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

2024-09-25

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共10篇)

1.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 篇一

曾在几何时,看到别人网站优化的不错,有些好奇就开始了我的seo的旅程,对于网站优化,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神奇,我也在网上查了好多这方便的信息,曾经也因为过度优化导致百度K掉了辛苦优化上来的网站,痛心之时,我不忘总结经验,现在我总算可以来用自己的感受来说说如何解救网站过度优化的方法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做seo技术人员不能过度优化网站,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作弊,网站优化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理解:搜索引擎优化、用户体验优化,seo优化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感觉这个网站没有做过优化,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迎合搜索引擎,增加用户的体念感。那么我们怎样判断自己的网站是否过度优化呢?又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我简单的列举出下面这几种情况:

一、我们都知道外链很重要,可以说导入链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权重。所以我们想尽办法也要增加外链,但凡事有个度,如果你的网站在一天之内带来大量的外链,就短期看来,可能会对排名有点帮助,当搜索引擎更新时,你网站大量的垃圾链接或者无效链接都会被删除,这样网站外链很不稳定,在搜索引擎看来这就是一种过度的优化表现。

应对措施:随着搜索引擎算法的更新,作弊外链和低质量外链已经没有作用了,但并非所有的外链都没有了作用,外部链接的数量已经比不上外部链接的质量重要。所以我们要让外链的增长要有一定规律,坚持每天带来一点外链。重在持之以恒,不要求有多大量,最重要的外链的质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做优化的人都喜欢在站长网发布文章的原因,可以纷纷被。

二、关键词的布局对于优化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如果你的网站出现大量的关键词堆彻,一定会被搜索引擎惩罚。

应对措施:在做网站关键词布局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关键词研究。恰当评估首页关键词。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把目标定在最难的关键词上,尤其是对新网站来说,

多个关键词在网站中需要合理布局,最难的安排在首页,中等难度的安排在栏目页,长尾性质的则安排在文章页或产品页面。具体做法就是在每篇文章的第一段加上关键词,在正文中出现一次,在结尾出现一次,文章字数控制在800字以内。贴心小提示,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为深圳网站建设原创 www.szfangwei.cn/,我会每天及时更新,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三、网站内部链接过度优化:在内部优化时,站长们常常用单一的锚文本超链接做文字链接,这会引起搜索引擎的特别关注,这就很容易引起作弊的嫌疑。

应对措施:首先要认识链接有多种方式:

1、超链接

2、链接锚文本

3、纯文本链接

4、图片链接。

内链的锚文本文字不能太单一,而且内链的指向不一定都是首页,内容页也要适当的做。如果相关的内容页比较多,那么就选择排名最靠前的做链接。同一个关键词在一篇文章做一次就可以了。

用户体验优化这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网页设计:要尽可能留住用户、吸引用户访问网页,第一:尽量按照用户习惯进行网站设计;第二:页面必须有层次感,必要的文字要做一下突出的表现(例:加粗、文字变大或变颜色);第三:新闻或产品的一些内容,觉得首页没必要放那么多,需要有更多的按钮等等。

2、导航设计:导航是网站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在网站上找不到方向,用户就不会使用你的网站。

3、合理网站结构优化:网站不能让用户很快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那么就要重新调整网站的内容结构;使用户很快的查到自己所要找的内容。

4、网站经常更新:内容为王,经常更新网站不但可以更新网站快照,吸引蜘蛛爬虫,还可以让用户感觉你是在精心打理你的网站,内容有可欣赏性。

网站优化是为了排名靠前,但优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还是需要留住用户,所以优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自然,一定要循序渐进呵护好您的网站,这样的网站才会受欢迎,才会获得好的排名。

2.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 篇二

现象一:强迫学习。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陶先生用公鸡吃米这个深入浅出的事例批评了教学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 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 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 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 即便硬塞进肚子里, 也肯定消化不良。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 许多教师将这些内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给学生, 并围绕这些内容编写或购买大量习题集, 进行没完没了的习题训练。二是过度补习、过度办班。现在相当多的中小学生, 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 既要进行学校各门功课的补习, 又要参加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各类补习班、特长班。课内苦课外更苦, 被各种补习活动压得喘不过气。三是过度拔高要求, 使学习难度不断增加。一些学校唯恐学生应试失败, 找出许多偏题怪题甚至奥数题让学生逐条过关, 这令不少优等生都望而生畏, 学困生便可想而知。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但我想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过度强迫学习, 损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现象二:过度讲授。

有一位数学教师自认为是教解应用题的高手, 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应用题的条件, 他事先准备了许多图片和表格。甚至把应用题里谈到的实际物体拿到课堂上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在黑板上画出了许多表格。在他的大力协助下学生们顺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可是, 当这些学生升入高年级, 教师们吃惊地发现, 如果遇到稍难的问题, 这些学生竟然束手无策。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获得知识。正是这种自主选择加工的过程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获得了认知。自主探索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可以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 增强探究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采取行而知, 还是知而行, 直接关系学生的后续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当学生有兴趣时, 他们学得好;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 他们学得更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 他们学得最好。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在教学中, 适度讲授是学生理解的前提, 但如果过度讲授就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过度讲授时学生一直被动接受, 思维疲劳, 失去兴趣;过度讲解使学生失去自主参与的时机;过度讲解意味着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费尽心机, 这就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使学生失去了在一定难度的探索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机会。也无法获得解决困难后的愉悦感受, 而这种快乐的体验, 正是推动学习继续的重要动力之一。一些数学教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一点脑筋都不动啊?”实际上主要原因不在学生, 而是教师平时教学有意或无意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和机会, 也就使他们失去了形成思考习惯, 发展能力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 教育要培养能动手、动脑的人, 指出“在劳力上劳心, 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在劳力上劳心, 可得事事之真理, 人人在劳力上劳心, 便无废人”。说的就是让学生活动的重要性。

现象三: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已成为很多老师的教学好帮手。在公开课教学比武中, 很多老师都会播放课件, 配上音乐, 加上艺术字, 鼠标一点, 答案就随之出现。这样新颖的教学让传统刻板的课堂耳目一新。尤其是一些无法用传统方法解答的抽象问题, 多媒体帮了大忙。

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也会带来弊端。现在, 有些教师会把传统课堂上板书讲授的过程全部用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来代替。老师眼不离显示器, 手不离鼠标、键盘, 形成机械的教学模式。有的老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 使用最多的是Power Poin制作的演示型课件。有些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 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有的教师在课件中引用大量信息, 使大屏幕成为信息海洋, 却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

在课堂教学环节, 需要师生情感的充分交流, 而课堂上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让课堂成为了老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 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 课堂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银幕上的图像, 这时教师就变成了“放映员”。数学的有些内容, 例如解析几何, 是通过计算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计算能力和技巧至关重要, 鼠标一点, 所有的过程都省略, 只剩下冷冰冰的结果, 谈何发展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技巧。

多媒体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让孩子的抽象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很多老师在讲授课时, 把生动的形象转化成简单的图画, 反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 更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审美活动的机会、失去了情感体验, 从而影响了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再造的形成。低年级学生欠缺抽象思维能力, 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但中、高年级正是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阶段, 过多地运用多媒体将不利于学生再造想象的形成。

现象四:拔苗助长, “差生”之困。

下课铃一响, 张同学第一个冲出教室, 直奔教师办公室, 数学老师要利用课间给他补习正负数加减法, 这些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易掌握的知识, 他怎么也无法理解。几乎在所有的学校都存在着这样的学生, 表面上他们与常人无异, 可是似乎遇到了某种障碍, 无法理解常人看来显而易见的知识。教育界把这些学生定义为学困生。

在教育中, 学困生一直被忽视、冷落。把他们当成沉重的包袱, 认为他们是绊脚石。因为他们直接影响到及格率和平均分。为了这几条可笑的分数指标, “负责”的教师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这些学生补习。我很怀疑这种补习的效果, 事实证明除了极少数学生可以勉强及格外, 大多数补习收效甚微, 因为把一大堆完全不理解的知识, 强行塞进学生的大脑, 对其发展思维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不理解的无序记忆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要记忆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天这些学生对知识完全失去兴趣。而且对学困生补习, 需要有特别的技巧、热情和超常的耐心, 少有教师具备。所以这些学生在补习的同时受到了大量责骂和批评, 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况且学困生往往不是一科困难, 多门功课都补习, 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效果之差就在意料之中了。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期望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 教会所有人我们安排好的知识, 以便在考试中答到试卷上, 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为此我们也假定所有学生可以做到这一点。直到今天我们实际并不了解认知过程是怎样在人脑中发生的, 在一些人看来显而易见的道理, 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数年才能真正明白。高中时学习物理的牛顿第三定律, 当时我觉得它简直是一派胡言。当我推墙时, 墙会反过来推我, 这怎么可能。我一边把写着自己都不相信答案的物理作业交给老师, 一边和这些问题较劲。直到好多年后, 才从骨子里相信了这一定律的真实性。到今天, 当我跑步时, 我真的能觉察出我的脚在拨动着地球。

不过度去教这些学生, 并不代表漠不观关心, 不闻不问, 而是去关爱、关注, 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默默关注, 在他们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万物生长皆有律, 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3.中小学教学过度的表现及原因 篇三

关键词 中小学 课堂教学 教学过度

教学过度,通常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施以超越其年龄阶段或承受能力的学习任务的现象。换言之,是教学超过其内在规定性的状态[1]。从教学过度表现的内容、形式上来看,涉及课程的目标要求、难易程度、教学速度、拓展的深广度等方面。综观原因,涉及到教育体制、评价体制、社会心理、教育观、价值观等多方面。

一、对照标准审视教学行为的合理度

教学过度是相对于两类标准而言的。一是公共性标准,即教学所传承的人类“文化基因”,如基本概念、基本道德、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和各种应知应会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均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要求,均不能超越学生的年龄阶段或其承受能力。二是个性化的标准。学生的天赋千差万别,因此,最佳的教学应该是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由于遗传和后天训练等原因,个体可能在某些方面能力发展得比其他人要好得多,所以学生在接受公共性标准教育的同时,还要发展各自的优势智力部分。

两类标准要同时兼顾,只重视其一本身就是一种过度。如果只重视公共性标准,那学生就如同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而缺乏个性;如果只重视个性化的标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正如加登纳所言:一个正常的个体,只要他获得机会,都可能使其每一种智力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所以,为了缩小学生各种智力之间的差异,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不能忽略公共性标准的。因此,适度教学,应当是基本达到公共性标准的前提下,关注到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其在公共性标准与个性化标准上达到和谐统一。

二、走进课堂审视教学过度的表现

1.高度重视智力发展

学生智力的整体发展被提前,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和推迟。从幼儿园开始,就普遍存在小学化、知识化和成人化现象。为了入学顺利和适应小学的教学进度,在日常教学中增加了小学的内容,同时因为我国普通幼儿园师生是2∶(25~40)的配比,要完成较为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一般都使用管制性规则而无暇顾及幼儿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要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行为。进入小学阶段后,为了迎合考试的高难度要求,教学内容不断地出现高年级内容向低年级转移的现象,升入初中后某些学校的部分学科常常是提前一个学期进入新授课。这样的教学进度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人格的健全只会起到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从江苏近20年的数学高考成绩来看,成绩为零分的每年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纵使数学思维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过度的提前和过度的训练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费希尔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与皮亚杰观点相似的现象,并把它命名为“皮亚杰效应”。他指出:“儿童的发展是若干个领域的整合,这些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保持着平衡的状态。如果对其中某个领域施加刺激(比如强化的训练),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引起儿童在该领域的进步,但是破坏了整体的平衡,使整体的发展脱离平衡状态,产生某种弥散性效应。原先受到刺激的领域,最终也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2]

从费希尔和皮亚杰的研究中可知,儿童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快速发展并不能带来儿童整体的快速发展,这种某一方面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会破坏发展的整体性,限制其更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儿童阶段如此,其他阶段未尝不是,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给学生各种知识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我们行为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必须要考虑到学生长期发展的需要。

2.课堂三维目标发展不均衡

教师过度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忽略情感价值观教育。不仅整体阶段存在偏差,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存在重视智力发展、轻视情感价值观的现象。杨帆在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中发现,教师认为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行为选项排在前三位的是:学科理论基础(93.8%)、课堂管理(93.2%)和教学组织(92.0%),而教态(34.1%)与评价语言(15.3%)却排在最后,可见教师对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较为重视,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喜欢的教师行为排在前三位的选项是教师的幽默(93.7%)、讲课语言流畅思维清晰(80.0%)和尊重学生(40.7%),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行为排在前三位的选项是教师的讲授内容不清晰言行不一致(56.3%)、刻板严厉(49.4%)和偏爱学习好的学生看不起差生(41.8%)。可见,学生除对自己的学业关心外,还渴望与教师有进一步的情感沟通[3]。一节课三维目标的完成要能够同时兼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需要,三个维度的完成是要根据学情、教情有弹性的合理分配,而不是根据教师主观的需要随意增加删除或机械地执行。

3.课堂教学要求过高、难度过大、挖掘过深

笔者2014年对所在区域内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文理科共205名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有66.57%的城区教师、47.79%的农村教师认为目前课堂上存在着要求过高、难度过大的现象。有63.53%的城区教师、34.66%的农村教师认为存在着挖掘过深的现象。如果没有对课标的准确理解,没有对学生状况的准确定位,过高过深的目标只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变成“蜻蜓点水”或“大雪无垠”。不仅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完成,时间稍长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4.课堂教学内容过多、阐释过度、操练过强

在同一个调查中,我们也发现,81.63%的城区教师和61.52%的农村教师认为课堂中存在着教师讲授内容过多现象,56.45%的城区教师和62.61%的农村教师认为课堂存在阐释过度的现象,57.03%的城区教师和38.19%的农村教师认为存在操练过强的现象。讲授内容和课堂练习城区明显高于农村,而在阐释过度的问题上明显农村高于城区,这两者的差异可能缘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不同。

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很多教师总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广泛更全面的知识。适当的讲授和阐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而现在许多的课堂,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一般知识点全面讲,重点难点反复讲;一般知识点平行练,重点难点换角度练。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便是当今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提问时间,也不太需要去思考,因为需要思考的问题老师都事先考虑到位并且解释到位,所以也无需提出疑问或不会提问,只需要机械地理解、记忆和反复地练习即可。

5.教学方法过度形式化

恰当使用课堂教学方法能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一直都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近年来课堂教学推广使用较多的合作学习和对话互动等已为教师们所熟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形式化较为严重,特别是有相关人员听课检查时更为明显。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例,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没有较全面的理论学习,只是观摩了几节课,以为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布置一个主题,前后几人形成一个小组一起讨论或分工合作完成某一任务,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就行了。不管小组成员以什么层次、特质组成,不管组员之间如何长期协作成长,不管讨论主题质量如何,不管主题与文体内容有无重要关联,动辄小组讨论,表面看似热闹,实则各小组总是那几位比较突出的学生在整理答案,大多数小组成员在一旁或乘机调皮、或沉默不言、或事不关已,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

同样,为了响应新课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倡导和师生互动的主张,有些课堂上平添了许多师生问答,整个课堂几乎为教师问、学生答所充满,看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师生一言一语似乎有了往来互动,但细察这些问答内容就会发现,它们多是一种热闹的课堂假象[4],无法达到指向文本、有探究价值、能引起师生共同兴趣、通过交流解决问题的真正互动。

有些课堂的多媒体使用也存在过度依赖的现象,部分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多媒体与教师、教学内容、学生的关系,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几乎就是照本宣科的电脑版。还有些老师对学生课堂生成的重要问题不能停留或深入探讨,要么忽略,要么直接给出答案,因为担心无法在规定时间展示完课件的全部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的生搬硬用,说明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在某些教师那里还停留在理念宣传上,通过培训知道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追根溯源剖析教学过度的原因

1.教师个人因素影响

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影响

一个教师的成熟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名师的指导、学校环境的影响和自我领悟等因素,在相对成熟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因为个人能力的局限,对于课程目标解读有偏差,对学生定位不准确,对某些教育教学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对自身问题领悟迟缓等,这些原因会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意识地教学过度。

(2)教师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在题海战术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极易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习到的这些方法有意或无意地拿来训练学生。

(3)教师个人心理素质的影响

教师在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期间,对于教学的目标、方法都有过系统学习,深知遵循教学规律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坚持对教学科学的理解,不为任何个人或世俗的主观因素所左右,真正做到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现教育最终目标的人只占少数。本区参与调查的71.43%教师表示,在个人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发生冲突时,意识层面会优先服从学生需求,但是潜意识层面会优先满足自身的需求。

2.教师的角色不清、职责不明、边界模糊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同时兼有多种角色。美国的D.JohnMclntyre和MaryJohn OHair认为教师具有组织者、交流者、激发者、管理者、职业、伦理者、咨询者等角色。其中在伦理者角色中强调伦理与教学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一方面,教师应当运用方法提高学生基于事实的推理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合理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强迫的、操纵式的方法和背诵式学习的要求都应该避免[5]。这一伦理问题非常值得中国教师讨论和学习。以什么样的角色来对待学生,以什么样的尺度、什么样的立场、什么样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和管理学生,每位教师解读起来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最常见的就是成为替代性父母。“中国式的父母”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即“控制型父母”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把对学生负责理解成绝对的控制或过度的负责,那么就会变成控制型教师。控制型的教师很有可能把爱学生解读成替他设立一个目标并要求其实现,那么在教学中就可能会提出过高要求或过重负担。爱学生不能总以学生命运主宰者的身份出现,而要将学生培养成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要经常提醒自己停留在一个适当的角色中。

3.家长和社会期待的影响

人们需要被人接纳、被人喜欢、被人尊敬,这就意味着行为要看起来正常、恰当、符合社会期待。这股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人们会优先服从陌生人告知的正确行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83.29%的城区教师和81.35%的农村教师表示会受到家长和社会期待的影响,且城乡差异不明显。

从家长为孩子择校或者选择学区房上可以看出,社会上对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认可度较高。如果身处名校,为了保持住良好的口碑,全校上下定是高度重视,教师也不愿懈待、不敢懈待,否则中高考成绩不理想时,不仅要承受自来学校管理层的压力,还要承受社会上的谴责。普通学校也不愿自甘平凡,更多的以积极的态度、大量的尤其是过量的教学行为来一次次突破本校的升学纪录,这是赢得社会赞誉最好的做法。世俗社会的质量观从外界不断地给学校和教师压力和诱导。

4.教育系统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80.34%的城区教师和86.95%的农村教师认为教学过度与系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系统环境中对教师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因素就是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对各校的考核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升学率或优生率,为了完成层层下达的考核目标,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排名从过去对学生和教师同时排名到现在对班级的排名,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排名都像一把时时悬在教师头顶上的利剑,这把利剑促使很多教师把对学生负责变成首先对自己负责,对荣誉的焦虑、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使得一部分教师放弃了教育的初衷。

教育环境是一个很大的系统,系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力之大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系统由个人及机构施为者组成,施为者的意识形态、价值和力量创造出情境,也规定了行为者的角色以及行为期许,要求在其影响范围内的人扮演它规定的角色,做出被允许的行为[6]。系统权力是授权或是制度化许可,包括授权和许可从事规定下的行为、禁止及惩罚违背规定的行为。身处教育系统的教师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在系统中更好地发展,采取系统授权或许可的行为,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也许最初也会有疑问会有抵抗,但是学校会对成绩不理想的教师们给予一些处罚,有经济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总之,系统最终会通过一些方法粉碎多数个体运用原有动力抵抗系统入侵的意志。

每一个个体的发展都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特定的目标、关注的焦点和前后发展的顺序等问题。作为教育者,个人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或主观原因,都不能忽略人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做到长期的、均衡的、全面的发展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 翁乾明.从“教育智慧”看教学过度[J].福建教育,2013(1~2).

[2] 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 杨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 [美]D.john Mclntyre,Mary John OHair.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

[6][美]菲利普·津巴多.路法西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 篇四

面对当今世界篮球运动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体校基层教练的我一直在思索着:“小学篮球训练向体校篮球训练过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一句话:“三转变,三保留,以竞技为手段,以育人为根本。

三转变:转变观念,转变训练模式,转变办学模式

选材观念转变,培训方向观念转变

中国出了个姚明,结果大家都在找姚明接班人。自然基层教练也会朝着寻找小姚明的方向去选材。一开始便以姚明的例子来选材,又怎能会出现下一个林书豪呢。选技术不如选爱好,选高不如选潜能。1、2、3、创设环境,加深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发掘潜能。用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基本功训练。把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变得丰富,变被动为主动。

三保留:保留自信,保留兴趣,保留创造力

小学课余篮球训练的几点想法张坤(学员)发布时间: 2011-05-27 18:04:0

2小学课余篮球训练的几点想法

——张坤

小学课余篮球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小学课余篮球训练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了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余训练当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启发。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应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学生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年儿童都喜欢表扬,一经

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而在实际训练当中往往有些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这样反而会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小学的课余篮球训练中我们要提倡多鼓励、多表扬的训练方式。2 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小学生在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训练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训练中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的知道自己训练的效果,就能使其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我通常会采用不定期的篮球教学比赛,而每一次的比赛的对手、时间、记分方式都会根据需要有所不同。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课余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队员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应有自己的特点

小学生的可塑性大,过于程序化的训练方式,使小队员走向了死胡同,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能充分的培养。小学的篮球训练要根据小队员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正确的培养篮球意识,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最大的发挥他们的潜能,尽量不要把技术变成死的条条框框。篮球意识的培养是全方位,即包括进攻意识,还包括防守意识。小学生的表现意识特别的强烈,进攻时特别的投入,而防守是马马乎乎,这种只强调进攻,没有防守,小队员的篮球技术不能全面的发展,所以训练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做好合理的周全的计划。

培养扎实的基本功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要求,也是篮球运动人的生命所在。篮球巨人迈克尔?乔丹说过:“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基础打得牢,我最感激的人是我小学时的教练,那时我并没有天赋,到了大学才崭露头角,很多运动员达不到颠峰的原因,就是是基础不好。”这段话虽然令我们小学教师感到安慰,但更感到肩上的重任。基本功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狠抓单个技术动作,每一个细节的动作,每一身体部位都要严格做到位,做到规范。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遗忘的也快,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要反复的进行练习,形成动作定型。其次,还要提高他们的完成动作的速度、强度。再次是加强对抗性的练习。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小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加强对抗性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动作的能力,和篮球运动的意识,开始可以一对一的练习,达到一定水平后加强对抗性,提高到一对二,二

对二,甚至一对三加强他们的突破能力。

基本功的练习比较单调乏味的,所以学生的篮球训练要加一些游戏和竞技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如在固定的区域里进行运球的打球游戏,不仅提高了队员的兴趣,而且队员的控球的能力、护球意识和抬头观察的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5.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 篇五

一、有人提出“语文教育的整体观”。

所谓语文教育的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1)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先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写全文。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2)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课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从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 分析与综合问题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点、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凡入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了。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 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 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 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 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 内容和形式问题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一篇文章,语言是一定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是其内容,语言是其形式。思想和语言不可分,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如《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7页。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又有何区别呢?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的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第一学段要求“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尤其在第三学段,阅读的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的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 理解和感悟问题

自从“课标”颁布以后,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人认识一件事物、一个定理、一个概念……都要达到理解水平。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总攻击一段中的“震动山谷”“千钧一发”“奋不顾身”这三个词语,正揭示了这段内容的三层意思。在结合上下文学习之前,先要把“千钧一发”这个成语的本义(“一根头发负担千钧,一钧30斤”)弄明白,千钧等于三万斤,一根头发上能担负三万斤吗?说明事情的危急性,再结合课文理解这个成语所比喻的“形势万分危急”的意义。如果对这个词的本义不懂,又怎么理解当时的形势险峻呢?所以学生学习文章是不能缺少理解的。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义,使重点词句的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创造性的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素,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6.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方法 篇六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

一、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不恰当的评价导致学生不自信,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创新,影响了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创设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正常开展。那么,如何较好地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评价,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人文气息呢?本人认为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语言不仅应该充满激励和关怀,也应该进行适当的拔高评价。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例如:班里有个小女生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可是在学习上有些吃力,总对自己没有自信。刚入学的时候,几乎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决心要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们根据情景编一道应用题,有几个孩子前面示范过了,他在下面手举起来又缩回去,于是我鼓励他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当他清楚大声的说完之后,我便对她竖起大拇指:“你真棒!看,只要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你也一样能行!”并带着全班用掌声鼓励她。她笑了。其实着并不是一道很难的题,我在这里用了“你真棒”“你能行”等拔高评价语,把兴奋点转移到了优点方面,使她很容易接受了我的行为指导。晚上的时候她的家长打电话感谢我。从那以后,她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这一点让我很欣慰。

二、关注学习兴趣,童趣评价

7.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现象浅析 篇七

一、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

个体从一个“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不是一年两年完成的, 而是伴随着个体的一生, 在每一个年龄阶段, 都有其相应的社会化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 如果超出了这个度, 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提出了“过度社会化” (over socialized) 的概念:他认为社会环境 (包括人际关系) 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 个人自由 (包括个性发展) 的发展余地是极为有限的。[2]本文中的“过度社会化”主要是指小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超出了与之相符的度, 表现为小学生社会化的程度过高, 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现象。现在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现象已成普遍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年龄成熟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 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城市里的小学生, 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 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想铺天盖地地涌来, 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 很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想的诱导, 现在的小学生几乎无人不知“谈恋爱”这回事, 在放学之后还会谈论某某和某某今天在班里搞暧昧等话题, 真是令人瞠目结舌。这种现象令家长和老师都感到无可奈何。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都不成熟, 但模仿能力极强, 对异性有一种懵懂的好感, 他们和成人之间的恋爱有很大的不同, 老师和家长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而不应该避而不谈, 如果不及时给予指正, 就有可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 知识技能多样化。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原来的以扩展家庭为主到现在的以核心家庭为主, 家庭的规模也越来越小, 由原来的一家十几口人到现在的一家三口, 孩子成了家里的“小太阳”, 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切, 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全才, 在学校上课之余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的学习, 比如跆拳道班、书法班、舞蹈班、小提琴班, 等等, 使有些小学生通晓各种乐器, 多才多艺。表面上看来,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小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 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所学内容, 一旦停止学习, 就会把以前所学全部忘记, 尤其像舞蹈、乐器等才艺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 小学生牺牲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来学习, 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学习上的压力, 而且给家里带来了很重的经济负担。

3.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人化。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 它对人们的言行 (及至影响外部世界) 起决定性作用。[3]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首先, 小学生应该有一颗单纯的童心, 但是受成人世界的影响, 他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成人化, 表现在遇到事情思前顾后, 权衡再三, 考虑事情的后果, 而不是像小孩子那样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失去了天真无暇的一面。其次, 在行为方式上, 表现在有些小学生都会玩成人的一些游戏, 像植物大战僵尸等;有的小学生为了当上班干部就请客吃饭拉拢同学;还有的小学生觉得自己家里有钱就摆阔, 说自己家里多么多么有钱……很多家长却以此为豪, 觉得孩子会办事会说话, 却没有看到它的负面影响, 长期这样下去, 孩子就会失去创新精神, 完全复制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4. 价值观念物质化。

小学生爱钱并没有错, 但是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就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现在的小学生盲目攀比, 比谁的衣服贵, 比谁的书包文具盒好, 谁家的房子大, 装修豪华;为了和老师搞好关系, 就经常给老师送礼;花钱上大手大脚, 在买生活用品、玩具、衣服、食品等时不求最好只求最贵, 从来不知道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样会造成小学生一切向“钱”看, 注重物质享受, 不知道财富的来之不易, 而且有可能造成小学生在做事情时, 只会走捷径, 不能脚踏实地地做事。

二、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有着复杂、深层次的原因,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1. 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是小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 小学生的很大一大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教育制度对小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校在传授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目标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责任, 现在有些学校的制度还不完善,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 很多学校还暗中进行应试教育。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要求不能体罚孩子, 许多教师对那些淘气的孩子不闻不问, 受物质利益的驱使, 他们对孩子家里有背景有地位的孩子特别关照, 这也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社会化的第一场所, 家庭规定了小学生社会化的初始内容,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 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 但超过了一个度, 使小学生的压力过大。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 家长在做一些事情 (像送礼、请客吃饭) 的时候毫不避讳, 甚至教育孩子以后遇见这样的事也要这样做, 造成孩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人化;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几乎有求必应, 这与孩子价值观念的物质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3. 同伴群体的影响。

同伴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 它往往以共同的观念、利益为基础, 以感情为纽带, 有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正因为如此, 同伴群体会对小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 它迫使小学生做出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如果同伴中有攀比行为, 很多小学生就会跟随着攀比。同伴群体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很多小学生因为交错了朋友, 从而对其自身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一起逃课、拉帮结伙等。

4.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现在的小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小学生都更能享受媒介资源, 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报刊杂志和新兴电子媒介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 而大众传播媒介又无孔不入, 致使很多小学生对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等情有独钟, 无人不知“早恋”这回事, 这不仅危害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且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预防对策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学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不能过于急躁, 而应该循序渐进, 把握好度。小学生“过度社会化”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且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 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光看分数的高低, 应该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去考察, 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让小学生走出金钱至上的误区, 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辞退不合格人员, 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师德教育, 让教师意识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远比分数重要, 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同时加强教师和小学生的交流, 对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 使小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趋于正常。

2.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实现小学生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 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重视智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还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童年;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 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行为规范,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渗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加强同伴群体引导, 创建良好的群体氛围。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同伴群体虽然在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有消极的一面,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同伴群体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发展小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小学生的同伴关系, 悦纳小学生的同伴, 另一方面要关注同伴群体的发展动向, 一旦发现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脱离常轨, 家长就要及时出来制止, 充分发挥同伴群体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4. 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 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

大众传媒给小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帮助小学生认识社会, 因此我们不能对大众传媒全盘否定, 应该合理利用。一方面, 社会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 禁止那些色情暴力充斥网络, 禁止小学生观看那些对其身心健康有害的内容, 另一方面, 要提高小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 通过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或者家长引导孩子识别健康信息和不健康信息, 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通过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现象一定会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3.

[2]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85.

8.小学课堂教学过度的方法 篇八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儿童;过度焦虑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心理状态。焦虑是人们最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之一,适度的焦虑是行动的催化剂,且一定的紧张度能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然而,在更多的时候,焦虑过度对人是一种危害。会对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威胁人的身心健康。可导致过度焦虑反应,焦虑性神经症等情绪和精神障碍。在现代社会,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帮助学生消除过度焦虑情绪,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及提高儿童对社会的适应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小学生过度焦虑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过度焦虑的外在表现有三,其一是情绪表现为忧虑,感到挥之不走的恐惧、不安。这时人常常烦乱不安、心事重重,无法放松自己。二是行为表现为紧张。儿童过度焦虑时,肌肉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反应状态,往往表现出坐立不安,举止僵硬,说话变调、发颤,甚至全身发抖等等。三是生理表现为反常。儿童过度焦虑时,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肌体会产生一些相应的生理变化,如瞳孔放大、唾液分泌减少、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唇焦口干、吞咽困難等。过度焦虑的心理状态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注学习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攻击、失眠、体质下降等等,甚至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与身体健康。由于过度焦虑是一种内向型心理行为问题,具有较高隐蔽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和家长不能发现和重视存在的这些问题,往往误将长期处于过度焦虑心理状态的小学生认为是听话的,有些胆小,乖巧的孩子,因此许多问题儿童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矫治而产生严重后果。

造成小学儿童过度焦虑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教育行为,学校教育方式和教师教育行为以及儿童对环境的认知等多个方面,其中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与焦虑情绪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孙永明等人的研究认为教育中惩罚和严厉行为对小学儿童的焦虑情绪有着显著的增强作用,民主信任的教育行为对小学儿童的焦虑情绪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情感教育是指施教者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为人处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只有把每个小学生看成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人,才能同他们建立起精神上的微妙关系,才能与小学生沟通心灵,了解小学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相处,和谐施教。这种做法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的根本所在。情感教育是促进小学儿童和谐发展,开发儿童潜能的灵验法宝。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教师和父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密切注意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需要融为一体,为学习和智力发展提供社会心理条件,造成、确立和保持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这样一种内在心理状态,从而消除小学儿童的过度焦虑情绪,帮助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用情感教育帮助小学儿童消除过度焦虑

(一)开设情感教育课

开展情感教育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学校课程中开设情感教育课。通过开设情感教育课教会小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认知他人的情绪和轻松地处理人际关系。课程内容应该包括情绪、情感的基本知识以及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对喜爱、自豪、快乐、痛苦、恐惧、内疚等情绪有基本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寻找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这种情绪所产生的后果。一是让学生了解对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能否选择良好的反应,能否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情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二是培养健康的非焦虑心态。要克服焦虑心态,就应该用非焦虑的心态来驱赶。非焦虑的心态指的是勇气、放松、宽容、爱等等。其中利用培养勇气和使用放松技术来克服焦虑非常有效。第一,培养勇气。勇气是一种心态,有勇气的人是知行合一的人,这种人能按自己的理性判断,直接面对害怕而不被害怕所控制。所以拿出勇气面对焦虑才是克服焦虑的最好办法。第二,有意放松。有意放松,也是预防和克服焦虑的一种有效办法。从短期的入静练习到正式系统的自我放松训练,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对内扰心理适时调节。凡是处于焦虑状态的学生,由于个体某一心理因素的超常运动从而造成心理功能的失衡,由此影响甚至阻碍了心理指向的力量。这种由主体内部发出的妨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成才的内在干扰就是内扰心理。因此,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内扰心理是克服学生焦虑心理的重要方面。内扰心理主要是学生自身的一些不合理想象过分刺激的结果,这是一种无端的悲剧化倾向。但是,内扰的形成也不是无源之本。基础差,学习盲目,孤立无援是这些学生共存的问题,他们总是在放大镜下审视问题的发展趋向。这样势必增添了精神负担。因而必须客观公正地看待内扰因素,缓解过重的内抗压力。课程中教师应及时地突破学生内扰定势,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引导他们进行适度的外宣泄或者内宣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学生都应全身心投入,确实达到转移兴奋点的目的。情感教育课程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外,还要设计和组织多种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交往的活动中感受情绪的调节和它的重要性,尝试着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消除过度焦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隔着讲台,没有情感,那是误人子弟,这是一种精神的摧残。他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成为照亮学生智力生活的一盏明灯。杨心德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中高焦虑者明显多于学习优秀生。除了开设情感教育课,情感教育要渗透到每一门课的教学中,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一是教师要开发情感的源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研究、探寻,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启动和调节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内在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儿童的成长乐园,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绪区”,使学生情感处于适中稳定状态,使学生也要了解自己和教师的情感,并明白情感情绪也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涵之一,是达到“学会学习”的必要条件。引导学生去了解、体会教师的情绪,以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回应教师,并努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足够的精力去关心每个儿童,才能成为公正的人。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交流要发自内心,要捕捉孩子的疑惑、忧虑、痛苦、情讶等细微的情感。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来诱发和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与教师的情感互动。三是教师要进行适度的课堂检测和课堂的评价,有效缓解和消除学生的过度焦虑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设置疑问和设定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获得新知进行创新。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功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并体会到学习的艰苦和乐趣,这些良好的感受和心境,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四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积极健康的班风、校风,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做可以排除诱发关系,限止内扰扩展,从而避免内患及焦虑心理产生。

(二)重视家庭的情感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行为是小学儿童产生过度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一些学者根据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把家庭教育大致划分为:民主型、放任型、冷漠型、粗暴型和混合型。其中冷漠型和粗暴型家庭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易产生过度焦虑。而在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教育,使儿童在一个充满爱、温暖、鼓励、相互支持与亲密关系的良好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首先父母要把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治能力。儿童自理、自治能力提高,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加,过度焦虑也会自然消退。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和奖励、惩罚等要比较恰当。过分保护、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妨碍儿童正常学习、生活、成才的内在动力,导致焦虑情绪升高,反之儿童自尊增强,焦虑情绪降低。最重要的是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并能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使儿童的情绪得到及时的宣泄,避免焦虑情绪的积累。总之,对子女实施情感教育是家长无可推卸的天职。

【参考文献】

[1]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吴江.苏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2).

[3]孙永明.父母教育行为的结构及其与小学儿童焦虑情绪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

[4]杨心德.中小学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焦虑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5]付婵.情绪智力与中小学生的情感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3).

【作者简介】

9.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九

目标:能判断自己的位置,并根据指令做出动作

玩法:

1、幼儿排成5X6的方阵队形。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在的是第几行第几列。

3、开始游戏时,老师指出某一行或某一列的幼儿做动作,如请第三行的小朋友学小猫走路等等。

4、反复游戏,游戏熟练后,可请个别幼儿发出指令。

5、加大游戏难度,可以指出队列中的具体一位小朋友,指定其做动作,如请第二行第四个小朋友跳一跳。

名称:找树

目标:会比较3棵大树的粗细

玩法:

1、老师和幼儿到户外,指定3棵不同粗细的大树。

2、幼儿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眼睛看看看看,请到树下站站,快找快找快快找。老师说:请你跑到最粗的树下摸摸它。

3、变换指令,如:请跳到最细的树下锤锤它,请爬到不粗不细的树下指指它等。

4、游戏熟悉后,可以请一位幼儿发出指令引导。

名称:跳的高

目标:体验厚薄不同,练习跳跃能力

材料:地垫若干

玩法:

1、老师将不同数量的地垫撂在一起,分别变成最厚的、最薄的、不厚也不薄的。

10.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篇十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从音乐课发展的特点来看

在大量的听课和观摩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这堂课意境很好”。有的说,“这堂课把我们带入了美的境界之中”。还有的说:“学生的歌唱,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身临其境”„„

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今年来,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2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意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意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意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二 课题的界定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 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三 课题实施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

2、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

4、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设想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但却充满了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心紧紧拴住,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我们组成员反复推敲,下面就以《小白船>这节课为例说一说我们教研的音乐课意境教学的措施和设想。

一、挖掘教材中的意境

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了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小白船》是一首非常抒情优美,流传已久的朝鲜民谣。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所以以,歌曲整个的基调是抒情,优美地、稍慢地,知道了这些因素,教师就可以着手创设意境了。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在背景图片上要下了一番工夫,颜色要鲜艳,突出主题,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板书也可以用彩粉笔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样学生可以从始至终在本课的意境中学习。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美丽的银河,教师运用了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在《小白船》一课,整个课件都以天空的蓝为底色。绘制了白色的云儿,金黄色的月,银色的星星„„这充分说明了,美的色彩,能够营造出美的意境。

三、用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本课课件设计也考虑到了意境,本节课一开始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深邃的天空、数着星星 → 随着数星星的律动,引出天空中另一美丽的景物“月亮” → 继而带着学生在《小星星》的伴奏音乐中,划着小船在夜空里畅游 →不但使学生用心地聆听了新歌《小白船》,而且很自然地把他们带入到了美丽夜空情境中,可见。歌曲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强烈的学唱愿望油然而生。

课件能把歌曲中的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既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去,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把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以外的画面中去。

四、用电子琴伴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本节课中,教师在用电子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也有较好的尝试。她在为歌曲《小白船》编配和弦时,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美丽夜空的音乐意境。而在用《闪烁的小星》一曲导入时,(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电子琴伴奏织体,再加上其独特的和弦编配,同样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不错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模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1、设置问题引入意境

提问,在一节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本节课中有着如下的问题设计:(小星星累了,睡觉了,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候?/小朋友,你们会划船吗?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去美丽的夜空游玩好吗??„„)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很多处,简单明了,即使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很容易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揣摩和思考。意境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出来了,越发见浓,课堂的那种静静的、美美的、淡淡的美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2、讲述故事渗透意境

这首《小白船》原本没有故事,而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女孩梦的故事贯穿全课,很有意境。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这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然而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故事的过分关注而忽略学习的重心,有时候我们老师把握不好,会有点难收,这点要十分注意,讲故事要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肢体来表现意境

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歌曲的意境, 从而使歌曲最深入人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即运用律动体会意境,使得肢体与歌声完美融合。

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带着学生律动,让学生在《闪烁的小星》音乐中,数着星星,唱着儿歌。把课堂气氛完全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又跟学生一起做划船的动作,充分感受《小白船》的旋律,沉浸其中。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自己动。同时,还引导学生动。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进行组合,甚至让他们创编出跟自己不一样的动作,并给予奖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伴着音乐,纷纷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各具特色的动作。所以说,音乐意境的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

教师在课前,自己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深刻地了解了歌曲的意境。教学时,伴着动人的故事,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美丽夜空意境中,在笔者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白船》。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这种美感,也就是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这种惆怅也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以上的几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上一篇:大学挂科的严重影响下一篇:未成年人总结教育电视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