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

2024-07-11

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精选8篇)

1.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 篇一

一位做客户服务管理软件的企业老板,手里拿着一份平面媒体,指着上面的广告说:“我们投入了很多费用,做了大量的广告,总是不见任何效果,却又不知原因何在,真是令人十分头痛,”言谈之间很是沮丧与惶惑。

我取过广告一看,十六开大小的版面上有着一幅办公室人员操作电脑的画面,画面上大大的广告口号:客户服务原动力。在广告的内文中密密麻麻地阐述了该软件的技术要领,可以说十分专业。

我指着那句主打广告语,又点点文字内容说:“问题就出在这儿。”我问他:“你觉得这个广告的广告语,还有内文的广告诉求有什么问题吗?”

他凝神地看着这页广告好半晌,才说:“我一直觉得这句广告语很好啊,很有深意,也很有创意。介绍部分对软件的技术、功能都做了尽可能详尽的说明。你认为有什么不妥吗?”

我说:“站在你的角度认为这一广告的诉求是没问题的,把你认为产品的专业优势都说出来了,但你有没有换位思考一下,试着站在客户的角度来看它?有没有想过客户能从这儿知道什么?”

他摇摇头:“我还真没这样想过,虽然我负责开发了这款软件产品,但我还真不知道客户的心态是怎样的,又怎么可能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来设想广告如何做呢?”

这正是许多广告失败的主要原因所在。做广告的不了解客户方的需要、心态与习惯,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广告运作,结果造成广告诉求脱离客户需求。

就比如上述的广告,首先主打广告语就令客户莫名其妙,不知产品是什么,更不知产品的主要卖点是什么?缺乏引力点,根本无法引起客户对内文的关注,广告效应由此打了大半的折扣,

再者,广告内文介绍主要在专业技术与功能层面,一方面客户限于知识无法看懂,另一方面客户无法从中感知此软件产品满足需求的重点在哪儿,跟其他产品有什么不同,是否符合自身的使用要求等。也就是说客户更关注的使用层面的介绍却隐而不现。结果必定导致客户看了也无购买兴趣。如此广告既没有强力卖点与引力点以吸引客群眼球,又没有能令客户对照自我需求解读的激发其购买的科学诉求,怎可能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做为一个正确的广告,它应该有着分步的效应体现,一是吸引客群的眼光,令客群对广告能有所关注;二是令客群能通过广告充分了解产品所提供的需求满足点;三是通过需求满足的定位暗示及相应鼓动能激发客群的购买兴趣;四是通过销售信息来引导客群进行购买,即令客群知晓如何购买。

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上述软件企业的产品广告,我们不难发现其欠缺点。除了销售信息的备注提示外,前三点均未能实现。

由此可见,换位思考进行广告诉求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转换角色,来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广告诉求呢?不妨从以下几点着眼:

一、以客户习惯的方式

针对不同客群的广告诉求要充分照应客群的接受习惯,包括语言习惯、欣赏习惯等。只有照应了客群的习惯,才能使得客群有进一步通过广告诉求了解产品的可能。

比如,对于青少年一族,在广告诉求中最好以贴近他们的流行时尚的语言风格,要强调简浩明快,就容易被认可。对于女性消费者,在广告诉求中不妨感性色彩浓厚一些,避免专业性过强的诉求。而对于男性,有时偏技术性的,偏理性的更能说服他们。

对于上述客户管理软件产品而言,因为用户企业的采购人员,以至于使用人员并非专业的软件工程师,甚至于在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此广告诉求中不得不去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化的语言,用“外行”能看得懂的表述来进行诉求,如此才能方便客户认知。

以客户习惯的方式来进行广告诉求,是站在客户角度做广告的第一步,也是决定能否吸引客群继续了解广告诉求的前提条件。

2.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 篇二

一、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 信息的不对称

纳尔逊首次提出了按照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信息的掌握情况将商品分为搜寻型商品与经验型商品。根据纳尔逊的定义, 搜寻型商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前就可以通过检验和观察获得关于商品质量信息的商品;而经验型商品是指消费者只有在购买消费品并使用后才度量出商品质量信息的商品。由于食品的生物学特性强, 并且随着现代食品的生产、加工、保鲜、包装等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 使得食品在色香味形等都有了很大变化, 并且日益复杂。其质量信息只有消费者在食用之后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因此食品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型商品。这样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性。

鉴于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 有些食品生产者在食品的生产、加工甚至保鲜、包装等一系列过程中滥用质量低劣或国家禁止使用的投入物来增加收益。由于食品属于经验型商品, 生产者的这种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只有在食品检验中劣质食品被抽查出来或者消费者出现问题时才有可能被发现。食品生产者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来进行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以较少的处罚获取较大的利润。

2. 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针对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 国家在监管方面加大了力度, 改革监管体制, 落实监管部门责任, 力图遏制越演越烈的食品安全事件。然而, 通过对新疆几个地州的调查研究, 发现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管责任时, 都面临一些客观难题。

(1) 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交叉混乱。目前对同一种食品的监管由产业、质量、卫生、工商等多个监管机构所分割, 但部门间职责又划分不清。监管部门与执法部门权限和职责也没有明确划分。如按照食品链条的源头、生产、流通、消费环节, 分别将食品安全监管权切割给农业、质检、工商及卫生监管等部门, 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被赋予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协调的职责。此外, 还有商务部门、科技部门、环保部门、工业部门等其他部门的介入。食品安全监管以零碎分割、各自为政的方式进行, 使得监管部门在监管中相互依赖、相互推诿, 从而造成“都在管、却又管不了”的局面。而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后, 各个部门又相互推卸责任。比如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进行监管, 对于监管中出现问题的农产品, 并不拥有完全的处置权, 这些问题农产品曝光后, 监督部门和处罚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如2011年4月19日沈阳市研究处理毒豆芽的专题会议上, 工商部门表示, 对食品生产领域的监管, 应由质监局而非工商部门负责;质监部门表示, 豆芽菜属于初级农产品, 归农业主管部门监管合适;农委部门则表示, 豆芽菜不是初级农产品, 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 不应由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监管。

(2) 监管工作缺乏规范化和连续性。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连续性。往往是在重大节日、重大国际会议之前, 或者出现了引起国内各方面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 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行政条文, 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抽查、处理。事件过后, 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行动偃旗息鼓, 在风头上隐匿起来的制假造假分子又开始重新行动起来, 制假造劣再度泛滥。政府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管理职能的非法制化, 造成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存在职能缺失, 操作起来规范性差。这种缺乏规范和连续性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过程, 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摆脱, 食品安全问题泛滥。

(3) 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食品没有销毁。根据调查, 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检查抽查时, 监管部门对于80.5%的问题食品没有进行销毁。某农业部门负责人称, 内地进入新疆的许多质量安全不合格的果蔬, 并没有进行销毁, 供应商将这些果蔬转入其他地州, 或者通过一些渠道进入市场, 最终这些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流入到消费者的餐桌。

(4) 监管部门技术手段落后, 专业人员不足。一方面对于食品的检测技术主要针对产后安全性进行检测, 忽视全程控制检测。另一方面很多地方缺乏如二恶英及其类似物、氯丙醇等一些对健康危害大的污染物的关键检测技术。同时, 检验部门虽然下设至县乡, 却缺少专业检验人员及设备。检测技术的落后, 使得检测结果根本无法满足对食品的安全控制。

3. 处罚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

各种食品企业建立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到监管部门进行审批, 取得各种证照进行生产、销售, 直到被曝光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被消费者投诉, 才去进行处罚, 这样的处罚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这些约束机制中, 缺少日常监管机制, 而处罚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 导致不少大型食品企业频繁曝出产品质量问题。虽然食品在市场流通中需要进行监查, 但人数较少的监管队伍无法应对林林总总的商品。不少企业都是抓住了市场流通环节较为空虚, 监管薄弱的漏洞, 而抱着侥幸心理, 生产销售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

4. 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的成本较低

个人道德在很多追求利益至上的商人面前变得苍白无力。不少唯利是图者, 早将道德抛到九霄云外, 违背道德约束生产假冒伪劣的商品, 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处罚的不确定性, 这些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成本的概率也具有不确定性。另外, 对于大企业来说, 数万元的罚款就如“隔靴搔痒”。我国《食品安全法》尽管对违法企业加大了处罚力度, 甚至还涉及到相关刑事处罚, 但据某地州的一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专家表示, 在目前环境下, 企业被吊销许可证的情况较少;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寻租活动, 使相关管理部门对他们生产的食品睁只眼闭只眼。处罚机制偏软, 罚款额度不高, 指望商家自觉守法就成了一种奢望。

二、对投入物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百年前的欧美, 肮脏的加工厂、有毒的食品添加剂、危险的药物比比皆是。最终, 经过近百年的整治和发展, 垂直式管理的追溯体系, “从农田到餐桌”的源头控制监管体系, 关键点控制体系, 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欧美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有关专家认为, 中国的食品监管体系也应完善监管、控制、处罚机制, 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 改变食品行业违法成本低的现状。然而在国人一次次的学习和实践中建立起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监管控制制度以及食品追溯体系, 由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

1.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投入物的质量, 弥补监管部门的被动管理和控制体系的限制性

监管部门对食品的监管涉及各种品种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又都面临着庞大数量的生产厂家的管理。面对如此巨大的监管工作量, 各地的质量监管部门难免不堪重负, 这就形成了以曝光之后再去被动管理为主, 以抽查, 关键点控制为辅的监管模式。这种监管部门被动执法的局面也违背了职能部门监管体系的初衷。而整个监管体系更由于地方保护主义, 以及缺乏一个统一有力的共享平台来整合资源, 统一协调管理, 使监管部门往往各自为战, 以至形成了监管部门的被动管理也难以进行的尴尬局面。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市场的不规范性和遍地开花的中小企业与小作坊使“从农田到餐桌”的可追溯体制无法全面实行。某市场监管人员说, 在查处一些问题食品的生产企业时, 按照地址根本找不到工厂所在地。这是监管上的脱节, 也使可追溯体制无法正常实施。投入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食品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对食品的投入物进行过程控制, 可以弥补监管和控制体系的缺陷。

2.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对投入物进行管理, 提高禁用、限用投入物的成本及非法使用投入物的曝光概率, 弥补食品企业违法成本低的现象

一方面, 数量众多的食品企业、相关部门的执法漏洞使食品安全问题在监管过程中曝光的概率很小, 处罚力度也并不大;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 使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缺乏震慑性。一些商家在利润的驱使下, 面对能够承担的违法成本, 往往选择铤而走险来牟取暴利。对食品投入品进行严格管理, 一方面提高禁、限用投入物的成本, 减少食品投入物的非法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监督管理食品安全, 及时发现问题, 并可以在食品问题不幸发生后获得有效资料, 对问题企业进行处罚管理。

三、从投入物方面谈保证食品安全的措施

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如喂食瘦肉精的生猪加工成的肉制品, 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 会造成食用者农药中毒, 严重的导致死亡。近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几乎都是在投入品上出现纰漏, 导致有危害的食品进入市场,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1. 通过会计成本记录投入品的质量

对于投入物中的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物质, 无论是否出于生产者本意, 但都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暂且称之为非道德投入物。比如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添加剂等。对于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添加剂, 超量使用部分也属于非道德投入物的范畴。国家限制使用的农药、添加剂我们暂且统称为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

(1) 为了通过会计成本有效控制非道德投入物, 有必要在《会计法》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给予非道德投入物定义一个明确的成本概念, 并在会计成本中将其与其他成本分开单独计算, 一方面有利于对非道德行为敲响警钟和监控管理非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对非道德投入物进行成本管理。

(2) 为了更好地进行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核算和监督, 控制非道德投入物, 有必要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进行一些改动:

增加辅助材料成本三级科目, 单独登记添加剂, 防腐剂, 农药等所有有可能在投入中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的库存成本。

增加非道德成本一级科目, 登记产品生产中投入的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

(3) 按照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 遵循成本核算的原则, 在对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进行控制时, 对非道德投入物和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建立严格的进出库管理制度, 并设立明细分类账。

对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进行核算时, 首先确定每种产品里应含有的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的使用上限;其次按照原材料出入库登记簿, 核算每种产品各批次所使用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实际总数量及单位数量。然后核对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的实际使用量与国家限制使用量的上限, 若违反国家规定, 超额使用, 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计入非道德成本“借方”, 若在国家限额内使用, 则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国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却被领用的物品, 查清其用途, 若被用于食品生产中, 计入非道德成本“借方”。同时这批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应作为不可修复废品进行废品损失处理, 这些废品损失最后转入非道德成本的“借方”。

2. 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进行食品安全的管理

企业非道德投入物的成本档案可以反映一个企业食品安全的情况。对于非道德成本, 相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来进行遏制。工商部门设立企业道德评价体系, 对于非道德成本较高的企业一定的处罚, 通过媒体网络等将这些企业给予曝光、吊销营业执照、一定期限内不允许申请企业登记等, 对于非道德成本低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只有通过处罚机制提高生产者对非道德成本的重视, 才能有效管控非道德投入物, 保证食品投入物的质量。

对于非道德投入物和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 国家建立专职的部门, 专项管理登记这些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设置使用专用发票, 在销售非道德投入物和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时, 开具专用发票, 同时使用扫描设备对材料出库单或者专用发票进行扫描, 上传于电子系统中以备以后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对账检查。会同税务部门对企业的非道德成本的真实性进行检查。

国家修改相应的税法, 对于非道德投入物和可能的非道德投入物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提高这些物质的成本。对于视这些物质为必须原辅材料的非食品行业, 给予相应的税收上的优惠。另外,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 非道德成本不作为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牲畜、家禽的饲养, 林产品的采集, 农产品初加工等免税的农产品, 如果存在包含非道德成本的产品, 不予免税。应纳所得税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成本+非道德成本-其他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参考文献

[1]李功奎, 应瑞瑶.柠檬市场与制度安排——一个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技术, 2004, (3) .

[2]齐丽丽.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学术探讨, 2011, (3) .

[3]陈伯礼, 袁野.经济学视野下的违法成本控制——违法的经济学分析[J].公共管理, 2010, (4) .

[4]唐代兴.道德成本初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5]高阳, 杨薇, 王佳江, 侯长希, 王海岩.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 (1) .

[6]樊晓琪.成本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3.站在利润角度上看客户 篇三

某知名企业在采购上控制成本、在制造上减少费用、在财务上缩减支出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在又提出“向市场要利润”的经营思路。仔细分析这个口号,就是站在利润的角度,对经销商分析,到底哪些经销商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哪些是不赚钱的。在培训过程中,我和学员按照下图,分析了他们的客户群体,最后得出如下结论:

A类客户:他们是老客户、大客户。因为是老客户,他们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运做非常了解,对企业在政策上面的“花招”非常精通,在他们面前,企业的一般性政策,往往失效,激励他们比较难。因为是大客户,企业的很大销量要依靠他们,企业要他们忠诚,投入是少不了的。而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大客户,对企业很重要,要政策也决不手软。综合以上观点来看,企业对这些经销商的投入很大,他们带来的销量也很大,管理得好企业能赚小钱,但一般来说企业不赚钱,可是他们能帮企业摊成本和费用。站在利润的角度上来看,企业对这些经销商的数量要控制,不能太多;对他们的规模也要控制,不能让他们做得太大。

B类客户:他们是新客户、大客户。对新客户,事先的市场开发需要花费厂家很多“银子”,前期的沟通、培训的代价也不少,而销量能不能上去是个未知数。又因他们是所在区域的大客户,或有可能成为厂家的大客户,除非厂家是大品牌,否则是厂家求他们合作。这一个“新”一个“大”,就像是今天花厂家流水一样的费用,来赌明天的成功合作。这样的客户,前期企业一定赔钱,未来培养成老客户、大客户后企业也没有多少利润,但可以保证销量。站在利润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客户目前是吃钱的黑洞,今后做大也不会带来很大的利润,且合作风险很大,所以一定要慎重。

C类客户:他们是新客户、小客户。一般来说,这样的小客户是自己找来要和企业合作的,企业处在主动选择的地位。他们也知道,做出业绩才可以说话。因为是新客户,企业有可能先投入做市场,也可能让这些小客户投人做市场,这要看公司的市场政策,要看品牌影响力。一般来说,这样的客户,企业是初期合作赚小钱,起码不赔钱。万一合作失败,即便他投靠对手,在市场上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站在利润的角度上来看,这样的客户是企业未来利润的来源,目前可大胆开发,多而选优。

D类客户:他们是老客户、小客户。一般来说,因为是老客户,所以对公司的产品、价格、政策、服务、品牌等都比较认同。很可能是公司一手扶持起来的,对公司有感激之情,比较忠诚。他们也知道自己做得小,没什么谈判的筹码,不够格享受最优政策,对“公开的政策”也比较接’受(一般来说,公开的政策是公平的,隐蔽的政策是有差别的)。销售代表在对他们的管理上,会充分利用手中的政策,牵引这些小客户,客户对销售代表也比较重视。企业对他们在销售和市场方面的投入,相对来说小。但因为他们是小批量进货,他们总数又比较多,增加了配送等服务费用。综合来看,在这些客户身上企业是赚钱的,虽然单个的利润不大,但是这样的客户在企业占多数,总利润不小。站在利润的角度上来看,这样的客户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他们应该是企业大力培养的对象。

4.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篇四

这么多骑行者为何会如此愤怒呢?因为想要弄明白这点,上周六我借了一个朋友的自行车,穿上他的骑行鞋,踩上了踏板。我在西七十七街进入了公园,在那儿有一条陡坡道,向下就是6英里的环线。我很快地加速骑下坡道,之后就不得不进入一条挤满了跑步者和行人的道路,可这些人根本就不注意我。在我逐渐加速并打算加入环线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处于危险之中,同样的还有在我前面的跑步者们。正是在这时,我开始吼道:“小心点儿。”

我在公园里只骑行了短短几秒,但我已经开始朝着跑步者和行人嚷嚷了。我的观点立场立刻就改变了。但我并不感到愤怒――我感到后怕。一名跑步者任何一个意料之外的位置变化都可能意味着一次严重的碰撞,无论是对于我亦或是他们。

这不禁让我思考:实实在在地将我们自己置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究竟有多普遍呢?举个例子,今年早些时候,一位朋友将我引荐给一名财富50公司的资深副总裁。在我们彼此认识的电话交流中,我想要与他讨论对于他的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可采用的不同的生产与劳动力模型。但就在我问了一些高层次问题,并提出了我如何组织角色与系统的重要原则之后,这位高管提高了嗓门嚷道,“这些在我这儿都不适用!你根本就不了解我们。”以及“这里的情况比你说得要更复杂。”

我很快就礼貌地提出了结束通话,感谢他抽出了时间,并且表示这一次也许我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他并没有什么帮助。尽管私下里,我在默默腹诽,好吧,又是一个傲慢的高管,你根本就不能对他说任何他还不知道的东西。真是个蠢蛋。

但是现在,鉴于我最近在中央公园的顿悟,我已经开始重新思考我是如何看待这一通电话的。在我们25分钟的对话里,我几乎可以确定我没有说什么会激怒他的话。而他很可能也并不是个蠢蛋;毕竟,我们是通过一位共同的朋友得以认识的。这些看似苛求、暴躁、激进的表现,也许只是因为他是一名处于极端压力之下、想要保护他自己或是他的团队免受他所害怕的状况(如缺陷、失败、困窘或只是单纯的改变)影响的管理者。也许,如果我当时能更好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我就能够帮助到他。

有多少工作冲突的产生,都只是因为没有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呢?我开始动脑筋想出了一系列主意,帮助同事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观点:

问问你的老板,你是否能够在她上级主持的某个会议上做个旁观者。那样在会议结束之后,你就能更加明白她和她的同级们所面对的压力,以及你能够如何帮助缓和这些压力。

在部门内部采取责任轮换制。那样你就能够让部门成员对于如何完成工作达成共识,并且增强对于团队成员的相互竞争的目标的了解。

在一个跨企业或是跨职能的特别工作组担任一个角色,就是通常来说别人无论如何也想要避开的那种,以此对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情况了解更多。

在一位客户那里进行一次“企业外实习”,在他的公司工作一段时间,真正了解被你的企业所服务的客户究竟是何种感觉。

5.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 篇五

1、几个同学到讲台那里,让侯把眼睛闭上,慢慢摸索着走回自己的座位,旁边的人不准说话,也不准帮忙,让后让他们谈谈感受。很多同学都觉得很无助,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靠手去摸,很不好受。

2、让几个同学做聋哑人要传递一句话,可是他们说不出话,也听不到声音,只能用手势和表情来表示,让其他同学一起用心观察和体会。这几个装聋哑人的同学说很难受,想说说不出,想听听不见,打手势别人又弄不懂,会很着急,很不方便。

6.站在对方的角度美文 篇六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知道别人正在犯错,却没有勇气出言阻止,或者好心指正别人,却遭来了白眼。20世纪伟大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内基也曾吃过“硬碰硬”的亏,但最终他领悟出一个不仅能圆满地达到劝解的目的,更能赢得对方认同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妙法可以既避免树敌,又获得最好的结果呢?我们这就学一学吧。

多年来,我常在离我家不远的一座公园里散步、骑马。每当我看到那些小树和灌木丛被不该发生的火灾烧毁,心里就会感到非常难受。这些火不是粗心的吸烟者不小心而引发的,多半是孩子们来公园野餐,在树下生火烤香肠或是鸡蛋而造成的.。有时这些火烧得很厉害,需要消防队来才能扑灭。

在公园的边上,有一个告示牌这样写着:凡引起树林火灾者,将受到罚款或监禁的处罚。可是那块告示牌立在很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看到。有一位骑马的警察,似乎是负责管理这个公园的,但因为他并没有认真履行他的职责,所以公园里每年都会发生火灾。

有一次,我着急地去警察那边,告诉他公园里的大火正迅速蔓延,要他马上通知消防队。可他却极为冷淡地说那不是他的事,因为那里不是他的管区!我绝望了。从那以后,我每次去公园骑马,便自己承担起保护这片公共土地的责任来。

起初,我恐怕都没有尝试去正视别人的观点。当看到树下有火堆时,我就非常不高兴,立刻想要做些应该做的事,心情之迫切,以至于反而做错了。我会马上骑着马走到那些孩子跟前,警告他们,在树下生火是要被关起来的。我以强硬的口气命令他们把火熄了。如果他们不听,我还会吓唬他们说要把他们抓走。那时我只是在发泄我的情感,并没有从他们的角度来想这件事。

结果如何呢?那些孩子虽然听从了我的话,可是心里并不高兴,还带着怨气。当我骑着马离开后,他们很可能又生起火来,甚至还想把整个公园烧掉。

几年后,我学到了更多与人相处的知识和技巧,学会更倾向于从别人的角度去看事物。于是,我不再命令别人。如果几年后的现在,我在公园里看到孩子们玩火,我会骑马上前这样说:“孩子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你们的晚餐打算做些什么?我小的时候,也喜欢生火野餐,现在我还喜欢这么做。可是你们要知道,在公园里生火是很危险的。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不会惹出什么麻烦的。可是别的孩子就不会像你们这样小心了。他们看到你们在生火玩,也会跟着玩起火来,回家的时候没有把火熄灭,就很容易把干燥的树叶烧着,结果连树也烧了。假如我们再不小心,这个公园就没有树了。在公园里玩火是要坐牢的。但我不是干涉你们,扫你们的兴。我希望你们玩得很开心,只是你们最好马上把靠近火堆的树叶扫开,同时在你们回家前,别忘了在火堆上盖上泥土,要盖很多才行,可以吗?如果你们下次再想玩时,我建议你们去山那边的沙堆生火,好不好?那里就不会有危险。孩子们,谢谢你们,希望你们玩得开心。”

那些话会让孩子们很乐意跟我合作。他们保全了面子。他们会感觉更好,我也会觉得更满意,因为我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并处理了这件事情。

7.站在时代的角度学会独立思考 篇七

周小平,一个曾经的愤青、知名博主、著名网评人,以80后的觉醒用“公知”们没有提及的事例,告诉还在彷徨的愤青们《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作为中国人,不能说必须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但是应该尊重事实,学会理性看待和思考问题,而不是歪曲事实,抱怨和忌恨自己的祖国。

不可否认,有些人享受着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总会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这个社会,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行,间或看到一些大胆言论、介绍西方的信息,视若珍宝、顶礼膜拜。从没走出国门、对这个时代以前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的很多人,就这样在一些思想、言论的影响下,理所当然的认为“公知”们所宣扬的一切都是对的,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批判政府、认为自己是在拯救世界、唤醒国人成了最大的心理支撑。剖开自认为正确的事实的表面,我们所坚信不疑的、“公知”们所宣扬的、以及我们静下心研读历史所发现的,正如博文所举事例,说不上触目惊心,最起码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另一方面。

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不愿看到、希望纠正、解决的问题。眼睛只看到黑暗的一面、缺失的一面而无视这个时代的发展、赋予我们的一切,说是走狗、汉奸有点过,仔细想想除了长了一副中国人的皮囊,委实看不出点中国人的摸样!自以为说几句为民请命的话、批判下政府就成了救世主、凭添唤醒国人的神圣感,却不知道所说的话、事实经不起考证、推敲。盲从所谓的公知,却从不考究这些公知发迹的历史、为何能如此的逍遥!这个时代,不缺有智慧的人,少的是独立思考的智者!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慎思明辨、理性清醒,不盲从“公知”,凡事从历史、现实当中多找些存在的依据,或许我们会发现,世界、这个时代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与其跟在别人都屁股后面瞎嚷嚷、瞎起哄,不如静下心来、多读些书、了解些古今中外的历史,让自己的头脑更清醒、更睿智。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无愧于自己、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文明和理性需要星火传递,如果当初你不说,他不说,王小东老师也不说,就不会点醒像我这样的人。因此今天我也一定要说,哪怕这些话对99%的人最终都是无效的,但只要能点拨1%的人就已经相当值得了”的表述,对每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国人来说,有益而无害,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思考。深入地自学学习、认真地积极思考、主动投身火热实践、反省对比世界各地,则中国梦圆为期不远!

把国家当作一个巨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身上的细胞,所以我们现在在什么位置、干什么工作都是这个巨人需要的,不管你是巨人的眼睛还是巨人脚上的脚皮,对于巨人来说都是有用的,巨人不可能全身都是眼睛,也不可能全身都是脚皮,那是有合理的分工的,用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什么人什么命,早有注定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也可以选择不做脚皮,你努力修炼啊,等到哪一天脚皮也可以当眼睛用你就成功了。前提是你必须爬到眼睛的高度你才可能成为眼睛,不然你就是成了眼睛被踩在脚底下也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所以,各位愤青们,努力吧!

8.站在学生角度去潇洒教书 篇八

不论做任何事都离不开一个“悟”字。要做好一件事更离不开一段悟的过程,教书也不例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悟出这样十六个字:“转变观念,和谐关系;讲究技巧,优质高效”。和谐关系是前提,和谐关系与讲究技巧两者又相互依附、相互促进。

一、换位思考创设和谐氛围

1、我喜欢做我的学生吗?

我认为时刻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的每一项举措是和谐关系的唯一途径。

我常常在反思、在自责:假如我是学生,我喜欢怎样的老师?喜欢布置家庭作业的老师吗?喜欢随意拖堂、占课的老师吗?肯定不喜欢!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你不喜欢有家庭作业,哪我就不布置!从一年级到毕业都不做家庭作业!知识咋掌握?质量咋办?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我的课堂就像在打仗,每做一道题都限制了时间!到时慢的学生没完成就算了,也不补做!你承认差异就得尊重差异!你不喜欢我拖堂,我就绝不拖堂。不仅不拖堂,反而我还每节课给你剩5分钟让你自由安排你想干的`事。甚至可以耍卡,我还陪你玩呢!占课更不干,看你翘起的嘴巴,我就知道我硬要上课的话这节课已经失败了一半,何不让你自习干你喜欢的事,我来做个管纪律的“警察”,这样大家都开心!

实际上布置家庭作业是老师对自己教学的“不放心”而为自己找的累!

2、我尊重并利用孩子的天性了吗?

贪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既然是“天性”,你不去尊重而是硬性让孩子长时间静下来,那就是扭曲人性!何不来个既尊重并利用呢?我把扑克牌中的“扯马股”游戏、七巧板等用到课堂,就是想利用学生贪玩好动的天性,在动中去学,在乐中去学!

3、学生有疑敢问、爱问我吗?

我们都做过学生,你为啥在有些老师面前不爱问甚至不敢问?不就是被一句“我讲课时你的干啥?”或“你咋这么笨?”这样简单粗暴的话把你的心彻底浇凉了吗?

学生有疑不问,就像人有病不说一样,你咋知道他的症状?等你看他痛得勾腰驼背时,恐怕也只剩半条命了!我的作法是:我和学生约法三章,你有疑不问怪你,你问我后我不给你圆满答复怪我,哪怕我刚讲过的题你再问,我绝不批评你,假如批评了你,你可逢人便骂我!

上一篇:体育部室文化建设方案下一篇: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