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2024-08-21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共8篇)

1.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篇一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4)【课题编号】 34-7① 【课题名称】 装配图概述 【教材版本】

毛之颖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毛之颖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熟悉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二、能力目标

熟知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及尺寸标注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

熟悉简单装配体的视图选择,会选主视图和其他视图。

四、教学要求

熟悉装配图的作用、内容、简单装配体的视图选择。【教学重点】

简单装配体的视图选择。【难点分析】 装配图特殊画法。

【分析学生】

1、基本具备学习的知识基础,选择零件的主视图时仅考虑零件的形状特征、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而选择装配体的主视图时要全面考虑装配体的工作位置和总体结构特征的方位、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线的方位、内部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位,比较复杂。

2、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装配图与零件图表达上的异同点,在差异点的学习上下功夫。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讲授与讨论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零件尺寸的测量; 2.讲评作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3.提问:测量零件尺寸要做到的要求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

装配图要正确、清楚地表达装配体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并不要求把每个零件的各部分结构均完整地表达出来。第六章介绍的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对装配图同样适用,但由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国家标准对装配图还作了专门的规定。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装配图概述

教师讲授装配图定义、作用;讲授一组图形、必要尺寸、技术要求和零件序号、标题栏、明细栏等装配图内容。演示网络课程千斤顶装配图。

2.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

教师讲授装配图主视图的选择原则、其他视图的选择。

学生进行教材例题识读,周边一起讨论分析视图表达的合理性,识读图中尺寸,熟知其作用。通过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示例,掌握装配图的表达要领。

四、小结(5~10分钟)装配图的作用和表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分析习题集7-1各题的表达方案和表达方法。

2、预习:教材P.136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5)【课题编号】 35-7② 【课题名称】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教材版本】

毛之颖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毛之颖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简单装配图的画法。

二、能力目标

根据零件图会画简单装配图。

三、素质目标

具备绘制简单装配图的画法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要求

掌握简单装配图的画法,会画简单装配图。【教学重点】 简单装配图的画法。【难点分析】

画图步骤的确定。【分析学生】

1.具有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画装配图的学习方法要注意知识的综合应用、灵活应用。【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回顾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等。【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回顾与演示交叉进行、练习与讨论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简述画装配图的一般步骤; 2.讲评作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3.预习提问:由零件图画装配图的作图步骤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画装配图的步骤与画零件图相似,主要的不同是画装配图时要从整个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出发,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通过装配体实物测绘后的装配图画图步骤是:将测绘好的零件草图整理后,参考装配示意图,确定表达方案和画图比例,再画出装配图。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教学示例:由千斤顶的零件图画出装配图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分析讲解千斤顶装配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表达方案的确定和视图选择;演示绘制画图方法和一般步骤。

学生根据教材7-2千斤顶的装配图进上步讨论分析拟定作图步骤,并试画零件草图和装配草图。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画装配图的作图要领和注意问题。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91 *7-2 画微型调节支承的装配图。2.预习:教材P.137 读装配图。【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6)【课题编号】 36-7③ 【课题名称】 读装配图

【教材版本】

毛之颖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毛之颖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

具有识读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识读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要求

掌握读懂装配图的方法,会读装配图。【教学重点】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分析】

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装配体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学生】

1.学习具备识读基础和机械常识的积累;

2.装配图与看零件图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引导学生注重方法要领,读懂装配图。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对比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讲授与对比交叉进行、讲授与讨论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由零件图画装配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2、讲评作业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3.预习提问:读装配图通常分几步?。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学习目标。

在进行机械的设计、装配、检验、使用、维修和技术革新等各项生产活动中,都要看装配图。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读图示例:读钻模的装配图

教师结合示例,讲解读装配图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

讲授概括了解,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分析视图、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等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并与读零件图方法作对比。学生进行习题集P.83 7-1低速滑轮的识读练习,教师点拨导读,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评。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看装配图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

1、归纳读图方法步骤。

2、习题:完成习题集P.85~88 7-1旋阀装配图、管钳装配图的识读。2.预习:教材P.143平面立体展开图。【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2.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篇二

一、两者间的绘图关系

1. 手工绘图是基础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绘图、识图知识及手工绘图能力, 《CAXA电子图版》主要培养人机“交互”的绘图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为了提高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计算机绘图已基本取代了“手工”绘图。那么在我们的职业学校教学中要不要用计算机绘图代替手工绘图呢?答案是:不能。二者在教学中的关系是互补的, 手工绘图是基础, 计算机绘图是应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手工训练后, 计算机绘图的应用能力才能达到高水平, 没有手工绘图得到的知识积累, 软件操作得再熟练也无法画出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的图样。手工绘图训练的潜在功能在对学生空间思维培养和实践的方面是计算机无法取代的。

2. 计算机绘图是应用于辅助教学与加强绘图技能的工具

(1) 目前, CAXA电子图版具有可直接读取三维实体设计的数据并生成各种投影视图的功能, 使3D到2D的转换畅通无阻, 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三视图与实体的关系, 建立三视图的投影概念, 从而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

(2) 《CAXA电子图版》使用计算机绘图有图样标准化、易于修改、正确性高等优点, 并可直接打印出图, 相对于手工绘图大大地提高了制图效率。

二、经验之谈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机械制图》和《CAXA电子图版》两门课程的内容不仅有着承接的关系, 还有着穿插辅助的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将两门课合二为一,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会有很多优势:

1. 增强教学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由一个教师进行讲授, 可以更好地融合两门课程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特点与联系安排课程, 这样不仅节约了课时量, 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并避免了因两门课衔接不紧造成的知识遗忘, 影响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机械制图》时, 有些较复杂的形体没有实体作为参照, 任老师花费大量时间讲得口干舌燥, 一些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在学习《CAXA电子图版》时, 因两门课间隔时间较长, 很多学生对制图的相关知识已经淡忘, 就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两门课的整合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2. 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符号、图形在标准图样中的正确画法

CAXA电子图版按照机械行业国家标准对图样、文字和尺寸进行处理, 并附有标准件图库, 将其融入《机械制图》的教学之中,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符号、图形在标准图样中的正确画法。例如, 讲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时, 在讲完基本规定后再用CAXA电子图版软件演示不同位置和方向的粗糙度符号的标注特点, 学生会直观、快捷地掌握住这个知识点。即使在课下手工作业时有些疑问, 也可以自己通过CAXA电子图版软件很快得到正确的画法。

3. CAXA电子图版界面简洁, 操作容易, 易学易懂

一般经过4~8个课时的讲解及上机操作, 就可以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达到“入门”的程度。另外, 学生都有喜好先进技术的心理, 在学习传统手工制图的同时加入计算机绘图,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机械制图》与《CAXA电子图版》课程的整合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课程结合教学的特性优秀且显著。在职业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具有相应条件的情况下, 其结合教学的模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彩丽.CAXA电子图版 (2007企业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CAD机械制图电子简历 篇三

CAD机械制图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布的一份简要介绍,对于自身情况的概述,让企业通过个人简历对自己有一个逐步的大概了解。

个人信息

yjbys

性 别: 男

年 龄: 37岁 民 族: 苗族

工作经验: 5年以上 居 住 地: 浙江台州 路桥区

身 高: CM 户 口: 湖南湘西州 花垣县

自 我 评 价

积极向上,服从安排

求 职 意 向

希望岗位: 机械(电)/仪表类-机械制图员

寻求职位: CAD机械制图/UG造型/可兼品管

希望工作地点: 浙江台州 浙江台州椒江区 浙江台州路桥区

期望工资: 6000 /月 到岗时间:随时到岗

其它待遇要求: 本人不经常上网,请直接来电,谢谢

工作目标 / 发展方向

技术主管

工 作 经 历

▌-03---11:申联汽配

所属行业: 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业(私营企业)

担任岗位: 机械(电)/仪表类/机械制图员

职位名称: 制图兼质检

职位描述:样品开发

▌-04---12:溜恒机械

所属行业: 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业(私营企业)

担任岗位: 其他类/交通运输

职位名称: CAD制图

职位描述:没有

▌-04---11:永仕电机

所属行业: 其他(私营企业)

担任岗位: 其他类/其他类

职位名称: 仪表车操作工

职位描述:没有

教 育 经 历

-09---06 吉首普高 机械类/CAD机械制图 高中

技 能 专 长

语言能力: 其他:一般; 其他:一般; 中文普通话:一般

所在地方言:一般;

计算机能力: 初级

其它相关技能:

熟练制图软件有二维AUTOCAD/三维UG8.0,接触过的产品有方向机,电动车轮毂,汽车离合器和从动盘,电磁阀,涨紧轮

在仪表车床上实践过各道工序,数控做过半年操作工

写过PPAP文件

拓展阅读:简历往往就是决定你工作成败的关键文书

现代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运用到个人简历,不管是在平时人们的工作寻求活动中,还是一些组织的加入等等领域都会运用到个人简历,针对当今社会人们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也必须运用到个人简历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不难看出个人简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对于简历的存在在很多时候很能决定你工作的成败,招聘者最先接触的就是你的个人简历,要想你能获得下一步的面试工作,也只能依靠你投递的个人简历。现在不管是网络中的招聘信息还是一些现实中的招聘市场都会先接受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之后在其中筛选合适的.人才,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面试工作。

4.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篇四

——轴测图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一)(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熟知轴测图的基本知识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根据平面立体的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引导学生以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为基点,多看多画,努力开拓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通过轴测图的学习,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难点分析] 对轴测投影基本投影特性的理解与应用。[分析学生] 轴测图富立体感,直观、美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段的积累,具备知识基础和作图能力基础,理论学习没有大的障碍。在作图步骤和作图的规范程度上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差异,关键在于对平行投影特性的理解和学习习惯上加以引导和强化。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球的投影分析和表面求点的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什么是轴测图?轴测图是采用什么投影法获得的?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已学习过的三视图,能将物体的各部分形状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在工程上得到广泛采用。但因这种图样缺乏直观性和立体感,不能直接显现机件或部件立体效果。为了弥补不足,工程上常采用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来说明零部件形状,表达设计意图、产品包装等,在工程上作为辅助图样使用。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轴测图的概念和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

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讲授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常用的轴测图、轴测投影的基本特性;交叉演示轴测投影的形成(斜轴测图、正轴测图)。

教师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演示坐标法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演示网络课程中长方体、凹形槽、垫块等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轴测投影基本特性;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步骤和方法。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7-4-

1、4-2题。

2、思考题:教材P.89 1、2。

3、预习:教材P.80-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课题名称] 轴测图(二)(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能绘制三向圆柱(轴线与各投影面垂直)和圆角的正等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在熟知圆的正等测投影为椭圆,掌握四心圆近似作椭圆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提高作图质量和作图技巧。

[教学重点] 轴测图的基本特性;圆柱、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分析]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分析学生] 有画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基础,本内容的学习比较顺利,作图技巧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画圆柱上、下底面时,椭圆的平移作图法需要加强练习,以保证作图质量。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在正等轴测图中,同一圆在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椭圆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立体上的圆形结构在正等轴测图中的投影均为椭圆,本节主要以圆柱为例讨论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平行于各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重点讲清画圆柱两底面时的四心平移的作图方法。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圆柱轴测图的画图练习,进一步掌握作图步骤。

2、正等轴测图中圆角的画法

教师在黑板上进一步讲解演示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徒手进行圆角画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共性问题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圆柱和圆角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步骤;对本节学习成效进行评估。

五、作业

1、习题:习题集P.39-4-3题。

2、预习:教材P.82-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教学后记]

[课题名称] 轴测图(三)(斜二轴测图及其画法)[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斜二测图轴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和画法。

2、根据立体的视图能画出其斜二轴测图。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温故知新,触类旁通,通过斜二测图的学习和练习,进一步提高作图技能。[教学重点] 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画图方法。[难点分析] 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分析学生] 有画正等轴测图的作图基础,本内容无大的难度,关键依然在于作图方法和技巧。要保证一定量的练习,以熟练掌握轴测图的作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把画轴测草图作为学习工具应用于制图课程的全过程学习,不断培养空间概念和开发创新思维,提高表达和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圆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要领;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斜二轴测图中∠XOY=?Y向变形系数q=?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斜二轴测图能反映物体正面的实形,较之正等轴测图作图更为方便,尤其对于单面有圆形结构的立体,作图简捷直观,因而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节学习讨论立体斜二轴测图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教师结合正等测图对比讲授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斜二轴测图的画法(平面立体、回转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端盖的斜二轴测图的画法等。

学生按教材例题徒手进行斜二轴测图的画图练习,掌握作图步骤。

3、轴测图的选择

对比讲解正等测和斜二测图的各自表达特点和适应场合。

4、轴测草图的画法

讲解画轴测草图的基本技法。

学生按教材进行各项内容的练习,不断提高徒手作图的熟练程度。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斜二轴测图的基本参数和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40-4-

4、4-5题。

2、结合本章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理顺,巩固所学。

5.《机械制图教案》第12讲 篇五

题:

1、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2、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讲解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的作图方法

2、讲解在平面上取投影面平行线的作图方法 教学要求:

1、能够熟练掌握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的作图方法

2、能够根据在平面上的点、直线的投影规律,特别是用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完成一些简单的图解问题

教学重点: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取投影面平行线的作图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在平面上的点、直线的投影规律,图解空间几何问题 教

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 教学方法:例题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平面的两种表示法:几何元素法和迹线表示法。

2、三种位置平面(包括七种类型)的投影特性。

二、引入新课题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三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本次课我们继续学习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的作图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一)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1、平面上的点

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点在平面内的一直线上,则该点必在平面上。因此在平面上取点,必须先在平面上取一直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取点。这是在平面的投影图上确定点所在位置的依据。

举例:如图2-42所示,相交两直线AB、AC确定一平面P,点S取自直线AB,所以点S必在平面P上。

(a)(b)

图2-42

平面上的点

2、平面上的直线

直线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

(1)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两个点,则此直线必定在该平面上。

(2)若一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一点并平行于平面上的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必定在该平面上。

举例之一:如图2-43所示,相交两直线AB、AC确定一平面P,分别在直线AB、AC上取点E、F,连接EF,则直线EF为平面P上的直线。作图方法见图2-43(b)所示。

(a)(b)

举例之二:如图2-44所示,相交两直线AB、AC确定一平面P,在直线AC上取点E,过点E作直线MN∥AB,则直线MN为平面P上的直线。作图方法见图2-44(b)所示。

(a)(b)

图2-43

平面上的直线

3、讲解例题(例2-10)

如图2-45(a)所示,试判断点K和点M是否属于△ABC所确定的平面。

(a)题目

(b)解答

图2-45

判断点是否属于平面

(二)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1、定义

属于平面且又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一方面要符合平行线的投影特性,另一方面又要符合直线在平面上的条件。

2、举例:如图2-46所示,过A点在平面内要作一水平线AD,可过a′ 作a′ d′ ∥OX轴,再求出它的水平投影ad,a′ d′ 和ad即为△ABC上一水平线AD的两面投影。如过C点在平面内要作一正平线CE,可过c作c e∥OX轴,再求出它的正面投影c′ e′,c′ e′ 和ce即为△ABC上一正平线CE的两面投影。

图2-46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3、讲解例题(例2-11)

△ABC平面如图2-47(a)所示,要求在△ABC平面上取一点K,使K点在A点之下15mm,在A点之前10mm,试求出K点的两面投影。

(a)题目

(b)解答

图2-47

平面上取点

四、小结

总结例题,说明在平面上取点、取直线、取投影面平行线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

6.《机械制图教案》读组合体 篇六

太湖县职教中心----李道元

题: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读图的基本方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讲解读图的基本要领

2、讲解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形体分析法

教学要求:

1、掌握读图的基本要领

2、掌握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具:挂图:“轴承座的读图步骤”

教学方法:读组合体视图的目的是为以后读零件图提供方法。讲课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组合体的一个视图为组合体,一个图框为一体的概念,具有能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几何体,又能把它们再组合为一个整体达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尺寸基准和尺寸种类

2、复习完整、清晰地标注尺寸的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培养读图能力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画图是将空间的物体形状在平面上绘制成视图,而读图则是根据已画出的视图,运用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判断、想象的过程,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

三、教学内容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

1、理解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视图是由图线和线框组成的,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对读图有很大帮助。(注意举例讲解,图例均在图5—12中选取。)

(1)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它们相切形成的组

合面)的投影,也可以是一个孔的投影。如图5—12所示,主视图上的线框A、B、C是平面的投影,线框D是平面与圆柱面相切形成的组合面的投影,主、俯视图中大、小两个圆线框分别是大小两个孔的投影。

(2)视图中的每一条图线可以是面的积聚性投影,如图 5-12中直线1和2分别是A面和E面的积聚性投影;也可以是两个面的交线的投影,如图中直线3和5分别是肋板斜面E与拱形柱体左侧面和底板上表面的交线,直线4是A面和D面交线;还可以是曲面的转向轮廓线的投影,如左视图中直线6是小圆孔圆柱面的转向轮廓线(此时不可见,画虚线)。

(3)视图中相邻的两个封闭线框,表示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如图5-12中B、C、D三个线框两两相邻,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B、C以及D的平面部分互相平行,且D在最前,B居中,C最靠后。

(4)大线框内包括的小线框,一般表示在大立体上凸出或凹下的小立体的投影。如图5-12中俯视图上的小圆线框表示凹下的孔的投影,线框E表示凸起的肋板的投影。

2、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读图

一个组合体通常需要几个视图才能表达清楚,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形状。如图5-13所示的三组视图,他们的主视图都相同,但由于俯视图不同,表示的实际是三个不同的物体。

(a)

(b)

(c)

图5-13

一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有时即使有两个视图相同,若视图选择不当,也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如图5-14所示的三组视图,他们的主、俯视图都相同,但由于左视图不同,也表示了三个不同的物体。

(a)

(b)

(c)

图5-14

两个视图不能确定物体的形状

在读图时,一般应从反映特征形状最明显的视图入手,联系其他视图进行对照分析,才能确定物体形状,切忌只看一个视图就下结论。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 读图的基本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本次课先来介绍形体分析法。

1、概念

根据组合体的特点,将其分成大致几个部分,然后逐一将每一部分的几个投影对照进行分析,想象出其形状,并确定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组合形式,最后综合想象出整个物体的形状。这种读图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此法用于叠加类组合体较为有效。

2、读图步骤:

(1)分线况框,对照投影。(由于主视图上具有的特征部位一般较多,故通常先从主视图开始进行分析。)

(2)想出形体,确定位置。

(3)综合起来,想出整体。

一般的读图顺序是: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容易确定的部分,后看难以确定的部分;先看某一组成部分的整体形状,后看其细节部分形状。

3、讲解例题

(1)例一(例5-1)

读如图5-15(a)所示三视图,想象出它所表示的物体的形状。

读图步骤:

1)分离出特征明显的线框

三个视图都可以看作是由三个线框组成的,因此可大致将该物体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主视图中I、III两个线框特征明显,俯视图中线框II的特征明显。如图5-15(a)所示 2)逐个想象各形体形状

根据投影规律,依次找出I、II、III三个线框在其他两个视图的对应投影,并想象出他们的形状。如图5-15(b)、(c)、(d)所示。3)综合想象整体形状

确定各形体的相互位置,初步想象物体的整体形状,如图5-15(e)、(f)所示。然后把想象的组合体与三视图进行对照、检查,如根据主视图中的圆线框及它在其他两视图中的投影想象出通孔的形状,最后想象出的物体形状如图5-15(g)所示。

(a)

(b)

(c)

(e)

(f)

(g)

图5-15

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d)

(2)例二(补充例题)

读轴承座的三视图,想象出它所表示的物体的形状。

对照挂图讲解。

分析:从主视图看有四个可见线框,可按照线框将它们分为四个部分。在根据视图间的投影关线框在其影,联系形状。最体形状。

系,依次找每一个个他两个视图的对应投起来想象出每部分的后想象出轴承座的整

四、小结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总结例题,说明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5-4(1)~(12)

第二十五讲 §5—4 读组合体视图

题:

1、读图的基本方法

2、读图综合实例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讲解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二——线面分析法

教学要求:掌握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并会综合运用两种读图方法读较复杂的组合体视图

教学重点: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线面分析法在读图中的实际应用

2、补视图,补缺线

具:挂图:“轴承座的读图步骤”

教学方法:本次课将介绍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已知三个视图补画缺线的例题,讲解时都可以和画组合体的轴测图结合进行讲解,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讲评作业,复习用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上次课学习了形体分析法,本次课继续学习另一种读图方法——线面分析法,以及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读图。

三、教学内容

(一)线面分析法

在读图过程中,遇到物体形状不规则,或物体被多个面切割,物体的视图往往难以读懂,此时可以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线面分析。

1、概念

线面分析法读图,就是运用投影规律,通过对物体表面的线、面等几何要素进行分析,确定物体的表面形状、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及表面交线,从而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此法用于切割类组合体较为有效。

2、讲解例题

通过例题介绍用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例5-

2读如图5-16(a)所示三视图,想象出它所表示的物体的形状。读图步骤:

(1)初步判断主体形状

物体被多个平面切割,但从三个视图的最大线框来看,基本都是矩形,据此可判断该物体的主体应是长方体。

(2)确定切割面的形状和位置

图5-16(b)是分析图,从左视图中可明显看出该物体有a、b两个缺口,其中 缺口a是由两个相交的侧垂面切割而成,缺口b是由一个正平面和一个水平面切割而成。还可以看出主视图中线框1′、俯视图中线框1和左视图中线框1″ 有投影对应关系,据此可分析出它们是一个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主视图中线段2′、俯视图中线框2和左视图中线段2″ 有投 影对应关系,可分析出它们是一个水平面的投影。并且可看出I、II两个平面相交。

(3)逐个想象各切割处的形状

可以暂时忽略次要形状,先看主要形状。比如看图时可先将两个缺口在三个视图中的投影忽略,如图5-16(c)所示。此时物体可认为是由一个长方体被I、II两个平面切割而成,可想象出此时物体的形状,如图5-16(c)的立体图所示。然后再依次想象缺口a、b处的形状,分别如图5-16(d)、(e)所示。

(4)想象整体形状

综合归纳各截切面的形状和空间位置,想象物体的整体形状,如图5-16(f)所示。

(a)

(c)

(b)

(d)

(e)

(f)

图5-16

用线面分析法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三)读图综合实例

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是培养读图和画图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对于较复杂的组合体视图,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读图,下面以例题说明。例5-如图5-17(a)所示,根据已知的组合体主、俯视图,作出其左视图。

作图方法和步骤:(1)形体分析

主视图可以分为四个线框,根据投影关系在俯视图上找出它们的对应投影,可初步判断该物体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下部I是底板,其上开有两个通孔;上部II是一个圆筒;在底板与圆筒之间有一块支撑板III,它的斜面与圆筒的外圆柱面相切,它的后表面与底板的后表面平齐;在底板与圆筒之间还有一个肋板IV。根据以上分析,想象出该物体的形状,如图5-17(f)所示。

(2)画出各部分在左视图的投影

根据上面的分析及想出的形状,按照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依次画出底板、圆筒、支撑板、肋板在左视图中的投影。作图步骤如图5-17(b)、(c)、(d)、(e)所示。最后检查、描深,完成全图。

(a)

(b)

(b)

(d)

(e)

(f)

图5-17

根据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四、小结

1、用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步骤。

2、总结例题,归纳综合运用形体分析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五、布置作业

7.《机械制图教案》第九章第一讲 篇七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9—3 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题: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讲解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3、介绍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教学要求:

1、了解装配图在生产与设计中的作用和装配图的内容。

2、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并能用以绘制装配图和读装配图的实践

3、熟悉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教学重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具:实物:“微动机构”;挂图:“微动机构装配图”

教学方法:对照零件实物和挂图讲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和测绘时应注意的问题。

2、零件尺寸的测量和数据处理。

3、讲解读零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

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装配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文件。它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零件、部件间的装配、联接关系的技术图样。本次课我们开始学习装配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

(一)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装配图的作用 在产品或部件的设计过程中,一般是先设计画出装配图,然后再根据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画出零件图;在产品或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先根据零件图进行零件加工和检验,再按照依据装配图所制定的装配工艺规程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在产品或部件的使用、维护及维修过程中,也经常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2、装配图的内容

如图9—1是一台微动机构的轴测图。

图9—1 微动机构的轴测图

微动机构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转动手轮,从而带动螺杆转动,利用螺杆和导杆间的螺纹联接关系,将旋转运动转变成导杆的直线运动。(微动机构中各零件的名称见图9—2微动机构的装配图)。

图9—2是微动机构的装配图,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备如下内容:

图9—2

微动机构装配图(1)一组视图

根据产品或部件的具体结构,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用一组视图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图9—2微动机构的装配图,采用以下一组视图:主视图采用全剖视,主要表示微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左视图采用半剖视图,主要表达手轮(1)和支座(8)的结构形状;俯视图采用C—C剖视,主要表达微动机构安装基面的形状和安装孔的情况;B—B剖面图表示键(12)与导杆(10)等的联接方式。

(2)必要的尺寸

装配图中必须标注反映产品或部件的规格、外形、装配、安装所需的必要尺寸,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计算而确定的重要尺寸也必须标注。

如在图9—2所示的微动机构的装配图中所标注的M12,M16,Φ20H8/f7,32,82等。(3)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中用文字或国家标准规定的符号注写出该装配体在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如图9—2所示。

(4)零、部件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

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绘制标题栏和明细栏,并按一定格式将零、部件进行编号,填写标题栏和明细栏。如图9—2所示。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的侧重点是将装配体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正确、清晰地表示清楚。前面所介绍的机件表示法中的画法及相关规定对装配图同样适用。但由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国家标准对装配图的画法,又做了一些规定。

1、规定画法

(1)零件间接触面、配合面的画法

相邻两个零件的接触面和基本尺寸相同的配合面,只画一条轮廓线。如图9—3所示;但若相邻两个零件的基本尺寸不相同,则无论间隙大小,均要画成两条轮廓线。如图9—3 所示。

(2)装配图中剖面符号的画法

装配图中相邻两个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必须以不同方向或不同的间隔画出,如图9—3 所示。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装配图中,所有剖视、剖面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间隔须 完全一致。另外,在装配图中,宽度小于或等于2mm的窄剖面区域,可全部涂黑表示,如图9—3中的垫片。

图9—3 规定画法

(3)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及轴、球、手柄、键、连杆等实心零件,若沿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需表明零件的凹槽、键槽、销孔等结构,可用局部剖视表示。如图9—3中所示的轴、螺钉和键均按不剖绘制。为表示轴和齿轮间的键连接关系,采用局部剖视。,2、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

为使装配图能简便、清晰地表达出部件中某些组成部分的形状特征,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以下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1)特殊画法

1)拆卸画法(或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

在装配图的某一视图中,为表达一些重要零件的内、外部形状,可假想拆去一个或几个零件后绘制该视图。如图9—4滑动轴承装配图中,俯视图的右半部即是拆去轴承盖、螺栓等零件后画出的。

图9—5转子油泵的右视图采用的是沿零件结合面剖切画法。2)假想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达与本部件有在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邻零、部件的部分轮廓。如9—5中的主视图,与转子油泵相邻的零件即是用双点画线画出的。

图9—4 滑动轴承装配图

图9—5 转子油泵

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时,也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零件在极限位置处的轮廓。如图9—2微动机构装配图中导杆(10)的运动极限位置。

3)单独表达某个零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主要结构在其他视图中未能表示清楚,而该零件的形状对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的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可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如图9—5转子油泵的B向视图。注意,这种表达方法要在所画视图上方注出该零件及其视图的名称。(2)简化画法

1)在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部件组,可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只需用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如图9—3中的螺钉连接。

2)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拔模斜度、滚花等均可不画。如图9—3中的轴。

(三)装配图的零、部件编号与明细栏

1、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4458.2—1984)

(1)一般规定

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

2)装配图中一个部件可以只编写一个序号;同一装配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只编写一次。3)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要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2)序号的编排方法

1)装配图中编写零、部件序号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如图9—6所示。

图9—6 序号的编写方式 图9—7 指引线画法

2)同一装配图中编写零、部件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3)指引线应自所指部分的可见轮廓引出,并在末端画一圆点。如所指部分轮廓内不便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一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如图9—7所示。

4)指引线可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

5)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9—8所示。6)零件的序号应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序号间隔应可能相等。如图9—2微动机构装配图中所示。

图9—8 公共指引线

2、图中的标题栏及明细栏

(1)标题栏(GB/T10609.1—1989)装配图中标题栏格式与零件图中相同。(2)明细栏(GB/T10609.2—1989)

明细栏按GB/T10609.2—1989规定绘制。如图9—9所示。填写明细栏时要注意以下 问题:

图9—9 标题栏与明细栏

1)序号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填写,如向上延伸位置不够,可在标题栏紧靠左边自下而上延续。

2)备注栏可填写该项的附加说明或其他有关的内容。

四、小结

1、装配图在生产与设计中的作用和装配图的内容。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 篇八

题:

1、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2、断面图的分类

3、剖切位置与标注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2、讲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要求:

1、理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移出断面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断面图的标注 教

具:挂图:“轴的断面图”

教学方法:讲课时需讲清三个问题:

(1)举例说明断面与剖视的区别,防止学生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避免把断面画成剖视;(2)指出断面图的作用和优点;(3)定性地指出断面图的适用范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总结各种剖视图的画法、应用场合和标注,巩固剖视一节的内容,为学习断面图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课题

在上一节,我们重点学习了用剖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但对于某些零件,如种类,断面图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和GB/T4458.6—2002规定了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1、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在某处切断,只画出切断面形状的投影并画上规定的剖面符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为断面。如图6—21所示。

(a)

(b)

(c)

图6—21

断面图的画法

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断面图仅画出机件断面的图形,而剖视图则要画出剖切平面以后的所有部分的投影,如图6—21(c)所示。

(二)断面图的分类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

1、移出断面图

(1)概念

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2)举例

如图6—21(b)所示断面即为移出断面。(3)画法要点 1)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断面上画出剖面符号。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平面的延长线上,必要时也可以画在图纸的适当位置。

2)当剖切平面通过由回转面形成的圆孔、圆锥坑等结构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2所示。

(a)

(b)

图6—22

通过圆孔等回转面的轴线时断面图的画法

3)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回转面,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这样的结构也应按剖视画出,如图6—23所示。

图6—23

断面分离时的画法

2、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轮廓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如图6—24所示的断面即为重合断面。为了使图形清晰,避免与视图中的线条混淆,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画出。当重合断面的轮廓线与视图的轮廓线重合时,仍按视图的轮廓线画出,不应中断,如图6—24(a)所示。

(a)

(b)

(c)

图6—24

重合断面图

(三)剖切位置与标注

1、当移出断面不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如果该移出断面为不对称图形,必须标注剖切符号与带字母的箭头,以表示剖切位置与投影方向,并在断面图上方标出相应的名称“×—×”;如果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因为投影方向不影响断面形状,所以可以省略箭头。

2、当移出断面按照投影关系配置时,不管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或不对称图形,因为投影方向明显,所以可以省略箭头。

3、当移出断面画在剖切位置的延长线上时,如果该移出断面为对称图形,只需用细点划线标明剖切位置,可以不标注剖切符号、箭头和字母;如果该移出断面为不对称图形,则必须标注剖切位置和箭头,但可以省略字母。

移出断面的标注见表6—2。

4.当重合断面为不对称图形时,需标注其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如图6—24(a)所示;当重合断面为对称图形时,一般不必标注,如图6—24(b)所示。

四、小结

1、断面图的概念和应用场合

2、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1、断面图标注的要点

4、断面图的分类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6-3(1)、(2)、(3)、(4)

第三十讲 §6—5 其他表达方法 §6—8 第三角画法简介

题:

1、其他表达方法

2、第三角画法简介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介绍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2、介绍第三角画法

教学要求:

1、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要求达到简单应用的层次

2、了解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异同

教学重点:

1、局部放大图

2、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

3、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

教学难点:用第三角画法实际作图

具:挂图:“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肋板、轮辐的画法”、“均布孔的画法”

教学方法:重点讲解局部放大图、有关肋板和轮辐等结构的画法、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对于其他内容一般介绍,以后章节每遇到一处,再讲解一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断面图的概念和应用场合。

2、断面图的分类——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

3、移出断面的标注要点。

二、引入新课题

机件除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以外,对机件上的一些特殊结构,还可以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三、教学内容

(一)局部放大图

1、概念

机件上某些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的还不够清楚,或不便于标注尺寸时,可将这些部分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这种图称为局部放大图,如图6—25所示。

2、标注

局部放大图必须标注,标注方法是:在视图上画一细实线圆,标明放大部位,在放大图的上方注明所用的比例,即图形大小与实物大小之比(与原图上的比例无关),如果放大图不止一个时,还要用罗马数字编号以示区别。

注意: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大部位的表达方法无关。

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

图6—25

局部放大图

(二)有关肋板、轮辐等结构的画法

1、机件上的肋板、轮辐及薄壁等结构,如纵向剖切都不要画剖面符号,而且用粗实线 将它们与其相邻结构分开,如图6—26所示。

图6—26 肋板的剖视画法

2、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板、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 假想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如图6—27所示。

(a)

(b)

图6—27

均匀分布的肋板、孔的剖切画法

(三)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当机件上具有若干相同结构(齿、槽、孔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结构,其余用细实线相连或标明中心位置,并注明总数,如图6—28所示。

(a)

(b)

图6—28

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四)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

较长的机件(轴、杆、型材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缩短绘制,但必须按原来实长标注尺寸,如图6—29所示。

(a)

(b)

图6—29

较长机件的折断画法

机件断裂边缘常用波浪线画出,圆柱断裂边缘常用花瓣形画出,如图6—30所示。

(a)

(b)

图6—30

圆柱与圆筒的断裂处画法

(五)较小结构的简化画法

机件上较小的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示清楚时,在其它图形中可以简化或省略,如图6—31(a)和图6—31(b)的主视图。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形中的相贯线允许简化,例如用圆弧或直线代替非圆曲线,如图6—31(a)所示。

(a)

(b)

图6—31

较小结构的简化画法

(六)某些结构的示意画法

网状物、编织物或机件上的滚花部分,可在轮廓线附近用细实线示意画出,并标明其具体要求。如图6—32即为滚花的示意画法。

当图形不能充分表达平面时,可以用平面符号(相交细实线)表示,如图6—33所示。如已表达清楚,则可不画平面符号,如图6—31(b)所示。

图6—32 滚花的示意画法

图6—33

平面符号表示法

(七)对称机件的简化画法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对于对称机件的视图可以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如图6—34所示。

图6—34

对称机件的简化画法

(八)允许省略剖面符号的移出断面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零件图中的移出断面,允许省略剖面符号,但剖切位置和断面图的标注,必须按规定的方法标出,如图6—35所示。

图6—35

移出剖面的简化画法

(九)第三角画法简介

我国的工程图样是按正投影法并采用第一角画法绘制的。而有些国家(如英、美等国)的图样是按正投影法并采用第三角画法绘制的。

1、第三角投影法的概念

如图6—42所示,由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组成的投影体系,把空间分成了八各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分角,依次为Ⅰ、Ⅱ、Ⅲ、Ⅳ„„Ⅶ、Ⅷ分角。将机件放在第一分角进行投影,称为第一角画法。而将机件放在第三分角进行投影,称为第三角画法。

图6—42 空间的八个分角

2、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

在于人(观察者)、物(机件)、图(投影面)的位置关系不同。采用第一角画法时,是把投影面放在观察者与物体之间,从投影方向看是“人、图、物”的关系,如图6—43所示。

图6—43

第一角画法原理

而采用第三角画法时,是把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从投影方向看是“人、物、图”的关系,如图6—44所示。投影时就好象隔着“玻璃”看物体,将物体的轮廓形状印在“玻璃”(投影面)上。

图6—44 第三角画法原理

3、第三角投影图的形成

采用第三角画法时,从前面观察物体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前视图;从上面观察物体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顶视图;从右面观察物体在W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右视图。各投影面的展开方法是:V面不动,H面向上旋转90°,W面向右旋转90°,使三投影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6—45(a)所示。展开后三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6—44所示。

采用第三角画法时也可以将物体放在正六面体中,分别从物体的六个方向向各投影面进 行投影,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即在三视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后视图(从后往前看)、左视图(从左往右看)、底视图(从下往上看)。展开后六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6—45(b)所示。

(a)

(b)

图6—45

第三角画法投影面展开及视图的配置

4、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在国际标准中规定,可以采用第一角画法,也可以采用第三角画法。为了区别这两种画法,规定在标题栏中专设的格内用规定的识别符号表示。GB/T14692—1993中规定的识别符号如图6—46所示。

(a)第一角画法用

(b)第三角画法用

图6—46 两种画法的识别符号

四、小结

1、局部放大图、各种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2、第三角投影法的概念、第三角投影图的形成、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6-2(1)、(2)

第三十一讲 §6—7 机件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

题:

1、机件各种表达方法小结

2、表达方法选用原则

3、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例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

1、总结机件各种表达方法

2、举实例说明如何选择机件的表达方案

教学要求:会将各种表达方法综合运用到读图和绘图中去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法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法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

具:模型:“阀体”;挂图:“阀体表达方案”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运用具有多种表达方法的典型机件挂图,带领学生从视图、形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不知定量的课后习题,来锻炼学生独立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局部放大图、各种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2、复习第三角画法的有关知识。

二、引入新课题

本章介绍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及一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这些表达方法在表达机件时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对于一个机件,应根据其具体结构选择使用,以达到用少量简练的图形,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形状的目的。

本次课以阀体的表达方案为例,从中学习表达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分析比较复杂图样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机件各种表达方法小结

本章介绍了视图、剖视、断面的画法、应用范围及标注方法,归纳于表6-3中。讲课时参照表6-3讲解。

(二)选用原则

实际绘图时,各种表达方法应根据机件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在选择表达机件的图样时,首先应考虑看图方便,并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用较少的图形,把机件的结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这一原则下,还要注意所选用的每个图形,它既要有各图形自身明确的表达内容,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综合运用举例

讲课时以图6—40所示的阀体的表达方案为例,说明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

图6—40

阀体的表达方案

1、图形分析

阀体的表达方案共有五个图形:两个基本视图(全剖主视图“B—B”、全剖俯视图“A—A”)、一个局部视图(“D”向)、一个局部剖视图(“C—C”)和一个斜剖的全剖视图(“E—E旋转”)。

主视图“B—B”是采用旋转剖画出的全剖视图,表达阀体的内部结构形状;俯视图“A—A”是采用阶梯剖画出的全剖视图,着重表达左、右管道的相对位置,还表达了下连接板的外形及4×φ5小孔的位置。

“C—C” 局部剖视图,表达左端管连接板的外形及其上4×φ4孔的大小和相对位置;“D”向局部视图,相当于俯视图的补充,表达了上连接板的外形及其上4×φ6孔的大小和位置。

因右端管与正投影面倾斜45°,所以采用斜剖画出“E—E”全剖视图,以表达右连接 板的形状。

2、形体分析

由图形分析中可见,阀体的构成大体可分为管体、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左连接板、右连接板等五个部分。

管体的内外形状通过主、俯视图已表达清楚,它是由中间一个外径为

36、内径为24的竖管,左边一个距底面

54、外径为

24、内径为12的横管,右边一个距底面30、外径为

24、内径为

12、向前方倾斜45°的横管三部分组合而成。三段管子的内径互相连通,形成有四个通口的管件。

阀体的上、下、左、右四块连接板形状大小各异,这可以分别由主视图以外的四个图形看清它们的轮廓,它们的厚度为8。

通过分析形体,想象出各部分的空间形状,再按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起来,便可想象出阀体的整体形状。

四、小结

总结例题中阀体的表达方案的特点,从而推广到对于一般机件如何确定表达方案,总的原则是根据机件的特点,灵活选用表达方法,用较少的图形,将机件的内、外结构表达清楚。

五、布置作业

上一篇:2017家长会活动方案下一篇: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