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024-08-30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精选8篇)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

A、计划经济 B、产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 2.市场经济是()

A、法制经济 B、产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 3.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利率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共同富裕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B、加强国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

C、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完全取消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计划调节 6.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结构应该是()A、以个体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B、以私营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以外资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补充

8.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B、对整个经济的占有率上 C、吸收大部分劳动力就业上

D、为国家提供较多的财政收入上 9.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合伙制 B、个人业主制 C、公司制 D、合作制 10.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国有企业改革 B、价格体制改革 C、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D、财税体制改革 11.公司制的核心是()

A、公司财产结构 B、公司人事结构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公司生产运营结构 12.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政企职能分开 B、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C、实行股份制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B、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C、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市场体系

14.在市场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的市场是()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技术市场 15.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A、在全社会范围进行的

B、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C、在部分创造国民收入的劳动者中进行的 D、在全社会劳动者中进行的

16.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C、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形式是()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A、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除按劳分配为主体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C、按劳分配能按统一的标准实现

D、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只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 19.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入 C、剥削收入 D、投机收入

20.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就必须()

A、不论物质耗费多少,只要能更多地生产社会需要的消费资料 B、不论物质耗费多少,只要能更多地生产社会需要的生产资料

C、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生产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 的产品

D、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尽可能多的生产各种产品 21.在下列状况中,经济效益最好的是()A、劳动消耗多,劳动占用少,劳动成果多 B、劳动消耗多,劳动占用多,劳动成果多 C、劳动消耗少,劳动占用多,劳动成果多 D、劳动消耗少,劳动占用少,劳动成果多 2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由()A、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B、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C、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3.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经济高速增长 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企业经济效益高 D、市场需求旺盛 24.金融保险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都不是 25.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高科技产业

26.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确定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B、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7.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A、消费需求和消费品供给的平衡 B、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的平衡 C、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平衡

D、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8.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发展()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对外资金交流 D、对外承包工程 29.我国在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了()A、五个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B、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 C、从经济特区扩大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使市场对社会经济起完全的调节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具有以下特 点()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在管理方法上,有一套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和法规 3.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保证其他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 C、是贯彻按劳分配的根本保证 D、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个体私营经济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在各地区,各行业中,公有制企业的产值必须至少占51%以上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家对公有制企业采取保护性政策,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国有独资公司 D、集体经济 7.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A、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 B、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必须加以监督、限制的经济

8.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上,正确的观点是()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B、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C、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D、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 9.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政企分开 B、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 C、有限责任制度 D、科学的组织制度

10.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种基本企业制度,这就是()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11.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规模经济 B、产品差别 C、进入障碍 D、市场开放度 1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

A、商品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房地产市场 13.证券市场()

A、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B、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C、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D、包括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 14.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A、发展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B、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 C、建立社会保证基金和后备基金的需要 D、建立企业基金的需要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原因是()A、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B、多种经营方式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 1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有()A、按劳分配的收入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C、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 D、资金分配收入 17.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A、低消耗 B、高产出 C、高效益 D、高速度 18.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

A、高消耗 B、低产出 C、低质量 D、低效益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A、大力加强第一产业 B、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C、积极发展第二产业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A、人口的关系 B、市场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环境的关系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具有的经济职能是()A、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唯一经济分配者所具有的职能 D、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A、经济手段 B、市场调节手段 C、法律手段 D、必要的行政手段 23.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运用的经济杠杆有()A、价格 B、税收 C、信贷 D、利率

24.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25.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包 括()等形式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安置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__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3.______________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4.在我国,公司制有两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6.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

7.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终用途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8.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的结构以___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0.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安全阀。11.经济发展应以提高___________为中心。12.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13.____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__________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1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要使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协调发展。15.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______和国债。

四、判断题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市场经济来解 决。()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5.公有制经济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6.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表现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7.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9.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都可上市交易。()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1.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12.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生活而提供的社会安全制 度。()

13.经济增长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发展。()

1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5.按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顺序和对劳动对象的加工层次,可以划分第一、二、三产业。()16.农业是第三产业。()

1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8.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三个方面的经济职能。()19.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五、简答题

1.什么是价格机制? 2.什么是需求规律? 3.什么是供给规律?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5.我国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有哪些经济成分构成? 6.简述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7.什么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8.什么是个体经济? 9.什么是私营经济?

10.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1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2.什么是公司制?

13.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14.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5.简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含义。16.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

17.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18.什么是产业结构?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什么? 20.简述实施科教兴国的含义。21.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是什么?

《国税公务员必备知识》(参考答案)第二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常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D 7.C 8.A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B 16.A 17.B 18.B 19.B 20.C 21.D 22.D 23.B 24.C 25.A 26.D 27.D 28.A 29.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 4.ABC 5.BC 6.ABCD 7.ABC 8.ABC 9.BCD 10.ACD 11.ABC 12.ABCD 13.AC 14.ABC 15.ABC 16.ABCD 17.ABC 18.ABCD 19.ABD 20.ACD 21.ABD 22.ACD 23.ABCD 24.ABCD 25.ABCD

三、填空题 1.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公司制

4.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5.国有企业改革 6.提高劳动生产率 7.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8.按劳分配 9.按劳分配

10.社会保障制度

11.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12.农业。

13.科学技术,教育

14.人口,环境,经济建设 15.税收

四、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对 15.对 16.错 17.对 18.对 19.对

五、简答题

1.价格机制就是通过价格涨落来调节商品和其他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指导生产、经营和消费走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价格运行和价格调控在内的一套完整体系。2.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需求越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多,这就是需求规律。

3.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越高,生产者或卖者提供的数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就越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我们建立的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我国现阶段是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中,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主体,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如股份公司、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公有成分。7.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为基础,依靠自己或家庭成员劳动来进行生产或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9.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标的私有制经济。

10.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所建立起来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整套企业制度,主要是指现代公司制度。

1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12.公司制是以企业法人财产权为核心的、投资者只承担有限责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13.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14.1、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2、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

3、规范市场行为;

4、反对不正当竞争;

15.收入分配的结构以按分配为主体,是由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是指:

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为主体;

2、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方式;

3、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分配收入为主。

16.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安全阀。社会保障制度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的复杂体系。

17.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8.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组合和构成情况,以及它们各自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相互关系。

19.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是: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1.宏观调控的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二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主张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等方面, 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首先, 市场是一种手段, 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市场。在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 就提出了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的观点。米勒在《一种社会主义的构想它的动作及其问题》的论文一开始就说道:“苏东欧共产主义制度的瓦解再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即在发达的社会, 是否存在一种可以接受并得到广泛支持的社会主义形式。极为坦率地讲, 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使人想到, 这样一种制度必须依赖市场机制。”[1]从米勒的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他认为市场不过是一种组织经济的手段, 它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 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市场机制。证券市场社会主义者罗默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宣布:“这本小册子的任务, 是提出和捍卫一种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平等。”[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罗默认为市场体制与效率相关, 而社会主义与平等相关。由此可见,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均认为市场是中性的, 而且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可以带更多的效率, 社会主义应该实行市场经济。

其次, 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做到真正的平等和民主。罗默指出:“社会主义的目标最好被考虑成一种平等主义, 而不是被考虑成一种具体的财产关系的实施。换句话说, 我的意思是, 社会主义者评价财产关系必须根据这些财产关系提供平等主义的能力。”[2]他还进一步论述了这种平等。他认为, 社会主义者需要的是在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及社会地位三个方面的机会平等。关于平等,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 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上, 是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提出要实现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的价值目标。

再次,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普遍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但其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 设想让每个成年公民从社会领取数量相等的有价证券, 用以购买企业的股票收取股息, 但不得买卖证券, 死后证券回归公共财产。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更强调合作社会内部经济剩余的“公有”, 与此同时, 他还强调劳动者当家做主民主管理企业, 公平分配。施威卡特则强调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和工人的民主管理, 国家的基本财产被视为集体财产, 由利用他们的劳动者来掌握。总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均认为劳动者要占有生产资料, 实行公平分配。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这就从根本上打破思维定式, 突破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束缚, 实现了思想解放。

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的优劣与是非,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谈话多次指明这一中心思想, 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3]

3.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是方法, 具有工具价值, 不是目标价值, 是为目标价值服务的。“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 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3]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

1.两者均认为市场是手段和工具,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20世纪80年代, 英国市场社会主义提出联姻论。联姻论既批判了社会主义思潮由来已久的所谓市场与社会主义颇难相容而不能联姻, 计划与社会主义联姻不可分解的观点, 也批判所谓市场与资本主义之间联姻不可分解的观点。联姻论认为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极不可能的, 但市场完全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可能的。美国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者施威卡特认为, “把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是保守的自由放任主义的辩护者和大多数市场改革的左翼反对者的致命错误”[4]。在施威卡特看来,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固有的, 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搞市场经济。

同样,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这种传统思维定式进行了突破。1979年11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时, 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3]

2.两者对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认识趋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主导作用。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突破早期的兰格模式市场为辅以及后来苏东欧改革中的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制论, 形成了市场机制主导论。其核心思想是: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成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

与之相比,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过程中, 同样经历“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阶段。“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这是1979年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3]。关于资源配置上, 要引进市场经济, 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1992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 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4]实际上, 这就表明市场经济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 同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时, 就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

尽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 然而, 两者都有本质的不同。从两者的产生的背景、理论主张和实践效果来看, 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 从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左翼理论家对苏东剧变的困惑和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的双重反思中建构起来的, 主张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改变或替代资本主义社会, 实现社会平等、公正。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曲折后的反思, 同时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它是集正反两方面教训,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主张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提高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其次, 从理论主张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想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改变资本主义现行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的政治民主平等自由。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已突破了经济障碍, 同时涵盖政治上的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如“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米勒代表作《市场国家和社会: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更多地从非经济视角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市场经济来解放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穷, 实现共同富裕, 其理论主张是经济方面的, 通过引进市场机制, 发展经济,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再次, 从实践效果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心脏英、美等国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探讨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发展社会主义, 以市场社会主义替代现行资本主义,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只能说是一种天才设想, 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通向他们理想的市场社会经济模式的中间道路如何走?依靠什么政治力量来实现变革?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此避而不谈。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中, 提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案, 有广泛的实践基础, 并且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取得了丰硕成果。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美]黄安年.争鸣[R].1991年夏季号:406.

[2][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6:6-11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8-373.

[4][美]伯特尔·奥尔罗.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者的争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7.

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他又做了科学界定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华, 而且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中对此并未做出过明确、严格、科学的界定,在实践中这也是一个长期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以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认识,大多只是描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特征”,如公有制、按劳分配、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更多的人长期把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归属范畴。西方一些学者也往往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或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高效率、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重要论断。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不仅有助于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迷惑”,而且在理论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而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和完善的新天地。

二、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未来的社会所做的设想中指出:“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斯大林在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不仅在实践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在理论上造成了一种“正统”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僵化思想。

建国以后,我国在实践上也建立了类似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连续不断地割“资本主义”尾巴。在理论上把计划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不过,列宁、斯大林的晚年以及毛泽东同志都提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他们都在经典作家的理论基础上有所前进,但却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仍然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不能是商品经济,更不能是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理论观点,冲决了“传统”、“正统”理论的禁锢,消除两极化与市场的社会属性,恢复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方法的本来面目,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任何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所说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是指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即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就是要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一贯坚持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新中国建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七大报告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新格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依据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实情而提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把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的空想因素和教条式的理解予以摈弃,打破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必须是单一公有制模式的框框,使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面向当代中国的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四、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成果归劳动者共同所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按照符合劳动者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后,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分配形式上也采取了比较单一的分配方式。但长期以来,按劳分配原则在某些方面实际上被歪曲了,它往往同“平均主义”、“大锅饭”联在一起,在公平的名义下,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建立,人们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于是就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局面,从而突破了单一的分配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是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有主题、活的灵魂和不竭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史、系统经验和丰富的实践,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

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四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的矛盾。

(1)发展生产与满足需要;

(2)党的领导与广大群众;

(3)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的矛盾。

(1)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2)发展生产与满足需要;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4)维护和平与加快发展。

3、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以()为中心。

(1)学习邓小平理论;

(2)反腐倡廉;

(3)经济建设;

(4)统一祖国。

4、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数量增加,这时企业的生产力是()

(1)提高;(2)降低;(3)不变;(4)不确定。

5、企业生产力提高,表明产品中过去劳动的增加()活劳动的减少。

(1)大于;(2)小于;(3)等于;(4)与……无关。

6、买方市场是……而卖方市场是……()

(1)供大于求……供不应求;(2)供不应求……供大于求;

(3)供大于求……求小于供;(4)供不应求……求大于供。

7、提高经济效益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

(1)矛盾的;(2)既矛盾又统一;(3)统一的;(4)没有必然联系。

8、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关系

(1)同志、兄弟;(2)互助合作;(3)平等互利;(4)平等竞争。

9、在社会主义公有企业中,通过劳动力商品形式实现的分配是()

(1)按劳分配;(2)非按劳分配;(3)按资分配;(4)按智分配。

10、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

(1)完全对立;(2)完全统一;(3)对立统一;(4)可以替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市场经济的本质是()

(1)满足需要;

(2)劳动平等;(3)公平竞争;

(4)发展生产力;

(5)惟利是图。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1)共同富裕;

(2)加强法制;(3)消灭剥削;

(4)消除两极分化;

(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四大特性是()

(1)过渡性;(2)兼容性;(3)阶段性;(4)关键性;(5)后盾性。

4、贫穷与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1)贫穷不搞社会主义;(2)贫穷催生社会主义;(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脱贫要靠社会主义;(5)脱贫不靠社会主义。

5、价值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

(1)动力;(2)阻力;(3)形式;(4)内容;(5)结果。

6、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1)速度比效益更重要;(2)比例比效益更重要;(3)效益是大前提;(4)速度是基础;

(5)比例是中间环节。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具有()

(1)公有制的主体性;(2)非公有制的主体性;(3)多种经济的并存;

(4)多种经济的相容性;(5)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不相容性。

8、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种即()(1)对立论;(2)无关论;(3)中性论;(4)内在统一论;(5)招牌论。

9、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做到()

(1)产权清晰;(2)股票上市;(3)权责明确;(4)政企分开;(5)科学管理。

10、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

(1)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2)加快西部大开发;(3)形成技术密集

型的现代工业;(4)大力发展对外贸易;(5)推进信息为特征的第三产业。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2、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3、为什么要强调多种生产力协调发展?

4、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生产力规律、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规律的内在联系。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4)

2、(2)

3、(3)

4、(4)

5、(2)

6、(1)

7、(3)

8、(3)

9、(1)

10、(3)

二、多项选择题:

1、(1、2、4)

2、(1、3、4、5)

3、(1、2、4、5)

4、(2、3、4)

5、(1、3)

6、(3、4、5)

7、(1、3、4)

8、(1、3、4)

9、(1、3、4、5)

10、(1、3、5)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认识基本矛盾,自觉遵循基本经济规律,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人民总结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认识。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基本矛盾决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决定着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变化。(2)主要矛盾反作用于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否抓好主要矛盾,充分发挥主要经济规律的作用,对促进基本矛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进步至关重要。

2、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从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经过先富——共富——再先富——再共富,这样多次循环才能最后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其次要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科学技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克服平均主义;最后要运用各种政策措施,促使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使低水平共富向高水平共富转化,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使国家和人民真正富强起来。

3、为什么要强调多种生产力协调发展?

我们不仅要提高物质生产力,从科学和教育对物质生产的能动作用看,我们更需要提高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因此,从广义上理解生产力,把生产、科技和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深刻认识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其中,物质生产力是基础,精神生产力是主导,人才生产力是关键。只有正确认识三种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健全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教师在提高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三种生产力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加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4、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相应地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搞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同样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动摇,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完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 4 同时,完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按资分配就是按照投入生产和经营的资金数量取得相应的收益。这是因为,只有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是不能进行生产的,还必须有土地,生产资料等。不论是劳动、土地和生产资料都可以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生产或经营的资金,又称为资本,也要求取得一份收益。因此,按资分配是维护资金所有权的需要。

要使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有机结合,普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必须解决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只有当收入分配较为合理时,才容易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四、论述题:试述生产力规律、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规律的内在联系。

生产力规律的实质是节约劳动规律,包括在微观上节约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以及在宏观上节约生产某种产品的总劳动时间这两个方面。第一,就微观上节约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来说,生产力与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成反比。因此,要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就要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生产力。其中包括节约物化劳动和节约活劳动。如果用机器代替人力,那么产品中物化劳动就要增加,活劳动就要减少。只有当产品中增加的物化劳动小于减少的活劳动,使产品中的总劳动减少,才表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第二,就宏观上节约生产某种产品的总劳动时间来说,它要求该产品的生产量符合需求量。如果该产品的生产量大于需求量,那么大于部分的产品,其中包含的劳动就会成为多余,由此造成的损失,表明生产力下降和劳动时间浪费。节约生产某种产品总劳动时间的实质是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由于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价值规律与生产力规律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价值规律所要求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好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反映着生产力规律的要求,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和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中涉及的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了生产力规律提高微观生产力的要求;第二,价值规律中涉及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了提高宏观生产力的要求。可见,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力规律的要求通过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都得到了贯彻。

5.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坚持“五个统筹”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6.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六

默认分类 2010-08-14 00:18:36 阅读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

2.市场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而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是货币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4.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

5.在规范的市场经济当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不在于增进市场的作用,而在于替代市场的作用。()

6.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7.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着质的不同,不同质的东西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8.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9.在社会注意初级阶段,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10.在我国,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主要有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

以技术人股及科技成果转化创收等形式获得收入()

11.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和核心是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12.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命线,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要取得好的效益,离

开科学管理是不行的。()

13.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14.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三大主体之一,从生产经营的角度看,它是最重要的主题

市场体系的发展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能动性。()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仍然具有必要性,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是通过市场的间接调控,而是直接调控。()

16.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行使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

17.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让国家计划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基础作

用,而市场则发挥导向作用。()

18.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19.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20.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21.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终手段()1

22.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不断地增加。()

23.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24.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要看

它是否适合现实的生产力状况。()

2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判断题

1.× 2.× 3.√4.√ 5.× 6.× 7.√8.× 9.× 10.√ 11.√ 12.√ 13.√14.√ 15.× 16.√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是()

A.货币经济

B.自然经济

C.实物经济

D.供求经济

2.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论断的时间是(A.1982年

B.1984年

C.1990年

D.1992年

3.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工具的使用

4.经济体制在本质上是()

A.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B.国家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c.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D.社会管理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5.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是()

A.竞争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风险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从经济运行的层次看,市场经济的含义包括()

A.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B.从经济调节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C.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D.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市场机制包括()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5.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在于()

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必然要求有市场和市场调节,因而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作用的日益扩大和发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准备了条件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判断题

1.经济制度,即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总和,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2.经济生活市场化就是一切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由市场规律调节和引导资源配置的规模和方向。()

3.市场上交易的对象称为市场的主体。()

4.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5.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 1.质的规定性:

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从发展程度水平来说,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部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2.依据

A 由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 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2.依据: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之相适应,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3.正确理解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其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控制力和竞争力。

(3)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适当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有制结构改革

1.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包括资源性领域在内,以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为改革的主要形式。2.引入市场机制。

3.对国有企业诱导出倒逼机制。

4.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5.引入国外投资,改变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2.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公有制实现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混合所有制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制。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员化。一切反映社会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使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

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1.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

A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总产品做必要的扣除后,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进行分配。

B 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即生产资料的质量,而只按照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支出进行分配。

C 劳动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

2.按要素分配

A两个前提:财产独立,财产的投入和风险有回报。B基本要求:按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分配社会财富。

3.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依据: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各种要素市场,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必然要参与分配;多种经营方式也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

4.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劳动收入,劳动价值收入,资本收入,风险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含义和类型

含义: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

类型: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划分(1)基于市场分权的经济体制(2)以政府主导政府调控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其中又包括两种:尊重市场的和背离市场的集权的经济体制。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一.市场配置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A以市场信号为调节器,灵敏的价格信号系统实现市场内部和各市场之间的自动协调,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

B自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资源流向和流量,实现产需衔接。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各自调节生产经营和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引致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C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科技和管理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D发挥经济的优胜劣汰功能,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缺点:

A市场调节的事后性和价格信号的滞后性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B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严重的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C许多公共品和劳务难以通过价格机制加以提供和分配。D带来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E不能自动导向整个宏观经济平衡。

F市场调节有利于竞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G难以抑制经济泡沫形成或者阻止其破灭。

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优点:

A能通过政府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避免经济活动中的盲目和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

B在全社会动员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和应付突发事件。C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保持适当的社会公平公正。缺点:尤其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A宏观经济政策只具有相对性。主要是由于信息不足或者信息丢失或者误导性信息造成的,以及决策者利益约束和智慧有限。B政府决策过程成本太高。

C政府臆断地制定价格,导致某些资源无效率使用。

D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使经济缺乏效率或者低效率。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的关系

A经济体制的概念: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B经济体制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与社会经济制度又紧密联系,打上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印记。C经济体制有集权和分权型两种。传统的计划经济属集权型,而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属分权型。

D在社会化发生产的条件下,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它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

E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F经济体制相对于经济制度是较为灵活的,也不是一成一变的。同一经济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选择相同的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或者说是特征)A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除享有产权,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以及受益权和承担风险的权利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游戏规则,比如等价交换。B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C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对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作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调节管理。如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有关市场信息和公共品,调节供需平衡和收入分配等。她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D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运转的条件,是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它的特点在:保障对象普遍化,保障事业社会化,保障资金基金化,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 A所有制结构上…… B分配方式上……

C宏观调空上,把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

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 1.市场第一性,政府第二性

2.任何市场经济都以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利和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概念、特征和形成条件

1.概念: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叫做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广义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是指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总和以及这些主体的基本特征。狭义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仅指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有企业,个人,农户。

2.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辨证关系

A平等性: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相对平等,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特权和义务关系。这是一种相对的平等,着重强调不存在超经济的特权和义务关系。

B自主性:各微观经济主体独立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决定经济行为,并独立承担其后果。自主性由平等性决定。

C逐利性:微观基础的一切经济行为都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为最终目标,其中包括自利性和理性选择两层含义。自主性是逐利性的权利保障。

D自发性:微观基础存在整体上的自发性。其原因在于交换关系日益复杂,获取信息的难度和分析信息的正确与否,从而做不出准确的市场预期,导致盲目性。

辨证关系:平等性是自主性的直接条件,自主性是逐利性的前提,自发性是市场微观基础总体上的特征。

3.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产权是由社会和法律规定的一组财产权利,是所有者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不受他人干涉自主行使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相应的收益,从而使所有者有激励去运用这些权利积极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增加自己的福利。

为什么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 A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实质上是产权的交换,交换前提必须是财产权利隶属于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其产权主体界定直接为市场交换创造前提,从而间接地决定了微观经济基础的形成。B产权界定中的权利范围界定直接明确规定了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给予主体对自身利益性最准确的预期。因为逐利性是微观经济主体的核心特点,所以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又是为经济基础形成的决定性前提。

C明确的产权界定也是微观基础平等性特征和自发性特征的物质前提。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就所拥有的产权平等地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交换,并可对自己享有的产权自主地进行符合自己意思的任意处分。消费行为以及产成的条件

消费是个人在收入约束下对商品以及组合根据个人效用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选择的结果。个人消费行为产生的条件:一是须有消费欲望;二是须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1.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A居民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消费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是发展生产力,建立高度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们全面自由发展。B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市场经济是消费导向型经济,是消费需求推动型经济。居民消费是导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要素,消费需求不仅直接制约着消费资料生产,也制约着投资需求增长,导向整个经济增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同时居民消费需求的规模的合理增长和渐次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

C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科技进步。这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我国转型期的需求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改革开放前20年(97年以前),消费需求总量增长迅猛,主要表现为家庭耐用品和肉禽蛋奶。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很明显,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又带动投资增长。

2.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幅度下滑,物价回落,出现消费明显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储蓄倾向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另外,消费结构在逐渐升级,进入“扩大内需”阶段。

97年以来,即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消费不足的原因:

A居民收入增幅下滑。国营企业生产经营受阻,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摩擦性失业,职工减员导致城镇职工收入增幅下滑。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狭窄,抑阻了农民收入增长。B经济发展追求效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

C供给结构不够合理,制约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阻碍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D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导致城乡差距更大。

E居民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迁。原因在于城市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出台促使居民为养老,医疗和购房等而增加储蓄抑制消费。

F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假冒伪劣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对消费造成了消极影响。

后果:长期过低的消费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难以实现市场供求平衡,难以形成投资和消费的合理关系,投资增长以最终消费之间的失衡明显,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缺乏相应的消费的有力支撑,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影响到国际贸易平衡,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股市和楼市泡沫。

措施: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A.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增加的速度不能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速度。

B.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要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消费疲乏的局面。C.调整供给结构,纠正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错位,以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更新开拓市场。D.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稳定居民支出预期。E.合理引导消费,鼓励消费,保护消费者权益。

F.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改善公共消费品供给。G.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

H.积极开展消费信贷,拓宽信贷范围,创造消费信贷的金融工具。完善小康社会的消费结构 1.改革以来消费结构的变化

(1)恩格儿系数呈现下降趋势。

(2)衣着品比重先升后降,现呈下降趋势;实物构成明显高档化个性化;用品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家庭耐用品。

(3)城市居民住房支出比重在90年代以来逐步提高,档次明显升级。(4)劳务型消费比重逐年增高,高层次劳务消费比重不断上升。

总之,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进步,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2.措施:

(1)最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引导消费结构的变化。(2)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3)合理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努力发展用品工业。(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对劳务部门的投入。

(5)重视发展汽车和房地产业,信息通讯市场等热点和主导消费品。

(6)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促进城市功能的发挥。

(7)建立合理的居民收入层次。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层次差距。

(8)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9)加强对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合理指导。国企改革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阶段

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为分水岭,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史演变总体上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二是1978年至今的经济改革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2)主要以“放权让利”为主线。这是一种不对传统体制形成根本性冲击的表层上的分权式改革。主要目的是对国营企业的职工产生激励以改变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主要缺陷在于改革目标不明确,对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没有涉及到产权这个根本问题。

(2)第二阶段(1992至今)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线的改革。这个阶段转向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引入以公司制为主要特点的制度创新的综合配套、整体推进式改革。主线是明晰企业产权和实现政企分开。以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为基点,推出了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和外汇管理制度诸多方面的总体配套联动式改革,其广度和深度远超过第一个阶段。

2.企业制度的演变

(1)业主制企业:一种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单个自然人投资设立并经营,以其所有的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

(2)合伙制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由2个或2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书面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的无限清偿责任。

(3)公司制企业:一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出资人以占有股权的方式投资企业,并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出资人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3.国企改革

(1)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既无明晰的产权,又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明晰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建立并强化自负盈亏的权责机制,使其成为逐步能够真正参与市场竞争的微观经济主体,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取向。

(3)中国的国企经历了“放权让利”和“产权改革”后,引入了市场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 存在问题:债务负担沉重,冗员问题严重,国企改制中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4)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完善公司制度,使以规范的股份制为典型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根本上革除国企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管理不科学的历史积弊,同时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具体做法:

A 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以塑造清晰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切实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所有者权益,完善国有资产有进有退和合理的流动机制。

B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股份制企业和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

C 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国有经济分类改革。国有资产要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有进有退,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竞争力和控制力。

D 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创造条件卸掉国有企业负债过度,企业办社会,冗员分流三大包袱,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4.国有产权改革是不是要国有经济彻底退出市场?

(1)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特征,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经济。(2)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才低效率,他是个世界性现象。(3)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有所不同:

A产生原因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只是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产生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制度基础。

B 选择领域不同: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岁涉及的领域是有选择性的,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所不包。C 资本主义国有经济进退机制很灵活,没有意识形态的政治性障碍,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正好相反。(4)我国目前国有经济退出市场程度还不够,仍占有国民经济的40%。

(5)但是国有经济不必要也不应该完全退出市场。而是须保持适度的比例,选择好领域,保证国有资产的质量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但是不能影响国家经济的竞争和透明。

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成渝已成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试验基地(此专题需要参考相关课本或报道全面总结)

(1)三农问题的历史起因:我国是个农业国。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2)农业本身是个传统产业,也是个弱势产业,没有城市的支持不行,因此需要反馈农民农村农业。农民抗风险能力低,需要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农民农村农业的出路:不仅仅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而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 村自身的发展问题。要做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关键是解决财政补贴问题,以及解决好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建立发达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实时的解决市场信息不灵与不对称。

思考题:如何在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

第四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以及特征

1.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区别

(1)两者的历史和历史阶段不同,市场远早于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真正产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2)功能地位不同,市场承担交易功能,交易对象是商品;市场体系承担资源配置功能。(3)单一市场不能形成市场形态,市场体系是多种多样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有机统一。

2.市场体系的特征(1)统一性

市场体系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可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统一体。市场体系是由市场主体、客体、竞争、供求和价格等市场要素共同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要求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目标的有机统一体。(2)开放性

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它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内外全方位开放的;不是垄断的,而是充满竞争的;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不是完全自发的分散性开放系统,而是由宏观调控指导的。(3)竞争性

竞争是市场机制的一个要素,具有健全的市场机制的市场体系必然具有竞争性。竞争作用于市场价值的形成和市场价格的运行,给市场活动者以激励与压力,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4)规范性

规范性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各类市场都必须在国家法令和政策规范要求下有序规范运作,否则经济运行便低效或无效,导致经济发展无政府状态。转型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1.我国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开始逐步建立市场体系,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很年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要素市场发展参差不齐;

(2)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分割;

(3)超强的行政垄断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也阻碍了市场的形成;(4)市场规则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紊乱,如权钱交易,假冒伪劣等。

2.为了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体系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供求调节功能,服务功能以及利益调节功能,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着力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2)继续发展商品市场,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市场以及信息、房地产市场;(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4)健全市场机制,加强法规建设,真正做好依法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5)健全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6)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根本上取消行政垄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7)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既独立于市场又独立于当地政府。

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两个重点(1)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

A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仍较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社会信用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

C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应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

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可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的自律机制;信用关系是产权制度的延伸,进一步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经济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可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律体系可为法律上的严格他律,促进道德上的自律,可为健全市场体系提供代表国家权威的强制性保障。另外,还要推动信用体系的商业化运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增加国内信用机构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

(2)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P141 市场规则

1.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制度。

2.市场秩序有两种性质:一是市场内在的客观规定性,由平等交换和公平竞争的实现所表现;二是这些市场内在的规定性上升为的法律表现形式。

3.市场运行秩序主要表现为市场活动主体进入市场交易所要遵守的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就是国家为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依据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则(平等交换和公平竞争等)所制定的规范市场活动主体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它的作用在于有效约束和规范市场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其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形成并发挥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4.市场规则的分类: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第五章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国民收入两种核算体系的异同

1.核算范围不同:MPS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性劳动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C+V+M。SNA 计算一国或地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同时计算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

2.理论基础不同:MPS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将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才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非物质生产部门获得的收入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转让,属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SNA体系是以克拉克的3次产业划分来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3.MPS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重复计算了部分加工环节)。SNA只计算每个环节的增值,没有重复计算,其反映的国民财富具有真实性。两个体系的国民收入等指标反映了不同经济内容,需适当的调整和换算才能进行比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1.概念:初次分配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反映的是效率方面;再次分配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出于公平等各种考虑,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

2.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A 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B 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C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D政府协调地区发展、支持战略性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地区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E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3.收入差距

(1)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居民间拥有要素数量、质量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分配规则不公平、机 12

会不均等,比如垄断。

(2)收入差距的度量:常用工具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3)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倒U假说

在库兹涅茨看来,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再平稳,后改善”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称为倒U假说。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收入差距逐步恶化的原因:

A 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但它又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要,就必然带来收入差距扩大。

B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城市居民收入比农村更不平等,所以城市化水平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恶化。

但随着经济发展,现实中存在某些因素逐步抵消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不平等的状况由恶化逐步缓和转变:

A 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和救济法等。

B 人口中富人的比重因比穷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而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固定比重的最富阶层有收入相对低些的人口进入,从而此阶层的相对收入份额下降。

C 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导致来自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在总收入中的逐渐减少。

4.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逐步扩大趋势,因此这些差距构成的总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一结论得到各方面的普遍认同,因此可以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至少现在还不存在“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2)转型期收入差距非理性扩大的原因

A 权利寻租导致权钱交易,权利拥有者高收入。B 行政垄断导致高收入。

C市场违规,假冒伪劣猖獗,版权侵权等原因带来的高收入。

D城乡二元分制,长期剥夺农村,工农产品剪刀差造成农民长期低收入。

E 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不足以及农业本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导致农民低收入。F 对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比较发达和发达地区政策上的差异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市场认可的收入差距再大也是合理的,但它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的效率。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a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真正起到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b 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 加大力度取缔非法收入。

d 着力健全公平的竞争机制,逐步打破行政垄断,努力制止权利寻租,整顿市场秩序。e 着力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在低收入者阶层上给予倾斜。f 做好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生产和经营自身的问题。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程度。通常包含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度效率三层含义。经济学中的公平有两层含义:机会均等,即人们有平等的机会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按贡献获得报酬,消费、积累私人财富和取得经济成就;结果平等,即人们获得实际收入和拥有的财富平等。

2.经济生活中结果不平等通常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垄断和特权等。但机会平等不等于结果平等,社会应努力消除机会不平等,而可容忍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平等。公平和效率 13

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公平和效率应并重。

3.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产生很大影响。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分配才能保证市场效率,但它又不是万能的。现代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存在难以改变的交替性矛盾。追求效率总是以某中程度的公平损失为代价,追求平等则要一定的效率损失为代价。

A 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差异,个人天赋和才能差异,导致按市场通行的按要素贡献原则分配收入会出现差别和不平等,而取消和缩小这种差别会损害经济当事人的积极性,降低经济效率;

B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收入均等化,但也会通过税收、影响就业积极性以及财政负担和通货膨胀而损害经济效率。

4.经济转型中如何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A当前我过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分配制度的变革对社会经济效率和收入公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分配制度变革对收入公平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了机会不平等的状况,但按分配结果来看,正因为以上原因,出现了收入分配恶化,并没有有效地兼顾公平。B 当前要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坚持效率优先。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发展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通过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增进经济效率。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b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逐步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规范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合理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打击偷税漏税,建立稳定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收入分配状况,努力缩小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的分配规则,理顺分配关系,促进机会平等。加大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铲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努力促进地方部门的要素流动,逐步消除条块分割。逐步消除不同部门、行业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公平。

d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让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遇到疾病、年老、生育、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经济福利制度。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内容。

2.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A 是社会弱势群体和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弱者的经济安全网,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增加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安全感,增加他们对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感,从而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功能。

B 通过征税和转移支付,起到调节居民收入,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机会平等,促进社会公平。C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稳定社会,安定民心,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D 通过保障资金的筹集、支付以及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调节作用。

3.社会保障的内容:

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救助是最低目标,社会保险是基本目标,社会福利是最高目标。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A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社会全体劳动者强制征缴的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丧失劳动能

力和失去就业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基本特征有:强制性,保障性,普遍性,互济性和福利性。B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及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者,给予临时或长期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其内容主要是救济,救灾和救贫。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有: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暂时困难的人,城乡贫困者。

C 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和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完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它是一项现代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补贴,职业福利和社会服务构成。

4.深化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原因:

A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是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B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为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1986年国有企业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等几类人员实行了失业保险。但由于企业和职工思想观念转变跟不上形势的要求,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并不多,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也比较低,企业保险基金没有多大的积累,国有企业实行兼并、改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的部分失业职工生活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体制转轨能否顺利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至关重要。我国体制转轨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我们在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走向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2)措施:

A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B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的政策选择。

C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组成。

D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帐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E 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形成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贸易战略问题

1.对外贸易的作用

A能弥补国内某些资源短缺的缺陷,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B能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C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D能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E能通过对外贸易,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的物资,调整国内市场,繁荣国内商业。

2.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问题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经济增长主要 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对外贸易中低端产品贸易争端层出不穷,由于不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倾销起诉屡有发生。今后一个时期内贸易摩擦问题与高顺差高外汇储备问题仍然严峻。

对外贸易要以出口贸易为核心,以进出口大体平衡为基础,努力使货物、技术和服务贸易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拓宽对外贸易深度和广度。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快 外贸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A实施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国别、地区方向上应该是全方位的。

B 实行进口替代的内向性经济与出口替代的外向型经济兼收并蓄的战略。逐步加大“外向”发展的 比重,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C 实行进出口商品多层次化战略。既要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也要引进新型原材料和初级 产品;既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要努力扩大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促 进经济合理均衡发展。

D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使外贸逐步走上高质量高创汇的发展轨道。

E 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中,关键在扩大出口。扩大出口贸易的根本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要通过外贸企业和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不断改 善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F 进一步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完善汇率制度,调整关税结构,探索科学退税方法,完善退税制,规 范涉外税收、信贷扶持措施,主要运用关税、汇率、利率、信贷、税收和其他符合国际经济通行规 则的政策措施调节对外贸易,并有些新的突破。建立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引进技术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落后,工业设备中技术性能比较先进的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需要发 展对外技术交流,尤其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1.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 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降低成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可以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生产技术上的差距、赶超世界先进 水平赢得时间。可以节省大量科研和开发试验费用,弥补我国科研力量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的过 程就是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过程,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水平提高。总 之引进先进技术是一条花钱少,见效快,加速我国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2.引进技术应坚持的原则

最新技术、尖端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点是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并以引 进软件为主。要量力而行,讲究经济效益。在引进项目时要考虑国内的配套能力、利用能力和偿还 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相结合。搞好综合平衡,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引进外资问题(249-251)

对外贸易中的高顺差和高外汇储备问题:

自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的激增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 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我国经济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在对外贸易领域作用的结果,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

进行。应对我国贸易失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中一

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单纯依靠短期内外贸政策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贸易失衡的问题。此外,调节贸易

平衡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性失衡,也部分地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

应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间的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预计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仍将保持增长态势。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放缓迹象。同时外汇

储备增长速度远高于贸易顺差增速的现象有所改变,但外汇储备增长的基本动能和趋势没有改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足够规模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过多且快速

增长的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激化了国际贸易摩擦,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

定增长。为了有效利用外汇储备,并放缓其增速,应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重点发展服务贸

易;鼓励“藏汇于民”,改善资本项目收支以控制增速;逐步降低国内储蓄率,加速我国外汇市场建设。

首先,在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和外资外贸政策优惠的吸引下,外资规模不断增大,对外贸易持续顺差

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体制原因,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之后,外汇储备增长便有了体制基础。在强制结售 汇制下,企业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要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又要如数卖给中央银行。因此,强制结

售汇制成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一个体制性原因。

再次,国际热钱的流入。热钱的涌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为热

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其他原因则在于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汇率机制受到了国际政治霸权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影响

我国增加外汇储备的目的在于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加宏观调控手段、稳定人民币汇率、维护国家经

济安全。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与经济发展速度、进出口外贸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是非常必要 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过快,将不利于我国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和外贸市场的有序稳

定发展。如果外汇储备规模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也会冲击我国整体经济环境,导致物价水平和外汇价格的剧 烈波动。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相对较快,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过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会加大央行的对冲外汇占

款的操作成本,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

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还容易增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大量涌入,容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同时也成为诱发“汇率战”和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此外,过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还会引起国际上的负面反应,加大外

汇储备损失的风险;导致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影响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应对我国高外汇储备对策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分流这些外汇资金,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迅猛增长,由此也必然会带来外汇储备结构问题、风

险问题、管理问题和经营问题,对我国货币政策构成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分流外汇储 备。

1.要适时调整外资政策,我们应当吸取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以质量为根本,合理的控制引资 规模,确保引而有效。

2.需要进一步重视进口,国际贸易是由进出口共同组成的,过大的贸易顺差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在保

证出口的同时,适当扩大进口,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平衡。

3.促进官方外汇储备运用的多样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增加黄金储备;适当时机增加物资储备;推动

外汇储备积极管理。为居民持有、运用外汇创造条件,藏汇于民。

4.进行汇率调整,目前我国的汇率政策与美元挂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才能实现人民币汇率合理、有序、渐进升值。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失业问题

1.怎样看待转型期失业问题的凸现: 原因:

(1)失业是经济周期波动的蓄水池,失业不可能完全消除也不必要完全消除。失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失业产生的原因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密切联系。当工资不能起到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作用时,劳动力供求就会出现失衡,社会就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2)在我国,由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农业失业人口现象。二元经济结构即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结构。而这两个部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后者则不然。我国农业人口过剩,而城镇工业部门需求不足。大量过剩农业人口滞留在农业部门,造成大量隐形失业人口。

(3)由体制转换所形成的失业现象。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存在大量的隐形失业人口,在转型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使这部分劳动力过剩转化为了公开失业人口。

(4)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现象。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原来的第二产业企业因缺乏规模经济、技术落后而纷纷倒闭,新兴的第三产业还不足以迅速吸收原来企业的劳动力。(5)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超过物质资料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事业现象。影响:

较高的失业率意味着社会总供求的失调,会使资源产生巨大的浪费。会使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丧失 收入来源,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政府应该抑制高失业率的发生,在失业率上升时,通

过公共财政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它的负面作用。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产生的原因有:

需求拉上型:主要是指由于过度需求的拉动而产生的物价水平普遍上涨,来源于货币因素和实物因 素。货币供应量大引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甚至在国民经济中基本没有闲置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趋近于生产能力极限的条件下,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由于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因成本上升而推动了物价的普遍上涨。

结构型:经济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情况下,由某一产业部门发展过快,引发相关发展较慢 的部门的物价上涨,从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比如,服务业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制造业,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影响:

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但在高通货膨胀下对经济会产生破 坏性的影响: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紊乱。货币的作 用也被扭曲,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市场机制失灵,效率普遍损失。高通货膨胀改变了收入分配格局,加剧了社会矛盾。高通货膨胀使一部分生产者因生产成本上升而收入减少。消费者因购买力下降而 实际收入减少,同时也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加大投资和转移支付力度。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 影响还表现在与失业的关系上。短期内他们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但从长期来看,这 种关系很难成立。政府宏观调控 1.为什么要调控:

A政府宏观调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介入市场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以及道义劝说等手段对 经济加以干预,起到市场机制不能起到的作用,达到一定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目的。B弥补市场缺陷和矫正市场失灵。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存在盲目性,可能引起供求关系的失衡等经 济问题,导致资源浪费,效率损失,经济秩序紊乱,即市场失灵。这时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调节和 引导经济运行方向,避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

C 提供公共品,保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平衡、资源被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D 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加强国家预算等手段,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公共目标的实现。

2.调控内容:

A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包揽一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这种体制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具有很大的弊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B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政 府不再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而是代表公众利益和公共目标,作为经济活动主要是宏 观经济活动的调节人、市场秩序和市场运行的监管人、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管理人、为经济主体 的正常活动提供多方面服务的服务员,政府不介入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有: 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管理国有资产。调节收入分配。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宏观调控目标以及关系:

A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总量调控的目标是避免 总供求之间出现较大差距而导致需求不足或膨胀的失衡局面。结构调控的目标是防止结构性的供需

失衡,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B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拥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有就业 机会,它一般不排斥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C 物价稳定:即保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使其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 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它并不等于0通货膨胀,一般允许其 低于经济增长率。

D 经济增长:即寻求以GDP、GNP等为指标的国民收入一定的稳定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要促使增 长模式的高效率。通过多通道政策选择和运用,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衰退或过热。

E国际收支平衡: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为本国企业走向世界,增 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能力创造条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的关系:

A 四个目标都可以量化,可以用一个目标指数来衡量。

B 四个目标都可调节,可确定目标值和目标区间以及相应的参数值。

C 各个调控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各个目标之间的作用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 不一致。总供求的平衡为充分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这时他们是一致的;在经济增长较 快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又为经济衰退创造条件,这是其作用就不一致。……

4.评价政府的调控方式和效果

A 调控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是一种直接调控方式,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直接干预微观 经济的运行。其缺陷是:效率低,效果差,由于排斥市场的作用,往往达不到计划平衡的目标,对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阻碍极大。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是一种间接的调控方式。即政府综合运用 多种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通过市场影响和引导微观经济 行为,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间接调控尽管也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直接调控有实质区别。直接调控方式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是行政隶属关系,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是通 过计划来实现的;在间接调控方式下,政府和企业之间是由市场联结的,政府的调控也是通过市场 实现的,其特征有:间接调控的直接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间接调控以总量调控为主;调控范围 广泛、灵活;宏观调控具有动态性。不仅调控目标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修正,实施调控也需要 根据市场动向随时采取适度的调节措施,以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

B 调控手段:

计划手段:通过指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做出安排。带有指导性和引导性,不具有强制性和指令性。

经济手段:字依据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主要包括 价格、税收、信贷等工具。是最主要的手段。

法律手段: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 到调控目标。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明确性。行政手段:是一种补充的性手段。

5.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1)财政政策:分为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状况既表现了政府经济活动的一种结 果,也表现政府一定的经济活动目的,它表现了政府的财政政策。这一过程是是由国家预算来安排 的。国家预算在作为宏观调控手段时,并不以财政收支平衡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宏观经济总量主要 是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作为主要目标。其具体的工具或手段有: A 税收;

B 国家信用(主要形式是发行国债和向银行的财政性借款,调节储蓄和投资的比重,调节投资结构 和产业结构以及货币流通量);

C 财政补贴。包括生产性和生活性补贴;

D 财政投资。政府直接增加或减少支出,以影响社会总需求,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等公共产业的建 设。

(2)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及结构,影响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的变化,达到调控宏观 经济总量,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币值的目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 业务、再贴现率。利率作用的发挥需要两个条件:利率要受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微观经济 主体对利率的变动能做出灵敏反应,这两个条件的具备,有赖于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组合:…….(3)产业政策: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提高供给 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的总称。

我国现实的过热经济状况。经济过热付出的代价:

付出了很高大通货膨胀的代价;

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为代价; 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国际方面,短期内的外贸增长导致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国际贸易争端,国际倾销案频频出现,国际关系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

政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尽可能地限制政府控制资源,尽可能地限制政府的行政行为。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长期持续增加。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包括:一是经济数量增长,即产品和服务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经济效益、社会和个人福利 水平、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

(2)两者密切联系。经济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中,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经济增 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和经济增长的结果。

(3)两者又有区别。经济增长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 治的演进。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所以不是一切 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和体制基础上的单纯依赖增加资 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质的提高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

2.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速度:主要是指经济的增长速度,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衡量,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2)经济发展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包括产出结构、收入分配 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等。经济发展过程也就是经济结构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低级 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3)经济发展质量:指的是经济发展中的效益问题,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关 键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投入产出的比例,通常用投入产出系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 来衡量。

(4)经济发展的波动及周期:要在努力避免失衡性经济波动出现的基础上保持一个合理的、较快的 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目标也是一个由速度、效益、质量、结构有机构成的多维目标体系。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不同方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果,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两种类型:一是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以数量 为主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和使用上以质量提高 为本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它在一国工业化进程的初期会起到迅速奠定一国工业基础的作用。但 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病日益凸现:比例严重失调,高投入高消耗,忽视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 劳动生产力率的提高,从而高速度但低效益低质量。这一切不仅会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恶 化,而且会影响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注重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合理有效配置,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为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的适度增长为手段,在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开发高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它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和方向。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有涵义:

A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仍要扩大经济发展规模,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控制和 尽量压缩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投资的规模,提高投资实效和增强外延式扩大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B 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不仅体现在投入要素的组合方面和投资规模的常态膨胀,而且也体现 在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即,投资方面,不注重实效,盲目低水平重复投资严重;生产经营 环节上,忽视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不注重成本效益的比较;经济结构上,忽视产业结构、产品结 构、地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产出结果上,忽视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特别是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重在提高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层面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P304 306

5.怎样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P340

以下内容为补充内容,由辅导班老师提出,资料文献由本人提供。补充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据下面的一段资料概括总结出要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矛盾。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虽然生产资料所有权高度集中,但是,国家没有能力统一运用国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即 实行计划经济,并由此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它只有将公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分离出去,交给不同 的经济利益主体,实行资本经营和市场经济,才能最有效地运用国有资产,使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从国家手中分离出去的时候,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也就必然分 散化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经营权分散化的矛盾,是否一定会产生个别企 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否一定会产生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从而产生经济危机呢?应当说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利益主体的 多元化,每个企业都必然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日益加强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性,同时生产 要素的经营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决策行为的分散化、市场化,也就必然使整个社会生产在一定程度 上具有无政府状态;当生产和资本日益国际化,即市场日益溶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候,生产无政府 状态的程度或风险也就会日益严重;要求从外部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的宏观调控的重要 性也就大大提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 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而生产要素经营权分散化,导致每个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和进行有 规律的竞争。但是,由于分配原则的多元化,资产所有者可以享有同生产规模扩张和生产经营状况 相一致的收入,而劳动者的收入却受到劳动能力和劳动力价值量具有稳定性特点的制约,从而跟不 上生产规模扩张的速度。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存在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者有支付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补充2:信用制度的概念 概念一:信用制度是指现代经济活动中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游戏规则,它的正式形态包括法律、规定以及相应的程序;非正式形态包括文化、习俗和道德观等。

概念二:信用制度则是指伴随信用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形成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观念、信用 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统一体。

补充3: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根据以下材料自行概括总结)

一.农民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所研究的地租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它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租的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适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

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是其基本经济规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本家一样,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利润,增加收入是其内在要求。农民不再是仅仅为了温饱而劳作。没有相应的收入农户宁可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经营或干脆让上地荒芜。市场经济是我们发展农业、对待农民、制定政策的大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农户的经济利益。农户在满足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不可否认和改变的逻辑。邓小平曾说.这些年来我们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把农民当作经济主体,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他也认识到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一靠科学”,“二靠投入”。如何才算“破题”?如何才算解决问题?那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把“二靠”落到实处。科技和资金的投入要靠政府,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这个市场主体进行投入。农民投入的前提是农民要有投入的积极性。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为此,在新的条件下,必须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即合理分配级差地租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科技、资金投入,最终实现农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 23 的转变。

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制,确保级差地租II归土地承包者所有

根据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条件下,级差地租1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级差地租II,已经是由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追加投资形成的,主要应由土经营者所得,即主要应由承包农户所有。我国政府规定,在农村“坚定不移地贯彻土承包期再延长二十年的政策,同时要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子农民长期拥有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上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则为农民增加对土地的劳动、科技、资金的投入提高了积极性,保证因投入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归己所有,从时间上为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增加了可能性,可防止农民对土地经营的短期性。但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还比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如果没有相应的具体配套措施与落实,农民的物质利益仍然得不到保障,得不到最终实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例如,“谷贱伤农”、农民负担太重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农民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继续提高,对生产的各种投入也不可能继续增加。因此,必须在现实性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使农民能真正勤劳致富。

三、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在《资木论》第41章到43章中,详细分析了级差地租II各种复杂的组合情况,探讨级差地 租II的形成规律。这些情况对我们如何在现实性上实现农民的物质利益有着重要的启示。由于级差地租是由社会生产价格高于个别生产价格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最坏土地(A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因此是否产生超额利润以及超额利润的量究竟是多少,首先要以这个社会生产价格为前提。但是,社会生产价格不是不变的,研究级差地租II形成的多种复杂情况,首先就要确定社会生产价格是不变、或是下降等为研究的前提,从而揭示在这个前提下

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的规律性。

具体分析过程较难,在这里略去……

鉴于上述分析,在现实性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必须注重几点:

第一,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使农民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

第二,政府必须根据级差地租II组合的各种具体形式,即农业生产I=.收或歉收的具体情况,采

取灵活的具体的对策,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I=.收时,帮助农民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增收的愿望。在歉收时,支援农业,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把损失降到最低。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几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就是在现实性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的举措,较好地处理了级差地租II的归属问题。现在全国己经有十几个省市完全取消农业税。实际上,保护了农民,就保护了农业,就把握住了国民经济的全局。

第三,从政府到农户,要转变观念,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粮可以致富的新观念。我国的农民

7.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篇七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市场经济,市场社会主义,借鉴,超越

邓小平曾多次指出:“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 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 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 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要求社会进步的政治力量也在努力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 努力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社会不公道、不合理现象直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而斗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所以, 我们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地总结我国实践中各方面的经验教训, 同时也应广泛借鉴和汲取世界范围内一切有益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 包括西方经济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有益成分,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和发展中逐渐借鉴了西方经济实践经验和理论,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经济实践经验;二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的丰富发展, 其中对国外的经济理论借鉴也不断的超越和创新。

一、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实践经验和理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事实上,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也确实从西方市场经济实践和西方经济学中, 借鉴、引进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例如:

从具体的实践上看:我国从1993年起采用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依据并由联合国向各国普遍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 取代以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依据并由前苏联创立和采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 ”;借鉴西方国家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人政策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实行调控, 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可持续地发展;采用西方市场经济普遍推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特别是引用股份制来帮助国企在公有制基础上建成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微观基础”, 明确要求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凡属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 可实行绝对或相对控股。此外, 还有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平与效率”等许多问题, 我们都已向西方国家的经验与理论借鉴。我们借鉴、引进国外经验和理论, 也不是全盘照抄照搬, 而是立足本国基本国情, 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

从发展的战略看:邓小平提出的很多经济发展的理论都与国外经济理论不谋而合。例如先富、共同富裕思想与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都认为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 区际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扩大,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还有我们提出的“两个大局”, 思想与梯度推移理论也有很多相互借鉴之处, 都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 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 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再有设立经济特区思想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都主张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上述经济理论的借鉴和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 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有益成分被我们借鉴和吸收, 同时也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共性的规律需要我们遵循。

二、借鉴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重大的创新, 就是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这一理论的提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划时代贡献。而早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已经在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探索,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市场社会主义的涵义, 国内外理论界对其界定各有不同, 归纳起来市场社会主义的涵义应分两个阶段来定义:前期市场社会主义是:探索革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替代”理论和模式, 寻找传统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与运用市场配置资源争取效率的有机结合,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就其社会主义性质而言是:以某种形式的公有制为基础, 必须体现市场所诉诸的福利、公平、民主和自由的价值, 运用市场去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给予启发。如对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探索给予启发, 对企业的管理模式的探讨给予我们启发, 以及在效率与平等观方面对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启发等, 这些理论模式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西方经济实践和理论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 由于二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制度背景不同;面临的改革任务不同、面对的体制条件不同、理论基础、理论渊源不同;模式的性质不同、制度基础、最终目标以及所有制、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实质差别。因此, 要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认真鉴别, 剔除了其非科学成分, 吸收了其合理成分, 并进一步实现对它的超越。

一是对市场和计划关系的认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样的传统观念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的发展手段共同使用, 而不是强调计划多还是市场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力量加强, 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 提高国家在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方面的能力,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对公有制的认识。毋论是西方经济学抑或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者虽然立场对立、立论各异,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否认市场经济跟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的可能性, 而且都把这一点奉为信条。即使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也认为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手段。在对待公有制问题上, 市场社会主义为突出市场带来的效率, 为追求社会主义平等、自由和民主的价值目标而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淡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将其视为实现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手段。中国在公有制方面既借鉴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合理内核, 同时根据具体国情而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了实事求是、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三是对市场经济建立的目标的认识上, 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富民强国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效率上优越性的同时, 在基本制度上则着力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 从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四是对依靠力量的认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建立, 遵循党的群众路线, 充分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者, 充分调动他们在改革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改革作为一场伟大的群众性社会实践。而不是只依靠少数“精英”, 同时依靠外国人的力量来推动。遵循的原则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一切经过试验, 加以总结提高, 然后由点到面, 逐步推广。而不是脱离广大劳动群众, 由少数精英出方案, 依靠行政力量, 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动, 大搞一刀切。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 一帆风顺的, 是一场深刻的革命。30年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实践, 使我国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独特的经验, 值得我们珍惜和自豪。同时, 我们在总结和回顾经验教训的时候, 也应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西方市场经济, 就市场经济这一范畴讲, 有可以相通之处, 在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在许多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经济理论 (包括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两大理论体系具有互补性。因此, 我们要广泛借鉴和汲取世界范围内一切有益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 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点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尚全主编:未来五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年版

[2]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三联书店, 2001年版

[3]黄范章:政企分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体制改革.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6年版

8.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再生产理论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从简单再生产开始,以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为基础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首先,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地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地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地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地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地生产部门。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v、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地基本理论的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地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

其次,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采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本质地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地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时期,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市场机制运行地直接因素。我国目前地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地消费品供给地连动扩大。生产资料地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地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

最后,在两大部类的增长关系方面,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资本有即构成将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渐增长,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因而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的更快。从实物形式来看,就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要增长的更快。虽然生产资料要优先较快增长,但其增长最终必须依赖消费资料成产的增长。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要科学处理几大产业的关系,合理促成产业的演变和转型。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在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发展的自我内在张力,以及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有助于正确理解和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市场无形之手和国家调控的有形之手,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幅度;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速度、比例、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如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等问题都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均衡性和协调性。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和所存在的比例关系,保持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比例,才能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效率。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必须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合理干预。

其次,有助于形成我国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虽然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关注的是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之间的生产与交换关系,两大产业的划分与现代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无论是对两大产业还是三次产业,都是对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的研究,都是要加强产业之间发展的协调,促进产业的合理化与运行的高效化。这一理论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同时,在发展现代产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降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效率损失,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高效。

再次,有助于指导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资本表现出自我扩张的冲动和能力,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表现出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诱惑下不断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也是一种扩大再生产,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就是这一扩大再生产发展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鼓励这一资本内在的扩张动力,可以使我国经济充满活力,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合理指引下,我国经济一定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最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企业资金循环、周转速度的快慢,除取决于生产中的物质技术条件外,又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自然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差别,企业资金的循环周转速度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极不相同的。为了从管理中找效益,我们要力求做到:企业根据本身的技术构成情况和市场情况,合理地安排好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部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关系,建立和健全财务、生产、供销等职能机构,使生产设备、原材燃料和劳动力实现最佳的结合,使供、产、销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好和配合好;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减少流通环节,从而缩短流通时间;不仅搞产品经营,而且搞资产经营,更有效地提高企业总资金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朱方明,张衔.政治经济学(上)[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后平.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上一篇:如何制定每日工作计划下一篇:台前县行风建设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