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

2024-09-18

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共8篇)

1.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 篇一

区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区共有大学生村干部239人,其中选派大学生村干部209人,选聘大学生村干部30人。选派大学生村干部中,市直选派21人,区直选派63人,乡镇(街道)选派125人。目前,全区共有81名大学生村干部自己创办和带动群众创办经济实体115个。

二、主要做法

(一)思想重视,抓好宣传教育。一是注重引导,激发创业热情。选派和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入村时,区委组织部都召开岗前培训会,除讲解农村工作常识外,就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有关注意事项、政策等,邀请专业人员和创业先进典型进行专题报告,激发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热情。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坚持“四个一”制度,即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小结、半年一讲评、年终一总结。在日常召开讲评会、座谈会时都挑选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先进人物作经验交流,把项目建设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指标,督促形成人人思项目、人人议项目、人人上项目的氛围。二是树立典型,营造创业氛围。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协调市电视台对我区大学生村干部杨亚力、朱建奎等的先进事迹进行专题采访,并在电视台进行播放,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三是强化领导,建立创业机制。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村党组织具体实施、派出单位大力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广泛参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运行体制和工作机制,针对大学生村干部在创业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全力搞好服务。

(二)搭建平台,强化帮扶引导。在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过程中,我区积极搭建活动载体,为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平台,激发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热情。一是开展“主题月”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月活动,让大学生村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方向。2008年连续开展了“项目建设月”、“深化项目建设月”等主题月活动,要求大学生村干部结合任职村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创办、领办一些项目,形成一批创业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创业致富。二是开展创业建功行动。2009年按照区委“深化上大项目、上大项目年”活动要求,我区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开展了“创业建功行动”,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组织和引导。通过自主创业、带民创业和引领项目等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形成你追我赶比创业,争当“双强”型大学生村干部的热潮。

(三)优化服务,积极带动创业。一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创业素质。采取专题授课、以会代训、外出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素质。止目前,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1期,培训大学生村干部1209人次。2008年5月,组织5名优秀大学生村干部赴山东寿光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开拓了大学生村干部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创业本领。2008年12月,组织10名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干部参加市里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搞好帮扶活动,提供创业支持。建立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大学生干部制度,县级干部、派出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任职村支部书记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对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在信息、资金、技术上提供各类帮扶。三是完善规章制度,营造创业环境。出台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关于大学生村干部中开展创业建功年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目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强调,在提供信息支持、落实优惠政策、帮助筹措资金、协调证照办理、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结对帮扶等帮扶措施,明确了区、乡及派出单位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等,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宽松的创业环境。

三、取得成效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下,全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热情高涨,效果显著。一是激发了创业热情。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农村为舞台,主动投入资金、信息和技术,在创业之路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市公安局派驻青年村乡郭庄村的杨亚力,以700元/亩的价格投资8万元,与群众签订承包土地合同,发展烟叶种植面积100亩。市交通局派驻##镇归东村的朱建奎自己投资 7万多元,已创办玻镁复合材料塑料大棚骨架加工厂。老窝镇派驻孟湾村的黄顺清与村干部一起筹划土地流转试验,成立烟叶农场合作社,自己投资10万元,承包土地105亩,发展小麦、烟叶、红薯三级套种模式。二是营造了创业氛围。大学生村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理论水平高,信息渠道广等优势,积极帮助群众理思路、找技术、上项目。市人事局派驻##镇齐庄村的赵耀华,从市“161人才”队伍里请来马盘河、郭年丰等畜牧专家作为村里的智囊团,成立村畜牧养殖协会,帮助群众新建、扩建养殖场10余家。邓襄镇派驻于庄村的张美玲,协助村“两委”鼓励在外务工的村民于水峰和于雪峰回村创业,于水峰投资200多万元的祥瑞热

水炉厂已投产,于雪峰投资500多万元的高档门业加工厂正在紧张施工。区公路局派驻邓襄镇李槐庭村的任中豪,为村民李站旗协调贷款,投资50万元建成鳝鱼养殖场;协助村民李朝伟建成废旧钢材加工作坊,年利润5万元;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辣椒种植面积100余亩。区交通局派驻青年村乡中杨村的刘志勇,去邯郸实地考察晚秋黄梨项目,引导群众发展试种

面积20多亩。选聘大学生村干部万源、刘松坡在深入任职村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优势,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各推广发展蔬菜种植大棚100多座。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市委办派驻翟庄街道龙塘村的单红伟,把龙塘村残疾多病的李献华一家作为帮扶对象,个人拿出2800元钱,买了高强度电焊机、空气压缩机、钥匙复印机、批量模具及加工技术书籍送到李献华手中,帮他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区畜牧局派驻万金镇西李村的王新光长期帮助贫苦户王榜一家,赢得了群众赞誉。据统计,大学生村干部协调派出单位,慰问困难群众、贫困党员达776户(次),折合人民币15.5万元;“三夏、三秋”帮扶群众389户(次),帮扶资金8.5万元。

四、存在问题

一是创业观念意识有待加强。少数大学生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清,停留在驻村干部的层面上,把自己等同于包村干部,满足于完成上级交代的日常工作,缺乏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志向,创业观念淡薄。

二是创业知识技能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村干部虽有创业热情,但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经验,同时对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法规不了解、吃不透,在创业时无从下手,造成大学生村干部整体创业率偏低。

三是基层管理部门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工作认识不足。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统一规范的法规、制度支持。一些基层干部对大学生村干部认识有偏差,认为是来镀金的,没有当成自己人看待,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工作不过问、不鼓励、不帮助,致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时困难重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积极性。

四是国家鼓励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上有关部门还未形成长效帮扶机制,相关环节运转不畅,沟通不及时,创业中在资金、信息、技术上有困难时,往往享受不到应有的优惠政策。

五、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引导和技能培训。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方式,举办引导性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syb创业培训等各种形式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切实使大学生村干部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实现想创业、能创业、敢创业的目标。

二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典型的宣传鼓励力度。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给与大张旗鼓的表彰,不仅让大学生村干部在经济上得实惠,还在政治上有奔头,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号召金融、工商、税务、法律等部门和企业单位投入到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活动中来。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工作村官创业基金、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等,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为大学生村干部建功立业拓展渠道。

四是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组织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交流流动等机制,从制度上规定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支持力度,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无后顾之忧,确保大学生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2.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 篇二

笔者重点围绕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现状,及如何引导服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就业创业与基层各级团干部、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代表进行了工作座谈和深入探讨,详细了解了我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鼓励、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现状及原因

据统计数据显示,衡南县2008年的外出务工人数为28万人,其中跨省外出务工人数达20.2万,省内务工人员为7.8万人;在2008年春节前,全县共有19.3万农民工返乡;截至2009年3月底,已有19.17万人重新外出务工。2010年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加,目前全县共有创业农民工1428人,另有一部分人正在准备创业之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出务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因金融风暴影响返乡

2008年初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深受影响,许多中小私营企业纷纷倒闭或停产裁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因为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或裁员、减薪返乡的青年占返乡总数的75%左右。

(二)因季节性等因素返乡

一是春节期间返乡探亲;二是水稻种植进入插秧、收割季节而临时返乡;三是在北京、广西、东北等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因为气候原因提前返乡。按比例推算,因季节返乡的占总数的15%左右。

(三)受中央惠农政策影响

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粮食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粮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补贴政策,直接提高了种养殖业的平均利润。另外中央还出台了粮食收购、土地流转、林权证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保证了农民的长期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调查发现因政策返乡的约占总数的2%。

(四)主动返乡创业

很多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又缺乏“一技之长”,外出务工只能依靠“运气”,出卖苦力。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从事危险、有毒如建筑、制鞋等行业的占60%以上,而且大部分是17岁-25岁之间的农民,在影响身体健康回报率却极低,50%以上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在600元/月以下,所以返乡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随着外出务工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金的积累,经历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主动返乡创业,该部分占总数的3%左右。

(五)自身原因返乡

农民工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低,调查表明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无固定的组织、无固定的地点、无固定的工种,工作不稳定,收入无保障。有些务工青年因文化素质过低,不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还有些人因为结婚、盖房,或赡养老人、照顾子女,或解决夫妻分居,或不习惯外地生活、思念亲人、心理成本大等原因而选择返乡,他们带回了或多或少的资金,约占总数的5%。

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农民工返乡创业尚处于自发、起步阶段,创业难度大,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融资贷款难,投资创业资金紧张

返乡创业人员虽然在返乡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远远不能达到创办企业、搞活生产性经营的需要。然而当前的金融制度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需要,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农民工大部分也无财产抵押,更难找到担保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单户贷款额度小,利息高。而小额担保贷款尚未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范围,因此,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很难获得所需资金方面的援助。

(二)技术含量低,生产技术人才缺乏

返乡创业农民工所创办的实体大多属微利项目,规模不大,产品单一、技术含量较低,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创办地的生活水准、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导致本地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掌握了一定生产技能的技术人才流动性更大,即使工资待遇与本地企业差不多,他们也更愿意外出务工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积累更多的资本。

(三)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能力薄弱

由于许多返乡创业者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专业技能知识和管理水平受到了限制,缺乏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很多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缺乏长远眼光。其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处于小规模、低效益的状态。管理也不够规范和完善。很多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规范的管理导致了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对于各项政策理解不透也导致了这些小型企业存在着一些违规行为,导致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很难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

(四)投资盲目大,经营信息不够畅通

一些返乡创业人员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返乡后对当地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准确把握,不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更好地经营及管理,造成其企业管理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对产品的营销也存在着信息不畅通的现实情况,营销手段因此缺乏。在投资上有一定的盲目性,达不到最佳的效果,企业的竞争能力较弱,后续发展困难。

(五)创业服务少,投资环境不够宽松

相对沿海地区的成熟经济环境,内地的激励机制的健全程度尚不能完全满足返乡创业者创业的需要。创办企业的手续办理比较复杂,有的部门对待返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尚不能完全落到实处。

三、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建议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生产经营场地和后续发展用地纳入城乡发展总规划。鼓励投资兴建各类专业市场、综合市场、标准厂房等。近年来,衡南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衡茶吉铁路、湘桂铁路复线、潭衡西高速公路、衡桂高速公路、县城污水处理厂、毛塘垃圾处理场等在建项目将掀起建设高潮,衡云干线公路、衡桂高速县城连接线、衡阳南岳机场、土谷塘电站、千吨级航运码头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些上千万、上亿元的项目必将助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也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二)制定创业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的经营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和扶植,为返乡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在金融方面,对符合市场要求、有发展前景、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放低贷款门槛,在贷款额度、时限上适当放宽限,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中长期投资需求。在用地及税收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在行政审批、信贷等方面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在行政收费方面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对返乡创业企业要规范收费项目,制止乱收费行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返乡农民工李良俊创办的湖南锐奇皮具有限公司,经县政府协调,获得了减少贷款利息5万多元的优惠。近半年来,李良俊的企业安排了50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目前衡南县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形成了制鞋、机修、种养殖、皮具加工等产业,由创业带动了6000多名农民工再就业、再创业。

(三)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者的经营水平

不仅要对外出务工尚未创业的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已经创业的农民及即将创业的农民更要进行创业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特别是创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对政策知识的理解。2009年衡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400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5万人,给全县13万返乡人员每人发放一份免费技能培训通知书,凡是有培训要求的可直接到职介中心或通过乡镇劳务站进行登记,然后分类组织集中免费培训。

(四)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创业的良好氛围

对返乡创业的典型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大力的奖励及支持,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返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良性循环。衡南县在2008年开展了首届“青年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评选办公室资格审查、媒体公示、评审委员会终审等程序,该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授予王耀辉等二十位同志为衡南县首届“青年创业之星”荣誉称号,这一举措进一步营造支持和关心青年人才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总之,对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在人才引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教育培训、政府奖励方面要优化服务。各部门应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回归工程”,将引导、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切入点,为衡南经济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优化经济结构,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民工在返乡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地方各级应积极完善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制定创业优惠政策, 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在人才引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化服务, 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3.相关专业学生创业情况分析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关键词:行业分析;建议;学生创业

一、公司简介

抚顺特钢是大型特殊钢重点企业和军工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的“特钢摇篮”,是我国军工特钢材料的主要单位,行业领先地位突出。目前公司的军工产品占收入比重约10%-15%,目前我国武器装备所使用的特钢材料中,有80%左右来自公司,公司还提供了国家重点航天航空材料用量的50%以上,其中“神六”飞船及其运载火箭均采用了公司的高温合金、高强钢、不锈钢等多项特殊钢新产品。

二、财务分析

通过对抚顺特钢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及与行业平均数据、行业中最好企业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抚顺特钢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比重过高的问题,这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抚顺特钢的非流动资产远远低于行业领头羊宝钢股份,抚顺特钢的货币资金是宝钢股份的一倍,虽然货币资金能降低风险,但持有过多的资金会影响公司的收益和规模的扩张。宝钢的存货也高于抚顺特钢,它占的资金超过一半,抚顺则低于一半,说明两者在经营规模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两者的应收账款持有比例几乎持平。综上,抚顺特钢流动资产中特有过多的资金,存货持有量相对来说较少,可以看出经营管理者是保守派,应该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去,这样才能扩大公司的规模。

抚顺特钢的资产负债率较大,超过60%,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要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通过调查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所以适合的负债不仅可以减少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经过分析可知,抚顺特钢流动比率近三年比较稳定,主要因为经营和财务政策没有太大的变化。其比宝钢的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要好,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抚顺特钢需要增加变现能力较好的流动资产,以避免出现重大恶劣事件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通过2008-2010三年的财务分析数据可知,抚顺特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没有明显的变动趋势。行业平均水平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几乎接近于抚顺特钢的3倍,而相比较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的宝钢股份而言,更是如此。针对这方面而言,抚顺特钢应该高度重视。因此,抚顺特钢应该不断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其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努力提高其存货周转率。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努力提高其应收账款周转率。

比较2008-2010年这三年的数据,无论是抚顺特钢、宝钢股份,还是行业平均水平,总资产周转率都经历了下降和回升的阶段。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钢铁行业也遭受一定的冲击,总资产周转率明显下降,而在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钢铁行业也有明显的好转。尽管抚顺特钢和宝钢股份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上持平,但是二者都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有待提高。在这3年内抚顺特钢销售情况明显低于行业均值水平,经营业绩不佳,但是却十分稳定,而相对来说宝钢股份明显高于行业均值,从08年到10年有明显的增长幅度,说明经营业绩稳步上升。2个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抚顺特钢业绩稳定,若要提高销售净利率,必须从净利润着手,降低成本是首要的。虽然抚顺特钢2008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同时超过了行业均值和宝钢,但是2009年已经下降至低于宝钢的增长率,成为负值与行业的差距也已经缩小。至2010年,抚顺特钢的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已经低于宝钢和行业均值。可见,企业的获利能力正在逐步下降,虽略有提升,效果也不甚明显。

2008年抚顺特钢净利润增长率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发展迅速。但2009年急剧下降,使其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并且出现负增长,虽然2010年略有提高,但是仍与行业平均水平及宝钢相差甚远。抚顺特钢2008-2010年的营业利润增长率持续为负值,2008-2009年迅速下降,但是2009-2010年上升却是十分微弱。恢复能力不及宝钢及行业的总体能力。持续亏损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抚顺特钢的非流动资产和存货的比例较低,资产负债率较高;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营运能力较低;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利润率较低,盈利能力较差;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较高,净利润、营业利润的增长较快,销售和资产规模无法支持收益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4.大学生创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四

这些大学生用“五个一”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一村一品、建一个特色农产品基地、牵头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联系一个龙头企业、示范带领一批农民致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引导作用。我县此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1月12日,曾庆红同志在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学员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完善政策措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引导更多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方面人才,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随后,省领导郭金龙、王金山、王三运等同志分别专程到小岗看望创业大学生。

长期以来,我县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实用人才较少而且人才流失严重。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的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问题,从开始,我县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各类人才到创业的鼓励政策。先后选聘博士到挂职,招聘大学生担任村官。受到我县激励政策影响,20下半年,科技学院的苗娟、周盘龙、王中华等3名大学生首先来到小岗村发展双孢菇产业。他们每人各建3个标准双孢菇大棚,带动小岗村7户农民一起建成了35个双孢菇大棚。到目前为止,小岗村有7名大学生示范种植36个双胞蘑菇大棚,三年来,小岗村的双孢蘑菇种植迅速发展,吸引60多户村民参加,由当初的占地28亩,35个大棚发展到现在占地150亩,179个大棚,年产值500万元。建成了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立了小岗村利民蘑菇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的每个大棚投入减少了4000元左右,并且根据实际建立了双孢菇粗加工厂,为了发展循环产业现流转60亩土地建立了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利用双孢菇的下脚料做蔬菜大棚的有机肥料,不使用任何化肥,使小岗村蔬菜完全绿色,并联系南京农科院的专家教授指导小岗村葡萄种植技术改良,使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

农业大学时全等4名大学生,在2006年带领积极性比较高的12户农民发展种植大棚蔬菜60亩,他们采取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统一销售,这12户种植的蔬菜都获得了成功,而且由于上市早,品质好,信誉可靠,生产出来的蔬菜供不应求,第一年就实现单季亩均产值45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老百姓见到了效益,尝到了甜头,对种植蔬菜充满了信心,原有的顾虑彻底消除了。205月份,全村有69户村民报名种植大棚蔬菜,新增蔬菜面积216.5亩,并且成立了大王府蔬菜合作社,注册了品牌,下半年单季亩产值达到6000元。实现每亩大棚年产值超过万元,比往年增收近8000元。底在几名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下,大王府村的蔬菜面积从空白发展到了270余亩,新建钢管大棚620座。

在如今的广阔农村,到处可以看见大学生创业的独特景象。大溪河镇七里村采取与明光市招信镇蔬菜村“万亩无公害种植基地”开展技术对接,引进技术及资金用以发展“猪-沼-菜”立体循环蔬菜种植(成立专业合作社)。红心镇蒋庄村利用300亩山场林地放养草鸡,带动蒋庄村形成草鸡规模养殖产业(注册了“白山岭”草鸡品牌)。小溪河镇小岗村大棚蔬菜示范园,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建成10个标准化大棚种植蔬菜。总铺镇上王村在大学生指导下成立上王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总铺镇总铺村中草药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合作种植药用亳菊。大庙镇亮岗村军民坝鱼禽综合养殖场(成立养殖合作社)。张宁等3名大学生,在大庙镇东林村发展花卉苗木。西泉镇宫庄村由大学生组织成立的资金互助合作社,给全县的资金互助合作社起了很好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大学生在广阔的农村里积极的创业活动,正在为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积极效应:

一是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大学生投入到新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去,有利于促进广大群众观念的更新,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核心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决定因素是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到来加快了群众素质提高。

二是带动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学生们来到农村,不仅为农民们带来了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技术和信息,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现在,小岗村的双孢菇和葡萄、大王府的大棚蔬菜、东林的花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5.当前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篇五

一、引言

自主创业,对个人而言,是实现个人价值、创造财富的一种方式;对社会而言,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随着我国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问题的严重化,自主创业也渐渐得到了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可是,在校的大学生们,是否有着浓厚的创业意向?对创业的认识是怎样的?他们是否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他们是否已有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情况,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主要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对不同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样卷63份。时间从2013年5月22日-2013年6月5日。本次调查过程中,男生占了49.21%,女生占了50.79%;受访的学生的就读地区分布较广,其构成分布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受访学生就读地区分布较广,其中主要超过一般有多的学生在广东就读,这对广东的大学生的创业调查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参加本次调查的学生的就读专业主要有理工科、文科、医科、商科、医科,专业分布较广,具体情况如下图: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识

对于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一题(第五题),我们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赞同大学生创业,并认为是实现理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表明大学生创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学生们普遍接受创业这一理念。

对于第十题有55.56%在大学时期考虑过创业但是没有付诸于实践,只有极少部分表示其正在创业或者创业失败过。另一方面,毕业以后选择创业的人并不多只有11.46%,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就业,这与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创业的关系不大有很大的原因

(第八题)。这就与第五题的结果冲突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问题: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意识,但是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导致他们不能如愿地创业,比如:资金不足、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都成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障碍。

综上,当前的大学生的创业现状是创业热情高,付诸于实践的少,旁观者高,参与者少。

2、创业认识

对于第四题对创业的认识,44.44%的人认为具有富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与机会结合并创造价值的活动就是创业,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也就是创业了。我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该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对于第六题创业的兴趣来源,58.73%的人认为可以实现人生价值挑战自我,20.63%的人认为可以做老板不受约束,11.11%的人认为可以赚大钱。这表明大学生的创业目的更多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挑战自我,而不仅仅是为了赚大钱。

对于第十一题就业领域,50.73%的人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20.63%的人认为应选择与自身专业联系较多的行业。这与上面的情况相呼应,大学生创业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大学生仅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有可能会与市场脱轨,造成创业失败。

对于第十七题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了解,只有小部分人会去关注相关内容对此也清楚,大部分人不愿意去了解或者一点也不知道。由此也表明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对创业只是观看而确实参与,对此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与实行。

3、创业必备

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激情,但创业需要很多方面的能力和机遇等。大学生素质高、潜力大、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通过兼职和其他社会实践得到其它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校园中,也经常有一些创业活动、创业比赛,能让我们得到一些锻炼。但大学生创业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劣势(第十六题)。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创业伙伴和创业项目、启动资金不足等问题都成为了创业路上的困难。受年龄及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创业知识一般也限于“纸上谈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及在公司运营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创业资金欠缺,是首要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创业由于风险较大,较难获得必需的资金,很少有人会愿意去投资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从调查中的第十八题我们也看到,大部分大学生创业时希望能得到外界的一些帮助,包括政策照顾、创业指导与培训等。大学生创业时,去哪里得到可靠而有效快捷的信息,去哪里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关心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创业大学生更多地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企业资金资助等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对于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三、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分析与建议

6.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 篇六

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大创联盟、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杭州市财政局、浙江工商大学科技创新统计与分析研究所昨天联袂发布“杭州大学生创业企业2011年发展情况调查”。

这场调查历时一年,覆盖杭州400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涉及11个行业门类。

提供数据较完整的927家大创企业在岗就业人数6301人,由此得出杭州大创企业就业带动率为1∶6.8,即1个大学生选择创业可以为近7个人提供工作机会。

报告指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创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创业企业面临很大压力,最大的困难依次为:资金不足,经验不足,缺乏市场营销、项目推广、团队管理、财务法律及政策法规等通用知识。

一家大学生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一年后如果还活着,就算它存活。截至去年底,杭州有500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他们大多扎堆计算机与软件业、网络与电子商务业、企划广告文体娱乐业、教育服务业四大行业。按照这个标准,这些企业的存活率为28.06%。

目前,杭州大创企业绝大部分为责任有限公司,仅13%的企业转型股份有限公司,超过半数企业注册资本在10万元以内,仅3.2%的企业的注册资本超出100万元。

去年年中现拐点

大创企业调查分为规模、竞争力、创业环境、信心四大类指标。去年年中,四项指标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规模指数由资产总额、员工数、营业收入、费税总额四个方面综合反映,381.20点的指数比去年上半年下挫130.92点,下跌了25.56%。

竞争力指数为273.06点,跌幅为19.74%;创业环境指数下跌6.35%;信心指数跌幅14.92%。

调查方说,分析数据发现,大创企业去年下半年生产经营碰到较大困难,前期加速上扬的创业企业突然受挫,这与浙江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极其相似。

企业对未来的预期逐渐趋于谨慎,对创业环境的评价和自身信心都有所保留。

养猪种菜成为最具竞争力行业

竞争力指数跌幅最大的三个行业是旅游酒店餐饮业、企划广告文体娱乐业和计算机与软件业。竞争力指数中最高的是农牧业,最低的是计算机与软件业。

报告分析,近年来IT行业数量猛增,竞争趋于白热化,势必造成该行业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是农产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带动了农牧业的发展。

创业环境电子商务最佳

创业环境指数中最低的为农牧业,最高的为网络与电子商务业。究其原因,农牧业发展受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影响甚大,一场台风、暴雨可打垮一家企业,一次类似猪肉价格的过山车般波动也能压垮企业。

调查方提醒创业者,农牧业工作及生活条件十分辛苦,技术进步缓慢,投资比较难觅,劳动力也难找,国家对这个行业给予的实质性激励措施并不多。

因政府更倾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网络与电子商务业在杭州有着得天独厚发展优势。

搞农业尤其需要大投资

企业规模指数反映进入某一个行业需要的投资额度。创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依次是农牧业、教育服务业和建筑装潢业。

规模指数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企划广告文体娱乐业、网络电子商务业及其他行业。

企业竞争力指数排名靠前的是农牧业、教育服务业,说明大学生从事这些传统的行业,具有技术和理念方面的优势,市场竞争力较强。排名靠后的三个行业是旅游酒店餐饮业、网络与电子商务业和计算机与软件业,大学生在这些领域无法显现优势。

搞酒店和金融的信心最足

信心指数排名前三的行业为金融与投资咨询业、旅游酒店餐饮业和其他行业。

分析指出,随着西湖申遗的成功,杭州必将会迎来旅游酒店餐饮业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深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杭州的金融与投资咨询行业也前景看好。

排名后三位的是建筑装潢业、企划广告文体娱乐业和批零商贸业。

7.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 篇七

所谓的民办高校是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依照国家和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 面向社会举办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或实施高等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在我国, 民办大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上千所, 同时部分学校的在校学生的数量也达到了与公办大学并驾齐驱的数量,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表明我国民办大学正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公办大学就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国家组建的大学, 由国家拨款辅助的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主要形式。公办大学在以往大众的观念中, 认为公办的高校比民办类高校要好, 传统的公办大学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具有较好的学风, 而且学校的政策也比较稳定。因此, 总的来看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别的, 本文以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基本特征为立足点, 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情况来进行分析。

在对创业情况进行分析时, 我们通过现有的一些调查的数据可以获知高校大学毕业生在创业时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大学生创业就是利用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和人脉资源关系来进行资源整合, 从而与市场关联的一种创业行为。但是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的概率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根据一项对部分在校的大学生创业想法调查显示, 有将近20%在校大学生有想进行创业的想法。这样一项数据说明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 相对来说比较积极, 但是仔细分析, 大学生能够真正将这些想法运用到实际创业行为上的又有几个呢?答案无疑是极低的一个概率数字。很多学生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个想法, 进而头脑发热, 然后直接借钱, 进行创业, 最终结果也是不尽人意。但是我们不能否定, 在数以千万的大学生中, 存在着一些创业成功的佼佼者, 他们在结合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 合理运用自身资源, 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 在对市场有一个前瞻的前提下开展自己的创业行为, 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他们选择的正确性。对于民办高校来说, 对于就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各民办高校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创业的意识。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 在过去他们的创业意识比较差, 主要是学校对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但是随着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加强, 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民办大学在教学中会将创业的意识传递给学生, 给予他们精神层面上的鼓励, 民办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动机和信心也在不断地得到增强, 摒弃了过去创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之举、不务正业的表现等错误的思想, 民办高校学生在自主创业学生的数量方面处在不断的增长之中。

对于公办大学生来说, 他们创业的思想积极性,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在20世纪公办高校对于毕业生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主要是学生就业时会包分配, 在这一政策下, 公办学校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并不高, 但是随着这一政策的取消使得公办学校的学生也在市场化中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 因此, 公办学校的学生也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创业。在对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学生创业动机进行分析时, 公办高校学生主要是感到就业压力比较大, 再有就是对于毕业工作环境以及各种条件的不满足等相关因素的诱导下, 才使得他们走向创业的道路, 还有比较少部分是对于自己创业行业的兴趣和理念的影响也会促使他们走向创业的道路。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 对于他们创业的动机来进行分析, 民办高校的教育模式多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 相比于公办高校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 因为公办学校在校生学习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内容, 因此, 培养出的学生也属于理论知识型的。但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则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娴熟, 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理论, 更多地则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的。因此, 民办高校的学生对于创业的动机多是对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技能掌握得比较好, 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创业行为, 所以选择创业。

对于在创业过程中也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比如, 同是摄影专业的学生, 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在校期间更多地学习实际拍照的情况, 甚至于他们在校期间就在相关的摄影机构进行过相关的实习, 对于摄影这一技术和行业的情况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他们的创业过程就会变得相对简单, 但是公办学校多是理论性的知识讲授, 对于实际的操作比较少, 对于行业的情况更加是了解得少, 所以这些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需要学习的则会更多, 创业的道路也会走得更加得漫长。当然对于创业中的民办大学生来说有着他们自己的特殊性, 民办大学中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在认识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从一开始他们就认为自己要进行的就是专业的工作, 从而忽视对于未来创业的认识, 在进行“创业课程”学习时会表现出不认真的态度, 因此, 对于这些学生要从观念上进行引导, 民办高校应该在这一方面上加强学生的创业就业理念教育, 从而为学生未来创业种下观念的萌芽。民办高校专业在设置时就参考了市场的导向, 他们根据相关的调查, 比如, 企业需要何种人才, 他们就开设相关的专业进行此类人才的培养, 靶向性比较强, 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学生的专业性比较强, 在创业的过程中, 这一优势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 相对来说民办高效的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因为民办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牵引式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更加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创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8.大学生创业情况总结报告 篇八

一、前言

(一)、本次社会实践的参与者:邓锦程

(二)、实践主题:“践行先进文化、彰显青年价值”

(三)、实践时间:2012年一月十日

(四)、实践地点:长沙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更多的大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都让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本人在寒假期间进行社会调查, 对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情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分析。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1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65%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2%以上。据教育部的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00万人,比2010年增加60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10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6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2、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有的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四)毕业生自己的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三)、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四)、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五、结语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我发现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在学校期间我们就应该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我们去学着适应社会,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掉。

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调查人:唐国政

专业:软件 计网0934班

调查对象: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调查方式:网上咨询

姓名:张仁军 电话:87878910

公司要求

首先我了解到华三公司招聘的一些要求:基于我们计算机网络专业应该首先掌握基本的设备技术操作及其原理,熟悉数据通信协议,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产品的开发,从事大型软件开发测试工作,熟悉研发流程,学习能力强,踏实肯干,乐于接受有挑战性、创造性工作等等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现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致因.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若干差异。对此我们采访了有关我们专业的华三通信公司的人事部经理,给我们提出了他们公司用人的要求及我们大学生应该拥有哪些基本的能力去适用社会,用此来告诫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我们的缺陷 1.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对基础实践能力的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大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各种实践能力,其中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实践经验是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能力随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基础实践能力评价不高,自我满意度较低。25%-40%的大学生对各项实践能力都感到很欠缺,欠缺度最高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占38.0%,其他依次是:人际交往能力为35.5,表达能力为34.4,沟通协调能力为28.1,动手能力为27.6,获取知识能力为18.3。通过对满意度与欠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大学生某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度高于满意度。

2.专业拓展能力相对欠缺。知识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领域里知识量的积累,对大学生而言,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知识量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调查显示,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看重的是专业知识。这说明用人单位对知识广博度的要求比专业知识更高,也表明用人单位偏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调查显示,64.5%的大学生希望今后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看重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并愿意把主要精力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知识面的扩展,这样就导致知识广博度不够,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3.创新能力较为缺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调查发现,65.1%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有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只有17.3%的大学生感到满意。调查进一步显示,只有24.7%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在学习和工作中有创新的设想和建议”,偶尔有创新设想和建议的占50%。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巧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二者的巨大反差说明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当欠缺,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迫在眉睫。

应有的能力

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基本素质能力呢?

1、诚信。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没有的话,那别人怎样相信他,又怎样和他交往呢?如果一个人没人交往,被他人所孤立,他肯定会被这个社会排斥在外的。

2、责任心。我们应该树立起对家庭、对社会、对工作的责任意识,更应该树立起对自己未来的责任心。假使一个人没有责任心,那么他就不可能会为了这些而努力,那又谈和成功呢?

3、拼搏、奋斗精神。我们马上就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了,一切都得靠自己来打拼。“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具有拼搏、奋斗的精神,才能在困难面前拿出勇气,才能跨过坎坷。

4、社交能力。现在社会朋友很重要,许多你做不了的事也许你朋友可以帮你完成。如果你连朋友都没有,那么你在社会上将会寸步难行。

5、团队意识。当今社会许许多多的事自己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和一些弱项。而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团队的话,那么你就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而你的一些弱项也许是你队友的强项,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工作。没有平常中的培养,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培养起自己的基本素质能力。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历来备受人们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成功率低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何合理的利用大学生的人才资源,让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一个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关系到科学技术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同时,我们应清楚看到大学生自身的缺陷和高校教育的弊端,需要我们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与“习”共同进行,走出课堂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增强学生的素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自身的素质,使自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压力,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双赢。

关键词:就业难 素质教育 自主创业 政策扶持

前言

实践时间:2012年2月1日—2月7日

实践地点:步行街、人才市场等

实践对象:高校毕业生、公司招聘人员、路人等

实践内容: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现状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等

实践方式: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个人采访调查法等

本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的社会调查,设置了随机调查问卷和个人采访环节。问卷和采访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方便作答。选择的调查地点为人流量较大的步行街和高校毕业生聚集的人才市场。通过调查深入了解现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创业的现状,重点分析和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先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总结

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共设计了8道问题,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四道反映比较集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情况,以了解现今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创业问题的看法,来分析出就业难创业难的根源,以此来提出解决的建议,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难的解决。

1、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打算?

在调查中,我们调查的高校毕业生在为未来的打算,以此来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共有51%的选择了考研。超过半数的同学选择了考研,考研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而由此也产生了考研热的社会现象,由于金融危机、就业恶化,许多学生希望继续深造,来暂时躲避就业,并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将来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在就业创业中有更大的优势。在选择就业的有20&的同学,而选择创业的有16%,二者加在一起只占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一,虽然有部分同学选择就业和创业,但人数不够多,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可见,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同学对就业创业的热情不高,也以选择考研来暂时躲避就业。只有10%的同学选择在家待业,是因为自身原因,对未来没有信心、导致在家待业,成为啃老族,形成特殊社会现象。4%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去国外留学也是提高能力,增加资本的能力。

2、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

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可以得出对就业形势的看法,进而了解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从而可以分析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现实状况。39%的同学选择了有信心找到好工作,大学生作为的国家的人才资源,因其自身的高学历和受教育水平,始终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也是国家明日的栋梁之才,只要能提高自身素质,还是有信心找到合适工作的。同时有29%的同学认识社会总会有职业空缺,并不担心。共有68%同学认为有信心找到合适工作。可见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反映大学生对就业的心态。同时,24%对就业形势很担心,反映出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冲击,也说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综述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比较乐观,但也存在很大压力,对未来也存在担心。

3、您认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法?

在调查中,我们共总结出六种解决就业难的方法,包括提高技能、调整心态、调整择业期望、提高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和职业培训。我们设立多选形式来了解大学生对就业难所认可的方法。就业难是深层的社会问题,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问题,有效的解决途径只有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才能发挥更大效果,在统计分析中,有47%同学认为应提高技能,48%同学认为提高职业素质,大部分同学认为应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只有自己的素质满足社会需求,才能找到合适工作来实现自身价值。34%选择调整就业期望值,24%认为调整心态。大学生不应好高骛远,可以到西部、基层以及国家需要的地方去,那里有广阔的舞台可以让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37%认为拓宽就业渠道。改革体制应发挥作用,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发挥其职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大的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

4、政府在创业方面的扶持力度怎样?

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更难。除自己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资金等原因外,政府也应对大学生做出更多的鼓励措施。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分析出大学生认为政府应提供如下四项扶持:资金扶持(如提供无息贷款)、政策优惠、宣传鼓励和相关机关便利服务。27%的同学认为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发放贷款,进而进行资金鼓励,可以进行小额贷款的发放,满足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创业难关便是融资难,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启动项目。因此,大多数同学认为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还是很有必要的。28%同学认为政府应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政策优惠,对大学生创业的改革应有所侧重。政府可以减免税收、提高便利条件等手段来扶持大学生创业。还有17%认为进行宣传鼓励、提供大学生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宣传,促使大学生创业成功。28%认为政府的机关机构提供便利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机关宏观调控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从而方便大学生创业。

二、现状存在的原因

㈠ 毕业生多,而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大学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是凤毛麟角,僧多粥少的状况下就业难也不足为奇。

㈡ 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现在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也有相关引导,不过这种引导还不够具体,多流于形式。

㈢ 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很多专业的设置不合理,而且在全国大环境下已成饱和状态,比如历史、法学等文科方面的专业,大多学校都必设这样的专业。另外,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我国现阶段还停留在“制造大国”的阶段,对于有些专业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从而导致专业不对口、就业难。㈣ 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很多大学生,对就业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高不成、低不就,不肯吃苦,加之在大学期间不够努力,专业知识不过硬。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工作忠贞度较低。

㈤ 缺乏职业规划。有一项面向七所高校2000多名大学生所作调查显示:只有11.7%的人十分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只有10.3%的人十分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

社会对大学生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对于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企业愿意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相当于工资要求较高,不肯吃苦的“天之骄子”,更愿意选择要求较低、吃苦耐劳的民工。

三、解决之道

通过一周的调查研究,我发现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存在一下问题:首先,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不够丰富,社交能力不强,社会关系网路缺乏;其次,大学生对于工作收入预期偏高,对工作选择比较单一;第三,大学生创业意愿不足,创业条件不成熟,创业信息不够;第四,毕业生过多而且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大学生教育由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在是凤毛麟角,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业难;第五,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待完善;第六,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很多专业的设置不合理,而且在全国大环境下已成饱和状态;第七,缺乏职业规划等。

基于这些问题,着眼于拓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一方面必须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岗位以及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培训信息等,丰富他们工作实践经历,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形式合理的工作和收入预期。

㈠ 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完善见习岗位制度

结合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实施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继续完善见习岗位制度,进一步推进青年职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智育德育双促进,就业能力和就业岗位双保障的原则,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增加他们的适应性,同时针对本次调查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在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处理、就业形式分析、技能、创业培训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可以在职业见习计划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满足大学生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将职业见习计划和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一起建设,将职业见习计划纳入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或将职业见习计划逐渐建设成一个一体化服务平台,一避免职能重复,节约资源。

㈡ 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搭建就业和创业平台

秉持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原则,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高校、企业等机构的资源整合起来,搭建一个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可以考虑以地方共青团组织和高校的团组织、政府的劳务局和高校的就业服务部门以及企业的招聘部门这两条线来构建,并且将这个平台逐渐做大做强,把提供社会实践和见习、信息发布和咨询、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职能集于一体,这样一方面有了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可以吧最新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新政策及时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梳理、整合区域内的企业资源,从而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求职就业的各种信息。另外,还可以考虑吧其他社会力量,诸如志愿者、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整合进来的,真正实现社会各方面参与,让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在社会各方的联动下得到有效地解决。

㈢ 树立广义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大众化就业”时代,大学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大学生要按市场经济需求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要树立职业不分贵贱,适应社会需要,靠劳动体现自我价值的优良传统观念,形成一个良好的择业氛围。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冲破精英就业观的束缚,走出心理误区,形成有利于广义就业的社会氛围。树立大众化的广义就业观念,最终使大学生接受只要是凭借自身能力从事合法的经济活动获取收入即为就业的观念。同时大学生的自身就业能力才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才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毕业生自己更应积极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突出个体优势,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只是本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还应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掌握只是与技能,为将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㈣ 鼓励自主创业,开放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针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不离的问题,出来要继续制定相对优惠的政策之外,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一是帮助大学生获取开业贷款担保和开设大学生创业基金。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给予创业资金支持、减免创业规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工资倾斜政策,落实国家代偿助学贷款等措施,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就业,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二是推出一批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创业见习基地和开业服务项目等。政府和各相应部门可加强与个高校的联系,合作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中心,及时为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信息。比如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代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建立绿色通道,构建创业跟踪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支持。三是积极开发符合大学生需要的创业园区,向他们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政府可以考虑与社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者减少初期的成本支出,相关部门还应畅通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办企业的注册门槛。当然,也可以考虑把以上三方面的工作纳入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内进行。

四、调查情况的总结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情况,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前,大学生也暴露出职业素质低,社会经验不足等问题,同时也存在高校教学体制陈旧,课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值得我们反思和解决。我们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是大学生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解决,使大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 大学生创业网

*******************************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报告

——成功需要敢于迈出你的脚步

|前言:

现在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虽然如此,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严峻化。而此时国家也发布号召,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此,寒假期间做了一项实践报告。

调查对象:当代自主创业的大学生 调查形式:问卷形式

调查现状: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样1个现实,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1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其中有一篇报道这样写到:麦当劳前掌门人吉姆·坎塔卢波说:“美国任何1个乡村老太太都会做汉堡,但她们做的汉堡只能自己吃,而我做的汉堡能卖遍全球!”在河南南阳市,也有1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她不仅把中国家庭主妇都会做的馄饨,做成了像麦当劳的“汉堡”卖遍全市、全省、全国,还要到联合国介绍卖馄饨的经验。

她,就是南阳市巧味馄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33岁的徐晓恩。这不是在调查这个成功的下岗女工,也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去卖馄饨。是建议大学生自主创业,包括开餐馆之类的普通职业。我做的问卷调查,第1个问题是:为什么大多大学生不愿意自主创业?答案主要有下面几点:(1).大学生刚毕业,那里来资本自主创业?

(2).要是自主创业,那我们学那么多知识干嘛,不用读书也可以去开个私营企业什么的,现在身边不是很多小老板什么书都没读吗?

(3).自主创业的风险太大,父母投入的教育资本何时能收回?

(4).特别是一些女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只想安安稳稳的找份工作等等。其实这样的答案很现实,也是蛮符合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的。

调查结果分析:

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害怕风险,要知道有风险才有收获。事实上,创业被认可说明创业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是一种思想解放的结果。而且 数据显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创业的同学仅占4.2%,而95.8%的同学并非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创业。而有88.9%的同学对创业具有自己的判断,不会轻易接受创业的鼓动。最后,对创业失败导致负债,高校的同学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其中64.2%认识到创业失败带来的负债。创业并不是赛跑,想跑就跑,它必须具备诸多条件后才能进行创业。高校大学生对此有较高的理性认知能力。

要知道,这种自主还有很多意义。首先,它能让我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再者,还能锻炼一个人的胆量,以至于出社会后能懂得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游刃有余等等。

感受: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在这个社会中,你参加进去后,你会学到很多的东西,明白到自己不明白的道理。就好像我,我刚进入这学校的时候,对着什么事都有着不同的天真的想法,每天都说着自己天真的话,但是,自己经过实践后,你就会发觉到自己以前的所谓的多多少少的承络,真的太天真的。一句话说的不错:计划真的赶不上变化,无论现在计划的多么好,多么周到,但是,当你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计划就会失效,就会用不上,就会成为一纸空文。那你还会谈自己的计划多好吗?

真的,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不去实践一下,靠着自己在书里得来的信息,而自己在说大话的话,那个人就会赶不上这个社会的变化,这样就会给社会淘汰,从而在学好书本的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参加多一点社会的实践,例如即将到来广州亚运会,我们要积极的参加他们的活动中去,成为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为广州服务,为中国服务,这就是当代的大学生要做的事情。

自己的暑假实践结束了,在这个实践中令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找到自己未来要奋斗的目标,但是呢?我的实践还没有结束,我会更加的努力,在以后的生活里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每一天的计划。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自主创业这个行列当中来!

长沙民政学院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鲜明对比。针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是大势所趋。本人调查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背景、利弊条件、所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建议,旨在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何谓“自主创业”,是否适合自主创业,及自主创业的前期准备。

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的目标。事实上,按中国教育“十五” 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0以前,全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将提高到15%,进入初级大众化阶段” 而此目标在2004年就已实现。

此外,据资料显示作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国,农村尚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城乡每年还有12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加剧调整时期,多种调整因素交汇,急剧增加了就业压力。过去几年国有企业减员下来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正寻求再就业,近两年还有5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出再就业服务中心;人世以后,对农业的冲击严重,仅考虑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1000多万人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每年至少增加200万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企业将持续减员。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没有时显增长,一些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熟手”,而毕业生择业观念有些脱离实际,在宏观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形成鲜明对比,矛盾日益加剧。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次又一次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大势所趋。

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现剧增之势,到2008年将达到1、24亿人。面对这种情形,大学生迫切需要转变到现成的行业中就业的观念,与社会力量合作,把主动发现和寻找机遇结合起来,创造社会的新产业,开辟新的就业之路。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又可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这就形成了“自主创业” 的雏形。“自主创业”这个名词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它指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个人或一个团队,为了一种共同的创业目

标,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创业者不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学校及社会就业的压力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利条件 1.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创新工程,进行了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国内诸多省市也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博士)自主创业,欢迎出国留学生回国创业。给予相应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税收、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分期注资等。

2.大学生才思敏捷,敢想敢干

在中国已经成功人世,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相当活跃,创业热情十分高涨。各种创业计划大赛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许多有想法、敢创新的学生从中脱颖而出,学生创业随即达到高潮——截止2007年初,全国由大学生自己创办的公司已有数千计。

3.大学生掌握了比较可观的知识资本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将是主要的知识资本拥有者,他们投身创业又将成为知识资本的营运者。虽然在创业时货币资本等有形资本不足,但是他们拥有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无形资本——知识资本,加之现有政策已允许其折合成相当比例的有形资本,以股权占有形式投入、创立实业,并能通过吸引风险投资等途径募集创业资金,从而保证创业的进行和持续发展。再者当今网络经济、虚拟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也为大学毕业

生自主创办小型知识型创业创造条件。

4.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注意积累实践经验

他们积极投人课余的实践活动,或参加校园勤工助学,或为高新技术企业打工,这些活动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并非畅通无阻,还属新生事物,仅有短短几年的发展时间,大学生中还存在能力经验、资金不足、社会观念阻碍等方面的瓶颈。

1.大学生创业能力经验有待加强

一是经验不足。首先,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些都降低了他们开发产品的命中率,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甚至导致失败。其次,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处于“象牙塔”内,对于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所知甚少。社会经验的不足,常使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申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

二是综合素质较弱。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他们创办的公司也大都组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其成员里有时还有名校的MBA,但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一方面,人际关系的和谐度不够。另一方面,管理力度不大。在短时间内无法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综合素质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不够彻底,创新精神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资金不足。大学生毕业时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学生创业的瓶颈。他们要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得少量的资金,要么从风险投资公司或银行那里寻求资金支持,来获得自主创业的首期投资,而风险投资公司往往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缺乏必要的经验,在投资的过程中就特别谨慎,制定苛刻的投资标准,或者是要求在企业中占有较大的股份。

2.缺乏创业环境

据了解,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与GEM(全球创业观察)对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所做的调查中仅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包括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在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一些决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加之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的去政府部

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尤其是在大学生创办餐饮、咨询等传统行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进行创业的。

3.创业教育滞后

我国教育部在1999年颁发了《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在计划中指出: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但是高校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教学内容,大部分学校仍是停留在就业教育的阶段,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对国家在对学生创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创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再者,由于大学生的光环效应,社会各界常常对他们抱有太高的期望值,认为创业的大学生定能在一夜之间成为比尔·盖茨,创造一个奇迹。因而,由于创业失败而重回求职者行列的大学生创业者们,不得不承受来自各方舆论的沉重压力。

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几点建议 1.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及其效果,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利于提高其自主创业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增加成功比例。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认为,就业是自己需要找工作单位。因此,造成大学生就业的被动局面。大学毕业生必须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具备积极主动的创业意识。而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创业教育还应注重对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去积极地思考社会问题,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把握所学专业的前沿动态,寻找知识的转化点。

2.重视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在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学生除了学好应用性学科和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学科,还要拓宽知识面,学得博,学得深。同时注重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善于多维观察问题,对经济发展态势保持一贯的敏感性。特别强调的是创业大学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能力是创业的关键,能力的高低最终决定创业的成败。因此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一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能力。二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市场运作能力。创业面对的是市

场,是竞争对手,在了解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同时,还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生产出来,推销出去,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市场营销能力。三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驾驭企业的能力,即领导能力。

3.树立诚信观念

市场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信用经济。谁不讲信用,必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大学生应从考试不作弊做起,先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才有可能做一个讲信用的企业家。诚信是立身立业之本。

4.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社会、学校、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单凭少数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实践锻炼,难以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规模,形成气候,有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要想方设法导入创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要鼓励大学生成立创业社团组织,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给学生介绍他们亲身创业的经历,要支持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上的创业活动,亲身体验创业的成功或失败。系统培养大部分学生具备自主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支持和正确引导学生创业。整个社会应采取更多、更适合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多侧面、全方位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真正服务好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具有方向性的新事物。此外,家长、老师和社会应更新观念,积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他们创业的坚强后盾。

5.注重创业投资前的准备 第一,市场状况调查。任何人在创业之前都必须非常谨慎地进行市场分析,综合调查。在决定从事某种产品生产或经销之前,必须要对可能购买的顾客有充分的了解,获悉到底有多少潜在的顾客,谁会是第一个顾客。何种广告方法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以及顾客希望通过何种方式使产品到达手中等等,这是近期调查。创业当然要考虑长期利益,所以要试着去预测需求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化,第二,要有长期规划。公司的发展“稳健”永远比“成长”重要。规划包括目的,达到目的的程序,进度时刻表,并列出任何可能会影响到规划的情况,考虑好调整、应变的措施。第三,评估自己的财力。公司是由人才、产品和资金所组成。自有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无法成就事业。因此,大学生创业者要有“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 的观念,不要过度举债经营;公司应“做大”而非“大做”。第四,慎选行业。大学生创业应发挥自身优势,认识自己的性格、特长适合做什么行当,选择熟悉又精通的知识型、服务性的行业进行创业活动。在初定项目后还要根据前述三点进行具体可行性研究;可以从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市场需求等方面着手。

6.先就业再创业

有些立志创业的毕业生或由于缺乏经验,或由于缺少创业的资金,也可以先加盟与自已创业目标相符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积累经验,积蓄资金,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独立创业,这对许多创业的毕业生来说,也许是更理智,更稳妥的选择,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自主创业的。

上一篇:交通局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总结下一篇:文明的传递者文明礼仪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