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2024-06-27

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精选8篇)

1.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一

《物业管理条例》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条例》的颁布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深远意义,明确了物业管理活动中各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职责,为物业管理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对比《条例》实施前后,物业管理行业产生的根本性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明确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职责。

业主大会是为实现对物业的自我管理,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合法权益,为了便于多个业主形成共同意志,保障物业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而组成的自治组织,是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最高权利机构,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同事项做出决定,享有对物业管理公共事物的决策权。《条例》颁布前由于缺乏对业主委员会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民主协商和平衡机制不能够充分体现。在不少住宅区,业主大会只是名义上的权力机构,业主委员会实际上集决策和执行的职能于一身,少数业主控制物业管理的决定权,个别成员甚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业主共同利益之上,损害其他业主利益或业主共同利益,导致矛盾产生。因此,《条例》确立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并存,业主大会决策、业主委员会执行的制度。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业主大会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可以在业主大会的授权范围内就某些物业管理事项作出决定,但重大的决定必须经业主大会2/3业主同意才能作出。与以往相比较明确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业主大会决策程序;给业主委员会定位并明确其职责;约束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活动;确定了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业主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离的管理模式。维护了大多数业主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物业管理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规范了物业管理收费。

物业管理费的收取,多年以来一直是困绕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收费难度大。少数业主受传统的福利性管理影响较深,不愿交管理费;还有一些业主将购房作为一种投资,仅仅为了增值长期闲置,给物业费的收取带来困难。二是收费行为不规范。虽然国家计委、建设部早于1996年2月就颁发了《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将物业管理服务收费作了明确规定。但是有些物业管理企业忽视业主的合法权益,巧立名目,多收费,少服务,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不相符,由此造成了很多的纠纷。《条例》的颁布实施,使物业服务收费维护了物业企业和业主双方的权益。物业服务收费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条例》从满足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出发,完善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引导物业管理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遵循管理服务收费的定价原则、定价方式和价格构成;根据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制定住宅的收费指导价,方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选择确定相应的物业管理服务。与《条例》颁布前比较一是物业服务费用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协商确定;二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性质、特点的物业,不同的服务对象以及业主对物业服务的需求也不同,其物业管理费用的收取标准也不相同。三是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以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同时,针对业主不按时交纳物业管理费,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条例》规定,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责任,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公司交纳。业主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规定保障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常活动,维护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了前期物业管理,明确建、管责任。

相当一部分物业企业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出来的,割不断的“母、子”关系,使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不够,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和运作上受到制约,缺少独立性和经营自主性,影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些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遗留下较多的问题,有的工程质量低劣,有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有的开发单位在销售商品房时虚假承诺,如绿化率、配套设施、各种优惠、高承诺的物业管理等等。使得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本应由开发商承担的一部分责任,造成物业管理先天不足,给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困难。当住宅出现质量问题或住区环境问题时,由于建设和管理职责不清,一些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互相推诿,权责不清,会产生很多的混淆,使问题难以解决。为了加强开发建设与物业管理的衔接,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条例》规定,建设单位要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国家提倡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与业管理企业做好物业承接验收工作并及时移交有关资料;建设单位应当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中应当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建设单位不得处分。建设单位应当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同时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条例》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住宅物业的建设单位未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或者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协议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不移交有关资料的,由县级以上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关材料的,对建设单位、物业管理企业予以通报,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不按照规定配置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从而改变了物业管理的委托制为聘任制,打破了谁开发、谁管理的垄断局面,明确了开发建设单位、物业管理企业的责、权、利,减少物业管理矛盾和纠纷,促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

四、施行了职业资格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人们居住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些硬件问题基本解决后,自然会对居住服务、居住环境等软件方面的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对现有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在现实中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维定势的局限,人们对物业管理却没有全面的认识,对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准确的定位,很多人都认为物业管理是一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无非是保洁、保安、绿化、房屋维修等,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也正是受这些认识左右,在许多小区还保留着房管所那个年代管理员的遗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年纪大、缺少服务意识,没有把企业放在市场经济中,位子颠倒,摆不正与业主的关系,依然用计划经济的传统管理方式,总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子,缺乏对广大业主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意识不到责任感、紧迫性危机感;只注重管理,甚至说一不二,缺乏“用户至上,用户就是上帝”的服务观念和平等对待业主的原则;在管理服务内容上,只是“扫扫地、看看门、收收费”等,缺乏“精益求精”和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服务精神。实际上,物业管理不是传统的单纯的维修管理,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文明,一种舒适、文明、安全的环境建设。物业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网络等先进科技,也需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物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熟悉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收集技术,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熟悉各行业基本办事流程及日常设施维修养护技能,拥有掌握管理技术和硬件技术的专业人员,具有先进的物业管理工具及设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及工作程序的物业管理企业,才有能力提供相应的物业管理服务。在物业管理中引入诸多高新科技的设施设备,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物业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差、管理水平低,观念不及时更新,这样的企业在今后市场竞争中将不可避免的被淘汰出局。行业要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条例》对推动物业管理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含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管理,都有详细的规定,国家鼓励物业管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物业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贯彻中央部署,规范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的需要。当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是一种以较少资本而管理庞大资产的企业,根据物业管理行业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物业管理知识和良好的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才能保证物业的正常使用并使物业保值、增值,才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的自身效益。而且,物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既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物业管理行业,也能给在职人员带来压力,促进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增强技能,有利于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精业务、守道德的专业人员队伍,推动物业管理的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施行了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制度,规范物业管理市场。

物业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物业服务,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实质上是对业主共同事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带有公共的性质。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企业要依照全体业主的授权,以维护全体业主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物业管理企业具有与业主长时间保持密切联系的特点,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业主的生活环境和工作质量。目前,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是从原房管部门或单位后勤管理部门转制而来,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没有确立,物业管理的服务特性被淡化。部分物业管理企业,过度追求利润,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服务,收费与服务不符。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对于所管理的物业徒有虚名,有的虽然也成立了公司挂牌经营,但仅仅是一种翻牌公司,与原来的房管所毫无两样,办事拖拉,业务素质差,不仅妨碍住户正常的生活和不利于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了物业管理公司的声誉和发展前途。因此,有必要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为了有利于整顿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实行企业资质审批制度。《条例》对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条件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不仅要具备法人资格,还要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条例规定,国家对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物业管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规范了企业行为、有效解决群众投诉从而保证了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净化了物业管理市场,使物业管理行业踏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六、明确了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大会与社区关系。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职能大都带有社会公共性。业主大会是业主们由于共同财产关系而形成的共同利益群体,它的职能主要是民事性的,它与社区委员会在性质、职能、权利基础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是业主、业主大会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离不开当地居委会的指导和帮助。物业管理企业,是具有物业管理资质,并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接受业主大会的委托依照《物业服务合同》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有偿服务的企业。业主大会是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自治组织,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大会之间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关系,是在物业管理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制管理相结合的高度同一。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选择与被选择、服务与被服务、聘任与被聘任的关系。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好坏在社区建设,尤其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业主大会、社区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业主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以往由于缺乏对社区委员会的认识,理不顺相互关系,造成诸多物业管理活动中矛盾。因此,《条例》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相关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支持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接受监督。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告知相关的居民委员会,并认真听取居民委员会的建议。要努力创建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的新机制,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社区委员会、业主大会共同努力,只有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共进,以物业管理服务推动社区服务发展,才能创造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居住环境。

七、明确了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关系。

长久以来由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的垄断地位,往往把服务与收费无偿地转嫁给了物业管理企业,造成了由物业管理企业来代收代缴费用的不合理现象。而代收代缴费用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总表与分表的误差等因素造成的费用负担。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物业管理企业自然通过提高收费标准的方法,让用户承担。但物业管理企业的这种提高收费标准的做法又违反了国家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属于乱收费的范畴。这样就使得这些费用没有办法落实,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的额外负担。事实上,业主和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作为合同的当事人,业主和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来行使合同的权利和履行合同的义务。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的性质看,作为商品的提供者,应该按照商品的市场规律直接提供服务与收费。向业主收取相应的费用是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物业管理企业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没有义务向上述单位支付这些费用,也没有权利向业主收取这些费用。费用收不上来就只能由物业管理企业垫交,此前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纠纷都与此有关。如果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均向每一个业主收费,会导致交易成本增高,对当事人双方均无益处。而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管理服务人,对物业及业主的情况较这些单位更熟悉。如果由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的委托,代其向业主收取相关费用,可以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金钱,提高办事效率。因此,为了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针对目前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由物业管理企业代收代缴费用的不合理混乱现象,《条例》按照市场规律做出了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物业管理企业接受委托收费的不得向业主收取额外费用。这意味着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供暖公司跟物业管理企业是一个平等的企业关系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保障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八、建立住房维修资金制度。

住房制度改革前,城市居民住房由政府或单位统一建设,住房产权属政府或单位所有。住房维修养护责任由政府或单位承担,居民仅支付极少的租金。由于回收的租金不能够维持房屋的维修,不足部分费用只能由政府或单位负担。政府和单位背负上了维修费补贴的沉重包袱。同时,维修资金缺乏,大量公房得不到及时保养和修缮,不少住房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危及住户的居住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取消了福利住房分配制度,房屋的权属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新建商品房由个人出资购买,产权归个人所有,原有公有住房也通过房改的办法,将产权出售给个人。随着房屋权属逐步向个人化转变,住房产权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居民个人拥有住宅的比例越来越高,住房的维修管理责任相应由国家或单位承担转移到由居民个人来承担。因此,建设部和财政部1998年11月联合印发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建住房[1998]213号)规定商品房和公有住房出售后,都应当建立维修基金。但是,有的开发建设单位或物业管理企业将业主的专项维修资金挪做它用,使住宅区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中修及更新改造不能及时进行,侵害了业主的权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受传统公有住房管理模式的影响,有的业主对专项维修资金认识不足,不愿意交纳专项维修资金,错误的认为这无形中增加了其购房费用,把维修资金和购房费用同等对待;有的业主认为,既然交纳了物业管理费,住宅区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就应该由物业管理企业来承担。实际上,购房款是一次性交纳的购买房屋产权的费用,物业管理费是用于住宅区的日常管理的费用,而专项维修资金才是由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和改造的费用。因此《条例》规定,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同时规定:专项维修资金属业主所有,专项用于物业保修期满后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针对专项维修资金挪用的问题《条例》规定,挪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追回挪用的专项维修资金,给予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挪用数额2倍以下的罚款;物业管理企业挪用专项维修资金,情节严重的,并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的建立,有利于物业的保值、增值;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更有利于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2.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二

关键词:企业,财会管理,策略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 财会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运动方向和利用效率, 是企业内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它关系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作出正确高效的经营决策, 从而保证企业立足市场、有序地运营。由此可见, 寻求科学、高效的财会管理方式对企业而言是积极而必要的。

一、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信息滞后

会计信息质量低下是许多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是影响企业财会管理效率的最根本原因之一。部分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时所提供的原始凭证常因信息滞后或不真实而不能体现出经济活动的实质。由于会计诚信度降低, 企业非诚信收益超过成本, 它们又往往会为了减少或避免税收而采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核算方式。这些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规范的核算方式必然导致会计报表的失真, 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

(二) 合理的财会管理制度的缺乏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可帮助企业监管其内部各项资金活动, 还能够为企业反馈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参考信息, 有利于其科学、客观地对企业进行管理。然而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正确审视财务管理制度潜在价值。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制度的存在会削弱其自身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意志, 限制他们的权限。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企业财会管理制度的建立自然是困难重重。

(三) 财会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财务控制薄弱

财会管理是一项考验从业者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工作, 它不但在专业素质上对管理者进行筛选, 更对他们的职业操守、道德水平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但从现实角度来看, 很多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远远没能适应这种需要, 这无疑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企业财会管理策略的制定原则

(一) 结合企业日常管理, 设立符合自身需要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会管理策略的制定首先应当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相结合。不能与企业的长期管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相冲突, 否则必然导致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适应性。为此, 企业在选择财会管理策略时应以符合自身需求、有助于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首要前提。通过这类策略的制定, 明确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定位。

(二) 从企业的实际发展阶段出发, 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不同, 决策侧重也不一样。为了适应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 强化其经营效果、减少其经营风险, 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策略、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有将决策和信息与企业当前的真实运营水平相结合, 才能满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出发点。

(三) 适应经济规律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对财会管理的要求

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所以, 通过一定措施降低风险其实就是助力企业平稳前行。为此, 企业制定的财会管理策略必须要与当时的经济周期、客观经济规律并行不悖。只有出台弹性强、抗风险水平高的财会管理策略, 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环境复杂的市场中稳步发展, 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对财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三、企业实施财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会计信息是财会管理与企业决策最关键、最基础的依据。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注它们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对于提升企业财会管理效率、助力企业发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极大的正面意义。为此, 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应当把强化会计信息质量视作自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会计信息处理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 规范操作, 防止各类会计信息失实、滞后的现象发生。同时, 企业通过经营获得利益的同时, 也应当主动承担诸如税收等方面的责任。只有企业本身端正了态度,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客观规范。

(二)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合理融资。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环节。高效的资金利用率、合理的资金分配方式能使企业自内而外焕发出发展的生机。为此, 对资金的监管一直是各类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加强资金管理力度, 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资金从来源去向到实际用途等各方面的监管, 为资金的吸纳与使用提供正确的指引。其次提升对资金安全性保证, 合理融资。确定资金在运行的过程严格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并用到实处。坚持打击和杜绝资金的浪费、私吞与不合理使用。总之, 资金利用与分配必须依照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 注重对财会管理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进行职业保护并重

在制订健全的财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人为因素对财会管理的质量也有着重大影响。财会管理工作能否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为企业提供客观优质的决策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此, 企业在财会人员的任用方面, 应秉承谨慎无私、用人唯贤的原则, 将真正有从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人才引入财会工作岗位。对于现有的财会工作团队, 应当加强专业培训, 在提升其工作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其职业道德的强化力度, 力求打造出一支能力与品行都可以信任的财会管理团队。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地位, 实行必要的职业保护, 也是强化职业道德和提高会计诚信的重要保证。此外, 现代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企业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时, 要侧重于引导与督促他们学习现代技术与成果, 以达到提升财会管理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松霞.探讨财务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04) [1]赵松霞.探讨财务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04)

[2]黄淑芬.论委派会计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J].商业研究, 2009 (05) [2]黄淑芬.论委派会计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J].商业研究, 2009 (05)

3.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电力体制

我国电力企业处于改革的深化阶段,电力体制建设水平不断加强。提升电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效率是电力企业改革的重点项目。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不断的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与服务社会中。确定电力企业的文化管理战略,是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一、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与文化管理战略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企业管理运行要特别注意经营管理战略与文化管理战略之间的关系。经营管理战略主要体现的是电力企业组织经营执行能力,而文化管理战略反映的是电力企业内在抽象表达,具体呈现的过程。我国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企业形成的文化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对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的作用不大。当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就会产生惯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原有电力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其中还保留着优质的精神财富,对于经营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注重经营管理与文化管理融合建设,充分的发挥文化管理对于经营管理的能动性作用,并且在原有优质精神财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在经营管理执行过程中使全新的文化管理得到及时的调整。经营管理战略与文化管理战略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调整方向

电力运营管理在新技术的引导下面临着转型发展机遇,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观念注重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传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注重经验的重要性,但是新时期电力企业更加强调知识重要性。企业文化要突破固有文化范畴,重视自然垄断的存在。电力企业要积极调整对社会的影响,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升对社会的贡献。要积极与客户等寻求合作,这样才能够实现双方的共赢。经营战略与文化战略联合发展的同时,在电力企业内部形成的先进的文化影响力将会反作用于经营管理战略的实施,同时保证经营管理战略执行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的影响是电力企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

文化管理战略调整要充分的体现电力企业基本功能,即文化导向、激励和协调。文化导向功能能够使电力企业员工接受到共同价值观念,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服务意识。企业战略管理者要制定符合电力企业长远利益的策略。文化的协調功能主要是指在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下,企业各层次和部门员工选择的行为不仅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而且必须是相互协调的。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指员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自觉地根据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企业文化的功能影响企业员工,特别是影响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着企业经营战略调整方向的选择及组织实施。

对电力企业实行的文化管理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且积极执行。文化管理战略的调整要建立以技术为发展重点。保证电力安全运营管理,注重技术创新发展。同时对客户的导向进行方向性调整,建立以电力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战略。根据客户用电性质不同,电力企业将市场进行细分。电力企业应该注重对客户导向战略的制定,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用电市场需求。创新战略积极调整,电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已经发展起来,但是在文化创新管理上较为落后。组织结构战略调整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建立销售体系,并且要保证组织结构的简化性,结构较为复杂将会增加成本投入,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经营双方的负担。使客户对电网企业不满。竞争战略调整,要实现电力经营的统一性。这样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够与其他能源行业保持竞争关系。电力企业应该提升忧患发展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的素质。在电力企业内部形成竞争局面,转换发展思想,使企业员工能够积极投入到社会的竞争环境中。

三、电力企业文化战略选择

文化管理战略的制定应该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特点与经营管理状况。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应该注重规律性,在以提升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发展战略核心思想进行调整。这样在国家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到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将宏观与微观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保证多方面利益的共赢。市场经济的变化将这种经营管理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在约束条件思想整体目标改变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发挥。电力企业在文化管理战略制定应该与经营管理战略目标相适应。这种融合性发展能够充分的体现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对于技术安全的重视。同时能够保证自身的实力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需要对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不断进行积极的调整,并且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求。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应该不断的创新文化制度,并且结合文化管理目标,提出新的文化管理战略。电力企业特点与电力现代化发展是新时期文化管理战略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参与意识,使员工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对电力企业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员工参与文化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是企业实行文化管理战略的重要表现。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电力企业要实现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并且在环境与意识上形成良好的企业经营氛围。保证双方在形式上能够体现差异性特点。电力企业实施文化管理战略是新时期电力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束语

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要充分的体现电力改革的发展方向,与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不断的促进电力企业日常管理经营效益积极性。电力企业在文化管理战略制定上要全面的体现这一点。电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制定要紧密结合十一五发展重点,创先文化产业动力,强化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文化管理对于企业的影响力。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推动管理效率的增长。电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在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能够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文化管理战略的落实,需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执行。要确认企业、文化、市场三方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思强,钟建秋.电网企业实施文化管理战略问题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13,2,20.

[2]申鹂.电网企业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13,6,1.

[3]吴玲.基于成本的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2012,6,1.

4.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四

前面对ERP1的主要管理内容和应用流程都作了介绍,但是读者不难发现,在这些介绍中都是以一个管理职能为基础展开的。但是,真正体现ERP对于管理促进的特征是信息共享,几乎任何一个供应商在对企业进行ERP产品讲解时都会谈到如何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在财务和业务之间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也就达到了财务和业务的同步管理。所以本节内容就是想通过进一步分析ERP1中的各种管理内容的关联应用,一方面对信息共享进行一些解析,另外一方面也再次证明 ERP1做为实施ERP的第一步所具有的合理性。由于任何ERP产品都是十分庞大的,就像不可能将所有流程都进行一一介绍一样,也不可能将所有关联的信息共享应用进行介绍。在ERP1的范围内同样如此,所以这里选择一些最能表明财务业务同步管理的关联应用来进行解析。

1. 销售业务与财务的同步管理

在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中,所有业务管理之间的联系都是要通过各种单据的传递来实现的,这些单据是一种依据、一种证据、一种责任。为了这种依据、证据和责任,手工管理不得不呈现出一种低效率,这种低效率就是在对这些单据的等待、核实、汇总、分类、统计中形成的。所有的企业管理操作中不能没有依据、证据、责任,所以,这种低效率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在此,在ERP1的应用程度范围内,分析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三者之间是如何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到销售业务与财务的同步管理。

首先在销售管理中其销售业务是从销售订单开始的,这里再重申一点,销售订单是ERP特有的概念,它与企业内的销售合同是完全不同的,它是ERP为了适合计算机应用而创立的一种形式。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一旦与客户签订了销售合同,就相当于是确立了一项销售任务,当然销售合同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老客户或许仅仅是一个电话或传真的确认。不管它的形式是什么,总之是确认了一项销售任务。此时,在ERP的销售管理方式中,就是要将这项销售任务录入到销售订单之中,销售主管可以对这张销售订单进行审核,一旦审核完成,也就相当于确定了一种销售任务的依据、证据、责任。销售订单与合同的区别在于合同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一种交易的约定,而销售订单是企业内部的一种销售任务全过程的记录,包括任务下达、执行和完成结果。如果每个销售合同就是一项销售任务的话,那么销售订单可以由销售合同自动产生。但是,销售管理中可以是几个销售合同构成一项销售任务,此时一个销售订单对应着几个销售合同。也可能一个销售合同会派生出若干项销售任务,此时,一个销售合同对应着几个销售订单。

在ERP中,一旦销售订单经过了审核,就相当于确定了一项销售任务,此时的信息共享体现在,所有与该项销售任务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都看到这张销售订单,当然,信息共享绝对不是仅仅看一看,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利用才是共享。

身可以用销售订单直接产生发货单,而无须再重新填制发货单。

● 库存管理可以根据发货单直接生成销售出库单,无须重新填制销售出库单。

● 核算存货时可以直接根据销售出库单产生记账凭证,无须重新再做凭证。

● 销售发票开出时,可直接取用销售订单中的客户、品名、数量、价格。

● 可以根据销售发票自动产生记账凭证。

在ERP的财务管理中,由于财务根据记账凭证进行记账的过程也是自动完成的,所以销售出库自动产生的记账凭证也会自动记入相应的账簿,这个过程可以是实时的,此外,对于销售业务而言,所开发票同样可以用生成凭证的功能来自动生成凭证。由于生成凭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且可以一张单据生成一张凭证,也可以多张单据生成一张凭证,所以可以做到实时管理。即任何时候只要发生了销售业务,随时都能直接反映到财务账簿中。这在手工管理状态下是不能够做到的。这就是销售业务与财务同步管理的含义。这种同步管理,彻底改变了财务事后记账的传统方式,使财务能够发挥对业务的监控职能,使得管理者随时都能从企业效益的角度了解业务的进展。同步管理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由于凭证的生成是实时自动的,所以凭证的记录是细致而精准的,在系统中完全可以由凭证追溯到业务上,即可以由记账凭证追溯到销售订单,这在管理上体现为可以由管理指标的变化,追查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当然,销售信息的共享绝不只是在已经阐述的这些内容上。尽管不能一一列举,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指出的,那就是当企业下一步实施ERP2以后,销售订单的共享在生产计划管理中是更加重要了,它是生产计划的依据、证据、责任。

2. 采购业务与财务同步管理

采购业务与销售业务一样可以做到与财务管理同步。采购管理同样是以采购订单为核心达到各相关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采购任务的下达反映在采购订单之中,采购任务的执行情况都可以围绕采购订单通过信息共享完整记录下来。采购订单与销售订单类似,也是ERP中特有的一种用来进行采购管理的形式。

一旦采购订单通过审批,就意味着采购任务已经明确,此时所有各相关部门都可以看到采购订单,并且可以直接引用采购订单中的数据,诸如供应商、品名、数量、价格等等。

● 可以通过采购订单直接生成到货单。

● 可以通过采购到货单直接生成采购入库单。

● 可以根据采购订单直接生成采购发票。

● 可以根据采购入库单直接生成记账凭证。

● 可以根据采购发票直接产生记账凭证。

这样的一些信息共享在手工管理状态下都是不能够做到的,这是ERP能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原因所在。同样其真正提高管理水平的地方仍然是实现了采购业务与财务的同步管理,实现了财务对采购业务的监控。

3. 精准的库存可用量共享

由于库存管理是整个企业物流状况集中表现的地方,所以库存管理中的信息与其他各管理业务共享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此以库存物品的可用量为例,来说明库存管理与其他管理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关联应用。

一般在ERP软件中,都会有类似让ERP用户自己定义企业的可用量的公式设置。

可用量与四个因素相关,即现存量、冻结量、预计入库量、预计出库量。其中现存量和冻结量是一种固定状态,而预计入库量和预计出库量则是根据不同企业的管理要求自己进行选择设置。如果选择了出入库时都要做可用量检查,则在出入库的操作中就会自动给予提示和警示。显然这种库存管理的精确性在手工状态下是无法做到的。

该可用量用于销售管理业务时,用来检查是否可以立即进行交货,因为对于销售管理而言,很多时候都会遇到需要马上交货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往往意味着客户将收入送到了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交货,对企业的机会损失是最大的。而如果盲目接单又交不了货,则企业信誉又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再则如果因为交了货而影响到其他订单的按时完成,这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这种时候显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一个准确的可用量,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该可用量用于采购时,显然能够明显地帮助采购人员控制采购数量,尽量避免重复或过剩采购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和浪费。当然对于采购的指导意义最终要等ERP2 实施以后,在生产计划生成的过程中,对于采购量的计算依据这个可用量来运算,此时才是可用量最能体现出对采购的作用之时。

此外从图3-10中也可以看出,本身可用量的计算公式中就是考虑了采购和销售的因素的,销售和采购都是使得可用量在一个时间段中成为动态数量的直接原因,这种动态就是实时管理最现实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最能体现ERP优越于手工的地方。

4. 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变化

前面在介绍ERP1的管理内容时阐述过一个观点,那就是“由于ERP的财务管理使得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彻底改变,或许给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但是,必须要清楚地看到,如果不实施ERP1,而仅仅是实施一个财务管理。那么,财务工作的效率是不会得到彻底改变的,此时的改变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些四则运算量的减少,其效率的提高是有限的,尽管手工管理已经无法与之相比,然而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则还远远未能体现。惟有实施ERP1之后,通过与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了财务业务的同步管理,才是真正彻底改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营运作的重要指导作用。

财务对于业务信息的共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可以根据出入库单直接自动产生记账凭证,无须再输入凭证;

● 可以根据采购和销售发票直接自动产生记账凭证,无须再输入凭证;

● 可以同采购管理共享供应商信息,直接引用方便了应付款的管理;

★ 企业成功实施ERP的管理秘诀

★ 如何评价ERP实施的效果

★ 物流管理促使ERP变革

★ 如何评估ERP实施带来的隐性成本

★ “金蝶ERP实施顾问”专才班毕业典礼

★ 7s管理实施规定

★ 项目实施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

★ 狼王的对手管理寓言

★ 学校精致管理实施活动方案

5.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五

施工承包企业会参与公开竞标活动,当承包企业得到业主的青睐并且与业主签署了承包合同后,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对项目建设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在实际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阻碍,一些关系非常的混乱,导致总承包企业对于工程管理工作不能够全部的落实到位。一些业主将整体的工程建设划分为几部分,并且将其分别承包给几个建筑施工企业,但是其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相应的资质承包该工程的建设施工,这样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工程发包被挂名承包出去。一些业主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发包的阶段,将所有的责任都交予总承包施工企业,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其全权负责,但是业主却没有支付给施工总承包企业相应的管理费用,这样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也不能严肃、认真的对待,同时一些专业的承包企业也没有支付一定的配合费用。

2.2施工总承包企业与专业承包企业之间的问题

承包企业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没能严格的控制,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不能够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为此,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但是追求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承包企业不能够服从总承包企业的管理,对于施工总承包企业落实的管理工作没有积极的`配合,不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建设。面对此情况施工总承包企业只能将该内容向工程建设中的监管单位,还有业主进行真实的反映。这样也就导致承包企业与施工总承包企业原本不和谐的关系更加的恶化,二者双方的矛盾深化,对于安全管理责任存在相互推卸的现象,最终对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2.3施工总承包企业的权利受限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最后工程质量验收阶段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专业的承包企业与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二者树立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对于施工总承包企业而言,企业需要对专业的承包企业进行组织,并且监管其工程的进度,使得工程建设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但是业主赋予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管理非常的有限,这样也就导致很多专业的承包企业不听从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调度,相互成为独立的个体,对于工程建设的进度造成了尤为不良的影响。

6.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六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杰

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是业绩优良银行的重要特征,实施管理会计是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想就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光大银行的实践,谈一些个人观点。

一、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意义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外部决策者,而管理会计是为进行决策的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作用在于利用决策、计划和控制技术来提供信息以帮助管理者履行计划和控制公司活动的任务。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涵盖了财务预算、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会计信息包括银行发展战略信息、盈利能力信息、风险预警信息、业绩衡量等重要信息。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管理会计是建立业绩一流银行的基本前提,实施管理会计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国内商业银行从80年代引入管理会计概念以来,经过了近20年的历程,现在管理会计已受到国内银行业的普遍重视。近年来,许多银行都在探索性的实施管理会计,并且已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管理会计的复杂性,加上国内市场环境以及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银行都有很大不同,所以,系统性全面实施管理会计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困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银行竞争进一步加剧,外部监管更加严格,出于提高银行内部管理水平和银行竞争力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二、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重点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涉及面广,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实施应该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实施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统一财务会计平台

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建立一个全行统一的大集中的财务会计平台,实行财务大集中,集中全行数据,规范操作流程,节约人力资源,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

2、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是实施管理会计的第一步,也是实施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如何定义责任中心,如何将成本费用核算到责任中心,如何将成本费用通过驱动因素分摊到部门、产品、客户,如何推行更科学的作业成本法,如何将成本费用管理与预算、考核紧密结合,这些问题将是国内银行成本核算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实现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盈利分析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盈利分析,从而为业绩评价奠定基础。国内银行目前普遍采用按机构的会计核算以及业绩评价和考核模式,还难以实现按部门、产品、客户的盈利分析和考核评价。如何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建立起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业绩评价体系,让银行管理层知道到底什么部门、什么产品、什么客户在为银行赚钱,或给银行带来了亏损,这对银行管理层进行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4、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框架

资产负债管理是金融机构用来管理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资本充足性风险的程序,1是金融机构创造盈利机会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如何量化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何将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保持理想平衡,如何在利率变化的环境下获得最大的净利息收益率和利差,如何确保理想的流动性水平和提供足够的现金流量,如何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性,这是在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银行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难点

1、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

实施管理会计就是引进国外一个系统,开发一个项目,或者是某个部门的工作,等等,这些认识是国内一些银行实施管理会计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施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包括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等丰富的内容,涉及到银行战略目标确立、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调整、组织架构改革等复杂过程,需要银行的各级管理层转变观念,更需要银行上下、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绝非引进国外一个产品,开发一个系统或依靠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是一个转换观念和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重新梳理战略目标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过程,也是银行变革管理的过程。

管理会计本身没有标准答案,在世界各国也没有统一的模式,管理层的需求决定了管理会计实施的内容。管理层需要什么,银行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市场定位在哪里,在规模与效益、风险与收益、对私业务与对公业务、存贷款产品与中间业务、大型客户与中小型客户当中,到底重点关注什么,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经验表明,战略目标不清晰,实施管理会计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银行有相当大的差距,实施管理会计会碰到很大困难。比如,国外先进银行组织架构实行扁平化的事业部制,业务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资金业务等条线进行管理,事业部内部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而国内银行主要按照总、分、支多级机构进行管理;又如,国外先进银行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而国内银行一般分支行都有一定的资金调度权。国内完全不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要按国外的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分析和评价,责任中心职责不清楚,产品和客户的数据难以获得,给管理会计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组织架构未改革和资金未集中管理的情况下,根据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盈利也只能作分析之用,结果不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所接受,更难以作为考核所用。

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问题不是管理会计项目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国内商业银行在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应该适时进行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管理模式的调整和组织机构的改革,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3、数据质量和数据转换问题

数据质量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本前提。管理会计要计算内部转移价格和分析市场风险,不仅需要说清楚过去和现在,更需要说清楚未来,要模拟未来交易的现金流,以便进行产品定价和量化风险;管理会计要进行产品、客户盈利分析,就需要获得详细的产品收益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和客户关系信息。这些信息是大多数国内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其他系统难以获得的信息,数据质量将成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瓶颈。

为了实施管理会计,一方面需要抽取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系统的交易数据,有的数据要进行整合,没有的数据要进行补充,无法获得的数据争取今后予以改善;另一方面,需要将现有各系统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加工,将每一笔交易、每一个产品从发生到结束、″从生到死″的现金流全部模拟出来,数据转换工作将会非常大,要求熟悉业务和熟悉技术的人员共同参与,才可能获得解决方案。

四、光大银行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

光大银行自2003年底开始实施管理会计项目以来,在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分产品分客户盈利分析、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体会。目前,光大银行管理会计项目一期已经上线,项目二期正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会计项目的实施,我认为有以下方面的经验可以总结:一是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成功实施管理会计的组织保障。

我行管理会计项目的实施是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集体决策,主管行长亲自挂帅,组织了多个部门的优秀人才进入项目组,主管行长亲自参加每周的项目进度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是选择一个高度集成的产品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实施伙伴是成功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手段。我行选择一家国际上ERP市场占比最高的领先的SAP公司的产品,可以满足我行管理不断深化的需求,也有利于数据的集成。同时,我行选择国内外知名企业埃森哲、联想等公司作为实施商,可以分享国内外管理会计项目的实施经验。

三是适时进行变革管理是成功实施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我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下一步拟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的改革,为管理会计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数据质量是成功实施管理会计的基本前提。我行本次将管理会计项目和核心业务系统作为一个项目同时启动,就是为了更好解决数据质量的问题。

五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成功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我行在项目初期选派了一批优秀人才参与项目开发和实施,并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以及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就是为了培养一批能支持银行未来发展的业务过硬的人才,这是管理会计项目成功的经验所在。

7.目标管理实施案例分析 篇七

案例教学准备

一个好的案例是将部分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 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 对事件有深切了解, 会判断, 会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去处理事件, 案例可成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成为教师和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

案例的选取 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 安全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就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真实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对安全的政策方针有深切的认识, 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有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热情。例如, 选取胡锦涛总书记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作为案例, 在课程第一章节进行案例教学分析, 胡总书记讲话中有关“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内容, 使学生不仅对“H”、“S”、“E”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者的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 同时, 对我国生产安全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学生们都能认识到,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 在经济发展中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实的案例还会使安全专业的学生深深体会到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危险预知预测, 不仅仅是消灭死亡事故和伤害事故, 还要发现、掌握并解决潜藏在工厂和作业中的危险乃至潜藏在每一个劳动者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危险 (问题) 。大舜号沉船事故、江西萍乡烟花爆竹特大爆炸事故、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以及松花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案例都能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世界著名公司的成功案例如杜邦公司、壳牌石油集团公司都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案例的描述 案例所描述的事件都是客观真实的, 在描述的过程中, 不能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 不能人为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由案例的真实性直接导入案例教学的真实性,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 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描述目的是为了进行充分的讨论, 案例应该包含大量的信息和细节, 这样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评论, 有利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还能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和解读。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会议“三个不能”讲话精神作为案例描述的重点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认识, 同时对本专业职业特性也有认识, 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提高职业素养, 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实施中, 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案例引入 案例是真实的, 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 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 向人们展示包含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案例的引入要讲究技巧, 要在课本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找到切入口, 使学生一边阅读案例、教材, 一边思考, 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如在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为学生宿舍实施安全管理, 以隐患作为切入口, 使学生很快掌握排查方法。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心环节, 通过案例教学讨论, 学生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 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怎样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同时案例讨论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 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概括总结 案例讨论后, 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师的总结一般包括案例本身和对案例讨论的总结等。如宿舍安全隐患排查的案例教学, 学生对宿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进行仔细辨识, 对宿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包括社会环境状况、宿舍楼状况、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相关规定、天气情况进行五方面详尽的分析, 并提出整改意见。学生把课堂上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恰当与完整地应用在宿舍安全管理工作中, “教”了就会, “会”了就能应用, 同时这种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正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在案例讨论后, 可以对自己阅读案例、发言准备、案例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并进行分析整理, 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如在《HSE管理》、《安全评价方法》等课程结束后, 整理撰写课程教学成果集, 不仅是对案例的一种总结, 而且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融合结果, 浓缩了教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感, 对专业的思考, 对未来的安全工作的展望。

案例教学课堂实施实录

(一) 大舜号沉船事故

知识目标:会分析事故原因,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事故原因有一定认识。

能力目标:安全评价概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1999年11月24日13时, 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 载客304人, 汽车61辆, 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 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 船舶横风横浪行驶, 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 产生移位、碰撞, 致使甲板起火, 船机失灵, 经多方施救无效, 于23时38分翻沉, 造成282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

环境因素:天气恶劣, 有8、9级大风, 暴雨、大浪。

管理失误:公司和地方监督部门监督不力, 管理者为了经济利益, 出船时明知天气恶劣还让人上船;船上车辆没有捆绑好, 管理不到位, 没有制定应急预案;船长未能指挥乘客逃生 (利用救生圈之类的逃生工具) 。

人的不安全行为:乘客明知天气恶劣还要乘船;大舜号的管理人员不顾天气恶劣, 还载客出船, 事故发生时, 大多数乘客还在客厅内, 船上指挥人员还有船长都没有及时通知他们跑到甲板上, 更没有指挥他们逃生, 也未能及时报警。

物的不安全状态:船在掉头, 而船上的车辆没有捆绑好, 发生了碰撞产生火花, 车上的油又泄露了, 发生了巨大的火灾。

这次大舜号事故足以说明大舜号所在这个公司缺乏安全意识, 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监督部门监督不力, 管理不到位。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 他们竟然还安排船只出海, 完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判别, 缺乏对运营的安全评价。

(二) 宿舍安全隐患排查

知识目标:学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完成安全检查工作。

1. 学生宿舍基本情况。

(1) 社会环境状况:学生宿舍楼位于黄埔区石化路中段, 楼下是广石化的员工饭堂, 楼对面是明珠宾馆;宿舍楼在一个常有车辆来往的小斜坡上, 有个保卫室在斜坡口, 周围是民居和商店 (以饮食居多) 还有地铁、房产、化工等生产项目正日夜忙碌。 (2) 宿舍楼状况:宿舍楼只有一栋, 呈“E”字型, 分为东、西、北、中四部分, 分别称作东栋、西栋、北栋、中栋。其中位于东栋和北栋的交接处、中栋、位于西栋和北栋交接处各有一条楼梯。前两者在上楼梯时右手旁有墙, 后者在上楼梯时右手边只有矮围墙, 对于一个1.7米的人来说还不及腰。宿舍楼共六层, 在每层的三个楼梯口处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筒。每层有宿舍17个, 每个宿舍有学生4~12人不等, 以平均8人记, 住学生800人以上, 而现在也已基本住满。 (3) 宿舍居住一般情况:宿舍门是一个向里开的铁门, 窗户和门是通风的, 厕所还算宽敞, 有窗户通风, 每个人都安排有一个床位和一张写字桌一把椅子一个插座, 留有至少一张床供摆东西, 安装有两支灯管和至少一个风扇。在这里居住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普高、成教、深宝蓝三种不同学历的人居住在一起, 关系十分复杂。 (4) 宿舍相关规定:22∶30大门关闭, 学生出入需批准。男女生不得串宿舍。宿舍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 (5) 天气情况: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 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 分雨季和旱季, 主要是潮湿和炎热。

2. 从以上各方面来分析, 学生的住宿生活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并相应提出整改建议) :

(1) 由于宿舍楼和教学楼、生活区有一定距离, 学校又无相应的配套设施, 学生每天都要来回走动, 经过斜坡和石化路, 同学间喜欢打闹, 而宿舍在一个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 红绿灯有时不开, 开时也会因为布满灰尘看不清亮没亮, 来往的车流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造成威胁。整改建议: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最好是集体行动, 有条件需建一座天桥。 (2) 北栋和西栋交界处的楼梯右手边的围墙过于矮小, 这是一条学生经常走动的通道, 且在这里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 同学喜欢在这里看风景聊天嬉戏, 容易造成坠楼事件。整改建议:加装护栏。 (3) 宿舍楼的两个大门一个终年常锁, 主要是为了避免外人进入,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安全隐患, 少了一个逃生通道;另一个大门晚上10∶30也会关门且是反锁, 钥匙在保安手上。整改建议:加强门卫管理, 有门就有人, 有锁就有钥匙。 (4) 宿舍楼周围人流复杂, 虽然有保安24小时看守, 但不会24小时守在门口, 宿舍楼里面也很复杂, 即使出现什么新面孔也不会大惊小怪, 盗窃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整改建议:学生进宿舍楼要出示学生证, 不能凭保安感觉, 如有外来人员要进入宿舍楼需有住宿生陪同并做好出入登记;保安有事离岗时需要交待宿管或者其他人暂替其位。 (5) 车流穿梭、蒸汽管发动和工作、地铁施工、化工厂生产使得宿舍楼时刻发生轻微震动, 相伴的声响无时无刻刺激着同学的神经, 空气中更是飘散着有毒有害气体。整改建议:需请专业人士检测宿舍楼的抗震能力和架构、声响和气体排放的有害程度。建议在布告栏上列举一些有助于排毒的食物以减轻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3. 宿舍的安全问题及解决要点分析。

(1) 相对于自家的居住环境, 宿舍是比较拥挤的, 而宿舍门是向里开, 发生火灾等事故时, 人会紧张, 一心想向外冲, 很可能会因此而把门堵住, 耽误时间。要点分析:控制宿舍人数是根本。 (2) 虽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但热水在楼下, 图方便买个热水壶是很普遍的, 电饭锅也不在话下。冬天在自己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更普遍。宿舍属于公共住宿场所, 涉及公共安全利益, 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超负荷, 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 加上宿舍楼本身没有接地,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规定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要点分析:首先应该解决地线问题, 减少触电伤害。再者是学生观念问题, 让学生明白贪一时方便所换来的可能是灾难后果。坚持查宿舍, 见到一件没收一件。普及用电常识。 (3) 宿舍里存有许多棉被、衣服等易燃品, 易着火并使火灾蔓延;用火不当, 如抽烟、点蚊香等会出现明火, 有火灾隐患;对于一般电器 (如电脑) 的灭火方法一无所知。要点分析: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 强调注意生活细节, 并开展用火安全教育。 (4) 很多学生能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 却很难与舍友相处, 这就存在宿舍关系紧张带来的安全隐患, 日久彼此会产生仇视、敌对情绪, 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要点分析:独生子女一般都比有兄弟姐妹的人在处理寝室关系上差一些。也就是说, 我们虽然学会了与人交往, 但是, 一旦离开了社会环境, 到一个相对安逸, 相对放松的地方 (寝室, 家) 之后, 平常一些没有加以控制的习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 而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真诚、独立、包容或许是对待舍友的不二法宝。通过组织一些活动, 如舍歌征集比赛, 促进彼此的了解, 增进友谊。

通过对宿舍很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 总体上可以看出宿舍存在最大的隐患是用火用电, 周边环境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存在威胁。之所以会有这些隐患, 多与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有关。在教师对宿舍楼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时, 最重要的是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使学生先有安全意识, 对用火用电慎之又慎, 让学生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做事时既要维护自己权利, 也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利益。

通过安全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教学课堂实录, 证明案例教学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为课堂注入活力, 能使学生在“教”、“学”、“做”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运用案例教学法,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把真实生活、事件所处的情境及工作环境引入课堂, 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本文对安全管理专业案例课堂教学实施做了实录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安全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安全隐患,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2]李强.推广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2, (3) .

8.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机制分析 篇八

关键词:电力企业;一体化;管理

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电力企业也随着电力资源的广泛应用,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以往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的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为了使电力企业的发展与时代同行,电力企业需要实施一体化管理,但是,对于电力企业如何实施一体化管理,还没有取得较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对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机制进行一定的思考与分析,希望能促进这方面的研究。

一、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为了更好的探讨一体化管理机制在电力企业中的实施,需要首先弄清一体化管理的含义。研究一体化管理在各类企业的推广发展中,主要与人们对“质量”这一概念的认识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以往,对于“质量好”的认识往往是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这主要是当时的质量管理只注重产品质量。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思想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加之各种社会现实现象的出现,使人们认识不断提高,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还注重生产产品对环境和职工安全的危害,因此,当前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也成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在企业的发展中,这三大体系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重复,造成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融为一体,方便管理。

二、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意义

在企业对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之后,能够显著改善企业当前的管理难点。首先能够使有关的企业正确对待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相关规定能够认真执行,合理应用有关的规定;其次是能够指导企业进行管理工作,加强管理的目标性和有效性,降低管理的难度;最后是能够使企业合理制定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和管理实施技巧。在电力企业中,相关的国际通行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促进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有关规定中,结合电力能源的一系列特点和作用,对电力系统的质量管理特征和电能的有关质量指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电力企业应采取的减少电力能源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措施有了明确的要求;对于电力企业与电力职工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标准的提出与制定,都对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起到了极大提升作用,但是这些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却没有根本性解决。而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现实管理水平,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一体化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如何实施

在我国的绝大多数电力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系的制约,对于新型的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虽然产生了足够的重视,进行了很好的理解,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对一体化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如何实施谈谈个人的几个观点。首先,企业管理层要认识一体化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实施的意义,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有关的咨询认证工作,成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领导小组和执行结构,结合三大管理体系进行前期的实施策划工作,结合策划好的具体内容制定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部署到各级管理人员。将相关任务落实到人之后,再对这些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提升他们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理论认知,方便日后的真正实施。其次,企业要制定出详细体系文件,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内部审核,然后不断优化,保证能通过第三方对企业管理体系的认证,促进企业一体化管理内容和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再次,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认证之后,需要让各级管理人员开始担负宣传和执行作用。在宣传和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积极倾听群众意见,对于群众意见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馈并讨论解决方案,使一体化管理与企业的发展能够紧密融合,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匹配,保证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质的提升。最后,企业要定期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总结,将相关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与传播,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结:

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不论采取怎样的一体化管理措施,其最终目的都是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安全管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电力资源,降低环境污染,保证员工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段毅忠.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郭霞,罗志华,王伟.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58-63.

[3]殷子泽.地市供电企业城乡电网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上一篇:初一学生入团申请书怎样写下一篇:罗江县2010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