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现代心理学》之读后感

2024-07-26

观《现代心理学》之读后感(共11篇)

1.观《现代心理学》之读后感 篇一

老子的容和养生观与现代心理调适理论

在古代文明急速发展的时期,老子有感于人们面对诸多发展的困扰和发展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而无所适从状况,提出了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影响至深的容和生活态度和养生观.这一生活态度和养生观的理论基础是人须遵循道之容和常规生活,才能生生不息.容和的.生活态度就是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态度,即老子所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生活态度,从而保持心灵平静和心理平衡的状态.我国正处于经济急速增长的所谓“转型期”,老子的容和养生观对我们思考如何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 者:屈志勤 李悦书 苏海琼 QU Zhi-qin LI Yue-shu SU Hai-qiong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8(6) 分类号:B22 关键词:容和   养生   心理调适  

2.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 篇二

(一)心理学:

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

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一般而言,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起点是人,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死要知道这个个体对事物的大致看法,这是研究工作的领导方针。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观点以及方法阐述人到底是什么,从而可以充分的理解人的实质,这也就是人的本性。

(二)人性相关的争论

我国一些有名的思想家对人的本性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多种人性相关的理论。其中有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1)本性不区分善良与否;(2)本性可以让它善良,有时也可以让它不善良;(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本性,有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的是不善良的;(4)人的本性是有善的根源的,可以发展成善良的本性;(5)人的本性天生就是不善良的;(6)人的本性是善良与邪恶的结合体。

(三)人性论假设理论的相关教育观点

显然,各种人性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学派都认同环境和教育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天生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人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国内外以及历史观点的分析来看,不同教育和环境背景的学者对人性观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对于自己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及施教原则也各有千秋。教育理论的依据就是人性论,依靠教育来发展人性是行善论的观点,而依据教育来改变人性是性恶论的观点,还有第三种观点就是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性,这是性无善论的主张。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是针对教育的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

二、诉求与追问:心理教育的人性意蕴

心理学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而言是通过对人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对人性的提升而逐渐发展的。心理学教育的本质是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最具有人性化特征的一门艺术,真正的全面体现并构建人性的一种特殊教育。

粗略地判定人性的善与恶在心理学教育中已经没有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成功的转换人性研究的新视角,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启发性的说法就是人性的积极与消极定向之说。这种说法同性善论和性恶论之说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说法只看重人性里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倘若教育者看待接受教育者的人性定向不同,就非常有可能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对于向同一个受教育者施教,对人性持有消极定向的教育者总是习惯于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罪恶方面,而相反,对人性持有积极定向的教育者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对现实的美好倾向。

如果是通过马克思注意的认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所达成的一致观点就是:人性这一问题不是给定的,而是发展的、生成的;不是同一的或均质的,而是多样的异质的;不是封闭的或僵化的,而是开放的和变化的。因此当教育者施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辩证的态度,在全面的理解思考人性的基础之上予以培育和提升。

三、反思与呼唤:心理教育的人性化走向

到目前为止,人们大多所接受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尽最大可能的开发和完善人性,在这一教育理论下,完全的扼杀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价值。这种物质化极其严重的教育让教育从业者考虑的只有工资、奖金、职称荣誉、分值等。

这种非人性化的教育必然让人们的人性有所缺失,从而相继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或者电视新闻、报纸等地方随处可见。现在的人们更加过分的看重物质而请示了精神生活,物质与精神生活很难平衡,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但很难居淤泥而不染,这也是一种现代人的通病。

所以我们应该主张以人性发展为目的、以人性的成长为教育目标,培育身心健全的人,最终建立健全的经济与社会。

四、重塑现代人性

怎样塑造现代人的人性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这也是历史使命。衡量心理教育的有效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促进现代人性朝着完善成长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因此一定要回归到建设现代人性这个轨道上来才可以最终变革心理学教育的观念。

现代人性不是一种静态的而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概念,虽然很难完整详细的掌握它的内涵,但是要知道现代人是最具主体意识的,是积极主动的,具有自觉的创新精神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能够顽强的适应环境并勇于负责。

现代心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完善和提升现代人性,这也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努力做到从物化教育到人性化教育的变革,人与人之间能够增进更多的理解、关心、引领和发展。

3.观《现代心理学》之读后感 篇三

作为未来教育家培训工程的一员,我认真吸收着工程所提供的各种养料,积极开展岗位实践,努力从思想与实践能力上朝向教育家应有应为的目标迈进,更渴望把成为教育家的使命感升华为自然的人性,实现境界的提升。我来自基层学校,从事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其中包括问题及对问题的思考。当学校管理与工程学习成为交集的时候,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我用“基层”的眼光仰望教育家的星空,心里生发出几许感慨。这是个教育家呼之欲出的时代,然则校长成为教育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时代环境孕育教育家

(一)政治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60年的探索,政体更趋科学与民主,社会发展的规律被尊重与遵从,人权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得到了保障。这其中,个人的发展权占据了显要的位置,成为教育家是我们的权利之一,这个时代给教育家的出现与生长提供了肥沃的政治土壤。

(二)价值观多元并存。政体与国体的不同并未压抑人的主观思维,人类的智慧成果终于成为人们共享的食品。中外哲学的主张、政策的角力、思想的特质等等都给了我们重要的启迪,让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中外教育思想史呈现的养料,还有意识的多元、思维的求异。如今,我们处在思想自由如春秋战国时期而社会有序性胜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好时代,东方与西方兼容,民族与世界并蓄,在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中,价值观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人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实,这便为教育家的生长提供了适合的思想土壤。

(三)教学观解放,更富有人文关怀。

其一,我们的教学曾经是必须遵从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必须遵从赫尔巴特教育学的原则,否则被视为不敬权威。如今诸多教育家及其思想都被引入了教育过程中来,为我所用,这便给我们自己的教育观点与主张设置了一个出口。

其二,我们以往是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刻板要求与执行,弱化了人的主动性。如今返朴归真,讲求师本、生本、学本,一切为了学生学会、会学,注重生成与体验的教学观给了我们施展的舞台。强调教师为学生服务,而服务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校长的高端素养,这种服务的需求给教育家的生长提供了实践土壤。

二、政府职能呼唤教育家

(一)教育是政府的当然职能。政府的职能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人类文明与延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毫无疑义地要首先提高教育质量。建国60年以来的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与其说是教育领域的变革,倒不如说是政府职能的一次次完善与整合。谁能更好地落实政府的这一职能?教育家首当其冲。

(二)教育肩负强国的重任。人类社会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教育发展传承史,这部传承史充分证明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育是改变现状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富强的内涵赋予了更多教育的因素,教育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谁拥有了高质量的教育,谁就有了发展的智力资源。我国的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转变与否、转变的程度高低,取决于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没有教育家的引领与召唤,这个进程会变得很慢很慢。同时,教育的导向功能要求我们把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变成学习者个人的自觉选择和意识,这是教育的责任,更是现实的挑战,应对教育挑战是教育家神圣的职责。

(三)教育可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执政环节的运作、民生环境的营造、政群人际的沟通、为人民服务意识的形成等都依赖于政府公职人员的修养。信访、民声、公平、正义、和谐等要素的保持,离不开执政的透明、规范与高效,而这些都发轫于教育。政府管理效能高低、执行能力大小与教育水平成正比,需要教育家作前沿引领。

(四)教育投入的递增。把国家财政按比例投入到教育中来,既需要勇气与胆识,更需要追问产出。随着教育投入向GDP4%的标准递增,国家财政保障与激励措施给教育家成长营造了适度的经济空间与物质基础,使教育家的培养更加人文化、科学化、持续化、高效化。

(五)规划纲要的宏伟蓝图迫切需要更多的教育家去描绘。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内涵用两个词概括就是:公平与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公平,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更是我们的自在行动,这给教育家的生长提供了发展长度与美好愿景。

(六)教育督导为教育家的出现搭建了平台。我市现代化学校的达标建设,既是学校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为教育家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的平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思想的现代化,这面大旗无疑由教育家扛起。让教育现代化从形到质、由表及里与先进接轨。

三、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家 教育改革不是某个人头脑发热的冲动之举,是具有比较充足的精神思想与物质载体储备的、渐进有序系统的创造行为。目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从深化内涵提高效益的角度讲,迫切需要教育家的带领与躬行。表现在:具有时代气息的我国特质的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需要教育家,新课程改革的破冰前行与深化需要教育家,高效优质的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教育家,师资队伍的品质提升需要教育家,现代化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效益最大化需要教育家,国民教育的普惠性、公民的文明性的扩展需要教育家。

四、个人发展追求教育家 向善是人的本性,向上是人的本能,绝非外力强加,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遗传使然。当代教育工作者固有的自驱力、自觉性都催生着教育家的出现。自我实现是个人发展终极目标,其最大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成为行业的权威,教师追求当如孙维刚,校长追求当如魏书生。无论校长或教师,努力成为教育家,是教育岗位的“选择性”赋予的优势。

五、师生成长离不开教育家 成长去雕饰,是一种自然态,可以成长的好,也可以成长的不好。作为“师生”而存在的,绝非个体自然的成长,是融合了国家要求与个人追求在内的主客观统一的成长过程,需要学习和汲取成长养料,教育导向功能要发挥作用,要能保证师生成长在程度上的好与更好、在速度上的快与更快,而这个实现,与教育家的存在息息相关。 所以,成为教育家是幸福的,是可能的,是必需的,我也热切期盼着更多的校长、教师成为有真正实力的教育家,去营造一个符合师生人性、引流师生天性、滋润师生品性的“教育场”,服务祖国,造福人类。 但从教育现实(现状)上分析,还存在着制约教育家快出现、多出现的瓶颈因素:

一、用人机制僵化 实现教育家办学的前提是构建适宜教育家成长的学校制度。 解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的理解是:校长的办学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出路,校长的办学意志决定了学校发展的程度,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了改革的力度,校长的管理素养决定了工作的效度。从“教育家”的标准来度量校长,尤应把教育思想、办学意志这两点作为特质。而这两点在现今校长中鲜见,与蔡林森、崔其升、康金等难望项背,更遑论要立于教育家的行列。现行的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办学大都体现为校长办学。学校校长的位置有限,加之用人机制僵化,导致“校长”良性流动的可能性极低,“校长”的发展优势不能泽及其余的人。而占据校长位置的却绝非都是教育家的坯子,也就难以将行政的权力与便利转化成教育的胜利与福利,不能很好地成为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高度融合的化身。因此教育家的出现就失去了科学用人、选贤用能的机制与体制的依托,出现教育家很难,实现教育家办学更是难上加难。

二、先天智力不足 教育家并不亚于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首要的是智力基础。因为科学家的工作有尺子界定,而教育家的“学说”不能尺量,况且“学说”是来“度人”的`,容不得推倒重来。故更需要谨言甚微,这便对教育家的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智力平常,教育智慧可怜,教育思维及其鲜活的状态就脆弱,无法支撑成为教育家的需要。强调这一点,并非妄自菲薄或者给那些有教育家梦想的人泼冷水,而是为达到目标做好校正。

三、后天实践的匮乏与浅薄 教育家是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的结合体。对于教育领域的实践而言,一般可作如下区分:

一种是就业层面的实践,主要是为了谋生而选择教育的那部分人,其教育实践行为即如“和尚撞钟”。一种是职业层面的实践,是把教育等同于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的那部分人,其教育实践行为杂糅了策略性成分,但限于智慧的不足和坚持性的不长而缩小了实践的包容量。一种是事业层面的实践,是把教育当作生命能量增长与释放的那部分人,其教育实践行为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扎根实践、反思实践、完善实践、升华实践、坚持实践,在良性循环中提炼概括出具有原创性和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与学说。目前的现状是,中间那种人居多,两头的人少,第三种人更少的可怜。我们看到的是忽视实践、盲于实践、机械实践等现象几乎为一种常态。为什么做、怎么样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得怎么样等都被漠然冷淡了。因为行与思的不同步,所以导致我们的实践徘徊在原点上,更好的经验得不到提炼,更高的境界得不到升华。

四、功利心的膨胀与坚韧心的萎缩 表现为:

(一)急功近利。根据教育家成名的一般规律看,过程上,教育家的出现是一个厚积薄发兼收并蓄的发酵,要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坚韧与气魄。结果上,基本是盖棺才定论,被命名为教育家,教育家三个字成为“谥号”,所以,一般人等不到出名的那一天。还有的人,工作没几年就想出名出风头出噱头,急于造势造假,底蕴单薄无以维继成为教育家的需要。

4.现代心理学史读后感 篇四

大二上学期时,学习《现代心理学史》,师领老师引导我们精读了Duane Schultz所著的《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从哲学对早期心理学的影响,到Wundt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再到精神分析学说。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心理学从Wundt 开始始终不渝地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这里的“科学”一词当然指的是追求客观与精确的自然科学。这正是心理学有别于哲学之处。师领老师曾提到一种观点,即有人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科学方法,而哲学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方法。当时的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因为在我看来心理学始终难以作为一门严格的自然科学存在。

这学期学习《社会心理学》后,对自己当初的看法加深了认识。从心理学史来看,Wundt,Tichner等人将内省(introspection)作为心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决定了他们所追求的客观与精确难逃质疑。即便是那些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在实验之后进行内省也不可能做到对之前已发生的思维过程做出客观的描述,或多或少的主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事后描述的客观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这一问题上更为严重,Duane Schultz曾在《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一书中专门开辟一节讨论这个问题[1],他指出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身就排斥科学方法的验证。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一种人文的诠释,本身不需要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来确立自己的有效性。我想这正是有人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看作一种解释学理论的原因[2]。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人为中心。然而人毕竟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客观对象,人始终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个体的研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会干扰研究的客观性。更何况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人,研究者在做心理学研究时的客观性也是相对的。正因为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存在,或者说每一个研究对象的主观性,使得社会心理学家在对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描述,进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总会有其适用的局限性。

Duane Schultz认为心理学至今仍未发展到范式阶段(The stage of paradigmatic science).我却相信心理学永远不会,也不该发展到范式阶段。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本身的主观性决定了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所建构出的理论,不可能像牛顿开创的经典力学那样统治学界几百年。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应该像前文引文那样“从不同的理论中整合各种观点”,这也许才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正途。

5.观《现代心理学》之读后感 篇五

1. 如今金融市场非常重视刚刚兴起的知识经济,认为知识比设备有价值得多。

2. 美国经济发展正面临1以来最严峻的威胁,需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而非仅仅独善其身。

3. 战略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日常管理活动,而非仅仅是一年一度的计划活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金融市场一直以企业一段时期的盈利能力来衡量企业价值,这使得有形资产―厂房、库存和应收账款等反映生产能力的因素显得特别重要。而如今,这场宁静革命则体现了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促使金融市场以无形资产,例如关系网络、知识产权和知识技能等来评估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价值。我们如今买得更多的是服务而不是产品,如卫生保健、教育、个人培训等。市场价值观的转变正是反映了这种变化。在过去的5年里,诸如知识产权、专利权和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速度是厂房和设备等传统资产的两倍。7

德鲁克注意到两个方面的发展促进了这种向无形资产倾斜的趋势。首先,像波音这样的老牌企业,当其有形资产的重要性让位于知识技能、关系网络和协作能力这些无形资产时,需要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与此同时,像谷歌、雅虎和克雷格列表网站这些几乎没有什么有形资产的创新型企业则纷纷在虚拟空间亮相,提供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服务。举例来说,与依赖分类广告的传统报纸不同,著名的人力资源网站巨兽是一个论坛、一个真正交互式的商业空间。它乍听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分类广告的电子版本―与报纸分类广告相比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但实际上它能使浏览者了解大量有关劳动力市场现状、工作职位描述以及哪些行业是蓬勃发展的之类信息,提供了比一大叠《纽约时报》周末版甚至《纽约时报》网站更为全面的求职市场的信息。

再看看克雷格列表网站,由于它不对分类广告收费,所以尽管它不是一份报纸,却对印刷媒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冲击。仅仅在一天之内,我不花一分钱就能在克雷格列表网站上把我的车卖给居住在报纸发行区域以外的某个人―而不需要花费50美元在报纸上登一则字体小得可怜、有可能无法引起买者注意的广告。我由此开始上瘾,开始向在克雷格列表网站上登广告的人―他们居住在城郊―购买园艺设备。仅仅一个星期,我就改掉了长期以来养成的在当地报纸上浏览分类广告的习惯。巨兽和克雷格列表网站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它们还是虚拟空间,就像星巴克一样,你加入了一个群体,然后就乐此不疲。

第二个问题是我和德鲁克常常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让我彻夜难眠的问题:美国企业与全球市场协作的能力。美国的制度―甚至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思维模式―都是为产业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而量身定做的,而不是为富有协作精神的“积木世界”设计的。而如今,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德鲁克也认同这一点,并一直强调:“商业理念已经发生改变。”从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期的表现,他发现了这种征兆。由于过去发展的基础,作为一个国家,英国挣扎着生存下来,但却失去了世界的领导权。德鲁克还预见未来许多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将和美国一样强大。印度、中国甚至巴西的迅速发展已经为美国带来了世界级的竞争对手。

美国人需要与新崛起的竞争对手平起平坐,这对于将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位置的美国来说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美国不得不重新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如何回答选择题,还要学习如何集成信息和辨证思考的方法。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新的世界里能够茁壮成长,我们应从5岁起就让他们耳闻目染汉语或其他语言,使他们从小就在其他文化和语言的交融中成长,学会理解使用其他文化和语言。

这场宁静革命的最重要的商业意义在于赋予企业战略新的作用和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这场宁静革命的最重要的商业意义在于赋予企业战略新的作用和重要性。简而言之,一项战略应把关键性资源配置到能有效地实现成果的具体任务上。我过去习惯于把企业战略比做下棋的策略,有许多不同的下法可供你选择。每个人长年累月地下一种棋,一定能学会一些新的下法,也会面对一些不同的对手。但无论如何,最好的战略家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但今天,正如国际象棋是由来自五大洲的棋手们同时在多个棋盘上―在四维空间里下的那样,在经营企业时,由于不断变化的规则和不确定的客户,无需太多地顾虑竞争对手。

从1950年到1990年,正如客户、市场、竞争者、供应商以及潜在威胁者一样,战略的范畴被严格地界定;企业的敌方―立法机构或竞争对手―都一清二楚。企业每年要用3~6个月时间来制定战略,然后把企业战略转变为一系列预算、资金需求及审批、人事调整等具体行为。

但在如今的“乐高世界”里就不能再这样做了,而是应该通过积极主动、创新性行动所创造的机遇来制定战略。其范畴可能是全球的,甚至可能无法用现成的市场来进行产品分类,适用现成可用的产品来进行分类,例如“喜欢羊毛衫,每周只有50美元零花钱的13~15岁女孩”就无法用现成的市场进行归类。资源的获取可能延伸至企业的外部,因此企业的发展方向将不得不与其他企业的战略相协调。即使拥有合适的有形资产和最聪明的员工,你也无法保证把握住客户的忠诚;客户的购买决策受到太多的诱惑因素的影响。举例来说,一旦在在社区###站“我的空间”上有号召力的青少年认为其应该在另外一个热门的新网站上买羊毛衫,这对于 “我的空间”网站来说就是个不幸的消息。在互联网时代,典型的价值传递链就像连锁信那样能够引起快速而广泛的反应。

战略应以与战术相媲美的速度推进,并且应该是随时推进的。你不可能有6个月或3个月的时间来制定一项主要战略计划。机遇稍纵即逝。战略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个方向,是指导如何将“积木”组合在一起的蓝图。它必须获得持续的反馈,以便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改进和适当的调整。在乐高世界里,变化的设计和组合与重组的能力所形成的灵活性是21世纪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在乐高世界里,变化的设计和组合与重组的能力所形成的灵活性是21世纪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正如德鲁克经常指出的那样,企业面临空前的挑战。它们必须制定和宣传战略,来激励员工和合作伙伴,从而给他们指明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必须时刻准备采取一切措施来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力。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潜力的企业往往比那些以毫无意义的任务指标来驱策员工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成功。通过把握机遇、培养发展员工以及为社会做出贡献来开创未来,这是21世纪所面临的管理挑战。

6.现代交际礼仪作业之观后感 篇六

金老师的课程我是第一次看,他总结出来的3A法则具体是Accept: 接受容纳对方,不要自以为是;Approciate:重视别人,欣赏别人;Admire : 赞美别人。通过金教授诙谐幽默的演讲,我们都在笑声中受到教育,收获了很多感悟。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具有共性与个性关系,共性我们无须太在意,我们关注的往往是人的个性,也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存在于你我他之中,也就是具有普遍差异性,在这之中,看到差异性是最开始的阶段,而接受容纳对方,则意味着要接受这种差异性,比如说有的人性格开朗,乐于与人沟通,有的人性格内敛,羞于表达自我,有的人活泼灵巧,有的人严肃刻板,有的人个性张扬,有的人沉闷认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也比如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也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去适应这些差异性,而不是企图将差异性扭转为你能够接受的性质。如果硬要顺着你要设想的方向去改造,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甚至不欢而散。“爱他就要接受他的一切,包括缺点”,其实不只是恋人之间,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以接受包容为前提的,太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是吃亏,因为你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最后只能远你而去。

对于Approciate一点,我觉得甚为重要。人都是平等的,既要重视自己,同时也要重视他人。既要欣赏自己,也要欣赏他人。重视和欣赏自己,可以表现出个人的自信与强烈的自我认知能力;重视和欣赏他人,则表现出你非凡的鉴别能力和不一般的开阔胸襟。古有诸葛亮三气周瑜,以致周瑜大声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但是诸葛亮在周瑜死后却是真心地为周瑜而哭。从这个层面来说,周瑜的心胸不够宽,因为他既然认可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谋略才华,那就应该重视和欣赏诸葛亮,而不是嫉妒加嫉妒还是嫉妒,最后只能害死自己。而诸葛亮则十分重视和欣赏周瑜,他认为周瑜也是能人,对于周瑜的英年早逝,发出真心的吊唁,可惜两人由于阶级利益不能成为朋友,但是这也说明了重视和欣赏别人是十分重要的,它对于我们的心灵以及行为都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和欣赏所有人是一种教养,记住这一点,大有裨益。

至于交际,要善于赞美别人,这就是金教授的最后一个A,要讲究一定方法和原则的,真诚地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要善于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这样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形成互动,否则就会好心好意不得好报,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7.医学心理学之学后感(范文模版) 篇七

学习了医学心理学后,虽然不能说对它完全了解,但是我的确懂得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医学心理学既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和服务的是人,而人的心身活动始终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人类的疾病与健康是个体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共同活动的结果。医学心理学所关注的不仅是躯体某一器官、组织的疾病及其病理生理现象,它把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的基本理论用于医学,用以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康复、预防疾病,战胜疾病和维护健康的规律,并探求有效方法,提高养生保健和医疗质量,促进和保障心身健康。

我曾经一直以为心理学只是帮助人们抚平心灵的伤痛,带来愉悦乐观的心情,使人们拥有积极的心态,然而,学了医学心理学之后,我才发现,我所想的太过简单。我想选择其中的几点来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我明白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可以影响人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影响健康。消极的情绪可以致病,而积极的情绪可以治病。以前,狭隘地以为情绪只是一种心情,从来不知道,原来它还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所以,以后要多多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通过自身的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应激情境下的主要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恐惧、抑郁和喜悦,有人将情绪反应称为“情绪应激”。负性的情绪反应会增加患者体验的严重性,使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变狭窄,认知能力降低,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并增加其应对困难、影响个体的行为。在应激情境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缓冲应激对自身的影响。就像“借酒消愁”,明知“愁更愁”,人们为了摆脱烦恼,缓解心理紧张,还是会暂时麻痹自己。当我们学习和了解了心理应激系统理论后,就能维护并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够帮助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刚开始,以为心理障碍就是精神病,学习了医学心理学后,对心理障碍有了新的认识。心理障碍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偏离常规或公认规范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状主要表现在思维(观念、表象)、本能活动(意向、冲动)以及行为(仪式、动作)等方面,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及强迫动作。如有的人总是感觉自己的手很脏,反复地洗手,其实就是强迫动作,对污染强迫担心所致的反复洗涤动作。再如露阴癖,以在异性面前显露自己的生殖器而求得性欲满足,有大学里就发生过这样的事,破坏了校园和谐。在没有学医学心理学之前,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肯定会很害怕,但是,了解了之后,知道这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也就不会恐慌了。

一个人的身高、体重、体温、血压都可以用一定的仪器加以测量,这是生理上的,而我们的心理又是否能测量呢?医学心理学中介绍了很多种心理测量,例如职业测验,通过测验,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这对于在寻找职业中迷茫的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也能降低职业选择错误的几率。正确的心理评估,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课上,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催眠疗法,让我印象深刻。同样的一个人,在催眠中,平时以为不能做到的事却做到了!这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潜能。生活中,我们总以为很多事都做不到,其实不然,有些困难并不是我们真的无法克服,只是我们未能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

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说:“我一定尽我的能力和思虑来医治和扶助病人,而决不损害他们。”然而,目前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患之间的交流减少,感情淡漠,医患关系变成了“医”与“病”,而不是“医”与“人”。就像有些护士给病人发药或量体温时,总是叫病人的床号,而不是叫病人的名字。试问,作为一个病人,又怎能感到心灵的温暖呢?现在,人们不仅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健康,而且希望达到社会及心理方面的完满状态。

这就需要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我也会成为一名护士,学习了医学心理学后,我更有决心与信心去护理病人,让他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8.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电影观后感 篇八

经过“教师案”“火灾案”“辱母案”,原来已经远离一线的方木回归重案组,并且发现,每一个案件中都留有与自己信息相关的痕迹。方木意识到“他是冲我来的,等着我去找他”,并且预言他绝不会放手;一定会有下一次,下一次“脑洞大开的杀人秀”。

方木开始对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进行调查,然而下一次“脑洞大开的杀人秀”来临,满10w人投票就将“老人讹诈事件的律师”炸死。最后;每一个人都是凶手。律师(郭京飞)在意识到自己无法被救后;主动让警察撤离,并说出自己的遗愿“告诉我的母亲;我真的没有像网上说的那么坏”。舆论、法律、以暴制暴、网络下掩盖的凶手,无一不值得我们深思。

方木在排查自己的同学中找到了江亚,江亚询问方木来找他这个借读生的理由,“想当初我们一起打过的篮球”;“我从来没有上过球场,我在学校毫不起眼;而你又太耀眼了,我想成为你。”“我还记得你成为警察的理由;警察就是照进这座城市的光,不管多么黑暗的地方”

随后;方木发现火灾遗留痕迹;指向江亚,然而,却被江亚提早一步毁掉。接着在面对面审核中,影片进入第一个小高潮:两大戏骨的演技碰撞!江亚逼迫且期待着方木成为城市之光,而因证据不足被释放的他又做了哪些事情来逼迫方木先法律抓住他一步成为城市之光呢?超哥在影院等着你去发现!

影片中除了主线故事外;还有方木的两颗小粉红值得期待!一个是?楠,一个是和方木的童养媳非凡!

9.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区别 篇九

传统教学观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经历和体验。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单向的,即教师—学生。它的一个弊端是忽视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它使本来应该鲜活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死板。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互动向多向互动的转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究其根本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真正掌握它的理论精髓。二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搞形式主义。而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乏教学有效性的观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对现代有效教学观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所以应多关注教学效益,不能追求形式。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10.浅论现代公文生态观 篇十

作者/ 史文青

“生态观”一词最早来源于自然科学,是论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与自然的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学说。近年来,由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生态问题备受关注,更有许多学者开始探究“生态观”背后各主体的深层关系,并将其嫁接到其他领域,形成了“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等新兴概念。在全社会高唱生态之歌的大背景下,公文作为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积极加入“生态论”体系,更是大势所趋。

一、公文生态观的概念与时代背景

“生态观”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为将其引入现代公文领域提供了可能性:

公文生态观具体是指用健康、有序、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现代公文发展系统,着力解决公文写作与文书运行中存在的资源不合理运用、发展进度不平衡,以及外在因素对公文环境的污染等生态问题,对公文发展领域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与保护,维护公文运行的良好秩序。这一观念的践行,不仅是公文领域发展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广大文书工作者与研究者正视现代公文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从根本上修补目前我国公文发展中的一些漏洞,将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引向规范、全面、有序的发展轨道,营造我国公文写作更为健康的大环境的需要。这一观念的践行与推广,要求广大公文研究者敏锐地捕捉“维护生态平衡”这一潮流化的社会认知趋势,为现代公文写作与运行研究提供新角度新方法,并结合现代公文性质特征、发展现状等客观因素,对公文写作与处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诊断,尽可能实现公文领域的“生态和谐”。

值得肯定的是,现阶段,公文生态观的运行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众所周知,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应用文书,它承担着传递国家治理策令的特殊使命。要真正发挥公文的社会功用,公文撰写者就必须正确把握公文运行的政治环境,这也是公文撰写者最基本的业务素质。四川省秘书学会会长叶黔达教授在《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一文中指出: “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是办文工作中有待树立和强化的一个新观念,在历史的新阶段,树立新的公文环境观,就必须以世界眼光、法律眼光、民主眼光、现代眼光、规范眼光、群众眼光直至政治眼光来要求、审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这里所指的“公文环境”,即指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党中央对当时政治格局提出的新认识、对治理国家提出的新要求。现如今,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公文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建设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这种公文环境为公文生态观的推行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公文虽不具备很强的文学性,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具有某种精神导向作用,它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公文的性质及发文、受文者的关系看,它作用于政令的上传下达,周转于各级党政机关之间,它的发展理应属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在举国上下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之时,在公文发展领域推行公文发展观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反观公文运行系统内部的“生态指数”,实现公文自身“生态和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使整个国家全方面的“生态和谐”。

二、现代公文写作与文书工作中的“非生态化”现象

在公文写作与处理中,逐渐显露出了一系列“生态失衡”现象,这使得用现代生态观来指导文书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公文领域的生态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内部环境受到污染。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五章第十九条指出,公文拟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概括而言,可以说准确、严谨、精练是国家对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内部环境的具体规定,而一切破坏这种基调的行为均可视为这里所说的“污染”。回顾近几年的公文发展现状,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首先要说的是伪造公文的现象。2011年8月23日,新浪财经转载了《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称“有人”竟盗用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伪造了《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即“47号公告”,该公告严重误导了纳税人;2012年10月25日,华夏经纬网发表了题为“台“环保署”批云林县府:假公文误导环保团体”的评论文章,指出云林县府公然出具“捏造数据、篡改事实并推卸责任”的公函,行为恶劣。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文的社会公信力,大大降低了公文服务政府管理的功用,说其污染公文运行环境不足为过。另外,2012年网络语言进入政府公文的现象同样引发了争议。2012年6月7日,新浪网新闻中心公布了福州警方用网络流行的“淘宝体”撰写的一条通缉令:“亲,现在起至12年31日止,您拨打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110,包全身体检、包吃住,还有许多聚划算优惠套餐……您对此满意吗?满意请给全五分评价噢!。”除此之外,“咆哮体”“甄嬛体”也相继进入公文,虽然有公众认为公文中适量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有利于改变公文一直以来给人的死板印象,增加政务工作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网络语言的大面积混入,已经开始污染公文原本的运行环境,它不仅会削弱公文的威严性,还可能影响公文原有的行政效用。诸如此类的“污染”还有很多,譬如公文用语不当导致观点变味、模糊语言大量使用影响公文的准确性等,若此类现象继续蔓延,就容易造成公文性质模糊不清、公文效力减弱,甚至导致政府信息传达的阻塞。

(二)公文写作中文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2012年4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明确列出了15个公文种类,并用法规形式对各类文种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撰写者在公文写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公文运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文种使用不当的情况。譬如,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通知、决定等几个文种,从不考虑文种的具体适用范围;有的公告、通告、通报不分,运用时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复函、纪要等公文,遇到该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代替;有的在一篇公文中混用多个文种,如《关于请示领导出席旅游节开幕式的报告》《关于召开第x届党代会的请示报告》等;还有的自创文种,将汇报、建议等列入公文范畴,套用公文格式进行写作,如《关于认真贯彻××副省长批示精神的情况汇报》《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兵组织建设的建议》。这郁是不合理开发运用文种的表现。其实,在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个环节,资源不合理的开发运用还不止这些,诸如文头不规范、标题成分残缺、主送机关排列混乱等公文格式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越级上报、多头行文、请示一文多事等行文规则方面的混乱现象,都有悖于公文法规的具体规定,均可理解为对法规规定不合理的实践运用。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公文书写规范的不统一、公文办文秩序的混乱,从而破坏公文写作与运行环境的“生态和谐”。

(三)公文运行状况发展不平衡。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政务工作中信息量的与日俱增,办公自动化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提倡,公文载体由纸质转向电子文书成为公文处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公文管理呈现出三种不同进度:一是完全进入了电子公文化办公模式,二是半电子公文化模式,三是纸质公文化模式:这体现了如今公文运行环境下公文模式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既不利于我国各地区实现政务数据的共享、公文信息的汇总与管理,也影响了全国上下公文发展大环境的统筹协调。

三、“生态观”在公文领域的践行

现阶段要大力倡导公文发展领域的生态观,即要求文书工作者“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在充分认识公文写作与运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观念更新与实行其事并行,理论传播与实际监管并重,促使公文“生态观”建设全面化、系统化。

(一)树立正确的公文生态观念

推行公文生态观念,即用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倡的健康、平和、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力求营造纯净、有序的公文运行环境,确保公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秉持公文生态理念,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切实原则、有序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切实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切实保证公文的纯真性,用真实的政令、确切的数据支撑公文,用真诚的态度、淳朴的语言撰写公文,严厉杜绝公文语言华而不实、内容千篇一律、数据漏洞百出的现象;要努力提高公文的实际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公文写作,避免大量使用批转文件、普发文件传达信息造成信息堵塞;要努力提高公文的应时功效,保证公文发布的及时性,以免对政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坚持有序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遵循公文写作与运行的普遍规律,从文种选择到行文方式的运用,都严格遵守已有的规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即要求文书工作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公文工作,防止现代公文工作止步不前。现阶段,推行电子公文与实行无纸化办公是公文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为此,就要在公文载体的节约与环保、公文归档的持续与便捷上谋求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公文领域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公文文种的节能减压等,也是今后走公文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公文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机遇现代公文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更新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大文书工作者才能在这个岗位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现代公文生态观的推行,同样需要广大从业人员积极配合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项规定,不将个人情绪带入公文创作之中,不受外界文风影响随意改变公文的写作基调等二其次,在职业道德方面,从业人员要秉持求真务实的观念,不弄虚作假,保证办事流程的公正公平、办事方法的合情合理,不为一己私利做任何有悖职业道德之事。在业务能力方面,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公文运行的大的政治环境,熟悉各类文种的适用范围、使用方式、行文特点及党和国家对公文写作与运行的相关规定等。另外,新时期的从业人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精准地概括情况,周到地汇报情况。在工作态度方面,从业人员应戒骄戒躁、严谨细致,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的使用,都要仔细斟酌,确保自己制发的公文“零差错”。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盛行和无纸化办公方式的推行,从业人员在保持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同时,更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能力,顺应不断发展的公文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标准化管理

要切实增强公文生态观,就要在确保已有制度有效施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文管理制度,建立公文写作与运行的各项标准,杜绝出现公文“非生态”现象,保障整个公文体系的健康、和谐。

目前,党和国家发布的《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傥政机关公文格式》等标准法规,虽然有效保证了公文运行大环境的基本稳定,但文种乱用、行文混乱等影响公文运行秩序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法规落实不力及法规自身不合理、不完善,这就凸显了强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乃至各个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的有关规定,增强公文法规意识,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更具针对性的公文管理规章;注重对公文撰写者写作能力的培养,明确对公文质量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公文是否合格的鉴别以及对办文程序合法化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优秀公文撰写者进行表彰,组织学习优秀公文的撰写方式,对违规办理公文的人员进行严惩。另外,对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及时修正完善。譬如,现行法规中有些文种之间界限不清,在用途上多有重复; “通知”的用途太广,负担过重,导致某些公文撰写者为减少文种使用错误,频繁使用一种公文;《傥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公文处理等。为此,有关部门及现代公文研究者,应积极地收集现行条例的各种漏洞,分析原因,并尽可能提出最为完善的行文标准。针对电子公文的特殊性,可制定具体的电子公文处理法规,来保证无纸化办公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公文生态观在当代社会形势下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这种观念的合理运用必将净化现阶段国内公文的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清除公文写作与运行中的不和谐现象,营造绿色、生态的公文环境。另外,公文作为政务管理的工具,它的健康、完善同样会影响整个政治环境,可以说推行公文生态观是党中央整顿文风口号最实际的行动回应。公文领域生态体系的建立必将影响社会其他领域,这种行动的接力,最终出现的必是全社会、各领域的生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但是,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会有一定的曲折与坎坷,一种新兴观念更是如此。用生态观来指导现代公文写作与运行,在公文发展领域推行“生态观”,现阶段虽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要真正融入现代公文研究之中,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磨合。纵使它的发展道路充满荆棘,这种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的研究方法,仍是新时代每一位公文研究者的追求,只有将创新与尝试的理念带人现阶段的公文研究之中,我国现代公文发展才会越走越远。

11.流星之绊现代小说读后感2023 篇十一

《流星之绊》无疑又是一串精美的手环,故事的开始是兄妹三人为了看流星雨在深夜偷偷外出,但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父母惨死家中,于是他们在流星下发誓一定要找到凶手,他们的命运也就此改变。经历这种打击的孩子,在成长中仍然想要保留纯真和善,但生活只给了他们残酷,一次一次地被骗,让他们不得不成为骗中之王。冷静聪明的功一,机智善变的泰辅,美貌单纯的精奈,故事明明是阴沉而邪恶的主线,我却忍不住用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他们。在看到兄妹三人通过扮演不同的人来实施诈骗时,我不禁笑出了声,没有一丝对诈骗者的恨意,,而到最后看到他们把欺诈俩的钱全部交还时,内心不禁升起一种无法言说的暖意。

有人说结局很不东野圭吾,毕竟东野圭吾先生的小说在结局的时候倾吐更多的是无奈的绝望,而《流星之绊》结局所展示的貌似一种温暖的亲情。但我觉得《流星之绊》在最后透漏出的其实是无以复加的绝望。当兄妹三人不知道凶手是谁的时候,他们虽然会沉浸在悲伤中,会有无人了解的痛苦,但他们却还有目标,还有抱成一团活下去的动力。但当他们知道他们信任依赖了14年的警官柏原其实才是真凶的时候,我不敢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当我们无所依靠的时候,是你拉着我们的手告诉我们要坚强;当我们充满仇恨的时候,是你坚定的说一定会找到凶手的;当我们以为终于要迎来黎明的时候,却同样是你,告诉我们,那曙光其实只是幻象,万劫不复的黑暗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李集中学教科研过程管理经验交流下一篇:卫生部值日生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