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

2024-11-14

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共12篇)

1.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 篇一

姓名:xxx

目前所在:惠州

年龄:21

户口所在:惠州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身高:159 cm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其它类,人力资源,行政/后勤

工作年限:1

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

可到职日期: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佛山,惠州

工作经历

广州市第三强制戒毒所起止年月:xx-10~ 20xx-12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个体心理咨询员

工作描述:

广州市亚组委起止年月:xx-07~ 20xx-11

担任职位:城市志愿者

工作描述: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培正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

获得学位:学士学位

毕业日期:xx-xx

专业一:应用心理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良好,粤语水平: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能脚踏实地干活,对工作责任心强。能较好地完成他人交待的任务。

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开朗,喜欢羽毛球。成绩优秀,积极刻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接受挑战;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做事脚踏实地,是个负责人的学生。

因为本人是应届毕业生,所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挖掘在学校没体现出来的能力。

2.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 篇二

一、个人主义的出现

集体主义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价值观, 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 这在儒家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儒家对社群持一种目的论的观点, 如认为家庭、宗族、国家等均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善, 尤其是道德的善而形成的。儒家不重视个体的权利而极为关注群体的利益, 他们认为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牺牲小我, 保全大我”。儒家把社会群体看作是关系的共同体, 每个人在其间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 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角色等都有明确的认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进丰富了我国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力图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个人利益。时代的进步为个人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包容的社会氛围, 而人们的利己行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和普遍, 这些人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无视、甚至损害其他与其有着同等权利的个体的利益。

二、由个人主义的利己行为引起的负面情绪

根据情绪体验者的不同, 负面情绪可分为利益获得者方面和利益受损者方面。

1. 利益获得者的负面情绪:愧疚

愧疚, 是指一个人察觉到自己对所做的消极行为负有个人责任时产生的一种带有痛苦、自责体验的情绪, 是个体良心的发现。利益获得者在运用非常手段获得利益的同时, 往往损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 原本公平的竞争复杂化, 使得其他仅靠个人能力的竞争者处于劣势。偷、抢、骗行为更是在个体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利益受损者因利益获得者而遭受财物的损失。利益获得者虽然最终获益, 但其生长于我国, 从小受集体主义传统观念的熏陶, 深知其行为有违伦理, 必然产生一种愧疚感, 心理上觉得对不起其他人。

2. 利益受损者的负面情绪:愤怒、痛苦、焦虑

愤怒, 主要是外界对自己或者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侵害时产生的情绪;痛苦, 是指由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难过和不愉快的心理;焦虑, 是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定、精神紧张的状态。利益受损者由于自身利益遭受他人侵犯, 付出了努力而又没有相应的回报, 期待落空, 心理上很容易产生愤怒、痛苦、焦虑等负面情绪, 而愤怒、痛苦、焦虑又自然地衍生敌意。台湾犯罪心理学家蔡墩铭认为, 社会上有很多犯罪都是由于行为人情绪的急剧变化, 不能自我控制而导致的。此外, 消极情绪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情绪与疾病的关联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此外, 负面情绪可直接导致冠心病, 也可导致个体行为的改变,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集体主义背景下个人主义现象的心理探析

1. 经济飞速发展,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个体心理失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资源配置并不均衡, 区域之间相差较大, 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但随着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人们在心理上产生落差。试想一下, 曾经同是住着瓦房、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的确良衬衣的邻居, 摇身一变挤入富人之列, 住着别墅, 开着轿车, 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不仅如此, 随之而来的还有别人的尊敬。差距在悄无声息的对比之中扩大, 让人除了羡慕, 还会自卑, 从而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缩小差距, 缓解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 个人的实际利益成了个体追求的目标, 尽管有些行为损害了集体利益, 但却依然未能阻碍行为人前进的脚步。相反, 这种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成了个体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捷径。

2. 外来价值观的引入

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愈加密切, 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也随之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流动着。我国是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大影响力的国家, 不可避免地也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撞击。国外节日在我国的兴起并带来经济效益, 国外食品、饮食企业在我国大受欢迎, 这些都是文化交融最好的证明。文化在相互交融,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己, 对个人、对自我的这种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而这种自我的意识在无形中促进人们更加追求个人利益。

3. 大众传媒的不良引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也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带来了冲击。影视作品中关于暴力、拜金主义、色情等堂而皇之地大肆渲染, 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有着不良的导向作用。

4. 自卑心理导致过度的补偿行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生理上的缺陷、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以及人生早期接受的不良教育, 会导致自卑感的形成, 自卑一旦形成, 人就会对环境采取敌对态度, 从而推动人去追求优越目标以获取补偿。生理上的缺陷和地位的低下, 使个体得不到成长过程中应受的关注, 甚至感受到被社会的遗弃, 从小在自卑的阴影中度过。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 当他们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 就有可能不择手段。如果个体能把自卑化为自身奋斗的动力并有明确的目标, 就会坚持不懈, 力求成功, 通过证明自己的能力的方式来摆脱自卑感。而对于心理补偿的急切需要, 个体会为自己提出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目标的要求, 进而促使奋斗过程中损人利己的行为。如果个体将自身的自卑感归咎为社会的不公平、命运的不眷顾引起的, 就容易引发报复社会的行为以获取补偿, 如偷、抢、骗等行为。

5.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 人是理性的, 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是获得经济报酬和自己得到满足, 人在本质上是自己利益优先的。根据这一理论, 人的自我利益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核心作用, 人的行为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那么, 腐败行为、各种非公平竞争以及一切利己现象都是人出于本能的选择。

四、适度回归集体主义

尊重个人利益, 提倡个人利益, 但不应打着个人主义的旗子侵犯他人利益。当前, 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我们应该以道德为标、以法律为准, 严格要求自己, 各安其位, 各尽其能, 在世界交融的文化大餐中坚守自己那份至纯至真的善。

1. 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个人主义的损人利己行为, 有现实根源, 也有心理因素根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但是国民心理素质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未能与其保持同步。当物质变得越发丰富, 当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入, 人们似乎对这一新的世界还来不及做出理性的反应, 面对种种新生物品, 产生的疑惑在心中愈加累积而无从排解, 最终导致行为的不理性。加大力度发展社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有利于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进行科学引导, 尽可能减少成长中不良情绪对人造成的伤害, 提升人民大众的受挫能力, 从而可能正确、理智地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2. 提升个体综合素质

3.浅析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篇三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流派,超个人心理学诞生于是20世纪 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产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充分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在超个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内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探究。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研究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苏蒂奇和马斯洛创建了超个人心理学会(ATP)[1],标志着超个人心理学真正产生。一般来说,超个人心理学就是一门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学科,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门学科[2]。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超个人心理学依然采用心理学常用的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坚持对象中心的研究原则,多学科的研究原则以及跨文化的研究原则等。

三、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民众努力寻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包括马斯洛和苏蒂奇等人经常对于超人本主义的讨论和商议,他们认为当今的社会现有的一些人本观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加上人们对精神层面更高的追求,人本主义当中有关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的观点越来越显示出局限和不足,因此需要将外在的世界以及环境以及自我结合来,寻求一种更加全面和开放的范式来理解人性,从而达到超越个体超出自我这样的一个的领域。而不能以一种不充分的范式去理解人性。因此开展了各种研究。

四、超个人心理学对人性的观点

(一)人的内在是智慧的源头且有益于健康的

精神分析学派当中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看成是冰山下最深层的部分,包含着大量的欲望和冲动,而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则认为正因为有着大量的潜意识存在,往往巨大的智慧也在其中。因此苏蒂奇等人借鉴和发展了荣格的观点,认为个体必须挖掘自己不被发现的巨大潜能和智慧。使内在智慧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以便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内心的整合。因此,我们经常观察到的智慧以及表现的自我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我们必须努力探讨蕴含的内在的智慧,寻求超越。

(二)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

从超个人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来看人类的精神层面往往处于一个更高的地位,扮演者引领自我自我的作用。而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人类本性中的包含的心理和精神这两个大的层面,并不为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认为一个全面的人性观应该用传统的精神以及当下发展的各种心理学派观点结合在一起来认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为个体通过将自身、社会以及用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人类对精神追求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不断地解放文人们运用一种更加理性和批判的观点的去看待问题。

(三)人的意识是多种维度的

意识是多维的,它不仅仅只是包含了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而恰恰对意识的各种状态的研究是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心理学的各项研究中,个体通常的行为表现的以及异常意识状态经常被治疗师所忽视。因此在研究中对向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各种感受而拓展的意识状态要加以关注。意识当中所体现的各种维度也恰恰是传统智慧的生动体现的其他维度体现,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到意识多维度的特性,将会导致相关意识理论的不完善。

(四)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我们都拥有解决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巨大潜能,只要它在生活中在某种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是有意义和有帮助的,也许在现在看来十分的可怕,我们难以解决它,因此垂头丧气,此时的我们应当用更积极的乐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生命。超个人心理学认为健康对于我们每人来说是一种发现生命里所存在的意义的结果。人类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的努力不断的发现生命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同时又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支持尝试地去构建和说明这种深层意义。

五、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超个人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有关其基本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根据郭永玉的研究,[5]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生活是精彩有趣的,对待生命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以及更加开阔的眼光去看待它,而不能消沉以及狭隘。第二,每个个体的本性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而非心理方面的;第三,人的内在生命是智慧之源头。智慧的产生与个体内在紧密相关。第四,意识是多维的;第五,对待多种多样的理念以及思想,我们要加以整合,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吸取它们的长处。因此,我们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也要努力的进行自我超越。

根据心理学家李安德(1997)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完备的超个人心理学体系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个体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并且置身于整個社会之中。第二人类的关注的健康不仅仅包括生理和心理更多的是包含精神层面。第三,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不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意识状态清醒下所观察到的有关自我的表现,于是经常性的错误的估计和不理性的评价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不承认他们自己观察的“我”就是真实的自我表现[3]。

参考文献:

[1]Sutich,A.J.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n emerging force[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68,8(1):23-26.

[2]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界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45-48.

4.应用心理学个人简历 篇四

应用心理学个人简历、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为您提供。在写简历时首先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那么要怎样写呢?在这里为您推荐一篇求职简历范文格式为写个人简历参考模板。许多求职者都在为写求职简历而烦恼,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一份写一份漂亮美式简历为参考模板范文。

所修专业: 应用心理学 出生日期: 1986-12-1

毕业院校: 延安大学 民 族: 汉族

最高学历: 本科 籍 贯: 陕西省汉中市

毕业日期: 6月 户口所在: 陕西省汉中市

职业概况/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全职 期望职位:咨询、教育公司或企业职员

期望月薪:面议 期望地点:

职业技能特长

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能将理论应勇于实践活动中

计算机技能:能熟练操作Windows平台,及Visual Foxpro系统的操作

英语技能:具有全国英语四级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自我评价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虚心好学,个性稳重

做事认真、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待人友善、真诚,团结他人,诚实守信。

能积极适应环境

工作实践经验

在学校参加过心理健康协会,并协助老师做过现场咨询

5月到西安阳光心理研究所、大康心理咨询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陕师大进行见习,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

205月到王家坪小学进行见习,积累了教学经验

年9月-10月中旬在延安实验中学进行专业实习,基本掌握了教师职业的技能

此外,在课余时间我也从事过家教、商业促销等社会实践活动,从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联系方式

5.应用心理学本科个人简历 篇五

什么样的个人简历是完美的简历,可以说是没有错误的简历,那么什么样的个人简历更能吸引人?自然是有求职优势的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yjbys

最高学历:本科 | 工作经验:5- | 专业:心理学类

婚姻状况:已婚 | 身 高:172 cm

籍 贯:江苏溧阳 | 现居住地:溧阳 溧城镇

求职状态:我目前已离职,可快速到岗

查看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期望月薪:3000~5000元/月|工作性质:全职

期望地区:溧阳市区|期望行业:物业管理/商业中心,教育/培训,其他行业

期望岗位:运营主管,项目经理,品类管理

自我描述

具有三次大型商业项目开业筹备及招商经验,对市场规律较为了解,具备较丰富的营运管理经验,能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育经历

9月-6月|南通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

工作经历

3月-月|招商主管|上海盈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苏锡常片区项目筹备及招商工作

1月-年3月|商营主管|溧阳金鹰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负责餐饮、配套项目日常管理及招商工作,参与三次公司品类调整工作,负责餐饮、配套项目的规划及招商工作。

207月-12月|总经理助理|金陵溧阳宾馆

协助总经理处理公司各部门日常事务,后期负责上海区市场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

获得证书

三级心理咨询师|年9月

拓展阅读:个人简历的效果:吸引招聘官的注意

关于个人简历很多人都会问道,什么样的个人简历是优秀的个人简历这样的问题,因为优秀的个人简历可以大大提高简历的通过率,也可以帮助求职来获得自己所心仪的工作。所谓优秀的个人简历,最为的重要的标准就是能顺利的通过,并获得面试的机会。 这也是个人简历所能够起到的效果,那么如何来从整体上提高效果呢?如何来吸引对方招聘官的注意?

一,可以通过硬技能来吸引对方

企业公司在什么时候需要招聘?自然是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来招聘,对于所有的企业公司来说都希望呢够招聘到优秀的,有才能的员工。在个人简历中能够作为求职优势的就是所具有的技能能力,尤其是硬性技能,像是求职职位所对应的专业能力、英语能力,还有计算机能力等等,这些都属于硬技能,在求职中其起到足够到的优势作用。你个人简历中硬实力越强,则对招聘官的吸引力就越大。

二,可以通过个性化来吸引对方

在众多的.个人简历中,占有大部分的一般都是普通的个人简历,也就是最为常见的表格形式的个人简历。在这种情况下招聘官会审美疲劳,如果在其中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具有个性化的个人简历,那么必然能够引起对方的兴趣。当然,在编写个性化个人简历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讲究个人简历写作的基本原则,更不能为了追求个性化,而产生负面影响。

三,也可以通过诚意来打动对方

6.大学生心理学教师个人简历 篇六

姓 名:大学教师(心理学)

年 龄:25岁

性 别 :男

电 话:

现居:广州市海珠区xxx村

邮箱:

籍贯:广州市白云区

教育背景

.09 -.06 好好学习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主修课程:

◆ 基础理论课程: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新进展、思想政治教育等

◆ 研究方法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与软件运用

◆ 实践应用课程:青少年性心理与性教育专题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等

院校实践

.09-.06 好好学习师范大学 共青团团委(办公室助理)

1. 校团委办公室日常工作办理

2. 文件、档案管理,来电、来函处理,红头文件制作

3. 文字处理,草拟活动计划、总结等文件

实践成果:获得校团委优秀奖金 。

2014 .06-2015.08 好好学习大学 副班主任(心理学)

1. 配合班主任制定相关培训项目的结构和细节,负责每个培训项目的整体实施计划

2. 班级常态学习与生活的规划和管理

3. 材料总结、工作报告的撰写,培训数据、调研数据的统计与报告

技能证书

心理咨询证书: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

教育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

英语能力证书:CET -4;优秀的听说写能力

自我评价

1、丰富的校内学生组织管理经验

2、熟练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

3、专业知识扎实,善于倾听、掌握与学生良好互动的技巧

4、做事认真、细致,办事效率高,责任心重,团体荣誉感强

7.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 篇七

起初,学生往往被课程的名称所吸引,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课程的专业基础地位,也非常重视对管理学的学习,学习热情很高。但是,一打开教材,看到内容如此丰富,而且十分抽象,没有一点感性的经验,难以在脑中形成概念,就会心存疑虑,望而却步。如何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阐释清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学生的个人切身体验出发,对管理学基本原理进行阐释。

1 主要做法

(1)力求按照个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的逻辑顺序,对部分知识内容进行介绍,紧密联系学生的感性经验,遵循认识的一般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例如,对于管理的定义问题。首先,可以从个人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个人目标及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具有活生生的感性体验,同时,这些问题也常常困扰着他们,他们迫切需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些基本问题,通过对个人目标实现效果的分析,可以引出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概念,通过对个人目标实现效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引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基本工作的概念。然后,以个人能力的有限性为基点,提出个人必须通过社会组织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样就从个人目标的实现引申到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可以分析组织管理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步,从组织的分类着手阐述,将一般组织的管理延伸到盈利性组织和企业的管理。这样就顺理成章地给出不同学者不同学派对企业管理的定义,明确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的客体、管理者以及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概念和基本内容。

(2)通过讨论组织管理基本原理在有效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中的借鉴意义,在应用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理解。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目标的实现存在许多相通之处,许多组织管理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例如,决策的满意原则,对于个人选择,具有现实的意义。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容易追求完美,忽视做出决定的成本,犯过于理想化的错误。通过决策的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消除行为极端理想化的错误倾向。笔者将这个问题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生提出了许多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例。再例如计划的过程,对个人制定发展计划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人们通常为自己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时,由于对计划过程的不明确,使计划或者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保守。通过对计划步骤(确定目标、认识现状、研究过去及其规律、预测和确定计划前提、拟订和选择可行的行动方案)的借鉴和运用,既可以为学生制定自己的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又加深了对组织计划制定过程的理解。在笔者的一次课堂讨论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计划服从变化”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这时正是表述计划的制定要遵循弹性或留有余地原则的好时机。

(3)组织学习案例,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将管理过多地理解为个人生活的安排,学生可能会出现把管理学简单化和庸俗化倾向,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国际性的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并且从中总结和归纳出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促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企业管理的同时,突破管理的企业层面,从对“组织”进行管理的更高层面上理解管理原理。例如,对于组织结构的案例分析不必局限在企业的结构层面上,还可以医院、学校、政府、军队的组织结构为例安排一些案例,作出分析和讲解,把组织结构问题放在一般的社会组织的背景中去讨论,而不仅仅把组织结构看成企业的经营问题。

(4)加强师生互动,提出和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从个人发展角度对管理学的知识点进行阐释,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切身体验以及他们面临和关心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提出和思考管理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的一个重要条件。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是整个教学安排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主要可以通过在讨论中进行观察和直接与学生沟通,加强师生互动,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提高个人发展问题提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注意联系社会热点讨论管理问题。学生通常对社会热点问题拥有很强的兴趣,而且对这些问题有自身的感受,因此从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自身体验出发,提出和分析管理问题,常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对管理中道德问题,可以从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企业不道德行为对人们的侵害谈起,如从目前市场上的假医、假药、假广告……谈企业的道德观;从毒米、毒油、毒瓜子……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空气污浊谈企业的环境责任。再例如,可以从对SARS的防治工作中建立专门的组织和信息汇报制度,谈企业组织的设计、组织制度建设和组织信息的传递与控制工作。

(6)注意穿插一些与管理原理相通的小故事和小幽默。故事和幽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实上,在许多故事和幽默中隐含着与组织管理相通的规律,通过对其中规律的揭示,来引出企业和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也是一种有效的阐释方法。例如,决策要以环境变化为依据的原则,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幽默故事引出:厨师在家切肉,藏了一块在怀中,其妻见此,骂道:“这是自家的肉,为何如此?”他连忙答道:“噢,我忘记了我是在家中。”个人行为要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异,同样,组织行为的决策也要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和改变。

2 教学效果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但完全可以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而且学生能够从个人、企业、组织三个角度来全面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管理学原理的知识体系拥有三个不同层面的现实基础。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结合起来,进而把握企业和其它一般组织的运作规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管理学知识体系。同时至少还可以收到以下一些效果:

(1)通过思考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生活,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其它问题的方法。从现实的具体现象中,抽象出问题的实质,总结基本规律,是理性思维的重要方面。

(2)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能力的结合训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组织管理原理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运用,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概念技能(主要指理性思维能力)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尤其重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对管理者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和实践中磨砺。在对管理者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大学教育通常比企业经营实践更有优势。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课堂发言,使学生的人际技能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是管理者的重要技能,在学习中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外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个人及小组共事,有助于团队精神的树立,提高人际技能。作为管理者不仅是领导人还是组织的代表和发言人,因此,表达和公开发言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课堂发言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训练机会。

(4)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组织管理原理对个人目标实现的借鉴意义的讨论,可以训练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运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对知识所掌握的程度,发现不足,进一步领会所学内容,还能够在成功的快乐中,强化求知的欲望,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动力。

(5)通过师生互动,使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紧密结合,改善学生的课堂和课外的学习。从学生个人体验角度阐释管理学原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发现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的讨论,提高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不但改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6)个人问题的解决和热点问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故事与幽默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既激活了管理学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 教学中需要避免的偏差

这样的教学安排要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尤其应该注意,将个人的体验作为一个起点和应用的一个方面来对待,重心仍然应该在企业和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上。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需要避免的偏差:

(1)避免错误设计起点。专业不同的班级学生通常关注不同方面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兴趣,即使同一专业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必须加强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关注的焦点作为阐释的起点,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没有抓住恰当的分析起点,将很难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要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事例,避免千篇一律。

(2)避免重心偏离管理学原理,把管理学学习演变成个人发展问题研究。在讨论中,避免就事论事,过多地讨论个人发展相关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升到基本规律的高度上来,忽视管理学原理的总结,把管理原理的学习讨论变成单纯地解决个人具体问题讨论。

(3)避免课堂讨论和发言过多,恰当地控制学生讨论和发言的时间,过多地讨论和发言必然会影响基本原理的学习。避免故事幽默在课堂教学时间中所占比重过大,过分迎合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学习变成故事会。

总之,从个人体验角度来阐释管理学基本原理,既要从学生有感性经验和切身体会的兴趣点出发,又要不停留在个人发展问题的层面上,及时有效地进行基本原理的介绍。既要有生动有趣的一面,又要有艰苦思索的一面。既要对规律进行总结,又要对原理进行分析。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际应用。这其中关键是把握好“度”的问题。

摘要:在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感性经验的缺乏,给授课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兴趣不足,理解不全面、不渗透等等。笔者尝试从个人体验角度对管理学教学的具体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管理,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徐旭晖.论管理课程中研究式教学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1),66.

[2]程开艳.关于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5),4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

8.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 篇八

关键词:心理健康;积极情绪;个人资源

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主力,其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步入社会后的能力发挥程度,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个人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积极情绪、个人资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1积极情绪与个人资源之间的关系

积极情绪与个人资源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就是,积极的心境和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个人的抗压能力、保持个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的情绪能够促使其对于事件和情境形成应对方案,并根据这种应对方案对事件和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寻找最适当的解决方式,并将问题的解决所带给自己的愉悦反作用于个人情绪中,促使其更好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极的情绪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对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与挫折的适应性,增强其抗压能力和自我弹性,帮助其尽快地从艰难的情境中解脱出来,而这种个人资源的释放又能让学生自己产生积极的情绪,减少困境带给自己的精神压力,维持个人的正能量释放。积极的情绪还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社会融入感,维持个人社会联系,增强对熟悉朋友的信任感,扩展学生间的友谊。同样,这种社会资源的良好效果又会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坚定和健康的情绪状态,促使学生的生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1.2积极情绪、个人资源、心理健康的关系

總体而言,积极情绪和个人资源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而存在的。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保护学生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拓展个人资源,而积极情绪和一个处于良好状态的个人资源又能够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来自生活的压力对个人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积极情绪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好的个人资源也能够优化学生的心理水平。心理的健康又可以增进学生的人际沟通等,为学生带来幸福感和责任感,帮助其更有效地去应对来自环境和自身的问题和困难等。

2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效应

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更注重于智育和认知,而对学生的精神生活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引导,因此必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干预。

2.1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

健康的心态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容易让学生看到事情和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该多对学生的心态进行引导和归纳,让学生在成功或失败中获得成长,树立良好的心态,这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积极情绪,利用个人资源去正视困难,消除消极情绪对自身的不良影响。

2.2创设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情境

适当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并借助当前的个人成果通过自我努力得到良好的反馈,接近挑战目标,体验成功的乐趣。这些美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对于情境中存在的每一个小目标都能够完美地实现和完成,进而逐步深入,达到豁然开朗,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个人心态。与此同时,学生在适当情境中体现出来的浓厚兴趣也能够刺激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建立更符合自我需求的个人资源。

2.3对学生以鼓励评价为主

每个大学生都有认可和自尊的心理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总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受到打击和阻碍,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负担,认为自己真的不够好,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失去自我发展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利用这些优点帮助学生完善个人评价,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满足其心理需要,这就能够保证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避免影响其个人资源的获得。

心理健康与积极情绪和个人资源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良好心理之上。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心态,促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吕薇,杜娟,王克静.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个

人资源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07).

[2]王振宏,王永,王克静,吕薇.积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09).

[3]赵佩漩,赵泽波.论青少年的情绪与心理健康[J].科教文汇,2008,(14).

[4]姬兴涛,马丹丹,杨晋锋.积极情绪体验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思考与

实践[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2).

[5]宋兴川,金盛华,李波.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

9.应用心理学简历 篇九

职位名称:培训生 ; 咨询/顾问 ; 营销-管理 工作地区:洛阳 ; 待遇要求: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发展方向:目前学习的就是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

已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人力资源三级证,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10.心理学专业求职简历 篇十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85年8月

户口: 浙江绍兴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婚姻状况: 未婚

学历: 本科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自考)

毕业时间: 2007年07月

所学专业: 心理学

外语水平: 英语(一般)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1年

联系方式: xxxx-xxxxxxx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不限

期望职位: 销售、客户服务、咨询顾问、人力资源/行政/文职人员、教育/培训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1000-2000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在浙江三联专修学院自考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专业课程主要有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和心理测量学等。

工作经验

2007年下半年一边考本科一边做做兼职。

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杭州正浩专修学校招生老师,期间四个月出差在温州招生。

自我评价

本人是自考毕业的,自学能力强;三年多自学考试的经历让人学会了坚持与做事的脚踏实地。

11.心理学技术个人简历 篇十一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行业应用

一、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咨询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团体心理咨询包括针对心理健康群体的心理教育、针对有心理问题群体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咨询,以及针对有心理疾病或需要危机干预群体的心理治疗等形式。概括地说,团体心理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中,在团体动力推动下,由导师带领,使所有参与者在以团体心理技术为载体的各种活动当中,实现心理教育、心理成长或心理治疗效果最大化的心理咨询方式。

团体心理咨询感染力强,效率高,省时省力,成本效益显著,适用于教育、医学、工商、司法、社区服务等很多领域。国外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通常优于或至少等同于个体咨询的效果。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的大部分是健康人群,他们需要团体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中国人的集体意识较强,个人意识相对较弱,在团体环境中容易感受到安全感,更容易接受来自团体的建议。

团体心理咨询的核心因素有三个:人、技术、动力。

1.人:团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团体中的个体包括团体导师和团体成员。导师的风格通常决定了团体的风格。

2.团体动力:团体动力是影响整个团体及其成员的“场”因素。团体通过团体动力促使个体变化,团体动力是团体心理咨询的关键因素。

3.团体心理技术:团体心理技术是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载体,是通过团体心理技术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解决人内心矛盾的各种方式、方法的集合。

效果良好的团体心理技术是团体心理咨询成功的要素之一。团体心理技术的制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团体目标、团体动力因素、技术与团体的匹配性、实施现场环境等。一般说来,制作团体心理技术需要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灵感阶段,激发和产生相关的技术思想,然后是针对性制作阶段,制作出合乎团体目标的具体技术。

团体心理技术按其形式一般可分为三类:

(1)艺术类:包括舞蹈、武术、表演、音乐、绘画、雕塑等。

(2)语言类:分析、故事、演讲等。

(3)工具类:纸笔、石头、投射等。

二、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简介

1.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产生

团体心理技术是心理学作用于服务对象的工具和手段。但是,作为技艺的一种,团体心理技术具有和技术操作者不可分割的特性,团体心理技术的制作和实施技能长期处于由少数人掌握的局面,极大地限制了团体心理技术社会应用的开展。团体心理技术的产品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心理技术工具,服务于特定人群,满足市场上对心理技术应用产品的大量需求,因此,针对特定心理主题的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应运而生。

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产生于团体心理咨询的社会实践中。基于多年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广州市幸福心理研究所开发了适用于社会各行业的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具箱。工具箱是由团体心理咨询师组成团队,运用专业心理工具打造而成的集理论基础、操作指南、实物道具和应用培训为一体的行业应用心理产品。首期已经开发完成学校版体验式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

2.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概念

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是一组基于应用对象特定心理主题的心理技术、方法、手段、器材的综合应用工具。心理技术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实验心理技术系统、心理测量技术系统、心理指导与训练技术系统。技术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动作的手段和规则体系的总合”。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属于第三系统,心理指导与训练技术系统。

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中的每一项技术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心理技术的目的。心理技术活动是一种高度目的性的人类活动,指向实现某种心理状态的目标。

(2)心理学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有的心理学知识成果,如原理以及相关概念等;二是与心理技术应用相关的前提和假定以及操作规则。

(3)实施流程和方法。通过组织活动整合技术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对开展这一活动需要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进行指导。

(4)物质工具装置。物质装置作为心理技术的载体,需要承载无形的心理元素,实现技术目的,提升技术实施效果。

3.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作用与价值

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次提出了心理技术学的概念,此后,心理技术学开始发展。时至今日,心理技术学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学科中分支学科最为庞大的研究领域,成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和直观展现心理学的部分,也是心理学中最具发展前景和最可能产生巨大社会价值的领域,各种心理技术也得以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心理技术最重要的是应用性,强调“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手段,构建心理技术原理与方法,加强心理学面向社会生活实践运用。”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正是促进心理技术和市场接轨的创新之举,它通过心理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化,将心理学技术和产品渗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提升大众的心理文化水准和素质,有利于人们构建更和谐的内心,帮助人们在社会中体验更多的幸福感。

三、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特点

由于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经验,与传统心理产品相比,具有专业性、全面系统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1.专业性

工具箱由团体心理咨询团队研究开发,集合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多年团体心理咨询经验、多场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工作坊、各所试点学校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改革等实践经验开发而成,力求每项技术都做到有理论可依,并经实践反复检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2.全面系统性

普通心理产品多为单一产品,很难覆盖特定群体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而工具箱以多主题心理技术组的方式,可以将使用群体的主要心理问题打包处理。如学校版工具箱就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12个年级24个学期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发育和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提供有效的预防和矫正技术课程、理论及工具。

3.可操作性

在工具箱使用初期提供具体使用方法的培训课程,工具箱里配备了相应的心理技术使用道具以及活动实例光盘,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配套光盘能更方便地实现具体操作技能的传授,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学习技术。

4.经济性

工具箱既是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服务,除了提供团体心理技术培训课程外,还指派专业心理技术员,跟进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使用情况,及时提供指导,解决使用中的疑难问题。对工具箱采购者来说采购的是一套心理技术理念体系,对心理技术使用者来说是一套课程,做到一套多用,可反复使用、长期使用,节省多方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使用成本。

四、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行业应用

1.教育领域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但是在建设和管理相关心理辅导部门的过程中,出现了功能定位不准、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的现象。如投资几万乃至几十万建设心理辅导室,购买了昂贵的心理治疗设施却鲜少使用,心理辅导员虽然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了大量个体咨询的知识,却在学校中没有太多用武之地等。

我们认为,学校心理辅导室定位应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问题为主,而非以治疗少数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学生为主,以团体方式而非个体方式为主,并在工作中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辅助进行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3)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涉及心理层面的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和干预。

学校心理辅导员的首要目标应是掌握团体心理技术,学会应用团体心理咨询工具服务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因此,学校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的内容将涵盖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对象和内容,包括教师心理资本能力、家长学校、学生自身发展三个方面。

2.企业领域

随着我国步入全球化竞争时代,经济、科技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猛增,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心理疾病是威胁个人生命健康的大敌,是破坏企业组织效率的大敌。我国企业出现工作倦怠的员工比例正在逐年升高,一些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慢性疾病在高层管理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过度的工作压力引起员工烦躁、焦虑、忧愁,合作性差、缺勤、频繁跳槽等各种反应,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紧张,造成白领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

心理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企业员工的正常生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着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企业来说已迫在眉睫。采取措施帮助员工缓解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心态和掌握必要的应对策略,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针对企业的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将主要涵盖员工的情绪健康与压力管理、企业精神与核心文化认同、团队建设与增强企业凝聚力、员工综合幸福感提升四个方面的主题。

3.司法系统

在司法系统,特别是监狱领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价值。监狱的功能除了惩罚与威慑外,更重要的是改造。今天除了传统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心理矫治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改造手段。监狱系统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二是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是一个普遍事实。

目前我国关于监狱工作领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和培训相对薄弱,对监狱警察及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存在课程针对性差、缺乏职业特征、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团体心理技术工具箱可以通过培训、辅导、工具化使用,协助监狱做好相关心理辅导和矫治工作。

监狱涉及的心理主题主要有狱警职业倦怠改善与保健、危机预防与危机干预技术、新入监适应与出监准备、人际冲突与疏导等。

[1]杨鑫辉.现代心理技术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欧文·亚龙.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李敏,李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韦志中.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实践[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

[5]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申荷永.心理场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7]罗杰.论建构中国心理技术学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

12.心理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篇十二

一、在心理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参与性

开设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旨在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重点是要学生能够从心里接纳、认同并且内化心理学的教学知识,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并且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参与性,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2. 能够营造真实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氛围

现在许多学生因为自身的不信任感与自尊感,不愿意对教师吐露真心,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为师生双方创建一个匿名互动的交流平台,例如聊天室、电子邮件、QQ等都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袒露心扉,真诚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多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实现有效地教学。

3. 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模式的运用

以往心理学教学中,往往趋于单一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虽然有的学校还会设有心理辅导室、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等,但都有一定的限制与局限性。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模式趋于多元化,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实施有效的交流,为教师快速处理一些问题提供方便。

4. 便捷了心理教育档案的管理

一般一个学校的学生少则上百,多则上千人,这样庞大人群的心理教育档案的管理,单靠纸质档案管理既不方便也不便于保存。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心理发展档案的管理与保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在心理档案管理方面的压力。

二、在心理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措施

1. 结合教学内容

心理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也就是教材。方法就是,通过信息技术,让心理学文字式的教学内容,变成图片、视频或者直观案例的形式,通过对视觉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加深学生对心理学教学内容的印象。

2. 结合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通过网络建立起一种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的教学环境,让教师从手拿粉笔和教材的“教书匠”,成为手执鼠标描绘网络教学蓝图的设计师。而这种教学过程有赖于学生与教师的相互讨论与交流,从而增强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性与平等性。

3. 结合教学环境

一门学科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依赖于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是首要的。在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信息技术(也就是Internet网络)加上教学环境(也就是教学设施或者教学用具)一起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网络上检索到的、有益于心理学教学的相关内容,利用教学用具,创造一份充分发挥教师自主性的课件,为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做准备。

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可或缺的基础素质,因此,有效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综上所述,在心理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有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学校要积极推广心理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培养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技巧,以适应现代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永慧.浅谈信息技术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3,(33):152-152.

[2]孙明英.信息技术运用于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0,(6):129-129.

[3]李艳艳.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167-168.

上一篇:春天的雾作文下一篇:化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