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共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

2024-07-24

军地共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通用8篇)

1.军地共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 篇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总结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总结2007-02-06 09:58:16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中央又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全国各地人口数量控制形势平稳,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全国出生人口的政策符合率稳定在80%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保持在左右。2006年的人口出生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出生人口1599万,净增人口774万。

(一)人口计生系统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2006年3月,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我委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决定,增加了我委“加强人口规模、趋势、素质、结构等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我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把工作重点转到“研究战略,制定规则,依法行政,创造环境”上来,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

各省(区、市)计生委也都相继更名。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中,除天津、新疆计生委更名方案正上报待批外,其他29个省(区、市)计生委均已更名为人口计生委。其中,23个省(区、市)编办批准或正在批准人口计生委新的“三定”方案,21个省(区、市)人口计生委相应增加了内设机构和行政编制。在地方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中,绝大多数县、乡两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构保持稳定,乡镇(街道)配备了计划生育公务员编制,明确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是基层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强技术服务站建设,通过扩大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培训,严格质量管理,提高基层服务的整体水平。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702个,乡级34721个,县乡服务站建站率分别达到90%和86%,并配备了一支由15万人组成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从2000年起,我委分两期实施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国家和省级共投入亿元专项资金,为全国2404个县(市、区)装备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使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直接延

伸到边远贫困乡村,大大增强了服务的可及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

通过在全系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口计生队伍建设向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方向发展。据调查统计,2006年,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比重,在县级由2001年的%上升到%,在乡级由%提高到%。县级技术服务机构在岗人员中,技术人员占%,其中,取得执业资格和技术服务合格证的占%。县级技术服务机构的技术人员中,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在乡级技术服务机构中,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占%,获得初级职称的占%。各地普遍采用竞争上岗和择优录取的方式加强了村级计划生育专干的配备,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村专干达到%。

(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加强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是党

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被列入《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2月27日,华建敏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300余位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联合攻关研究。这项研究主要包括三大重点课题,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研究;人口发展态势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重大关系问题研究。我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把组织好这项重大战略研究作为全委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并对长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进行了指导和协调。目前,课题总报告思路和框架已经初步确立,年底将完成总报告的起草和讨论工作,并争取尽快向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交。在开展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过程中,我委形成了“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编制的初步思路,规划前期工作准备就绪。

(三)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

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获得国内外普遍好评

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要集中力量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其中,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是我委和财政部为了解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做的积极探索。

今年2月,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试点工作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和重庆市全省(市),以及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10个省各1个地(市)正式启动,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奖励扶助资金由中央

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分别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为确保政策落实和资金安全,国家和各试点地区把建立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管理运行机制作为试点工作的核心。研究制定了制度运行的具体规范,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及每个运行环节的工作要求。上述四个环节由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委托发放机构和监督机构分别负责,相互制约,形成公开透明、权力制约、便于监督的制度运行环境。

截至9月26日,15个参与国家试点的省(市)都举行了奖励扶助金的首发仪式。据统计,2007年,参加国家试点的地区,共有奖励扶助对象309,949人,奖励扶助专项资金预算为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亿元,地方财政负担亿元。国家在中西部试点的同时,鼓励东部省份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自行试点。未列入国家试点的上海、广东已全面开

展这项工作;内蒙古、辽宁、江苏、福建、山东、大连、青岛等省(区)和计划单列市,也积极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在不同范围内自行开展试点,江苏计划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于明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北京、天津、海南、广西、宁波和厦门等地,计划在明年实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8月底,自行试点省(区、市)共有奖励扶助对象107,252人,奖励扶助专项资金预算5673万元,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

西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以奖励“少生”为主代替过去以惩罚“多生”为主的工作思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有效探索的基础上,今年3月,我委与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在西部地区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起,宁夏适当扩大试点,同时将云南、青海两省纳入试点范围。

这两项试点工作在国内外都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人

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认为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善举”。试点地区农民主动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和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人数大幅度上升。

(四)“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蓬勃开展

“关爱女孩行动”是“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深化、提升和发展,是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型生育观念,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非法进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行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环境,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培养女孩自信心,鼓励女孩成才,推进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006年9月,我委在11个省的11

个县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8月,我委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召开全国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目前,国家级试点县扩大到24个,各省确定省级试点地(市)25个,试点县141个,还有569个县主动自行开展了试点工作。

(五)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由于美国的干预和阻挠,第四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未能如期召开。为了与美国的霸道行径作斗争,今年9月,我委与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员会和外事委员会等合作,在湖北武汉召开了国际人口与发展论坛,纪念开罗国际人发大会召开十周年和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成立十周年。

会议回顾总结了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执行情况,交流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口与发展领域的经验,探讨了未来十年国际社会如何在南南和南北合作的

框架下,更好地实现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战略。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负责人口事务的部长和高级官员,有关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捐款机构的代表、专家和国际知名人士约400名中外来宾参加了会议。国务委员华建敏、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美国挑衅行为的彻底失败,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决落实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决心,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政府在尊重和维护人权、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开创了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新局面,树立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六)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成效显著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30

个省区市(西藏除外)完成了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制定)工作。总体来看,各地新出台的条例都较全面地体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精神,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宗旨、目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制度,保持了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突出了依法行政、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思想,普遍取消了一孩行政审批制度,修订了各种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和精神的收费、罚款(如二胎生育调节费)项目,多数省放宽了生育间隔规定,吉林、上海、海南三个省(市)取消了生育间隔规定;同时各地在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综合治理、奖励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创新和发展。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加强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执法调研和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

育事业经费投入力度有所增加,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逐年好转,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作为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中心环节,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在逐步提高。部分省、市、县开设了计划生育维权热线电话,并开展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各地还普遍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湖南、安徽、福建等省人大直接组织领导执法检查,有力地推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不断完善

2000年以来,我委开展了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为目标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目前,19个国家级试点地市在依法行政、综合治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公共投入

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此同时,各省(区、市)也抓了182个试点,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综合改革。2007年,我委对国家级试点地区综合改革工作组织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综合改革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我委将力争在2010年前,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并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治化。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项目自从1995年启动以来,目前已推广到全国800多个县(市、区)。按照人口计生委关于在全国全面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的要求,各地大力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稳步推广

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据统计,2001年以来生育和正在怀孕的妇女中,近70%的人接受了出生缺陷检查和咨询。目前,全国综合避孕率保持在83%以上,群众对服务水平的满意率达到70%,对服务态度的满意率为80%。

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我委建立了中英文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人口网”,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大对人口计生政策和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促进中外交流;积极开展内部网上办公,加快实现无纸化办公步伐,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了国家、省、地、县、乡、村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在2006年抗击“非典”斗争中,我委依托国际互联网和该信息系统,迅速搭建了全国防非典流动人口数据上报专用系统,成功开展了农村流动人口调查与监测,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有效遏制非典向农村地区的蔓延做出了贡献。非典疫情解除后,我委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流动人

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促进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计划生育信息的异地交流与共享,推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全国一盘棋”机制的建立。随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的进行,我委又建立了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平台,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的信息化工作也在加紧建设之中。

二、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审视我国人口问题,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和流动人口4个高峰相继到来,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问题交织,经济社会转轨时期不稳定因素增多,人口与发展问题更趋复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我国的生育水平虽然已经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但未来十几年,我国总人口的增长继续保持强劲态势,每年净增1千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接近15亿。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重要地位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的距离依然存在,低生育水平面临着反弹的压力。

—人口结构问题日益凸现

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三是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目前,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对我国的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同时,越来越多的自由流动人口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困难。

—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每年有大约80万到120万新生儿存在出生缺陷,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高(年均4—6%)。全国6000万残疾人中,1200万属于呆傻或弱智。6000万左右的地方病患者,遍及全国1800多个县(市、区)。我国人口健康水平、人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社会心理、社会信誉、社会风气失衡的现象较为普遍和突出。人类发展指数居世界104位,是人力资源低下的国家之一。

—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后,基层人口计生工作的正常经费缺口增大,经过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基层工作和服务网络在不少地方因此而陷入困境。另外,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西部“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也面临着资金匮乏的压力。

—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部分干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存在模糊认识,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2)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认为,国家法规定得比较原则,比较难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但部分地方因财政困难等多种原因,落实难度较大。

(3)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法律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抓紧抓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坚强决心,为各级党委、政府作出了表

率。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争取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治化。建议全国人大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以及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深化全社会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并争取每年解决一两个重点或难点问题。

(二)继续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继续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同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今年年底,我委将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于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是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将长期进行下去。当前,我委正抓紧研究制定“十一五”、2015年、2020年的人口发展中

长期规划以及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并争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协调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推动区域性人口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三)积极推进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在西部地区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工作的意见》,总结成功经验,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组织好这两项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保证财政投入,确保奖励资金按时拨付到位,保障奖励资金的安全运作,确保奖励资金如数按时发放到群众手中。人口计生委将协调各地区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对计

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保障制度。鉴于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建议明年在全国普遍开展这项工作。

(四)积极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我委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让群众感到生女孩不吃亏。二是加强法制。严厉打击贩卖、残害、遗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三是加强责任制。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人口数量指标与性别比的指标统一起来考核。四是营造声势。加强与宣传、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新风,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女婴和女孩。

(五)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

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人员培训,大力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建立远程培训与逐级培训相结合的现代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各级继续教育研修班及学术研讨会,加大技术服务人员进修的力度,尽快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网络平台,向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等内容的工作培训与宣传。

把计划生育基层服务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和县乡两级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支持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努力发展生殖健康产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需求。用好国债资金加强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

中心站的建设,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项目。

(六)重视解决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

西部地区生育水平还比较高,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高,流出人口比较多,计划生育工作面临困难比较大。中央《决定》明确提出,要把人口问题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做到经济要上去,人口数量要下来,人口素质要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应有重视。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转移支付力度,象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那样,建立专项基金,保证落实到位。

(七)加快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扩大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把综合改革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新机制的建立。在综合改革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综合改革规范和标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实施项目运作,争取国家立项,推动综合改革全面深入开展。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的目标。积极实施以“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生殖健康推进计划,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强与卫生等部门合作,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篇二

**年地区人口计生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贯穿“一条主线”(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两大目标”(发展人口文化,实现服务均等),依托“三个项目”(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农牧民生殖健康项目、“健康家庭”促进项目),突出“四个

重点”(打造“**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品牌,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城镇领取《光荣证》家庭保健费政策,推动基础工作提质提速),不断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快速发展。截止**年9月30日,地区总人口448259人(不含农十三师人口);出生4911人、人口出生率10.90‰;自然增长率6.83‰;出生政策符合率99.74%;领证率63.04%,农牧民领证率37.64%;综合避孕率87.17%、长效避孕率69.39%。

一、**年工作进展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人口计生民生项目进展顺利

地委、行署把实施人口计生惠民工程作为民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牧民生殖健康、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幸福工程”等民生项目,着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是密切合作,推进对口援疆工作。**省援建项目“**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市花园乡人口计生服务站已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同时积极争取**省智力、人才、技术援助,与**省人口计生委签订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技术咨询协议,开展《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获得四维彩超、全自动分析仪等约100万元医疗援助设备,**市获得郑州市人口计生委援助20万元设备;选派6名人口计生干部赴**省培训、进修,先后邀请4名**省技术服务专家智力援助,安排2名**省大学生志愿者在人口计生岗位工作;伊吾县与**省新乡市专业技术医疗队联合为7200多名农牧民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二是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造福百姓。**地区连续3年把免费孕检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并将每对夫妇检查费用提高至400元。**年投入120万元将城镇常住居民免费孕检项目列为地区民生建设年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全员覆盖”。地区统一制定《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手册》,统一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地、县(市)人口计生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报刊、网络、大型LED屏、发放宣传品、展板、标语、开展节庆活动、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参加免费孕检。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地区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的升级上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拓展。截止11月14日,已累计免费检查6180对夫妇,其中城镇居民937对。

三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年将城镇居民领取计划生育《光荣证》家庭保健费由原来每人每月不低于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0元。通过逐级审核,截止目前确认9495人,发放资金113.94万元。同时,完成**年国家、自治区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审核、确认、上报工作,其中:城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373人,“少生快富”1312户,奖励扶助777人,边境县、贫困县6901户(新增1018户),特别扶助273人(新增65人),符合加分政策680人。

四是实施农牧民生殖健康项目,提高家庭生活质量。2012年地区将农牧民生殖健康项目列入民生建设年重点工程项目,项目周期两年,总投入295万元,受益人群 11万余人。举办宗教人士培训班及综合知识讲座148场,接受培训及咨询服务群众12600人次,制作并发放各类农牧民生殖健康宣传品30余种、10万份。**年邀请自治区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在地区社会主义学校、五堡镇进行2场宣讲,目标人群宣传覆盖面达100%,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90%育龄妇女接受了妇科病普查,妇科病发病率由项目实施前的80%下降到60%左右,宗教人士参与率由60%提升到90%左右。项目工作顺利开展,成效明显。

五是稳步推进“幸福工程”项目。**市成功申报国家级“幸福工程”项目,承办自治区“幸福工程”项目培训班。投入80万元资助79户贫困母亲,重点发展养殖、农家乐、民族刺绣等项目。伊吾县“幸福工程”第二轮资金62万元资助102名贫困母亲,运行一年来普遍实现增收。

(二)强化措施、夯实基础,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篇三

一、调整计生管理机构 配备兼职计生管理员

1、根据《广州市属地机团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简称《规范》)规定,我院于今年成立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原医院计划生育委员会撤消,其职责由领导小组履行),领导小组下设立计生办,挂靠在工会,指定专人负责计生工作。

2、《规范》要求,职工人数超过300人的机团单位,专职人员配备比例不低于300:1。目前,我院职工已超3000人,只配备专职人员一人,未能达到市计生局的要求。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医院决定在我院科室工会层面设立计生兼职人员,在计生兼职人员下再设立科室计生联络员,并明确了兼职人员的工作职责。实现了层级管理模式,即:领导小组→计生办→计生兼职人员→科室计生联络员。

二、实行层级责任制

1、根据《规范》要求,我院沈慧勇院长已与医院各科(专科)主任、护士长签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层级管理责任制。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是执行本科室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科室的计划生育工作总负责;医院对各科室和职工个人在评先、评优、考核、任用等方面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如违反计划生育有关法规、条例,医院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及所在科室领导责任。

2、计生办与每位新入职的职工签订计生协议书,依法签订的计划生育合同受法律保护。

三、完善计生管理规章制度,优化了办事程序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和计生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及《中山大学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为方便职工办事,提高计生办工作效率,制定了《职工计划生育办事指南》。

四、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日常工作,为全院职工提供优质服务

1、日常性工作。①审批出具婚假条125件;②审批办理生育指标申请126人次;③审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106人次,由我单位发证48份;④审批办理产假112人次;⑤建立新入职职工计生档案398件;⑥为离院(职)职工办理计生档案移交238人次;⑦为女职工回复计生回函1123人次;⑧出具计划生育证明1215份等。

2、宣传教育工作。①根据新形势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经院办全院发文;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职工计划生育办事指南》电子版挂工会主页和医院内部网,并广泛发动科室和职工上网下载学习;③做好新职工入职岗前培训工作。在新职工岗前培训时,对新职工进行计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分发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给新职工。

3、认真落实各项计生奖惩措施。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证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发放、独生子女六一儿童节慰问金发放、计划生育达标奖的申请发放等。

4、耐心解答职工对计生工作的咨询和疑问,及时处理计生相关的问题与投诉等。

五、加强计划生育管理自身建设

计生办负责人和专职干部积极参加广州市计生局、中山大学计生办和人民街计生办举办的计生培训和年度会议,及时掌握计生政策和相关知识;对计生兼职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我院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六、存在不足

1、多院区模式为计生管理增加了难度,监管不到位,容易出现计生管理的漏洞或盲区。

2、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夫妻双方为农村户口职工、出国留学职工、病事假(请假超1个月)人员、离院人员、新入职职工等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3、与用人科室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有待加强。

4、专兼职计生员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20xx年工作设想

1、争取创造条件,进行分院区管理。即南北院区、南门诊各设立计生专职人员,同时配置计生软件系统。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①医院宣传栏(橱窗)宣传计生知识;②将我院计生管理办法和办事指南等资料印发成小册子,职工人手一本。

3、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与合作。由相关科室指定专人协助计生办做好计生管理相关工作。①人事科(把好人员进出口关),②妇产科(生育、节育验证、检查等),③护理部(共同做好护理队伍的计生管理工作),④科研科(管理博士后)、研究生科(管理博士、硕士生)、教学科(管理本科生),⑤总务科、基建科(对劳务租赁公司或承包商提出具体计生要求条款)。

4.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总结 篇四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区人口计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民生,坚持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围绕全区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为主线,以保平稳、促统筹、优服务、惠民生为重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全年全区人口出生594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86%,人口自然增长率2.9‰。

(一)扎实有序,稳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今年3月全省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以来,我区积极行动,制定了工作方案,积极组织街道、社区(单位)、服务窗口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培训,在成华电视台播放“单独两孩”政策广告、制作专题节目1期,在《新成华报》开辟了“单独两孩”政策专栏,将“单独两孩”的审批时限由法定时限90日缩短到22个工作日。2014年,全区网上及现场受理申请“单独两孩”审批通过1121例。(二)打造品牌,着力深化“生命绿岛”建设。深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品牌,“生命绿岛”商标成功注册。扩大“生命绿岛”平台覆盖面,完成青龙街道市民中心、XX市实验中学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中心和龙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生命绿岛”的建设工作,目前,全区已建成“生命绿岛”23个。2014年,全年已建成的“生命绿岛”累计开展了50余次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通过网络在线服务群众达10万余人次。(三)围绕民生,切实抓好计生利益导向工作落实。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全面完成2014年全区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调查、审批、发放工作。2014年,全区符合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2418人,特别扶助对象1121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24327人,共发放资金809.43万元。全面完成“三结合”新增帮扶户82户,落实帮扶资金5.12万元。二是推进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开展我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帮扶政策落实前期调查,结合实际,联合区民政局等8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成华人口发〔2014〕19号)文件,逐步在我区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的长效机制。三是狠抓我区制定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为29户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提供计划生育帮扶抚慰金5.43万元。组织全区计生系统开展节日送温暖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活动,共慰问困难家庭110户,发放慰问金共计5.44万元。开展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慰问活动,为170户家庭发放6.8万慰问金。为计划生育家庭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农村育龄群众28人发放奖励金4600元。为6户病残儿再生育家庭报销了产前诊断费6000元。

(四)强化服务,大力实施优生优育促进工程。积极开展“错时服务”、“上门服务”和“定点服务”,组织区、街道、社区三级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单独两孩”、关爱女孩、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宣传活动,开展宣传活动122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发放避孕药具10.6万余盒;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应查数3685,全年已查3076人,覆盖率83.5%;为36户病残儿家庭再生育进行了申报;邀请华西专家为18对高危待孕夫妇进行了“一对一”优生咨询;为育龄妇女6.21万人提供免费b超“三查”服务;慰问困难女孩家庭156户,发放慰问金6.24万元;为64名群众开展了免费计划生育手术;新安装避孕套自助发放机18台,方便了育龄群众及时领取。

(五)夯实基础,着力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一是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健全了人口信息监控机制,切实加强基础账册管理,进一步完善pip中全员人口信息数据。二是推进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工作。加强了流动人口计生政策的宣传,在广场、车站、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区域,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宣传服务。迎接了省、市人口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检查验收。全年采集流动人口基本信息3.12万条,查验婚育证明15.42万人次,向户籍地核查信息1.88万条,通报避孕节育信息1.47万条。为800名流动人口提供了“新市民健康倍增计划”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我局全程公开再生育审批,审批过程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四川省生育政策和再生育审批程序,全年审批再生育案件1495件。加强对违法生育对象处理,全年立案处理违法生育案件72件,征收社会抚养费438万元。2014年,我局被XX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XX区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四是狠抓信访工作落实。建立完善人口计生管理群众满意度回访机制。全年群众来访78例、来电263例、办理市长信箱7例、回复网络问政28例。五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在人口流动量较大的新华公园新建了一个以“关心、关爱、关怀”为主题的人口文化艺术墙。

5.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篇五

20xx年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将计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为年度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区卫计局的重点工作分解,以上级考核为指挥棒,按照层级动态考核机制,对社区每个季度的都进行督查。通过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督促社区及时整改到位,进行排名通报,提高基层干好计生工作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严把干部晋升评优评先的计生审核把关,加强目标责任制的监督与落实,营造人口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全面推行生育新政,促进人口计生协调发展

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严格执行生育登记制度和再生育审批制度。在辖区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面二孩”宣传,通过网络发布、举办讲座、上街宣传、入户随访、资料发放等途径,尽最大努力将二孩政策的有关内容、适用对象条件、申请办理的材料和程序等进行宣传普及,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认真落实生育登记制度,把好再生育审批审核关。

(三)提高计生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工作上水平

为保证完成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效率,继续按照罗计生[2013]8号文精神,加大与公安、教育、医院、社康、民政、房管等职能部门建立计生信息共享制度。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我办增加人力物力对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信息进行全面核查,纳入常态的排查工作中,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为推动辖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今年共召开了2次计生联席会议,分管领导周志凌亲自主持,辖区各兼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据统计,共接收人口计生信息多达5.1万多条,实行计生信息前置把关,更保证了统计数据的正确率和完整性。

(四)落实惠民政策,开展计生优质服务

20xx度,计生队伍参加区级以上培训有26场。其中市级11场,区级4场,街道级11。宣传教育工作培训3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培训2场,生殖健康培训10场;统计质量培训4场;药具培训2场;计生协会5场;继续推进优生惠民工程,利用社康中心资源,安装16台避孕套自动发放机,发放避孕套10.1万只。发放下岗职工独生子女保健费69户共20010元。

(五)强化宣传教育,多举措多渠道营造计生宣传氛围

1、创新宣传载体,扩大“全面二孩”政策宣传。制作了一批宣传袋、控油壶和“优生优育”宣传纸巾,利用宣传品的发放,大力宣传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积极鼓励新婚夫妻、待孕夫妇参加免费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利用计生“三栏”和新兴媒体如网站、报纸、杂志等发表区级以上计生报导达120多篇。

2、以各大计生宣传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以“5.29计生协会纪念日、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宣传日、12.1艾滋病防治日”各大宣传日活动,不仅增强了计生协会员凝聚力,而且提升了计生工作在社会的影响力;二是在全辖区开展了“科学育儿”和“健康素养”知识初赛和决赛,树立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三是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倡导全社会都爱关爱们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种责任;四是组织辖区兼职部门,对辖区40多家医疗机构及药店,联合开展了2次“打击两非”行动,制定“关爱女孩”实施方案,不断净化人口生育环境;五是定期组织10场关爱妇女身心健康、定期保健知识讲座;利用各大集市活动免费发放计生药具和技术服务等政策宣传,积极营造宣传与舆论氛围。20xx年,共开展上街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各类计生宣传资料5000余册,发放免费避孕套2800余盒。

(六)流动人口监测管理,推进双方区域协作

今年,街道被国家卫计委抽选为流动人口监测点。按照国家部署的工作要求,于7月份完成了桂木园、鹿丹村2个社区监测任务,共抽取辖区100户住户上传国家监测系统,统计监测数据质量获得好评。开展了流动人口职业病防治”为主题“流动专项服务管理”工作,做好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着力推进我区提出的“6+1”健康服务。8月份,街道与罗湖区卫计局相关业务领导,共赴江西新余姚圩镇,现场与江西省新余市签订区域协作书,为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打开新的局面。街道20xx年在全国系统padis信息反馈达20359万条,反馈率达到100%以上。其中人住在我们这里,户籍是省外的重点信息反馈1410条,反馈率为100%。

(七)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风建设监督

坚持政务公开,严格依法办事。共办理《一孩生育登记》956宗,《二孩生育登记》847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09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5本,公职人员招考13宗,随迁入户801宗,孕期检查和接生1094宗,少儿医保120宗。因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全市因政策衔接问题,暂时对超生的人群暂停征收,同时对超生立案人员达18宗,继续加强管理与监督。

(八)推进协会工作,落实生育关怀

6.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总结 篇六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今年1-10月(以下数据同),全区出生人口3615人,出生率为5.87‰(低于市上目标2.63个千分点),其中政策内出生3577人,政策外出生38人,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95%(高于市上目标3.95个百分点),自然增长人口178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低于市上目标0.6个千分点)。

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人数约1.7万人,预计发放奖励金100余万元;确认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881人,其中:农村人口1858人,城镇人口23人,预计发放奖励扶助金180.576万元;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563人(其中:伤残扶助251人,死亡扶助311人,手术并发症1人),预计发放奖励扶助金215.076万元。完成“三结合”新增帮扶户87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8.75%)。

全区1076对夫妇参加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检率为80.07%(高于市上目标0.07个百分点)。

全区流入育龄妇女85050人,查验婚育证明77282人次,比例为90%;流入已婚育龄妇女59416人,查病查环查孕55500人次,“三查”率为93%;流出1067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589人,寄回孕检证明241份,比例为41%。流出地信息协查反馈率达到100%,避孕节育、一孩生育服务登记等信息通报率、接收率达100%。

二、主要工作情况(一)推行社会化服务,计生服务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

不断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华西附二院三级医疗平台,强化立足家庭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技术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免费“三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出生缺陷干预等惠民益民的免费计生技术服务,全面提升了全区计生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

健全基本药具服务网络,新增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29台,全区自助发放机共计43台,是全市自助发放机布点最多的区。自助发放机发放避孕套约11万只、栓1.3万余盒。全区157个免费发放点形成的网络共计发放避孕套120万只,避孕药1.5粒,外用药5.385万支。(二)实施家庭关爱,计生家庭利益得到较好保证

积极开展计生家庭关爱行动,实现计生父母奖励全覆盖,统计确认1.7万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预计100余万元。其中,农村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和城镇低保人员独生子女父母1.45万人,无业人员和零星就业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2500人。按照国家、省、市计生委的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扶标准从现在的每人每月13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扶标准从现在的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只此一项将增加支出200余万元。从7月起对“7.10”特大山体滑坡自然灾害遇难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帮扶慰问金每人每月350元。

加大了对全区独生子女特殊困难家庭,困难户、托管儿童等关心、帮扶、慰问力度,按不低于每户600元的标准落实“三结合”户帮扶资金。全区实际投入帮扶资金23.1万元,其中帮扶慰问金和慰问物资金额计21.99万元,购买少儿互助金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计30人,金额计1.11万元。帮助三结合户家庭联系就业84人。计生家庭利益得到了较好地保证。

(三)实行均等化服务,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市民化服务

全区计生网络常年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药具,“三查”,生育关怀一条龙等服务,今年为82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35人提供了免费产前筛查,为50余人提供了免费咨询。将家庭成员死亡、重残、疾病的流动人口计生家庭纳为帮扶救助对象,把52户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纳入计生“三结合”帮扶,利用元旦、春节等时机,开展帮扶慰问活动,提供帮扶救助资金5万余元。投入8万余元为403名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

三、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核实较为困难,无法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四、2014年思路

(一)进一步简化办证程序,方便群众办事

全面推行一孩生育登记承诺制。按市计生委要求全面启用流动人口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表,对于流动育龄夫妻因长期或多次、多地流动无法证明婚育状况、信息核实确实存在困难等特殊情况,依据当事人的承诺,为其办理生育服务证(登记),进一步简化办证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保证技术服务质量

探索政府购买计划生育服务的保障模式,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不需要繁琐手续,可随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计划生育服务,可在三级医疗平台实现从孕前到产前的全程一条龙免费服务。(三)坚持惠民利民,保障计生家庭权益

认真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自主择业军转人员和零星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独生子女死亡、重残家庭特别扶助政策;组织开展“三结合”户,部分计生困难家庭和独女户帮扶。开展失独家庭关怀关爱行动,保障计生家庭的权益。(四)坚持均等化标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按照市民化标准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常住人口一样的计划生育优质技术服务,开展流动人口一孩办证登记服务。(五)倡导文明婚育新风,构建新型人口文化

7.军地共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总结 篇七

今年以来,公司计生工作在淮海公司计生部门的指导下,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素质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增强服务意识,以务实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完成了各项人口目标,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紧紧围绕淮海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不断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新机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工作。

一、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狠抓落实

根据上级计生委要求,公司党政领导召开计生工作会议,制定本单位《2011年计划生育考核目标责任制》,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一票否决”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基层党支部签订了人口目标管理责任书,今年各单位主要领导、计生网员缴纳了计生抵押金,明确了基层单位的管理责任。公司党政还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定期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保证了公司计划生育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宣传倡导,实现宣传教育多样化

宣传倡导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的钥匙,因此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是宣传教育。今年由上级计生部门联系有关专家来公司授课,给计生工作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开展了法律、法规及《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条例》学习班以及计生一条街服务和以《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板展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计生协会员活动日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还开展了计生困难母亲慰问活动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趣味活动。在加强阵地宣传、牌板宣传、标语宣传的同时,以 “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行动”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倡导宣传活动。利用“5.29”、“7.11”纪念日掀起宣传高潮。把进车间、进班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作为了今年常抓不懈的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首先编印了人口与计生政策法规、人口与计生优质服务、人口与计生优生优育资料,到基层单位宣传女职工保健知识、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日常活动不断线、大型活动掀高潮,实现了宣传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掀起学习计生知识的新高潮,提高广大职工计生政策的知晓率。

三、夯实基础,扎实计生工作

公司计生办对公司所有职工的人口档案进行计生信息平台录入,对每个职工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生育、节育、领取光荣证及健康等信息的录入促进了公司计生办对职工情况掌握的准确性,保证了信息变更的真实、及时、有效性;实现计生信息全部在网上填报完成,并直接生成报表,及时准确报送《计划生育工作月报表》。按月发放避孕药具,每月召开一次计生网员例会。对育龄女职工的信息变更做到准确无误。并聘请市妇幼保健所专家医生,为女职工进行“三情”检查,检查率100﹪,对查出病情的女职工由公司联系指定治疗医院,进行治疗。公司计生办针对实际问题,制订了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每季度对重点人群随访一次,把每个女职工的情况摸清、摸透,建立重点人群计生信息档案。对不配合计生工作的育龄女职工采取一抓到底、决不放过的工作态度。2012计生工作计划:

1、加大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条例》,使广大职工深深认识到计生工作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职工对计生工作的认识。

2、为提高计生网员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定期举办计生培训班。

3、认真做好全年“三情”检查和男职工的信息反馈工作。

4、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网络信息,及时解决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提高计生网员对网络的操作能力,做到不漏录,不漏项,确保网络信息的准确率。

8.计生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篇八

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既定的人口计生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预警监控,强化专项治理,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12年考核,全市出生人口76825人,其中政策内出生69376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0.30%,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政策外多孩率为1.37%,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40,同比下降1.25个比值。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强力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加大党政主导力度,坚持高层推进。坚持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计生工作各项硬性指标,做到高度重视、高频度督办、高标准完成,确保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一是高规格决策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和市长别必雄经常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并提出了明确要求。10月15日,范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围绕后进单位党政一把手约谈、强化问责监督力度、建立人文关怀体系、出台失独家庭帮扶措施、加强人口计生经费投入和机构队伍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和要求。别市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市人口计生会议和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会议,亲自安排部署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月6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将人口计生经费落实和打击“两非”列为重点督办内容,明确由分管副市长、市财政局等专题督办落实。7月,针对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范书记和别市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范书记要求全市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动真功、促落实,用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别市长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强有力措施,办一批案件,抓一批典型,实行综合治理,常抓不懈。二是高频次调度安排。坚持早部署,密调度。市委、市政府于2月2日召开由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专题部署人口计生工作。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坚持每两个月一次工作安排和工作督办,先后4次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汇报、5次召开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分别针对全年工作、集中管理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治理、后进单位督办、“两非”案件查处和人口形势分析,对阶段性工作进行部署和推进。三是高密度督办落实。一方面,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跃华和副市长丁亚琳同志,经常开展调研督办。今年以来,先后深入到12个县(市)区和17个后进乡镇,进行了面对面的现场督办。另一方面,坚持开展专班督办。7月上中旬,从市政府办、纪检(监察)、卫生局、药监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对全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办;4月和8月,市财政局与人口计生委联合对县(市)区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督办检查;同时,市人口计生委抽调业务骨干,围绕提高数据统计质量、日常管理服务措施落实等工作不间断开展明查暗访。

(二)加大部门统筹协调力度,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为督促各职能部门人口计生职责落实,形成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三项制度”,形成了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协调联动体系,从制度上促进各部门将人口计生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结帐、同奖惩。一是建立定期联系制度。由市政府办牵头,定期召开人口计生、卫生、药监、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动态,研究工作措施,安排部署工作。今年以来,已先后召开6次联席办公会议,就整治“两非”、案件查办、利益导向、信息共享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工作督办。二是细化目标管理制度。经过认真研究和充分沟通,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重点围绕部门履职和利益导向政策落实,对部门职责进行量化和细化,坚持对市直28个职能部门下达人口计生责任目标,并分半年和开展两次检查督办,促进部门职责落实。市纪委督促全市纪委监察部门立案查处违法生育党员干部53人,其中开除党籍51人、开除公职4人;市委组织部严把干部提拔、先进表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关,积极支持人口计生部门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开通村居人口计生在线平台;市财政局专题召开会议,督促各县(市)区提高人口计生经费投入幅度;市教育局扎实落实中、高考加分政策;市人社局、民政局、房管局等部门重点落实了对计生家庭的困难帮扶、社会救助及廉租房、经适房优先分配政策;市纪检(监察)、公安、卫生、药监等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其他部门也认真履行了人口计生职责,推进了综合治理格局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完善履职述职制度。进一步完善职能部门人口计生工作述职制度,坚持定期由各部门报告履行人口计生工作职责情况,强化部门人口计生工作责任意识。10月10日召开了2012市直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述职会议,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同志述职,市委、政府分管领导点评,对本市直部门履行人口计生职责情况进行了认真述评。

(三)加大预警督促力度,主动整治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部门的参谋作用,利用人口计生信息系统数据和平时暗访检查掌握的情况,对基层工作情况进行及时预警监控,持续加压。一是专报预警。定期将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反映的工作完成情况,用专报的形式,直接寄送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引起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分别于4月、7月和8月三次对县(市)区党政领导进行预警通报。要求各地既要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又要按照省人口计生委“数据质量年”活动要求,宁要真实的低水平、不要虚假的高指标,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严防弄虚作假,坚决做到实话实说、实数实报。二是重点预警。对重点乡镇和重点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重点预警,每季度对17个重点监控乡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通报预警。三是约谈预警。对后进单位由市领导进行重点约谈。7月26日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召开后进单位约谈会,市委、市政府两位分管同志对部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县(市)区及连续两年持续偏高的21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预警。要求各地切实正视问题,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力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态势。

(四)加大工作保障力度,构筑事业良性发展平台。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对人口计生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做到“三个优先”,即人口计生干部优先提拔,计生经费优先划拨,人口计生工作队伍优先保证,不断强化工作保障力度。一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市计生协会为参公管理单位,并落实了3名编制。在10月1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议上,原则同意市人口计生委通过对内部机构和人员调整,单独设立信息中心,并为执法支队解决编制。XX区为人口计生局增加2名行政编制和2名事业编制,襄州区将人口计生执法支队编制由5名增加为15名,批准成立了信息中心。枣阳、老河口、保康等地配备了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副科级)。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按照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原则,今年市、县两级均按照省定要求全面增加了人口计生经费。其中,市本级今年预算增加事业经费259.95万元(去年预算787.05万元,今年预算1047万元),增加幅度达到33%。同时,市、县财政多方筹集资金,保证了全市企业退休职工计生奖励的兑现落实。今年市、县两级共投入2310万元,兑现了11759名企业退休职工的计生奖励。其中市本级4年来已投入资金1.01亿元(2009、2010年兑现第一批投入7100万元,2011年兑现第二批投入1557万元,今年投入奖励资金1455.3万元),为28890名企业退休职工落实了计生奖励。三是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始终注重基层人口计生网络建设,在乡镇换届后,及时开展了基层人口计生网络队伍建设的专项调研督办,督促各地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基层队伍人员不减、素质提高。乡镇足额配备了3至5名计生公务员,计生服务人员全部纳入“以钱养事”范围。村村配备女性专职计生干部,组组配备计生信息员,并全部从财政转移支付中落实待遇。在加强社区建设中,全市选聘了1286名社区工作人员,确保城镇社区有人干事。同时,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办法,围绕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熟悉信息化操作、严格依法行政等内容,对基层计生干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促进了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工作质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分类指导抓后进,促进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继续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农村低生育水平相对稳定、欠稳定和城市城区的不同情况,坚持将全市12个县(市)区进行分类分层管理。进一步明确各个类别和层次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评。同时,经过认真分析和分类排队,确定襄州北部、枣阳北部和老河口北部等“三北”地区,为我市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点区域。并根据主要指标和基础工作情况,从中明确了17个乡镇(办)为全市重点监控单位。对这些后进单位,坚持紧盯不放,持续发力,采取党政领导联、重点解剖查、跟踪督办促等办法,推动转化、促进发展。今年以来,市、县两级通过月督办、季通报和半年考核评比,先后开展巡回督办和暗访检查4次,抽查样本单位73个(次),查问题,找症结,促转化,为提高全市整体工作水平打下了基础。(二)标本兼治抓防控,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严格按照国家、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的总体部署,下发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打击“两非”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坚持“防、控、打”三管齐下,促使专项治理全面升级。一是狠抓源头治理,健全制度防“两非”。牢牢抓住b超、终止妊娠及孕情跟踪服务等关键环节,狠抓预防监控。全市层层通过签订守法承诺书、备案从业资料库、严把妊娠终止关、安装监控电子眼、拓展实名信息流、建立涉案黑名单,落实防控“两非”具体措施,做到打防并举,预防为先。全面实行孕情包保责任制,将孕情跟踪服务到位率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所有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孕妇,由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村干部和一名服务站医生对其实行孕期全程包保管理服务。全市医疗服务单位分别在市、县媒体公开承诺,从业人员全部与单位签订了拒绝“两非”承诺书;市直和各县乡医院的b超室和妇产科已全部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近年查处的8个“两非”涉案单位、21名涉案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市通报,并纳入“黑名单”管理,禁止其再从事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医疗技术服务。二是加强区域协作,纵横结网控“两非”。建立打击“两非”的联控联防制度,对市内跨县(市)区“两非”案件,由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协作方和主办方组成联合办案专班,分工协作,合力攻坚;对跨市“两非”案件,通过主动上门、多方协调、签订协议、定期互访和信息互通等措施,切实强化区域联动查案机制。今年,我们通过加强区域协作,联手打击,市内的襄城与宜城、保康与南漳、襄州、高新与樊城等之间,市外与河南省XX市所辖县市区,联手查处了一批实质性“两非”案件。三是实行部门联动,重拳出击打“两非”。市、县两级分别从公安、纪检(监察)、卫生、药监、人口计生等部门抽调专人,成立常年工作专班,采取多渠道查找案源、多方位调查取证、多部门联合办案、多角度处理到位的方法,由纪检(监察)和公安部门适时介入,对“两非”行为进行重拳打击。

(三)把握关键抓服务,确保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落实。坚持将列为省政府实事之一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当作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努力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一是坚持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与“稳低”、“控比”等中心工作同时推进。在2月2日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上,别必雄市长针对出生缺陷干预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省人口计生委天门会议后,分别于3月、5月和7月三次进行专题调度安排。二是坚持工作队伍与财政投入同保障。一方面,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心,组织技术骨干负责实施项目检查、风险评估及随访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各地普遍加大了投入力度,宜城、谷城、保康、南漳、襄州等地都对服务站阵地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改善环境,更新设备。XX市投入300多万元改建服务站,添置各种设备,其中投入72万元为各乡镇统一配备了专用服务车辆。三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同提高。坚持把孕前检查质量放在首位,在狠抓项目启动、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紧盯健康教育、病史询问、检查筛查、咨询指导、跟踪随访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各县(市)区都抽调精干人员,成立质量监控小组,紧扣项目实施方案、服务流程、数据汇总分析各个环节,确保检查流程规范。截止10月上旬,5个国家项目单位已为3.03万名计划怀孕人员开展了全部项目的检查服务,已完成全年目标人群的65.58%。按照当前工作进度,在自然之内,各项目单位可望全部完成服务检查任务。

(四)密切配合抓联动,推进流动人口均等服务。积极争取将我市纳入全省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试点,深入探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一是结合社会管理创新,推行“一站四化”服务管理。紧紧抓住社会管理创新契机,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站,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发挥网格员作用,继续深化实有人口、实有房屋清理清查,优化网格员采集人口信息与计生信息数据库的关联比对,不断拓展信息来源,提高信息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包括人口计生工作在内的社会综合管理体系,实行网格化、信息化、多元化、专业化的“一站四化”服务管理。二是加强区域协作,促进“三动联管”到位。依托国家和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市内、省域及跨省计生信息沟通和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省域联动、跨省协动、协会带动“三动联管”的区域协作模式,全面推行“一盘棋”服务管理。今年又先后同省内及福建、广东、海南、北京、河南、江西等10多个省市的30余个市(州)县(市)区签订计生协议,在流动人口集中地组建工作站、计生协会,开展流动人口跨省区域协作共管。三是强化服务保证,落实“四个均等”措施。下发《关于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襄阳政办发2012]93号),坚持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流动人口列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行列,让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时享有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便民维权、帮扶救助“四个均等”服务。

三、优化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惠民利民措施

(一)突出改善民生,落实利益导向机制。坚持把重点放在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上,督促各级各部门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将人口计生法定奖励和襄阳市政府4号令(《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一并落到实处,真正让计生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重点做到“四优”,即少生“优待”。在全面落实独生子女保健费、奖扶特扶和企业退休职工计生奖励的同时,狠抓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计生困难家庭帮扶、资助计生家庭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为各类绝育对象兑现节育奖励296.99万元;投入资金90余万元,为3万余户计生家庭落实了意外伤害保险;以各种形式帮扶计生困难家庭8430户,落实帮扶资金604.5万元。上学“优录”。认真落实计生女孩高、中考加分政策,同时对就读高中和大学的经济困难计生女孩,采取财政扶持和单位结对帮扶等办法,给予资金资助,保证其完成学业。今年,我市以各种渠道帮扶大中院校在读女生8260人,共提供帮扶资金1029.82万元;全市分别有961名和3834名农村独女和双女通过了高、中考加分资格认证。从明年起,我市还将把流动人口独女、双女家庭在襄就读的女孩纳入中考加分范畴。安居“优先”。认真落实保障房分配以及城中村改造、征地和拆迁补偿中,独生子女家庭优先和按两个孩子计算份额的相关政策,今年以来,为1696户征地、拆迁的独生子女家庭多补偿了一人份的补助款和还建房面积,折合资金1135.27万元;为1117户城镇计生家庭落实加10分政策,优先分配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就医“优惠”。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独女和双女家庭成员报销住院费时,在原基础上提高10%的报销比例。今年以来,通过提高报销比例,全市为9631名计生家庭成员多报销住院费用274.72万元。

(二)突出依法行政,完善便民维权机制。坚持下移重心,严格依法行政,突出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开展便民维权。一是以政务公开打造“阳光计生”。根据《人口计生政务公开实施办法》、《政务、办事、村务公开实施规范》的要求,市、县、乡各级均把群众关心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便民维权等内容,利用政务公开栏、政府网站、各级报刊、电子显示屏、知情宣传册等形式,进行了公示公开。二是以双向承诺推进“诚信计生”。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双向承诺推进诚信计生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双向承诺”活动。在活动中,各地全面清理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公开承诺事项,认真落实各项免费计生政策和服务,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长效节育措施奖励等利益导向政策,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以创建活动落实依法行政。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在严格按照要求,细化任务,落实措施,完善规章,强化督办,深入推进创建活动的同时,认真开展依法行政专项检查活动,重点清理整顿乱作为、不作为问题和帮助群众解决办证难问题,促进了涉民服务的规范化和依法行政的制度化建设。(三)突出科技应用,实施信息引领服务机制。坚持把信息化建设当作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在加大投入、提高信息质量的同时,突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指导服务作用。一是发挥指导作用抓服务。根据省人口计生委要求,今年我市各县(市)区切实加大投入,强化培训,扎实推进了村居在线平台建设。各基层单位利用网络快速传递的生育、b超、人流引产信息,切实加强日常生育、节育服务管理。广大乡村计生工作人员,根据实名信息及时开展生育指导、孕情随访和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工作。二是发挥监控作用报实数。利用汇总的出生实名登记信息,对基层出生人口统计上报情况进行远程监控,督促基层抓好核查,实事求是地上报出生人口数据,防止漏错报。统计数据反映,考核我市上报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实际出生人数还要多1777人,表明我市出生人口统计漏报率进一步下降,统计数据更加接近真实水平。三是发挥预警作用打“两非”。利用网络提供的人流引产信息和实时自动生成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及时发现“两非”线索,完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预警机制,使预防和打击“两非”行为更为精准和快捷。

(四)突出生育文明建设,狠抓宣传倡导机制。坚持将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促进群众生育观念转变。一是加大知识宣传力度。结合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工作,通过印制宣传手册、讲座、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了生育政策、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等知识的宣传。二是创新社会宣传载体。顺应当前宣传媒介变化,不断创新社会宣传形式。市人口计生委与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了2条人口计生公益广告和反映人口计生题材的电视短剧《取证》,通过市电视台和视频网络转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辟了新的人口计生宣传渠道。三是积极倡导生育文明。采取“四轮齐动”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了生育文明建设工作。即,典型带动,认真落实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工程,建设和培育了保康尧治河、枣阳二朗、谷城堰河、老河口拦马河、襄城檀溪、樊城施营等一大批生育文明建设的示范典型;会议推动,于6月26日召开全市人口文化建设推进会,强力督办生育文明建设工作;政策驱动,出台生育文明建设示范和先进单位的奖励办法,激励基层单位创先争优;考核促动,组织生育文明建设的单项考核验收活动,并将活动开展成效作为评先依据。通过强力推进,全市生育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全面推进,实现全覆盖。

上一篇:杭州市初/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补报名:12月8日-9日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前预习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