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2024-10-23

法学教育培养什么(通用10篇)

1.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篇一

教育培养什么人?(转帖)

傅一河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水平居世界三流、亚洲二流,北大清华排名在日本之后。中国百年来没得到诺贝尔奖,今年日本又有一人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其实中国教育在历史上辉煌过,不远,在中华民国,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联大培养出来好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它的教室,有的只是一间草屋,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今年10月5日,首届四川省中学生论坛由3名成都高三学生发起,论题直指“我们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对教育、教学、教材、教师并没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很少有评价权,没有通过公开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社团组织,许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都无法行使任何实质性的自主权利。一切都是上头制定下来,强加给下面执行的,学生只有“听从”的本份。这3名学生将放弃来年高考,选择出国留学。

教育培养什么人?先说校园无文化。即使一些重点中学,财大气粗,有管乐团,有田径队,有广播站、网站、校刊。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做给领导看的。领导有检查时,才活动一下;领导不来,便偃旗息鼓。

有几个学生自己建立诗社,办诗歌报,学校不给经费,他们省出自己的早餐钱。一位年轻老师在讲台上心脏猝死,他们做了一期诗刊,很感人的。即使这样,班主任不支持。高考考这个吗?做诗歌做文学的人走火入魔,没有几个好下场。不久这个诗社夭折了。

每个大学有网站,许多窗口充斥着的领导的文治武功,并没有实质性的服务于学生的功能。我见过一则资料介绍国外大学的网站,每个学生都有个人终端,输密码登陆进去,可见与他有关的各级各类教育服务信息、各类官方公告与通知、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信息,还有所有教授的讲义和课件尽收眼底,不管你是经济系的,还是社会系的,教授的文本资源尽可共享;自己选课、成绩、学分及讨论,约见教授,均可在指定区域完成,学生尽收其利。

中国教育大跃进,各地猛建大学城,欠债数十亿的大学比比皆是,教授削尖脑袋做官,拿“课题”,抄袭作假;学生有“功利之心”,“功夫在诗外”,结果,文化知识集中的地方,知识无能无用,文化竟乎荒原。

2010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俄罗斯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师徒二人以石墨烯研究捧得。让人敬佩的是,海姆“忘了当天是物理学奖揭晓的日子”,记者问及当天后续日程安排,海姆的回答简单干脆:“回去工作”;而诺沃肖洛夫不愿放下手头实验。让人羡慕的是,师徒俩在教学和研究中体现出来的平等健康之学术人格,可贵的平等互利、舍得分享的学术品德。反观国内,导师是“老板”,名利双收的是“老板”,手下博士乃至博士后都是“打工仔”,分一薄羹,甚至“隐姓埋名”。学术行政化,高校衙门化,竞争手段黑社会化,这等环境与条件下,怎么得诺贝尔奖?

根子在哪儿?教育无“人”,具体言之,教育无公民:教育部不把校长当公民,校长不把教师当公民,教师不把学生当公民。公民教育的缺失,是“党化教育”的后果。教育不是把培养公民放在首要位置上,而是把“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放在首位,违背了教育与人才成长的规律。因为,社会需要各种人才,既包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也包含不想参加党组织的,不想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学生都在成长中。也许今天不爱这个党,明天就爱上了,这是他选择的权利,也是政党自由平等竞争的生命力;也许他哪个党都不爱,但是他爱这个祖国,爱这个国家,爱与他父母一样的普通普通的人,有这条底线就够了。在中国广西执教的外国志愿者卢安克,不仅是本国需要的人才,也是中国需要的人才。毫无疑问,单单把教育当做培养某个政党的接班人,这个教育目标不能说全错,至少很偏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毫无疑问,教育是人学,是公民之学。舍此,无它。

2.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篇二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德育教育,日常教学

在当今的社会来探讨“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切以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的引导下, 不少人都盲目地崇拜“金钱万能论”, 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2010年, 备受关注的“药家鑫”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当今一些年轻人道德严重缺失的现状的大讨论, 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今教育的质疑。

那么何为教育?在教育学界, 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这些定义, 可以认为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所谓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 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 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从这一定义的分析来看, 可以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功能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培养人。既然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而言, 首先应搞清楚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两方面来看, 人类社会最需要的应该是会做人也会做事的人。那么, 究竟是做人重要还是做事重要?当然是做人更为重要, 因为得先学会了做人接着才能学会把事做好, 连为人的基本都做不到, 那做出来的事恐怕也会多遭诟病。“做人”二字看似简单, 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简单二字中所包含的内容呢?从“做人”的释义来看, “做人”虽只是简单的两个字, 但其中却包含了人之为人的真谛。在百度词条里, “做人”包含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懂得他人的心意、理解事情, 不失面子、有体面, 做正直无私的人, 对事情把握分寸、不乱来, 执行自己的义务、遵纪守法, 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并能使他人快乐, 帮助他人,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等多层含义。从这些对“做人”的要求里, 可看出只有先学会做人了, 才能把事儿做好。所以, 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既会做人也会做事的人, 是“德”与“能”兼备的人。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为重要的是将自身阅历与在生活、工作中培养起来的良好人格展现给学生。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早熟, 通过电视、网络更多地看到了社会百态, 也间接地接触到了社会。社会上呈现出来的精彩与阴暗, 对于正要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学生来说有比较大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作为教育工作者而言, 应有效引导。除了各种专题讲座或以各种形式开展的知识传授外, 教师自身的人格会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上课认真负责, 不迟到、不早退, 这无形中就告诉了学生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认真做事、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守纪律、守时等;教师在处理关乎学生利益 (如各种奖项的评选、违纪处罚等) 的事情上, 公平公正、按原则办事, 在处理这些事情的细节上, 也能够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一些信息:做人应正直无私、做事应有原则、有付出就有收获、做错事应勇于承担、诚实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如果学生希望能够从教师这儿获得一些帮助, 而这些要求或请求是合理的, 那教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应尽可能地帮助学生, 让学生知道:助人为快乐之本……在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看得到的, 还有许多看不到的都可能被学生感知或领会或仿效。教师是一种职业, 也可以说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但这种职业性质却与其他职业大不相同, 因为这种职业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活力的个体, 所以教育工作者身上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承担着育人的重任。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教师的人格必然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学会做人, 那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或是一个优秀的人。

在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同时, 教育工作者也应教给学生学会做事的本领。何为“做事”呢?“做事”就是从事某种工作或处理某项事情。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掌握知识与技能, 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处理工作或生活中的事情。现在的教育,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在努力地学做事, 社会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教育培训机构或组织, 也都在努力地为大家创造能够做事的氛围与条件。但不少人在学会了“做事”后, 却没能学会做人。在教育中, 做人与做事是紧密相连的, 在教会学生做事的同时, 也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塞万提斯曾经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做人”包含着人的思想、人的性格, 而“做事”则包含着行动与习惯, 如何做人决定着如何做事。做人与做事是有先后之分的, 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做人是做事的基础, 做事是做人的体现。只有学会做人了, 才能把事做好, 在学做事的过程中, 还得不断地学做人, 因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既会做人也会做事的人。

参考文献

3.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 篇三

具体而言,要改变在计划经济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形成的教育口号。例如,“接班人”是高度政治化的和针对特定人群的要求,与中小学教育全民性、基础性价值不尽一致;而“劳动者”“建设者”的表述不仅缺乏科学性、理论性,并且隐含了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偏重。学校教育新的培养目标,可表达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全面发展”的方针也应当重新审视并予更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用它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工作的具体方针,便难免走偏为要求学生门门优秀的“平均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活力和创造性上的,有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新的教育方针应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可改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

4.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篇四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积极动脑的习惯

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五会:会听、会看、会问、会想、会说。

会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会问;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也就是要“问”。“问”,能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会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

二、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阅读时要标出疑问,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有时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

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

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算草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算草不草,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解题时还要边做边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如口算的家庭作业,可由教师指定范围和数量,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计时,自己口算,自己用笔算检查订正。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认真改错,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作业正确率的有效方式。每学完一个单元,学生可根据错题情况评价自己该单元学习的成绩和问题,确定自己复习的重点。要求学生做题时认真仔细,独立完成,不依赖别人,不弄虚作假,做错了也要错个明白,学会真本事。但老师批改后,找错题原因,改错时可以互相研究,这样促使同学们课下互相研究,养成求甚解和对自己工作负责任的习惯。再做题时就细心多了,错题率大大降低。

5.高管为什么需要被培养 篇五

高管和准高管们被要求的不仅仅是业绩,企业还有将他们打造成领导力、判断力、价值观等各项技能俱佳的全面型管理人才的重任。要紧的不仅仅是业绩,还有培养和培训

阿里巴巴B2B公司的CEO卫哲“引咎辞职”、万科的执行副总裁徐洪舸和副总裁肖楠突然离职、Dior的创意总监John Galliano因价值观问题“被辞职”这些知名企业高管的离开,让人们将目光又聚集到了这群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场精英们的身上。安拓国际上海分公司经理欧文敏介绍,国内的高管人才多年来一直处在需求旺盛、大量缺口的状态。在他的经验中,大概每5个职位中就有一个是高管类型的职位。领导人才的严重短缺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信号,这表明传统的领导人才培养模式及培训存在严重缺陷。

北京智学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徐中博士认为,当今组织最大的危机就是领导力出了问题,“我们需要为有领导潜质的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的培养,使之成为未来企业的生力军。但目前无论是从人选、培养过程还是内容都存在着问题。”“一是能否实现角色转变。例如刚刚从管理岗位提升的高管们和准高管们,应当关注这些岗位为其提出的各项要求,而不仅仅是关注能力和绩效要求;在公司高管岗位上应当考虑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去执行企业价值观要求,这样才能全面发展。二是企业高层除了要关注这些高管的业绩外,还要关注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具体实现业绩的。”这是美国领导管理发展中心(LMI)教练刘景梅在多年培训中看到的高管们在成长中遇到的主

要问题。

中国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结果导向的做事方式逼着我们只想快速抢跑,“但实际上,我们要关注的还有如何使他们能够成为‘全面’的领导人,而避免过度关注业绩领导能力而忽视全面领导力的提升。”刘景梅说。

当务之急,就是找到那些有高潜质的人去培养,并且持续地培训。让他们在领导力、判断力、价值观等各项技能日臻优异。企业通过对高管的培训,是为了将来的继任者,但更是为了培养一个领导力、判断力、价值观和各项技能俱佳的高管团队,并在企业间形成一个良好且有力的生态循环。

业绩标准不是“真”标准

有潜力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发掘?这还是很多中国企业正在摸索的问题。“一种是完全基于西方管理体系对经理人的测评。但你会发现,它测的是人的行为、动机——这个人是什么性格的人,这并不能够完全成为我们中国企业的标准,因为背后的量表不统一。”凯洛格咨询资深副总裁、董事合伙人王玥说。

西方经过几十年的数据积累,拿出了一套比较权威的测量标准,但那是基于内部文化价值观的测量。“西方很多是基督教国家,我们不能用西方人行为动机的标准来评价中国人。用这种测评来测一些初级的或基层的管理人员,我觉得更合适。因为对于这些初级管理人员来说,主要是对他行为的要求,看他是不是一个积极的人、是否有动力和意愿完成销售。”王玥说。

业绩并不能完整地评价一名高管,但是业绩导向却成为当下最现实的选拔标准,也是众多企业考察储备人才的重点。王玥认为,这里包含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中国在这些年都是高增长,所以大家觉得你的业绩增长速度都超不过国家的GDP增长率,再谈能力有什么用呢?而矛盾的另一方面在于,除了业绩,似乎大家很难去找到具有公信力的评定方式给能力一个说法,只能通过能力差自然业绩差的简单判断,反向操作。

“现在,很多的中国企业尝试把东西方两种选拔方式进行融合,把西方的管理工具和东方的认知形式相结合,但我认为形成标准至少还需要十到二十年的积累。”王玥说。由于标准不清晰,缺乏普适性的题库供企业在进行人才盘点的过程中选用。“所以更多的企业还是以管理者的上级对他的感觉以及他的业绩为准。”王玥坦言。高管选拔培养要注意方法

徐中告诉我们,所谓有领导潜质不仅指业绩出众,他还具有:超常的直觉及表达能力,能够敏锐地把握公司业务全貌,并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出众的为人之道,能够团结协作,激励员工努力向前;卓越的思考能力,能够从宏观视野及不同角度深刻洞察看似模糊多变且无法量化的复杂局面,并理清头绪,找到解决方案。但现在更多企业的高管选拔和培养过程存有缺陷,比如过分重视业绩。而在培养方法上,拉姆查兰在其新作《高管路径》(该书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建议采用轮岗培养的方法。“‘轮岗培养新模式’使得领导人才培养流程更具战略化、制度化、系统化、流程

化、定量化、标准化、精细化,减少了人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领导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成功率。” 徐中介绍说。同时,导师的指导与反馈、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与支持都不能少。拉姆查兰指出,培养高潜质领导人才最大的障碍在于上级领导是否具备培养领导人才的品质与能力。这位上级领导必须大公无私,愿意帮助年轻领导人才成长,甚至是被超越;必须大刀阔斧,进行必要的人事调动,腾出岗位,让有领导潜质的人才获得必要的历练。公司的薪酬激励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应当根据现任领导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表现给予奖惩调整。在年轻人入职之初,公司就应当仔细考察他们是否具备领导潜质。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就是在全公司积极推进领导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评估及培养方面提出具体建议,确保这项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当然,徐中博士也指出了企业进行“轮岗”培养时应注意的几点:“不能以为把人轮换放到不同的岗位去培养,就可以实现轮岗培养人才的初衷。有很多企业实施了轮岗,但效果不佳,那是因为他们对于轮岗背后涉及的几个问题思考并不充分。我认为,至少有这样七点是一个公司决定是不是要实行轮岗的时候需要一一考虑到的:1.目的。业绩导向和能力导向的轮岗,所需要考虑的点是不同的。2.什么人来轮。3.到什么岗。4.多久。5.上级领导如何发挥作用。6.轮岗完毕后怎么办,是回到原岗位还是换到新岗位抑或提升?7.HR部门的配套系统是否能跟上。而这些都是因为轮岗的目的不同而有差异。”

继任者的自我修炼

能在持续的培训之后成长为领导者,更有赖有领导潜质的人才自身。“他们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判断力和各项技能。”徐中说。北京名仕硕学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世维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一是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一些工作必需的知识必须掌握。比如,中国很多公司的老总不懂财务,也不会理财,十家有九家因财务危机而倒,不如自己学习一些财务报表知识。二是不断在市场上观察学习。眼睛向内只看自己家,永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三是读书。脑子没东西进去自然也没有东西出来。一个有趣的比喻便是,一个称职的太太打开冰箱门时,让全家人想吃啥就有啥;一个不称职的太太在打开冰箱门时有啥吃啥。读书多自然遇事知道应对之策。

6.什么样的员工值得培养 篇六

就拿执行力培训来说,尤其是内训,因为是按天收费的,不少企业认为既然都已经请了老师,那为什么不让所有的员工都参加执行力培训呢?但是实际的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因为不是所有员工都值得培养,有些员工并不珍惜这些机会,反而以一种懒散、随意的态度来对待执行力培训,这类人一起参加的结果往往是很多本来很珍惜这个机会的人受到他们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效果!

那么如何分辨哪类下属可靠、值得培养任用呢?以下几大类的下属不值得去任用、培养。

一、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之人不能用(小人不能用)

当今社会,我们在评论一个人的好坏时,首先看到的是他的道德素养。这方面界定这个人的为人本质。一个道德本质不行、差的人,我们统称为小人。小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私、自利、心肠歹毒、阴险、夸夸其谈、虚话、场面话、假话连篇等等……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做出有正能量的事情出来的。如果,他目前看似在走正儿八经道路,那么迟早会把他本来的目的、嘴脸露出来的。所谓“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就是如此道理。这类人迟早是企业团队的坏苹果,把你的团队带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此类人绝对不能用。

二、一个不懂得感恩之人不能培养(“白眼狼”类之人不能用)

要“阅”清楚此类人,只要看他在几次关键的事件中的面对态度,就能充分体现出他“白眼狼”的本质。不懂得感恩之人,自然不会感恩自己的平台,也不会去感恩曾经对他支持和帮助的扎任何人。自然而然他也不会成“器”。此类人往往都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很有本事的(自负)。自己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成绩都会全部当作自己努力而得来的。他会忘记自己一路走来别人对他的提携、苦心教导。自然就不会心存感恩了!一个如此“白眼狼”之人,哪怕他能力再强,相信也不会有一个上司、老板会去对他作如何培养。

三、一个本身素质不高,但又缺乏接受他人调教之人,不值得去培养(固步自封之人不堪培养)

本身素质不高,包含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这些都可以后天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但是,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也无虚心接受及改变之人,不堪培养及任用。

四、接受能力、领悟能力不高之人,不堪培养(“朽木”之人不能培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块好的玉石材料才可以雕刻成玉器出来。朽木是难成材的!一个不够“醒目”的下属是很难委以重任的。带这样的下属只会让上司身心俱疲。往往他做错了,他还觉得无辜。这种人,只适合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且需多关注,不堪大用。

五、一个没有忠诚度而言之人是不能任用的(“墙头草”之人不堪任用)

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而言,公司的职员必须对公司忠诚,不能做损害公司、老板的利益,同时,也不能漠视损害公司、老板利益的现象存在。站在上司的立场,不能容忍的是下属对自己的背信弃义。此类人,今天可以为了自己利益依附于A,明天可以为了自己利益照样依附于B,此类立场不坚定之人,不堪任用。

7.教育需要什么 篇七

一、教育需要爱。

(一) 爱是教育的基础。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一个人能够释放爱是一种高尚, 而一个人能够得到爱则是一种幸福, 正所谓爱是“人性的结晶、宇宙的精华”。对于少年儿童来说, 爱是安全的保障、友谊的象征、开启心灵的钥匙, 是克服困难的力量、积极向上的动力, 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儿童。”于是, 教育要求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要满腔热情地关爱每一个孩子, 不论他们是否聪明、漂亮、听话、干净, 不论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如何, 等等, 都应该公平对待, 让每一个儿童都能享受到爱。

(二) 教师要关爱、尊重孩子, 充分相信孩子的发展潜能。

充满关爱之情的期望、积极的教育行为, 总能极大地调动少年儿童的学习热情。即使是某些方面 (比如智能方面) 发展缓慢的少儿也会充满自信地主动学习、主动活动, 获得发展。

尊重应当包括尊重儿童的兴趣需要, 充分相信儿童。在少年儿童的学习、接受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包办代替, 不要过多地限制少儿活动, 不要将老师的意愿强加给少儿, 让少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让少儿的生活每天都那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愉快而充实。

同时也要注意:不过多地限制儿童, 不要将老师的意愿强加给少儿, 并非放任自流、溺爱无度。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 因为独生子女是在优生优育的条件与环境中出生、成长起来的, 与上代人相比, 其智商等诸方面更加聪明、健康、活泼可爱, 同时也由于在家长过分溺爱, 容易造成其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懒惰, 不关心他人和集体、爱发脾气等不良习性。这就要求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善于针对现代儿童的新特点, 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实施正确的教育, 引导并逐步培养少年儿童的分享、谦让、合作、帮助品质, 学会同情、宽容、亲近别人, 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交往技能和良好的态度, 能够适应集体生活, 成为大家都喜欢的人。

(三) “公平”是爱的一种具体体现, 是爱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 教师是否有一颗公平之心, 决定了是否班内所有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爱, 进而影响着每一个孩子能否有一颗健康的身心。我有个亲戚的儿子因为有智障在特校就读, 春节期间与智障孩子一起吃饭时, 他悄悄告诉我说:“我看见我们吃的饭不如那个班 (聋哑班) 吃得好。”显然, 这是一种不公平。可以设想:智障班的孩子都能知道不“公平”, 何况那些智力正常的孩子呢?其实, 学校里的一切管理活动, 包括吃饭、食宿、学习等, 都是一种对学生的教育过程, 一旦让孩子感觉到了某种不公平的待遇, 其心灵就非常容易受到打击, 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上的障碍比起智力上的障碍更难以“医治”。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将60多年的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爱的教育”。爱, 已经成为今天教育的基础, 可以断言:缺少爱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

二、教育需要等待, 是一门慢的艺术。

一粒种子从播撒到破土而出需要等待一些时间, 这是因为种子要按照生命的自然规律, 通过充分吸取土壤中的营养、水分, 接受太阳的照射, 孕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亦是如此, 要等待, 而且往往是这样:预想得到更大的教育硕果, 需要等待时间愈加漫长。当代教育学者张文志先生多年扎根于中小学课堂, 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看清了教育的真谛, 告诫我们: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地等待并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弃, 而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它是皮革马利翁的期盼与固守, 是宽容、耐心、期待、信任与尊重的综合, 是孩子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教师要学会等待, 孩子的发展也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每个孩子来到学校, 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得到小朋友们的欣赏;得到家人的喜欢与鼓励。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 总是不那么幸运, 他们渴望得到赞扬肯定, 渴望成功的愿望总是一次次地落空, 进入了一种休眠状态。教师首先要唤醒这些孩子。

在现实中更可惜的是, 唤醒他们内在沉睡着的动力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 即使不是“神童”, 也要用“神童”的要求教育孩子, 让他们在升学的“独木桥”上执著前行, 甚至强迫孩子乐此不疲地学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君不见, 近视镜后有多少扭曲的心灵;迷茫的双眼中有多少心灵的重负;“百分”成绩单上有多少题海中的苦学……

其实, 人生如跑马拉松, 起跑迅速的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 所谓“起跑线”也会在马拉松的长跑中失去其积极意义。事实上,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规律, 需要时间与等待。儿童接受教育当然需要一个过程, 一切都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我们不能主观臆断, 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而“揠苗助长”, 而是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一定的规律培养孩子, 让孩子在童年时候过上真正的“童年”, 聆听虫鸣鸟叫, 在花开的声音中快乐地求知, 在耐心的等待中健康成长。要让他们等待开悟、等待失败、等待休整、等待成功。这些等待当然需要远离功利, 屏息观望。人类只有承认并经历无数次的“等待”, 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华罗庚、莫言。

其次, 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 也是一种等待。教育需要等待是符合人类认识和发展规律的, 它是高屋建瓴地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深层次的领悟。天真、淳朴而又幼稚的孩子, 许多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倔强、不明事理正是他们本性的自然流露。怎样看待孩子的这些表现, 这就需要我们的宽容、微笑与等待。

我的孩子读幼儿园时的班主任是李老师, 李老师发现班里一乳名叫“花儿”女同学, 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从没与老师、保育员讲过一句话, 患有“自闭症”。班主任发现问题后通过多次与家长联系并了解情况, 得知他的父母离异, 父亲外出打工, 便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 由于奶奶的身体不好, 行走也不便等原因, 很少与外人接触。老师又通过仔细的班上、班下观察, 发现她和小朋友们还是能够讲话的, 尽管不是讲得那么多, 只是和老师不说话。老师虽然非常渴望能与她说上话, 然而并不急于求成, 而是先通过组织班级活动等创造条件, 让她能和同学们主动说话, 多说话, 等时机成熟了老师再与她说话。在一次英语“Apple”活动中, 老师要求“开火车”时每个孩子都说英语单词, 当火车开到“花儿”的时候, 她随口说出了“Apple”, 李老师趁机微笑着说:“花儿, 叫我李老师啊。”她看了一会儿, 终于叫出了“李老师”, 尽管声音很低, 但是李老师听到了, 她顺势把“花儿”抱在怀里, 亲了又亲, 此时的心情无法言表。

摘要:教育需要什么是一个既相对笼统又相对具体的问题。在教育的功利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教育最需要的是爱和等待。

8.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 篇八

——江西南昌小妮子

A: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2010年6月开始实施,其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第一批“卓越计划”实施的高校有清华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61所高校。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第二批入围的高校更多,如中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33所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您对这些高校感兴趣的话,填报志愿时不妨多了解一下学校的相关信息。

Q:请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隶属于生物科学类专业吗?都有“生物”字眼,听起来是一类的专业啊!

——广东佛山 小 明

A:很多人喜欢以“听起来”来给事物做判断,甚至定义,这可能会犯错。因为“听起来”和“确实是”是两码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于电气信息类,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所以,它并不属于生物科学类,也不属于医学类,而是属于电气信息类,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总体来说有三个大方向:仪器、图像、材料。该专业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对物理、数学、力学、化学都有较高要求;工科类的实验、实习;电子类的如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等;医学类的组织学、解剖学等等都有所涉及。现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主要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Q:近段时间,各大网站纷纷公布了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这些信息可信吗?我填报志愿时可以报考这些专业吗?

——四川成都高三刘 川

A:这些网站的信息,您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最好不要作为您填报志愿的依据。如果您确实对这些专业很有兴趣,而且觉得自己一定能学好,当然可以报考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您仅仅是冲着就业去的,那就一定要慎重了。有的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率高,但不代表着您大学毕业后,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很多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关。考生在报考院校开设的这些相关专业时,要尽可能多了解这些专业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设置等,了解所要填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发展前景,还要了解这些院校和专业近年的录取分数线、报考情况等。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不是一层不变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其就业率可能不一定高。考生报考专业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志向与特长。志向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当一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专业感兴趣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做出成绩。因此,考生选择了符合自己特长的专业,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Q:据说被某所大学或者专业录取的条件很多,不光是总分够了就行,有时是不是还有单科成绩限制啊?

——内蒙古包头王小沛

9.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篇九

http://

新闻背景: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大学校长提出的“蓝领论”和“创新人才说”曾一度在传媒上引起轰动。8月26日,在四川大学100周年校庆期间举办的“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又有一些学者和大学领导提出,大学今后应该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蓝领人才”。

主编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趋于多样化。大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简单地以“蓝领”或“白领”而论。大学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研究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归纳的问题。本刊设此栏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各家争鸣,各抒己见。

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为社会服务,但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服务社会,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今年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比较激烈,反映了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在一些大学职业化倾向不断凸显的今日,从社会分工与大学性质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的问题,抓住机遇创造机遇,革新我们的大学,实乃当务之急。

职业化是办学的误区,大学培养的应是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前几年,一些大学热衷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办成了技工学校。大学以育人为核心,技校以培训为己任,两者的分工本来相当明确。大学的职能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培养目标可以有层次分类别,但如果不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根基和灵魂,大学与工厂、商店、机关还有什么区别?

大学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高深学问”(advancedknowledge)积累的产物,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师生的主要活动围绕高深知识而展开,工作对象也都是高深知识。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之一。学生进来求学,必有一定的宗旨,学生必须明白,“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这种理念,在很多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体现。当然,人们对此也有过长期的争论,主流的意见是:大学就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机构,大学的职能是培养具有高深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职业人才。培养职业人才是职业院校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任务。职业学校更多地是面对目前、面对现在,而大学面对的是未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的大学只是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

近年来,社会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则表现出日益轻视的倾向。大学日益明显的职业化倾向,虽然给大学带来了一些暂时的好处,如缓解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强化了竞争力等,但这些“好处”绝不是大学发展的机遇,而是潜藏的危机。

许多国家大学的情况都表明,职业化行为的增多,必然助长办学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课程设置的商业化、实用化倾向使大学行为染上浓厚的功利色彩,必然会阻碍大学服务职能的发挥。以美国为例,从1970年以来把哲学列为主修科目的大学减少了41%,把历史列为主修科目的大学减少了62%。结果,在虚假的“服务”名义下,滥发、兜售文凭的低质量教学充斥了美国的大学校园,大学批量生产出了片面发展的“空心人”(有些科技知识而缺乏人文素质者)、“边缘人”(有些人文知识而不懂科学技术者)。西方大学教育职业化、技工学校化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准职业化的、培养“螺丝钉”的单科院校的发展模式也值得反思。20世纪50年代,我国模仿苏联的单科性学院教育模式,虽然大大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但其代价也是昂贵的:“专业”技术队伍壮大了,社会却正在失去独特的创造力,面临着创新型人才奇缺的严重危机。

求学问是才能树人铸魂,引领未来是大学灵魂

大学应该且只能通过“求学问是,树人铸魂,引领未来”来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求学问是,是大学与技工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树人铸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核心要素,而引领未来,是“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这一原理在大学领域的体现。

“引领未来”作为大学的职能,有久远的传统根源。当然,大学“引领未来”职能在总体上的明朗化,还是今日的事情。从当前社会分工的需要看,大学必须本着超脱的姿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首先,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而大学教育不能仅仅一般性地定位于“面向”未来,还必须具有引领未来的气魄和实力。其次,社会离不开大学的反省、批判和引导。国家的未来在大学,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也只有引领未来,大学才能找到存在的理由。第三,大学只有定位在引领未来,才能摆脱目前面临的质量、效益等诸多困境,优质高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一句话,引领未来,是大学服务职能的真义所在。

引领未来需要塑造新人,塑造新人离不开求学问是。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独立思考能力薄弱,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学生素质的格式化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

首先,我们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缺乏创新素质。其次,大学的教学正在背离高深学问的性质。重视实践能力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在大学应该学习操作原理,体验关键操作,但不是重复每个程序化的细小环节。然而,最让人担心的是,现在越是热门的专业越有技工化的倾向。比如说IT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这个热门专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合格的师资。IT专业的基础是应用数学,然而,很多学校并不具备合格的应用数学教师。一些IT专业的导师甚至一招来研究生,就直接送他们到公司实习,让他们在公司接受训练。短期看,这部分学生的确上手很快,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后劲明显不足。

当然,大学有大学的苦衷。一些学校认为,解决就业难就必须培养“上手快”的毕业生。其实,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人才资源的配置协调问题。对大学而言,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应通过技工学校化,而应通过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来实现:大学生不能仅仅成为就业机会的消耗者,更要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比尔·盖茨与他的IT帝国、英国领先全球的创意产业,都说明只有创新型人才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要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就必须实现教育哲学意义上的根本性转向,即从适应性教育、守成性教育向引导性教育、超越性教育的转向,从格式化教育、技工学校式的教育到个性化、人性化和求学问是教育的转向。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未来5至10年所需要的人才,不能简单地跟着流行的社会风气走。恰如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不是温度计,不是风向标,不可能对社会每一种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带给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的欲求,但却是社会的需要。中国社会真正需要大学作出贡献的,不是职业化,而是通过求学问是,通过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以创新的方式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人才。

开拓大学革新之路,有待制度和观念的再创新

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积淀、学科分布,每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思维和办学特色,并对创新型人才有独特的理解。笔者以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独特精神,有自成体系并按个人领悟重组过的渊博知识或高深学问的人,是实现了知识的个性化、结构化(知识的个性结构化)的人,是能做到“君子不器”的人。知识的个性化,才有特色,才有不可替代性,而只有知识的结构化才能释放功能,才能创新。据此,华东理工大学作为我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已逐步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产业、学科和社会精英”的高水平大学。“勤奋求实、励志明德”成为我们的共识。尤其是,对“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的思考和探索,已初步成为我校求学问是,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过程思想”是在我校的学科建设与办学理念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选择。强化过程,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传统与现实定位。我校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科型学院“化学工程”,到研究型大学“过程工程”,再到“过程思想”的学科与理念进化。

化工是典型的“过程工程”学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布局,我校首先在学科发展上从化工走向“过程工程”,并以此建立了优势学科体系。之后,根据过程工程的共性规律,将其中蕴含的过程思想拓展至商、文等门类的学科领域。如今我校的多学科发展,都渗透着强烈的过程思想。这不是表层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的办学思路的拓展。重视学科中的过程研究、重视过程思想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渗透,是我校教育、教学与研究的特质所在。

华东理工大学“过程思想”的具体内涵主要由7个方面构成:第一,在人类活动中,过程与目标同等重要。第二,成才是“从做中学”的过程,人才素质在过程中养成,业界精英在实践中塑造。第三,重视确定目标后的过程,重视理论引导下的实践。第四,强调关于过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策略、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训练与教学。我校的很多学科,如:放大、制程、调控、集成、组装、优化、发展与评估、社会工作学、金融物理、数模、语言技巧等,都是在“过程”理念的统摄之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五,“化工”是促进社会、工业、农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而“过程”是促进目标、理念、价值、兴趣实现的关键基础步骤。第六,过程思想凸显过程及其操作在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性,强调人的体验及实践在人生定位中的重要作用。第七,过程影响目标,实践丰富理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细节决定成败。

我校非常注重对人类活动过程方面的研究与教育,明确强调以“过程工程与过程思想”为基础,建立优势学科体系,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发展,在过程中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勤奋求实、励志明德”鲜明特色的一代创新人才。对过程思想的重视,是对当代社会只重目标的极端功利主义行为的校正,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对高深学问的回归。今后,华东理工随之而来的是大“过程工程”、“全面工程教育”(TEE)等理念向全校更多学科领域的渗透,是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实践在全校的深入展开。(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 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 潘艺林)

10.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篇十

什么是气质如何培养气质(知乎总结)

见到一个人,没有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她有气质,这种印象是因为纯粹的外表因素么?还是由于外表的某些特质折射了一个人的内在?一个人处在衣食无忧、受到充分尊重的环境里,很容易养出自信阳光、从容不迫的气度;手握大权、令行禁止,一言定人生死、断人富贵,也很容易蕴养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王霸之气,使人敬之畏之;读书人博览群书、明理守礼,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自然就有了平和可亲、温文尔雅的气度;一个女子,见过各种浮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理解女性自身的局限性,能够很好的控制情绪,自然给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敬慕感,所谓的大家闺秀,想来应是如此。

人对未知的、不了解的东西多有谨慎之心。若定力不够,容易进退失据、手足无措,进而神气散乱,气场减弱,就谈不上什么气质了。所以,如果你经手过亿万钱财,就很难被钱震动心神;你万花丛中过,采撷过人间绝色,恐怕女色就很难迷惑你,让你举止拘谨了;你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群、洞察世事人情,那各种尔虞我诈、人间温情,就不会再让你那么容易激愤或感动了;如果你对自身所在的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一次次攻坚破锐,养成了的战无不胜的自信心,自然就有了从容淡定的气质;如果你历经生死一线的危机、饱尝内忧外患的痛苦焦虑并挺了过来,战而胜之,自然神态凝重,气度沉稳;你孜孜不倦,苦心孤诣,经年累月执着于一事一物或一人,也多半会具有穿透性的气场;你若是军人,从尸山血海中归来,那漠视生死、冷峻果决的气质恐怕也是无人能够忽视的。一言以蔽之,气质,源于自信心,源于物质堆砌养出来的高傲心气,源于无欲无求,源于阅历,更源于自身的强大实力。

上一篇:机关单位维稳工作总结下一篇:辽宁事业单位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