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024-06-18

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精选9篇)

1.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一

总结部署工作交流探讨思路

推动全市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工作会议

3月4日,市公安局在上饶宾馆4号楼3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公安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了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公安厅局长、全省公安局长会议要求,总结了07年的工作,并分析把握当前的形势,研究部署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公安工作。

会议由局党委副书记余宏德主持,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涂远征,市局领导谭春生、谢明、殷俊新、童建明、郭海洋、徐道美、吴刚、张红、刘献国、周造敏、朱孝权、郑军,武警支队长徐建华、政委邓保良,消防支队长欧阳漾、政委胡俊松出席了会议,各县市公安局长、政委、办公室主任,市局机关各处室、支队副科级以上干部,信州、上饶县公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派出所长共计21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涂局长代表市局党委作了题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上饶公安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报告,在会议结束时作了会议总结。广丰、德兴、婺源分别就社区警务战略、公用经费保障和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一帮一”结对交流作了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

在工作报告中,涂局长指出,2007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提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谐感、信任感”的总体要求,坚持“政治建警、科技

强警、文化育警、和谐立警”和“机关围着基层转、基层围着百姓转”及 “看得见、找得着、负起责任”的工作思路,以端正求转变,以创新求发展,以团结求合力,以实干求实效,力抓三级公安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力建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纪律型的公安队伍,为构建平安上饶,维护全市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公安工作在“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的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水平,公安行政管理水平,全市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水平及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等六个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市公安局成为全省设区市公安局中唯一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全省文明单位”,政风行风评议中,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行政执法单位”,位居全省公安机关第二,在全市排名第四,比上年度又上升了一位。同时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绩效先进单位。

在工作报告中,涂局长部署了2008年的全市公安工作。他要求2008年全市公安机关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的目标,按照全市第二次党代会、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的要求和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实现平安奥运为中心,以确保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全面达标为重点,着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公安队伍,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服务水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上饶崛起的新跨越创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做好五个立足于:立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拓宽发展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视野,当好科学发展观的忠实践行者;立足执法为民、亲民爱民的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当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力促进者;立足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积极构建严密的打、防、控机制,当好“平安奥运”的积极保障者;立足固本强基的方针,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当好三年目标如期实现的最后冲刺者;立足正规化目标,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涂局长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要不断增强大局、机遇、忧患、创新“四个意识”;要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公平正义、公共服务、实现合理诉求的新期待;做到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更加有效地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治安防范水平。在“三基”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以“硬件”、“软件”为支撑,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建设质量和水平,始终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进一步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始终以办实事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要突出地抓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实现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在队伍建设中,要高举旗帜,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文化育警,为公安工作的发展催生强大动力;要坚持从优待警,努力凝聚警心;要加强班子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龙头作用。

在总结讲话中,涂局长指出:通过此次公安工作会议,全体参会人员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坚定了信心,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各项公安工作的整体推进;要着力抓好灾后保稳定、保安全、保民生的工作,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三基”工程建设等三项重点工作,推动公安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全力以

赴做好当前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08年公安工作实现良好的开端。

会议并组织参会代表分别分成局长、政委、办公室主任三个小组,围绕涂远征局长所作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讨论,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报告全面总结了07年的全市公安工作,令人自豪,催人振奋;报告科学分析了上饶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报告部署了08年的公安工作,方向明确、措施有力。同时,参会代表在重大的责任、光荣的使命面前,结合各自工作,就08年的公安工作畅谈了设想,为08年的全市公安工作起好步、开好头积极献言献策。为期一天的会议在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良好氛围中圆满结束。

2.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二

一、甘肃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价值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甘肃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示范意义。

㈠经济价值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是实现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发展的新目标的有效途径, 也是切实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强大动力。从甘肃省的省情特征和发展难点来看, 甘肃省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压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最大难题是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就是强化“三农”工作, 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如果“三农”工作上不去, 发展差距就难以缩小,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全省上下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 需要我们认真谋划好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竞争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甘肃省农业比重大, 农村人口多, 自然条件差, 生态环境脆弱, 加快壮大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㈡社会价值

甘肃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要求,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希望和支撑在农村。根据甘肃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实际情况以及全省农村所具有的特殊的自然禀赋, 只有加快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 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才能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大提升、农业经济大发展和农村社会大繁荣的目标, 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子, 才能彻底解决甘肃省的“三农”问题, 才能实现2012年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的战略目标。

㈢示范意义

加快壮大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对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战略目标和“3341”项目工程至关重要。粮食丰则天下安。在推进全省转型跨越中, 粮食增产是基础中的基础。尽管甘肃省粮食总产实现了“九连增”, 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有了根本改变, 还必须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 必须把千方百计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促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 作为实现全省转型跨越的最大难点来破解。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壮大提升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制种业等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对全省农村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努力走出一条通过生产经营致富的新路子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资料来源: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文献汇编 (2012年)

二、甘肃省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㈠必要性分析

甘肃省农业资源丰富, 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 农村经济发展不快,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不快, 农业产业链条短, 附加值不高。因此, 甘肃必须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加快建立与其他地区优势互补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体系, 形成新的市场优势, 是甘肃在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转型跨越、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㈡可能性分析

1.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产品保障。

近几年是甘肃农业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之一。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业部的精心指导下,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这一中心任务,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上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狠抓各项措施落实, 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已经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 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甘肃省马铃薯、中药材、草产业、现代制种、啤酒大麦等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1]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60%, 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2]脱水蔬菜、番茄酱、胡萝卜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及东南亚地区, 天水的长城果汁畅销欧洲市场, 等等。这些成就为加快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市场基础和产品基础。

2.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基地保障。

过去几年,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省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形成了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 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瓜菜制种基地, 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五大蔬菜优势产区 (见表1) , 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见表2、表3) , 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幅提高。

3.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组织保障。

目前,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300多个, 其中龙头企业1700多个, 国家和省重点龙头企业210多个。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 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 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政策保障。

甘肃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 着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战略性主导产业层次, 要进一步强化马铃薯、草食畜两大产业的主导地位, 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和层次;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层次, 要全力推进中药材、种子、水果、蔬菜、酿酒原料等重点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地方性特色优势产品层次, 要扶持庆阳荞麦、糜谷, 定西豌豆、扁豆, 会宁谷子, 临夏蚕豆等抗旱特色小杂粮生产及加工等地方品种资源。

资料来源: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文献汇编 (2012年)

5.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区位优势。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 地形狭长, 地貌形态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特别是气温差别大, 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隔离条件好, 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各地因地制宜, 调整农业结构, 面向市场,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 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初步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 为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产业中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 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龙头企业资产规模小, 管理水平不高, 产品档次低, 竞争实力较弱, 影响着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 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研发能力低, 新开发产品少, 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还处于发展初期, 运行机制不规范,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甘肃省壮大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和玉米制种业, 是甘肃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 甘肃省着眼于实现布局区域化、园区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循环高效化战略, 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结构调整, 大力实施“四个1000万亩工程”和牛羊大县建设, 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甘肃省现阶段的实际, 壮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 还要加大投入, 高标准、规范化地抓好基地建设。

㈠壮大草食畜牧产业发展水平

草食畜牧业是甘肃省的传统产业, 也是推动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12年来, 在全国牛羊存栏总体比重下降的情况下, 甘肃省牛羊存栏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全国的位次分别提升到第11位和第6位, 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占全省畜牧业的比重达到53%, 牛羊肉外销量每年超过12万吨。特别是50个牛羊大县年出栏量已占全省的80%以上, [3]初步建成了一批区域性牛羊产业基地, 草食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支撑点。目前, 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1380多万亩, 丰富的秸秆饲料资源, 为加快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支持培育牛羊产业大县, 提高畜牧业增加值, 重点支持养殖小区、良种繁育体系、市场体系和检测体系、产业大县建设。

㈡壮大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截止2012年, 甘肃省蔬菜面积已达到640万亩。[4]目前甘肃省五大蔬菜基地的规模已基本形成:河西走廊灌区133万亩, 产量507万吨;沿黄灌区138万亩, 产量386万吨;渭河流域105万亩, 产量228万吨;泾河流域198万亩, 产量183万吨, 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73万亩, 产量67万吨。但是, 设施农业仅占耕地面积的3%多一点。要充分利用甘肃省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条件, 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种植和暖棚养殖, 建立设施蔬菜技术标准,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设施农业标准化装备, 全面提升设施蔬菜发展水平。必须把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节水高效农业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尽快将甘肃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西北地区的反季节蔬菜供应中心。

资料来源: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文献汇编 (2012年)

㈢壮大优质林果产业发展水平

目前, 甘肃省水果面积达到了750万亩。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还必须加快对现有果园改造和标准化示范园建设, 稳步扩大优质苹果栽培面积, 把甘肃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林果生产和供应基地。平凉、庆阳、天水、陇南部分县区, 如礼县、西和县等均已形成优质林果产业区。苹果产业已列入国家规划, 发展目标1000万亩。除此以外, 还要加快加大对甘肃省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桃、杏、李、核桃、油橄榄、小樱桃、葡萄、花椒等林果的培育。

㈣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 其种植面积2011年1055万亩, 2012年1011万亩, [5]目前种植面积全国第二, 产量全国第一, 达到1300万吨。脱毒种薯全国第一, 发展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制种的地域优势, 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 以玉米制种和马铃薯制种为重点, 瞄准前沿领域, 加强良种研发和引进, 抓好良种基地建设, 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龙头企业, 加快扩大制种规模, 特色提升制种水平。要加快建设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 加大一级脱毒种薯推广力度, 力争把甘肃省建成马铃薯种业大省和产业强省。

㈤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 目前人工种植全国第一, 达到270万亩。主要品种有红芪、当归、党生、板蓝根、甘草等。分布在定西、陇南、天水等地。加快提升中药材产业, 必须加强旱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加快标淮化生产, 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力争把甘肃省建成全国一流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饮片加工基地和储运交易中心。

㈥提升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产业发展水平

玉米制种甘肃省有较大的优势, 较好的基础。目前以杂交种为主, 正常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 产量达到60万吨, 每年可以销掉80%。力争把河西走廊打造为全国重要的杂交玉米、特色瓜菜制种产业基地和酿酒原料产业带。

㈦壮大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的发展水平

比如, 陇南油橄榄、核桃、花椒、黑木耳, 兰州食用百合、高原夏菜、苦水玫瑰, 庆阳黄花菜、小杂粮, 天水的糯玉米、金针菇, 河西的洋葱、棉花、葡萄, 甘南的冬虫夏草等, 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优势产品, 应加大资金扶持, 打造更多名优品牌, 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助推甘肃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行政学院2012年院级招标课题“甘肃转型跨越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EB].www.gov.cn, 2010年05月06日.

[2]王朝霞.玉米制种成为甘肃省农民增收“黄金产业”[N].《甘肃日报》, 2012-08-23.

[3]刘伟平.着力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推进全省农业跨越式发展[N].《甘肃日报》, 2012-09-15.

[4]王朝霞.甘肃省蔬菜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突出亮点[N].《甘肃日报》, 2013-01-15.

3.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三

纵观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文化产业各要素的集聚效应,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心城市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对周边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心城市的地位实力、消费市场、发展机遇等诸多优势,对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本、信息、资源等各类文化要素产生吸附效应,导致文化产业各类要素向中心城市汇聚。越是中心城市,越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这种吸附效应就越强。在吸附的同时,中心城市又会反过来辐射周边地区,形成共同市场。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山东处在北京、上海两大中心城市中间,两大城市都确立了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战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具特色,势头强劲,占GDP比重已分别达到6.8%和6%。特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塘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两大都市群,其文化创意产业板块的突起,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显现。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切实把握中心城市效应这一规律,创新思路,积极衔接,错位竞争,加快发展。

一要切实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形势逼人,时间不等人,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被动被吸附,带来的只会是人才、资本、资源的流失:被动被辐射,带来的只会是市场的被占领。一旦人才让人挖走、资源给人利用、市场被人抢占,再想夺回来,就很困难了。在文化产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防止边缘化、低谷化的危险。必须冲破原有思想束缚,把文化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对待,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发展山东文化产业。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大好机遇。第一,经济社会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文化消费持续走热,市场非常广阔,必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强力拉动作用。第二,我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及良好的区位优势,文化产业领域集聚了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初步形成了门类较全、功能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作指导转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工作来抓,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东部沿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和环渤海经济文化圈的重要支点。

二要主动接受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辐射。被动接受辐射只能是为人所用,而主动接受辐射就会为我所用。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北京、上海两市发展创意产业、新兴产业、内容产业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措施。根据北京、上海两市的发展重点。调整我们的发展思路,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抓好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本、优势项目到山东发展。

三要加快培育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城市。与省委“一体两翼”总体战略相适应。自觉运用中心城市效应规律,有重点地培育山东文化产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增强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整体竞争力,力争形成“一体崛起、两翼展开”之势,在北京和上海两大文化中心之间使齐鲁文化“横空出世”,产生一个“高地效应”。特别是分别以济南、青岛为龙头,打造东部和中部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沿胶济线展开的中部文化产业隆起带,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强大拉动作用。

文化产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具有社会化、信息化、工业化、资本化、品牌化、大众化、网络化等一系列现代产业的重要特征。按照产业要求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条和集群规模效应,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客观规律。文化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看能不能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利用起来。一旦零散资源形成产业整体和完整链条,文化的高附加值就产生了。美国迪士尼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产品,从卡通片创作,到主题乐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旅游产品、书籍文具、服装玩具、连锁经营等,形成一系列增值产品和产业链条,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许多实践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发展只有合理整合资源,才会产生强大的集群和规模效应。比如,繁荣发展演艺市场,仅靠一个城市或几家演出团体是不够的,必须整合文化、传媒、资本、中介、旅游等各类资源,培育完善演出市场,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绚丽多彩,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创造了优越条件。把大型演艺娱乐项目作为旅游的重要内容,把旅游作为演艺娱乐的重要平台和票务推广渠道,鼓励引导演艺、娱乐、旅游实现资本融合,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建立文化旅游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由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以及演艺团体、剧院、演出中介、旅游景点、旅行社、酒店宾馆等参加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促成合作,共谋发展。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以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滨海文化、运河文化等为核心,规划建设东、中、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带。重点发展数字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影视剧创作业、印刷发行业、演艺业、动漫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广告会展业、古玩书画与工艺品产业等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文化博览、创意策划、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群。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鼓励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山东出版集团等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共同投资、相互参股,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形成主业突出、

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植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支持有一定发展基础、有资金实力的民营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增强实力、扩大规模。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和品牌经济。文化品牌对产业发展产生倍加和晕轮效应。品牌与市场紧密相联,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发展。特别是对文化产业来说,品牌作用更加明显,一个文化品牌所产生的效益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比如,一部《泰坦尼克》票房超过18亿美元:一个“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延伸出了玩具、动画、图书等完整的产业链;《哈里·波特》电影、图书等一直畅销不衰;一台《云南映象》不仅展示了云南文化,而且带火了云南旅游业;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也极大地促进了山西祈县的旅游产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品牌所产生的聚焦、倍加和晕轮效应,是一般产品无法比拟的。要认识和把握文化品牌效应这一规律。注重打造自己的知名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增加效益。

4.企业文化建设推动跨越发展(共) 篇四

近年来,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广大员工爱企业、爱岗位的热情,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作为一家老的国企改制企业,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以文化建设促进生产力提高,公司提出了“团结拼搏,攻坚克难,永不放弃,勇攀高峰”的企业精神,号召广大员工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坚定信心,奋力跨越。同时,积极倡导学习先进、共同提高的团队发展理念,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

今年春节前,公司专门举办跳绳、拔河等各分支工会职工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并组织了30人方阵参加全市万人长跑。3月份,公司腾出部分办公用房,开办了职工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添置了乒乓球、台球等设施,供员工业余时间看书、锻炼。“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全体女职工赴浙江西塘古镇游览,体验江南水乡独特的文化韵味。3月27日,公司在工人文化宫举办“感动齐航人物颁奖”活动,从全公司700多名员工中评选出来的3位“感动齐航人物”受到表彰,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6月份,公司组织全体管理层人员,到江都亚威参观考察,交流经验。前不久(7月10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公司在金海岸演艺中心举办红歌赛,来自全公司的15支合唱队和多位个人表演者参加了演出,通过演唱革命歌曲,回

顾党的辉煌历程,抒发跨越发展豪情。最近,公司还在积极筹划创办企业内部刊物,宣传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新进展、新成绩,同时为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新的交流平台和纽带。

5.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五

张华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乘数效应,已经引

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在世界文化与经济、科 技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 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方面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根本支撑作用。

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直接产物,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 步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开拓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带动了文化产业向更广、更深的空间发展,科技进步深化了文化产 业的内涵。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会拓展出新兴的消费市场和就业空间,为传统文化产业发 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高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二十世纪以来,印刷复制、录音 录像、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文化艺术品可以批量生

产。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渗透,使文化产业出现多种形态。最典型的就是互联 网的出现使其成为第四媒体,并由此产生了网上电影、网上出版、网上论坛等一系列新的文 化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它是知识经济时代 的先导性产业,它已经成为提供知识、教育、审美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

(二)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促进了当代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技术领域的数字革命对文化的形成、交流、传播、演变、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信

息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影视、演出、娱乐、广告等文化产业在制造、传播、营销等方面离不开的工具。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有很多值 得我们去重新开发和演绎的作司凡科技的进步,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可能。不断的科 技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技术支持,产生了一大批的文化精品,为传统文化的 推陈出新,增强其发展后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广西桂林推出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刘三姐>,通过聘请专业的导演和技术人员,通过对光、电、影等新技术的运用,产生了

美轮美免、迷幻离奇的影像效果。这一山水实景演出获得了首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 地”、“10大演出盛事奖”等多个奖项,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科技创祈和技术进步优化和提升了文化产业结构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各种文化资源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构建了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出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同时,它还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文化产业 更新换代,日益向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型发展,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二十世纪后期,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文化消费的大变革,诞生了以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 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网络服务提升了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数字技术应用于传媒产业,使 传媒产业迈人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让数字出版、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成为新的 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增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数字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更

是造就了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网络传媒(包括电脑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数字技术还在更广领域创造了具有超强互动、服务个性化、传媒分众化的“数字新传媒,如数字照相 机、数字摄像机、MP4播放器、3G手机等。

另外,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如多媒 体设计、网页设计、游戏设计等,离开高新技术的支撑,其发展是无法想象的,更谈不上产业

提升。Photoshop、nash、CorelDraw、3DsMAx、iliustrator、Drearnweaver等设计软件的开发,让

文化产品的设计师们更加得心应手,为人们享受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可能。技术的 进步,不但使得文化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世界随时享用成为可能,同时,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结 构优化。

(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核心竟争力的重要内容。

而是否有高新科技支撑,成为检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一个重 要指标。发达的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 步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产业通过生产和销售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占有市 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就提高创新能力来讲,科技创新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而文化 内容的创新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产品形式的推陈出新更是与新技术开发密切相关。科技 创新是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利用科技创新甚至可以开发出新的需 求,拓展出全新的市场。

高新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绝对成本和相对成 本。要想充分发挥资源效益而不破坏资源与环境,也只有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才能实现,技术 创新是文化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证。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科技进步对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起到了

„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成为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20(巧年首次发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表明,2(X)5年,全国有九个省市文化 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00亿元,河南省跻身其中。事实表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河南 经济强省目标的强力助推器,是顺利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保障。

不过总体来看,河南文化产业近年来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就现阶段来说,河南省的文 化产业与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还处在初级阶段,尚需大力开发。

(一)文化产业管理模式落后

尽管这几年我们下了很大决心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大力解放文化生产力,但整体上进 展缓慢,效率低下。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上,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仍 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存在着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 端,政府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造成管理的错位、越位、缺位。行政色彩浓厚,市场意

识淡薄,不是找市场,而是市长,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致使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 力。在投资问题上,主要依靠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实践证明,只有从根本上破除制约文化发展体制性障碍,文化生产力才可能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

(二)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作为一个中部省份,我省发展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从整体上看,河南文化产业总量小、比 重低。2005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39.64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

而全国部分文化产业发达省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占到6-

7%,相比之下我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河南文化产业还缺乏拳头产品和重点企业。具体讲:河南大型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文化市场上市场份额小,竞争弱;资金规模小,软、硬件水平都较低;创新少,精品少。虽然一些文化企业已初具规模,如河南文化影视集 团,河南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但与全国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总 之,河南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还很大,但

后劲十足,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三)文化产业产业结构失衡

河南省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结构不合理,主体产业所占比重偏低。我省文化 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的增加值之比为21.8:7.2:71.0,全国平均水平为24.7: 2

3.3:52.0。从中可以看出,河南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一一核心层与外围层构成的“文化服 务”仅占29%,远远小于全国48.0%的水平,特别是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居民生 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外围层所占比重太小,仅为7%。核心 层比重比全国水平低近3个百分点,外围层比重低16.1个百分点,形成了“核心”不够核 心,“主体”达不到主体的局面,直接影响了全省文化产业的规模。

三、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现代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撬动其发展的是创意,支 撑其发展的是科技。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上,依靠科技 创新推动现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以企业为载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要积极实施项目拉动,重点建设和 引进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努力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垄断,培育 一批创新能力强,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集群 战略。任何产业实际上都由一系列产业链条组成,并通过链条之间互动使企业得到发展壮 大。

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同样需要集群。在集群内,容易产生专业知识、创意、技能、市场资 讯等方面的积累效应,使文化企业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中共同繁荣。集群内物质资源共 享,则可大大降低文化企业生产成本。产业集群还会强化企业创新动力,实现规模扩张。文 化产业上下游各个点相互依存和协作,又可拉长产业链,使文化产品得到深度开发,不断增 加附加值。

(二)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要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品交易市场等措施,规范文化产业管理体系。运用财 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增加科技投人。要利用法律武器,加强对文化产品核心 技术的保护,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要积极发挥消费 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要特别 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量,通过引人风险投资基金等手段,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创 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科技主管部门要制定政策法规,促进科技成果向文化产业转化,引导高 新技术进入文化领域,不断实现科技创新。

(三)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建立开放的科技文化体系

要认清我省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加强和先进国家的技术

交流。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尤其是国外先进的技术,将其与国内的文化

产品和服务相结合。吸取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扬长避短,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6.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发言材料 篇六

推动新浦旅游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新浦区人民政府

(2010年3月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近年来,新浦区在市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朝阳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景区开发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到350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总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6.4%。

一、夯实基础,措施到位,推动新浦旅游业发展攀上新台阶

新浦旅游资源丰富,有江苏第一飞瀑、以奇山奇水著称的渔湾,有以奇树、奇石享誉四方的东磊,有江苏“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之称的孔雀沟,有“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陇海步行街,其中渔湾景区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区,东磊景区2009年被评为“AA”级风景区。新浦区现有星级宾馆26家,旅行社69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13家、国际旅行社1家。近年来,为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我们主

1要做了“四个重抓”:

一是重抓景点规划开发。2009年,全区先后投入资金300万元,编制了新浦区“十一五”旅游规划及中长期发展目标、新浦区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思路研究、渔湾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策划方案、东磊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策划方案、丹霞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年在建或已完成重大旅游项目11个,总投入近9000万元,其中景区投入资金2110万元,对东磊、渔湾、孔雀沟等3个景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云台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孔雀沟生态园等被评为省级二星级乡村旅游点;加大对星级宾馆的升级改造,提升接待服务水平;特色鲜明的婚庆文化主题公园——青年公园建成并开放,深受群众好评。

二是重抓旅游管理体制。全区将旅游资源由乡村管理调整为区级管理,统一由渔湾风景区管委会管理,对南云台山片区渔湾、东磊、孔雀沟、舜帝陵等景点进行整合,统一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了旅游开发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重抓旅游宣传促销。精心组织赴外促销活动,宣传促销遍布全国10个省20个地区,与中国旅行社等200余家旅行社签订观光游览协议,连续7年开通冠名为“渔湾号”的郑州至连云港、武汉至连云港的旅游专列,客源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成功举办7届渔湾民俗风情节、3届玉兰花王观赏节,渔湾、东磊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此外,指导渔湾景区、东磊景区、孔雀沟景区纳入全市旅游“一卡通”,拓展本市旅游客源。

四是重抓管理服务水平。坚持“服务、安全、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理念,规范行业管理,加强旅游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引进与培训并举,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广泛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诚信服务形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改善旅游服务质量。

虽然近年来新浦区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仍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交通制约。云台山外部交通不畅,一直无法协调徐连高速渔湾出口、242通道出口,制约了景区发展;南岛路作为通往渔湾、东磊等景区的主要干线,道路情况较差,造成游客出行不便,严重影响景区整体形象。二是资金制约。我区景区收入主要依赖门票收入,只能确保基本运转,加上区级财力有限,造成旅游景区投入小,景区层次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整体宣传氛围不浓。在市区部分交通干道及场所缺少旅游公益广告以及交通指示牌。

二、再接再砺,扩大影响,力求新浦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后一段时期新浦区旅游业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是:紧紧抓住全市沿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全市加快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和全区加快建设“实力新浦、美丽新浦、和谐新浦”的奋斗目标,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借助花果山、渔湾两个国家“AAAA”风景区的金字招牌,发挥《西游记》、《镜花缘》两部名著效应,深度开发名山名水名著资源,放大名气、吸引人气、聚合财气,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游、宗教文化游和农业观光游,着力建设渔湾山水风情区、东磊人文风景区、南云台农业生态区,推动旅游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生态旅游转变,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新浦打造成为全省特色旅游强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为完成上述思路和目标,全区将重点在四个方面求突破:

1、深度挖掘资源,在打造特色精品上求突破。协助全市完成大花果山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的指引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精品,以特色取胜,切实提高我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对渔湾景区进行后续开发,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将渔湾建设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健身、避暑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型风景区,打造成苏北的张家界、华东的避暑山庄;发挥《西游记》、《镜花缘》两部名著效应,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文化品位,重点将东磊景区建设成为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宗教文化、体验休闲于一体的“镜花缘”主题风景区;加紧研究开发孔雀沟生态旅游资源,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高起点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观光生态园,将孔雀沟打造成高层次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2、狠抓机制创新,在推进旅游多元化上求突破。首先,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依托区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际国内资本开发建设旅游项目,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景区开发,实现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破解资金瓶颈。近期重点抓好樱桃谷景区、西隅生态园等一批在谈项目。其次,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在加快渔湾、东磊景区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的同时,依托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重点加快绿源观光农业园建设,启动孔雀沟农家乐项目,大力推介云台农场生态示范区及振兴花卉园,满足游客和市民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生态旅游转变。第三,大力推进客源市场多元化。坚持“政企联手、区域联盟”的机制,继续开展高密度、高强度旅游宣传促销活

动,在巩固苏南、中原客源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上海、山东等地区的宣传促销力度,强化与上海、山东旅游界的全面对接,全面融入华东旅游市场。坚持以节造势,精心策划、包装和组织好南云台片区蔬果采摘节、玉兰花王观赏节,提升活动品位、扩大影响,以节活市、以节聚客。

3、完善配套功能,在延伸旅游产业链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以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在完善城市功能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塑造优美的旅游城市形象。围绕丰富和提升旅游六要素,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注重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酒店,加快苏宁广场、金鹰大厦、国贸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以高星级宾馆为主导、经济型饭店为基础的游乐住宿接待体系。进一步放大陇海步行街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推进万润商业街、巨龙路商业街以及盐河南路餐饮一条街等特色街建设,打响陇海商贸商务区放心消费品牌。充分依托云雾茶、樱桃酒等特产优势,加快万亩茶园、樱桃谷建设,深度开发一批以西游记为主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4、规范行业管理,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上求突破。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调控,大力推进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为目标,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强化服务教育。加大旅游培训力度,在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增进“两情”、转变“两风”的活动,着力增进对行业的热爱之情、对游客的关爱之情,改进行风、改进工

作作风,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游客创造舒适、自由、安全、放松的旅游环境。

三、对加快推进新浦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我区于2008年成立了渔湾风景区管委会,对南云台山片区渔湾、东磊、孔雀沟、舜帝陵等景点实现统一管理。为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建议参照连岛度假区管委会、温泉度假区管委会,将渔湾风景区管委会批准为副处级单位。

2、尽快出台大花果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修编,南云台山片区各景点无法开发建设,建议尽快出台大花果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加快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一是完善云台山内部旅游交通网络,改变沿山转看景区状况,增加游客驻留景区时间,目前急需打通花果山景区到渔湾景区道路,构建以花果山为龙头,发挥渔湾、东磊特色的“大花果山”旅游格局。二是完善外部交通系统,积极争取徐连高速渔湾出口、242通道出口,拓宽南岛路,使其成为城市南部市政道路。三是提升旅游线路对游客集散功能,在旅游旺季增加专线密度,尽快开通高档次旅游客车专线。此外,在全市车站、码头成立游客集散中心。

7.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七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武强乐器,跨越式发展

武强县作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大县,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位于武强县工业聚集区, 是武强县凭借乐器产业优势, 和金音乐器集团、德国GEWA乐器公司、北京璐德文化艺术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共同打造的具有完整乐器文化产业链的综合项目。乐器文化产业是武强着力打造的支柱性产业, 武强县充分发挥当地西洋乐器制造产业的磁铁效应, 致力于将无形文化做成有形产业。可以说, 武强的乐器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从乐器的生产、销售、物流到音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方面, 基本实现了纵深横拓、互联互动的产业链条, 一条国际性音乐文化产业带正在武强快速隆起。但是, 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 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与武强县整体的发展规划目标对照, 乐器文化产业的推进尚需进一步完善。

一、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

文化产业是文化和产业的有机结合体, 相应的就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

(一)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是生产和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 以追求经济利益和价值为最终目的。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利益最大化逐渐渗入到这一精神生产领域, 大批的文化企业涌入市场, 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商品化。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产业”、“商品”, 而非“文化”, 是将“商品”附加上了丰富的文化, 这是利用文化资源创造的商品。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 如果要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一切产业的最终追求目标, 文化产业也不例外。第二, 资金投入。文化产业要做到投资、融资相结合,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此, 政府要起到引导投资方向的作用。第三, 商业模式。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准确定位利润的来源, 以便于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二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三是能够做到风险评估和避免风险。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盈利模式, 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第四, 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 当今的竞争模式已经从产品竞争逐渐转变成了品牌竞争。纵观整个市场, 企业能够占领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拥有市场强势的品牌。换句话说, 品牌是企业跻身国际市场、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第五, 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能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文化产业成功的关键条件。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利益为纽带, 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

(二) 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

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不是一般的“文化概念”, 而是指被创意和商业化运作了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其他物质产业在本质上存在相同的特点, 就是都能创造经济效益;他们之间的不同是文化产业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它的影响力要比其他的物质产品大得多。文化属性是文化产业区分其他产业的标志, 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涉及以下几点。一是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体现在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人才的培养, 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和促进社会的发展等方面。文化产业需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种社会效益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经过若干年才能表现出来。二是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属性是和当地文化资源密切相关的, 但是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因此, 文化企业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 并将其转化成有效的价值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三是知识产权的创新与保护。当今时代是依赖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时代。在一些发达国家, 知识的创造和运用最终转变成财富已经成为它们最根本的发展要素, 所以这些发达国家通常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就必须做到对内强调知识的创造, 也就是强调创新;对外强调知识财富的保护。

(三) 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辩证关系。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化产业本身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传播主流文化的社会效益, 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一个文化产业过度追求商品的经济利益, 忽视它的社会效益, 那么, 这个文化产业就得不到社会的高度认可;相反, 如果一个文化产业只追求社会效益, 忽视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经济属性, 那么, 它将无法生存, 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上,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不能合理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将会阻碍文化产业的顺畅发展。一般而言,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产品, 往往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从而可以形成一个朝阳产业;相反, 粗制滥造的产品, 文化内涵匮乏, 终不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因此, 片面地追求单一属性将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 更不用说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金音集团的带动下, 武强县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乐器生产集散地和乐器文化加工厂。许多国际西洋乐器产业巨头被武强县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所吸引, 纷纷前来投资。目前金音集团已经从乐器配件加工作坊发展成了拥有8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西洋管弦乐器生产基地。由此可见, 武强乐器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 独具地域特色的周窝音乐小镇的建立和北京璐德文化艺术中心的入驻, 形成了“产品生产———物流配送———音乐人才培养———文化展演———休闲旅游”的有机产业链条, 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结合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 对武强县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从中可以发现, 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同样存在着一些欠缺与不足。

(一) 经济属性中存在的问题。

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品牌化程度不够。虽然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吸引大量投资, 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文化产业链条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世界著名的文化产业基地相比, 例如“莎士比亚故居”, “好莱坞电影产业基地”等, 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 我国大部分文化产业普遍都存在国际化视野相对薄弱的问题。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走向国际市场, 如果没有过硬的文化品牌, 就无法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另一方面, 武强县本身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势必会影响其文化产业的国际品牌意识。

(二) 文化属性中存在的问题。

武强乐器产业基地通过建立“周窝音乐小镇”, 举办各种大型“音乐节”,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但是这种社会效益只是小范围的,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方面也存在不足。知识的创造、创新需要的是人才, 武强县本身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很难吸引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武强县产业基地自己培养人才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就造成了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没有人才, 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 该文化产业就很难生存。此外,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 我国目前确实存在一些瑕疵, 许多企业对自我创造的知识缺乏保护意识。

(三) 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平衡发展问题。

目前武强乐器产业的整体发展偏重经济属性, 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发展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武强县乐器产量名列全国第一, 85%的产品出口国外, 经济效益可想而知。而与经济效益相比, 它的社会效益作用相对不大。对于一个文化产业来讲, 经济效益是硬实力, 社会效益是软实力, 假如二者不能平衡发展, 最终这个文化产业只能是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产业。缺乏文化内涵的产品, 很难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三、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从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出发, 为促进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提出以下建议。

(一) 立足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源泉。如果没有文化属性, 文化产业将和其他的产业没有什么区别。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 其次才属于经济范畴。文化属性与当地文化资源密切相关。武强县文化资源并不丰富,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有价值的文化效益?当务之急是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加强本地教育培训的人才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对自我创造的保护意识, 同时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或协助企业完成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 重视经济属性。

强调文化属性的重要性并不是忽略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如果一个文化产业没有经济效益, 就根本无法生存。经济属性离不开文化产品的品牌化。它不仅能给文化产品本身带来经济收益, 而且能完善文化产业的产业链, 更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了促进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那么文化企业就必须重视品牌的战略意义。这就要求武强乐器文化产业把自己的产品做精、质量做优、规模做大、实力做强, 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三) 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统筹兼顾。

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无论重视哪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 都会影响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够部分满足人们健康向上的文化需求, 提供具有更高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需要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统筹兼顾。

武强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商业化的运作, 但文化事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商业运作必须有其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因此, 必须认识到, 文化产业的真正价值是其承载的文化艺术品质决定的。过度的商业化运作, 会赢得一时的商业利益, 却以丧失文化产业所应承载和发扬的独特文化价值为代价。努力把握、平衡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 是武强乐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只有善于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 并且具备创意设计理念的人才, 我们才能够将文化资源价值化、文化价值资本化、文化资本产品化、文化产品品牌化、文化品牌国际化融合起来以推动武强文化产业的健康顺畅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齐国, 张凌云著.文化产业园区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1

[2] .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属性与运动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8.大力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 篇八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要像抓经济、抓民生一样,要把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13年7月,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出席,各市、县党委政府一把手参会,同时还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领导出席。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为此,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历时3个月,多次实地调研,加强与地市及自治区相关部门对接,牵头策划推出了600个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100个自治区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的项目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发展纲要》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计划》等专项规划,目前正在开展旅游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挥规划引领的作用。

二、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从2013年开始,自治区发改委每年初精心挑选一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自治区关键性旅游项目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并将其纳入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推进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制定年度由自治区省级领导联系领导推进重大项目方案报自治区批准执行,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用地、资金等问题。同时,自治区建立了旅游重大项目厅际协调机制,由自治区分管领导亲自协调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做到了每年开工一批、建成一批、谋划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大力解决旅游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问题。南宁青秀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贺州姑婆山、黄瑶古镇创5A工作顺利推进,全区新增4A级以上旅游景区10家。

三、以贯彻国发〔2014〕31号文为契机,出台系列旅游扶持政策

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若干支持和激励政策》等多项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用地、产业融合、富民增收、生态补偿、项目推进、企业扶持、人力资源、国民休闲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扶持办法。特别是在破解制约旅游发展的用地难这个“瓶颈”问题上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首先积极将重大旅游项目优先纳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优先获得用地指标。据统计,2014年全区安排保障用地的重点旅游项目95个,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63公顷。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等重点地区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采取单列专项下达的方式进行保障,从2011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安排200公顷桂林旅游胜地专项用地指标支持临桂新区建设。

四、以整合资金为手段,进一步加大对旅游项目建设投入

2011年自治区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由最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6亿元。同时,2011年至2014年,通过旅游基础设施、红色旅游、遗产地等专项共争取约4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旅游设施项目建设的引导作用。积极整合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的环境整治、城乡风貌改造、绿化造林、污垃处理、交通设施、河流处理等资金,采取“各炒一盘菜,同办一桌席”的方式投入到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和带动性强的文化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并加强与旅游、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制定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旅游项目,解决了一批新建旅游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五、以文化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9.推动全市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篇九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作出重大决定,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这在党9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脉,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的深层动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韩国和日本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概念。深圳、郑州、长沙、邯郸、西安等城市都提出了文化立市的口号,并已得到了不错的成效。湖南省将文化产业列为战略性新资产业予以大力扶持。

一、以我市文化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有了很大的突破。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二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亮点纷呈。我市打造了“农家乐杯”文艺比赛、“群众赛歌会”、“社区文化节”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先后荣获全国地方优秀剧目评比展演金奖第一名、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作品奖和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京山民歌《小女婿》获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群星奖大奖,入选全省100首“我最喜爱湖北民歌”,舞蹈《放鱼鹰》荣获群星奖;大型乐舞音画《钟聚祥瑞》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共建成和拥有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3个,县级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8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69个,文化中心户794户,文艺表演团队(乐队)340个,建成农家书屋1331家,在建344家。全市100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达到17座,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开展了中心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57.49%,名列全省市州首位。

四是文化产业渐具规模。形成了以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印务、网络文化、体育竞赛、文体培训、彩票发行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培育和扶持了一批投资较大的文化产业项目;京山绿林文化游、沙洋楚文化游、钟祥明文化游、屈家岭历史文化游已逐渐成长为文化休闲旅游品牌。2010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7亿元,占GDP的4.1%。这些成绩都是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注重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分不开的。但也应看到我市相对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1、产业规模总量偏小。荆门文化旅游产业近几年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发展仍不充分,呈现出散、弱、小和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的状况,真正具有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产业运营企业只有极少数几家。目前全市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100余家,从业人员近5000人,平均每家还不到5人,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也低于省内其他地区。

2、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较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等发展缓慢,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应用现代科技发掘改造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不充分。文化产业结构雷同,没有着力发展我市独特的文化产品项目,进行大手笔的资源整合,难以形成互通有无的文化产业链。

3、品牌开发力度不够。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南方文化和江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富集地 带,楚文化、三国文化、绿林文化、象山文化、明文化、休闲文化等地域文化竞相辉映。但受产业规模小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限制,对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没有能够围绕荆门特色,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对文化资源缺少经营性、开发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战略策划和运作,通过品牌的创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都较低;没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于批量涌现。

4、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制约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虽然加大了投资,但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仍显不足。此外,民营文化设施的投入不足,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补充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我市文化产业的整体繁荣。

5、文化人才较为匮乏。人才素质决定文化产品。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因为没有鲜明特色,规模较小、稳定性差,对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缺乏吸引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施展才华的有效平台。随着现代传媒、数字视听、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扩张,在这些方面人才匮乏问题凸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同时,由于资金不足方面的原因,造成激励措施不到位,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同时存在。

1、大力培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一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荆门日报传媒集团,加快推进广电传媒集团、文体产业集团的组建和企业化、产业化经营。二是要培育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企业,形成产业链。扶持荆门群艺数码、四季福传媒公司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个体户,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优质的文化娱乐服务。推动书报刊、音响制品、演艺、歌舞、茶楼等文化个体户健康快速成长。在全市形成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又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结构多元、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力建设文化市场,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市州一级文化产品的原创条件相对不够,如书刊出版,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没有资质、人才、经费保障,主要是文化产品消费市场,所以,建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场尤为重要。一是建设功能齐全的文化专业市场,我市文化市场缺项较多,与中等城市市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如收藏品市场、艺术品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宠物市场等等,有市无场,即有市场需求,而无市场建设,因此需加大文化专业市场一条街、一条龙等规模聚集建设力度,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二是建设与文化设施相配套的市场,如城市生态运动公园、明显陵等文化旅游地要建设配套市场,有市场才能聚集人气。京山惠亭水库景区,建设了高档次的餐饮、游乐、酒店、购物、游泳等配套市场,成为一处吸引人流的休闲娱乐场所,其做法值得借鉴。三是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使正规的、正版的、合法的文化产品占领文化市场,让人民群众消费得放心,享受得安心。

3、大力引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一是引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区需要引进大投资合作伙伴建设大项目。建议整合城区旅游资源,重点打造“荆门山风景区”。荆门山自唐朝已有记载,荆门是因山而得名的,如果规划好、建设好、推介好荆门山,则荆门山会因城市而扬名。我们提出荆门山风景区概念,其范围南起荆门山、东宝山、象山、圣境山、仙居山,并涵盖漳河水库等旅游景点。荆门风景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一路(荆襄古道)、两水(漳河、龙泉)、三洞(千佛洞、香龙洞、黑山岩洞洞)、四园(龙泉公园、东宝山公园、城市生态运动公园、华夏艺林园,还可再建郭店楚简碑林 主题公园、关公及三国文化公园等)、五山(荆门山、东宝山、象山、圣境山、仙居山),还有众多名人古迹、道观寺庙、红色文化等等,可打造成以荆楚文化为特色的“十楚”文化名山,即走楚道、游楚水、登楚山、探楚洞、赏楚园、访楚庙、颂椘简、逛楚城、品楚食、观楚艺。二是引进标志性文化项目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客厅和产业园区。建议在象山东麓双喜村一片建设郭店楚简碑林主题公园、陆九渊、舒成龙纪念广场、老莱子孝子田孝亲体验园、博物馆、图书馆、会展中心以及创意工作室、设计室等文化名人高档聚集区,南与城市生态运动公园连接,北面从龙泉公园至福音堂、分路碑路打通公路通道,与中心城区连接,打造成为城市文化客厅和文化产业园区。三是引进成长性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链。如以李宁产业园为龙头,打造体育用品产业链等等。

5、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文化是地方的“脊梁”,城市的“符号”,但只有培育有品牌文化和产品,才能扩大地方和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各地党委、政府要做到自觉树立精品意识,实施“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战略,不断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广泛和深入挖掘及利用民族历史源流、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流寓文化、重大历史事件、地域风情等系列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与风格的历史文化品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品牌、现代文化艺术产品品牌、文学作品品牌、广播影视品牌、出版品牌、动漫和会展品牌,力求新精奇特优,形成知名的系列品牌,扩大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6、大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以人兴文的体制机制。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进一步完善文化强市政策,制定出台关于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激励政策,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等方面的待遇重点倾斜,为领军人物、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台,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舞台。进一步解放思想,广纳贤才,以优良的工作环境,极为实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荆门创业。重点建设好三支文化产业队伍,培养(引进)一支熟悉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文化企业家及经营人才队伍;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创意、演艺创作人才队伍;一支有竞争力的文化经纪人人才队伍。

上一篇:华润雪花啤酒介绍下一篇:学生会外联部辞职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