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管理学研究生

2024-08-31

清华大学管理学研究生(精选7篇)

1.清华大学管理学研究生 篇一

关键词:大学生,活动问题,管理研究

0 引言

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以及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 目前的高校大学生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形式还是活动的范围都较以前具有较大的改变, 使得高效的大学生活动发展迅速, 但是与此同时高校的大学生管理活动却跟不上活动的发展, 管理的组织规模以及管理的效率都跟不上社团规模的壮大速度, 需要相关人士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1 管理观念陈旧, 强调社会本位以及管理的统一性

虽然从性质上看, 高校是偏重于科研性质的机构,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高校却是偏重于对于命令的执行与贯彻的机关, 其管理的标准主要依据于命令执行的力度, 缺少明确的评价标准以及数字化的衡量指标, 体现出一种很明显的本位管理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活动的管理, 沿袭着传统的大学生活动管理思想, 当前的大学生活动管理仍然被当做是财务以及资产类的对象进行管理, 采用的是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统一管理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兴趣的发展, 使得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过分地注重思想以及认识的统一, 对于学生活动的形式———规模的约束性过强, 遭到了学生的反感。此外, 便是管理组织对于大学生活动的态度不正确, 对于大学生活动的功能认识也不够正确, 只是简单地认定其不利于学生学习, 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进行校园活动不利于学生学业的完成, 忽视了其对于教育事业的辅助作用。

2 管理体制落后, 过分强调党政共管, 存在着多重领导的困局

如前文所述, 高校偏重于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政治教育般的管理与约束, 所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 为了加强对于大学生活动的管理力度以及监管效果, 高校多采用的是党政共管的方式进行监管, 使得学生社团在双重领导下开展活动。共管的制度存在的弊端便是管理的层次过多, 分工细节性问题不明确, 这使办事的环节复杂化, 大学生活动的展开需要经过多重的审批以及多个部门的审核, 复杂的程序耗费了时间, 致使大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以及意愿逐渐淡化, 最后抑制了大学生活动的展开。

个别的高校也采用了社团联合会自管的形式, 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社团联合会对于社团的管理来对大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与扶持, 并且定期地进行评估, 这种自管形式的优点便是由于社团自管, 社团联合会同时也要接受各个社团的监督以及意见的反馈, 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3 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使得管理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与不协调

高校的大学生活动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的不科学以及对于活动态度的不端正, 使得高校的大学生活动管理存在着管理资源短缺以及管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难以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 也限制了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1 首先在政策支持以及制度评价的方面便没有将大学生活动摆到正确的位置。

表现为在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以及衡量标准体系中并没有相关的大学生活动的内容, 整个体系仍然注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与评价, 关注的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结果, 即便个别院校将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活动纳入到了评价体系中来, 但是其所占的比重以及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难以体现出院校对于大学生活动的重视。

3.2 其次便是经费投入不足, 缺乏相应的管理运作资本。

对于大学生活动进行管理的专项资金投入渠道简单, 在教育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 便更难以保证充足的数量了, 很难在本已有限的资源中得到充足的运转资金, 致使活动管理的人员数量以及设备质量都达不到要求标准。目前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社团会员的会费、院校的经费划拨支持以及社团活动赞助商的支持与帮助,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不能够保证大学生活动管理经费的持久性以及充足性, 限制了大学生活动管理的长久性。

一方面是经费的短缺, 一方面是对于经费的不合理使用, 致使大学生活动的管理工作难有实效。由于管理部门数量众多造成了管理结构的混乱, 所以在实际经费的管理中便存在着对于经费支出数量以及办法等规定的不一致性, 使得原本数量有限的资金难以实现最大的经济的价值, 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限制了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3.3 最后便是人员的配备不充足, 在实际管理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力量不足的现象与弊端。

通过对于高校的问卷调查进行总结, 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的大学生活动过程中很少有教师的参与与管理, 社团协会的活动都是大学生自发组织与进行的, 缺少教师对于活动的指导以及建议, 这不利于大学生活动的健康成长。导师的建议与指导能够为大学生的活动提供方向与方法, 教师的经验以及学识能够为大学生的活动提供借鉴, 并对大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主题确定起到思路上的启发作用, 避免学生的活动始终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阶段,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 激发其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 更能够实现师生间的互动, 通过有效的沟通促进大学生活动管理工作的发展。之所以存在着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管理队伍建设落后的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院校对于大学生活动的轻视, 一方面是因为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工作, 分不出时间以及精力对大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加上管理经费的紧张, 很多导师更是不愿意对大学生的活动进行义务指导与建议支持了, 致使大学生活动很少有教师的参与与支持。

4 管理方式不科学, 缺少相应的鼓励以及激励

由于缺少相应的指导与意见支持, 大学生活动基本停留在活动方式简单、活动内容单一重复以及活动的主体不明、方向不清等问题, 致使大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致不高, 没有自己的品牌与理念,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了学校管理层面系统性的缺乏以及导师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学校层面不仅缺乏相应的重视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 更缺少对于大学生活动按照类别与年纪的差异进行分类管理与档案建设, 致使大学生活动在缺少导师指导的同时也缺少可以参考借鉴的前人经验, 致使活动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阶段, 难于提升与发展。

教师层面的问题不仅表现为指导与建议的不足, 更表现为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激励以及鼓励制度不完善, 致使学生难以实现成绩的提高。导师评价以及激励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大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不能够为学期的评价与总结中反映出来, 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参与活动以及为活动贡献的积极性, 科学评估体制的不完善以及评价标准的缺失, 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对于活动的重视以及兴趣, 不利于大学生继续开展活动。

5 结语

大学生活动作为对于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补充,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提高其立足社会的本领水平, 但是由于大学生经验以及学识的限制, 大学生活动仍需要导师的指导与建议, 需要相关组织以及部门的帮扶, 为此, 不仅需要院校端正对于大学生活动的态度, 更需要导师完善对大学生活动的评价机制, 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对于大学生活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炎清.大学生活动管理面临的问题探析[M].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09) .

[2]王晓斌.大学生活动的项目化运作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3 (12) .

[3]刘越洋.大学生活动信息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 2013 (10) .

2.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篇二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不断转化,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滞后。面对扑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应转变观念,努力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方面。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指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协同运作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途径、渠道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基地建设的一体化,具体如下:第一,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行政全面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学校党委领导,党委和行政共同决策,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工作体系。第二,建立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委、行政、共青团、学生会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第三,建立学校与大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要教育子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按规定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证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改进考试办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2.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坚持把形势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每个学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实行考核。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学生导师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承担一定的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及有关专家担任特约报告员。

3.不断完善和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业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学习和遵循的榜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师德建设情况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要通过对教师职前培训、职后培养、职务聘任,以及年度考核等方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师德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4.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实施和谐校园工程。在切实维护好学校内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重点突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摆脱以往僵硬的工作套路,创新载体,采取便于为学生所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已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使之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工程。

5.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坚持以特色促建设,以特色求发展,开创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建立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6.以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前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加强。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普查建档工作。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7.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是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又一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样包含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因此,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同时又能直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活动,除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各种教育、检查评比活动外,还要积极发挥公寓自管团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对新任专职辅导员不仅要进行岗前集中培训,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及进修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享受学校有关鼓励政策。

2.切实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供政策保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职务评聘政策,进一步明确评聘条件。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

3.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学校要一定比例,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并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指导。学校要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其教育管理事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发展,因此,作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更尤显重要。

参考文献:

[1]员艳苓.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

3.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 篇三

入学与注册

新生入学时,持录取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到校注册;未经请假或请假期满逾2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后持学生证到所在学院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未经请假逾期2周及以上不注册者,作退学处理。

1、受理时间:每学期开学第1-2周2、受理单位:各学院研究生管理教学办公室

新生报到注册后,登录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管理信息系统填写个人信息,网址:

保留入学资格、休学、复学、恢复入学资格、退学

1、受理单位:研究生院培养处学籍管理办公室

2、办理程序:

(1)保留入学资格

新生因经济困难、生病、工作需要、支教、国防生或其他特殊原因,当年不能到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1-2年,当年不予注册。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研究生的待遇。

新生于当年8月底下载并填写《研究生保留入学资格申请表》,并附有关证明(生病附医院证明等),经主管教学院长签字盖章后研究生院籍管理办公室办理。

(2)休学

学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的需休学,下载并填写《研究生休学申请表》,经导师、主管院长签字盖章后到研究生学籍管理办公室办理。

(3)复学或恢复入学资格

学生下载并填写《研究生复学申请表》或者《研究生恢复入学资格申请表》,因病休学者还需到校医院开具病愈证明,经学院主管院长盖章后到研究生院学籍办公室办理。

(4)退学

个人申请退学:学生本人下载并填写《研究生退学申请表》,经导师、学院签署意见后到研究生学籍管理办公室办理。

予以退学:因为未按时到校注册、长期不在校学习、违纪处分等,学院提出报告、院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处学籍管理办公室,经核实后报学校校长办公室审批,学校行文予以退学。

学校行文退学后,学生到研究生院培养处领取退学文件,并到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档案室办理转档案手续,到校保卫部办理转户口手续。

转专业

1、申请条件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转专业:

(1)具备特殊才能,经导师及所在培养单位研究,认为变动专业或转学确实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人才成长;

(2)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研究生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别的专业学习;

(3)因专业调整或导师变动,影响继续培养;

(4)研究生有特殊困难,经研究生院认定不能在本专业继续学习。

转专业时间是新生入学后2个学期以内。超过2学期的不予审批。

学生下载并填写《转导师转专业申请表》,经导师、学院审核同意后交到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办理。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转专业

(1)入学后超过2学期;

(2)招生时已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

(3)调剂专业后录取的(4)经破格录取的(5)按“特殊优秀人才招生管理规定”录取

(6)拟转专业与录取专业不属于同一学位类型

变更姓名、身份证号码

1、变更姓名:新生报到注册取得学籍后,申请变更姓名的,须提供合法性证明材料。

(1)户口簿原件。学生自行改名的,所提供的户口簿上应有原姓名页、改名后含现用名和曾用名页,变更姓名时间应在入学注册后至毕业前。

(2)如果招生录取有误或者生僻字等原因,需提供湖北省招办同意变更姓名的证明材料。办理程序如下:①本人提出书面申请;②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签署意见,③湖北省招办审核备案

2、变更身份证号码

学生需要出具公安机关同意变更身份证号码的证明和变更后身份证原件,到研究生院培养处学籍管理办公室办理,如果是15位升位为18位,学生直接登录研究生管理信息修改。

在读证明

中文在读证明,持学生证到研究生院培养处学籍管理办公室办理。

中英文对照的在读证明,下载在读证明,填写完毕后,到研究生院培养处办理。

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以2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如果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无正当理由的,予以退学

补办学生证

1、受理对象:学生证遗失者

2、受理时间:每周一、二下午

3、受理单位:研究生院培养处学籍管理办公室

办理程序:(1)学生本人持身份证前来办理。2004级及以前的研究生,需要带上一寸

照片一张,2005级以后的研究生,不需要纸质照片

(2)到研究生院会计室缴费

(3)到校长办公室审批盖章

出国(境)申请及办理护照等

1、受理对象:因出国(境)学习、工作或旅游探亲须办理护照的在校研究生

2、受理时间:每周一、二下午

3、受理单位:研究生院培养处教学管理办公室

4、办理程序:根据自己出国的性质,在研究生院网站选择下载的表格。按表上要求填写好个人信息,并到其所在学院签字盖章。办理时需提交录取通知书、邀请函、会议通知等。

5、申请者将已签字盖章的审批表复印若干份备用,原件留我处存档。

6、出国(境)后返校的研究生,需填写《武汉大学回国(返境)研究生返校登记表》,到研究生院办理销假手续后,方能到所在学院办理恢复生活费手续。

7、凡人事档案关系不在学校的在职研究生,研究生院不受理出国审批手续。

出国成绩单及学历证明等相关手续办理

1,受理时间:每周一、二下午

2,受理单位:研究生院培养处教学管理办公室

3,中外文成绩单及学历证明须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样表后由本人负责制作。制作中、外文成绩单时,课程名称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由学生自己参考课程设置翻译);制作学历证明时,要将毕业证书翻译件和中文原件并排复印在B4纸型上。

4,在校生凭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出具并签名盖章的成绩单和本人学生证申请办理成绩证明。5,已毕业研究生需提交在校档案馆提取盖章并封签的成绩单和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申请办理证明;办理学历证明需要提交毕业证书原件供验审。

6,凡未采用学校统一规定的新版格式制作的成绩单,一律不予办理。

7,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办理中外文成绩单、审验毕业文凭和开具学历证明每份收费5元。

8,具体规定及样表下载参见http:///ziye/download/download.htm

公共课缓修或缓考申请

1,受理时间:应修或应考学期的第五、六、七周2,受理对象:因故不能在应修或应考学期正常上课或考试的在校研究生

3,办理程序:下载缓修缓考申请表,按要求填写完整,所在学院及研究生院签字盖章后,交开课学院安排。

毕业、结业与肄业

1、毕业: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取得答辩资格且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获得通过,德、智、体合格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2、结业:按期进行论文答辩但未获得通过的研究生,按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

3、肄业:对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学满一年及以上的研究生,发给肄业证书。

毕业生电子摄像

毕业生电子摄像是为了毕业证书上网、办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之用,由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像,每年10月中下旬为集中照相的时间,地点在我校;没有参加集中摄像的学生自行前往新华社湖北分社(地点:东湖梨园,电话:688881175)。按照规定,所有毕业生都应到指定地点照相,如果不去照相,造成毕业证书不能上网或者照片不能上网等后果,自行负责。

补办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1、受理对象:武汉大学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遗失者

2、受理时间:每周一、二下午

3、受理单位:研究生院培养处学籍办(补办毕业证证明),研究生院学位办(补办学位证证明)

4,提交材料:

①本人申请书(要求申请书上方附本人近期照片两张并加盖单位公章,单位人事部门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并盖章)

② 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③近期小二寸彩照两张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4.吉林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 篇四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研究生身心健康,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本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第三条

学校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并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实行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并将加强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

在校研究生应当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应当着力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应当关心学校,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吉大贡献力量。

第二章 研究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和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活动等;

(三)申请奖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或者吉林省教育厅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

研究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助学贷款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学籍管理 第一节 入学与注册

第七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凭有关证明向学校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取消其学籍。

第九条

新生有下列情行之一的,取消入学资格:

(一)健康复查不符合招生体检标准的(适合休学者除外);

(二)病假一个月期满而未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的;(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获得入学资格的。

第十条

新生被取消入学资格后,原为应届毕业生的,退回原学校;原为在职人员的,退回原单位;其他人员退回生源所在地。

第十一条

对患有疾病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校内、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出具诊断证明书,由本人申请,导师和本人所考入的学院、中心、所(以下统称“研究生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研究生待遇。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应于下学年新生入学前一个月内向研究生院申请入学,来校复查,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研究生院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二条

研究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如有违法违纪行为,情节严重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三条

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注册手续。

第二节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四条

研究生的基础学制为:硕士生二至三年、博士生三至四年,具体的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按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执行。

第十五条

研究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六条

研究生应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参加学术研究、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专门的技术训练,遵守论文答辩和实践考核的规定。

第十七条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程的考核以考试的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定成绩;非学位课程的考核一般为考查的方式进行,也可根据专业或导师要求定为考试课。考查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为及格或不及格。课程考核合格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在履行相应手续后可以重修重考。同一门课程可重修重考两次。如因课程考核不合格而延期毕业,在延期期间,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导师和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同意,可再参加一次重修重考,仍不合格者按肄业处理。

第十八条

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和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十九条

研究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研究生跨校修读课程应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研究生院批准,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二十条

研究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给予留校察看以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在毕业前对该课程可以给予补考或者重修机会。

第二十一条

研究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三节 转专业与转学

第二十二条

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不予转专业,但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酌情予以考虑:

(一)具备特殊才能,经导师和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认为变动专业确实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人才成长的;

(二)因所学专业调整或原指导教师变动,本专业无法继续培养的;

(三)有特殊困难,无法在本专业继续学习的;(四)其他特殊情况必须转专业的。

第二十三条

研究生转专业的具体要求如下:(一)转专业一般应在本一级学科内进行;(二)若因特殊情况在本一级学科内无法解决的,可转往同一学科门类中的其它相近专业。不允许跨学科门类转专业;(三)转专业必须在第一学年内提出;(四)转往另一专业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教学计划修完所转入专业的相关课程且考核成绩合格。

第二十四条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研究生本人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所学专业。

第二十五条

研究生一般应当在本校完成学业。如果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二十六条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转学:(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三)应予退学的;(四)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七条

研究生转学,经学校和转入校同意,由学校报吉林省教育厅审核,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吉林省教育厅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门。

第四节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八条

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研究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硕士研究生为三至四年,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六年。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年限内,研究生申请延期毕业答辩,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研究生学习超过基础学制年限者,不再享受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同时需向学校交纳相应费用,具体事宜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研究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研究生院批准,可以休学。研究生休学,一般以一学期为限。期满后仍不能复学者,可申请继续休学,但硕士研究生休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一年,博士研究生休学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年。

第三十条

研究生应征入伍,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第三十一条

休学研究生应当在获准休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休学手续离校。研究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研究生待遇。休学研究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学校有关学生公费医疗保健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休学研究生须在休学期满前15个工作日提出复学申请。因病休学者还须持学校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书,经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准予复学。复学者应按时到学校办理复学手续。

第三十三条

研究生在休学期间,如有违法违纪行为,情节严重者,取消复学资格。

第五节 退学

第三十四

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退学处理(一)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最长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

(二)休学期满,逾期两周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规定的教学活动的;(五)逾期两周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经批准出国(境)逾期未归或者未经批准私自出国(境)的;

(七)本人申请退学的;(八)因其他原因需退学的。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四条第(七)款、第(八)款一般应由研究生本人或导师提出,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院批准,方可退学。

第三十六条

对研究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第三十七条

对退学的研究生,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吉林省教育厅备案。

退学的研究生,按如下要求办理有关手续:(一)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离校手续;

(二)按已有毕业学历和就业政策可以就业者,学校报吉林省毕业生就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聘用单位者,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三)学习不满一年者,可发给学习证明。不办理离校手续者,不发给肄业证书或学习证明。

第三十八条

研究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可参照学校有关规定提出申诉。

第六节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九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最长年限内,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毕业(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第四十条

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一条

研究生在毕业前,其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做好毕业鉴定,填写《吉林大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归入本人档案。

鉴定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等方面情况。鉴定须实事求是,并与本人见面,允许本人保留意见。

第四十二条

研究生在规定的最长年限内,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但毕业(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且未获批准补行答辩者,准予结业,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位证书。第四十四条

在校学习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颁发肄业证书。

第四十五条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四十六条

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第四十七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予以追回并报吉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宣布证书无效。

第四十八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研究生院核实后,学校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七节 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

第四十九条

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必须在入学前由定向或者委托培养单位与学校、研究生本人三方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书。

第五十条

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申请休学、退学、转专业、出国(境)、延期或者提前毕业、报考博士研究生、做博士后研究等事项,须征得定向或者委托培养单位同意,并由该单位人事部门出具书面意见,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对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学籍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学校通知定向或者委托培养单位。

第四章 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

第五十一条

研究生应当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创造和维护文明、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研究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赌博、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不得参与非法传销和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不得从事或者参与有损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五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组织宗教活动。第五十三条

研究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研究生成立团体,须按学校有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经研究生院团委和校团委同意,报学校党委审批。

研究生团体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党委领导和校团委、研究生院团委的指导。

第五十四条

学校提倡并支持研究生及研究生团体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术、科技、艺术、文娱、体育等活动。

研究生进行课外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第五十五条

学校鼓励、支持和指导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研究生“三助”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帮助。

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用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并履行有关协议。

第五十六条

研究生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应当按法律程序和有关规定获得批准。对未获批准的,学校将依法劝阻或者制止。

第五十七条

研究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当遵循国家和学校关于网络使用的有关规定,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

第五十八条

研究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 奖励与处分

第五十九条

学校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或者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锻炼身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六十条

对有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的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对在本校接受非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六十二条

5.清华大学管理学研究生 篇五

《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1、公共管理

2、公共管理环境

3、公共政策

4、政策评估

5、公共信息

6、“4E”取向(有关名词应写出中英文对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2、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

3、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应用的积极效果

4、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5、伦理在公共管理功能表现

6、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试论转轨时期我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2、试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进行比较

四、综合分析题(20分)

6.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研究 篇六

1 学生在校上课缺乏自制力, 思想空虚、学习懈怠, 经常无故逃课、缺课, 不便于管理

据调查有五成以上同学频繁逃课, 其中超过三成的同学逃课是因为课程无聊。我认为原因不在于课程无聊, 而是我们的态度上的改变。其一:很多同学一直认为考上大学便能找一份工作, 可以稳定自己的生活。同时这使得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 对于大学的成绩便不是很在乎。在没进大学之前, 就听说过一句话:六十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其二, 对大学的认知程度不一样。同样分化出了两种很明显态度的人。一种是拿到毕业证即可, 第二种便是利用大学好好塑造自己。30%的同学会选择去自习, 50%的同学会因为做兼职, 学生会、义工联的工作等实在有事而逃课。

2 学生干部工作动机不单纯, 部分只为个人利益着想

当今社会经济飞快发展, 使个人利益急剧膨胀。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收者, 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拜金主义等的影响。学生干部有些工作动机不纯, 思想上出现了偏差, 工作首先从自身利益考虑学生工作, 将工作认为是给自己争取利益的手段, 比如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荣誉称号资助补贴等, 长此以往导致一些国家设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且导致学生腐败的滋生。

部分学生认为做干部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 可以较快的了解多种事情, 然后跟同学进行炫耀可提高自身身价和个人魅力, 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且有很多机会参与各种活动, 可以此为平台施展个人本领, 挖掘本人潜力, 获得更多和老师接触、学习的机会, 提高将来就业能力。

3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与他人相处障碍, 缺少健全的交往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 多是90后, 大多在父母和亲人的溺爱下长大的, 没有生活困苦的经历, 没有经受过挫折, 心理比较脆弱。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受到过各个方面的批评与否定, 离开家庭后来到大学, 接受到与社会、学校教育的碰撞后无法接受, 社会的发展又让他们具有与前辈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多重因素作用下, 部分学生出现了“人际交往恐惧症”、“抑郁症”等, 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校园生活和就业前景。

4 学生总体素质下降, 工作创新能力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力上,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 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 创新能力较低。每当有新情况、新问题等新生事物出现, 便立马陷入混乱, 不能从中发现问题或提前考虑问题、未雨绸缪。看问题不全面, 问题出现后不能独自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做事情只愿意因循守旧, 根据以往程序做事, 做以前的老事情, 不愿意动脑筋, 创造更新的内容和形式, 为广大同学服务。

以上四方面的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三:一是,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自私自利等意识的传播, 严重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二是, 巨大的社会就业竞争压力, 导致很多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短视现象,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 只为提高竞争资本, 例如入党、考证、争荣誉等。三是, 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等家庭环境影响, 导致很多学生主动性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个人积极探索创新能力局限。根据以上原因, 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 改变学生对大学学习的态度, 使之有前进的动力, 并实施学生管理值班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制度、以及各班的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会课制度等督促学习。

大学本应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 而不是自己放纵的地方。虽然在大学之前都是一种应试化的教育, 对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于引导和自身的努力, 是可以改变的。大部分同学认为进了大学便是一种保障。这说明这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认清这一现状。因为我国的大学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已变成大众化教育。这致使我们的起点降低了一个层次, 即使我们毕业后也不能如我们所愿而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更谈不上是一份可以安定一生的工作。

教导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和阶段定位的责任性, 抓主要矛盾, 使学生在逃课时充分权衡利弊;同时实施上课监管制度等, 保证学生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推动学生工作进入正常化轨道。督促各年级严格学生管理, 加大对学生日常行为和班级管理的考核力度。要求各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检查、监督和考核, 通过自始至终的严格管理, 把学生约束、规范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上来, 充分保证校园秩序的稳定。

2) 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 创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等环境。培养和引导学生向优秀学生看齐, 经过系列的课堂内外、班会活动、集体培训、名师讲座等活动, 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 全面提高总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克服上述竞选干部动机中的功利思想, 通过定时不定时培训、引导和教育, 训练他们养成热爱生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感和奋斗心。

3) 关注我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定期走访学生, 深入宿舍交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学生学习和课外生活中, 可定期找家境贫寒学子面谈, 对问题学生, 进行心理辅导;多深入学生宿舍, 关心学生, 不仅作为良师, 更要成为朋友, 及时为学生解开思想疙瘩, 逐步增加心理成熟感和交流的能力。

4) 创设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 开设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

当下校园管理要求安全、稳定, 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 导致把学生的行为限制的比较死。学生在这样一个条条框框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缺乏创新理念的灌输, 个性也得不到施展, 这与当下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多组织各个类型的社团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发展创造力, 在娱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娱乐。

5 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深刻地变革, 比如对学费体制进行改革、办学体制进行调整、就业体制进行创新等等, 这一系列的调整实现了新形势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 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任务越发重要, 辅导老师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学习、工作交流的桥梁, 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 在管理工作中, 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问题, 分析根源, 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 建成一个积极、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

摘要: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教师的主要任务, 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 将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 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当今社会、家庭等形势的变化使学工作遇到新的问题, 亟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进和优化, 从道德教育、学习生活以及课外生活等方面加强管理,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

7.大学图书管理现代化研究 篇七

关键词:大学 图书 管理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252-01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中最为重要的地方,在这里,既是师生们学习的“天堂”,也是查阅资料、扩宽知识面的重要渠道。图书馆的藏书量往往与学校的实力有很大关系,但藏书量并不等同于师生们的知识量。当前,不少学校光注重了图书馆建筑的宏伟美观和藏书的种类繁多,而忽视了书籍本身应该给更多的人阅读和学习。很多书籍被束之高阁,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虫蚁侵蚀。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高校的图书管理模式、管理理念都有些落后,导致图书管理被诟病。

1 图书管理的现状问题

虽然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但是在管理水平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导致图书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主要来说,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建设规划不规范

图书馆的建设规划是做好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一些大学中,很多学校为了吸引学生选择自己的学校,往往不惜成本,将图书馆建设得很漂亮,但是往往从外观上看起来很漂亮,但是走进里面去,很多会因为建设仓促,缺乏细致的装修,甚至觉得“土包子”,缺少一种文化的气息。在图书藏书的具体规划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相近学科的专业书籍却被硬生生地分割两地,导致借阅不方便;为了节省储书空间,密密麻麻地堆积,甚至将书架搭得很高,导致上层书籍根本没人看过。这些,都跟图书馆的建设规划都很大的关系。

1.2 信息化程度偏低

一方面,在对于图书管理的储存和节约上,还很大程度地依赖与传统手段。虽然有些大学的节约登记上已经采用了书码扫描登记,但是在师生在馆内找书时,还得靠一行一行地去找,耽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由于找寻的时间长,不少书籍被乱丢甚至纸张被破坏,既增加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难度,也加剧了书籍的损坏。另一方面,在传统书籍向电子书籍的转化上还很不够。这种情况与图书管理的经费缺少有很大关系。

1.3 开发利用率不高

现在购买图书并不难,不少大学都有着规模不小的藏书,并将此作为学校简介的一个重要介绍点。但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虽然藏书多,但是很多书并没有大量的使用,同时也存在着文献重复率高,品种不够齐全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节约书籍时实用主义明显,要么就是对自己专业、论文写作有用的书籍,要么就是借阅一些可以打消时间的报刊、杂志和文学类书籍,而对一些古典类、研究类书籍则很少问津。特别是一些研究价值极高的书记,年代久远,曲高和寡,在岁月的沉淀中被遗忘。甚至一些专家、学者的老师、教授也很少触碰此类书籍,是这些书籍变为“沉睡的财富”。

1.4 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不匹配

图书管理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相当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目前的大学图书管理人员队伍中,普遍地存在能力不匹配现象。大部分管理人员普遍文化知识偏低,停留在书籍的借阅、收回、整理等初级阶段,而不能够对图书的管理进行不断地优化,为广大师生更好的服务。不少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机械式的重复几个动作,在闲暇时候则忙于炒股、看电影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自我提升的动力和自觉性不足。而一些先进的图书管理、图书修补等技术,更是在普通大学图书馆里闻所未闻。而大学的管理层也对图书管理人员普遍不够重视,没有一视同仁,很少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2 完善图书现代化管理的对策

图书的管理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与时俱进的管理,需要方方面面的资源配合。图书的核心功能是为师生提供知识,而做好现代化管理,也是为了让图书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因此,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完善基础设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管理好图书,就首先要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完善基本的借阅电脑、检索技术,逐步将管理人员从简单的登记工作解脱出来,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借阅,以提高借阅的效率,同时要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设一些网络借阅、预约借阅的方式。二是图书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更多的图书转化为数字化、电子化,让师生借阅更加的方便,尤其是,要尽可能得投入资金建设更多的电子阅览室。三是图书的储存环境要不断的优化,配备好相应的空调、通风设备,以利于图书更好的被保存。同时,要合理设置馆内的空间,规划好学生自习室等,让师生们在图书馆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学习,让师生们更加愿意到图书馆来探索知识。

2.2 善于激活图书

激活图书,指的是要让每一本图书都能够为师生们所用,真正发挥其答疑解惑的作用。对此,要善于在被动提供服务的同时,主动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针对一些平时师生们借阅较少的书籍,可以适当地将此调整位置,放置于更加显眼的位置,让人一进来就能够看到,提高其借阅率。再如,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古典文学学习月等活动,用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从而增加这些书籍的借阅频次,从这些书籍真正发挥作用。

2.3 加强人才建设

人才,始终是图书管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必须将人才建设作为一条主线来抓。首先,要招聘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入门门槛,尽量选择一些专业对口、文化程度高、懂电脑操作的人员,慢慢地清退一些不求上进的人员,建设一支拿岗位当事业的管理队伍。其次,要培训人才,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进行培训,采取定期培训、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其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最后,要培养人才,鼓励管理人员在图书管理现代化方面进行研究,鼓励其上学深造,在图书管理行业出类拔萃,让图书管理成为“高大上”的行业。

总之,图书是人类的文化财富,是大学里师生们最好的老师。图书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图书被人利用的高低。各大学校都要真正重视图书的管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图书管理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静.高校图书管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04-105.

[2]王艳.信息经济与图书管理现代化[J].北方经贸,2007(6):153-154.

上一篇: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下一篇: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