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培训心得

2024-10-25

华师大培训心得(精选11篇)

1.华师大培训心得 篇一

华师大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7月19日,期待已久的培训日终于到了。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外出培训,所以带有几分期许,但也有几分忧虑。这次培训的对象人数多,学校在出行前做了精心的规划和安排,联系了出行车辆,大多数老师是在张主任和李督学的带领下集中从学校出发,而我,非常巧合,刚好赶上老公去上海开会,我们就一家三口从北京出发,有了家人的陪伴,路上也不会孤单寂寞,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途中我们谈到食宿问题,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学校怎么安排,吃倒不是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住,我想人数那么多会不会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啊,以前出去培训的老师好像这么说过,我真的很担心。结果我的这些担心全是多余的。为了能让我们安心培训,学校提前就联系了培训单位给我们安排酒店住宿,同时又联系了培训学校食堂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学校贴心,周到的安排着实让我很感动,学校为了我们业余充电学习付出那么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安心学习呢? 接下我就谈谈我们的培训。给我们上课的都是上海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他们分别是来自华师大的有陆素菊副教授、张永副教授、李国瑞心理学副教授;来自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有高级讲师黄虹老师、和王珺萩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院董奇;上海市教委教研员曾海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他们那丰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论,让我深深地叹服,而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着我的内心。对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点和目标。

首先,黄虹老师的职教育德那点事的专题讲座犹如雪中送炭,及时给我指点迷津。我一直觉得学生的德育工作很难开展,很难渗入到学生的内心,具体表现为学生思想情感薄弱,对老师不尊重,不文明,不礼貌。对于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不得其果。听了黄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黄老师从五个不同的方面谈到育德:

一、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互动。

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方法分享。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建议。

四、主体教育(主体活动)系列设计拓展。

五、职业指导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体系构建模式。在讲座中她让我们展开了这样一个讨论:作为一名职业老师,你有什么能力让你的学生看到成功的方向和发展的空间?的确,我们的教育不是随意的,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的,有目标的。谈到育德,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呢?这难道不是一个职业教育者所应思考的问题吗?然后,黄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她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做法,她把感情,制度和文化有机地相结合,有效而完美地实现了职教育德。黄老师在专题中谈到的做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中的Focus榜,使我感触很深,我认为这是一个搭建师生相互了解,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平台。Focus榜就是让学生写出他们最关注的时事(内容可以包括任何方面),然后把最热门的话题列在Focus榜上,接下来针对Focus榜上的热门话题由最专业、最有研究或是最感兴趣的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Focus榜的使用,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把这些材料形成一些更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Music这一单元时,我们在上课举例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课本上那些传统的歌手和歌曲,因为这些歌手和歌曲都是过去时代的,学生无法理解,更产生不了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学生无法提起听课的兴趣。有了Focus榜,我们就多了一些对学生的了解,而这些了解正是这节课活生生的教学资源,我们在这节课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举一些学生耳闻能详的歌手和歌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使他们感觉学习原本也不是那么枯燥无聊的事情,而且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老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同样与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老师不是敌人,而是可以谈心交流的朋友。另外,黄老师还谈到要做学科与德育融合的主题教育系列设计。德育工作不是单靠几节班会课就能解决的,一定要做系列设计,要与学科想融通,达到做忘,这样才能实现育德无痕。她的这一理念使我真正意识到育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应该贯穿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始终,就像好习惯的养成一样,只有长期坚持,一点一滴的渗透,育德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升。

黄老师的职教育德那点事的专题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分享案例,她所讲的一些案例都是她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的一些真实案例,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样,亲切、真实,让我们感同身受。案例之后与我们展开互动,针对不同案例询问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然后与我们一起分享她的具体做法。她还指出这些做法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只是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总之,我觉得黄老师的这节课非常受用,也非常实用,就像她所说的就像是一道开胃菜。

接下来是关晶教授给我们讲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关教授分别从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国外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建设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通过关教授的专题讲座,我了解了什么是学徒制、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学徒身份与普通实习生,企业员工,在校生的根本区别、现代学徒制的产生,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我国工学结合实践的一般特征、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目标取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次的学习,实现了我对学徒制由无知到有知的转变,使我理论知识得以很大提升。

给我触动很大的另一位是张永教授。他自我介绍说是来自河南驻马店,我一听驻马店就倍感亲近,于是就对他的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想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上课的老师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重要的是他讲的中职教学案例分析更贴近我们教学实际,与我们教学更接轨。首先他提到中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接下来他引用李方圆的一段话:有些老师上课就像老农锄地,顺着垄往前扒,把地笼扒一遍就算是完成任务。来阐述一些老师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可取吗?老师的教等同于学生的学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哪些是有效教学,哪些是无效教学.当我们在进行无效教学时,怎么把无效教学转化为有效教学呢?于是他就讲到:“我刚走进教师的时候,我发现你们都处于一种很疲惫的状态,可能是因为你们学习很久了,已经第五天了,我就不能把我之前准备好的教学材料做了稍微的调整,但你们还是兴致不高,我只能再次调整教学,展开互动,分组活动。活动的规则是每组提出1-2个问题,组内进行讨论,总结解决发案,然后进行汇报(每组要选出组长,书记员,汇报员,分工要明确)活动结束后针对你们提出的问题我再谈谈我的看法。”张教授通过他的现身说法解读了如何把无效的课堂转化为有效的课堂,当发现课堂无效时要及时调整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而教的,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上课的乐趣。要为学生上课,要让学生提问问题,小组讨论,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名单列在黑板上,要明确职责,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而且让学生懂得所肩负的责任。而分工还要本着发挥个人优势,团结协作的原则。此外,他还和大家交流了关于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以及教案的编写问题。如手机问题,我们平时要么按照学校制度强制性的把手机收上来,需要的时候再发下去,要么放任自流,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个问题我们看待问题太笼统解决问题的方式太偏激。而张教授的观点我觉得很可取,首先给手机定性,看看学生拿出手机在干什么,如果是查资料,那就谈不上玩了,其次作为老师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确定本节课是否需要手机查阅资料,如果需要,就不能收;如果不需要,就按章办事把手机收上来。关于转化后进生,要与学生做朋友,不仅表现为在学习上,学校中,课后可以多参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找到自信,就能激发他们内心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受益颇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总之,我会尝试着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希望能有效地指导我的教学工作。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

李学云

2015年7月26日

华师大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

李 学 云

2015年7月26日

2.华师大培训心得 篇二

本刊讯3月19日,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与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共同签订“四川省高中教师远程培训与互动交流平台项目”合作协议。省教育厅相关领导, 川师大周介铭校长、钟仕伦副书记, 省电信公司杨国光总经理、靳华勇副总经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据悉, 四川电信将全面启动项目建设和维护保障工作, 并组建专业团队做好该平台的长期技术支持, 通过中国电信的综合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师传统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节约培训经费, 有力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的升级。

3.北师大二附中学习心得 篇三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优秀的教学设计。之前,听说很多学校采用学案进行教学,我查阅大量文献研究学案教学在教学中的利与弊,学案有很好的针对性,可以将本节课的内容提前呈现给学生,而且在落实上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学案会无形中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无法体现课堂的思维度和灵活度。三帆的老师能够很好调节使用学案的利与弊,不过分依赖学案,但在必要的时候会有针对性的利用学案,这样将学案的优势利用的很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每一位老师都精心设计课堂,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的需求决定,有利于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如情感,求知,能力,升学等。比如在介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这一节时,研究花的结构时,每位同学都有一朵花,通过自己解剖花,让学生自己体会花的结构,知道什么是花托,花萼,花柄,花瓣,花蕊,与此同时学生学会解剖花的结构,提高动手能力,激发求知欲,与传统的教师讲授相比,变被动接受成主动探索,真正实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

记得我的指导老师董老师说,一节优秀的课必然是吸引学生的课,越是学生不爱听的,越要用大量的资料去吸引学生。在平常授课过程中学生课堂纪律较差或学生积极性不高的课必然是老师的设置没有吸引到学生的课,所以一名优秀的老师必然会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用大量的资料和实验去吸引学生,而不是被动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将实验渗透到课堂的角角落落是高效课堂的保障,一定要创设一切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学生实验。

此外,一堂优秀的课必然是引人入胜的开始,丰富精彩的中间过程,耐人寻味的结尾。需要板书的,板书要紧扣教学内容,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有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另外,现在的多媒体使用起来很方便,一定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在多媒体课件中要归纳总结的知识点,视频内容的总结,实验报告,随堂练习,及时展示学生作品,互相学习。而且要鼓励学生多形式多角度去学习,比如在听课学习过程中,一堂物理课的章末总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师要求就惯性这一节内容作总结。一位同学大胆想象假如没有惯性会怎么样?通过一连串的设想,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将相关物理知识点融合在里面,一举多得。不仅将物理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而且还大胆的想象,同时用漫画的形式使物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学生用打油诗的形式将一章的内容总结,不仅学习了物理,而且还强化了语文,最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的复习总结形式多样话,趣味化。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大力表扬,被表扬的学生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学生在一次的创新中尝到了甜头,当然会继续努力,将创新进心到底。

二、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真正实现了课程的多元化和趣味化

学校开设丰富型课程,发展型课程,专长性课程三大类40门课程,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丰富型课程包括兴趣类选修课和学校特色活动,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为目标的课程。发展型课程包括专题研究课程和进一步开展的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专题研究等方式进行的,以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专长性课程是为学科,科技和文体等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专长,参加高水平竞赛,为高一级学校和专业团体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特长生为目标的课程。

在开设每节选修课之前,任课老师要进行宣讲,同学参加宣讲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只要达到可开学生数,教师就要开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让人受益匪浅,比如生物学基础实验,学生将生活中的疑问搬到实验室来探究,尝试;再比如毛线棒针编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课堂与生活活生生的结合起来;再如茶艺课,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品茶的讲究和方法,同时学习茶文化,真是收获多多。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类似的课程,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有趣,让人不觉发出学生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实在是太幸福了的感叹。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爱学习的教师,向优秀教师学习,向书刊,宽网资源库学习;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有追求的教师,心中有大木标,平时从小事做起,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有研究意识的老师,善于反思和总结;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必然是靠专业知识将学生打动,而非华丽丽的外表,课堂上老师的表情,老师的言语,重在是否能以情动人?课堂是否能以理服人?是否有深度,广度,密度,难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负着教育祖国未来主人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所以一定要踏实干好每件事,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4.华师培训心得 篇四

-------------2014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潜江市职教中心

杨向军

2014年12月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走进了美丽的桂子山,走进了华师这个学术殿堂,我有幸成为这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新理念方面的培训、多媒体,云端技术如何运用培训、有我们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这次听了他们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教学方法的更新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的肖作均老师说:“在一个进城务工农民都基本上不用锄头的时候,我们的大多数老师还在用一支粉笔、一本课本打天下„„” 中北路中学的熊荔老师的《教育云背景下的教学应用》以武汉市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和电子白板的合理使用,为我们的课堂添枝加彩,也更新了枯燥乏味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老式模式的课堂教学。还有武昌区电教中心郑之路教研员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全方位,深层次的向我们解读了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专业知识及现代教学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

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二. 教育观念的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我在教育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戴建业教授说我们:“一不小心,就把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弄成了伪君子。”刘亚教授也说:“‘三好学生’的评选制度,是一个恶制度,是用挫败大多数人来抬举少数人的未来„„”听后在一笑之余留给了我们许多反思,其实,我们的课堂不应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应该是经常有笑声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是高高在上,凌驾于一切无可挑剔的,我们可以和学生融为一体,学会调侃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状态不同,多方面分析创造性的使用心理教育方法,找出有效地解决途径,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这些都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听取了周玫教授的《两难问题》的讲座后,原来很多时候在教学管理中让我如鲠在喉,难以解决的问题才豁然开朗,这也就是在教学中时时凸显的:道德

两难、惩罚、奖励两难的问题。周玫教授的讲座大致给了我一点指导,也就是:“尊重”,因为尊重是人类最根本的道德需要,因而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道德学习就是在尊重(自尊和尊人)这种道德基础上产生的„„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在惩罚与否上应遵循伦理规律、在奖励是要考虑到它的有效性和会产生的负效应。

5.东北师大培训心得 篇五

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队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秦皇岛市教育局依托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开展我市10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高级研修班。我有幸成为105名中学教师中的一员,在东北师范大学接受了为期7天(10月10-16日)的集中培训,感到收益良多,并深受启发。

此次培训团队阵容强大,刘茂森、黄宝国、钟绍春、张玉民等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专家为我们做了关于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名师成长规律、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讲座。东北师大附中的郝淑霞做了教师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的讲座。还聆听了东北师王丹老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网络教研的讲座。此外还有哈尔滨香槟小学的简晓东、赵秀君两位一线教师及原校长孙唯为我们介绍她们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经验。

几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关注教师、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尤其是刘茂森和郝淑霞两位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茂森: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学技术研究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近80的刘教授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刘教授的讲座让我及在座的各位都欣赏到了“智慧教学进行中的教学智慧”,同时还领略到的刘教授大师级的严谨的教学风格及将知识烂熟于心而又游刃有余的运用在教学中的教学风采。

《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的内修与外练》是刘教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后的完美结合,其“在科学化教学的内修与外练的结合中提高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水平,在素质化教学的内修与外练的结合中提高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水平,在现代化教学的内修与外练的结合中提高教学智慧与智慧教学水平”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拔高与提升,刘教授对“概括”与“分化”的形象解释,每讲一个观点用一个事例、一个笑点来强化,其间蕴含的教学智慧,不用说,我想对于在座每个学员来说这个“你懂得”!

“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关注知识点了么?知识逻辑是否严谨?知识结构是否完整?”

“教学设计适不适合学生?适不适合教学内容?适不适合教师自我?”

“利用了学生身上那些资源?提出了哪些问题?设计了哪些活动?活动有意义?” “学生课堂中的闪光点捕捉到了吗?课堂有生成吗?”

“关怀学生了么?发现学生学会了么?知识有没有被学生内化巩固?是高估了学生还是低估了学生?”

郝淑霞老师用一连串的问号质考着我们人,让我们对教学反思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郝淑霞老师东北师大附中首席教师,吉林省学科带头人。郝老师用生动详实的教学事例诠释了“教师为什么反思”“教师反思什么”“教师怎么反思”三个问题。她让我真正感受到名师的风采。她教会我们如何反思,如何成长。

我们经常听老师们反思抱怨“这题讲了100遍、做了100遍,可学生还不会做”,是啊老师反思的只是自己怎么做的、怎么教的,而没有反思学生是怎么做的,学生存在什么问题,知识内化能力如何。这就不是真正的反思。

郝老师引用了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同时还将老师与医生做对比:老师的经验和医生的经验不被等同,人们常认同老医生而不认同老教师,但教师有了反思之后则不同,经过反思可以对学生人生更有意义的指导,能更好地守住自己的“阵地”,反思是为了自己!

郝老师还介绍了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可以将它理解为它是一个人的最大潜力。找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通过成人帮助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得以最充分的发展。这也同样可以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郝老师用她对儿子的成长教育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有太多的艺术性,作为母亲作为一个教师母亲,更应反思自己,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与孩子一同成长。

6.北师大培训心得 篇六

8月11日早晨10:30,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大家很是兴奋,来到北京的感觉的确不一样。进入北师大校园,启功先生题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心想:这或许就是对“为师者”最好的诠释吧。

怀着“学习”的心态,老师们走进了北师大“英东318”,开始了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

首先,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邓涛副教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优质教育与优质教学》的先进理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针对一线教师,邓教授还向我们讲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几个关键环节,最后,邓教授就教学方法选择的指导思想向我们作了解释性地说明。

下午,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向蓓莉博士就《经验与社会改造》这一话题现身说法并通俗易懂地在笑声中向我们作了培训,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努力“学习”必能创造佳迹,改变自我!

周建华老师的《课程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虽然讲得有些玄乎,但让我们深深知道,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教师的专业发展伴随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另外,周老师的一个观点很是经典,那就是:教学理念是气场,要顶天;教学基本功是细节,要立地!我很赞同。

对品牌学校创建有借鉴意义的讲座,那就是北师大教育学部徐志勇博士带来的《构建持续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此讲座以徐教授帮建品牌学校打造的经验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学校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结构以及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校底蕴,学校环境等要素),打造品牌学校的依据和理念,让我们听了以后不觉豁然开朗。

15日上午,在笑声和掌声中,我们聆听了张东娇导师的讲座——《学生本位的沟通情境与教师语言的适应性》,向我们阐释了与学生沟通的情境创设和为师者科学的教学语言,使我们大受启发。下午北京京源学校的王珏老师关于《如何设计班级活动》的讲座很是精彩,她结合她们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向我们展示了班级活动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的的魅力和源泉所在,但欣喜之余,乡镇中小学的老师们也深感压力,我们有这么先进的设备吗,我们有这样优质的资源吗?没有。所以这好像只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啊。

16日杜霞老师的《感受阅读的魅力》、余凯老师的《课堂提问的策略》紧扣先进的理念和一线老师的实际,让我们在三个小时内感觉到了阅读对学生和老师的催化作用,清清楚楚地讲解了“阅读,是什么”;“阅读,读什么”;“阅读,怎么读”的问题;让我闪知道了课堂提问要想有效,必须注意“两个维度和三个基本概念”以及维持高阶思维的七个要素和防止高阶思维水平下降的六个因素,那么,新课程下如何评价一节好课呢,余教授建议我们可以借鉴叶澜老师的“五实”,可以借鉴孙元清的“五有”,可以借鉴朱永新的“六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7.南师大培训心得(精选) 篇七

——2016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蜀山区教体局给了我们骨干教师这么一次大好的外出学习的机会。这个暑期,我有幸参加了蜀山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来到“六朝古都”南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聆听各位专家、教授们精彩纷呈的讲座,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一周时光!重新回归校园,每天漫步在南师大校园里,聆听专家们的讲授,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17日下午,学员们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开学典礼。会议伊始,由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明明教授致欢迎词。然后,教体局人事科王保胜主任就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的内容、目标及要求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安排。要求具体概括为8个字:感谢、安全、纪律、任务。

南师大请来了九位著名的教授或专家给我们授课,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到《双线识字,三境教学》;从《阅读“关键能力”教学与评价》到《课外阅读,提升儿童语文素养的营养餐》;从《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几个基础问题》到《学校品质提升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自称“三无”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带头人杨启亮教授。他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带头人,兼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委员。1991年遴选为山东省高校百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3年始享受政府特殊 津贴,1998年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首先,杨教授与在座的学员们进行了亲切的问候。接下来,杨教授从现今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现象谈起,表达了对基础教育现状的忧虑,点明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报告内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一是基础教育究竟是谁的基础;二是基础教育是哪些基础;三是基础教育应该以什么为目标。

在“基础教育究竟是谁的教育”这一问题中,杨教授以入学率为历史线索,说明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面向国民的。其间,对于择校问题、优质教育与均衡教育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基础教育是哪些基础”这一问题中,将国民需要的基础与考生需要的基础进行对比阐述,指出基础教育发展的第二种均衡是课程均衡。同时,将课业与考业进行对比,指出现今基础教育畸形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基础教育以什么为目标”的问题中,将重提素质教育作为核心观点。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杨教授将他对于“素质”的理解娓娓道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寻根溯源,将道家、儒家、佛家思想中对于“素”的含义一一进行解读。同时,概括说明了他所认为的素质教育标准,包括心地善良、身体健康、脑子不笨、能够自食其力、有一定的审美修养,并对其中的每一条标准都进行详细的阐释。

在这场报告中,我们聆听到了杨教授对于基础教育的反思和质疑,感受到了他对于现今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关怀的期盼和呼唤。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仿佛接受了一次智慧春雨的洗礼,都收获颇丰。

其他专家也各有所长:汤振纲注重教学案例的讲解和剖析;陈志 关注了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列举的世界人均读书量排名感触颇深;史春妍的新版苏教版识字教材解读,追求汉字的寻根溯源记字理;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傅宏的风趣幽默和深入浅出;南京拉萨路小学的伍文杰对小微课程的尝试„„

8.北师大培训心得(范文模版) 篇八

--北师大培训心得

西峰区团结小学 刘欢

2018年7月20日至26日,我有幸与40多位同行一起,参加了在北师大举办的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专家各具风格。他们的教育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一周的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

专家们的讲座润物无声却令人深思,疾风骤雨却令人豁然开朗。心理学泰斗郑日昌教授,站在心理学研究的最前沿,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压力的来源、表现及危害,压力应对的方式方法以及情绪的管理、放松和调节的主要途径,同时带领大家进行了短暂的催眠放松,在语言描述的美妙意境中让大家体会到了身心放松的舒畅感觉。他告诉我们要坚持“三论”,记住三句话:相对论,“不好中有好”;全面论,“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发展论,“现在不好将来好”。郑教授年逾古稀,手持话筒,漫步舞台,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没喝一口水,没停一分钟,侃侃而谈,妙语连珠,这是体力,更是魅力;是学识,更是智慧。

最让我感动的是郑丹娜老师,她为我们做了题为《全接纳,慢引导-建构生命成长共同体》的报告,郑老师从“接纳”一词出发阐述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思路。郑老师指出:“全接纳”即①接纳所有孩子②无条件接纳③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要给孩子以公平;“慢引导”即要接受孩子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要在引导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性上升到理性,感情上升到理念,耐心细致;“培养孩子好习惯”,即让孩子在接纳的环境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每个

孩子不排他,寻找他人的闪光点。在报告中,郑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她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的“心情晴雨表”策略,她和每个孩子建立的“悄悄话小本本”,每天和孩子们写“心语”,孩子们在小本里把心底的小秘密、生活中的小苦恼告诉老师,她在自己的回话中帮助解决,加以引导。小小的本子使她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得在学生边写边思、老师及时关注的过程中,架设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这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仅要给予学生阳光,更重要的是在全接纳、慢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发现阳光的眼睛和心态。让孩子在接纳的环境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成绩如何,纪律如何,甚至品质如何,不管他是成绩优等生或是学习困难生,我们都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关心教育他们,一个也不能少,每一朵都有开放的权利!

晏辉,集智慧和幽默于一身的教授,更令我折服。他将枯燥的辩证哲学讲的妙趣横生,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悟博学善思的无穷魅力。我想,一个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一定就是晏教授这样的。

全国优秀班主任——陈延军老师,他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育人先育己,是他留给我们最深的教诲。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和成长的空间却是无限的。

一、教师要有阳光的心态,快乐的教学。

郑日昌教授在报告中讲到:老师的学识、老师的人品、老师的态度,直接决定老师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成败。所以我们老师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对待任何事都要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在教学中更要静下心来做好每一项工作,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其实,现在的我们需要有这样一股静气,一股干劲,才能成就自我。杨秀治老师在报告中也讲到:作为教师,要自主发展,即奋斗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选对目标,自己去奋斗、体验,按新理念去摸索,做一个学习型的、研究型的、反思型的教师。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有一个阳光的心态,为自己创造快乐,体验自己的人生价值,快乐的教学,你快乐,学生也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自己的修养。

一位教师要想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自觉学习,把生活中的一切空间都作为学习的课堂。否则就无法面对每天纷纷涌来的信息,无法适应当今教育工作,更不能轻松地生活。“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原来说老师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流动的水,而现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找水”。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懂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各领域的非专业知识。因为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吸引力是他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面对今天的孩子,你必须储备知识,别无选择。所以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我,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三、学会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1)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讲座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因此,今后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2)在教学中反思。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是重要的工作阵地。教师不能只是课堂的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节课下来,我们不要只关注自己的课堂怎么设计的,自己怎么教的,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一定要反思教学生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只有学会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教师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郑丹娜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作为老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的空间,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一个人能走得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的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感谢这次北师大培训班的各位专家、学者,为我们

指点迷津,感谢这次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老师,从他们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同行的优秀和自己的不足,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北京培训的机会。

9.张丽敏北师大培训心得 篇九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卫滨区金家营小学:张丽敏

2016-8-4

培训有得,且学且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7月23日至28日,在卫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进修校张校长和办公室岳主任的亲自带领下,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短短六天的紧张学习,脑子里萦绕的工作中的困惑与瓶颈问题已有所悟,静下心来,细细反刍,认真梳理如下

一、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我们聆听了九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其中三场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海淀区教育党校汪志广副校长的讲座《校长的领导策略——如何带好一个好班子》深入浅出,于情于理的阐述了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最大化学校执行力。京师实验小学乔锦忠校长的《校长领导力提升与团队管理建设方案》则从系统思考、管理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委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四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而北师大肖洪普则先后兼任北京八十中管庄分校校长、书记,他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具体生动的讲述了他如何让一个农民子弟学校逐渐由弱变强跻身北京名校的过程,让我深受启发。更让我明白知识经济时代的优势在于学习,学习的效能在于行动,行动的价值在于思维,成功来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心态。

二、学校文化内涵的思索;

一直以来,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等词眼总给我一种耀眼而无法捕捉的感觉……,此次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管理建设、学校品牌建设的方向在心中更加清晰明朗。就像北京教育学院的田汉族教授的《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论和时间》让我明白特色建设不是“拍脑门”的事,她是在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师生精神文化的扎根点上,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有意甚至与无意的传承与建设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北师大教授黄文峰的《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通过一个个故事和中西方文化案例让我们更坚定了学校发展的根在“文化”,学校精神的构建与积淀才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作为一校之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通过陶冶、激励以及学校文化管理思想、理念、制度的实施,努力形成师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相和谐的富有“爱”和“感恩”的学校文化。北京名师名校长宋怡的讲座《在三级课程实施中建设以生为本的学校文化》具体阐述自己如何从一节节校长听课评课做起,来一步步实施以生为本的学校文化创建的,也让我明白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纸上谈兵,是通过一节节的课堂40分钟,一次次的教育活动,一个个的理念培训渗透逐渐形成的一种师生心理定势、行为习惯、文化素养的彰显。其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融合,只有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积淀自己学校的“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师生员工各种观念制度”,师生才会在其的不断熏陶与提升中发展具有深厚“底蕴”加“精神”学校文化,将学校发展的根扎得更深。

25日我们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有幸参观了北京劲松四小,四小以“做最好的我”为办学理念,通过“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的“五我”教育进行实施,从特色教育文化长廊中教师满满的笑容、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足见学校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那种来自心底的幸福愉悦。

三、教育方向的前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恺教授的《国外基础教育的经验与改革趋势》则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重视批判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实施学生综合评价”等做得扎实到位。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秘密——芬兰有注重阅读能力的文化传统(16世纪以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每年的节日上受到公开测试)、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日本均衡发展的具体办法等,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千姿百态、各有特色,我们要博采众长,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张进宝教授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与教学评价的创新》指出互联网在未来几年教育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本次学习,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为我们上课的专家都是“国家级人物”,专家们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大气磅礴,报告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对我而言,这是一顿极其丰盛的教育大餐。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理念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10.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定远县青洛小学

王荣祥

为深入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增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理论修养,提高履职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教育工作新常态,4月12日,定远县教体局师训办胡主任带领六十二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研修培训。

此次培训为期五天,培训内容包括《发展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改革,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和唤醒自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教学常态下,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建魅力教育》以及到北京实验学校、北师大实验小学等地进行观摩交流。

这次培训,参训人员对当前的教育背景、形势和任务的把握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学校的一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正确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时刻处于时代的前沿,才能够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培训中实验学校校长曾军良的演讲《魅力教育带来的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魅力教育的感受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 有道是“形象就是宣传: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务: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需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为“审美的客体”,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作为教师本身就是美的传播者。因此,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教师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可关键是平时该怎样做?这里的意见为我指明了方向:要持续不断、读思结合、以写促思、系统性。

三、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使语言具有亲和力,就要注意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也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确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

四、教师要与家长常沟通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与家长联系,这是每一个教师经常要做的工作。但往往是有事的时候才联系,而且多半是作业不交或者出了什么事故的时候才联系,所以,许多家长都条件反射似地怕接老师的电话。本书就提出很好的建议:教师应该在休息的时候,打两三个电话,与家长闲聊一会儿,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表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家长对老师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等。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预防很多事故的发生,比“亡羊补牢”般的事后谈话效果更好。

五、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从书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求自己: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人们都说: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又能给予学生怎样的环境呢?这不禁让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11.北师大校长培训心得 篇十一

李双利老师对北师大历史沿革的谈论开启了北师大新教师培训的 篇章,从李老师的演说中,我感觉很荣幸成为北师大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的教师,因为这里有着明确的专家指导、优秀的教师队伍、雄厚的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李老师的演说使我萌发了新的目标定位,那就是在从事教师职业中,永远追求上进,善待学生,不求他物,只求教的快乐!

于士斌老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探讨,使我感受到教学观念在不断的演绎,不断的进化,新技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从此教师使用新技术把教学演绎的淋漓尽致,学生在新技术的表征中成绩有了充分的提升。但是,纵观国内外文献我们可以得知,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诚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学的发展,我更加认为采用合适的技术合理的教法方能促进教学的发展。

新教师的培训中,我被分到了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组,有幸得到苏万青及宋秀珍两位老师的指点,从观看其他新老师的讲课及两位老师的指点中,我意识到自身在教学实践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但是为了教育事业,为了自己毕生的理想,我要克服一切困难。

曹志祥老师对课程改革的发展的探索,使我感到了教师的成长要经历三个过程,即讲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讲别人的话(专家的思想)、讲自己的话(融会贯通的思想)。另外,从曹老师的演讲中我悟到了要用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发展自己。

赵希斌老师对魅力课堂的解说把新教师培训推向了高潮,在这里我要说,此节培训使我深受感动,我体会到了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魅力所在。赵老师是集清晰的思维、广阔的知识以及新颖的教学方法于一身的教师,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从赵老师的培训中,我感受到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具备雄厚的知识基础、解决问题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总而言之,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事物的旁征博引,我要努力,Fighting!

如果说赵老师把此次培训推向了高潮,那么丁榕老师对教学艺术的完美演绎就是此次培训的升华,请以后的自己原谅现在的自己吧,丁老师的课程给我带来的感受我实在无以言表,但是我对能够表达的辞藻在此展示。丁老师在自身的班主任生涯中总共带过8个班,8个班每一个学生的相片、每一个事迹都清晰的记录下来,她如此的热爱每一位学生,把所有的经历、智慧都投入到教学中,使我明白了教师只有投入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巧用智慧,必须用心。另外从丁老师的演讲中,我学到了一个好老师的成长过程: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总之,从丁老师的培训中,我知道了好老师的成功之道一是无限的爱心,二是用功,三是智慧。魏义钧老师对为名师而努力的畅谈使新教师的培训接近了尾声,从丁老师的演讲中,我领会了要成为一名名师,首先具有深厚的业务能力;其次要刻苦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再次要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课堂效率。

总之此次北师大新教师的培训,我领悟到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质:①热爱学生。②努力刻苦。③广泛阅读。④思维开阔。⑤巧用智慧。⑥认真细心。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计划(初一第一学期)下一篇:儿科护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