的身份与身份有关的历史背景离现在太久,所发生的地点也离我们太远,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介绍既要简单又要适合儿童特点。故第一板块的流程设计运用学生学过的歌曲,引出西藏农奴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使他们翻身得解放,并以文字灯片分解演示。支援西藏建设的干部就称“援藏干部”。接着,通过初读,学生自己揭示悬疑突出了主要人物——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为全文的精读理解作好了铺垫。

二、联系实际,精读理解

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那么,他怎样优秀呢?

2.齐读学习第2自然段第2句,逐一映示词语,认读并连词成句读通读顺。

(1)(映示:孩子、亲人)小朋友,每个孩子都有亲人,你们家里谁是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映示:孩子、亲人、孤儿)有亲人的孩子能叫孤儿吗?那怎样的孩子成了孤儿呢?

(3)(映示: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失去了亲人”什么意思?(死去了爸爸妈妈,没爹没妈了)

(4)(映示: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三个孩子的名字和我们汉族孩子的名字不一样,书上说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3.三个藏族孩子怎么会一下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的,书上哪句话是原因?(1992年就在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老百姓遭受了灾难,家破人亡。所以三个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

4.地震后失去了亲人的孤儿,生活上会有怎样的困难呢?

(1)(映示:地震后的一片废墟)看,房子倒塌成了一片废墟,他们没爹没妈,还有家吗?住哪儿呢?饿了有吃吗?冷了有衣保暖吗?病了怎么办?小朋友,你们饿了、冷了、病了,爹妈会怎样关爱你们呢?(生自由发言)

(2)你们有亲人,有温暖的家,多幸福!而失去亲人的三个孤儿什么也没有,苦不苦?苦!这时他们最想谁?

(3)对,最想亲人爸和妈,他们多么希望有亲人的关爱啊!

5.三个孩子遭了天灾很不幸,但又很幸运,当他们最想亲人时,一位不是爸妈胜似爸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来了!给了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关爱。那是谁?(学生激情无比表达出共同的心声:孔——繁——森!)

6.对孔繁森是怎样给他们以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的呢?

(1)(映示前半句: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接”字,点击映红)孔繁森接他们回家不说明他把三个孤儿当作亲生儿女一样吗?)

(2)那么孔繁森什么时候接他们回家的,是地震后的一个星期?不,是马上去接的,再找一个字说明。(对,“就”字,点击映红),说明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内就把三个孤儿接回家的。

(3)所以,“就、接”两字说明孔繁森对三个孤儿怎样的关爱?(引导——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4)(映示后半句: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三兄妹来到孔繁森身边,他们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从此孤儿不孤,那么日常生活又有了什么变化呢?他们饿了谁供他们吃?冷了谁供他们穿,病了谁最着急关切照顾?他们有了缺点吵架斗嘴,谁谆谆教导让其明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谁在关爱他们?(孔——繁——森!)

(5)三个孩子和你们一样,平时生活中所需的一切都是爸妈应做的事。这就叫什么?后半句中哪个词语表示。(“抚养”——点击映红)

(6)抚养孩子应是父母的事,现在谁在做?——孔繁森!

(7)三兄妹不是孔繁森的亲生儿女,但孔繁森如此关爱与教养他们,所以后半句怎么说的?(齐读: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6.小朋友,孔繁森是市长,工作繁忙。但在地震后的很短时间里,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又当爹又当妈,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个感人事例说明他是一位怎样的援藏干部?——孔繁森是—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评析】孔繁森以无私大爱的精神收养三个孤儿,体现他关心藏族儿童,爱护藏胞子女的深厚感情。教学时,通过实训,结合生活实际抓字词句,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真切理解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是突破长句难点、理解关键词语与落实双基最好的结合点。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不仅读懂理解,更从中感悟人物内心,由初读认识逐步走近人物,直到最终走进人物,学习他关心别人,主动帮助他人的高贵品质。

三、图文对照,略读理解

1.(映示课文插图1)这幅插图是课文第几自然段内容?图文对照读读想想,主要讲孔繁森什么事,谁能用两个字表示?(交流、板书:献血)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呢?

2.(映示课文插图3)图文对照各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是讲孔繁森献血的意图和目的?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做什么?读——(帮助这几个孤儿上学读书)(板书:献血助读)

3.小朋友,这“献血助读”是孔繁森又一个感人事例。我们先简单知道一下,课文具体怎样描写献血和藏胞怎样感动的,下节课再学习。

四、结合板书,回顾总结

1.孔繁森是援藏干部,书上讲了两个感人事例: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孤儿;孔繁森将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三个孤儿上学读书——献血助读。所以,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2.你们对孔繁森敬仰吗?让我们怀着无限敬意朗读第1~2自然段。

【评析】一堂课时间有限,若单学前两个自然段,则板书应反映的两个优秀事例就不完整,故采用略读理解,以图概括内容的方法,这样形成的板书设计就充分展示了文本结构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既突出中心句、关键词,又简要概括了两个感人事例,便于第二课时深入了解人物内心和指导简要复述。

4.二年级语文《假如》第一课时教案 篇四

1.引导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够积极的用语言描述事物,并表达自己的思想。

2.教会幼儿理解并正确使用“假如---- --- ---”句式,结合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描述事物。

3.使幼儿知道耐心、仔细的倾听别人的谈论。

活动准备:

演示文稿、制作七色花的材料、、七色花瓣、水彩笔。

活动过程:

1. 复述故事内容。(利用演示文稿)

2. 引出话题,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提问:(重点)

*小女孩得到了七色花实现了许多的愿望,你们也有愿望吗?

*愿望有的能够实现,有的实现不了,该怎么办?

*出示七色花,引出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将会--- --- ---;

2.集体讨论,教师帮助幼儿扩展想象。(难点)

1)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能够帮助我什么?

以满足幼儿自身的愿望为主,请幼儿向全班幼儿畅谈自己的设想。

要求幼儿说清楚:*是什么愿望? *缘由。 *满足愿望后将会是个什么状况?

2)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能够帮助同伴、长辈做些什么?

3) 想一想谁需要得到你的帮助?

教师引发并帮助幼儿扩展思路及话题内容。

提示:可帮助小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大自然的其它事物,请幼儿谈谈帮助他人后的心理感受,说出不同的帮助对象感受有所不同。

活动结束:

5.《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五

城厢中心小学

林金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3、通过学习使学生有关爱他人的愿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导入

1、出示“笔”,引出《神笔马良》的故事。

2、讲故事,感悟“神”。

3、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4、揭题。

老师被大家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动了。有位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愿望,她的美好愿望就藏在23《假如》这首诗歌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听录音范读。

2、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展示读。

4、学习生字词。

①、自由读。②、小老师带读。③、齐读词语。④、学习生字

过渡:大家的热情把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引来了,它们孩子摘掉帽子大家还认得吗?先跟它们打个招呼吧!(自读生字)

⑤、识记字形。(大家的记性真不错,谁来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的呢?生交流识记方法)⑥、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5、再读课文,领会诗情。

这些新朋友真顽皮,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这不躲到课文里了,大家还认识吗?请大家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①标出小节的序号;②诗中得小朋友假如有马良的神笔会画什么?为了帮助谁?(生回答,师板书)

三、品读感悟,体验情感 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同学们想想:小女孩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

1、自读第一小节。

2、创设情境,感悟体验。

(出示画面,配上背景音乐,师述: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孤零零的小树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①、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回答,相机理解“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②、指导朗读第二句。

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生当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生表演读。

③、角色转换,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④、当你看到这样的画面,心里在想什么?

过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帮助小树的?自读第一小节找一找。⑤、对比理解“红红的”。

出示句子对比,理解“红红的”。你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指导朗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⑥、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冬日的暖阳照在小树的身上,小树就能——快活地成长。小树不再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而是迎着红日茁壮成长。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又如何?

3、再读课文,指导背诵。①、生自由背

②、会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看书美美地再读这一小节。

4、文本拓展,升华情感。

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为小树画什么?

四、指导写字

小女孩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快活地成长,现在有几个生字宝宝想回家,你们用手中的笔送它们回去吧!

1、出示生字,观察,说说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

3、师范写。

6.《假如》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六

轻松一:

在读课题时抓住了一个点“假如”,通过点拨学生的朗读,既让学生领会了“假如”的意思,又能够把体会到的用声音表达出来。然后,话题转到“灰尘”。对于“灰尘”学生都太熟悉,也太有话可说了,老师都能把学生对“灰尘”的想法写在黑板上,“灰尘”可以算得上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老师还是不放过“灰尘”,继续“添油加醋”,又出示有关“灰尘”的三大“罪状”,学生听了之后,加深了对“灰尘”的厌恶,为理解“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这句话铺下了伏笔。

轻松二:

利用心理战术,在学生极度厌恶“灰尘”之后,直接进入课文寻找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将面临怎样的情形的句子。

通过四个“假如”,学生读了不禁不寒而栗,原来没有了“灰尘”会更加令人恐惧,从而了解“灰尘”是多么重要。这可与前一个环节有180度的大转弯呀!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又开始为“灰尘”的命运担忧了……

轻松三:

课文学习进入第三个环节“掌握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通过一个个对比,,板书六个“不再”,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掌握 说明方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可是学生却能如此轻松地领会并认识到这样运用的妙处,更是独具匠心所在。

上一篇:写国庆节的说说下一篇:安全卫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