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2024-06-18

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通用6篇)

1.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篇一

从中央电视台的劳务派遣看广州劳务派遣的发展方向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佘佐林 发表于 2008-12-22 09:27评论1条阅读619次

广州劳务派遣市场有待开放,广州劳务派遣公司需要扩大思路。

来源:光明日报

用人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破除“铁饭碗”、“铁交椅”等终身制之后,如何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起一套既能适应转型期单位运转的需求,又能从根本上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新机制,是所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2003年以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央电视台通过用

人制度上的不断探索,尝试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引入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来。通过以人力资源外包——即劳务派遣的方式对原编制外用工进行公司化管理改革,以制度创新的方式解决了困扰电视台十几年的不规范用工问题,为电视行业乃至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经验。

一、用人瓶颈与编制外用工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中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全国电视行业龙头的中央电视台更是如此。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电视台是事业单位,在用人上受国家编制的严格制约,不大可能按照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微观、即时调整,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电视台的用人自主度,使电视台难以根据组织规模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数量。也就是在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15年间,中央电视台的人员编制仅仅增加了470人,就连“焦点访谈”等品牌栏目,也是在没有人员编制、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开办的。

事业发展需要人,编制又无法解决,怎么办?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了解决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一些栏目、部门开始以编制外用工的方式从同行业其他单位或社会上引进人员。截止到2003年5月,在台内工作的各类编外人员总数达到了7142人,是编制内人员的2.85倍。编制外用工是为了适应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这种用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约中央电视台发展的燃眉之急。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用工方式也给各项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进人随意性较大,用工不规范。在各种编外人员中,有经台人事部门批准后聘用的,也有各部门或科组、栏目自行聘用的,非常混乱。这些编外人员游离于国家劳动政策法规之外,无法与事业体制的电视台确立劳动关系。

二是编外人员报酬发放不规范、不透明。根据国家规定,我台事业编制内人员的经费可从国家预算中列支,但是对于编制外的临时人员,其报酬无法通过这一渠道支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栏目、部门只能通过支付稿费、劳务费或报销票据等为临时人员支付报酬。

三是广大编外人员没有基本社会保障。由于这些人员不在编制之内,不能按照编制内人员的待遇享受退休、医疗等福利。同时,由于中央电视台不是企业,不能为编外人员上保险,编外人员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基金等社会保障。四是编外人员中党(团)员的党(团)关系既不能转入我台,又不能长期搁置在原工作单位,不能按照党(团)组织的要求参加组织活动和缴纳党(团)费。

所有这些问题都说明,中央电视台的编外用工方式已经成为困扰电视事业发展的重大阻碍,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找到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和管理办法,达到既规范管理,又促进发展,又维护权益的多重改革目标。

二、编外人员管理改革的探索

人力资源作为支撑组织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组织战略的核心领域,牵一发而动全局,因而,用人制度的改革必须在全面把握国家人事政策和全球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组织战略、行业发展以及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通盘考虑,审慎推进。经过调查研究,中央电视台决定引进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制度。简要说来,劳务派遣就是由劳务派遣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人员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是劳务关系,派遣员工与人才服务机构则是一种劳动关系。

从国际范围来看,劳务派遣以其机制灵活、用工效率高、便于管理、有利于人才流动而获得企业青睐,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力资源外包”的一种形式。西方一些国家还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劳务派遣制度做出了规范。

20世纪90年代初期,劳务派遣作为新生事物进入中国。1999年6月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北京市劳务派遣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其中指出,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人方式,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工作人员。经过近10年的发展,劳务派遣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显现出了勃勃生机。

三、以劳务派遣制度为主渠道,建立规范、高效的用工新机制

经过对劳务派遣制度的大量调研与研究,中央电视台确定以公司化管理为基本方式,以劳务派遣制度为主渠道,进行编外人员管理改革。自2003年12月25日到2004年10月,全台15个中心(室)所使用的5684名编外人员与北京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成为北京中视汇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签约员工,再由该公司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委派到中央电视台工作,他们在台内被称为“派遣人员”或“企聘人员”,中央电视台由此而成为目前国内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规模最大、人员种类最多的组织。

中央电视台这次改革是在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自主变革。通过编外人员管理改革,推行劳务派遣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困扰中央电视台十几年的用工制度上的无序、混乱状态,有效地整合了电视台的人力资源,提升了电视台的人事管理水平,实现了保障权益、理顺关系、调整结构的改革目标,为深化宣传改革、促进事业发展和产业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首先,保障了三种权益。一是从制度上保障了电视台作为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采取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对编外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编外用工的合法化。同时,以劳务派遣的方式使用编外人员,不仅可以减少电视台的人力成本,还避免了电视台作为用人单位直接与派遣人员发生劳动纠纷的可能;二是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编外人员的劳动权益。通过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确立了劳务派遣公司与编外人员的劳动关系,为编外人员提供了《劳动法》要求的各项社会保险,变报发票抵劳务费的薪酬发放为货币化、透明入卡发放。另外,通过与电视台签订劳务合同,实现了保障权益和规范管理的双重目标;三是解放了电视台内各部门的现实生产力。改革前,各部门要在编外人员使用、管理、报酬等方面花费大量精力。改革后,部门可以集中精力专注于本职工作。此外,《中央电视台编外人员管理办法》的出台,也为业务部门进行编外人员招聘、业绩考核、奖优罚劣、辞退提供了制度依据。

其次,理顺了三种关系。一是理顺了法律关系,编外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起平等的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公司与电视台签订劳务输出合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电视台与派遣人员没有法律上的劳动关系。二是理顺了用工关系,与派遣公司签订合同后,编外人员是派遣公司的员工。电视台是用人单位,不是劳动关系的一方。三是理顺了管理关系,劳务派遣公司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编外人员进行管理。电视台承担与劳务派遣公司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中所规定的管理责任。

其三,调整了两种结构。一是调整了人力资源结构。通过编外人员改革、裁减冗员,中央电视台编制内台聘人员在全台总人数中的比例由26.52%上升到36.17%,台聘人员的危机感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二是调整了人才结构。编外人员结构明显优化。通过改革,技术业务骨干和编播节目一线人员比例明显提高,从事辅助工作的编外人员比例明显下降。编外人员的学历、年龄和知识结构都有非常大的改善。

为了对规模庞大的编外人员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中央电视台还出台了《中央电视台编外人员管理办法》,依托全台人事管理系统,密切加强与劳务派遣公司的业务合作,搭建了从人员招聘、管理、培训到辞退一体化的编外人员管理体系。同时,制订编外人员培训、选拔计划,在学习培训、制片人竞聘等工作中,打破身份界限,逐步拓宽编外人员在职位、职级方面的上升空间,逐步完善了编外人员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促进了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央电视台的进一步完善。

四、改革实践中的思考

推行劳务派遣制度,实行编外人员的公司化管理,不仅使困扰中央电视台十几年的不规范用工问题得到了解决,标志着“临时工”这个概念在中央电视台成为历史,同时,至少在三个方面对全国广电行业乃至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一是实现了用工机制的新突破。如何在既不违反国家编制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其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即不同的人力资本在价值性和特殊性这两个特征上的表现存在着高低差异。因此,可以这两个维度为依据将该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并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采用不同的雇佣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在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中,只有核心人才是组织的重心,是形成组织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组织都给予核心人才以特殊的关照,在雇佣方式上一般也签订相对长期的聘用合同。在电视行业,欧美、日韩等国的公共电视台和民营电视台在用人制度上基本上采取的都是长期职工、派遣员工、短期雇工相结合的方式。从政策环境看,中央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国家在具体政策导向上也鼓励、支持在社会范围内推行弹性、灵活的就业制度,充分实现人才资源的有

效开发和利用。因此,在中央电视台,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解决了通用型、辅助型人员的供给问题以后,就可以集中财力、物力提高核心人才待遇,从而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所以,建立相对长期与相对短期相结合的二元用工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是实现了管理规则的兼容性。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在改革过渡期,各种改革措施与现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兼容性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仅以财务管理为例,由于电视台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符合五项原则: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实行人员编制控制和工资总额控制;统一规定经费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开支报销凭证、报销程序的强制性规定;国家有关部门要对事业单位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由于编外人员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不在事业单位工资总额之内,改革以前,这些人员的报酬来源混乱不清。引进派遣制度之后,派遣用工属于人力资源外包的一种形式,派遣人员经费来源于节目制作经费或部门预算,从电视台生产成本中列支。派遣人员基本工资由派遣公司发放,电视台各部门作为用人实体,依据绩效考核结果为派遣人员发放绩效劳务费。这种方式符合编外人员劳务费单列和会计明晰性原则的要求,使事业单位管理规则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成功对接,实现了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兼容和互通。

三是促进了电视人才的市场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针对人才资源的特殊性,按照人才的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各类人才市场的建设,不断促进企事业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和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近几年来,随着电视事业不断向专业化、广领域发展,对电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呼声越来越高涨,技能专业化、就业社会化的电视职业经理人——职业电视人呼之欲出,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电视台用工方式向社会化的转变以及电视人才市场的不断完善。劳务派遣作为电视人才市场性配置的一种方式,反过来也促进了电视人才市场的发展,是电视人才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当然,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央电视台还有一个适应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实践回答的问题。比如,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劳务派遣法,我国的劳动保障总体法制还不健全,劳务派遣在实际运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对于引进劳务派遣的组织而言,在实践中应如何规范操作,以避免出现各种管理上的漏洞,是个难题。另外,由于台聘员工是电视台编制内职工,工资福利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而派遣人员则是劳务派遣公司的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取决于劳务派遣公司的赢利状况以及派遣人员本人在电视台用人部门的劳动绩效,因此台聘员工和派遣人员在福利待遇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别,这种差别虽然在理论上有据可依,国家政策也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还有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同时,电视台作为具体用人单位,也需要采取各种主动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矛盾。另外,派遣人员是否可以与台聘员工一样获得职级晋升的机会,晋升的程序和规则该如何设定,也是摆在中央电视台人事改革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篇二

白水寨位于广州增城市北部, 是以瀑布、山岳、温泉、乡村等资源为主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面积200km2。白水寨风景名胜区自2005年成立以来, 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和运营, 2009年风景区的游客量猛增到330万人次, 达到甚至超越了当年黄山、泰山等世界遗产地游客量。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在短短5年内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年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的跨越式发展的突变呢[1,2,3,4,5]?究其成功的原因, 可以归结为规划、管理、运营和政策四个方面。

2 高水准的科学规划

首先, 从广州市和增城市层面的区域产业规划出发, 分析了区域尺度上各产业的格局和配置, 进而明确了白水寨在区域产业发展上作为“乡村大公园”的功能和定位;其次, 通过旅游专项策划, 实现了对资源和市场的深度解读, 塑造风景区自身的旅游核心吸引力;第三, 借鉴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先进方法, 通过物质空间规划, 将以前的产业规划和旅游策划落实到具体的分区空间上。通过从宏观区域产业到中观旅游发展的定位和项目论证, 再到具体物质空间的落实, 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很好地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指出了战术手段。

2.1 区域定位——生态屏障, 乡村大公园

白水寨的规划首先从广州市和增城市的区域产业分析入手, 从区域统筹发展的角度, 明确了白水寨发展建设的定位。从广州市层面上看, 白水寨是南岭山系九连山脉的延长部分, 是广州北部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 (图1) 。根据增城市资源和产业特点和空间配置情况, 可分为南部的制造产业圈、中部的都市生活圈和北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 其中以白水寨为核心的北部地区在旅游业态上被打造成为“乡村大公园”[6] (图2) 。

2.2 旅游策划——仙瀑观光+温泉度假

区域产业规划中明确了白水寨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旅游战略定位, 从战术层面对旅游策划如何结合白水寨自身资源和客源市场、如何塑造旅游核心吸引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7]。通过对整个广东省范围内所有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分析和对比, 白水寨的旅游策划明确了以垄断性资源——高428m的全国最大落差的白水仙瀑为核心, 作为整个风景区的标志和风景区的“吸铁石”;以山脚下的温泉度假为“摇钱树” (温泉之所以没有被规划为核心吸引物主要是因为白水寨温泉受到周边知名度更高的从化温泉等的同质屏蔽) , 再辅以乡村旅游和生态探险作为针对专项游客的吸引物, 从而形成了观瀑、登山、温泉度假、乡村、生态探险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发展多元的综合旅游吸引力。

2.3 空间规划——项目建设的落地与分区

旅游策划能否实现需要物质空间的支持, 旅游项目的实施需要物质空间的落实。没有物质空间的规划, 所有的战略和战术设想都是空中楼阁。在区域产业规划和旅游策划的基础上, 白水寨进行了物质空间的总体规划。在资源现状分布的基础上对其旅游项目和产业组合进行了具体的空间整合和布局, 理顺了游览组织脉络, 建构了通达的交通体系, 明确了服务区的配置, 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的分区体系[8]。

西部山上的白水仙瀑景区、山下的石马龙景区和高滩温泉服务中心在空间上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了“观瀑、登山、温泉度假”的有机组合, 这也成为白水寨近期建设和旅游开展的重点;东部山体的牛古嶂景区、七境乡村景区和七境服务中心也被整合在一起, 是中期开展以牛古嶂生态徒步游、观杜鹃花、乡村旅游的组团;南部的派潭镇及周边的派潭河景区、古村景区、车洞水车景区等共同构成了远期白水寨依托派潭这一旅游小城镇, 开展古镇度假、派潭河水上游览和古村落乡村旅游的核心 (图3) 。在此基础上, 总体规划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分区、游客规模与容量、保护培育、风景游赏、视觉景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社区调控等都进行了系统规划[9]。其中, 分区规划借鉴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先进方法, 将保护、旅游建设和社区发展统一到一套分区体系中, 明确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10]。以白水仙瀑景区为例, 在空间上明确界定资源保护区、生态培育区、乡村景观保护区、I类游赏区、II类游赏区、乡村游赏区和设施建设区的用地范围。明确规定每一地块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利用强度 (表1) , 统筹协调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系。根据保护对象、旅游方式、服务设施和社区资源价值的不同对保护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分为应该执行、建议开展、允许开展、有条件允许开展、禁止开展和不适用六类。

白水寨规划的另一大特点是借鉴了美国人性化设施建设理念, 将其融入到白水寨的细节建设上。如在4999级登山步道台阶上, 每隔100级便在台阶上镌刻上台阶的阶数, 从而让游客随时知道自己在登山中的位置;又如多处设置围绕瀑布的登山游览栈道, 让游客亲近瀑布和自然。但同时, 规划又深入分析了东西方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建设的理念差异, 对白水寨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岳生态开发。美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非常尊重自然本身的, 注重保护和保持自然的原始特征, 除必要的游赏设施外极少在自然本体上进行附加文化和设施建设。而中国文化对自然的理解倾向于赋予自然拟人化的文化, 如“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等。中国古人对自然山岳的建设也乐于在风景秀美的地带修庙造观, 乐于在山岳制高点和启承处建亭修廊。即中国人眼中的山水不是自然的山水, 而是人们心中的山水。白水寨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结合增城是八仙之一——何仙姑家庙所在地, 结合白水仙瀑的形态, 发挥中国人意念山水的独特自然文化, 提出将白水仙瀑意念成侧面何仙姑像的概念, 从而将自然山水和本地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 在具体的景区建设上同样加入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如在节点处建设亭台楼阁, 在登山步道途中设立“回马处”、“小天下”等景点。

3 高效而渐进的管理机制

景区不同的发展时期, 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心不同, 因此景区的管理机制也应随着景区发展时期的变化而相应设置[11]。根据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筹建期、建设初期、稳定发展期这三个不同时期, 白水寨的管理机构也对应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机制和架构, 每一个时期的管理机构都具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组织结构, 注重高效, 逐渐完善 (图4) 。

筹建期的“筹建办”:由筹建办负责风景名胜区的筹建、规划等各项工作。筹建办主要负责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 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内的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筹建办不制定和颁布任何管理办法或内部规章制度, 工作人员均从其他单位抽调, 不具体展开管理风景名胜区的工作。

发展初期“精简”的“管委会”:随着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初步建设和对外运营, 增城市政府2008年成立了“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为总体规划的实施机构, 依据《广州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全面负责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发展事宜。管委会主任由市领导担任。管委会下设“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作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执行机构, 负责管委会的日常工作;设置地点在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派潭镇政府, 主任由镇党委和政府领导担任, 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处设3个职能科 (室) , 即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科、资源保护和开发科 (图5)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考虑到尚处于初步建设期, 管理处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应俱全。同时, 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过多的部门设置会带来内部工作协调的难度, 因此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管理机构的设置采用精简设置, 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适当的集中性。

稳定发展期的“成熟”“管委会”:远期白水寨进入稳定发展期, 管理机构将在近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 细分各个职能部门, 成为运作成熟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图6) 。

4 借力腾飞的市场运营

为了实现有效的市场运营, 2006年初白水寨与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广之旅”进行了合作。利用其在华南地区的“高美誉度”、“满意度”以及成熟的营销渠道和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成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初期建设的强大推手。白水寨在建设初期, 其知名度有限, 主要针对珠三角的客源, 尚未涉及全国范围的客源, 因此选择在华南地区有最高信誉和客户稳定的“广之旅”是精准的决策。白水寨与“广之旅”合作的景区为白水仙瀑景区, 合作期限12年。作为甲方的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拥有门票专营权, 发挥政府优势积极开展增城旅游推介宣传活动, 组织策划各项节庆和推广活动, 大幅提高增城的知名度、景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作为乙方的“广之旅“主要负责对景区进行策划包装、装饰布置、媒体宣传、广告推广、公关销售, 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大力组织进景区人数, 并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要求投入资金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 争取三年申报成为4A级景区。

经过四年多的合作, 白水仙瀑景区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游客量50多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白水仙瀑景区的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且注重细节, 包括生态停车场、水车入口广场、绿色建筑的游客服务中心等;在增城政府的协助下, “广之旅”组织策划每年一度的增城荔枝节、登山节、拍客比赛、选美比赛, 等等。

5 强劲有力的政策支持

增城市政府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初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宏观政策主要有:大刀阔斧地撤销风景区内的第二产业;积极为风景区争取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的机遇;不断协调风景区与所在社区之间的关系。第二产业的外迁, 有力地保护了自然山水资源, 在周边区域的客源意识中“荔乡仙境生态健康游”的理念更突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是其所在地派潭镇发展的关键期, 两者休戚相关。在保护生态的同时, 如何带动乡镇产业的发展, 使派潭镇人民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发展中受益。县政府从多方面进行了协调, 包括建设用地指标的平衡、镇区发展方向与景区边界的协调、风景区第二产业迁出与镇产业调整的关系、市和镇分别引进的开发项目的协调等。经过了政府多年的协调努力, 风景区与派潭镇之间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良性循环。

6 不足与建议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在建设初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堪称新兴景区建设发展的典范。但同样, 从这5年的发展来看白水寨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政策支持存在缺口, 资源保护资金不足, 致使政府无力收购风景区内村民种植的桉树进行林相改造。②空间规划落实出现偏差,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建设的宾馆、度假村等旅游服务设施都集中在风景名胜区的内部, 而本应作为核心旅游服务基地——派潭镇的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这不仅增加了白水寨内部旅游接待的压力,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也严重影响了景区发展本应带来的最大社区受益, 影响了派潭镇居民的旅游致富之路。未来管委会应与派潭镇进一步协调, 在镇区进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实现风景区与镇区的双赢发展。③市场运营未达预期目标, “广之旅“的营运并未实现3年内把景区创建达到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建议未来可与多个旅行社进行合作, 增加竞争机制, 也可与周边区域的景区联合或与国内最顶尖的旅行社合作, 增加知名度。此外, 可尝试将“契约式合作”改进为“股权式合作”[12], 激发旅行社的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进行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增城市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1.

[2]增城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2.

[3]增城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3.

[4]增城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4.

[5]增城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5.

[6]增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5.

[7]广州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Z].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所, 2005.

[8]广州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Z].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所, 2005.

[9]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

[10]杨锐.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2003.

[11]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3.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篇三

[关键词]广州;黄埔古港;海上丝绸之路

[中图分类号]K92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22-03

广州海外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先秦两汉时期,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到了汉代,广州已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都会之一。到了唐代,广州成为中外商人云集的世界贸易大港,中国最早主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市舶使院”首先在广州成立,并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广州的贸易地位在元代虽然曾被泉州短暂代替,但从明代开始广州又再次恢复海外贸易第一大港的繁荣景象。到了清代,广州更是成为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同时也铸就了黄埔古港的辉煌。

一、广州历史悠久的海外贸易

(一)海外贸易的兴起

早在秦汉时期,广州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个港口。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广州的海外贸易,对秦王朝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因海外贸易的兴起,秦代的航海业和造船技术已十分发达。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瑇瑁、果、布之凑。”① 南越国主要通过南海进行海外贸易和文化交往。

《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表明,番禺早在西汉时期已是海产和珍稀物品聚散的都会。汉朝,由于统一的封建王朝国力强盛,对外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外国政府经常派遣贸易使团到中国朝贡,而东南亚诸国来中国朝贡多是由水路至广州登陆。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遣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 ②汉朝政府也多次派出商业使团到各国交往。《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 ③

东汉政权崩溃后,中国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岭南属吴国势力范围。孙吴政权非常重视开发东南沿海地区,孙吴政权与南海诸国商务交通亦随之发展。《三国志·西戎传·魏略》:“(大秦)又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海水苦不可食,故往来者希到其国中。”④ 由此广州逐步成为孙吴政权的一个重要造船基地、军事基地和外贸基地。

(二)海外贸易的兴盛

进入两晋南北朝,广州海外贸易随着新航路的出现,朝贡贸易日益增长、货物品种大量增加、往来南海商人也大幅度增多等。南海神庙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广州的重要历史见证,它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唐代,国力空前强盛,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外友好交往也空前活跃,我国的海外贸易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唐)刘恂《岭表录异》:“每岁,广州常发铜船,过安南贸易……交趾回,乃舍舟,取雷州缘岸而归。”⑤广州是从南海进入中国的第一个登陆点,是阿拉伯人由海道到达中国的第一个停泊港口。这是一条中西交通史上著名的航线,亚非各国海船经常沿此线航行。沿着这条航线,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商船往返不绝。《旧唐书·王方庆传》:“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⑥由于与海外各国贸易往来频繁,引起了唐朝政府对对外贸易的重视。“蕃坊”是唐朝政府划给波斯、阿拉伯等来华蕃商聚居的地方(今光塔路一带)。唐朝政府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积极发展外贸,并在广州创立了第一个市舶使,制定管理市舶的初级条例。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开元二年(714)已在广州设市舶使,为最早专门负责外贸的官员。《新唐书·柳泽传》:“开元中,(柳泽)转殿中侍御史,时市舶使、右威中郎将周庆立造奇器以进。”⑦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对外贸易依然繁荣,刘应麟撰《南汉春秋》记载了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

宋朝政府沿袭唐朝的旧制,于开宝四年(971)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这是宋代设置的第一个管理外贸的机构。《宋史·食货志》记载,开宝四年(971),宋太祖下令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这是我国历史上继唐市舶使院后设置的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宋朱彧《萍洲可谈》:“广州市舶司,旧制,师臣漕使,领提举市舶事。祖宗时谓之市舶使……三方唯广最盛。”⑧据《萍洲可谈》记载,广州海船已使用指南针。这是世界上关于指南导航的最早记录。宋代,陶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三)海外贸易的兴替

元代,广州仍是一个国际性大港口,主要表现为对海外交通航线的延伸及贸易地区的扩大,主要航线有六条:广州至占城(今越南中部地区)、广州至真腊(今柬埔寨)、广州至三佛齐(今苏门答腊岛)、广州至爪哇、广州至印度半岛、广州至波斯湾。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大食》:“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有国千余所……广州自中冬以后发船,乘北风去约四十日到地名蓝里,……皆大食诸国至此博易。”⑨广州的贸易地位在元代曾被泉州短暂代替,《元史·食货志·市舶》记载:“至治二年,复立泉州、庆元、广东三处提举司,申严市舶之禁。三年,听海商贸易,归征其税。泰定元年,诸海舶至者,止令行抽分。其大略如此。”  ⑩但从明代开始广州再次恢复了海外贸易第一大港的繁荣景象。清阮元《广东通志》卷7《前事略·明》记载:“成祖永乐元年八月,命内臣齐喜提督广东市舶,置市舶提举司。”11清李福泰修、史澄等纂《番禺县志》卷23《古迹》:“明市舶提举司署,在府城外西南一里,即宋市舶亭海山楼故址,明洪武初建。”12《明史》卷81《食货志》:“正德四年,暹罗船有飘至广东者,市舶中官熊宣与守城议税其物。”13梅州杨炳南据同乡谢清高的经历写成的《海录》是我国较早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其中记述了广州对外交往的情况。

(四)海外贸易的鼎盛

广州作为我国海外贸易重要港口,历朝都是海防重镇。由于广州的地理优势,各国商人多来广州贸易,广州外贸又再次繁荣发展。黄佛颐纂《广州城坊志》卷5《怀远驿》:“顺治十年,暹罗国有番舶至广州,表请入贡。是年,复有荷兰国番船至澳门,恳求进贡……仍修明市舶司馆地而厚给其廪饩,招纳远人焉。”14到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设置海关来代替历代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等事务。这是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上的进步,也是我国海关制度的正式开始。粤海关在建立之初,关址设在伍仙门内。粤海关的首要职能是征收关税。为防止走私漏税,粤海关在十三行的珠江边设行后税馆查验。后来,清政府发现外国人向东北方向进行贸易活动对国防不利。为了加强防范,巩固海防,乾隆二十年(1755)冬,撤销明州、泉州、上海三处的通商口岸,限定广州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规定所有蕃商归并黄埔一港,每年夏秋,由虎门入口,总汇黄埔一地。这种广州一口贸易体制,一直实行到鸦片战争前期。鸦片战争前,英商来广州贸易,被规定在十三行进行。

清代,广州在中西方交往中的地位尤显重要。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广州成为我国海上唯一合法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海外贸易获得空前发展,并且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夕而经久不衰。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诸番贡物》:“诸番之直广东者,曰婆利,曰古麻刺,曰狼牙修,曰占城,曰爪哇……佛朗机诸国,则未尝入贡懋迁有无者也。”15乾隆至道光二十年(1757~1840)后,粤海关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海上口岸海关。在此期间,广州十三行垄断着全国的外贸市场。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府在广州设立垄断贸易的广州、徽州、泉州的十三家商号,经营对外贸易和代替市舶司收取入口税。十三行行商代表朝廷管理外商事务,具有半官方性质。另外,代表清廷约束管理外商的职责,所谓“以官制商,以商制夷”。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到广州的外国商人与日俱增,西方国家开始在广州设置十三家商馆。珠江南岸的海幢寺是清代在广州城的外国人获准每月规定的三天唯一可以游览的寺庙,海幢寺在广州“一口通商”时期,还承担着接待外国使团的任务。外国人在广州死亡后,清政府指定在黄埔挂号口对岸的长洲岛和深井岛为安葬的墓地。

二、黄埔古港是世界贸易的中转站

(一)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

清代黄埔古港位于番禺县茭塘司(今广东市海珠区琶洲街黄埔村),受近代西方思潮影响,黄埔村人文荟萃。黄埔古港百年辉煌历史在清代的对外贸易交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口通商”后,黄埔古港迅速崛起,当时到广州贸易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使珠江之滨呈现出一派商贸繁荣的景象。

由于我国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时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广州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的中心市场,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关闭江、浙、闽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贸易之后,黄埔古港于是成为我国海外贸易的唯一港口。清《番禺县志》记载:“洋楼虽棲于省岸,市舶皆聚于黄埔。”16黄埔古港是广州港出海的必经港口,因此也成为中外商船的必经之港。梁廷枏编《粤海关志·夷商》:“洋船到日,海防衙门报给引水之人,引入虎门,湾泊黄埔。”17黄埔挂号口设在清代番禺县黄埔村,设有税馆、夷务馆、买办馆和永靖营等机构管理对外贸易。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进入广州贸易,均须停泊黄埔古港,办理纳税等手续后,才可进行货物贸易。外国商船进入黄埔港前均须在粤海关澳门关部行台领取牌照,然后再由中国引水导入黄埔港停泊。广东海关监督御史祖秉圭在雍正八年十一月一日(1730年12月10日)的《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本年五月二十九日以后,海外各洋的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大小商船十三艘陆续来航,已停泊于黄浦的就有十一艘。”18

(二)商船云集的黄埔古港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策源地,也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更是千年商都。黄埔古港所在地今属“琶洲街”。近年来,这里因广交会而享誉全球。其实早在200多年前,这里就已是千帆竞发的繁华商港。美国学者威廉·C·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记载:“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公司船队集结在黄埔的那种景象更好看的了。各船的进口货已起卸完毕,每艘船排成优美的行列,等待装运茶叶。”19

当时,历经长途航行到达中国的外国商船,绝大部分都在黄埔港登岸,船上的货物再从广州输送到全国。我国的陶瓷、丝绸、茶叶等特产也从这里走向世界。黄启臣著《海上丝路与广东古港》记载:“据统计,康熙二十四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685~1757),西方国家来中国江、浙、闽、粤四海关贸易的商船共有312艘,其中到黄埔港者为279艘,占总数的89%。嘉庆二十三年(1818)从黄埔港进口的商品货值占广州进口商品总货值的87%。中国出海贸易的商船也是绝大部分必经黄埔港,据统计,从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684~1757),从中国开往中国日本贸易的商船共3017艘,其中相当大部分是经黄埔古港起航出海的。”20 1845年,由于海外贸易和航运业的需要,大批商船等待检修维护再次出港。英国人约翰·柯拜在黄埔古港的对岸长洲岛兴建了“柯拜船坞”。 据《黄埔港史》记载,从1757年到1837年,也就是广州作为“一口通商”外贸口岸的80余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计有5107艘。

(三)黄埔古港对广州的贡献

黄埔古港是明清广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代以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广州地处南海之滨的珠江口,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黄埔古港早在明代就成为广州的外港。清康熙年间,这里为外国商船停泊处,粤海关的挂号口,有驳船直达十三行。作为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唯一的通商口岸,清政府曾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泊,必须下锚于黄埔”。古港作为广州的外贸港口存在了170余年,其中有83年更是全国唯一通商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鸦片战争后,由于码头锚地逐渐淤塞,不能停泊海船,港口先迁往长洲岛,后迁往渔珠、乌涌口一带,但仍然沿用黄埔港之名。

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口、国际贸易大港、大都会。当时,中国的商品对推动贸易全球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1820年左右,我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之一,而广州正是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中国的国内市场,在范围上或许不小于欧洲所有国家市场的总和。”21当时来黄埔港停泊的商船数量之多令外国人为之惊叹。1769年,英国人威廉·希克感叹:“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面的帆船形式不一,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在珠江上长达几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直到1820年,中国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当时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当时大部分外销商品都是在黄埔古港装载上船运往世界各地。

三、黄埔古港对当前“一带一路”发展的启示

黄埔古港作为当时中外贸易商船唯一停泊地,在辉煌时期,广州城市经济也高度发展。海外贸易的空前繁荣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增。18、19世纪的广州是全世界最大的通商口岸,1700~18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居世界前列,这一个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世界从黄埔港进入中国,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外贸同时对经济、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使广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西文化荟萃之都,并巩固了它岭南文化中心的地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繁盛的景象。1830年前后,广州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广州自唐代以来就是对外贸易重镇,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比重大,广州尤其是黄埔古港在世界贸易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清政府重开海禁后,广州黄埔古港因濒临南海,在此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下,奠定了它作为清代“一口通商”的第一大港的地位,使得它在全国对外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识和了解黄埔古港,对挖掘黄埔古港的深厚历史文化沉淀,进一步弘扬和继承先辈遗留的灿烂历史遗产,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推动当前广州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和今后长远战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  释]

①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②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

④ 晋·陈寿:《三国志·西戎传·魏略》。

⑤ 唐·刘恂:《岭表录异》。

⑥后晋·刘昫:《旧唐书·王方庆传》。

⑦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柳泽传》。

⑧宋·朱彧:《萍洲可谈》。

⑨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大食》。

⑩明·宋濂:《元史·食货志·市舶》。

11清·阮元:《广东通志》卷7《前事略·明》。

12清·李福泰修、史澄等纂:《番禺县志》卷23《古迹》。

13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81《食货志》。

14清·黄佛颐纂:《广州城坊志》卷5《怀远驿》。

15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诸番贡物》。

16清《番禺县志》。

17清·梁廷枏编:《粤海关志·夷商》。

18清《宫中档雍正朝奏折》。

19〔美〕威廉·C·亨特:《广州“番鬼”录》。

20黄启臣著:《海上丝路与广东古港》。

4.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篇四

物流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战略要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又要服从和服务于更大经济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因此, 必须把襄樊经济区域物流发展问题放到市域、省域和国家域的大棋盘中去认识和讨论, 才能得出高瞻远瞩且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

1.1催化中部崛起的增长极: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从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走过了持续高速增长的近30个年头, 中国GDP总量增长了10倍左右, 年均增长率高达9%。按世界银行的话来说堪称“中国奇迹”。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中国经济无法独善其身, 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了实质性的调整过程, 中部崛起开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新突破口。

金融海啸后, 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抵御全球金融危机,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国家也希望从地域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 将中部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来促进经济的复苏。为此中部崛起被重新提了出来, 并于2009年9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性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 (下称《规划》) 。《规划》中提出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重点是加速推进或尽快组织实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发展,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明确了中部崛起的发展方向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任务和“两横两纵”的发展思路。

此次《规划》出台, 是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长三角、珠三角规划后, 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又一重大布局, 标志着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实施向纵深推进, 中部崛起开始真正成为我国经济振兴的新突破口。这是因为一方面, 中部地区是连接沿海和西部的主要纽带, 发挥出中部地区的作用, 能起到有效盘活全国一盘棋的效果;另方面, 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中部六省GDP总量占全国GDP的总量, 基本上是一年平均提高半个百分点, 现在已经达到21%左右。同时中部地区由于并未继承东部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和消费, 所以2008年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情况下, 中部地区的经济仍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发展, 说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更为稳定和具有可持续性。

1.2打造鄂西北经济制高点:湖北省域发展战略的调整

湖北承担着促使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重大使命。但是, 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 又存在着发展战略上的明显缺陷, 其中最严峻的一点体现在湖北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上。湖北原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为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 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其结果县域经济没有发展起来, 武汉一枝独大和其他二级城市发展缓慢并存, 成为湖北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新形势和新使命要求湖北省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作出重大调整。一方面, 湖北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强力引擎, 需要更多的持续发展增长级;同时武汉城市经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和社会自我发展实力, 在整个中部区域的优势竞争地位已经完全确立并且已经无法撼动, 可以充分放手进而换档提速启动省内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另方面, 从近年“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和武汉的带动作用中受到巨大启发, 就是要坚定的加强中心大城市的建设, 精心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和带动力的中心城市, 精心培植起面向未来的产业群。有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县域经济一定会被强行带动发展, 而不是本末倒置。这种新认识和新的现实条件构成了对湖北现行发展战略的修正和调整, 代之而出的是一个“武汉城市圈”和两个“副中心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新战略思维。新战略的经济目标是在经济总量上 (GDP) , 襄樊和宜昌两个副中心加起来等于武汉这一个中心 (武汉市2008年GDP接近4000亿, 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GDP之和刚过2000亿元, 只有武汉的一半) 。在经济格局上真正形成武汉-襄樊-宜昌多极发展的湖北经济大三角。

新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湖北经济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新阶段。不久前推出的湖北深圳工业园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启动标志和重要抓手。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出现实质性重大转折, 那就是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战略部署和实施之后, 实质性的启动了湖北经济发展副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 而且已经找到了这个第二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襄樊, 同时也为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了厘清和定位, 那就是打造鄂西北经济制高点, 塑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和西部经济发展推进器。

1.3增长极和推进器: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抢占区域制高点:以不久前“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襄樊为标志, 说明湖北的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更为实质性的发展举措, 那就是以襄樊作为湖北第二阶段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 着意在鄂西北打造争霸区域经济制高点, 抢先占领渝东北、陕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积聚最高点。襄樊这个经济“桥头堡”的建设, 其在湖北战略棋盘上的意图十分明显, 而且针对性强, 时间点选择好, 露出了占先而后争霸的深远意图。这也是对襄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

培植新的增长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打造产业转移平台”, 这是湖北经济发展新战略中对“武汉城市圈”以外的广大地区的产业发展思路所作的基本定位。将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襄樊, 不仅仅只是标志着襄樊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在主动加强与深圳的战略合作方面走出关键而又坚实的一步, 而且似乎还蕴藏着由襄樊代表湖北去主动承接来自深圳的产业转移, 代表湖北去加强与东南部经济体的战略与产业合作, 代表湖北去建设面向未来的新的产业发展基地的更深的意味。加之香港工业园协议的草签, 襄樊占尽优势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推出, 把襄樊作为振兴汉江经济带的重要力量进行规划等, 无不蕴涵着倾力打造襄樊区域新增长极的良苦用心。

打造西部经济推进器:襄樊处于中西结合部, 承担着西部经济发展推进器的责任。襄樊作为湖北仅次于武汉市的一座大城市和鄂西北唯一的一座大城市, 在鄂西北地区又具有独特的交通、地理和资源优势。襄樊不仅要积极接纳、融化东南部地带传递过来的各种新技术和一些产业部门为己所用, 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 而且还承担着将本地区积累的管理经验、技术、产业等有计划地传递到西部地带, 带动西部地区特别是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的秦巴经济走廊地区的发展。这是作为区域大城市的襄樊不可推卸也无法回避的经济社会职责。

襄樊区域经济作为湖北新的增长极一旦成功, 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强大辐射作用。增长极有着强大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物流的发展尤其使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同时, 物流业的发展, 也会使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加大, 使商品、技术、信息流动到西部地区, 推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2发展物流业在襄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年2月2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会议指出,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2.1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作用

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产业, 与物流有关的产业在我国的GDP中占20%以上。

发展现代物流的究竟意义, 在于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 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更多的产品;创新发展方式, 使制造业和流通业在现代物流业服务的支撑下形成产业集聚, 由此形成新的产业布局调整, 为经济的高效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2物流业与襄樊区位优势的发挥

襄樊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棋盘上, 襄樊位于秦巴经济走廊东端的山前平原地带, 其与周围的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特大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方圆近10万km2 以上的吸引和辐射范围。从省域经济格局看, 襄樊是湖北经济“大三角”中仅次于武汉的重要一极, 其经济吸引和辐射范围覆盖整个汉江中上游。从鄂西北地区看, 襄樊是鄂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枢纽、高速公路交叉点、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交汇点, 也是鄂西北地区的经济、物资贸易和交通信息中心。

得天独厚的物流区位优势。襄樊古有“南船北马, 七省通衢”之称, 在当代则是联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基地和信息港之一。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襄樊境内有一条水路、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在襄樊交汇, 是我国铁路运输八纵八横网络中的枢纽之一;襄北铁路编组站是全国13个特大型编组站之一。麻竹高速的开建和郑渝铁路的规划, 更会直接改善南漳和保康这两个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的山区县的交通和物流条件, 为襄樊地区的区位优势再加一分。

充分利用罕见的物流区位优势打造大物流, 把区位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营造强势经济体,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应该是襄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二选择。

2.3物流业与襄樊区域经济战略的推展

襄樊近年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五年来首次超过全省的发展速度, 2007年襄樊县域经济的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金融危机肆虐、自然灾害频发的2008年, 襄樊GDP增长了14.6%, 主要经济指标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取得了GDP过千亿、工业总产值过千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超过1000家的优异成绩, 成为继武汉、宜昌之后省内第三个“千亿城市俱乐部”成员。襄樊旋即提出GDP 4年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 即到2012年GDP达到2000亿, 年均递增14%至15%。

襄樊实现新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超常规地发展工业经济。计划全市工业增加值3年翻一番, 到201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从2008年的412.9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1040亿元。为此推出了六项战略措施⑥――一是大力实施“百亿产业”工程,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1年, 形成一个千亿元龙头 (汽车产业) 、7大百亿元支柱 (食品、纺织、电力、医药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电子电器) 为主要支撑, 其他传统产业明显提档升级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实施“百亿企业”工程, 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到2011年, 全市过200亿元企业达到2家 (东风汽车股份公司、风神襄樊公司) , 过100亿元企业达到1家 (航宇救生装备公司) , 过50亿元企业达到4家 (德纳车桥公司、骆驼蓄电池公司、神龙襄樊工厂、3611工厂) , 过10亿元企业达到40家, 过亿元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 工业企业达到10000家以上。三是强力推动“百亿园区”工程, 促进工业经济聚集发展。市区重点建设汽车工业园、高新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余家湖能源化工工业园、樊西都市工业园五大工业园。四是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五是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 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六是扎实推动科技进步, 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 一方面, 未来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关乎着襄樊未来区域经济战略的有效实现;另方面, 物流产业本身作为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襄樊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高瞻远瞩, 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 选择合理的发展战略取向和路径, 从而奠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2]王韶华, 侯君, 汤永忠.打造翻番脊梁加速襄樊工业经济战略性发展[N].汉江传媒网消息 (襄樊日报) , 2009-6-27.

5.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篇五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传承;创新;当代设计

传统图案是我国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图案在不断地吸收、融合、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独特个体。[1]这些图案运用各种图式和构成形式通过象征、寓意、谐音等表现手法来表现人们的审美情感,传达吉祥、喜庆、祝福之意。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类生活用品、建筑装饰、祭祀活动之中。时至今日,传统图案的形、意、情仍然是当代装饰与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元素,它们通过后人的创新和加工后广泛地应用在设计的各领域。例如,建筑装饰、家居陈设、印染织绣、平面广告等。2008北京奥运会中各类传统图案元素成功运用,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在中国设计界掀起了深度挖掘中国传统图案内涵的设计浪潮。[2]业界对传统图案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元素运用上升到中国传统图案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设计界开始重视本土文化的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性发展。

1 社会历史背景是传统图案内容与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制造用具时,图案也就随之产生,人们在运用各种工艺材料制造用品、装饰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彩陶图案、青铜器图案、玉器图案、漆器图案、瓷器图案、染织图案、建筑装饰图案等。在我国,图案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地域差异、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各异的图案类型。传统图案的中蕴含着特定时期、特定民族所崇尚的生活哲学和象征意义,是人们审美情感和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融合。

原始社会时期到商周时期是我国传统图案的形成时期,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以几何纹为主,其次是动物纹和植物纹,它们造型单纯、拙朴,线条刚柔相济而富有弹性。从彩陶纹样中已经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在遵循对称、平衡、统一、变化、对比、和谐、节奏、韵律等诸多规律中,虽以实用为基础,同时也赋予了当时特定的审美特征。商周时期以青铜器图案为主,多以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等动物纹样为装饰题材,前期的图案造型凝重、结构严谨,多以稳重的造型和重叠的形式突出了神秘的力量象征和统治权力。到春秋战国时期,图案的装饰风格随社会的变化也逐渐趋向简朴,取材也更为广泛,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装饰形象和装饰风格出现。

从秦汉开始我国传统图案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与演变。到了汉代,图案由青铜器向日用品发展,各类织锦、漆器图案中祥云缭绕、鸟兽奔腾的装饰形象成为汉代图案装饰中独有的特色。汉代图案在题材上多以云纹为主,飞禽走兽穿插其中,流畅轻快、质朴奔放的动态气势是汉代装饰图案主要特点。宋代陶瓷工艺的成熟为使得图案在瓷器上的表现更为完善,这时的图案线条流畅、典雅秀美,形成了清新自然、生动优雅的装饰风格,这时的图案题材、制作工艺已经相当丰富,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通过勾勒、刻划、印花、彩绘等装饰手法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

我国传统图案的发展演变还受到了民族融合、宗教传播、海外通商等历史条件重要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同时外来宗教的传播、丝绸之路的兴盛使得我国传统图案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唐代,政治的开明、思想的开放使得中外文化在此时得到了大融合。唐代所流行的宝相花图案就具有佛教象征意义和典型中外艺术融合的特点,它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花,与传统“龙”、“凤”的形象一样,它集众花之美于一体,是符合艺术规律的打散重构的新形象。到明、清代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各民族不断发展整合,装饰风格逐渐走向多元化,并形成一些样式化、程式化和规格化的艺术形式,对后世图案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传统图案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状况和艺术特色。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间各族人民的生活日用品上出现了很多与当地生活、习俗相关的民间装饰图案。民间装饰图案根植于民间,它集设计、制作、使用、欣赏为一体。因而在装饰风格上往往突出了淳朴、稚拙、自然、奇特的装饰特征,在题材上除了有反映民族特点的图腾崇拜、祭祖迎神之外,大量的装饰图案来源于人们喜闻乐见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劳动场景。[3]民间装饰形式在种类上也相当丰富。例如,剪纸、皮影、风筝、陶瓷、印染、木刻、年画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2 传统图案的构成特点

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是在生产劳动中萌芽的。从大量的彩陶图案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类在制造工具时已经产生了装饰生活的审美需要。从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历程中也可以考证到图案艺术美发展进程。图案注重形式美,图案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造型规律和形式法则,它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树叶发现了对称之美,观察动物羽毛、鳞片发现了重复之美,观察水流、山川、四季交替发现了节奏与韵律之美。

(1)对称与均衡之美。从大的构图方式上来看传统图案纹样的构成方式主要分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对称式纹样的最大特点是在左右、上下以假想轴线或是以轴点为中心旋转方向上有形象相同、分量相等的图案元素分布,它具有整齐、稳定、庄重、平静的美感。均衡式纹样是依据轴线或中心线或中心点采取等量不等形的纹样的组织形式,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求得力的平衡与安定。均衡式构图常给人以自然活泼、灵巧多变的特征。

(2)重复与秩序之美。重复是将相同的图案形象以某种形式规律往返重复排列,形成整齐、单纯、富于节奏和秩序的美感。图案的许多构成形式均具有反复的性质。例如,对称、发射、转换、旋转、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这不仅而且也便于图案的工艺制作,同时也达到了变化和统一的视觉效果。endprint

(3)对比与协调之美。在图案构成中往往会利用形态、色彩在大小、深浅、方圆、曲直等因素的矛盾性表现来丰富图案画面的内容,突出艺术形象。对比能够使画面产生鲜明、生动、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同时传统图案也会使用渐变、近似等调和的手法的来统一画面,以达到和谐、安静的艺术效果。对比与协调构筑了我们视觉与心理的平衡,是传统图案形式美的重要表现。

3 传统图案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

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当代中国设计不管是走出国门还是诉求于本土消费者,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发与运用。研究传统图案的美学价值,并将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当代设计之中,是我国设计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当代设计开始将传统图案的形式、内容、象征意义等因素融入设计构思。一些勇于创新的艺术家甚至将传统图案的工艺表现手法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既能激发国人情感又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

4 当代设计中传统图案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在图案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任何时代的设计者都担负了传承与创新的重任,这样才使得图案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地推陈出新。同样当代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图案时也必然要面对继承传统和发扬创新的双重任务。

(1)传统图案内容元素的运用。在当代设计作品中运用传统图案的内容元素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现象。传统图案内容元素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容易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很多设计师热衷于使用图案素材。但是单纯的移用图案内容,不研究传统图案内容与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图案的民族差异性,则容易使得设计空洞、无味,误用了不恰当的图案元素更是会让设计作品离题千里、贻笑大方。因此,传统图案的传承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要依据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设计理念来发掘传统图案内容的可取之处,并将其与设计主题、设计概念相融合,使传统图案在当代设计中展现其无穷的魅力。

(2)传统图案构成形式的运用。图案构成中的对称美、韵律美、秩序美是视觉美感的产生的重要原因。将这些成熟的图案构成方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同样可以使设计作品具备完美的形式美感。例如,旋转对称、逆对称是现代标志常用的构成方式,大小、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现代视觉设计中常见的视觉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应当在了解图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图案的构成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设计构成的方法,通过解构、重组等手法在艺术上进行创新加工,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原理对其进行再创造,使其富有时代特征。

(3)传统图案内在寓意的运用。较早的中国传统图案有着趋吉避凶创作背景,经过长期的历史筛选与不断发展演变人们慢慢赋予了图案展示美好生活、象征如意吉祥的寓意。“传统吉祥图案的主题是吉祥,寓意为美好的预兆,有吉兆、歌颂的意义。它通过可视图形的方式表现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4]“龙”、“凤”、“盘长”、“方胜”等传统图案造型今天之所以仍然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它们精美造型之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容易取得受众情感上的共鸣。把传统图案中的吉祥寓意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传统图案内在含义为基础,结合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来研究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可以使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5 结语

研究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现代设计立足本土、走出国门的根本。扩展设计思维,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同时,创造新的设计理念是当代设计师应当具备的文化自觉。当代设计运用传统图案“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2]的同时,必须将之与现代信息传递方式、视觉审美形式、受众文化接受程度等众多因素相结合,这是设计的需要,也是图案本身在新时期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

参考文献:

[1] 史宇.中国传统图案的流变与当代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王传龙.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09;穆肃.我国远程职业教育实施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40-44.

[3] 杨建军.装饰图案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梅林.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1(7):9-11.

6.从广州增城的经济发展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篇六

一、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概况以及需求

(一)概况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创办于1998 年,经过14 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拥有14 个本科专业,33 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规模近10 000 人的新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系于1999年开始招生,目前,全系有专任教师30 余人,其中高中级职称占90%以上。部分教师曾担任广东省旅游组织和旅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干部,拥有丰富的旅游开发和景区提升等项目经验。

(二)需求

旅游管理系的专业特色要真正发挥出来,需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参与度,关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学院也曾提出,学院应该加强与区政府的合作,教师积极参与横向纵向课题,提高教学实用性与自身的科研能力。因此作者认为与萝岗区的合作对于旅游管理系至关重要。因此积极参与,积极与萝岗区的相关管理单位联系,希望促成旅游管理系与区政府的旅游合作,提高教师的社会参与度。

1.加强社会参与,丰富教学实践内容

旅游管理属于旅游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学生培养注重实践和能力建设,因此教学实践是旅游管理系最大的教学特色。目前,旅游管理系教学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教学实践内容有限。因此需要加强社会参与,丰富教学实践内容,确保教学实践的多元化和全面化。

2.加强社会参与,拓宽教学实践方向

目前,旅游管理系的教学实践以旅游行为中服务为主,主要是景区、度假村、导游,旅行社方面和酒店管理的实践。加强社会参与,可以拓宽教学实践方向:从纵向看,教学实践完成了从单一服务到辅以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和管理的发展;从横向看,教学实践完成了实践对象的转换,从旅行社、酒店等公司企业向国有单位、政府的转变。

3.加强社会参与,探索产学研新途径

随着经济发展,休闲体育将成为新的休闲旅游发展方向和人们追求健康的途径。为此,旅游管理系迎合市场需求,设置了休闲旅游产业专业方向。作为一个新型方向,更加强社会参与,多增设学生的实习交流平台。因此需要与天鹿湖森林公园(位于萝岗区)合作共同开发休闲体育项目建设,提高探索产学研的新发展途径。

二、广州萝岗区的概况及分析

(一)概况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萝岗区明确提出要坚持功能明晰、优势互补的基本思路,重点支撑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中心城区、科学城、黄陂—天鹿湖、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发展,形成以知识创新、公共服务、高新技术产业、休闲旅游、生物医药为主题的多元板块拼接单元。

作为萝岗区建区以来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是萝岗区优质山水资源的代表。萝岗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已将黄陂—天鹿湖片区列为重点发展,将打造成为以休闲服务、文化创意和高端居住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因此,天鹿湖森林公园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天鹿湖森林公园自1996 年创建以来,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景观景点规划逐步实施。

(二)开发困惑

因文化底蕴不深、主题发展和市场定位不够明确,加之管理模式上的弊端,天鹿湖森林公园旅游人口未能实现稳定增长,而且游客流量季节性差异强,面临着发展瓶颈和新一轮发展困惑:

1.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差异———文化发展的困惑

天鹿湖森林公园位于开发区、萝岗区东北部,毗邻科学城和萝岗区重点打造的十公里地带中心区,是广州市东部重点生态安全保障区,素有“广州东肺”之称。自然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拥有动植物资源和地文、水文及天文资源,尤其是“禾雀花”和森林最为有名。但人文旅游相对缺乏,没有名声响亮的优势资源。因此建议进行主题植入,引入时尚健康元素,打造人造景观,弥补人文景观不足。

2.游客流量季节性差异明显———主题发展的困惑

天鹿湖森林公园游客以萝岗区及广州市周边游客为主。每年的3—4 月份禾雀花盛开的时节,游客最多,而其他时候游客较少。主要原因是园区内的景观单一,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3.旅游资源、产品与产业———市场定位的困惑

黄陂—天鹿湖片区是萝岗区优质山水资源的代表,生态环境好,是城区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资源。有资源、有产品而没有形成旅游产业,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定位的不明确。作为区域的休闲旅游的度假胜地,其游客市场主要来自萝岗区及周边,消费人群应定位科学城、知识城中科技开发人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这类人往往比较注重休闲体育、康体运动及健康保健,并具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

三、学院与社会合作的模式

多年以来形成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其中知识的安排又以学科体系为逻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后一般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不能致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探讨学院与社会的合作变得十分必要。

(一)共享共赢

学院给予旅游管理系支持,搭建与政府、企业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平台。以天鹿湖森林公园休闲体育主题项目为契机,利用旅游管理系专业知识和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为天鹿湖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提升萝岗区旅游品位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尽绵薄之力。通过项目合作,达到政府旅游产业得以发展,企业发展困惑得以解决和学院专业教学实践得以拓宽的三赢局面,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目的。

(二)举办“冠名班”

旅游管理系利用与实习基地的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实习基地对旅游管理系学生的满意,可考虑开办“冠名”班。如广东知名的旅行社南湖国旅,旅游管理系即可考虑举办“南湖班”,即学生专业实习1 个月、毕业实习6 个月的时间都可以在南湖国旅实习,毕业后可以直接去南湖国旅上班。教师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参与南湖国旅的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三)学生的实践活动,双向选择,全面发展

学院与社会的合作不仅限于学校安排的长期实习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还可以通过周末的义工(如景区需要环保员),以及景点的政府接待、临时讲解员,区域内的企业需要短期如一天或者半天时间的大型活动安排,都可安排学生参与,提高学校与社会合作的灵活性、全方位。

(四)系部与企业建立合作企业

在今天网络化的背景下,旅游管理系教师与学生通过与小中型旅行社的联系与合作,根据对方实体旅行社的业务需求,为其打造网络旅行社,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要求。能为旅行社节约人员成本,同时能为学生提高较好的实践机会。如萝岗区的一家小型旅行社“天翔旅行社”,因为成立的时间不久,且品牌效应不明显,客源不足,因此可以与我系合作建立“在线旅行社”,推动该旅行社的宣传,拓宽该旅行社的市场。

摘要:公认的高校三大职能特别是服务社会讨论众多。因此联系高校的三大职能,结合自身工作单位以及工作区域的特点,探讨校方与社会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合作方式。得出互惠共赢、举行“冠名”班、相互选择等建议和结论。

上一篇:宴席礼仪下一篇: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