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人(精选13篇)
1.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人 篇一
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业绩
——燃料管理部化验班点滴事迹
国电**发电厂燃料管理部化验班现有职工15名,其中女职工14名,是一个典型的女子集体,她们主要承担着全厂每年两百多万吨入厂煤的化验任务。一年来,她们密切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按照企业“筑牢基础、应对市场、强攻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要求,牢牢把握住了入厂煤煤质化验关口,为企业煤款的准确结算、入炉煤掺配管理等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正是她们在工作岗位上的高度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效防止了企业效益的流失,为企业控制燃料成本、指导入厂煤采购、优化入炉煤掺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正是当前企业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赋予了她们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使她们通过日常复杂繁忙的工作锤炼,把“团结、勤奋、严格、高效”的八字班风演绎的淋漓尽致。她们也以优异的成绩连续四年评为九江发电厂“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岗”,2009年又被评为九江市“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岗”,彰显了巾帼应有风采。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今年,采制化新国标进行重新修订并颁布实行。为了更好地掌握新国标,她们按照厂部安排组织人员先后分别参加江西省中试所的考证培训、厂部组织的新国标贯标培训。为使全体班员都能正确掌握采制化新国标的方法和要求,班组组织已取证人员分批次对全体班员进行现场讲课、操作演练。并组织进行心得体会交流,让全体值班员根据所学和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进行现场展示,各取所长、共同进步。就在4月份集团公司组织进行的燃料管理检查活动中,检查组给予她们高度评价,并认为“她们控制差错的业务管理科学、规范,全班人员的学习氛围浓厚、成员综合素质较高”。要知道,这也是上任班长***凭借精湛的技艺,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能源学会组织的技能大赛第一名的荣誉感染和带动下的结果。
她们刻苦钻研,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化验方法、优化操作方式。年初厂部为进一步平抑标煤单价,对煤炭库存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了市场煤的采购量。因来煤量大、来煤品种多,班组面对化验样品多、且部分煤种化验困难的实际情况,班长、副班长精心组织、不等不靠,一方面合理分工、有序安排,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短时大量来煤的化验任务;另一方面由副班长督促调整设备参数、改进化验方法,实现了各煤种化验准确性、及时性目标。尤其是对于高挥发分烟煤、低热值的煤种,由化验经验丰富的***主动教授大家采取对样品压饼、包擦镜纸、样品中混苯甲酸等不常用的方法测试。使班员对特殊的化验方法得到了娴熟的掌握。一年来,她们共分析、化验煤样20000多个,化验结果准确率100%,及时率100%。就这样,她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其乐融融、活力无限。
严肃认真 高效务实
她们从制定《化验设备分工管理制度》和《化验设备定期检验校正制度》,实现化验设备分工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化验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到由班长、副班长共同验证把关,避免数据出错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处处体现出精细化管理。每次化验出的数据汇总情况,都由班长***、副班长***进行认真审核和分析,发现存疑数据立即亲自重新化验。这已经成为了班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哪怕是下班了也要加班重新做完煤样。同时,她们根据来样的复杂性,每天都要按照要求进行各种标煤的化验对化验设备标定。因为,她们认为只有标煤做合格了,日常工作中的煤样化验才能达到要求。正是由于她们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才保证了化验工作没有出现一起经济纠纷。
“高效务实,把平凡的小事干精彩”是她们这群守护企业效益女工们的敬业态度。我厂一年365天每天都要进煤,每天都有煤样,节假日也不例外。她们每天下午5点前都要按规定及时报出当天进厂煤化验结果,全体女同志为了确保化验结果及时准确,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午间休息、连续作战。哪怕是周末安排班组人员加班,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仍然不计个人得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来就从没有耽误及时报样。化验班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干的都是平凡的小事,每天就是化验煤样、报出数据„„。可是,几十年来,化验班却把这件平凡小事干的也很精彩,就从来就没有发生因煤质化验问题造成煤质纠纷,更没有发生煤质化验问题损害我厂信誉。
今年以来,厂部对入厂煤的化验工作提出了“交叉化验”的更高要求,这就使化验班的日常工作量几乎翻了一番。但全班人员对新增工作任务没有任何抱怨和推诿,而是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由于工作性质影响,她们有时很晚接到煤样,但却只要一个电话,就欣然接受、立即工作。她们常说:“就是再晚接到煤样,也要优质高效地完成化验任务。因为,这是我们的效益”。因此,加班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但展现在她们脸上的却依然是欣慰的笑容。这就是她们,严肃、认真、务实、高效,还有那倾注在工作岗位上的满腔热情和无限热爱。
团结协作 进取奉献
她们在班长的带领下,自觉加强班组基础建设、营造良好集体氛围,为实现集团公司“家园、舞台、梦”的企业愿景和我厂“同兴文化”的建设而团结协作、进取奉献。
班长***带头动手,修旧利废。她们针对化验设备使用年限长、小问题不断的实际情况,为节省委外修理费用,就自己琢磨、自己动手修理。初期因经验不足、水平有限,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在她们强烈的节约意识感染下,部门领导主动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传授修理技术,并最终实现了一般问题都能自行处理的目标。不仅为企业每年节约了30000多元的生产成本,还保证了化验设备的正常备用。但她们不骄傲、不满足,又把视线和触角延伸到了如何为企业“节能减排”做更多贡献的工作中去。为此,她们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并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化验环节,又为企业每年节约电量达6000多度。
俗话说,“女人是半边天”、“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体现在她们身上,却一点也不为过。去年我厂检修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举措得到充分发挥,并在入炉煤掺配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但这就意味着化验班的5名双职工长时间夫妻两地,而且彼此任务都很繁重。他们在“三大一中”检修战役中,出外务工时间都长达三个月,而厂内又因大量市场煤进厂、化验工作十分复杂繁忙,班员***、***、***一边加班加点完成好化验任务,一边照顾家中家务。其中***的孩子正在忙于高考冲刺时,也没有向班组请一天假、提出一个困难。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既保证了生产、又忙好了家务,真正把集团公司“家园、舞台、梦”的企业愿景在平凡的岗位上进行了一番全新的诠释。
在她们的团结进取、共同努力下,全体班员的主人意识有了、责任心强了,积极性高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已成为她们共同的追求目标,而班组也呈现出 “以班为家,关心集体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良好和谐氛围。这就是她们,一群可亲的女人、一群更可敬的女人,一群正承载着企业复兴的光荣与梦想、仍然奋战在守护企业利益第一线的女人们。
2.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人 篇二
火热的矿场催化他奋斗的激情
目前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铁矿山——鞍山齐大山铁矿。蜿蜒曲折的矿山公路,就是郭明义每天工作的地方。矿山人有句俗话:“不修车,先修路”,这条43公里长的公路承担着每年5000多万吨矿石、岩石的输出和转运任务,郭明义负责这些公路的建设和管护已有15载春秋。
露天采场偌大的操作区没有任何遮挡,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冬天时这里的温度比外面低五度,夏天时又比外面高10度,遇到雨雪天气,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然而越是恶劣天气,采场道路维修就越不能停。
就是在这样寒风刺骨或热如桑拿的环境中,郭明义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步行40多分钟到达采场,安排值班的职工并对生产的关键道路进行抢修。8点钟,白班职工到岗后,他集中指导整修全采场的道路。矿山生产设备耗电量大,为了躲峰限电,下午才是生产的高峰期。郭明义几乎每天都是和职工抢在下午1点钟之前,把道路修好后才能吃午饭。之后,他还要在采场主要道路上,再步行检查一遍,仔细观测每一处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宽度,然后赶回办公室制定下一步修路计划。齐矿生产压力大,采场道路调整特别频繁。会战时,郭明义常常要在采场里工作到天黑,才能回到办公室,回家就更晚了。
每到夏天,脸上都要多次晒爆皮;冬天时,耳朵经常被冻伤。可谁也没有见他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疼!15年中,无论双休日、节假日,还是个人家中有事;无论是漫天飞雪,还是大雨滂沱;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冰冻三尺,都从未阻挡过他坚定而匆忙的步履。他义务奉献的工作日,将近1900个,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仅每天靠步行提前2小时到达采场并坚持15年这一点,齐矿的职工们没有一个不佩服的。有人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郭明义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习惯了,不早点来看看采场道路的情况,心里不踏实。我来了,也能给现场的夜班职工们鼓鼓劲,让大家争取在交班前多抢点活儿。”
绿色的军营铸就他刚毅的品格
1958年12月,郭明义出生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父母均是鞍钢职工,父亲因一次勇救落井青年表现突出,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1977年1月,在鞍山火车站广场上,来自鞍钢的200多名新兵正在举行庄严的出发仪式。当主持人宣布请新兵代表发言时,只见一名新兵快步走上讲台,开始了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发言。迎接入伍新兵的列车开动了,大家发现在列车上主动帮助列车员打扫车厢、为新兵倒热水的就是刚才发言的郭明义。
郭明义所在的部队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当地天气非常寒冷。每天早上,郭明义都是第一个起床,冒着严寒,外出挑水。由于地面上的结冰使脚下打滑,扁担上的水桶不时摆动溅出水来洒在衣服上结成冰,挑水回来时他的身上经常挂着冰块,对此,他不叫一声苦。挑满水缸后,又忙着砍柴、生炉子、烧水,只为了能让战友们起床后马上就用上热水。在自己班里忙完了,他又到别的班去做这些事,常常是全排的这些杂事都叫他一个人包了。在承担部队战备机动任务期间,一名战友驾驶的车横拉杆脱落了,郭明义忍着零下40度的严寒,爬到车底帮他抢修了40多分钟,差点把耳朵冻坏。有一次,看到战友驾驶的车由于天冷路滑无法行走,他便把大衣脱下来垫到车轮下,车子可以行走了,可他的大衣却被碾得支离破碎。
鞍山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聂振勇总结出郭明义与雷锋有多处相似的经历。他们都在鞍钢的矿山工作过,他们同属一个军区、同一个兵种;他们参军时都是代表新兵发言;他们同样都有读毛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都当过校外辅导员。在军旅生涯中,郭明义曾在全师技术业务竞赛中,一举获得汽车教导员专业理论和实际考试两个第一名,他因为在助人为乐、抢险救灾中的突出表现,被师党委命名为“全师学雷锋标兵”,1980年6月他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铮铮誓言激励他进取的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郭明义深知仅有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刻苦学习,增长才干,提升综合素养和思想觉悟,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和信念。在部队时,他就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文化学习。1982年参加工作后,他每天骑自行车来回20多公里,到市内上夜校。1984年,他参加了国家人事部组织的全国统一录用干部考试并顺利通过。1991年,他参加了统计员全国统考,是当时矿山公司唯一获得资质证书的人。1992年他又通过自学,考入了齐大山铁矿在鞍钢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英语培训班,进行了一年的英语强
回忆起当年的事,和郭明义同时入厂的金兆刚最有发言权。他说,郭明义每天到现场最早,走的最晚,受到与矿里合作的外方人员的高度认可,成了他们最信赖的合作伙伴。见此情景,领导又让他兼任外方人员的司机。只要他们有事,郭明义24小时随叫随到。为此,外方人员给他小费,他分文不取;请他吃饭,他一次没去。外方公司的一名中国区总管,对郭明义非常欣赏,两次劝他“跳槽”,并承诺可以拿到比他当时每月收入高6—7倍的工资,郭明义丝毫不为所动。
走近郭明义,你会感受到他助人为乐的强烈渴望;熟悉郭明义的人,会看到伟大的人格在熠熠闪光。1995年的一天,郭明义要到市希望办为失学儿童捐款,来自澳大利亚的艾伦问他去干什么,郭明义就把自己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情以及目的和意义说给他听,艾伦听后被郭明义的行为所感动,当即和他一同来到了市希望办,向两名岫岩的孩子捐了款。
可是合作归合作,在原则问题上他却一点也不让步。虽然电动轮的进口备件质量检验不归郭明义负责,但每次对着备件做中文翻译时,他都认真检查,先后发现了5台电动轮有质量问题并拍照取证写出中英文说明,为企业获得10万美元的赔偿。
多年来,尽管工作异常辛苦,郭明义仍然坚持每天自学,并取得了成人本科学历。他先后在《流火》、《鞍钢日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和文学作品。
默默奉献诠释他无尘的忠贞
1996年,电动轮汽车投入使用后,齐矿决定配备一名专业技术干部,主管采场公路的设计、建设和管护工作。领导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郭明义。从此,他在这个异常艰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由于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许多不法分子都把盗抢矿石作为生财之道。而齐矿采场又与鞍山、辽阳的多个村子接壤,守护任务非常艰巨。2007年,齐矿成立了两个护矿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矿产资源保卫战。郭明义主动报名参加,每天晚上在采场巡逻。一日5时,郭明义在采场沟底发现两个不法分子在偷盗柴油。他大喝一声,一边喊一边往前冲,两个盗油者吓得想开车逃跑,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挡住了去路,并大声说:“要跑,除非从我的身上压过去”。两人一看真是遇到了不怕死的人,丢下车辆和柴油,慌忙逃跑。
2007年夏季的一天凌晨,郭明义巡逻时,发现一伙人开着车正在盗取矿石,他立即上前制止。这伙人拎着刀恐吓郭明义:“赶紧让开,不然废了你!”郭明义毫不退却,他甩掉上衣,拍着胸口说:“看你废我哪!”盗贼的嚣张气焰被郭明义的凛然正气压倒了。
对坏人坏事,郭明义大义凛然,毫不留情;但在同事中间,他却是一个最贴心的老大哥。只要看到身边的同志有困难、有问题,郭明义都倾尽全力去帮助,少的一、二百元,多的上千元,先后资助过40多名工友。看到一名困难职工家里没有电视,他就把自家仅有的一台送了过去;听说工友的孩子患了重病,他马上去捐款。
一次,职工反映午餐有质量问题,他一看情况属实,拿起职工的饭盒就去找矿领导;职工反映上班途中通勤车出现险情,他听到后马上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及时改善了交通条件;凡是职工对工资分配、劳保品发放等热点问题有误解、有牢骚,他都耐心的解释。自己说不清楚的,就会将信息及时地向有关部门反馈,多次化解了职工的思想波动。齐矿的几任领导都说,郭明义经常向他们反映职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他自己的事,却一件都没有提过。
90年代中后期,齐矿先后几次福利分房,每次按照条件他都有分到房子、改善居住环境的机会,可他一次要房申请都没有交过。身边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不写申请,他说:“看到许多同志还没有房子住,机会就让给他们吧。”
郭明义经常被人问起:老郭,你这么做到底图什么?郭明义笑呵呵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选择。从入党那天起,我就选择了跟党走、多为别人做奉献的人生道路。所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都是我应该做的事。”
3.平凡岗位上的“创新名片” 篇三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岗位上,他却用四年时间创造了15项专利。其中一项专利“接续管”获得了中国电力联合会二等奖。年复一年,他用脚板丈量着广袤的大地,将这份单调的工作干出了新花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向国家和人民递交出一张闪亮的创新名片。
记者采访到国家电网山西省晋城市供电公司巡线工王利红的时候,他风尘仆仆,刚刚和徒弟们从山野郊外的输电线路现场巡视回来。回想起早年的工作状况,王利红感慨万千。
勤于思考,施工场上的“活地图”
1986年,王利红从山西省晋城市第四中学毕业,从他的父亲——一个老电力工人那里接班,成为晋城县供电局的一名线路运行维护工。1993年,晋城市供电公司适应省辖地级市体制,新组建成立了输电工区,王利红成为一名输电工。
王利红当时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高压线路运行维护,发现问题直接向单位汇报,集中处理消除缺陷,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并不太适应当时艰苦的工作条件。据王利红回忆,“早上9点工程车把他和工友一个一个拉到指定塔位,然后在预定地方集合等候。他和工友只能迈开双腿翻山越岭沿着高压线巡视检查,每到一基杆塔,他们都要上上下下仔细检查,查找发现隐患,一直到下午才到达预定集合地点。”此时,他们的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抬都抬不起来了。
由于感受到了巡线的艰苦,王利红也有过放弃这个工种的念头,但他转念又想:我不去做巡线工,谁去做巡线工?什么工作总得有人干吧!于是又奔走在山野郊外的高压线路现场。
早年王利红就对各种机械类的零部件非常感兴趣,他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只要这个东西没见过,他就会好奇地端详半天,研究原理。后来,无论是单位的任何设备出了故障,还是家里面的电器用品坏掉了,他都能够在没有任何图纸、没有任何说明书的情况下,将故障排除。单位的同事都叫他“移动活地图”。
1995年~2008年,因为当时供电线路增加了,而接送巡线工的司机却很少,王利红自告奋勇学习开车,成为一名巡线工接送司机。有一次王利红在接送输电巡视工的路上,遇到了煤矿倾斜,压住了高压线。由于输电线路在大山上,山下有煤矿采空区,这就加大了恢复现场的难度。“不能让附近的居民受到高压线的伤害!”王利红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在抢险人员赶到之前就用标记、搬石头的方法测量出了煤矿的倾斜角度,并想方设法让附近居民绕开这片地区。这不但及时遏制了煤矿的进一步倾斜对附近居民的不利影响,还大大缩短了抢险的时间。
还有一次在王利红接送工友的路上,车开到了一个荒郊野地,方圆十里都没有一个加油站。而就在这时,不走运的事情发生了——发动机失灵了。没有一点汽车维修专业基础的王利红横下心,开始自己鼓捣研究修车。经过一个小时的拆卸、鼓捣,他终于成功把车开到了指定地点。
“工地上发现问题,就回来解决问题。我只是想下了班早点回家,因为总是吃不到午饭。”王利红这样解释自己迎难而上的初衷。“问题永远都会摆在那里,及时解决才是降低人工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排除故障
随着电网的持续发展,单位所辖高压线路设备也逐年增加,2008年,王利红所在的单位运行维护的高压线路当时增加到1200度公里,而线路运行工不到40人,人员和设备矛盾日益突出。当年晋城供电公司分公司重新改组,单位考虑到王利红拥有扎实的技术,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考试,又把他调回了一线岗位。
王利红重回岗位,这让他既欣喜又深感压力大。这一次,他更加努力,力争和单位的年轻同志比比干活劲头。8年来,王利红日复一日,每天翻山越岭、跋涉在山野郊外。长年累月在外风吹日晒,王利红深刻了解一名巡线工的艰苦工作状态,他把根扎在了晋城,扎在了大山里。
苍天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积累,执著的创新,2011年1月,王利红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地脚螺栓拆装工具”应运而生了。“那是缘于五年前的一次事故,当时‘曲凤线220伏线路的27号电塔发生了倾斜,公司派出一行八人负责将电塔扶正。我负责螺丝的拆装。”煤矿采动影响区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是山西电网甚至整个电力行业的一大难题。由于铁塔地脚螺帽受力很大,加之常年野外环境造成锈蚀十分严重,拆卸更换铁塔地脚螺帽成了输电线路人员颇为头疼的一件事情。然而,八个人愣是忙活了两天的时间,都没有把电塔的一个螺丝拆下来。回来之后,王利红就开始琢磨,如何能够快速将电塔的螺丝拆装。这件事情督促着王利红开始思考,这一想就是半年多的时间,这件事情一直放在他的心上。
2011年8月份,王利红在偶然一次修理汽车轮胎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并在输电创新工作室成员的支持下,结合汽车轮胎拆卸螺帽的专用工具和铁塔地脚螺帽的现场实际情况,经过无数次实验,“铁塔地脚螺帽拆卸专用工具”终于问世了!王利红兴奋地跑到隔壁办公室,同事们还以为他在说大话。当王利红领大家到工地上现场演示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项发明能够让一个人很轻松地拧下螺丝,大大提升了拆卸效率。这项创新成果还获得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创新专利一等奖。
说起在工作中遇到的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王利红至今还非常感激当年带过他的师傅张海瑞。“我的工作多亏张海瑞师傅的指导,平日他对我非常严厉,往往是干不完活便不让下班,曾经因为一根电线没有放对地方,他就不让我收工。论敬业精神,张海瑞师傅更是一马当先,虽然年龄很大了,但却坚持每天亲自巡视线路,是他告诉我,遇到问题要敢于去解决,这让我日后的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
锲而不舍,迎来人生新转折
随着2011年王红利第一项发明问世之后,他创新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创新成果结出了累累硕果。之后,王利红又从市政工程公司管道施工受到启发,研制了螺栓丝扣修复环,与配套使用相得益彰,省了不少力气,从而缩短了现场检修的工作时间。“采空区输电线路系列工器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填补了业内空白,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网山西省公司有关部门在评审中予以高度评价。
最让王利红欣慰的是,他发明的一项专利“接续管”是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它的作用是让导线连接起来更加轻松自如,拆装也非常方便。这项发明曾经获得了中国电力联合会二等奖。
从2011年8月到2015年底,王利红已成功申请了20项专利,平均3个月就出一项专利!要问他在平凡岗位上为何还有如此大的动力来创新?王利红苦笑道,自己只是为了干活少受点罪,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待在实验室里,非要鼓捣出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原因。他就像一个铁塔的一枚螺丝钉,风吹日晒矢志不渝,这就是他创新的最大动力。
言传身教,打造创新“名片”
创新让王利红的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也让国网晋城供电公司收获了累累硕果。王利红经常对自己的徒弟说,工作时候要多动脑,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随着制度理念的推广和平台的搭建,公司参与创新的人数越来越多,创新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输电铁塔经常是鸟类的理想栖息地,但其筑巢及产生的粪便往往会给线路运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对鸟儿自身生命也形成威胁。王利红的徒弟之一、输电运检员工小雷在一次和女朋友坐摩天轮的过程中,突然灵感闪现:不停转动着的摩天轮是不是可以用在输电铁塔上,让鸟儿远离铁塔?带着这个创意,小雷与技能专家宰红斌师傅共同研发出“滚动式防鸟刺设备”,利用滚动的原理实现了互动式防鸟刺,不仅达到了“鸟不动,我不动”的效果,而且体现了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除了王利红本人,2012年至今,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先后成立了5个工作室,共申请55项创新成果申请国家专利,160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王利红便在其中的“宰红斌输点运检技能专家工作室”。大多数情况下,类似王利红这样的师傅,甚至在工作室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条件下,依旧不减创新的激情。“我们晋城供电公司是一个创新氛围特别好的地方,工作室里的每一位员工,个个都是创新能手。在这样的氛围下工作,年轻人会成长得更快。”
4.平凡岗位上的别样感动 篇四
勃村中学 王艳红 “白云奉献给蓝天,长路奉献给远方„„”而作为一名平凡教师的她,将一片爱心奉献给了深爱的教育事业。她犹如那最不起眼的花草一样,默默的绽放自己的青春,在这平凡的岗位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于教育。在这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同时也享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和风细雨与鸟语花香,更好的诠释了教师-----让这平凡的字眼中闪烁出别样的光彩与感动。
一、高尚的师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能在这平凡岗位上坚持十几年,不为外界各种纷扰所诱惑。在平时的工作中为孩子补课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她常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无数个早晨,她迎着朝霞曙光走进班级,陪学生上早读,让学生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她,她以身作则;无数个夜晚,她辅导完学生,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带着欣慰和倦意休息。“一切为了学生”是她为师的准则。
二、无私的奉献诠释教师本色。
选择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她十年如一日,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工作。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的事业,舍去了陪伴家人孩子的时间与欢乐。勤的是自己的工作,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常年来,她坚持带毕业班,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到了学生身上。家与学校距离远,为了按时上班,天蒙蒙亮她就急匆匆起床,往学校赶。夏天还好,天亮的早,路上有行人;但寒冬腊月,冰天雪滑,路上漆黑一片时,她就心有余悸,还要担心是否能按时上课,其中无奈不得而言。这些,只是身心外在的,还好说。对她来说,亏欠孩子是最悲哀的!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孩子很小就被丢给奶奶看管,她知道孩子是多么期望自己的母亲能像其他母亲那样多陪陪她;还有多少次,半夜起身,孩子幼小的手紧紧的抓住她的衣衫,害怕她悄无声息离去时;还有当她对孩子解释半天要上班,孩子使劲的憋着眼睛里不舍的泪水,懂事的点头时,她心痛如刀绞,潸然泪下。心中充满了无奈与酸楚---但她知道,有更多的孩子等着她,盼着她,他们更需要她----不能耽搁学生的中考。
就这样,记不清多少日出日落,多少日日夜夜---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无私的奉献着,诠释着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色!幸运的,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用心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用真情回报的果实。正是由于她的真心,爱意,学生爱上她的课,愿意为她做各种各样的事,所带班级中考成绩厉年来优秀,教学成绩稳居前列,她个人连续数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成绩优秀”,所带学生王杰,王飞飞---先后被康中录取。
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我无怨无悔。
三、爱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灵。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她善解人意,幽默随和,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心悦诚服地接受她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她积极的赞许,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她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在课余,她与他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记得快接近中考时,有个学生叫李珊珊,之前成绩较好,但最近几天上课不专心,分神,成绩退步很大,她心中很是焦急,于是课下去了解情况,原来是由于家庭的原因,父母外出打工分手,这些逐渐造成了她性格孤僻、任性,同学反映,与谁同桌便和谁吵架,大家对她是敬而远之,严重的影响了学习。,知道这些后,先是找她谈心,她根本不说什,几次下来,收效甚微,她没有泄气。上课多关注她,表扬她,给她机会展示自己,给她信心,帮她调整心态,于是,经过多次的努力,发现功夫没有白费,她重新改变了自己,成绩提高了,中考时英语达到106分的好成绩。她也喜极而泣 关心和爱护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她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班有一个叫李洋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组员闹不和,组长说也不听。多次批评,没有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她想办法,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帮助老师干活,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于是她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说:“你今天很帅呀”“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她会用微笑去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她想,有爱心的教育才能浇注美好的心灵吧!
四、绿叶的情怀来编织课堂。
释放激情,打造激情课堂。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智慧的碰撞。学生有了学习的激情与主动,课堂才会拥有生命。所以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她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力争创建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和老师的“导”形成共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特点,编切实可行的学案。她把学生当作红花,自己则是绿叶,课堂中由学生与她共同探讨新知。在课堂教学中,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堂中师生融洽,学生从以前的绿叶转变为现在的红花,在这种师生角色转换中,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五、刻苦的钻研去滋养明日的果实。
社会发展的多元文化,学生复杂的心理,仅靠对学生的关爱,仅靠时间与汗水的付出,是难以为继的。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她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教研活动是载体,课改教研是先导。为此,她在所从事的教研工作中积极探索,勤于实践,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并参加县里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不断充实自己,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她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感动的---
5.平凡岗位上的“京铁精神”践行者 篇五
他叫刁守杰,是北京铁路局天津车辆段德州运用车间一名列检值班员,也是身为值班员的我的授业恩师,你也许不明白什么是值班员?但是你肯定知道什么是调度员,列检值班员换句话说就是一名最基层的检修调度员,负责火车的检修调度工作。今年57岁的他在值班员这个岗位一干就是30多年。
三年前我有幸成为他的关门弟子,见到他的第一感觉就是“活力”,对你没有听错就是“活力”——年轻人的活力。任何事情他都抢着干;任何新工具、新技术他都抢着学;任何新问题他都抢着去解决。在他身上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活力”。
三年的相处我总结出刁师傅身上的四大特点:
一、勤做事,实做人。身为列检值班员的他,主要负责的是对技术作业列车的技术检查进行组织指挥,配合车站做好列车的开行计划,完成运输保障任务,看似简单的工作包含了太多的不为人知。为了让不耽误开车,为了现场职工少跑冤枉路,在走最少的路的情况下完成最多的工作,他几分钟就和车站值班员联系一次,常常让车站值班员觉得他是瞎操心。但是众口难调,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人会埋怨他胡乱指挥。面对这样的质疑,换成是我一定会心寒,一定会生气。但是他不是这样,他曾经这样说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万事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列检值班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既要面对车站,又要面对现场;既要保证货物列车安全正点的开出,又要保证现场作业人员少受累。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但是只要你足够的努力相信有一天他们肯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朴实而简单的话语诉说着他的工作态度——忠于职守!
二、活到老,学到老。30多年的工作时间,让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的铁路的快速发展,也让他感受到不抓紧学习便不能适应现代铁路的发展。面对值班室新的技术,新的工具,他经常是不断琢磨,在最短是时间学会熟练操作。有的时候碰到不明白的地方,他竟然放下身份向我这个徒弟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感动,那就是面子可以不要,但是工作一定要做好。切切实实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工作激情——勇当先锋!
三、出满勤,干超点。在我认识的不少和他一样的老师傅里面,有不少在这个年纪就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大事小事充耳不闻,动不动就休假,只为混日子等退休。然而他不一样,三年来他几乎没有因为私事而休过一天假,实在倒不开的时候,他就和别人换班,绝对不会少上一个班,多休一天假。甚至别人有事的时候他还主动要求帮别人上班,保证值班室人员不缺刚,保证车间工作稳定。他常说‘马上就退休了,退休之后我有大把的时间去休息,到时候想干别人都不会让你干了,况且现在值班室人员紧张,我能少休息就是给车间、给段少添麻烦’。鲜明的例子很好的证明了他的工作品质——艰苦奋斗!
四、忆过去,展未来。57岁的他还有三年就要面临退休,已是爷爷的他本该天天想着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经常挂在他嘴边的不是家庭而是他干了一辈子的铁路。他经常觉得时间过得快,经常回忆以前上班的时光,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干够就要退休了,自己在值班员岗位上干了一辈子,亲眼见证了中国铁路一步步的壮大起来。他还想在值班员的岗位上看着中国铁路怎样在改革之后实现成功转型,怎样成功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经济;还想看着中国铁路早日实现客货分开,不断提高运能促进国家发展;还想看着中国铁路一步步的走向更大的辉煌。简单的愿望体现了他不变的工作信仰——报效祖国!
6.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人 篇六
在我国,敬业的楷模比比皆是,如:李素丽,张玮,任长霞等……他们就是那种把工作当成人生追求,把工作当成人生享受的人。其实,在我们酒店也有这样的人。比如:我们敬爱的业主代表兼总经理刘总,和蔼可亲的执行总经理冯总,餐饮部曹总监,认真仔细的马质检等等。
刘总和冯总对酒店工作的认真是众所周知的,整个酒店八大部门,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都在操心。小到餐饮部包厢椅套和窗帘的更换,服务员工装的挑选,大到工程问题,空调的制冷,四楼工程的改造!对于菜品这一块,更是高度的关注,菜品就是餐饮的主心骨,为了增加我们湘粤情的特色,刘总不辞辛苦,带着我们行政总厨去千里迢迢的湖南考察。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勤奋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同事们一起描绘花园酒店辉煌灿烂的明天!餐饮部曹总监的到来,让我们学习到了以前没有触摸到的知识领域,前卫的管理模式,新的思想,不一样的服务理念,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工作生活中取之不竭的财富,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是什么让他们有这些举动?在这里我想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他说:“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要燃烧,在心爱的工作岗位上无悔的燃烧。”这就是爱岗敬业,如果他们没有对工作的的高度热爱,没有对工作的执着与关注,他们又怎会如此投入,成了楷模成了表率?而更多地员工可能不被我们所知,他们或许在房间打扫卫生,或许在高高的梯子上修建,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守自己的岗位。我们总是遗忘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比如我们辛勤的洗碗大姐。他们每天要洗许许多多的盘子,在别人休息时他们却在忙碌着,节日里,别人都放假在家乐享天伦之乐,而他们却在酒店加班清洗客人用完的餐具。一年365天,他们的手都泡在洗洁精水里,没有一天下班他们的手不是泡的泛白,皮肤也皱在一起,看了真让人觉得心疼!但是他们却没有抱怨,对这份日久如一的工作一丝不苟,认真
严谨!
在我们部门也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哈萨克族的传菜生,长相平凡,但是却能在平凡的岗上位上,尽情展现自己的能力!抬转盘,拆桌子,撤餐具,最脏最累的活,他可以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种使命。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还有一名员工,在收拾包厢时,拾到一个鼓鼓的钱包,当追出去时,客人已经走了。他打开钱包,里面全是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身份证,工作证。拿着这个沉甸甸的包,里面的钞票足有他两个月的工资,但他义无反顾的奔向酒店前台,并做好登记,方便丢失证件和现金的客人寻找!这是崇高的职业道德的力量,也是爱岗敬业的体现!
朋友们,这难道不是我们花园酒店,爱岗敬业最真实的写照吗?正是有了这样平凡的员工,敬业的员工,才构筑起梨城花园这个五星级酒店,才有了那一批批满意而归的客人,才使我们花园酒店名声在外,成为客人愿意消费的最终选择!不得不说,一个优秀的团体离不开团结互助。花园酒店就是一个精诚团结的集体。从公司领导到管理人员,再到每个员工,人人都深深认识并真切体会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互助的种子深深的扎根在每一个花园酒店人的心中。确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思想,团结互助为公司,一心一意谋发展。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坚信只要努力做到: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团结互助,力创优秀部门;领导干部之间团结互
助,更好的协调工作;全体酒店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共创酒店发展的未来,定然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花园酒店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7.平凡之中的不平凡 篇七
过去十年间对于大学生环保社团的发展引发过不同的评价和异议,但是成年人对下一代年青人的期望和要求是否恰当呢?
作为一个经常与大学生社团接触的环保工作者,亦见证大学生环保运动发展历程,我认为大学生当志愿者义务去宣传环境信息,推动校园社区参与,其志可嘉。不管成与败,始终都是一个成长过程;亦往往因为其家庭背景、能力、见识限制,未能一蹴而就,成年人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大学生环保组织的成长路。
Doing the“right”thing by the“right”people at the right time andthe“right”place(适当的人在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干适当的事)。青年人讨论青年人关心的事;青年人组织青年人感兴趣的活动,青年人用其独特沟通方法去提升意识都是合乎社情。因此大学生环保社团搞活动和论坛不应盲目模仿成年人环保组织的做事方法。比如,从青年人的消费、穿衣、吃喝、休闲文化入手去渗透环保意识极具感染力。如果以世界畅销的(《哈里波特》一书为参照,编写一本环保小说,或拍一套环保电影,又或以“穷爸爸富爸爸”的主题编写一个阐释自然资本绿色财富的书,不愧为另类宣教手段。大学生环保社团相比成年人的环保组织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创新和尝试。
“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空间做适当的事”,那么大学生干什么“适当”的环保工作,推展什么“适当”的环保活动?让我分享一些想法吧。
绿色三重奏“1+1+1”
“1校1乡1力”作为起点和试点,从身边事推动身边人去关注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最务实的社团和个人发展方向。为自己就读大学“校园”改善1个环境问题;为自己的“家乡”生态解决1种污染;为自身的环保知识和组织“能力”做1次增值,为己为人,为今天也为明天,承担平淡之中的不平淡的社会工作,实践平凡之中不平凡的理想。
校园环保
一群德国青年学生推动校园社区节能的例子很有启发。他们跟地方政府打赌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耗电量,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低达乎京都条约规定的减排目标即是以1990年排放基础减5%。青年学生们发动全校节能减废:包括换用节能灯泡;关掉不用的空调、照明和电脑仪器;屋顶栽种植物遮阴,并装置太阳能;减少食物和饮水浪费,间接减少能耗;上学上班尽量步行和骑自行车;呼吁驾车者多载乘客和选用清洁燃料。这群青年人从推动实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仅仅7个月内达标,相比德国政府估计需要7年时间才能把国民人均能耗降至京都条约减排目标提前了许多。
一个温馨的提醒、一次绿色的考验、一些生活小革命、一种决心和承担……校园环保的成功关键在于能说服同学老师发挥集体力量、大学生搞环保首先要学会说服自己和身边的人,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柔克刚,以大题小做走出第一步,今天的小步就是明天的大步。
家乡环保
你家乡的生态条件需要改善吗?改良农村卫生和生活环境从何着手?答案:猪栏和厕所。陕西省妇联的“妈妈环保志愿者协会”在陕北推广“猪—厕—沼—果”四位一体的农村庭院生态能源示范项目,通过“一池带动三改”(即:建一口沼气带动农户实现改圈、改厕、改灶),达到“四省三增三减少”(即:省煤、省电、省劳、省钱;增肥、增效、增产;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少病虫害、减少水土流失)的综合效益。
大学生愿意把沼气池的技术传播到自己的家乡吗?你们愿意协助培训当地农民和妇女吗?你们愿意提供跟进维护管理的知识吗?你们愿意协助推动太阳能厕所与沼气池综合建设吗?有没有想过回家乡当志愿者?每次回乡有没有认真考察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可会协助改良耕种技术,回校请教相关专家?有没有想过推介家乡的无公害产品给有心人或自己大学校区的饭堂,附近的饭店和超市?
自身能力建设
大学生经常有机会接触专家学者,有没有好好利用这些宝贵的“自身”能力建设资源和条件?虚心求教经济学者去明白市场与价格;找会计专业的教师了解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用以提高学习社团管理技巧;向社会发展研究专家学习民调、社调的方法;向新闻工作者求教学习宣讲传播技巧……
每一个大学生环保社团的管理、经营、宣传、推展、倡导、传承都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定期邀请各专业人士作培训是值得考虑的。
成年人NGO帮助青年人环保社团的成长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个贡献。通过定期的培训或者通过宣教上的合作,把绿色经验转移,把使命传承。成年人NGO把管理、策划、筹募经费、推动社会、实践公众参与的经验传授,帮助年轻的社团扎根,实际的受益者,不单单是环保新兵,而是惠及大陆的环保运动和公民社会的发展。
环保NGO是培养绿色人才的摇篮,因为NGO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也提供了吸收社会经验的机会。
作为一个环保社团的主管,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也得要为员工和志愿者着想,多为他们创造机会,不单是学习、尝试和发挥的机会,而是接触社会各阶层的机会,有助他们未来的进升和求职,NGO的亲合力就是其生命力的基础元素。
成长就是一种学习和体验,我宁愿见到热心的错误,也不愿见到聪明的冷漠……由播种、传声、搭桥梁、示范、监督等功能中,自我定位,选好策略,强化团队以及推动社区,一步一步踏实地成长,坚持平淡之中不平淡的工作,实践平凡之中不平凡的理想。
8.平凡中的不平凡 不平凡中的平凡 篇八
不平凡中的平凡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记得第一次听说《平凡的世界》是在高一一个闲暇的周日午后,在电台中DJ磁性的声音中,让我知道了有这样一本书,它简单平凡;有这样一群人,他简单平凡;有这样一个故事,它简单平凡。初时,并不理解,这样一本书为什么会获得“茅盾文学奖”?直到后来再读时,才明白书中的“平凡”与“不平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但在平凡中往往也有着不平凡。
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然而在这平凡中,也有着不平凡。
孙少平,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关于苦难,孙少平有着自己的解读,“……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这就是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平凡之处。在与千万劳苦大众相似的生活中,这种精神就是不平凡的!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这就是平凡与不平凡。
书中的另一主题——劳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劳动是平凡的,但平凡的劳动也会创出不平凡的价值。每个人的出身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但劳动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在平凡的劳动中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这是我在书中的另一个体会。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喜欢这本书,喜欢路遥。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等。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良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表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路遥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
9.平凡中的不平凡 篇九
在我们现在的国度里,纯朴的浓“香”溢向四方,带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魅力,熏陶身边的我和他”。
今天的班会课上,老师又给我们讲述了一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曾庆香叔叔的感人事迹。“2010年3月9日晚10时,曾庆香和妹夫刘弟元途经北京六环路小汤山路段时,一辆由对面方向行驶的运煤卡车突然侧翻,压断并越过护栏,散落的煤渣倒了一地,致使前方一位女子(刘薇)开的甲壳虫轿车旋转失控翻车。翻车后,曾庆香看到小轿车的车门一直打不开,车主出不来,他马上叫妹夫停车,说车上肯定有人被困。两人不顾高速路上的危险,迅速将事故车上的一名女司机救出。所幸女司机并无大碍。曾庆香一边把自己的手机给女司机让她和家人联系,一边让妹夫报警。这时,一辆夏利车因路上的障碍物影响失去控制撞上栏杆,曾庆香和刚刚得到帮助的女司机又马上跑去救援车上被困的人员。不料一辆金杯车飞驰而来,将他们撞出10多米远。就这样,他们两个素昧平生、但在危急时刻携手救人的年轻人离我们而去了!”老师那沉重而动情的声音向我们叙述了曾庆香叔叔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再一次听完这段感人的事迹,我的心情又久久难以平静。正好老师组织我们写一篇关于经济社会建设中涌现的动人事迹等方面的作文。我就想让大家明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曾庆香叔叔何尝不热爱生活,不热爱他的事业?可是在生死关头,他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这是他内心深处助人为乐思想的自然流露,是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曾叔叔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生命意义所在!曾叔叔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教育了我,让我知道了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勇于奉献的心;他用自己热忱的生命向我们阐述了什么叫道义,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帮助别人,在倒下的那一刻,但他已经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
10.赵超英:平凡中的不平凡 篇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它是以同一地区的两张SAR图像为基本处理数据,通过求取两幅SAR图像的相位差,获取干涉图像,然后经相位解缠,从相位中获取地形高程及其形变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科学系副主任赵超英教授10余年来潜心研究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为大型工程设计与施工、地理国情监测和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赵超英与地质测量的结缘十分偶然。
上个世纪70年代,教育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出身农村的赵超英在大学之前可以接触到的知识仅仅来自课本。对于当时的他而言,“只要能上大学就行”,为求保险,他选择了冷门的地质测量专业。“兴趣是后来培养起来的”,赵超英表示,他属于“干一行爱一行”的人。
大学期间,赵超英接触到了丰富的知识,眼界开阔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他不断给自己充电,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这一点对我这么多年做科研非常有帮助。”直至今日,身为研究生导师的赵超英依然手不释卷,少年时期知识的匮乏反而使他的学习热情愈加强烈。
赵超英评价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本科毕业时正逢母校申请到硕士点,成为了母校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因表现优异而留校任教;留校一年后又成为母校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的确,在人生道路上的三个关键点上,赵超英看起来很幸运。但仔细一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幸运”却又在意料之中了。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真要说“幸运”的话,可能赵超英最大的幸运就在于遇到了导师张勤教授——张勤老师既是赵超英的研究生导师,也是其科研引路人。硕士期间,赵超英在张教授的指导下,到武汉大学进行调研,同时在陕西测绘局、西安测绘研究所等单位查阅文献资料,最终完成研究地壳形变场拟合的硕士论文。博士期间,赵超英在张教授的支持下,转为研究新型雷达技术在地质灾害方面的应用,并凭借在香港理工大学1年的研究助理的学习,加上美国地质局路中教授的技术与数据支持,最终顺利完成研究领域的转变,其博士论文还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在张教授的建议下,赵超英还前往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1年的博士后工作,期间发表了4篇论文,为其深入InSAR国际前沿的最新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在,赵超英已经是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作为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参与1项“97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20篇,被引用300余次,参与编写行业规范4部、专著1部,并担任10余个SCI期刊通讯审稿。2014年,赵超英获得第一届陕西省“测绘青年科技”奖,2015年又被评为西安市“五四青年”。这一切,使他成为青年学者的励志榜样。就像他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想着和别人攀比。坚持之后,蓦然回首,别人已在你的身后。”
希望工作“越做越少”
赵超英说,从事地质灾害监测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努力,提高国家的灾害研究水平,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其实我们最希望的是这方面工作可以越做越少。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工作,哪怕减少一两次灾害,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2005年至今,赵超英潜心研究新型InSAR技术及其用于多类地质灾害监测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他以地质灾害研究为目标,挖掘InSAR技术的潜力,将地质灾害问题与大地测量新技术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为地理国情监测、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
赵超英的研究具有四方面的特色:其一,他系统研究了缓变型地面沉降InSAR监测理论技术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精度评定和成果表达体系,研究成果已编入地面沉降监测行业规范;其二,他首次将InSAR技术用于地裂缝灾害探测与高精度监测中,获取了西安和太原盆地地裂缝时间序列以及二维形变成果;其三,他系统研究了InSAR技术对多类地质环境条件下崩滑流灾害的探测、监测与机理分析;其四,他融合SAR偏移量技术和干涉技术系统研究了采矿塌陷灾害的调查与大形变梯度监测。
赵超英说,他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对地面沉降结果的恢复。以汾渭盆地为例,通过InSAR技术把1992年到2015年间多个时间段的地面沉降结果都恢复出来,这个结果在各省市的国土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应用。一些建筑物、道路、地铁的设计与施工等会根据该成果进行参考。另外一方面是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的探测。以前地质探测采取的方法是光学遥感影像,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且误判率比较高,需要专业队伍去野外调查,作业强度比较大。现在我们把它当作潜在的灾害去研究,应用得比较成功,国内目前主要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区等地的滑坡进行推广。”
赵超英所在的团队由张勤教授领头,现在有11位教师,10多个博士,二三十个硕士。赵超英笑称,团队这么大是因为“凝聚力强,大家来了就不愿意走了”。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工作,每个人都能为集体发挥作用,“这是最好的状态”。
除了目前在研的项目,赵超英带领的团队计划从2016年开始,将重点转移到三峡库区和金沙江库区,关注流域灾害的问题。“库区的大坝每年水位的变化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我们要研究水位变化对库区、库岸的坡体,甚至对移民城镇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凡人名言”不怕苦
赵超英十多年来扎根教学一线,在探索科研之外,也为教育无悔付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教师,他爱岗敬业,先后3次被评为长安大学“优秀教师”。作为测绘系副主任,他先后组织开展了“测绘讲坛”“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在系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赵超英极为重视教学与人才培养。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众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顾及不过来,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我们系每年有七八十个研究生,如果把他们都培养得很优秀,对这个领域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他补充道。
“每个学生从硕士入门,我都会给他们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每次他们提交给我的工作进展都会记录在案。平时我会给他们一些读书的建议,在每周读书会上互相讨论。我自己精力比较充足,管得比较细,他们研究项目的每个步骤我都了然于心。”提及和学生的关系,赵超英信心十足:“我对学生是严,但是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因为都知道我是为了他们将来过得更好。”
赵超英笑言自己是个平凡人,但也总结了很多“凡人名言”。他教导学生要坚定研究方向,“如果你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去,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去,那么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提到科研的艰苦,赵超英兴味盎然地说:“说到‘苦,怕苦就会苦一辈子,不怕苦只会苦半辈子。”他解释道:“如果看到一个东西觉得太苦了,就想拖一拖、推一推、避一避,那你一辈子都是这样的。因为人生总是有苦,困难总是存在的。但如果不怕苦,熬过了这段苦之后,吃苦的能力就提高了,很多在其他人看来是困难的事情在你看来就不再是困难了。”
11.平凡中的不平凡 篇十一
记账,结账,写账簿……虽然没有赫赫显目的业绩和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我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我用这平平淡淡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工作勾画出生活的轨迹,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是我毕业时,班主任老师给我的临别赠言。当时意气风发的我怎么会体会到这几句话的内涵呢?一晃横跨三个工作年头的我无意中又想起这句话,心中突然有种顿悟的感觉。
作为一名普通的银行柜员,每天我都重复着平凡的工作。日历翻过一页又一页,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当我为客户办理完业务抬起头看到对方感激的微笑时,我是快乐的;每当我因客户的年老而更增一份耐心时,我是幸福的。
我自审,我想我做到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至于平凡的人,怎么解释呢?是普通的意思吗?是知足的意思吗?是快乐的意思吗?是要求一个人的隐忍和内敛吗?大概都是的吧!我想这还需要我自己好好体会呢,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怎么样做才可以是有益于他人的人呢?人都是自私的,可以不伤害别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个明哲保身的年代里,是否可以做的到呢?当等候多时的客户来到我们的面前,送上一个热情的微笑及一句温馨的问候:“您好,让您久等了,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算不算呢?当客户在储存期限上无法抉择时,我细心询问认真解答,帮助客户做出选择,这又算不算呢? 每天都在期待着生命奇迹的出现,每天都在期待着品味生活的酸
甜苦辣。然而在这平淡似水的岁月里,任何憧憬中的渴望,始终没有来到自己的身边。然而,我并没有死心,始终如一的为来到我面前的每一位客户耐心细致的服务,始终以微笑服务为己任,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目标。
作为柜台服务人员,我始终坚信“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当遇到繁杂琐事,总是积极、努力的去做;当同事遇到困难需要替班时,能毫无怨言地放弃休息时间,坚决服从单位的安排,全身心的投入到替班工作中去;每当公司要开展新的业务时,自己总是对新业务做到全面、详细的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回答顾客的询问,才能使公司的新业务全面、深入的开展起来。
无论何时都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一名合格的建行员工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使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为银行的事业发展付出一份力,发出一份热。作为储蓄岗位一线员工,更应该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以“客户满意、业务发展”为目标,搞好服务,树立热忱服务的良好窗口形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要让每个客户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每天早晨我总是坚持第一个到达单位,做好准备工作,迎接一天工作的开始。日常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服务行为。真正做到不怕劳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的参与各项活
动。如果顾客有什么不明白,我会细心的向对方解释,最终使顾客满意而归。例如我行的定期存折,可能对于我们银行工作人员来说非常的清楚,可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不知里面有多少钱、都是怎么回事,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的向对方讲解。还有对于年费、帐户管理费这些费用。顾客并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的提醒。我的用心服务,细心和热情的讲解,总是会赢得客户的表扬,每每此时心中总是充满着幸福。
我深知客户到柜台办理业务时希望银行柜面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其等待时间。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忘灵活、迅速、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笔业务。现在很多业务不用在柜台也能办理,为了客户着想,我都会提醒对方,电话费可以到ATM上交、也可以办理代扣。转账,改密码等都可以不用等侯,直接到ATM就可办理。这样可以缩短很多时间,客户也不用排很长时间的队,而排队等候的人员也会减少很多。
搞好服务,树立我行热忱服务的良好窗口形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不可能十全十美地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但我认为大多数客户的要求并不高,我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每一遍耐心的解释、每一次细心的叮咛都会滋润客户的心田,都会增进客户对建行的信赖。让客户看到我们的热情就足够了,再加上日积月累总结的服务经验与方法,客户自然对我行的服务欣然赞赏。热情而良好的服务像一份天长地久的合约,使客户永远都能享受到我行精品的服务。
当你伫立在生命的台阶上,蓦然回首,你一定会感叹,那一个又
一个平凡的岁月,竟被镀上了一道道五彩缤纷的成功光环,熠熠闪耀着夺目光芒。于是,我终于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生活本来是这样平凡。在这平凡的生活里,我愿成为一株小小的、没有人去喝彩的深谷幽兰,要用生命的激情,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在这平凡朴实的生活里,我要加紧学习业务知识,更好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每一天;在这平凡的生活里,为我行的蓬勃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河滩储蓄所徐雪莲
12.平凡中的不平凡 篇十二
平凡生活中有不平凡之人,亦有不平凡之事。
农民工,几个前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词组,却是现在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是有显得那么不平凡。
闷热的盛夏,太阳火辣辣的炎烤着大地,只有我家对面的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楼房正在施工中,机器的轰鸣声和大功率的空调卖力的发出“嗡嗡”的叫声,才让这闷烦的大地有了一丝生机。
我小心翼翼的把窗帘拉开了一个小缝,吃了一惊,一群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农民工在那个楼房的外围墙粉刷,爬上蹿下,他们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可谁也没有在树荫里休息的迹象,都只顾拼着命的干活。我鄙夷的看着他们,心想:“这些傻瓜,真是要钱不要命了。”渐渐的,屋里变得闷热,仔细检查一番才发现我家的空调不运转了,这下可把我热坏了,才一会儿的功夫,我就被热的头昏脑涨,眼里直冒金星,我的身体也被汗水所淹没了,没办法,只好向那群“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求助了,没想到,他们二话没说,将梯子搭在我我家墙上,开始检查线路,不一会儿,耳边响起了空调运转的“嗡嗡”声音,我终于感到了一丝凉快,我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我高兴的一边说:“谢谢”,一边给他倒开水,他露出了那排发黄的牙齿,笑着说:“不用了,举手之劳。我再等等看看线路。”我做了一会儿作业,抬头一看,他已经回到了那高高的铁脚架上,不知什么时候离开的,我心里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们每天为精心打扮这座城市日夜奔波,用自己的一身脏、一身劳累换来这个城市的干净、美丽。他们廉价的出卖着自己的劳动力,却为他人创造了幸福。
13.平凡中的不平凡(改后) 篇十三
第一幕
W: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安徽农业大学感动校园人物访谈》节目现场,我是主持人w。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一位帅哥,他是我们学校大三的一位学长。在大学这个陌生而充满诱惑的环境里,他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奋斗。汗水过后是优异的成绩,他两次获得 “国家奖学金”。自习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不知疲倦。校园活动、学生社团也活跃着他的身影。他一直觉得他很对不起他的母亲。他说这些荣誉是这20年来他送给母亲最珍贵的生日礼物。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人荣誉的光环背后的心酸和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掌声有请今天的嘉宾x
X上场走向主持人,与主持人握手。
X:主持人好,(面向观众鞠躬)同学们好
W:X你好,请坐
W: X同学,最近又评奖学金啦,有没有信心再拿一个国家奖学金
X:嗯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拿到的W:X同学的成绩真是令我们钦佩啊,听说在你荣誉的背后有着许多故事,你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X:当然可以,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还要从我考上重点高中说起(幕黑)
第二幕
X:我来自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我的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在一家小餐厅做服务员,瘫痪的奶奶需要人照顾,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在生活的重压下父母都希望我能考上好大学,能够摆脱这种窘境。(从舞台一侧走到另一侧)熄灯(妈妈正在屋里准备做饭,厨房,神情,动作)
(X飞奔回家)
X:“妈,妈„„我考上了!(书包扔在身后)
妈妈:“好!儿子,好样的!妈就知道你肯定行(激动,围裙手上动作,擦泪)X:“妈,!今儿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炒鸡蛋吧。
妈妈:“嗯嗯,但是家里没鸡蛋了,要不换个?“
X:“不,我就要吃。(停顿)唉!算了,算了。随便你!(几秒后)
妈妈:“X,给你爸打个电话。他还不知道你考上了呢!
X:“哎呀!我刚跑回来的,热死了,我歇会儿。妈,你自己打!
(妈妈无奈的叹了叹气拨通了X父亲的电话。)
妈妈:“孩儿他爸,咱儿子考上县重点啦!”
爸爸:真的啊,好小子,让他听电话
妈妈:他刚跑回来的,在那边歇呢,你国庆节要回来,给他带个礼物吧!(X听到带礼物,大声嚷嚷,我要一双新款跑鞋)
妈妈:“他爸,儿子说他要跑鞋。”
爸爸:好,就听他的吧!
熄灯
第三幕
X:爸妈为我考上高中而高兴,什么事都纵容我,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重点高中的学习生活让我渐渐迷失了自己,上课时间看小说、逃课上网,网吧几乎成为我的第二个家,直到最后因为跟别人打架被学校开除。可是那时我丝毫未想过父母的感受
(场景:教室)
(自习课上,大家都伏案写作业,x手捧一本厚厚的小说专注的读着。老师走近X的课桌。)
X一脸无所谓的漠然,待老师离开,他又从书桌里取出一本,继续津津有味的沉迷。)
Y:X,X晚上去打游戏啊,你今天通宵吗?
x:走啊,去去。(x一脸兴奋的做出一个“OK”的手势。)Y:还没下课呢老大,不过今晚我不能去。我爸回了,我得回家去。
X:“真是扫兴,那我就一人去了。今晚我把寝室电话线都抜了。我妈啊,她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我的。
(下课铃声一响,x就背起书包冲出教室)
Y:X,X,徐老师让你去一下她办公室,准备好写检讨吧(坏笑)。X:“现在吗?真是倒霉!”(不情愿地走进老师办公室)
短暂熄灯
老师办公室:“喂,请问你是X的母亲吗?我是X的班主任。真不好意思,又给你打电话了,您现在有时间吗,能否来一下学校。”
妈妈:(情急)老师,怎么了,X出什么事了?
老师:您还是来学校吧。我们面谈
妈妈:哦。好好,我马上就去找您。。。(电话挂断忙音)
X敲门
老师:“X,说,昨天下午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打架?你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X(漠然):“他先惹我的。”
老师:X,你知道学校对打架的处罚有多么严重吗?这一次你连写检讨都省了,你已经被开除了。(口气强硬)
X:(打断老师)“哦,谢谢啊,老师(轻蔑的笑)”
(X把办公室的门重重的摔上,出门遇Y)
Y: 没事吧
X:我是彻底解放了,唉,学习学个鸟啊,上网去喽
(说罢,X奔向网吧,今晚他准备玩通宵)
哎、、、、(Y一脸茫然)什么意思啊?
(办公室)
Y 正要回教室,忽然一个中年妇女问他X的班主任办公室在哪,Y便带她去了。
“难道她是……”
母亲敲门,(老师接待X母亲)
老师:请进
母亲:老师,X怎么了?(眼神,头颈前探,语气急切)
老师:X妈妈,你不要急,X与3班一个同学打架,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被记大过了,按照学校规定x被开除了,您看是不是给他办一下退学手续。”
妈妈(慌乱):“开除,(摇头,身子后仰,眼神游离)
老师,不,不能开除啊!老师,(母亲在老师面前扑通跪下)求求你,求你再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改的,他会改的,求求你,求求你,老师不能开除啊,他不读书了,我怎么向他爸交代,让我怎么活,求求你,不能开除啊(泣不成声)”(老师把X的妈妈扶起在椅子上)
老师:X妈妈,我可以理解你们做父母的心情,我还是会像学校领导协调这件事儿的,不过你还是要做好准备,为他选一所更适合他的学校。毕竟离高考只剩100多天了。要让x静下心来学习,否则„„
(母亲已泣不成声)
Y被X妈妈举动怔住了,半天缓过神来,他像外面跑去(熄灯)
x:y骑了自行车到他和我经常光顾的网吧去找我,他要劝我回家,他说的话让我震惊而又懊悔的涕泪满面
Y:“X,你怎么还在这里,今晚你回家去”(说着,脱下x的耳机,用力拉他起身)
X急了:“靠,干嘛,没那打算,你喘什么大气,要死啊,这么拉我……” Y:你还好意思在这上网,你妈妈都被班主任叫去学校了,在办公室哭着为你下跪求情……
X瞬间呆住了,手中的耳机滑落,“你说什么?你说的是真的?
(X拿起书包飞奔向家中)
Y:你慢点,骑我的自行车(边喊着,也跟着跑了出去)
熄灯
第四幕
X: 我拼命地奔回家中,脑子一片空白,在门口我停下了,我没有勇气打开门,门半掩着,我听到了父母在谈话
妈妈: “无论他犯了什么错,他还是咱们的儿子。从小就没打过他,我不忍心
责怪他。等他回家你不能打孩子!“
爸爸: “不忍心?再不忍心还不知道会闯出什么大祸呢?都怪我太放纵他了。” 妈妈: “昨晚他就没回,也不知道他今天会不会回来。我知道他说自己在学校陪同学,而实际上在网吧。
妈妈: 我联系不到他,整夜都睡不着。有时候下晚自习给他做好饭,却只能眼睁睁得看着饭菜变凉。他的书桌里经常放着几本厚厚的大书,我担心他视力下降,提醒他不要在晚上看。他却说:你管这么宽干嘛。(哽咽起来)
(父亲急了,抬头看表): “都九点了,他是不是又不打算回家,我现在去找他,今天我非打死他不可。
母亲含着眼泪说:“(母亲拉住父亲)他回来你不能打他,求你了不能打他” 父亲望着母亲的脸无奈点了点头说:“好,我跟他好好说。你放心吧!”(父亲说完给母亲递上手绢)
(X再也听不下去了冲进家门,一瞬间跪倒在父母面前哭腔)说:“爸妈,我对不起你们,你们打我吧,你们打我吧。我错了…….(泣不成声)
妈妈哭腔:X,快起来,快起来,你知错就行了„„
(母亲心疼的把儿子扶起来,父亲拍拍他的肩膀说知错就好)
熄灯
第五幕
X:“距离高考只剩100天了。我开始每晚挑灯夜读,我不能辜负母亲为我而流的那么多泪水,每晚熬到一两点还想再多写一会儿(X在台灯下认真学习。
母亲为他送来一杯热茶,母子相望,母亲欣慰的笑了
母亲:X,不要太晚,去休息吧。
X:哦,妈,您先去休息,我再看一会。
大灯移动。母亲转身离开X的卧室。(没过一会儿,母亲又探头看了看X。(母亲动作神情)
重复一次。)
第三次看X,X趴倒在书桌上。母亲拿了件毛毯披在X身上后离开。)熄灯
X: 看着妈妈日夜为我操劳,我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时间过得很快,在奋斗了整整一百天之后,高考成绩公布我达到了三本分数线,但我选择了复读,那时适逢奶奶生病住院花了很多钱,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三本的学费,而我复习却不用交钱,可我真的没有勇气再复读一年,我决定退学打工去。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要我和他一起去鋤黄豆,我答应了。我们扛着锄头走到田里,这么多年,我第一次下地干活,一路上我像小孩子一样,走看右看,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烦恼一瞬间全忘了
X:爸你看那个玉米快熟了。。。哎!这块棉花怎么长这么高啊。。爸爸只是嘿嘿的笑着不回答
到了田边爸爸说:你看,这是豆子,和这个长的不一样的都是杂草,我们要把草除掉,苗留下,懂吧
X:嗯嗯,晓得了
X:于是我们就鋤了起来,整整鋤了一上午,从未碰过鋤头的我手上磨起了水泡,好疼,我终于明白爸妈有多累
爸爸看到我停了下来,说:是不是长水泡啦!(x点点头)那我们歇歇吧(两人走到一旁坐下歇息)
爸爸: 今天累了吧
X:还好,就是水泡有点疼,嘿嘿
爸爸: 知道我为什么要你和我来锄地吗?
X: 你是想告诉我种田不易啊!让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再过这样的生活。对吧
爸爸笑了笑:只说对了一半,你看这黄豆田,在我们鋤之前,到处长满了杂草,而现在呢,好看一点了吧。(X点头)其实,人活着就像豆子田中的豆子,长在杂草中,若不很快长高,就会被杂草淹没,草就会影响豆苗的生长,导致豆苗被掩埋在杂草之中,最后与杂草别无两样,所以我们不仅要除掉杂草,还要尽力的吸取一切营养来使自己成长,才能获得最后的丰收,人生难免会犯错,但错了就改,人生一样精彩。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要知道没有谁能避免自己是天生的普通人,但也没有任何人注定就是平庸之辈,X:爸,我晓得,我以后会好好的,不再让您和妈担心了
父子相视而笑
第六幕
X:我想我应该为我自己为爸妈再拼一回,于是我又苦熬了一年高四,终于在那个秋天我收到了安徽农业大学的通知书,(有些激动,声音有些颤抖)心中百感交集,那是我的唯一念头就是回家告诉爸妈,让他们也为我自豪一回。通知书放到爸妈手里,我看到爸妈最会心的笑容 X:到了大学以后,面对这个陌生而又充满诱惑的环境,我没有像身边的朋友那样享乐,而是开始了一个人的奋斗,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都搞得井井有条,各项活动也积极参加。因为我知道我还是一颗小豆苗,我不能让自己成为一棵杂草,所以我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棵
开花结果的好苗,这样我才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场景:阅览室)
Z:X,快熄灯了。一起回去吧!
X:“你们先走吧!我再看会儿。”
H:“哥们,这么认真,(走过来看着X,手搭在他肩膀上)走,一起回寝室吧!” X:“我还有一部分笔记没整理好。你先回宿舍吧!”
H: “你也早点回去啊!明天早上你不是还要早起晨读吗?那我先走啦!” X:“恩。我知道,谢谢!”
(管理员正在打扫阅览室卫生,只见X还在那儿孤军奋战。她走近X)
管理员:“同学,阅览室马上就要关门了,还不走啊!我看你每天总是最晚离开这儿,要学会适时的休息啊!要是你爸妈知道你这么苦学,一定会很欣慰,也会很心疼的”
X:嘿嘿,谢谢叔叔关心,我就走(整理书包,下场)
第七幕
X:就是这样,我每天用心学习,努力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终于得到了国家奖学金。也算完成了我爸妈的一个心愿。
W:你说心愿,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爸妈是什么吗?
X: 恩,就是在我上大学的前天晚上,我妈嘱咐我一个人在外边照顾好自己,多吃,别廋了,想家的时候就给妈打电话。而我爸说大小伙子,想家没出息,让我在外边要吃好,别怕花钱,钱不够用了给他打电话。他们说,只要我好好的,偶尔也拿个奖学金让他们开心开心就足够了
W: 我相信其实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心愿,但是很多人却在离家长的期盼越来越远,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反思呢?
X: 其实,大家不要以为我拿到奖学金就很了不起,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爸说:没有谁能避免自己是天生的普通人,但也没有任何人注定就是平庸之辈 W: 说得好,只有我们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我们
X:一个人奋斗,便是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下享乐。坚持自己,终有一天被自己感动。
W: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我们就会用平凡去书写不平凡
【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人】推荐阅读:
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业绩08-18
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10-04
平凡岗位见赤诚09-2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平凡中的不平凡10-20
平凡岗位人物通讯范文11-04
平凡的岗位辉煌的业绩07-06
立足平凡岗位,绽放人生光彩07-16
立足平凡岗位,争做时代先锋06-17
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人生08-25
平凡的岗位卓越的追求演讲稿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