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逝去的作文-逝去的时光

2024-10-07

有关逝去的作文-逝去的时光(精选13篇)

1.有关逝去的作文-逝去的时光 篇一

如果失去的东西能随着时间穿梭而回来,那么无论多久我都愿意等待。

初次看见你,你被放在一个小小的正方形盒子里,通体雪白,表面折射出太阳的五彩光斑,看起来是那么的耀眼。自那以后的每一天,我都喜欢戴着你,听你发出的的“滴答滴答”声,看你看似永远也不会停留下的脚步。而我,却把你弄丢了。也许,我再也听不见你的声音,看不见你的身影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喜欢把你戴在左手的手腕上,而习惯把你放在衣袋或裤袋里。也因为这个原因,你历经了三次大难。

第一次,是妈妈忘记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前把你拿出来,而我也忘记了,导致你独自在洗衣机中遭受着水的洗礼。那渗入表内的水是你的眼泪吗?第二次,也是因为你被洗衣水冲刷了千百遍,你竟然停住了脚步,之后的几个星期,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敲打你一次,你才肯继续行走……第三次,你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我找不到你,好像你从未出现过一样,你是否在责怪我呢。如果我为你流泪,你是否会回到我身旁?

你的离去是那么突然,那么的令我措手不及。因为你的离开,我才发现原来我和你相处的时间这么短暂,而你的表带却早已残破,表面也已模糊。活动课的时候,你总会被其他同学拿去看时间,而我竟就这样把你忘在了别人手中。直到放学回家才记起——我又把你放在了别人身边。如果我能把你好好保存,你是否会在回到我身旁?

我想起来,在我失去你的前几个星期,你的套环被我无意弄断了,你在别人身边待了好几天。我知道,是因为我的缘故才会把你弄丢,又或者,是你自己选择了离开。如果我还能陪伴你,你是否会感到快乐?

记得我每次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会带着你。渐渐地,你似乎成为了我的一个信仰,有你在的每场考试都认真的去面对。考试前夕,我戴着着你复习,考场上,我戴着你考试。我不该说我成绩的提高是因为你,可你却是无论我怎样都陪伴着我的一个挚友啊!你在,我带着和你一起拼搏的心去考试;你不在,我带着为你我的情谊而拼搏的心去考试!

我愿意等待,等待再一次看到你的一天。

2.有关逝去的作文-逝去的时光 篇二

一、《三十里铺》主题音调在《道情》中的美学启示

(一) 音乐形式的美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说过:“形式或表现的美仅仅是艺术所特有的。康德正确地指出:‘自然的美是一个美的事物, 艺术的美是一个美的事物的美的表现’, 我们可以再加上一句, 理想美是一个美的事物的美的表现。”1以此我们不难看出, 对于音乐美的价值而言, 其形式的美以及其意境的美是需要紧密结合。同时我们也能认识到音乐形式的美的重要性。音乐美的价值如果无法体现, 那么他的存在将不容易给予后来人以启示。当然, 这样的问题不是绝对的, 但是起码我们可以理解为, 不了解其美学价值很难去探究其美学启示。笔者也为更加科学、更加理性地去参悟其美学启示而阐述其美学价值。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主题音调与双簧管协奏曲《道情》之间的关系是较为紧密的。探究《三十里铺》主题音调在《道情》中形式美的体现是体现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途径, 而这样的途径会给予一种美学启示, 这样的启示也会给予以后的创作者更多的运用在创作当中。首先在作品的调性上《三十里铺》这一作品中以C宫系统的徵调式作为开始, 在结束的时候用F宫系统的徵调式作为结束, 这样的调性运用在我国民歌当中是比较重要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常常带有一定的调性变换, 而创作这些音乐作品的人却不是职业作曲家, 而是中国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这些劳动人民在平时的生活和劳动中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具有的情感是情真意切的。作曲家把握住了这些民间音乐中调性变化的情感, 将其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样, 作品的调性布局较为灵动多变、朴质天成, 绝不是技巧上的炫耀, 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然, 这样的调性布局给人以独特的形式美。在调式的使用上可以看出形式美多多少少映射出了引用《三十里铺》的美学价值, 同样也给出了相应美学启示, 也就是运用民间最为真实的真情实感的形式来表达作者所想要描写的真情实感, 这样可以让后人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然后在结构上, 《三十里铺》这首民歌由四个乐句组成了起、承、转、合式的乐段, 起、承、转、合这种结构在中国民歌当中是较为常用的。起、承、转、合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宽广的展开性, 其中的形式美也正符合了陕北民歌的特有的性格。《三十里铺》主题音调中的形式美同样被作曲家移植到了双簧管协奏曲《道情》当中。《道情》中一开始的主题动机使用的是《三十里铺》的核心音调, 然后再作品中分别用双簧管独奏以及乐队多次完整地奏出了《三十里铺》的旋律。这样的方式使得整部民歌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完全的展示, 也使得民歌本身的形式美融入了整部作品当中。《道情》这部作品的主题核心音程也是运用的《三十里铺》的大二度加上纯四度的核心音程, 作品反复强调核心音程, 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将作品进行展开, 这样的形式的统一使用也将其形式美展示的出来。作品的速度布局上作品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速度布局——散、慢、中、快、散。这样的回归性也正契合了《三十里铺》中起、承、转、合的形态。起、承、转、合的布局不仅仅使得作品反映了陕北音乐的特性, 同样也将音乐作品中的形式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作曲家在创作《道情》一曲中运用的中国民间的结构写法起、承、转、合, 以此表现出了形式本身的美。同样, 这样的运用拥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正是应为这样的价值引出了对于作曲家以及其他人的美学启示。

(二) 音乐意境的美

上文中提到了音乐中形式美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意境美在音乐美的价值中也是非常具有重要性的。王国维在其文《元剧之文章》中提到:“然元剧最佳之处, 不在其思想结构, 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 曰:有意境而已矣。何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2在这里可以看到对于意境这一个词的解说并不是针对于音乐艺术, 但是在音乐艺术上却是更加具有一分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概念。在民间音乐当中, 很容易体现并且体会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意境美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效果。同样, 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意境也是最为朴实的, 最为贴近与人们生活的。道情, 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道情在古代则称为“道歌”, 最初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和募捐化缘的说唱艺术, 由云游道人拿上尖板、渔鼓演唱, 后来传于民间, 才形成一人唱、众人和的坐唱形式。其内容多为宣扬道家修身养性、施善积德等思想。3道情也有“道家唱情”4一说。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中国音乐学界更为推崇的“道家唱情”一说。作为一种说唱艺术的代表, 其“任务”不仅仅是在讲述一段故事, 实则是以一段故事来代表人的感情, 也就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所表现的当然具有不同的审美意境。作曲家陈其钢在创作中《道情》这部作品时借用道情这一体裁的名称用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感情的来源便是创作这首作品的初衷。其初衷也就是对友人莫五平的哀思。作曲家陈其钢生前友人莫五平于1993年去世, 莫五平的去世给陈其钢的冲击冲击很大, 生前莫五平曾运用《三十里铺》的核心音调创作了一首名为《凡Ⅰ》的作品, 此去在当时的影响不是很大, 但莫五平的执着给予了陈其钢提示, 使得陈其钢同样用完整的《三十里铺》主题音调创作了《道情》这部作品。同时《道情》也体现出了作曲家在作品以外想表现的意境, 就是对友人的思恋之情。《三十里铺》这首民歌所表现的同样也是思恋之情, 《三十里铺》讲述了四妹子和三哥哥的爱情故事, 由于旧封建礼教的影响, 婚姻并不是自由的。两个相爱的人最终没有走在一起。在三哥哥当兵临走时四妹子目送其远行时, 被一个当地村民看见, 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民歌。5但是所不同的在于《三十里铺》表现的是爱情, 而《道情》所变化的是友情。

二、《梅花三弄》主题音调在《逝去的时光》中的美学启示

(一) 音乐形式的美

黑格尔提到过:“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 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征的东西”6。我们在探究形式与内容的时候会发现, 当下许多人在谈论美的时候提及的大多是以内容为出发点的。其中多多少少对于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有一定的省略。虽然黑格尔是唯心主义的美学家, 但是就这一句话上来看确实言辞很得当的。因为艺术作品的本质就是外在于内在的结合, 也就是说任何艺术的美都是在两者共荣下派生出来的, 即为缺一而不可。同样在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中也提到:“只有在内容与形式对比的条件下, 才能真正谈到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内容’和‘形式’这个两个概念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7。从中我们也看以看出内容与形式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及启示。古曲《梅花三弄》与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两个作品之间的联系颇多, 《梅花三弄》的主题音调在《逝去的时光》中的美学价值在形式上以及意境上的美则是这里所关注的重点。这里关注的是在形式美方面《梅花三弄》主题音调在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当中的运用。《逝去的时光》中的核心旋律以及结构来自于古曲《梅花三弄》, 作曲家运用了古曲《梅花三弄》的主题核心音调作为《逝去的时光》中的基础旋律并将其进行变化、发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核心音程的运用上的美, 《梅花三弄》中的核心音程是中国音乐中典型的宫音到徵音的五度形态, 这种五度以泛音的形式奏出具有强烈的清新感, 也就是以最清之音写最清之物。在《逝去的时光》当中, 作曲家正是借用了这种形式上的美, 并将其结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此体现其美的表现。形式上的美不仅在音程的使用中得以体现在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为整部作品中的形式美也作出了一定程度的美的启示。在结构上, 《梅花三弄》的名称得益于主题核心音调的三次变化重复, 三次主题由泛音演奏, 并在古琴的不同徽位上出现, 故有“三弄”之名。这样的曲体结构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当中也有记载。《逝去的时光》的总体结构构思上, 借鉴了“三弄”的形式, 将《梅花三弄》的核心音调在作品中三次出现, 已达到与《梅花三弄》在结构上的契合。作曲家用“三弄”的结构写法力图还原《梅花三弄》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以这样的手段来与经典进行结合, 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使得欣赏者在欣赏中得到与经典的重叠, 并在其中与经典的美学价值中也得到重叠。在此不难看出, 《逝去的时光》中将运用《梅花三弄》主题核心音调以此达到一种形式美的体现。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的就是《梅花三弄》主题核心音调本身的另一种形式美。中国音乐美的形式当中对音色的美是较为讲究的, 《梅花三弄》的主题核心音调以实音与泛音的结合层层推进, 达到一种色彩的对比, 也就是虚实、明暗的对比, 这样的音色比对形式产生出了美。速度布局上, 《梅花三弄》以散到慢, 由慢至快, 再由快入慢, 最终回归到散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使得整个作品达到整体的平衡, 也展现出了作品在形式上的美。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在创作中吸收了这两个部分形式美, 以此我们在这里更能看出《梅花三弄》主题音调在《逝去的时光》中形式美的体现。对于形式美的体现而言, 《逝去的时光》在《梅花三弄》这部作品中的借鉴无疑是较为经典的, 而经典的借鉴中也看到了将美的价值继承。这仅仅是在形式上, 在意境上同样是较为经典的。

(二) 音乐意境的美

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的美是音乐作品的灵魂, 是音乐作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他具有触及人们审美的直接效果。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美感特征。在对中国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的评述上, 有这么一句较为经典的阐释, 其中提到:“中国音乐在审美品格上的第一个特征, 是它那惊人的幽婉、深邃, 听起来有一种‘追魂击魄’的效果, 它直接透过你的感官, 钻入你的心灵的底部, 去轻轻地撩拨你那根最隐秘、最微妙的神经, 使你有不能自禁、徒唤‘奈何’之感。”8在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音乐作品, 尤其是中国文人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的特征便是其中的“深邃”。而“深邃”恰恰不能用很直白的方式去体现, 最能体现“深邃”的是意境, 只有在想象的意境中中国音乐文化中特有的“深邃”之感才能最为贴切地出现在每个品鉴者的脑海中。琴曲《梅花三弄》这一首作品运用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借用“梅花”这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一份情感和一份情怀。花在中国音乐文化中是有个很重要的命题, 尤其是梅花。梅花为命题的中国艺术、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 因为梅花具有凌霜斗雪的无畏精神。《逝去的时光》一曲中借用的正是《梅花三弄》的主题核心音调, 通过《梅花三弄》中对“梅花”具有的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的描写, 表现了人们不畏艰险、奋勇开拓的高尚情操。作品在意境上如此升华的艺术气质和情景交融的感怀也是很容易在吐露的, 而这样的意境美给予了作品以独特的审美趣味。

结语

陈其钢在《道情》的创作上, 运用了好友莫五平生前所运用的《三十里铺》来作为核心音调, 将那份对友人的送别藏在心中。当然, 《三十里铺》主题音调的真情流露同样在《道情》当中体现。这样的真情使得作品中意境达到了升华, 《三十里铺》这样真实的意境美也在《道情》当中的美学价值不言而喻的, 其美学启示亦如此。在《逝去的时光》中, 作曲家在对整部作品的控制上削减了技术层面的炫耀, 对情感体验及意境表现上增多, 其中对《梅花三弄》中“梅花”之品格的借鉴方面是有必然联系的。若果在技术层面作强大的技巧炫耀的话, 那么对于“梅花”那样独特的美学意义也就失去了;如果要抓住“梅花”那样的审美意境, 必须要与“梅花”的精神所契合, 也就适当地对作品的技术层面的技巧炫耀要降低, 甚至是朴实, 用最为“真实”的技巧来表达最为“真实”的意境。对于“三弄”这一结构形式而言, 在《逝去的时光》中被作曲家渐渐引申成为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概念。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定位在作品中以固定《梅花三弄》主题核心音调作为穿插, 使得核心音调本体不变, 但是由于定位中的“时间”的推移, 使得本体核心音调有所微调。当然这样的安排上显示出了作曲家想尽力表达的特定的意境美。《逝去的时光》中独特的构思使人在对其品鉴中意境美的展现做出情不自禁的遐想。《逝去的时光》中逝去的其实没有逝去,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而已。这样的意境也就是《梅花三弄》里所表现的一种“坚强”。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杨岁祥.道情浅释[J].西安:西安社会科学, 2010 (3) .

[4]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那些终将逝去的年少时光 篇三

1

那年,我们是前后桌,他在前排,我在后排,这个人从没有回过头来,我也从不曾去打扰他。只是偶尔郁闷这个经常挺直腰板的男生为何那么喜欢发呆,而且每次一思考起问题,就把手插进发海,使劲折磨着那原先整齐的发型,直到所有的发丝都参差不齐,有的醉卧脑门,有的傻傻地在上面站岗,然后大喊一声:“出来了!”这种摧残才告一段落。这时,我好心的同桌总是会提醒他—“喂,同学,注意形象,头发,头发……”但从没有人知道他究竟过滤着怎样深邃的思考。

记忆最深的是那个早晨—他慢慢地挪进教室,我们没有作声,因为谁都知道他在思考。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坐下来,做着放下书包、塞进课桌的动作,直到课代表大喊一声:“早读!”他双手伸进桌内……猛地站起来大喊一声:“啊,我的书包呢!”继而以风一样的速度飞奔室外。因为事实上他进门时并没有带任何东西,同学们顿然捧腹大笑,我也扬起嘴角,轻轻地摇了摇头,不过这件事倒没有影响到大家早读的情趣。后来提起时,他很风趣地笑了,对我留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曾看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干几件笑掉大牙的事,他的老年必然十分孤独和寂寞。”我这才发觉,这人蛮有幽默感和口才。

和你一样,开始我还郁闷这人是不是书呆?后来我发现,他不仅不是书呆,而且是个天才。我很少用“天才”这个词来形容别人,但对于他,我认为至少是半个天才。而毋庸置疑的是,他是我至今遇到的最有才华的人。

且不说成绩是全校第几,每当老师解题有丝毫差错或对于任何人的观点不赞同时,他总是站起来发表自己的雄论,课堂上他经常站起来和老师辩论,而且很多时候他总是最有力、最正确的一方,总能博得满堂喝彩。这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和智慧让人不得不钦佩。渐渐地,每每课下,总有班里或别班的同学围着他问问题,而且较之问老师来说,大家更愿意问他。

2

第二年分班了,我们并没有同班,只是偶尔路过他们教室,瞥见很多人围着他转,只是偶尔听说他又排名第几,又在哪个竞赛中获奖……仅此而已。

直到后来有一次学校组织旅游活动,只有校学生会的干部才可以参加。当时我的成绩很好,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还在校学生会占着窝。所以,那次的旅游资格我是非常具备的。

上了校车,我本来要和挚友坐在一起的,当车子安定下来后,车长开口了:“同学们,后面还有人,请大家让一下……”我发现挚友旁边的位置竟然被人占了,车上只有我一个人站着。正在我不知所措时,车长领着我来到第一排一个空座旁边:“坐吧,车上就剩这一个空位了。”我观察了一下旁边的同学,才觉得背影如此熟悉。那个男生低头认真地写着什么,猛然抬头,冲我微笑—原来他也在这里!于是我轻轻地坐在他旁边,并没多想.也习惯性地打开本子写旅行日记……也许是缘分,也许是默契,车上两个带笔记本的人竟如此戏剧般地被安排坐在了一起。我们依然那么安静,仿佛彼此守着美丽的水晶,小心翼翼,没有一句话。他偶尔抬起头,看看窗外飞奔向后的杨柳,又再次低头写着。后面同学的歌声洋溢在整个车内,从这两本笔记本上发出的沙沙声,显得那般独特又富有内涵。但后来车长走过来,说:“你们不知道行车时记东西容易头晕吗?”我们同时抬起了头,冲着她微笑地点了点头,又继续写着……

3

也许缘就是一个圆,转着转着,又会回到原点—

毕业那年,学校又搞分班,结果我们又被编到同一班,而且依然是前后桌,只是这次,我在前排,他在后排。

他依然沒变,成绩优异得让人羡慕,一上课就总和老师辩论,那些新同学开始还有些不理解,后来就渐渐习以为常了。

这一年的我们并没有如此沉默下去,否则,今天的我就不会坐在这里敲键盘了。那天,当老师又在讲台上念着我的习作,有个人轻轻敲了我的后背:“林柳,等一下把你的作文借我,好吗?”我迟疑了片刻,对他点了点头:“那我可以看看你的吗?”此后,几乎每一次习作我们都交流阅读,并且透过那些文字我发现,他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这是一个博识多思,又很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老实说,看我作文的人很多,虽然有时我的语意很蒙眬,但很少有人阅读后还拉着要我谈谈这一句子的余意、那一篇文章的背景。于是我们透过文字进行了很多思想上的交流。我想,对于求知若渴的他来说,这或许是一种习惯。有一次,他把作文递到我手上,说:“你写的文章很特别很美妙,读起来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并且,我总能在你的文字中捕捉到我生活和思想上的影子。”或许,只有他可以如此清楚地意会到我的意犹未尽之处,读懂所有藏在蒙眬轻纱下面文字的灵魂。我惊奇地望着他,他继续说道:“所以,一直自命不凡的我认为你是我所遇到的朋友中一个难得的知己。”第一次听别人说出“知己”这两个字,并且是从大家公认的天才口中说出,我忽然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曾认为唯有俞伯牙钟子期才拥有的高山之曲、流水之声此时竟在我的天空中飘荡。生命总会在某个蓦然回首之时道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他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我轻轻接了下一句。

临考的时候.我们便少有时间谈人生和哲学了,彼此只是不经意间微微点头,道一声“加油”,又投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这种沉默一直延续到毕业。正如他所说的“我们素来无话不谈,但到了真正该说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成了哑巴,这不能不算是上天的荒谬。但无言之中,我们彼此却都能感受到一种无奈的落魄。”回校那天,他桌上的荣誉证书依然是叠得最高的,连续十几次的上台领奖,让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老师,您就一次性发下来吧。”老师笑了,台下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是的,这是他应得的。看到他领奖折回时看到我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我忽然有了一种比自己站在台上还快乐还荣耀的幸福。

青春就是这样,发呆或者天才,是你我都喜欢的存在。

编辑留言

涓生:每个女孩的生命里,也许都有这样一个男孩,影响过我们的青春。看见漂亮的东西,会忍不住给他看;听到好听的歌,会忍不住拷下来给他听;看见好看的笔记本,也会忍不住买两本,一本给他用,一本留给自己。尽管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从自己生命里消失,成为另一个女孩的王子。可是,在他待在离自己最近的距离内的时光里,每一个女孩都是在这样的男孩身上,变得温柔,美好,体贴。

小渔:读罢这样的文字,我的眼眶不禁有点湿润。坐在窗前,抬头看着天空,记忆的碎片如同电影般闪回:梧桐树被夕阳染成金黄,男孩和女孩在树下不知聊着什么,远处,几个少年骑着单车乘笑声而来。突然想起一首歌:“这夜凉如水的路口,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你还在怀念,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怀念那时的岁月,怀念那些沉默的、明丽的光阴,那些欢笑过、痛哭过、茫然过、执著过的日子。

文静:在我读高中的时候,也曾有那样一个男孩,眼神清澈,笑容温和,更重要的是,成绩还很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默默看书,很少交谈,但是每次在我有不会做的题目时,他总会轻声细语地为我讲解。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得很慢。弹指一挥间,很多年过去了,我考上了梦想的大学,毕业后也有了自己喜爱的工作,但是回想起当年的时光,总是觉得很温暖。因为,在年少的岁月里,有那样一个男孩,陪我一起度过,并且告诉我:坚持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4.逝去的时光作文 篇四

“亲爱的”这三字是这么的扎眼,我知道我已经没有资格这样叫你了,请允许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匆匆逝去的时光_20xx字作文。

我们是在中考结束的那个夏天相识,有了你的陪伴,漫长的假期也不再无聊。是缘分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是缘分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读书,是缘分让我们在一起了短暂的四十七天。

那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夏天,对我来说是青春中最美丽的夏天,因为你的出现。我们都还是16岁的花季少年,懵懵懂懂,爱情对于我们来说可能真的太遥远了。

还记得你生日给你打电话送祝福时,我打错了宿舍。我生日你给我送祝福时,到我班座区给我说生日快乐,那是我最快的生日。

不知道你有什么魅力吸引着我,但我还是被你吸引了过去,我发现我喜欢上了你。当我告诉你我喜欢你时,你却告诉我你喜欢过我。你和你的女朋友复合了,我只能送上祝福,这是我第一次受到伤害。

可能又是因为缘分吧,我们在11月4日的那个宁静的夜晚在一起了。因为爱,即使受到多大的伤害也都无所谓了。青涩的年纪,羞羞答答。第一次与你相见失去给你送天气预报,你说你对我的第一印象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来。

不知道我们在一起的季节是深秋还是寒冬的刚刚到来,只知道我们都加了一件衣服。我把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了下来,想要当做我们青春的纪念。47天,好像真的很短耶,我们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去做。即使是47天,我也不后悔。因为在这47天里,你是喜欢我的,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即使是一天,已足矣。我爱你爱的卑微,卑微到泥土尘埃里,但在尘埃中开出花来,开出幸福的花。你的背影,早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任凭潮起潮落,也不会对那个背影的轮廓有所冲击,依旧完好无损。即使我有一双没有焦距的眼睛,我也依然能在茫茫人海之中看到你,那个再也熟悉不过的背影早已熟记于心。我愿意做你的满天星,默默地守护着你,静静地陪伴着你,相信我。

你说你喜欢的是当初那个善解人意,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个我,而如今却早没了过去的模样。我在想,我真的变了吗?我在努力,努力变得优秀,可却变得面目全非,变得失去了你喜欢的样子。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我自己变得失去了你。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放在人群中,3秒就会找不到,众人失败的初恋我怎么会成功呢?我想为我们的故事画上省略号,而你却画上了句号。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句号,我唯独不想为我们的故事画上句号。句号既画,心即封锁。

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有好多后悔的事情,高中一年级作文《匆匆逝去的时光_20xx字作文》。我后悔为什么在我们看电影时,不去牵你的手,为什么不偷偷地吻你一下,我后悔没有和你亲口说我爱你,我后悔没有在我们离别时拥抱你一下,我后悔没有和你合照作为我们的留念……

不知道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光是幸福的吗,如果是我很高兴,如果不是,那我后悔当初和你在一起,让你失去了快乐。你说当初的我们是个错误,这把利剑插在心里不知道何时会拔出来,只知道心房跳动一下,就被狠狠地扎一下。

20xx年真的变成了匆匆那年,我们还有来得及说再见,却已分离。在20xx年11月4日的那一晚,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属于青春的梦。但在20xx年1月1日,梦被惊醒了,枕边湿湿的,哦,原来梦里那个笑的甜蜜的我早已泪流满面,一切美好的事情早已烟消云散。一切还是一如既往,只是心房里的某个位置被你死死地占据着,毫不动摇。记忆太美好,像一个水晶球,我不敢去触碰,我害怕它被融化在了冷冷的泪水中。那时的我们,已变成了曾经,变成了记忆中的我们。你在我生命中烙下了印记,却只当我是一个过客,我在你人生的那列火车早早下车了。

我始终陪伴着你,在你看不见的那个地方陪伴着你。对的人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出现,也可能我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如果你找到了那个在正确时间出现的对的人,我祝你们幸福。让她替我继续深爱着你,让她替我为你抹去眉间的皱纹,让她替我为你带去丝丝暖阳。

你走了,留下了那个失魂落魄的我。我会变得坚强,我会站起来,因为只有这样,当你回头时才能看到等待你的那个我。只要你愿意,我愿意等,即使等到稚嫩的面孔上有了几分成熟,我也不后悔。

谢谢你,让我爱的`是那个喜欢我的你。

谢谢你,教会了我成长,让我在爱情的阅历上有了第一笔财富。

谢谢你,为我的青春插叙了一段难忘的故事。

谢谢你,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你选择了不回头,大踏步的往前走。如果你的幸福在前方,你走吧,我不挽留。若前方没有属于你的幸福,回头看,我在那里笑着等你。你就像是我的灯塔,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却无法靠近。

我心已封锁

唯爱你一人

时光任流逝

心已离家走

夕阳映斜辉

所有的故事只不过都是相遇,然后分离。

茫茫人海之中,相遇是缘,错过在天。

匆匆那年我们一时匆忙,撂下太多难以承受的诺言,只能等别人去兑现。

我们都还太年轻,等的那个人还没有来得及到来,只能互相亏欠。

再也不能红着脸,也请别再红着眼。如你所言,我们早已终止于过去。现在没必要再去还念。

最后一声对不起,再也没关系。

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人世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有它的意义,我们相遇的意义: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有缘相恋,无缘相守,只愿缘分太浅。

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太匆匆,太多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做。别人兑现你的承诺毫无意义。

我们太年轻,有你青春才美好。等的那个人就是那个曾经属于我的你。

红着脸与你相恋,红着眼与你分离。我们终止于过去,现在我们重逢,可好?

永远不要说对不起,我要和你藕断丝连。

未来路上,无你,无方向,无你,无梦,无你,无处不落泪。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好,九泉也含笑了。

两个平行的世界只有靠缘分才可能相交,

若无缘,若我们真的不能一起携手走到生命的尽头,

5.追忆逝去的时光作文 篇五

懒散地坐在桌前,慢慢写着如小山般的作业。心如同一只风筝,被紧紧地拴住了。冷月纤纤,从指尖滑落,飘洒了一地的从前。看着这些从前,不禁往事翩翩,洒落在我的桌面,任我随意拼剪,却再也拼不出美丽的瞬间。

人一点点长大,时光也逐渐流失,看着镜中的自己,虽然长大了,可总觉得缺少些什么。自己也不明白缺什么,但可以肯定,有东西在悄无声息中消失了,这东西不在外,而在内心。看着看着,自己不禁也有些迷茫起来。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虽然不热,但如同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希望太阳永远不要落下,因为日不落是美好的。突然,听到了一群小天使的笑声,这笑声清脆、悦耳,就如银铃一般动听。突然,一个球滚到了我脚下,后面跟着几个捡球的小孩,其中一个是邻居家的小表弟,他见是我,便约我一起玩,好久没运动了,不禁有点心痒,于是便欣然答应了。和孩子们在一起,最让我留恋的是他们的天真。随着我的一个个完美进球,伴随着的是孩童们的欢呼声。我不禁自恋道:“以前踢球,我可是伙伴中的主力。”话音刚落,一阵风儿悄悄地吹过,吹走了炎热,同时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中

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于是一路狂奔,可回忆却如泉水般不断地涌出来,就像电影一样展现在我脑海中――有一个孩子和同伴们在公园里踢球,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打闹,一起团结起来和别人比赛,对于这个孩子,同伴们更多的是赞美和欣赏她踢球的精准。这不禁让人自豪,每每听到赞美,那孩子便会对大家说:“我可以教你们踢得更好。”接着就会听见一片欢呼声。累了,躺在草坪上,望着天上的星星,一起许诺要做永远的朋友,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记得。也许你会问:“那个孩子是谁,你为什么会如此熟悉?”也许你已经猜到了,没错,那个孩子就是我。

我狂奔回家,蜷缩在房间的角落,想起刚刚的片段,眼泪不禁流了下来,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明明说好不哭,但眼泪还是顺着脸颊滑落。这些年,我究竟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虽然现在朋友越来越多,却丢失了最天真的童年回忆,朋友们,对不起,我食言了,明明说过要做一辈子朋友,如今却把诺言忘得一干二净。

突然,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迷失的东西是我最重要的儿时时光。如果能回到曾经的黎明之前,我一定会记住所有的回忆,留住最美的诺言。时光不可倒流,逝去的时光也不会再回来,留下的只能是无穷的遗憾和后悔。我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蓝色,因为那是如童年般的颜色,纯洁、无邪。好留恋童年的那段时光――美丽、快乐。可留恋,怀念又有什么用,东西坏了可以修,衣服破了可以补,但逝去的时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6.逝去的时光作文800字 篇六

记得第一次踏进初中学校大门,仔细感受着陌生的学校,分辨着陌生的环境,聆听这陌生的人群,历时三年的唯美的初中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当时我们是多么的稚嫩,天真,充满着幻想,总认为时间永无止境,转眼间,三年时光悄然离我们而去,而我们也已经从童真的孩童蜕变成充满活力的少年少女。哎!距离中考也是没有多少时间了,又有多少次我们可以再次想从前那样疯狂的玩耍呢?也许,你会说,时间多得是嘛,玩耍的时间也是很多的。可是,你可知道,逝去的时光却是永远都寻找不回来的!看着初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学弟学妹,不禁感叹:哦!我们原来已经初三了啊,可自己还清晰的记的当时在楼下操场上军训的情景,就好像昨天刚刚结束一样,历历在目,可还清晰的记的当时的一切,所有当时发生的一切,就像当时遇到了她一样!

因为一场考试,就这样,我们就都散了。

我曾在梦中幻想,可以回到刚开学的时候,看到你还在那个安静的角落,我有又若无其事的走到你跟前,对你说,放学一起回家,你看着我一愣,点了点头,说道,好的。一切又重新开始了。

是啊!时光如指尖倾泻的`流沙,握得再紧也是徒劳。时光的列车沿轨迹毫不留恋地开往旅途的尽头,这期间究竟带走了多少人,多少事,多少纯白的真稚嫩的笑脸。尽管我们如何的努力,终究也抵不过命运的翻云覆雨,输得那么彻底。当文中的“遇见”离开那个埋葬着她所有爱与留恋的浅川时,无论心中如何不舍,终究还是留下了决绝的背影。罢了,有些人,有些事,是终归留不住的。正如我告别了留下我欢声泪水的初中生活,是终究要划伤句号的。留不住的,就随它去吧!毕竟,命运的激流是一刻也不肯为谁停下脚步。我们总微笑着说我们停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的卷走,让我们把那笑容定格在记忆的相薄中,再封存起来,任岁月的脚步留下泛黄痕迹。待时光远走,我们再翻阅这本相薄,则感慨系之矣,回到当初你和我的时空,微笑着一起手拉手!

7.逝去的是谁的童年 篇七

一、关于“童年”概念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对于“童年”概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即宣称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 尤其是性秘密”。[1]他认为所谓“童年的消逝”, 是指“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特征已经模糊不清。印刷术普及, “童年”在这种历史中被“发明”出来。但是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 弱化了“童年”的概念。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 成人世界对于儿童而言再也不是秘密, 成人与儿童的知识差距在缩小, 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是同等的。

二、“童年”消逝了

时至今日, 电子媒介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电视文化, 电子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全面推广, 以及当代人们对于它的依赖程度, 从电视文化批驳论出发, 可以想象儿童在虚幻的网络世界更容易迷失方向。以此类推, 那么我们处在这个社会化、工业化、经济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里, 在多种社会形态的驱动下, “童年”的概念在未来2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里会销声匿迹。

小时候, 唱一首歌,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这是我们的童年回忆, 谷堆、月亮、妈妈, 还有那些远去的美丽故事。不可否认这样的童年时光已经远去了, 这样的“童年”概念连同它所包含的内涵已经悄悄地远离。而当前儿童更多的是坐在电视机前听主持人阿姨讲奇妙的故事。仅从两句话做一个对比分析, 就显而易见。

我们坐在 (1) 高高的谷堆上面听 (2) 妈妈讲那 (3) 过去的故事。

我们坐在 (1) 电视机前听 (2) 主持人阿姨讲 (3) 奇妙的故事。

1. 谷堆——电视机

当前儿童的生活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自然环境接触减少, 多数孩子的生活环境已不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空间。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 促使儿童待在家里, 守在电视机前, 等待有趣的电视节目。

2. 妈妈——主持人阿姨

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换过程, 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加快,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从以前三代同堂的传统型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的过程中主要是家长与子女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上辈对下辈的影响教育作用明显减弱。

3. 过去的故事——奇妙的故事

这反映了当前儿童对过去了解愿望的降低。这种现状的产生带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从“过去”到“现在”, 仅以我国50年前后变化为例, 已是两重天, 儿童生活环境的变化致使他们已经无法理解, 也无法感受到成人对于童年的回忆, 这种社会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儿童客观认识上的差距是无法改变的, 也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关于“谷堆”“月亮”“妈妈”的记忆确实远去了, 连同那整个时代都已经远去, 我们所认同的“童年”的概念也在渐渐地模糊, 更明确地说是成人自己经历过的“童年”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在渐渐瓦解。成人用他们所经历的“童年”的样子来判断今天的“童年”是否走远, 那“童年”确实“逝去”了。

三、“童年”消逝了吗

童年消逝了, 但是, 消逝的是谁的童年呢?今天的“童年”也逝去了吗?

质疑一:“童年”的概念是静止不变的吗?

当今儿童的童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的呢?正如所有的历史现状一样, 童年的概念属于一种历史范畴, 它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不同的童年经历, 享受着不同的童年快乐, 今天无论是哪一个孩子都不会否认他曾经或现在正享受着童年的乐趣, 这是属于他们的一种权利。波兹曼是以一种静态的观点审视童年的发展, 他对童年概念的界定, 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个人经历中对于童年的经验、理解, 以他个人的主观体验为依据, 怀旧童年。但是童年概念既然属于一种历史范畴, 就有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转变, 它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变量, 绝非是静止不前的。换言之, 发展中的“童年”仍然是“童年”,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儿童”的主流定义看

童年的发展、变迁, 属于一种历史的变迁过程, 在发展的过程之中, 它的外在属性有了属于它的新形式, 但它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主流定义并没有发生变化。简单、单纯、天真、纯洁仍然是童年时期最重要的特征。童真是儿童所具有的天赋秉性。

(2) 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经验看

童年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 得益于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 童年发展为一种秘密的文化范畴, 即童年生活的秘密化, 这不能笼统地看做是儿童的成人化, 这是属于新时代的儿童的特有的秘密——童年的秘密。其次, 儿童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导致了儿童概念的变化, 当儿童还处于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时, 人们判断的惯性使然, 不自然地将“学生”与“儿童”的概念混同起来, 因此, 儿童受教育年限的增长也导致儿童概念的变化, “儿童”的概念更加宽泛, 涉及的范围更加广阔。

因此, 童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童年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要以一种动态的视角审视童年的变迁,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童年, 即童年观内涵的发展与重新构建。在新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中, 我们不应该固守于对过去那个自由与嬉戏之黄金时代的缅怀与眷恋, 而要赋予“童年”概念新的内涵。

质疑二:儿童对于信息社会中新事物的迅速吸收, 是否正在建构儿童与成人之间新的区别?

我们所处时代的儿童具有他们自身的特点, 社会赋予他们更多新的社会特性。

(1) 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

当前的儿童通过电视、网络及其他媒介获取更多的私人信息、私人空间, 在这些几乎完全自由的空间里, 成人难以监督信息的内容, 对于儿童的限制也就大大减少, 相应地就加大了他们的自由度。

(2) 游戏空间的转变

游戏场所由公共空间转向家庭空间, 再转向私人空间。儿童的游戏形式向个人化、私密化的方向发展, 游戏不再必须是多人才能组织的活动, 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

(3) 受教育年限的增长

学校始终是一个将儿童区分于社会, 区分于成年人的地方, 学校的存在, 使得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相对增大,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发挥了“隔离”作用。当前儿童的受教育年限与过去比较, 明显地增长, 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学校的“隔离”作用发挥的效用延长, 儿童与社会、与成人间的差别也就被“延长化”。

“童年”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在不断的变化、发展, 甚至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童年”的概念在重构, 成人记忆当中的童年与当今社会下不断变化、发展、重构了的童年形式产生了冲突。当前的儿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活、童年乐趣, 他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多、速度快, 这是现代儿童独具的特点, 是成年人不及的, 这造成成年人与儿童之间新的差别。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言, 从儿童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而言, 儿童的概念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发展, “童年”不是静止的, 是在不断的变迁中发展的。今日的“童年”在重构。

四、对待变化了的“童年”

对于发展中的“童年”概念, 以及儿童个人, 成人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承认在这样的社会发展速度下, 儿童应享有的权利不再局限于原始童年内涵所包涵的内容, 在不泯灭儿童纯真特性的前提下, 适度地解放儿童。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有一个梦想——快快长大, 信息时代、媒介时代的到来将这一希望放大了, 变成了一种需求, 或者有意识、无意识的,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具体而言, 首先应该认识到作为“人”的儿童是儿童的一种权利, 必须承认儿童具有成人一样的人格, 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当作为“儿童”的儿童时, 应该承认并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 而不能仅仅将其看做成人生活的预备阶段;当作为自我权益的表达者的儿童时, 应该给予儿童更多的话语权, 保障儿童说话的权利;当作为特殊的社会成员的儿童时, 应该认识到, 不可能将儿童与社会 (或者说“成人世界”) 隔离, 要培养儿童的鉴别能力、自我管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儿童的成长阶段, 应该为儿童提供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 儿童个人的权利、尊严应当受到社会的保护。

有人可能会质疑:在这样“宽松”的条件下, 儿童是否会迷失自己呢?波兹曼认为儿童自身就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 不是政治力量, 而是一种道德力量, “儿童不仅懂得他们与成人不同的价值所在, 还关心二者需要有个界限;他们也许比成人更明白, 如果这一界限被模糊, 那么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就会随之丧失。”这是波兹曼对于儿童本身的一种希望, 他希望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 保全他们在童年时期的权利。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儿童这种“特殊”的能力, 相信儿童。

参考文献

8.留恋逝去的时光优秀作文 篇八

岁月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容颜,还有我们那颗曾经年轻的心。每每想到此情此景,心中难免惆怅,可能成长的代价就是我们失去纯真的微笑,而多了一份离别的伤感。大四、毕业、工作、离别或许无可奈何的顺其自然,才是我们现在的真实。

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短暂岁月,有欢笑,有泪水,但我们却那么珍惜逝去的时光,是因为过去的学习生活有你陪伴,我的朋友!

魂 断梦牵的岁月,留在记忆里永不褪色,多少甜蜜和苦涩,变成多少悲欢离合……青春似火,岁月如歌。无论我们有多少眷恋,有多少不舍,都唤不回逝去的时光。但 我们无须失落,无须感伤,心是成长的力量,年轻是飞翔的天堂,我们依然可以一路高歌,策马奔腾,让八月的骄阳永远见证我们的无悔友情!!!

9.逝去时光作文 篇九

三年时光,弹指间便流去,不剩下一丝痕迹。一切都似乎那么地不真实,仿佛昨天我们才聚首,依稀昨天我们还在一起欢笑吵闹。

记得第一次军训,白天被教官“虐得像狗”一样的我们,在熄灯前仅有的半小时自由时间,跑到操场,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坪上。看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嗅着青草混杂着泥土的芬芳,一切都是那么惬意、那么让人着迷,就连身上那淡淡的咸湿的汗味,似乎也随着夏夜的习习凉风,间或荡出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记得第一次运动会,我们如同朝阳一般拥有着无尽的活力,奔跑、跳跃、欢呼、呐喊,就像一台“永动机”。我们不知疲倦地为赛场上的小伙伴们声嘶力竭地加油助威,那一刻,欢笑抑或泪水,就是那样张扬地写在脸上,肆无忌惮。

随着一个又一个“第一次”的过去,一转眼便迎来了第一个“最后一次”——最后一次运动会。在如山的升学重压下,虽然我们早就渴望一次放松的机会,可当它真正来了,却觉得来得那样突然、那样让人猝不及防。班级接力赛中,小伙伴们背后的白色号牌在风中飘扬,每一步都似利箭划过赛道,仿佛昨日的苦读已是云烟。当最后一棒的同学冲过终点,所有的人都紧紧地抱在了一起,青春的气息、真挚的友情、拼搏路上的彼此慰藉在我们的心中传递。那一刻,我们懂得了爱、懂得了珍惜。

接下来的日子,最后一次社团活动、最后一次迎春联欢会、最后一次月考……接踵而至,让人无处躲藏。

在期盼与抗拒中,最后一次春游终于到来。教室的广播里传来年级组长宣布“韶山春游”的消息,却再也没有往日的欢呼声。教室里鸦雀无声,安静得令人窒息。到了春游那天,大家坐在车上都分外活跃,活跃得有点不正常。整个车程都洋溢着嬉戏笑骂、吵吵闹闹,没有一个人肯消停一下,仿佛这一刻就是我们最后的狂欢。到达目的地后,大家不约而同地突然安静下来,每个人似乎都刻意放慢了脚步,不再像往常一样三五成群,65个人就那样挤在一起,一起慢慢地挪动着,一起认真地听导游讲解,一起认真地聆听每一个景点的介绍,哦,应该是一起牢牢地记住每一个人。回程的车上,再也没有人说话,或靠在窗边、或倚着同伴的肩头、或一人塞一只耳机共享相同的音符。但归途太短,短到听不完一首歌,短到看不全窗外一幅完整的风景,短到再来不及认真彼此长长地互望一眼,短到三年的时光便要这样走向尽头……

六月,注定是一个分离的季节。

10.作文:时光逝去留下记忆 篇十

曾经我还是孩子时,不懂什么是分离,只懵懵懂懂的想长大。如今人以成熟,却懂了分离的伤感。曾经脸上单纯的笑容,如今以替换了伪装的面具。

时光逝去,我以无力。一纸誓言一笺泪,染指流年,谁的`寂寞沧桑了沧桑。烟花已冷,时光无法穿梭。有时候,多么渴望儿时的欢乐。当我一个人时,听着回忆里我们曾唱过的歌,当我一个人时,走在回忆里我们曾走过的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凄凉。时光化作一缕轻烟。带着遗憾,带着懊悔。从指尖掠过,却又抓不住,因为她早已随风远去

留下记忆,独唱残曲。一曲离愁一弦殇,蹉跎年华,谁的回睦渲染了离别。记忆空城,我独自观望,寂寞如歌,唱出谁的悲伤。还记得吗?夜晚围着蜡烛,互相谈笑、球场上的热血、打闹的场景、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流星划过时一起许愿、现在不过是梦罢了,童年已经褪色了。化作无色蝶与风而去

断弦无心连,残曲无心奏。记忆中你的背影模糊不清,这也许也是一种告别。

11.致,逝去的时光 篇十一

它就像一个在不断奔跑的选手,谁都比不过,我们只会远远的落下,无奈。

时间,带走了爸妈青春年华,送来了茁壮成长的我,不禁让他们有悲有喜。

岁月匆匆。回不到过去,童年逝去,是岁月的陪葬,而我们还在成长。

时间如梭,转眼十三年,转眼爸妈的两鬓有几丝白发,时间她毫不留情,剩下的只有被时光吞噬的人。

时光你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永远长不大,让我们长大,让父母老去,之后离我而去,你却还在没心没肺的跑着,跑着。

快乐的时候,我总希望你慢些,上课的时候,我总想要你快些,你啊你啊,却偏偏不如我愿。

12.逝去的时光 篇十二

小四的话还是这么残酷,这么真实,以至于我初读时竟久久缓不过神来,合上书慢慢琢磨,在我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哪一个角落留下来谁的芳香,哪一个角落又新增了谁的欢声笑语。

有时候,网络虽是对现实的一种安慰,却和现实一样残酷。依依姐和我都是误打误撞认识的。有一天我心情不好,随便加了个人准备发泄,没想到那边会是安慰。劝导的文字,一下子把我感动得找不到北了。晨晨也是个莽撞的孩子,我们早就加着,却从来没聊过,只是有一天他弄错了号,而错误地向我发出告白而认识的。

当然,他对那时他的莽撞打死也不肯承认,是个顽固的家伙。依依姐去日本我早知道了,其实因为没付出什么也就没特别在意,只是当他发出:“糯米,以后你再心情不好,没有我你可不能在乱骂人了”的时候心头一热。而晨晨今年高三,也没什么时间和我废话了,我一开始便知道是虚拟,而也自认为冷血,所以不哭不叫的默认。但若说一点儿也无关紧要,是骗人。而后的一些小朋友,也仅限于无聊时废话一下,那个角落,一直一直,是空给他们的,即使以后得一直空着。

现实中的自己,似乎就没有那份闲心去等谁了。叶子很好,我知道。但我也知道她很优秀,朋友是从来不缺的。而我在他的圈子里,是个旁观者,看她和他们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而我,终有一天是要不留痕迹的退出的。也许,连个记忆也没有。对于她们四个——我执意写“四”,我想了很久,却没有下手。一直相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我,不敢相信之间的来往只是一个习惯,几年下来养成的习惯而已。

“很爱很爱你们,你们每一个都无可取代。”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如此矫情的语句,一时间被自己感动,想好好对待每一个人,而不是无痛无痒的敷衍。“我爱你是我的事,与你无关。”网络上很盛行的句子。当然我也一样,结局,早就无关紧要了。即使,当一个旁观者,看你们闹,看你们笑,又有什么呢?好像忘了什么吧。陈,是忘了你吧!不是忘了,而是不晓得该如何提及,在那件事上,我亦不知所错了。过去这么久了,这么久了。这么多年的友谊,都变了。我都不知道我是该哭,还是该笑。真心的祝你幸福,我想,就用这样的语句结束吧。

13.致逝去的时光五年级作文 篇十三

转眼间,我即将成为六年级的学生了,不禁满心惆怅,前方的路不知何去何从,突然好怀念过去那不经意间流逝的时光,有过快乐和忧伤。

童年,那个天真烂漫的时代。当其他孩子在草坪上追逐打闹时,懵懵懂懂的我已经跟着妈妈开始牙牙学语,从此,我每天手不释卷,渐渐地学会了看拼音读物,当那咿咿呀呀的声音从我的嘴巴里发出的时候,我竟觉得语言是那么神奇无比,心中顿时燃起了求知欲。当读到高尔基的《童年》时,让我震惊于阿廖沙那个死寂的灰色年代;当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我学会了珍惜苦难。我贪婪地从拼音读物中认识名人,汲取知识,而这时,那些拼音读物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渴望早些去上学,心中不禁憧憬着学校里的生活。

在盼望中,我终于跨进了学校的大门,迈上了我的求学之路。因为我上学前读过的书籍比别人多,因此我成了班级“读书大王”,但我还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到了三年级,我感到学习有点乏味了,于是我在学习的路上开始漫无目的地走着。迷茫之时,看到了一本书—《我的.人生供你参考》,其中白岩松的七个启示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俞敏洪的“每天比别人努力一点”,那朴素的话语激励我脚踏实地学习,不断累积知识,而曹文轩则教会了我用眼睛凝视整个世界,让我懂得了只要细心观察生活,就能写好作文的秘诀,从这些名人身上,我想到了要给漫无目的的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超越对手。从此我开始发奋努力,可是光阴似箭,一转眼即将升入六年级了,时光无神无息地消逝让我措手不及,逝去的时光给我留下很多的遗憾。

上一篇:检讨书违规违纪范文下一篇:商标网上申请规范(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