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2024-07-01

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通用9篇)

1.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一

《陆地生活的动物》生物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接触生物两个年级的新教材,在摸索新教法、新学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少新课程的转变,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改变:教材、教法、学法、师生关系等,经历三个多星期的适应,我深深的感到生物教学任重而道远。

这段时间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的一节课是《陆地生活的动物》,这堂课我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资源利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调查、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围绕“陆地生活的动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这同一主题,我确立不同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图书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资源,寻找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与资源。同时,各个小组还配合超市、动物园等本土资源的社会调查,分别制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间互相进行展示、比较和评比,最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成果进行一定的讨论和分析,发表意见,互相交流。这个过程不仅使得部分同学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得以训练,而且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通过部分同学的展示,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这个过程的学习中,学生也不再是只有单纯的听、看,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各种媒介提供的资源环境,开阔思路,极大的扩充了知识量。

表面上看这节课很成功,但是在其中一个班上课时却出现了意外,当时我正在讲白熊只生活在北极,而南极却没有时,立刻有学生问我“那南极为什么没有熊?”一下把我问住了,这个问题在备课时并未涉及和考虑,于是我又发动学生二次行动课下收集资料,到了第二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主动将答案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我作为一个教师也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知:原来北极跟其他大陆之间彼此相连,部分熊迁移到了北极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生活而进化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北极熊,南极洲却四面环海,很早就脱离了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当然也就不存在熊能迁移到南极生活了,着实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课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许多同学跟我交流说:“这样的生物课真的很有趣”,听了学生们真诚的话语,我也很兴奋。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学习即生活”,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们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参与调查、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相互学习,汲取并互补了各自的经验,从被动的“知识容器”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开拓者,合作的意识、自主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学习体验中生成新的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这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这节课也是我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出丑”,但是我想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跟上的话,以后“出丑”的机会会更打大,这是新课程对所以教师提出的考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传授学生常用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力争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2.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二

1.教学观念生活化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 教学观念的改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从以前教师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转变, 是高中政治课中教学观念转变的实践体现, 是教学观念生活化予以推行的重要条件。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关键就在于思想观念的生活化, 只有思想观念的活跃, 才能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在教师、学生敢想的基础上, 才能有敢做的行动。因此, 要想实现政治课堂中, 教学观念的生活化, 要从两点做起。首先, 教师教学的观念要生活化。所谓教师教学的观念是引领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思维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教师怎么教、怎么引导, 学生就会怎么学习, 倘若教师只是死板的教课本上的知识, 举课本中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例子, 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思维, 这样, 学生就会对课本中的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生硬, 更多的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套路, 而不是去思考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引出来的, 和例子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等等的。而恰恰相反, 倘若教师主动以生活化的例子去引出课堂中要学的知识点, 这样学生会感觉到政治课本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很近, 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 选用比较灵活的方法掌握知识。第二, 学生学习知识的观念也要生活化。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学习要尽显生活化和想象力, 例如, 在思想政治一中的经济生活中, 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的时候, 学生就要充分运用在课堂之外生活中的经历, 要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一味的追求名牌, 盲目跟风, 频繁换手机等一系列的行为, 这是不理性的消费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举出这些例子来反面证明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就脱离了课堂中生硬的念课本, 而是根据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生活常识来学习, 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掌握课堂中的知识点。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 教学内容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等四大方面的内容, 每一块内容都有其中的重点难点的部分, 这就考察到教师对教学内容是怎样把握并如何教授的问题。教师应该切实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先导入比较容易理解、生活化的例子, 让学生思考讨论, 再逐步加入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由浅入深, 以点及面的对学习的内容有个全面的把握, 把生活中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的内容, 这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

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时, 教师可以大量的应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授知识内容, 例如, 在讲影响价格的因素时, 教师可以举例, 在现代生活中, 遇到各种节假日如情人节、七夕节等, 这种互送鲜花的时候, 鲜花的价格会比平时高出好几倍, 鲜花还是原来的鲜花, 不一样的是价格变动很大, 让学生根据这样的现象思考原因, 而当节日过去鲜花的价格又回落下来, 这又是什么原因, 在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下, 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影响价格的因素有时间、习俗等文化的因素。这样不仅让学生思考了问题, 还能让学生在以后想所学过的内容时, 以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就能想到知识点, 这就是将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让生活逐渐地渗透到政治内容的学习中。

3.教学方法生活化

高中政治的课堂中, 往往缺乏的是实践性, 课堂上讲到的内容只是停留在课堂或者书本中, 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参与的机会都比较少, 这就会造成课堂的枯燥乏味性, 导致课堂学习效率提不上去。因此, 要改变这样的一种模式就务必要把政治教学中的方法进行改善、提升。首先要采用生活实践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知识是对生活有帮助的, 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中的死知识, 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这种有知识在基础的实践活动是非常有趣的, 这样让学生的自信心油然而生。比如, 在讲货币职能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标注一下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电风扇等的价格, 看看用多少个电风扇能换一台电脑, 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引入对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学到知识。第二, 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绎的方法, 表现出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 来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学习。比如, 在讲公司类型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让他们分别列出两类公司的区别, 从发起人数量、公司资本、股东表决、注册资本限制等方面,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在演绎的过程中, 让学生清楚记住两者之间的区别, 不至于混淆双方。这就是教学的方法也要灵活多变, 将方法生活化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法都变得容易理解。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 要将教学的各个方面与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 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理解课堂知识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 对于高中政治的学习, 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也能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真正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谢美英.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

3.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辩论,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幼儿完整讲述,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已了解辩论的知识,并组织幼儿看浅显易懂的辩论赛。

2、物质准备

字卡:我认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我认为、特别、有趣、独特、精彩、响亮、苹果队、雪梨队。

彩旗六面、知识问答题十道、号码牌十四个。

三、活动过程:

1、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海洋里好!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陆地上好!

师:小朋友,人到底生活在海洋里好还是生活在陆地上好呢?“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请你们找一个同伴讨论一下。

2、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朋友当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人生活在陆地上好还是生活在海洋里好?》。

3、向幼儿介绍辩论赛的规则。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正反两方队员、拉拉队分别为自己队喊口号打气。

4、一一辩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一辩论的要求,要求幼儿学习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幼儿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给予简单的鼓励和评价。

5、驳论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驳论的要求,要求一方幼儿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用“虽然……但是……我认为”的句式进行反驳,幼儿进行对应驳论,教师在这个环节同样进行简单鼓励和评价。

6、教师小结。

我们的辩论赛到此告一段落了,小朋友都表现的很好。其实人生活在陆地上还是生活在海洋里都有好处和不好之处,关键的是我们从小要热爱学习,学会爱护环境,等我们长大了做科学家,我们一起到月球上住好吗?虽然今天辩论赛双方不分上下,但是我们必须分出输赢。怎么办呢?不过不要紧,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更加精彩、刺激的知识抢答赛。

7、知识抢答赛。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最后产生冠军、亚军,请出颁奖嘉宾进行颁奖,整个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我是以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让幼儿回顾以往“六一”是怎样度过的。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在谈话中,孩子们都很积极表达,“我以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以前在班级表演节目,老师帮我们化妆了,我觉得很开心……..”有的还说:“妈妈送给我一份礼物,我很高兴……”通过谈话,还让他们讨论这样过“六一”节你们觉得怎么样?让他们表达自己对自己的节日的一种看法和向往。接着通过观看图片,欣赏其他小朋友庆祝节日的方式,让孩子来讲一讲别人的快乐,最后结合已有经验和习得经验,大家来谈一谈今年我们的节日可以怎么度过,旨在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我采取了个别交流、小组讨论、两两讨论等形式,变化形式,进一步增强谈话的多样性。

活动结束后,结合以前组织得谈话活动,我做了一下反思与总结,为以后的谈话活动作参考:

1、选择的话题要贴近幼儿生活

恰当的话题,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要说,选择适宜的话题很重要,既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升。谈话活动中,教师可适时帮助幼儿理清话题的头绪,从点到面地说开来。例如本次活动“我们的节日”,这是幼儿感受较深的话题,贴近生活,当教师让幼儿谈谈“你以前是怎么过六一”时,孩子们个个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2、语言环境要宽松、自由。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应真诚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不随意打断幼儿、学会等待幼儿,不断鼓励、支持幼儿,努力营造宽松氛围,让幼儿在无压力、无拘束的氛围中自由的表达。

3、帮助幼儿学会倾听。

运用体态、眼神、手势等无声的方式暗示幼儿尊重他人,专心听老师、同伴的发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可以直接告诉幼儿,也可通过表扬会倾听的孩子,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

4、关注幼儿兴趣点让孩子会说。

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乐意去交谈和探索,老师应随时关注幼儿活动,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激发幼儿思维过程中的兴趣点,抓住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逐步提高孩子的谈话水平,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5、教师要提高语言驾驭的能力。

教师提问时,问题指向要明确,使幼儿能很快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思考后回答。教师要推敲回应的方式,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话,自己抢着替代回答,要多肯定、鼓励幼儿的回答。这对激发幼儿的谈话热情、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是极其有效的。在活动中要发觉幼儿的点滴进步,发现幼儿创造的火花,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深深领悟。

4.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篇四

陆地和海洋教学反思

大洲和大洋的教学反思:这一章节内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前面所学内容的落脚点具体化,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授课时,一是尽量要利用学生们已经获知的知识,争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二就是要有意强化前后知识的串联。如加加林、麦哲伦等的故事,引出地球表面的构成及特点。明确海陆七三开时,可以联系地球表面积,大体上算出地球陆地面积、海洋面积的多少。这时候,要有意识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从图中得到结论。在展开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时,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经纬线知识,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经度多少,各大洲、大洋所处半球位置及温度带位置。大洲大洋之间的相互位置也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们熟练掌握的话,那么以后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就显得比较轻松。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我市东升也近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有些例子就显得可感亲切。如离我市不远处澳门陆地面积在扩大,学生们感受沧海桑田就更加容易。这节课可以使学生们学得很有趣味,除内容吸引力外,老师应增加一些有趣的地理故事。如东西半球的摆放,按我们中国习惯看世界地图是很难象魏格纳那样发现大陆漂移学说的。大陆漂移说,运用上南极地下发现煤矿,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就更加容易。至于板块学说,采用一些现代高科技数据,增强同学们对地质变化的认识了解,加上一些见闻,如日本、中国多地震,讲解下来,学生们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些。

5.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五

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有用的交通工具》是对幼儿具有非凡吸引力的主题,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及他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等都可以通过有关交通工具的主题学习而得到极大的满足,幼儿准备玩具较容易,所以我们设计了《有用的交通工具》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交通工具。

2.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快乐,感受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便捷。

3.组织幼儿玩玩具并有目的地观察轮子,在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轮子的特点及用处。

4.通过儿歌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

5.让幼儿知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加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6.遵守交通规则,在游戏中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各种交通工具,能大胆与人交流自己乘过的交通工具,以及乘坐的经验。

教学难点: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公路、海洋、天空的背景图;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幼儿带来的各种交通工具的玩具、标志等。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讲讲今天是怎样来幼儿园的。

(二)、交流讨论。

1、请幼儿想想今天早晨,你们是怎样来幼儿园的?(坐车来的小朋友很快就到了学校)

2、你们都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呢?它什么样子?

3、你乘过哪些交通工具,什么时候,和谁一起坐的,去了什么地方,乘坐的感觉怎麽样?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时感受有什么不同。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三)、认一认。

1、出示交通工具图片,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都认识哪些交通工具。(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各种交通工具的大概结构与功能。

2、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第39页上圈出自己乘坐过的交通工具。

3、讨论不同的交通工具应在哪里行驶,讨论后请幼儿操作,找个别幼儿将老师准备好的交通工具图片粘贴到准备好的公路、海洋、天空背景图上,其他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40页连一连。

(四)、玩具分享。

1、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交通工具玩具,在哪里行驶,怎样玩,大家共同欣赏。

2、大家一起玩带来的交通工具玩具,感受分享的乐趣。

3、交流:游戏结束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玩到了什么玩具?叫什么玩具?(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功能?怎样玩的?是哪个小朋友的?你怎样得到的?玩过之后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4、安全教育: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请小朋友们注意安全,在马路上行走时要怎样?过马路时要怎样?上车下车时要怎样?在车上乘坐时要怎样?

(五)、音乐律动《火车开了》结束本课。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磁带唱歌曲《火车开了》,边唱边一个连着一个做动作。

活动延伸:

可将活动中所用到的一些交通玩具、拼图等投放至相应区角,以便幼儿在课后游戏中巩固学习。

教学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处处都能看见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对幼儿来说,对于交通工具是不会陌生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儿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我先带着孩子们观察、讨论了车子的基本结构,孩子们举手发言非常热烈。在讨论未来的车子会有哪些变化、会增加什么功能时,孩子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绘画的时候,还是有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提醒孩子,车子有车身,先画一个你想象中车身的样子,然后你想这辆车会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车子上就好了。孩子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6.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六

1.了解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的途径。

2.掌握写作素材有价值的标准。

3.学习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 要求所有学生以“那一份暖”为题, 写两则素材。

2.教师筛选部分素材印发给学生, 并让他们思考: (1) 这些素材是从哪些方面选取的? (2) 你认为这些素材中哪些是好的, 哪些是比较好的, 哪些是不好的, 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直入新课

师: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一内容。 (屏显课题) 课前, 大家已经做了一些准备, 现在,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课前预习的情况。

二、研习新课, 探究方法

(一) 寻觅·发现——找

(师生讨论得出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的途径: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媒介等。师板书)

师:同学们, 选材的途径真的很多。那么, 选出来的这些素材都是有价值的么?

(二) 筛选·提取——淘

活动一:师生互动, 边淘边议

(屏显部分素材, 请学生分析优劣, 并选取一则或几则阐述理由)

【材料1】挫折接踵而至, 我因支撑不住而伏倒在桌上。这时, 我看到被自己捉进瓶中的萤火虫“飞起, 弹回;再飞起, 再弹回”, 心中一暖, 从中汲取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力量, 并由此悟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服”的人生哲理。

(讨论明确:这则材料是有价值的, 它紧扣中心写自己遭遇挫折时, 从萤火虫身上汲取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而心生暖意, 并由此明白了“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服”这一道理。师板书:服务中心, 积极向上)

【材料11】伫立于河边, 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推着一位面目和善的老奶奶缓缓走来。风吹乱了老奶奶两鬓的白发, 老爷爷用手轻轻地将它们捋顺。阳光给他们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伴着耳畔潺潺的流水声,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只因身边有这么一份温暖的陪伴。

(讨论明确:这则材料描写了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 身心疲惫的人们厌倦了喧嚣, 希望能够拥有那份恬淡与闲适、温暖与和谐, 而心生暖意也是能够服务中心的)

【材料3】暑假里的一天, 我正在家里用手机看微信, 快递师傅让我去小区传达室拿快递, 里面是我买的书。拿到快递单时, 我却尴尬地发现没带够现金, 而回去取又要走一大段路。快递师傅不耐烦地催我快点, 我急得直冒汗。这时, 路过的邻家阿姨借钱给我支付了所欠的款项, 帮我化解了这一尴尬。

(讨论明确:虽然借钱一事比较陈旧, 但由于引入了“手机”“微信”“快递”等时代元素, 显得与时俱进, 真实鲜活, 因而是一则有价值的材料。师板书:真实鲜活, 与时俱进)

【材料10】从小到大, 不论天气多么寒冷, 妈妈总是按时叫我起床, 为我做好香喷喷的早饭, 即使她身体不舒服, 也会这么做。我十分感动, 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讨论明确:这则材料只是空洞地叙述了妈妈每天为“我”做早饭, 因为没有写出个性而使素材的价值大打折扣。师板书:富有个性)

(其余材料略)

师:通过讨论, 我们知道了哪些材料是有价值的, 哪些材料是没有价值的, 或者价值不大, 需要修改。在此基础上, 请同学们注意以下选材标准:服务中心, 积极向上, 真实鲜活, 与时俱进, 富有个性。 (师生共读板书)

活动二:活学活用, 小试牛刀

师:同学们, 大家知道了从哪儿选取素材, 也知道了什么样的素材才是有价值的素材, 只是, 有时由于缺少对眼前熟悉生活的观察, 而忽略了一些很好的素材。接下来, 请大家观看一则题为《善行无迹, 留一盏灯温暖他人》的公益广告, 看看能否围绕“那一份暖”, 提取出有价值的素材。

(视频内容:一对清洁工夫妇把路边的碎玻璃拾起来装进塑料袋, 然后就着一户人家的灯在路边吃晚饭——馒头、榨菜。夫妇俩面带笑容, 还相互夹着菜。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有意让男主人不忙关掉阳台上的灯, 给吃晚饭的清洁工夫妇留下一份光明)

(师生讨论明确: (1) 那对年轻夫妇为楼下就着灯光吃晚饭的清洁工夫妇留下一盏灯, 清洁工夫妇把路边的碎玻璃拾起来装进塑料袋, 他们的善行令人心生暖意; (2) 清洁工夫妇尽管吃的东西很简单, 而且就在路边吃, 但他们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 乐观的精神让人心暖, 给人力量; (3) 清洁工夫妇为了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忙得在路边吃晚饭, 他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也令人心暖; (4) 清洁工夫妇相互夹菜的画面令人心动, 他们相濡以沫的细节让人不由得心生暖意, 那种“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平凡爱情使人感动……)

师:同学们, 短短58秒的视频, 我们围绕“那一份暖”提取了这么多有价值的素材。其实, 这样的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需要我们平时认真观察, 勤于积累。

(三) 剪裁·加工——炼

师:刚才, 我们学习了提取素材的方法, 并现场进行了演练。现在, 大家能否运用这些方法把之前提到的价值不大的素材修改加工成有价值的素材呢?我们再一起来看材料10。

(屏显材料10)

活动一:

师:请同学们回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父亲买橘子”这件事写得真实鲜活、富有个性的。

生1: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家境——祖母去世了;父亲的差使交卸了;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生2:作者描写了当时的环境——买橘子需要爬过月台。

生3:作者介绍了父亲的个人情况——父亲是一个身体肥胖的人, 买橘子爬月台有诸多不便。

师:归纳起来, 这就是选取了适当的情境。 (师板书:选取情境)

生4:作者还通过细节描写, 回忆了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动作。

师:很好, 这就是对细节的捕捉。 (师板书:捕捉细节)

活动二:

师:现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如果写妈妈为“我”做早饭, 可以选取什么样的情境, 捕捉哪些细节呢?

(师生讨论明确:可以描写妈妈通常为自己准备哪些早饭;可以具体写写她是怎么做早饭的;可以写她在做早饭之前做了哪些准备, 早饭做好后又做了什么等)

师:看来, 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生活, 选取好情境, 捕捉好细节, 也能使看似价值不大的素材变得有价值。

三、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 看来生活中确实不是没有素材, 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我们的身边不是没有有价值的素材, 只是我们还没有掌握提取素材价值的有效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希望大家今后多观察、多练习。我相信, 在你们当中, 一定会涌现出像毕飞宇、丁立梅一样的作家。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重新修改、润色自己的写作素材, 以“那一份暖”为题, 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 我尽量突破写作指导课的常规授课模式, 努力把写作与生活、知识与能力有机融合起来。

1.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程写作。

平时的写作指导课, 课前准备、课上指导、课后训练往往是脱节的。本节课, 我将“那一份暖”的写作贯穿始终:课前, 以“那一份暖”为题, 要求学生搜集素材;课上, 组织学生围绕如何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行探讨;课后, 仍以这道题要求他们进行全篇写作。课前的准备便于师生带着“种子”进课堂,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课后的全篇写作则有利于课上指导的拓展与延伸。如此, 可以更好地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生活、课堂和写作的全息扫描。

教学中, 我们时常把“生活”与“写作”割裂开来, 导致学生搜肠刮肚、孤独地去写作, 进而陷入“为作文而作文”的误区。这节课上, 我努力尝试以课堂为平台, 将生活与写作巧妙融合, 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角投向生活, 借助公益广告这一“缩微型”生活, 让他们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就实现了生活、课堂、写作的三位一体。

3.筛选、提炼和加工的全景展示。

7.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七

2、鼓励儿童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3、学会用“我认为……因为……所以”句式连贯地说话。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儿童已了解辩论的知识,并组织儿童看浅显易懂的辩论赛。

2、物质准备

字卡:我认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我认为、特别、有趣、独特、精彩、响亮、苹果队、雪梨队。

彩旗六面、知识问答题十道、号码牌十四个。

三、活动过程:

1、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海洋里好!

生:我认为人生活在陆地上好!

师:小朋友,人到底生活在海洋里好还是生活在陆地上好呢?请你们找一个同伴讨论一下。

2、儿童讨论后,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朋友当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人生活在陆地上好还是生活在海洋里好?》。

3、向儿童介绍辩论赛的规则。

教师组织儿童自由选择自己的立场,正反两方队员、拉拉队分别为自己队喊口号打气。

4、一一辩论环节。

教师向儿童介绍一一辩论的要求,要求儿童学习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儿童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给予简单的鼓励和评价。

5、驳论环节。

教师向儿童介绍驳论的要求,要求一方儿童用“我认为……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用“虽然……但是……我认为”的句式进行反驳,儿童进行对应驳论,教师在这个环节同样进行简单鼓励和评价。

6、教师小结。

我们的辩论赛到此告一段落了,小朋友都表现的很好。其实人生活在陆地上还是生活在海洋里都有好处和不好之处,关键的是我们从小要热爱学习,学会爱护环境,等我们长大了做科学家,我们一起到月球上住好吗?虽然今天辩论赛双方不分上下,但是我们必须分出输赢。怎么办呢?不过不要紧,下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更加精彩、刺激的知识抢答赛。

7、知识抢答赛。

8.《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八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说写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播放动物图片,使学生对动物的认识更直观,更便于观察,提高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2、猜谜语:事物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别,就是因为各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别的事物所不具备的。老师通过让同学们猜谜语,使他们发现了“秘密”,激发了他们观察的兴趣。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说话交流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次说话写话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观察法。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从生活中汲取了写作素材,发现了平时不曾注意的东西。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了解了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懂得了抓住事物特点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听说读写结合。让学生听别人说,自己说,读别人的习作,再到自己动手写的过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喜悦。

3、小组合作法:采用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相互启发,亲密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合作中使自己获得的知识得到提炼、升华。

(生活就是儿童的语文,是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通过观看一组小短片,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爱护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强烈愿望。)

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到位,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时的指导。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有些地方重复啰嗦。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时间安排不合理。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多样化,评价语言过于平淡。这些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在设计教案上总的设计了一个大的情节。教学的知识点巧妙的融入到各个小环节中。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低年级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这节课首先播放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去描绘音乐的形象;又运用了节奏游戏,增加了趣味性,培养学生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的能力。此为特点之一。

我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形象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戴在头上,急于扮演小动物进行表演,全身心投入,感受乐曲,体现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有了认识,此为特点二。

这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乐曲和歌曲的流动,调动了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孩子们在动中感受到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

总之,这是一节以多种参与与体验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及歌曲教学的课例。“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是以学生直接参加教学活动。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本课中,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及动作来表示动物愉快的心情。用歌声、节奏游戏、音乐剧、表演等方法来学习音乐是体验的形式。这不仅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多种感观在愉悦中获得音乐的记忆,加深他们对乐曲情绪、结构的理解。

正因为如此,《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才会明确地表述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人的情感智慧。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证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这段话,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认真思索与深刻领会的。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3

随着“市基础教育区域性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的开展,小榄镇深入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精品课建设工作,各间学校在镇教办的统筹安排下都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我们学校处于小榄镇附城片,研究的模块为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个主题:可爱的小动物。附城片这一区域中有7间学校,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在7间学校中的课例中选拔一节课,和其它两个片区的另两节课组合成完整一个教学单元。在这次选拔中,我有幸代表学校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接受任务,继续研讨《可爱的小动物》这一教学主题,把这一节课打造成精品课。

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学校科组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几经修改,历经数次试教,我特别感谢永康的同事们的支持与合作,大家没有因为不是自己代表学校上课而漠不关心,从3月份接到任务到现在拍成录像,前前后后经历了3个多月时间,让我深切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案几经修改,在邓崇进主任、赵万好老师等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本课的教学环节设定为四个: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二、分享经验,动手饲养;三、科普视频,生命神奇;四、保护动物,感情升华。四个教学环节,不多也不少,比较利于把知识渗透得深一些,不致于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不能深入,流于形式。其实,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属于新课的导入环节,用时不多,最后一个环节也属于总结,用时也较少,这样我就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第二、第三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分享经验,动手饲养”属于本书的重点,因为多数孩子们在家里都养了小动物,所以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了《饲养记录表》,在课堂上分享饲养记录也很科学。为了增加学习的乐趣,我在这一个环节中还加了一个小活动:我让几位同学从家里带来小猫、小白兔、小乌龟、小仓鼠、小松鼠、小金鱼、虎皮鹦鹉这几样常见的家庭宠物,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由小主人指导分组饲养小动物,哈哈,小猫和小白兔成了本节课的明星,同学们抢着给他们喂食,同学们在笑声中学到更多饲养小动物的知识。第三个环节“科普视频,生命神奇”,这个环节是为解决本课的难点“动物的种类”而设计,因为孩子们的知识比较有限,搜集资料的能力也较小,所以我采用了两段科普视频,一段是小鸡的出生过程,一段是小狗的出生过程,用真实的录像来区分卵生动物和哺乳动物。

通过这节的备课、上课和学生的反馈,我发觉上好一节思品课真不容易,教师的知识面要很广,因为课堂上随时会有好学又天真的孩子提出的问题,挑战老师的知识储备情况,例如,虽然大多数鱼类都是卵生动物,但有个别同学家里的热带鱼就是胎生的。还有,要把课上得有兴趣并让学生印象深刻,老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收集资料、准备课件、制作教具等,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况,以便在教学设计上不重复、不遗漏。

如果要把这节课上得更深入,让学生学到更丰富的知识,我建议老师们提早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最好能够记录一种小动物的生长过程,这也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或者让学生上网、看书查资料或请教家长,弄清楚小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育雏等过程。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4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小动物》选自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童乐小班教材(下册)语言领域内容。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友谊是的一道幼儿安静的听别人讲话,为幼儿朗诵儿歌,讲比较浅显的动物股市和通话,设计幼儿感兴趣的谈话活动,提供机会让幼儿用语言与人交往。

这节活动课通过表演让幼儿了解了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的习性,帮助幼儿在与同伴互相交流、提问中获得积极愉快地情感体验。

二、设计意图:

我们小班开展了“动物的花花衣”的主题活动,进行了 “找朋友”的活动。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自己知道很多动物,也十分喜欢小动物,并且收集了很多动物的图片、图书、玩具等。于是,我就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我喜欢的小动物”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收集探索小动物的基础上,愿意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小班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因此,第一个环节我让幼儿自由结伴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分享。

三、活动目标:

1、在收集探索的基础上,愿意交流分享。

2、初步萌发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环境创设:

1、收集各种小动物的资料(图书、图片、玩具、实物等)

2、音乐磁带

五、活动流程:

(一)、自由交流——集体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

师:孩子们老师介绍了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啊?(小白兔)小朋友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而且把小动物们都带来了,现在请你们把找到的小动物的秘密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回观察

(二)、集体交流分享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呢?

1、幼儿介绍:奶牛

师:听完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么?

幼儿:(1)奶牛喜欢吃什么呀?

(2)奶牛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教师及时示范挤奶的动作,并引导幼儿一起模仿学习

2、幼儿介绍: 小鸡

介绍的幼儿把自己收集的碟片“小鸡出壳”放给其他幼儿看,看完后,师:“他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啊?让他把小鸡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幼儿:介绍

师:关于小鸡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它么?

幼儿现有经验:幼儿在喂养小鸡的过程中,知道了小鸡喜欢吃的东西,小鸡吃东西的动作等。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对小鸡出壳、捉虫的动作比较感兴趣,教师根据幼儿的及时兴趣,给予满足,及时引导幼儿学习小鸡出壳、小鸡捉虫的动作。

3、幼儿介绍:小鸽子

教师:小鸽子是怎么来到咱们班的?怎样飞呢?请个别有而表演。

4、幼儿介绍:小狗

幼儿带来的自己家里养的小狗,边看边介绍

师:小狗真可爱啊,它最喜欢吃什么呀?(肉骨头)那让我们和小狗一起找肉骨头吃好吗?

音乐游戏《哈巴狗》

5、幼儿介绍:小猫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1) 小猫喜欢吃什么?

(2) 小猫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及时给予回应,如学习小猫的叫声、学习小猫走路的动作等。

6、幼儿介绍:小鸭子

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从网上收集的小鸭子的图片

幼儿通过听介绍并提出的问题:

(1) 小鸭子在干什么呢?

(2) 他们为什么会排队呢?

可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出问题:“如果他们不在一起的话,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快乐的好孩子吧。

律动《数鸭子》,边做律动边用简单的语言提示孩子的动作。

师:一群小鸭子在一起真快乐,让我们一起排着队做游戏吧!

师:孩子们,咱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欢快的和它们快乐的跳起来吧

六、音乐律动《快乐的小动物》

七、延伸活动

1、把幼儿收集的资料投放在探索区,让幼儿自由探索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秘密。

2、在游戏区域中投放各种动物的头饰和音乐游戏的`音乐,让幼儿在唱唱说说中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3、在益智区中投放一些拼图游戏,让幼儿在拼图中进一步了解动物明显的特征。

4、在生活中喂养小动物,了解小动物喜欢吃的东西。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5

《可爱的动物》是一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纸卡完成动物的立体造型的手工制作课。平面粘贴动物学生很有经验,但是要从平面转到立体表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困难重重。尤其是要让学生能够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如果他们不懂一些必要的制作技巧就根本无从下手。这些制作技巧要怎样来传授呢?我想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只有他们自己通过探究得到的知识、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书中的学生作品各具特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制作方法有全面的认识,我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从学生的参与情况看,有的学生观察细致,说的头头是道,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还有的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别的地方。学生汇报时,基本上表述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综合大家的意见。

课后追根寻源,我想是学生对合作的认识不够,平时这样的训练太少,对合作时的分工不明确。尽管只是一年级学生,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获取更多有益的经验。所以刚开始合作探究时,当老师的要多巡视指导,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做无益的事情。要帮助组长组织协调,使他们逐步胜任自己的角色。要鼓励不愿意发言的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看法,融入到集体之中,努力为小组争光。

我觉得尽管此次教学学生合作的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我能抓住最后的时机进行全面的总结,大力提倡好的方面,也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也能正确认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就会越做越好。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6

上完《可爱的动物》,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直是“空间”这两个字。要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就要处处体现空间的概念。让空间发挥作用,体现空间的魅力。

一、活动的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研究目标是在感知体验中理解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描述、模仿、创造等感知、体验手段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感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在舞蹈房教学,丢弃了固定的椅子,让学生席地而座,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旁无磕袢,尽情地表现自己,绽放自己。

二、思维的空间

音乐作品具有一大特点,那就是不确定性。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会因欣赏者的经历、性格、心情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更不要说有些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形象本身就具有多种形象的共性。这一特点,使得低年级学生在听辨音乐形象时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的答案下结论,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在比较中丰富对音乐的理解。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描绘兔子的音乐产生了歧异:有的说描绘的是小兔,因为音乐有跳跃感;有的说描绘的是小鸟,因为音乐似是鸟的鸣叫声;有的说描绘的是小猫,因为音乐听上去像小猫在轻巧的爬树。说实在的,学生对此段音乐的的感觉都是有道理的,只是他们想象的角度不同而已。但是最终的答案肯定只有一个,而此时我却不能把答案强加给学生。我就暂时把这个问题搁在一边,让学生继续听赏下去,并把后边的音乐和第三段进行比较听,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更像谁。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音乐作品,从而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选择的空间

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对动物也不例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说起来会头头是道,模仿起来会活灵活现。因此我在教学中处处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模仿、模声、创造,尽管有的动物有很多人模仿创造,有的动物只有一两个人模仿创造,但学生一直处在愉悦中学习,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更好的发展了自己创造的潜能。

音乐教学需要各种空间,合理利用空间也是一门艺术,但愿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能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充分运用二期课改的理念,在教学中创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天地。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7

一、关于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第三册第6课《可爱的动物》的第一课时,要紧包括观赏乐曲《鸟店》和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鸟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通俗管弦乐曲。其中表现了丰富的音乐内容。歌曲《我的小绵羊》具有风趣、爽朗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这两个教学内容都具有旋律爽朗且表现了生动鲜亮的动物形象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二、关于教学预备:

1、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做喜爱的动物头饰,目的在于让学生先去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及动作、叫声,并通过自己制作动物头饰,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生带自制乐器(小沙锤),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望,希望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展示,当在为歌曲伴奏时学生就会专门主动地、热情地参与。

三、关于教学设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依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刻短同时好动的心理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营造和谐而欢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兴趣、学得愉快。在倾听音乐的同时,不断积存音乐实践的体验素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关于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程序衔接比较自然。音乐实践活动也比较丰富,比如:有倾听、有演唱、有伴奏、有表演、有游戏、有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

1 、在观赏乐曲《鸟店》时,让学生随音乐变化用表情或动作来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环节通过观赏与表演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亲身投入视听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并融入扮演的角色情景中,更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无穷乐趣。

2 、猜猜这是谁的游戏中,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达到了让学生在音乐活动实践中感受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 、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用自制乐器伴奏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通过编创歌曲律动、分小组编创歌词,争得演唱高手小组、表演高手小组、伴奏高手小组、创意高手小组的奖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能力和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的加入,更体现了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亲热伙伴。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倾听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在表演动物、倾听动物、演唱动物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了学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制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从师生关系来看: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师生间建立了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象学生的朋友知己,当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教师给予朋友的鼓舞。如此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制造意识和想象力,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8

上课之前我尝试做了调查,以了解班上学生与动物相处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与动物相处时的主要困惑。这样使自己的课有了明确的教学起点和生长点。

根据课前的调查,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有喂养动物的经历,但由于学生年纪小虽然很喜欢小动物,但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特点了解甚少,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以及它们给人类的启示等所知甚少。他们大多不知道怎样和动物和谐相处,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对动物好对动物的喜爱,往往局限于动物长得可爱,而想不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还有的同学把爱护动物简单的理解为给动物喂食,不让他们饿着。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加深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懂得只有遵循动物的生活习性,关心爱护动物才能与动物成为朋友。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9

本次三个一教研课说说写写《可爱的动物》。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但老师的准备却几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下面是我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方面的一点尝试:

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的。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写话素材。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课前我给孩子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班里买了金鱼缸,养只小乌龟,养两条金鱼,定时喂食。空余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看,逗逗乌龟,喂喂金鱼,让学生提高观察的兴趣。有了平时的观察,课上我运用多媒体的网络环境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常见的动物带进教室,引起孩子对它们的回忆,加深印象。我重点进行方法的指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来说?我采取了这样的对策,猜谜游戏,老师用一段话描述动物的外形,让学生猜猜介绍的是什么动物?并说说为什么?从而明白,介绍动物要抓住特点。抓住了特点,如何说出来那?那就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次引导孩子按照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介绍,还可以从头到尾或是从上到下。那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可爱吸引人那?然后就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时出示句子让孩子想象。整个引导过程程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介绍小动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孩子再来按照步骤方法书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这样可爱的动物剧呈现在孩子们的笔下。果不其然,很多学生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乌龟的样子,脖子和腿怎么伸缩的。鱼儿怎么可爱……正因为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才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0

一、关于教学内容:

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第三册第6课《可爱的动物》的第一课时,主要包括欣赏乐曲《鸟店》和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鸟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通俗管弦乐曲。其中表现了丰富的音乐内容。歌曲《我的小绵羊》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这两个教学内容都具有旋律活泼且表现了生动鲜明的动物形象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

二、关于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做喜欢的动物头饰,目的在于让学生先去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及动作、叫声,并通过自己制作动物头饰,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生带自制乐器(小沙锤),使学生对课堂充满期望,希望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展示,当在为歌曲伴奏时学生就会非常主动地、热情地参与。

三、关于教学设想:

在本课的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并且好动的心理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兴趣、学得愉快。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的体验素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关于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程序衔接比较自然。音乐实践活动也比较丰富,比如:有聆听、有演唱、有伴奏、有表演、有游戏、有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

1、在欣赏乐曲《鸟店》时,让学生随音乐变化用表情或动作来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环节通过欣赏与表演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亲身投入视听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并融入扮演的角色情景中,更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无穷乐趣。

2、“猜猜这是谁”的游戏中,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达到了让学生在音乐活动实践中感受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时,通过师生合作、男女对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用自制乐器伴奏不仅使师生融为一体,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通过编创歌曲律动、分小组编创歌词,争得“演唱高手小组”、“表演高手小组”、“伴奏高手小组”、“创意高手小组”的奖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能力和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的加入,更体现了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亲密伙伴。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在表演动物、聆听动物、演唱动物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了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从师生关系来看: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师生间建立了宽松、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象学生的朋友知己,当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教师给予朋友的鼓励。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六、关于教学方法与学法的运用:

合作学习:新课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演唱歌曲、为歌曲伴奏、合作创作歌词时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大自然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和形象。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自主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增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友谊。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

自主探究:低年级学生存在着好奇心强、爱模仿的特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用表情和动物表现《鸟店》里的鸟和猫以及为歌曲《我的小绵羊》编创歌词及表演的环节,为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发挥想象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平台。用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1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以教材资源为范例,以课外资源为补充,以活动体验为手段,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展示、分享、讨论,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动物的亲近感、好奇心,知道了怎样才是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了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对实施过程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整个课堂教学创设三次闯关的情境,将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分散其中,意在落实课堂目标。纵观课堂教学,三次闯关给学生创作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最后,将知识点编成儿歌,成为板书,潜移默化的落实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通过不同情境的表演,体验动物的心声,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交流的真切、真诚。不伤害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一句句精彩的回答,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年级的孩子要多给方法,小组合作前,我先通过小猫的例子一步步教学,然后总结方法。这样,小组学习时孩子们就“有法可依”。明确的分工,充分的课前准备,也让课堂上的小组合作真实有效,每个小组的交流展示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给予他们的阵阵掌声就是最好的评价。课后作业的布置我力求体现道法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紧紧联系本课的学习,让大家科学养蚕。在体验与实践中,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这也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我还将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教学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二,教学设计减少环节,突出重点,不要华而不实。特别要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远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创设每一个情境,珍惜每一次体验,重视每一回交流,引导每一组合作,给予每一句鼓励……让有声的教育变成春风化雨,这样的道法才是孩子们德育的圣地。我将执着于道法,绽放于勤处!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2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而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因此我在本课的设计时以情感升华为突破口,畅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必须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是写好话的前提,只有使学生放下包袱,敢说,乐说,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才会有表达的自信心,才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见解,为写话奠定基础。所以,整堂课教师语言亲切,生动,活泼,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架桥铺路。自由交流,教师注意指导。

我知道学生肯定不能一下子把动物的样子说清楚,因此我教了一篇范文:可爱的小白兔,学习小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仔细的态度,把小白兔的样子特点写得非常详细。接下来我是教学生一起观察小花猫,学着把小花猫的形态样子写清楚。在观察小花猫的图片时,孩子们不能把小花猫各部位的特点用准确的语句写出来,因此我就自己出示一些好的词句,让孩子们接受,并运用。然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小花猫的样子,一些孩子都能说出来,说到位。

接下来就是写的环节了,孩子们刚开始不知道写什么,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大都写小兔,小猫,小狗,等他们写好后,我发现他们的写作中有很多错误,需要老师慢慢纠正。有用词不准的,写得不恰当的,有不会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在我纠正之后,他们都有了改正。

本堂课,学生发言的热情很高,但是,在介绍小花猫时,虽然我已经为他们作了示范,可是他们在自己介绍的时候,还是记不住,会说敢说的人不多。我还发现一部分学生在表达时,词语用得不够准确,语句较为混乱。我想,写作要靠日积月累,平时教学中教师还应多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注重字词使用的准确性。

低年级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他们爱听,爱看,爱玩,爱问。因此,这节课通过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猜谜等方式,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说话,练习写话,激发孩子写话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让学生感受到写话是一件快乐的事。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3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但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活动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模仿力、表现力。以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注意聆听,养成细心的习惯,把学生对动物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对音乐的兴趣,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

我在上歌表演《两只小象》和听赏乐曲《荫中岛》时,由歌表演这一线索扩展、加深,锻炼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现能力。还通过为小鸟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对学生进行怀古教育、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如在教《两只小象》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韵律感,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表演欲和创编欲,让学生用自己的表演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孩子们学的高兴,跳的开心,在这种状态下,把学生又引导到欣赏《荫中鸟》中,学生的兴趣很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初听乐曲时,学生说“小鸟们高兴地在树上跳来跳云叫着、笑着、玩耍着”接着老师出示画面小鸟的家时,学生说:“小鸟的家破了,小鸟们伤心难过”,子们的心情也不好了。当我说:“我们大家一起来为小鸟们建一个新家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并以小组为单位为小鸟们创作了许多美好的家。一幅幅作品展现在大学的面前,大学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在音乐中、欢笑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4

本课主要目标是

1、会使平面纸经过折、剪等方法制作成站立的小动物,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特征,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外型,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可爱及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3、通过制作可爱的动物,激发爱护动物之情,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此课教学中,

1、通过“我说你猜”这个小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且启发学生回忆,抓住动物的特征。同时联系上节课我们学习《狮子大王》这一课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上节课为本课的内容作了铺垫。

2、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比较不同动物的形、色、动态,发现动物的美和可爱。同时利用网络、网脉这个平台,让学生们自己寻找喜欢的动物,同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3、在问题设置上,我讲究难易度适中,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学生主动参与4人小组讨论,积极进行探究。同时利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

4、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及时的巡视、检查、反馈,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不会的问题和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会拿出来给大家在讲解,同时将问题列出,在下一个班级讲的时候,尽量不让同样的问题在出现。

5、当然,不足之处也很多,比如:

(1)、对动物的制作虽然能够抓住动物的特点,但是制作上不够精细,很多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做的就你比较粗糙,很多边缘线间的不够整齐,当然,这也是学生年龄小存在的问题,虽然给学生强调到了,可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做不到。

(2)、对材料的想象运用不够巧妙,创意不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很多颜色不敢大胆运用,大多的颜色比较单一。

(3)、学生不具备直接剪的能力,大多数学生都是先画在纸上,然后在剪下来,这样的话,一个方面色彩会单一,另一个方面学生画的边上有线,不够美观大方,同时速度也比较慢,当然在我改善了教学方法和过程时,我还是发现效果不大,所以就让学生先画出来,然后在剪下来,只是在画的方面给学生进行了提示,比如大小、方式、线条等等,这样学生就做的好多了。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15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大多数动物以它憨态可掬的模样惹来小朋友的喜爱。对于小朋友来说动物可以是他的家人,可以是他的朋友,动物使他们增进了孩子的情感体验,懂得了爱护动物。

在“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幼儿一起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动物图书和动物卡通头饰等。为了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我们针对幼儿感兴趣的东西着手,如近期流行地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深得人心,通过阅读“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书和制作卡通动物头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学习活动“各种各样的鱼”更使孩子们感受到了鱼的多种多样的名称,通过观看图书,孩子们对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热带鱼产生了浓厚地兴趣。而美工活动“美丽的热带鱼”就使活动得到很好的延伸,老师将孩子的作品张贴在墙面上大家共同分享各种各样的鱼的美,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使他们喜欢这些动物。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提供棉签和各种颜料,让幼儿尝试制作棉签画“有趣的螃蟹”。这种新颖的绘画方式让幼儿对螃蟹产生了兴趣,有的幼儿带来螃蟹在自然角中供大家观察欣赏。这让小朋友一发不可收拾,除了螃蟹还有带来了金鱼,小蝌蚪等,丰富了班级自然角。每天小朋友都要到自然角观察这些小动物,并带来了各种食物来喂养他们,孩子们沉浸在小动物成长的快乐中。但其中一只螃蟹地死亡却让孩子们体验到忧伤,“老师,螃蟹为什么会死,是我们没有照顾好吗?”

“老师,它是不是冻死了?”“老师,它是不是太孤单了,才死的?”各种各样地问题接踵而来。是啊,就算我们照顾得再周到,但小动物的生命毕竟是脆弱的,夜晚的到来,我们却不可以照顾到。于是,大家通过讨论决定将它们带回家中好好地饲养,并让饲养地小朋友定期带来小动物的照片让大家看,了解动物地成长过程和它们地变化。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激发了孩子对动物的兴趣,许多孩子从原来欺负小动物到懂得爱护小动物,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让孩子们变得更懂事。

9.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反思 篇九

面对这一切, 我的第一反应是想拍着桌子大发雷霆, 然而, 在我的脑海里却陡然浮现出这样的顺口溜:“猎奇心理———跟着时尚走, 摆阔心理———跟着名牌走, 攀比心理———跟着大亨走, 从众心理———随着大流走, 享乐心理———跟着懒汉走。”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教师对当下学生消费心态做的一个归纳, 今天, 在我们职校生的身上这些心态再一次被暴露和呈现出来了。面对这一切, 我作为一名德育教师, 发怒责骂的对象应该仅仅是学生吗?难道我们自身没有问题吗?我们的教育没有缺失吗?

我走上讲台, 用平和的语调请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开始上课。接着, 我说:“今天大家先来说说自己在国庆长假里都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学生A:“长假里我和家里人去海南旅游了, 因为是旺季, 旅行社收的费用比平时要高, 但是吃得住得都不好。玩得也一般, 景点全是人, 回来看照片都是集体照。海也没下成, 每个景点都耽误时间, 路上车多也慢, 就把在海边自由活动的时间全占了, 真是花钱买罪受。” (引起不少同学的共鸣)

学生B:“我没出去玩, 这几天在家睡觉、看电视。头几天觉得挺幸福的, 抱着一大堆零食看电视, 累了就睡, 睡醒继续吃。但总这样就没意思了, 后两天特别想上学。” (感叹声)

学生C:“我天天上网打游戏, 战果不错, 过了两关了, 但是有点头晕眼花, 屁股也酸。” (大家哄堂大笑)

学生D:“我放假前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规划好了这几天的安排, 其中三天主要安排了学习型的娱乐项目, 听了几个讲座, 看了一出话剧, 听了一场音乐会。一天去了公园, 因为担心人多, 所以选了个小公园, 还不错。一天去了近郊看亲戚, 顺便也算郊游。一天安排了家庭聚会, 在家里吃饭、唱歌、打牌、聊天, 很开心。最后一天休息调整, 准备第二天上学。现在看来, 这个假期还是蛮充实愉快的。” (羡慕声)

……

就着同学们的讨论, 我顺势将话题引入了今天要授课的范围。

一、问题导入新课:树立科学消费观

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经历, 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都是七天假, 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充实, 有的人觉得无聊?都花了钱, 为什么有的人花钱得到了快乐, 有的人花钱买了罪受?”

学生一:“因为没有计划安排好。”

学生二:“因为计划安排得不合理。”

学生三:“因为没有考虑周全。”

师:“不错, 面对生活, 面对消费, 我们不能仅仅凭直觉和兴趣。生活是门艺术, 消费是门学问,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 会不会消费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

二、引导分析:生活消费的内容和生活消费的层次差异

师:“刚才大家说的假期里的生活, 每一项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费用, 即便睡觉, 也需要有床和被子, 也就是说, 都是消费活动。请大家分下类,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哪些消费类型?每一类型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甲:“去听讲座和看话剧属于精神类的消费, 应该是较高层次的。”

学生乙:“上网打游戏也是精神类的, 但是较低层次的。”

学生丙:“吃饭、吃零食都是物质类的, 但好像有的层次高, 有的层次低。”

师:“那能进一步说说什么样的吃是层次高的, 什么样的吃是层次低的?”

学生丙:“譬如有的人吃汤饭就是层次低的, 有的人吃鱼翅就是层次高的。” (笑声、掌声)

师:“对不对?大家看看教材上的观点, 然后做个评价。”

学生丁:“他说的不完全对, 当我们吃饭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时候, 是属于较低层次的消费, 就是书上说的生存需要消费;而我们吃鱼翅, 一般来说是为了愉悦自己或者愉悦别人的, 应该属于书上说的享受消费。但是, 享受消费如果是出于炫耀或者其他目的的, 就不应该说是高层次!” (掌声)

师:“非常好!从丁同学的回答中, 我们可以看出, 消费不仅仅存在一个消费结构的问题, 还存在一个消费方式的问题。”

三、引导探究:合理的消费结构和科学的消费方式

师:“在四位同学的假期生活描述中, 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安排?为什么?”

绝大多数同学:“最欣赏D同学的安排, 有物质有精神, 有休息有娱乐, 有发展有享受。结构合理, 安排科学。”

师:“如果现在让你规划国庆七天假期的安排, 你会怎么样安排?”

学生1:“我喜欢旅游, 但我会提前做好调查, 找个人比较少的地方, 甚至可以用自助游的方式去, 提前一个月把行程路线安排好, 提前一个星期把东西准备好, 让自己玩得开心。”

学生2:“我比较懒, 不想乱跑。但我也不会整天在家, 中间安排几天可以去走走亲戚, 也可以约朋友来家里, 大家一起包饺子, 吃火锅。”

学生3:“我喜欢上网, 但天天上也会累, 我可以去参加些网友的聚会, 还可以响应网络的号召去参加些看望孤儿、义卖捐助类的网络公益活动。”

……

四、回归情境:合理消费不忘勤俭, 科学安排注重节约

师:“我们说, 家庭生活消费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它其实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体现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健康、合理、文明的个人消费既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刚刚大家都想到了合理地安排消费结构, 但有没有想到我们的消费受到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的制约:你们花的钱是谁的?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父母辛勤工作给我们提供消费资金,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资金?”

所有学生:“不能浪费, 不乱花, 要珍惜。”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 那么现在请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 看看你的脚下, 我们该怎么样体现我们爱父母的心, 该怎么样真正去珍惜父母给我们的钱?怎么样去表现出我们是个有素质的、懂消费的现代人?”

下课铃响了, 当我走出教室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开始在清理自己周围的垃圾, 有的学生在对同桌说:“明天开始, 我们不出去吃饭了, 带饭来学校蒸, 我妈烧的牛肉可好吃了……”

五、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陶先生的话中, 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教学工作中, 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探讨“科学消费”, 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合理、文明的科学消费观念。教学过程的展开以当时班级内所体现的消费状况为情境, 结合国庆长假学生的消费感受进行自主探究, 是情境引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运用。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讨论、研究, 学生能从直观上感受到合理安排自己消费的重要性, 在课后自觉收拾地面垃圾的行为体现了对自己过往消费行为的一种反思, 学生间关于今后午饭的安排的对话将课程理论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将“知”转化为“行”, 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指导生活的德育课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德育课程, 也就是说, 德育课程生活化是德育课程的最高境界, 也是终极目标。

如何做到让德育课教学回归生活并指导生活, 注重德育课教学的生活化?这是当下我们德育课教师必须研究与实践的一个新课题, 需要示范与引领。因此, 德育课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强调学习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成为德育课课程生活化之要旨。强调德育课教学的组织、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 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 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 同时丰富其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 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 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要让学生懂得:课堂小天地, 社会大课堂!德育课教学应当超越课堂, 回归生活,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领悟“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和谐共进”的深刻内涵。真正学会观察生活, 做有心之人;学会感悟生活, 做有爱之人;学会理解生活, 做有德之人;学会体验生活, 做有用之人。进而达到德育课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菊.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J].现代教育科学.2009 (4) .

[2]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10 (6) .

[3]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8) .

上一篇:财政局办公室述职报告下一篇:教师节感恩老师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