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出名师

2024-09-02

名校出名师(共9篇)

1.名校出名师 篇一

4月12日上午,全市名师、名校长和专家、学者云集济宁教育学院,隆重举行济宁市名师名校长论坛成立大会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推进会,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大会并致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加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刘加庚说,举办名师名校长论坛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是名师名校长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也是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指示精神的实际步骤。论坛组委会将竭尽全力,把论坛办成教育名家智慧的集散地,教育志士思想碰撞的竞赛场,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孵化器。每期论坛都要紧扣一个“论”字。首先要“备”论。本着“指导当前,引领未来”的原则,精心筛选论坛主题,确保广大校长老师有可说之话,有可议之点,有可思之处。其次要“争”论。论坛限时发言,同时明确“三说三不说”:“三说”即说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说心中的困惑和疑虑,说自己对别人观点的再认识;“三不说”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不说,已形成共识的话不说,与主题无关的话不说。三是“续”论。在论坛结束后,要将校长名师的观点纳入对其所在学校工作的跟踪督查和指导,既“听其言”,更“观其行”,追求“知行合一”的治教治学境界。

关于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刘加庚要求,名师名校长要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要坚持以课堂为核心,在课堂改革、减负增效、学校管理等方面多研究多思考,形成自己的实践特色。研究能力,要围绕学科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以及教学艺术加强研究,要围绕新时期如何激发教师活力、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领导艺术加强研究。辐射能力,要不断扩大工作室的辐射区域,要有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勇气。工作室成员要积极作为,要出高徒,出实效,出成果,逐步形成个性化、特色化工作室品牌。各有关单位要支持,改革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学术氛围,归还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业自主权,变具体管理为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变常规考核为发展水平考核和个性化考核。要大力支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为工作室成员的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和条件,积极推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研究成果,扩大名师名校长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就新时期名师名校长工作与成长,刘加庚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名师名校长既要做知识传授者,更要做灵魂塑造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不仅“授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传道”,传授做人之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要加强师德修养,做为人师表的模范。名师名校长要在平时工作中要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济宁市教师十个不准》的规定,做一个人品正、学识高的好老师好校长,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懂事明理。二是名师名校长既要做终身教育者,又要做终身学习者。要精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夯实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要博览文史类书籍,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要熟读教材,确保教育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名师名校长既要做教育实践者,又要做教育研究者。大力倡导个案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教科研理念。

会议还表彰了201133个优秀名师工作室,表决通过了济宁市名师名校长论坛章程,宣布成立了济宁市名师名校长论坛组委会。济宁一中李岩校长、育才中学陈雪云老师、金乡县教育局张广明副局长等5名同志分别作了典型发言或经验介绍。市教育局人事科、师训科、市教研室、市电教馆、市教科所、济宁教育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并出席成立大会。

2.名校出名师 篇二

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总课题组的安排和我校的现实需要,我们确定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

( 1) 名师名在何处

( 2) 名师教学思想探究

( 3) 名师教学艺术及教学设计的特色

( 4) 名师成长历程

( 5) 名师教学方法

( 6) 名师教学机智

( 7) 名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 8) 教学方式转变带来的新的课程形式研究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名师的课堂教学处处体现着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和纯熟的教学艺术。每个名师的教学特色,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仔细咀嚼与回味。我们希望通过对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艺术风格、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成效等方面的案例分析,促进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名师的共性特征、个性风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 研究思路

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名师教学特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案例分析,把握其之所以成为名师的原因,把教学实践和先进理论结合起来,把教学行为和教学实效结合起来,总结规律,形成经验,并将其推广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评价中,借以提高教学质量。

(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实验比较法、实践追因法等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以来的主要工作及开展情况

1. 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机构,召开课题开题会。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及课题重点研究内容,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操作思路以及课题有效组织实施的管理机制,确定了课题核心成员的工作任务。

2. 科学界定研究对象。我们的课题名称是“名师教学特色的研究”,有效实施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必须搞清什么是“名师”,“名师”到底名在何处,“名师”因何而名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中进行了“学生心目中的校园名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等问卷调查,并对全校上讲台的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水平、育人水平、教科研能力”三维一体的评价,结合学校多年来的教师考核资料,确定了各学科深受学生喜欢、深受家长信赖、教学成绩突出、业界认同率高、社会口碑良好的教师作为课题跟踪研究的对象。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确立了课题研究的对象,也激励发了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名师的动力。

3. 围绕处在共同教育环境下的这些“名师”,为什么出名,为什么能得到学生喜欢、家长信赖,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共同特点个性特征,我们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工作有:

( 1) 广泛开展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 2) 开展优质课展示交流活动;

( 3) 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 4) 开展名师特色教学设计交流展示活动;

( 5) 开展名师特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

( 6) 开展名师专题讲座交流活动;

( 7) 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 8) 开展名校联片( 宁夏教育厅直属学校) 名师成长经历的座谈交流活动;

( 9) 总结概括名师的教学特色及成长规律;

( 10) 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机制。

4. 根据大量案例的追踪分析,总结“名师”教学中共性和个性特色,探讨名师教学思想,形成经验总结。

5. 如实做好各阶段的过程管理,在学校范围内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介,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的优化转变。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 一) 课题研究实践成果

依靠“名师教学特色研究”这一平台,两年多来,我们一边研究,一边把研究成果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名师铸造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一批教师迅速成长,在不同层面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1. 青年教师陈华 2012 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13 年被评为自治区“313人才”。

2. 青年教师吕志林 2013 年被评为自治区 910 奖章获得者。

3. 2013 届高三团队高考取得优异成绩,1 名学生高考成绩名列自治区第二名,两名学生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学校跻身区名校行列。

4. 学校刘建明、陈华、吕志林三位教师事迹被宁夏教育网“名师风采”栏目报道,被推介为“宁夏好老师”。

5. 两年里学校又有5位老师被评为“自治区骨干教师”。

6. 学校多名教师在校外讲座交流。

7.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多的青年教师马玉娟、张昱、马文玺、王宝国等老师,分别在区市级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

……

( 二) 课题研究的基本认识

1.“名师”名在哪里

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中,名师资源无疑是第一位的,学校坚持“名师立校”的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培养名师,那么,到底该让这些优秀教师“名”在何处呢? 为了将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在学生层面开展详细的调查,调查了“学生心中的名师有哪些? 他们名在哪里? 他们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色? 我们也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喜爱的老师进行了案例分析,考察了这些老师多年来的教学水平评价、育人水平评价和教科研能力评价记录,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1) 名师“名”在教育理念新。学生心目中的名师是在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的教师,我们认为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是名师的根本理念,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教育,是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的教育。

( 2) 名师“名”在教学质量好。学生推荐的名师,从其教学成绩来看,十年来年年、届届成绩突出,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名列前茅,所带学生在高考、竞赛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老师均成就过各类名生,正是因为突出的教学成绩,培养出了出色的弟子,成就了名师。

( 3) 名师“名”在师生关系亲。我们分析学生推荐的名师,十年来,从学生、老师、学校领导从教研常规、教学能力、教学业绩、德育考核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量化考核成绩看,考核均在优秀等级,绝大部分老师连续高等次考核为优秀。

这些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亲切友好、和谐融洽,纯朴自然,学生普遍满意、喜欢、欢迎、感觉容易亲近,他们还有良好的性格秉性、个性修养和一定的人格魅力,平易近人、亲切和睦; 待人真诚、与人为善; 幽默风趣、富有情感; 尊重学生、要关爱学生; 与学生交真心朋友。学生不喜欢耍脾气、摆架子,高高在上; 盛气凌人,自以为是; 自以为了不起、脱离教学、脱离师生的老师。

( 4) 名师“名”在常规课堂实。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丢弃了课堂的所谓名师认同率并不高,学生更看重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认同的不是课堂浮华的形式,不是把题海般训练的成绩作为教育的全部; 不是为展示而展示的做秀课; 更多的是朴实的常规课; 更多的是课堂的效率; 更多的是教师的从教所流露出来的精神内涵、文化素养; 更多的是教师对课堂的热爱、尊重。把课堂教学视为与学生一起享受的精神旅行而不是任务负担。因此,努力成为名师首先应当从实实在在地热爱尊重课堂做起! 踏踏实实上好每节课。

( 5) 名师“名”在专业素质硬。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完全不是因为教师一时的表现,甚至不是因为教师外在的某种可以复制模仿的教学技巧或方法. 而是因为教师内在的深厚的专业积累。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肯定地说是铸造名师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的引入源头活水,没有不断的专业提升的名师,一定是“泡沫名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素质表现在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有比较深厚扎实的掌握,表现为教师广博丰富的知识视域。

( 6) 名师“名”在师德品行优。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对教师的肯定和认可,首先体现在教师的师德方面,调查显示学生持久认可的名师,他们师德方面的共同的特点是忠于事业、爱岗敬业,责任感强,立足本职、乐于奉献,依法执教、教学严谨、以身作则,勇于进取、追求进步,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爱好健康、兴趣广泛; 举止文明、谈吐文雅; 自信自强、意志坚定,善于交际、团结协作,情操高尚、品质优良,关爱学生等。那些只注重知识素养,不重视师德提升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⑺名师“名”在教研成果丰。分析我校学生推荐的名师案例,热心参加各项教研活动,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带头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是这些名师的又一个主要特征。他们相对于其他教师,教研业绩、教研成果更丰富些。他们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他们肯于用功、勤于观察; 勇于钻研、敢于思考; 乐于动笔、善于总结。积极参加说课听课讲课,评课品课论课活动,优质课竞赛活动,教学大比武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积极撰写教研论文,主动尝试摸拟试卷的创编,等等。

总之,名师之名在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无论在师德上、教学上还是教研上,都自然有所体现,名师往往是一个教师综合素养积累铸就的。

2.“名师”的教学有哪些基本特色

入选美国教师名人堂、被许多机构评选为美国顶级教师的阿兰·保罗·哈斯克维茨,曾撰文分析了优秀教师最显著的11个特征,他们是: ⑴永不自满; ⑵高期待、严要求; ⑶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⑷知识渊博且了解学生; ⑸有幽默感; ⑹有洞察力; ⑺有灵活性; ⑻办法多样; ⑼精益求精; ⑽不循规蹈矩; ⑾沟通能力高超。这些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名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共性特征呢? 他们的课堂到底靠什么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呢? 我们通过推门听课、优质课展示、教学设计评比、常规说课评课等活动,问诊课堂,得到以下基本认识:

第一,名师的课堂教学普遍体现一个“新”字。深受学生喜爱的名师课堂,普遍体现了一个“新”字,这里的“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新”。普遍表现为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心中有目标,目中有学生,始终努力把知识能力教到学生的心中,始终以学定教,始终在学生跳一跳就能达到的发展区间使劲发力,始终以新的人才观、课堂观、质量观来统领教学活动。

2情景创设“新”。学生喜爱的老师,无论哪个学科,普遍重视将所教的知识与鲜活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普遍重视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普遍重视将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善于创设别致有效的教学情景,凸现学科知识的价值意义。这使得学科知识与课堂教学组织新颖鲜活。

3教学手段“新”。名师们课堂常常与时俱进,善于有效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如网络、白板等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理科教师普遍重视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通法”教学,又善于捕捉学生求异思维,文科教师大多不受教材教参的束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而又不放弃分析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严谨性。课堂有设计而无约束,有不断生成的新意和意外的惊喜。

第二,名师的课堂教学普遍体现一个“实”字。从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活动等方面看,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无一例外的都在追求课堂教学的“实”,主要表现在:

1教学目标“实”。没有用来体现先进理念的深奥术语; 没有找不到边际的高远目标; 没有割裂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千篇一律的繁琐罗列; 有的是具体于教材特点的学习目标,有的是实实在在可操作、可达到、可落地生根的课堂追求。

2重点难点“实”。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因人而异,充分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不盲目拔高,锁定学生发展区间,回应学生需求,有明确针对性,。重难点的确立明显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累。在具体教学操作中集中在重难点的落实和突破上发力,实在有效。

3教学环节“实”。40分钟的课堂教学,名师们普遍没有过多的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简约精致,目的清晰明了,大部分老师自信地以“实效”立意,拒绝华而不实的形式,不刻意迎合时髦,不刻意回避平实。

4思维点拨“实”。表现在直击学生思维盲点、理解难点,能透过现象捕捉到本质,始终跳出就事论事的漩涡,能在知识能力体系的高度思考问题,始终把培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科方法作为教学的主线。

5迁移训练“实”。表现在始终“经营”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方法、内容两个层面追求训练效率的最大化,重视训练内容的代表性典型性,重视课堂训练的反馈,重视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名师的课堂教学普遍体现一个“活”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型选择“活”。连续关注学生喜爱的名师课堂,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教师课型的选择非常灵活,不同时间、不同内容所选择的课型有新鲜感,不雷同。所选择的课型结构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高度契合,展现出了教师丰富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表现出了教师丰厚的教学积累。相反,那些学生反映平淡,投入兴趣不浓的课堂,常常千篇一律,不分内容异同,不辨时间变化,课型单一,腔调老套。课型选择不“灵活”,本质是教师课型积累不丰富,课型探索不主动,把教学当成一个简单的上课重复,课堂教学一定会失去乐趣。

2教材处理“活”。从多次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看,学生喜爱的名师,在处理教材上很灵活,共性特点是善于“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教师普遍个性化的理解教材、处理教材,体现出了对教材透彻的把握。我们认为这是教师成为名师的前提,也是使课堂鲜活起来的基础。一个老师如果不深入研究“教什么”,仅在“怎么教”上绕圈子,打转转,一定会走入“匠人”的歧途,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3方法使用“活”。通常情况,我们都希望有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程式化,我们听课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艺术也希望模仿到人家的所谓模式,殊不知名师的一堂课常常仅展示的是其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这如同一个功夫深厚的拳师一样,在某个具体情景下,选择一种拳法,并不等于他不具有其他拳法的功夫。教学不是别人教法的简单比划。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的“技法”丰富,选择灵活得体,体现了丰厚的教法储备,所以课堂灵活、生动。

第四,名师的课堂教学普遍体现一个“趣”字。有如下几趣:

1力求“教的有趣”。可以肯定的说,生动有趣是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名师课堂教学最鲜明的特色之一。谈吐机智风趣、浅显准确是构成名师的重要素质。其实,幽默是教师睿智的外在表现,是教师视野开阔思维灵活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鲜明的教学机智。在这种机智下,课堂教学会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植“学的兴趣”。名师的课堂教学的“趣”,还体现在把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实践兴趣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追求,他们普遍认为,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好奇,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他们认为,培植并呵护了学生的兴趣,就是教学的成功,就是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

第五,名师的课堂教学普遍体现一个“情”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有“激情”。学生认可并喜爱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教学总是充满了激情,有着一种自信的力量。追踪研究这些名师的案例,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激情,其实来源于教师的责任感,收获感,成就感,满足感,以及自我超越的感觉。正是这些东西,为教学激情提供了不竭的能源。而这些东西与智慧息息相关。教学智慧是激情的基础。缺乏智慧的地方,不会有持久的激情。

我们还发现,课堂的“生成”与教学的激情息息相关,课堂的“生成”不仅仅靠教师激思、激趣的各种手段,不仅仅是靠所谓的技巧,这些仍然是课堂中的表象。真正能激活课堂,提升课堂价值的是教师的情感,是从内心发出的激情。我们也发现以下两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往往没有激情。

任务驱动式教学往往缺乏激情———如果你过分追求为完成进度,为预设的习题而进入程序化运作,就会落入知识操练化俗套,课堂上可能只有“己知与求解”“前因与后果”“是什么与怎么样”。没有激情的带动与互动,课堂就会缺少生气。

灌输式教学难以引发激情———过分注重知识教学,往往会偏重于认知规律的顺序路线,疏忽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以为知识灌输总是主要的,这种教学可能仅仅在模仿、再现、记住中产生作用; 名师的教学往往呈现出“播种式”的特点,会以情激情,燃起学生求知欲望,进而生成、探究与创造。

2课堂动“真情”。我们也看到,教师的激情源自自我的乐观的人生态度,更源自对学生的态度,源自对工作的热爱态度。

从大部分老师看,决定他们名不名,能不能被学生及家长认可,关键在于其“责任感”是否强烈,“责任大于能力”这应当是一个共识。学生喜爱的名师,他们对课堂、对学生、对知识时刻动真情,不敷衍了事,对知识他们科学严谨; 对课堂他们求真务实; 对学生他们真诚公正。这都源自“真心”“真情”,这是“善”于“美”的基石。调查显示,学生最不认可的是“假”,最厌烦的是不“走心”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落入形式化的沼泽!

3师生讲“亲情”。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观察名师的课堂,“亲切和谐”是一大特色,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不狎昵也不疏远,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效果。概括起来看,这种感情表现在教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始终面对大多数学生,不歧视学习困难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善于激励学生,教态亲切,具有亲和力。

第六,名师的成长普遍体现一个“勤”字。主要表现在:

1“学习提高”突出一个“勤”字。具体表现为勤于理论学习、勤于听课观摩、勤于阅读。他们普遍认为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

2“实践探索”突出一个“勤”字。名师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勤于实践,勤于在实践中摸索得失,他们善于利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各类赛教课的机会试讲打磨。即便是在常规课堂中,也重视将别人优秀的做法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实践,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这种长期的积累,丰富了教师处理教材、经营课堂的经验。

3“反思总结”突出一个“勤”字。优秀教师成长的另一特点是勤于反思总结,上完一节课,总是要想一想自己上舒服了没有,乐享了课堂没有,哪些地方设计的不好,哪些环节效率不高,课堂的得失在什么地方,改进的方法有哪些。并且会及时的将具有代表性的课堂环节记录下来,勤快地写下自己的总结反思。他们都有较丰富的课例积累,这是他们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

4“理论提升”突出一个“勤”字。有些老师教学多年,日复一日,除了带班代课的经历,没有什么东西留下,而优秀教师则不同,他们勤于思考,勤于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勤于开展范围小、时间短、重心低的小课题研究,并勤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成论文,进行必要的理论提升,这使得他们在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分析我校学生喜爱、同行认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老师,无不是这样,有的教师潜心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校本教材,有的教师每年都争取有一两篇在刊物上发表,有的教师致力于学生教辅材料的编写,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声誉,结合他们优异的教学成绩,自然成为了学生认可的名师。

四、结束语

3.打造名师 创建名校 篇三

作为校长,在培养名师的过程中,不妨采用微“逼”励“诱”的方法让教师成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头雁。

一、微“逼”,让教师强行入轨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锤敲。如果说学校的骨干教师是响鼓,那么校长则是重锤,一定要敲得浑厚激越,声声击到教师的心扉上,让教师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

1.“逼”校长树立名师意识。

骨干教师在学校中起到的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学校要成立名师培养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名师培养对象的遴选、培养、管理、考核。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和“科研工程”。

2.“逼”校长名师培养长计划短安排。

为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推进新罗区基础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心校校长要对本片区教师进行遴选考核,确定名师梯队。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建设一支在市区有一定影响,学科教育有一定地位,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团队,造就一批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的高层次的专家型名师。

3.“逼”教师在学习中丰富素养。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位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不充实自己,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一天不学习就会落伍。校长要给教师订阅足够的教育专著和各类教育类报纸杂志,并给教师下达一定的硬指标,规定教师每天必须学习的数量,让教师挤出时间,静下心来,沉下书去。通过广泛学习,开阔教师眼界,了解本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吸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博览群书中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补充新鲜血液,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丰富自己的素养,增长自己的见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夯实根基。

4.“逼”教师在课堂实践上苦练内功。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是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试验田”,每位教师都可以大有作为。好课是“磨”出来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众多“特级教师”的成长历程无不表明,他们是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课堂实践中“磨练本领”,求得“真经”。教师独到的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都在课堂实践中积累起来;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的形成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逐步形成和确立。所以校长要给教师下“军令状”,规定教师听课、评课、磨课、研课的数量,在课堂上下工夫、做文章。在经常性的听课、评课中揣摩和学习他人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在不断的磨课和公开课中锤炼课堂教学技巧,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提升课堂艺术水平。

5.“逼”教师在反思中提升内涵。

朱永新教授说:“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中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学校要给教师下命令、定任务,“逼”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做到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相结合。每天的课堂教学,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下次再教时又该如何修正和完善,并及时叙之以文,写出较高质量的反思性文章。经常性的反思可以使教师成为“实践的反思者”和“反思的实践者”,真正成为科研型骨干教师。这样,教师的水平就会长足发展。

二、励“诱”激励教师更上一层楼

1.物质奖励。

对教师物质上的鼓励也体现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和褒奖。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方案,对于在评优课、论文发表、学生竞赛辅导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激励教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2.精神鼓励。

物质奖励是暂时的,而精神鼓励却是持久的,是更高层次的,能激发教师强烈的进取心。校长要对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突出成绩、在教育科研上获得显著成果的教师,在评先选优上加以倾斜,给予荣誉称号,并给予张扬,增强教师的“成功感”。同时,增大名师的内动力,扩大知名度,鼓励中其他教师学先进赶先进,努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使名教师层出不穷,源源不断,形成强大的名教师群体。

3.保障激励。

学校设立名师培养专项经费,用于“名师培养工程”。学校“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要发挥对培养对象专业发展的指导、咨询、跟踪、评价和推介的作用。帮助培养对象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指导其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组织研修和教育参观考察活动,提供交流与宣传平台,搜集和反馈意见。学校要全方位关心和支持培养对象,为其研修学习、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创造有利条件。

名师创名校,名校育名师。校长要把握机遇、审时度势、努力创新、与时俱进,加速名师培养,促进教师成长、成名!

4.名校名师送课下乡体会 篇四

———听课有感

我于 4月24日到红光中学参加了以“名校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听了一小的李海杰、四小的于振杰,五小的李秀艳三位老师的名课,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现在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

3节课中,节节有各自的风格,有的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有的课教学设计真令人赞叹不已,有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准确深入且别具匠心,有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得让人惊叹……

1、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如李秀艳名师讲的话题作文《感受母爱,体验真情》一课,她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铿锵有力,让我们感受了母亲对儿女们深深的爱,她的语言震撼了大家,使教师、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多听课老师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看到李秀艳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除此以外,牛老师的板书也是很精致很漂亮!

3、李海杰老师的数学课,课堂轻松,声音轻柔甜美。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于振杰老师的课注重反复朗读。好文章是用来读的,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 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 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5、三位老师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精美的课件制作让我心动!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于数学、语文的教学。

6、在三节名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

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

5.名师名校长的管理办法 篇五

(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县级名师名校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优质化、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长兴县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

第一条 长兴县名教师名校(圆)长(以下简称名师名校长)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卓著,社会公认的专业性荣誉称号。

第二条 名师名校长职责

(一)注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

(二)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善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具有广博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承担省、市和县三级课题研究任务,每年有较高质量的专业论文、专题讲座或科研报告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学术研究会上交流。

(四)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承担指导培养优秀年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1、名师要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1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对我县中小学学科教学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因工作需要,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名师须兼职授课。

2、名师要积极参加“名师助教活动”,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讲学和支教任务,承担和参与教学活动周工作;每学年在县级及以上范围积极承担高质量的观摩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每学年结对带徒1-3人,努力完成培养目标和任务。一级名师要建立名师工作室,每学年要有论文省级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异校带徒弟3人。二级名师要有自己的博客,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博客群,每学年要有论文在市级获奖或市级刊物发表。

3、名校长要在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办学有特色,教育质量高,并兼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教学科教学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4、名校长要积极承担指导和扶持1所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并取得明显成效;承担至少一名(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带徒任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校管理示范周”活动,向校内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开放。每学年要有1篇论文在省级获奖或省级刊物发表。

第三条 名师名校长享有的待遇

1、实行县名师名校长任期内津贴制度。每学年考核一次,经考核合格者分别给予一级名师10000元、二级名师7000元、三级名师4000元的津贴、名校长8000元。

2、要关心名师名校长的学习与生活。优先安排名师名校长的进修深造。任期内名师一般参加一次教育考察、培训活动。所 2

在学校要组织名师定期体检,主动关心生活上确有困难的名师,为名师排忧解难。

3、学校应安排必要的资金,作为对名师名校长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教育教学研究的课改实验;培训考察进修深造;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出版教育教学专著。

4、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给名师留出必要的学习进修时间;名师原则上不宜兼任过多的行政职务,确保教改和培养教师;对年龄较大、教育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名师,应选派事业心强、肯钻研的年轻教师做助手,跟班教学。

第四条 名师名校长的管理

(一)建立名师名校长考核评价制度。名师名校长的考核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建立考核档案。考核程序为:

1、名师名校长所在学校每年8月底前根据其表现填写《长兴县名师名校长考核评价表》,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2、县教育局根据职责、条件,每年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对每人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价,在评价表上填写考核意见及等次,并以适当方式公布考核结果。

(二)建立有序的流动制度。名师名校长在获得荣誉称号后5年内一般不准调离原单位(确因工作需要除外)。

(三)切实做好名师名校长的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为名师名校长的各项业务活动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讨论、信息交流、参观学习和考察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要从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调查核实,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其荣誉称号,取消相关待遇:

1、在评选中弄虚作假,不符合条件的;

2、不安心工作,未经组织批准,擅离原工作岗位的或调出教育系统的。

3、学校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基本称职的;

4、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5、其他应予撤销称号的。

第五条 本规定由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六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6.浙江中职教育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 篇六

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职教育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名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三名工程”以为全面打造浙江中职教育品牌、加快提升中职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为目标,“十三五”期间扶持建设50所中职名校、200个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和200个名专业。通过建设,着力提高我省中职教育育人质量,引领我省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职教资源。

第三条

“三名工程”建设坚持“省级引导、地方为主、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学校实施”的原则,采取省、地方和项目学校分级管理的方式,以学校管理为基础,地方管理为主。同时,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有效参与和支持。

第四条

“三名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保障为主、省级财政支持为辅。同时,鼓励项目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引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负责统筹落实和筹集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四)向省教育厅报送本地区项目建设阶段进展报告和所辖学校项目建设总结性报告。

第七条

项目学校举办者和项目学校是项目建设具体实施方,应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校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及本办法的要求,编制、报送学校立项申报书、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并对有关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预期目标;

(三)统筹安排各渠道建设资金,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及本办法规定,科学、规范和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四)将上项目建设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市级教育、财政部门;技工学校应同时抄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五)接受教育、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和审计。

执行,项目建设过程中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如确需调整的,项目学校须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四章

监督检查与验收

第十一条

“三名工程”有关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为3年。起始日期自省教育厅批复项目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之日起计算。

第十二条

建立省级监督检查、地方监管和项目学校自我监测的三级监控考核体系,对项目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实行事前科学论证、事中监控指导、事后效益评价的全过程审核、监控和考核。

(一)省教育厅依据项目学校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以学年为时间单位(即每年6月底7月初)采集绩效考核信息,组织对项目学校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暂停项目建设,终止下一经费支持。

(二)设区市级教育部门负责指导项目的实施,检查和监督项目学校的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三)项目学校举办者负责领导项目的实施,加强各项资金及政策保障,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与进度。

(四)项目学校负责项目建设日常工作和过程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建立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评机制。

第十三条

在“三名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

第五章

建设资金

第十七条

“三名工程”建设资金包括省财政扶持资金、地方财政保障资金、项目学校举办者安排的专项资金和学校自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十八条

省财政扶持资金根据《浙江省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按因素分配法下达,地方财政保障资金和项目学校举办者安排的专项资金等应按项目实施进度足额拨付到项目学校。

第十九条

项目学校应统筹安排使用不同渠道的专项资金,科学、规范、合理地编制本校建设项目的总预算及预算。

第二十条

省财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项目学校改善教学、实习和实训条件,推进课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等。其中名校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内涵等;名师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技术研发、学生技能培训等;名专业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实训条件、专业课教师素质提升、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第二十一条

7.名校出名师 篇七

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从大处讲,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发展与命运;从小处看,决定着每个家庭和学校的未来。学校开始向“优质名校”发展。转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教学一线,是否有“名师”起引领作用。对于“名师”的培养,仅靠引进是不现实的;重要途径还是对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素养进行提高。这些,要靠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引领,但更重要的是靠全体教职工的自我努力。只有教师努力,学校才会为我们搭建成长平台,才能给予大力支持。教师努力了、成功了、做名师了,那学校自然会成为“名校”。相反,教师努力过,学校成为“优质名校”,教师自然会成为“名师”。所以,为“名师”的长成,“名校”的创建而共同努力;结合本次 “国培”见闻,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学生的镜子——教师形象设计与培养

教学礼仪贯穿在教师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养成良好的教师礼仪习惯,作为老师要做到外在特征和内在素质的有机统一。重点注意四个方面,即“服饰、仪容、仪态、语言”。

在教学中更要注意合理恰当的使用肢体语言,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在教学中还要学会尊人。只要心中充满对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好意,微笑就会自然的洋溢在脸上,慷慨地、温暖地,像春风一样奉献给与我们交往的每一个人。

当然教师应做真人。真人不是完人。真人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他可以知识不丰但有学而不倦的求知精神,他可以行为有暇但却不断改造自己努力求善求美。教师不是把他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是用他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人。

二、生命之水——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在当前不难发现,教师忽视读书学习者当下已不在少数。一些教师之所以忽视读书,大多是出于“不屑读”的心理。总认为,自己有高学历,已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自己掌握的知识,亦足够教学生了,又何必去读书?殊不知,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相当惊人。不读书就意味着要落伍,就意味着要被淘汰。何况,教师要给学生喝“新鲜水”,自己就得是“长流水”。“长流水”就要求教师必须常读书。

读书虽不能替代教书,但教书自须读书。教书若能多读书,对相关知识、相关问题做到多学科、多角度分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去精心备课,这样的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岂不事半功倍?学科与学科之间看似没有多大关联,其实各种书籍包含的知识是相互交融的。虽然今天每个学科都被细化为众多分支,然而不同学科之间沟通连接的渠道仍然是存在的。教师要去阐释和说明一个知识或道理,掌握的知识越全面越有利。所以,要多读各类书籍,精通多门学问,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同样,只要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而这一切,多多少少都和教师的读书连在一起,因为读书是教师知识和精神的源头。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教师者,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教师不读书能做到吗?

三、从“炼”到“摩”课——教学技能的提升

从“炼课”到“摩(磨)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也是每一名在课堂教学中有成就的老师必经之路。“炼课”讲求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看透教材、吃透教材、利用教材”,教育专家讲述的把教材變浅、变薄。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和创新教学与设计,创建高效课堂;可以减少我们在课改中所走弯路。通过“炼课”我们在教学中至少可以做一名“好老师”。

当然,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炼课”层次上,在“炼课”的同时,我们要更上一层楼——学会“磨(摩)课”。“摩(磨)课”意义有二:第一、那就是观擦、研究名家课堂,对自己有所启发,在教学中自己有所收获。

“(摩)磨课”第二就是集体智慧的反应。如果说“炼课”是个人行为,那么“摩课”则是集体行动。也就是利用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每个人的智慧,不断研讨、尝试、创新、最终定型;然后试教、总结、再研讨,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收获。在这时,我们不在是教课,而是在享受生活,享受摩课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提高。

当然每朵“鲜花”从成长到开放,都离不开合适的土壤、环境和水;它的“鲜美”也离不开“绿叶”的支持和陪衬。在我们身边,没有一个人独自成才,也没有一个人一下子成才。相反,在每个成功者的后边,都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做出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现在,我们面临新课改这个大环境;有积极倡导、大力支持教研教改的领导;每个年级都有精诚团结的备课组;每个组都有优秀的教学人员。所以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走出一条教研、教改新道路;希望每一名教师都成长为教学行家里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创三中新辉煌。

四、研究“树人”——名师成长起跑点

“教师做研究” 的实质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思考,是提升专业判断和实践智慧的过程。教育经验概念化、理性化总结,是在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写作是非常有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写作会迫使你去彻底思考问题。教育经验学术化表达,还可以提升语言素养;因为口头语言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和交谈对象及时的反馈和沟通,不一定需要非常精确和完整;而书面语言就需要完整与精当。在写作中练就如何用完整、精当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因此,做教师就要尝试做教育研究,做名师、创名校就必须做教育研究。

教师做教育研究时不应出现的焦点:“借”:不是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而是用别人的成功教例,稍做点评。“空”:题目太大不切实际,通篇多为众所周知的正确道理,没有自己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和真切体会,缺少实际价值。“浅”:讲几句道理、举一个例子,道理和例子强拼硬贴,缺少联系、分析和理性思考,深度不够。“旧”:观念陈旧,思路或方法缺少新意。教师做科研时必须把握的几点:“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脚踏实地,有科学价值。“新”:选题、观点、思路、题材、内容等新颖独特,能吸引人。“精”:论点精辟、文章精炼。“准”:论点、论据、结论富有科学性、思想性,文字准确无误,富有说服力。

8.名校出名师 篇八

(2014)

2013年3月,根据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全县教育系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活动进入了第二个年,根据工作安排,我校按部就班的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本开展的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勤动笔、多听课、善反思成为主流。

①勤动笔。古语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们充分利用镇教办给配备的报刊、杂志,以及身边的其他一些学习资料仔细阅读,并认真做学习笔记撰写出学习心得,数量多、质量高。

②多听课。本学期大部分名师在听、评课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多的50节,少的20多节。大部分教师就学习重点、环节记录详实,评课中肯。这样的听、评课活动搞扎实了,老师们之间博采众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③善反思。老师们精心撰写教育案例,他们把教学中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记录下来,写出反思,汲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二、课堂教学更富艺术性。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因此课堂教学是名师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听课、公开课活动中,教研员、老师们与执教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少谈优点,重点谈不足,谈如何改进,大家齐献策,老师们的上课水平均有

提高。

三、组织汇报会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名师培养工程的真正目的是引领、带动全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据此,我校还组织了名师名校长论坛演讲比赛,并选拔出优秀教师代表我校参加中心校举行的名师名校长论坛。中心校让全校区的教师都来聆听、学习,之后写出心得体会。

四、存在的问题

1、我校能将名师培养活动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有机地结合,但是在活动中缺少创新,更多的是以学习理论、拜师会、教研活动、教学大赛、演讲等形式开展打造名师活动。各项活动过程性材料积累较少。

2、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只关注学科型名师的培养,其他类型的名师没有关注或者说没有列入工作计划中,这也说明我们对工作方案研究不透,名师培养不够全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努力。

灈阳三小

9.名校出名师 篇九

《漫画》参考课件

一、教学目标

学习了解漫画的基础知识及漫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艺术特点、种类、构思方法及表现形式等。

二、教学重点

漫画创作的基本常识及其常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漫画创作视角的选择,及艺术形象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问:大家看过漫画没有?看过什么漫画书?

“漫”就是对漫画艺术最好解释。“漫”使得漫画艺术有比其它艺术更多的表现天地,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哲理、风俗人情,各种题材皆可入画,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是漫画之所以有深邃内涵之本源。

(二)新授

1、漫画的类别

漫画的分类同学们漫画的形式多样,你们能将这些漫画分分类吗?接下来让学生观赏一组漫画图片,再回答。

按用途可分为: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公益漫画。(分别展示每个分类的漫画各一幅进行详细讲述)

讽刺漫画:讽刺社会生活存在的一些现象,讽刺的内容大到国际问题,小到生活琐事;幽默漫画:能给读者带来一种健康的快乐的漫画;肖像漫画:用简约的线条概括出对象的特点,利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

按篇幅来分类,可分为:单幅漫画、多幅漫画(四格漫画)、系列漫画、长篇故事漫画。

2、漫画的主要特点

要有令人发笑的功能;具有多种表现方法:对比手法、夸张手法、比喻法、推理表现法、比拟手法等等。(边讲边演示图片,图文并茂)

展示PPT,让学生欣赏漫画。

做一个互动: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明星的肖像漫画,让学生看看这些明星的肖像漫画有什么特点?导出漫画的第三个特点——夸张的构思和夸张的造型。

3、漫画的绘制方法

同学们,如果让你绘制一幅漫画你会选用那种绘制方法来绘制呢? 师介绍:漫画绘制方法多种多样,尤以黑白单色绘画最为常见。其他如水粉、色粉、白描、电脑绘画也多用于漫画。

展示图片,便于学生更形象的了解。

漫画的造型手法:变形、夸张、联想夸张的形象,丰富的联想,奇特的变形,展示了语言、文字表达不出的东西。

(三)创作

教师示范确定一个主题老师示范性的进行漫画创作。

练习实践把身边笑话创作成漫画。分成小组进行集体创作,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设计更夸张和别出心裁。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四)评价展示

把学生小组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评选最好的作品和创意。(教师点评)。

(五)总结

上一篇:居委会主任竞争上岗演讲稿下一篇:吉林大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