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2024-10-22

2016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共7篇)

1.2016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观,帮组同学更好的了解恋爱的本质,我们特地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调查对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

1.讨论,选定课题(2012年10月份)2.设计问卷并发放(2012年11月份)3.统计问卷并撰写报告(2012年12月份)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各年级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态度,恋爱对象的选择及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恋爱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的看法。调查步骤:

1.小组讨论,讨论选取哪个课题,理由和可行性,并选定此题。2.通过书籍,网络,杂志查阅课题资料。

3.发现,提出,讨论存在的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4.发放问卷并收回统计。

5.筛选有效问卷,并统计结果,组员讨论。6.细化,编写报告。

1/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别占总数的51.6%和48.4%。基本保证各年级都有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所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性。

恋爱现状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认为大学里仍然应该以学业为重。

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问卷中“你正在恋爱吗”这一问题“是”的占40.7%,“否”的占59.3%,“是”的人中,大一占27.0%,大二占37.8%,大三占35.2%。因此,对于大学生恋爱现状,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大众化。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园里看到大学生成双成对,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这是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这是一股“恋爱风”,不管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毋庸置疑的。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级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有些人的观点是“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则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大一同学已经步入了爱河。他们或是高中就谈了恋爱,或是刚进

2/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入大学不久,就告别了单身。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15%左右。所以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低龄化趋势。3.公开化。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对男生抑或是女生来说,大学生恋爱已不再只是心中的“悄悄话”,更加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在本次调查中,97%的大学生表示并不反对大学生恋爱。较过去,当代大学生已经有了更为开放的恋爱观念。

恋爱动机与恋爱对象的选择

在“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么?”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相貌好”仅占16.5%,“人品好”占34.1%,“能力好”占6.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8.6%,“其他”占14.2%。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在恋爱中,常显露出其不成熟性,但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恋爱选择因素总体上还是健康的。他们更加注重对方的人品,能力,而不是相貌,金钱,这些外在的东西。当大学生情侣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的现实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理想化的爱情能否维持还很难预测。但就目前而看,大学生基本拥有正确的恋爱观。

在“你想在大学里谈恋爱或您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先机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有些大学生恋爱存在一定的而盲目性。选择“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占4.4%,“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占15.4%,“对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占13.2%。不难看出,在恋爱动机上,有些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有些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也有一些同学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

3/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

还有一些同学则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的认为是缘分到了,该谈恋爱了,也有的认为恋爱能产生内驱力,还有的认为反正迟早都要谈到,大学里的同学更谈的来一些。这说明我校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方面是不太健康的。经过我们的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仍然处于心理成长时期,自尊心过强,在与同学交往中不轻易向他人敞开心扉,形成心理闭锁;二是因为不少人考入大学后失去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感到生活乏味。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爱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冲动性,一旦日后寂寞感等感觉消失,“爱情“会随之结束,这势必给自己,同时也给对方带来痛苦与不幸。其中“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占50.5%。

恋爱态度

调查表明,有36.3%的同学认为大学恋爱是正常现象,29.7%的同学认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23.1%的同学支持大学生谈恋爱,36.3%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完全是正常现象。10.9%的同学的回答是对此类问题没有想过。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的恋爱未来式什么”,对于这一问题,有21.9%选择的是“两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3.0%选择的是“尽量朝同一个目标奋斗”,选择“未来有太多变数”的有27.5%,14.3%的同学是只看到了眼前的认为管不了那么多,现在快乐第一,管不了以后。也有3.3%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4/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并不相信大学里存在不求回报的纯洁的爱情,也有些人对这个问题表示不清楚,存在很大的怀疑。可能正因为如此,导致大学生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低。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大学里谈恋爱到底会不会有结果呢?调查结果表明,有4.3%的同学都认为在大学里不能成功。认为最后能发展成为结婚对象的占了27.5%,也有的同学认为成功率很小。38.5%认为成功率为一半。

恋爱与学业

对于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看法众多。调查表明,48.4% 的同学认为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27.4% 的同学认为学习生活更有动力,此类同学大多数对爱情有着很大的向往。当然,也有14.3% 的人认为谈恋爱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其中5.5%的同学认为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4.4% 的同学认为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

“就业时你有可能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须在恋人与工作中选择你会”,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待工作与爱情上,25.3%的同学认为“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31.9%的人认为会“以爱情为重,牺牲工作”,说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智的对待爱情。26.4%的人认为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此外还有16.4% 的同学认为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即使发生了也会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以到达爱情和事业兼顾的。对于事业与爱情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显示了大学生恋爱面临的问题具有广泛性、繁杂性等特点。这个问题极易导致恋爱失败,因此,处理好学业和恋爱的关系十分重要。

调查发现,当恋爱失败时,有64.8%的同学能正确面对失恋,其中56%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8.8%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8.8%

5/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的人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有的人在经历失恋后在学习上往往会有很大的进步,就是失恋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恋,怕自己的恋爱失败,怕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这样的同学在调查中占了12.1%。他们认为失恋后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更不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拥有的。作为大学生,应该理智地对待学业与爱情,而不是一旦失恋,便没有了全世界,甚至感到无法自拔。

概括总结

恋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正确对待爱情,该爱的时候尽情的爱,该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学习,不能因为爱情耽误自己耽误别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和事业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工作,更好地面对生活。

6/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数据统计

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A相貌好

B人品好

C能力好

D和自己志趣相投 7/ 12

其他(请说明)

E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人数35302520151050ABCDE人数 你想在大学里谈恋爱或您在大学里谈恋爱的最初先机是什么

A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B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

C对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绝D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

E其他(请说明)

人数504030人数20100ABCDE 就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你怎么看? A、学习、生活更有动力

B、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

C、只有“两人”的世界,脱离集体

D、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

E、因人而异

8/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人数6040200ABCDE 人数你对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是

A、支持 B、是自己的事,自己理

C、正常现象

D、反对

E、没想过

人数3530252015105人数0ABCDE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们恋爱的未来是什么

A、两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

B、尽量朝同一个目标奋斗 C、未来有太多的变数

D、管不了那么多,现在快乐第一E、其他(请说明)

人数302520151050ABCDE人数 9/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就业时,你有可能获得一份理想工作,但是必须在恋人和工作之间作出选择,你会A、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

B、以爱情为重,牺牲工作

C、不知道该怎么办

D、其他(请说明)

人数302520151050ABCD人数

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为着什么

A、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

B、经验的积累

C、无所谓,再找一个 D、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E、其他(请说明)

人数6050403020100ABCDE人数 你认为恋人间/你和恋人在开销方面是

A花男的钱女的少;B花女的钱男的少;C谁有钱花谁的;D AA制

10/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人数35302520151050ABCD人数 你认为大学生恋爱成功率大吗

A成功率很小

B一半

C能成功

D绝对不成功

人数40302010人数0A

你相信大学里存在不求回报的纯洁的爱情吗

A相信

B不大相信

C不太清楚

D绝对不相信 BCD 11/ 12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人数35302520151050ABCD人数

12/ 12

2.2016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篇二

本问卷调查了大学生情侣在不同场合中的称呼, 如独处时, 朋友在场的非正式场合以及正式场合等。另外, 由于大学生使用电话、网络聊天的普遍性, 问卷也因此设计了相应问题, 问卷还对大学生情侣的叙称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问卷

1、针对大学生情侣当面称呼设计了三个问题, 分别是: (1) 当您和您的男/女朋友单独在一起时, 您称呼他/她为? (2) 在朋友聚会等非正式场合, 您称呼他/她为? (3) 面对长辈/老师等在场的正式场合时, 您称呼他/她为?

选项均是:A组:老公/老婆;当家的/媳妇;亲爱的/宝贝儿;honey/baby/darling等;B组:称呼全名;只称呼名;小/老+姓;与名字有关的昵称等;C组:笨蛋/傻瓜等. D组:没什么称呼, 喂、哎等。

考虑到大学生情侣间可能还会有其他称呼, 问卷设立了“其他”一项供调查对象自行填写。

2、当代大学生交际已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 新的交际工具不断涌现:电话、手机、QQ、微信、MSN等等。大学生情侣使用此类工具进行交际不可避免, 这个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称呼语的使用。问卷对此类称呼语也有调查。

针对大学生情侣打电话时的称呼设计了一个问题:当您在和您的男/女朋友打电话等非面对面语音聊天时, 您称呼他/她为?

针对大学生情侣使用网络聊天的称呼, 设计了一个问题:当您和您的男/女朋友用QQ等网络聊天工具用文字聊天时, 您称呼他/她为?

这两题的答案设计的和面称答案相同。

3、除此之外, 因个人兴趣, 问卷还针对大学生情侣叙称问题设计了两个问题: (1) 您向朋友介绍您的男/女朋友时, 您称呼他/她为? (2) 当别人提到您的男/女朋友时, 会称呼其为您的?

这两题的答案设计的和面称答案相同。

4、此外还调查了大学生认为的可能影响称呼语不同的原因。

选项有:性格, 恋爱时间长短, 受朋友影响等选项, 另设置了供调查对象自主填写的选项。

三、统计结果

1、面称统计结果

与男/女朋友单独在一起统计为“独处”;朋友聚会等非正式场合统计为“非正式场合”;面对长辈/老师等在场的正式场合统计为“正式场合”。A组称呼语统计为“老公/老婆等”;B组称呼语统计为“名字相关”;C组称呼语统计为“笨蛋/傻瓜等”;D组称呼语统计为“零称呼”。

(1) 男生:男生称呼对方“老婆等”、“名字相关”、“笨蛋/傻瓜等”、“零称呼”, 独处时比率分别是25.0%、48.2%、19.6%、7.1%; 非正式场 合时比率 分别是 : 16.7%、68.8%、10.4%、4.2%; 正式场合 时则分别 为 : 8.5%、80.9%、6.4%、4.3%。

(2) 女生:女生称呼对方“老公等”、“名字相关”、“笨蛋/傻瓜等”、“零称呼”, 独处时比率分别是25.9%、44.4%、0、20.4%; 非正式场 合时比率 分别是 : 20.0%、61.8%、0、18.2%;正式场合时则分别为:6.3%、85.4%、0、6.3%。

可以看出:A. 在任何场合, 大学生情侣用与名字有关的称呼语称呼对方的数量明显多于用其他称呼语称呼对方的数量。B. 场合越开放、越正式, 大学生情侣用老公/老婆、笨蛋/傻瓜等称呼语称呼对方的越少, 用与名字有关的称呼语称呼对方的越多。C. 部分男大学生用笨蛋/傻瓜等贬义昵称称呼其女朋友, 没有女大学生用笨蛋/傻瓜等贬义昵称称呼其男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在恋爱过程中具有的权势地位。D. 女大学生使用零称呼称呼对方比男生使用零称呼称呼对方的比例高。

2、新交际方式中称呼语统计结果

与男/女朋友打电话等非面对面语音聊天所用称呼语统计为“非面对面语音聊天”;与男/女朋友用QQ等网络聊天工具用文字聊天时所用称呼语统计为“非面对面文字聊天”。

(1) 男生:男生在非面对面语音聊天称呼对方“老婆等”、“名字相关”、“笨蛋/傻瓜等”“零称呼”的几率分别是:35.3%、49.0%、5.9%、9.8%。而文字聊天时, 则分别是28.8%、48.1%、17.3%、5.8%。

(2) 女生:女生在非面对面语音聊天称呼对方“老公等”、“名字相关”、“笨蛋/傻瓜等”“零称呼”的几率分别是:32.1%、39.6%、0、28.3%。而文字聊天时, 则分别是41.1%、30.4%、0.2%、26.8%。

可以看出:A. 男大学生在非面对面聊天时用与名字有关的称呼语称呼其女朋友的数量略多于用其他称呼语称呼对方的数量。女大学生在此场合用老公/老婆等称呼语和用与名字有关的称呼语的数量不相上下。B. 女大学生在此场合用零称呼称呼其男朋友的数量高于同场合男大学生用零称呼称呼其女朋友的数量。C. 男大学生的权势地位仍有体现。

3、叙称统计结果

“向朋友介绍您的男/女朋友时”所用称呼语统计为“主介绍”;“当别人提到您的男/女朋友时”所用称呼语统计为“被介绍”。

(1) 男生:男生介绍对方时用“老婆等”、“名字相关”、“女朋友”的几率分别是:8.3%、64.6%、27.1%。被介绍则为24.5%、34.7%、40.8%。

(2) 女生:女生介绍对方时用“老公等”、“名字相关”、“男朋友”的几率分别是:2.4%、85.4%、12.2%。被介绍则为2.3%、41.2%、55.8%。

可以看出:A. 大学生情侣在介绍其男/女朋友时多用与名字有关的称呼。B. 大学生情侣被介绍为他人男/女朋友时用男/女朋友的几率更大。C.当别人提到男大学生的女朋友时, 用老婆等称呼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大学生的男朋友被提到时用老公等称呼语的比例。这是因为男大学生的同学相对女大学生较主动开放。

4、原因猜想调查结果

男生认为原因受“性格”、“恋爱时间长短”、“受朋友影响”、“ 其他”影 响的几率 分别是50.8%、14.8%、18.0%、16.4%。女生中则为66.0%、20.8%、3.8%、9.4%。

可以看出:A.多数大学生情侣认为性格是影响他们使用不同称呼语称呼对方的主要因素。B.相较而言, 男生受朋友影响而选用不同称呼语称呼其女朋友的多一些。原因有二:男生选用称呼其女朋友的称呼语更丰富一些;女生较腼腆且对恋爱称呼语更有主见。

四、结论

称呼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 恰当运用称呼语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前提。大学生情侣间的亲密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称呼语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由调查可得知, 男女大学生使用称呼语的不同受性别、性格、场合等的影响。男生使用称呼语更开放, 大学生使用零称呼的比例高于男大学生。交际中的权势关系和亲密关系影响称呼者使用的称呼形式, 关系越远使用公认称呼、常规称呼的可能越大, 关系越亲密, 称呼语越丰富独特。

摘要:本研究对大学生情侣间使用称呼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恋爱称呼语的使用与大学生性别、性格、恋爱时间长短及专业等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大学生恋爱称呼语为考察对象, 对大学生恋爱称呼语的使用情况作抽样调查, 分析讨论其使用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语用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称呼语

参考文献

[1]马丽丹.大学生公共称呼语选择的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5) .

[2]张蕾.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考察[J].新课程研究, 2008 (9) .

3.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 篇三

1当代大学生恋爱普遍化,人数不断增多

恋爱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将谈恋爱当做是大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甚至出现“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就不算一个合格大学生”的说法,根据调查,有大概80%的青年大学生谈过恋爱或者正在谈恋爱,学生们把谈恋爱看作是十分平常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为自己没有谈过恋爱而感到自卑。

2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盲目,功利化倾向严重

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清晰的、健康的恋爱动机,谈恋爱是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摆脱孤独、寂寞与无聊”,甚至是为了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他们只注重恋爱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体验,重过程甚于结果,恋爱只是为了获得经验。于是,校园里便出现了所谓的“契约式恋爱”,在校时卿卿我我,相互填补空白与空虚,甚至在校外租房同居,但毕业时却快速分手,这种缺乏责任感与严肃感的盲目的“寂寞期恋爱”是十分危险的游戏,是不可取的人生态度。

3当代大学生恋爱交友方式多样化,网恋日益盛行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手机通讯工具的普及,当代大学生比过去拥有更多的恋爱交友途径,除了传统的恋爱交友方式之外,有些大学生通过QQ、网络游戏和其他交友工具网上交友恋爱。网恋越发的普遍起来,许多未曾谋面甚至远隔重洋的男女,通过网络相识、相恋。大学生恋爱交友方式多样化,导致恋爱问题的复杂化。

4当代大学生恋爱日趋开放,性行为问题严重

受到西方性开放观念的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越发公开,在公共场所卿卿我我,搂搂抱抱,毫不掩饰,恋爱行为前卫、性观念开放。他们将性与爱情、婚姻分离开,追求一时的快感。根据调查,对婚前性行为,27%的同学表示很理解,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需要,无须大惊小怪;52%认为虽然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需要,但不可取;11%则无所谓,只要顺其自然就行,不必考虑太多;10%不理解,是一种违背传统道德的不可取行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对恋爱中的性行为是相当开放的。

5当代大学生恋爱低龄化、低年级化情况严重

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恋爱,有的仍在继续,有的早已各奔东西。而大学生的恋爱大多都是在大一新生军训时就开始了,可以说,在大学校园里,恋爱已成了风气,成了部分大学生入校后的“要务”之一。

6当代大学生恋爱难以处理学业和爱情的关系,恋爱悲剧增多

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努力学习,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但是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忙于恋爱,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长时间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沉溺爱河,认为爱情至上,忽视自己的学业。早退、旷课、厌学现象增多,有的因此而被学校退学。甚至有的大学生因为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期望值过高,容易冲动。一旦失恋,往往行为过激,伤害对方,甚至自杀、精神分裂、自卑厌世、破罐破摔,给自身、家人与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二产生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原因

1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

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4岁之间,他们已跨过青春期而进入成熟期,性意识已经开始萌发或者觉醒,生殖系统发育成熟,表现出对异性的向往、追求和爱慕,产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身心需求。同样在心理上,青年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加深,渴求独立的愿望增强,个性需求萌发,开始有强烈的择偶求偶渴望。

2社会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等信息渠道的畅通,黄色书刊、网站泛滥,导致西方一些腐朽、不良思想侵入,使原先高度统一的文化观、价值观念离散、改变,面对不健康的东西,大学生失去了理性批判的张力,从而给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现实中的大学同理想中的种种落差、大学生就业难、人际交往复杂、学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挫伤青年大学生的信心。在这样一些社会与现实因素的冲击之下青年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觉得找不到方向,空虚,导致一些大学生把握不住自己,盲目追求恋爱的情感体验和刺激,陶醉在吃喝玩乐、风花雪月之中。

3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的认识或行为不知不觉的迫于所处群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如一个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出双入对而自己却是形影孤单时便更加容易出现从众心理,于是也加入“追逐爱情的队伍”,开始不懈的努力。

4情感需求强烈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努力拼搏之后才进入大学的,在此之前一直被沉重的学习、升学负担以及父母、老师的严格监控压制着,不得不压抑自己丰富的情感需要。而进入大学之后,升学压力减轻了,周围环境的监控约束力减小了,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增强,被压抑了的青春期情感突然爆发,导致对异性的好奇与渴望剧增,恋爱势不可挡地燃遍大学校园。

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

1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摆正恋爱在人生中的位置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大学阶段的主要部分,人生的主旋律是事业,爱情只有植根于事业的沃土之中才能开花结果。爱情与事业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事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爱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为大学生,要争取从学业、事业的成功中获得爱情,要把学业、事业放在首位,恋爱服从学业、事业。只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才能使爱情的力量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成功又会使爱情得到巩固和发展。那种抛开学业只求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学业、事业的收获,更难以获得长久、幸福的爱情。“黄金有价,青春无价”,如果简单地追求恋爱,把宝贵的时光过早地耗费在不合时宜的谈情说爱上,贻误自己人生奋进的大好时机,那将是十分令人惋惜的事情。endprint

2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恋爱观,明确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指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另一方最诚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它表明爱情是以挚爱为前提的,是情投意合与志同道合的统一,是责任,是奉献,而不是占有和索取,只有忘我的、无私的爱情才是永恒的、动人的和幸福的。因此,我们应当把青年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过程当中。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培育大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辨别善恶、美丑以及自我调整、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学生在恋爱中的盲目、冲动、虚伪、轻率、庸俗、失志、失德。教导大学生要以认真严肃的心态对待恋爱,并忠于自己的感情选择,用相对稳定成熟的恋爱观来指导自己的择偶恋爱实践,而不是把恋爱当作一场游戏。

3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性观念是人们对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及所持有的态度评价,既包括个体的性观念,也包括在一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性问题的评价、态度、看法的总体趋势。大学生正处于性激素分泌的旺盛时期,对性充满了渴望,并且由于受到西方多元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针对这一点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正确的性生理卫生习惯。应当把全面介绍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落实专职思政人员举办专题知识的讲座,以性生理和性心理作为基础,性道德与性法律作为重点。让大学生们从性神秘和性误区中走出来,正确进行异性交往,并帮助他们解决恋爱中的各类问题,例如恋人间的正常交往尺度、怎么与异性交往、恋爱道德所涉及的问题。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功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年轻、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而枯燥的校园生活不能完全释放他们的热情,无法排除心中的忧郁、压抑,在学校无活动或活动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疾患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大学文化主阵地上来,以免大学生沉陷在恋爱中从而迷失方向。

总之,青年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作为高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让没有涉足爱情的大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业,已经拥有爱情的大学生把恋爱变成学习和生活的动力,使我们的大学生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学会把握和处理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感问题,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恋爱,面对生活,更好的成长成熟成才,做一个于国家于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肩负起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戴金祥.切实加强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

[2]姜采英.略论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出版社,1999.

4.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四

小组成员:赵彬赵程童杲辉方凌斌

分工:我们四个成员共同完成课题资料的查询工作,赵彬负责提出、设计问卷,童杲辉负责问卷调查,方凌斌、赵程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筛选,最后由赵彬编写此报告。步骤:

1、小组讨论,讨论选哪个课题,理由,并选定此课题,分析可行性。

2、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查阅课题资料。

3、发现、提出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

5、统计、筛选问卷结果,成员讨论。

6、细化、编写报告。参考文献:

姜采英《分析大学生恋爱现状及特点,加强恋爱观教育与指导》 贺淑曼《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梅兰《大学生心理健康》南京大学出版社

董广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作用》中国纺织出版社 黄希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爱民《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理性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戴正清孔瑞婷《大学生恋爱心理归因分析》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白侠、杨晶《大学生自我心理辅导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 冯丽《大学生如何远离恋爱误区》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引言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但是,我们的恋爱心理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

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研究小组在我校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由于时间有限,接受问卷调查的只有60人,其中包括男生30人,女生30人,而且,正在谈恋爱的人和没有在谈恋爱的人在思想上是有差别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必须身临其境才有答案。不过我们相信此次调查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爱情的概念。爱情的概念就是:爱情是人们在恋爱阶段,渴求为所爱的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并希望其永远幸福的感情思想。在此次调查中,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了解爱情的确切含义吗?”有27%的学生表示了解,23%选择不了解,而50%的学生选择不太了解。可见,不太了解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大多属于朦朦胧胧型的,似成熟非成熟。而我们说好的爱情让人变得智慧与成熟。

一、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1.恋爱人数增多,且十分投入与公开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而且越发表现得十分投入与公开。在教室、在餐厅、在操场、在行人道等各种公共场所勾肩搭背者有之、拥抱接吻者有之,抚爱触摸者有之,卿卿我我,旁若无人,其行为令人惊诧。这种投入的程度,可以说自恢复高考以来达到白热化程度,使清静的校园变成待月西厢,使大学管理者无所适从,使大学风气难以言说。大学生对恋爱的如此投入,究竟还有多少精力学习,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恋爱至上主义的表现,是社会上利益至上主义在校园中的思想折射。

2.恋爱的低年化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出现了低年化趋势,一些人的观点是“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则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于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校就下手,以至于现在大学生的恋爱是“年龄小、胆子大、热情高、速度快、敢实践”。这种恋爱低年化的倾向,危害极大,它充分表现了一些人的人生价值判断,万事悠悠,唯恋爱之唯大,只追求两个人的世界,必然导致对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人类的疾苦的冷漠和淡忘。3.恋爱出发点盲目

在恋爱动机上,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不少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实际是在调侃爱情,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独感的渠道。在对“你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中,67%的学生选择“寻找精神寄托”,还有部分选择其他,而以“将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人是:

(1)为爱而爱。这部分同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爱的心声在召唤,则犹如“寂寞梧桐”般从心底发出幸福的回应。他们的信仰是“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或者是“只求曾经拥有,更求物质占有”,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

(2)为满足虚荣心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没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对象,则是自身价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产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显示出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或高出他们一等。

(3)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读书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这种恋爱被称之为“寂寞期恋爱”。

(4)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青春、爱情也只不过是一种商品而已,只要能换取金钱、名誉、地位,爱情就可以付出。只讲感情不讲条件,那是在真空中生活,爱的感情里还应该有面包和咖啡,因此各种畸形爱情频频产生。

(5)为做试验而爱。这部分同学在校谈恋爱好比是做试验、种试验田,取得第一手资料,成功则已,不成功则取得经验。他们认为趁现在年轻不学几招,将来到社会上翻了船可不得了。

他们走出可“交往—恋爱—结婚”的传统爱情三部曲,认为恋爱不必托付终身。于是,校园里便出现了“契约式恋爱”,在校时卿卿我我,心理上相互填补空白,甚至有人在校外租房同居,但毕业时互相说声“拜拜”。这种缺乏责任感与严肃感的盲目的“寂寞期恋爱”,是十分危险的游戏,是不可取的人生态度。4.女生的恋爱比例高于男生

一是女生的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早,加之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她们对“感情港湾”和性爱的需求程度要强于男生;二是女大学生的绝对数小,占在校生的比例低于男生,所以在“对偶式”的爱情世界中,女生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优势地位。只要自己愿意,自身条件不占优势的女生同样会找到钟情的知音,而素质较差的男生在校园“情场”上则要相对受冷落。

5.男生主动性高于女生

由于在校大学生男、女生比例悬殊。一般情况下,男生只有自己主动出击才能找到心仪的恋人。相对来讲,女生就可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恋人。

7.恋爱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为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由于许多同学恋爱凭的是一时的冲动,对未来的事考虑的不是很清楚,通常是在交往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于是马上分手,接着找另一个。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恋爱专业户”也出现了。

8.恋爱成功率低

由于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学毕业后不能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恋人分手的只要原因。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

9.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43.6%的认为“学业高于爱情”;49.6%认为“同等重要”;只有6.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在主观上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但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却是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厌学、早退、旷课现象增多,甚至造成多门课不及格,不能顺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令人痛心。

10.恋爱观念日趋开放

据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看法的调查中:2002年表示同意的为50%,2003年表示同意的为65%。从数字看,这是一个增长的趋势。大学生谈恋爱,受到学生身份的限制,因而许多人认为此时的恋爱应该保守一些,但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恋爱方式。在关于恋爱行为尺度调查中有5种恋爱行为,分别是拉手、接吻、爱抚、进行性行为、同居。半数以上男生选择了“同居”这一项,而女生普遍认为接吻或爱抚都是很正常的行为。

11.恋爱观不够明确

据调查统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爱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12.悲剧爱情不断增加

由于爱情观的不正确,一些大学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不会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与杯水主义相互交织,热衷爱情和冷漠周围并行,整天忙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厌学、迟到、旷课,甚至租房共同生活,造成多门课程不及格,重修或被勒令退学,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大学生涉足恋爱的为数不少,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不多,一旦失恋,痛不欲生者有之,恶意威胁者有之,个别严重者甚至诉诸法律,严重影响个人的心理和正常的学习、生活,整日惶惶不安,严重的闹到自暴自弃、伤害对方、精神分裂甚至到自杀否认地步。

二、大学生恋爱的几大特点:

1、相互攀比,赶潮流而行。有些同学谈恋爱不是为了寻觅知音,而纯粹是从众的结果。

2、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就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3、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社会在快节奏的生活,大学生的恋爱也开始简单化,从思想上没有了以前固有的“审时度势”,恋爱观简单了起来。男生们已经不喜欢欲言又止,欲进又退的恋爱花招,他们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说,行为却很直接,遇到心仪的女孩,他们就会很快表示自己的爱意,追求的手段也由以前的“飞鸽传书”到现在的电话、短信、网络。女孩子们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当感觉还可以,不怎么讨厌的时候,便开始了恋情。

4、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在一时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的同学则认为学习不紧张、空闲时间多,找个伴玩玩;有的大学生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则羡慕不已,自己也要寻求一份爱情,但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

5、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6、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用爱情转移思想上的空虚。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生新的理想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出现了理想的真空地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当的动机,出现错误的心态。

2、恋爱观上表现出择偶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他(她)能不能给我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他(她)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思想上不成熟、不稳定出现矛盾冲突。两个人确立恋爱关系以后,经常会出现争吵的现象,这是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互相猜疑和不理解、不包容所导致。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里人和周围人的关心和宠爱,不能容自己有一点的被伤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思想上往往更多的是索取。当对方的举动和语言或是行为有不当之处时,就会毫无顾及的开始争吵,这是恋爱观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不信任的态度。

4、好奇心较重,存在试一试的想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5、只在乎爱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在毕业之前,很坦然的提出分手,理由也自然是相当的简单,“我对你已经没有感觉了”、“我们俩不合适”等坦然的话语,对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四、大学生恋爱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普遍存在,这无需回避,那么,我们说大学生恋爱现状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冷静的分析其原因。

1、主观原因

大学生生理上的原因

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7~24岁之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已跨过青春期而进入成熟期,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满足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敏感、简单、易冲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异性的吸引、彼此有好感的情况下,产生“恋爱滋情感,润心细无声”的身心需求,大学生心田萌发爱情蓓蕾是正常的。大学生心理上的原因

恋爱观的排他性。恋爱观的排他性表现在对恋人的控制和占有上,两个人在相处的日子里,在思想上、意识上排斥一切与对象相接触的事物,尤其是接触恋人的异性,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异性单独的接触和交往。恩格斯曾指出:“性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恋爱观的排他性经常表现在热恋时期及感情不稳定时期。拥有这样恋爱观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排他性来捍卫自己的爱情,维持自己的爱情,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的调查卷第六题“你会出现恋爱排他性吗?,其中很多学生说不知道,这反映大学生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

恋爱观的冲动性。恋爱观的冲动性表现在两个人交往之间“性”问题和感情出现问题时的心理冲动。恩格斯指出:“如果不能结合或彼此分离,对对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不幸;仅仅为了彼此分离,对方甘冒很大危险,甚至拿生命来孤注一掷”使恋人为了爱而冲破一切枷锁和干涉,为爱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在情欲高涨和性爱激发时,恋爱观又会冲破一切。冲动的发生越轨行为,而不考虑后果。恋爱观波动性。恋爱观的波动性表现在交往两个人思想上的波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上比较孤傲和脆弱,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别人分担,表现出极端和消极。冲动性较大,恋爱观的波动性使当代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极其不稳定的状态。热恋中的男女,感情波动大。热时可达白热化,冷时可骤然降到零点;高兴时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懊恼时垂头丧气,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感情脆弱的青年们,容易出现自杀、他杀等伤亡的后果。

恋爱观幻想性。从15~16岁之后,青少年则进入了异性向往期。在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同时,形成了一个或几个的异性“理想模式”,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赖和爱慕,产生了恋情。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会建立异性友谊。因此,在初中、高中阶段的青年们,在老师、家长和学业的压力束缚下,抵不住对异性的好奇,萌生了爱情。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们开始了恋爱,这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恋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呈现出了低龄化。年轻人的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他们确立关系后,便常常独自一人或两个人在一起幻想着未来,憧憬美好的明天,编织他们理想的梦,甚至开始了性幻想。但有时却与实际脱离,当幻想醒来的时候,发现和幻想中的不同,发现原来在对方的身上还有那么多的缺点,这时感情出现问题,两个人的感情逐渐淡化,慢慢走到尽头。情感需求比较强烈

经过十年寒窗苦,奋斗拼搏,才有机会进入大学的青年男女,一方面,在中学时由于升学的沉重压力和父母、老师的严格监控而不得不压抑自己丰富的情感需要,进入高校后,心理压力减轻了,周围环境的监控约束力减小了,自我意识增强了,情感需求渴望得到满足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里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思想观念的相似。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问寒问暖、求医送药、无微不至地照顾,生日有人送礼品真诚祝贺,苦恼时有人劝说解闷,平时有人陪伴呵护,出门成双进门成对,很容易使它们产生羡慕和向往之情,促使他们跃跃欲试。逆反心理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除七七、七八两届大学生外,我国高校一直规定,且三申五令: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一旦发现,将不得发展入党、不得评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得发放奖学金。但是,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停止过大学生恋爱现象。除了上述原因外,逆反心理与从众心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爱情本来对年轻人就有巨大的诱惑力,禁之越强,诱惑越大,猎奇心理是人类的天性,而一旦禁止不住,从众者亦愈多

2、客观原因

社会文化环境的严重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给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人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外开放在引起思想解放的同时,多元化的文化冲突,使原先高度一统的文化观、价值观分崩离析,面对不健康的东西,失去了理性批判的张力。文艺作品中描写青年男女情感的比较多,无“爱”不成书;影视作品、互联网常有两性情爱画面出现,更有不法分子抛出的黄色网站、黄色光盘等,使大学生在这花花世界里目不暇接,晕头转向,是非难辨,对涉世不深、缺乏生活经验的他们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对性的渴望中,找不到原则的归宿,对爱的理解停留在文学作品的诠释中。以至于一些大学生把握不住自己,盲目追求感性的体验和刺激,不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约会,陶醉在对方的音容笑貌中,徜徉在酒楼舞厅,吃喝玩乐,风花雪月“侃大山”,经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一题,题目是“你是否认为现在学生的恋爱观很大程度上是受媒体影响的吗?”,选“不知道”的占33%,事实上也说明了大学生的辨别能力缺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就业难成为了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问题。功利性、权利性的社会风气也进入了大学的校园。现在的大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把“现实”摆在首位。在谈恋爱的时候,大学生也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了自己寻找的“另一半”身上,让自己少奋斗几十年。“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中比例也日益增多。在我的同学里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在某一重要考试之间找了一男友,在男友的帮助下,顺利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在拿到通知书的同时提出与男友分手。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性”是“恋爱”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既然爱了就一切都可以放弃,不考虑后果和影响。有的女孩为了留住自己的爱人,用贞操换永远。这样的结果只有枯涩和悔恨。社会不良风气中还有享乐主义,有的女同学为了让自己“美起来”他的恋爱观模式成了谁有钱我就和谁好,年龄、家庭都不重要。用自己所谓的爱去换取物质,这样的恋爱观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

校方对大学生恋爱的消极回避政策。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平时默不做声,只有当学生们犯下错误,校方才加以介入,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办法过于简单、消极,一方面,缺少平时的引导教育,没有明确的态度,学生们会错误的理解成学校的默许;另一方面,当学生们一时冲动,做出越轨的事情,学校的处理又会令他们一生抱憾,如果平时多一点叮咛和监督,这样的悲剧是本可以避免

五、大学生恋爱的利弊:

利: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而且,恋爱对青年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因为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大学环境有它的独特性:对大学生来说,它在青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环境。有了这个缓冲,青年能更从容地完成社会化,更完善地发展自我概念,而不至于感受到从青春中期直接下来落入社会的强大反差和心理不适。由此看来,大学生的恋爱并不是件坏事,它对青年的成熟很有帮助。再加上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学艺术中歌咏的爱情当然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弊: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与婚姻失运河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如婚姻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负担超重。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那些遭受恋爱挫折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失恋的青年会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六、大学生恋爱状况的解决

1、要正确对待恋爱。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两者之间的关系。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因为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的。学业高于爱情,主张学业为主,不宜过早地恋爱。但也不要爱认为爱情是学业的绊脚石,处理得好的话,爱情也能对学业起到催化作用。

2、要培养爱的能力。其爱的能力包括以下几种: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

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

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要做到对别人的起码的尊重。

(3)信任能力。如果爱对方,就应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对方。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不相信对方,那怎么交往,更不用说谈恋爱了。

(4)给对方一定的自由空间。我们的调查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恋爱了,你会觉得自由空间很少了吗?”,其中33%的学生填“是的”,40%填“不会”,更多的学生说“不敢肯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了解一个人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标。即使两个谈恋爱了,他们的理想也许会朝共同点发展。但是,如果被对方绊着,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自由空间。所以,要给对方一定的自由空间。

(5)给对方以大度。正确处理恋爱排他性问题,因为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失恋之苦在于一个“恋”字,爱情是双向、相互的,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失去任何一方,爱情就会失去了平衡,恋爱即告终止。这时失恋的一方无论对另一方爱得有多深,都是不现实的了,作为有理智的大学生应该正视这一现实。(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通常宣泄的方法有:1)眼泪缓解法。在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可以使情绪平静。专家认为,眼泪能把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毒素排出去。2)运动缓解法。剧烈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激动情绪带来的能量。3)转移注意。时常要想起以前和恋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心情不佳时,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4)文饰法。当得不到自己爱的人,失恋时,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挫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5)倾诉。向可以信任的师长,同学,朋友,老师等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也可以写日记或写信。如果感觉心中的积郁实在太深,无法排解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昔日的恋人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向摆脱失恋的痛苦,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欢乐的环境中去。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或者可以找人去逛逛街,出去旅游散散心等,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开阔。另一方面是由于失恋后有一种空虚感,暂时难以适应,所以可以用工作或其他什么方法来充实自己,不让在有空余的实践胡思乱想。

(5)升华。要尽快把失恋升华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尽快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切不可因为失恋而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人生都失去了意义。要知道,恋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失生活的全部,要正确的看待爱情,摆正爱情的位置,处理好爱情与学习,爱情与人生,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4、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桥梁,其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我们在对“两个人在一起开心就好”问题的调查中,发现选择“是的”只占了27%,而更多的选了’不一定”,这说明开心并不是恋爱是否合适的标志。

5、加强大学生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 一个人的观念除受到社会的影响外,还与一个人所接受的知识背景有关,大学生的性观念也会受到性知识的影响,科学的性知识引导如果不去占领大学校园,各种不健康的性观念必然占领,没有真空可言。我国目前从社会到大学,提供给青年人关于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内容太少、太保守、太封闭,而非法性诱惑的途径却很畅通。学校应把系统介绍科学性知识作为大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落实专职人员举办专题“科学性知识”的讲座,或播放专题“科学的性知识和性卫生”的科教片。以性生理和性心理作为基础,性道德与性法律作为重点。让他们从性的神秘圈和性误区中走出来。正确进行异性交往,并帮助他们解决恋爱方面的思想实际问题,例如恋人间的正常交往尺度、怎么与异性交往、恋爱道德所涉及的问题。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关于大学生恋爱的调查问卷 篇五

1.你的性别()

A 女B 男

2.你所在年级()

A 大一B 大二

C 大三

3.你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基本看法()

A不应该B可以,但必须有所限制 C应该被正确引导D不应受到任何干涉

4.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单选)()

A精神空虚,寻找寄托B志同道合,自然而然C与他人攀比D寻找以后的结婚对象

5.你对恋爱的态度是(单选)()

A共同努力、坚持到底B顺其自然

C有了更合适的就换D其他

6.你认为,恋爱对学习(单选)()

A有不良影响B无影响

C有促进的作用D其他

7.你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是()

A相貌好看B理想远大,工作认真 D在某方面有共同的兴趣E在一块工作或者学习F家庭条件好

8.你的初恋起始于(单选)()

A初中B高中

C大一D大二

E大三

G初恋还没有开始

9.你认为父母和老师应该对大学生谈恋爱应持的态度是(单选)(A正确引导B明确反对

C提倡D顺其自然

10.您认为在谈恋爱过程中的花费应由谁承担?()

A主要由男生B男女共同承担

C谁家有钱承担的多点

11.您是否赞同在大学期间恋人同居?()

A可以接受B不能接受

C没想过

12.您是如何看待网恋的?()

A坚决不可取,网上骗子太多B原则上不反对但必须谨慎 C无所谓,可以尝试一下D其他

13.您认为什么时候结婚比较合适?()

A大学期间B研究生期间

6.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篇六

背景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大学生也不例外。对于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很多人选择两个人携手共度,但是,有人在其中幸福着、有人在其中失落着、有人在其中欢笑着、有人在其中哭泣着。青春是爱的鲜花盛开的季节。然而,当爱情伴着青春向我们迎面走来的时候,也带给了我们很多问题,让我们学着如何去面对。了解有关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恋爱中的问题(大学生的恋爱观)还是很有意义的,其中能反映出一些时代的问题。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的观点和态度

对象

网上聊天的在校大学生,女生居多,男生较少。

具体内容

对于大学生而言,恋爱是非常普遍的,当然分手也是很常见的。这其中的途径和思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赞同大家共认的一个恋爱观,我们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背景,也有不同的思想,更有对生活的不同期望,所以在恋爱上面的想法也不同。其实真正好的是适合自己的,但是现实中很多人对恋爱太盲目,太目的性了,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我潜意识的调查中会发现这种现象。

由于调查不是很正式,数据处理也不是很到位,只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大致给出一个约数,所以并不一定能代表什么,但我希望从中能找到一些思想趋势。调查的具体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聊天,这种互不认识,互不见面的交流方式消除了现实中很多人与人的隔阂,大家可以向对方倾诉而没有任何顾忌。我的调查也是由浅及深,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与你做这种交流,大约有一般的人会慢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不过这些人都是女生,为了使调查更全面.科学,我又找个几个认识的男生作以完善。

聊天中你会从一个人的语言细节上感觉到他的性格与思想。对于不同的性格的人,我会根据聊天趋势,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最后达到我认为基本了解他的恋爱观了的目的。这些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在下面列出来,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去问全部问题,因人而异,有些问题他会在潜意识中回答你。

1.你认为在大学谈恋爱有目的吗?

2.你对异地恋持什么态度?

3.你觉得你的择偶标准主要是是依据: 相貌经济条件兴趣爱好能力,哪个或哪几个?

4.你觉得你是否因为一些原因想恋爱,比如:找结婚对象自然喜欢对方寂寞?

5.那你觉得经济基础对你自己的恋爱有影响吗?如果有的话,大吗?

6..现实状况中很多情侣都是毕业后就分道扬镳,你觉得这种情况还有必要去恋爱吗?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考虑过原因吗?

7.你对大学情侣同居持什么态度?你自己是否有这种情况或将要有这种情况?

8.你是否有过和恋人结婚的想法?你觉得恋爱和婚姻有关系吗?

结论

问题由浅及深,不同的回答能反映出不同的心理态度。我虽然给不出具体的统计结果,但我能体会到其中的问题。个人认为,在我所聊到的大约20多个人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恋爱还是比较单纯的,对于一些问题很少去考虑,当问及到一些现实问题时,言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感觉,如对于毕业分手问题,他们会觉得很多人都那样了,真发生在自己身上也能接受,这种无所谓的感受体现出他们自己内心思想的缺失。对于同居,大多人持反对态度,但当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几个人给出的解释是顺其自然,其实我觉得我们没事时应该考虑责任到底是什么东西。有很多人想过有和恋人结婚的想法,但大家都不清楚恋爱与婚姻到底有什么联系,我从中的感受是:有些人找恋爱对象很目的性,大家会潜意识的去判断他是否能为以后的生活埋单!调查对象女生居多,从中会体会到一种强大的女生现实感,这种源于社会压力的的现实问题,使她们的恋爱观发生了一些反差,现实抉择与内心希望,无奈的表情下,我看出的是他们内心不够真正强大和不懂得如何忠于自己内心的表现!当然,调查也不光反映的是问题,我从中也分享也他们的快乐,看到也很多美好的东西。最后我想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所谓的恋爱只是一种形式,我们的大学生活之所以美好,不仅是因为她给了我们以后很多回忆,还有她让我们学会了一种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思维方式。我们用它去思考问题,更用它思考人生。

7.2016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篇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项目组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对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等珠三角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3所。共发出问卷810份,收回有效问卷791份,有效率为97.7%,抽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男生458人,女生333人,男女比例比较均衡。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的恋爱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调查学生中,20.1%的学生“正在谈恋爱”,30.2%的学生“曾经谈过恋爱,目前处于单身状态”;43.5%的学生“从没谈过恋爱,渴望谈恋爱”;12%学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或谈过恋爱的比例比较高,而在当前没有谈恋爱的学生当中,无论男生女生,渴望谈恋爱的比例都较高。

调查结果发现,32.5%的学生谈过1次恋爱,29%的学生谈过2次恋爱,将近13%的学生谈过3次以上恋爱。而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数据差距较大,本科院校没谈过恋爱的学生比例低于高职院校,而谈过两次恋爱的学生远远高于高职院校学生。

以上结果表明:第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普遍。当今大学生对爱和被爱,喜欢和被喜欢的需求强烈。在访谈中,有许多大学生提出,谈恋爱是大学必修的学分,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第二,女生谈恋爱和渴望谈恋爱的比例高于男生。原因可能是女生的生理和性成熟较早,依赖性较强,因此较男生对爱情的需求更强。第三,学生谈恋爱的次数较多,恋爱经验丰富。

2、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和态度

(1)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婚恋观的核心,反映婚恋价值取向。在本次调查中项目组设计了“受同学影响、弥补内心空虚、对学习交往有帮助、为了找结婚对象、被对方吸引(有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积累经验体验人生、满足生理需求”等7个选项供调查者选择。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恋爱的动机状况,首先表现为多元化。除了选择“满足生理需求”选项的人比较少,其他选项都有一定量的学生选择。其次,从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谈恋爱呈现一定的盲目性、从众性。因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的占48.5%,比例最高;受同学影响,不谈恋爱感到落伍的占21.2%;为了积累恋爱经验的占22%。再次,数据上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恋爱动机较为单纯,19.8%的学生恋爱动机是以结婚为前提谈恋爱,寻找终身伴侣;27.3%的学生是被对方优点吸引、两人有共同追求和共同语言。最后,也存在着不良的恋爱动机,如3.9%的学生的恋爱动机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

(2)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45.2%学生认为顺其自然,不能过于追求圆满结局;38.4%大学生认为两人共同努力,坚持到底;值得关注的是,16.4%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中只要遇到更好的对象会选择更换。这部分大学生视恋爱为游戏,只注重过程不在乎结果,抱着对自己对他人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恋爱和学习的关系处理上,28%的大学生认为会学习放在第一位;19%的学生认为爱情更重要;而44%的学生选择了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但总因为恋爱而耽误学习。

(3)大学生恋爱性观念

大学生在看待同居或婚前性行为一题中,14.9%的大学生表示“很正常,支持”,认为恋人间的亲密行为可以发生性行为或者同居;31.7%的大学生“不反对,也不支持”;30.8%的大学生表示“反对,不能接受”;另外22.5%的学生“犹豫,不知道”。

大学生在回答“恋爱期间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性要求,你会?”一题中,46.8%的大学生“视情况而定”,14.4%的大学生会“答应”;35.7%的大学生选择“拒绝”。

此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性观念比较开放。相关调查表明,在男女生对待婚前性行为中,男生认为“婚前可发生性行为”的占44.85%,而女生仅占9.26%,相对而言,男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更为开放。

(4)大学生的择偶标准

总体来看,大学生选择恋人时比较看重的是:性格、工作能力和潜力、人品,分别占37.9%、35.9%、33.5%。而把外貌、学历、家庭经济条件作为主要依据的较少。

此结果表明,大学生择偶标准趋于理性化,他们更注重对方内在的精神因素,如人品、能力、责任心、性格,而较少注重对方的外在因素,如相貌、家庭条件。

(5)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念

“你对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有何看法”一题中,21.5%的大学生“反对,认为有伤风化”;28.4%的大学生选择了“赞同,觉得很正常”;44.1%的学生表示“这是别人的私事,我们管不着”;5.7%的大学生“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弱化。

三、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规律所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渗透,恋爱之风必会愈演愈烈,人数会愈来愈多,年龄会愈来愈小、,“爱情多元论”逐渐被大学生多接受,恋爱的苦果悲剧也必然呈正比例。因此,作为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面对客观现实,改变以往简单压制或是置之不理、听之任之的工作方法,因为现在已经不是讲该不该谈恋爱的问题,而是应该教育大学生如何谈的问题。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变被动应付问题、解决问题为积极的面对,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恋爱观。

1、把恋爱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结合开展。

在大学生中开展恋爱观教育,主要让学生感悟爱情的真谛,掌握和异性交往的方式和尺度,培养对自我对他人的责任感,了解性知识的内容等。在开展恋爱关教育的同时,更应将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乐观向上、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便能从人生的高度上,正确看待恋爱与未来的关系,摆正恋爱动机,理性处理恋爱与失恋的问题。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2、加强性健康教育。

性教育是恋爱观教育的基础。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思想上“性”开放,但对性的了解程度不深,普遍缺乏性健康知识。34.11%的大学生表示对性知识完全不了解。而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52.73%的学生主要从网络电视、录影录像了解,正确性令人堪忧。因此,高校应该适应大学生观念的转变,加强性知识教育、性道德的教育。(1)开设性健康教育课。使性知识进入课堂,公开化。(2)组织开展同伴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培训青春健康使者,使性健康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传播。(3)对婚前性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教育。结合案例开展震撼教育。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对自身的控制力和道德约束力。

3、加强恋爱道德观教育。当今大学生传统道德观念日渐淡薄,应及时引导。第一,引导当今大学生在择偶时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和共同的生活目标放在首位,以人品、个性、心灵等内在品质作为择偶的第一标准。摒弃把恋爱当游戏、不恋爱就落伍的恋爱观。第二,引导大学生以文明含蓄的方式表达感情。切勿让个人恋爱方式和行为影响社会公德。

4、加强引导,严格管理。

一方面,拓宽恋爱观引导渠道,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校园报纸、网络平台、讲座、交流会、比赛等公众形式进行正面的引导和宣传。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解决恋爱心理问题。同时,严格校园制度管理。如宿舍安全管理制度,严禁夜不归宿、校外租房等行为,严禁异性宿舍留宿、不准生人留宿等,加强安全防范。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进健康发展。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次调查以珠三角5所高校学生为例,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总结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建议。本次调查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观教育

参考文献

[1]余雅芳,苏志富.“90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以绍兴某高校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3,15(4).

[2]王敏.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2).

[3]崔海波.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

[4]吴继红,卢莉丽.洛阳地区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3).

上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下一篇:最美教师的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