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4-10-05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精选9篇)

1.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卓越贡献。为了更好的利用中医药,发展中医院,为医院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思路,特制定仁怀市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和突出中医特色,努力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通过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中医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医务人员素质普遍提高,医院硬件设施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医疗设备比较先进,服务质量有明显改善。

三、重点任务

1.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院条件

努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完善病房住院大楼配套设施建设和门诊大楼建

设,满足医院发展需要,同时积极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利用5至7年时间逐渐淘汰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医疗设备特别是中医医疗设备能达到同级中医院先进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2.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新农合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负担。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人才素质工程

为提高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技术水平,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创造再学习的条件,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特别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学历层次,优化专业设置,合理调整、充实知识构成。计划三年(至2011年)内,招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医疗、药学专业毕业生25到30人,其中中医、中药类专业毕业生15至20名,6年(至2015年)内招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医疗、药学专业毕业生50到60人,其中中医、中药类专业毕业生35至45名,为临床各科贮备足够的中医药人才后备队伍,每年招聘护理人员15至20名,以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生或能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优先,尽量提高护理队伍的中医药人员比例,每年招聘医技专业大中专毕业生5至10名,通知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使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大专以上要达到85%。大力开展院内技术学习、业务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派员参加州以上的各种专业医学会、医疗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交流、学习研讨等以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和促进技术

创新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选准学科、分期分批地选调临床业务技术骨干到省以上医疗机构进修深造,到2015年,每年送培不少于5人。另外加强院内西医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力度,争取每年办一期为期1—2周的院内西医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班,提高西医人员的中医药水平。努力为我院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为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4.严格坚持办院方向、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医药的主导地位

(1)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在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到2015年,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及中医药技术人员在同类人员的比例要逐步达到70%的要求。

(2)科室建设方面,临床科室设置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做好退休医师,特别是退休老中医的返聘工作,争取每年返聘2至3名老中医到门诊坐诊,做好中医特色门诊的建设工作,到2012年不仅在数量上要完成制定的二级医院要达到6个特色科室的要求,更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中医特色的体现形式及优势的发挥。要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到2015年争取建成2到3个省级特色专科,在周围县市中产生较大影响。要依靠科技进步,发挥中医制剂,坚持中医药继承创新,拓宽服务领域,使其成为各具特色和独到之处的特色门诊。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

(3)积极发展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作为促进医院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抓好目前院内现有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工作,不断巩固、完善提

高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倾其全力,积极创造条件,对康复科进行重点培植,做好针灸科省级重点中医特色专科的申报工作。

(4)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积极指导农村卫生院工作和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盖率。加强以急诊急就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盒优势,使其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5)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预防

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积极加强急诊急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盒急诊急救技术培训;提高中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鼓励中西医人员相互学习,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人员应掌握中西医感染医学、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于技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胃肠肝病、肿瘤等重大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

四、政策与措施

1.深入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树立即体现中层医药传统优秀品德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服务理念,文明行医,诚信服务,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和以患者满意为标准,广泛开展义诊,送医药、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创造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为目标,以打造学习型医院、开展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构建和谐单位、和谐行业。强化医院管理,整顿服务秩序,规范执业行为,坚决抵制和认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当交易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风建设,行业纪律的政策规定,积极探索建立从源头上纠正和预防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以实现行业风气的根本好转,社会和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积极实施医疗惠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医疗惠民工程的有关规定盒对贫困群体的减免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价格标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原则,实行成本核算与病床使用门诊数量、医疗质量、医德医风等综合考核、评议的办法,使科室收入、医生收入与开单多少及处方量不发生直接关系;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对住院病人实行“一日清单”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实施监控考核,认真落实单病种费用控制和检验结果互认;积极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和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努力打造“诚信品牌”。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划运行和实施、考核,本着查漏补缺、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其中难度较大的规划任务,要组织力量和努力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对量化指标在注重完成数量任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和综合社会效益的提高,对定性指标要努力做到以社会和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以实现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医疗服务环境明显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和群众的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明显发挥,医院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2008年1月)

2.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二

我们供水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要立足于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 消化吸收, 建设企业级数据库, 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建立以信息技术实现供水运营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立以人、设备、生产和经营四要素的信息流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管理体系, 尽可能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实现公司给水、供水运营的整体优化。

1 公司供水信息化发展现状

公司于2006年搬入新供水调度大楼, 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先后组建调度大楼局域网络, 办公自动化系统, 兰村、枣沟水厂实时监测SCADA系统, 城市管网SCADA调度系统, 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 供水管网水量模型等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建设为供水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做了一些信息化建设工作, 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很多已开发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是:现有的软件系统目前还是一个个单一的子系统, 有的系统还是单机版的软件, 有的系统设计时仍是封闭式不开放系统,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相互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 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不能最大程度的挖掘数据的价值, 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系统来加强企业管理。

具体表现在:1) 计算机版权意识不够。2) 整体效能发挥不足。3) 对数据缺乏深度开发和处理能力。4) 存在信息孤岛现象。5) 应用系统方面可靠性不高。

2 公司供水信息化的设计原则

针对目前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需要建立一个规范5 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设计标准的系统, 符合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 坚持良好的开放性, 是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要有良好的协作性与独立性, 既要充分的体现现有部门之间、现有应用系统之间的合作性, 又要全面体现各个部门的职能、各应用系统的差异。既要把握全局, 又要从小处着眼, 使公司信息系统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 供水信息系统结构框架

自动化、信息化的建设要依据我市区、我公司的具体实际情况和需要, 制定详细的供水信息化需求分析, 确保信息安全、系统可靠运行的原则, 分阶段建设和完善供水自动化和信息化。

1) 建立供水企业级城域网络体系。公司目前已经采用中国电信 (原中国联通) CDMA通信技术, 在城市范围内新建十多个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 (需要改造的还有40多个监测点) , 租用电信DDN专线光缆将CDMA信号数据送到公司调度服务器, 同时建立公司与Internet网络的接口;改造兰村、枣沟等水厂的控制网络、工业现场总线网络、工业以太网络, 统一转换为TCP/IP协议, 与水厂办公自动化网络一起连接到公司企业网系统中;改造原调度系统230 M无线电通讯网络, 通过协议转换计算机, 将230 M无线电通讯数据转换为TCP/IP协议, 同时控制调度模拟屏数据的输出;采用光纤通信连接各水厂、营销部、供水部, 使其办公楼之间组成内部局域网络, 完成覆盖全公司多网合一的通讯网络体系。

2) 建立办公信息化网络硬件平台。利用公司调度大楼的计算机网络中心, 构建网络服务器、中心网络交换机和网络路由器, 建立网络安全系统和数据备份系统;把公司办公自动化信息、营业收费系统数据、监控与调度指导系统数据、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水质化验数据以及客户服务等信息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中心服务器上;实施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将网络敷设到各办公室, 并通过无线网络及光纤连接到分布在全市供水范围内各水厂、加压站和营销部, 建立起覆盖全公司的完整的办公信息化网络硬件平台。

3) 建立以水厂为中心的供水生产自动化网络体系。对早期的水厂自动化监控系统, 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接口, 运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和B/S结构的软件平台进行更新, 实现网络的互联, 达到数据共享;同时完善各水厂的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防雷措施, 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建立和完善兰村水厂、枣沟水厂、十水厂、八水厂、七水厂、五水厂以及各加压站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建立供水DCS集散型控制系统, 提高水厂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通过集中管理, 实现管理自动化目标。

4) 建立以调度中心为中心的供水生产调度自动化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新一代辅助调度指挥系统 (SCADA) , 更新现有的供水调度系统, 研究供水需求预测模型和供水管网优化辅助调度模型, 实现全市区供水管网中四十多个压力、水质、流量监测点, 各水厂、配水厂及加压站的自动化实时监测和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在完善、真实地数据基础之上, 实现管网数据的录入、检查和快速查询;完成各种管网分析模型的建模和优化;在调度指导系统中能够利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处理管网突发爆管事故, 采用准确的关阀搜索方案和优化算法, 制定出合理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5) 建立以水质监测中心为中心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水质监测数据库, 利用互联网技术, 利用公司网站实时发布全市区的水质监测点的水质检测情况, 利用SCADA技术, 建立水质远程遥测点。

6) 建立以生产处为中心的一户一表, 户表的采购、报装、安装、维护信息管理系统。随着一户一表的深入开展, 户表的信息化管理也提上日程, 建立户表的报装、安装、维护管理信息系统, 同营销部、水表中心实现网络数据共享, 来实现户表报装、维护的信息化管理。

7) 建立以生产处为中心的地理信息、管网信息、生产设备维护网络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可靠的基础数据,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对基础数据资料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应设专人对管网信息进行核实, 在新建管网验收过程中应重视信息资料的审核, 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可以保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规范化的数据资料管理十分重要。

8) 建立以技术处、企划处为中心的供水各项管理、计划等办公自动化网络体系。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一套标准化的规范, 充分运用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准, 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建立企业级服务器和数据库, 来实现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运用B/S结构设计模式实现在公司内部建立以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基础, 集企划、生产、调度、营销、客服中心等部门于一体的管理信息集成平台, 采用Internet浏览器方式实现多种信息源的数据共享, 为公司今后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作准备。

9) 组建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维护团队。信息现代化与供水生产的有机结合, 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用2年~3年的时间, 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力量, 培养一支既具有实际工作能力, 又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技术队伍, 同时造就一支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掌握现代管理手段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4 结语

供水信息化的发展是供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 国内供水行业正在由生产管理型企业向经营服务型企业转变。通过经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服务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 将是供水企业的根本目标。因此, 我公司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就是围绕生产经营和营销服务两条主线, 要真正实现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和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服务为目的, 要在规范供水生产营销管理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通过建立统一、标准、高效的信息系统平台, 将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融合在这一信息管理平台中, 使之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3.墨西哥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 篇三

2005年,墨西哥总人口超过1亿,人口增长率为1%,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

管墨西哥国民经济只实现了年均3.3%的增长率,但由于墨西哥联邦政府历来重视国民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国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各层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各项指标看,成年人(15岁以上)识字率由1990年的87.6%提高到2006年的91.7%,青年(15~24岁)由95.4%升至97.9%。墨西哥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由1991年的63%提高到2006年的106%;初等教育由112%升至113%,其中净入学率持续维持在98%左右的高水平;中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3%增至87%,净入学率由45%快速升至7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由15%升至26%。从男女受教育差别来看,1990年~2006年,墨西哥教育发展的性别差异有显著改善,女性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越来越接近男性,其中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06年甚至超过了男性,与拉美其他国家相比,墨西哥教育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除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略低于拉美地区的平均水平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成年人识字率都显著或略高于拉美地区的平均水平。

从教育投入看,联邦政府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为5.5%,占政府总支出的25.6%。其中,用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支出比例高达39%和30%,用于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支出为17%和10%,职业教育及其他为3%。

二、墨西哥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教育是实现社会公正、保证社会流动机制顺畅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2006年,卡尔德龙政府上台后,提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维护法治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提高社会、经济竞争力”的2030年长远发展目标。为此,墨西哥公共教育部以上述目标为指导,根据政府制定的2007年~2012年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了墨西哥教育中长期规划,以达到“发展均衡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塑造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等6个方面的目标。

目标一,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为此,制定了相关措施,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分别进行体制性改革,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竞争力,让学生适应墨西哥21世纪的发展需要;确保教学工作以学生竞争力为核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要求各类中高级教育机构之间,尽快做到互相承认学历,保证教育的多样性。

目标二,让更多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机会,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此规划力求扩大基础教育的覆盖范围,倡导国民尊重本国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为15岁以上的社会青年提供免费的成人教育,其模式以生存和工作型教育为主。

目标三,全面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内容包括:大规模进行校舍建设和改造;制定完整的信息和通信系统;建立全国信息教育发展合作中心;让更多的信息技术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推进开放式教育和远程教育。

目标四,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塑造人才。首先要非常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加学生锻炼的时间,注意营养平衡;在教学中增加性教育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识;同时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艺术和文化修养。

目标五,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措施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为接受中高级教育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坚持和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半年至一年的社会服务”制度,增强学生了解、参与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目标六,建立社会有关部门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账目透明。要保证学校环境的良好性及安全性,提高包括校长在内的管理人员的素养,为将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各高校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制定透明的高等院校经费来源体系和使用办法。

三、教育质量联盟的创立和任务

为了实现以上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2008年上半年,联邦、各州政府及全国教育工会等创立了全国教育质量联盟,其宗旨是:联合全国之力量,关注和解决教育中长期未解决的“大问题”、“难问题”,真正实现“墨西哥的未来在于教育”的口号,把政府发展教育的重大措施落实到位,如实施教学设施现代化、中小学校校长及教师竞聘上岗,做到教师和教育部门专业化,确实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及加强评估等等,把教育质量提高作为国家“生活更美好”战略的组成部分。2008年,“教育质量联盟”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大规模改善硬件环境,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学校现代化。墨西哥多数学校的校舍及设施老化,不少是30年前的。2008-2009学年度,政府投巨资,为14 000所学校配备相应设施,为27 000所条件恶劣的学校进行装修改造。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2008年对四套教育技术进行评估,做到2009年开始普及。在社会事务管理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2008-2009学年度,在各校成立“学校社会活动参与委员会”,在100 000所学校推广社会活动参与管理示范;对处于高犯罪率地区的37 000所学校进行重点监护,不断扩大“安全学校”数量;对5 500所全日制住宿学校进行特别关注;对21 000所无正规作息时间的学校、33 000所非工作日(周末等)工作的学校及32 000所低效率学校进行有效管理。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开始对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评估考试。2008年是墨西哥前所未有的评估考试年,作为试点,截至目前,已有几万名中小学教师、学校领导等参加考试,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参加了全国评估性考试。今后将不断对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估考试,并将对学校的评估结果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校长及教师通过考试者,方能上岗,以促使学校改善教育质量。以上做法,在墨西哥引起了极大震动,一些州的老师们以罢课、堵塞交通、围攻教育部等极端手段进行抗议,但政府毫不示弱,表示提高教育质量才是真正的公平,国家才有真正的希望。

第三,关注学生利益及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健康、饮食及营养方面,2008-2009学年度政府开始重视让学生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并将学生锻炼与学校活动结合;制定并实施预防肥胖的措施;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早餐。在注重改善入学、坚持就读及毕业和升学条件方面,2008-2009学年度开始,国家要不断增加奖学金数量;改善对特殊儿童的照顾;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工作的整体教育,并在课程改革中体现这些内容。

四、独具特色的国民环境教育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墨西哥联邦政府改变了应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即由过去先污染后治理逐渐转变为重视国民环境教育,培养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一致认为,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培养具备环保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公民,全球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学校在这方面则独具优势。

墨西哥开展环境教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对环境教育的投资。墨西哥社会各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对环境教育进行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资。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国家政治事务中应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它是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协调进行的一种最好方式。

第二,强化对学生的各方面环境意识教育。墨西哥环境教育主张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但让他们学到环保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学生的环境情感、环境素养和环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必备的环境素养,富有保护社会的责任感,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行动中来。

第三,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环境教育评估体系。课程内容要与环境教育紧密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环境教育。墨西哥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学校课程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紧密联系国家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将森林破坏、酸雨、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环境生态保护等列入教材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

4.市人民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四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管理机制,重塑医院形象,树立科技立院思想,夯实医疗基础,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

二、医院发展的远期目标

用3-5年时间,完成医院“一个品牌、两个队伍、三个基础、四大目标”的长期发展目标,强调医院要有“跨越式”发展的思维,从而实现我院成为“三甲”医院的发展目标。

塑造一个品牌:株洲市人民医院品牌

打造二个队伍:专家技术队伍;医院核心的经营管理队伍

夯实三个基础:医院管理模式基础

医院文化基础

医院优势项目基础

完成四大目标:人均收入年增长20%,五年后人均收入4万

完成新门诊和第二住院大楼建设

建设成地市级“三甲医院”

发展为湖南省创伤矫形中心

三、工作重点

要完成我们“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保证我院的各项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行,在今后几年中我们需要完成和完善几项工作。

1、科技立院和人才战略。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有科技作支持,而人才是关键,因此强调从医院领导层做起,在医院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风气,医院要为他们提供好施展才华的舞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予以关心和帮助,用“心”留住人,用“待遇”留住人,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创造条件,引进医院急需的人才,用多种方式形成我院的技术专家团队。

在近3-5年时间内,要在外系、内系、妇产科培育3-4项医院的优势项目基础和3-4名在市内乃至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和科研项目开展,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医院的新技术引进,在资金、设备上予以扶植,积极与市科技局、市卫生局联系,争取到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增强我院的科研能力,争取我院在市内科研立项中实现“零”的突破。

拨专项资金加强医院图书情报和科技信息管理,抓好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在全院职工中培养起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

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对科研成果和高质量高级别论文给予5000元以上重奖,制订新的科技奖励办法。

2、实现“国有民营”经营模式,使医院更加科学地适应市场要求。

我院移交市政府管理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形势:一是国家政策对医院经营形式的划分;二是几年后国家财政不可能给予我院补贴。为达到减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实现医院向“三甲”迈进的远期目标,可以借鉴和引进民营医院在管理上的先进办法。考虑到株洲作为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及我院的现状,作好准备,未雨绸缪,先人一步。为使医院各项工作都能科学的、系统的规范,可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加以规范(iso9000)。对我院而言,在改革和稳定之间比较,不改革的风险将会更大!

3、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建设对我院来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现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医院文化内涵,它能形成全院职工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爱院如家的精神风貌。从现在起,医院的各项工作要体现和强调“以人为本”,特别是医院管理层要用“心”对待每一位员工,全院职工用“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强调医院理念,改善医院环境,改进就医服务流程,能使每一位病员来院都能感觉到温馨的就医氛围。

4、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1)现有住院大楼改造,增设卫生间和热水供应,改善病人住院条件。

(2)合理配置利用院内土地,做好新的第二住院大楼建设准备。

(3)大型设备引进上可采用租赁、合作等方式,“借机生蛋”,以满足医院医疗需求!

(4)对医院沿线卫生所、保健站的资产、土地,可考虑向外租赁或一次性卖断,将资产盘活,安置富余人员。

5.医院教学工作中长期规划 篇五

(2016-2025年)

医院始建于1942年,通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2012作为云南省第一家县市级医院通过了二甲评审,是国家卫计委直接挂钩联系的全国50家重点县级医院之一,国家卫计委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试点单位,国家卫计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院。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医院十二五规划开展,通过推进教学组织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建设,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县的医疗教育中心,担负着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级136个村卫生室的卫技人员培训工作。是大理大学教学医院、昆明医科大学实习医院、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大理卫生学校教学医院。

为使医院教学工作在十三五乃至十年内进一步建设成为管理规范、教学严谨的标准化教学医院,培养和造就一批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构建符合现代临床的教学与培训管理体系,形成具有祥云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科教兴院”的办院理念,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全面推进现代教学组织体系和教学 运行机制建设,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全力推进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中期目标(1-5年)在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医院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教学组织体系建设和教学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及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及助理医生培训建设等工作,努力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严格要求、正规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力提高教学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水平为目标。

(二)长期目标(6-10年)紧密围绕各医学院校现代化医学教育核心,更深层次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在充分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将医院学科建设与教研室、助理全科医生等培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符合现代化的临床医学教学与培训体系。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着力提高科研立项水平,使医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能进一步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创建符合医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

三、具体规划

(一)教学管理

1.深化医院医学生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目标及计划,规范开展教学,促进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共同发展。2.重视并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及建设,努力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健全和完善各临床科室教学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教研室负责人、带教教师、教学干事工作职责,加强监督管理。

3.继续完善教研室负责人、带教教师、教学干事等教学相关管理人员的考核及奖惩制度。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力争五至十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师占全院医师总数90%以上,研究生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20%。

2.完善带教教师工作制度改革与建设,进一步修订教师资格认定、聘任、培养、考核、奖惩一系列管理措施。

3.选送科室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能力提高班。院内分期分批组织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内培训率力争达到70%以上。

(三)课程建设

1.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努力创建符合医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在医院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开放医院图书室和建立电子阅览室。

3.逐年增加医院图书室图书种类,完善电子阅览室知识库,包括疾病知识库、药品知识库、手术知识库、辅助检查知识库及临床操作规范库等。

(四)教研室建设

1.在原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康复、五官、检验、功能、放射、药学、思想政治11个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精神、肿瘤、重症医学等教研室,并明确职责及范围,规范开展教学工作。

2.进一步优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中医康复科教研室运行模式,根据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的相关制度,完善医院教研室相关工作制度及运行机制并认真落实。

(五)教学质量管理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教学过程和考试、教学督导等教学管理制度,督导率逐年提高。

2.进一步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授课教师、课备课、实习、辅导与答疑、考试等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督查。制定并实施相关的考评办法和奖惩措施。

3.加强各教研组对各学科考试的试卷及成绩的综合评价及留档管理工作,各科平均成绩应逐年提高。

4.每年对各教研室负责人、教学干事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科室教学管理水平。

(六)其他

1.积极申报大理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根据医院师资逐年发展情况,继续扩大实习、进修学生招收数量,加大与医学院校合作培养医学生。3.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及水平,增加本科学历实习生培养数量。

4.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设备设施,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改善培训场所设置设施及培训器材等条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加强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科教科具体实施的教学科研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教学科研建设管理。

(二)强化管理。科教科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听取意见,逐步完善我院教学管理制度。对科室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完善绩效考评,确保高效运行。

(三)提高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考评体系,完善内容,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务求实效。严格按照“云南省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审定合格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四)加强考核。进一步完善督导考核制度,加强环节管理,奖教研室负责人及科室教学干事、带教教师等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及考核,逐步建立起长期的完善的教学工作考核体系。

祥云县人民医院

6.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六

中长期(2011-2020年)发展规划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965年,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广西沿海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之一,是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临床医学院、第十附属医院,是桂林医学院、右江医学院、合浦卫校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继1996年被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后,2000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称号;2001年和2002年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和全国首批“医疗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 2004年获自治区级“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05年被钦州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确定为广西沿海医疗卫生产业人才小高地。2007年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再次获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08年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9年医院妇产科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 “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2010年医院妇产科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今后5-10年将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又是“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

机遇,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现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基础功能为支撑、以扩大对外交流为延伸、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服务为保障的办院思路。

(三)规划目标

1、床位设置:五年内(2010-2015年)由现有的1015张增加到1600张;十年内(2010-2020年)由1600张增加到2100张;

2、在职人员:五年内(2010-2015年)由现有的1500人增加到2200人;十年内(2010-2020年)由2200人增加到2900人;

3、科室设置:五年内(2010-2015年)临床科室达到30个、医技科室达到20个;病区由45个病区增加到60个病区;十年内(2010-2020年)临床科室达到35个、医技科室达到23个;病区由60个病区增加到65个病区;

4、基建工程:①新建一幢外科大楼40000平方米;②拟建一幢综合大楼49000平方米,用于病房、办公及卫贸公司搬迁;③新建放射楼及地下工程共2500平方米,供放射科、放疗科、核医学科使用;④完成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艾滋病防治专区病房;⑤完成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⑥完成一个能容纳600-800辆小汽车停车的立体停车场;⑦将职工宿舍区进行置换,除了安置宿舍区内原300户住户外,建设600套住房,用于职工购买和引进人才安置;⑧将原市疾控和市卫监的地块购买后,与职工宿舍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验大楼和业务用房;⑨对医院内环境进行整治,进行绿化、亮化,营造人性化的、花园式的就医环境;⑩根据钦州港的发展,建设港区分院,进一步扩大规模。

5、两项主要业务指标:①开放住院床位:力争在“十二五”后期(2014-2015年)开放住院床位达到1600张;2018-2020年开放住院床位达到2100张;②医院门诊、住院人次:力争在“十二五”后期(2014-2015年)医院门诊就诊人次达到130万人次,住院人次达到8万人次。(其它医疗、检查、护理任务等指标按新颁布的三级甲等医院规范要求完成)

6、经济收入:力争2015年医院年业务收入突破8亿;2020年医院年业务收入突破15亿。

7、人才培养及引进计划:遴选一批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

头人;遴选一批医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及中层干部培养对象;培养和引进一批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特别是利用政府有关优惠和倾斜政策,积极引进医院急需学科带头人,如硕士生、博士生等。到2020年,计划培养和引进硕士生200人,博士生20人。

8、重点学科建设:到2013-2014年,将重症医学科分成两个区:一个内科ICU,一个外科ICU;到201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北部湾医学临床检验中心;到2020年,力争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3-5个。

9、建设民生工程:到2015年,建成职工活动中心;日接待4000-5000人就餐的、上规模职工饭堂和营养食堂;职工宿舍区内停车位300-500个;2012年-2013年完成医院两路供电改造;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打造温馨、和谐的医院、和谐的小区。

10、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到2013年,搬迁锅炉房,由烧煤改用天然气,充分利用地热、分子筛制氧产生的热量供热水,以实际行动进行节能减排;到2020年,计划利用太阳能供应热水。搬迁、新建洗衣房,增加购进系列大型自动化洗涤设备,保障临床一线需要。

11、大型设备投入:计划增加64排CT 1-2台、增加大型C臂1台、增加DR机5台、增加1.5T核磁共振一台、增加3.0T核磁共振一台、增加腹腔镜、关节镜、输尿管镜等系列腔镜3-5套;增加大型放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1台;PET-CT一台;中心药房、门诊药房购进自动发药机1-2台;

高档彩色B超3-5台;购买一批管理有关软件。

(四)具体办法和措施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根据钦州的发展适度扩大医院规模。

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已规划立项筹建的项目有:①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左右的艾滋病防治专区病房;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③能容纳600-800辆小汽车停车的立体停车场;④职工宿舍区置换;⑤原市疾控和市卫监的地块购买后,与职工宿舍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验大楼和业务用房;⑥医院内环境进行整治,进行绿化、亮化;⑦建设港区分院,扩大规模。

根据实际情况,将经过严格评估,医院分重、轻、缓、急等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实施项目。成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包括项目执行、推进部门,监督审计部门),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督、落实、审计,杜绝铺张浪费和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招标采购,严把工程质量关,做好单体设计,力求理念超前,布局合理,经济实用,功能先进,条件舒适,设施完善,质量优秀,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述项目工程建成后,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床位总数达到2100-2200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约达到15万平方米。医院就医、教学、科研等环境进一步改善,使紧张、有限的空间得到最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

2、加强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主体,大力推行和贯彻“以名科支撑名院,以名院提升名科”的理念。细化专科设置组建妇产科、神经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ICU)、肾内科、肿瘤科、普外科、医学临床检验科等重点专科。注重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遴选一批医院学科带头人、医疗骨干为医院名医,加强名医工作建设;借助外力,聘请一批院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医院特聘专家,帮助和指导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招聘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来院工作,作为重点学科带头人给予重用;遴选一批科主任、护士长作为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提升业务水平和学术地位;遴选一批优秀、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加强青年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增强综合救治能力,为伤病员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完善医疗、护理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病房工作在保持较高床位使用率的基

础上,要加快床位周转次数,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出院人次和病床利用率。鼓励开展一批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加强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建设,建立高标准的ICU、CCU、PICU;医技科室、手术室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实技术力量,挖掘潜能,与临床相关科室有机整合和协作,分期更新添置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完善基本功能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加强门诊管理,制定有利于提高门诊量的考核激励办法和奖惩措施,充实专家门诊力量,改善就诊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扩大门诊宣传,增加门诊工作量。改进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措施,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

4、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强化制度规范化,凝练医院文化,提升文化氛围,奠定文化底蕴。

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依规管院,以法治院。以第二周期医院评审评价标准(新版)为依据,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力争2012-2013年期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重审。健全和完善医院职能机构设置,实行中层干部及科主任、护士长的任期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管理岗位津贴和考核制度,调动从事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修订和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充实调整医院各个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注重管理队伍建设,充实管理人员,有计划选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深造,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完善医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强化成本核算和资产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事聘用和职称评聘办法,坚持成绩效益领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院务公开,发挥工会和职代会、共青团、妇委会等民主管理作用,加强审计、监察和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网站,建设数字化医院,主动适应新一轮医改政策,加强医保和新农合管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行风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凝练医院精神;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努力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利益问题;筹建医院职工食堂和患者营养食堂,为医院职工和病人提高良好的饮食服务。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停放车辆指挥和管理,保证安全平稳、有序运转的良好环境,创建平安、和谐医院;在保证医院业务收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稳步提高,共同构建温馨、和谐医院。

“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科学发展实现跨越”。面对未来,我们将牢记神圣的使命,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维护人民的健康奉献真爱,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播撒春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

7.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七

一、凝练工作方针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 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

工作方针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 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 它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要为全面发展服务, 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部分,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围绕育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两大工作重点, 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是机会公平。第三部分, 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 才有一流的事业, 才有一流的国家。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 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二、确立战略目标

规划纲要将教育的战略目标描述为“两基本、一进入”。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其中, 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 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具体细化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三、明确战略主题

规划纲要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想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四、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 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注重学生品质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健康和营养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率先在县 (区) 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实行分类管理, 鼓励高校输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六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 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提供多次选择机会, 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 办好开放大学, 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七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 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 鼓励出资办学, 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 提高质量, 办出特色, 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

五、突出改革创新

(一) 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 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二)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管理方式, 完善管理制度, 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 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 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 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 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 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 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

(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 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 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 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四) 明确现代学校制度内涵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 形成不同办学模式, 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 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 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五) 规范决策程序

规范决策程序, 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 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 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 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六) 倡导教育家办学

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造就一批教育家。

(七) 推进招考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 政府宏观管理,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 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 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六、促进教育公平

(一) 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

(二) 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 (区) 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四)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调整教材内容, 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七、提高教育质量

(一)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二) 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 提高课程的选择性,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三) 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 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是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教育家。二是提高整体素质。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 完善非师范生从教政策。建立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高校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三是提高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 (职称) 系列, 在中小学、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 。四是加强管理。制定教师资格标准, 完善准入、使用、转岗和退出机制。健全以师德师风为首要内容的考核、聘任和评价标准。

十、设计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一) 3年完成10大工程

2010-2012年,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民族教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二) 开展教育改革试点

8.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八

【解读】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教师均衡前提是待遇均衡。很多改革正在扎实向前推进,一个落实国务院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这件事意义非常大,绩效工资一方面提高了中小学教师收入待遇,因为很多人的待遇,很多学校特别地方上的学校待遇远远低于公务员的待遇。北京市公务员在2004年7月1号实行阳光工程之后,本来公务员和中小学水平差得不太远,一下就拉开了。这件事为教师流动做铺垫的。义务教育均等怎么实现,除了硬件均衡还有软件,软件就是教师的均衡,教师均衡的前提是教育待遇的均衡,所以这件事情正在做,而且很有成效在进行中。

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

【解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改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袁振国:有研究表明,我们国家优秀校长和教育家难以产生,其最大的制度障碍在于学校行政化和校长官僚化,具体表现为,学校的管理结构和政府组织设置越来越对应和雷同;学校的领导由党的领导机关和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和管辖,并享受相应的行政级别;学校的资源由政府通过计划而非市场配置。在纲要中,会为产生教育家创造外部氛围条件。能够使长期从事教育的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有思想有办学具体做法的教育家,把学校办出特色。其次要给教育家权力和时间,“目前校长三年五年一换,他怎么成为教育家。”校长不应该是公务员管理的模式。

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解读】袁振国:在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体现了对师德的重视。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目前是指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和教师相关的评定中,师德具有一票否定制。但是师德这个定性的概念如何被标准量化,曾经有学校做过研究课题,目前也只是个探索的阶段。

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建设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

【解读】袁振国: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年轻教师的住房问题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也有很多困难。“如果不能有个安定的住处,也没有心情和办法好好教学。”,之所以在纲要中写入这一点,并不是指教师与其他民众的收入区别,而是希望在住房问题方面能给教师一定倾斜。目前具体的措施只能由各个地方去探索,比如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上给予教师一定的优先权。

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解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规划纲要》文本把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首先说明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划纲要》文本里提出三个方面,一个是德育为先,一个是能力为重,一个是全面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这方面,《规划纲要》文本里面不仅在这一段有反映,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负担、考试制度改革和其他一些规定上都有反映,比如规定不以各种竞赛的成绩作为入学的依据,这都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学习,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得以推行。推进素质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解读】国家教育发展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资助体系贯穿各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这是维持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工具和保障手段。这样的制度体系建设可以给困难学生提供无限的学习机会,也使社会看到了推进公平的希望。在《规划纲要》和现有政策中,每个受教育阶段,都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受教育者提供了相应的资助政策。

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解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制订随迁子女就地升学办法,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要落实好这些政策,还需制订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让他们和城里孩子在各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标准。同时,应支持社会力量创办高水平的民工子弟学校。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解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逐步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这不仅是高中的问题,现在60%的学生都在大班额里,这几年学校合并,有的乡里没有小学,这样家长干脆把孩子送到城里,部分学校有的班最多120个人。适度规模是中小学发展的条件。在纲要中,在高中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取消大班额,但这并不容易,最关键的一点是教育资源均衡,学校间教学质量相差不多,并且在一个区域里要有适度的竞争。当然,消除大班额必须和均等化是一起进行的。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解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考级竞赛成绩不得做入学依据。“减负”关键要对学生的负担正确理解。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关系。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重。如果考试着重考察能力,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不会感到负担重。

东城区丁香小学校长郑智学:学生的负担来自哪里是因校而异,因人而异。从孩子角度,多数孩子都感到负担重,因为孩子是所有负担的承受者;从老师角度看,不少老师并不认为负担重,因为很多小学会对教师给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监控和调整。从家长角度看,家长虽然一直抱怨孩子负担重,但却不断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事实上很多孩子的负担来自课外,对于学校而言,课内减负遭遇的是课外增负。而客观上,由于教育不均衡,也客观造成升学压力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9.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九

中长期安全发展规划

内蒙古棋盘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二〇一五年 中长期发展计划、规划 2014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二○一四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结合下半年的特殊情况,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严”字当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实现个体本质安全。

公司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单位要抓好日常培训,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周一考问、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认真开好班前会,坚持“六必讲”(即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采取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必讲;当班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措施必讲),做到天天讲,班班讲,安全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坚持强制性安全培训,帮助广大职工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危险源辨识;懂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懂事故应急处理救援的方式方法。“四会”,即会处理事故;会正确的调度汇报程序;会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避灾和自救;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是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以防治水、工程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瓦斯、防突、防治水、顶板等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要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和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

三是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矿井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适时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

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矿井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现场监督指挥,不仅要保证下井时间,更要履行职责,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发挥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的作用。

五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牢固树立“质量是安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的保障”这一理念,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等项工作的全过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要按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品质。

1、2014年一季度对我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2014年二季度对我矿所有系统进行检查,并完善矿井六大系统。3、2014年三季度抓好各煤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好“一通三防”会战。4、2014年四季度抓好各煤矿“冬季三防”和“顶板管理”工作。开展好顶板管理会战,并开展四季度《决战最后三个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活动。抓好“10.1”国庆期间和年底的安全生产工作,收好今年的尾,开好明年的头。落实《七条规定》,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为主题实践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为自查整改阶段,各矿要对照《七条规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全面开展整改,并上报自查整改方案。公司要加强对自查整改阶段的督查、指导,督促各矿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5、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专项行动突出以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和提升运输、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主要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6、各矿要利用宣传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全面落实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查处力度,突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二是强化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组织开展“三大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制,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安全检查要严格细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必须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各单位要立即制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对照煤矿企业8个自检表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及时上报公司。

三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七条规定》,组织开展好“三大行动”弥补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狠抓事故的超前防范,强化现场管理到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强劲的执行力抓好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就一定能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2015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二○一五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结合下半年的特殊情况,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严”字当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实现个体本质安全。

公司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单位要抓好日常培训,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周一考问、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认真开好班前会,坚持“六必讲”(即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采取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必讲;当班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措施必讲),做到天天讲,班班讲,安全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坚持强制性安全培训,帮助广大职工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危险源辨识;懂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懂事故应急处理救援的方式方法。“四会”,即会处理事故;会正确的调度汇报程序;会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避灾和自救;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是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以防治水、工程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瓦斯、防突、防治水、顶板等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要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和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

三是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矿井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适时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

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矿井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现场监督指挥,不仅要保证下井时间,更要履行职责,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发挥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的作用。

五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牢固树立“质量是安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的保障”这一理念,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等项工作的全过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要按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品质。

1、2015年一季度对我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2015年二季度对我矿所有系统进行检查,并完善矿井六大系统。3、2015年三季度抓好各煤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好“一通三防”会战。4、2015年四季度抓好各煤矿“冬季三防”和“顶板管理”工作。开展好顶板管理会战,并开展四季度《决战最后三个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活动。抓好“10.1”国庆期间和年底的安全生产工作,收好今年的尾,开好明年的头。落实《七条规定》,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为主题实践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为自查整改阶段,各矿要对照《七条规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全面开展整改,并上报自查整改方案。

5、公司要加强对自查整改阶段的督查、指导,督促各矿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6、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专项行动突出以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和提升运输、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主要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7、各矿要利用宣传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全面落实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查处力度,突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二是强化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组织开展“三大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制,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安全检查要严格细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必须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各单位要立即制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对照煤矿企业8个自检表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及时上报公司。

三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七条规定》,组织开展好“三大行动”弥补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狠抓事故的超前防范,强化现场管理到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强劲的执行力抓好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就一定能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2016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二○一六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结合下半年的特殊情况,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严”字当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实现个体本质安全。

公司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单位要抓好日常培训,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周一考问、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认真开好班前会,坚持“六必讲”(即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采取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必讲;当班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措施必讲),做到天天讲,班班讲,安全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坚持强制性安全培训,帮助广大职工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危险源辨识;懂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懂事故应急处理救援的方式方法。“四会”,即会处理事故;会正确的调度汇报程序;会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避灾和自救;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是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以防治水、工程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瓦斯、防突、防治水、顶板等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要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和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

三是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矿井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适时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

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矿井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现场监督指挥,不仅要保证下井时间,更要履行职责,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发挥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的作用。

五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牢固树立“质量是安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的保障”这一理念,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等项工作的全过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要按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品质。

1、2016年一季度对我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2016年二季度对我矿所有系统进行检查,并完善矿井六大系统。3、2016年三季度抓好各煤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好“一通三防”会战。4、2016年四季度抓好各煤矿“冬季三防”和“顶板管理”工作。开展好顶板管理会战,并开展四季度《决战最后三个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活动。抓好“10.1”国庆期间和年底的安全生产工作,收好今年的尾,开好明年的头。落实《七条规定》,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为主题实践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为自查整改阶段,各矿要对照《七条规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全面开展整改,并上报自查整改方案。公司要加强对自查整改阶段的督查、指导,督促各矿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6、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专项行动突出以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和提升运输、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主要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7、各矿要利用宣传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全面落实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查处力度,突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二是强化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组织开展“三大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制,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安全检查要严格细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必须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各单位要立即制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对照煤矿企业8个自检表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及时上报公司。

三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上一篇:幼师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收费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