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工作汇报

2024-10-21

村务公开工作汇报(精选8篇)

1.村务公开工作汇报 篇一

巴润哈尔莫敦镇2009年上半年村务公开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巴润哈尔莫敦镇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巴润哈尔莫敦镇概况

巴润哈尔莫敦镇共8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37万人,由汉、维、蒙、回等7个民族组成。近年来,我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目前,我镇实行村务公开的行政村有8个,有固定村务公开墙(栏)的村8个,理财小组有8个。

二、巴润哈尔莫敦镇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各村成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专门有人负责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保证了村务公开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宣传广泛,认识统一。大多数村对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实,通过广播、座谈、村组“民主日”活动,公开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村务公开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村务公开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干部推进村务公开的自觉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制度健全,管理有效。各村建立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统一管理,建立了村务公开登记簿,设立了固定公开栏。

(四)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各村村务公开突出反映群众关心的难点、重点等问题,以“十公开”为主要内容,注重公开实效,即村级财务收支、农民负担、集体经济项目及各业承包、计划生育、征用土

1地和宅基地审批、民政福利、公益事业、村组电费、村干部的选举及村干部的责任目标实施等情况的公开,其中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是村级财务公开。

三、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各村在村务公开中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村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有些村的村务公开工作不够深入和规范,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形式单一。二是公开内容不完整。三是公开制度坚持不够。有的虽有制度,但缺乏可操作性,与本村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制度上墙后成了摆设。

(二)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有些村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未充分发挥作用。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切实强化领导,保障工作有力。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好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推进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促使村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要求和标准,让基层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不参与、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公开等问题,为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操作程

序,掌握指导开展村务公开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透明公开的工作方法。

(四)坚持标准,规范村务公开的程序和时间。一是规范公开程序。先由村委会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由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公布。二规范公开时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对凡需要村民明白的村财务收支等十一项内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对群众比较关心的事项,每月公开一次。为了提高公开质量,保证公开效果,因村制宜,确定“公开日”,及时通知村民,以便于监督。

(五)发挥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指定专人负责搜集和整理群众的反馈意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认真解释和答复,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理财小组每年年初将监督情况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巴润哈尔莫敦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

2.村务公开工作汇报 篇二

一、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产生

2002年2月,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全国教育系统的校务公开专题调研,涵盖学校4万余所,其中高校1870余所,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进一步推进全国校务公开工作方案》,调研结果为制定《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奠定了现实基础[2]。教育部于2010年4月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9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要求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该办法的规定公开。2014年8月,教育部又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扩大社会监督范围。清单内容涉及社会普遍关注的各个领域,要求高校设立信息公开专栏,统一公布清单各项内容,并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也开始走向竞争,国内高校以及国外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势必要把高校的信息工作逐渐开放和透明。在国际化趋势下,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社会及外界广泛了解高校发展情况。此外,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绝大部分的决策是由管理层制定并予以实施,忽略了高校师生员工知情权和参与权,缺乏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容易造成决策的执行力不强。甚至内部不同的部门和主体之间的沟通也不充分,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公开工作可以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实现高校内部良性运转。

二、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

自《办法》实施的几年里,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信息公开网站,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信息公开工作仍有一定差距,无论在公开意识、公开范围,还是责任监督等长效机制建设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公开意识不强,信息公开内容不够及时。目前,高校主动实行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对信息公开工作持不紧不慢态度,未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是临时抱佛脚,接近每年的10月1日,才匆忙将信息上网进行公开。尤其是一些校内突发的重大事情,没有及时公开,对社会公众造成了欺瞒现象。

二是信息公开范围界定模糊,校院两级信息公开发展不平衡。《办法》中明确规定了12项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将高校招生、学位评定、物资采购、财务情况等重要事项纳入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但实际上,高校对于重点领域事项的公开还不够清晰,针对高校内部管理层面的事项比较具体,对于公众关心的事项公开略显不足。校园两级信息公开内容并不完全对称,公开程度、内容、时限都很随意。许多重要信息只公布于二级学院或部门网站。

三、对信息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高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逐渐健全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学校要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学校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制定《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信息公开监督办法》等相关制度,积极主动为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2、营造信息公开工作的良好氛围,拓宽信息公开渠道。

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校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学校要将门户网站作为对外信息公开窗口,开辟“信息公开”专栏,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功能,提供信息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公开申请和政策法规等。学校还要利用各类会议、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微信平台、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及时公开信息。

3、狠抓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全面公开。

学校要注重将社会及师生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信息适时公开,提高学校公信力。在人事工作、财务信息、基建项目和大型设备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内容,进行全面公开。同时对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应该做出积极回应。

4、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力度,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全校师生以及校内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检查,确保信息公开工作及时、落到实处。同时,不断丰富学校信息公开渠道和形式,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积极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的信息公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国家、社会和各个高校给予足够重视,作出积极努力,共同促进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高效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辰,李雪云.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发展研究,2014(6).

3.高校校务公开工作探讨 篇三

关键词:高校校务公开深化

高校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校务公开工作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实施校务公开的意义

1.校务公开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校务公开作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尊重师生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其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校务公开,把学校的重大事项向师生公开,让师生员工关心、参与和监督学校的大事决策,实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

2.校务公开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广大师生通过校务公开能够及时了解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了解学校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了解学校未来的主要工作。在实行校务公开过程中,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能够体会到师生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期望,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3.校务公开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高校实行校务公开,把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置于民主监督之下,可以规范党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同时,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讲正气、尚廉洁的校园文化。

4.校务公开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学校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种矛盾得到适当的化解。校务公开充分体现出对师生的尊重,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和师生关系,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学校发展的坚强动力。

高校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1.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应由教职工参与讨论并充分听取反馈意见。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翁,只有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重大决策中,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赢得充分支持,保证各项决策的顺利进行。第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包括教师职务聘任、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评选先进、教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和使用等。这些工作从政策的制定到具体实施过程均要向教职工公开,全面实行“阳光工程”。第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包括学生的奖励、处分情况、评优结果等。学校应依法将有关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公开,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第四,财务收支和收费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这就要求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各项收费的政策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向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公开。

2.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第一,以教代会为载体推行校务公开。高校要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通过召开教代会,让教职工了解学校的重大事项及教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讨论,能够吸纳教职工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形式,高校要定期召开教代会,征集提案,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第二,通过召开会议进行校务公开。根据工作需要和教职工需求,应不定期召开校务公开信息通报会,如职能部门专题说明会、教职工座谈会等。会上就学校的重大决策、职能部门工作总结、教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认真听取教职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管理部门与教职工的沟通。第三,设置校务公开栏扩大宣传力度。在校园内设置校务公开宣传栏,就相关制度文件、表彰决定等进行公开,让教职工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事项,并接受教职工意见反馈,实现信息公开与意见反馈相结合。第四,利用公文和媒体拓宽公开渠道。通过下发各种文件、通知等公文以及利用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开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最新信息,拓宽校务公开渠道。

深化高校校务公开的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深化校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高校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高度认识做好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把校务公开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做校务公开的领导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实践者,使校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2.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

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抓落实,纪检监察和工会协调监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要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提出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形成校长负责制,行政具体部署并组织实施;纪检监察部门及工会要加强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广大师生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校务公开工作中。只有坚持上述体制机制,才能把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理念落到实处,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程序

建立校务公开相关制度,规范运行程序是深化校务公开的根本保障。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校务公开实施细则,针对校务公开的机构与职能、对象与范围、内容与程序、责任与监督,都应有明确的规定,使校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从根本上避免工作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低效性,确保校务公开顺利开展。

4.把握重点,注重实效

高校要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群众关注的兴奋点、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和民主监督的重难点来深化校务公开。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核心是把师生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进行公开,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内容真实、形式多样、结果时效。高校校务公开的重点应包括学校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以及与师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等。通过直接、简便、有效的方式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分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动态性工作及时公开,把师生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校务公开的根本标准。

5.严格检查,有效监督

深化高校校务公开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制定监督保障制度和实施方案,使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一个能代表广大师生利益的校务公开监督机构;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三是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四是要广泛动员师生参与监督;五是要通过纪检监察部门和工会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

6.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深化高校校务公开,还需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的制定要注重考核内容的针对性、考核程序的规范性和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让教职工对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校务公开工作情况和最终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相关部门及时改进,提高工作质量。校务公开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坚持把校务公开工作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校务公开的长效机制,切实深入地开展校务公开工作,规范民主管理,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黎明、吴有明、查俊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年1月.

[2] 幸红霞,《浅谈高校校务公开工作》,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11月.

[3] 朱欣,《依法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月.

[责任编辑:于 洋]

4.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汇报 篇四

我村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村级民主建设工作放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随着村级工作逐步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党对村一级组织和群众对村干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们村党总支、村委一班人认真按照上级有关搞

好村级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方面的要求,进行认真和反复的学习,领会精神和实质,认识到搞好村级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务公开,村级民主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推进村级民主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的需要,是推动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的需要。对此我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从行动上按照“一公开、四民主”和“五规范、一满意”的要求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总支重视,分工明确。为把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的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村总支决定,由书记挂帅、村主任主抓、村会计具体负责。同时我们经村民代表大会推选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村级管理民主理财小组和5人组成民主监督小组。对村务公开工作严格按章办事,从而确保了理财小组、监督小组、村民代表行使职权。

二是硬件上舍得花投入。做任何工作一要有人,二要花钱,民

主建设村务公开也不例外。我们村把搞好这项工作放上位置,专门制作了二处不锈钢橱窗公开栏,一处安装在村部大门口;另一处安装在办公室门口。还专门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村民议事室以及资料档案室。

三是软件上尽可能规范。无论是总支台帐,分支部台帐,村委会工作台帐,还是民主理财台帐,按不同职能和要求分别指定专人记录,力求规范村务公开的资料归档齐全,并做到上报的,公布的,归档的三表相符真实,各类工作制度规范上墙。

四是制度上确保规范。我们始终围绕民主管理工作“五规范,一满意”的标准。即(1)内容规范;按照上级规定的十一项内容进行公开,(2)程序规范;公开的内容经理财小组审核签字以及填写好填表人,审核人后方可公布;(3)时间规范;按要求定期公布更换。应该公布的在下年三月公布,季度公布的在第二季度第一个月初公布,月公布的在下月初公布;(4)形式规范;对预算,季度财务收支情况,村干部分工考核,干部报酬,村建设工程包发,优供补,计生等在公开栏公布。对村民补偿费,为村民代收付明细,养老金等,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布;为村民办实事和为村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的,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5)管理规范;做到专人管理和资料整理归档。

五是民主建设上保证合法。“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民主选举:我们村在第七届村委会选举中,对主任、副主任、委员都采用了两个直接(由村民直接提名侯选人和按照差额,无记名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小

组按10-15户选一名的比例民主选举产生,(2)民主决策上: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会议做到提前2天通知到会对象和会议内容,到会率在90以上。(3)在民主管理上:我们村根据本村的实际,在不违反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大多数村民的意愿,经村民代表会议会议讨论通知的村民自治章程,发到全村各户。这样使村民对照章程,共同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章必纠。此外,我们由村委会推选出来的理财小组严格履行职责,做到每季至少一次活动,特别是对财务的公开内容进行审核后公布。(4)在民主监督方面:村干部每年至少有一次以上的述职报告,村委会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在平时村干部能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总之,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为了让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以便村干部更好一心一意做好工作。真正做到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让村民对我们的工作满意,初步收获如下:

一是进一步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的工作作风。通过实施,我们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配套建设得到了加强。党总支围绕有一个好班子、好队伍、好路子、好机制、好制度“五个好”的标准努力工作。村委会围绕自治管理的要求,积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各条线围绕中心,不断进取。全村123名党员个个遵纪守法,17名党员老扳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带领职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6名总支委员和其他村干部平时没有星期天休息日,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积极努力工作。

二是进一步发挥了村民代表民主决策的作用。以往我们处理工作讨论事务往往总支包揽一切,忽视了村委会自我管理的特殊职能;同时我们只注重总支党员大会的讨论,往往忽视了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决策。因此,工作难免看不到实质,有失策之处。通过实施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充分发扬民主,使我们的决策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我村原井亭有一个自发贸易路边菜场,占用汽车道路,安全隐患严重,好多村民提出要

建一个菜场,消除占用道路引起的安全问题。众泾大桥东西二段约350米,由于城区道路停止建设,遗留下的道路坑坑洼洼,严重影响了本村百姓出入和辖区内企业发展的步伐。为此,村委决定将这两二件事一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经村民代表会通过,一致认为,村里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将这二件工作做好,使百姓,企业,有安全感及发展感。村民代表的意见,我们村委认真对待,现在二件事正在抓紧办理。

三是进一步推进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我们按照村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的各项标准和村级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一方面健全总支工作、村委会工作和民主理财小组工作台帐;另一方面按照“一公开”,“五规范”的标准,逐项对照检查,向群众公开内容,力求做到细、齐、实。通过实施公开制度,从而推进了我村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四是进一步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控机制。公开工作很重要的就是财务方面的工作,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一方面我们依托村帐财政代管的财务管理机制,把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做好;一方面我们按照街道经济服务中心和财经办的要求,认真制定内部岗位责任制及内部财经制度,包括现金管理,合同管理,基建工程管理等。严格费用报支,村级收入到帐,财务报表上报等,都按规定办事;在银行帐户上不多头开户,全部通过一个正常渠道支出。与此同时,我们切实把好村级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几年来,我们的村级资历产租赁收入到帐额达到100,从而确保了集体资产不漏失和良好动作。

五是进一步促成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村级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工作从表面上看,要花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但我们体会到,我们村所做的工作已经尝上了甜头。主要是:

一、促进了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今年1-6月份实现销售1。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2;上交税金7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4。92;村级收入238。58万元。

二、促进了政治文明,平时在党内健全“三会一课”的同时,村一班人,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理论,学经济。在工作中,敢抓敢干,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近三年来,全村党员干部中没有发现违法乱纪现象。

三、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党风带村风,党风好才会民风好。村总支、村委一班人办事体现三个“公”也就是:公正、公开和公平,给群众一个明白,群众相信干部,干部依靠群众。如:今年五月份,我村涉及7户村民民宅拆迁和一个大棚蔬菜户,在短短的30天时间里从丈量、签字到拆除全部结束。

我们村在民主建设,村务公开等方面,虽然做了一此工作,已取得了一此成效,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主要是:(1)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2)与兄弟先进村相比,还需要认真学习,不断改进;(3)根据我村的实际,还需要不断提高;(4)按照民主建设的高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我们村总支、村委一班人决心认真学习,以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的规范我村组织建设,民主管理,村务公开的工作,进一步开创我村“三个文明”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众泾村

5.新圩镇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近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纪委的监督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工作,把村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措施来抓,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辖有1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我镇各村集体经济情况相对比较好,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了200万元以上的有6个村,100万元—200万元的有1个村,100万元以下的有4个村。我镇非常重视农村党廉和集体经济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做好村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民主理财作用

二、村务公开的主要做法

我镇主要围绕“监督有力、形式多样、程序规范、全面具体”四个特点,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一)监督有力,提高村务公开督查工作力度。

我镇为加大对全镇各村委的村务公开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政务、村务公开内容真实、公开及

1时、程序规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了《新圩镇政务、村务公开督查工作方案》,成立村级村务公开督查工作小组,小组成员都是通过村全体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在每次公开前,督查小组对村务公开内容进行审核,并鉴名确认。同时为加强我镇党务村务工作情况相互监督力度,我镇在协同办公政务网上设立党务村务栏目,通过与各村委(社区)互联网络联接,将我镇各村村务公开情况分七项公布在政务网党务村务栏目上,在通过扎实推进全镇党务村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全镇各村委的村务公开工作透明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形式多样,提高群众知晓率。

一是公开栏公开。全镇11个行政村,统一在村委所在地显眼地方设置村务公开栏11个,并设置“村民联系箱”,以方便群众观看和监督。二是以会议形式公开。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组长会议、党员会议、骨干座谈会等形式,实行村务公开,扩大知晓面。三是以宣传资料的形式公开。对某些内容、某些事项,制作专门的资料,印发到每家每户,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长布村通过印制党务村务公开特刊,发到每家每户,使全村农户对村的发展情况财务开支情况,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全面了解,达到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三)程序规范,提高村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一是公开程序不走过场,力求严格规范,提高公开的真实性。村务公开区别不同内容、不同情况,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财务收支

及往来情况,由村会计根据有关制度和规定进行预先审核,并按公布的要求整理出公布方案,送村负责人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向全体村民公布;为群众代收代交的各种税费要将收交数额公布到人、到户;重大事项经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审议和审核后公布;实行村级财务镇级代理后,公布数据实行统一格式电脑化管理。通过以上程序,保证了公开内容的真实可靠。

二是公开的管理既有制度,又力求执行规范,提高公开的实效性。

1、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各村委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主要领导负责,组织、纪检、农办等部门协调配合,村会计具体操作,形成合力。

2、各村制订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对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明确规定党务村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是村委书记主任,村支部组织委员是党务公开的责任人,村文书是村务公开的责任人。通过明确责任人,确保村的党务村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3、健全工作制度。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等制度,并上墙公布,建立村民议事室。

4、规定公开时间。常规内容每季公布一次,公布时间为季后十五日内;专项内容根据需要和群众要求随时公布;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和工程项目事前和事毕必须公布。

5、搞好资料归档。每次公布的内容一式三份,一份出榜公布,一份存档备查,一份报镇农办,建立好村务公开档案,做到公布内容有据可依,群众质询有案可查。

(四)全面具体,提高群众信任度。

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因此,我们把村务公开的基础和重点定位于财务公开,将村民最关注的村委会财务收支、基建工程发包预决算情况、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实施情况、服务性收费标准、村干部收入、村级招待接待费用、企业上缴规费情况等焦点问题列为常年公开内容,把村级财务一本帐如实交给群众监督审议。在明确公开重点的同时,还把一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关计生指标、困难户补助、宅基地安置、拆迁补偿、二次分配、建设工程把投标等热点问题列为阶段性公开内容,及时公开,以促进公正公平办事,争取群众理解和信任。近年来,还把村级党组织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群众关注的敏感问题列入村务公开内容,力求全面、具体、细化地给群众一个明白交待。

三、扎实推进我镇长布村村务公开示点工作,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今年,我镇根据区委、区纪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我镇长布村开展村务公开工作示范点,结合我镇农村实际,精心组织、认真落实长布村村务公开示范点工作活动,将这一活动作为与老百姓沟通心声的桥梁,通过换上新的公开栏,公布真实可靠的数据、有底可查的名单以及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大小问题,特别是在村民最关心的村级财务方面,把村务公开做到了让村民看个明白帐的真公开,通过按各项开支的实际用途逐项公布明细,让村民看明白每笔财务开支的用途和数额。让群众了解真实的村务情况,掌握有效的政策

形势,为群众参政议政提供准确的材料,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镇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我镇村务公开工作的示范作用。

四、我镇村务公开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认真抓好村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在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使干部群众逐步认识到,村级组织不是一级政府组织,而是村民自治组织,从而增强了村级干部搞好民主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提高了群众关心村里工作,主动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村级工作民主程度大大提高。

二是村里办事的透明程度得到提高。随着村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村干部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要经得起群众推敲,经得起群众比较,经得起群众质询,促进了村级组织作风转变和职能转换。

三是村级有关费用大幅压缩。村务公开促使村级组织自觉压缩招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开支,使该项费用支出削减到最低限度。

四是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得到增强。不请吃、不收礼、不乱吃喝、不用公款娱乐、不乱报支等已蔚然成风。

五是农村矛盾缓解,干群关系改善。通过村务公开,村民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因不了解而引发的诸多矛盾得到化解,社会稳定,干群关系融洽。

6.XX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 篇六

**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起步较早,1996年底**区就开始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1997年2月,区委、区政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党风廉政,干群相互沟通,相互信任,进一步维护**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下发了郊发(1997)9号文件。《关于实行村务“八公开”制度的规定》,涉及(1)财务收支情况公开;(2)集体企业和财产承包、租赁公开;(3)基建项目投资和招标公开;(4)农民合理负担公开;(5)农民建房宅基地公开;(6)计划生育指标发证及计划外生育处罚公开;(7)征用土地招工指标和农转非指示分配公开;(8)村干部任期目标执行情况公开等。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办法,由区委分管领导负责,区委组织部具体承办。(1999年由民政部门承办)全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并已成为**区农村工作的优势。自1997年至今,**区实行村务公开、民主决策以来,从加强对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民主意识教育;加强对干部群众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加强对村级班子的整顿入手作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健全制度,做到三个保证

1、从组织领导上予以保证。一是区、乡(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分别下发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了指导思想,任务和要求,以及主要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区直部门配合抓,农民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二是健全了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既明确了村支部是村级事务领导核心,又要求村党支部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支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和保障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权;支持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权威。

2、从管理制度上予以保证。区委、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实行村务八公开的意见》、《**区全面开展村民自治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区村民代表会议指导意见》、《**区村民自治章程指导意见》、《**区乡(镇)政府指导村委会工作规定规则》、《**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区村民委员会成员管理办法》、《关于在全区农村广泛开展村民民主活动月的实施意见》、《**区村级财务管理规定》、《**区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区村级“一事一议”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村一级制定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委会工作报告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评议干部制度、村务监督制度等十项以民主议事、村务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各村成立了村民代表会和村务监督小组,并通过民主议事和监督渠道,使村民们真正享受到了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管的权利。

3、从监督机制上予以保证。我们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和完善了财务管理、财务公开、财务审计和财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会计、出纳、财务主管干部和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投资、干部分配等方面重大事项的具体运作程序。从2003年起,每年年底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区广泛开展以健全“五制”(重大事项报告制、上门访谈制、结对帮扶制、民主评议制、法律服务制),开展“一评”(评选十佳村两委班子和十佳村干部、十佳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村民民主活动月,这既是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一次极大推动和深化,也是对村两委干部民主作风一次大检阅。活动采取领导带动、责任驱动、督查推动、宣传发动、自我能动、群众协动等方式,使整个民主评议活动气氛热烈,广大村民参与管理、监督村务的热情空前高涨,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谈心交心、开民主生活会,面对面地征求意见,背对背地全民评议,使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走上了由“要求公开”向“我要公开”,由“要我民主”向“我要民主”的转变。

二、规范操作,突出三个环节

一是先议事后公开、保证村民参与权。凡需公开的内容,首先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归纳梳理,提出意见;然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广泛收集和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共识后再公开,保证公开的事项既有群众基础,又有实现的可能。

二是亮依据结果,保证村民知情权。对公开内容,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搞土政策,不开歪口子,但又注意结合乡镇村情,不死搬硬套,做到合情合理。村务公开时,尽可能地把政策依据、方案制定、数据指标、办事方式、决策和审查审核过程以及办事结果等农民群众应该知道的内容,全部公开,不打埋伏。

三是听反映抓完善,保证村民监督权。每一次村务公开后,党支部和村委会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通过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以及意见箱等途径,听取和收集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对群众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对群众的正确意见坚决采纳。

三、财务公开,把握三个重点

农村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区自1998年以来征用土地2.3万余亩,补偿收入2.2亿元,村级集体收入也由1998年12717万元到2003年174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年的2951元到2003年3933元,如何使村级财务公开一目了然:

一是财务公开切合村实际。村级财务公开主要根据财会规章制度设立,过去我们是根据财会科目向村民公布,经过一段时间公开,农民对财会科目看不出具体收入和开支内容,1999年开始,我们把财会一级、二级科目有的三级科目共设立7个大项、65个小项公开,有的象债权债务,内部往来、应收应付等也列明细公开,这样公开农民看了一目了然。

二是财务公开栏保持相对稳定。公开栏长期固定不变不能反映形势发展的要求,经常变动也会使群众摸不着头脑,认为是朝令夕改。要保持公开栏的相对稳定,首先应及时体现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及时把党的政策和重大活动进行宣传、公开,充分体现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设立财务公开时不走过场,也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要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民主监督权,更不能让群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要让群众知道村里有些什么收入,开支在什么地方,避免了有些不敢见“阳光”的项目成为“暗箱”操作。

三是财务公开坚持三审制。财务收支经村书记、主任严格审批,手续齐全,再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会计入帐,保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乡经管站每年对村财务收支进行两次审计。还不定期对村进行明察暗访,防止财务公开中的不真实。

四、加强监督,力求三个到位

首先,监督组织到位。我们建立了层级领导责任制,区、乡两级分别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业务部门具体承办落实。各村也成立了村务监督小组,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负责人任组长,小组成员57人,其中村民代表必须在3人以上。

其次,监督手段到位。坚持和完善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会议和活动制度。凡村里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后才能付诸实施。另外,村务公开栏也由村委会延伸到各自然村,全区436个自然村80%设立了永久性村务公开栏,每个公开栏同时配置了信息意见反馈箱。此外,有些村还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了村务公开接待日活动。

第三,监督权力到位。赋予村务监督小组六个方面的权利:一是对村党支部、村委会日常工作有监督权;二是对两委拟定的各项公开内容有审核权;三是对不按规定程序公开有纠正权;四是对村民所提问题有解释权;五是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向上级组织反映权;六是对村组干部公务行为有评议权。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顺民心,体民意,聚民心的重大举措,推行几年来,给**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同时,改变了传统封闭运行的村务管理机制,使村干部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由“猜疑”向“信任”转变,农村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相继得到化解,具体表现在“两减”(信访件明显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幅度减少)和“两增”(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得到增强,干群之间的信任度明显增强)。二是形成了村级班子高效运作的机制。围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形成的一整套村级组织工作体系,使村务管理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村委会一班人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集体事业为重,时时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处处自觉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任何工作都在群众监督之下,使村委会班子始终处于高效运转之中。三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化解了众多潜在矛盾,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近几年来,通过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创十星级农户”活动和“四进家门”创文明户活动,全区农村“五好家庭”和“文明户”逐年上升,部分村达80%以上,有的村实现了“五无”(无封建迷信、无聚众赌博、无打架斗殴、无乱砍滥伐、无偷窃),形成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移风易俗的良好风气。四是促进了社会事业和经济全面发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的进步。全区97个行政村都有良好的办公场所,80%以上的村进行了新村规划,民间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9%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履盖面达50%以上,无违法婚姻,计划生育连续三年被市评为先进单位。全区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全区实现GDp65.39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3元,列全省第一。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

1、由于多年来村级债权债务清理过多次,但只清未改,沉淀的债务无法解决,还有一些内部往来群众欠款及陈年老帐处理不到位,税费改革后又不准催收,造成会计对债务科目掛空。

2、税费改革后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村,村级运转困难,财政转移支付远不能对应这些地区实际支出。

六、下一步工作

1、按中办发(2004)17号文件和中央5.28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把这项事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自始至终体现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对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坚持公开原则,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从而加强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明确村级民主决策形式;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目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获得持久动力,取得更大成效。

2、切实加强区、乡、村对村务公开的领导,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机制,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如实公开,经常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村委会负责人按排专门时间接待群来访,解决问题,防止矛盾上交。

3、加强对村级级债务的清理,化解村级债务,在村务公开中强化对财务的公开力度尤其是大家知道的历年欠款问题,加大到位力度,让农民气顺心服,对借垫交税费,举办公益事业费,支付利息等“体外循环”加大清理公开力度,接受农民监督。

4、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成立由纪检、监察、农经、财政等部门参加财务公开检查组定期检查,通报结果,对公开态度不认真,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内容不祥实的村提出批评。

七、对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建议

实行税费改革后部分村的不良债务和内部往来、群众历年旧欠怎样利用财政和集体资金解决陈年旧欠及村级行政体制改革、撤并规模,要求作出相应规定和欠发达地区村级转移支付的倾斜作出相应的补贴办法。

7.论档案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 篇七

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按知悉范围的限定可以分为公开档案和秘密档案。秘密档案按内容和性质又可分为:国家秘密档案、商业秘密档案、工作秘密档案、个人档案等。近几年来,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 电子档案管理的普及, 档案公开工作中, 保密审查不严, 出现一些上网公开的档案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和一些不易公开的档案的现象, 不仅给工作造成极大被动, 同时也会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 正确处理档案公开和保密的关系, 推动和促进档案公开工作稳步发展, 确保国家秘密档案的安全, 档案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尤其重要, 是确保档案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一、档案公开保密审查的原则

档案公开保密审查在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下, 坚持谁立卷谁审查、事先审查、全面审查、依法审查的原则。

1. 谁立卷谁审查。

谁立卷谁审查符合保密工作“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的基本精神。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立卷单位在立卷的同时对该卷档案内容进行保密审查, 并对涉密案卷作出明显标注, 以便在以后档案公开工作中不予公开, 防止发生失、泄密。所有立卷单位都必须承担保密审查的责任。

2. 事先审查原则。

档案部门在拟公开馆藏档案之前, 必须再次审查, 这也是档案公开过程一个重要环节, 发挥着“过滤器”的功能。目的是在公开前过滤掉不应当公开的信息。因此, 保密审查必须在档案公开前进行, 否则就失去了保密审查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3. 全面审查原则。

每一卷档案在正式公开前, 都要全面地对每一卷内所有档案进行保密审查, 特别是对原始文件、附件以及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信息, 如文件签发人修改意见等, 若一但公开将严重干扰公务人员正常履行职责, 就一定不能公开。

4. 依法审查的原则。

保密审查的结果关系重大, 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开展保密审查工作, 不能仅凭个人主观想象或以本单位的利益出发作出是否公开的决定。

二、档案公开保密审查的内容

1. 审查档案内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属于禁止公开的信息。一卷档案整理过程中, 要根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以及相关的《根据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卷内内容进行审查, 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 属于国家秘密的, 同时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 并按规定在其卷皮、卷内目录上标注国家秘密标识。

档案馆收集归档的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档案一般分三类:一是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二是上级机关产生后下发的;三是下级机关单位产生后上报的;四是同级机关单位之间互相横向交流的。无论是归档单位还是经管单位都要承担相应的保密义务, 不能随意公开。

2. 审查档案内容是否涉及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属于限制公开的信息。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能为权利人带来利益, 具有实用性, 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事项一般是由其产生的单位确定, 也有的主要国家机关在其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对属于本行业的商业秘密的确定作出了原则规定。商业秘密的档案一经确定, 就必须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以防档案公开后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 构成对管理相对人权利的侵害, 同时还会损害行政机关的公正信誉。

3. 审查档案内容是否涉及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指机关单位在其公务活动中产生的, 一旦泄露会给本机关单位的工作造成被动或损失的事项, 也就是通常所称为的内部事项。在一般情况下, 哪些档案属于工作秘密, 主要是由各机关单位自行决定, 另外在《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中明确规定了许多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工作管理的需要规定了业务工作中的秘密。如在《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就明确规定“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试题和答案”不属于国家秘密, 应作为工作秘密管理, 不得擅自扩散。属于工作秘密的档案和国家秘密的档案标识方法不同, 一般在卷皮和卷内目录标明“内部”、“内部文件”、“内部资料”、“内部刊物”等字样。

4. 审查档案内容是否涉及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一般是指与特定个人有关, 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告诉他人的, 一旦公开披露, 会给当事人的名誉、信誉、社会形象或者工作、生活、心理、精神等造成负面影响。如个人收入、身体状况、财产状况、任职期间审计情况、不愉快的经历等。档案馆对所藏档案负有保密的义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规定个人隐私信息一般不得公开。

三、档案公开保密审查的程序

档案馆接收归档材料后, 要确定该档案是否应当公开, 在形成或报送部门按件履行初审、复审和批准的保密审查程序。档案公开保密审查过程中, 发现国家秘密事项错定或漏定的要及时纠正。保密审查程序要有完整、真实的文字记载, 记载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开事项的名称、载体的形式、公开的日期以及报送部门和本馆初审、复审、批准的意见和日期等, 一般应包括以下程序。 (1) 初审:由档案馆负责档案公开工作机构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初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拟公开的档案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内部事项、个人隐私等。对涉密档案不宜公开的应说明理由和依据。 (2) 复审:由档案馆档案公开工作机构的负责人承担, 对初审的结果进行复查。 (3) 终审:由档案馆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局 (馆) 领导同志对经过初审、复审的档案, 作出是否公开提供纸质文件和网上公开的最终决定。批准人对公开保密审查的最终结果负领导责任。 (4) 对仍然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业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四、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档案的保密与公开是矛盾的统一体。对于公开来讲, 保密是例外。对于保密来讲, 公开是例外。档案公开工作中, 既不能简单因为保密影响了公开, 也不能简单因为公开影响了保密。要正确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关系, 即要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又要及时、灵活地实施档案公开,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广、快、精、准”的要求,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工作。

档案是国家宝贵历史文化财富, 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一个单位的切身利益和和谐发展。信息时代, 在严格保密审查的前提下, 充分认识档案公开的必要性, 把握好档案公开与保密的界限, 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档案公开保密审查管理体制, 利用信息技术使档案公开工作更加畅通、安全,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 造福人类。

摘要:档案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应坚持谁立卷谁审查、事先审查、全面审查、依法审查的原则, 审查档案内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 通过初审、复审、终审等程序, 确保档案公开利用过程中档案安全。

关键词:档案公开,保密审查

参考文献

8.关于推行村务监督工作的建议 篇八

一、村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思想误区制约群众参与村务监督

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和影响,群众对村务监督认识尚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不敢监督,由于被监督对象是村级组织,群众基于惧怕心理,怕遭打击报复、引火烧身,影响自己的“处境”。二是不愿监督,认为对村干部的监督达不到预期效果,因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参与监督。三是不懂监督。许多群众对监督认识肤浅,对党的政策法规、监督方法途径和民主监督知识了解不够,对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开展群众监督缺乏必要认识,因而有不懂监督、不会监督的情况存在。

(二)村干部主动接受监督意识较弱

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成员对群众监督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群众监督无关痛痒,强调自己身份特殊,素质比群众高,没有必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主动接受监督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监督,对来自群众的监督往往不太愿意接受,一提起群众的监督就认为是群众挑毛病、找茬子、捅娄子。三是极少数村干部搞“暗箱操作”。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更谈不上保证群众有效地行使参与权、监督权。

(三)村级监督组织成员综合素质不高

村务监督组织肩负着监督村务的重要职能,其自身素质问题是基础。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拥护村党组织的领导,支持村委会的工作;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当前村务涉及面很广,村监委成员必须熟悉相关知识,不然监督就无从下手;再次要有人格魅力,在村民中具有一定威信。

(四)村务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性

对监督机构相应惩戒性制度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事务较少,村监委会认为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差一个样,这就会让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的压力弱化。另外,对监委会正面激励机制也不够,这主要是物质报酬偏低,甚至是义务奉献,个别监委成员不愿为“三斗米”而被人说闲话,履行职责的动力也不够。

二、加强村务监督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

要补好民主权利教育这一课。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权利教育,唤醒群众、发动群众,让广大村民真正理解民主与监督的含义,懂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个人利益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和监督意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的监督能力。

(二)加强业务培训

要加强对村务监督组织成员的培训,重点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教育,也要加强对纪检、村务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抓好财务、审计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加强作风建设

要加强监督组织内部监督,认真处理反映监委会成员问题的信访举报,对干部的违纪行为不护短、不遮掩;加强对监委会成员违纪现象的研究和探索,逐步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建立合理配置、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执纪不公、以监督谋私利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四)突出监督重点

村务监督工作,要重点围绕管人、管财、管事三方面进行监督。一是要管好人。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对两委班子成员的监督上。第六届村委换届后,我县实现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这样,加强对村级一把手的监督就更有必要。要从村两委落实国家政策、执行民主管理制度、村干部的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规范村干部的行为,有效防止腐败行为。二是要管好财。就是要管好农村的“资产、资金、资源”。重点对村集体资金使用,资产、资源处置、发包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村里的每一分钱都不能胡支乱花,每一份资产都得到合理处置,每一寸闲置土地都得到有效利用。三是要管好事。要监督村级事务管理的全过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一个环节,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使监督更加及时、有效。

(五)加强组织领导

村务监督工作,乡镇是关键,村党组织是基础。一是强化责任。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乡镇纪委书记的直接责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二是强化协作。村务监督工作牵涉的领域多、部门多,政策性、业务性强,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督导。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综合指导作用,协调解决村务监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村务监督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上一篇:给企业的中秋贺词下一篇:战胜困难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