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2024-09-28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共10篇)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篇一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江都市仙女镇中心小学许友春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数学教学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教材、教学的各个层面,同样要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而错误的出现,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如何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实际上错误是一种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注重开发错误,更要善于利用错误,深入研究学生错误形成的原因,大力挖掘其潜化的教育价值。让学生明白正是有了错误的出现,才让大家明确了错误产生的原因,掌握了改进的方法,改善了学习状况,发展了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错误的订正过程,忽视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实际上,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原因纠错,有效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工作中,我觉得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知识方面的缺陷和心理方面的缺陷。

知识方面的缺陷:

小学生受其年龄限制在知识积累方面有他们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学习新知识后,在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相对较快。而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为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材的编排上,许多内容都是分几个不同阶段、在不同的年级出现。只不过在不同阶段教学目标层次不一样,都是通过循序渐进达到逐步抽象、逐步提高,直至完成整体知识的教学。如数的读写法这一块内容的教学,在低段完成“万以内数的读写法”,高段在此基础上完成“多位数读写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遗忘而产生知识“断裂”,势必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必将产生错误。1

小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受语文知识的限制,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因语言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而产生错误。这种现象在低年级中较普遍,在中高年级中也经常存在。例如:判断“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11这句话的对错时,学生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无法真正理解题意,凭表面文字判断而产生错误。心理学告诉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这是前摄抑制;后面学习的知识对前面学习的知识反过来干扰,这是后摄抑制。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受到新旧知识的前后抑制,产生错误。例如:(10+80)×125学生做成10+80×125,那是受乘法结合律的影响;而(25×25)×4学生容易做成(25×4)×(25×4),这又受到了乘法分配律的干扰。

心理方面的缺陷:

心理学家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约80%来源于人的视觉,约14%来源于人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为人类获取的信息约为6%。可见视觉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种感觉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知觉对象的各个部分对大脑的刺激具有强弱的差别。强知觉对象往往会抑制弱知觉对象在大脑中产生的兴奋,造成对弱知觉对象的遗忘而产生错误。例如在计算类似(3.15+75×2.1)÷(1.25÷5)-0.5这样的式题时,学生常常会因为前部分(强知觉对象)较复杂,而忘记计算后面的0.5(弱知觉对象)。

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心理准备状态。它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思维定势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就能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当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错误。例如低年级学生解答“男生有25人,比女生多7人,女生有几人?”时,往往会受到“多”就加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解题错误。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只要照搬老师的例题,就能运用底乘高的方法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但在头脑中并没有真正形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科学概念,所以遇到和平行四边形稍有不同的图形时就束手无策了。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重视这种现象,学生就会在新授课上把数学学习简单化。这种简单化的学习一

旦进入综合练习,学习障碍就凸现出来,成为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主动的引导,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要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教师主动引错的优点就在于将学生潜在的错误及时呈现,然后通过比较、思辩,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引出对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纠错和再思考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待纠错这一学习过程,教师的态度也应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何出错,才能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如:2一根电线剪去米后,还剩20米,这根电线原来有多少米?学生由于受“分数3

2一定是分率”这种习惯思维的干扰,错解为20÷(1-),教师不要马上对3

2错误进行纠正,可以不动声色的出示另外一题:一根电线剪去后,还剩203

米,这跟电线原来有多少米?让学生自己比较上述两题的一字之差,对比出具体数量与分率的不同含义,自己纠正思维上的误区,把“22米”和“”区分33开来,有效地纠正错误,排除思维干扰,拨正解题思路,提高辨析能力。有时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非常可笑的,例如他们算出我们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2.15米却无动于衷,计算出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是10.5人还全然不知自己错了。可见学生对结果的验证能力的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验证习惯的培养,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来知道解题的对错。如:一块直径是6分米的圆形铁皮,如果沿着它的直径锯成两块,每块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学生错解为3.14×6÷2。针对这种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把一个圆剪成两个半圆的过程,观察每个半圆的形状,分析数据特点后,在让学生议一议:我们刚才的解法错在哪里?学生醒悟了:原

来错误在于少算了一条直径。通过这样操作,不仅使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实现了纠错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利用实践操作来检验结果的学习习惯,也加强了学生学习验证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利用,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不但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计划做360套衣服,已经做了2天,每天60套。照这样计算,再做几天完成任务?学生一般都习惯于这种方法:(360-60×2)÷60。有的学生却出现360÷60这样的错误。我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引导学生:你觉得只要把问题怎样改一下你这样做就是对的?通过引导,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完成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同样还可以继续引导:你觉得在你所列算式的基础上,只要怎样处理,就能够解答原先的问题了?启发学生得出另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360÷60-2。通过比较两种算法的方便程度后问全体学生:这样简便的方法是谁帮我们发现的?同学们把羡慕的眼光投向“出错”的同学。这里利用将错就错的方法,不是采取简单方式轻易否定错误,而是充分利用错误中的合理的、可利用的因素。这样处理既不会使学生由于思维偏差而产生自卑感,又可以使学生从简便方法中看到自己思维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感悟“出错”是很正常的,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将学生从对错误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学生“敢”出错,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矫正对策进行搜集、整理、记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辨析提高。而教师更应该做的工作是指导学生记录个人学习错误的方法,养成错误日记的习惯。我在教学中通过在部分学生中的尝试有了切身的体会。如一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2.85千克=285克这一错误后,他的错误日记是这样记录的:“今天,我把2.85千克算成了285克,老师说我进率搞错了,其实我知道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只不过习惯性地看到

2.85有两位小数,就把它写成了285,其实我只要把1000写出来,就会移动三位了,下回做作业一定要多列算式。”还有一位学生在做判断“68%米”是否正确时,打了“√”而错误,她的错误日记是这样写的:“我以为68%和0.68相等,68%米和0.68米是一样的,所以对的,其实百分数只能用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表示一个具体量,我没有理解百分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日记,学生在纠错的同时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反思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正确的评价了自己。通过这种形式,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更加透彻,加深印象,有效实现了防错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引导,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渐提高。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篇二

辰同学上课时,经常冒出一些奇思妙想,且发言时全凭主观感受任意发挥。这样可能会打乱上课老师的思路,导致课堂教学不能按预先的设计进行,难怪一些老师会头疼。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学生沉默不言,任凭老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他却无动于衷,这样的学生讨人喜欢吗?这样的课堂可行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辰同学上课时会一直抢答问题,让老师耳边一直回荡着她的女高音;有时,她还会为了一个问题和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提出一个让老师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让老师暂时下不了台。表面上看,辰同学似乎真有点“扰乱”课堂秩序,可实际上却是她爱学习的表现。她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一直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哪里不对?相反,作为老师,认为她烦人,随意讲话,扰乱课堂秩序,从而把可怕的帽子随意扣在她的头上,才是真的错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常用来形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如果我们懂得换另一个角度,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结果便会大不一样。

教我们班政治的奚校长可谓是将“欣赏”发挥到了极致。一次课间,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们极度兴奋,一个个搬着凳子高声讲话,连班上的学困生小朱同学也神采飞扬地说着什么。我甚是奇怪,问他们在干什么。辰同学挺着胸脯振振有词,“政治老师说了,上课时一定要按照他分的小组坐”,说“一定”时还着意用力顿了顿,仿佛因有这样一位校长做“靠山”而倍感自豪似的。这时,奚校长进了教室,孩子们立即不约而同地高呼:“校长好!”热情洋溢的问候,让我这个班主任甚是惭愧:怎么从没见这些小家伙对我如此热情?

好奇心让我决定旁听这节政治课。上课铃声响了,只见孩子们围成了8 个小组,端正地坐着。辰同学自信地走上讲台,同小组的曹同学则快速地接过奚校长的电脑,在讲台边安插好多媒体。“上课!”“同学们请坐!”辰同学一脸严肃,完全一副小老师的样子,对大家说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积极的生活态度》。”说完便在黑板上写下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让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谁来说说看了视频受到了什么启发……”

整节课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辰老师”恰如其分地提问,灵活自如地操作多媒体,适时地和同学们玩些小游戏……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自然流畅地引导他们完成了学习任务。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似乎比其他任何一节课都学得认真,整节课的学习气氛浓厚而活跃,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着知识。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奚校长总结了这节课,孩子们给“辰老师”评价打分……看得出,孩子们和我一样,意犹未尽,宛如刚欣赏完一位专业教师呈现的一节精彩的政治课。多好的孩子,多棒的表现!我看到“美丽”正在绽放,敬佩和感慨油然而生。

课后向孩子们了解,我才知道班上同学分成了8 个小组,每小组合作讲解一个章节:一人做老师讲课,一人负责制作课件,一人安装多媒体,一人负责记录上课时其他小组的发言情况以便表扬先进。一切就是这样的有条不紊,孩子们在合作中既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又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一节课凝聚着小组中每个孩子的心血。我向奚校长“取经”,他笑了笑说:“你班里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说,我这个懒人就顺水推舟,让她们好好地锻炼!千万别低估孩子的能力,不妨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即使是朵不起眼的小花,也有绽放美丽的时刻。”奚校长简单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应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发展的能力。辰同学上课敢想敢说,虽然偶尔会为了问题和老师发生争执,但这正是深入思考、积极求知的表现,或许她的想法不够成熟、不够全面,或者提的问题有时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我们教师却不能因为嫌麻烦对她不理不睬,或是大声训斥从而扼杀她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上课提的奇怪问题,我们可采取“宽容的策略”,继而采用“诱导的策略”“转换的策略”,甚至“幽默的策略”“糊涂的策略”来处理。让我们学学智慧的奚校长,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望,为他们搭建表现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3.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发展 篇三

就在这种经济大气候下,美国中基广场有限公司总裁钟琼华却逆势而上,规划投资4亿美元在美国加州开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的“地区商务特别区”,在中国筹建与之相呼应的“国际企业创新园”。为此项目,钟琼明还于近期专门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钟琼明为何采取不收缩反而扩张的逆向投资策略?这一商业决策的依据到底何在?带着诸多疑问,近日,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在美中两国商界打拼了大半辈子的美籍华人钟琼明。

记者:您为什么要在美中两国大举投资兴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商务平台?

钟琼明:我12岁从台湾赴美求学,学成后在美国、加拿大的电脑公司工作了20年。1997年回到中国,在北京,上海开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大型综合电脑卖场——百脑汇。依据我在国际商业运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改革开放后实力日渐增强的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然要经历一个“走出去”的过程,就像当初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国力增强后,他们的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兴业一样。而美国是全球综合实力最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我又在美国商界有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因此萌发了这一想法。

本世纪初,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大力提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双向投资策略,这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2002年,我回到美国,开始在洛杉矶筹建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商务平台。我们购买了55亩地,准备盖一个8万平方米的地区商务特别区,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从税务、工商,法律咨询到政府关系的一条龙服务。特别区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高新技术展区,展示中国及美欧企业的高新技术;目的是既让海外了解中国企业的技术现状,也帮助中国企业开阔眼界,学习并购买美欧的高新技术,提升中国企业的技术含量。事实上,目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购买海外先进技术倒是一个不错的时机,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得到更优惠的技术转让条件。第二个板块是中国特色产业展,包括文化、艺术、工艺品在内的各种中国传统产业都可在此展示。不同的是,我们的展示将致力于提升中国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最终将把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国特色传统产品打入美欧市场。

我们的这个项目总投资额将达4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可初步建成。目前,2000万美元投资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启动,在北京的办事处也已注册成立,还准备在中国投资建一个国际企业创新园,与在美国的EB-5特别区遥相呼应。

记者:中美两国政府对您的这个项目持何态度?

钟琼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我们正在筹建的EB-5特别区表示出浓厚兴趣,对我们拟投资兴建的国际企业创新园更是全力支持。目前,我们正与商务部商谈有关的政策衔接,以便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由于EB-5特别区建成后,将直接为美国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可达1万个,美国联邦及加州政府均给予大力支持。州政府在退税、减免税、设备折旧方面给予优惠,联邦政府则降低了EB-5特别区中方人员投资移民的门槛。

记者:众所周知,眼下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不可避免地向实体经济蔓延。此种形势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造成何种影响?您对这一大手笔投资的前景有信心吗?

钟琼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不必对金融危机过于恐慌。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没有一家银行倒闭,也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政府还出台了许多强有力的政策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因此,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充满信心。从某种角度看,目前的危机也正是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海外寻求发展的机遇。基于上述两方面考虑,我对自己此时的投资决策充满信心。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仅仅半年多前,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银行突然倒闭,没想到石油、钢材、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会降到如此低的水平,那时人们还在为高油价,高煤价而发愁。为什么会跌得这么快,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信心不足,一种跟风的恐慌心理实际上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总有自己的规律,有高峰就会有谷底,有谷底同样会迎来新的高峰。现在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了罕见的联手救市的举动,只要市场信心树立起来,经济复苏的速度将会很快,也许会超过我们的预想。

记者:您认为前不久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方案将对中国企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钟琼明:毫无疑问,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对国内的企业振兴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政府明确指出,4万亿投资将主要用于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产业化建设,改善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工程以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产业升级这几个方面,这是一个非常明智、有远见的方案,是中国企业升级换代,走向国际市场的良好契机。

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目前的位置比其他国家好得多。一是中国的外汇存款非常充裕,二是中国的国民储蓄率较高,三是中国进入WT0才六年,经济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还不太高,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中国有本钱推出大手笔的投资救市举动。

但是,也要防止经济政策上弯子转得太快,特别是对于有着高度权威的中国政府而言,在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上更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中国正在走向出口导向型国家,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大多以出口为主。目前的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出口锐减。在此形势下,一条路是继续保持出口导向并探索新的出口模式,另一条路是退回来从扩大内需中寻求出路。我认为两条路都不能偏废,要齐头并举,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千万不要对出口导向轻言放弃,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保持发展的活力并逐步走向世界。

4.《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读后感 篇四

人生总有太多期待一直失望,总有太多梦想一直落空,总有太多言语无人可诉。其实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深深记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份温暖,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生活就是把快乐装在心中,然后静静融化慢慢扩散!有些事看似是在强求自己其实更是在为难别人,有些人看似简单无心计实则内里杂念丛生,用笨拙可笑的想象力把你弄脏,而另外一些人貌似荆棘密布却枝干离离,清晰直白思维复杂心性单纯,为了交流的愉悦和内心的清澈,我宁愿和后者交往。选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有时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很多时候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请选择随顺因缘,也许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因为生活,一些人消积地选择了哭泣,因为生活,一些人却积极地选择了微笑,其实生活的本身充满苦涩,蕴藏着不同的酸甜苦辣,但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什么,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只有懂得微笑的人,才能紧紧牵住生活的手,微笑着走在轮回的路上。老天是公平的,它一边给你苦难一边让你快乐,生活的苦与乐总在更迭,没有谁的命运是完美的,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快乐是精华能让我们信心十足,痛苦是良药能让我们顽强支撑,别为难自己,别苛求自己,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顺了,人生也就圆融自在了。一首歌可以撩起一段记忆,一杯茶可以味染一份心情,当我们读懂了时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千般跋涉万种找寻要的不过是一颗平常心,识得宽容懂得放下以平常心对待生活,生活将无处不是胜境,识得进退懂得回归以平常心对待人生,人生将无处不是坦途。

5.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篇五

在我参加工作第四年的开始——去年8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接手的是新一届高一的(16)班——入校学习基础最差的两个班级之一。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满怀热情;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我也知道我的班主任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会困难重重。

因为入学基础比其他班级差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就觉得似乎比别的班级的学生要矮一截,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同时,由于新课程改革后高一的学生负担反而比以前加重,难度有所提高,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我们班的同学来说更加不利,遇到许多的困难:如课堂知识难以消化、作业来不及做、不会做等等,他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成绩上升更难,这使得他们很可能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使他们的成绩进一步下降,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而在学生上找不到精神上的安慰的情况下,学生就很有可能从其他方面去寻找精神安慰,于是就可能导致违纪、早恋等现象的滋生,最终使得高中三年虚度,并给老师及其他的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避免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我十分真诚地去对待我们班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优秀的,并以更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学生不是完美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有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不良的习惯。我们总希望学生能够听话些,能好好配合老师,好好学习,但是总是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会不断惹出这样那样的麻烦,为班级增添了不少乱子。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经常容易失去耐心,认为这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态度开始转变,看到这样的学生就感到讨厌,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会简单地以教训为主。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让此类学生认为自己的确很差,并且会“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其实我们不应该用过分苛刻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人无完人,成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更何况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呢?学生有缺点是正常的,如果学生没有了缺点那还需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还需要班主任做什么呢?(班主任工作 )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块块造型各异的树根,需要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精心地去雕琢,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范文网

我们班的学生有许多的优点,也同样有不少的缺点。但是从接手高一(16)班开始,我就给自己确立的这样的理念:他们都是我要去帮助的孩子!

为了让我的学生们往好的方向不断成长,我觉得首要的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始终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容易迷惘,开始独立思考各种问题,思想却又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如果老师、家长因为他们的顽皮、成绩的不理想而经常去批评他们、否定他们,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我是个坏孩子、坏学生,他们都不喜欢我。”于是开始自卑、自暴自弃,开始愤世嫉俗,与老师、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如果老师、家长、周围的人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同他们,表扬他们,对于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进行开导与诚恳的提醒,他们在潜意识里形成的观念便是这样的:“我是个好学生、好孩子,大家都很尊重我,支持我,我一定要好好努力!”于是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对于我们班学生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我都会在全班表扬,让大家鼓掌!有的时候学生捡到5毛钱我也会跑一趟政教处,专门去要一张表扬卡,然后在全般把表扬卡读给大家听;对于我们班学生的缺点,我从不当众批评,而是单独开导。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坐下谈,或者一起站着谈;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我会尽可能地去“捧场”,并拍下照片留念;路上遇到学生的时候,我会主动打招呼;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只讲学生的问题,也会适当地表扬学生,肯定学生;看待学生的时候,我会用真诚的眼光,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知道,他们能够体会到。

一年班主任工作下来,我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继续学着去解决,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工作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支持与认同。评教的时候只有一个同学给我评了“较满意”,其他的全部评了“满意”;对于自己的所想所感,他们会在周记里与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于我工作的不足和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他们会给我真诚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班级遇到挫折,我心情郁闷的时候,他们会在周记里安慰我……有这么懂事的学生,我哪能不努力地工作呢!

6.用发展的眼光看巡警 篇六

巡警作为一个年轻的警种,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从1994年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回顾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巡警这支队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成熟、发展和壮大,已成为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一支生力军。十五年风雨,春华秋实,全县广大巡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叫响“平时是窗口、战时是拳头”的口号,认真履行“有警必接、接警必处、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庄严承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一腔忠诚保卫一方平安,用一脉真情创建一方文明,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社会救援等方面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实践证明,巡警作为一个快速反应的作战实体和服务群众的窗口,成功地展示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在推进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和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深入改革,全面振兴的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责任重大,全国“二十公”以后公安机关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作为公安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进一步为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积极构建新型的巡逻防控体系、处置反恐及突发事件,将是巡逻特警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对公安

工作的热烈期盼。

7.用长远眼光看待电大教育教学管理 篇七

一、用长远眼光看待电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 电大系统在开展终身教育方面的优势

首先, 电大原本就是一个进行终身教育工作的教育机构, 它实行终身教育政策已经有几十年了, 在这几十年中, 使得电大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手段上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由于这些经验的产生与形成, 电大系统在开展终身教育教学时具有其他院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次, 电大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一个庞大而有力教育系统, 这个教育系统是由中央到省市再到各地方全面展开的, 在校内有一支很强大的教师队伍。在这样的教师队伍中, 很多教师都是高素质、常年从事终身教育、拥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人。最后, 电大开展终身教育也有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最佳途径, 即现代远程教育[1]。

2. 眼光长远, 才能求得长久发展

如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各行业竞争力日益加强, 普通高校数量也随之增多,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高校在不断地扩大招生人数。这就会导致电大系统在招生中面临很大压力, 优势逐渐减少, 劣势日益明显, 生源也呈下降趋势。在这种紧张的形势下, 电大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的管理, 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终身教育, 能够扬其长、避其短, 充分发挥自己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以求得生存与发展[2]。

二、用长远眼光看待电大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 建立电大终身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

无论是哪一种工作, 要想取得优势都必须拥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电大的终身教育工作也不例外。电大必须建立相对应的专门机构, 并对这一机构实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协调。而我国的电大还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 因此, 电大工作人员应从实际出发, 首先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终身教育工作, 管理协调整个电大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有关实施终身教育的具体工作的中央电大终身教育办公室。通过这一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 对电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促进其他工作的顺利完成, 尤其是对电大教育教学的管理, 可以提升教育教学的管理质量, 形成自上而下的一种管理体系。这样通过专门机构进行监督, 有专门人员进行负责, 各级电大在制定本校的发展规划时才能采用长远的眼光, 才能将发展终身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去认真执行, 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2. 电大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应进一步改善

在改善教学上, 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 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时刻紧跟现代思想教育教学的指导, 遵循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规律, 摸索出具有一定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其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必须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全面人才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提高院校名声, 使电大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最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多数是以自学为主的, 因此, 电大教育工作者应抓紧课程资源建设, 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 能够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载体来自觉学习,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管理上, 主要采取的是统一规划、分级办学和分级管理。中央电大主要是对下一级的教学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 而省市或地方的电大则负责实施和组织工作。由于电大的这种管理特点, 很多分校在设置课程、教材选用和学业考核等方面都由中央电大控制, 没有自主选择权, 在管理水平方面也很难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因此,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学历阶段,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采取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法, 并且这种教学管理方法是随时可变的, 它随着时代和社会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对待。中央电大应给予地方分校充分的自主权, 让各分校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设置课程、选择教材和学业的评价考核等。当然, 在非学历教育方面, 各分校可以根据分校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当地的特色以及经济的发展动态来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技能训练, 在教学内容上、组织教学上等方面, 都可拥有自主权, 完全可以自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但是在考核方面还必须受上级主管的统一领导。

参考文献

[1]邢永福.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9.

8.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篇八

[关键词]欣赏 鼓励 表扬

[中图分类号] G6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106

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即人都有被重视的欲望,这种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那么如何满足学生被重视的欲望呢?那就是肯定其优点,前提是发现其优点。因此,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学生,以激励的心态对待学生。现在的学生“吃软”不“吃硬”,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发现其优点,并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学生受到了尊重,从而从内心接近、认可教师,在班内的各种活动或学习上都能听从教师,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或回答正确时,教师要适时激励,使其有一种成就感,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而达到目标从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杨鲁新教授说过:“在课堂上我只表扬我的学生,从不批评他们。我觉得没得到表扬的同学就够难过了,为什么还要批评他们呢?”

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对问题生或学困生是一剂特效药。问题生或学困生在班内有一种特别的自卑感,这类学生往往破罐子破摔,自我放弃,还常常做出很多危害班级的事情。教师平时多关注的是表现好的学生,对他们欣赏有加。也许我们有这种感受,不经意间表扬了平时表现不好的一名学生,想不到的是这个学生对你特别热心,你的要求也积极去完成,表现得特别好。其实欣赏对问题生来说是最需要的。我班有一个男生上课总爱睡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清理操场上废弃的砖,笔者发现这个学生干活特别舍得出力,而且认真,就在班上表扬了他,这个学生特别高兴。后来他对笔者说:“老师,你是高中阶段第一个在班上表扬我的,我总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没用,没想到老师这样看得起我。”从此这个学生很少在课堂上睡觉,而且学习也很努力,在期中考试中比原来进步了二十名。其实这个学生是在感受到了欣赏后,从内心接近了教师,并认可了教师。把更多的欣赏送给那些需要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奇效,比任何批评和说教更有力,更有成效。

教师年复一年地要与性格迥异的学生打交道,能否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看自己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内心轻松愉悦的程度,也决定了学生的自我评价。那么,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做好这一点呢?

一、欣赏需要爱心

成绩好的学生多了一点傲气,成绩差的学生多了一点淘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何况是知识、能力、经验、品质尚不成熟的孩子?现在学生成分变复杂了——留守儿童、单亲子弟日益增多,学困生、贫困生也有一定数量;学生的教育环境变复杂了——金钱网络的诱惑、黄赌毒的冲击等无时无刻不在洗刷学生的头脑;还有家庭教育不良、学校教育不力,以致学生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加上“唯分数论”仍占有一定市场,学生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迫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如何优化教育方式,从传统的教学樊篱中冲破出来,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也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来教学,譬如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激励教育等。爱是教育的生命,没有爱的教育是可怕的。“教师要关爱学生,严慈相济。”教师要用爱心去唤醒童稚,用爱心去成就学生的未来,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应该体现在思想上多教育,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虽然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教育学生既要有责任心,又要富有爱心,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在爱心呵护下的学生,一定会像阳光雨露滋润下的幼苗迅速成长起来。

一位哲人曾说:“要用充满爱心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的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但缺乏爱心的语言,也就会把一些颠扑不破的真理,搞成冷酷的、僵死的训诫,语言对意识和情感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一颗爱心,其次是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知他们所想,知他们所知,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志向、有个性、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思想,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就谈不上教育。有爱心的语言,是谈心式的、拉家常式的,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也很自然而然装进教师心中。除了和学生交谈语言亲切外,还要在生活上时时关怀他们,他们便会觉得教师很爱他们,甚至会告诉教师许多小秘密,完全把教师当亲人、当朋友、当知己,成为他们信得过的人。这样,教师用爱心去打动每个学生,用爱心去塑造他们的心灵,用爱心去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集体。

二、欣赏需要细心

要摒弃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正是因为如此,生活才丰富多彩。然而,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习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优等生,用厌恶的眼光看待后进生。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尊重与欣赏,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当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并寄予他某种较高的目标值、期望值时,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产生超过平常的动力;相反,当教师用厌恶的眼光看待他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欣赏就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和爱。事实上,某个时期的学业成绩完全不能代表学生今后的发展水平。如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都曾被看成差生,爱因斯坦的老师甚至称他将“终生无所作为”。 我班是一个有56个学生的集体,他们的个性差异都很大。作为班主任,笔者花极大心思或精力去对每个学生、家庭的教育状况做细致的调查了解,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学生做全面公正的分析,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学生,不管他的缺点多或少,都注意尊重他的人格,要公平公正,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特别是比较调皮的学生,哪怕是不易被发觉的、极小极小的闪光点,笔者都记在心里,关注他,爱护他,疏导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寻找恰当机会给予表扬。学生可能已经忘了,教师却在某个时机表扬了他,他会觉得教师重视他、欣赏他,从而更加努力地积极表现自己,成为集体中活跃的一分子,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三、欣赏需要耐心

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用行动来播撒内心的关爱。笔者每天坚持找一两个学生谈心,学生无论学业好坏、家庭贫富,都有一些成长过程中难免的苦衷,如长相不佳、受同学孤立、遭人冤枉等,如果教师不主动倾听,他们的苦闷常常无人得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接触。”通过与学生聊天,怀着尊重与关心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求,化解他们的委屈、伤感、悔恨,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学生才能轻松愉悦地在学校学习、生活。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当教师学会了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于是便有一片温馨、信任的阳光洒向他们每个人的心灵,使他们即使在学习的重负下也能感受到爱与理解;当教师学会了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同样也会有一片温馨、信任的阳光洒进教师的心田,积抑的焦虑、困顿也会一扫而光;当每一位教师都学会了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校园里、课堂上便会充满灿烂的欢笑,充满温暖与生机。

9.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篇九

人也有心理恐慌,而且还更为严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对人的心理恐慌的最好演绎。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恐慌。比如经历过一场危险的大火后,就会忌惮于一根点燃的火柴;有过一段失败的感情之后,就会害怕动感情,生怕再被伤害。其实,在当时情况下,一根火柴并不可怕,一段情感也同样美好。只有由于心理的恐慌,给原本平常甚至美好的东西蒙上了危险的外衣。从心理学上讲,心理恐慌造成的危害,往往比灾难本身危害更大。更何况有时候恐慌本身就是基于错误的信息。

特仑苏OMP事件就又触动了消费者那根脆弱的神经,成为了消费者心里的那根“井绳”。幸好,卫生部等六部委及时给出了最终裁决:在组织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后,并由专家根据对OMP的来源、生产工艺、添加量、检验报告以及国际同类产品政府许可和国外使用情况最终认定: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没有健康危害,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如今,蒙牛特仑苏OMP牛奶已被证明清白,不知道消费者恐慌的心是否也已平静而理性。从中我们发现,现在牛奶安全问题已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因为企业如今大都能做到保证产品质量。更大的问题在于消费者,在于消费者是否能消除心里的恐慌。

10.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篇十

一、当前税收服务存在的误区

不断强化税收服务理念是树立税收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然而,在当前税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亟待解决。

(一)在管理观念上不相信纳税人。在传统的税收管理观念中,税务机关“不相信”纳税人能够做到依法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将纳税人放在对立面来考虑,过分强调了纳税遵从意识。一提到强化税收征管,就从税务机关的执法职能出发,硬化措施,强化手段,注重“堵”与“打”,忽视“疏”与“导”。因此,用这种错误观念指导征管实践,不仅加大了征收成本,影响到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直接导致了纳税人与征收机关的对立,使征纳关系长期难以融洽。

(二)在管理过程中片面强调纳税人义务。

一是没有把落实优惠政策作为法定义务。实际工作中,一些税务部门不能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自己的法定义务,而是将其作为纳税人支持和回报税务机关的一个筹码,让纳税人感恩戴德,客观上导致了税收优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打了折扣。

二是把被动服务当作主动服务。税收管理模式虽经几度转换,但是有些税务机关仍从本位主义出发,被动式的帮助纳税人履行有关程序和手续,强制纳税人达到税务机关的规范性要求,名为服务,实则“扰民”。

三是税收宣传和辅导不深不实。在税收辅导上,一般情况下都是税务干部找上门来,强制性规定纳税人应纳什么税,不纳什么税,表面上是主动服务,实质上仍没有走出“保姆式”管理怪圈,忽视了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体现出还权于纳税人的现代税收管理思想。在税收宣传上,不能做到人性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普遍存在“四偏”。即偏重于税务机关自身形象的宣传;偏重于口号式宣传,忽视纳税人和社会需求;偏重于单一化、形式化宣传,缺乏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偏重于突击性宣传,没有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三)在机构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税收服务的需要。

一是现行的组织机构以便于税务部门管理为目的,以对纳税人管理、打击模式为依托,分割了纳税服务职能:由征管部门负责纳税服务、监察部门负责行风测评、教育部门负责精神文明创建、法制部门负责税收宣传、办公室部门负责政务公开等,缺乏为纳税人提供整体、高效服务的组织运行模式,更未将税收服务上升到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法定职责的高度,融入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税务机关将主要服务区域集中在办税服务厅,局限在文明用语、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微笑服务等浅层次服务上,缺少对纳税人实际需求的尊重和考虑,不能有效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尤其是缺少对纳税人的人文关怀,阻碍了税收服务向纵深推进。

二是税务机关内部还未能建立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由于过分强调税务机关内部的分工,导致在税收服务上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内耗,造成了税收服务的缺位和低效。同时,税务机关还缺少统一规范的税收服务的考核评估机制,侧重于对

1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征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考核,由社会各界和纳税人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也不完善,能否全面、客观的衡量税收服务工作更有待商榷。

二、正确理解税收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现代税收经济观认为:经济是税收的根本。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保证税收工作自身的健康发展。税收收入是衡量税收工作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根本的标志,更不是唯一的标志。其根本标志,还是体现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上,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调整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

当然,市场经济条件下谈税收服务于经济发展,不能再简单地局限于以往的“支、帮、促”,而应当以发展的观点赋予其新的内涵。具体讲,就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结构、税收制度,实行规范化的税收政策,有效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越发展,税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就越大,与社会成员的关系就越密切。税收与经济发展是互为统一、相互促进的,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才能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

(一)树立正确的税收服务观

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国民收入的形式,属于分配环节。故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经济是源,税收是流,只有开源,才能增流。因此,树立正确的税收服务观,重点是要防止两种片面倾向:首先,要防止单纯收入观点和单纯促产观点。组织税收收入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但是,这一职责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不顾经济发展实际,割裂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为收入而收入,结果必然会造成税源枯竭,反而不利于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人为削弱税务机关职能,放松税收监管,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资金就不能有效、及时地集中起来,国家对社会、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也会随之大大下降。应该看到,税收是一个国家最透明、最固定的收入形式,用牺牲税收的法制和公平原则来换取经济的短暂增长,是得不偿失的。

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竭泽而鱼” 还是“放水养鱼”都是行不通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立足税收本职,既做到应收尽收,又能够实施宏观调控。其次,要防止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税收优惠是税收杠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也是服务经济、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简单地概括税收优惠的作用,就是向社会和纳税人传递一个信号:即国家支持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会减少部分财政收入,但从长远看却能换取经济繁荣和税源茂盛,不失为治本之策。应当指出的是,税收优惠既有对经济和企业支持的一面,也有对经济和企业约束的一面,即在运用税收优惠手段的时候,应该坚持法制原

则,根据经济宏观调控要求,合理运用优惠政策,使经济结构处于合理状态。

(二)正确发挥税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1、正确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必须强化 “四种意识”。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激发思想活力,促进观念更新,自觉强化四种意识。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要不断深化对“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全面理解,着眼大局,找准位置,把正确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与推动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税收工作在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促进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

用。

二是强化发展意识。重点是确立组织税收收入与支持经济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变化和政策性因素对税源的影响,着力改革税源管理办法;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税收政策对扶持经济发展的弹性空间,提出行之有效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办法。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主要是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新型税收服务观,确立税收执法与服务并重的思想,由传统的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由以满足征管要求为主向以满足纳税人需求为主转变,将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

四是强化创新意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从组织上、管理上引导和鼓励税务干部积极更新观念,大胆解放思想,努力营造人心思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

2、正确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必须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国家通过制定税收法律来规范征纳双方行为,保证国家财政不受侵犯和维护纳税人的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税就是税收对经济最大和最好的服务。

一要严厉打击各种偷漏骗税的违法行为。当前一些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偷、骗税行为,直接违反了国家税法,破坏了广大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关系,干扰了国家产业政策,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危害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此,税务机关必须拿出铁的决心,施以铁的手腕,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中的涉税违法行为。

二要不断加强税务机关的自身建设。依法治税既要“治税”,又要“治权”。治权主要治的是税务机关特别是一线税务人员手中的“权”,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使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在广泛的监督中得以正确运行。在一些具体税收业务问题上,要多考虑纳税人的利益,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予以解决。

三要全面搞好对社会和纳税人的纳税服务。税务管理不仅是一种执法行为,更是一种服务行为。新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也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文明服务。

第一,要靠政策服务,增加发展动力。积极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第二,要靠效率服务,减少发展成本。以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前提,依靠办税服务窗口,在现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向“一窗式”服务模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并运用多元化申报等方式,减少纳税人的缴税成本。

上一篇:小学音乐职称考试试题下一篇:铁路建设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