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笔记

2024-10-08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笔记(共9篇)

1.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笔记 篇一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

李娅莉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己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中考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较多,上学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也是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的。因此,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和探究。

2.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笔记 篇二

一、比较教学法在初三历史复习阶段的运用

比较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物、现象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辨别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被提出来;在中高考历史学科考试中,比较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因此,在历史课上,必须重视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能够克服死记硬背带来的种种弊端,如:易忘、易混,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主干和重点;其次,能够使感性的认识得到升华,使规律、本质的东西得以提炼,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最后,能够拉近历史的时空距离,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动力。为此,我在初三历史复习的各个阶段都较多地采用这一方法。

(一)第一阶段———系统复习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理”,课堂教学应以中考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落实每一个知识点,讲清每一个基本概念,讲透每一个单元的基本线索、时代特征,由于内容庞杂、课时有限,复习课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在遇到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或类似的历史事件时,我往往会运用比较方法实现突破。

1. 字面相近知识点的比较:

中考对卷面书写的要求很高,关键词中是不能出现错别字的,而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一细节,所以考试常常会错在一些熟视无睹的名词上。如:“张骞”和“张謇”,为了帮助学生区别,我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加入了形象的描述:张骞是骑着马出使西域的,所以偏旁为马,而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所以偏旁为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中的“汽”和“气”;屯田戍边的“戍”与戊戌变法中的“戊戌”,等等。

2. 易混淆概念的比较:

初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限制,对许多相关历史概念的掌握其实都比较模糊,尤其是复习阶段,六本书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很容易令学生目不暇接、措手不及,而这将直接影响其答题效果,这就需要帮助学生认真比较相关知识点的异同,理解各自的内涵和本质。例如:很多学生容易把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时代三个概念混为一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如下表格和练习: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列宁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的分公司已遍布世界各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中列宁提到苏俄倒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叫什么?谈谈你的“倒退”的理解。

(2) 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首次当选总统时,美国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他推行的“新政”新在哪里?

(3) 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时代?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类似于上述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秦国和秦朝、道家和道教、曹操是东汉时的人还是三国时的人、封建帝制、封建土地制度与封建制度、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等。对于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用心积累、精心寻求突破方法、耐心讲解辨析,只要我们做到这几个“心”,就一定能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

3. 相关历史事件的比较:

第一,同一历史阶段相同历史知识的比较学习,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以西方为师,开始了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具体表现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四场运动,同是探索,但探索的层面和程度不同。第二,不同历史阶段相同事件的比较学习,马克思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如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起义和南昌起义,同样是共产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却失败?通过对两个事件社会背景、过程的比较,引导学生得出以下认识:不同的结局取决于中俄两国不同的国情,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后来毛泽东正是基于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三,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历史知识的比较学习,在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我给出了同一时期的两则材料:一则是《权利法案》中的一段话: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又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又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另一则是康熙皇帝的言论:“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接着提出问题:同一时期中英两国分别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同时,中国仍然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而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却处于上升时期,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两国政治制度的差距显而易见。此外,中英两国还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这些差距分别会给两国带来怎样的命运呢?进而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深化:新航路开辟后的四五百年中,是世界各国从孤立、隔绝走向交流、开放的时期。凡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国家就兴旺发达,反之则落后挨打。中国封建社会强烈的封闭性和盲目的排外性,终于使自己丧失了领先地位并拉大了与西方的距离,这就为后来的落后挨打埋下了隐患。比较揭示差异,设问引发深思,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的理解一定是深刻的。在教学中启发学生透过历史的表面现象,认清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区别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进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这是历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二)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第一轮复习“竖成线”的基础上做到“横成片”,初步建立起学科的知识体系,达到纲举目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相关的问题和专题,我将它们形象地称之为“合并同类项”,比较法的优势尤其凸显。

在专题复习中,比较教学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确定专题、分析个案、综合比较、揭示规律。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这一专题时,我提出了一系列有递进关系的问题: (1) 请你在课本中找出各朝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2) 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何特点吗? (3) 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作用?经过几分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考点中涉及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主要有:西汉时丝绸之路的开辟;唐朝时日本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朝制度,以及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元朝时马可·波罗访华;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和明朝中期的戚继光抗倭;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雅可萨之战等。从史实对比中,学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自秦汉至明朝前期,一直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而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则转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前者带来了国家的繁荣兴旺,后者导致国家的落后挨打。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从以上的学习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其得出结论:开放则国兴,闭关则锁国;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国际地位,取决于综合国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前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这一结论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振兴中华。所谓启示,正是在历史学习中提炼到的规律、本质的东西,也是学习历史的真谛———以史明志,以古鉴今。又如:从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实行的土地政策中,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再如学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现代中国人民对救国建国道路的探索、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时,都可以运用以上四个步骤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恰当准确地运用比较教学,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知识迁移,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从而达到初步掌握历史规律,并以此认识现实问题的目的。正如斯宾塞所说:“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

(三)第三阶段———综合复习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活”,触类旁通,活学活用,通过综合归纳复习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熟练度和准确率,以适应中考的要求;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和特征,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为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较见异同,比较出真知”,“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掌握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发展轨迹,我再次运用比较教学,比较中突出这样两个时间:9世纪、14—15世纪。9世纪时,封建制度才刚刚在西欧确立,而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唐朝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最强大富庶、最文明先进的国家,此后的四五百年,西欧社会王权衰落、罗马教廷一手遮天,战乱频繁,经济衰退、文化低落;同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统一、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南宋时经济重心正式实现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对外交往兴旺发达,封建文化全面繁荣,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开始外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看第二个时间:14—15世纪。14—15世纪上下,中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就时间而言,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大体相当,但是在此后的四五百年中,双方的差距却越拉越大,直到中国被远远抛在后面,原因何在呢?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照。西欧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正是在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中,资本主义萌芽破土而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范围非常广泛。第二,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影响力大,冲击力强,近代欧洲先后出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兴起于资产阶级形成时期;启蒙运动产生于资产阶级逐步壮大之际,这两场运动的展开,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神权思想,尤其是启蒙运动在宣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批判王权和神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否定封建王权、实行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具体方案,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对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第三,西欧近代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比较多,除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较快发展外,还突出表现在贩奴贸易和殖民掠夺上,贩奴贸易和殖民掠夺始于新航路开辟,通过这些罪恶的活动,欧洲殖民者获得无数财富,一方面他们利用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另一方面,这些殖民地也为欧洲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可见,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并不光彩,充满着血腥、贪婪和暴力,但客观地看,新航路开辟后的五百年正是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阶段。反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范围则非常狭窄,仅仅局限在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地区,而且是在个别生产部门,只是自然经济汪洋大海中的几块孤零小岛。究其原因,首先,封建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阻碍了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同时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这些对资本主义萌芽来说都是限制的因素。其次,来自封建上层建筑的阻力,具体表现在:对内政策方面,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了工商业发展;对外政策方面,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此时的西方已将目标指向世界;文化方面,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用封建教条束缚知识分子,清朝还大兴“文字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主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

二、比较教学法的运用原则

总之, 恰当运用比较法教学, 可以使含混的概念清晰化, 零散的知识条理化, 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深奥的理论浅显化, 很多同仁已经或正在感受着它的种种便利和益处。当然,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 放之四海皆准的, 在广泛使用比较教学时, 我觉得应注意到以下原则:

(一) 可比性原则

运用比较法的前提是比较对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关系,如果把毫无关系的两个事件强加在一起比较,只会带来物极必反的结果,造成学生逻辑思维的混乱。

(二)目标性原则

运用比较法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认识历史事件的内涵、把握历史脉络的走向,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如果背离了这一目标,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比较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三)主体性原则

在课堂活动中,只有思维着的人才是思维主体,所谓“我思故我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也是衡量比较教学运用成败的标准之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其自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各种教学方法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体现。

(四)系统性原则

学生的思维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历程,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循序渐进,不可揠苗助长,否则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结果。

波兰著名史学家托波尔斯基说:“研究历史要寻求历史的规律性,不应用比较法难以独立地找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性;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过程的进化,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写出一部综合性的著作,不进行比较研究,是难以成书的……”

摘要:在历史课上必须重视运用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 能克服死记硬背带来的种种弊端, 如:易忘、易混, 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主干和重点;其次, 能够使感性的认识得到升华, 使规律、本质的东西得以提炼, 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最后, 能够拉近历史的时空距离,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探究动力。本文就比较教学法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及原则进行了论述。

3.初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教学建议 篇三

[关键词]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 学生参与 历史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每年四月份,初三历史教学都会面临同样的话题——一轮复习。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在一轮复习课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是初中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近代化的探索(一)》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从宏观到微观,构建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不同于新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从单元整体入手,再细化到每一课。比如在复习《近代化的探索(一)》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先从对近代化的理解入手,开篇引入近代化的概念:所谓近代化,就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然后教师再通过数轴的形式指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段,告知学生这分别是从技术、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向西方学习,以此加深学生对整个单元体系的认识。

在具体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对照“教学目标达成”的要求,比如在复习洋务派提出的口号及创办的企业时,教师可通过表格的形式,把前后期一分为二罗列洋务运动时的相关举措,并把在自强和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的企业一一对应,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课标内容的理解。

二、落实基础知识,适当提升学生能力

一轮复习最关键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复习。复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表格或填空的方式完成相关学案,做到当堂巩固,最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印象。

当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提高还是需要的。比如在落实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展开讨论,以落实课标要求。再如在讲到戊戌变法时,教师可把它和明治维新加以对比,中外史结合,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内化。

三、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判断一堂好课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更看重的是本学科的平均分,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成果的标准。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基于哪一点考虑,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提高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参与度,这无疑对平均分或是课堂效率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编组,明确组员间的分工,有专门举手的,有专门记录的。组间的表现教师也可进行评比,鼓励成员通过展示多为本组争得荣誉。这样,在小组合作、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当堂巩固,及时内化

学生知识的内化离不开巩固的过程。笔者认为,复习时的当堂巩固尤为重要。巩固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及时的校正,有对知识点的背诵,有对图片、材料内容的识别,也有对相关试题的巩固训练。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所选的内容是极为关键的,历年的中考试题是最佳选择,运用课堂反馈校正卡也是很好的手段。教师坚持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巩固复习,将会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控制复习量,进度适当

一轮复习不同于新授,师生没有时间做到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也不能为了赶进度“大跃进”式地赶超。一堂课以两节课文的复习内容为佳。比如在复习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最适宜的安排是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复习完。复习量适中,便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教师也可做到点点清,不留知识盲点,避免“夹生饭”现象的产生。

六、新旧课标对比,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一轮复习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法和学法的钻研上,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课标,不仅要研究实验版课标,更要研究2011版课标,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对比,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精髓所在。

比如实验版课标对百日维新的描述是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而2011版课标则描述为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显然这相对于实验版课标而言,新课标降低了对百日维新内容掌握的要求,而更加突出对有关史实的了解,如百日维新失败的史实等等。由此可见,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教师不难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可以更好地了解时代的脉搏,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

4.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四

李丽

讲好历史复习课,难。首先,内容多而杂。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这一项一般是比较乏味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对历史教学及复习反思如下:

复习的时候选取好的线索。我在进行《屈辱、抗争和探索》的设计时,选择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分中国近代史为平行的两部分,即屈辱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和抗争、探索史(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编织一张知识网。纵向看,是战争、条约、民族资本主发展、思想探索等几个专题;横向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从民族危机到思变、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变化的内在联系。

5.初三历史期末考试分析与反思 篇五

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题型分三大类:选择题、材料题和探究题。古代史内容考了12分,偏多;探究题形式和中考不相符,答案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对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点知识考查不全,出题比较笼统,学生理解起来不知从何下手。

成绩分析:本次考试,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学校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优生。仔细翻翻卷纸,后来又通过和学生谈话,冷静下来后总结一下,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对相应的史实及史实间的联系不能很好的把握,出现混淆,该背下来的东西记不住,如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目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影响及启示;诺曼底登陆,巴黎和会等;

二: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还很欠缺,平时强调的很多,但是学生一到运用的时候就不能自觉运用,同时也凸显学生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理解还不到位;

三:学生在细节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如历史术语的不准确,审题不到位,答题格式的不规范,语言不规范

四: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还存在着侥幸心理,比较懒惰

五:教师对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检测督促和辅导,在课堂上说的多,练得少,背的少,检测的少

整改措施:

6.初三历史教学总结 篇六

风采华侨中学杨海伟

研究近年来的中考历史不难发现,中考非常注重检测学生的阅读概括、综合比较、分析评价等能力。然而学生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能力提高也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师不能“处处设防”、“全线出击”,而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初三阶段,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科自身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才能起到强化和渐进的功效。本学期初三面临中考升学,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争取在中考时取得最佳成绩.。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1、备课方面: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本学期的备课中,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坚持集体备课----发挥个性特长----课后反思的过程,在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完成。课本资料内容较为简单,针对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在备课的过程中及时注意结合时政热点,如美国大选,60年国庆等最新消息,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去主动关注身边的历史,如讲到美国的内战,黑人总结林肯就可结合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让学生更加感兴趣。

作为老师我把网上最新的理念和教学思路都吃透,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方案,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

2、课堂教学方面:初三历史面临中考,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要在“讲”上下功夫,选题要精,讲题要细,但同时要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与中考无关的不讲,太简单的不讲,主要通过在教学工作中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层层深入。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此外,在提问上做到分层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提问方面既要面向中等学生,又要照顾边缘学生。这样做既满足了基础好的同学的求知欲,又给予基础差的同学自信,使各个层次的同学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3、课后反馈方面: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进行单元测验,出题难度科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建立记分簿,将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并分析班级的整体情况和学生的个别情况,注意优秀和及格的边缘学生,争取提升优秀率和及格率。

4、培优辅差方面: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主要在课后找其谈心,树立信心,加强学法指导。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远程规划方面:历史中考,无论识记、理解、运用都能出多种题型,这样使得历史知识的讲解和考试范围扩大了将近一倍,面对这么多的知识,为了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复习,我在教学上做了总体规划,初三上学期先教九年级上册。下学期开学初用1个月的时间讲授九下内容,接下来开始复习初

二、初一内容。争取在五一前完成第一轮复习,六一前完成第二轮复习。同时积极争取班主任的支持与帮助,对识记层次的历史知识要尽量背诵。材料要熟悉,题目要完成。

7.初三历史教学反思笔记 篇七

关键词:初三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再是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使教学充满了活力,更加具有趣味性,在初三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本着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主,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全面培育学生的历史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初三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学生学业繁重,因此,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趣味活动、讲故事和加入一些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加深和巩固。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教师所采用,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借助一些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和丰富多彩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讲解《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一课中,学生可能对拿破仑不太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他的资料,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将拿破仑的简介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播放给大家,使学生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从成功走向了失败的经历。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拿破仑的战争?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让学生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有的人说拿破仑是一个英雄,有的人说他是疯子,谈谈学生对拿破仑的评价。通过多方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学到知识。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发挥了自主讨论知识的能力,从而能够快速理解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式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新课程主张的是创新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往的教学观念就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部分教师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认识不到历史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历史老师在对初三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教学方法,不要过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要灵活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时间上的区分,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指导方法,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搭配文字和表格的对比,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知识和重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

复习占据了初三历史的很大一部分,面临中考,大量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会比较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答案,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引导出与课本相关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把学生带进课堂教学中。初中生对一些流行音乐和电影都特别追捧,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有效地插入一些歌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快乐,让学生在享受美妙音乐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三、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

在指导初三学生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预习和复习能够很好地相结合,根据老师的教学思路来进行解题的方法。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有效地找出问题的中心内容,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在历史课堂上正确地采用自主合作学习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初中历史由于容量大,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的运用,因此更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小组划分,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吸取对方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灵活分析历史知识信息,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历史的趣味性和所蕴含的魅力所在,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初三历史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历史课程中不仅仅是为了中考而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程度、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条理地去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对所学的知识合理运用和练习,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善于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它合理地运用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莲花.浅谈农村中学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弊端[J].成才之路,2009(10).

[2]孙殿军.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技能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8.初三历史教学总结 篇八

一、复习经验总结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可去掉,课本是依据,北师大版的《复习与提高》作为参照。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时间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轮复习(泉州质检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轮复习(晋江质检前),最后做几套模拟卷。

(2)能力层次:按能力不同层次实施有效教学,识记层次讲清是什么就可以,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理解、运用层次的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

(3)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4)、要示学生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图片,如鉴真、胡适、孙中山、司母戊鼎、雅尔塔会议的图片,因为中考试卷出现不少图片。

3、泉州地方史要有机结合。

《复习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较多,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泉州历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如《七下历史书》的宋元时期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口;《八下》泉州是经济开放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4、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3、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1)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2)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3)生活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4)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5、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错误的要不要全抄,点明错误就可以了,节省考试时间,实在不会的可以照抄,不要空白。关键是理由(知其所以然)要把核心关键词写出来,答案多元,只要合理,创新都可以得分。理由不能说“没有”,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没有”。例:秦始皇推行儒家学说。错误:儒家学说。理由:秦始皇没有推行儒家学说,秦始皇焚书坑儒。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具体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2)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3)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选取典型材料如《复习与提高》的材料题(又是考试说明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来强化训练。如明治维新图片《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提炼出“派人出国考察”。《海军军官向学生介绍战舰的知识》提炼出“聘请外国专家”。

如《八下历史61页表格》小岗村生产队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变化,教师要抓住时间,数据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材料。

总之,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得出答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材料题。

6、抓时政热点重点复习

9.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篇九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历史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从上学期末的调研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近期与科代表、学习委员座谈,发现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科兴趣较差,对初一、初二的历史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好新学的知识、又能将以前所落下的知识弥补上来,这都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另外,初三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略讲的方法。抓重点,带过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

今年中考培训时,教育科学研究办公室的历史教研员x x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切口,大手术”的观点,即从一个事件入手,注重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发扬知识,并由点及面,最终使所学知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更适合应用于这些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初三学生。所以在本学期,从教学上来说,就本着这一原则,这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探索与尝试,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有利的时机。

从现在学生的学习时间来看,学生在校寄宿,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所学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有不利的一面:长时间的学习和记忆,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的增强,限制了知识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这也是本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即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只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的贯彻这一原则,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材上来看,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上,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但由于新教材还处于尝试阶段,所以课程节与节之间有时跨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也是本教材需要改进之处。

针对课本的这些情况,教师要收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以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讲清楚历史事件的信息。在讲解与复习和过程中,要抓住事件的主线索,理清脉络,使教材变得井然有序、有章有法、有迹可寻,使学生在学习教材时的难度减小。

世界历史由于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事件,学生在学起来可能有些生涩,不易产生兴趣,也不便于理解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出与中国历史相类似的事件,进行对比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一、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使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形成整体的认识,在学习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疯狂的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造成今天这些地区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对外侵略和扩张。

2、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当今人类所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类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创新和突破。

4、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止历史的发展潮流。

5、学习历史是使我们从中总结出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前进的历程,顺应形势、把握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6、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并能够正确的认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2

一、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目的目标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上内容,即是本学期讲授的重点内容。

四、教学设想: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期共20周,实际教学周18周,共36课时,

具体安排:第一阶段:新课教学:其中第1———9周18课时讲授《世界历史》下册1———18课第10周2课时指导基础训练第11周2课时期中质量检测

第二阶段:会考总复习,其中:第12———13周,4课时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4———15周,4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16———17周,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第18周,2课时考前强化训练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3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二、学生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初三年级段课业负担加重,必须完成2本教材的教学任务,同时面临会考和中考,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困难。

三、教材处理意见

九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了解近代史的整个发展过程。

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五、教法改进措施

1、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2、对学生的作业,一要设计精练,二要认真批改,三要学生从讲解中深入理解。

3、通过教学,使知识点渗透于学生的头脑中。并能够记住重要知识点,年份。对其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多进行分析。

4、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5、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6、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在把握教材时,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7、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六、实习设想

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七、德育美育渗透

1、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4

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根据一练和中考的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教学案的编写、检测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时间大约在2月10日—4月25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时间是在4月30日—5月30日,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结合时政热点分类、分专题进行复习,并进行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形成能力。

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6月1日—6月10日进行中考模拟训练,根据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但课时少,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

(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基础知识一定要识记熟练,通过做题训练理解分析能力、表述表达能力等。

(3)注意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5

一、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目的目标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上内容,即是本学期讲授的重点内容。

四、学生情况分析(略)

五、教学设想: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期共20周,实际教学周18周,共36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其中第1---9周18课时讲授《世界历史》下册1---18课第10周2课时指导基础训练第11周2课时期中质量检测

第二阶段:会考总复习,其中:第12---13周,4课时复习中国古代史第14---15周,4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16---17周,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第18周,2课时考前强化训练。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6

一、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贯彻课堂教学改革,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结构和新模式为着力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着重点,落实《新课程标准》上对初三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完成课程标准所达到的目标和任务,及时有效组织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迎接会考。

二、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新接的班级,存在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相互适应阶段;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认识不足,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历史会考的压力很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上好每一课,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能达到高效。

三、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会考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网上和书上的资料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5、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6、认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年级的历史内容是世界史,它从古代一直到现代,历史的跨度特别大,学生对外国人物、事件不了解,所以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历史相比较,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授课时贯穿中国历史,作到纵向联系和比较。

2、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真正改变初三年级学生上历史课休息的局面。

3、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进度:

按照教研中心进度,完成《世界历史》上册、下册的学习与巩固。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7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

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8

新的学年马上开始了,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搞好历史学科教学,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计划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面对新学期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学习内容的深入,学习任务的加重,加之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教师应帮助他们正确自身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要学习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复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且有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西方文明之源、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法美日俄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挫折、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演变、亚非拉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等。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内容包括: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秦汉大一统等内容。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4、内容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中英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1、细读中考说明、课程标准,进一步分析历年来的中考试题,拓展视野,把握中考脉搏。

2、全面完整的阅读全套教材,理清教材体系安排,找准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探索整理,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

4、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5、针对学生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关键学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更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缓解压力。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

2、力求知识趣味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练习要求规范认真。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5、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0

本学期的初三历史教学任务十分艰巨,直面会考,成绩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荣誉,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切身利益。为了打好初三历史会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特制定本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学生的发展不均衡:优秀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能够努力地学习,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惜这一部分人数太少;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课堂时间运用率极低;大部分学生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主动性,存在拖沓现象。尾巴大,尖子生少,有6个学生可以说能及格就是神话。

教学内容:复习中国历史4册,世界历史2册

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

面对当前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2、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效率。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打基础为主,每节课先看10-25分钟的课本或记忆背诵本节课考点,讲解重点知识,理清线索、总结归纳或边讲边练用10-15分钟,接着10分钟小测或做练习,课堂及时反馈,温故而知新。

3、复习内容安排: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深化现有知识结构,把重点放在能力上。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矛盾;美国内战是解决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总之,考生不仅知其一,而且能举一反三。

(4)注意知识的深度。复习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深入研究和领会会考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优秀生着重抓思维能力的培养,中间生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困生重点抓基础知识的达成度。

5、复习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知识,比如制作历史简表。

(2)编写历史提纲,制作中外大事年表。

(3)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知识网络法、以人带事法、以事带人法、比较复习法、分析复习法、联想复习法等。

四、教学进度

二月:复习七年级上册

三月:复习七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

四月:复习六年级下册,八年级上下册

五月:复习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

六月:专题复习,迎接会考。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1

本学期,本人主要担任初三历史的教学,为了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好的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并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到近代史发展的一个总体的概况,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对各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辩证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情况

1、制定好计划,备好课,备好学生,上好课。

针对目前初三学生在校学习状况,要完成新授课程并复习好迎接中考,必须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时的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使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历史学科是事实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兴趣性,但对部分学生来说,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一味的记忆易失去兴趣。因此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作为教初三历史课的老师,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关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我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注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差生的培养。做到面向全体,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并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四、具体做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初一、初二所学过的中国历史的内容,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并充分的利用教材里的资料、文献、图片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和参与讨论,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一年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1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所教班级现状分析:

本人今年任教的班级是初三的5、6、7班。5、6班纪律较好,基本都能认真听课,并能按时完成相关的作业及练习;小部分学生学习被动,需要老师时常督促。特别是(7)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学校要求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三、要求与措施: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5、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6、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进度:

三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五月复习《世界历史》上、下册,六月综合复习,迎接会考。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3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近、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基本情况: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4-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按学校要求完成教学论文一篇。

4、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5、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6、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7、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8、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七、教学进度

九月讲授《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到第五单元

十月讲授《世界历史》上册,从第五单元十四课到本册结束

第十周、第十一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学习世界史下册

十一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一、二单元

十二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三、四单元

剩余时间完成第五单元并系统复习世界史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4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5)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教学进度:

三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五月复习《世界历史》上、下册,六月综合复习,迎接会考。

初三历史教学计划15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里几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只是在最近的一百年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导致我们现在的落后。所以我们就应该将学生的历史教好,让他们不忘历史,将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耻辱牢记心中。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不再受到外敌的入侵!

教好中国历史很重要,所以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是这样的:

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初三年级4—8班共5个班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材分析

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余下内容。

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上一篇:化成小学2011-2012学年度计算机机房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