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2024-11-12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精选8篇)

1.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篇一

一、单选(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

A.减免税 B.城市化

C.增加农产品价格 D.现代化

2.2003年中国的外汇国际储备大大高于一般国家,在世界上仅次于()居第二位。

A.美国 B.韩国 C.日本 D.印度

3.进口国采取的临时性的保障措施一般是()年。

A.2 B.4 C.8 D.12 4.中国加入WTO规则里面主要有()个漏洞。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目前()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A.中国

B.俄罗斯 C.韩国 D.印度

6.中国加入WTO规则的漏洞之一就是2008年之前就中国的()出口如果激增可以采取特别保障措施。

A.纺织品 B.彩电 C.手机 D.家具

7.中国对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从1990年的()上升到2003年的()。

A.32%;62% B.35%;62% C.32%;65% D.35%;65% 8.()是我们中外经济摩擦最根本的原因。

A.我国的贸易保护 B.中国威胁论 C.国内市场秩序混乱 D.其它国家的贸易保护

9.从()年之后中国是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10.导致中外经济摩擦愈演愈烈的内部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余孽 B.经济结构中的缺陷 C.中国出口的超支增长 D.国内市场秩序混乱

二、多选(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以下哪些项可以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A.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 C.计量标准

D.包装标签的标识规定

2.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国有企业有两个问题解决不了,分别是()。

A.垄断 B.公平竞争 C.政企分开 D.自负盈亏

3.解决经济摩擦的对策有()。

A.摒弃传统的“出口至上”战略 B.尽早完成市场经济改革 C.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D.加速经济规则和标准的国际化

4.2003-现在,中美的三大贸易争端表现在()。

A.手机 B.彩电 C.纺织品 D.家具

5.导致中外经济摩擦愈演愈烈的外部原因是()。

A.贸易保护主义的余孽 B.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C.中国出口的超支增长 D.全球经济发展失衡

三、判断(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C亚法规规定:对出口欧盟市场的打火机,凡是四欧元之下的必须要安装安全装置。

正确 错误

2.从贸易摩擦的对象来看,目前中国主要的摩擦对象是发达国家,但是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正确 错误

3.WTO规则、WTO/TBT协议规定,每个国家有自己制定自己标准的权利。

正确 错误

4.所谓的贸易条件就是指你出口能换到多少进口的商品。

正确

错误

5.从经济上讲,贸易保护的代价太大,往往都是得不偿失。

正确 错误

6.目前国际贸易政策的大趋势是贸易自由化,就是不断的要有保护贸易政策走向自由贸易政策。

正确 错误

7.别人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的时候通常采用所谓的第三国替代制度,就是用第三国的国内价格或者生产价格来替代中国的国内市场价。

正确 错误

8.我们的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彻底转变。

正确 错误

9.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能力搞技术研发,它的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是价格战。

正确 错误

10.一般来说就是在经济景气的时候的贸易保护的倾向是最厉害的。

正确 错误

2.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篇二

1加强客户与供应商管理, 减轻上下游环节对公司的挤压效应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应了企业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 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 将有效保证企业的周转资金和再生产能力。特别是经济危机时期, 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会有一定的传导效应, 一旦上游企业资金断链, 必然导致下游企业应收款的回收风险。

所以, 企业应加强对客户群的管理, 对重点行业 (客户) 跟踪分析, 根据其经营状况和资信情况, 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同时, 严格回收责任制, 制定考核指标, 将应收款的回收及时率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业绩指标。与此同时, 建立回收风险预警机制, 必要时, 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避免回收风险, 减少坏账损失。

同时, 企业应拓展支付的结算方式, 譬如使用票据结算、信用证等, 通过延期付款, 增加企业现金的使用效益。当然, 企业自身应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经济危机中共度难关。

企业还应合理安排生产经营, 增加采购与销售环节的匹配度, 加强计划性, 尽可能减少垫付资金的情况, 降低经营资金成本。总之, 市场化中机遇、挑战重重, 企业之间尤其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唇齿相依, 那些重视关联企业管理, 擅长经营的企业, 在任何生存环境中都将处于优势。

2采取稳健的财务策略, 内部挖潜, 降本增效

经济危机时期, 企业应提高对市场的灵敏度, 根据市场灵活安排生产经营。近年来, 国内铝工业产能急剧扩张, 生产过剩导致价格回落, 就是生产脱离市场的结果。经济危机时期市场委靡, 库存积压会导致资金长期占用, 产生的后果将会更为严重。企业应提高市场化程度, 建立为生产服务, 为营销服务, 为客户服务的大营销格局, 做好市场研究和预测。同时, 牢牢抓住原、辅材料价格趋势, 保持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应合理安排预算与支出, 注重“节流”。可以根据不同的产销量编制弹性预算, 并加强预算的过程管理和对经营的指导。通过大宗原材料集中招标采购等, 节约采购成本。通过压低库存、压缩管理费用和其他可控费用, 严控非生产性支出。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程序, 节省不必要的会议费、办公费开支, 紧缩行政后勤费用等等。不仅如此, 企业还应将集约发展的要求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 从系统整体最优的角度开展资产的全寿命成本管理。

除了生产以外, 企业在投资上也应持更审慎的态度, 要把握投资的重点和节奏, 实现规模适度, 结构优化, 项目优选, 强调投入产出, 促进有效投入。

3加强资金管理, 创新融资方式

“现金为王”, 经济危机时期尤其如此, 企业倒闭最直接的原因往往就是资金链的断裂。企业应注重对资金的管理, 实时掌握现金流状况。通过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 编制滚动资金预算等手段, 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的供需量及周期, 加强对现金流的管理和调控。

目前, 国内许多集团型企业都开展了资金集中管理, 在集团内部引入商业银行机制, 系统内自动调剂余缺, 大大提高了存量资金的利用效率, 降低了集团整体融资成本, 增强了集团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实践中, 这个办法帮助许多企业渡过了危机。

为提高资金保障度, 企业还应广泛拓展融资渠道。如采用商业票据、信用证等支付结算方式, 以及融资租赁或杠杆租赁租入大型固定资产等, 其实都是一种很好的直接融资手段。除此之外, 企业应加大与银行的战略合作, 获得更稳定更优惠的授信支持, 巩固资金的备付渠道。集团型企业还可以采取统一授信、融资统一管理的方式, 增强资金融通的能力。

目前国家鼓励发展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加上经济危机使得投资者对固定收益证券的需求增加, 有利于公司创新融资方式、丰富融资手段。企业如果能通过各种融资方式, 加大力度引进社保资金、邮政储蓄、信托计划等低成本资金, 将大大降低融资成本。当然, 企业合理融资, 还应注重资产与债务的时限配比, 考虑即期支付能力, 适当增加长期债务, 加大中期票据等债券的发行规模。

4坚持资产整合, 优化产业结构

许多企业存在业务交叉、布局不合理, 科研单位与业务版块无法有效结合的情况, 企业应提高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 坚持突出主业和专业化协作的原则, 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可以通过管理上移、缩股撤资等压缩管理层级, 以及通过资本化整合、集成化管理, 提高企业资产赢利能力, 保证资产优良, 运营高效。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资源消耗大, 加上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 使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成本上涨和地方利益诉求不断升级, 也加大了企业成本。尤其国内一些产业在核心技术上仍严重依赖外国, 引消吸成本高等等。所以, 企业应在资金上支持公司做强做大技术产业, 并尽快使科研成果、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 利用国家在科技和节能减排项目上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发展。

由美国开始向世界蔓延的这场经济危机, 也给中国一些企业带来了机遇。有实力的企业应抓住时机, 开展经济衰退期的海外并购, 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海外资源, 或增加市场份额。通过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囤积紧缺资源, 或收购、入股此类公司, 将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通过结构性并构, 还可以丰富企业的产业链, 增强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当然, 这都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管理和整合能力来整合现有的和收购后的资源, 获得最大的协同效应。

5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 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国际化、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国际汇率变动、利率变动等等都給企业经营带来很大风险, 这次的金融危机的连带效应也給了我们警示。企业应从系统安全的高度重新审视风险防控问题, 要下定决心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边缘地带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 进一步明确内控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 包括但不局限于投资风险, 资金安全, 抵押担保, 还款能力。

这次金融危机, 让我们看到了虚拟经济产生的泡沫和极度市场化带来的危害, 企业应强化对投资的风险管理, 制定一定的杠杆率, 建立科学和严格的止损机制。在坚持实盘交易为基础的原则上, 对套期保值外的期货产品和金融衍生品持更加慎重的态度。

企业还应严控对内外的担保和贷款, 为保证资金安全, 应压缩银行帐户数量, 禁止短贷长投。为做好风险管理, 企业应建立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譬如建立融资、担保专审会议制度, 譬如禁止集团外担保, 系统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不超过净资产规定比例, 有逾期历史的不予提供担保等等, 持续开展对风险的事前与事中管理、事后稽核与评价。

企业应坚持以实业为主的原则, 对不同产业的投资, 尤其对新兴产业和以前未涉足领域, 要加强前期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以及经济效益评价, 防止盲目投资。要逐步完善财务评价和对标体系, 实现对所属经营单位业绩的全面考核和科学评价。

当前形势下, 企业除了注重管理提升、价值创造, 加强风险防控, 还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努力获取外部资源, 用足用好税收政策, 发挥企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优势, 将国家在基础产业投资、固定资产购置以及科技开发、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用好, 依托有利政策支持发展;争取国家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安排上给予政策支持等等。

3.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篇三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发展趋势 应对措施

随着WTO自由化进程,传统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逐渐削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由于这些TBT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技术性高等特点,将对我国的对外贸带来长期影响,因而有必要对技术性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有所了解。

1、新贸易壁垒的发展类型以及与旧贸易壁垒的比较

区别传统贸易壁垒与新贸易壁垒的根本点在于,前者主要是从商品数量和价格上实行限制,更多地体现在商品和商业利益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大多是边境措施;而后者则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

2、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2.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数量快速增长、呈现出扩散效应,范围覆盖愈加广泛。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处于设置与超越不停顿较量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手段隐蔽,作用大。以美国为例,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众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多属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地位越来越高。

2.2、由对最终产品的检测为主

向对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监督转变。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正在经历由原来的以对最终产品的检查为主,向涵盖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的方向转变

2.3、从生产领域和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张

TBT的产生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逐渐扩张至服务贸易领域,从有形商品扩张到金融、信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在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中,贸易与环境、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等议题都将涉及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2.4、自愿性措施与强制性技术法规相结合,并逐渐向强制性法规为主的方向发展

早期的一些技术性贸易措施,如ISO9000、ISO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HACCP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是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的。但近年来,一些自愿性措施正在与强制性措施相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

2.5、发达国家成员仍是实施技术壁垒的主体,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

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3.1、各国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持续增加

近年来,有关国家(地区)以保护公平贸易为由,滥用WTO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限制进口我国相关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频发,我国连续多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次是发达国家在宏观领域施压的力度加大。

3.2、是贸易争端的解决方式向多边化倾斜

近年来,美国不仅借助中美经济战略伙伴磋商的平台,对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能源、劳工政策等发难,还率先就我国的半导体出口政策、汽车贸易政策、知识产权保护、补贴政策等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起诉。

3.3、是投资领域的贸易壁垒日益显现,政治化运作色彩浓重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有关企业的正常收并购活动横加指责、屡屡拒绝,还煽动舆论恶意攻击。

3.4、最后是贸易壁垒涉及的产品日趋高级化

随着我国出口规模扩大和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集中在钢铁、化工、机电、纺织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领域,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类贸易壁垒措施接踵而至并扩散到整个产业链。

4、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4.1、加强企业对新贸易壁垒的认知程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能自如地应对新贸易壁垒,中国企业首先要加深对其的认知度。要高度重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培养专门跟踪、研究本企业所需的应对国外技术性壁垒措施的专业人才。

4.2、尽快制定和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加快建立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国家标准体系。

由过去侧重制定和修订标准、增加标准数量向调整标准的组成方向转变,由侧重传统工业的标准化向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标准化方向转变。

4.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今后我国制定和修订的国家标准应尽量向国际标准贴近,提高国际通用标准的采标率,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更多的吸纳和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加快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开展产品认证、实验室认可和按ISO9000、ISO14000等标准进行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核注册。以国家标准的国际化,带动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安排生产,以使产品更符合进口国要求。

5、结束语

新型贸易壁垒影响着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但它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一个可以让我国各个产业改革创新提高自身的机会。只要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在面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的贸易壁垒时,一定能冲破障碍,化挑战为机遇,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世界公平贸易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钊.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辽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6期.

[2]吴艳.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研究[J].WTO经济导刊.2011年09期.

[3]李琳.菲律宾进口产品市场准入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0年10期.

[4]驰曼.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玩具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4.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篇四

摘要腐败在历史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腐败极大地扰乱了市场次序,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危害社会精神文明,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给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

关键词腐败 策略 反腐 监督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私人目的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非公共 非规范的运用。120 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当前的腐败问题是我们正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是否严重?

中国腐败问题,主要在于“滥用职权、铺张浪费,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在中国“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中,“中国腐败问题”被网友评为未来十年十大挑战之首;“人民网”调查显示,94.5%参与投票的网友认为“中国社会腐败问题很严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仅2006年的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9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 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有一组数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腐败现象愈演愈烈。从全国来看,1979年立案仅为703件,到了 1982年上升到2.5万件,1986年又上升到4.6万件,1989年升到5.9万件。到了90年代初,每年则以6位数激增,从1993年 至1997年的5年间,全国各级纪检机关共立案73万多件,结案67万多件,处分66.3万多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万余人,地厅 级干部1670余人,省部级领导78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案人数较以前大幅度增加,犯罪分子的职务级别越来越高。在国企中,贪污受贿也是各位老总落马的主因。在2010年揭发的62宗国企老总犯罪案例中,受贿、贪污罪共45例,占总数的72%,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平均人均受贿近人民币千万元。2003 年至2009年,各级人民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 渎职侵权案件24 万多件。

据悉,中国腐败程度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严重,但它还不至于到我们或可称之为“腐败危机”的地步。然而,我认为,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相当严重。

二.中国当前腐败问题的特点

美教授称中国腐败问题很特殊

《华尔街日报》记者前不久采访了魏德安,他谈到了中国腐败现象与别国的不同之处,并称对中国能解决腐败问题充满信心。

魏德安说,中国的情况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共产党不依赖私营行业的资金支持。中国腐败问题符合腐败的标准定义,即滥用公共权力以谋私利。由于存在巨额暴利,政府官员

在把国有资产控制权转给第三方时,有着强大的索贿动力,而买家也愿意从预期暴利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回扣返给政府官员。

直至2009年末,据统计国家省部级腐败官员以上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陈希同、陈良宇、成克杰三人;国家部委正部级干部6人;省、市、自治区正部级干部8人;正国家部委副部级干部22人;省、市、自治区副省级干部65人;高校1人解放军系统8人。由近年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腐败问题的特点主要有:

(一)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

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群体腐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部分人,另一种不一定有严密的组织和团伙,但由于主要领导人腐败变质,从而上行下效,形成群体腐败,(二)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

腐败犯罪大多是智能型犯罪,涉及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更加隐蔽。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例如:公款请客送礼等。

(三)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

当前,腐败存在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从解放初期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腐败犯罪者很少。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高层干部屡屡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

(四)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中国腐败问题的成因浅析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中国的官员往往权力过大且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以权代法。其次,监督体制不完善造成贪污腐败问题更加泛滥。错误的观念和中国社政企不分会也是造成贪污腐败问题一大原因。总体讲原因有下:

(一)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中国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并不健全,如反腐败机构之间分工不清晰,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其次,中国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

(二)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惩罚是对付违法犯罪与腐败行为最重要的手段。由于惩处的力度不够,增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意识,削弱了他们的自律意识。

(三)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心清则自正,无欲则自廉。”廉洁是从政之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通过学习、教育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

四.关于腐败问题的应对策略

当前的腐败问题,就好像把猫和鱼放在一起。只有在猫和鱼之间放上一道类似高压线、防火墙一样的东西,才能起到作用,那么这个高压线或者防火墙就是预防和监督体系。

(一)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有关制度,三是深化财政 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五是建立市场配置资源制度,同时,也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制度。

(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文化的传播。

(三)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

严格依法办案,提高执法水平要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加大查处案件的组织协调力度。

(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做到:1.加强党内监督。2.加强人大监督,完善人大监督政府的法律制度和程序。3.加强法律监督。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时严格依法办理,伸张法律正义,督促全体公民尊重和遵守法律。4.加强舆论监督。

总之,要使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 体制内监督与体制外监督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监督体系和网络,完善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浅析中国腐败问题一》

《浅析中国腐败问题二》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浅谈中国腐败问题》

博文《中国腐败问题解决》

《华尔街日报》

5.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政策 篇五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因此必须积极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因此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国际社会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国的国内与国际的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我们应该对我国所面临的形势与所应对的政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国内的形势与政策:.政治方面: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连续召开四次座谈会,分别就土地管理、工程建设、金融、司法等重点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和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经济方面, 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较快,具体表现在 商品住房价格持续攀升, 煤炭价格整体水平不低 煤电价格联动,粮食价格上涨,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等等,因此国家加大调控的力度,以确保这些产品价格的稳定,包括宏观调控政策逐步落实住房价格 推进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认真地进行研究煤炭价格整体水平不低煤电价格联动的原因;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方面: 在去年西部地区成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中东部地区的改革,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台湾问题:,陈水扁再次逆势而动,大肆鼓吹“台独”分裂主张,蛮横限制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蓄意毒化两岸关系气氛,破坏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并且竭力撕裂台湾社会,制造族群对立。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天灾人祸):就业问题:中国目前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动力供给量的迅猛增长正成为当前就业工作中的最大“心病”.预计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400万人.与迅猛增长的供给量相比,就业岗位的增加却显得“步履沉重”。因此高层对就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一整套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目标。

国际的形势与政策: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增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并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归根到底是两股力量相互角力所造成的后果——一方是中国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上的竞争对手们或单独或联合地对我国进行的包围,而与之对应的另一方则是中国为突破包围所做的努力。

目前,这两股力量的相互较量在中国的周边,即东亚大陆和亚太地区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对方暂时无法进一步压缩中国现有的战略空间,而中国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造成这种平衡的原因,用孙子的观点可以归结于“慎战”思想。中国周遍存在的挑战与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向:东南、西南和西北。

6.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篇六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的新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金灿荣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今年是多事之年,中东北非乱局和日本大地震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两件大事。

第一,中东北非乱局。

截至目前,中东北非乱局的发展演变呈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纯粹的社会**,没有动刀动枪。从突尼斯到埃及,再波及到巴林、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叙利亚、伊朗、约旦等几乎所有的中东及北非国家。第二阶段是利比亚内战。利比亚跟中东其他国家不一样,当**波及到利比亚以后,卡扎菲动用武力对反对派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而反抗也比较激烈,利比亚反对派把自己武装起来,夺取了好几个城市,那里形成了一种内战的局面,不是政府对平民,而是两个有组织的武装力量进行对抗。反对派虽然有武装,但都是散兵游勇,而且没有空军,打不过卡扎菲,西方想帮忙,主要是英国、法国特别积极,他们成功说服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国家联盟支持他们搞禁飞区,就是不让卡扎菲政府军的飞机飞起去轰炸反对派。3月17日,在阿盟、非盟的推动下,十票赞成,五票弃权,联合国通过了1973号决议,中国投的是弃权票。这个决议有一点问题,就是授权别的其他国家,用地面武装以外的其他手段,制止利比亚国内战争的扩大。两天以后,当地时间19日傍晚北京时间20日凌晨,法国、英国、美国三家联合发起了对利比亚的攻击。这样中东北非乱局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就是西方国家进行军事打击的阶段。

现在我们对这三个月以来中东北非乱局形成的原因做一点分析。

第一个原因是经济原因。过去20年,现代化进入到全球化阶段,而阿拉伯世界的表现并不好,特别是相对于中国所在的东亚各国,它们的表现就更差一些,这也为现在中东各国面临的很多困难埋下了伏笔。

一个月前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评论员、《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雷德曼写了一篇文章,企图把中东北非乱局的原因归到我们中国身上。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突尼斯总人口是1100万,和深圳差不多,但是地方比深圳大得多。原来在这1100万人当中,有80万人从事纺织业。但从2006年1月1日之后,突尼斯纺织企业就没有拿到一个海外订单,说被中国打垮了,只能靠国内老百姓穿衣服那一点需求,所以突尼斯的纺织工人由80万人一下减到现在的6万人,也就意味着增加了70多万人的失业,基本上是7%的失业率,这是非常可怕的。

托马斯.弗雷德曼还举了一个例子,说埃及有一个手工业是造灯笼,在埃及逢年过节都要挂灯笼,因此每年灯笼的需求量挺大,这些灯笼原来就是用尼罗河上的一种草制成的纸做的。托马斯·弗雷德曼去年7月份去埃及发现,几乎埃及开罗所有家庭放的灯笼都是中国浙江义乌造的,全部都是塑料的,里面点一个小灯泡,又好看、又安全、又便宜。这对我们中国是好事,可能对埃及当地的手工业是一个灾难。这些都只是美国人的一种说法,他们想把责任推给我们。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阿拉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也特别糟糕。整个中东北非国家的经济是高度依赖欧洲的,独立性很差。过去两年欧洲国家自顾不暇,所以对外经济依附性很强的埃及、突尼斯的经济状况就进一步恶化。

去年中东北非国家的粮食价格疯长,粮食价格涨了50%以上,通货膨胀率达到12%、13%。去年我国的CPI是3.2%,粮食价格涨了15%,去年全球粮价上涨29%。我国通过行政手段、财政手段把粮价控制得算是好的。

第二个原因是政治原因。这里面有三个要点。

其一,这些国家的政治都叫强人政治,都是有一个领袖特别强,且执政时间很长,还想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这跟世界潮流是格格不入的,世界潮流是财产要私有化,权力要公有化。这些国家在这方面做得不好的,老百姓越来越受不了。

其二,这些国家还是半封闭政治体系。如果一个政治体系是完全开放的,特别自由,老百姓一开始都可以骂政府,最后没什么好骂的,就开始相互骂,这样上百年骂下来,社会就习惯了,成了常态,就起不了大风浪。还有一种社会也非常稳定,就是完全封闭的政治体系。

其三,这些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有非常强大的宗教势力,在政府以外,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反对派。第三个原因是技术原因。

要是没有因特网这个事情闹不了这么大,因特网就改变了社会动员形式和社会管理形式。传统社会管理方法讲究信息控制,现代社会网络却可以把信息同时传达到最高领导的桌子上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宿舍。

因特网还有一个特点,比较容易夸大社会阴暗面,负面的新闻会传递得比较多,会化解政府和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因特网的互动性很强,由个人去选择信息,很难强行灌输。传播学告诉我们,人的天性是最爱让人感到恐惧的信息,越害怕越想看,让人恐惧的信息流传最快。人们还爱看令人愤怒的信息,一般好的信息是不会传播很广的,比如打开页面看到50条新闻摘要,“北京郊区夏粮又获丰收”这样的信息肯定很少有人去看,反而是“碘盐里面有毒”这类信息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这样就会夸大社会矛盾,导致集体愤怒加强。民众对政府的要求很高,政府做99件好事都是应该的,只要做了一件很糟糕的事就非下台不可。这些因特网时代的新情况对传统的统治构成了很大的挑战,中东北非国家还没有学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所以经济政治社会矛盾爆发以后,因特网就把这些矛盾夸大,进而形成社会运动。

中东北非乱局对我国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首先,我们先分析中东北非乱局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一是经济损失。602万人的利比亚里面有4万中国人,这次撤侨撤了12天,撤了35860人。我国与利比亚的合同金额大约有188亿美元,我国在利比亚的很多投资这次也会有所损失。二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中东乱局导致石油价格疯涨,现在又涨到了105美元每桶。石油价格一涨,所有产品的价格都涨,这样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增大。三是未来的石油安全、稳定的石油供给变得困难,这对我国保持持续快速稳定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其次,中东北非乱局对我国的有利因素。一是树立了我国更加良好的国家形象。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的应对是很好的,特别是那么短的时间撤出了35860人,这让世界各国包括一些西方大国都感到非常佩服。二是收获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中东北非发生变乱以后,或多或少会牵扯到美国的精力,使美国暂缓战略东移,这样就会减轻我国的战略压力,赢得重要的发展机遇。三是我国的政治意向获得扩展空间。第二,日本地震。

日本地震可以说是今年以来仅次于中东乱局的一个大事件。在人类有记载的地震史上,此次日本9.0级地震是第四大地震,排名前三的是9.5级的智利地震、9.2级的加州地震、9.1级的印尼地震。幸运的是,这次地震的震源在海里,所以地震主体灾难不大,主要是次生灾难比较严重,一个是海啸,再一个是核泄漏。

现在国际舆论一般的评价是这样,现在看起来日本老百姓应对灾难的素质不错,很有纪律,很平静,自我约束很好;但日本政府有问题,在抗震救灾方面不如中国,一开始他们对于自卫队出不出动很犹豫。

现在的关注点是核泄漏的影响,能不能把福岛一号核电站里出现的问题控制住。无论怎样,一定程度的核污染已经造成了,但主要是在核电站周边五六十公里的地方。目前还没有发现很严重地污染我们的环境,所以前几天的抢盐是比较奇怪的事情,这说明有商家在后面操作,把灾难当作一个赚钱的机会,这是需要警惕的新的社会现象。

总体来讲,日本经济损失不小,日本自己估计这一次直接损失是两千多亿美元,恢复需要五年。在日本重建中,中国在水泥、钢铁、装修材料等方面的出口应该会大量增加,可以解决更多的就业。此外,日本与周围几个跟它有领土争端的邻国的关系可能会得到一定时期的缓和。可以肯定地讲,日本危机过后,日本国民对中国的感情会好一些,这对未来一段时间,中日关系的稳定有好处。2010年国际形势的八个特点

第一,主要国家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的两极分化:通胀VS通缩,新兴国家VS西方国家。

去年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势头非常好,经济增长率非常高,像我国是10.3%,印度是8.7%,巴西是7%多,俄罗斯是6%多,其他像越南、印尼、土耳其、南非的发展速度也不错。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大概占世界的60%。由于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导致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像印度去年的通货膨胀达到了10%。与此同时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很慢,去年欧洲增长0.7%,美国是2%,日本是3%。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胀紧缩。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类问题,因为病不同,所以处方不同,像我国的政策叫收紧银根,提高银行的储备金率;美国在搞定量宽松,于是这些主要大国之间在经济政策上是不同的,导致各国之间经常在国际大会上就经济政策问题吵架。

第二,美国内部问题突出(经济、政治、社会、集体心理)与国际权威的下降:一超多强依旧,一超独霸不再。虽然世界上第一号强国美国的权威在下降,但在可见的将来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那个国家,世界的权力结构还是一超多强。原来他不用吼人家,使个眼色,人家就跟着他,现在他使几个眼色,人家也不跟他跑了,必须出手压人家才行,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现在美国内部问题比较多,总体来讲经济上是有问题的,主要是就业问题,老百姓感受不到经济增长。政治上两党非常地极端化,因为经济不好,两党相互推责任,吵架吵得很凶,两党合作很困难。社会上中下阶层火气比较大,社会矛盾也挺尖锐的。另外,集体心理也在微妙地变化,现在美国大概有69%的人,认为美国走在错误的轨道上,对这个国家的前途不看好。美国这个国家历来是非常自信的,在他们的记忆中一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但现在的美国第一次遇到这么一个情况,他们现在认为儿子这一代的生活不如父亲那一代,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第三,中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矛盾的焦点。近几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非常快,去年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外国人对这个GDP第二的关注度比我们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和中国的摩擦也在增加。

第四,欧洲、日本、俄罗斯都面临着内部改革开放的压力。一般来讲,国际关系学界认为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分别是美国、中国、欧洲、俄国和日本,这是1969年美国尼克松总统提出来的五大力量中心说,一直沿用到现在。首先,欧洲需要改革,主要方向是两个,一要减少福利开支,二要增加经济的竞争力。大家知道,欧洲的福利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从摇篮到坟墓国家都可以管起来。欧洲福利好,有一个前提,就是欧洲经济发达,物质基础雄厚,没钱搞什么福利呢?几十年福利搞下来,现在发现问题了,搞福利的钱没有了,福利制度的物质基础没有了,而物质基础没有的原因就是经济竞争力下降了,所以现在欧洲必须改革。但是减少福利、增加工作时间做起来却非常难,福利给了老百姓以后,是收不回来的,福利只能增不能减,一减百姓就会闹事。去年法国总统萨科齐试图把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2岁,结果引起全国性的长达一个月的大罢工。后来萨科齐坚持做下去了,现在还余波未平,百姓还在闹。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这些国家现在都有一个问题,叫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其实就是一个迹象,欧洲现在这一套生活方式难以维系了,必须改革。其次,现在日本的情况可能是最复杂的,是全方位的问题,日本以后的前途很迷茫。

日本政治上的问题是缺权威,外交上找不到方向。日本经济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严重老龄化,内需不足,高度依赖外需,经济非常脆弱。去年日本人口绝对意义上减少了12.9万人,绝对人口在萎缩,现存人口中,老龄化的比例是世界第一。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内在动力就很差,于是现在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形成了高度依赖。中国市场每年可以给日本GDP的增长贡献0.7%。去年日本经济增长3%算是不错的,其中四分之一的GDP增长是靠中国。二是日本财政很脆弱,日本看上去有钱,但是政府公共财政很糟糕,现在日本政府欠老百姓的钱是GDP的213%。当然日本老百姓很好,他们都是挺老实的,对政府很信赖,继续把钱借给政府。现在日本政府每个月的开支中20%是用来还钱的,这样就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来发展大的项目,以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肯定会出问题。

再次,俄罗斯的内部问题也比较多。乍一看这个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国民素质也不错,俄罗斯人口中拥有大学学位的比例要高于美国。虽然俄罗斯的技术是非常好的,航天、深海探测、军工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可是体制不行,没有竞争力,造的东西卖不动,又贵又耗电。现在俄罗斯没有电视业了,它曾经有过,但是它那个电视老爆炸,谁都不敢用。俄罗斯生产的冰箱买得起用不起,耗电量很大,而且噪音特别大。俄罗斯有人才、有资源,可是就是做不好东西,显然是体制不行。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俄罗斯受到的打击非常大,因为现在俄罗斯的经济越来越依靠石油出口,这一点非常像中东,所以美国心里瞧不起俄罗斯。现在俄罗斯的梅德韦杰夫总统和普京总理提出,俄罗斯要重新现代化,这个提法很好,就看落实得怎么样。

第五,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中等强国群体性崛起,凸显中国外交布局中忽视中等强国的问题。

一般来讲,在国际事务当中,国际媒体主要关注的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这种大国,不怎么提中等强国,但是去年有一批中等强国非常出风头,这里面比较突出就是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去年印度经济发展状况不错,所有的大国都在跟他拉关系,在去年这一年中安理会五大常任领事国的领导人全部访问了印度,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头一次出现的情况。巴西经济发展也不错,政治很稳定,国际评价也不错,巴西现在又拿到了2014世界杯和2016奥运会的举办权,在外交上也特别活跃。土耳其这个国家是曾经辉煌过的国家,去年土耳其的帝国野心好像又出来了,准备把原来的老帝国重新团结起来,开始向东看,这是个新动向。去年南非办了世界杯,总体来讲办得不错,在国际上表现非常活跃。此外,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也比较活跃,这就构成了中等强国的群体性崛起。

第六,人类进入了集团化时代,即Group时代,简称就是G时代。

现在大家看新闻经常能看到G20、G7、G4这样的词,为什么这一两年媒体报道“G”特别多?它的背景是这样,由于美国的地位有点下降,有些新兴国家包括中等强国在群体崛起,原来的国际格局在变化。但到底会如何目前还不清楚,于是几个国家之间能找到一点共同点,就赶紧搞一个集团,每个国家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朋友,形成对本国有利的国际格局。

第七,全球问题在恶化,但是解决问题的努力在减少。去年粮食问题很严重,全球粮价疯长,很多国家老百姓吃不起粮食。按照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调查,现在差不多有10亿人是吃不饱肚子的。其实以现在的技术,让每个人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因为价格不合理、运输分配等问题,竟然导致今天还有10亿人在生物学意义上饿肚子,这是非常悲哀的。此外还有气候变化导致了灾难频发,还有公共卫生安全、石油安全、恐怖主义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总之,去年全球问题都在恶化,但是主要的大国对这些问题都采取了“甩手”的态度。过去有些国家还在认真地管,去年这些国家都不管了,自家的事情都忙不过来,没精力再管了,于是各个国家就开始相互推卸责任。第八,传统的国际热点问题不进反退。

去年在伊朗核问题吵得很凶,朝鲜半岛事情很多,巴基斯坦、以色列问题实际上矛盾上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问题是上升的,还有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总之原来好多热点问题,在去年其实都有一种恶化,它的背景是什么?背景还都是世界老大不灵了,原来美国很厉害的时候,这些热点问题参与的小国家,都有点怕美国的,美国发一声火,他们就老实一点,往后退一点,去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美国管不过来了,在家里忙得要死,管不过来,不会管小国了。每个地方的小国胆子都很大。偶尔美国跑过来吼两声,管一下,人家不理他,这就是去年国际热点问题的情况。2010中国外交受到的挑战

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2010年我国的外交态势:一是政策没变,思想与原则、战略与策略、布局、方式等都很稳定;二是工作很多,包括首脑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世博外交、亚运外交;三是成绩不少,与欧洲、俄罗斯、拉美、非洲、中东的关系发展得都不错;四是问题很大,周边态势出现某些恶化的趋势。

下面我们看一看,去年我国外交具体面临哪些问题。

第一,中美关系恶化:双边与多边都出了问题。2010年一开年,美国国防部就宣布,向台湾出售63亿美元的军火;奥巴马会见**喇嘛;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批评中国政府管制新闻自由等事件表明去年中美关系非常不平静。另外,在争议问题上,美国基本上都是站在与我们争议方的那一边,比如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站在日本一边;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站在越南一边;开国际经济会议,人民币汇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都是美国提出来的。

总体来讲,中美两国关系由前年的晴天转成了去年的阴天,而且是双边、多边,各个方向都出现问题。

第二,周边态势恶化,黄海、中海、南海这三海同时出事儿。新中国成立以来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以前都是分头来的,去年一下同时出事儿。韩国、美国借着朝鲜半岛的事情,在黄海进行大规模军演,对我国形成威慑;东海方面,日本突然在钓鱼岛上开始闹事儿;另外南海方面的问题也很大,主要是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在跟我们闹,美国明确地支持他们,还到处散布谣言,说中国要把整个南海都划归中国。从地图上看,我们在南沙群岛那里画了九段虚线,我们只是说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不是整个南海,但是现在美国就故意把这两个概念混到一块。

现在最新的情况是,越南、印尼、菲律宾这些国家正准备拉上韩国、日本跟中国谈海岛争端,就把这个问题国际化,对此我国是不愿意的,我们希望跟他们一对一的谈。就在这时,美国表示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越南,搞得我们有点被动。

第三,国际舆论对我国又有进一步地批评,认为中国跟过去相比变得傲慢、强硬了。

第四,国际贸易争端更突出。主要的焦点是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准入、WTO反倾销、对中国对外投资的抵制等。

去年,人民币汇率问题那是逢会必谈,一有国际会议很多人都批评人民币汇率,而且现在不是美国一家谈,发展中国家也都在谈。国际货币基金认为人民币实际的购买力应该是3.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而不是现在的6.5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于是几乎每一个国家都说中国操纵货币,故意压低币值,使得中国货在国际上价廉物美,卖得很好,把不仅抢了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把越南、印尼、印度的市场也都给抢了。现在人民币汇率问题搞得我们有点头疼,所有后发国家都有这样一个阶段,把币值压低一点,占领海外市场。现在就国内经济条件而言,还不到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时候,但国外的要求已经来了,这就势必产生摩擦。第五,俄罗斯动向不明:向西看,往东走?

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很好,有利于我国北方的稳定,但万一哪天俄罗斯跟我们关系不好了,回到从前,那我国整个北方七千公里的边界都将是不平静的,所以俄罗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去年俄国有一个内在的动向,给我们带来一点隐忧。俄国决心再现代化,它决心靠谁呢?靠西方。在去年7月12日俄罗斯一年一度的外交使节会议上,俄罗斯表示未来10年俄罗斯外交的第一方向是跟西方搞好关系。这个值得我们关注,俄罗斯真的投向西方,对我们挺不利的。但是,现在西方很傲慢,他们瞧不起俄罗斯,俄罗斯想跟西方好,西方不跟俄罗斯好,这就给我们创造了机会。但俄罗斯内心还是很崇拜欧洲的,而且俄罗斯一直认为它的起点是欧洲,归宿也是欧洲。俄罗斯跟中国好,不少人认为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其内在是渴望跟西方好的。当然,我们是希望与俄罗斯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中国外交面临诸多挑战的原因

为什么去年我国外交会遇到这么一些麻烦?我们分析一下,原因有三种:客观的、中国的、美国的。

第一,客观原因是最主要的,即大国成长的烦恼。现在中国出口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另外中国GDP增长太快,一下跃居世界第二,这时外界对中国的心态就变得非常复杂。我归纳一下,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迅速崛起有三种反应。

第一种,持积极态度的主要是在世界上比较受欺负的穷国家,非洲、中东、拉美国家希望中国崛起,这些国家数量挺多,只不过他们没有话语权。他们经常受美国的欺负,希望中国强大起来与美国抗衡,他们可以从中获益,因此他们希望中国崛起更多地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第二种,对中国崛起持暧昧态度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现在对我国的态度是很暧昧、很矛盾的。俄罗斯一方面认为中国崛起以后,西方对它施加的压力就少了,而且俄罗斯还可以打打中国牌。但另一个方面,俄罗斯看到中国崛起也有些不痛快,毕竟几十年前中国是很崇拜苏联老大哥的,而现在中国的发展却远远好于俄罗斯。

第三种,对中国崛起持消极态度的国家,具体又可以分成三个集团。一是现在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集团,比如美国、欧洲、日本,随着中国的崛起,他们的权威、利益受到了影响,所以他们抵制中国崛起。二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害怕中国崛起,对中国崛起都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总体来讲是负面多于正面的心理。原因很简单,历史上这些周边国家中有一些是我国的附属国,他们害怕变成中国的附属国。三是嫉妒我国的其他新兴大国,都有一点这样的心理。这三类国家凑到一块,找不同的理由,从不同的角度,隐隐约约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防止中国崛起统一阵线,这就导致去年我国在外交上很被动。

第二,中国的原因。

反思自己身上的原因,我们发现我国对外界反应估计不足;内部协调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外交的地位在下降;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加深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联和相互了解,网民在互联网上那是想骂谁骂谁,中国的网民又多,这些公共舆论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使得很多国家认为中国人变得有脾气了,傲慢了。第三,美国的原因。

美国“回归亚洲”给中国外交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美国回归的原因主要是战略重点转移的需要、与中国竞争的需要以及周边国家的邀请。

美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它的权威在下降,但实力还是强的。去年美国很明确地把它的全球战略重点放到了东亚,美国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到中国周边来。因为亚洲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美国不能失去亚洲。美国认为中国发展太快,过去十年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扩展得很快,如果美国再不回来,地盘就被中国抢走了。去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老先生拖着87岁的老弱病躯两次跑到美国国会去讲演,大致意思是说中国发展很快,力量很大,如果再给中国十年的时间,那么除中国以外的所有亚洲国家绑到一起也打不赢中国。2011年国际形势的动向

第一,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势头也不错,“金砖国家”扩容。

今年中国的经济势头还是不错,跟中国在一个阵营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态势也不错。在此基础上,“金砖国家”要扩容,但也有几个别的国家有意见,比如墨西哥想加入,巴西立马就说拉美由我们巴西代表就可以了。新兴国家要加强内部团结,这样才能把增长的经济力量变成政治上的发言权。

第二,发达国家出现分化,现在欧盟国家还是很困难,日本受此次大地震的影响情况也要差一点,美俄的情况会相对好一点。这四大力量无论经济好还是不好,今年跟中国贸易摩擦都不会少。

第三,朝核、伊核问题可能会比较突出。第四,在法国G20会议和南非德班气候会议上,全球治理问题出现新特点:发达国家立场退后,新兴国家声音加大。第五,反恐形势处于僵持状态。第六,中东危机与其他新问题。

这些形势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外交会有什么动向呢?

第一,稳住中美关系。一直以来我国外交上遇到麻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美关系不好。所以今年外交第一件大事是胡主席访美,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中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防止朝鲜半岛出事儿。朝鲜半岛一出事儿我们的东北发展就受影响了。现在朝鲜半岛出事儿的机率比以前大,因为此前主要是朝鲜在闹事,网民有一个总结,即谁欺负朝鲜,朝鲜就欺负韩国。但去年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被打急了,所以现在半岛就危险了,原来光是北方闹事,现在南方也跟着一起闹。我国的发展需要周边国家稳定,所以我们希望朝鲜半岛不要再闹事。

7.当前农机化发展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篇七

1 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十几年来, 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这一切都依赖于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可以说, 农机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提升的主要动力。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机化发展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 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 制约了农机化的快速高效发展。总结起来, 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农机服务组织机构较少

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讲, 农业生产机械是一个新事物, 而这个新事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是农民自己无法解决的, 这就需要有一些相应的农机服务组织机构来帮助农民解决农机问题, 保证农机的顺利应用与推广。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实现较好的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有关农机服务的组织机构非常少, 包括在农机的销售、维修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完全做到高效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1.2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现如今我国的农村大多数地区在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时, 所使用的自动化大中型机械非常少, 大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小型机械来辅助传统农业生产, 并且机械的主机和其相关的配套机具并不协调, 很多机具的只具备单一的功能, 很难充分发挥机械的生产优越性。农业机械装备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农机的工作范围, 不利于全面实现农机化发展。

1.3 土地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自我国采取责任田的家庭承包制之后, 土地的经营就较为分散。而分散的土地经营现状极大的制约了大型机械的使用范围, 即机械的大面积作业很难开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大型机械的应用范围有限, 其研发与应用自然也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使得发展迟缓。

1.4 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不健全

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 建立起健全的农机化信息网络体系能够极大的解决农村消息封闭、滞后以及分散等问题, 促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机械能够快速得到宣传推广。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农机化信息网络体系,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相关部门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再加上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不全面等因素而造成的。

1.5 农机市场产品质量较差, 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由于关于农机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因而一些商家钻法律政策的空子, 在农机市场上以次充好, 销售一些科技含量较低, 机械性能质量较差的农机产品, 而农民一般都有贪图便宜的心理, 且并无维权意识, 因而在购买了低质量农机产品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就会对农机失去信心。而农村中对农机有全面了解的专业技术人才则严重缺乏, 这也是影响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

2.1 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建设

农机服务应有纵向领域向横向联合发展, 逐步走运作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组织、经营组织, 由简单的农田作业向农副产品加工、农田基本建设、跨区机收等项目上发展。上级农机系统应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有关农机维修网点的可操作性实施细则和相应的扶持政策, 逐步使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2.2 加大农机化的投入,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继续坚持多元化投入的运营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建立健全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导向, 以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 以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继续争取县、乡级财政部门安排农机化专项补助资金, 制订购机扶持政策调动基层对农机化投入的积极性, 特别要大力扶持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大的不同类型的农机化发展典型, 带动农机化快速发展。

2.3 适应需求, 加强推广工作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生产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 我们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机具, 稳定和加强推广体系建设, 建立推广示范制度。对新型、适用、经济的农机具技术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对农机产品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进行考核;选择适宜的机具、地点进行示范;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热爱本职工作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 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农机推广工作健康、良性、有序地发展。

2.4 加强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网络的建设要以市场和农户为中心, 以县市信息网络为服务平台, 及时将国内外的新机具、新技术、区域内的农机作业需求信息介绍给广大农民, 实现当地跨区资源作业项目信息的共享, 提高作业的效率。

2.5 加强农机化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科技创新

现有的农机从业人员, 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 人员年龄偏大以及资金上存在的不足, 致使许多先进的农机新技术和适用的机械不能及时投入到生产当中。要争取在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械化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应利用农机技术人才优势, 建立农机具生产、销售、培训、维修保养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进而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机化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并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辐射引导作用。试验示范是农机化发展的前奏曲, 也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能使农机推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有的蔬菜果园基地、茶叶基地、药材基地、制种基地等各产业基地中至少选择一个有规模、有影响的基地作为农机配套示范点来进行重点扶持、建设, 充分发挥基地辐射引导作用, 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逐步扩大到大面积地推广成熟的技术和机具。帮助和引导农民选择成熟的农业技术装备。通过示范, 让农民感受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带来的优势, 让他们放心地买, 大胆地用。

结束语

总之, 农机化发展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也是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下时代的必然发展产物。而针对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做好农机服务工作, 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摘要: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这也标志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是增大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但从目前我国的农村机械化发展现状来看, 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这些问题给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现通过分析当前农机化的发展问题, 来探讨加强农机化建设, 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对策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机械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何怀平.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 2006 (2) .[1]何怀平.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 2006 (2) .

8.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篇八

【关键词】REACH法规 技术性贸易壁垒 解决措施

我国早就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代表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全方位展开,这一方面使宝贵的机遇,又是非常重大的一种挑战。我国近年来差不多有60%的出口企业在国外技术性壁垒方面受挫,对我国出口总额影响比例差不多达到了25%。文章首先分析了贸易技术壁垒,根据全球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表现形式、种类、范围、特点与发展方向等,结合我国出口企业利益由于在技术贸易壁垒方面遭遇的损失与表现形式、原因等认真展开分析,提出在对技术贸易壁垒攻克方面依然有诸多问题存在,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我国出口贸易所受技术贸易壁垒现状

表1 中国出口贸易受技术贸易壁垒影响的直接损失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徐元.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的损失,2012年。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近几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遭遇到了高贸易壁垒引起了巨大的损失。表中数据很直接的反应了中国目前在国际贸易中遭受到的各发达国家高标准的技术贸易壁垒,由于缺乏有效的办法克服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也从侧面显现出了中国在现下国际经济形势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举步维艰的局面。

我国的几个主要出口领域:医保、轻工业、纺织、机电、化工和食品、农产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

外国对华商品出口贸易壁垒的严格化,使得中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上,要求十分严格。虽说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但是与国外严格的技术服务标准看来,还是偏低,加上与贸易国利益等方面的冲突,也是的我国医保、纺织、机电、化工行业的受损程度也是呈上升趋势。以上数据都表明了一个问题,我国在国际出口贸易中还是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相关出口产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二、我国屡遭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

(一)外国想减缓我国贸易发展速度

国家统计局曾经给出了这样的数据,结合具体数据可知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名一直在向前进步。我国贸易发展迅猛势必会造成别的国家的抵制与不满。发达国家从密度与力度上加强对我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大力限制,以保护地国内市场。

(二)国外的自我贸易保护,限制我国出口

近几年,虽说各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世界经济总体还是相对不景气,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上升空间缩小,经济增长乏力。从而使得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蔓延。由于各国的国家发展状况和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同,对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也称《TBT协议》)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并且由于各国贸易保护的影响,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各国限制贸易的主要手段。

(三)发达国家对技术的高标准、严要求

欧盟、美國、日本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到了现在,我国同这三个国家的贸易额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但是,这三大贸易伙伴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欧盟国家、美国、日本都是属于经济发展十分快速的发达国家,所以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很高,这些高标准的技术贸易壁垒有被WTO所接受。根据《中国出口技术性贸易年度报告(2012)》,技术性对我国企业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排在前三的是欧盟、美国、日本。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出口企业应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的出口产品在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综合竞争力,许多出口产品靠的是降低价格来形成价格优势来占领市场。但是企业如果只是考虑经济效益而破坏了环境和社会效益,不仅会遭遇到更过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且在国内市场也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企业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有力武器。当然,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政府的引导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约束。

(二)对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发挥

行业协会由大量的企业会员构成,这些企业对行业特点非常了解,和政府之间联系密切,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过程中,能够对大量必要但是政府与企业无法直接承担的事务承担,起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非常关键。在对外事务中,美国的行业协会显现出了非常突出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当积极借鉴。《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作为欧盟改革蓝图,在2001年的获得公布后,美国商会依自身在欧盟的分部,发挥世界范围内的分支机构的作用,在欧盟内外围绕REACH草案举办了十多场评论会与对话会,对欧盟委员会参会、很多国家的代表进行邀请。这个商会的主要负责人说,商会负责会议筹备、会以起草以及美方官员的发言稿,美方政府派遣人员到世界各国负责会议主持,对行业的游说工作提供大力支持。虽然难以制止REACH法规的制定与出台,但对它的制定过程进行干涉,对法规内容予以影响,成效特别显著,对新法实施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的作用。

(三)对预警机制加强建立与健全,达到防患未然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鲜明的多变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单个企业要想对技术壁垒实现全面掌握并出台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很高的难度,政府部门应当专门建设成立TBT信息中心,对国内外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法规标准能够及时传递,出台专项的措施应对我国出口影响比较显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将这些应对措施向先关企业传递。

技术贸易壁垒主要以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技术标准为基本内容,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对贸易利益调整的主要手段。受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每个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采取的形式存在差异,对国际贸易带来了实质性的约束,并对各国与地区之间贸易与投资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影响与限制。这就导致贸易冲突频繁发生。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正攀岩这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与一般的贸易措施比较,其作用与影响要显著很多,技术贸易壁垒好比是“双刃剑”,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带来负面效应,所以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我国更要不断地为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敬水.《技术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J].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年1月.

[2]杭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2期:34—40.

[3]刘晔.《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经贸论坛》,2010年,第一期:1—7.

上一篇:幼儿童话小故事文字版下一篇:初一英语第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