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2024-08-25

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共9篇)

1.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篇一

2014山东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回忆试题

一、名词辨析

1、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

2、形变孪晶与退火孪晶

3、多滑移与交滑移

二、简答

1、什么是金属键,为什么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为什么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缺陷,而位错不是

3、影响元素固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形成无限置换固溶体的条件有哪些

4、简述伪共晶和离异共晶组织、成分特点,形成原因

5、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6、冷拉钢丝绳将一大型工件调入热处理炉内,随炉加热至1000℃,吊出工件时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

7、试分析固态相变新相长大速度和体积转变速度与相变过冷度的关系8、5CrNiMo和3Cr2W8V同属热作模具钢,使用上是否有不同,为什么

三、相图应用题

Fe-C系相图有几类渗碳体,各自的形成条件是,并画出平衡凝固下形貌示意图

四、论述题

1、珠光体、球状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形成条件有何区别,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何特点

2、孪生与滑移异同

2.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篇二

学校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 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前, 校本部共有10个学院、25个系和少年班, 43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 国家重点学科19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9个,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5个, 有工商管理 (MBA) 、公共管理 (MPA) 和工程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 45个博士后流动站专业, 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其严谨务实的学风、创新探索的精神、高水平级的成果、国际化办学的追求, 都使得这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的关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首批批准设立的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秉承该校在创新和进取中凝练出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和“我创新故我在”的教育理念, 坚持“质量优异、规模适度、夯实基础、注重实践”, 依托我校计算机、数学、电子、通信和微电子学科的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师资力量和丰富教学资源进行办学。同时, 学院聘请海内外著名企业和大学的专家、教授授课, 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 课程内容面向软件市场和企业, 强化实践教学, 并提供优良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

为进一步将软件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苏州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苏州市共建软件学院, 2007年10月28日在苏州举办了隆重的共建协议签约仪式。苏州市工业园区将为软件学院提供一流的办学环境、教学设施和设备, 并给予较大力度的办学经费补贴, 用于海内外引进优秀的师资。同时, 软件学院在苏州办学还能充分发挥苏州市乃至长三角的区域优势, 为苏州和长三角地区输送大批急需的高层次软件人才。

3.《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三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17-02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以介绍材料的基础知识为目的。本课程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探讨其性质与行为,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为认识和改进材料的性能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材料科学基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非常多,概念性强、知识点纷杂、内容抽象,课程内容涉及许多复杂图形、特别是晶体结构的大量空间堆叠、错综复杂的空间粒子间的相互联系、三元相图的空间模型、位错的各种交互作用,等等,需要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去理解。因此,教师讲解难度大,学生也较难接受。为此,许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贵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课程组多年来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水平。在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体会和启发。

1.教学方法改革,重在“激发”

就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定位而言,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实验、讨论、习题、、实习,等等,改革任务还很重。调查估计,高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表示不满意,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感受如何,如同“填鸭”,即所谓“注入式”教学。学生对上这种课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好学生被动地记笔记,不动脑筋;差一点的学生上课打瞌睡、看闲书、玩游戏,更胆大的干脆逃课。为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要注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变课堂教学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中光有教案、习题、教学手段还不够,必须从观念上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努力实现思维的新转变。一是实现由重视讲授到重视指导的转变。讲授在传统教学中总是处于课堂的核心地位,但是整体学习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为此,应该积极创新,形成以教师指导为核心的导学模式,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模式,选择最有利于学习的思考与探究方式,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二是实现由关注知识到关注学生的转变。实践证明,在课堂中过度关注知识,就会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要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引导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三是实现由听懂知识到应用知识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仅仅让他们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会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材料科学基础》课堂上,教师列出材料领域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切入点和侧重点,拿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上。

3.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重视教而轻视学,即在教师如何施教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探讨较少。特别是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止了他们智能的发展。今天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才是课堂的核心,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和服务者,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为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4.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也就是“从学生角度着想”,就是一切从教育好学生出发,尊重学生,服务于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真情”。基于此,就会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但光从学生个人出发也不全面。教师还必须站在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从学生角度着想”才是全面正确的。

5.讨论。

讨论是教学方法改革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手段。因为讲课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传递信息,而讨论则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学习。讲课要求学生听,而讨论则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从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这种双向的教学方式。讨论的最大优点就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教学中学生对某个问题持不同观点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要顺势启发他们说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后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这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此外,讨论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思想和看法,起到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的作用。从教学实践来看,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位错的概念很抽象,学生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讨论,大家各自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轻松自由的交流中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会慢慢对位错有正确的认识。

6.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以弥补传统板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信息量增大,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例如,教师通过动画形象地演示位错的滑移过程,使得本来很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是,使用多媒体要有个限度,要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如扩散系数的推导,应该用板书效果较好;而晶体结构部分就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把14种布拉菲点阵形象的展示出来。所以,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7.学生试讲。

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讲授完1章后,让学生在课外准备,然后就该章内容,每人自选1个知识点,走上讲台进行5至10分钟讲课,讲完后师生共同点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满堂灌”为师生互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春艳,姜海."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0,(02).

[2]张忠慧,王燕.高校专业课教学方法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3]陈艳.《金属工艺学》的三种教学方法尝试[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3).

4.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篇四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事迹材料

学院基本情况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现有4个系,教职工38人,学生927名,教工党支部5个,学生党支部2个,设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务实进取,率先垂范,廉洁自律,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围绕中心抓党建,扎实推进五个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促认识上水平。

班子成员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院领导班子和成员的学习体会在校园网、校报上交流,调研成果在全校推动会上作典型发言,院领导在全体党员学习会上带头作引领发言。* 坚持制度,深入群众,形成务实作风。

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联系班级(宿舍)、深入课堂听课、定期听取群众意见等制度、措施。了解情况、理顺情绪、解决问题,形成了班子团结做表率,群众思进干事业的良好局面。

*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明确工作思路。

以思想建设统领全局,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明确了“谋发展、强基础、创特色、上水平”的学院科学发展思路和目标。着力推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

二、以学院中心工作为着力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 坚持学习,立足本岗“创先争优”

坚持党建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以“讲师德、树形象、做表率”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促进党员提高素质,立足本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做到组织生活有计划、有记录,党员读书学习有体会、有成果,创先争优有承诺,落实有成效。* 师生共建,关爱学生“帮扶促优”

建立完善教师学生党支部共建,“帮扶促优”活动机制。坚持组织师生党员开展“帮扶促优”活动,通过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联系沟通,采取定期与学生谈心、党员责任区和“一帮一”小组等措施。“帮扶促优”300余人次,取得明显成效 * 遴选骨干,培树典型,促队伍建设。

坚持围绕中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几年来发展党员137名,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锻炼学生党员队伍,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开展树形象、做表率、本职岗位争先进活动,遴选表现突出的党员教师、干部,在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示范观摩和交流,形成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激励党员和群众奋发向上。

三、以规范管理为目标,加强工作机制建设 * 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促党建上水平。

建立和落实党总支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制度、分团委团支部推优等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签订《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辅导员、班主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实,使党、政、工、团的建设扎实、规范。* 民主管理,发挥作用,促机制出成效。

制定《公共管理学院教代会章程》、《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作用,审议学科建设、科研、职称的申报、岗位聘任、经费使用等学院重大事项。发挥学生会的作用,规范自我管理。

四、以服务天津经济建设为动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 找准载体,凝心聚力,促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了“读书、践行、成才”活动机制,制定了八项具体措施,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开展创“最佳党日”活动26次,其中:走进社区公共服务活动获校一等奖,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学院工作目标的落实。

* 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为地方经济服务。

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业、会展业的人才需求,建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9项,其中:《我市高校学科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相关性研究》;《天津市构建低碳经济城市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等项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紧密。承担天津市委、市政府调研课题8项,其中:马英教授承担市委、市政府的委托课题《解决“三跨三分离”信访问题协调运行机制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采用,并产生重大社会效益,受到好评。孙钰教授编著的《城市公共物品的市场化配置研究》,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五、以师生发展为根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 拓展载体,建立基地,促学生能力提高。

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了红桥区委区政府、天津正信集团、天津华峰集团、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等八个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通过实习,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三位一体,形成合力,促学生成长成才。

建立辅导员、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联系机制,每学期(年)通过家访、电话、信函与家长联系,及时收集社会(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反馈意见,千方百计为学生成才助力。行政管理044班、061班被评为市级优秀班集体、市级优秀团支部,行政管理082班团支部获得天津市特色团支部称号。多名学生在天津市文化创意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津市和团中央、教育部等举办的全国奥运礼仪大赛、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多项赛事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 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教师长才干。

坚持围绕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遴选优秀教师、干部,到市政府、区政府、企业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到国内、国外高校外进行学访培训,逐步形成了三种实践基地、两种培训途径,“五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促进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5.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篇五

今年的材料科学基础感觉比以前稍难,主要题型不变:名词解释、简答、问答,都是必做题(没有选择余地)

名词解释就不多说了,都是基础的概念,应该没问题,主要参考书,胡庚祥版的材料科学基础,主要是金属部分。

主要是几个大题,今年计算证明题明显增多,考的范围也更广:

1、晶体结构结合汤姆森四面体综合题,写出晶面晶向指数位错矢量,判断位错反应是否能进行,P113-114的例子

2、临界分切应力的推导,论证沿某一方向上的最小分切应力等

3、二元相图计算,某一成分的凝固组织,根据所需的性能给出相图上的成分范围P284-285:由相图判断工艺性能

4、三元相图的等边三角形重心定律等

5、非平衡凝固的特点

6、扩散激活能(阿累尼乌斯方程),做出lnD-1/T 曲线,比较哪种条件下谁更易扩散,另一种扩散方程好像是已给出的。另外,扩散部分还考了反应扩散和上坡扩散名词解释。

7、固溶体和间隙相的区别,形成条件

8、最后一道是证明题,关于马氏体晶体学转换:体心立方(正方)马氏体的K-S关系:{111}γ∥{011}M,<01ī>γ∥<ī11>M和西山关系;{111}γ∥{110}M,<211>γ∥<110>M。由面心立方母相P变为六方马氏体ε时,则有:{111}p∥{001}ε,<110>p∥<110>ε。一个晶系沿着一个晶轴旋转一个角度到另外一种晶型,记不清了

最后,原子结构、晶体点缺陷部分、材料变形和热加工今年没怎么涉及,明年就不好说了

看完后请下载哦

附: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回忆版]

材料科学基础:

8选5。每题两问,每问10分,我当10个题说吧,好多我也记不清是那个题下的小问了。1。填空。你同学应该买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了吧,看好那本此题就没多大问题,因为重复性很强。

2。论述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3。画晶面和晶向,立方密排六方一定要会,不仅是低指数;三种晶型的一些参数象原子数配位数之类的

4。计算螺位错的应力。那本习题也有类似的,本题连续考了两年,让你同学注意下此题

5。置换固熔体、间隙固熔体的概念,并说明间隙固熔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区别。那本习题上有答案、6。扩散系数定义,及对他的影响因素

7。伪共晶定义,还有个相关的什么共晶吧,区分下。根据这概念好像有个类似计算的题,这我没做,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共晶后面有点内容看下

8。关于固熔的题,好像是不同晶型影响固熔程度的题,我就记得当时我画了个铁碳相图举例说明了下还有两个关于高分子的题,我没做也没看是啥题

总之,我觉得复习材科把握课本及习题,习题很重要,有原题,而且我发现交大考试重基础,基本概念要搞清楚,就没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回忆版] 5 个大题,每个大题20分。下面列出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的前五个大题,其中第一大题有几个想不起来了,暂列 9个。其实后边还有三道大题,一道是关于高分子的,一道是关于配位多面体的,还有最后一个是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结合经验谈谈对材料科学特别是对材料强韧化的看法和建议,我都没敢选。一 填空(20分,每空1分)密排六方晶体有()个八面体间隙,()个四面体间隙 晶体可能存在的空间群有(230)种,可能存在的点群有(32)种。3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而正离子的配位数则取决于()。(鲍林第一规则)共价晶体的配位数服从()法则。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那么()固溶体永远属于有限固溶体。6 空位浓度的计算公式:()。7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菲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8 原子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称为()。9 一次再结晶的动力是(),而二次再结晶的动力是()。

二 在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20分,每个2分)

各有三个晶面、两个晶向,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一个在密排六方中画[2 2-4 3]晶向。

三 简答 写出霍尔佩奇公式,并指出各参数的意义。(8分)说明什么是屈服和应变失效,解释其机理。(12分)

四 简答 忘了。。(8分)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12分)

五 相图题(20分)这个就是个送分题,Pb-Sn相图,分析w(Sn)%=50%的平衡凝固过程,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室温下α相的含量。(见交大第三版材科第268、270页)

感言:可以看出,上交今年的材科题目比较简单,偏重于基础知识。这次考材科感觉像是上当了,复习的方向完全不对,那么多计算公式一个也没用到,像是一拳打出去扑了个空,而空间群有多少种、共价晶体配位数服从的8—N法则这种基础知识却没看到!所以以后要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课本要细细看一遍那,太难的题目基本不用做的。

英语部分:(没有听力~~)最后,附上今年的英语作文题目: Some people argue that one can succeed by taking risks or chances, however, some other people advocate that careful plann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e two opinions? Use specific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view.(300 words)感言:今年的英语题目类型跟2008年的题型一样,第一大题40个选择题(20分),第二大题6篇阅读30个题(30分),第三大题完形填空(25分),分两篇,第一篇是选择,第二篇是填词,一个一分,最后是写作。作文300字可不少,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写完也不是特简单的事情,最好准备模板。我参考的是雅思写作的书,模板不错,而且有大量的题目和答案以及全文翻译和点评。其实作文我只准备了三天左右的时间,最后考试的时候用了45分钟写了大概400字,感觉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我没看之前直接写08年的作文写了一百多字就写不下去了。但是基础好的童鞋最好别用太多的模板,模板看上去基本属于没有营养的句子。。最后,多背单字,词汇量是王道啊,我所有的复习计划里单词占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里背了一本7500精选词汇(基本一天35页),只做了半套英语题,也就是08年的真题(阅读和完形填空),但是我感觉还是比纯做题要强得多,特别是对单项选择很有帮助!八十多分不是梦哦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材料科学基础

清华大学2004年考博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试题

1、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标定(六方晶系标定)

2、脱溶和调幅分解两种方式的比较。

3、马氏体相变的特征,并解释。

4、柯肯达耳效应扩散时公式的推导。

5、金属强化的方法并解释再举例子。

6、写出Fe-C相图,并画出900℃时自由能-成分曲线,作出相变的驱动力,以及在900℃的反应扩散。

7、总结面心立方金属中的位错。

6.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篇六

试题(回忆版)

今天是周六,考研结束快两周了。考完研第一天穿上了他们所说的高富帅外套;第二天出去吃了顿大餐;接下来就是关于毕设的综述和翻译;完事之后和同学玩了两天;之后便是每天两三点睡觉、中午十二点起的颓废。十几天了,心情也调的差不多了,坐下来写写今年考得材科试题,惠顾10级的学弟学妹。

先说个大概,今年材科考试选择题有25个,每题三分;大题有四个,第一、三、四各15分,第二题30分。个人感觉选择题还算常规,细看课本和历年真题答对20题应该不成问题;今年大题我觉得出的很偏,完全不在复习的重点之内,第一、三、四题我一点思路都没有,考试的时候全是自己瞎编,第二题还算是常规。

先想想选择题。选择题大部分在历年的真题中出过(得占80%吧),所以与上交材科配套的那本辅导书上的真题要好好的看,要做到把上边的每一题都记住,搞清楚。有几个选择题我不会做。一个是关于晶体结构间隙的,具体题目忘记了,间隙这块我没认真记,建议大家不要忽视这里,体心、面心、密排六方结构的间隙类型、数量、大小比例等尽量记一下。还有个题目出在第二章的合金相结构部分,我不会做,这一部分内容很多,重点不突出,建议大家多看几遍,争取记住,不要把这一部分放弃。还有两个题目是出在第九章固态相变部分的,说起第九章我心里是一阵剧痛啊。考研复习前在网上查资料,看到有学长说第九章不是重点,不必太认真复习,做真题后发现历年真题出在第九章的选择题几乎为零(数量应该在三个以内),大题没有。因此第九章我看了两遍之后就不看了,没有认真研究。结果是今年选择题出了两个,大题一个,一下二十分没了。因此,衷心劝告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材科课本的每一个角落,像第一章、第二章的合金相结构、第九章、第十章及贯穿全书的关于陶瓷、高分子的内容等看起来不像是重点,但每一个地方都会出题目的,希望大家好好研读课本,课本才是王道。

大题。第一个大题是固态相变的形核方式及每种方式的特点。答案大体在课本392页左右,答案不是很明显,需要自己总结。这一题我估计得零分吧。第二题是个三十分的大题,有五小题。第一小题是画晶面、晶向的。第二小题是判断晶体结构是属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还是密排六方,就是告诉滑移系是(111)[110]判断属于哪种晶体结构,答案是面心立方。第三小题是计算位错反应的,这道题只要大家认真做真题中关于位错反应的大题肯定能做出来。位错反应的题目其实很简单,一般是关于扩展位错的反应,注意两点,一是反应满足结构条件,二是反应前后的位错要在应在的滑移面上,这一点很重要,先做题,然后自己慢慢想想。第四小题好像是关于滑移系哪个先开动(临界分切应力部分),这个不太确定,记不清楚了。这类题目也很简单,重点研究真题。第五个是关于位错能量的,要记住E=αGb2这个公式,并且知道α在0.5——1这个范围内,因为题

目要求估计其能量范围。第二题有三十分,五个小题都不是很难,真题里都有类似的题目。第三大题是与课本配套的辅导书上的原题,在23页4-16。关于辅导书,考研前准备问学长,辅导书前面的题目要不要看啊,学长说辅导书重点是上面的真题,每一章的课后习题太多,也不规范。确实如此,因此我也没认真研究,只是挑了点做了做。在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看,最好是全看。上交的专业课压力很大,课本有四百多页,再加上这些习题,压力就更大了。尽量看吧,谁让老师出题神出鬼没呢。第五题是关于相图的,这一题我不会,因为个人觉得这题太不常规了。这题不是一般所见到的让你说明反应过程、画冷却曲线、画室温组织、根据杠杆定律计算相对量等。告诉你一系列的热力学常数,很多事相等的,然后有个相图,让计算共晶合金两相的相对量。相图如下:

就是这样,让你算,反正我是不会。四个大题具体意思就是这样,有些我本来就不懂,只能描述一下大体情况。看了我对四个大题的描述,大家可能感觉我要挂了,是啊,我肯定挂啊。

个人感觉关于大题,几个最基本的类型要完全会才行。比如关于晶面、晶向画图的,关于位错反应的,关于扩散的计算题,关于临界分切应力计算的,关于相图计算的,关于金属正常凝固方程,关于三元相图计算、画等温截面图的。这些是比较基本的,要能掌握。还有,上交版材科公式特别多。我是这样记的,真题中出现过的公式全部记住,辅导书上每章前面指出的重点公式全部记住,其他的基本都没记吧。就是这样了,复习了一学期,专业课考的很不好,基本跪了,出来成绩再说别的吧。

7.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七

一、改革课程体系, 满足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涌现, 原先一直使用的金属学与热处理教材无论从课程体系还是从内容上都明显存在着不足, 远不能满足教育部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这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想。针对这种情况, 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及内容, 并汇集课题组老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在原有金属学与热处理教材的基础上, 对以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和增添, 编写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教材。该教材以金属材料为主, 适当兼顾非金属工程材料, 补充了有关新材料以及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内容。例如在第一章晶体结构中, 将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一并介绍, 增添了原子结构、离子晶体结构和共价晶体结构, 从而从材料的共性上全面介绍各种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突出了材料之间的联系, 而不至于使后面加入的非金属材料这一章内容过于孤立。另外, 为了突出材料的工程应用, 加入材料的力学性能这一章, 使学生能够通过该章的学习, 了解各种机器零件或构件常见的服役条件和失效形式, 熟悉常见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概念、实用意义和测试方法。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新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材对提高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原理, 又通晓材料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等系统知识的宽口径专业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鉴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概念原理繁多;内容分散, 逻辑性、系统性不强,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口诀式、直观式等教学方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共性, 也是他们学习的根本动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学习心理, 循序提问, 将内容逐步展开, 启迪学生积极去思考, 在其百思不得其解时, 再引入所学内容, 这种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授凝固原理中的非自发形核时, 可先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工降雨能增大降雨量?关于人工降雨学生都听说过, 就是向天空中发射Ag I炮弹, 但是对于它增大降雨量的原因, 学生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 这一问题的提出为引出非自发形核理论这一新内容做出了铺垫。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 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铁碳相图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研究和使用钢铁材料、制定其热加工工艺时都要用到铁碳合金相图, 因此它是每个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由于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元相图的基本理论知识, 而铁碳相图不过是二元相图的一种, 为此对于这一部分内容采用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总结三环节的教学方法。在上课前将需要讨论的题目布置下去, 要求学生根据事先提出的问题在课下分组进行充分准备。讨论时, 学生以组为单位派代表自由发言, 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由教师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性发言。例如, 对于典型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这部分内容, 从中选择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及亚共晶白口铸铁三种典型合金, 让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用冷却曲线来分析它们的结晶过程, 并说明铁碳合金的组织并阐述含碳量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之后其他学生可发表不同意见。这种靠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教学效果非常好。

运用直观教学法, 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材料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是物理学与化学的分支, 材料学中的许多知识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具有相似或同样的道理, 因此课堂中不失时机地将讲授的内容与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或听过的事情联系起来, 有助于学生对课本中抽象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例如, 关于纯金属结晶时释放出结晶潜热的现象, 可以用生活中“下雪没有化雪冷”的说法加以引导,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晶潜热的概念。又例如, 讲到纯金属结晶是以树枝状形式长大时, 利用透明盐类与纯金属结晶的相似性, 让学生用生物显微镜观察氯化铵盐溶液的结晶过程以了解不透明的纯金属的结晶;关于金属晶粒长大后的稳定形状是六边形, 就让学生回忆六边形的雪花。讲到多晶体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小晶粒组成时, 就用石榴的果实来比喻。讲到铁碳合金中的珠光体组织的是由层片相间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时, 就以人的手指指纹来形象地描述它的形貌特征。这种恰当的联想与比喻, 把客观形象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使抽象、精深的理论通俗化,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学习工程材料这部分内容时, 突出工程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生活中常见的零件、工具作为切入点讲授, 针对性强, 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例如:锉刀、手工锯条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 需选择含碳量高的碳素工具钢T12、T13制造;锤子、凿子等手工工具由于在使用中要受到振动和冲击, 因此需选择含碳量比前者低、具有一定塑韧性的T7、T8钢;而医用手术刀则需采用具有一定耐蚀性和一定强度的马氏体不锈钢4Cr13钢制造。在讲授齿轮的选材问题时, 小到仪表和玩具中的齿轮, 大到矿山机械上的大齿轮, 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不同的使用场合及性能要求, 学生们就很容易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材料和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式教学方法, 既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还可以发展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各种能力, 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另外, 在讲课当中对于一些复杂难记忆的内容编制顺口溜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二元相图中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时, 就编制如下的顺口溜:分析结晶也不难, 首先定好合金线;画曲线, 分阶段, 各段标出相转变;引线拉出标相名, 这样做最简便。学生普遍反映口诀易懂易记,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改革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 使得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不断拓展和更新, 而与之矛盾的教学学时的减少, 又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课程的特点是基础理论微观抽象、图表和照片多、热处理工艺方法多。例如晶体结构中关于刚球的堆垛、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三元相图等复杂或抽象的教学内容单靠课本上简单的平面图形和教师的静态模型, 难以描述清楚, 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对于一些常见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若仅仅停留在教师的讲述, 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与实际脱节。因此, 对于这样一门课程, 若仍沿用传统的以板书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就显得不足, 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和充分提供图文声像等综合信息的能力, 恰是这门课程最需要的, 因此自行设计、制作出材料科学基础多媒体课件一套。目前该课件已全面用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该课件的使用显著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 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 节约了课堂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定理、结构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二维、三维动画过程, 如材料的晶体结构、纯金属及合金的结晶过程、位错的滑移及相互作用等内容。课件中相关图片、录像的加入, 例如一些典型零件的实物照片、金属金相组织照片以及零件的热处理过程的现场录像, 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其更形象、直观, 而且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从而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活跃了课堂气氛。与此同时该课程教学网站的建立又使课堂教学得以向课外延伸, 便于学生预习与复习。

多媒体技术在应用于教学的同时, 在实践中又带来了诸多问题, 如由于教师讲授速度太快, 课件内容过多, 学生消化不良、抓不住重点, 难以记笔记, 并且教学互动性差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对课件内容进行了改进, 以少而精、重点突出为原则, 删去了过多的文字信息。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适当控制讲课节奏, 以讲清重点和难点为主,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和记录;改变教师课件解说员的角色,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获取知识, 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另外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板书, 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好的板书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学生抬头一看即对重点一目了然, 可以使讲授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加深印象,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总之, 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 要把它当作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 必须针对教学内容, 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配合, 取长补短, 使它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的发挥作用。

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开好实验课至关重要。实验不仅可以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教学效果提高, 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材料学基本的实验技能。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 重新制定了实验项目, 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 加大综合性实验所占的比例, 并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书。该课程共有8个实验, 原先全部为验证型实验,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碳钢的热处理操作、硬度测定、金相试样的制备及组织观察几项实验内容合并为8个学时的大综合实验, 整个实验全部由学生自己制定热处理工艺方案、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该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金属材料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金相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 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丁肖.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现代技能开发, 2003, 12:44

[2]齐义辉, 韩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7, (9) 2:138~139

[3]王建凤.直观教学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技能开发, 2000, 4:39~40

8.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科学历史观 篇八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探讨中国企业,尤其是开始进入跨国企业、世界级企业行列的中国企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到底是什么,这对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中央提倡科学发展观,但是实际上许多人并不知道该从何人手学习科学发展观。我认为,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上,也就是对历史的正确总结上。它必须能够指出未来应该走的正确道路,正确道路就是科学,科学一定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而正确的预见来源于对历史正确的总结。

从宏观方面总结历史经验,还是需要回归到邓小平理论上。邓小平理论是建设理论、发展理论、治国理论,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是对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是对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史的正确总结,甚至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的正确总结。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30年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也不可能在今后继续沿着这条正确的路子走好。邓小平的基本改革思想和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纪要》中,主要包括:(1)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这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原来禁锢的、脱离实际的、或者已经偏离正确轨道的政策上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2)对外开放,对内搞活。(3)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4)发展是硬道理。(5)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6)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不对称竞争:发展本土企业

现在比较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和继续沿着改革开放这条道路走下去。但是,对内搞活已经不像在改革初期提得那么明确了。没有对内搞活,仅仅对外开放是不行的,这也是我研究“不对称竞争”时提出的一个观点。不对称竞争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发展本土企业,如何使本土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

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是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以及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进口替代工业化就是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建立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以自主开发的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依靠这种途径发展本土企业和本国经济。它的提出基于一个合理的基本假设,那就是在全球化环境中没有本土企业做支撑,社会利益不可能实现最大化。但是这种进口替代的政策被事实证明是失败的。关起门来搞进口替代,最后只能是失败。

80年代开始,拉美主要国家转向新自由主义,也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顾问威廉姆森提出的华盛顿共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十点政策,包括开放市场,开放资本市场,货币自由兑换等。这些政策主导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但是它们的本土企业却发展不起来,而且使得这些国家长期停留在中等发展水平。这对西方国家是一种最佳狀态,因为如果发展中国家太贫困,不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市场。但如果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也会危及西方国家的利益,世界利益格局可能要重新划分。

结果,进口替代政策与新自由主义政策都不能推动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的发展,都不是真正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正确理论。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面对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本土企业该怎样成长,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适合的理论。

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对通信网络设备行业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研究,我认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竞争。我的观点是,中国一定要开放,封闭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实行完全开放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也行不通。后者的理论依据是西方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即市场达到最佳状态并不一定非得是完全竞争的,无论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还是在寡头垄断状态下,都能达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前提是这个市场是可进入的,也可自由、无成本的退出。这个理论实质上是站在垄断企业立场上的,是针对反托拉斯法的。但是,如果将该理论用在中国,我们把国门打开,而且不加任何限制,那么就不会有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怎么能够既开放又能使本土跨国企业成长起来,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条路的理论基础,我称之为不对称竞争理论。

不对称竞争包括政府的不对称管制。例如允许外国公司进来,但是对进入的形式实施限制,即必须采取合资的方式,建立合资企业,这样它就不可能实现独占市场的战略意图,只能追求高端市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就会使价格体系虚高,这就为中国本土企业进入这类市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发展空间。除了不对称管制,还包括政府在突破产业核心技术上的投入和组织。

综上,我提出的不对称竞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相结合,这其实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只有对外开放,对内也开放,才能发展起来。

树立科学历史观

重温邓小平同志《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纪要》,我们还看到,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非常明确,而且可衡量,应当长期坚持,它将保证我们始终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其次,小平同志讲到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也是改革开放一个重大突破。然而近几年,对此提法到底允许到什么程度,实行到何时为止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导致我们在政策上的摇摆,甚至出现一些激进的、脱离实际的政策倾向。最典型的就是《劳动合同法》,实际上它对企业家信心的潜在撼动效应巨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今天的困局。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管中国经济是几驾马车,关键是马不想拉车了,因为实在是拉不动了。而且企业家的奋斗和贡献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尊重,于是出现了越是有成就的企业家越低调,越是对媒体躲之不及的不正常现象。

再次,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协调、和谐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现在出现严重失业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而保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关键在于保持经济的创新与创业活力。

最后,小平同志提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经济为何在几个月内大起大落、冰火两重天?问题出在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上。我们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使第一产业和重工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经济结构越来越偏重,产能过剩在上游产业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服务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上游产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规模经济的盈亏平衡点高,退出障碍高,转型困难,这导致明明下游市场需求已经出现萎缩,上游产业还在开足马力生产,结果由繁荣突然进入危机状态。最近中央提出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拉动经济,这4万亿投进去如果还是修桥修路,将会使经济结构更加偏重。“猛药”只能解当下之急,根本上还是要解决结构问题。

解决结构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科技和教育,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我认为,这4万亿应该真正关注民生,关注科技、教育和健康,鼓励创新和创业,创新也是要靠创业。所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当前显得尤为关键。支持中小企业既有利于创新,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扩大就业,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还不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关键是几百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都是些高素质的人才。他们既能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动力,也可能给中国社会造成不稳定。

9.贵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篇九

很高兴可以在这里和新祥旭的学员们分享我的考验经验,这半年的努力最终有了回报,很开心。希望有志于考研究生的你看到我这篇经验,可以有所收获,梦圆北大。下面我分科目依次介绍我的复习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政治:对于报考数院的同学来说,政治是个大问题。浏览每年的考生数据可以发现,几乎每年都会有因为政治没有过校线而被刷掉的。所以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大家一定要提高对于政治的认识。不过也不用太妄自菲薄,只要大家好好准备,最后取得好的成绩是必然的,我的成绩就比好多我认识的文科生还高。关于参考书我也只是看了市面流行的几本,肖秀荣老师,蒋中挺老师,还有新东方的一些老师。如果大家已经开始准备考研,相必对这几位老师都不陌生。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复习经验。首先,等考试大纲解析出来后,我对着大纲看了新东方的基础班视频,这一遍缕清了脉络,至少以后遇到哪里不会的问题知道去哪里查找。然后,我就开始边做肖秀荣一千题,边进行第二遍看知识点,由于考试大纲解析太没有条理,所以我这一遍知识点是看的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然后等这一轮复习完,基本快到了十一月份,这时网上各种模拟题也都出来了,我虽然买了不少,不过认真做的也就是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八套卷还有蒋中挺老师的五套卷。所以大家可以多做点选择题,各个机构的模拟题的大题对比之下还是差不多的。建议大家看过这么多模拟题后进行总结,将自己认为很有可能出的大题总结一下,抄在小本子上,这样最后考试之前看几遍这个小本子就可以了。这样相信大家的政治最起码能够到达60分。发挥的好的话70分也是有可能的。

二、英语:对于英语大家水平各不相同,不过相信我,无论你水平有多差,只要好好准备,英语上七十分不是很难的。我本科考了三年六级都没有过,一直都是三百多分。最后准备英语考研顺便把六级考了,结果将近五百分,并且我英语听力一直很差,所以六级听力都没有上百。

关于参考书,我大概应该只是认真看了三本。一本是一开始买的考研真相的近十年真题,一本是于慧的一百篇,还有一本是王江涛老师的作文。首先,一开始刷真题,但是刷完后,感觉自己并没有特别大的提高,所以就问了很多师兄师姐,发现了于慧老师的真题一百篇。就买来做了做,认真做了两遍。这差不多将我的阅读水平从2/5的错误率降到了不足1/5,并且最后我阅读应该一共错了两个。作文的话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多背诵范文,多把范文的模式用到自己练习写作中,只有这样才会有提高。

对于其他的题型,见仁见智。如果你准备考75+,那至少翻译你要准备准备,然后新题型看这几年趋势应该比较简单,所以大概把真题做完就问题不大。完形填空我觉得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好的几乎不错,不过像我几乎错一半,所以我基本是放弃了练习。

最后,英语只要好好准备,上60不是难事,而且貌似没有多少专业会把政治英语的分数线提高到60以上,尤其是理科。那么专业课就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讲专业课。

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

这两门专业课我想放到一块讲,因为有很多共通之处,只要大家方法正确,肯下功夫,拿下专业课不是问题。而且,北大这几年的情况,数学系学硕只要考过分数线基本就没问题。即使这样,因为题目难度,每年过线人数寥寥无几。下面我以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的顺序依次介绍这几门专业课的复习。

1.解析几何

北大的解析几何是和高等代数一块考的。大概就是专业科目二的最后三四道题目。大概占五十到六十分左右。这个是初试中最简单的科目,如果题型比较常规,那么大家一定要把分数拿满。但是如果题型不是很常规,也要适当放弃(比如16年最后一道题求正十二面体的内切圆半径)。那么如何学好常规题型呢?采取我的办法只需要每天一个小时就足够了。首先,把你所能找到的近10年真题找齐,然后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这三四个解析几何题目,如果一个小时做完很吃力,那么很有可能是你用的方法不对。这时就要去看北大的课本,尤承业或者丘维声老师的解析几何都是可以的,有一本看就足够了。然后边做题目边查漏补缺。这样就可以把解析几何搞定。2.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一般是六七个题目。每年都有简单的有困难的。简单的大概学完北大第三版的高等代数就可以很快解决。但是简单的最多不会超过两道题。剩下的困难的才是重中之重。推荐丘维生老师的高等代数(黄皮)或者丘老师的学习指导书。我当时把学习指导书认真看了几遍,获益匪浅。另外,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看复旦姚慕生老师的高等代数,上面的题目和解析都非常精彩。如果这两本书吃透,那么拿下高等代数不成问题。3.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的题目在我看来是最难的了,比高代的难度要高至少一个水平。但是只要把知识理解透彻,有一定的习题量,那么也不是问题。习题的话推荐大家先把北京大学伍胜健老师的课本做完,可以多做几遍,因为总有不会的题目。然后再做做谢慧民的习题讲义。肯定有不会的题目,不要担心。只要认真思考,最后想不出来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和同学交流。然后对于真题,有时间最好做一做,熟悉一下感觉。

上一篇:市场营销调研报告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大雪温馨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