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设计意图

2024-08-08

古诗教学设计意图(共11篇)

1.古诗教学设计意图 篇一

关于《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意图与思考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关键在于我们面对一篇教材能做到深刻、准确、全面地解析。在此基础上,从学生实际需求来考虑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确定后,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有效的教学问题。简单概括之,就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陈述我们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认识。

作者陈忠实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他血管里流淌着西北汉子刚毅的血液。也只有这种不轻易屈服命运的顽强人格,才表达出这般刚性的文字——《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散文以凝练、厚重的文字,大胆的猜测与想象,将一株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粗壮的柳树呈现在人们眼前。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它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当我们走进它、读懂它,你就会对它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产生敬畏。这棵神奇的柳树,傲然挺立在青海高原上,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特的风景,它似乎在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逆境,我们不可或缺的是生活的毅力与韧劲。从本文表达上看,文章既有词句华丽流畅、气势磅礴的工笔细描式的实写,又有天马行空、大刀阔斧式的想象,还有厚重蓬勃的直抒胸臆。这样的文章,在我们成人读来激情澎湃,思绪万千,但在教学中实施起来,却往往觉得那是一份不能承受之重。

二、目标的设定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文章对柳树的工笔式描画,用苍凉、恶劣的高原环境衬托,以及用家乡灞河的柳树进行对比,意在突显柳树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语言文字的理解、赏析,感悟出文章的主旨,同时在感悟的基础上朗读,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这是高年段语文教学的年段目标,也是这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其次,基于文章表达特点,我们在这课时中,引导学生理解青海高原的苍凉,然后用对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青海高原的环境描写对柳树所起的衬托作用。

三、教学设计的意图与思考

1、整体设计构思

教学设计的源头是教材内容、文章表达方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这篇散文以青海高原苍凉、恶劣的环境衬托、对柳树工笔式的写实、天马行空的猜想与想象以及用家乡灞河柳树的对比,来凸显柳树生命力的强大和精神的顽强。基于这一表达特点,我们设计了三个组块作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1、文章对柳树工笔式的写实部分;

2、青海高原的环境描写部分;

3、作者天马行空的猜想与想象部分。这个三个部分也就是散文的“形”。根据散文神聚的特征,我们设计了用“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一株令我望而敬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一灵魂的句子把三个组块串联起来,设计了由“柳树的外形——青海高原的环境——作者的猜想与想象”这样一条教学主线。

2、细节的处理

这篇散文语言凝练、厚重。部分看似很普通的词语却极显张力。例如作者对柳树树干、树枝、树叶的颜色描写中用了“生铁铁锭的色泽、锻铸”这样的词语。之所以用这样词语来描写柳树的颜色,实际上是作者对柳树的刚毅、生命力强大的肯定与赞颂。因此,我们设计了用替换词语进行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对柳叶颜色的描写,以求得学生的意会。当然设计中,我们对环节的过渡,句子的理解,朗读等细节方面也做了精心的设计。

3、教学方式的选择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采取了把学生引领到学习内容的组块上去,然后用富有驱动力的话题,激发学生去自读、理解、感悟,再通过朗读外化自己的理解。在第一、第二两个组块中,我们主要引导学生自读——想象——感悟——朗读;然后通过一二两个组块的对比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三组块中,我们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设计学生提炼、归纳语言文字的训练。例如:要求学生默读六七自然段,说说这株柳树在生长过程经历哪些艰难困苦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另外在多媒体运用方面力求简单实用,主要把呈现一些青海高原的图片,让学生对青海高原苍凉、恶劣的环境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总之,既有整体的把握,又有细节的精彩;既有内容的理解,又有文字的训练;既简约,又富有实效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此我们由衷地希望各位专家评委和老师们指出我们的不足。谢谢!六年级组

2.古诗教学设计意图 篇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理解负数的意义。

2.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能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 感受符号的简洁及使用负数的优越性。

4.结合负数的历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 引入新课

1.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 教师叙述三个实例。

(1) 公交车开到好又多站时上车6人, 开到街心公园站时下车6人。

(2) 我们学校三年级本学期转入12人, 四年级转出10人。

(3) 张阿姨买股票, 二月份赚了8000元, 三月份亏了3000元。

(2) 学生尝试。

把实例中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关键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懂你要表达的意思。

(3) 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们不同的表示方法, 引出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并感受其优越性。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中引入正、负数, 初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深刻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方便、科学。

二、引导探求, 体验新知

1. 认识正、负数。

师: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上车6人, 添上“-”表示下车6人。 (板书:+6, -6)

师: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 (板书:负数) 读作负六。

“-”,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 叫“负号”。“+”是正号。

师:像“+6”是一个正数, 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 也可以省略不写。 (板书:6) 其实, 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1) 读一读:表格中其余4个数。

(2) 试一试:小组讨论, 先列举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并用正、负数表示。

然后指名汇报, 师生评判。

2. 联系实际, 加深认识。

师:生活中大家在什么地方还见过正数与负数,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

(1) 先独立思考, 再进行同桌交流。

(2) 然后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把正、负数的读写法融合在意义的教学中, 并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体会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认识分界点“0”。

(1) 看一看, 读一读。

北京:-5℃~3℃, 哈尔滨:-10℃~2℃。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 请把负数读出来。

(2) 圈一圈, 说一说。课件出示:放大的温度计。

师:你能在温度计上圈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请大家拿出画有温度计的学习卡, 在它上面圈一圈, 再指名放在投影上展示。

(3) 观察:刚才在温度计上圈温度时, 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放大的温度计进行横放)

强调:以0℃为分界点, 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 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 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4) 小结:“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 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设计意图:借助温度计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而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结合具体事例突破难点。

三、巩固应用, 强化新知

1. 练习一第1题。

2. 表示温度。 (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 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 记作_____________℃。

3. 表示海拔高度。 (“做一做”第2题)

通常, 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 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4. (出示电梯按钮图) 小红家在五楼, 储藏室在地下一楼。

如果她要回家, 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5. 存折上+5000元表示存入5000元, 那么-3000元则表示___________。

6. 以小华的身高为标准, 小明比小华高3 cm, 记作+3 cm, 小强身高记作-2 cm表示__________。

设计意图:巩固正、负数的读写法, 正、负数表示的意义, 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四、了解负数的历史

师:其实, 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 早在2000多年前,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 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 分别叫作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 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 到了十三世纪, 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 直到20世纪初, 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五、课堂总结, 整理延伸

师: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负数, 其实负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3.“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 篇三

[关键词]植树问题 间隔 一一对应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75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现实问题到数学建模,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植树问题中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未完成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感知间隔,明确课题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片(课件展示)。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住在哪个环境里?(学生交流汇报)近年来,沙尘暴、雾霾天气增多,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请多多植树。(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清晰、直观地感受到人类需要的是山清水秀的环境。这不仅是环保教育,更是让生知晓植树的必要性,从而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叫“间隔”(板书:间隔。提醒学生完整表述:5个手指有4个间隔,也可以说4个间隔在5个手指之间)

师:不仅手指间有间隔,生活中的“间隔”也随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生汇报)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间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来到人民大会堂了,真想拍几张照片,请听拍照声“咔嚓、咔嚓”,原来声音与声音之间也有——间隔。

师:数学中我们把与间隔有关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间隔”是植树问题中出现的一个词。在生活中找间隔,从身边的事物去感知间隔,更能让学生容易接受。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可以训练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间隔的含义。】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学校刚搬到新校区,准备在教学楼后面的小路上再种一些树。同学们愿意帮学校设计一下吗?(多媒体展示)在一条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可用线段图表示)

2.明确植树要求。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个植树要求和问题?(学生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追问):小路一边、两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各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手中20厘米(当成20米)的直尺进行思考。

师:练习纸上有一条20厘米的线段表示20米长的路,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在线段图上“植树”。植好树后请完成下面的填空题。(设计要求:在一条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强调两端都栽。)

师:请回答,有( )个间隔,栽了( )棵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3.请学生展示设计方案。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树,这就是线段图,画线段图能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数量关系,这是一种数学上常用的好方法。

4.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板书。(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师:这个“+1”是怎么来的呢?(课件演示)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多的一棵树在哪呢?(起点处也要栽)在两端都栽的条件下,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树少1。

5.利用这个规律,请学生快速根据间隔数棵数。(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但是以往学生会做却不理解为何要多加1,但利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直尺上的刻度与间隔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植树问题的关键。】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如果这条小路再长一点,你一定也知道需要栽多少棵树,对吗?

1.教学“例1”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生1:100÷5=20(个),20+1=21(棵)。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100÷5=20求出的是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有20个间隔,因为两端都种,棵树比间隔数多1,所以用20+1=21棵。

师:如果我告诉你公路一侧种了多少棵树,你知道有多少个间隔吗?你能求出这些间隔合在一起的长度吗?我们来挑战一下吧!

2.课本118页“做一做”

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生2:36-1=35(个),6×35=210(米)。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36-1=35”是求出的间隔数,有35个间隔,每隔6米种一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就用“6×35=210(米)”。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的铺垫,本环节的教学水到渠成。】

四、学以致用,巩固深化

师:数学中把与间隔有关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现象与刚才的植树问题类似,你们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吗?

师: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5时敲响5下,这5声之间有——4个间隔,4个间隔8秒钟敲完,每个间隔用了多长时间?12时敲了12下,到底几个间隔,共需要多长时间?)

间隔数:5-1=4(个);

一个间隔多少秒:8÷4=2(秒);

间隔数:12-1=11(个);

需要多长时间:2×11=22(秒)。

师:你们真是一个智慧的群体啊!

【设计意图:把植树问题进行扩展,在生活中找到植树问题的原型,这样把知识系统化,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道植树问题中的“树”可以代替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找到数学中的植树问题与生活中的植树问题的联系。】

五、总结收获

师:请同学们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回忆,刚才我们遇到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办法发现规律的?当我们遇到一个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时,怎么办?

生:通过画线段图来探索规律、总结方法,再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结合课本对当堂课的知识和收获做一个回顾,这就是学生整理知识思路、内化知识的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四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张影

评析:姚文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115页“找规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课教学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明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装修的可漂亮了,他想请大家一起到他家参观一下,大家愿意去吗?(课件出示客厅全景图)

客厅中的哪些物品是按规律排列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窗帘、沙发套、彩灯等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很漂亮。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并为新课做准备。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我们接着到他家的厨房再看一看,出示墙面和地面图。

这是他家的墙面和地面铺的瓷砖,仔细的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汇报:

(1).墙面每一行都有四种图形,分别是圆形、菱形、五角星、三角形。只是位置不一样。教师引导观察。

(2).每一列也是四种图形,位置不同。(3).斜着看图形都一样的。(课件适时的闪动)那么他们的排列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出示第一行,它是怎样变成第二行的呢?拿出你们手中的图片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汇报:到前边演示

把第一个图形(圆形)放到最后,其他的图形都往前动一位,就变成了第二行。课件演示。

那么又是怎样变成第三行第四行的?自己动手摆一摆。第一行壁砖,圆形图案排在最前面第二行壁砖,在第一行排第一的圆形图案排到最后去了第三行壁砖,在第二行排第一的菱形图案排到最后去了第四行壁砖,在第三行排第一的三角形图案排到最后第一行壁砖:第二行壁砖:第三行壁砖:第四行壁砖:汇报。

总结: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排列,就是一种循环排列。做动作表示循环。生活中这种排列组成的图形很美观。

横着看有这样的规律,那么竖着看呢? 引导观察。汇报。

如果我们继续横着竖着这样排列会是怎样的图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小组分工合作,在格子图上把空缺的格子摆满。

展示,这样的墙面多漂亮呀!

2.墙面装饰好了,再看一看他家的地面,出示地面的图片。这样铺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与同桌交流。)

汇报。

3.师小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找到规律。【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闯关游戏,巩固规律。

你们会找这样的规律了吗?老师这里有三道闯关题,想不想来闯关?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到了明明家,他端出了水果热情的招待了我们,猜猜下面几个盘子里是什么水果?(出示水果图课件)

仔细观察前二组水果的排列规律,你知道后面的分别是哪一种水果吗?

2、第二关:漂亮的花边。

祝贺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老师送给你们一些漂亮的花。(边摆边说),这是第一组花,这是第二组,我们可以像明明这样从上往下摆,也可以这样横着一组一组地摆,做成漂亮的花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三组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第四组应该怎样摆呢? 如果再摆一组怎样摆?你有什么发现?

3、第三关:画一画。(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明明家按规律设计了厨房的地砖和墙面房间,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幅图案?这是一张正方形纸,请同学用手中的学具,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

一起来欣赏几幅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师生小结,升华规律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你们精彩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这节课我们又找到了新的规律,看!应用规律设计的图案多整齐、多漂亮啊!

【整体设计意图】《找规律》是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联想推理等活动,发现一组中几行图形的变化规律:每行都是第一个图形移动最后,其他图形都依次向前移一个位置变成下一行;按以上的规律一直排列,会出现几行一组循环排列的现象。教学中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评析】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味”的同时,更多关注数学的本质,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以复习已有知识引入课题,促进知识整理沟通,减小新知难度。关注“数学味”本质上是对数学传统的传承,是通过数学的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善与重组,以实现对学习基础结构的顺应。本节课以生活情境图导入,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复习,为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做了心理上的准备。

2、使用课件演示,直观形象,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还集中学生的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些图片的变化规律,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突出了重点,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还是练习设计,均来自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5.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意图 篇五

创设情境:

1.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2.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3.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4.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5.展示图片和动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运用数学无时不有。

6.新课程下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7.辅以相应的音乐,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高雅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美。8.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9.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10.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

11.把直观形象的模型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几何体由直观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12.让学生动手、动脑经历实际操作,认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空间思维。13.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合作交流学习:

14.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1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16.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的必要性,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17.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后面的学习极有帮助。18.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19.学生开展合作探究,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20.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1.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2.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23.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有机会分享同学的想法,培养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练习巩固:

24.及时练习巩固,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25.落实新知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26.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27.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关于评价:

28.进行自我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关于小结:

29.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关于手段:

6.设计意图及反思 篇六

一、设计意图

《认识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本单元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正确的加以识别,从而为学习图形与几何奠定初步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基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判断相关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一方面这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识别的过程依赖于对相关形体主要特征的感知,也反映了学生对几何抽象的感知。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我抓住儿童的好奇心,以打开礼物发现学生熟悉的机器人为诱导,引入新知,再在找一找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

“分一分”是用实物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辨认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物体形状的表象,为建立图形概念打下基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思想,一方面又突出了分类的多样性。

(三)实践探究,形成表象

这一环节我分五个步骤进行教学:

1、初步感知球的特征。

2、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

3、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4、初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5、比较不同。

在教学方式上,我力求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外形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让学生体验并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物体的不同特征。

接着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最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游戏巩固

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游戏设计,我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

(五)全课总结

二、教学反思

在《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猜一猜各种操作活动。一是通过动手操作、动嘴说,让学生

体验并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二是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探究的能力。对于这样的教学设计我本来很有信心,可是上课效果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对于这样的过程和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我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我有想到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差、好奇心强,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但由于课堂准备学具多,诱惑力强以及学生不是经常训练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我的指挥,课堂随意性较大。

2、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加上我没有及时的进行示范、引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至于学生不能充分把握我的意图,甚至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领会,因而,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有时还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

3、语言不够准确精练,课堂组织教学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强,没有很好的感染学生、引导有序活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方法缺乏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不够灵活。

7.“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七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比,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出示一个信息: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4

问:从上述信息中你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

2.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 小班20人, 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 怎么分合理?

(1) 要求: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分配方案。

方案1:每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

方案2: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

引导:每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就是按班级进行平均分;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就是按人数进行平均分。

(3) 通过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较合理。

3.引入课题

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比与分数的联系、比与平均分的关系, 为新授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 动手操作、具体感知

出示问题: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要求:小组合作, 用小棒代替橘子摆一摆, 一人做好记录 (记录分配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补充:分到不能分为止。

3.在这次分小棒活动中,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觉的不管怎样分, 我们都按3:2的比来分, 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个数比都得是3:2。

生2:我觉得按3:2的比来分和平均分不一样, 按3:2的比分两班分得个数不同, 按班平均分每班分得的个数相同。

师引导:实际上以前我们学过的按班平均分就是按班进行1:1进行分配的。

师引导:刚才你们横着观察表格有了这么多的发现, 那么竖着观察有什么发现呢?

(从倍的概念体会化简比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体验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 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 不断地产生新的解题策略, 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 解决问题、抽象概括

1.出示问题:如果有140个橘子, 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 自己尝试。

(2) 小组合作。

(3) 交流: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列表法

方法二:画图

方法三:用方程来解决

解:设每份X个, 那么大班分到3X个, 小班分到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X=3×28=84 (个) 2X=2×28=56 (个)

答:大班分84个, 小班分56个。

教师引导: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学生汇报

方法四:利用比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来做

求一共有多少份:3+2=5

求每份多少个:140÷5=28 (个)

求3份多少个 (大班应该分的) :28×3=84 (个)

求2份多少个 (小班应该分的) :28×2=56 (个)

答:大班分84个, 小班分56个。

方法五:利用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来做

求一共有多少份:3+2=5

答:大班分84个, 小班分56个。

引导学生思考:分别表示什么呢?怎么得到的?

2.比较一下:看看方法四与方法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要求出总份数。

不同之处:方法四需要求出每份数, 求大班和小班各分多少个就是求几个每份是多少。

方法五需要求出大班、小班分别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求大班和小班各分多少个就是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小结:其实方法五就是按照比的分配来解决问题的。

想一想:用这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4. (1)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说一说你的解题过程。

刚才做错的同学利用这段时间改正。

(2) 老师强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 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选择适当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 这次可以进一步通过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实践中发现规律, 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另外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设计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 寻找最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按比分配。

三、应用实践、储存新知

生活中很多地方存在着“比”的知识, 让我们来看一看:

1.在渔业养殖方面存在着比的知识。

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 一共可以放养鱼苗25000尾。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

2.其实在你身上也藏着“比”的学问呢!说说你的身高, 猜猜自己头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

老师曾经看到这样一条信息: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头以下的高度的比一般是2:13。

看到这条信息, 你想到了什么?算一算自己的头部的长度, 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3.在建筑业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让我们走进恒生建筑工地现场, 按规定, 混凝土中水泥、黄沙、石子的比例为2:3:5。但经现场测量, 水泥有4吨, 黄沙有12吨, 石子有24吨, 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监理, 你将如何处理?

4.有些同学不但数学学得好, 还是个小书迷, 经常到学校图书室借书。

我们学校决定投入3000元, 添置一些科技书、故事书和优秀作文选。现在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3000元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1:1:1表示什么意思? (平均分) 按1:1:1分配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8.《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与意图 篇八

《生命的林子》(苏教版国标本小语第十一册)写了一代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潜心修身,但觉得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青灯黄卷,苦苦修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为解开玄奘心头的困惑,方丈把他带到寺后树林中。他们来到寺后,看到不远处小山头上树木稀疏,即使最大的树,也是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只能作薪柴之用。而寺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中,树木棵棵修长挺直,棵棵都是栋梁之才。玄奘忽然明白: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的氛围中,才能蓬蓬勃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远离群体,就是出人头地,生命的发展也是不充分的,甚至是扭曲变形的。于是,玄奘放弃了离开法门寺的想法,继续留在法门寺,潜心苦修,发奋图强,终于成为一代名僧。文章以自然之理阐述人生之理,思路清楚,所要说明的道理也在课文最后一节点明。教学的关键是抓住“自然”和“生命”两个着力点,努力打通自然之理和人生之理之间的通道,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真义,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

一、 赏景比较,走进自然的林子

1.山头上

(1)找词语。师:请找出描写“山头上”树木的词语。(“树木稀疏”、“乱枝纵横”、“树干又短又扭曲”)

(2)想画面。师:看到这些词语,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一幅画。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些词语,看看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3)补词语。师:刚才,我们根据词语想象了画面。其实,反过来由画面我们还可以想到其他的词语。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山头上的树?(零零星星、三三两两、稀稀拉拉、乱七八糟、无精打采)

2.林子中

(1)总结上一段的学法:由“找词语”到“想画面”,再到“补词语”。

(2)用上面所归纳的方法学习这段内容。(略)

3.作比较

(1)师:为什么小山头上树木稀疏,而林子中的树木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棵棵都是栋梁之才呢?

(2)出示课文第8节:“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啊。它们长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为了一缕阳光,为了一滴雨露,它们都奋力向上生长,于是它们棵棵可能成为栋梁。而那远离群体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中鹤立鸡群,不愁没有阳光,没有树和它们竞争,所以,它们就成了薪柴啊。”

(3)朗读课文第8节,并根据这段文字,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回答时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说“林子中”,再说“山头上”;第二种,先说“山头上”,再说“林子中”。

(4)归结,并板书:“群体竞争”、“离开群体”。

(5)师:在群体竞争中,树木才能充分生长,远离群体,树木是长不好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板书“自然法则”)

[设计意图]这是理解“自然之理”的一个教学环节。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同时给了我们无穷的思想源泉。同样是树,山头上和林子中的树长得不一样,呈现出来的景象完全不同,这里有耐人寻味的“深意”在里面。为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学中先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两处树木的词语,并动用学生原有的词汇积累,分别补充两类词语,让学生原先积累的词语“活”起来,也让眼前的景象“丰”起来。在此基础上,两相比较,继而思考:同样是树,为什么它们的命运如此不同?通过思考,得出“自然之理”,让学生认识到:群体竞争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在群体竞争的地方,生命力是蓬蓬勃勃的;远离群体,缺乏竞争的地方,生命是萎缩扭曲变形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

二、 解惑求道,走进生命的林子

1.说“困惑”

师:唐朝高僧玄奘是一位宗教活动家、行家、翻译家,13岁出家为僧,29岁就独自一人远行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交流佛教经文,历经沙漠、雪地、冰川,花费16年的时间学成归来。回国后一心钻研佛学,又用了19年的时间翻译经文,一千年过去了,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我们研究古代亚洲的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可是,你们知道吗?玄奘的内心曾经有过困惑,他的困惑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文本之中。

(1)学生默读第1节。

出示几组词: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静思养神 潜心修身

青灯黄卷 谈经论道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出人头地

(2)朗读上面几组词语,并从中选用两到三个(多用更好)词语,说说玄奘内心的困惑。

(3)师:心里烦哪,真是越想越烦人!

2.解“劝语”

(1)师:“有人”是怎么劝玄奘的?

出示:“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就会很快显露出来。”

(2)师:我们来劝劝看。(指导学生:劝别人的时候声音一般不要太高,语气要诚恳,要尽量劝得人家动心,“出人头地”后面可长长地停顿一下。先同桌互相劝,再指名起来劝,最后齐读这段话)

(3)师:那个人的劝说对吗?(不对)老师觉得这话既对又不对。先说说对在哪里?

(4)师:这话表面上看是对的,似乎很有道理,但从深一层次上看,这话其实是不对的,我们来反驳那个人的观点。看板书,“山头上”相当于什么?“林子中”相当于什么?板书:深山小寺、法门寺)自然的林子给我们深刻启示呀!我们在反驳时如果能联系树木的生长,我们的反驳就更加有力,更加让人信服。(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写反驳的话,再起来交流)

3.揭寓意。

(1)给出句式: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中,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离群体,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的发展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结归纳:生命只有在群体竞争中,才能尽情地舒展,充分地发展;远离群体,就是出人头心,生命的发展也是不充分的,甚至是扭曲的变形的。这不仅是一条自然法则,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9.语文作业设计意图 篇九

《纸船和风筝》 作业设计及意图

【作业设计】

A、读写积累——基础题

1.字词积累(可以任选一项,也可以两项都选)。

(1)注意执笔和坐姿,抄写词语1-3次,难写的、带有生字的词语多写几次。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词语笑一笑。

(2)注意执笔和坐姿,听写词语。写完后,让爸爸妈妈夸夸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的字,并圈出写错的字,改正后再写几次。

2.句子积累(任选一项)。

(1)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或让你深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合作寻找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读课文。

B、阅读感悟——拓展题(完成不限时间)

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我有友情要出租》《我是霸王龙》《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月亮狗》等都是关于友情的优秀作品,课后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这些绘本故事,与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并谈谈阅读感受。

C、综合运用——实践题(任选一项)

(1)收集一些团结友爱的格言、谚语,做成漂亮的书签,想和谁做好朋友就送给谁。

(2)你和好朋友之间有小矛盾、小误会吗?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你的小制作(纸船、千纸鹤、风筝、花瓶等)上送出去吧!

【设计意图】

本课作业设计力求体现层次性、合作性、生活性、整合性和趣味性。

1.基础题中,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梯级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和完成方法积极主动地完成。让学生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词语笑一笑(自评),让爸爸妈妈夸夸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的字,并圈出写错的字(父母评),正是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体现。

2.拓展题中,推荐相关的优秀书目,让学生不受时间限制地阅读绘本故事,既是一次次阅读,又是一次次心灵的“盛宴”。长期加强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并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10.《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十

一、新课导入

猫,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很多家庭中都养过。有些作家也有这样的爱好,当然,除了养,他们还喜欢写写,除了你们熟悉的老舍先生以外,还有一位作家叫郑振铎。他的笔下也有猫,而且还不只一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郑振铎的《猫》。(板书)

二、读课文,清清楚楚现猫样

1.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检查预习,这些字你们认识吗?

屏幕展示注音字:污涩怂恿一缕蜷伏怅然诅骂红绫惩戒

订正读音,每个词齐读两遍。

2.郑振铎先生在文中写了三只猫,这三只猫在不同的时间段曾经生活在同样一个家庭中,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历了不同的生活,也给一家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根据提示,为三只猫制作猫咪小档案。

第一次:花白猫

(1~2)第二次:黄猫

(3~14)第三次:丑猫

(15~34)

来历从隔壁家要来的舅舅家要来的遭人遗弃拾来的

外貌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浑身黄色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性情很活泼更活泼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

在家中的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结局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

对我的影响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骂路人更难过得多,永不养猫

三、再读课文,由浅入深解猫意

1.朗读赏析

在这三只小猫中,你最喜欢哪一只猫?请选读课文,找到对那只猫进行描写的语句或语段,大声、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用如下的句式说说。

我最喜欢第_____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_,正如课文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久不养(失爱)

2.案件还原。

为什么第三只丑猫的亡失给作者带来更大的震撼,甚至要“永不养猫”了呢?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选读课文17~28自然段,还原当时的案件审理过程。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①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很久。

②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阳台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师:直到这家人的一对芙蓉鸟中的另一只也遇害,真正的凶手才浮出水面。它就是那只黑猫,可惜此时第三只猫已经不知去向。回过头来再想想,这四个字应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3.聆听静思

这起案件最终被定位为一场冤案。作为文中的第三只猫,如果还有机会,它会吐露怎样的心声呢?请静静聆听。

我是那只被作者妄下断语而悲惨处死的猫。我知道他们不喜欢我,甚至于讨厌我。因为一个眼神,就被他们怀疑成“罪犯”。在这之前,有一家主人曾经收留过我。我很高兴,因为主人把我当掌上明珠,所以我也会经常帮忙捉鼠。可是那天邻居送来一只新猫,看上去比我可爱多了。自此,我就常受欺负,主人也渐渐地冷淡了我。我开始变得有点忧郁,后来我就离开了。我开始觉得一切都是黑色的,而要在这黑色中找到一点白色,可能吗?我绝望到了极点。其实,我很感激收留过我的人,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总是“以貌取猫”?对于芙蓉鸟的死,我的确抱以悲愤。你们为什么要怀疑我?我虽是万物之灵,却无法言语。只能悲楚地叫;只能,只能飞快地逃!当你们拿起木棍打过来时,我在无谓地辩白:“不!不是我!”我在无望地哀求:“不!别打我!”然而我又在坦诚地表示:无论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收留我。我又在真心地安慰,打吧!如果能让你的快乐多点,痛苦少点。然后,我死了。我感谢黑猫的出现,让我沉冤得雪。

不过,一切都过去了。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再回到芙蓉鸟的主人身边。虽不能变成一只芙蓉鸟,但我想,至少能够缓解他内心的痛苦,让他的良心舒服一点。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丰富的感情,如果主人能够对我们好一点,我们会过得更好!

四、看生活,由此及彼晓人心

1.静心思索:作者为什么永不养猫?

2.生思考,作答。

小结学生答案:对于这个受过更多伤害的小猫,“我”非但没有给过它宠爱,还将太多的指责、不信任套在它的头上,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的冲动还将它的生命断送了。“我”永远不能面对的,与其说是猫,不如说是那个不能原谅的自己。

齐读文章第30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补充作者资料:郑振铎(1898—1958),我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文学。创作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作者主张写人生,就不单单要表现一个人,主张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就不应该只是一只猫。文中所表现的的人和猫的故事,其实就是生命和生命之间的故事。其实,无论是奉养、抚养、喂养都需要好好的善待。

五、写内心,诉诸笔端倾真情

在假期中读书看到这样的句子,突然觉得放在这节课的结尾很合适:

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

人说猫有九条命,假如第三只猫没有死,你能替文中的“我”给天堂中的第三只猫写一封简短的道歉信么?希望你们的对不起可以来得及。

结束语: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动物和人类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利,我们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板书设计】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人之得失

11.“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十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物品或圆规画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及其联系。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准备:学具:圆规、圆形物体、直尺。教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两张白纸、一个圆片。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圆。

1让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出示)

提问:欣赏完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法?除了感受图片中景物的美,你还发现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图形?

2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板书:圆)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请再看(多媒体出示飞机和滑冰图),在这两幅图中,你还能找到圆吗?

谈话:看来,自然界中有圆,建筑物和工艺品中也有圆,有些物体的运动也会形成圆,请你找一找看,除了刚才这一些,我们周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注意:①学生自带的圆形物体可以让学生用手指一指;②在指物体时,要明确指的是哪一个面;③不能把球误为圆。)

3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感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片断二:师生互动,学会画圆。

(一)尝试画圆。

1谈话:同学们,你能用自己手中的物品,想办法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合作尝试画圆。

2提问:你能向人家介绍一下你画圆的方法吗?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觉得圆是一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曲线围成的)为什么不用直尺画?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你还有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二)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师生拿出圆规,观察并认识圆规的构成,师简要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

2用圆规画圆。

谈话:我们刚才利用了一些物体画出了圆,我们还可以用圆规来画圆。同学们用圆规来试试看。能不能画出一个圆来?

谈话:哪个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的?

提问(师收集两个同学的作品):在同一张纸上画圆,你觉得他们画的圆有什么区别?

适时引导:

(1)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圆规张开的大小不同)

(2)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斜尖点的位置不同)

谈话:如果老师想你们画的圆一样大,有办法吗?想什么办法呢?(学生思考)

引导说出:用尺量出两脚之间的距离,使之相等。

谈话:现在我们就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定为5厘米。按步骤再画一个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体会用圆规画圆的步骤,明白到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问的距离有关,用圆规画圆很方便。)

片断三:自主探究。研究特征。

(一)自学各部分名称。

1提问:在圆里还有一些新名称呢,你能到课本第94页例2中去找一找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到的新名称吗?你是怎样理解“圆上”的?

2谈话:请同学们在自己刚才画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完成P94“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圆规画圆的体会,介绍圆心、半径,明确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这样学生初步感知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

(二)探究圆的特征。

1谈话:刚才我们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我们以前学习平面图形时都要研究图形的特征,那么圆又有些什么特征呢?

2谈话: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

提示问题:

①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③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提问: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吗?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谁能解释一下前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4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

5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来总结一下圆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通过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及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讨论,获得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片断四:自练反馈,巩固新知。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圆中其他线段为什么不是半径或直径?

2判断题。

A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B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C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4厘米。()

D直径是3厘米的圆比半径是2厘米的圆大。()

3做练习十七第1题。

4做“练一练”第2题。

5做练习十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画圆的方法。

6简单应用。

A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半径是()厘米。

B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分米。

C盒子里刚好放下三个罐头,每个罐头的半径为3厘米,盒子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说明:利用多媒体显示不同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直径和半径的含义,深化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片断五:回顾总结,引发思考。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圆有哪些认识7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想一想: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车轴装在什么地方?

3欣赏圆。

4引发思考。

提问: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一篇:移动营销服务平台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