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细胞的癌变(共10篇)
1.第4节细胞的癌变 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说出致癌因子。
2、过程与方法:
(1)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癌症防治,体会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
致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3.教学用具 4.标签
偏重生命教育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提问:“小时候,父母会经常带我们到户外去晒晒太阳,这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你知道其中的原因?”
分析:由阳光中的紫外线引出细胞的癌变; 板书课题:细胞的癌变
2.介绍癌细胞的概念
讨论:有人说,癌症就是肿瘤。就你所了解的情况,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进而总结癌细胞的概念。
3.探讨癌细胞的特征
通过资料分析1、2、3,组织学生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增殖方面的异同,引导和归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4.研究致癌因子
组织学生讨论并展示生活中了解到的以及课后收集到的有关癌症的资料; 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和有关资料举例说明诱导细胞癌变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因素。
5.分析癌变的原因
简要介绍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
6.讨论生活方式与癌症
资料分析: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会增加患癌症的机会?哪些做法有利于预防癌症?
7.了解癌症的治疗手段
介绍目前的癌症治疗手段及可能突破的前景。
2.第4节群落的演替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三.能力方面
1.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方法
对话法、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提示〗1.见P78~P79。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9-80并回答[思考与讨论]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
1、裸岩阶段
2、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3、苔藓阶段: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
4、草木植物阶段: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草木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木植物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
5、灌木阶段:灌木和小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木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阳、避风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6、森林阶段: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2、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分析讨论部分: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学生自行阅读以下内容
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板书设计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2、光裸的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初生演替
4、类型
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练习P82
一、基础题 P85
3.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共性和区别,知道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
2、能力目标:
会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分析并说出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3、情感目标:
(1)、通过在本节,让学生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形成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能说出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共性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动、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共性和区别
四、教学过程设计思路。1.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结构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总结细胞,将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过程。
2.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由平面到立体、由结构到功能,不断深入地认识细胞,从中总结出细胞的概念,将细胞的结构功能联系起来,并认识生物体生长的奥秘。
五、教学过程。
1.通过学生们复习、回忆——细胞结构简图,引出教学主题。首先展示上节课学生观察的细胞结构简图,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结构都叫什么?细胞是平面结构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区别吗?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细胞结构的兴趣。
2.展示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图。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细胞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另一方面借助于模型图讲解动、植物细胞结构。
(1)、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在介绍过程中渗透研究结构的方法——由外向内,同时采用边看图边讲解的方法。在讲到细胞膜的时候,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谁看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细胞膜?目的是,一方面讲清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极薄且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讲到液泡时,由于学生容易将它与细胞质看成是两个并列结构,所以教师要强调液泡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4.第4节细胞的癌变 篇四
1.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3、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持续通过小灯泡。下面请同学看老师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这是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生:灯泡发光,电路中有了电流.)师:你看到电流了吗?你怎么知道电路中有了电流?(生:电流倒是没看见,但灯泡发光了.)教师增加干电池的节数,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明亮程度不一样,学生讨论,为什么?)
教师小结:灯泡越亮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强,灯泡越暗表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弱,即是说电流有强弱。
二、进行新课
(一)电流的强弱
师:同学们请翻开书P45,了解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电流的单位是什么?知道一些常见的用电器中的一些电流。(学生看书)学生回答: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u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学生练习:手电筒电流大约为200mA=______A。雷电电流可达2X105A=___mA=___uA
(二)电流的测量
师: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电流表,学生观察。
1、认真观察,认识电流表。
学生观察电流表实物,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准备交流。(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生:电流表上有一个标志符号A,电流表表盘上有一排均匀刻度。生:电流表的刻度有两种标度。
生:电流表上有三个接线柱。标有“-”、“0.6”和“3”三个接线柱。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三个接线柱分别表示什么?电流表的刻度为什么会有两种标度?(生:“0.6”和“3”是“+”接线柱,因为电流有方向,“+”和“-”接线柱告诉我们,电流应该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生:两种标度是因为电流表有两个量程。一个是“0—0.6A,分度值为0.02A。一个是0—3A,分度值是0.1A)
2、学生练习读数:当电流表所接的量程为0-0.6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 当电流表所接的量程为0-3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师:学生看书P46,归纳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验,并量小灯泡的电流。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串联接入)2: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接线柱流出来;(“+”进“—”出)
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无法知道电流的强度时,要采用“试触”的办法)(不超量程)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勿接电源)
4、实验:
演示实验:用电流表测一测前面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学生实验:物理课本47页:
(1)按照图15.4-5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2)如图15.4-5乙所示,改变电流表在电流中的位置,测量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3)比较电流表两次示数是否有变化。
课堂小结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表示,其符号是I。
2、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常用的单位还有mA和uA。换算关系:1mA=103A,1A=106uA。
3、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课后习题
1、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4A,则可能是下列中的()A.家用空调机B.电视机C.家用洗衣机D.电风扇
2、能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灯L2的电流的是图12中的()
3、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中,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反方向偏转,产生这一情况的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B.电流表量程选大了
C.电流表量程选小了D.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错了
4.如图2所示,某小组想用电流表测量L2的电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必须接在a处,电流先流过电流表再流过L2,这样测量结果才准确 B、电流表必须接在b处,这样测出的才流过L2的电流 C、a处或b处均可以,因为都是跟L2串联
D、应该先把L2拆出来,把电流表安在L2的位置进行测量
5、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较大电流时,应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但错误地使用了“—”和“0.6”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其他操作正确,这样会出现()
A.指针不动B.指针反向偏转
C.指针摆动偏小D.指针摆动太大,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6、在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关于量程的选用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不管电流多大都可以选用小量程
B、在被测电流大小未知时,应用小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流超过小量程则改用大量程
C、在被测电流大小未知时,应用大量程的接线柱进行试触,若电流未超过小量程则改用小量程
D、为了安全起见,无论被测电流多大都应选用大量程
7、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灯L1的电流,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通过每个灯的电流大约为0.2A)
板书 第4节电流的测量
1、电流强度来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来表示。单位:安培(安)符号A其他单位:毫安(mA)微安(υA)
2、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
3、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串联接入)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进,“—“接线柱出;(“+”进“—”出)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超量程)
5.第4章第3节同步练习 篇五
(2012·利川一中测试)2012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湿地与旅游。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不全部为湿地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为湖泊附近地区,②为水稻梯田,③为海洋,④为河流沿岸地区。在此基础上,结合题干中湿地的概念不包括海洋,或根据教材中海洋中只有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才是湿地,得到选项C符合题意。湿地中的水库、河流、湖泊、沼泽等对径流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促使径流变得平稳,可减轻洪水的威胁,同时在枯水期又能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使气候变得温和湿润,因此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为保护湿地,湿地不再作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也不是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故第2题的正确答案为B。
答案:1.C 2.B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安全体系中独具特色,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据此回答3~4题。
3.从地理分布来看,湿地大多分布于()
A.内陆地区
B.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
C.沙漠边缘
D.高纬度地区
4.广东省是我国湿地大省,其重点保护的湿地类型是()A.淡水湖
B.红树林海滩 C.水稻田
D.鱼塘
解析:第3题,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通常有各种类型的湿地发育。第4题,红树林海滩是广东重要的湿地资源,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答案:3.B 4.B
(2012·潍坊模拟)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6.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解析:第5题,大力开垦湿地会导致湿地萎缩,生态恶化,加剧人地矛盾。第6题,湿地被破坏后,其生态功能会下降,调节气候能力会降低,温差会增大;湖泊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洪水期洪峰流量增大,枯水期径流流量偏低。
答案:5.B 6.B 7.(2012·杭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区图。
材料2: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
材料3: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是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与B沼泽相比,A沼泽成因在气候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2)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除此以外,其他破坏湿地环境的人类活动还有哪些?
(3)以A地区为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解析:A地区和B地区相比纬度高,导致平均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和凌汛形成沼泽。A地区为农耕区,B地区为畜牧区,虽然人类活动不同,却都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 环境问题,应该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活动方式,谋求人地的协调发展。
答案:(1)A地区气温低,蒸发微弱;底层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的下渗;河流凌汛,导致洪水蔓延。
(2)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工程建设等。
(3)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还湿地;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一、选择题
(2012·西安中学月考)2012年2月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与旅游”。据此回答1~2题。
1.健康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调节区域气候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国际湿地,但近些年来面积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包括()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量急剧增加 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入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湿地的功能及湿地破坏的原因。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而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是森林的生态功能。青海湖是内陆湖,湖水为咸水,不可能围湖造田,也没有调水工程,其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为入湖水量减少所致。
答案:1.A 2.C 3.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下列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干旱地区湖泊具有调蓄洪峰的作用 B.湿地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
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D.停止围垦三江平原是因为湿地的肥力不高,发展农业的潜力不大
解析:选C。内陆地区的湖泊一般不具有调蓄洪峰作用,湿地不具备防风固沙的功能,三江平原退耕还湿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
(2012·龙岩一中月考)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4~6题。
4.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漠化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5.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治湖水()A.富营养化
B.毒素增加 C.酸度增加
D.碱度增加
6.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乙湖水质变差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由图的轮廓可知甲为洞庭湖、乙为太湖。第4题,洞庭湖萎缩直接造成对长江水的调蓄能力减弱。第5题,太湖周边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故主要问题是水体富营养化。第6题,引水入湖,可以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建设污水处理厂,都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
答案:4.D 5.A 6.C 7.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就是过湿的土地 B.盐湖、盐沼是湿地
C.天然湖泊、河流是湿地,而水库不是湿地
D.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湿地概念的理解。A项说法太片面;湿地包括淡水或咸水,天然的或人工的,故盐湖、盐沼是湿地;天然湖泊、河流、水库都是湿地;青藏高原湿地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题 8.(2012·湛江高二质检)图甲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乙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同水位湖面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双选)()A.湖区降水量减少
B.围湖造田 C.泥沙淤积
D.气候干旱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统计图的解读能力,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理解,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措施的应用能力。(1)洞庭湖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小,4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围湖造田,另一方面是上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洞庭湖淤积。(2)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主要生态价值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另外,湖泊湿地开发的经济价值也有很多,如作为供给水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航运等。(3)此题设问若改为“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有哪些较为可行的方案、措施”则更利于学生把握答题重点,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针对洞庭湖水域面积缩减、沿岸工农业发展排污致使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应坚持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洞庭湖周围地区做好植被保护、水土保持、污染防控等工作。
答案:(1)BC(2)调蓄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气候等(任选两个)供水(蓄水)水产业 航运(任选两个)(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9.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试分析图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请说明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解析:乙地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加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致使地表长期有积水。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
答案:(1)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
(2)作用:调节气候、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10.(案例探究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三江源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
材料2:三江源地区图。
材料3: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投资75亿元,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牧民小康生活。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的原因是什么?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该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 B.珍稀动物藏羚羊 C.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 D.当地牧民的养殖业
解析:本题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背景,考查了湿地的环境效益、湿地减少的原因及湿地保护的措施。第(1)题,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从图中的位置来看,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源头金沙江,④是黄河。从而得知答案为D。第(2)题,考查湖泊湿地的作用,此处湖泊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河流的发源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生态作用,为三大河流的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世界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第(3)题,目前湿地减少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加剧了湿地退化过程。自然原因:全球变暖,使得蒸发量加大,地温升高,冰川、冻土层得不到水分回补,使得冰川回退。人为原因:主要是水源地周围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源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等。第(4)题,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答案:(1)D(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自然原因:“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地温上升。
人为原因:(草场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行为)使植被遭到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6.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教案 篇六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细胞的癌变”这一节之前,学习了细胞完整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细胞分化”。本节内容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在理解癌细胞是正常分化的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理解癌细胞的特征及癌变机理时都存在困难。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足够直观的展现生活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内容分析
“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必修1之中细胞与分子的内容。这一章的内容安排为,先介绍细胞完整的生命历程,然后让学生了解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细胞的癌变。本节内容承接前三节,同时细胞癌变是社会热点,也是生物学科的热点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社会现状,注意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注意“教”与“学”联系。教学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教育”的教学理念。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说出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致癌因子)
2. 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 的关系。
3.情感目标: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
主要选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min)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是神奇的,万物相生相克,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但是人类在地球上没有天敌,但却有威胁生命的敌人,那就是疾病!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夺走人的生命,据统计,有四类疾病居于首位,我们称之为“四大杀手”—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和糖尿病。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缅怀一下我们所熟悉并喜欢的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文兴宇(大家爱看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爷爷的扮演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最资深的男主播之一:罗京;影坛巨星、“百变天后”:梅艳芳;《红楼梦》我们所熟悉的林妹妹的扮演者:陈晓旭。也许是天妒英才,如蓝体字所标,这些让我们怀念的人都是被四大杀手之一---癌症夺走了生命。
我们再来看两张图表,“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大家注意一下:两张图表的单位是万!)
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细胞完整生命历程的学习,大家知道:细胞是有一定寿命、形态和功能的。正常机体内的细胞有正在进行着分裂和分化的,比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一些不分裂,但执行着重要功能,比如人体的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还有一些正在衰老的凋亡的细胞,比如皮肤表层的表皮细胞。但是,有的细胞受到外界环境的某些刺激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这样的细胞就不再受机体的控制,连续的进行恶性增殖,我们就说这样的细胞是癌细胞。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致癌因子。由于癌细胞大量的增殖,使机体患病,这样的疾病就是我们大家听到都会惧怕的癌症!这样,大家对于癌症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吧?
讲到癌症,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肿瘤”这一概念。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育中的正常细胞,在有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呈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所以呢,有人就说了,癌症就是肿瘤,就目前你了解的情况,这种说法正确吗?大家讨论一下。
想必已经有结果了吧?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转移,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称为“癌”。
而,“癌”是由多个癌细胞形成的,也就是说癌的结构基础是癌细胞。也许同学们都会有一些疑问:什么是癌细胞?癌细胞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预防癌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课程:细胞的癌变。(板书)
2.讲述
(1)研究材料
要研究了解新事物,我们必须有研究材料,而我们研究癌症的机理,了解癌细胞的特点,科学家经过探索,找到了海拉细胞。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女性宫颈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58年,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说到癌细胞了,根据大家的预习,之前介绍癌症形成时我也提到了癌细胞的相关知识,大家已了解癌细胞的概念了吧?我们一起再看一下:机体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特点
知道了什么是癌细胞,为什么它就能夺走人的生命呢?这就与它的特点有关。
对比一下这两幅图片: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增殖的模式图,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思考、讨论)谁能告诉我?…………对!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这就是癌细胞的第一个特征。(板书)
我们继续观察两张细胞图片----正常成纤维细胞和癌变的成纤维细胞,大家觉得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相对比, 癌细胞什么发生了变化呢?(学生讨论)这是模式图,再来看一张真实的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显微图,很明显,我们看到圆球型的细胞,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癌细胞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板书)
大家观察一下这幅癌细胞分散和转移示意图,图中明显看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或血管从一个组织转移到其他组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正常组织细胞能转移吗?(不能)是的,正常组织细胞是不能随意转移的,细胞和细胞之间有连接,是固定在一定区域的。大家想一下什么物质使细胞相对固定呢?(学生可能回答糖蛋白,或者教师引导),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山楂是做成冰糖葫芦前较粘牙还是成为后粘牙。正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粘着力降低,细胞才会容易转移。同样,这是癌细胞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3)原因
了解了癌细胞的概念和特点后,大家肯定想知道机体正常的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大家想一下,中国人讲究“内外兼修”,细胞畸形分化、不正常增殖也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导致的。我们先讲外因----致癌因子。上节课结束后我让大家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谁能告诉我致癌因子的分类?………很好!包括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A.我们先了解物理致癌因子:辐射(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介绍三幅图画和下张PPT)
B.第二类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化学上把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同样致癌因子也包括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和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尼古丁、甲醛、苯、联苯胺、煤焦油、苯并芘等。(随机介绍其中几种,如:亚硝酸—酸菜和发霉的食物中常含有的物质)让学生自己阅读命令按钮的PPT的内容,稍作讲解。
C.最后一类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如乙肝病毒、H7N9病毒等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将其基因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诱发细胞癌变。
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知道了外因,我们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因是什么以及内因的作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受遗传物质DNA的调控,同样在细胞内有专门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DNA片断(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 细胞增殖 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 原癌基因 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抑癌基因 也称为抗 癌基因 ,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 细胞增殖 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7.第4节细胞的癌变 篇七
1.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教学重点/难点
噪声和乐音;控制噪声的环节。控制噪声的环节。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讲述: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欢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声。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二、新课教学
1.将课前刻印好的本课阅读提纲分发给每位学生(或板书在小黑板上)。阅读提纲: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噪声?(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7)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2.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纲阅读课文、读图,并进行讨论。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噪声的来源”后,按四人一组讨论提纲中的(1)、(2)、(3)、(4)问题(讨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然后全班发言,教师进行补充: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演示: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讲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喇叭鸣叫声,商店内招揽顾客收录机大声播放音乐声等,这些都使城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干扰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干扰学校正常教学。
噪声的来源:
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3)讲述“分贝”,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讲述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表格和对应内容。读后连续组织学生讨论提纲中的(5)。
教师归纳后板书: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4)阅读课文“控制噪声”,请同学们说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引导学生根据城市建设情况,政府部门采取了在一些街道禁止汽车鸣喇叭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播放高音喇叭、禁止燃放鞭炮、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设置噪声计量仪表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弱城市噪声,使人们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有安静的休息环境,减弱噪声的途径是: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从声源处减弱(消)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在人耳处减弱(隔)。
课堂小结
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政府部门采取控制减弱噪声的措施。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做到不影响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第4节细胞的癌变 篇八
二、ATP 与ADP 的转化 从练习4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1、ATP 供能时,释放哪个化学键中的能量?
2、ATP 供能过程中,可形成哪些产物?
学生根据释放能量的来源和形成的产物,写出ATP 水解过程的反应式。
【探究活动2】生物体内ATP 的含量很少需要却很多,生物体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探究2结论: ATP 和ADP 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学生写出ATP 形成过程的反应式。
三、ATP 的来源
1、ADP 转化成ATP 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 学生分析,教师加以点评、总结。
教师讲述: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 转化成ATP 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于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ADP 转化成ATP 时所需的能量除来自于呼吸作用外,人和高等动物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移。
2、ATP 的形成反应式
【探究活动3】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吗?
教师合并两个反应式,提问,学生讨论: 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是否是可逆反应?
教师提问能量是否相同?引导学生讨论:ADP 转化成ATP 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
ATP 形成与水解的能量不同,进一步证明了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请学生填表总结(见学案),得出结论: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练一练5、6、7、8。(见学案)
由练习8: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生成很快,同时也说明了ATP 利用很快。提问,学生思考讨论:哪些生命活动由ATP 直接供能?
四、ATP 的利用
学生举例,教师总结。【探究活动4】
通过探究4我们得知,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类似人民币),因此我们可以形象的比喻为细胞能量的通货。
教师讲解:ATP 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内的反应有的是吸能反应,有的是放能反应。吸能反应总是与A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 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总是与ATP 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五:模型建构
1、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各拿一个卡片。
2、拿能量卡的先出示卡片,其余各人根据已学知识出示卡片正确的一面。(每张卡片正反两面至少要使用一次)
3、每完成一轮,每人均要向大家说明出示该面卡的原因,大家一起分析有否出错卡。
4、四人轮流交换卡片后,再次重复建模(分别模拟合成和分解各一次),促进知识内化。
六: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 作业布置 完成过关检测 板书设计
能量卡(正/反面)
ATP/ADP卡(正/
9.第4节 电动机 教学设计 教案 篇九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②初步认识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应用。1.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2 教学难点
分析概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哪两个因素有关。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老师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最爱玩的一种玩具是四驱赛车,也是以前的孩子们都很喜欢的,现在也有很多小孩喜欢,这个四驱赛车在跑道里面跑得非常非常快,为什么能这么快呢,主要是因为小赛车里面装有了能提供强动力的马达,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电动机。
【师】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问,这个电动机嘛,顾名思义,肯定是用电就能动的一个机器,那这个和我们学的内容——磁,有啥样的关系呀。好,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大家一起来见证一下电和磁的进一步关系。
【师】在之前我们通过奥斯特实验已经知道:通电导体旁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所以电流所引发的磁场,是可以和磁铁的磁场一起做点事的。我们接下来的实验就是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关系。
【实验】
1、把导线ab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观察它的运动,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得出它的结论。
【实验现象】接通电源,导线ab向外(或向里)运动。【实验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导线ab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ab的运动方向。
【实验现象】合上开关,导线ab向里(或向外)运动,与刚才运动方向相反。【实验结论】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电流通过导体的方向有关。
3、保持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但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ab的运动方向。
【实验现象】磁极调换后观察到导线ab的运动方向改变。
【实验结论】这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有关。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都有关系,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师】那么刚刚这个小实验,充分表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这个就是电动机运动的工作原理。
6.2 新知介绍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跟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如上图所示,电流从电池正极出,流过金属棒,根据上述的左手定则,张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详见下图)。
所以拇指指向右边,也就是金属棒的移动方向。
【例题】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当闭合开关、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ab就会运动起来,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现象说明磁可以生电
B.导体ab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C.发电机是利用这一现象来工作的
D.在该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
A、当闭合开关、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ab就会运动起来,此现象说明电能生磁,故A错误;
B、当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一个方向发生改变时,导体ab的运动方向就发生改变,说明导体ab运动方向与两者方向有关,故B正确;
C、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力,而这力只能是磁场提供,因为导体棒受到力的作用,我们可以让线圈不停地转下去,这就是电动机原理,故C错误;
D、在该现象中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例题】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会水平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将导线A、B两端对调
B.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分析】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此实验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A、将A、B两端对调,受力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
B、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磁场方向),受力运动方向改变,故B正确;
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将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C错; 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线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运动方向,故D错;
故选B。
2、电动机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导体受力方向随磁感线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电动机组成】 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转子和定子。电动机里,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电动机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上图,根据所学内容,左上图,线圈开始顺时针转动。
上2图,线圈达到如图所示位置,受力通过左手判断,上端铁棒受力向上,下端铁棒受力向下,所以处于平衡位置,线圈由于受到惯性继续转动,通过平衡位置后,两电刷恰好接触半环间绝缘部分,在换向器作用下,电流改变方向。
下左图,电流方向改变后,通过判断,线圈仍顺时针转动。下右图,线圈又到平衡位置,换向器自动改变电流方向。上述就是电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及原理。
电流是因,运动是果(因为有电流而运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例题】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经过图甲、乙位置时,导线ab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A.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的电流方向都没改变
B.相同,是由于磁场方向、流过ab的电流方向都改变了
C.相反,是由于流过ab的电流方向相反了
D.相反,是由于磁场方向相反了
【分析】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其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即只要改变一个量,其受力的方向就会改变一次。
由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故此时图甲中ab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在图乙中,由于磁场的方向没有改变,电流的方向是由a到b,故此时线圈受力的方向改变。
故选C。
【例题】小明用漆包线绕成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放入磁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线圈只能偏转至水平位置、不能持续转动.为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
B.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C.重新制作匝数更多的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
D.在线圈的一端重抹油漆,干后在适当位置刮去半圈 【分析】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可以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去。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没有了换向器,不能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不能改变线的受力方向,所以闭合开关S后,发现线圈只能偏转至水平位置、不能持续转动,要想让线圈持续转动,需增加换向器,即在线圈的一端重抹油漆,干后在适当位置刮去半圈,相当于添加一个换向器,使线圈能够持续转动,故D符合要求;
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重新制作匝数更多的线圈不能改变 线圈的受力方向,仍然不能持续转动,故ABC不符合要求.
故选D。
课堂小结
知识点总结: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会受到力的作用。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在平衡位置时静止。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课后习题
[1]课堂练习
1、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B)A.电饭锅 B.洗衣机 C.电热水壶 D.电热毯
2、小红安装好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电动机正常运转,她还想使电动机的转速加快,可采用的方法是(A)
A.增大电流 B.减小电流
C.对调电源正负两极 D.对调磁体南北两极
3、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B.受力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一致
C.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平行 D.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互相垂直
4、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电流方向改变时,导体受力方向改变 B.磁场方向改变时,导体受力方向改变
C.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 D.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
板书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四节 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跟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则来判定.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根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电动机工作特点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会受到力的作用。
10.第4节保密工作制度 篇十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保守国家和公司秘密,加强公司的业务管理,确保公司文件、业务资料的有效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秘密即指涉及公司利益,依照一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 总公司办公室是公司保密工作职能部门,负责总公司并指导下属公司的保密工作,进行保密教育,调查处理失密、泄密事件。
第四条 公司每个职工均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和制止他人泄密的权利。
(二)保密范围和密级划分
第五条 公司保密范围划分的原则是: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将会对公司利益造成下列后果的各类事项,均属公司秘密。
1.损害公司经济利益; 2.损害公司声誉; 3.损害公司对外关系; 4.妨害公司业务的开展;
5.妨害公司有关规定、制度、计划的实施; 6.危害公司秘密业务情报来源的安全。
第六条 密级划分:公司秘密文件的等级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1.绝密级: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会给公司造成特别严重经济损失或特别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总公司的战略发展策划、总公司的长远规划、重大项目的决策、整体财务情况以及总公司领导的变动等。
2.机密级: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会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影响,如总公司领导会议的决定、总公司的规划、总体经营状况、机构调整和部门、专业公司负责人的人事变动等。
3.秘密级:如被不应知悉者获知,会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指第1、第2项以外的公司内部规定、计划、经营、财务、人事等情况。
第七条 公司各类文件、资料密级由起草部门或专业公司提出密级建议并由总公司有关领导确定,由办公室印制时加盖“绝密”、“机密”、“秘密”字样印章。如办公室有异议,可与有关领导商定改变密级。
第八条 根据工作需要和情况变化,密级可以变更或解除,其审定权限与确定密级权限相同。
(三)保密规定
第九条 知晓范围:第六条所定内容除总公司领导有权全部知晓外,绝密级只限总公司总经理指定的人员知晓,机密级只限负责该项工作的主管人员以及该主管人员认为必须知道的人员知晓,秘密级只限相关人员知晓。
第十条 备份:绝密级资料原则上不能摘抄或复印,确需摘抄或复印者须经总公司总经理批准,机密级资料需经总公司分管领导批准,秘密级资料须经所属部门或公司的负责人批准,交由办公室复印并登记,复印者应详细填写清单,并注明复印件份数及去向用途,原则上年终应交回办公室销毁。
第十一条 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 1.不该说的话不说; 2.不该问的事不问; 3.不该看的文件不看; 4.不该记录的秘密不记; 5.不携带保密材料外出; 6.不随便谈论保密事项;
7.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需保密的文件、笔记本等。
第十二条 如发生或发现泄密情况,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和所在部门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奖惩
第十三条 对于模范遵守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予以表扬,对于制止他人泄密行为或发现他人泄密及时报告,使公司能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的员工,将视情况予以表扬和奖励。
第十四条 对于违反本制度,玩忽职守,造成失密、泄密,使公司受损失者,给予处罚、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有过失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采取措施补救的,可酌情减轻处罚;对造成泄密后故意隐瞒不报的,将予以从重处罚。
(五)附则
【第4节细胞的癌变】推荐阅读:
细胞的癌变学案09-26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07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讲解09-03
必修一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07-19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1-03
(高三生物核心素养教案)第十单元 第34讲 细胞工程08-06
细胞凋亡时细胞骨架的结构改变的研究10-23
组成细胞的元素教案06-16
观察植物细胞的教案11-04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案07-16
细胞的生活导学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