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2024-09-17

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共8篇)

1.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矿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矿五届三次职代会精神,加快推进矿井改革创新工作,全面建设创新高效品牌矿山,按照矿党政统一要求,决定在全矿范围内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 长:矿 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全体矿领导

成 员:全矿各单位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研室,负责推动全矿各单位改革创新工作顺利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对全矿各部门改革创新工作开展月度动态抽查、考核,组织召开季度改革推进会,并对会议任务进行督办,确保矿井改革创新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创新高效”品牌矿山发展目标,坚持“1.2.5”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两条主线,聚焦安全管理、掘进提效、创新提质、节能环保、作风建设五项重点,加快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改革创新氛围,引领广大干部职工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机制

“1·2·5”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1:矿领导围绕每个系统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改革创新课题;

2:各业务部室、职能部室每季度围绕本系统当前重点工作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每月召开一次改革创新推进会,总结本月系统内改革创新推进情况;

5:基层区队全面开展“五小成果”(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小建议)实施活动。

二、具体措施:

(一)制定改革创新课题

1、矿领导:

(1)每季度参加全矿的改革创新推进会,对本季度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研讨。

(2)围绕每个系统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数量不限;在每季度改革创新推进会上总结课题完成情况,提出下季度课题推进计划,重点提出本阶段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3)对其分管领导提出问题进行研讨并协调解决。

(4)每月26日前由相关负责人就改革创新课题推进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汇总至调研室。

2、各业务部室、职能部室:

(1)每季度围绕本系统当前重点工作制定一项改革创新课题,数量不限,可对本单位当前自主开展的所有改革创新工作进行汇总。

(2)全面总结本月各项工作开展情况(附表1),重点总结每月改革创新课题完成情况和申报下月改革创新计划(附表2)。

月度总结要具体,措施清晰,尽量有数据支撑。

(3)每月定期组织本部门人员及系统内区队开展一次改革创新研讨会,研讨解决改革创新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研讨解决,提出新的创新点,持续完善本系统改革创新工作。

(4)业务部室将分管区队上报的改革创新“五小成果”进行汇总并建立台账,每月总结成效,对项目创新性较好、对工作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五小成果”进行筛选提炼,可作为本部门改革创新项目进行推进。

3、总工办:总工办作为全矿科技创新牵头部门,要明确各单位科技创新任务目标,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全矿科技创新积极性,对所有申报项目推进情况定期督办落实。

4、各基层区队:

各单位要围绕改革创新主题,调动职工搞好改革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动员广大职工发挥所长,围绕改革创新主题开展“五小成果”实施活动,促进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每月在业务部室改革创新会上汇报本单位“五小成果”开展情况,由业务部室进行统一汇总提炼。

(二)具体组织落实

1、明确各级责任。

(1)全体矿领导主要负责全矿各系统改革创新工作的安排、协调和推进工作。

(2)调研室作为改革创新工作办公室,负责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督办、考核。

(3)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是全矿改革创新工作主要实施主体,负责对全矿各系统改革创新项目的整体把控,项目选择要着眼于当前生产过程中各大系统的改造、优化以及效率的提升,不仅局限于小改小革、增收节支等工作。

各单位党政正职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做好改革创新项目的选题,同时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要求,分解目标任务,对改革创新项目进行落实和推进。

要充分激励本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发挥青年技术人员专业特长,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带好队伍,用好人才,全力提升本单位改革创新工作成效。

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改革创新项目的推进、申报和联系工作,于6月底将人员联系方式报送至调研室。

每月26日前,各部门将工作小结(附表1)、改革创新计划成果表(附表2)以及矿领导改革创新课题推进情况报送至调研室(办公楼302室,联系电话:3698637)。

2、考核激励办法。

(1)定期督促检查。

每月对各业务、职能部门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督察。

对未召开改革创新研讨会,没有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以及未建立“五小成果”台账的.部门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分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单位正职罚款300元。

根据“五小成果”台账汇总情况对未按要求上报“五小成果”的基层区队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分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单位正职罚款200元。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严要求、按期落实,坚决防止和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对组织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由分管矿领导对单位正职进行约谈。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牵头,人劳科、纪委、监察科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2)做好月度总结。

调研室每月负责制定下发一期改革创新简报,对各部门上报改革创新课题进行汇总,对未按时上交总结、改革计划成果表的单位进行通报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并对其单位正职罚款300元。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负责,人劳科配合落实。

对月度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总结较好部门或单位,受到主要领导肯定与认可,可给予单位绩效考核1-5分加分奖励。

(3)强化任务督办。

针对季度改革创新推进会会议纪要分解任务,调研室每月对各单位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督办考核,完成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标准见附件3)。

此项工作由调研室负责,人劳科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XX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6月20日

2.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思路

课程方案选择的合理化原则有以下三点:

一、科学性原则;二、情境性原则。这是课程内容合理化选择的主要原则, 因为职业教育学习内容是与职业情境紧密相关, 其教育过程应该为了解、熟悉职业情境做准备。三、人本性原则。职业教育不能被动适应社会需求, 而应是学习者具有主动设计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

学习情境是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关键要素, 它因学校、教师而异, 具有范例性特征, 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化。学习情境的开发, 实际上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它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思路, 也就是学习情境的设计思路。[1]

1.1确定本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

在各个学习情境中都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相关要求, 做到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并重。本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 独立完成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正确使用各种建筑工程规范监督与检查工程质量。

1.2设计学习情境

由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职业实践, 因而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情境的创建, 这对于职业教育改革至关重要。在学习情境建构基础上, 还要建设新的学习文化, 强调学生基于建构主义的独立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学习, 并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2]

1.3学习资源设计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其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操作性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上,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经验和技能。[3]

2.“建筑技术概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

2.1课程目标

就高职建筑院校的建筑设计学科而言, 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够胜任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对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 目前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从业核心岗位有建筑设计岗位、建筑施工管理岗位和建筑造价岗位。

“建筑设计技术”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培养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制设计人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操作的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 同时也为培养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造价等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2.2课程内容

“建筑技术概论”的课程内容设计为12个完整独立的学习情境, 即12个任务总共48个学时 (除去说课、测试与复习所占学时) 。诸如, 通过观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宣传视频, 并结合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 让学生认识到材料与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物的形式, 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中, 同时进行建筑构思与结构构思, 促使他们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重视建筑结构技术的因素。

2.3教学方法

2.3.1典型案例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 直接用教师技术服务项目建筑工程建设的真实案例, 或者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的典型建筑设计施工图项目, 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研讨, 随后由教师进行逐一的讲解、点评, 充分营造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实际工程 (项目) 教学

结合具体的建筑设计工程项目, 让学生直接进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 参与建筑施工图设计绘制的全过程, 能够熟练运用国家和地方标准及规范, 核对设计图纸,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2.4课程考核

“建筑技术概论”课程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由平时评价、实践项目训练评价和测试三部分组成。平时评价:实践项目评价:测试=2:2:6, 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 60分为及格。

平时评价结合平时的出勤、回答问题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评价, 占20%。实践项目评价是对每个学习情境相应完成的项目训练情况进行评价, 占20%。测试包括期中测试、总结论文和期末开卷考试三部分的检测与考核, 占60%。

3.“建筑技术概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特色

3.1项目导向

本课程教学都以案例、项目为导向, 以任务为驱动, 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将知识与技能贯穿于建筑设计工程项目的作业过程之中, 所有项目均来源于企业或教师为企业技术服务的项目, 以及近期发生的事实案例 (如青海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等) 。

3.2情境设计

情境设计要注意安排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或问题情境, 并设计“引导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工作实践问题的思考, 培养他们的工作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多变工作情境的能力, 让过程成为基础的源泉。[4]

3.3工学结合

本课程实施“典型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实际工程 (项目) 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将工程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校期间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就业时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能力需求, 并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

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实施

目前, 建筑行业的发展来势迅猛, 如火如荼,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多, 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实现“建筑技术概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应具备如下条件:

4.1校企合作条件

“建筑技术概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实施需要依赖于企业的工作环境, 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岗位上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学习。首先, 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再者,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

4.2教师业务条件

高职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教育, 将不再是普通工程技术教育的翻版, 而是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角度来研究“专业性”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摆脱过窄过深的学科专业教育对教育内容综合化的束缚, 是职业学校师资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新要求。

教师对学习情境的构建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关键。“建筑技术概论”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体系和项目工作经验, 必须能够根据职业能力对原先封闭的专业课与现在开放的行动课的教学理念以及专业与跨专业的教学内容实施有机结合, 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或学习性的项目、案例等来开展教学。

青年教师通过定期轮流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等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挂职锻炼, 积极参加社会技术服务项目, 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 同时也将获得更多的第一手建筑设计工程施工项目 (案例) , 并以其为载体, 围绕工作过程设计适合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产实际, 以提高教学质量。[5]

“建筑技术概论”课程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使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被打破, 教学内容与建筑职业实践更加密切, 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47-54.

[2]王建初, 颜明忠.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理论诠释[J].外国教育研究, 2009 (7) :78-81.

[3]杨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及实施[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 :63-64.

[4]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关键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 2009 (6) :130-132.

3.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近几年,广西外国专家局的工作做法是:围绕“五个需要”,致力于“五个打造”,让引智引才工作成为开放发展的强力支撑。

一、围绕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主动为全区各行业领域引进国(境)外专家,致力于打造广西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一)连续多年组织“外国专家广西行”系列活动,为企业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

近两年来,广西外国专家局每年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办前夕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招商局等部门联合举办“汇商聚智携手圆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组织邀请几十名国(境)外专家人才代表、带着前沿和专利项目来桂进行项目推介洽谈活动,为全区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走向国际搭建交流平台。此前,广西外国专家局根据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创新性组织实施了以环保节能减排、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管理和重点产业人才发展为主题的“国外专家广西行”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邀请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团队来桂举办讲座,并深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直接培训和指导人员达到1万余人。专家所到之处受到各市政府和工厂企业的热烈欢迎,有的项目单位与国(境)外专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二)重点资助广西企业引进国(境)外专家人才团队,为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辉煌提供支持

扶持广西南南铝加工公司引进国外专家团队,助推公司在高性能铝合金系列型材板材和除氢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扶持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国外专家,助推公司实现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乘用车品牌(宝骏630)顺利投产并成为销量冠军;扶持广西农业部门引进国外甘蔗生产和加工专家,助力广西甘蔗产糖量全国第一;扶持广西畜牧系统引进国外专家,研究建立了适合我国岩溶地区“灌一草一牧”良性复合生态系统新模式,使广西岩溶地区植被覆盖率达85%-100%,为山清水秀的美丽广西做出了贡献。

(三)引导广西引智成果向东盟国家推广辐射,为促进我国与东盟合作交流作出贡献

鼓励广西引智项目单位将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经过消化、吸收后,创新形成广西独特的技术成果,不仅为广西行业发展服务,而且还输出到周边省(区)市以及东盟国家,为东盟国家培训技术人员。如:引智成果“边境地区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木薯新品种栽培技术”“乳肉兼用水牛的繁育推广与开发利用技术”等引智示范推广项目,连续多年为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老挝等国举办培训班,传输了技术,加深了友谊,达到了互利互赢。

二、围绕广西“三区统筹”建设需要,主動为全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致力于打造广西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摇篮

(一)每年组织实施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赴国(境)外培训实习系列项目,为全区培养、储备了一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

近年来,广西外国专家局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了17批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赴国(境)外培训见习重点项目,培训内容涉及自贸区建设、高端物流、电子政务、现代企业管理、生态旅游等专题,培训学员们撰写出《借鉴香港经验推进广西北部湾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专题报告30多篇,为广西重点行业发展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此外,广西外国专家局还将重点培训项目学员的培训总结分别汇编成册,目前已编发《广西高层次紧缺人才赴国外培训见习报告系列丛书》12本,以宣传共享引智成果。

nlc202309040914

(二)与广西各行业部门联合组织出国(境)培训项目,为各行业部门发展培养了急需紧缺人才

一是连续7年与自治区卫生厅联合组织医生、护士赴国(境)外培训见习项目,为全区各大医院培养优秀医护骨干200多名,提升了全区整体医疗水平;二是连续3年与自治区工信委联合组织了装备铸造、信息化、园区产城融合等专题的国外培训项目,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转型升级战略,培养广西专业技术骨干人才50多人,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切实服务广西工业的发展;三是连续5年与自治区外办联合组织了外向型人才国内外培训项目,经过培训的400多名外向型学员积极活跃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各项重大活动和各部门的重要岗位一线,已逐渐成为广西参与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

三、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主动做好国(境)外专家人士的服务管理工作,致力于打造外国专家之家

(一)搭建舞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中国政府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广纳天下英才的情怀

广西外国专家局定期组织广西“金绣球奖”评选表彰活动,表彰来桂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的获奖外国专家,并由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亲自颁奖;定期组织推荐广西优秀外国专家参加国家“友谊奖”评选活动,并组织获奖外国专家赴京参加国庆庆典活动、接受国务院总理的接见和颁奖;组织各种新春慰问联谊活动、探望在桂生病外国专家,以此体现党委、政府对国(境)外专家人士的关心和重视,体现广西热情好客、海纳百川的胸怀。

(二)营造环境,激发国(境)外专家参与广西对外宣传和建设的热情

近年来,广西外国专家局与自治区“美丽办”联合举办“外国人看美丽广西”的征文和摄影比赛活动,激发了国(境)外专家人士更进一步了解广西、热爱广西的热情;与南宁市政府联合举办在邕外国专家代表建言献策迎新春座谈会,使国(境)外人士倍感自豪;与自治区外事、公安和教育部门联合举办“魅力广西——外国专家眼中最具魅力的广西城市”征文比赛,通过国(境)外专家独特的视角,向世界介绍广西的风情与魅力。

(三)采取优惠政策,让来自周边东盟国家的专家人士感受到广西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

一是在办理东盟国家工作证件时,对急需紧缺的东盟非通用语种文教专家适当放宽办证准入条件。二是在管理距离上,在全区所有设区市设立引智行政许可延伸办理窗口,缩短管理距离,方便在边境各市工作就业的东盟专家在本地办理就业证件。三是积极组织推荐在桂东盟外国专家参加各种表彰、联谊或休假活动,并在各种活动中优先考虑东盟国家代表的占比,让东盟国家的专家人才在广西具有自豪感和被认同感,感觉到广西外国专家局就是他们在广西的家。

四、围绕国家对外开放需要。不断拓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渠道和内容,努力打造广西连接东盟和世界的重要桥梁

(一)充分利用遍布世界的合作交流渠道,为广西走向东盟和世界提供平台和支持

广西外国专家局充分利用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全世界有300多家人才培养和引进合作渠道的得天独厚优势,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主动为广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国(境)外培训学习、访问交流、招商招展、开展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进行沟通对接,牵线搭桥,提供资源和资助,成为广西服务对外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

(二)主动采取各种方式,不断挖掘和拓展广西对外合作交流新渠道

广西外国专家局分别组织人员到国(境)外进行业务交流访问,与国(境)外著名高校、机构、企业分别洽谈人才培养和引进合作事宜,不断拓展广西对外合作交流渠道。此外,广西外国专家局还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广西引智海外合作伙伴,目前已与5家海外渠道机构签订了合作伙伴协议,与42家海外渠道机构达成人才培养引进长期合作意向,拓展了广西对外交流的资源和渠道。

五、围绕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狠抓队伍建设,致力于打造广西活跃在人社、外事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部门的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和友好型先进公务员集体

(一)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规范高效,工作一流的服务型队伍

全体人员(也是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遵循“三严三实”要求,着力整顿“四风”问题。注重建章立制,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引智引才政策体系,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公短期出国培训费用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广西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项目指南》《广西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文件汇编》等6个管理性文件,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确保广西引智工作规范高效。

(二)不斷更新知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有国际视野的学习型队伍

广西外国专家局由7人组成,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含4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是广西人社、外事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部门中人员平均学历较高的一个处级部门。尽管如此,广西外国专家局全体人员仍然注重学习。一方面积极派人到国内外参加培训学习深造;另一方面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学习最新政策和形势要求,互通最新信息,交流心得体会,全处形成一个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爱交流、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打造一支求新求变的创新型队伍

近几年来,广西外国专家局围绕党委和政府的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培育打造出“外国专家广西行”“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国内外培训项目”“广西外国专家之家”等在全国引智系统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引智项目,为广西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四)坚持团结协作,努力打造一支凝聚力强、有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友好型队伍

局领导在决策时充分征求团队成员意见,使队伍保持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队伍成员以出色完成团队任务为核心,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分工协作,相互补位,真抓实干。正是因为拥有一个好团队,才能创造出好成绩,才能成为我区人社、外事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部门的优秀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要积极营造尊重、关心、支持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广西外国专家局将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的领导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继续紧密围绕广西“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进取,再创业绩,让引智引才工作成为国家和广西对外开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更强有力的支撑。

4.创新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四

草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创建“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带动XX公司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攻克难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二. 总体目标

1.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技术发展瓶颈,促进公司科技进步;

2.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身优势,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成员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通过师带徒、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等形式,带动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公司发展所急需的各方面人才;

3.做好工作室先进经验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每年至少上报1-2项可用于推广的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技术创新成果(含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

三. 组织机构

1.建立以公司工会为主导的“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人员构成:

工作室设负责人一名。

(1)负责制定工作室总体方案,包括提出问题、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等;

(2)负责进行工作室日常工作的安排、布置、协调和活动的记录归档等工作。

3.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各部门一批业务素质好、服务意识强、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有代表性的职工组成。围绕公司各部门日常工作管理、员工技能培训和工作中的重

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改造、流程再造、管理创新的团队。

四. 工作职责

“XX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是针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工作重点、难点,为公司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而组织起来的。工作室工作职责如下:

1.围绕工作主题开展相应课题,带领团队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公司生产实践中的难题;

2.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与申报工作,发挥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3.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4.规范团队管理,建立日常管理档案。

五.工作实施流程

(一)创新攻关的具体实施流程

1.选择课题 “课题不求大但求实,推进不求快但求严,全员参与力求带动,落实精细力求效能, 成果转换力求实际”

1)课题的来源有两种:(1)由负责人组织工作室全体成

员开会启发、动员本工作室的成员积极参加讨论,课题可以由负责人选定,也可由工作室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创新点,主动申请。(2)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岗位创新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员工只要提出创意,部门负责人经初步认定后,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邀请创新工作室技术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

2)课题要在所涉及的主题中选择;

3)每季度工作室至少有一个课题,可多个课题并行;

2.确立课题

1)确立课题遵循“易实现、有成效、共性强”的原则。一般选择容易实现、成效显著并尽量是一些共性的问题为好;持续时间长、难度大的课题可分多个小课题,统一安排、逐步实现、稳步前进;

2)预估实现课题的过程,若需要其他部门派人参加,可向技术中心提出申请,由技术中心组织相关技术部门,组建技术攻关联合小组,共同开展工作。

3.确定课题负责人

1)一课题一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设立分组长,一般组长总数不超过2人;

2)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

3)当工作室只有一个课题时,一般由工作室负责人担任课题负责人。

4.课题立项申请

1)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成员讨论并制定课题开展计划、进程安排、要达成的目标、所需资金等,并填写课题立项申请表,提交技术中心评审立项。

2)工作室负责人就可行性、可能的推广效益、预算的合理性等对课题立项申请进行初步评审,在课题立项申请表上填写评审意见并签字后上报到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组织公司相关技术专家对立项可行性作进一步审核。

3)通过立项审核后,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创新工作。

5.活动登记

课题负责人每月登记课题进展情况,工作室负责人需建立项目的日常档案,记录每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学习、培训、成果转化推广等内容,将每季度创新项目纳入档案管理。每年年初提交工作计划,年底完成工作总结。

(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评审工作具体实施流程

1.每各项目结束,由课题负责人整理项目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科技成果项目申报表,并附创新成果的实物、样品照片、图纸(复印件)或采纳部门对其经济效益的评价证明等以上形式之一,整理汇总,定期将申报表、汇总表纸质文件、电子版报至技术中心。

3.技术中心负责组织评审专家及时对科技创新成果予进行评定。特别优秀的项目成果,应优先推荐参加上级科技成果的评选,并做好专利申请工作。

4.经评定的科技项目成果,工作室需整理创新成果材料,提交办公室,通过 “科技创新成果展”等平台,发布工作室技术创新成果,加速实现成果共享、落地转化。

5.按照工作计划,工作室负责人要确保每年至少完成2项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质量控制、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三)日常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工作室负责人每季度为工作室全体队员开展一次相关技术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考试(或者根据当年工作安排,参与公司的“技术比武”考试),并将培训记录、考试结果交由技术中心存档保存。

2.每个课题组内的培训,课题负责人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培训次数和时间。但不能和季度的全体培训相冲突。

3.定期邀请高校或其他兄弟单位的技术专家来公司进行

培训。

(四)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流程

1.制定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并制作标牌,悬挂于工作室办公地点。确保工作室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账、台账详实。

2.倡导全员参与创新活动,建立便捷的课题申报流程。公司员工只需找出岗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意,其它工作如确立课题、填立项申请表、评定等一系列工作,均可上报到工作室技术人员处,由其负责完成。

3.工作室负责人在工作中,要注重工作室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工作室的创新氛围,建设一个“素质高、技术精、创新意识强”的团队。在工作前阶段,根据团队特点,提出工作室的创新文化精神、理念、目标,经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可制作挂牌,放置于工作室办公地点。

4.办公室做好工作室技术成果的经验分享、典型案例宣传工作,增大创新工作室在公司、集团、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

(一)创新成果评审办法

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组成10人以上(含10人)的认定小组,依据评审标准,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进行现场评审;如果课题没有评定成功,必须给员工一个合理的解释,反馈给员工,如有异议,申报人可以提出复议,在评定过程中,确保评定的公平、公正性。

工作室公开发布的创新成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或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且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部门将立即予以摘牌取消,追回全部支持经费,并予以通报。

(二)激励机制

为鼓励公司全员参与创新活动,营造公司创新文化氛围,特制订以下激励办法:

1.凡经评定成功的创新课题,都以原创人的名字命名,

制作命名创新牌板,悬挂在今后创新成果的使用现场。若课题由多人讨论得出,可根据贡献程度的大小,确定主要原创人和辅助原创人,并以主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辅助创始人可在标牌上注明。

2.公司将根据项目创新成果完成情况,开展创新成果推广会,把当阶段认定的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作为下阶段各单位的重点工作,下发通知专题安排。在应用推广验收时,着重检查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并严格考核,奖罚兑现。确保创新项目能及时地全面推广。

3.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评出创新员工、创新能手、创新明星、创新状元,并向集团申报相关荣誉,让创新人员受到尊重、增强自信。

XX公司工会

二〇一五年四月七日

更多相关阅读

创新工作室设计方案

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度

5.管理创新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区综治委各成员单位:

区政法委拟于8月16日上午9时在A楼一楼接待室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分管领导参加),现将《惠济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转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组织学习,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及本单位职责任务,进行研究讨论,拿出修改意见。同时各单位领导参会时,请务必携带修改意见搞修改意见参会。

附件1:《惠济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中共惠济区惠济区委政法委员会 惠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1年8月15日

惠济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书记***就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五个方面(五个比如)的讲话精神和市委书记连维良对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中央政法委书记***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讲话精神和连维良书记的要求,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同步安排部署,以人为本,依法管理,认真破解影响全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与经济社会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同步推进,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积极发挥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导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的职责权限,逐步提高社会管理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的水平。

坚持依靠群众,服务民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

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巩固深化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形势下的新经验,真正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坚持多策并举,逐步推进。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探索社会管理创新长效机制,通过各部门齐抓共管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末端廷伸,实现社会管理深入化、系统化、社会化。鼓励先行先试,由点到面推广成功的典型经验。做到整体工作有进展,重点项目有亮点,体制机制有创新,阶段性工作有成效。

坚持底层突破,注重实效。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把握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注重工作实效。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服务管理网络,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根基。

二、建设项目及责任单位

1、“大调解”体系建设项目(1)建立诉前调解中心

设立诉前调解工作室,组建相应的专(兼)职调解队伍,投入必要的办公设施、交通通讯工具和调解工作经费。目标:通过诉前调解,对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制作调解书,经人民法院确认,具有法律效力,从而化解民间矛盾,降低诉讼成

本。

责任人 :杨林 蔡理亮 宋保平

责任单位:区法院、区司法局(2)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

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平台和专业性调解工作平台建设,在区建立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在各镇(街道)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平台。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强化纠纷排查、重大纠纷调处、组织听证对话、社会舆情研判、稳定风险评估、检查考核、专业调处指导、队伍教育培训等综合功能;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平台有效整合辖区内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国土等部门资源,完善联动机制,实现‚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矛盾纠纷;在村居(社区)设立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站,深入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责任人:杨林 宋保平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各镇(街道)

(3)重点行业、领域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项目 在征地拆迁纠纷、医患纠纷、劳资纠纷和交通事故、消费权益等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组建相应的专(兼)职调解队伍,依照行业法规调解重点行业、领域的纠纷。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国土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区工商分局

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项目

在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综治维稳工作实绩档案。完善评估程序,建立健全听证、专家论证和社会公示等公众参与制度。建立专业评估队伍、专家信息库,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评估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

责任人:杨林

责任单位:区发改统计局、区维稳办、区信访局

3、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项目(1)建立惠济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建立健全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各项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以农民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困难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区财政局

(2)建立就业社保服务中心

由区人社局牵头,建立区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在各镇(街道)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站。组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安置下岗职工;逐步引导和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为下岗职工解决基本生活费、医疗费,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失业社保体系。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商务局、区工信局

(3)建立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体系

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等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司法援助、就业援助、公用事业救助等社会救助配套制度。加强低保与扶贫、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新农保政策的衔接平衡,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物价联动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救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教育体育局、区

司法局、区卫生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4、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积极推进城中村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着力解决城市新就业大学生、企业职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房管局

5、建设区农业综合检测中心

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风险可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面解决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防止区域性、群体性、灾难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食品安全。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区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分局、区商务局

6、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建设项目

构建‚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将流

动人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在工业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等流动人口集聚地实行集中居住、集中管理、集中服务模式。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区财政局、区教育体育局、区卫生局、区房管局

7、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帮教管理机制建设项目 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服务和违法犯罪预防试点,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采取每一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确定一个部门牵头和一个相应行政区重点承办服务管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或流失;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拓展就业渠道;依托有关专业力量,强化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完善重点青少年群体分类动态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杜绝辍学生、流失生,实行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消灭制度、开展结对帮教等措施,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途径。

责任人:

责任单位:团区委、区教育体育局、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救治管控机制建设项目 建立定期排查机制,以基层公安派出所为主,村(居)委会和社区干部密切配合,对管辖区内具有现实危害性和暴力恐怖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开展全面排查摸底,统一建立《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病情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分类处理机制,对排查出的精神病人进行鉴定和风险评估,根据其现实危害性实行分类管理控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安排精神病人鉴定和评估专项经费,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免费提供药物治疗,对需要收治的应及时予以收治。对狂躁型及无监护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查清原籍的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人集中治疗,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信息库,将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列入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增加资金投入,建设慢性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加强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管理。

责任人:

责任单位: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9、社区矫正建设项目

在区建立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教育服务中心‛,组建司法所人员、社区民警、专(兼)职检察联络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矫正队伍,配备社区矫正工作专职人员,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贫扶困工作,对有需要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技能培训、过渡性安置。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行政运行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费等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财政配套拨付保障机制。根据监狱提供的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等级和矫正意见,实施分级管控措施。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使社区服刑人员从判决生效就进入监控视野。通过运用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手机GPS定位等技术加强对各个管理级别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杜绝脱管漏管现象,促进管控教育措施的落实。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

10、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改造建设项目

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学校和幼儿园等重点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构建打防管控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建设,解决困难群体的居住、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建立起集整治、管理、建设、服务于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区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区房管局、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区卫生局、区教育体育局

11、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发挥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综合性社会组织工作机制、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扶持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严格执行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制度。完善境内组织登记注册、分类管理制度,实施社会组织登记和备案双轨制,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开展社会组织的等级评估工作,建立社会组织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建立由民政、业务主管单位和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管理的内部会商机制。在新经济组织建立党团组织。严格境外组织准入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做到依法、有序、有效管理。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组织部、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区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团区委、区妇联、区总工会

12、社区管理社会化建设项目

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机制,实现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活动类、维权类、公益类、管理类等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覆盖全体社区居民的社会服务网络,构建迅速快捷的社区服务圈。设立社区社会工作站,培育社工服务机构,通过提升转换、招聘引进和政府购买等途径,在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建立社工队伍激励机制,大力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有序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突出整合社区群防群治力量,规范管理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展大院式、楼栋式、棚户式等多种模式的平安社区建设活动。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组织部、区民政局、区综治办、团区委

13、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程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程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规划,提高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率。解决占道停车问题,着力抓好停车站场建设、停车现场管理和停车市场培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服务条例和收费标准,鼓励和引导小区大院的停车有偿开放、充分利用,逐步形成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位辅的城市停车格局。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引

导市民乘坐公交出行。积极优化交通组织,加快交通事故处理速度,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实现交通组织科学、管理精细、行为规范。加大路网建设力度,构建立体型、网络型、枢纽型的交通格局。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

14、加强小旅馆管理建设项目

依法加强对小规模旅馆的管理,特别是对无办证条件的小旅馆要强化规范,按照‚同等对待、同等要求、同等责任‛的原则,安装旅馆业信息系统和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提升信息登记、上传的数量和质量,及时、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实际情况,实现对小旅馆的有效管理。

责任人:

责任单位: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

15、社会治安技防建设项目

按照‚政府组织、公安牵头、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构建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城镇地区建立以社区、单位和家庭为主体的区域报警联网系统,在农村地区实施平安互助网系统。加强镇(街道)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治安巡防队伍,设立巡防室,配备

必要的巡防设备,实现治安防控‚公共场所全覆盖、监控范围无死角、电子防控联成网、防控打击有实效‛的目标。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

16、“绿色网吧”建设项目

加强青少年上网阵地建设,建设能够满足青少年上网的‚绿色网吧‛,净化青少年上网环境。按照属地原则,加大投入,在每个社区(村)建设1所以上的‚绿色网吧‛,免费供辖区内青少年上网。推广‚网吧‛视频监控系统和二代身份证刷卡系统安装。严格上网人员实名登记制度。提高网络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组织并壮大专业网管队伍,加大打击非法网站力度;完善网络屏蔽系统,及时有效的拦截有不良信息的网站和有害信息。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宣传部、区工商分局、区文化旅游局、大河路派出所、长兴路派出所

17、司法信访救助基金建设项目

发展壮大司法信访救助基金,完善司法信访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地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明确基金使用管理范围,按基金模式运行,做到专款专用、管用分离、适时救助。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与赞助,进一步拓宽资

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明确司法救助主体、司法救助对象,建立健全基金申报、审批、核拨、发放及监管等制度。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政法各部门、区民政局

18、村庄社区化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整合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物防人防技防建设。加强村庄社区基层党政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组建农村平安志愿者、综治协管员、信息员、调解员、治安巡防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加大经费投入,给予必要的工作补贴。规范和增强社区(村)管理功能,加强物业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等服务管理工作。创新社区和农村警务模式,配齐配强警务力量,提高防范控制能力。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19、城市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在城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把街道作为一级网格,把社区作为二级网格,并在社区内划分若干基层网格,将社区内的市场、学校、医院等驻区单位以及楼栋、院落等归入基础网格,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纳入网格,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依托镇(街道)和基层社区,全面整合社区原有的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协管员、治安巡防员、城管协管员等力量,组成社区综合服务管理队伍,与党建、卫生、治安、城管、信访、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等基层工作一并纳入服务平台,明确网格责任人,全面承担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网格社会服务管理力量配置的优化整合。对管理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严格落实网格责任,网格管理主体与单位签订管理责任书,将网格责任具体化,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促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综治办 20、基层平安建设项目

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寨、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公路、平安铁路、平安机场、平安市场、平安文化市场、平安军港、平安营院、平安单位、平安景区、平安企业、平安边界等各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推动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深化行业、系统平安建设标准,重点建立健全平安测评体系。

责任人:杨林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

21、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项目

继续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力量,完善平安志愿者队伍运行机制。推进青少年事务、禁毒、安置帮教等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人员选管、教育培训、信息研判、保障救助、考核奖励等工作机制,成立志愿者联合会,推进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发展壮大城市管理、平安建设、治安防范、应急服务等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探索群防群治新模式。规范见义勇为基金会运作,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医疗救助、抚恤安置等工作机制,加大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力度,有效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

责任人: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团区委、区综治办

22、基层综治组织建设项目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综治办、综治工作站、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和检察联络室及调委会、治保会、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等配套组织建设。镇(街道)综治委(办)基础设施要与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同规划、同实施。按照中央编办有关文件规定,结合镇(街道)人口、面积、经济情况,配备相应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及必要的办公经费,建立规范化的综治办和综治工作中心,形成综合治理基层一线实战平台。实现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

务,通过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责任人:杨林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

23、政法综治和法制宣传教育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政法综治宣传主阵地。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等政法综治重点工作,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办专栏、专题节目、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向贫困地区赠送报纸、期刊等宣传品,拍摄宣传教育专题片,制作公益广告,举办主题展览,提升政法综治宣传影响力。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手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政法综治宣传舆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责任人:杨林

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

24、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依法规范执法司法行为。重点引导流动人口、社会闲散青少年、特殊群体和广大网民等各类主体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培养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依法表达合理诉求,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依托党校、行政学院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和法制培训,建立健全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工地等活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

责任人:李文建

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依法治区办

二、制定方案和项目规划要求

1、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职责任务,针对每一个项目建设要求,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2、各有关单位对分管的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制定项目规划,对需要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项目提出立项规划。项目规划报告一般应包括:是新规划项目还是原有项目改扩建;应规划项目现在工作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列入规划依据;具体项目建设规划(重点是建筑规划、机构编制、投入保障等)。

3、区直政法部门负责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内容与‚郑州市政法基础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相同或相近的,应把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规划并入政法基础建设规划之中,并根据新的项目建设要求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规划。

4、建设项目内容不易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工作,要逐项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建立机制体制、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保障等具体办法,列入惠济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整体规划。

三、有关要求

1、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建设规划和方案制定工作,明确分管领导、业务处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建设项目有1个以上责任单位的,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牵头单位对该建设项目总体工作负责,应根据建设项目内容提出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分解意见。

3、各责任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于8月17日前分别报送区发改统计局、区综治办。

区发改统计局 :

6.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根据区委、区政府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为切实做好我局创新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治污减排为主线,以水气环境质量改善、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为重点,加强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以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根本,把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创新、推进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创新、推进环境管理的全方位创新,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任务

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河口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成长为方针,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为载体,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出力破解在思维境界、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清廉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凸起问题,进一步强化勇于立异、跨越成长的意识,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成长。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

以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思想境界不高,疏于学习,知识储蓄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对上级的政策理解不透,对新事物接受慢、习惯用惯性思维考虑问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

(二)创建“创新型”机关 一是建立项目联审制。成立由班子成员及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的项目联审委员会,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等重大事项实行联审联批,坚持集中把关、集中决议、一站式审核,既提高了质量,又提升了效率。二是建立排污费四级审核制。制定整套执法规范,完善收费罚款减免程序,实施由中队长核定、大队长初审、分管局长复审、局长终审四级审核制度,有效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切实增强了收费、罚款、减免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三是细化自由裁量权。成立行政案件审理组,实行集体审理制度,根据违法情节,明确处罚依据,合理确定罚款额度,强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控制,做到过罚相当、执法公正,杜绝出现“同案不同罚”现象。

(三)创建“效能型”机关

一是打造“环保航母”服务品牌。在建设项目审批服务

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由执法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打造“送法律、送技术、送服务,做企业贴心人”的“三送一做”审批服务模式。即送法律:向企业讲经济形式、讲环保政策,讲大局意识,提前介入,事前防范,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送技术:工作人员利用自身专业信息丰富的优势,为企业出谋策划,提供全面的治污技术咨询,促进环境治理;送服务:服务上门,服务到底,为企业排忧解难。做企业贴心人: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做服务对象的贴心人。二是加大帮扶力

度。积极协助企业查漏补缺防范风险,加大环保专项扶助资金和各类奖励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向上争取资源和资金,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积极做好政策辅导、沟通协调、指导落实工作,增强企业抵御各类风险和维稳发展能力。三是开通“环保民情

窗”。在分局网站增设“环保民情窗”,及时公布环境质量、发布环保政策、动态,畅通倾诉渠道,了解群众环境需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四)创建“服务型”机关

一是提前介入,主动把关。实行执法监管、技术指导、法规宣传“三提前介入”工作机制,主动帮助项目单位完善环保审批手续,让企业少走弯路。二是跟踪服务,全程帮办。相继开展了变监督员为指导员,变管理员为服务员,变执法员为宣传员的“三员转化”和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的“四零服务”特色活动,重大项目采取跟踪帮办制,加快推进项目进展。三是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对企业治污技术、工艺及设备进行及时指导,帮助企业更新改造,解决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难题。四是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引导企业上低能耗、低污染的项目。

(五)创建“廉洁型”机关

一是找准执法与服务的结合点。一方面,找准为企业服务的最佳融合点,既监督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又为企业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找准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最佳融合点,着力解决民生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强化人性化执法服务。在清理土(小)企业的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以劝导式文明柔性执法为主,通过耐心说服教育,采取刚柔并济的执法手段,进行全面清理。三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水气污染治理及“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采取“轻微首犯不处罚,严重违法不留情,恶意排污不手软”措施,强化约谈和劝导改正,实施六项大的治污减排工程,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辖区环境安全,切实做到企业稳定发展,群众安心生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开展改革创新活动,是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核心和前提,是全面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我局各科室要高度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把改革创新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局工作的重点抓手,进一步抓紧抓好抓落实,主动找准工作任务,增强工作预见性,明确各项具体要求,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局各科室要顾全大局,服从我局开展改革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加强沟通和协调,密切配合,只要事关改

革创新活动的工作,都要以主动负责任的态度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三)加强协调、督查,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对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逐项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动我局改革创新活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附件:

河口环保分局改革创新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名单

为加强对我局改革创新工作的领导,保证活动取得实效,成立局改革创新工作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 长: 生钦红

副组长:路建文 刘如禄

成 员:朱连方崔海燕王长江黄玲英 刘焕群

杨青

7.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案 篇七

一、医院档案管理创新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根据对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部分医院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效率较低,不能认识到医院档案自身问题,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这对其发展而言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部分医院在档案收集过程中,经常出现随意性的问题,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干预影响。

(二)档案管理创新意识薄弱。在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较为薄弱,不能更好地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导致出现较多的管理问题,无法提高医院档案的利用率。医院领导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创新工作,没有创新意识,不能正确的了解到档案管理在医院中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医院的上层领导只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资料无法有效的归拢到档案中,不能完整的保存在相关设备里,此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医院的资源开发工作,还对档案信息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三)档案管理分散性严重。目前部分医院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经常实行分散式管理,不能将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导致出现较多的档案管理问题,不能更好地对医院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拢,对医院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案

(一)创新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目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医院的形象以及信誉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就需要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更好的对医院材料进行记录,提升档案信息利用效率。同时,医院办公已经实现了较好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就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保证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形势。

(二)重视计算机的应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是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件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代替传统的手工归档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档案管理效率,还能提升管理质量。在利用计算机执行档案管理智慧,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减少手工操作时间,避免人为因素对档案管理的不利影响,将计算机的优势有效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医院档案管理成本。

(三)自动化办公系统。档案管理项目中,档案整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执行整理工作,根据自动化办公技术的应用,可以完成分列整理以及流水整理工作,在查找档案信息时,可以有效的提升查找效率,保证能够更好地排列档案数据,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档案分类方案。档案分类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档案管理需求对档案进行有效的分类。要对档案归档制度进行更新,传统的归档制度,是在规定时间或是周期对档案信息进行记载,经常会出现遗漏等问题。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摒弃传统的归档方式,随时对档案信息进行记载,在记载之后,根据工作量的分析,对遗漏部分进行处理,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档案立卷管理水平,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将各类信息汇总到档案管理中,方便相关人员对档案信息进行检索以及应用。

(五)重视多媒体信息管理的统一性。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利用先进技术执行工作,保证其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能够将照片、录音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记录在机关文书档案中,根据照片以及录音的不同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逻辑性的整理,保证能够将历史信息记录在多媒体文件中,再根据分类情况对载体进行有效的标识,保证能够更好地对管理方式进行分类。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资源处理,根据各类知识与信息单元的分析,将其组织成为网络结构,以不同角度对档案信息进行浏览或是查看。

三、结语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自身管理工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先进的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保证能够更好地对医院各类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应该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进行提升,阶段性的培训档案人员,在提升档案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同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J].现代养生B,2013(6):79-80.

[2]田跃珍.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302.

[3]曾永辉.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43-144.

8.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篇八

一是创新便民服务机制,把经办工作重心前移。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层层责任体系,采取县乡集中办、村社灵活办、平时随时办的办法,携带电脑、照相机等设备,上门采集信息。对“双无”城乡居民,在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后为其开设养老金存折;对户籍资料不齐全的,采取“先予参保、后补资料”的办法;对外出人员,电话联系征得同意后,由其亲属或村组干部先垫付保费。

二是创新推行城乡居保费银行代扣代缴制度,方便外出人员参保缴费。参保人或参保代理人凭银行储蓄卡到乡镇经办机构或村级代办点登记相关信息后,社会保险部门、参保人、银行三方签订协议,由代理银行按照协议规定从参保人银行账户中代扣代缴社保费,扣款成功后银行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参保人和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凭居民身份证件就可以到乡镇经办机构打印收费凭证,既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又方便了外出人员参保缴费。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有效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通过开设宣传栏、悬挂横幅、信息平台、电视台、现场咨询点等多种宣传形式,共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5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000多人。

四是强化督查指导,有效提高工作进度。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进度通报制度,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的进度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推动各项考核指标任务顺利完成。

上一篇:《红旗颂》欣赏下一篇:原版 湘少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