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2024-09-11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精选11篇)

1.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篇一

王张营小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全面贯彻和落实:“三步六环”模式教学,实施新课改也是更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常规要求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学生等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上认真落实,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双方共同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教师教学要有教学工作计划,班主任要有班主任工作计划,教研组长要有学期教研组教研计划。

2、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要充实具体,既要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反映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点,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明确,措施方案切实可行,书写工整规范。

3、学期教学计划必须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内完成并送交教导处,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按正常教学进度提前一周完成。

二、关于备课

1、备课要渗透新课程理念,要创新教法。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及教具,备教学设计,备能力培养措施,备德育美育的熏陶。

2、备课形式不拘一格,给教师留有空间。备课以实用为标准,不求形式上的统一。

3、教师可选用一定数量的经典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广大优秀教师设计出了大量的优秀教案,对于那些经得起推敲,适合“学情”和“教情”的教案,教师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经典教案”还应包括教师自己以前使用过的很成功的教案。当然,教师在使用这些优秀教案时要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作必要的调整,使用后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备课要求(1)备大纲(课标)与教材。依据大纲(课程标准)搞清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序列,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保证传授的知识正确无误。(2)备学生。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和可能,确定教学目标、训练密度与方式方法。(3)备练习(复习)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设计练习题和作业。练习内容要紧扣教材,有针对性;练习形式要体现学科特点,有实效性。(4)备教学思路。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优教法,探求最优学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要体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三、关于讲课

1、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违者作缺课处理。

2、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3、上课前应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或其它物品,不许做与本堂教学无关的事(如接电话等),不能坐着上课。

4、教师必须到点上课不迟到,到时下课不拖堂。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5、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实物、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6、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7、教师做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参观等,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安全事项,考虑要周密,组织要有序。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讲清有关体育安全常识,不能放羊式教学。

8、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9、教师上课要努力实现各科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每一堂课的质量。每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应与时俱进,要符合新课程要求,并能随机应变,以学定教,具备良好的教学机智。

10、课堂教学要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给不同学生予不同的发展,进行优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特色教育。

11、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12、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3、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氛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辅导学生

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渠道,要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1、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尖补差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开辟第二课堂;对差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用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习成绩。

2、辅导学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需要。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辅导要遵循鼓励与表扬的原则,使学生愉快的学习,不断增强其自信心。

五、批改作业

1、作业布置

①严格按教育部的规定布置作业,控制好作业时间和作业量,严禁布置机械、重复和超量的作业。

②作业的设计上提倡布置自主性作业。即难度自选,数量自选,形式自选。A、难度自选——根据学习目标设计ABC三个等级的作业。分别体现学科综合能力的运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等。A级作业适合于程度较高的学生,B级作业适合于大多数学生,C级作业适合于程度较低的学生。

B、形式自选——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不同爱好、不同水平,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供学生自选;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练习,激励主动学习。

2、作业批改

①学生课堂作业一定要批改及时,除习作外,其余作业原则上当天或次日批改,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

②批改少用“×”符号,多用“______”、“?”等提示符号,多用激励性批语。评语有针对性、启发性和鼓励性,典型错例要记录,要及时反馈信息,切实做好订正工作,作业批改采用等级制,写清批改日期。

③加强作业讲评,每个教师要有作业批改记录,认真记载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及典型解法,帮助学生总结得失。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览,特别优秀的作业应在学生中传阅,有创见的应予以表扬、鼓励。

六、考核与评价

1、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察、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试、作业检查、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察,由教师自行组织;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2、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优、良、中、差)的评价办法。

3、单元内容教学完毕要及时组织单元测验,测验内容以大纲(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突出“双基”,体现能力,难易适中。

4、单元测验要及时批改、讲评,及时进行质量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等。

5、期末考试结束后,要认真填写成绩统计表,进行全面质量分析。书面质量分析含以下内容:考试概况、考题分析、质量情况、改进措施等。

6、学期结束要认真进行学期成绩评定。比例是平时占60%,期末占40%。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7、每次考核情况都要及时向家长反馈,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期末考试结束及时交各班主任记入学生学业档案。

8、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及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七、关于课改和校本教研

1、每位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课改教研活动,并能围绕活动中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坚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2、各教研组每周按单元重点、难点,由教研组集体研究备课一次。

3、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集体研讨,互相学习、听课、评课,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有记录。每学期上交一份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遵守教研纪律,不无故请假或迟到早退,课改教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考勤奖惩。

4、每学期举行校级教学研讨活动8——10次,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教师要积极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任课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课。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

王张营小学

2013年春期

2.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篇二

一、确定常规内容

每学期的开始, 教师就要将学生需遵守的常规要求确定好。课堂常规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课前常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课前常规和学生课前常规。教师课前常规主要涉及到备课与教案的编写, 对学生课前状况的了解以及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检查。

学生课前常规包括上课的集合地点、队形、集队要求、服装要求、请假要求等。其中集合地点要固定, 不要随意变动, 以防止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到场集合。如需请假, 必须要求学生向教师请假。三年级以上必须写假条, 写清请假的原因, 最好有家长签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随意请假情况的发生。请假的学生不允许在教室滞留 (腿受伤除外) , 要到室外根据身体的状况进行教师安排的见习活动。

课中常规主要内容应围绕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 努力完成每次课的学练任务, 锻炼认真积极, 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等方面制定。从队形队列的要求, 到准备活动的精神面貌, 都可作为常规的约定形式。如师生问好, 长短哨音代替稍息、立正的口令, 集合解散的方式, 队形变化的手势等。教师的课中常规包括检查学生执行教师要求的情况, 课结束时,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 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课后常规教师除了安排相对固定的小助手收拾器材外, 还应对学生离开操场做出规定。为防止学生一哄而散的场面, 可以在常规中明确规定离开时必须整队出操场, 其实也就是“向左 (右) 转, 两路纵队, 起步—走”一个口令就能解决的。

二、着力培养小助手

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离不开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这些小助手。选择那些既有责任心和荣誉感, 身体素质又较好的学生担任班级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可根据个人的特点分配相应的任务, 如考勤记录需要有耐心又细致的学生担任, 搬运器材则需要稳重的孩子, 活泼爱动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尝试轮流负责集合整队、领操、指挥调动队形和保护帮助等活动。在分组教学练习时教师可以把课的重点、难点、组织方法传授给他们, 使他们能在互助学习中加以运用。体育委员要提前与教师联系, 获知学习内容和所需器材, 协助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另外, 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为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三、立足课堂, 落实常规

常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 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按常规内容逐一进行落实, 可以从最基本的师生问好、着装、整队入手, 结合走好路、做好操、跑好步, 给学生一个可以达成的目标。课堂练习中, 常规要求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如果在学生“玩心正浓”时吹集合哨, 很难及时将学生“吹”回来,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给学生确定一些信号, 如集合哨响起后, 教师伸出五指, 同时喊出“五、四、三、二、一”倒计时, 让学生在练习状态能很快停下。在落实常规内容的过程中, 不能忽略评价的功能, 也不能吝啬表扬与鼓励。要及时正确而正面地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 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对那些特别好动, 不能很好控制自己言行的学生, 一旦有了进步, 一定要夸夸他, 给他鼓励并认可他的良好表现。可以根据学生遵守常规情况和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与表现作为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依据之一。

四、反复抓, 抓反复

良好课堂常规的建立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在常规建立过程中, 学生必定会出现一些未改正之前的行为, 这都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提醒, 要根据出现的“回潮”情况加以引导。加强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和要求, 只有“反复抓、抓反复”, 克服“回潮”现象, 才能使体育课堂常规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特别是那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的学生, 学生在遵守课堂常规的方面一般比较差。这些孩子是常规“回潮”的主流。教师不能因此而一味地加以批评和指责, 要耐心细致地和学生交流, 找出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课堂中结合学生现有的优点, 鼓励和督促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学生会逐步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进步。

五、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体育教师应着装规范, 举止大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学生。比如, 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要提前布置好场地, 准备好器材; 要坚持提前一分钟到操场侯课等。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讲解准确、语言精练、动作规范、教学组织严密、教法合理、知识渊博、关心和爱护学生、及时总结反思。

3.浅淡小学英语教学常规教学 篇三

小学低年级学生也是语言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小学低年级开始英语的学习将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活动形式,已成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又究竟如何开展英语常规课堂教育活动呢,笔者在实践中很注重这一环节的实践。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并综合牛津英语的特点,对英语常规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制定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也是最初目标,最基本的目标。如果学生能对英语感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减轻幼儿学习的心理负担,使幼儿乐学好学。所以,英语老师要把握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情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生动和真实的学习环境,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生动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认知目标。语音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让学生正规的语音教育将对于以后说英语打好基础。心理语言学家证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在语音方面,与中学生相比,小学低年级的音域宽、精确区分语音的感受能力及语音的模仿能力与再现能力强,语音的可塑性大,负迁移小,易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主要是以听、说、读为主,让他们在语音的环境中深度熏陶,通过反复听、反复说,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形成语音定势。

3.社会适应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能用英语对话,能听懂简单的英语,主要是提高学会开口用英语的能力,即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用英语交往的环境,让幼儿在自然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培养交际的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常规安排

1.时间的分配。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与其它文化的时间是一样的,以一节课时间为准,小学通常在35分钟或者40分钟。

2.教学过的常规。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一般采用五个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恰当的处理这五个步骤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步准备。在时间安排上为2~3分钟,通过问好和热身,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幼儿学说英语的兴趣。热身运动的选择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长,可短,可跟着老师说,可自己说,也可以采取问答式的,最好能选择与本次内容相关联的热身运动,自己也可改编或者创编热身。只要幼儿感兴趣,喜欢说,就是合适的。

第二步复习上节课内容。时间安排上一般为2~3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或者复习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

第三步新授本节课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初学,时间安排上一般为5分钟左右,初步学习新课需要用到的单词或词句。新授的步骤主要为三步,第一步导入,导入要学的单词,并明义,对于句子来说,要从最后一个单词说起。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有的教材有光盘还可用光盘导入。第二步纠音,多用正确清晰的音去替代错音,尤其是差一点的学生一定要多鼓励,让他们大胆发音,对于长音、短音,可加一句话来提示。第三步领读,老师最好不要反复读说,以致让学生失去了跟读的兴趣,以领读3次为佳。

第四步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主要复习本节课新学的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一般为9~10分钟,通过不同的游戏操练巩固的过程,游戏复习的步骤为三个:第一步集体游戏复习,第二步分组游戏复习,第三步个别游戏复习。游戏的种类很多,从规模上可以分为:适合集体玩的游戏:大小声、吹气球、爬楼梯、木头人、一口气等;适合分组玩的游戏:金手指、魔眼、分小组比赛等;适合个别玩的游戏:开火车、传电、扔炸弹、大锤子等。以上各种类型的游戏可穿插使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应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操作的游戏。

第五步布置作业。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有必要的,主要是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回家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比如在家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读,或者指读卡片,也可以与家长一起比赛,看谁读的好等。

【参考文献】

[1] 袁新萍.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教研),2011, (03)

[2] 孙亚莉. 反思新课改下英语课的误区 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革新,2007, (07)

4.教师课堂常规要求 篇四

课前准备:

1、课前每位教师先于进度一周进行个人备课,按照备课要求做到“六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学法指导。“四有”即“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四精”即“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练习、精心设计作业”。编写教案时要完整。做到“十有”:有教学内容,有教学目的,有重点难点,有教具准备,有课时安排,有教学过程,有教法与学法指导,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有教后小结,有板书设计等。无教案不得进课堂上课。

上课:

1、预备铃响后,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以目视促使学生尽快安静,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师生互相行礼后,开始上课。

2、教师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随便离开。如安排有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做法。

3、教师上课衣着整洁、朴素大方、教态自然,不坐着讲课,不接打电话,不在课堂上吸烟、喝水、看书报杂志等。

4、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学生课堂常规要求》,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纪律,在授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5、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和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可以严格,但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入课堂。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6、体育课应至始至终按照教案组织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组织学生游戏时,所有学生必须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要有安全保护措施,不能将游戏活动变成“放羊”,也不能提早下课。板书

课堂板书要认真设计,书写要工整、流畅、规范,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书写速度。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要注重实效,既要有质又要适量,旨在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杜绝重复性、盲目性、机械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批改

1、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不得由他人代劳,更不得让学生批改。

2、批改作业后要及时讲评、辅导。对作业中显现出的普遍问题要及时进行全班讲评。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尽量当面批改,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凡是有错题,均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对订正的作业同样要进行批改。批改作业均用红笔。

3、对学生作业的评定要公平客观,统一标准。对的打“√”,错的打“×”,打勾要规范,不能连勾带拖,要有适当的评语,立足鼓励。作文批改:

(1)作文批改要有批有改,形式多样,一般在一周内完成。(2)教师批改时要圈出错别字,改通句子,理清层次。根据作文内容写出不同形式的批语,评语力求富有启发性,用尊重和鼓励的语言,以提高习作能力为目的。

(3)批改符号统一,用修改符号修改,让学生一目了然。(4)根据学生具体的写作情况,应适时采用面批的形式,当面予以指导。

5.教师教学常规及要求 篇五

(试行稿)

一、计划总结

1、认真学习所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2、系统钻研全册教材,明确编排特点,整体联系;确定重点训练项目;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3、客观地分析、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增强计划的针对性。

4、学期教学计划有学生基本情况和教材整体分析,有全册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有全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有教学进度。

5、各项活动结束和学期末要按要求撰写总结并及时上交相关部门。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学校备课本着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二次备课,教后反思”的备课思路,本学期可以使用电子备课模式,教师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功能,但绝不可以直接转载网上教案和资源,成为个人的备课。每节课必须要有纸介教案。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考虑教具和学具的选择和应用,以什么为主及其使用时间、使用方法和发挥的作用。提高师生制作教具和学具,力求恰当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统一备课格式要求

(1)单元备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格式:

单元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排特点等)——单元教学目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分列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分配(2)课时备课

①多课时备课(适用于由2个以上课时完成语文、音乐、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学科)

总: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数

分(即每课时):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②单课备课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③特殊课型备课格式

A、语文作文指导课

作文内容——作文要求——指导重点——指导难点——指导准备——指导过程

B、语文作文评讲课

作文概况——作文优点——作文缺点——评讲重点

C、新授课

课型——教学内容——教材简析(含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D、练习课

格式同新授课,教学过程中包含基本训练、练习指导、深化练习三个环节。

E、复习课

格式同授课,教学过程包含基本训练,复习指导,综合练习三个环节

F、体育课备课按专用教案格式要求备课

④综合实践活动课备课

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交流评估——活动

反思

4、同年级同学科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5、实行超周备课制度,语文、数学、英语超半周备课,其它学科超一周备课。

6、每篇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要备有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

7、备课要坚持“十字决”:阅读(通览教材、把握内容)→ 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所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切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教法(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生,组织教学结构)。

8、改变课前准备目中无人的状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态,教师一切行为者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教师备课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鼓励教师在教案中增加“学情分析”。

9、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取“联”、“析”、“化”的态度,即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对自己过去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要结合不同的班级实际上及教改要求,做到“教老课、有创意”,切不可 “陈案再现”。

10、为杜绝“个人备课,资源共享”的表面文章,提升备课质量,对集体备课做以下要求:

(1)定时定点。(会上讨论决定)

(2)确立主讲人。按备课分工轮流主讲,教研组长带领组员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大家畅所欲言,特别提倡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观点。

(3)保证提前备课。各主备老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提前一周将所主备内容在备课组交流、讨论,以保证有充足时间内化修缮,进行个性化修改和反思。备课组长认真把关,如实记载,不得有延误备课的情况发生。

(4)做实“个性化修改”。各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特点进行修改与反思。这种个性化的修改与反思,主要包括教学环节的再设计,教学过程的再评析,教学效果的再反思。在个性修改中,倡导注重创新,注重实用,注重个性,并在教案上得以显现。

(5)留有资料。教研组长要确定专人将集体备课时各人的发言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上课

(一)上课前

1、设计好有质量的教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2、上课必须提前2分钟到教室候课,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及精神面貌;进专用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上课的学生,由任课老师负责,在上课铃声响前到达专用教室。

(二)上课时

1、按课表上课,按时均衡地完成任务。未经教导处允计不得随意换课、让课、停课;不得迟到或中途退出课堂;下课不得延堂。

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常用的教具、小黑板、卡片、资料等必须在走进教室前准备好。学生所需学具必须提前一天交待。

3、要坚持用普通话,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抑扬顿锉,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切忌使用口头禅、带尾话。

4、坚持文明教学。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上课的基本权利,不在课堂上大发雷霆,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打断学生的讲话,不拍打讲桌,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学生

5、教态和蔼可亲,教风严谨扎实,精神饱满,衣着整洁,不准坐着讲课;学生做作业或读书时,要巡回指导和检查。

6、注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上课可以使用教鞭,板书工整,设计合理,字迹大小适宜;不准写草字或繁体字、自创简体字;不用手掌擦黑板。

7、课堂教学中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提倡整合、强调体验、关注合作、尊重差异、倡导开放、深究取舍,把时间花在刀刃上,突出“实”和“活”。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反思、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我校引导主动学习实验倡导的五大教学观:(1)放手,给予学生主动学习机会;(2)疏导,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3)授法,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钥匙;(4)鼓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5)减负,拓展学生的创新天地。

8、教师上课时不接(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中途不离开教室,无特殊情况不坐着授课。不提前下课,不拖课影响学生休息及下堂课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留有充足的作业时间,切实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9、进一步调整课堂教学的评价导向。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但必须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是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10、体育课、实验课、微机课,学生应列队上下楼。

11、体育课、实验课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留意对有关器材的检查

和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12、随时向同行和家长开放课堂。

(三)上课后

1、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反思教案,写好教学后记(反思)。教学后记(反思)一定要及时写,教学反思主要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失误、深刻的感受、得意的做法、宝贵的经验,学生学习中的亮点、困惑,教学时的“灵机一动 ”、新的教学火花……要抓住某一点具体地记录,做一些实在地分析、反思。数量按照教案总数的百分比来衡量。教龄l—3年的教师反思应达80%以上,30周岁以下教师应达60%,50周岁以下的教师应达30%,其余的教师一学期至少30篇。教导处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指导学困生作业,优先批改,及时反馈,加强作业习惯的指导和养成。

3、扎实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关爱后进生(特殊学生),提倡每天送给后进生“三个一”:送一个微笑,给一次鼓励,进行一次交谈。进行后进生转化有效途径研讨,建立后进生档案,汇聚教研组集体力量,研究本年级后进生特点,针对学科教学质量目标,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补差方案,力争不产生新的后进生,转化已有的后进生。

四、听课

1、每位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

2、听课要有计划,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开学初要作好全学期听课安排。

3、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或了解情况、或研究教法、或总结经验、或解决问题、或拜师学习、或共同探讨、不能盲目的、应付式地听课。

4、听课要作好准备,熟悉新课标和教材,做好“假如我教这一课”的设想。

5、每学期,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领导和教研组长不少于40节;教师听课:教龄1-2年不少于40节,3-5年不少于30节,5-8年不少于20节,8年以上不少于15节。

6、听课要认真,要专心,仔细观察学生动态,做好听课笔记。记录内容为:教学思路、方法,如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及学生课堂上活动情况,不能单记板书。听课不迟到,若几人一起听课,不得在课堂上随便讨论。

7、听课以后要同授课者交换意见。可在听课后立即进行,也可以听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讨论。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后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评课或总结,每位老师要写好评课意见。教研组长做好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检查(备案、存档)。

8、交换意见或评课必须一分为二,必须保持平等态度,要中肯地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供参考,评课要着重分析教学目的是否明确,落实如何,教材处理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师生交流是否得当。

9、听课后至少要写出听课随想三条,对每节课进行评价。(以听课记录记载、教研组评课总结材料为准)

五、作业

l、作业布臵要精选,不布臵重复性作业,不布臵超标的作业,废除“题海战术”,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布臵作业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2、作业目的明确,突出重点,照顾一般,与教学进度同步,作业设计分量适当,难度适中,分类要求,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关注作业书写质量,保持作业本端正、整洁。

3、作业种类设臵。语文:课后及单元练习、作文。课后练习一课一次,随教学进度完成。另外,7-9年级均应让学生写日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设专用笔记本,密度控制在每周1次,可适当增加。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次/课时。英语:课堂练习,随教学进度根据需要布臵(但教学计划中必须明确)。美术随教学进度原则上要求一课一次(含画画、泥塑、剪纸、制作等)。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可布臵课外练习。体育、音乐、微机课,可以不做书面作业,但应提出相应的训练方式或实践

性作业,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检查,其中,微机课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学习笔记。

4、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保证80%以上的学生在课内完成,课间、午后一般不布臵课堂作业。

5、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批改符号要规范,要给出作业等级,写上批改日记。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及时发现,并做记号,有二次批改痕迹。作业批改要宽容,要给学生修改的机会,尽可能不人为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作业批改要求:课堂作业均要求全批全改,随教学进度及时批改,不得滞后,更不允许连批。家庭作业有布臵、有检查、有批改。作业强调以老师批改为主,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改互批为辅的作业批改方式。学生自批自改的作业应明确错误,留有批改痕迹,并指导学生及时订正,打好等级。批改作业时一律使用红色钢笔墨水,作业正确的打“√”,作业错误应记“○”符号批注或打“×”,学生作业中共性的、个性的错识应在记载本或教师工作手册上做简要的记载,反馈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闪光点和问题,并对作业本中普遍性问题及时给予讲评,并督促学生及时更正。作业评价分书写、正确两项用“优、良、中、差”或用分数分别评价。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历史、地理、生物每周不少于1次;体育、音乐、微机课,可以不做书面作业,但应提出相应的训练方式或实践性作业,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检查,其中,微机课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学习笔记。

7、作文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

精批数量为三分之一,要求先通览后细批,加眉批总批;略批数量为三分之二,要求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选择共性问题,以供评价。其中大作文本的批改,建议要写出眉批或总评,至少每学生一学期7次作文有老师的评语,每生每学期作文不少于9次。7-9年级要布臵学生写周记(小练笔),每周不少于1篇,教师要认真批改。

8、单元测试: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随教学进度及时进行测试,全批全改,并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9、上交检查作业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临时抽查达90%以上。

六、辅导

1、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缺课或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个别辅导。

2、辅导要做到三个落实:辅导对象落实,辅导内容落实,辅导时间落实。

3、辅导要做到三个结合: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辅导与学生互助相结合。

4、认真总结辅导经验教训,及时改进辅导方法。尤其要搞好学困生转化,做到辅导记载,重视阶段分析。

5、各任课教师均不得占用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补差,不得将学生叫到教师办公室内补差。

6、不得随意将学困生或其他学生家长叫到学校,若需家长到校,须到教导处说明情况,批准后方可。

7、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评价

新课程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学生时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故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其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如下:

1、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1)评价的内容

它以教师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教师和学生在管理、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非书面的全部成果为评价内容,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性评价。其中,所有书面成果都摆在桌面上,所在非书面成果都以普查的形式接受评价,在内容上,分为“学生书面素质展示”和“学生非书面展示”两大部分。

(2)评价的方法

① 学生书面素质的评价,是将所有能体现学生知识水平、技能、人生价值观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单元检测、月考、期中(末)考试的形式直观、充分地展示出来。原则上是全员参与、全面展示,除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国防环保、微机课科任教师命制试题、阅卷外,其他学科均统一命题、阅卷。教师应及时做好质量分析。

②教学质量评价及标准(见绩效考核办法)

③倡导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即档案)。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学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学习评价结果、行为评价结果、优秀作品、校以上竞赛和奖励结果等。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全程参与,学生反思,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将评价和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将课程和学生发展保持一致,提高评价的效果。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在指导和监控时,教师要侧重指导学生的如何收集资料,完善成长记录袋,定期主持召开成长记录袋的记载、交流与评分会议,发动学生自评、互评,必要时还可引入家长的参与,教师可灵活地运用抽查、集体展示与评比、集体指导、答疑等方式进行指导、监控,促进学生自省与发展。

④实施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奖励。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每个方面,促使学生健康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本着既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既注重现有成绩获得又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既注重知识能力的形成又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注重学校表现又注重家庭和社会表现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综合评价,对部分学生进行

综合评价奖励,从而形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评价奖励的立体框架,让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受教育,都能得到发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评语的撰写。教师一定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本着激励的原则,全面、准确地采用“等级+ 评语”的办法进行评价。评语撰写的基本模式和思路是“优点+鼓励”。“优点”是指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到自豪的“一点”,教师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注意发现,做好记载,指导学生健康发展,并形成良好习惯;“鼓励”是指要用比较亲切希望的语气,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主要不足,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希望达到的程度。为了发挥评语的教育作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评语,谈感受,写体会,引导家长看评语,提意见,搞好交流与反馈。评价办法、内容及要求见《略阳县白水江初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3)评价奖励的类别

①三好学生类:三好学生

②优秀学生干部类: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

③各项活动奖励(4)评选的办法

①学生民主评议投票。

②个人自我推荐

③家长文字介绍

④社会反馈信息

⑤学校特别推荐

(5)评选的要求

①评选取的最高比例为30%,各类奖励允许空白。

②被推荐评选的学生必须是全面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其表现必须让全班同学知晓。

③被评选的优秀三好学生照片及突出事迹在橱窗内进行公示,三好学生展示其照片,其他类型的先进学生公布其名单。

6.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要求 篇六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为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科学管理,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对教师的一般要求是:

1、坚持课前到达教室,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并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表扬鼓励或引导教育学生,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炼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站姿、坐姿,读、写、画、练姿势,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学生的视力。

4、要严格课堂常规,认真组织教学,对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学生要及时提醒、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

5、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可以严格,但不得歧视、讽刺、挖苦、辱骂学生,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6、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做到上课期间不会客,不闲聊,不抽烟,不看报刊杂志,不接打电话,不坐着上课(当堂批改或部分特殊教学活动除外)。要养成既不拖堂、也不提前下课的良好习惯。

一是课堂教学“满堂灌”。新老师初登讲台讲课,总怕自己讲得学生没听懂,所以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会听得越明白。结果一堂课讲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由于老师讲的内容过多,重点又不突出,所以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迷迷糊糊的一堂课下来不得一点要领。我管这样的讲课效果是,老师“贪多嚼不烂”,学生胃口“消化不良”;

二是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上课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结果效果很差。我管这样的讲课效果是,老师像“老和尚念经”,学生却“了无新意”;

三是掌握不好课堂教学时间,这个问题可能更为普遍。有些老师往往有时候40分钟还不到一半就没内容讲了,结果弄得自己不知如何是好;另一些老师是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拖堂。一拖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课堂秩序就不好,根本听不进你在讲些什么。我管这样的讲课效果是,老师“拿捏失当”、学生“伺机乱堂”;

四是课堂教学板书不好。一些老师课堂板书字迹潦草难辨,安排杂乱无章,书写随心所遇、毫无设计安排,根本起不到板书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发挥的功能效果。我管这样的板书叫老师“信手涂鸦”,学生“戏观壁画”;

7.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篇七

1.软硬件设施都比较落后

城镇小学由于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 信息技术课堂多处于人多机少的状态, 多个学生不得不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进行学习。再加上有些学生之前甚至连真实的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 所有这些都给信息技术课教学带来了困难。

2.学校领导重视不够, 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过去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时候, 受传统观念影响, 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 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 所以, 很少去关注, 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 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 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 因此缺乏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3.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技术课没有考试压力, 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 就认为信息技术就不是什么重要的学科。

4.不重视课堂教学常规, 导致课堂纪律差, 信息技术课堂纪律中存在着如下的现象

(1) 学生玩游戏, 玩QQ, 聊天, 却不喜欢听课;

(2) 机器数目少于学生人数, 不能一人一机;

(3) 机器故障率高, 影响正常使用;

(4) 没有投影设备, 影响了演示效果;

(5) 小组协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完成所有的事;

(6) 课堂不安静, 课堂比较吵、乱……学生容易激动;

(7) 学生互评自评, 出现敷衍现象, 比如全是一个分数, 或是全是满分等。

二、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

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学生, 加强规范他们的课堂常规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 可以将信息课堂纪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低年级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 即使是比较成熟的高年级的小学生, 虽然他们一方面会由于自我指导的加强而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 但另一方面, 他们还是需要教师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指导, 希望教师能在背后以咨询或情感支持的形式给予帮助。所以, 在课堂管理中, 教师促成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创设和体贴。目前, 多数教师往往是提供了过多的结构创设, 而缺乏足够的体贴。

2.集体促成的纪律

从入学开始, 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 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信仰和如何行事, 学生常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班级集体中, 有时学生也会因一时的挫折而生气, 但为了不损害与同学的关系, 他们也还是会遵守集体促成的纪律。要尽量培养学生“我为班集体中的一分子”的思想。

3.自我促成的纪律

作为有责任心的、完全成熟的学生, 不但应该遵守教师促成的纪律和集体促成的纪律, 而且还应该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准则,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更好的集体准则。

三、改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常规的对策

1.转变学生观念, 制定课堂纪律

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中, 我都会用来上理论课, 课上我会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重要性, 明白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不学好这门课将会被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会和学生签一份协议, 着重强调学生的上机管理守则, 让他们知道在机房内能干什么, 不能干什么。

2.依靠技术设置门禁门槛, 创造纯净的课堂环境

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不但要从道德规范入手, 建立信息技术课堂常规, 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而且还要注意以技术措施作保障, 创造一个纯净的、健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

3.我们要奖励和惩罚结合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学生的行为是有传染性的。所以, 我们要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对有良好课堂行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一句及时的赞美, 一个满意的目光和微笑, 都能使学生感到无比的喜悦, 从而也带动另一部分学生逐渐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习惯。反之, 对不良的课堂行为, 我们也要及时制止, 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运用奖励从正面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 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不仅仅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 其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让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 只有坚持监督、管理和督促, 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一、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主要表现

为保证学校体育课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学校校实际情况,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主要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

课前常规——

1.穿轻便有弹性的服装和轻便鞋上课,不穿有碍活动的衣着(如紧身衣裤、大衣、拖鞋、高跟鞋、皮鞋等)上课,冬天不戴口罩、手套、围巾上课,夏天男生不打赤膊,女生不得穿裙子上课。

2.衣袋里不装有影响安全的物品(如玩具、小刀等)上课。

3.预备铃响后,要立即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体育委员负责整队,点名清点人数。

4.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因故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事先要向老师请假。

课中常规——

1.上课铃响后,全体学生立正站好,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做与课内要求无关的其他活动。

3.严格按老师规定的队形顺序,动作的技术规格要求,重复次数和组数进行练习并按规定的信号或手势进行轮换。

4.专心听老师讲课,细看动作示范,积极开动脑筋,理解动作要领。

课后常规——

1.认真听好老师的课堂小结。

2.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3.养成自觉、科学锻炼的习惯。

4.协助老师收还器材,妥善保管。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实施的必要性

1.首先,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都很薄弱。体育课在室外进行,要进行身体练习,有些运动项目有身体接触或者与器械接触,无论哪种练习方法,都有意外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这些都需要有严格的纪律作为基础。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如果不能按规范要求自己,不能用统一的思想标准约束自己,体育课将无法顺利的进行教学与练习,就可能产生体育伤害事故。

2.其次,体育教学组织可采用有队形的练习方式,也可采用无队形的练习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练习方式要根据上课内容 、上课类型 、学生情况等而定。组织形式不在于外表用什么方式,而在于收到的实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节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应是收放自如的,如一节排球课,教师在发出练习的口令后,学生能够迅速地散开,有秩序的按照要求练习,一旦听到教师发出停止练习的哨音或口令后,全体学生立即将球拿住,停止练习,看着教师,一旦教师发出迅速成四列横队集合的口令,全体学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集合。

3.再次,新的体育课程的课堂常规与过去不同:过去的体育课堂常规比较固定,千篇一律。如第一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堂内容。第二部分,集体做准备活动。第三部分,主教材内容。第四部分,整理放松。第五部分,小结。而现在的课堂常规比较灵活,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一节练习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入开始部分: 课前老师在小黑板上写好拿呼啦圈做准备活动的三条要求:每人拿一个呼啦圈做准备活动,自己练习呼啦圈,练习时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损坏呼啦圈;听到哨音后迅速拿呼啦圈到教师面前成半圆形集中。这样安排开始部分,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我的“步子”进入主教材的学习。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手段与方法

1.明确提出要求,严抓课堂常规

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上反复强调体育课堂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课堂常规各项规定,并按照要求组织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穿好运动服、运动鞋,处理好有碍运动的物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主动配合教师准备好上课的器材,下课归还器材,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参与态度:出全勤、出满勤。服从配合:一切服从配合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的管理,集合整队要快、静、齐。学练认真:认真学练,上课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防止伤害事故: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放松活动,防止体育伤害事故。完成考核:参加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的考试,自觉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经常坚持锻炼。

2.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课前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一般提前3到5分钟,布置好上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遇到特殊项目,根据需要,还可以早一点到达。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激励方法促进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练习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安全教育,采用防止伤害事故的各种措施:如长跑教学中的控制步频与步幅,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游戏教学中严格执行规则的要求与品质的培养,在体育竞赛中,加强对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

3.有意识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不遵守纪律,甚至出现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象都属正常。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既要严肃批评,又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实施规范的体育教学,保证有秩序的体育教学,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作保证,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创新,都离不开严格的课堂常规。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常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体育课上只有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密组织教学,细化课堂常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嵇明海.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3]体育教学[J].首都体育学院,2012(7).

9.小学生课堂常规要求 篇九

培养习惯

一、课前准备: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桌面的右上方,文具盒横放在桌面正中间。

二、候课:

上课音乐响起,要迅速而安静地走进教室,值周班长提示“静息”,每个学生伏在课桌上“静息”,等待老师上课。

三、铃声响后:

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向外跨出一步立正站好后,再鞠躬向老师问好:“老师,您好!”老师也鞠躬回礼:“同学们好,请坐!”学生再按照要求安静坐下。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宣布下课后,由班长喊“起立”,学生鞠躬说:“老师,再见!”,老师说:“同学们再见”!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后,离开座位,喝水、上厕所、出去玩。

四、举手发言:

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肘部不离开桌面。

五、坐姿、学会倾听:

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左臂在下,右臂在上平放桌面,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或并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专心致志地听,积极思考,边听边想:别人说什么,说的对不对,完整不完整,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陈述、或补充、或更改。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未得教师许可不得离开座位和教室。

六、朗读、默读:

读书时,双手拿书,书向外自然倾斜。站着读书时,不但要按照要求拿好书,还要站直站稳。朗读时,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指读、学习按照要求停顿。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边思考边批注。

七、语言表达:

1、能说完整的话。

2、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质疑时,学会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师(或××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八、握笔姿势:

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往里藏着,笔杆向后躺着,笔尖向前斜着。

九、写字姿势:

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十、合作交流:

10.高二年级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以落实东海县教育局常规管理细致年相关要求为切入口,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抓手,着力推进分层次问题导学,进一步强化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引领年级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营造全年级和谐、务实、敬业、干事的一支教师团队,为进入高三年级时高考备考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一)学案编制基本要求:编写的格式要组内统一,项目要齐全。

1.课型:应注明是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自学课、实验课等。

2.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的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方法: 每一课时采用哪种方法在教案中要注明。

5.教具及课件: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充分使用学校现有直观教具,适当自作教具,每一节课要尽量使用多媒体课件,以便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6.要有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问题的提出要体现层次性(A、B、C三个层次)。

7.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授课、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都应在学案中明确地体现出来。

(二)备课基本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而上课的应作教学事故处理,不认真备课的应予批评和处罚。

2.备课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

3.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前一周备课并写好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法学法、练习作业、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时间安排等,板书设计要富有艺术性,要把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融于一体。板书要凸显一节课的知识结构、解题思路、主干知识,并使之条理化、网络化,以知识表、“知识树”的形式呈现,起到示范作用。课后要有教后反思,教学反思的书写,要及时、准确、求实、简明扼要。要有感而发,并反馈于教学。4.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备大纲,教案必须符合大纲要求;备教材,三个层次结合: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备学生,做到三个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备方法,做到教法、学法两同步。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法应与教法同步,在备教法同时,应围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来指导学法;备教具,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

5.在教师个人超前一周备课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在每周科组活动时间召集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的作用,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评讲。

6.备课(写教案)必须在课前备好。学期备课要在开学上课前备好;单元备课要在教本单元 新课前备好,课时备课要在上新课前备好。

7.物理、化学、生物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仪器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成功、安全。

(三)上课基本要求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务处、年级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

2.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学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批改检查,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候课是一种礼仪,是学校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学校要求上课铃响前二分钟到位进行组织教学(有眼保健操要认真管理)。教师一经进入教室,不许中途出入,不许在课中要求学生出课堂为教师取教学用品。

3.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在课室里不准抽烟,不坐着上课,上课不使用手机。

4.每一堂课要达到下述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讲授正确;(3)重点突出;(4)难点突破;(5)讲练结合;(6)效果落实。

5.教师上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六个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根本的课堂教学总要求,创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三多(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三鼓励(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标新立异)、三结合(教学、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小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要做到培优辅差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学困生辅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讲授要精。讲授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满堂灌。讲授范围、详略依课程标准而定,依教材而定,依教学目标而定,依学生学情而定。讲授的主旨在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讲授的语言做到精要,明白,易懂,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并做到教法与学法同步进行,做到“从教中授法,以法导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学到学习方法,终生受用。7.板书设计要精练,字迹清晰,教态要自然,课堂教学气氛要协调、和谐。8.加强练习。课堂练习一般应在15分钟左右。练习题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内做练习时,教师应当巡视,检查督促和辅导学生,掌握典型错误,当堂评讲。9.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达到100%,学生实验要达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四)作业(学案)布置和批改的基本要求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1.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类型一般有课内,课外作业,有动脑、动口、动手作业。课内、课外作业中应以课内作业为主;动脑、动口、动手作业中应以动脑、动口作业为主。无论哪一种作业,均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种类多样,题型多变,灵活选用,训练严格,书写规范,不合规范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补做补交。2.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外作业。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要当堂消化,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技术课程不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等可以布置调查研究性实验报告)。语文要按教材要求完成背、默等课后练习,英语每节课既要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也可布置10-15分钟的口头练习。

3.控制作业时量,平衡作业负担。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总的自习时间和各科的全面发展,课外作业日总量不应超过1.5小时,总量由年级组控制。4.作业检查、批改要认真、及时。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包括作文)尽可能做到全收全改。周记、日记不作统一要求。对补交和重做的作业要细致批改。批改作业(含学案)实行等级制(优良中差)。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批改后写明批改日期,要保证在下节课上课前把作业本(学案)发给学生。

6.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修改作业(学案)错误之处,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订正的习惯,有能力改正的,要求他们自己改正,估计无能力改正的,重点知识题老师要面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改正,改正后的作业(学案)一律再交回二次批阅。7.布置数、理、化作业题时要分层次,可采取ABC型习题。A型题要求全体学生完成;B型题要求大部分学生完成;C型题则量少难度大,提倡优生完成。8.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摘记,特别是对解题有独创性和错误有代表性的应予详细记录,以作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9.年级组对教师作业的批改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并进行不定期进班抽查。(五)辅导的基本要求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重点是个别辅导。

2.辅导要有计划。定对象,定内容,定时间,定方式。3.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优生,其次是学困生。

4.辅导要讲求实效,教师要做到有热心,有耐心,有信心。要加强学法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

5.早晚辅导:早读课辅导教师要提前在黑板上写好背诵内容,晚辅导要加强查辅力度,督查学生是否掌握今天所讲内容。

三.严禁一些重大教学事故的发生

1.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进教室上课

2.教师上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开教室,提前下课,拖堂,无特殊情况坐着授课,擅自调课,教室内吸烟,酒后上课。

3.教师在上课时,所携通讯工具发出声音讯号或在上课时间拨打、接听电话或收发信息。

4.只讲课不管班,课堂效率低,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知识.

5.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妥善处理,造成事态恶性发展。6.对学生有打骂、停课、赶出教室或训斥、讽刺、挖苦、侮辱等行为;贬低、嫌弃、排斥、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各种方式打击报复学生。

7.歧视后进生;随意拒绝后进生上课,将其赶出教室或学校;不给后进生批改作业。

11.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篇十一

时代在进步,环境在变化,新课程改革正迈向纵深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新时期教师培养的“焦点”和“新增长点”,成为管理思考和探寻的方向。结合学校实际,笔者试从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进行浅述,以求共勉。

一、从教学常规入手,夯实教师成长的基础

教学常规,是教师日常教学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教师成长的起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既可保证学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又能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学校主要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夯实教师成长的基础。

1、以备课改革为契机,督促教师成长。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要素。为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在教管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大胆进行了备课改革。主要做法如下:其一,变个体备课为学科组集体研究式备课,改原来的只注重教学设计为研读教材,关注学生;其二,采用“导学案+教材批注”的模式,改单一教学设计为多方向,多环节备课。其三,重视课堂教学、单元教学的反思或教育故事的叙写。通过备课改革,强化了教师钻研教材,关注学生的意识;强化了教师对重、难点上学法指导的深入思考,强化了学科组集体智慧;强化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等要素。从而督促教师从不自觉到自觉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华丽转身。

2、以课堂为平台,锻炼教师成长。课堂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基地,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强调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要“精”,强调“教”、“学”过程中关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多年来,学校从管理上“聚集课堂”,以校长、书记、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听课小组,采用约课、走进随堂等方式,与教师零距离接触,与教师教学面对面,直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定期举行展示课活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实战,互相观摩,引燃反思的欲望;开展评课活动,教师围绕课堂,唇枪舌箭,针锋相对,激起耀眼的火花;开展说课活动,教师引经论理,透析教材,提升理论的素养。从而达到以课堂为中心,以活动为催长剂,扎实训练教师学科基本功的目的。

3、以检查为导向,监督教师成长。学校在管理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做好记录,及时发现、总结教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悉心与教师面谈,引导反思,促使教师察漏补缺,及时整改,完善自我。

二、着力抓好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策略和必由途径。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教研管理中,首先根据教师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科研目标:老年教师——发挥传统优势,着重经验总结,力求稳中求变;中青年教师——着重组织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围绕学科,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骨干教师——着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反思、总结其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特色,发挥示范作用。其次,以问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科研的有效性。教师在教研组中,提出教学中的疑难点,把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进行问题研究。如:我校数学组,针新课改下的解决问题这一难点,确立了以“如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专题研究;语文组确立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研究等。其三,以课堂案例为导向,促进教师反思成长。我们主要采取了本校教师提供研究课,引进优秀教师录像课进行品评,在分享别人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教师对照别人的经验和问题,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如此反复,教师积累了反思素材,从量的收集到质的分析,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度

学校重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及手段、学生參与状态、师生互动生成、练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等方面予以评价;设计了《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评价量表》,从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的理解、处理与教学语言,课堂教学情况反馈等方面考察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互评、教研组及学校综合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系统的教育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应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形成长效机制。把教师成长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

上一篇:2005年仓库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