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2024-10-06

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精选8篇)

1.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一

一、苏联改革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主要改革活动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

政治改革: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加大农业的投入;鼓励垦荒。

工业方面,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精简机构

(2)结果及原因

收效甚微,因为: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对斯大林的功过没作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内容

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原则。

经济方面: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2)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改革的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原因:一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三是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比较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

共同点: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失败的共同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国情认识不清(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同年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

(2)影响: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

1.标志:1991年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历史结束。

2.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教训:

一定要抓好执政党建设;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要从国情出发;要抵制和平演变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2.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二

一、准确定位, 合理设计教学主题

主题型教学策略的关键与核心部分就是教学主题的定位及选取, 高中历史教师要对教材中每一单元与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深刻理解及把握。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每一个教学模块中都有明确主题。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制度的特点, 明确由专制到民主的整个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明确有关经济制度的历史问题, 能够对世界各国不同的经济体制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与认识, 并且掌握自然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特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则主要使学生明确人类历史的文化方面, 能够准确把握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以及不同国家文化各自具有不同影响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时, 要根据各个单元不同的教学要求与主题特点进行教学内容主题的确定, 根据总体的模块特点进行具体的主题定位与创设。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辛亥革命》的教学时, 由于其源于政治制度的单元模块, 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要求学生明确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特点。辛亥革命是近代追求民主反对侵略的主题内容教学课程。基于课程大纲的要求, 教师就应当对此进行准确的定位与主题的确定, 即为: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有效动力, 是中国建设新型国家的重要起点,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巧设主线, 有效梳理教学线索

准确进行教学主题的创设与确定后,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巧妙设计教学过程的主线及线索, 清晰明确地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线索, 以教学主题为教学核心, 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积极性与热情。教学线索的有效梳理能够使学生明确教师教学的具体思路, 并且能够使学生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并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堂思考。例如在进行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五课《开辟新航路》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哥伦布的航海日记作为此节课程的教学主题, 以“哥伦布为人们留下了什么? ”为教学线索, 同时呈现哥伦布留下的新航路、新世界、精神财富与时代印记这些内容, 巧妙地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并思考新航路带来的历史影响。

又如在必修三《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进化论为教学主题, 同时梳理出以进化论的出现与传播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线索, 在课堂教学之中逐步引出课堂教学主题。例如询问学生物种起源的著名观点或是达尔文何以能够完成这部巨作等, 力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最终揭示主题。

三、合理选取拓展内容, 促进主题型教学

在主题型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还要合理地进行拓展资料与内容的选取及确定, 以做到为教学主题服务, 实现主题型的价值。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内容知识的主题型教学时, 不仅要做到准确选取主题与合理梳理线索, 还要做到准确而全面地体现教学的主题。因而教师必须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拓展, 使学生能够真实准确地感受到历史情景与画面。教师在进行拓展内容的选取时, 避免使用分散与无序的内容选取形式, 避免错误拓展或是拓展不力等情况的发生。高中历史教师要以教学的主题为主要的拓展内容选取核心, 力求有深度有质量。主题型教学策略的完美实施应当是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拓展资料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采取主题的顺延, 或者历史资料的搜集与补充, 或者历史资料的综合运用, 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与课程标准, 进行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做到拓展资料的去粗取精, 有效进行主题教学的内容拓展, 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罗斯福新政》的主题型教学时, 教材中的有关知识与内容并不能够很好地呈现与表达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历史背景。比如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毁掉农田及销毁粮食等做法, 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其做法有何益处。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有关拓展资料, 使学生了解此举的历史意义及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对于缓解经济危机的意义与作用。学生通过拓展的漫画与资料可以了解到供需矛盾的解决与农业措施手段的直接关系, 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缓解国家经济危机的益处。

四、结语

主题型的教学策略实施能够显著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恰当的教学主题的选取能够使历史教学的目标显而易见, 同时能够使教学体系完善、知识内容丰富, 有效体现主题型教学策略实践的优势所在。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合理梳理教学内容线索、明确历史学科教学精神、明确主题型教学策略实施技巧, 真正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乔仪晴.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J].教学研究, 2012 (2) :45.

[2]陈健敏, 吴小明.浅谈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战线, 2011 (2) :167.

[3]王玉英.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收获与困惑[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9) :89.

3.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三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即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经济根源即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要求扩大对外市场。15世纪以后,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大增。商人和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奢侈品。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需要把整个世界作为舞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商品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货币便成为财富的象征,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金银便成为抢手货。哪里有金银?东方。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监狱里口述、由狱友整理的书中把东方夸张的描绘为:非常富庶,遍地是黄金,尤其是对中国和日本的描述。如中国的王公府邸都使用金砖铺地,金瓦盖顶等。进一步刺激了西欧人到东方来寻找黄金的热潮。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即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对过往商客劫掠、重税、杀戮,这样导致传统的东西方商路不畅,即使有些商品到达西方,价格也非常昂贵。这样促使西方人梦想着开辟到达东方的新路线。精神动力即西欧人热衷于对外传播天主教。历史上西欧曾多次遭受伊斯兰教人的奴役,此次他们也梦想着将自己信奉的基督教大肆向外传播,扩大势力。人文主义推动即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推动。兴起于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如文艺复兴倡导的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这些观念和主张都极大地激发着人们去探索新知、新的领域。

4.高一历史必考知识点梳理 篇四

原因:

①国民党政权性质决定;

②日本诱降的影响;

③中共敌后武装力量的发展。

标志:

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的路线。

中共中央的三大口号: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二、皖南事变(1941年初)

经过:

新四军9000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从安徽泾县云岭出发北上,在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血战七昼夜,除少部分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害,这就是“皖南事变”。

中共中央的对策:

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军部;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认识:

①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

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的政党。

三、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枣宜会战:

1940年5月。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

豫湘桂战役:

1944年。日军为打通中国通往南洋的大陆交通线发动。它是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的一次战役,国民党溃败。这是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政策造成的恶果。

四、治外法权等特权被废除

5.高三历史考前知识点梳理 篇五

考点1 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1.西方人文主义起源的背景: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西方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2)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塔戈)拉,他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其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社会,追求自由平等,注重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3)苏格拉底: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思想主张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人性本善”。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的思想也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

(4)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是最高级的”。(亚里士多德是著名的哲学家,创立了逻辑学,其思想蕴含着“中庸之道”。)

(5)他们都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6).一千年前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

(7).名句“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倾向。

考点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

(1)背景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

②阶级上: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变革。

③文化上:保留了较多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2)时间:14-17世纪。

(3)核心:人文主义。

(4)性质: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具有反封建性质,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文学三杰”:但丁,代表作是《神曲》;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彼特拉克,被尊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等人。(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他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人文主义的思想)

(6)影响: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2.宗教改革

(1)背景: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德意志是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2)直接原因或导火线:教会出售赎罪券。

(3)时间:16世纪(15)。

(4)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

(5)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简化宗教仪式;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6)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7)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考点3 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的背景及概况

(1)背景

①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

(2)概况(17-18世纪)

①启蒙运动最早在17世纪的英国爆发,但是高潮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

②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③核心及性质:“理性”,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法国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1)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和自由;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2)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3)卢梭:提出“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3.启蒙运动的扩展

(1)扩展:法国→西欧诸国→其他国家。

(2)代表:德意志的启蒙思想家有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强调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还认为人只有法律上的自由和平等。

(3)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共同特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赋人权”;主张实行法治。

6.高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篇六

然而我们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教科书, 虽然实现了中外历史混编, 但多数内容也只是讲中国史时只见中国史, 讲外国史时只见外国史, 对中外历史的整合思考仍然不足。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将中外历史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系和整合, 帮助学生确立历史认识的整体观, 从而有利于世界意识的形成。那么, 如何在教学中整合中外历史知识、渗透世界意识教育呢?

一、整合策略

(一) 大事年表整合

重新整合中外大事年表, 理清同时期中外历史的发展线索与脉络,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 凸显世界意识。在这方面, 岳麓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科书设计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很有特色。它以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主线, 并附经济、文化领域两条平行发展线索, 中外并列,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在各层面之间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横向互动中纵向发展的脉络。

从表中, 我们就会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时期的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足迹。在世界迈向近代的进程中, 中国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却出现错位, 历史的发展机遇总是与中国失之交臂。

例如, 欧洲大陆封建国家进行改革的时候,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却在空前强化;当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时, 中国清王朝却大兴“文字狱”, 加强思想专制, 中国的学者只得埋首于故纸堆, 不敢过问政治;19世纪下半叶, 世界资本主义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建立起来之时, 正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压迫、现代化运动起步之时;20世纪30—40年代, 世界经济危机,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中国损失惨重, 现代化进程遭受沉重打击;20世纪50—70年代, 世界各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中国却正在抓阶级斗争, 搞政治运动, 遭受十年“文革”之痛。

学生透过中外大事年表这个窗口, 整合中外历史事件, 考察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历史意义, 从而把握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

大事年表的重新整合, 使学生清楚地把握中外历史的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 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二) 阶段特征整合

新课标教科书, 虽然是以专题单元编排, 但是这些专题单元中外分列, 同一时期的中外历史, 散布在各册教科书中, 仍然缺乏整合思考, 若根据某一时期阶段性特征, 把中外历史再进行联系, 归类整合, 形成专题, 则更有助于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

例如, 我们可以将19世纪下半叶世界的这一大变革时期作为一个大专题, 将这个时期的中外历史进行整合, 可以形成以下小专题:

(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面临着世界范围内利益的重新分配;

(2) 世界封建国家掀起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运动, 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无产阶级斗争不断发展;

(4) 中外革命战争: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战争;

(5) 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 西方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进入电气时代;

(6) 中外文化的发展:中国“中体西用”说的出现, 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学说被引入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等等。

这样, 横跨必修课和选修课, 把19世纪下半叶作为一个大专题, 进行整体来考察, 有利于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或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从而帮助学生能从世界整体的角度看待历史, 有助于学生强化学生的世界意识。

(三) “点”的相关整合

阶段特征整合是将同一时期内的历史进行中外联系整合, 也可以将某一历史知识为点, 将相关的中外历史进行联系整合。“点”的相关整合, 是把各种分散的相关中外知识重组整合, 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这实际上是将历史事件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而不是孤立地看历史。

例如, 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就会涉及到中国古代史、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教师可以以此为“点”, 将它放在世界资本主义正在上升、中国封建社会没落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 联系世界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指导学生对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中国失败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归纳, 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这场战争。这样, 站在世界的高度, 有利于让学生整体地、理性地看待这场战争。

(四) 共性比较整合

所谓共性比较整合, 是将同一性质的中外历史事实归类, 进行比较整合, 分析异同, 比较差异, 这种方法在历史学科内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例如, 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对比, 有人把19世纪中期在相似的国际机遇面前,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作“中日洋务运动竞赛”。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基础、领导力量、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洋务运动竞赛”的不同点, 来考察中国错过这一次机遇的原因, 从而加深对二者的认识和理解。

又如, 将欧洲新航路开辟同郑和下西洋比较, 可以从两者的背景、目的、性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联系比较, 分析二者的异同, 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在打破世界的孤立与闭塞, 将世界联为一体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同时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也更全面客观。

二、整合中应注意的原则

(一) “整合视野的全球性”[2]

优化教学结构科学安排时间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初探

何赛云

(启东市汇龙中学, 江苏启东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 多年来几经修订, 具有理论观点新、知识点多、可读性材料容量大的特点, 且每周只安排两课时, 要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必须改进课堂教学, 科学安排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准确把握教材, 科学构思教案

改革课堂教学, 首要问题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依据教材设计教案。认真备课是教学工作之首。因此, 在备课中必须做到:

1. 熟悉教材, 把握目标。

初中三个年级的思想政治教材, 各有总体目标:初一年级是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的教育, 初二年级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初三年级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的国情教育, 且各年级教材中的每一课内容又有各自的教学目标, 具体实施的每教时教学内容又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此, 教材在把握总体目标, 准备每一课教案时, 必须反复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 明确本课在全书的地位及本教时内容在全课中所处的地位, 从而全局在胸,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 选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辅以教学手段而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 争取效益的中心环节, 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和教师的知识、智能等基本功的重要表现。这一活动方式自始至终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导”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教师的“导”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发挥, 从而内化为知识, 外化为行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改进, 除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还应着力抓好以下三“新”:一是新手段。要求尽可能地运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 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直观、形象、具体、动态、立体的特点, 可使教学一步到位。二是新课型。即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启发式、对话和讨论式等新型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 这些教学方式适应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培养参与意识和挖掘个性智能。实践证明, 这一民主平等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三是新材料。即不断运用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发展、新动态、新变化、新思维、新观念充实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说明观点, 尤其是要结合市情、乡情、村情, 运用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例, 从而做到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 深入浅出, 学以致用, 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思想觉悟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精选事例, 巧设练习, 帮助理解

认识了的东西, 不一定能理解,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更

视野的全球性是整合的视角。要从世界的角度、全球视域整体把握历史现象, 将历史现象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考虑, 从中国看世界, 从世界看中国, 从宏观上把握历史。

(二) 整合的联系与比较

整合离不开联系与比较, 联系和比较是整合最基本的方法。要注意历史现象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在历史的联系与比较中, 分析评价历史现象。没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就无所谓整合。

(三) 整合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整合的追求目标。整合中外历史知识应该是有效的, 整合的有效指向应是学生知识的整体把握, 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世界意识。

好地认识它。为帮助学生们掌握和理解知识, 我采取以下步骤:

1. 由材料到观点, 形象理解。

一个人思想的转变和新观念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被接受道理的深度和信度, 对青少年来说, 材料的印证往往比抽象的逻辑推理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在学习初三思想政治第二课“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民用工业”这一框时, 我播放了课文的楷体字材料录音, 又以亲身经历向学生们讲述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我国人民艰难生活的往事, 紧接着划分8个小组开展了“为什么无农不稳”的讨论, 踊跃而生动的发言汇成课文的炼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发言中不少农村学生纷纷表示要动员家长进一步种好责任田, 长大了要科学种田。几天后, 一个学生兴奋地告诉我, 他父亲决定把已抛荒两年的一块地种起来了。

在我国人口政策的教学中, 我除了运用乡、村两级有关人口发展的数据材料外, 还收集设计了四幅图表, 其中, 表1是“近150年我国人口的增长”, 表2是“我国每年、每月、每日、每分钟的人口出生数”, 表3是“几个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比较”, 表4是“中、美、俄人均资源的占用统计数据”。确凿可信的事实和数据使学生们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绝不能放松”。

2. 巧设练习, 多层次、多角度加深理解。

一是一题多变练习。如“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三者关系”, 可以设计以下练习以加深理解: (1) 简答题———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三者关系如何? (2) 判断分析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3) 多项选择题———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由:A、公有制为主体, 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决定的;C、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决定的;D、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还设计了材料说明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辩证性练习。如对“部分先富起来必定带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必定经过部分富裕”, “坚持对外开放就不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就不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讲纪律没有自由, 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等题进行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坚定信念, 奋力开拓, 锐意革新, 不畏艰辛, 凭“孺子牛”精神定能耕耘出思想政治课的新天地。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世界意识的教育, 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目标之一,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的推进, 对教师整合知识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整合历史知识, 并有意识地渗透世界意识教育, 其方法和原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摘要:通过大事年表整合、阶段特征整合、“点”的相关整合、共性比较整合等策略, 整合中外历史知识, 渗透世界意识教育。要注意整合视野的全球性、整合的联系比较、整合的有效性。

关键词:世界意识,世界意识教育,整合,策略

参考文献

[1]赵艳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浅析“全球化”与历史教学[J].保定师专学报, 2001, (3) .

7.高中历史知识浅化教学探究 篇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知识浅化;学习兴趣;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8-1

高中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辩证思维也有较大的发展,他们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抽象和理论性的知识上,开始把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向到扩大知识面,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对他们最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历史人物详加解读,帮助他们梳理清楚基本的历史线索,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当然要达到以上目的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果我们把复杂的历史知识简单化、浅化,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就变得较容易了。

首先,用语要简单。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深奥的特征,而历史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其浅显、易懂。而要做到这点,作为教学最常用工具的语言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因此教师必须用学生能听得懂的教学语言来为深奥的历史知识做白话注解。如:讲世界近代史的时候,学生对于资产阶级为什么叫资产阶级、民主与革命为什么要说成是资产阶级民主或资产阶级革命越学越模糊,越学越不懂,越学越焦急。因此,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每个同学都在睁大眼睛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正困扰着他们。而我也知道,如果用经典著作里面的解释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们会无比失望。于是我尝试着用下面的解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说:“其实资本主义的东西,在我们身边也有。”学生听我这么一说,精神就来了,眼睛睁得更大了。“大家在政治里面学过,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很多东西就是向资本主义国家学过来的。像股份制、大工厂、商品经济等。”学生若有所误,我继续往下讲,“同学们,如果让你办工厂你需要什么?”学生“需要钱”、“需要土地”、“需要人”、“需要市场”……同学们思维活跃起来。我再问:“在封建社会末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有钱吗?有土地吗?有劳动力吗?有市场吗?”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学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封建社会土地属于谁的?”“地主”,“农民能离开他们租种的土地吗?”“不能”,“商品能自由流通吗?”“不能”,“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吗?”“没有”,“这些都是什么造成的?”“封建制度”学生们想起了所学的知识。“所以资产阶级需要的东西他们得不到,他们要得到这些东西,就必须推翻封建制度,甚至铤而走险去掠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市场。当然他们还需要技术。并且让他们得到的这一切有保障,形成一种制度。这就是资本主义。”同学们松了口气。这样,就用简单的语言实现了历史的深度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了历史学科的思考方法。

其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破除难题的利器,有兴趣了难的也会变易,深的也就无畏,也就会感觉到它的浅。如果历史教学能从学生的心理入手,着重处理课本的某个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在学生的有意注意中浅化深邃的历史知识。如讲到中国瓷器部分时,我先通过投影展示《2005年拍卖年鉴·瓷器》中的青瓷、白瓷、青花瓷、冰裂纹瓷、斗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给学生直观的印象,然后又讲述了:瓷器由原始陶器演变而来,白瓷和青瓷,是瓷器出现的早期形式,青瓷是瓷器的起源、瓷器之母,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了白瓷,之后再派生出了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各色瓷系。并简单介绍了各种瓷器之特征及其价值,还讲了几个瓷器相关的故事,当学生听到: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的元青花大罐,这个罐子高27.5公分,腹径为33公分,一共20来斤重,当时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这件元青花是全世界范围内最贵的瓷器,也创造了单件工艺品的最高价时,他们再也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拉伸、收缩的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提高了自己人文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不再凝固,也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了,而且这种空间的拓宽带来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再次,在现实中解读历史。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们把握过去、回顾历史的支点就是现在,就是在历史和现在之间找到交汇点,用生活来见证历史,用现实来阐释历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热点”。然后教师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就能在现实中嗅到历史的气息,因之学生的热情被点燃。如讲到国际关系变化时,我就分析中美关系,点明中美利益攸关、国际关系进入大变革时期。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课后居然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中国不害怕美国赖帐呢?”我的回答是“假如你借了别人的钱,别人会害怕你不还吗?”学生若有所思,然后我接着说:肯定借钱给你的人担心,但你如果欠债不还,你见了债主心理是什么感觉?学生觉悟了,说“经济上的强大是现在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资本,也成为中国制约美国的重要因素了。”学生明白了我这样上课的目的。

总之,我们不仅要把“死去”的历史用很浅的生活常识加以注解,而且学生感受到的是鲜活的历史,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迸放出来、脑筋开动起来,能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掌握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在生活中找寻历史的答案,懂得历史和现实惊人的相似;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历史规律,分析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预见性。

8.历史八上知识点梳理 篇八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已成为工业强国的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法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3、《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1858年 主要内容: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4、《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还增加了大量赔款。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根本目的相同,都是西方列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战争。扩大:侵略国家增多,由英国增多为英法两国,美俄两国也得利。侵略区域扩大:由东南沿海延伸到内地。危害和影响扩大: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止时间:1851年到1864年

2、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军事全盛、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存在问题:无法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绝对平均主义带有空想性。

4、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在华势力。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 9

第4课 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

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筹建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6、洋务运动的性质: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7、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第5课 中日甲午战争

1、中日甲午战争 时间:1894(农历甲午年)——1895年 原因:甲午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重要战役:黄海海战(地点:黄海大东沟海域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 1895 年 代表: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日本)内容: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俄国与法国、德国一起出面干涉,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但清政府须支付三千万两赎辽费)、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彭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危害及影响: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和民族危机。

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1、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2、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政治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4、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戊戌变法的结果: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没有掌握军队,缺乏斗争经验,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

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 9

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的行动纲领是:扶清灭洋

2、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义和团运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列强压迫的反抗精神,但义和团的蒙昧迷信及笼统排外倾向,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1901年 国家:俄、英、美、日、德、法、意、奥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主要内容: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辛丑条约》的影响:

1、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8课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建立的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中国同盟会的地位: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实现土地国有。

武昌起义的时间:1911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1912年1月1日。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不够强大,没有掌握军队;没有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第9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

二次革命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都是追求民主共和,反对独裁专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的原因: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逆民主共和潮流,遭到全国人民反对;

3、帝国主义放弃支持。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成直系(冯国璋、曹锟)、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三系,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经济下滑、苛捐杂税增多、社会动荡不安)。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两面旗帜:民主 科学

/ 9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给专制主义以空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促使人们更加迫切的追求真理与进步,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对传统道德、传统文学没有辩证的看待,而是绝对否定,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1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12课 国民革命

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国民党一大的内容:

1、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2、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共第一次合作后的主要成果:创立了黄埔军校,进行了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创办,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特点: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建立黄埔军校的意义:黄埔军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1926--1927年)目的:为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远交近攻(结合65页 北伐战争形势图)北伐先头部队:叶挺独立团 北伐战争的结果: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使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大肆“清党”和“分共”,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 9

第13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江西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的途中遭到敌人围攻,转而来到井冈山地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位: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会师后的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左”倾错误方针在中央根据地的统治;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开始的标志: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 结束的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主要内容:

1、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2、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3、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的意义:

1、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它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胜利的传奇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精神的内涵: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第14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 结果:日本占领东北三省。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一二·九”运动的背景:华北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时间:1935年12月9日 意义:“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西安临潼华清池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逼蒋抗日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15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 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影响: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也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将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将南方的红军

/ 9

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时间:1937年9月 地点:山西省平型关 地位: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意义:振奋了全国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有力的配合了国民党发动的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国民党)时间: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地点:上海 结果:上海沦陷 地位:淞沪会战是抗战期间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意义:粉碎了日本迅灭亡中国的计划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 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 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铭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第16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目的:保卫徐州 时间:1938年3月下旬到4月初 指挥者:李宗仁 结果:打退日军进攻并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百团大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目的: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围困 时间:1940年8月开始 军队:八路军 指挥者:彭德怀 地点:华北地区 结果:八路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意义: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陕西延安 主要内容:

1、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3、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

中国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了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第18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10月10日 地点:重庆 人物:蒋介石、毛泽东 目的: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意义:重庆谈判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国民党为加紧内战做的准备:进行反共宣传,印发《剿匪手本》;在美国的帮助

/ 9

下运兵到内战前线,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接受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收编大量伪军;撕毁《双十协定》,镇压民主人士(下关惨案)。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打运动战,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第19课 走向战略反攻

1947年3月,国民党由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陕北(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面对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诱敌深入,与敌人巧妙周旋,采用“蘑菇”战术,在运动中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面对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王牌军队第七十四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和中国革命战争到了新的转折点。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目的: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需求,提高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概况:1947年7月,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民。意义:

1、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2、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3、促进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20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国统区危机的表现:经济崩溃(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商业倒闭,工人失业,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农民破产),政治上人民抗争运动高涨(“五二零血案”)国统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坚持独裁统治。三大战役(战略决战阶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11月 参加部队:东北野战军 首先攻占:锦州 结果:歼灭国民党军47万人,东北全境解放。意义: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淮海战役: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参加部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以徐州为中心 结果: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参加部队: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 策略: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结果: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万多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国民党统治大势已去。渡江战役:时间:1949年4月21日开始 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结果(意义):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指导,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3、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不怕

/ 9

牺牲、士气高昂;

4、国民党实行反动统治失去民心、政治腐败、士气低落、内部不团结。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受洋务运动的诱导 第二阶段 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受列强在华设厂的刺激 第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 发展迅速 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政府的支持 第四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 发展艰难处于崩溃边缘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大生纱厂和大生集团 面粉大王、面纱大王荣氏兄弟(容宗敬、荣德生):创办保兴面粉厂、福新面粉厂、申新纺织厂

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出我国的第一批精盐;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制碱公司;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化学工业公司。

阻碍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战争的破坏,南京国民政府对民族企业的盘剥,传统观念的阻碍和旧势力的反对,技术和设备不足。

第22课 社会习俗的演变

剪辫: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的男子限期减去辫子,做中华民国的新国民。

放足:辛亥革命后,政府非常重视禁缠运动,通令各省一律劝禁缠足,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中山装:孙中山设计,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旗袍:民国妇女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进,使其更加称身合体,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改称呼:民国政府废除了“老爷”、“大人”等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的职员互相之间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遍称呼改为“先生”或“君”。礼法:简化了传统婚仪,创造出新式婚礼,逐渐得到推广。

近代中国和会习俗演变的原因:近代社会的进步,西方生产方式、文化习俗的传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的推动,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第23课 文化教育的进步

1、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 地位:近代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商务印书馆: 1897年 上海 宗旨:倡明教育,开启民智 功能: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

2、新式教育的兴办:开端:洋务运动时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开设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

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推行新式教育。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的学制。

4、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 9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文学家: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阿Q正传》、《祝福》,深刻的批判封建制度。茅盾:代表作《子夜》,深刻的反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画家:徐悲鸿:代表作:《奔马图》、《九方皋》、《愚公移山》,饱含爱国之心。齐白石:代表作:《虾》、《群鼠图》 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风格,雅俗共赏。音乐家:聂耳: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都反映了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

上一篇:学生会工作宗旨下一篇:尉犁县第一小学“新疆三史”学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