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之我见(共8篇)
1.大国关系之我见 篇一
亲子关系之我见
今天的教学会议我觉得非常的有意义,先是校长分享她在人际交往沟通交流方面的经验和技巧。接下来大家又热烈讨论了一些当下社会比较热门的话题,比如像最近火爆荧屏,各大媒体网络的《爸爸去哪儿》,还有90后护士勇夺菜刀所传递的正能量,还有就是十三中全会后大家对国考的思考以及一直被思考的成功问题等。
我觉得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跟我们老师没有很大的联系,但是我觉得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相辅相成的,这些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能够了解社会的动态,不至于和社会脱节,也多了日后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谈资,其次,通过大家的讨论,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的活跃,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表达方式。
在这四个话题中,我对亲子关系比较有想法。《爸爸去哪儿》在提供诸多欢笑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式教育的优缺点,引起了广大已为人父人母或者即将成为父亲母亲的准爸爸妈妈们对未来孩子教育的思考。
孩子最早的,影响最大的老师正是他们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现在,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好”为借口,或是常年在外赚钱而鲜少与孩子相处,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为他们做各种各样的决定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一些行为其实并不是真的为孩子好,而且经常会事与愿违。
就拿我自己而言,我很庆幸我爸爸妈妈一直都在我身边,从小到大,不管是我在学校里得到了荣誉还是犯了错误,爸爸妈妈都会在我身边给我鼓励和正确的引导,或许在物质上,我没有得到更好的条件,但是在精神上,在品行上,我得到了更多,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孩子在物质上非常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很贫瘠,着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的教育问题。也许是家长平日里的虚荣造成了孩子的攀比,也许是家长的溺爱导致了孩子的目中无人,也许是家长的缺席,造成了孩子性格的叛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榜样的重要性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但这也不表示家长可以决定孩子的一切。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选择,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做任何决定应该跟孩子一起商量,以朋友的身份了解他内心真正想要的,只有这样,亲子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孩子才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2.大国关系之我见 篇二
?陶行知说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初中生已经是“大人”了,特别是新世纪的中学生在多元化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中,他们尊重自我的内心感受,崇尚个人价值的体现与社会的进步 相结合 ,强调有尊 严地活着 ;他们有激 情 ,但不盲从;他们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教师此时应该放下架子,弱化权威,把双方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摒弃先前的俯视姿势,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在现代社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而且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思想守旧,缺少与同学有效的沟通,其结果只能是越管越糟。所以我在与单独学生交流谈心的时候,大家一起站着或一起坐着,首先在形式上形成一种平衡;交谈时尽量用朋友的语气,多用“我们”这样的词语,尝试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到这是一个朋友在同自己真诚地交流,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老师要求自己应该怎么做,感觉得到尊重和理解,从而拉近心理距离。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就要关心一切学生, 关心学生的一切。相关调查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教师行为排在首位的是“偏心、不能一视同仁”。而这正是作为教师的一大忌。学生来学校是接受教育的,不管成绩优秀与否,所有学生从人格上讲都是平等的,对于所谓的“差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公正待遇必然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走向教师的对立面,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与教师作对,制造事端,影响课堂教学。为此,教师必须摒弃这种做法,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对他们的个性心理做更深入了解,关心他们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教师不能以成绩好坏判断学生人格的优劣,而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试着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加以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师生关系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师教得有劲、高兴,学生学得积极有趣。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你不会学习,我教你;你不愿学习,我逼你。教师总是以教育者自居,以严格要求学生为借口,以强迫的手段管理学生。久而久之,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师生之间存在隔膜。
科学发展观则要求我们把师生关系摆在突出位置, 使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民主合作、师生合作教学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心理需要的满足,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有“爱心”。对经常违纪的学生,班主任应当每次都给予他们一碗心灵鸡汤,耐心引导,耐心等待他们改好的那一天;对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查明原因,耐心教育,并与家长一起,齐抓共管,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对执勤班委反映的部分同学的情况,认真问个“青红皂白”,不姑息迁就,更不委屈每一位学生……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接近学生,生活上体贴帮助,给予慈母般的温暖和爱抚,在思想上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给以严父般的要求,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真正做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用心教,用心爱,在爱的氛围中,又有哪一位学生会不回馈老师的爱呢? 又怎能不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上课时,微笑着走进课堂,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一个好心情;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眼耳口心”多感官,不交头接耳,不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还给老师一个好心情,师生之间若没有融洽和谐又怎会如此?
我因嗓子动过手术,说话一多,不小心就会嘶哑,学生个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课堂上,我们配合默契,有时用眼神、用心进行交流,这种境界,若没有“心有灵犀”,又怎会达到?“和谐”在哪里 ? 教学中 ,我深深地感到 :“和谐”在上课时学生的颔首默叹里,在学生的抢答争论里,也在课后学生送来的金嗓子喉宝里,在学生递来的一杯水里,更在师生彼此的心里……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使教师爱教,乐教,教会,教好;使学生爱学,乐学,学会,学好。
3.医患关系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 医患关系、利益化、法律、保障机制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医患关系的利益化
我认为医患关系和其他的商业关系是不同的,虽然医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机器设备,提高医疗的技术,但是,医院不像企业一样是纯粹的盈利机构,他本身带有一种公益性质。医患关系是一种兼有商业和公益双重性质的关系。但是,看看现在的社会,就连那些从来没有学过知识的人也知道去医院要找关系,要给"红包"。2009年在我家乡的一个小镇上,就因为患者没有遵守他们所谓的"规矩",一个孕妇就这样带着她还未出世的孩子离开了人世,这是人生的悲哀,这更是一个国家的耻辱。现在有些医生不再是纯粹的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可以干,什么都敢干的"恶魔"。医生的医德已经被有些医生破坏殆尽了。
(二)患者的极端思想
尽管出现了有些医生的失职行为,但是民间有句俗话说的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些患者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往往做出一些过激或者令自己和家人悔恨终生的事情。面对医生的行为,患者是很愤恨的,我想无论是谁都会很愤怒,可是愤怒、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更大地伤害。遇到这种事情患者不应该意气用事,要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有这样才能给丧失医德的医生敲响警钟。
(三)法律法规执行力的缺陷
"《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 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在医疗活动中,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 及时解答其咨询, 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如病人需做急诊手术,又无法和病人家属联系上, 而病人的心理素质比较差的情况下, 可以不按照前述规定向病人说明其病情、医疗风险等事项, 这种保护性医疗措施、善意的隐瞒、善意的欺骗可以对抗病人的知情权和医师的说明义务具有合法性。法律现在已经出台了并且也已经明确规定了医生的义务和告知责任。"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医生是否真正的能做到这一点呢?有些医生认为自己懂得医术很厉害,不知不觉地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在看病的过程中认为患者尤其是农村的患者根本不懂得疾病的特征,即使说了他们也不懂,于是有些医生为了方便就不告诉患者或者模棱两可的说一下。这样做有时会让患者误解医生的意思以为没什么大病回家休息一下就好了。以至出现不可挽回的地步,增加了医生与患者之间不信任,激化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正确摆正医院的位置,鼓励社会的重视
医院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单位,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治愈疾病是医生的责任。纵然有一些利益熏心的医生那也是极少的。医院不同于企业不能把盈利作为医院的唯一目标。我认为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都要对医疗事业给予关注。我国现在的医疗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给予的,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使得医院的开支和资金衔接不上,而医院为了继续给病人看病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这样就可能出现了不合法的行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要解决医院资金来源单一渠道的模式。
(二)提高患者正确的维权意识,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
本来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就处于弱势的地位,本该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由于某些患者的极端行为让人们失去了判断的思维,不知道谁对谁错,大家只是一味地批评。在个案中患者的死亡,无论是由于患者病重,医院经过努力抢救仍然无法挽回患者的生命,还是因为医院的处置错误而导致的非正常死亡,都应该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来进行鉴定。如果医院的确没有处置上的错误,相信院方也会进行一定的人道赔偿;若患者的确是因为医疗处置错误而死亡,那么患者家属应该将此事诉诸法律而不是逞一时之气,殴打医务人员。"当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健康受到損害的时候,不应该从主观上认为医学是可以包治百病的,更不应该对治疗抱以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样,患者才能意识到医院并不总是需要完全负责的一方,才可能放平心态,和院方进行深入的交流。"③诚然,由于政策与医学发展的不相适应,医疗保险制度导致的一些医疗费用需要由患者自己承担的事实,确实可能让患者产生不满的情绪。"但是这些费用与医院对患者的救治行为并无关系,患者在与院方进行沟通的时候,不应该将怒气发泄到院方的头上,以免影响医患双方的顺畅沟通。"④医患关系是一种配合与合作关系, 它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赖和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基础上, 只有彼此沟通理解、相互信任, 医患双方才能共同参与诊疗活动,共同完成对疾病的诊疗过程战胜医患双方共同的敌人---病魔。因此, 在遇到问题是无论是患者还是医院都应该好好地进行沟通,而不是医院方的避而不见,患者方的大吵大闹。纵观近年来的医患纠纷,尤其是一些严重的流血暴力事件,医患沟通不畅都是促成纠纷的首要原因。身为医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放平心态,努力沟通,才有希望构建出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出和谐的医疗环境。
(三)提高医生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⑤
另一方面患者和患者家属因为疾病的原因,心情多少都相对复杂、忧郁。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方在沟通上稍有处理不慎,就很有可能伤害到患者及患者家属,导致他们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因此,医院在处理时需要格外小心,用一百二十分的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方面的细节情况。医生要始终谨记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要谨记自己的使命。要对得起患者对自己的信任,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个患者和患者家属,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而差别对待。
三、结论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作为重要人际关系之一的医患关系是不容小觑的事情。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产生的,因此,要改善这种局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努力。政府要尽量保证医疗机构资金的运转同时也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为医疗机构融资,医院也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医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患者和患者家属也要理智对待问题运用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唐海洲《医疗告知与医患纠纷防范实用指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3 - 189页
②柳经纬,李茂年《医患关系法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③赵青摄:《 医患关系和谐是维护健康的基本条件》中国青年报2007年版第12页
④江龙安,张儒林:《从法律角度解析医患关系》,载《医院管理论坛》2003年第10期
⑤朱凤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载《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年第06期
4.警察公共关系之我见 篇四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逐步趋向多元化,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公安所面临的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民警察肩上的担子越越来越重,加之当今人们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各种纠纷、案件大量增加。在人民群众困难需要求助的危急时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警察。一句“有困难找警察”把人民群众和警察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使人民群众和警察密不可分,人民警察不但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守护神,更是人民生活的贴心人。在人民警察繁重的工作中,如何维护好我们警察良的好形象,并做到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搞公共,人人都是一面旗帜。我认为应该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吃透精神
七月份市局、分局分别召开警察公共关系大会,X局长和X局长分别强调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对其内容进行了剖析,付局长还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警察“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参与公关”的新理念。规范了警察的言谈举止,约束其警察的行动,强调一切按章办事,根除我们工作中陋习,消除在群众的不良影响。在人民群众树起光辉形象,及时和媒体沟通,尽最大力量减少负面影响,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警民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践行其精神,从我做起
“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而且被无限放大,以我在“110”值班室为例,接的很多的警情,不属于公安管辖范围,比方说报警人称有人偷着焚烧垃圾,这本该是城管的事;司机开车撞上了电线杆,这事属于交警管辖;某菜市场设在路口边,造成交通拥堵,但报警人就反复多次打“110”。要求民警前去处理,而且很急,根本不听你解释,说话态度特别不好,说你们警察干什么吃的,你们不是承诺“有困难找警察”吗?就找你们,你们就得解决。类似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做到“三心”。
1、耐心。对待不理智的报警人,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切忌烦躁,绝对不能说?这种事不该公安管,爱找谁找谁去。他们可以态度不好,讲话可以粗野,但是咱们公安不行,说话必须文明礼貌,尊重对方,耐心解释。以理服人。直到对方满意,2、细心。在和对方的通话中一定要细心,仔细倾听对方话语,细心把握关键所在,马上组织最筒短的语方告知对方,此事虽不属于公安管,但要告知对方应该怎么做,应该找谁,才能解决,有时我们还是要出一次“110”查看一下,先期处理一下。我们要始终把需要帮助的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3、恒心。时间一长,遇到这种事多了,自然就产生了烦躁的心理,我们必须克服。标准、要求不能降。要让这种和蔼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一定要保持下去,持之以恒,因此要求我们民警一定要有恒心。
“110”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窗口。时刻代表着我们整个公安形象,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我们整个公安的形象,造成很坏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关键的窗口。
三、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搞公共
X局长提出的这一创新的理念,具有创造性,具有时代性,用X局长的话说这甚至是一导场革命。因为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媒体、通信网络瞬间能将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如果是正确的当然是好事,如果是负面,被误解甚至是歪曲的,人民群众不明真相,那就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首先要求我们民警,自己不出问题,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待人接物,办案执法,一定要文明礼貌,态度和蔼、热情周到,秉公执法。
因为我们每个人代表的不单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安。所以说人人都是形象,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每个人都是一个榜样,只有每个个体都做好了,那么
5.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篇五
【摘 要】教育是育人的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建设从师范生抓起,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注与热爱,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
【关键词】师德 师生关系 教育 素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浓厚的教学兴趣、适当的情绪表现以及合理的言行,皆将成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的对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教师的素养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并主动地调节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既和谐、民主、轻松,又生动、严谨。
一、更新教学观念
任何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 的研究者。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建立这样的教师观是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因为,教师是建立平等关系的决定因素,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才有可能自觉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的活动舞台和心理空间。
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把学生视为“有个性的人”,鼓励学生展示完整的自我,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彼此差异;把学生视为“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育者的意志左右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责任和权利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
二、进行师生对话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现在,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由于教和学固有的授受关系,常常使的师生之间的交往由于年龄、知识等因素出现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师生交往要坚持平等交往的原则,但有必须承认教师应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理,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
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情绪;理解学生就是视自己为儿童,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问题,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老师真正理解学生,学生也必定会把老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2、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就是要尊重学生得人格尊严。要少一点教育者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要少一点公共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的机会。尊重学生得人格和主体地位的的交往,才是真正的交往。
案例一:上课打盹儿的小姑娘
三年级刚开学不久,我便发现班里面有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上课总是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样子。开始几次我总是会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提醒她上课不能打瞌睡。可是一两个星期下来,她依旧是几乎
每节课都迷迷糊糊的。对此,我十分着急,严肃地和她交谈了几次,但情况却一直未有好转。于是我静下心来反思“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怎么总是会在课堂上犯困呢?是我的课堂不吸引人?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呢?”我在与其他老师交流后发现:不仅是在语文课上,其它的主课、副课她都可以睡得着。这让我犯了嘀咕:“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向孩子问明情况,孩子却躲躲闪闪回避我的目光,支支吾吾的欲言又止。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小姑娘在父母离婚后与爸爸一起生活,她爸爸经常因为繁忙的工作以及生活琐事忙到很晚,忽视了对女儿的照顾,以至于干扰到女儿的正常休息,小姑娘有时甚至到夜里12点都睡不了觉,第二天自然会犯困了。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之前的疑惑和不满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满满的怜爱。这以后,孩子的父亲也开始努力尽量保证女儿正常的作息,我在课上也多注意她的表现,经常叫她起来回答回答问题,提一提精神,慢慢的她也敢于主动跟我交流了。有一次课下她还专门跑来办公室找我跟我分享有趣的事儿。
经历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面对一个自己还不熟悉的老师,学生都是有戒备之心的,要取得这个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首先你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也要充分理解到他的切身处地的实际情况后,再对其有针对的引导。这样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信任。
3.宽容学生。
教师在交往中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师生交往的特殊性,体现了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动和示范作用,因为,无论年龄、阅历还是知识、能力,师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只有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学习中的不同见解。即使学生的意见不全面甚至错误,也要让他们说完,容他们辩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要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案例二:“吃软不吃硬”的“犟牛”。
我执教的班里有一个“小顽固”,不管你怎么凶怎么横,他上课就是不遵守纪律,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为此我绞尽脑汁,学着其他教师的严厉,用尽了各种命令,有时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我让他站起来听课,他眼里满是不在乎,甚至还会用挑衅的目光看着我。长久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准备好好跟他谈谈。摸清了他的性子,我没有大声训斥他,只是把手搭在他的肩膀,温柔又带着淡淡的无奈询问了几句他的情况,没想到这竟然使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与课堂上的玩世不恭相比,这时的他竟然沉默不语、默默的低下了头,眼睛里传来了丝丝的歉意。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不是不懂事,而是我用错了方法,没有在课堂上给他“留面子”。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和对他以后表现的期待,他坚定的点了点头。随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的状态已有了不小的改善,有时我发现他又开始走神,不是对他当头一喝,而是侧面的提醒他,小
声提醒他一下是否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
面对如此“硬气”的学生,你越跟他“来硬的”,他的犟牛脾气也会越来越牛。转换方式,“以柔克刚”,或许就会让他消除对抗情绪,对改善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起到很好的作用。
4、、走下讲台,营造轻松课堂。
不可否认,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轻松的课堂环境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可或缺。我们假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一直保持严肃冷峻的面容,站在讲台前面发号施令,那么即使再高谈阔论、精彩绝伦的讲演对学生来说也是有距离的。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自由,教学形式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离开讲台,有意识与学生闲谈、聊天,相处的非常愉快,这种轻松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愉快的氛围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习得。所以我时常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当中去,与学生一起游戏、活动,让师生的心灵交流在活动中感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5、欣赏学生。
班主任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对待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有潜质,我们就有可能使他们在班级,学校里表现自己的才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名人志士他们在学生时期并非都是所谓的优秀学生,但他们在走向社会后都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的成功固然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师长,领导的欣赏又何尝不是激励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呢?
我们上学时或许都碰到过这种事情。每次测验回家告知家长我们的得分时,如果没拿到满分,家长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埋怨甚至批评我们,“班级里满分的人多不多啊?”“那么你怎么没考满分啊?太差了”等等一些打击我们的话语,这一次次的打击看似不起眼,更多的只是家长们关心我们的话语,但是,这些平淡的言辞或许使我们失去了自信,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满分,对于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尖子生来说是件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尖子生更不会一次满分而兴奋不已,他们更多的只会因为一次次的满分而更加的努力学习;而对于成绩一向平平或者偶尔会挂几个红灯笼的学生而言,满分意味着成就,也意味着他努力的成果,也会使得他们对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学习。教师的教学对象不单单是学生,更是一个个拥有不同个性色彩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要把他们教好,就必须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懂得欣赏他们的个性。
一位哲人说:“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惟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教师的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和平等的态度。它浸润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实验让我知道,教师是爱学生的,当他得知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最佳发展前途者”的时候,便会增加对学生的爱。而这种感情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不断地流露出来,使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期待,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断推动自己
进步的精神力量,也增强了自信,因此,能够在各方面很好地发展自己。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反之,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教师不应盲目的去热爱学生,应爱的理解、爱的尊重、爱的宽容、爱的平等。倘若失去了理解,爱便显得盲目和无知;倘若失去了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和控制;倘若失去了宽容,爱就变成苛求;倘若失去了平等,爱就成了专制和功利。
翻阅过很多优秀教师的出色教学案例,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很多优秀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这一称谓,而没有“差生”这个字眼,他们的表现与做法很好的诠释了 “一视同仁”这个成语。无论学生过去的基础如何,经过这些教师的耐心教导和精心培育后,学生的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过去在别人眼里并不出众的学生,成为了优秀的人才。这样的成功事例数不胜数。差异是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存在,正因为差异才使得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正因为差异,才使得生活美轮美奂。教师应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位同学,我们不应让丝毫的私念玷污了高尚的师德,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处理好四个关系。
1、严格要求与疏导教育的关系。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每一个班集体都会有严明的纪律,规定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但是,由于
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认知能力还不强,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往往不理解,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疏导,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思想通了,就会把学校教师的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这样师生之间的矛盾就会缩小,师生间的隔阂也将减少或不存在了。
2、言教与身教的关系。
教育既有言传、也有身教。身教是指教师以实际行动做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教师上班是否准时、做事是否尽职尽责等,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成为学生的表率。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扎实自己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博学多才,让学生认可你,觉得你行,这样学生就会服你、敬你,进而听你的。这对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3、师长与朋友的关系。
老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经常跟学生交换自己的看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多的和学
生呆在一起,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感知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愿意和教师做朋友,有事愿意来找教师商量。这必将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得到融洽。相反,教师不是这样去做,总是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听不得学生的一意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缺少民主作风,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大,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会紧张。
4、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的内心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直接左右着师生的感情。因此,学生在各方面稍有进步时,就要及时地、公开地给予表扬,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着他,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的时候,应给予适当的暗示或进行个别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并给予机会加以改正,切忌在公开场合加以训斥或给学生判“死刑”,这样会影响师生情感,难以使学生喜欢教师,更不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
四、实现四个转变:
1、变单向为双向。
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所谓单向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关系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
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
2、变功利为合作。
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所谓师生合作,即前之所说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新课程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于精心培养班级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3、变间离为和谐。
间离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
身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我就气过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的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我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他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虽然后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个学生纠正了过来,也让每一个学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宽容对每个人的重要,师生关系
和谐的重要。但这件事留给我的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4、变师徒为朋友。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人,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我们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去解决一些问题就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比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同学正在翻窗户,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斥责这个学生,而是象朋友一样,和他谈心,了解他翻窗户的原因,知道了他是帮别人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才翻窗而入的。然后,我首先去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和他谈论翻窗的危险性,最后和他一起商讨,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通过这件事,我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起来也会成熟很多。
当然,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存同去异,教学相长。为师生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若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早到
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的确,教师是爱的使者,教育是爱的事业。如果教育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察,缺乏对受教育者的真诚关注与热爱,那么教育就会因为没有了根基而失去生命力。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提高师德素质,从价值观上理解师德,领悟师德。决定教师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教师的智能,而是教师的师德素质。我们应倾注自己的心血,满腔热情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细细的倾听学生的声音,倾听他们内心的欢乐、苦痛与彷徨,用每一份认知、每一份感动、每一份关怀,用自然的言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不断地学习、总结和提高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大国关系之我见 篇六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姓名:高曙光 学号:11530111
3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那么在现代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是遵循礼仪还是张扬个性。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而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那么对于遵循礼仪和张扬个性的辩证关系,我想我们应该理性对待。
首先对于遵循礼仪,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特别在交往和接人待物方面,更应该学习我国优秀礼仪。一个人学会了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美好形象,有助于维持家庭美满和睦,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意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讲得重一点,不同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或礼仪),有可能会挑起民族仇恨和争斗。
但遵循礼仪不代表我们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精神,我们更应该在遵循礼仪的大环境下张扬个性,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其次对于张扬个性,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扬个性是这个繁荣时代的特征之一。然而,在追求个性的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些人追求奇装异服,打扮奇特,很多人浓妆艳抹,甚至有的人以满口的污言秽语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然这些人是走入了张扬个性的误区。张扬个性绝不等于“哗众取宠”。张扬个性应该在遵循礼仪的大范围下,受社会文明礼仪规范的约束。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对各种社会礼仪的遵守。追求张扬个性与个人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公共道德与准则。张扬个性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且需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和适应社会生活。
7.新时期师生关系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新时期,师生关系,建立,理解
在教学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的效果, 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对其有充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的情感关系, 两者应该是平等的。基于此, 要想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关爱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渴望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后进生更是如此, 他们更在意对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内心变化。因此, 只有给他们平等的尊重, 他们才不会觉得自尊受到伤害, 才不会堕落沉沦, 不会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信任是尊重的一种体现, 学生从老师的信任中获得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自己的态度, 老师的期待决定了他们的努力方向。而且尊重学生既要肯定他们积极主动的一面, 也要包容他们客观存在的懒惰的一面, 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比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 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例如在进行完课堂练习之后, 让学生将彼此的习题进行交换, 由其他同学进行认真评判, 使学生做起了教师的工作, 这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同时在对他人进行评判时, 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 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再如在进行数学课的课堂设计时, 对已经学过的一些简单知识, 要选择一些差生进行提问, 让差生也能参与到课堂中, 逐渐为他们树立信心, 不要按成绩评判学生, 要通过更多的交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既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又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二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不能仅限于课堂上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疑难的解答, 还要贴近学生,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兴趣、性格以及思想等。在工作中, 要不断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状况, 包括课内课外, 还要经常与学生们聊天, 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多于学生沟通与交流, 感受学生每天的变化, 及时引导纠正或是赞扬鼓励, 和学生做最亲近的朋友。课下教师可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 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跟他们聊天, 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有些男生比较喜欢NBA, 在课余的时候我会去看他们打球或参与到他们当中去, 在休息时与学生们一起聊聊某个NBA球星和近期的某场比赛, 在课堂中, 在讲解某些几何知识时, 可以拿篮球场中的球筐、球网等举例,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启发激励的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经常组织课外集体活动, 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受到锻炼, 增强动手能力,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机智与谨慎。学生潜力的发挥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但学生不能依赖老师, 要学会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 拒绝被灌输现成的理论。例如在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时, 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当中去, 对每户人家每月的用电量进行统计, 在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通过对用电量的统计, 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统计中出现的问题, 主动探寻解决办法。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老师是理论的传播者, 更是行动上的楷模。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老师必须做到, 而且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信念,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这种以身作则不是教师刻意去做的, 而是通过教学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体现出来的, 例如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 语气要温和, 谈话要文明, 不能打骂和歧视学生;平时注意穿戴和礼仪, 用实际行动,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师表, 要求老师要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 才能让学生以其为榜样, 不断完善自己, 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充满爱意、充满温暖的环境下学习, 学生更乐于接受传授的知识, 心情愉悦会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五总结
由于本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 对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阐述还不够全面, 希望更多同行提出更多的措施和建议, 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参考文献
8.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信任 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62
法国作家巴兹曾说:“未来的学校是培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感情”的学校。当今,优化感情,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有爱心
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有人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爱心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对学生的“爱”要是真诚的。没有这颗真诚的爱心,那教书育人是无法进行和完成的。中学阶段正是其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较为模糊的时期。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以一颗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有了爱心才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有些时候,我们老师出于恨铁不成钢,往往对“难管”的学生总是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说什么“严就是爱”、严师出高徒,我们并不否认,但过分的严就是体罚了,那就不能称其为爱了,要让学生既怕又爱,那才是真正的爱。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严”一定要把握尺度,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他们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甚至要宽容他们善意的恶作剧。因为这是爱的内涵,爱的要求。当然教师的爱绝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罢、良师也好、益友也罢,教师必须有一颗沉甸甸的爱生之心。
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感情的共鸣,才会有教与学的同步进行,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也才会有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学生给予真诚的爱,用真情去感化,那你就会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爱戴。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说:“世上最大的伤害是对一个人的心灵的伤害”。所以当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之时,就会引起极大的反感乃至反抗。一颗颗幼稚的心灵,多么需要老师的呵护,多么渴望老师的关爱。当这爱偏离时,就会伤害学生的心灵,扭曲彼此的情感,一旦情感被扭曲,就会产生逆反心里,以致情绪对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是一句空话。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有同情心
同情心是真善美的表现,是维系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同情是爱的基础,爱是同情的升华,同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我们只有以情感人、以礼服人,才能使学生带着真情去学习。
我曾经接到过一个人人厌恶的“烂班”。当我走进这个班时,破桌、凳脚、扫帚、纸屑到处都是,像个菜市场,下课时“孙悟空”大闹天宫,教室变成了马戏团;门背后堆着一捆破碎的教鞭,说是学生送给老师管纪律用的。面对这一切,又望着全班学生,顿时心潮起伏,怜悯之情油然而生。面对此情此景,首先我把对学生的感情尽量体现在老师的每一个细节上:学生摔倒了去扶他一把,他有难处去帮他一把,学生生病了就多关心他们。让学生体味到老师的可亲,学校生活的温暖。
因为你若能真正地同情、体谅、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与你开诚相见。一年后,这个“乱班”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可见,爱与同情相交融能够使师生共鸣,获得不错的效果。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信任学生
信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如果不信任学生,学生也不会信任你,并且不会与你真诚去交往。有人说“老师的一巴掌可能打掉一个科学家,一句表扬的话,可能培养出一名科学家,”这话不无道理。课堂教学要本着多信任、少批评学生的原则,有利于密切和谐师生的关系。信任原本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成功的希望。
我曾接过的那个所谓的“乱班”,尽管这个班被视为一无是处,但我还是充满了信任。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班时,我没有上课,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班同学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每一次我走进教室时,我不摆架子、不指责、不训斥,以微笑跟同学们相见,用真诚与同学们交流。他们从我的举动里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这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反映,而情感的力量不可低估,那些从来不关心集体,不爱护公物的学生从家里拿来了锤子和钉子把班里的破桌破凳修好了,用抹布把窗桌椅擦得一干二净,有几个被称为“老捣蛋”的学生拿来了石灰和刷子把教室四周的墙壁和天花板粉刷一新,把一个乱糟糟的场面变成了亮丽洁净的教室,体现了全体学生的智慧和热情,更体现了信任的力量和希望。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沟通
沟通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过去的教学非常注重教学进度,教学计划、目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与交流。其实,教师应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与同学们对话交流。比如在一节课上,教师可以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知,去领会。
例如在一节班会课上,我让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和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老师的看法。大家谈了很多,用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比喻来赞美老师。伴随着同学们的赞美声,我陷入了沉思,我做到了吗?没有,为什么没人指出来?学生有顾忌。为了打消同学们的顾忌,我主动在同学面前检讨自己的不足,恳请同学们帮我指出错误。这时同学们都相互对视,过了一会,有个同学小声说:“老师,您的黑板字写得太小了,我们看不清”,接着很多同学争着说:“老师,您讲话的声音也有点小,有时听不见”;“老师……”,对同学的批评,我虚心接受并表扬了他们,且诚心改正。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把字写大一点;由于我的嗓音问题,声音实在大不了,我就去买了扩音器,每节课带着上课。我的行为让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样一来,有的同学在课余时间会跟我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甚至是一些小秘密。
【大国关系之我见】推荐阅读:
大国利益与大国战略10-01
大国崛起简介09-06
大国崛起作文10-07
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08-12
从《河殇》到大国崛起10-11
大国工匠读后感11-09
战略定力与大国外交11-17
职业教育大国工匠精神07-25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体会07-26
有关大国崛起观后感推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