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2024-10-01

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通用7篇)

1.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一

文章标题:在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县人民跨入“十一五”,朝着“跻身中部十强县”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的关键时刻,县委决定召开一次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刚才,卫华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县去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并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会上还对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作

出特殊贡献的企业和企业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请同志们按照卫华同志提出的工作要求,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同时,我也要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一切为望城工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望城县委、县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就是望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我们现有的工业经济基础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为望城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作用?第二个问题,就是望城处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的举措和办法在哪里?做为省会长沙近郊县,如何率先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和“三农”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县人民的全面小康问题?当前最突出的就是怎样解决好望城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大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发展问题怎样解决。坦率地跟同志们讲,现在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最集中、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么三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应该说,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那就是大力发展望城工业经。而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工业企业运行的要求,发动各级政府的行政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引导、培育和规范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由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兴县,园区兴工”的发展方针。现在看来,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全部任务就是要扎扎实实地贯彻好、落实好这个方针,没有别的诀窍。发展工业经济,要讲的道理很多,比如要加快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配套等等,但千言万语只有一条,那就是全党上下、全县上下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精力和力量,推动望城工业经济扎实有效地大步向前发展。下面,我再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要卧薪尝胆

这几年望城经济社会发展快不快?很快!值不值得全体望城干部和人民骄傲?值得!但是面对这样一种发展的态势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全县上下已经滋生了某种程度上的自满、知足情绪,这种情绪十分可怕。我们经常扳着手指来算帐,从工业项目上来讲,我们有长沙电厂、黑麋峰电站、晟通科技,无时无刻不在算这笔帐,但这三个项目目前都还在建设当中。我们还有一些工业企业的厂长小富即安,不敢于、不善于参与同行业的市场竞争。这样一些现象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站稳脚跟、致立发展,满足了,自己跟自己比总觉得了不得,所以我们夸夸其谈得的多了,埋头实干的少了。前些天,梅书记在市里面的干部会上讲,长沙全市的各级干部都开始有这种现状,因为经过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长沙确实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跟同志们讲,望城一切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望城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基础、经济实力包括工业经济实力都十分地脆弱,区域性的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形成,尽管我们在全省排名已经进入了前三强,但这与采用的评价指标有关。目前,采用的评价指标只有两项:一项是GDP,一项是财政收入,这两项指标又各分两项:一项是总量,一项是人均,各占25的比例,我们因为人口少,人均占了便宜,总量大家都清楚,而就在这几项指标当中,里面有没有水分,我们自己也心中有数。在城市建设上,去年我们修了三条路,由此就觉得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其实,我认为这只是拉开了望城县城建设的序幕,过去,我们欠帐太多了,现在只是在补帐。总之,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去克服的困难还很大,面对这样一种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局面,全县各级干部只有一条,那就是要卧薪尝胆,来不得半点骄傲和自满。

一是要承认差距。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差距;面对差距,不丧失信心是最重要的,但不能盲目自信,盲目自信就是骄傲。在工业经济问题上,我们要承认望城这几年发展确实很快,但也要看到与其他兄弟县(市)的差距。江苏昆山市在1979年,财政收入只有3400万,最初也是一个农业大县,但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县域经济实力发生了根本变化,到了2004年,财政收入达80多个亿,在第五届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处于第二位。长沙县同我们本是一家,我们县是从它那里分出来的,由于经开区这几年的快速健康发展,长沙县2004年财政收入已突破15个亿,工业总产值突破280个亿,过亿元的企业到2005年止有25家,按照现在发展的势头,预计3年后,通过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培育,将实现过百亿元的企业1家,过50亿无的企业3家,过亿元的企业35家。而我们望城到目前为止,就工业企业的大而言,到去年为止,过十亿元的只有旺旺一家,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是156家,工业总产值去年才开始突破100个亿。由于未来区域的经济竞争是公平的竞争、同一个时间段上的竞争,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基础较差,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处于劣势,因为优质资源和市场只会向率先发展的地区和基础好的地区倾斜,不可能去照顾差的地区,资源和市场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市场竞争就是

这么不讲情面。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唯一的办法只有承认差距,卧薪尝胆,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脚踏实地的一件一件事情干,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一个项目去抓,一个一个工厂企业去培育。

二是要埋头实干。现在我跟同志们讲,这几年望城招商引资形式好不好?很好,但是我们最近走了一圈,我开始有些紧张了,冒虚汗了,为什么冒虚汗呢?最近这几年签约的是越来越多,因为望城离长沙市近,几条道路接通以后,成为了各方投资相争的投资热土,这里面也不乏有一些是到望城圈地生财的,但也确突出到望城来发展一番事业了,是这样的,但是中有圈地生财了,所以希望我们望城县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项目的引资能力,但不管怎么样,这几年的形势总体是好的,签约越来越多,但落地的并不多,签约10个,能落地开工建设6-8个,我看都是正常的,但不能反过来,签约10个,落地一两个,八个不签约,就不正常了,今天签好,两年来清理闲置用地,你说我们在做什么?这边大张旗鼓,张灯结彩搞签约,这是我们各级干部埋头苦干,做群众工作搞拆迁,那边把围堵一起,然后就找不到人了,几年不开工,几年不达产,你说效益在哪里?它不仅没有效益,而且制约了这个地方的发展,把一块地圈到在这个地方,这种情况务必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今年开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明确责任,采取人盯项目的原则,全面清理县里的活动,不能够开工的,没有能力开工的,及有产圈地的,一律依法坚决收回土地,重新进行招商,最近我到坪塘看了,各乡镇要向坪塘学习,请各乡镇的党委书记带队到坪塘去参观学习,坪塘原来是我县的一个工业重镇,有一定的基础。近几年来,两平方公里外侨15个工业规模企业,全部建设。今年,全部要达产,没有看到坪塘人到我这里来,我当县长也好,当书记也好,到我这里来炫耀过自己,我是那天陪克保书记到望城视察,为什么到坪塘去呢?因为梅书记引商星组团来得太多,而我们这里没有新开工的工业企业,他说要新开工了,不能老来看旺旺,年年看旺旺,明看旺旺,看得旺旺都烦燥了,难接待呀!所以我们到坪塘去看一看,我们感到很兴奋。两年来,镇有22个工业企业,新增15个规模工业企业,去年,我们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个,而我们有的地方签约不少,所以我当时讲,我在问一个问题,我在怀疑一件事情,是不是由于这个项目本身没把握好或者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务实推动,或者甚至是我们在欠善客的预付款在用,资金围转不过来,没钱用,没钱用,我们就谈过项目,你给我预付100万,我搞得钱过目子,这三种情况任何一种都非常可怕,但愿不是如此,但愿却是由于许多客观原因,我们现在不去追究它,全县上下从现在开始,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着一切活动清理,一切活动项目的启动来做工作,所以现在我跟同志们讲句实话,招了些活动到我们那里去签字,我都不能那样地很随意地去签约,签了那么多,为什么就没有启动,所以要跟同志们讲,对望城来说,在致立于发展问题上,在致立于工业经济发展问题上,要卧薪尝胆,坦实干,而不得到处张扬,不要去,而要务实功,不要取得一些成绩,就沾沾自喜,有了一点进步,就到处宣扬,我们不要这些东西,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去,去埋头推动望城各项工作的发展,不要今天招低给我搞过头,明天又有人来参观学习,我们搞得应接不,我不搞这种接待。

第二句话,要浓厚氛围

我们现在感觉到,在县县范围内,大办工业的氛围还不浓厚,头热,领导着急,厂长焦急,还是很多同志急在心里,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行政主导型的社会,坐在这里的工业厂长,他们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可以成为一个企业家,放在我们这种体制的国家里面,他没有地方、政府的引导、支持,他成不了企业家,因这你是一个行政主导型社会,稀缺的行政资源进各地集中在行政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手里,社会转型还没有完成,完全的市场竞争距离还相差很远,而是我还可以坦然地讲,中国永远是一个行政主导型社会,尽管搞市场经济,但关键是搞社会市场经济,因此,发挥各级行政部门和行政官员,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这就要要求我们全体公务人员形成一股浓厚的关注工业、服务工业、支持工业的氛围,要做到这一点。

一是要熟悉工业。我们各级官员不了解,不熟悉东西,就是瞎指挥,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就容易盲目干抒,不熟悉,不了解,就没有感情,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去支持它,要熟悉工业的问题前面讲解决三大问题也好,它是之一句话,是我们推进望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必须走这一步,总结来总结去,还是要这么干,要熟悉工业企业的运行,现在我们有些工业企业在因为发生变化以后,不同的季节和时期,要扩大生产规模,运行。要赢得政府包括垂直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而我们有些同志只按照政府部门自己的规矩办事,不了解企业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它有它的特殊要求,我们始终不能灵活地改变自己的规矩来服务于企业,反过来要企业适应于我们行政部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让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的,所以熟悉企业以后,在这个前提下,要了解它,我们才能做到

二是要服务企业。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在哪里,一个最可怕的事情在哪里?就是我们始终还没有在全社会真正意义形成一种尊重纳税人的社会氛围,包括我在内,在台上,台下的公务人员都是纳税人养活的,从这个方面讲,需要我们各级各部门把手中的全部权力,用在为纳税人提供最佳的、最便捷的服务上。因此,我们必须以他们为中心来改变我们的规矩,而不是相反,现在有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一般工作人员企业去索、拿、卡、要,这种情况在望城仍是存在,有的单位、部门还比较严重地存在。上次我陪吴志雄书记到一个企业去,企业就反映这个问题,但当我们去问他引导底且哪一个部门,也不用说哪一个人,随你怎么讲,他都不肯告诉你,因为他担心市委书记、县委书记走了,他不可能天天来讲你,天天跟我打交道的是哪样一些有行政执法权力的具体从事执法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不敢讲,连哪个部门都不敢讲,只是叫若连天,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现在还发现不了,但我认为共产党人最怕认真二条,只要认真,这种情况一定能够发现,发现一起,一定要从重从严查处一起,恐怕才会有些效果,所以熟悉工业就要服务企业。

三是要关爱厂长。现在有些东西有点不正常,跟厂长经理打交道一般我们希望这是一种正常的交往,在坐的各位厂长经理,你们要强压积极人的意识,强压积极人的有两条,一是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二是我是社会的贡献者,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我纳了税,所以我要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意见和要求,这是对自己正确的,也是诉,因此,我们讲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关心、关爱我们的厂长经理,但是现在有一种问题,要消除这种思想障碍,认为我们的干部跟厂长、经理打交道,就认为里面有猫腻,这种认识障碍了行政官员与厂长经理的正常接触,我们讲的要拉这种正常的这种关系,里面有没有猫腻,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厂长,在于公务人员。你公务人员真正做到了为企业服务,真心实意为谟发展而履职,你做到了两袖清风,企业不会粘着你硬要给你搞个什么名堂,所以必须要保护好公务人员、厂长经理与官员正常关系,要关爱他们,交朋友;另一方面,是否正常决定于我们的公务人员要有不正常,相处的是公务人员,同时,要在望城培育一批熟悉工业企业运行的企业家,这个很重要。政府要加强培训,这次政协 县委组织一批企业家去参观学习,后来我一看,我就签字,政府来担台,企业要这个自愿,但预制去考究学习,同时,政府、公务人员还要关心我们厂长、经理在管理工厂过租当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实际困难。比如,上次克保书记到望城来,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我感触非常深,讲了一个什么例子呢?就是 通科技落产望城,这个老板是五菱公司,因为它投资战线铺 很长,到处都有项目,在望城就有三具项目,一个是黑麋峰电站,一个是湘江水利枢纽工程,再一个就是 通科技,尤其投资100余个亿,它在全县还有很多项目投资。因此,资金严重不足,它们投资通科技向省、市、政府表态以后,不如意是 找市里向领导来讲这个困难,而自己又解决了这个难。当时,梅书记很关注通科技这个项目,就不放心,为了了解它进展如何,主动打电话给李总,在交谈过程中,李总讲了他手中没有钱,如果不能迅速解决融资问题,那么在望城这个项目又是只把地平推产,又会要担误下去,他没办法建设,没钱啦!到处都铺了,越铺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梅书记当即召开会议,在从长沙市市政建设的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中调出45个亿的贷款给通科技,就破解了这个难题,所以通科技就跟国外的设备供应商签订协议,今年11月份的各到岸,这里的建设在加快,这就给我们一个想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的企业家或厂长不得来打你,你过问一下,关心一下,有些话他就跟你讲了,嗲可以利用你手中拥有的行政资源,帮他解决些困难,他有些困难,不是他这个厂长所能解决了的,所以我们要熟悉工业、服务企业、关爱厂长。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各级各部门不能抓工厂厂长的要求等国于共产党的各级官员的要求。最近我们在整顿机关干部作风,我们对机关干部的要求、共产党员的要求,那是一个层次,那必须严格,也是对公职人员掌握的公共权力的必要要求,对厂长、经理你要引导好、规模好,但是要求不完全一致。比如不准机关干部打牌、赌博,当然厂长、经理也不能赌博,但是有时候我们一些老板在为了业务往来,打打牌或者是它现在阶段的一些活动,我们的行政执法部门不能等同于跟公务人员一样要求,我的意思就是不能把先进性要求当成是普遍性要求,我们过去有这种思维方式,一讲劳动模范、希望全国13亿人口都是劳动模范,那可能吗?全县上下要关心工业、关注工业、支持工业、服务工业这样一种好的活动氛围。

第三句话,要落实举措

我们要搞的事情很多,要讲的事情也很多,我这里,讲这么几条。

第一,要突出工业园区建设。这里要搭建一个载体,在这里我重点讲一个问题,就是要大力引导、培育和扶持乡镇发展工业小区,可以让食品基地带动其他各个小园的发展,但是现园和食品工业基地不得与乡镇合并,要放手让乡镇发展,在规划、土地上要向这些乡镇倾斜与支持。把集镇建设中心镇的建设和工业小区的建设统一规划起来,一并起来,一并实施,因为城镇是没有工业在做支撑,没有产业来支撑,最后就会落入“概念”就会是一个“空壳”,所以各个乡镇都应该谋划这件事情,从规划抓起,但是有的同志跟我讲,我最近也是在思考湖区乡镇怎么办?但不是湖南区乡镇发展工业?我看不是说湖区乡镇不能发展工业,问题是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比如说,农产品加工业,乡镇党委换届以后,我们的书记、乡镇长们能不能分头到江浙一带考察学习,他们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我们没有走过的一条道路,要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不光是学习,有的还可以利用我们这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与他们进行合作。我们现在还得要在发展工业小区,寻求与对事企业合作上,或者是资金,或者是加工,或者是它的品牌进入市场等多种形式,发展小商品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先得要形成一种突破,这件事情一定要请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们认真地谋划好。今年每个乡镇能不能有所突破,比如说,东城卞可以大步发展珍珠养殖,现在已经突破了一万亩,但是我们出的都是珍珠养殖的初级产品,但浙江人都把整个中国的珍珠加工业全部垄断了,常德市珍珠养殖业突破了30万亩,但加工这一块也是浙江人垄断了,所以我们湖南怎么得了?我们读的是低级初级产品,再比如,莲花、雨敞坪不过是在一点矿藏资源,每一吨收几块钱管理费,大家能够进点小 了,喝点小酒就满足了,但你难道不心疼,要从加工上面担开,我们丁字那么多麻石加工,但是资源浪费严重,高档产品出不来,因为它本身资源就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与我们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引导、服务、规范的积极作用也是有关系的。总之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各个乡镇来认真地琢磨研究,因为这次财政体制做出了调整,你得培植财源,发展经济,你得想办法,县里给你们一些支持,包括2010年的土地利用规范都给了各个乡镇实质性地地,相配套的给予乡镇工业小区发展的相关政策,由研究出台这样的政策,大力支持乡镇工业小区的发展。

第二,要突出工业企业培育。对现有工业企业的培育,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实行具体怎么改造是企业家决策的事情,我讲了县政府怎么来引导和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今年我们安排了600万的配套技改资金来扶持产业,以后逐年还要不断地增加,主要用于工业企业的技改,降低工业的企业,实施技改的成本,调动 积极性,因为如果技术改造跟不上,我们就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掉。这里面我们的三环颜料、海旭实业都注重技术改造,新增的工业企业,在这块要进行突破,来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切实地解决好工业企业运行过程当中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要畅通金融部门对企业发展的支持问题,我们现在有两个办法来做,一个办法是每年的银企洽谈会,这个洽谈会到底效果怎么样?我现在不是很清楚,落实情况怎么样?这里银企双方的事,政府搭过桥,做好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引导金融部门,关注企业,支持企业。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县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和公司运作不正常,作用发挥不够,要迅速调整和改善,切实地发近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已经落户的本土企业担贷,金融服务,有的时候,一块钱难倒英雄好汉,他那个产品启动以后,资金没有回拢,形成一个“三角屋”链,他的回拢资金有一个周期,需要流动资金来解决一点紧张,的原料,中击部的市场,不能尽快报动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就可能错失市场良机,金融这块还是有空间,我们要研究一个问题,金融这一块的有借贷空间和积极性,企业这一块有资金短缺和要求,但是他们之间为什么谈不了恋爱,结不了婚呢?问题出在哪里,各自都有责任,但是我们不能够要求金融部门,他们自己在进行,贷款补费也在改革,商业在改革以后,它是一个企业也在承担着风险,所以仔要避风险,对项目进行筛选,我们企业这一块要有个项目的准备,你不能贷款就搞接待,搞其他名堂,提出贷款要求金融部门的要求,但是我现在关注了县政府在这中间应该发挥好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促进银行对企业的了解,调动银行,加大对企业项目的指导,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作用,降低企业借贷资金的成本,政府应该是大有作为的,而且应该发挥作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都要认真研究我们每一个落户在望城的工业企业在这行过程当中的各个不同的具体的问题和矛盾。我讲的是普遍性问题,不要老是去指责,不要一进去就是指手划脚,那厂长、经理不来见你,你这个小阎王就不得了,我跟同志们讲,我们要云指导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但是你不管望城县多大的干部到企业去,都不能强制性要求企业一把手来见你,要想到工厂的厂长他管理一个企业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事企业管理,甚至比我当这个县委书记还难,他时常在走钢丝,在竞争漩涡中拼搏,真正把企业管理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有时候不敢到企业去,说良心话,就是怕影响和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因为你来了,人家要礼节性地接待你,但他可能今天要出差或者今天恰恰是跟人家谈一批合同,要为企业服务,各个企业有不同困难,有的金问题,有的是周边环境总是,要依法对企业进行调查处理,我们有六项制度,实行这六项制度,我看就好,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是“首问不罚”制,现在我们习惯性地耍,一有问题既不告诉人家问题出在哪里,也不告诉人家怎么改进问题,三不给人家纠正改进的时间过程,先罚款再说,你这样的执法,这样的当干部,不会当呢?所以广东人讲,你没出息,就去当干部,干部太容易当同,如果都这样当干部,哪有不容易“首问不罚”的问题,就是你第一次来了解情况,必须告诉企业问题存在哪里,怎么改正,给人家纠正时间,不能一来就罚款,今天,优化办的也来了,要严格这六项制度,不能动不动就要厂长经理来给见面,跟你汇报,那不行,要尊重企业的规矩、制度,那个企业要求我们进厂房要登记,你就得登记,你要服从规矩。

第六,要突出传统工业发展。望城有一些品牌,原来有市场,现在也还有需求的这些产品已经不行了,走向没落,我们研究过几年,中有些起色,但变化不大,一个是黄金园粉丝,丁字湾麻石,乌山制钉,现在制钉价值不高,大家生产没有积极性,还有铜官陶瓷,现在铜官陶瓷,还在铜官镇做那个手工工艺陶,全铜官现在做这个的只有一个老板,一个小作坊,但是现在湖南师大还有湖南的一些轻工业学校,许多学生都在帮他做,学校把它做为一实习基地,但是厂房很小,挤不开几个人,太不可惜了,这个老板参加过国际比赛还得过奖回来了,那天我匀开一个铜官窑保护工作会议,把他请来了,他讲得特别好,也很有感情,现望城县做手工陶艺的只有他一个作坊式在做,后来我就想,铜官古镇改造,政府拿点钱请他做师傅培训一批手工陶艺者,不要把这个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丢掉了,政府要研究一个政策办法,做出一条铜官手艺陶瓷一条街,把旅游业、小工业产品、传统手工艺结合起来,与旧城改造结合起来,与铜官窑的开发性保护和保护性开发结合起来,还有我们靖港的布鞋,过去我在调研,他们跟我讲,原来望城靖港布鞋是中国的一个品牌,布鞋,回来看见望城靖港望江楼的品牌布鞋,现在,那天我问梅书记,他讲现在枪他是双布鞋是600多块钱,长沙市是多少,我不清楚,现在这个布鞋已经没人做了,不知道这个工还在不在,他是一个手工,很式了,实质式的在做,我们帮他们打道销售渠道,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引导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发展手工作方式的也是,他没有污染,农民企业富裕起来呢?天工不富,不能让他去打牌,搞天合集去信迷信,他有钱还是愿意赚的,但是销售渠道怎么解决,起动资金怎么解决?怎么恢复和培育这个品牌?各个乡镇都应该去挖掘、研究、扶持、规范来发展我们望城的传统产业,现在我很担心,有一个东西没有了,就是我们靖港香干已经没有了,那个靖港香干就是不一样,所以爱望城就是要爱望城的传统,优秀的文化,挖掘它、培育它,是我们的一项工作,发展传统工业是好的,有的时候,不要认为高科技企业就怎么怎么了不得,发展高科技企业是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优厚的配套能力的,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发展高科技的,长沙的高科技发展开发区里面也不不都是高科技企业,所以发展一些市场竞争力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传统产业是发展望城工业当中仍然是一篇重要的课题,而且传统产业往往又是劳动密集型的,就能够地较好的解决怎么实现全民全面小康,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问题。

同志们,发展工业经济要做的问题很多,必须依靠全县上下,包括工业县的各位厂长经理们的共同努力,但是我我们为望城工业经济的发展能够真正地沉不下心去,脚踏实地,卧薪偿胆,发挥各息的职能作用,为工业企业办实事,为工业经济发展办实事,促进我县工业经济稳步的、有利地、健康地、长效地发,我讲了就这么条,谢谢大家!

《在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欢迎阅读在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二

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了财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明确指出:要总结经验做法, 把握工作重点, 继续探索创新。要进一步发挥好财政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 加大财政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要把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实施增收减支相关政策时都应让群众在就业、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方面受益。要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 规范完善预算制度。

一、去年财政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受到冲击最严重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 各级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 坚决贯彻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 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 克服困难, 抢抓机遇, 开拓进取, 狠抓落实, 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在此基础上, 各级财税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大力推动自身改革与发展, 切实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积极组织收入, 努力争取中央支持, 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全力保障重点支出, 全面实现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 财政收支任务圆满完成

2009年, 各级财税部门协调配合, 强化执行分析, 落实征管责任, 实行重点税源动态监控, 推进依法治税, 加大稽查力度, 优化纳税服务, 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 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 保证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6.7亿元, 完成汇总预算的111%, 同比增长20.9%。其中省级收入109.3亿元, 完成预算的105.7%, 同比增长23.3%;市县收入177.4亿元, 完成预算的114.4%, 增长21.3%。大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04亿元, 完成计划的108.2%, 增长36.6%。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支出管理, 优化支出结构,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加快预算下达, 加强资金调度, 及时拨付资金,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全省财政支出实现1245.6亿元, 比上年增支280亿元, 增长29%, 其中省级支出269.9亿元, 增长27.7%;市县支出975.7亿元, 增长29.4%。农林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等支出增幅分别达到47.3%、24.2%、49.2%、30%、75.2%。累计下达资金236.5亿元, 有力地支持了灾后重建工作。12件27项实事顺利推进, 省级共下达资金61.5亿元, 比年初预算增加13.3亿元。

(二) 争取中央支持成效明显

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国家投资取向, 积极汇报, 主动对接, 努力争取支持。当年, 中央下达我省各类补助达到885亿元, 增长24%。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司法经费保障、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政策起步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乡村公益性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列入国家试点范围。白银、玉门两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加大了补助力度。继宕昌、夏河、岷县等23个县之后, 又有一批县有望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扶持范围。《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 省上当年下达市县补助799亿元, 增长25%, 有效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 保证了工资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重点支出需要, 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支持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 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落实

着力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及时拨付中央扩大内需投资116亿元, 争取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5亿元, 募集中期票据资金100亿元、地震灾区农户重建住房贷款32亿元, 积极落实配套资金, 加大对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 支持铁路、公路、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 保证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争取国外贷款项目11个, 资金6.7亿美元, 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安排资金2.1亿元, 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室、创新服务计划等项目。下达奖补资金4.6亿元, 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支持城镇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落实资金12.4亿元,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检测和防治。筹措资金6.5亿元, 支持兰州通用机器厂、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等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拨付资金2.5亿元, 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办理退税7亿元, 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补助资金1亿元, 支持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落实扩大消费政策。落实增值税转型、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取消或停征收费项目等税费减免政策, 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28亿元。下达资金3.3亿元, 完善操作办法, 保证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府补贴的及时兑付。下拨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1.2亿元, 有效降低了石油价格变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四) “三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级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道路建设等方面支出212.9亿元, 比上年增加40.5亿元, 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位资金25.7亿元, 提高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补助标准, 扩大了补贴品种和范围。下达资金24.6亿元, 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扶持政策。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 筹集资金5亿多元, 支持旱作农业、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达到5.5亿元, 加大对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投入资金8.3亿元, 解决了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筹集资金10.9亿元, 新建农村沼气用户40.2万户。到位资金28.6亿元, 支持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资金19.6亿元, 加强整村推进、劳动力输转培训等扶贫项目建设, 努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拨付资金10.1亿元, 支持自然灾害救助、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动物防疫和防汛抗旱工作。拨付资金1.1亿元, 实施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下达资金2.1亿元, 着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 在7个县试点基础上, 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拨付资金17.8亿元, 建设农村公路5500多公里。

(五)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9.7亿元, 比上年增加46亿元。拨付资金38亿元, 提高城市、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 保障人数达到353万人, 实现了应保尽保。拨付资金27.3亿元, 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拨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亿元, 帮助解决特困人员的看病就医问题。补助资金10.5亿元, 有效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岗位补贴等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安排资金2亿元, 解决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就业问题, 招录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充实农村中小学和乡镇卫生院力量。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等措施,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稳定就业形势。城市保障性住房支出达到22.8亿元, 11.8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政府廉租房租赁补贴, 1.2万困难户直接入住了新建廉租住房。省级安排资金41亿元, 支持推进灾后农民住房重建、农村危旧房以及国有林区棚户区、贫困残疾人危旧房改造工程。拨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6亿元, 帮助20万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下达资金1.1亿元, 提高街道办事处、社区经费补助标准, 实施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 在1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全省医疗卫生支出87亿元, 比上年增加28.7亿元。落实新农合补助资金14.8亿元, 提高报销比例, 参合农民达到1907万人。拨付资金6.1亿元,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达到3.3亿元, 扩大了覆盖面, 提高了报销比例。筹集资金0.5亿元, 切实保障甲型H1N1流感防控所需资金, 积极支持疫情应急处置。安排资金0.5亿元, 基本完成了5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施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提高省直机关离休人员住院定额结算标准, 规范离休人员医疗费管理。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省教育支出205.2亿元, 增加37.2亿元。拨付资金9.8亿元, 实施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增加寄宿生14.1万人。下达资金5.3亿元, 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顺利推进。安排资金26.6亿元, 继续巩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累计下达资金19.6亿元, 其中当年4.4亿元, 基本完成了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下达资金1.8亿元,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部分减免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学费, 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实行公用经费以奖代补政策。安排资金1.8亿元, 支持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博士点以及学科实验室等项目建设。

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力度。文体传媒支出24.2亿元, 比上年增加4.8亿元。安排资金3.1亿元, 推进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等农村重点文化工程, 继续扩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范围。拨付资金11亿元, 支持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

同时, 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平稳实施, 分类保障政策全面落实, 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公共安全支出57.4亿元, 比上年增加12.1亿元。

(六)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税收制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顺利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了以税收筹集公路发展资金、调控能源消费的新机制。调整完善了省对市州及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 直管县数达到41个。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改革,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一册明、一折统”惠农补贴发放方式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向县级推进, 综合预算编制不断强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市州及省管县深入实施, 在省级垂管系统全面推进。公务卡应用范围继续扩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稳步展开。政府采购规模达到50亿元, 增长45.3%。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及资产处置办法出台, 管理机制得到加强。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有效发挥, 省级完成评审核查项目667项, 评审投资额达到15.8亿元。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查出“小金库”584个, 涉及金额9431万元, 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组织开展了扩大内需政策落实、灾后重建、土地整理、化解“普九”债务等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履行会计监管职能, 对1470户企事业单位、6家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党建工作、人事管理、干部培训、机关作风和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会计资格评价、注册会计师管理、老干部、工青妇、财政科研、新闻宣传、后勤服务等工作, 也取得了新进展。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 是各市州、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是广大财税、财务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厅党组,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市州、各部门领导和同志们, 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斗在全省财政、财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 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投入需求不断增加, 各级财政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加大。二是受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影响, 税收收入增长的基础很不稳固, 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政策性、一次性收入所占比重较大。三是财政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管理不够科学精细, 支出的时效性、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历史欠账多, 政府性债务不断积累, 总额已达到1300多亿元, 潜在的财政风险加大。五是部分市县和部门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 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财政监督的深度、广度、力度不够。六是干部队伍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的要求, 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 我们要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更加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准确把握形势, 科学谋划, 统筹安排, 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一) 今年的经济财政形势

科学判断形势, 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充分认清今年的经济财政形势, 对于积极稳妥安排好预算, 扎实有效做好各项财政财务工作意义重大。从国内看, 2010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 以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还有一定空间。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 自主创新积极推进, 经济发展的活力继续增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较好基础。另一方面, 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弱, 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然滞后;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从省内看, 全球经济初步回暖和国内经济整体向好, 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基本稳定, 为我省扩大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 为我省加快改善民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稳固。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省情决定了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工业“两高一资”重型化结构对能源、原材料依赖性强, 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短期内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中央投资预期过大, 地方配套能力弱的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

从财政看, 预计2010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收入方面, 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拉动内需, 扩大投入, 将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我省目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也为今年经济财政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 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仍将是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去年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政策新增大口径财政收入93亿元, 加大了收入基数, 增加了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的难度。同时, 由于今年中央收入预算增幅只安排了6%, 预计对地方的财力性补助增幅不会太大。支出方面, 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基数大、刚性强, 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大“三农”投入, 落实为民办实事措施,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司法经费保障等改革, 都需要财政增加大量投入。

总体看, 我省经济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 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 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进一步增强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各种困难和挑战, 绝不可盲目乐观, 不能把经济的“回升向好”看作是“根本好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保增长的同时, 更加注重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努力保证收支预算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 今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2010年全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继续推进财税制度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大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 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积极推进绩效考评,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 今年财政工作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继续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同时, 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 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重要抓手, 多渠道筹措资金, 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基础上。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认真落实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 依托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 支持形成以兰州白银为中心、陇东和河西为两翼的三大区域增长极, 进一步扩展经济发展空间, 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继续支持扩大出口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完善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财力配置, 集中财力办大事, 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同时,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 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 重在加强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四是着力深化财税改革, 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财税宏观调控政策,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同时, 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注重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引导民间投资, 调动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五是着力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切实提高理财水平。把深化财税改革与强化财政管理结合起来, 树立公共财政理念, 认真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 注重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 推动财政管理上台阶上水平, 保障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

(三) 今年的预算安排

全省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基本思路是:收入预算安排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和非税收入因素, 实事求是、积极稳妥, 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相适应;支出预算安排处理好保障运转、改善民生和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根据上述思路, 今年收入按增长12%安排, 全省地方收入代编预算为321亿元, 大口径财政收入任务暂定为6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加上预计中央财力性补助等收入, 全省财力可达到796亿元, 再加上预计中央专项补助和上年结转, 财政支出预算将达到1400亿元。

今年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确定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10%, 财政收入增幅为12%, 这是在认真分析经济形势, 充分考虑国家财税政策和物价变化基础上做出的安排。今年我省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 特别是围绕6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陇东煤电化工、嘉峪关钢铁生产、金昌镍铜钴生产等大型工业基地加快建设, 以铁路、公路、机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紧实施, 今年固定资产增幅将达到30%, 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培育壮大, 这些将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从近年执行情况来看, 财政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7年地方收入、大口径收入增幅分别达到35.2%和32.9%, 2008年达到38.8%和20.2%, 去年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因此, 12%的增长目标是符合实际的, 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2010年预算收入增幅安排虽然较高, 但是支出压力依然很大, 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从省级预算安排情况看, 基本做到了人员经费足额安排, 公用经费根据中央和省上要求分项目、按比例做了压减, 为民办实事资金全面落实, 改革政策等重点支出尽力保障, 农林水、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支出增幅分别达到18.8%、23.3%、16.6%、27.4%和60.7%;企业改革、循环经济、中小企业、六大产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等专项安排9亿多元, 增长80%以上;基本建设资金及重点项目前期费安排7.6亿元, 增长36%。这样安排后, 财力缺口达20多亿元, 铁路、公路、机场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 还要通过争取中央补助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安排。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16件29项为民办实事事项, 省级共安排资金42亿元, 其中当年新增21亿元。市县在确定办实事事项时, 也要量力而行, 与省上政策相衔接, 优先安排省上确定办实事项目的配套资金, 要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重点支出的需要, 不能把基本支出甩在预算盘子之外。

三、2010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已经明确, 关键是要抓落实,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 发挥职能, 增加投入, 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支持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努力改善我省基础设施条件, 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全面贯彻“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 支持实施工业强省和6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促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电子信息和轻纺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效应, 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投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加快推进重点财源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 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 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扶持力度, 支持重点企业、税源大户、骨干企业加快发展。落实结构性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 巩固增值税转型以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成果, 认真清理收费项目, 坚决取缔乱收费, 切实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扩大补贴范围, 增加补贴品种, 提高补贴标准, 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支持“农超对接”, 推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繁荣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同时, 继续落实企业分离办社会各项政策, 争取完成省属及省属下划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生产, 扩大出口。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筹措资金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投入。

(二) 强化征管, 厉行节约, 确保完成收支目标任务

切实加强收入征管。坚持依法治税, 做到应收尽收、不征过头税, 坚决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支持税务部门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行业的跟踪调研, 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 密切关注税源变化, 提高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加大税务稽查和税收专项检查力度, 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认真执行《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深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努力做好非税收入监缴工作。加大对国有股权出让收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两权”价款收入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让收入监缴力度, 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 要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应实行专户管理的, 也要纳入部门预算, 确保应收尽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切实将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依法收缴入库,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 理顺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进一步强化支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落实部门支出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 确保各类专项及时下达, 财政支出及时实现, 提高支出时效性、均衡性。这次会后, 省上将按照支出时效性考核办法, 对支出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部门进行通报奖励。对市县的考核奖励将在年度决算时兑现。各地也要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要优化支出结构, 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 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 提高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科学性。强化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 探索建立部门消化结余资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 行政单位公用经费分项目按比例压减, 出国 (境) 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支出, 不得超过2009年压缩三项经费后的规模。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推进机关节能减排, 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牢记“两个务必”,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

(三) 把握机遇, 协作配合, 积极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

今年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特别是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这些方面正是我省的薄弱环节, 也是争取支持、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要增强全局意识, 加强配合协作, 支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在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灾后重建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加强与中央政策对接, 支持做好黄河水源补给区、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环境治理、引洮供水一期、黑河二期治理、敦煌生态保护等重大规划的启动实施工作。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争取中央增加补助因素、提高补助系数, 进一步加大对我省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努力争取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和银行优惠贷款支持, 弥补重点建设资金缺口。

(四) 完善政策, 狠抓落实, 切实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

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加大投入力度,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政府公共投资、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等要向农业农村倾斜,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支持加快土地整治工程实施, 新修134万亩梯田, 扩大全膜双垄沟播、高效节水和脱毒种薯面积, 促进粮食增产。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贷款贴息和补助等方式,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建设。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和草原生态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完善以奖代补方式, 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促进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实施农民增收“六大行动”计划, 推进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制种、苹果、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健全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 改进管理办法, 规范补贴程序, 突出补贴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完善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措施, 促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整合资金, 支持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工程。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等工程。支持做好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 新增1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 建成12个县通县二级及以上公路和2000公里通乡油路。加快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文化设施条件, 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制度试点, 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补助标准, 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投入力度, 支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五) 优化结构, 突出重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 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建立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提高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 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积极筹措资金,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助学体系, 支持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 大力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支持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减免学费政策。探索建立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的长效机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水平, 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 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 扶持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持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以及困难群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研究解决好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进一步提高参保率, 将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支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开展公立医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探索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继续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支持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抗震安居房工程, 支持农村危旧房、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以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矿山塌陷区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建设。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建设廉租房100万㎡, 对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0㎡的10万户困难群众发放租赁补贴, 着力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今年是完成灾后重建任务的最后一年, 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 突出重点, 靠实责任, 加大重建工作力度, 加快城镇居民住房、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水利、交通、医院、学校等项目建设进度, 力争圆满完成重建任务。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重点文化项目。巩固和完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成果, 争取扩大免费开放的范围。落实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增加公共安全投入。落实司法经费保障制度改革政策, 完善资金分配和管理制度, 加强基层政法部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切实维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六) 深化改革, 完善机制,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认真总结完善, 切实落实政策措施, 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积极推进“乡财县管”、“村财乡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充分发挥县乡基层财政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完善“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办法, 确保涉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为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提供财力保障。

强化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内容, 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 建立部门预算责任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从今年起向人大报告政府性基金预算。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 促进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 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推进公务卡改革。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提高政府采购的规模和效率。继续做好财政投资基本建设项目评审工作, 探索投资评审为部门预算编制服务的有效途径。积极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表制度,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等关键环节, 提升信息化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全力推广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信息安全, 加快建立运行维护体系。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明确偿债责任主体, 合理控制新增债务, 建立债务预警机制, 保证按期还本付息, 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研究制定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对不同举债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引导, 凡是政府举借债务都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并明确偿还办法。

同时, 进一步加强财政科研和新闻宣传, 提高《财会研究》编辑出版质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着手做好“十一五”财政规划执行情况总结和编制“十二五”财政规划的各项工作。

(七) 夯实基础, 强化监督, 切实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认真贯彻《监督法》, 严格执行《甘肃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 及时向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草案、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等情况,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努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高度重视审计、监察和社会监督, 认真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巩固治理“小金库”成果, 积极推进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 研究建立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推进财政“大监督”建设, 加强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扩大内需、灾后重建、保障民生等重点资金的监督检查, 建立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机制。积极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 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不断扩大绩效考评试点范围, 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管理, 加强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

(八) 转变作风, 提升素质, 不断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3.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三

会议认为,200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多方面严峻挑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工业经济运行日趋严峻的局面,坚决贯彻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出台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保工业平稳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会议同时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工业领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增速逐月下滑、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降、部分行业产量下降、企业困难程度加深、投资增速下滑等方面。

会议强调,目前这场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保增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扭转工业增速下滑势头;着力调结构,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促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促进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GDP增长8%的预期目标,提出2009年工业增加值必须实现12%以上的增速,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2009年要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立足扩大内需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把技术改造放在工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促进工业内涵式发展。

三是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加强运行监测和协调保障,做好预测预警预防和信息引导。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是抓好科技重大专项目和重大装备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

七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八是推进通信业改革和监管,抓好TD-SCDMA发展。

九是确保完成重点科研生产任务,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会议强调,应对危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重点是工业,难点是企业。明年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艰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到职责到位、工作到位、作风到位,为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4.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四

认清形势创新措施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2006年12月15日)

同志们:

刚才,___副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近年来我县在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指

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安排布置了当前及明年的工业经济工作重点,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会议还下发了《中共___县委___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___县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领导干部和部门挂钩工业建设项目奖惩办法》的讨论稿,也希望大家认真开展讨论,多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接下来,县委、县政府还要表彰一批2003年以来的纳税企业大户,在此,我预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受表彰的企业表示祝贺和感谢。

同志们,县委、县政府之所以在事情多、工作忙的12月份仍然决定召开这次工业经济工作会,就因为工业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决定着全县经济建设的成败,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也因为我县的工业经济规模和总量长期徘徊在低水平、低层次发展状态,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因此,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即将出台的几个文件,要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使之成为推动___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历史性会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切实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可以说,“十五”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从质量上看,2005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达到了20以上(分别是26.4和23.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0,工业企业上缴的税金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今年1—11月,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分别达10和18,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已达到18。从数量上看,目前,发、供电企业达到9户,比2000年增加3户,装机5.4万KW,比2000年增2.7万KW;有矿山企业15户,矿业生产总值达3500万元,已占到GDP的34;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调整到46:28:26。从这些发展指标中可以看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收到了明显成效,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而且这种支撑作用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明显。

但是,我们所讲的这些“发展”、“增长”都是纵向的自己跟自己比,现在跟过去比。从横向上来比,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实于其他地区和县(市)。与发达地区我们不好比,也不能比。现在和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千方百计增加GDP的总量,可发达地区已经开始注重GDP的颜色,追求绿色GDP;我们抓工业最关心是增长的速度,而发达地区关注的是增长的方式,追求少污染、低能耗、可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州内我们也不能比,我县的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综合排名为倒数第三,人均占有量为倒数第一,与___“大县”的地位极不相称。特别是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量低等老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而电力紧张制约工业规模扩张等新问题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突出。现在,八宝坝哈、龙安铁合金厂因电力供不上,又要停产了,而且一停可能就是几个月;不仅铁合金厂如此,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生产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因此,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首先是要保持清醒,认清形势,看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和不足,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增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具体来讲,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正确认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5.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掀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高潮,为加快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刚才,我们参观了枳沟镇的现场,听取了××镇党委和县委驻吕标镇集中教育整顿督导组的经验介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增强村级集体

经济实力?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现在看,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首先,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三农”问题是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村级领导班子。实践证明,村级组织运行质量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集体经济实力越雄厚,越有条件为群众办事,政令就越畅通,发展就越有劲;反之,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钱办事,就会缺乏号召力、影响战斗力,也就不可能有加快发展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江苏华西村、烟台南山村以及我县昌城镇西老庄、杨义庄等村庄,之所以经济发展活力足、群众富

裕程度高,主要是因为有强大的集体经济做“后盾”。近年来,全县各级围绕健全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收入渠道萎缩,总量锐减,债务加重,一些地方入不敷出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全县年可支配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村仅占农村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的村级组织缺乏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不少村连干部工资都发不上,极少数村甚至出现干部辞职、班子瘫痪等问题。可以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经到了非抓不可、非抓好不可的地步。只有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其次,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客观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全面推行了以“分”为主的家庭承包经

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县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实现改革的新突破”,重点是实施以“四个一体化”为基本内容的县域经济合作化改革。在农村搞合作化改革,就是要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切入点,打破以“分”为主的传统家庭经营的束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搞好“横向一体化”,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以此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再是,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农村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保证。“三个代表”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村基层组织只有具备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有能力创建促进经济发展 的服务平台,有手段支持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加快文化、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具备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使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各级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现实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努力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理清思路,多策并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工作,总的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因村制宜,多策并举,大力培植新的集体经济增长点,努力增加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为强村富民和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村级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过10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3万元以下的村减少到10以下,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绝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够满足村级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并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民主监督、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四个“两手抓”:?

(一)坚持政治领导核心与经济领导核心“两手抓”。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在客观上要求村级组织不仅要成为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还要成为过硬的经济领导核心。各级要在进一步巩固村级组织政治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步确立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由政治领导核心向政治、经济双重领导核心的角色转换。枳沟镇大北

杏村为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投资23万元建起了示范园,集体统一购进大棚用料低价销给种植户,无偿提供3万块建棚用砖,聘请省农科院教授常年担任村里的技术顾问,较好地发挥了经济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好村级组织双重领导核心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各级要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积极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党组织。关于这项工作,县里已经作出了专门部署,但从前段调查情况看,离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明年“七一”期间,省委将命名表彰第一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县)”,(上级市)县将先期进行初核初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再接再厉,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争取首批达标。县里将在本月下旬组织一次检查验收,对达标单位进行命名表彰。要突出后进村整顿这个重点,按照“两个核心”的要求,分类施治,对症下药,集中力量攻坚破难,争取尽快转化提高。?

(二)坚持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两手抓”。要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村集体存量资产和土地资源,采取合资、合作、租赁、控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外合作,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借助外力发展自己,努力壮大集体经济。要着眼于内部挖潜,靠启动内力、自我发展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重点是搞活做大现有集体企业,对尚未改制的村集体工副业项目要迅速彻底改制,对已改制企业要搞好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技改投入,对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造步伐,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稳妥地兴办新的生产经营性项目,确保办一个、成一个,决不能形成新的包袱。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各村从实际出发,唱拿手戏,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可以“靠山吃山”,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可以利用“四荒”大力营建丰产林、速生林,建设“绿色银行”;可以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搞好土地流转,搞活土地经

营,增加集体收益;可以由村级组织承头搞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在促进农民转移和增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地要按照县委关于实施合作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由村集体、村干部牵头,积极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靠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争取明年村村都建起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的专业生产合作社。这要作为一项硬任务,必须确保完成。?

(三)坚持发展经济与化解债务“两手抓”。化解村级债务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重要前提和首要任务。各级必须坚持发展、化债“两手抓、两手硬”,高度重视化解不良债务问题,努力减轻村级集体负担。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彻底清理乡村不良债务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村集体各种债权、债务和经济担保的清理整顿。要学习借鉴皇华镇的做法,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通过清欠销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

转抵债等多种方式进行化解,努力使村集体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对村级新的负债,一定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严格把关,不能产生新的不良债务。对现有经济担保,要抓紧办理资产抵押等反担保手续,努力减少风险。?

(四)坚持增加收入与节约开支“两手抓”。节支就是效益、就是增收。要在努力拓宽创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本着“生产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流动性资产抓规范”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运营的有效途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特别是集体资产数量较大的经济强村,要以保证集体和农民双方利益为前提,围绕实现资产的最大收益和保值增值,加快推进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机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要加强财务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村集体的资金是农民群众的血汗钱,老百姓非常关注,要倍加珍惜,务求管严管细。农业“两税”附加属于村集体资金,实行乡管村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平调或挪用。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抓紧修订完善现行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财务“双代管”、非生产性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制度;严格执行农村财会人员任用制度,逐步推行农村会计职业化,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提升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领导,下定决心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各级都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中,痛下决心抓出成效。?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对这项工作,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街办)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全面抓,分管的同志要直接管、靠上抓,其他班子成员要分片包村协同抓,帮助指导各村选

路子、定措施。村一级作为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必须切实负起责任。要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兑现奖惩,促进工作落实。县里将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千分制考核,作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考核依据。凡村集体经济实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能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要把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挂钩,以激发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热情。?

二要加强学习教育。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基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做好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这篇大文章提供思想保障。要突出理论武装这个重点,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场经济知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创新工作。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以学促干、以干带学,提高基层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要坚持边学习、边整改、边提高,切实解决好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教育整顿驻乡镇(街道)和县直党建工作系统督导组、驻村工作组要认真履行职责,集中精力开展工作;县教育整顿活动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情况,促进整个活动顺利开展。?

三要搞好引导帮扶。一方面,实行政策扶持。枳沟镇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在用地、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适当给予扶持照顾,激发了各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效果非常明显。各乡镇(街道)要学习他们的成功做法,从实际出发,尽快研究制定一些实际实用实效的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实行典型引路。各地要注意选树一批说服力强、特色鲜明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标杆,推动工作开展。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百、千、万”帮扶活动,切实帮助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问题,尽快发展一批后进变先进的新典型。参与帮扶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发挥部门优势,搞好对口帮扶。包村同志既是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工作队员,也是“百、千、万”帮扶活动的工作队员。教育整顿结束后,仍然要驻在村里,帮助做好“三级联创”、发展集体经济、加强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搞好社会治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各项工作,特别要帮助所驻村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发展难题,尽快走上兴村富民之路,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次帮扶一定三年,到期进行检查验收,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帮扶关系不能解除,直至达标为止。?

6.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六

刚才,××副县长对我县劳动保障工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对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安排,我完全赞同,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全县劳务经济和劳动保障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一)要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劳动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问题涉及千家万

户,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最大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在现代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稳定之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突出地位。最近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三个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困有所帮,实现安居乐业,极为关注。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是一项关系民生、涉及安邦定国的大事。我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新的一年里,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始终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工作。

首先,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要素供给瓶颈,这既有资金方面的“硬瓶颈”,也有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软瓶颈”。但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我县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个关键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抓不好、抓不实,全县发展的质量就上不去,发展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上。在这当中,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又是最为基础的。劳动保障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做好劳动保障工作,让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安居乐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新时期下以人为本的宗旨所在。

第三,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而劳动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县劳动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临的形势还比较严峻,任务还十分繁重。从就业形势来看,全县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面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股“合流”,就业压力较大。从社会保障来看,社保基金支撑能力比较脆弱,养老金缺口达2000余万元,形势十分严峻。从劳动关系来看,随着劳动关系利益主体的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给劳动关系的协调处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提出了新的课题,增添了新的难度,等等。这些都对我们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

劳务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我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且关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引进先进生产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壮大县城经济实力,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抓好劳务经济的重要性。发展劳务经济符合××当前地少人多、农业并不发达的客观实际,要达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注重劳务经济的贡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初步调查,到2005年,全县劳务收入已经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了30的增长率。这个数字说明,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面对三大挑战,即“三农”问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三大挑战,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必须树立抓经济必抓劳务经济的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积累过程的现实需要,也是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的长远需要。二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是推广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深层次调整的战略选择。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处于浅层次、粗放型、小规模、低效益阶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大量减少农业人口,让少数人多种地,使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实行规模经营,规模调整。三是加快发展劳

务经济,是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快劳动力转移,使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中青年,置身于经济发展的前沿,思想、文化、技能不断得到提高,综合素质会产生较大的飞跃。一部分优秀分子在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能之后,回乡或进城创业、领办企业,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或产业工人的一部分,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为此,各部

门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县,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十一五”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做好今年的劳动保障及劳务经济发展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随着新县城搬迁,失地少地农民大量增加,劳动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同时,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社保体系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看到形势的严峻性、工作的繁杂性和艰巨性,按照省、市的部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拓创新,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落实政策,扎实推进,确保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

去年11月份以来,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这三个文件是中央对今后一个时期内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关贯彻实施的具体工作,家声同志已经作了安排部署,这里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好今年劳动保障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第一,继续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一要抓好“三个结合”,制定切合我县实际的实施办法。即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建立长效就业机制紧密结合,促进就业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制定政策中要特别注意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加贴近群众。二要加强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开发部门以及企业,要搞好协调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展开各类职业培训,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产品。三要加强宣传培训。不但让就业工作者了解政策,更要让广大下岗职工了解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四要创新就业机制。要将新县城市政和社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向下岗职工倾斜,这样既解决了人员就业问题,又维护了治安,保护了环境。类似这样的模式要多多开发,并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探索新思路。

第二,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对基金支出压力逐年加大,个人帐户空帐运行,计发办法的激励机制不强。这次国家进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把它作为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长效机制这一主线,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工作。一是继续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二是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特别加强非公有企业及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工作,要全面摸底、制定五年规划,确保参保人数年增长5以上。三是逐步做实个人帐户。做实个人帐户是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完善“统帐结合”制度的重要举措。今年湖南省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扩大做实个人帐户试点的8个省区市之一。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从1月1日启动,先按3做实,以后每年提高做实一个百分点至5。社保经办机构要做好个人帐户规模的统一调整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记帐到人。四是调整个人帐户规模,做好测算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待遇衔接、新老政策平衡过渡和“增加的逐步增加,减少的不减发”原则,认真测算和模拟检验我县的改革调整数据,同时确定过渡办法,保证待遇不降低,大多数职工满意。

第三,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一要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工作力度,县政府决定把今年确定为“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年”。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难企业和特困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更多的人纳入到社会保障中来。要高度关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积极推进补充养老保险,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二要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加强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要针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比较薄弱的实际,把就地就近就业、异地转移就业与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工作结合起来,使社会保障惠及广大农民工。三要认真抓好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继续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从源头上发挥劳动保障作用。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净化用工环境。

第四,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努力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实现新跨越。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项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善于把握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更加自觉地促进各项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能力,使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为提高收入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基础。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在激发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缴费来源,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撑能力。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要不断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实践证明,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只有做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围绕“五个转变”做强做大劳务经济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劳务经济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五个转变”,突出解决好外出就业苦于无门路、难于无技能、困于无保障的问题,强化组织引导,搞好就业服务,全力开创发展劳务经济的新局面。

第一,从抓培训入手,使输出人员素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全县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中级以上技工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输出人员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输出结构处于低层次,也使一些有一定素质要求的用工合同得不到满足。抓好农民素质的培训提高,不仅是当前转移就业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素质长远目标的需要,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要整合现有职教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原则,整合利用全县各类培训资源,组建集团化培训网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劳动、教育部门牵头负责的输出培训工作格局;二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广泛深入开展针对农民转移就业需要的引导性创业培训和技能性农业科技培训。三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要认真调查分析用工企业的用工需求、用工结构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总的要求是,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让农民通过培训真正提高素质,让这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于民,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的输出层次得到质的飞跃和提高。

第二,从抓就业引导入手,使输出组织形式由自发性、零星式、小批量向有组织、成建制、大批量、有序化转变。从统计情况看,全县只有40%左右的劳务输出为有组织、成建制的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输出的主要形式还停留在自发性、零星式和小批量,造成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得不到保障、整体输出规模较小、承担大型工程任务能力差、输出品牌不亮等问题,与发展劳务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为此,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组织方式的转变。一要靠正确引导,充分依靠乡镇党委政府、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新闻舆论的正面引导,使富余劳动力认识到有组织输出的益处所在。二要与用工单位,特别是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着重搞好定单定向输出。三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职业学校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职业学校的积极组织带动提高组织化程度。

第三,从提高就业质量入手,使输出就业岗位由短期临时性就业向长期稳定性就业转变。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相对稳定就业,是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必然提出的新要求。农民工输出的岗位多年来是苦、脏、累、险岗位,大多是临时性就业,没有长期保证,可以讲是朝夕有别,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权力的有效保障、体面劳动、稳定就业的要求自然成为人们的新要求,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合情合理。为此,我们必须抓输出质量,把重点放在建立一批工资待遇较高、合同时间较长、专业化水平较高、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劳务合作上。

第四,从建立机制入手,使输出人员权益由无保障向有效维护转变。近年来,农民工一直是城市就业的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2004年以来,全国对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不签定劳动合同、工作超时、不缴社会保险、工伤事故得不到补偿、子女上学得不到公平对待等问题仍然十分普遍,为此,我们要把维权问题重视起来,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具体办法,工会部门要积极参与,要与输出地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密切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探索建立维权机制,让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五,从打造品牌入手,由劳务“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当前,劳务经济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国外的菲律宾女佣、英式管家等都是世界知名劳务品牌,国内的“米脂婆姨”、“蓝田厨师”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脱颖而出,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泉州以制鞋为主导产业,他们提出的思路是把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把品牌做亮,政府出资支持品牌、奖励品牌,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借鉴。我们××同样要树立自己的劳务品牌,抢先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劳务市场上占领先机。我们常说,××人做人实在,做事实干,这是我们的品牌,但是必须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更响亮、更有影响力的品牌,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去抓,一是通过培训去创品牌,二是通过政府引导去树品牌,三是通过后续化服务去亮品牌。我们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和专业队伍带动,把具有特长的劳动力组成“人才方阵”,突出个性,错位发展,变一般化输出为特色化输出,把劳务“游击队”变成“专业化军团”,全方位推进品牌战略,形成“一县一品、一校一品”的格局,形成自己的劳务优势,最终占领市场,巩固市场、扩大市场。

7.在全省草原监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1 草原监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委政府十分重视草原建设,草原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农业部等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以实施国家重大草原项目为重点,努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进程。先后在三州25个县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在22个县实施了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开展了黑麦草、老芒麦等7个国家优良牧草种子基地建设,认真抓好以牲畜改良为重点的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07年监测显示,退牧还草工程区和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内植被盖度提高17.2个百分点,植被高度增加60.1%,鲜草产量提高64.3%,三州超载率较上年降低12.1个百分点。草原鼠虫害等草原灾害治理和沙化草地治理示范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草原监理是草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和草原监理人员, 以贯彻落实《草原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进取,切实有效工作, 草原监理取得了明显成绩。对推进依法治草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草原监理体系基本建立。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2001年成立省草原监理站,以此推动了全省草原监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目前,省、州、县已建立草原监理机构43个,较2001年增加33个;共有草原监理专(兼)职人员331人,较2001年增5.6倍,监理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也不断提高。其次,草原执法监理有力推进。在严格执法方面:省、州、县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上下配合,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认真查处了在草原上乱垦滥挖、引发草原火灾、非法征占用草原、引发草原承包纠纷、盗窃破坏草原围栏等违法案件。2002-2007年,全省共查处草原违法案件821件,结案533件,有力打击了草原违法行为,为保护草原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开展草原执法的实践中,锻炼了队伍,逐步树立了草原监理机构的执法权威。在参与立法方面:各级草原监理机构积极参与草原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我省相继修订和制定了《四川省〈草原法〉实施办法》、《四川省草原承包办法》、《四川省草种管理办法》、《临时占用草原与采挖天然草皮植被恢复保证金收取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甘孜、阿坝也相继制定了草原保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加强普法方面:监理人员认真学习草原法律法规,并深入基层和草场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和广泛普及草原法律法规的有关知识。第三,草原保护制度逐步推行。近几年来,结合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在项目区推行了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在雅江、红原等4县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开始逐步推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在色达、壤塘等5县开展了草畜平衡试点,为逐步推行草畜平衡制度积累了初步经验。与此同时,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在草原项目服务与监督、征占用草原审核、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等方面也做了较多较好的工作。

2 充分认识草原监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草原保护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草原监理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2.1 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对草原监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保护建设好草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我省是草原大省,属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草原面积3.13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直接关系到其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近些年来,全省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草原退化、沙化仍然严重,草原生态环境仍然严峻,汶川大地震又对我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意义大、任务重。草原监理是草原保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草原监理机构担负着依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理力度,依法保护草原,维系草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推进依法治国、实行依法行政,为做好草原监理工作创造了新条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行依法行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开展草原监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新《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四川省<草原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省委、省政府把强化依法行政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又为我们开展草原监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草原监理将迎来更好的执法环境和条件。2.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新农村,对草原执法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我省实际出发,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草原畜牧业是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支撑。草原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更加重视和抓好畜牧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草原监理工作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要促进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3 认真扎实做好草原监理工作

加强草原执法监理,是《草原法》赋予我们的法定职责,是贯彻落实《草原法》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履行职责,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推进草原监理事业的发展。

3.1 进一步强化监理体系建设。

设立草原监理机构是《草原法》规定的。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健全完善草原监理机构,充实监理人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执法手段。开展草原监理,关键要有一支政治素质强、法律水平高、业务技能精的专业执法队伍。由于多数草原监理执法人员是“半路出家”,我们要下大力气学习《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执法技能和执法水平。

3.2 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草原法》规定:“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草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在广泛宣传普及草原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法制意识的基础上,要继续强化草原执法,切实加大监理力度。打击在草原上滥垦乱挖、非法征占用草原、引发草原承包纠纷、盗窃破坏草原围栏、引发草原火灾等违法行为。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重大草原违法案件,集中力量进行查处。并要不断总结草原执法经验和好的做法,扩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的覆盖面。

与此同时,要继续做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服务与监督,发挥好项目建设的效益;加强征占用草原审核的具体工作,切实保护好草原资源;积极探索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的措施,维护草原生物资源多样性。继续做好草原防火,加强草原生态和草原资源监测工作。

3.3 进一步落实草原保护制度。

推行草原保护制度,是草原监理的重要内容。虽然我省积极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范围不广,效果不很明显,有的仅处在试点阶段。《草原法》规定草原保护建设的制度较多,在巩固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遵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指导草原的流转工作。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重点逐步推进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等基本制度的落实,并指导科学利用好草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4 进一步注重规范文明执法。

实现草原监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做好草原监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要执法严格。《草原法》规定草原监理机构承担着对草原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二要行为规范。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按法定的程序开展执法的各项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杜绝乱执法、滥执法等现象。三要权责统一。正确行使执法权,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要廉洁高效。坚持执政为民,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杜绝徇私枉法。

在这里特别讲一下,内地各市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草原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探索,逐步开展草原监理工作。

上一篇:保育员专业知识下一篇:做一个守规则的小学生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