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农村

2024-06-29

形势与政策农村(8篇)

1.形势与政策农村 篇一

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

摘要:伴随着农民工队伍的日益壮大,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面临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如何解决好中国城镇化和农民工问题,怎么解决好中国城镇化和农民工问题,也越来越关系到我们的社会能否继续保持和谐稳定和能否继续保证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文章对该时期呈现的有关农民工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并提出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科学发展关;问题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

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蓝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46.6%,城镇化规模居世界第一。

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过去20多年,如果没有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不会有那么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和开放型经济就不可能迅猛发展

农民工作为城乡流动人口是城镇化进程的主体。由农村到城市,农民工现象是本质上是一种人口流动现象,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深远意义。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农民工在城镇定居下来,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改革,进而促

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城镇化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大潮中,一些基本问题被提了出来: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利好,如何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利益,农民工怎样才能真正受益城镇化?

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民工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这些重

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感和长期性。

当前,特别要抓紧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一些带普遍性和最现实的问题。第一,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方面,要从制度机制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切实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现在,不少地方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同时,要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要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对于延长工时和占用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任何企业都不得压低或变相减少加班时间的工资支付。要多渠道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标准,通过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第二,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抓紧建立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涉及维护农民工权益,也关系稳定农民工队伍。要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

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第三,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要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前,子女上学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输入地政府还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实行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全面搞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第四,关于农民工转移后的农业生产发展问题。现在外出农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大量相对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使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业劳动力岁数偏大、文化较低、妇女居多的现象比较普遍。目前一些农村已很难找到40岁以下的劳动力,个别地区甚至已经出现农业劳动力绝对短缺现象。为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粮大户、养殖大户,支持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培育适合不同产品、不同地域特点的农业机械,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大力推广秧苗栽插、油菜收割等农民迫切需要的农机装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三是抓紧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扶持农资配送、机耕机收、科技推广、农业信息、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户基本上只从事专业生产,各种服务组织围绕着专业化生产,提供全过程的服务。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2%,而为农业配套服务的科研、技术、劳务、营销、加工储运等相关人员则占

15%。

此外,要保护好进城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农民进城稳定下来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建议不要急于收回进城农民工的承包地。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保证农民工进退有路,降低其打工成本,降低社会稳定的风险。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个长期性问题,几亿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农村,进入工业,融入城市,并在这一壮丽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绝不是三年五载之功,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工总量增加、增量下降的趋势将逐渐明显。

总之,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转变为工人和市民,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打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逐步消失,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农民工终将在现代化中完成其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2、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向春玲 曾业松。中国城市化战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形势与政策农村 篇二

一、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及评价

N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 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辖78个乡镇 (办事处) , 1053个行政村, 总人口126万。基本形成能源、化工、食品、机械、丝棉纺织、建筑建材等六大支柱行业。2007年N县列为四川省扩权试点县。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 (GDP) 109.5亿元, 同比增长15.7%, 突破100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33.2亿元、49.8亿元、26.5亿元, 分别增长1.5%、26.7%、14.9%;财政总收入20.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980摘, 农民人均纯收入4009元, 同比增长16.3%、15.4%。中小企业一直是支撑N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截至到2009年3月底, 全县中小企业现总产值33.5亿元、增加值10.3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7户, 比2008年净增17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9亿元、工业增加值9.4亿元、入库税金3563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51.8%、60.5%、24.1%。2006~2008年农村中小企业吸纳城乡就业人员分别为3890人、5522人和6515人。2009年两大工业园区新开工和新签约企业将实现就业近10000人。

1.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对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和冲击。由于N县地处内陆地区, 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相对较少, 资源型、消费型中小企业相对较多, 因此,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于沿海地区, 但由于危机传递的滞后效应,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金融风暴的冲击在N县开始有所显现。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1) 近九成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 但总体而言到调查时中小企业的运行状况较一年前有一定程度的恶化。根据我们2009年4月份对N县42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 与2008年相比企业运行状况。在调查企业中有35%的企业正常运行, 27.5%的企业还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其中22.5%的企业发展势头稍好, 5%的企业发展势头好得多) , 25%的企业发展势头稍差, 只有7.5%和5%的企业发展势头很差和濒临死亡, 无企业关闭。可见, 国际金融危机对N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大。但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可发现, 与2008年相比, 在调查企业中仅有27.03%的企业利润没有变化, 分别有21.62%和29.73%的企业利润有减少和有明显减少, 分别有13.51%和8.11%的企业利润有增加和有明显增加, 企业利润明显减少的企业数远超过企业利润明显增加的企业数 (见表1) 。从2009年3月企业的开工状况看, 在调查企业总数中, 仅有27.03%的企业在满负荷生产, 而减少开工天数、生产基本正常的企业和勉强维持、静观其变的企业分别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5.95%和21.62%, 甚至有2家 (占调查企业总数5.41%) 的企业处于完全停产状态。可见, 就总体而言, 当前企业运行状况较2008年有一定程度的恶化。

(2) 国际金融危机对N县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 但受到沿海产业发展萎缩的传递效应影响较大, 间接影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与出口高度相关的行业所受间接影响较大, 与民生和内需以及农村需求关系密切的行业所受影响较小。由于四川地处内陆地区, 与沿海相比, 直接的国际间贸易和经济交往较少, 外贸依存度不高, 因此金融危机对四川的直接影响较小, 间接影响较大。具体到南充市,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四川经济的贸易渠道传导效应, 以及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四川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传导效应的显现, 也使得南充市外贸出口形势有一定程度的恶化, 尤其表现在纺织、丝绸服装和机电行业。这主要是因为南充市的支柱产业大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 处于产业链中上游, 受东部地区产业调整的时滞影响, 一些承接东部订单、提供生产原料等的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南充市经济影响最大的传导路径。2006年南充市共有7个县 (市、区) 有直接出口实绩, 全年有直接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0家, 出口市场达65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有直接出口实绩的企业29个。2009年一季度, 南充市进出口总额9665万美元, 同比增长17.2%。其中出口总额8760万美元, 同比增长6.6%, 直接出口额3386万美元, 同比下降10.8%, 直接出口大幅下滑。其具体表现为, 一季度南充市出口国家和地区由40个减少到36个;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国家锐减46%;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出口则分别减少41%、26%和25%, 例如交通公司2008年同期出口1072万美元, 前三月仅出口32万美万;银河地毯同比下降65%;顺成丝绸同比下降64%;长叶纺织同比下降61%;依格尔公司同比下降48%;N宇宙家纺至今未开工恢复生产。对于N县, 因外贸依存度非常低, 所以外贸出口影响不是很大, N县在2006年才实现了外贸直接出口零的突破, 2007年N县的产品出口交货值为5618万美元, 只占全县工业总产值 (96.8亿元) 的4.06%。

(3)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小企业面临市场形势严峻、融资难、生产经营成本推高等多重发展困境。①市场需求尤其是外部需求大幅收缩, 订单减少。在N县, 与2008年相比, 2009年第一季度有32.43%的企业订单减少, 这主要是需求下滑所致。②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 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更难。目前N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集中于民间借贷, 正规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非常少。据测算, N城区民间融资规模每年以11%的速度递增, 截止2008年末, N县民间融资余额为29000万元。民间融资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种养业户。2006年~2008年、2009年第一季度正规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企业数非常少 (见表2) , 2006年和2007年仅为8户, 2008年、2009年第一季度分别为10户和12户, 覆盖率平均仅为0.65%, 不足1%, 贷款额所占比重平均仅为5%左右。③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利润有限, 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一是原材料和能源“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 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如N县的纺织企业因原棉价格年前上涨2000元/吨, 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二是人工工资上涨, 各种费用开支增大。在N县, 有的企业尽管生产处于维持状态, 生产效益不好, 但还要给员工正常发工资, 增加了用工成本。在我们调查的42个样本企业中, 有57.14%的企业增加了工资。三是新《劳动合同法》实施, 导致用工成本增加。据调查测算,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15%~20%左右。四是环保投入大幅增加, 加重了企业负担。

注:表中的“覆盖率”是指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户数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比重;“贷款余额所占比重”是指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N县人民银行提供的资料及座谈记录整理。

以上四个方面原因使得N县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综合成本明显提高, 而中小企业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的能力有限, 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放大, 产品价格并没有提高, 虽然订单和销售额有所增长, 但企业的利润空间、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面临较大压力, 趋向临界, 这也是当前企业的运行状况较一年前有一定程度恶化的重要原因。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N县仍有不少企业面临艰难的求生存问题, 虽然有67.56%的企业的订单增加了或保持平稳水平, 有64.86%的企业的销售额增加了, 但只有21.62%的企业的利润增加了, 却有51.35%的企业的利润减少了 (见表1) 。

2.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实际表现的评价

2008年底以来, 特别是2009春节过后, 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 带动了钢材、水泥、煤炭、农用生产资料等主要产品的销售和价格回升, 部分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 全县已有部分企业产品产销两旺。主要表现在:机械汽配行业做到了满负荷生产;建筑建材行业产销两旺;食品轻工行业赢利能力明显增强;农村中小企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种养殖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中小企业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截止到2009年3月底, 全县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33.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9亿元、工业增加值9.4亿元。2009年1~3月, 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33亿元, 同比增长14.6%;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7.36亿元, 同比增长38.7%, 入库税金0.74亿元, 同比增长22.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 同比增长67.0%。2009年第一季度不少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稳定并逐步走出发展低谷, 一季度经济“止滑提速”效果显著。

这些经济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在危机面前企业的积极行动和有所作为。许多企业在市场逆境中采取主动积极的应对措施, 顽强自救实现了自信自强, 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换成开拓新市场、进行产品细分和调整、实现市场销售空间转移的良机, 促使企业转型和自我完善。在危机面前, 有些企业家认为, 危机是可怕的, 但那是对于没有准备的企业而言;而对于有准备的企业, 因为在危机之前就居安思危,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面对危机时往往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在于企业面对危机的超前眼界、在寒流中寻求“春天”的主动心态以及抵御风险和调整应变的能力。面对危机, N县许多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主动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 57.5%的企业大大压缩非生产性经营成本;52.5%的企业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受冲击较小的产品生产, 压缩受冲击较大的产品生产; 25%调整产品目标销售市场, 开拓国内市场需求;20%更新产品, 提前生产新一代产品;7.5%的企业调整产品目标销售市场, 开拓国外替代市场。

例如, 四川NY公司在危机面前就能看准“危中之机”有的放矢, 化危为机, 准确把握了市场变化, 找到了危机中蕴藏的“又一村”。伴随金融危机的发生, Y公司曾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由于公司欧美市场需求萎缩, 订单减少, 2008年下半年开始, 企业接到的订单一度下滑至平常开工水平的60%, 公司面临困境。公司董事长范先生在这个时候, 首先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保持良好的心态, 他在看到危机和困难的同时, 积极努力寻找其中的机遇, 然后再确定了企业在危机中的新路和新的市场空间——东盟市场、南美市场、俄罗斯市场乃至非洲市场, 并取得了大量订单。从公司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情况看, 这些新市场的潜力非常大, 重视这些新市场的开发, 有利于企业走出困境。

NY公司的案例表明:市场低谷中同样有机遇, 危机是深度挖掘新供给和需求、开拓新市场的转折和契机。有些领域, 外贸出口量虽然下降了, 但内销却转旺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需求减少了, 但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需求却有待挖掘;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的需求受到影响, 但未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的市场却依然存在;高档需求虽然减少了, 但中低档需求依然存在甚至有所扩大。企业能在危机中看准这些市场需求的变化, 让产品结构、市场模式、运行方式同步“转型”, 就能把握市场主动权。因此, 中小企业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 着力调整出口产品、调整出口市场、调整出口结构, 培育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 加大对俄罗斯、中东、非洲、巴西等经济保持较好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开拓力度, 摆脱过去依附于几个市场的被动局面。

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政府政策及其评价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N县政府在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基础上, 也在积极想办法找对策, 努力出台支持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金融危机的的冲击和影响, 尽力为企业 (尤其是遭受危机影响直接的企业) 排忧解难。一方面政府采取了许多对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 如设立工业企业技改、创新专项资金, 2009年县财政预算1000万元, 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实现电价补贴政策, 2009年水、电、气原则上不涨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电、气安装材料可由企业自行组织, 且不收初装费, 2009年2、3、4月电费每度少收0.1元, 其中县财政每度贴0.07元;加大财政奖扶力度,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9年销售收入在2008年基础上增长20%以上, 且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奖励5万元, 达到1亿元的奖励10万元;组织企业认真编制项目上报省市经委和省中小企业局, 力争为企业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强化要素保障, 鼓励企业坚持生产;加快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鼓励企业选准、选好项目, 加大技改和创新投入, 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抢占市场, 寻求更大的发展;支持技能培训, 2009年对全县规模以上停工待产企业, 为了减少失业人数, 保持社会稳定, 按照在岗职工每人500元的标准补贴就业培训费, 对停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利用危机导致的停工间歇期提高员工素质。

虽然政府为应对危机采取了许多得力政策, 但从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中我们也看到:

1.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剧, 使不少企业的信心正在受挫

由于有些企业无法预测这场危机的危害程度和持续时间, 对扩大生产和扩大投资信心不足, 对今后企业发展心中无底, 普遍存在着忧虑情绪, 要求政府帮助和支持应对危机的呼声日益强烈, 企业希望提振发展信心, 化“危机”为良机的心情也比较迫切。

2.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台的政策具有短期性, 急救意图明显

从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家和各省市县出台的各种形式的支持中小企业应对危机和促进发展的政策, 都是十分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但基本上都是被国际金融危机所倒逼出来的, 是金融危机这把“火”烧到了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屁股”上才紧急出台和临时出台 (如N县的电价补贴和技能培训补贴) 的, 是情急之下的应急之举和短期行为, 短期救急意图明显, 其目标在于遏制经济下滑趋势, 实现“保增长”的紧迫任务, 这些政策和措施本来是早就应该有的。

3.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偏向性现象严重, 企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存在苦乐不均的状况

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偏向性差异, 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平等性差异, 中型企业与小型、微型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中小企业不但很难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大型基建项目、国家4万亿投资、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央投入的200亿技改项目等政策环节分一杯羹, 就连融资难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也仅仅只是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而已。就N县来说, 目前出台的支持政策大部分也都是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只关心重点项目、重点企业, 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基本上享受不到政策好处。

4.有些政策在出台和执行中采取的还是“发点球”的方式, 点到谁就给谁, 而且很多政策没有形成一个政策簇和政策体系, 零零散散

目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融资、创业等重点方面, 突出的是“点”, 而不是“面”;说起中小企业的困境就想到融资难。实际上, 如果我们对中小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进行深入考察就会发现, 中小企业的困境不仅体现在金融资源的难以获取, 更是在税收制度、财政制度、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等制度供给上呈现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扭曲和残缺。就目前N县的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来说, 多以某个创新技术项目或产品为对象给予支持, 并具有浓厚的“计划分配”色彩, 存在“一分了之”和“撒胡椒面”的现象。既缺乏对项目的跟踪和反馈, 又缺乏对技术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考虑, 其政策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另外, 这些政策的操作, 也仅局限在应用研发层面展开, 缺乏对研发过程的系统分析, 缺乏对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联动关系的考量。

5.中央及其各部委、省、市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因缺乏到达中小企业恰当和有效的传导路径和实施载体, 以致政策效应向中小企业传递时间过长、衰减过快甚至出现畸变的问题较为突出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很好, 很及时, 但未进行细化和优化, 真正落实到位的很少, 尤其是县级的中小企业得不到实惠。往往是国家的政策上面轰轰烈烈, 但下面没有感觉, “只见政府的政策打雷, 但不见在中小企业中下雨”, “看得见, 但够不着”, 中小企业距离政府部门比较“远”, 很难拿到资金, 对中小企业的传递效应并不明显, 政策的阳光雨露难以充分惠及广大中小企业。

三、政府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体来看, 企业在市场逆境中顽强自救实现了自信自强, 国家、各省市县等出台的各种经济刺激政策有助于促进市场信心的恢复,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获得实惠。但从反思的、长远的、战略的角度看, 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

1.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意义, 要有全力保护和大力扶持的政策意志

中小企业能否实现从“危机”到“机会”的嬗变, 能否在“寒流”中找到“春天”, 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大力扶助。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繁荣的基石, 中小企业过去不应该、现在更不能成为被政策遗忘的角落。为此, 政府基于“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 容易被大企业吞食”的基本事实, 必须要给予保护和呵爱 (包括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设立中小企业专管机构、市场公平竞争法、中小企业定义标准等) ;基于“中小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强竞争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柱石”的基本事实, 政府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扶持政策 (包括产业扶持、组织扶持、创新扶持、金融扶持、财税扶持、社会化服务扶持和其他扶持等) 。

2.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应成为政府一种主动和常规状态, 并切实加强政策创新

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应特别强调:①从长期来看, 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应是政府的主动态和常态, 尤其是特殊背景下的政策常态化, 而不是被动态和突发态。②政策要从对单个企业“发点球”式的扶持转到面向整个行业的“普惠”式支持, 拓宽政策的覆盖面, 对中小企业“一视同仁”, 在行业和市场准入、扶持政策等方面想方设法破除政策壁垒。目前, 各级政府要积极梳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措施, 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③当前政府的扶持政策能否得到落实, 能否使广大中小企业受惠, 关键在于一些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玻璃门”能否打破, 大多数鼓励性政策使得广大中小企业既能看得见, 又能够得着享受得到, 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措施能否面目清晰、优化细化, 真正能够落实到位, 让广大中小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和帮助。④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政策固然重要, 但短期政策和中长期调整战略的充分无缝对接更为关键。当前, 短期政策调整应立足保增长和稳增长, 稳定中小企业发展和就业, 但中长期调整战略必须着眼于“扩内需、调结构、重创新、促转型”, 为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

3.当前政府短期政策调整与中长期调整战略的对接应着力把握四个重点

(1) 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为产品找销路。保增长, 调结构、促转型, 市场是突破口。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最急迫问题是市场。全力做好市场开拓工作, 是我国中小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正如企业我们在一个调研问题 (第73题:在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的背景下, 你认为政府最应该帮助企业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的回答中所显示的, 当前企业最希望政府能提供市场开拓方面的支持, 包括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建立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的渠道、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出台优惠政策、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扩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的比例等。而对政府来说, 则应把着力点从原有的注重抓好企业生产逐步向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上转变, 积极帮助企业捕捉市场商机和信息, 同时从政策、资金、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引导企业千方百计拓展市场需求, 大力开拓内需市场, 积极稳定外需市场, 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2) 以“三促进”即促进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发展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的重要路径。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冲锋陷阵”,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产业层次偏低, 产品结构不合理, 创新能力不足, 整体竞争力不强。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广东面对这次危机的教训时指出, “当前的金融危机给广东上了生动的一课。过去利用廉价的土地、人力成本优势,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低端生产能力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深层次矛盾暴露无遗”。因此, 在金融危机面前,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进一步和更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着力推进科技进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 加大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重视和提升人力资本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贡献率, 促使中小企业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提高中小企业中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熟练技工的比重。从近期和中期看, 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对适龄劳动力进行专门培育, 由政府出面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各大学、科研院所合作, 设立中小企业学院, 为中小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提供应用培训、技能知识和素质教育;国家和各级政府每年都拨出一定经费, 为中小企业的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建立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服务体系和平台;政府在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中小企业也应有相应的扶持措施。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矛盾和压力, 又能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为新一轮的经济积蓄力量, 为新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从长期看, 政府应努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 大力发展中等教育、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

(4) 扶持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小型和微型企业应成为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重点, 努力挖掘这类企业的发展潜力。政府既要保护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 制定发展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 更要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优化其发展的外部环境, 维护和增强竞争地位, 鼓励和发展创新能力, 建立面向早期高新技术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资本市场, 形成面向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中介服务网络。

4.寻求政策由政府到达中小企业恰当的传导路径和实施载体

3.形势与政策农村 篇三

中央出台的“三农”工作政策内容极为丰富,在这些政策中如何突出重点,突出当前实用政策,把握当前农村工作形势,成为本书编写的难点。在出版社把这一选题的编写任务交给我国权威的农业农村经济研究部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后,他们高度重视,紧急召开编写协调会,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编写组,拟定编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其间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高效率地完成了编写任务。

《中国农村形势政策教育读本》的编写历时3个多月。2012年5月初,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以宋洪远主任为组长、方华等8名青年科研骨干为成员的读本编写小组。在宋洪远组长的带领下,编写小组成员广泛检索、认真研读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下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讨论确定了读本的编写大纲。随后,编写小组利用2个月的时间,参阅了大量的农业农村发展与政策研究的文献,查阅了近年来中央各部委涉农工作规划,完成了形势政策读本初稿的编写。2012年7月中旬初稿完成后,宋洪远认真评阅了文稿并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编写小组成员根据修改意见对文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2012年8月初,宋洪远带领读本编写小组到北京郊区专门进行集中修改并定稿。

本书主编宋洪远现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对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经济分析,尤其对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民收入与消费,农户和政府涉农部门行为,农村财政与金融等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参加撰写《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和《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科研成果颇多,是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多次参与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对中央“三农”政策精神有着准确的把握。由他的带领的编写团队保证了本书的质量和内容的权威性。

经过专家们的不懈努力,本书内容基本达到了最初的编写要求。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1)简明性。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涵盖面广,指导性原则性规定多,如何凝练这些政策并采取科学方法分类,是编写时遇到的一大难题,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把政策归为13大类,161个问题,解读问题通俗易懂,文字精炼,全书字书适当。(2)实用性。本书精选的问题都是针对当前农村实际的“三农”热点问题,也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和政策,能给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能帮助农村干部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3)综合性。本书在第一部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中,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总结了新时期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总结了新时期我国“三农”政策的新调整,能使读者对“三农”宏观政策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可否认,因为字数的限制,编写时间的紧迫,本书收集的政策和提出的问题肯定有遗漏或不够全面,对问题的划分也做不到十分准确,但这都不妨碍对本书内容的理解和使用。

4.形势政策-新农村 篇四

什么是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

为什么要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使农民也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所以要建设新农村。青少年要志存高远,为建设美好家园发愤读书,增长为家乡发展的本领。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就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最好的贡献。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

新农村建设内容

1、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不是只强调农村某一方面的建设。也就是说,我们大家讲到的,从五中全会就提出来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有五句话,有一些报道农村的记者朋友们大概很熟悉,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讲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

2、从具体的工作推进去讲,今年“一号文件”里也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五个方面的建设,第一个当然是经济建设,第二是农村的政治建设,第三是文化建设,第四是社会建设,第五是农村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能够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

3、在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中,中央明确提出了一些重要原则,有五个大的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仅仅理解为盖房子、收入等等,没有经济实力的话,一个是在搞的过程当中可能加重农民的负担,甚至可能加重负债,另外没有经济基础的话,即使搞了也维持不了多久,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也才可能持之以恒地搞下去。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我一开头就讲到,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方针体制,这是宪法规定的,不能因为搞新农村就错误理解为不搞家庭经营了。三是农村和城市相比,落后的方面很多,到底从哪方面入手,中央文件讲得很清楚,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那些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比如有的地方农民道路不通,他非常希望尽快修通道路;有的地方电不通,希望尽快解决电的问题;还有看电视、对外交通、清洁的水等等问题,以及农村普遍关心的教育和卫生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四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

好科学的规划。规划要统一制定,任务要一项一项落实,工作要逐步推进,而且要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别的地方的经验。五是要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三方面的力量,一方面是农民建设自己的家园,当然首先要动员农民,调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推进农村的建设。二是财政实力增强了,国家要给予农民支持和帮助。三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城市各个方面,城市的企业也好,城市的普通居民也好,如果有可能,也多动员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村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4、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中央要求必须做到“五要五不要”:第一就是要追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中国过去在基层和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做法,往往一件大的事情提出来之后,有一些地方追求表面的变化而不追求实效。新农村建设,中央要求一定要追求实效,而不是追求形式主义。第二是明确强调要从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不要盲目攀比。前些日子大家在电视里也看到,在报道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多典型的农村建的非常漂亮,居住的房子甚至比城里都漂亮,普通农民住的房子可能比部长们住的都好,这样一些典型确实是他们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造成这些典型也有它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每个农村都去学不现实,容易造成劳民伤财。第三是要因地制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各地农村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何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这一条对中国确实是关系重大,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提新农村建设,而不是新城市建设?既然是新农村建设,建完了应该还是农村,应该还是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还能体现农村的特点,保留住农村的那些优良传统。还有一条就是一定要和农民进行充分的协商,先搞哪些,后搞哪些,而不能靠强迫命令的办法。第五个就是一定要引导和扶持,不要包办代替,有些地方当地政府实力比较强,或者当地有几个企业大老板愿意出钱,帮农民把房子都盖了,当然也好。但是中央更关心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新型农民,要在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这就不能搞包办代替,而是要引导扶持。

5、五大目标很清楚,一是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第二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第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第四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第五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向前进。涉及到几亿农民的这样一件大事怎么得到推进?中央反复强调的,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根据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去推进才有可能,光让农民自己搞就跟以前一样了。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要从五个方面来考虑:

1、作为政府的投入来说,要建立一个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一个长期的政府对农业农村增加投入的机制,无论是财政的支出还是国家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各个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投向,都应该逐步增加,并且形成一个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

2、党和政府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任务,并且相互之间协调,形成合力,去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党和政府的部门是相当多的,不能说哪个部门只为城里设的,所有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这一点必须明确。

3、还要形成一个调动农民积极性,让他们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而辛勤劳动,这样一个激励机制。

4、要形成一个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5、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这当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做到。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三、乡风文明 用市场化的思维 实现制度重建--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四、村容整洁用城镇化战略 实现生态重建--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研究;

五、管理民主 用科技化的手段 实现文化重建--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

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十字方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专家指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表现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的人情淡漠等现象,在农村地区已经有出现的苗头;另一方面,传统的陋习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广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坟墓,甚至出现豪华的活人墓。这些都与新农村“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变。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因此,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乡镇政府要对村民自治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切实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5.形势与政策农村 篇五

2000字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2000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1:

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们讲的形势与政策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老师通过让我

们观看最新新闻视频,学习时事热点政策,让我们很好地了解时事政治,引领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在各个方面都会上升一个等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失去和平的环

境,那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一再的温和政策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不闻不问,现在中国政府也在重视这个问题,也将在“钓鱼岛事件”后更加重视国家海权,包括中国在处理南海诸岛屿问题。我觉得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政府,跟着党和政府走。

同时,这也引起我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反思。我们做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就是祖国的美好明天。可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又几个人能够面对着国旗,负责任的说一句“我做好了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我不知道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们,能不能肩负起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使命?钓鱼岛事件启示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改变原有的精神面

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也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保卫国家,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让人民更加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提出许多创新理论与我党以后最近10年的奋斗目标的详细构想,同时十八大精神尚有许多待我们去学习和实践,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十八大精神持续学习,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党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组织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武装下,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方良

药,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形势与政策课,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2:

今天,学校老师给我们上了堂《形势与政策》课后,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

6.形势与政策农村 篇六

摘要: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地区;发展形势;外交政策

一.引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周边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少数属于发达国家。如今,我国正处于近两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能否抓住这个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边的国际形势。只有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的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才能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条件。本文就对我国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进行简要分析。

二.周边的国际形势

(一)周边国家政局动荡

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按其政治体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与“稳定程度”,可大致分为“成熟民主国家”、“转型国家”与“问题国家”三大类,周边国家政局动荡也可依此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类是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演变。如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主要是属于“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的范畴,即政党就选举和执政权所展开的权利斗争。其政局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华政策与双边关系的调整变化。

第二类是从所谓“威权体制”转向“民主体制”的“转型国家”的“转型阵痛”。中国周边国家政局动荡多数属于此类,其政局动荡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双边关系变化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易受冲击。此类国家大多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期,由于民主体制不健全、旧体制“惯性”强大,导致政府腐败严重、当局缺乏权威性与政局动荡。例如,中亚的哈萨、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五个“斯坦”国家均系从“前苏联”解体而来,体制上不同程度带有“前苏联”的痕迹,哈、塔、乌三国政权“新老代际问题”突出,土国新总统尚在摸索之中。

三是“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与部族民族矛盾作祟。以“基地”组织为首的国际恐怖主义继续活跃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中亚,伊拉克、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成为全球恐怖活动的“重灾区”。印度反恐频繁拉响“警报”,印度尼西亚破获多起恐怖阴谋;印度东北部与缅甸等存在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武装组织不时制造暴力事件,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部族与民族矛盾突出。

(二)大国争夺

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

其他大国也在中国周边加紧角逐。俄罗斯外交进一步“向东看”,通过“欧亚经济共同体”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重拾对中亚的传统影响,力争加入“东亚首脑会议”。日本民主党政权更加强调亚洲.极力争夺东亚区域合作“主导权”,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中日关系虽然显现出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印度崛起势头强劲,全方位拓展地缘利益,力图首先“坐大”南亚次大陆与印度洋。

(三)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

目前,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已呈现出加剧的态势。美国在优先掌控伊拉克能源的同时.加大力度攫取阿富汗的矿产资源,同时觊觎南海油气资源。俄、美、日、印度加紧角逐中亚、东南亚油气资源,各方围绕陆地能源输送管道建设与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展开复杂博弈。

(四)周边“海权”争夺 周边“海权”角逐升温,海洋形势日趋复杂。同时,中国“海洋崛起”导致了区域海洋格局重新“洗牌”,美国、日本等老牌海洋强国心有不甘.美国更是极力维护自己的“海洋霸权”。特别是在近几年,中国周边地区多个海域军事演习“扎堆”,周边海军竞赛浮出水面。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黄金海道”,国家间权力角逐与海盗等非国家行为体“活跃”并存交织,海洋安全前景堪忧。

黄海因韩国“天安号”事件与美韩军演而骤然“紧绷”:东海因中曰专属经济区划分分歧与争端而形势复杂.日本极力强化对中国“钓鱼岛”的“事实占领”,并对中国海军穿越琉球群岛公海海域的正常之举一再反应“过敏”,不时大肆炒作中国军舰“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不断炮制“中国海军威胁论”。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双边岛礁争议日趋复杂化,越南与菲律宾等国企图借助美国等域外大国对华施压,并力图将中越、中菲之间的双边争议“变质”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多边争议”,而美国则想方设法“插手”南海问题,企图以此增加对华制衡“筹码”。在印度洋,索马里海盗“作战半径”不断扩大,不时劫掠各国商船,致使远洋运输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压力。

(五)自然灾害

中国周边地区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周边各国。包括大地震(印度尼西亚、中国青海玉树等)、大早灾(中国西南五省及中南半岛),夏季的大洪水、台风、海啸,以及极端恶劣天气、重大疫情等,致使周边安全环境更趋严峻,周边乱局雪上加霜。

(六)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三.外交政策 一是大力强化“周边是首要”与“维稳”、“维权”并举的意识,集中精力加大投入、专注周边。要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

二是适时制定“大周边战略”,拓展中国周边的内涵与外延,“做深、做实”周边工作。打破不同区块之间的分割.形成联动机制。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整合与创新周边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构和谐、有序、安全、繁荣的周边新秩序。

三是周边地缘战略坚持“东西兼顾”、“陆海并举”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方针。

四是针对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三种情形”,对症下药,强化危机管理,维护正当权益。针对所谓“问题国家”的政局“混沌”,妥善维护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有效防范海外利益重大风险。

五是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与主要大国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对其对华渗透、挤压与围堵,致力于共同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

参考文献:

[1]2013形势与政策论文

7.《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探析 篇七

一、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制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

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而形势与政策课的自身特点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则为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与国内外事件的发展动态紧密结合, 而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无界性则使得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 实现了全球性的信息共享与互动, 将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与之俱来的现象与结果就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之前就已经对很多教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 要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足工夫、做足文章。一般而言,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目的、意义、学习方法、途径;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三是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立场。四是大学生在形势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的情况及政策。这四方面的教学内容相互依托且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讲解重点应该是为什么而非是什么, 即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为只有对课程涉及的问题作出有深度、有创见、有说服力的解释, 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才能体现出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 才能让形势与政策课走进大学生的心里, 得到大学生的认同, 进而对大学生产生正确的导航作用。要做到这一点, 在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则必须要体现出“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学生没有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爱因斯坦则强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而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 “问题意识”更显重要。“问题意识”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思考, 可以培养与提高其创新能力, 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而对于教师而言, 则意味着教师在授课中, 研究、发现、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并满足其理论需要, 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从而使讲授内容不仅能入耳还能入心。这样, 不仅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很好地被调动起来, 而且由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给学生灌输信息, 而是能够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 以及学生不能解释分析的问题, 就能够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用性, 改变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些偏见, 进而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领会形势与政策课的魅力。

二、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不断完善教学手段。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不仅要制定丰富充盈的教学内容, 还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只有通过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才能让教学内容更富张力和表现力, 才能让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所谓教学手段, 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历史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 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 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 又称为“电化教学”。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点与不足, 因此, 要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趋利避害, 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正面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

1. 充分使用多媒体,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神经生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分为52个功能区, 且人的左右脑各有分工, 左脑半球主要管理语言、逻辑思维, 右脑半球主要管理形态结构、时间与空间。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人们所获得的知识中, 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1.5%、味觉占1%。这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就要充分利用其视觉和听觉功能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可以便捷地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把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 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 以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 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 通过运用多媒体, 不仅可以播放文字图片资料, 还能播放影像资料, 并进行相关内容的多样化链接, 这就能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使理论形象化、内容生动化, 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2.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运行的各个环节, 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互联

WENJIAOZILIAO

网还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重塑了人类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并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要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必须充分关注互联网、使用互联网。而且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北京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 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6.2%, 而在所有网民中, 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29.9%。显而易见, 大学生与互联网已然密不可分, 更为重要的是, 形势与政策课自身的特点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很多时事政治的内容, 而国际风云变化莫测, 每天都会发生很多重大的国内外事件。如果教师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介获取信息, 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还需要有充分的媒介来源, 这会让教师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不仅漫长滞后且效率低下, 更难有足够的时间与经历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编排, 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 互联网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以秒为单位的信息更新速度, 以及日渐成熟的搜索引擎网站在瞬间就可以为教师提供海量的各类信息, 而且互联网的无界性, 还有助于教师与其他同行的交流, 这就为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形势与政策课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职责, 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 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使命就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 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让形势与政策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 (1978-2008)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29.

[2]周本贞.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 .

8.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研究 篇八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实效性

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规定把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到《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形势与政策课受到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形成了特定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高校也陆续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改革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存在的问题,其中传统教学方式与复杂的世界形势之间反差矛盾突出。200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课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结果说明,师生都已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但较之于老师,更多的大学生强调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学习该门课程的主要渠道是各种媒体(64%),其次才是学校和师生(36%)。在教学手段上,大多数高校教学手段有待于多样化、灵活化。[1]

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特点

中国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至今已经10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毛入学率达到23%,学生数量增加4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连年的扩招促进了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功利性增强,道德下滑。在这种形势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形势与政策课以“形势”和“政策”为教学内容,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政策学两大部分组成,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比,一是内容庞杂,教学领域宽,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都有密切的关系,属于交叉学科,没有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二是教学内容变化快,时效性强。它既不是完整地阐述有关政策,也不是系统地介绍各种政策,而是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使学生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正确认识中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2]

形势与政策课在意识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担负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分析形势,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握政治方向,从而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正确认识中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任务。

二、目前形式政策课教学方法及困境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大多不存在,但仍然存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矛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济南大学学生与任课老师采用调查问卷、座谈、听课等方式进行调研。

在对43名调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中,采用单纯讲授方式2名,采用幻灯片讲授方式41名,采用视频教学方式22名,采用课堂讨论方式8名,采用实践活动方式9名,采用案例教学方式5名,采用阅读教学方式4名。

在对320名学生教学效果调查中,262名学生(81.86%)认为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认为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认为教学方法单一的162名(50.62%),认为教学方法综合互补性差的253名(79.06%);尤值得一提的是,在“你所希望的形势政策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中,选择观看视频录像的276名(86.25%),选择实践活动的252名(78.75%),选择案例教学的183名(57.19%),而选择课堂讨论发言的仅38名(11.86%)。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积极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以求变化,但效果不突出。大学生青睐生动的教学方法,但缺乏学习主动性,一方面试图摆脱单一的课堂灌输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又不愿参与。最后致使形势与政策课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都不高。分析其主要原因为:①教学基本停留在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以“传递—接受”的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单一传统教学模式,[3]师生互动程度不够,不能产生共鸣,致使新鲜的时事内容无味。②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讨论教学环节过少,使富于实效性与趣味性的课程枯燥、缺乏生机。③电子教案水平高低不一,幻灯片以文字、图片为主,制作相对简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而给学生造成了敷衍教学任务的印象。④对视频教学依赖性强,讲解引导不够。⑤教学方法只是单纯叠加,而不是优化组合。如果教师讲课水平不高、知识储备不丰富或表达能力不强的话,就更易使学生厌倦。

三、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困境,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视角,而是有赖于教学内容的有机组织、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及教师学生的互动努力。面对困境,笔者认为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创新与开拓相结合原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讲出吸引力和感染力。

1.教师是教学中心,是教学方法使用的主体。一是选拔理论知识扎实、教学技巧熟练、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二是建立培训制度,不断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如进修学习、参观考察、辅导报告、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拓宽其知识面,并落实监督考评激励机制;三是善于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学习更新教学手段。

2.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有更多的参与模式。通过课堂提问、交流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参与到教学中,以使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与实践中不断交流与沟通,通过对话、讨论、质询、辩驳达成共识,如态势(SWOT)分析法、小组教学法。[4]

3.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长效机制。用校园活动熏陶学生,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创造多角度、持续性的教育氛围,形成大学生关心该门课程的习惯,如组织形势报告会、围绕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举办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等。

4.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优化组合,如将视频转载、电视应用到PPT上,积极开展网上教学,扩大覆盖面,形成合力。

5.拓展教育空间,课堂教学社会化。开展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假期实践等方式,了解并服务于社会,在实践中认清形势发展趋势,并内化为投身改革开放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黎少青,叶忠明,王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广东高校为例[J].南方论坛,2008,(5).

[2]刘庆国,李铁英.《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3]邵清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上一篇:父亲给儿子的感言下一篇:计算机协会第七届电子竞技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