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三部曲

2024-07-12

家庭三部曲(共8篇)

1.家庭三部曲 篇一

从“家庭三部曲”到《断背山》

——从李安电影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定稿)

摘要:

李安是唯一两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导演,他的作品承载着中西文化的合流,通过对一系列中西方文化的探讨,实现了一种良性互动的跨文化传播,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成功范例。“家庭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是奠定李安电影风格和华语影坛地位的重要里程碑。而《断背山》则是跨入西方题材,成功打入美国电影市场的佳作,这部电影也让李安导演在世界影坛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将从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通过李安电影作品“家庭三部曲”和《断背山》,从文化分析等理论视角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及融合,反思中国文化本身及趋向,试图为探讨中西文化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李安电影,“家庭三部曲”,《断臂山》,文化差异

目录: 引言一、四部作品各臻其美(一)《推手》(二)《喜宴》(三)《饮食男女》(四)《断背山》

二、中西文化的四大差异(一)生活习惯(二)语言文化(三)教育理念(四)婚姻观念 结束语

引言:

李安作为一位两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导演,以他独特的视角,拍摄出一部部使东西方观众都能接受的影片,从这一点上而言,他无疑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塑造出了生活中遭受东西方文化冲突影响的一个个人物形象,如《推手》中的老父,由于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的多元化,李安对中心方文化均有研习,中国传统文化

宜顺论文网 的滋养和西方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李安具有包容性的开放情怀,他立足于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排除文化的界限对艺术题材进行挖掘和探索,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主流文化巧妙地融于电影之中,这使他的电影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呈现出跨文化的特色。

李安是世界当代蜚声海外的著名中国电影导演,曾担任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评委会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台湾金马奖也被视为是台湾电影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喜宴》柏林国家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卧虎藏龙》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并且被《时代周刊》评为2000最佳影片,而李安本人也被评选为最佳导演。2006年,凭借电影《断背山》,李安荣获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华人导演获此殊荣。李安为华人影坛所做出的贡献无与伦比,他也成功地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

本文以李安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李安电影作品“家庭三部曲”和《断背山》,试图从李安电影主题的选择、文化认同的途径及文化融入的表现策略三个部分探讨李安如何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寻求文化间的沟通和认同。一、四部作品各臻其美(一)《推手》

《推手》比较注重表现东西方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其中的太极父亲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之道并身体力行,初面异域文化时充满自信,在影片中与他构成对立面的是完全不能接受东方文明的洋儿媳。在表层冲突下隐藏的深层的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逐渐展开先后体现为父亲与儿媳、儿子及餐馆老板的冲突,这些冲突都是以父亲为象征的东方文化与其对立面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矛盾的外化。

影片开头随着手部特写镜头的拉开,我们看到父亲身着一袭蓝色中式衣裤,动作舒缓自如、矫健轻盈、安详平和;与此同时,洋儿媳在电脑屏幕前飞快的敲击键盘,红色的台灯和桌上杂四乱无章的物品给人一种内心烦躁的暗示。二人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个段落中没有一句对白,所有声音都是自然音响,导演有意利用单个镜头内的场面调度画面上两个主人公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几乎不出现在同一空间,即便是同一空间,也通过画面的纵深调度形成强烈对比,或是封闭的横向构图中二人左右对称的对比,或是纵深构图中前后的对比,互不理睬又互有压力的模式造成强烈的隔离感,充分体现二人内心的疏离与隔绝。

该段落中儿媳的烦躁显然为父亲的悠然、自信提供了陪衬,当她在莫名的烦躁中远远审视这位异常平和的中国父亲时,我们看到在两种文化较量的第一个回合中,东方式的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与圆柔应对的处世 原则占了上峰。随着叙事的推衍,这种对比却迅速变化,父亲以往强大自信的态势逐步弱化。随着微波炉中的那一声爆炸和儿媳的一句“shit”,父亲的威严受到了挑战而动摇,当他不得不戴上耳机听京剧时,分明表现了他开始向妥协迈进。晚饭餐桌上两种嘈杂的言语充分体现了两种势力的争夺,儿子虽极力调和,但孙子无意间翻译出的一句最不该翻译的话令这种呼之欲出的矛盾终于暴露。父子下棋时所说的“民主就是没大没小”和教给孙子的逻辑颠倒的“娃娃调”都预示后来两方势力对比的宜顺论文网

倒置。原本自信的父亲在丧失了精神归属的环境中体味到强烈的漂泊感,他寻求心灵归属和文化认同,恰巧此时他遇到了陈太太,这种心灵的空寂、精神的漂泊和文化的失落似乎有望在陈太太处得以终结。

陈太太与父亲感同身受、同病相怜,与其说她是父亲所期待的情感归宿,倒不如说她是父亲的精神家园。而当父亲得知儿女只是为了他的负累才安排他与陈太太接触时,这个曾是东方文明的顽固代表为了保存自己最后的尊严选择了离开。父与子的冲突毕竟是悲哀的,它意味着东方文明力量的衰弱已成势不可挡的定局,这种衰弱已经表现为东方文明自身的内部冲突。当父亲展开与整个西方秩序的冲突时,东方文明势力衰退的趋势发展到了极限,警察的介入把父亲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社会的冲突完全外化,虽然在父亲戴着手铐被送入警车时显出/英雄视死如返乡0的镇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却只是他独坐在监狱里时的凄凉和无奈。按照本片所传达的理念,暴力是失去平衡时的一种表现,父亲用暴力所打破的不是西方社会的秩序,而是东方传统文化智慧和修养角度所认为的平衡,它成为父亲修身处世原则彻底的失败与颠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尚未开打以前父亲就已经输了,他被逼到绝境,无计可施,无路可走。格斗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因使用暴力而显露了自己寂老苍凉的内心最脆弱的一面。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空间位移后产生的水土不服的困窘。父亲一句:练神还虚不容易啊!把影片挥之不去的悲凉情绪发展到极限,矛盾终究经过暴力达到平衡,悲伤与空虚的情绪得到了升华。

《推手》的场面贯穿整部影片,你来我往的交换步伐,努力在两人之间制造一个平淡素雅的氛围,似乎告诉人们要寻求宁静和松弛,就要排除杂念,使心灵在纷杂的环境里清净下来,来来往往中凡事都以柔静临之,松化处之,圆活待之,才是做人处事的道理。父亲一直推崇的内心宁和并没有达到,在人生道场的修行中,外在的苦难折磨他可以战胜,惟独内心的牵挂却放不下,实在难以修炼到真正的中国功夫那种虚无清静的至高境界【1】。他离开了儿子的家,搬到中国城独居,短暂的中西合璧家庭宣告结束,从此各自为安。父亲在清理了自己的伤口之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虽然在活动中心与陈太太谈话时的背景依旧有一面醒目的美国旗不安分的提示这两个来自东方的空寂灵魂依旧在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压迫下,但当他们一同站在阳光下时,影片传达出的信息却是他们或许可以相携相怜,在西方文化的包围中建立一个东方传统文化氛围之家,慰藉漂泊的心灵。【1】

【1】冯光远.《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二)《喜宴》

《喜宴》(TheWeddingBanquet1993年)是一部关于认同的问题喜剧,《推手》始终让人感到一缕隐隐的悲悯之情,而《喜宴》却是以轻喜剧的手法铺陈,对东西方文化冲撞问题的关注与探讨更深一步,更关注深层观念上的差异,选取一个颇具宽容度的叙述视角,将西方式的同性恋故事与东方式的人伦大义错综对接,层层衍展开去,揭示出丰厚的人文内涵。影片中的师长父亲来自台湾,早年在两岸间的辗转经历使他的内心已经跨越了感叹漂泊的阶段,无奈的认可了浮萍命运,而痴情于“根”的延续。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强调着“种”的重要地位,可儿子的同性恋取向意味着“种”的丧失【2】。于是,两种文化观念又产生巨大的冲突:前者重视传统,后者注重个体存在的自由;前者为了种的繁衍可以牺牲个人的情感和幸福,甚至以权利的运作方式对个人生活实行全面统辖;后者宣扬个

宜顺论文网

体解放,尊重并以法律保护个人私生活的一切领域(这里还要插入一点,西方传统文化在宗教的熏陶下同是排斥各种以享乐而非繁衍为目的的性行为,东方自古也有同性之爱的传统,但这些问题确非在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之列)。父亲形象在出场前作足了铺垫,尽管他一直处于叙事后景,但又切实主控整个叙事进程,象征了潜在的、不可抗拒的东方伦理传统的压抑,在从台北到纽约的叙事空间里,他精神的影子无所不在。台北的“越洋电话”、母亲的“录音带、信函”、美国的相亲,都镌刻着父亲权威的阴影。儿子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并对其敬畏有加,却皈依了现代西方社会,面对西方文化强大不可扭转的状况,传统文化首先在他身上体现出弱势并不得不做出让步。无论是儿子对旧时老友的排斥,还是对女房客挑逗的冷淡反应,都暗示他早已有意无意的疏远了东方的传统文化。当他熟练地用美国人习惯的方式打发街头卖艺人时,他对于在物质利益驱使和个体独立意识左右下的西方文化已显示出极大的认同。面对父亲以各种形式的敦促乃至强迫结婚生子,儿子阳奉阴违安排假结婚成了暂时化解对立矛盾的唯一出路,表面上是儿子屈从于父母之命而向传统的家庭理念做出妥协,实际上反而成为父亲所代表的东方文化被愚弄的发端。原本妥协/愚弄可以就此打住,不想父亲携同母亲亲临观礼,儿子伟同、准儿媳威威和儿子的同性恋伙伴塞门手忙脚乱的“清理现场”又将这场较量扩大化了。

父母初到的一场戏中,导演运用各种镜头语言阐述了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即将突现的冲突:威威头头是道的品评父亲的书法时,一家人同时出现在镜头中而惟独不见塞门,此时他所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为东方传统文化所击败,在书法这一极具东方风情的载体上,他显然丧失了表达语言。紧接着,父母送威威礼物用长镜头表述,威威捧着礼物和旗袍从左侧出画,塞门和伟同从右侧入画给父母送见面礼,母亲却看着右侧画外喊出声,画面右移,景深处威威身着旗袍亭亭玉立,一家人上前簇拥着假冒准儿媳,前景又只留下塞门一个人,再次显示出在这样特殊的空间中西方的劣势状态。其实塞门的弱势地位也并非绝对的,事实上一直是塞门在行使“儿媳”的职责,我们甚至难以说清楚,究竟是塞门代替了威威,还是威威代替了塞门。塞门所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绝没有被轻易打倒,反而表现出勃勃生机。那场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婚礼戏看似东西文化的融合,表面上也呈现出东方占据优势的局面,但西方强大势力的气息却可以隐隐嗅到。尽管喜宴在一个装饰极度民族化的大厅内进行,但这个大厅却坐落于曼哈顿街头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里;尽管婚礼的主角以及宾客大部分都是东方人,但镜头中却时时闪出一两个西方人的影子提醒我们,这样一个民俗味浓郁的喜宴的演员虽是东方人,但外在的观众却西方人,他们以西方的眼光审视这群“疯狂”的东方人,这种“看””被看””制造被看”正是后殖民主义及所谓的东方主义的一个重要模式。师长父亲初次踏上西方国家领土时曾经极度自信:他挺胸抬头、昂首阔步行走于高楼林立的纽约街头,身后跟着顺从的儿子,表现出不言而喻的威严。接下来却是这位当年英姿飒爽的师长沉睡的近景:他毕竟老了,酣眠中的苍老更使他显得虚弱无力,“廉颇老矣”的悲凉和无奈油然而生。其实从他兴冲冲的踏上这片已跨入后工业文化形态的热土的那一刻起,他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就已经非常人所能体悟。父亲终归是父亲,他病愈后不得不以逃避的方式戴上一副不新不旧的道德面具,以某种现代的开明性掩饰传统的脆弱无力。他把原本送给威威的礼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塞门,以非正式形式接受了儿子的恋人,又为了维持传统的家庭模式不敢公开。父亲的形象也形成事实上的人格分裂:既是发自内

宜顺论文网

心恪守伦常的威望家长,又是不得不压抑内心不满的西方现代式的尊重个体平等的朋友。他对现实的妥协,既是无奈的选择,又是他以退为进,力求摆脱危机而求得新的平衡的一种老到的处世态度,他好像一只有力的大手,在幕后操纵事态的发展,又像是个局外人,冷眼旁观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当与塞门一同坐在风中,看着河面上的微澜时,他显得那么无助,昔日里叱咤风云的风光和藐视一切的自信都无从寻觅,身上威严的光环已经褪去,只是作为平等的个体存在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强大势力之下。影片的结尾更耐人寻味,全家人翻看婚礼相册,好像是父亲把昨天的辉煌重新温习,他脸上自然的露出笑容,当相册翻到最后一页塞门、伟同和威威三人的合影时,父亲当即回到现实中,收敛笑容起身道别,当初见面给威威的那句“谢谢你照顾伟同”自然的还给了塞门,而对威威报以“高家会谢谢你”,其中蕴涵了多少话语。两位老人的内心都在痛苦和矛盾中挣扎,却只说出“我只是高兴”“我也高兴”这样的话,一句“高兴”在片尾反复强调,形成对片名《喜宴》强烈而鲜明的讽刺。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父亲站在安检入口,面对十足的西方人的质疑,夸张的将双臂高举过头顶,从剪影似的画面中,我们终于领悟,尽管父亲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但他所代表的东方文化终于还是妥协了。儿子迫于传统道德观念的驱使,不得不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家庭模式,一边是来自中国内地,代表着传统东方伦理观念的威威,一边是来自美国,代表着西方现代价值观念的塞门,三人间的冲突没有传统叙事中善与恶的斗争,而完全是两种不同观念的差异。这种突破了外在矛盾冲突而着重关注人物心理冲突的观念是中国电影的一个进步。

【2】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M].当代影,2001,(6).(三)《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1994年)与前两部不同的是,导演在开始便让影片的主人公离开西方文化茁壮滋长的本土——美国,回到颇具东方理念情怀的台湾,人物设置是统一的东方人。尽管西方文化丧失了存在的物质载体,没有外在的文化冲撞,但并不意味两种文化的冲突已经消退,恰恰因为在完全的东方文化语境下依旧存在着西方文化熏陶渲染的阴影,反而令人感到潜在的西方力量更甚。原始的没有干扰的东方文化早已被西方无声的侵蚀,这种冲击较之明显的两种文化的外在冲突更为剧烈。当东方文化的承接者已经自觉的叛离了东方文化本身时,这种文化或许可说是岌岌可危了。本片的国厨父亲也长期处于漂泊和分裂的状态中,他的漂泊是生活历程和个人情感的漂泊,他的分裂决定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典型的分裂态度: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可以发展成一种令人艳羡的艺术;男女则是台面下的东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3】

随着女儿的长大成人,父亲面临着不可抗拒的抉择:要么克己欲,守人伦,继续孤单的任由情感漂泊;要么接受现代生活观念,自由选择新的情感寄托,开创新的生活。片中与父亲对立的是三个性格各异的女儿,她们身上都有着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影子,无论是大女儿对天主教的笃信,还是二女儿与旧日情人依旧保持着性伙伴的关系,以及小女儿的快餐文化,都是西方文化在东方领域内的投射。本片是《生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不仅思想深度更进一步,讲述故事的技巧也比前两个影片更胜一筹,父女四人情感发展各自为线,看似散漫,而几条线索又在每宜顺论文网

周都要进行的家庭晚宴中交叠,饮食成了情感亦即男女的载体。全片六次家庭晚宴,每次都会有事情发生,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家庭结构变动的分界点。前两次家庭晚宴上,二女儿先是宣布不日将搬离,又不得不留守在家庭里。二女儿企图离开不仅意味着原有的家庭开始濒临瓦解,更因为二女儿在家庭中具有特殊地位而变得有所指涉。影片用照片暗示二女儿与母亲长相酷似充分表明二女儿在父亲心中以至在这个没有母亲的家庭中的重要性,她对家庭的瓦解可以说是“釜底抽薪”,家庭解体的威胁同时来自父亲的味觉丧失,不仅意味着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即将失去功用,更意味着作为一个家庭领导者,他丧失了统辖力量。

接下来最不引人注意的小女儿和即将成为老处女的大女儿先后离开家庭,传统的东方家庭结构受到了突发事件的袭击而逐步瓦解。东方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初步打击。到了第五次家庭晚宴,家庭结构终于发生骤变,父亲提出再婚的人选竟是女儿的朋友,这种组合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人伦观念看来已经算是不伦之恋,而如此的恋爱关系没有发生在代表西方现代文化的女儿身上而发生在曾经代表传统东方文化的父亲身上就更具有反讽意味了。父亲提出要卖掉老房子,这意味着他乃至整个家庭的传统东方文化所依托的载体即将流失,家庭解体势在必行。父亲主动解决了情感归宿的问题,结束了长期的情感漂泊,也结束了“饮食”与“男女”的分裂状态。他亲自打破僵局并促成家庭从解构到重建的转变,使得女儿们可以无牵挂的把生活重心移到自己新的家庭生活上。在东西方两种生活观念的冲撞中,父亲勇敢的选择了后者,完成了传统向现代的蜕变。作为尾声的第六次家庭晚宴展示了这个家庭彻底解体后的样貌——大女儿和小女儿都经营着自己温馨的小家,父亲也和新的妻子搬离了旧家,妻子腹中孕育的小生命寓示作为传统象征的父亲的全新生活已经开始。而在原来的老宅子中留守的却是最叛逆的二女儿,她非但取代了已故母亲的地位,甚至取代了父亲的位置。正如在父亲的离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西方文化战胜东方传统文化,在二女儿的留守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对于长期以来一直反抗的东方传统文化的无比留恋。也许父亲与这三个女儿的关系乃至于他们所因循的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关系就好像是父亲从洗衣机中拿出的女儿们的各种衣物一样纠缠不清,难以言说。【4】

【3】陈宝旭.《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4】 丁卉.《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M].当代电影,2001,(6).(四)《断臂山》

影片延续了导演李安一贯的含蓄隐忍、质朴细腻的风格,没有大起大落、紧张刺激的情节,亦没有琼瑶式的歇斯底里——它甚至有点略显平淡,但却又宛如夜深人静时,某首时常 回响在我们耳畔心头的老调情歌, 温暖感伤,回味悠长。与以往同类型的影片相比,窃以为此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体基调的平实。无论是主、配角的人物设置,还是情节上矛盾冲突的处理,抑或是对大环境的渲染,导演李安都没有将其刻意的美化,亦没有淡化或回避,虽然他明显流露出对片中两位主人公那段不被世俗所容的禁忌之恋的扼腕叹息之情,但他还是较为客观且真实的展现了这一切,这一点在对Ennis的前妻这一人物塑造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而使影片的说服力更强,令一般观众亦能较快的接受与理解影片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另外,此片还打破了人们心中对男同性恋固有的阴柔印象,塑造了两个外表粗犷阳刚但内心却温柔多情的男人形象,这不仅仅是挑战美国西部

宜顺论文网

根深蒂固的牛仔文化,更是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来诠释爱情的伟大。

Ennis和Jack,一个沉稳内敛,一个散漫不羁,如果最初的最初不是为了那份赖以糊口的工作,他们的人生轨迹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他们会象一般男人那样按部就班,平静且平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许依旧无法与枕畔的女子永结同心、白头到老,但至少不用承受命运那如炼狱一般痛苦的煎熬。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或许是因为前世的情缘未尽,因此从他二人于雇主门外初次邂逅,有意无意地相互偷窥的那一刻开始,冥冥中,似乎就已注定了彼此纠缠一生的宿命。

他们的故事正式开始于断臂山。虽然其所处山谷天高云淡,风景如画,仿若世外桃源一般,但同时亦清冷幽静,人迹罕至。再加上环境的艰苦,工作的乏味,生活的单调,心灵的孤寂以及生理欲望长时间的压抑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他们互相吸引并最终发生关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然而,这算是爱情吗?或许此时还不能算,但二人感情的发展确实是因为性的关系而变的突飞猛进,既而在那段相濡与沫的日子里,不知不觉,情根深种。

可以说,在断臂山的这段日子是Jack和Ennis他二人一生中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导演李安可谓用心良苦,他用了较多的篇幅来尽情展现断臂山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再配以动人心弦的音乐,从而映衬出两位主人公在此自在生活的无拘无束,同时亦埋下伏笔,此时越是逍遥自在,就越能反衬出影片后半段二人回归现实社会之后的那份情感压抑的无奈与悲哀。

毫无疑问,他们是相爱的一对。如果不爱,Ennis不会在与Jack的分道扬镳后,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掩面痛哭,不会在久别重逢之后情难自控,主动热吻;如果不爱,Jack当年不会四处苦苦打听Ennis的下落,不会在黯然驾车离开已离婚却依旧不打算和自己长厢厮守的Ennis时默默流泪;但碍于世俗的白眼,道德的束缚,以及社会的压力,多年来他们只能偷偷摸摸地一年一聚,不敢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在这场爱情角力里,一直扮演主动角色的Jack或许将以上这些看的较淡,勇敢任性的他,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但相对保守传统的Ennis却做不到这一点,童年的记忆,自身的矛盾,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令他无法像Jack那般洒脱,但他却比后者爱的更为深沉,他的付出,已远远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男人,谁又忍心求全责怪?为了爱情,他们二人其实都已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一个抛妻抛女,一个千里情奔;一个孤独终老,一个至死不悔!„„然而不管他们爱的多么缱绻决绝,义无返顾,他们最终拥有的,却只有那座断臂山。

——断臂山,断臂山,肝肠寸断,情义如山。

影片这样的结局自然让人唏嘘不已,但爱与拥有,或许本就无关。它会一直活在有情人的心上,不是时空可以轻易打断。虽已是阴阳两隔,生死契阔,但想必另一个世界的Jack不会忘记,在断臂山上的某个清晨,Ennis曾与他深情相拥;而Ennis,相信亦不会后悔爱上那个名叫Jack的男人。虽然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他们的爱情,就如他们那两件被Jack套在一起珍藏了二十多年的旧衣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宜顺论文网

二、中西文化的四大差异

(一)生活习惯

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一个个的镜头语言中随处可见,尤其是那些片中人物生活上的小细节,从细微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彰显出了李安导演对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上的理解:文化符码。

在影片《推手》中,华人老父与洋媳妇的生活习惯可谓泾渭分明:父亲身着一袭蓝色中式衣裤,动作舒缓自如、矫健轻盈、安详平和;与此同时,洋儿媳在电脑屏幕前飞快的敲击键盘,红色的台灯和桌上杂乱无章的物品给人一种内心烦躁的暗示。二人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中景是美国媳妇,美国媳妇在朱先生的身后来回走动。虽然前景是朱先生,但镜头的焦点是美国媳妇。通过这种前后景的构图,在单镜头内将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内在的文化冲突充分的表现出来。所以这个生活场景,虽然言语不多、情节简单但足以使观众对东西文化间巨大的差异有清晰且深刻的印象。在影片中,朱先生是在打太极,美国媳妇在打电脑。太极是中国文化符码,电脑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人物的情绪更是人物动作的文化注脚。朱先生心平气和,娴熟自然的施展太极的招式。美国媳妇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却敲错字。简单的几个动作、神态、表情,就显示出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别:中国倾向于日神文化,欧美偏向于酒神文化。日神文化是理性文化,比较强调礼仪、秩序、中和、适度,个性淹没在社会之中。来自中国的朱先生站在大厅练太极缓慢而有序,通过打太极,他达到了心境平和,沉稳协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酒神文化则强调张扬个性,比较热情外向,容易陷于偏激、狂热、傲慢、烦躁中。美国媳妇在急速的敲打键盘,当她不小心打了“Grandfather”这一词时,她很恼火,她强烈的意识到朱老先生的存在,并认为他干扰了自己。她很烦躁,无法集中精神。

另外在《推手》的开始就有戏剧性的中国公公和美国儿媳一起进餐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场景。公公抱着一只大碗,里面是米饭和各种各样的配菜,还有肉类,用筷子大口地吃!而儿媳妇只是吃着一盘蔬菜沙拉和一片烤饼干。从这些细节处,更能看出中西方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二)语言文化

人的一切都是由语言构成与表达出来的。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下人的精神产物,而语言就是它的载体。对一种文化是否把握正确,首先看的是对其语言把握的准确与熟练程度。李安的电影跨越中西两种文化,对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必须要有很好的驾驭能力,才能使不同文化的观众能从语言中领略到其他文化的精髓。电影《卧虎藏龙》的台词备受中国观众的批评,许多中国 观众都不能忍受李慕白这样一位侠士的口里吐出莎士比亚式的语句。“我已经浪费了我的一生,我要用这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久的孤魂。”可是西方观众却认为《卧虎藏龙》的台词没有问题,李慕白临终前对俞秀莲的表白很浪漫【5】。

【5】宋婷婷.《进入龙的世界——— 导演李安谈《卧虎藏龙》》[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4月。

宜顺论文网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从表达的意义上来说,这句话的意思非常中国化。因为中国民间有一种传说,人死后回转世投胎,但在投胎前有七天的时间可以留在人间与至亲的人相伴。但这句话的表达方式非常的西化,这是中国观众所不能接受的,但却是西方观众所能理解的。

当然在《卧虎藏龙》里面,李安也是用了古人的语言,运用了一些西方观众耳所未闻的词汇,如“江湖”“内功”“真气”“恩怨”等等。由此可见,整部电影中,既有地道的中文表达方式,又有西式语言,不至于使西方的观众听得一头雾水,也不至于失去太多的中国韵味。李安努力在语言上创造一种中西方都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他的电影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是互为参照物的,从而使他的电影能被不同文化地区的人所接受。

(三)教育理念

在影片《推手》中,作为孙子的小杰米无疑是最无辜的一个,他不得不生活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之中,不得不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在杰米的教育上,玛沙是完全开放性的美式教育。于是,当小杰米画出了一幅充满暴力色彩的漫画时,玛沙会亲吻他并给予他鼓励。而在爷爷看来,那些美国动画太过血腥暴力,会教坏小孩子,他更希望在孙子身上看到中国儒学的文化底蕴,于是他给孙子画画时用的是中国画——水墨画。而且,朱老的观念中,生儿子是为传宗接代的看法仍然存在,而这一观点显然引起了玛沙的强烈不满。玛莎曾经向自己的丈夫抱怨过,为什么一定要和他的父亲住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就牵扯到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道”。

老人的儿子在影片中是一个中西结合的角色,在影片的开始他还是一个比较偏向传统的中国人。妻子和父亲争吵时,他还是更多的站在父亲这一边的。老人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分歧却是很大的,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提倡“百善孝为先”,认为养儿防老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西方文化的个体自由影响教育下,西方人则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无论是父母对子女,抑或子女对父母。在老人入狱后,儿子的中国性又回到了身上,那颗中国式的孝心又回到他身上。儒家的“孝道”促使他将老父亲接回家。但是此时的父亲却拒绝了他的孝,要成全自己的儿子,只要儿子幸福一切都好,这又是中国的典型的爱子之心。或许只有中国的父母会为孩子操心一辈子,从出生到自己死去,孩子始终是他们生命中最终要得一部分,为孩子,他们可以抛弃一切,这与西方的文化观念又大有不同。

片中最后在朱老和陈太太的交游事件后,终于决定以离开来反对儿子的西方观念,这不免让人觉得可悲,但这也正是中西文化最难调和的一处,正是因为从小所接收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如此。

(四)婚姻观念

在电影《喜宴》里,作为伟同的父母亲,一对传统的中国老夫妇。当他们的孩子在年纪渐长后仍没有结婚表现出了我们的婚姻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就是我们的观念,在中国,一个男人,如伟同,身体健康,学业有成,长得又俊,这样的好条件要是适龄还不结婚,不是只有家人为你担心,连周围的人也要为你担心,因为这可是件很重大重要的事情,人生就一次的大事。而且家长不是都喜欢快乐的安享晚年吗?什么可以让他们快乐呢,当仁不让的一个要素是早日可以

宜顺论文网

抱孙子。于是伟同的父母和所有的家长一样,不远万里来到了美国,要为他们儿子的终身大事“操心”了。为了应付伟同父母的这次行动,伟同决定和威威假结婚。故事发展到这里,文化的差异又开始了:在美国人的眼里,结婚是浪漫的事情,可是在中国人的眼里结婚是“面子”的事情。在中国领了结婚证还没有完全算是结婚,要摆了喜酒才是大功告成。本来以为按西方方式结婚就完事的伟同,却因为父母需要“面子,”只得按中国人的传统在美国举行一场婚宴。

在《饮食男女》中,李安是在诠释“食色,性也”这个主题。食物是台面上的东西,“性”才是台面下的实质问题。一个鳏夫老人和三个女儿之间的情感生活,这三个女儿都没有结婚,甚至是作为老大的大姐还没有经验,反到是老二经验十足,最小的妹妹处于青春期,可是偷尝禁果后第一个怀孕。这次怀孕给大姐不小的刺激,在同校老师的一再追求下,大姐的心理产生了突变,并也尝试了性爱,怀孕离家。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三个姐妹有的时候想要尝试性爱和爱情的原因竟是为了离开这个家。在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并不是个中国传统文化里认为的好父亲,因为他没有按耐住寂寞,和一个与女儿们年龄相仿的女人再婚,如果从中国文化上讲这是有些反道德的,可从西方文化上来解读的话,这也是人性的一种解放。是作为父亲突破传统的一次反抗,是带有美国思维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李安没法改变的东西。

作为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华裔导演,李安以他独特的叙事和拍摄手法,创造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李安喜于将家庭因素融入到他的电影中。尤其是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作为生在台湾长在美国的李安来说,他深受东西两方文化的影响。由他拍摄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断臂山》这四部电影能深刻的反应出李安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李安以家庭为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对立的全方位的展现,表现了他对于当代华人的生活现状的深刻把握,同时通过对家庭矛盾的解决,表现了他对于文化冲突和现状的出路的思考。他细腻的处理方式,对中西方文化深刻的理解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借鉴。

结束语

“家庭“这一概念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有着质的不同,东方文化中的家庭观注重传统的家庭伦理,重和谐重道德。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的家庭观则强调个人自由意志的伸张释放。但是目前的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西方家庭价值观念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渗透,中国家庭中出现了家庭伦理观念的西化等问题。在家庭三部曲中,东方观众可以重新审视西方家庭的价值观给东方的家庭所带来的冲击,而对于西方观众来说,李安则将东方家庭观作为一个参照点默默地修复并平衡着西方观众的家庭价值观念。李安尊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理性的观察分析,他的电影立足于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合,并存了东方眼光与西方手法,以人文的笔触精准地勾勒出中华文化的精神和东西方的家庭与感情世界。李安电影中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并存。由于李安导演的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使得他对西方文化的精髓部分能够很好的吸收与驾驭。李安在拍摄东方题材的电影中会将一些西方的先进文化与理念融合运用在电影之中,并将西方先进的电影运作模式加入到影片的拍摄和运用中。在拍摄西方题材的电影时,他也将东方文化中对于道德思想,内敛的审美观,儒家等文化思想的认知运用与电影中,使得

宜顺论文网

他的电影中中西方文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区别与一般的中西方影片。

李安电影作品“家庭三部曲”和《断背山》,为我们从文化分析等理论视角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及融合,反思中国文化本身及趋向,探讨中西文化交融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扬,伦理片的中西文化比较——由李安的伦理电影看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李安:两度捧得奥斯卡奖的华人导演,大众电影,2007年第16期

【3】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4】李安.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 [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5】段续.电影《断背山》中爱的艺术视角[J].贵州:电影评介,2006年第17期.【6】 张靓蓓.李安访谈:一起走向黄金时代[J].长春:电影世界,2005年第7期.【7】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8】冯光远.《推手,一部电影的诞生》[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9】陈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M]中国电 影出版社1996。【10】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李安访谈录》[M].当代影,2001,(6).【11】陈宝旭.《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2】丁卉.《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M].当代电影,2001,(6).【13】宋婷婷.《进入龙的世界——— 导演李安谈《卧虎藏龙》》[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4月。【14】李安:《推手》,1991 【15】李安:《喜宴》,1993 【16】李安:《饮食男女》,1994 【17】李安:《断背山》,2005

宜顺论文网

2.家庭三部曲 篇二

一、食材的数量和种类不同

《饮食男女》一开始就展示了父亲精心准备家庭周末晚宴的画面, 影片毫不吝惜镜头, 展现了大量的饮食元素, 其中最直观的就是琳琅满目的食材。由此看出, 中国烹饪所用的食材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很多在西方看来是不可食用的东西, 中国都拿来当做食材。中国蔬菜品种繁多, 而西方人常吃的蔬菜品种很有限, 无非生菜、土豆、胡萝卜、番茄、西兰花等。中国肉类品种亦十分丰富, 中国人喜爱尝试各种生猛海鲜, 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亦或是“水里游的”, 似乎都可拿来当做食材。而在西方, 可食用的肉类很有限, 他们只吃常见的猪牛羊肉、鸡、鱼等,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有限的食材已经能满足人体所需营养, 无需再去开辟新品种。

中国人认为现宰的食物吃起来新鲜可口, 喜爱鲜活食材, 如活鱼、活虾、活鸡等。在《饮食男女》中, 有很多特写镜头, 如活蹦乱跳的鱼、鲜活的牛蛙、后院的活鸡等。但这在西方看来是十分残忍的, 因为他们认为,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尊严, 应该给予尊重, 不能虐杀动物。

二、烹饪方式不同

(一) 繁与简

中国饮食烹饪追求“色、香、味俱佳”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 中式烹饪采用了炒、炝、炊、煮、煎、爆、炸、灼、滚、涮、焖、烩、蒸、炖、煲、熬、煨、烘、煸、烫、烧、烤、卤、酱、风、腊、熏、醉、拔丝、挂霜、椒盐、走油、铁板等60多种方法。而西餐主要的烹饪方法则仅有煎、炸、烤、煮、拌等有限的几种。[1]

《饮食男女》中, 父亲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烹饪工序, 充分展示了他精湛的厨艺, 也给观众带来色、香、味的全面刺激, 这种花样繁多的烹饪场面体现了饮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影片《推手》也展示了朱父热火朝天的忙碌场面:倒油、爆锅、下菜、调味, 程序一丝不苟, 而洋媳妇玛莎忙着烤比萨饼、拌生菜沙拉。这一鲜明的对比, 更加形象地说明了中西饮食文化的这一差异——烹饪手段的繁与简。

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中西方推崇的饮食准则不一样:中餐重视色、香、味, 因而食物要经过多种烹饪方法达到“色、香、味俱佳”的目的, 而西方重视营养与健康, 他们认为中餐的某些烹饪方法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二) 合与分

中国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中国重和合, 西方重分别。”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

中国重和合, 体现在烹饪上就是“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都要用多种原料和调料来烹制。原料和调料共处一锅, 运用各种烹调方法, 做出来的菜自然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浑然一体。而重分别、重独立、重个性的西方人在烹饪西餐时, 通常是将多种原料一一加工, 然后放在一起, 且泾渭分明, 尽量保留食物的原味。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是鱼, 牛排是牛排, 即使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而柠檬汁、胡椒粉等调味用的佐料也是现吃现加的。比如“土豆炖牛肉”这一道菜, 西方的烹饪方式是将土豆和牛肉先分别煮熟, 然后再混合, 二者各自保持自己固有的味道。而中餐的做法则是将土豆和牛肉放在一个锅中加入必要的调料一起炖, 使土豆和牛肉的味道互相渗透, 互相交融。比如《推手》中, 朱父吃的西红柿炒鸡蛋与儿媳妇玛莎吃的生菜沙拉就饼干, 就反映了这种“合”与“分”的差异。

(三) 热与冷

中国人喜爱热气腾腾的食物, 而西方对食物的温度不是很讲究。在“家庭三部曲”中, 只要有做客的情节, 去中国家庭则有热茶招待, 西式家庭则常用冰水招待。

中国饮食烹饪方法众多, 食物经过多重烹饪方法的处理, 一定热气腾腾。而西方烹调方法简单, 他们喜欢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认为生冷的东西才新鲜, 因此才会有三明治、生菜沙拉、五分熟的牛排等较冷的食物, 即使要吃熟的, 也只是随便烫一下, 煎一下, 不会有热气腾腾之感。这与生活节奏有一定关系, 西方生活节奏快, 人们没有时间精心准备饭菜。《推手》中朱父热气腾腾的米饭炒菜和和玛莎冷冰冰的生菜沙拉加饼干, 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中国人喜欢将食物热火朝天的翻炒, 厨房里烟雾缭绕, 而这个场景要是出现在西方人家里的话, 恐怕消防警报器就要响了。 (《饮食男女》中, 归亚蕾扮演的梁伯母也抱怨过这一点, 说只要一炒菜, 报警器就会响)

除了生活节奏和烹饪方法导致冷热差别, 还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感觉, 食物热气腾腾会觉得生活红红火火, 而残羹冷炙会有凄凉孤独之感。而西方人追求独立人格, 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因而不必太过热络。另外一个原因可以从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溯源, 中医理论认为“寒则凝”, 就是说, 寒气会让经络气血流通不畅。[1]因而要吃热气腾腾的食物, 赶出体内寒气, 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也可能与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有关。

三、进食方式不同

(一) 进食方式上的合与分

烹饪方式的合与分在进食方式上也有体现。在进食方式上, 中餐是所有的菜都摆放在一张餐桌上, 一桌人围坐在饭桌前, 每个人想吃什么就夹什么, 多道菜同时下肚, 体现出一种和乐、团结、热闹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夹菜, 饭后还会抢着付账, 这些都传达出中国人之间相互礼让的传统。虽然这种进食方式显得不太卫生, 但是它符合中国注重“大团圆”的传统。西方奉行的则是分餐制。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是各点各的菜, 想吃什么点什么, 充分尊重个性。菜上来以后各吃各的菜, 绝不会将刀叉伸到别人的盘子中去品尝对方的菜, 而且通常会实行AA制。

在《喜宴》中, 伟同夫妇和父母还有赛门一同吃饭, 饭桌上只有赛门是外国人。其余四人都是用碗盛着米饭吃, 而只有赛门自己用盘子。他将几个菜分别盛一点到他的盘子中, 用吃西餐的方法来进食中餐。这正是对中餐“和合”与西餐“分别”的很好阐释。有人将舞蹈同宴会相比较, 说西式宴会就像是交谊舞, 而中式宴席就像是集体舞。

(二) 进食速度上的慢与快

中国人吃饭讲究细嚼慢咽, 喜欢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 一边吃饭, 一边喝酒聊天, 一个晚宴常要花费几个小时。在西方, 由于生活节奏较快, 以及他们对独立人格的注重, 人们习惯“速战速决”般的解决吃饭问题, 因而西方快餐店蓬勃发展。在《推手》中, 朱父与玛莎各自吃自己的早餐。玛莎拉开冰箱门, 里面放了一个只剩一半的蛋糕, 她用食指从蛋糕上抹了一小块放到了嘴里, 就算是吃完早餐了。从蛋糕上无数相似的指印来看, 这种简单的早餐行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接下来, 朱父也从冰箱里拿出了他的早餐, 是蒸米饭、西红柿炒蛋和鸡腿, 明显是昨晚的剩饭。朱父很仔细地将菜和鸡腿盛到米饭里, 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然后正儿八经地坐在餐桌旁慢慢地享受他的早餐。

(三) 餐桌气氛上的动与静

总的来说是中国餐桌上“动”, 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平日斯文好静, 但一坐上餐桌上便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或者相互夹菜, 觥筹交错, 相互劝酒划拳, 气氛相当热烈。中国餐馆大多呈现一片热闹快乐的景象。西方人平时开朗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进食, 静静切割盘中美食, 间或优雅地碰杯, 即便是聊天也是很小声的聊。西餐馆大都是一副安静平和的景象。这种“动”与“静”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喜好热闹, 把吃饭当做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 因而大聊特聊。而西方注重个人隐私, 重视私人空间, 在公共场所会比较安静, 以保护隐私。

《喜宴》中, 伟同婚礼上宾客起哄的情节, 就呈现出这一特点, 宾客大声聊天, 时而用餐具敲桌子, 时而跟新人做游戏开玩笑, 而伟同实际的爱人赛门则时时呈现不可思议的表情。一起参加婚宴的外国客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弱沉默跟数学天才”, 更是说明了中国人平时的表现和在宴会上的举动形成了强烈反差。

四、人们对待饮食的态度不同

(一) 感性与理性

中国人常常赋予饮食以感性色彩。中国人注意菜品意境的表达, 重视菜肴装盘时呈现的华丽美感, 又喜欢将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美好祝愿赋予到菜肴上, 颇具感性色彩。在《饮食男女》中, 父亲那一道道工序复杂、精雕细琢、造型华丽的美食, 真可谓是一件件艺术品。中国人似乎把对生活的热爱, 对家庭的重视, 都赋予到了菜上。

中国的餐馆, 基于典故或为了图吉利, 往往起比较抽象的菜名。这些菜名虽然好听, 但单从菜名上无法知道是什么菜。比如:珍珠翡翠白玉汤、花开富贵、佛跳墙、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等等。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亲手为某位领导儿子的喜宴做了一道名叫“龙凤呈祥” (鸡与蛇一起做的菜) 的菜, 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与之相比, 西餐的菜名要简单易懂得多, 如:炸鸡腿、意大利面、烤牛排等。这在中国人看来, 似乎少了一些文化的意味, 但却符合西方人的习惯。简单的菜名一目了然, 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 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林语堂先生曾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 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 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 其他皆在不足道中。”由此可见, “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填饱肚子, 维持生命的作用。他们强调食物的营养搭配, 注重食物中维生素、蛋白质、热量等成分供给是否恰到好处等较为理性的因素。比如《推手》中, 儿媳妇玛莎只吃青菜不吃肉, 是为了控制热量, 以免发胖。

(二) 认真、重视、讲排场与简约随意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重视饮食。孔子曾说“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 告子也曾说过“食色性也”。还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无一不关乎饮食。饮食已成为中国一种举足轻重的东西。中国人生活中很多事都要宴请:大到婚丧嫁娶, 小到接风、饯行。中国人通过“吃”来交流信息、分享喜悦、联络感情等。同时, “吃”中处处体现了“礼”。正所谓:“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1], 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的过程中, 吃的形式背后也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而西方人对待饮食比较随意。西方只不过把吃饭当做生存的需要, 或者一定程度上社交的需要。美国礼仪事典 (Emily Post's Etiquette) 中对宴请的目的作了如下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达成的交易表示庆祝;请人帮忙;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想法……”

从中不难看出, “吃”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 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使命”, 更谈不上是“众礼之源”。比如之前提到的《推手》中玛莎用食指抹蛋糕吃的情节。又比如《喜宴》中, 伟同和威威一开始用西方的方式简单地在教堂公证结婚, 晚上赛门请伟同父母和伟同夫妇几个人一起吃了顿饭就算是庆祝结婚。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宴会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区别。中国人请客要面子, 讲排场, 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诚意和对客人的重视。这大概源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持家要俭, 待客要丰。”比如《喜宴》中, 老陈为伟同补办的喜酒, 菜肴考究, 场面热闹, 宾客密密麻麻坐满了一个宴会厅, 可谓非常有面子, 乐得伟同父母开怀大笑。西方的宴会一般比较简单随意, 饭菜极为简单。在美国, 有时朋友聚餐会用采用“Potluck”的形式, 即每人都带一样菜, 让大家共享。还有一种聚会, 称之为“Party”, 主人只提供酒水和蛋糕等简单食物。他们将吃饭看成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 吃本身并不重要。

3.家庭生活三部曲 篇三

在家庭的小舞台上,每天都上演着真实朴素的生活剧,有的平淡,有的惊喜,有的风趣,有的紧张,有的喜悦,有的悲伤。请截取家庭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家庭生活三部曲”。

要求:①内容要真实可信,不虚构;②要符合“三部曲”的结构特点;③不少于600字。

【点拨】

1.选材。写家庭生活的作文很常见,写法一般从正面入手,描写家庭趣事、家庭乐事、家庭囧事、家庭憾事等。

可以表现浓浓亲情。如《有家真好》一文,写奶奶的疼爱、妈妈的呵护、爸爸的督促,构筑了一个充满幸福的家,歌颂了亲情的宝贵。

可以表现温馨的乐趣。如《家庭联欢会》,描写在一个欢快的节日夜晚,一家人猜谜、逗趣、演唱的快乐场面,表现家庭生活的乐趣。

可以表现幸福的生活。如《不知足的爷爷》,写爷爷从前喜欢听收音机,后来有了电视机,他又让爸爸买了电视机,再后来又换了彩电,现在还想买电脑。通过爷爷的不知足,反映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的幸福。

可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起名》,作文从家中的小侄子出生写起,家人一起给新生儿起名,有的建议叫“康乐”,有的建议叫“富学”,有的建议叫“正人”,以致一家人争论不休。这个起名的故事正好表现了一家人的美好愿望。

2.结构。题目中的“三部曲”点明了作文的结构,必须是三个板块,每个版块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使用小标题。三个板块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不管是哪种关系,都应该紧扣一个中心,表现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

(尚庆学拟题并指导)

【范文】

从我记事起,每年过年我都在三个期盼中享受着幸福。

贴春联

我新年的第一期盼就是贴春联。

大年三十的上午,我们全家一起贴春联。拿出春联,我们马上忙碌起来,妈妈抹糨糊,我递春联,爸爸贴春联。尽管分工明确,但有时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搞乱了工序不说,还耽误了时间。当然,这中间也有“文化的交流”。①

在我递春联的过程中,爸爸故意考我,说:“‘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这副对联中,哪一句在前哪一句在后?”“当然是先‘辞旧岁’后‘迎新春’了。”我随口说道。“那‘春回大地千山笑,福满人间万民欢’的顺序呢?”爸爸又问。这下我回答不上来了。爸爸得意地说:“其实也简单。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就是现代汉语拼音里的三声、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拼音里的一声、二声。”“原来是这样呀。可是爸爸您看,‘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就没有平仄的区分呀。”我指着刚贴好的一副春联问爸爸。“遇到这种情况呢,可以按照空间范围来区分。这副春联中,‘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紧接着,爸爸又告诉我一些他知道的对联知识,也算教我长了一点知识。②

直到下午一点钟,我们才贴完春联。这时,我抬头看爸爸,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妈妈也抬起头来看爸爸,和我一样笑得弯下了腰。原来,爸爸的脸上涂抹了一团一团的红色,像个小丑。③

我们一家人贴春联,每年就这么一次,让我充满了无限的幸福感。

年夜饭

我新年的第二期盼就是吃妈妈亲手做的年夜饭。每年的年夜饭,妈妈一定会做她最拿手的几道菜,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千张扣肉。

五花肉、卤汤等食材都准备好后,妈妈就开始做千张扣肉了。她先把五花肉放入汤锅内煮熟,半个小时工夫,肉熟了,卤汤的味也进到肉里了。妈妈把肉捞出来,切成几大方块,用红糖酱涂匀猪皮,然后将五花肉放在油锅里煎炸,待肉块炸成金黄色时又捞出来放在装菜的箩筐里,把它晾凉。这期间妈妈有条不紊地切葱切姜洗桂皮,厨房里充满了诱人的肉香。等肉块凉下来,妈妈就将肉放在案板上,手起刀落,肉块就变成肉片了。再从碗橱里取出花碗一个,用葱段、花椒、姜片垫底,把肉片带皮的一边整齐地贴在碗底,然后在上面放一些榨胡椒(粉状,用糯米粉和辣椒炒后晾晒做成),最后再拌入酱油、腐乳等调味。做好这一切,就要把它们放进蒸锅里去了。这个时候妈妈又要忙着做其他的菜了。④

不一会儿,桌子上便摆满了菜。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看着电视,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生活在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自豪。

除夕守岁

盼着,盼着,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这是我新年的第三期盼。

我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烟花挪到院子里,点燃一炷香放起了烟花。一排打着转儿的流星过后,几朵花同时绽放:有红的花,犹如一把火;有紫的花,如同夜空的精灵;有银色的花,恰如灿烂的珍珠。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此时,四面八方响起了爆竹声,夜空中绽放出无数的花朵,我都不知道看哪儿是好。⑤

随后,我帮爸妈搬桌子、点蜡烛、放贡品,看着爸爸有模有样地在那里上香磕头,我忍不住要笑。爸爸说:“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传递着我们对祖先的美好祝福。”听爸爸这么一说,我第一次体验到除夕之夜的温馨和神圣。⑥

我真的希望我的人生永远定格在14岁上,每一年都重温一遍这样的幸福。⑦

①忙且乱,表现出一家人贴春联时的激动。

②详细叙述爸爸教“我”对联知识,表明家庭教育无处不在。

③爸爸的出丑成了全家人快乐情感释放的出口。

④从准备食材到把千张扣肉放进蒸锅,小作者抓住妈妈“放”“捞”“切”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又具体地叙述了妈妈做千张扣肉的过程,从中反映出“我”对年夜饭的期待。

⑤“犹如”“如同”“恰如”三個比喻句,写出了烟花的美丽,渲染了小作者放烟花时欢快的心情。

⑥爸爸磕头,既可笑又可乐,同时交代了除夕守岁神圣的一面,烘托出温馨而又重礼仪的家庭氛围。

⑦美好的愿望耐人寻味。

总评

小作者选取了过年时的“家庭三部曲”:贴春联、做年夜饭、守岁,每一个内容相对独立,分别使用小标题,显得条理清晰,内容集中。在每一个板块中,既有具体描写,又有内心感受的抒发,家庭的和谐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尚庆学)

4.育人三部曲 篇四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出 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版

出版时间:1998-8-1

内容简介:伟大的人民教师,把整个身心献给孩子,立足全面和谐发展和公民教育理论,创造性地实践素质教育,用毕生心血谱成《育人三部曲》,奏出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的成才历程的辉煌乐章。

5.三部曲 篇五

紧接着,风“呼啦啦,呼啦啦”的弹奏着钢琴,浩浩荡荡的奔驰过来。大街上,它吹得女生的长发飘逸起来。

雨,虽然姗姗来迟,但它用一曲美妙的歌谣弥补过失“淅沥沥,淅沥沥”它把窗户敲得“哒哒”直响,像两部二重唱。雨声越来越小,最终以“沙啦啦,沙啦啦”的歌声谢幕。

天空中绚丽的彩虹告知人们:雨停了。大自然的小动物得知消息后,又愉快的出窝,出我享受着雨后的快乐。原本不做声的鸟儿,现在在枝头像小精灵“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好像倾吐着雨后的欢悦,池塘边,青蛙王子正在演奏“呱呱,呱呱”还摆pose呢!――吐舌头捉虫子。管家公在管理时,看见又是一个大好晴天,便情不自禁的大叫起来,“旺旺,旺旺”。

大街上,人们都拍手叫好:“把我们家的树都给浇上水了,真好”。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我走出门,深深的吸一口气,哇,空气好清新啊…。看见公路边满是泥土的小草被大雨冲洗后,颜色变得嫩绿了,它迎着和煦的风微微摆动!

6.考试三部曲 篇六

考试前

走进教室,之间班里的几位“21世纪新时代好少年”在教室乱窜,又吵又闹,上蹿下跳(上辈子大概是属猴的),嘴中一遍遍唱到“无所谓!”。其他同学则不同,面对即将到来的语文考试,一个个摩拳擦掌,平时总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同学抱着书左啃右啃,恨不得看一眼就能把整本书一字不差的记下来。

考试时

卷子终于发下来了!我搓了搓手,拿起了笔,写好了学校、姓名、班级,便做了起来。大概是出题的老师见我们平时挺不容易,也可能是我的聪明才智(颜面无耻一下下)考题那是游刃有余。抬头看看班里的几位“21世纪新时代好少年”——不愧是天才“忧”等生(“天才”可理解为:天上的蠢才),面对考题,他们是抓耳挠腮,手中的圆珠笔恨不能变成一炷香,祈求上苍保平安,心中一遍遍念着:“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考试后

7.古诗教法“三部曲” 篇七

一、解诗题, 讲诗人

诗题乃诗眼, 是全诗内容的浓缩、概括, 点出其意, 必将有助于学生对全诗内容的初步理解。这就如同看一个人, 先观其面貌, 便能对其性格及阅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诗题就是整首诗的脸, 诗人将诗的意蕴涵于其中, 将情愫寄托其上, 所以学习诗歌的第一步, 便是揭开诗题这层面纱, 对诗的内容作一整体把握。诗题的构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地点型。如曹操的《观沧海》,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杜牧的《泊秦淮》, 王维的《竹里馆》,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等, 均是交代了写作的地点, 而大部分又是将地点作为写作对象, 教师要讲明这一点, 使学生在心中勾勒出诗歌的轮廓, 便于做更细致的分析。 (2) 叙事型。此类诗题更是凝练地将所述之事先行告知于读者。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将前因后果均交代清晰, 《春夜洛城闻笛》, 更是时间、地点、事件一应俱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把写作的状态展现得一览无余。岑参的《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均叙事明了。赵师秀的《约客》, 更是直白。另外, 还有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对这些叙事类诗题加以讲解, 将会对学生的诗歌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抒情型。诗歌是诗人情之抒发, 意之表达。有些诗题, 往往“迫不及待”地将诗人的情绪暗示给读者。如李白的《行路难》, 一个“难”字, 蕴涵了万般艰辛、无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个“破”字, 更是道出了无尽的孤独与辛酸。古诗历来以含蓄著称, 若不是情之漫溢, 断不会如此直白地将内心之情流露于“脸”上, 使人一眼看到自己的愁苦。 (4) 评议型。此类多是议论性诗歌, 作者将自己的目的赋予诗题, 使人一目了然。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赵翼的《论诗》等, 直白干脆。

解完诗题, 便要对诗歌的作者作一下讲解了。了解作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知道他是谁, 而是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这有助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观沧海》, 只有先对曹操当时东征乌桓之历史背景了解清楚, 才能充分领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大气磅礴。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只有了解到刘禹锡的被贬之状, 才能更深刻地领悟“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无奈与落魄, 进而对诗人的乐观由衷钦佩。再如《过零丁洋》, 若不了解文天祥及当时的社会境况, 如何体味“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苦楚呢?

二、抓字眼, 明诗意

了解了诗题与诗人, 接下来就是对诗句的学习了, 这是诗歌学习的第二层。当然, 把握诗句的意思并不能单单依靠直白的翻译, 这样反而会破坏诗的含蓄之美。细心观察你会发现, 每句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而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灵魂, 那就是字眼。引导学生找出字眼, 挖掘其内涵, 便能对诗句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以卢纶的《塞下曲》为例:“林暗草惊风”, 一个“惊”字, 既写出了风之突然、凶猛, 同时也巧妙地交代了“将军夜引弓”的原因, 将李广的勇敢、警觉充分展现了出来。而“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的“平明”, 本意早晨, 不仅与上句中的“夜”形成反差, 也显示出了将军对箭法的自信, 一个“没”字, 更是把李广的无比神力描绘到了极致。至此, 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跃然纸上。

三、想意境, 悟诗情

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 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领略我国灿烂辉煌的悠久文化的神韵。这一层也是诗歌学习的最高层, 是最终目的之所在, 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8.家庭三部曲 篇八

2 波音飞机是东北军司令张学良的私人座机,本配有专职美籍驾驶员。但本次飞行,由张学良亲驾。而且为躲避西安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监视,飞机早几天就飞到洛川军用机场待命,可见此行相当秘密。

3 与张学良随行的有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中共地下党的代表刘鼎和张学良卫队长孙铭九、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本次秘密飞行到肤施,是为了和中共举行高层会谈。张学良下决心和中共联合,实属不易。

4 张学良晚年回忆:“我反对内战。我对蒋说:‘剿共是剿不完的,他们有百姓支持,我们没有。’剿共半年丢了三个师,连编制都被取消了,我才明白蒋是‘一斧两砍’。”郁闷之际,张学良找到他东北友人《新生》周刊主编杜重远,杜送他一份中共的《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为张学良开启了新路。

5 而中共地下党代表刘鼎则是应张学良要求,由牧师董健吾推荐的。董健吾实际上是中共特科的特工。1936年1月,董受宋庆龄的委派,代表国民党给中共传递密信,便是乘张学良私人座机到肤施,后由东北军护送到红军防地的。其后,董、张成为挚友,无话不谈。

6 而与张学良肤施之行的另一名随员,东北军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则在促进张学良与红军联合抗日上起到重要桥梁作用。高福源于1935年10月在榆林被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俘虏。经过学习,高主动要求回东北军做张学良工作。

7 1936年2月底至3月初,经高团长往返联络,在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部所在地洛川,中共代表、中共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等和张学良、王以哲进行了初步会谈,达成停战协议。

8 这一切终于促进了肤施的高层会谈。会谈地点在肤施城中的教堂。教堂周边已清界,警备森严。

9 踏着残雪,周恩来和张学良见面了,双方竟有相见恨晚之感。张学良说:“周恩来这个人我最佩服,他也佩服我。反应快,双方不用更多语言就能把事情讲明白。”

10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们是同师,都受过张伯苓的教诲。”周恩来回忆:“那时,我十三岁。老师问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站起来大声说:‘为中华之崛起!”’张学良很感动说:“那应当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良知呀!”

11 会谈持续一夜,在相互合作的重要项目上均达成协议。就“反蒋”还是“联蒋”的意见分歧方面,也有坦诚的交流。周恩来说:“只要蒋介石放弃‘剿共’的政策,我们是可以联合的。”张学良激动地表示:“你们在外面逼,我们在里面劝,一定能把蒋介石拉到抗日阵线上来!”

12 会谈结束后,张学良想到周恩来提示,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团结很重要,便私下和王以哲商量。王以哲便邀其到洛川会谈。其实,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和中共早有联络。1935年底,毛泽东亲派原中共陕西省委的汪锋给杨虎城送去亲笔信,并多次会谈联合抗日事宜。

13 张学良、杨虎城终于在洛川会晤。红军、东北军、西北军联合抗日的三位一体统一战线在中国西北开始建立。

14 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在张、杨支持下蓬勃开展。在西安王曲镇,张、杨举办了培养抗日力量的军官训练团。在过去军事对峙的前线,现在不仅开放了集市贸易,而且红军剧社的演出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当红军剧社演出话剧《亡国恨》时,台下东北军官兵哭声一片。

15 周恩来4月13日返回瓦窑堡,刚到张学良身边工作的刘鼎也随同来汇报工作。周恩来和张闻天召集在瓦窑堡的中共负责人做了报告,并将会议情况电告在山西前线的毛泽东。

16 14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张、杨两部关系由你统一接洽并指示之,以其处置随时告我们……对外示统一,对内专责成。”

17 在山西东征的红一方面军称“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所向披靡。山西军阀阎锡山不得不请蒋介石出兵援助。这正中蒋介石的下怀,可以乘机打入过去中央军无法插足的山西。蒋介石立即派陈诚出兵二十万两路进发山西。由于蒋军大兵压境,“红军与一切抗日军队集中华北”的战略意图已无法实现。红军采取收缩兵力,集中作战的预定计划。4月中起,周恩来奔波于黄河渡口和山西红军前敌指挥部之间,重点是保护渡口,保障运输之畅通。

18 为避免内战升级,保存抗日力量,并促进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开展,4月28日,毛泽东、彭德怀决定红军撤回河西。周恩来赶到延川,迎接毛泽东。红军从5月2日起经清水关、铁罗关西渡黄河,5月5日全部渡完,进至陕西延长地区休整。

19 毛泽东率前敌指挥部指挥全军西渡,最后才登船离岸。当陈诚“追剿军”三个纵队好不容易赶到黄河岸边时,已经见不到红军的踪影了。

20 5月5日,毛泽东、朱德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和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向南京政府及海、陆、空军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著名的“55通电”。这个通电实际上是向全国宣布,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反蒋”政策已经转变为“逼蒋抗日”的政策了。

21 5月8日、9日在延长县交口太相寺,由张闻天主持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做《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毛泽东指出:“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物质。”太相寺会议肯定了毛泽东“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和西征的战略方向。

22 为加强对地处国防前线的华北抗日运动的领导,1936年春,刘少奇化名胡服,到达天津,肩负党中央重托,担任北方局书记,扭转了过去北方局在指导救亡运动中左的倾向,开拓了新的局面。

23 毛泽东指出“学生运动要得到持久性,……只有和工人、农民、兵士斗争配合起来,才有可能”。1936年春,在中共领导下,爱国学生组织南下宣传队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nlc202309021537

24 毛泽东指出,红军东征,“既声援了一二·九学生的爱国运动,又促进了全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抗日救国运动的浪潮”。鲁迅、茅盾、宋庆龄、覃振宇都给中央写信,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正确主张。

25 为了将全国各地救国力量团结起来,高举“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旗帜,1936年5月31日,在上海举行了全国各界的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马相伯、邹韬奋等四十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等十四人为常委。

26 1936年3月8日,何香凝在上海参加国际劳动妇女节集会上,强烈谴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马相伯、何香凝、史良带头在上海街头举行抗日示威游行。通过外国记者报导,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27 在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中,文化界起重要作用,创办了大量抗日刊物,创作了一批救亡文艺作品,尤其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传遍全国,激励全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

28 在红军东征影响下,爱国人士李济深发表了拥护抗日的通电:爱国将领傅作义在绥远正告日本关东军:华北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搞“独立”。随后,傅作义开展了“绥远抗战”,得到全国人民支持。毛泽东致电:“足下之英勇抗战,为中华民族争一口气,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

29 在全国抗日浪潮中,1936年5月,李宗仁、白崇禧和陈济棠把广西和广东部队改称“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并出兵湖南,造成逼蒋抗日的趋势,史称“两广事变”。

30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共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自“九一八事变”后坚持与日本侵华的关东军作殊死斗争。1936年间发展有五万余人。一路军杨靖宇部,二路军周保中部,三路军李兆麟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即是李兆麟将军所写《露营之歌》中的名句。

31 赵一曼烈士是抗联艰苦斗争中涌现的英雄。她任第三军二团政委,率部在左撇子沟与敌激战,受伤被俘后英勇就义,表现了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气节。

32 在全国救亡的浪潮中,蒋介石迫于形势也曾通过几条途径和中共接触。比如通过宋子文求宋庆龄帮忙,宋庆龄委派中共特科地下党员董健吾牧师亲赴陕北传递了密信,密信中带有明显的收编苛刻条件。而对中共回复的五条意见,蒋介石则置之不理,顽固地坚持“剿共”反动政策。

33 蒋介石着手建立以陈诚为总指挥的晋陕绥宁四省区“剿共总指挥部”。由于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有秘密协定,而阎锡山又被打怕了,就只有中央军第十三军汤恩伯部以及坚定反共的宁夏军阀马鸿宾、马鸿逵部。

34 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全国政治军事形势决定立即进行西征战役,向敌兵力薄弱的陕甘宁边区进攻,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策应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北上,进而实现向北打通与苏联、蒙古的联系。5月14日,在陕西延长县太相寺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毛泽东总结了东征战役的经验,并进行了西征战役的动员,组成了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

35 5月20日,毛泽东获悉张国焘有北上意向后,立即致电朱德和张国焘表示欢迎。25日,又就形势和战略问题致电朱德和张国焘,并致电彭德怀:“二、六军团六月中可到甘孜,四方面军已接受我们的方针……当是西北计划一生力军……对国焘关系承认暂时采取协商方式……务以协和团结为目标。”

36 5月底,毛泽东和党中央等军政领导从延长地区回到瓦窑堡,瓦窑堡的乡亲们都很高兴。

37 红四方面军南下受挫后,从天全地区退至康北甘孜地区。康北以藏民为主,农牧为生的高寒地区,人稀物贫,本不宜久留。但朱德说服张国焘在康北,边筹粮边等待二、六军团渡江会合一起北上。自从张浩以国际代表做协调后,又因形势的变化,张国焘对朱德态度有所收敛,恢复了朱德总司令的部分职权。4月,朱总司令带领总部、红军大学指战员进行春播。甘孜地区的藏民由于历史上和汉人的矛盾,又受到国民党反动宣传,不少人为躲避红军逃离家园,农田无人耕种。有的战士不理解说我们等不到收获就离开了。朱德说:“这地现在不播种,那些藏民回来吃什么?”

38 收工了,大家很疲劳,但也很愉快。尤其是在红军大学学习的康克清和在总部四局工作的汪荣华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

39 甘孜白刘寺的五世格达活佛,发现红军很尊重藏民习俗,保护寺庙,纪律严明,是友好军队,便主动帮助红军筹粮,转告逃到山林的藏民放心回家。朱德亲往白刘寺对格达活佛表示谢意。活佛听说朱德要带部队采摘野菜以节省口粮,便和朱德在附近山林识别食用的各种野菜。

40 朱德总司令组织了野菜委员会,在活佛和司令带领下,找到了几十种可食的野菜,栽到红军大学一面平整好的地里,举办了野菜展览会。朱总司令称这些野菜是“革命菜”,还编了号,插上标签。朱德还编写了一本《吃野菜须知》的小册子发到各连队。在五一节举办了运动会,增设了别出心裁的烧牛粪比赛。这都是为过草地所做的生存训练项目。

41 朱德为解决部队御寒衣物,也为准备迎接将至的二、六军团,组织部队买羊毛、捻毛线、织毛衣、缝皮背心。红军大学的女学员请藏族妇女当老师,个个成为织毛衣、捻毛线的能手。

42 格达活佛见朱总司令如此朴实诚恳、和蔼可亲,非常乐于和朱德谈心。朱德坦诚地讲到自己坎坷身世和追求真理的历程,活佛深受感动。活佛也是穷人出身,开始向往革命。

43 格达活佛还写下了可传唱的诗歌:“云雨出现在天空,红旗布满了大地……你不要以为没有人同情我们,有搭救我们的恩人来了。”在寺庙里,僧人念经,红军学习,各占一隅,互不干扰。这天红军正在召开迎接二、六军团的动员会。

44 徐向前总指挥正在讲话:“红军都是一家人,都是亲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上次我们和老大没搞好关系,要接受教训。吵架归吵架,团结归团结,说什么也不能闹分家。现在,老二要来了,再搞不好关系是说不过去的。……和二、六军团会合主要任务是北上和一方面军会合。”

45 会后,陈昌浩接到中央发来的欢迎四方面军和二、六军团即将会合和北上的电报,交朱总司令签收。作为四方面军政委,这些日子对总司令比以往恭敬多了。

(未完待续)

上一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三教案下一篇:给朋友最温馨祝福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