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知识点总结

2024-07-15

初中文言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

1.初中文言知识点总结 篇一

词类活用

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5.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6.饭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8.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9.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10.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11.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15.一屠晚归 (动词作名词,屠户)

16.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傍晚)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2.初中文言知识点总结 篇二

本书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编著, 是帮助广大中学生学好文言文、备战高考的得力助手和必备工具性书籍。本书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1~5) 编写, 对每篇课文从走近课文、详解点评、知识提要和拓展阅读四个方面加以解读。走近课文, 简介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详解点评, 依据课文自然段落, 对每个句子先翻译后解释, 对重点或疑难词语, 解释力求详细, 以方便读者自学;译释一段或一个层次后, 从思想到艺术作简要评论, 以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知识提要, 从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和经典识记等6个方面, 对课文涉及的文言基础知识加以梳理解释, 并力求全面详细;它有助于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拓展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对作者生平与作品的更全面更深入的介绍与评价, 有对课文从现代观念出发所作的审视, 有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的读后感, 也有考生联系文言诗词所写的高考满分佳作。相信读者在品读这一部分文章的过程中, 会进一步领略古典诗文恒久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加深对“学古文有助于写作文”的理解, 并提高自己现代文的写作能力。

本书定价:30.00元。

3.对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基础知识;字词;语法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更为突出。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包括文言文字词教学、语法知识教学等,但目前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纵观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谈起。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问题

这里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问题不是从当前的某些教师淡化“言”而一味的重视“文”的角度说。本文所提的问题是教师在坚定文言文既有“文”又有“言”的观点的基础上来说:教师重视文言文的“言”,却没有合适的教学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字词教学。当前的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字词与文本分离。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在梳理文章内容之前,会运用多媒体将所谓的重难点字词一股脑地呈现在幻灯片上。作为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会因为字词的不熟悉、不理解而影响后面的整个教学过程。或者,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部分教师认为在疏通文意之前直接呈现字词的注释是教学过程必走的流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其教学效果不理想。纵观这样的模式化、机械化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听和看,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这也是预料之中的,没有创新和诚意的课堂,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参与。

其次,当前文言文字词教学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翻译。把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文,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教师以为学生记下翻译就能了解字词知识,就能学好文言文。这种机械式的翻译主要特征是教师连串地讲解课文内容,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讲解课文为核心,先逐一讲解重点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接着疏通、翻译全文,甚至是用多媒体直接呈现翻译内容,让学生看和读翻译成白话文的语句。这种教学的最终效果是:没有理想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双输”的效果。其一输是,教师抱怨讲文言文太累。因为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整个课堂几乎都是教师的声音。教师忙得不可开交,确实很辛苦。其二输是,由教师把持、喋喋不休的课堂,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独立理解和翻译文章的能力,此时的学生变为了被动接受教师知识、抄录笔记的机器。

2.语法知识教学。对文言文语法的掌握是学习文言文能力的体现,熟悉文言文的语法知识是深入理解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的技能。但是当前文言文的语法教学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教学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教师在课堂中顺便提了一下。这与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学不重视和教师自身的语言学功底不够厚实有关,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语法学习缺乏相应的有效方法的指导。

二、文言文中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笔者总结概括出如下的一些应对策略。

1.字词教学。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预习工作。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通过对工具书等资料的查找,独立自主完成文言文中他们自己所不知道的重难点字词学习。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要坚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不动摇,同时对学生充满自信,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学生自己可以做的,教师绝不插手也坚决不做无用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并起到管理、调控的作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内容的布置和预习结果的评价,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

其次,将文言文的字词教学融入文本的学习中,巧妙的设计和点拨,做到“文”“言”统一。例如,钱梦龙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从而成功地引导了学生学习“孀妻”和“遗孤”这两个字词。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不至于死气沉沉,又能够加深学生对陌生字词的理解。

再次,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翻译都应该被批判,只有那种每篇翻译、每句每字翻译是不可取的。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要适当地运用翻译这种教学手段。

2.语法教学。首先,要认识到文言文的语法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语法教学重视起来。在知识中讲解文言文语法知识,在过程中培养严谨的文言文语法思维,在能力的提升中提供方法指导和情感解读。

其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文特殊句式。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统筹语法重点,合理分配学时。讲文言文语法知识要有散有聚、有点有面、有讲有练。例如,有的教师给语法知识的学习制定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七年级上期:通假字和文言文的基本句式的讲解;七年级下期:文言词类活用轮廓的建立;八年级上期: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把握;八年级下期:文言文特殊句式和文言虚词的介绍;九年级上期:引入句法知识;九年级下期:建立文言文学习能力。当然,这种语法的教学自然也是不能和文本相脱离的,这种统筹的学习方式要以文本为基础。

3.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是运用现代汉语把古代汉语所表达的意思重新表达出来。文言文原作包括内容、形式、风格三个要素,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体。翻译时必须把这三要素表达出来,既要确切地表达原作的内容,又要把文言文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言形式,还要保持原作的风格。这就是翻译文言文的原则,近代人严复把它总结为“信、达、雅”三个字。

信——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要正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减变动,“信”是关键。

达——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要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方面的对应规律,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求。

雅——文字力求做到简明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照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字字落实,逐词对译,不任意增减内容,改变语气。意译,就是不受原句词数、词序的束缚,甚至句式也可作必要的变换。翻译时,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4.初中文言知识点总结 篇四

古今异义字

知识点总结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

A.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B.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3)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

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

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

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

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如“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

A.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B.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

C.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例释

以下内容按字词、例句及所选篇目、古义、今义顺序整理

穷,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穷尽贫穷

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弦乐器蚕丝

委,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放弃委托

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离开到,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表示判断

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荐举起

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现出征,征收

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明白,了解比喻

豆,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豆类名称

就,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接近,趋向今常作副词或连词

诚,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确实真诚、诚实

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时四季中的秋季

义,引喻失义(《出师表》)适宜,恰当正义,意义

否,陟罚臧否(《出师表》)恶,坏表示否定

猥,猥自枉屈(《出师表》)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庶竭驽钝(《出师表》)希望,期望众多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案件监狱

师,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军队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表动作重复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间隔、空隙,不连接

里,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上枢密韩太尉书》)古代居民区名方位词,与外相对

游,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上枢密韩太尉书》)交往现常指游历、游览

池,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大也(《上枢密韩太尉书》)护城河现指水塘

走,几欲先走(《口技》)跑行走

趋,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快步走、奔

跑,趋向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助不真

居,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经过房子;居住

见,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拜见、进见看到

鄙,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边境品质低下

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购买市场

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强壮,强大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只但是

虽,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即使虽然,表转折

固,吾义固不杀人(《公输》)绝对坚固

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道歉感谢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逃跑死亡

会,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适逢,恰巧遇到聚合

怜,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怜爱,爱戴可怜,怜悯

或,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有人或许,也许

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到处经常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

猖蹶,遂用猖蹶(《隆中对》)失败凶猛而放肆(注:现代汉语中写作“猖獗”)

于是,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从此(时)表示承接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的原因常与“因为”搭配,表因果关系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品质低劣

晓畅,晓畅军事(《出师表》)精通,熟练通顺

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平民用布做的衣服

谨慎,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严谨而慎重小心慎重

牺牲,牺牲玉帛(《曹刿论战》)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凭借能愿动词,可以

交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和子女,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间隔,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断绝来往,隔开,不连接

无论,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不要说,更不必说,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以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以此为认为

左右,楚王闻之,谓左右(《晏子春秋》)身边跟随的人①表方位;②表估计

5.初中文言知识归纳 篇五

一、诗中四季:

(一)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夏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三)秋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四)冬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诗中景

(一)诗中山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二)诗中水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1

(三)诗中日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四)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五)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六)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七)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八)诗中雪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三、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 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毕业送别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好友分别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四、思念故乡、亲人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五、富含哲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困境中蕴含着希望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应保持年轻乐观的心态。

六、其他

(一)看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二)看到有人浪费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三)感谢、报答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四)珍惜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劝学、惜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六)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七)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八)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七、诗中名胜

黄鹤楼、芙蓉楼、岳阳楼、钟山、天门山、庐山、桃花潭、西湖、巫峡、姑苏、白帝城、锦官城、阳关、玉门关

八、诗中高洁情操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九、关于诚信、正直等品德修养的名言

诚信: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道德修养:

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十、环保宣传标语

1、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2、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3、追求美好生活,应先拥抱绿色!

4、追求绿色时尚 拥抱绿色生活

6.初中文言文虚词“者”用法知识点 篇六

①结构助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

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

7.文言文翻译主抓四个固定知识点 篇七

一、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来确定谓语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另外,在文言文的句子中,什么成份都能省略,唯独谓语动词不能省略。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思。

例:(2015新课标I卷)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字的翻译很关键。一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两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译文: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015新课标II卷)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两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就看考生能不能正确翻译。这两个词表面上分析都不是动词,显然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既然文言文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那么这里必须要有两个字解释成动词,只要稍加琢磨,一般的考生都能够将这两个动词定位在“兴”与“咨怨”。再用联想法与组词法,“发动”“生出咨怨”这两个义项应该容易得出。译文: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二、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2015重庆卷)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解析:此句中的“师”字在古汉语中原是名词“老师”,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按上面所说语法规则,这就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译文:(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2014山东卷)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解析:此句中的“活”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此句中却带了宾语,因此肯定是词类活用。这个词在课文《鸿门宴》中也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项伯杀了人,我让他活了下来。)考生只要牢记判断标准,对这个使动用法的翻译肯定不成问题。译文: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三、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作者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例:(2015四川卷)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解析:这个句子读起来是很工整的。“积”对“累”,“一勺”对“微尘”,“江河”对“峻极”,意思都很接近。这里“微尘”好懂,“江河”也好懂,根据同位置的对举关系,“一勺”与“峻极”的意思就能推测出来了。译文: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例:(2014天津卷)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解析:此句中“补朝廷之治”与“救宰相有司之失”二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失”这个词考生容易理解——失误、过失;那么根据对举关系,考生就不会将前一句的“治”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治理”了,而应该翻译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译文: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四、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文言特殊句式是翻译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这四种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2015新课标I卷)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解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译文: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例:(2014湖南卷)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解析:中学课文《五人墓碑记》中有一个句子“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学习时老师一定讲过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必须调整语序。本句也是一样:是什么样的缙绅呢?是与徐孟祥交往的缙绅。译文: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设置的采分点,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不断增强对采分点的敏感意识。另外同学们还应注意翻译后的句子在整体上要通顺、无语病,注意书写的大方、清晰,这是许多老师在阅卷中的真切感受。总之,只要同学们切实掌握语法概念及句法运用规则,在做题时格外细心,文言文翻译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的。

巩固练习

将下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二、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四、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五、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六、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七、郑子产有疾,谓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聚人于萑苻①之盗。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①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八、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参考答案

一、1.弥子瑕曾经被卫国国君宠爱。(注意点:“见爱于卫君”含有被动与倒装)2.有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注意点:“游于果园”含倒装)3.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二、1.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注意点:“未之奇也”含宾语前置和意动用法)2.天下将要大乱,没有经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国安邦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注意点:本句是判断句)

三、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四、1.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注意点:“是”为重点,属指示代词“这”)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注意点:“病”字要联系上下文,有比较的意思)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注意点:“若之何”是固定结构,表疑问)

五、1.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2.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注意点:“特与……耳”属固定句式)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孩子)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注意点:“非以成教也”是判断句)

六、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注意点:有判断句,“去大梁”的“去”、“议臣者”的“议”是关键实词)

七、1.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2.派步兵去攻打萑苻的盗贼,把他们全部杀了,盗贼才有所收敛。(注意点:“鲜、焉、玩”三个字是重点,“宽”含词类活用)

八、(1)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早晚都完全显现在人们面前,不容易画得像。(注意点:罄,完全显现;类,像)(2)鬼魅是无形的,不显现于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注意点:判断句式)

8.礼记文言知识点总结 篇八

礼记文言知识点

通假字

学.学半(“学”同“敩(xi ào)”,教导)

选贤 与.能(“与”同“举”,选拨)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妻)古今异义

教然后知 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 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男有分,女有 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归还。)

大道

..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 路。)

一词多义

亲 1、不独 亲.其亲(动词,以……为亲)

2、不独亲其 亲.(名词,父母)

其 1、不知 其.旨也(代词,它的,指“嘉肴”的)

2、其.此之谓乎(语气副词,表示推测,恐怕)

子 1、不独 子.其子(动词,以……为子)

2、不独子其 子.(名词,子女)

修 1、讲信 修.睦(动词,培养)

2、盖简桃核 修.狭者为之(形容词,修长)

分 1、男有 分.,女有归(名词,职分,职守)

?

2、舟首尾长约八 分.有奇(量词,长度单位)

词类活用

使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状,形容词用作名词,壮年人;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

文言句式

其 此之谓

...乎(“此之谓”,就是“谓此”,宾语前置)

文学常识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 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 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读后感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四书五经’是古人必读的书。‘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还有许多的书,都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现在这些书也在影响着我们。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知道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根据以上文献,我认为“礼”的原始意义可以解释为(1)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是一种祭祀祖先的需要,诸如《礼记·祭义》中记载的“致齐(祭祀)于内,散齐于外”;(2)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必须要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诸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的“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诸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以及“长者问,不辞而对,非礼也”等。

具体而言,我认为古代的“礼”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等级制度,小到见面、穿着、丧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政治、法律等,它包含着古人对于“神权”的敬畏,以及对于皇权的服从。即便是对人们日常交往中、对人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些言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的尊严。

时代发展到今天,“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

礼记主要内容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9.初中文言知识点总结 篇九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10.从缄默知识理论看文言诵读教学 篇十

经过几十年的文言教学探索和改革,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诵读是学好文言的不二法门。所谓诵读,按照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一文中所指出的,即“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1]。这段话表明他对诵读的理解是“熟读”、“成诵”。结合宋代朱熹和明代张岱关于诵读的阐述,我们基本可以认定,“熟读精思,口诵心惟”是文言诵读教学的精髓。读与思相伴而行。

长期以来,文言诵读教学形成了这样的特点:

(一)强调大量的诵读量。古代学童启蒙就开始诵读《声律启蒙》、《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诸子百家,诵读面广,而且强调反复诵读,熟读会背。

(二)重视机械性诵读,轻视理解性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旧时蒙学,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教授《论语》《庄子》,远远超出了小孩的认知能力。而且塾师在教授过程中,其方式也基本是教师吟诵、学生读背为主,谈不上理解与分析。学生主要靠机械式诵读学习。

(三)强调语言环境。这是古代文言诵读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也是教学者和学习者未曾意识到的。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环境息息相关。塾师的吟诵、师生的互对,这是外显的语言环境,浸淫书籍、考取功名、修书写信,都涉及到文言的运用,这就是隐含的一个大的语言环境,这就是文言之本[2]。

进入现今,因为外部语言环境的变化,文言的学习失去了生活之本,课堂的文言教学出现了这样的新特点:

(1)强调课堂语言环境的营造。教师的示范朗诵、学生的跟读,录音、影像都是为建立一个小的语言环境。这个变化也是因为文言先天的语言环境已经失去。

(2)重视理解性诵读。例如,文言诵读的坚定倡导者张必锟就较为重视在诵读中,要找出记忆的“支撑点”,要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并把此认为是文言诵读课教学组织的一个重点[3]。

不管是古人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熟读诗书、涵咏默会的学习方式,还是现今以教师的点拨、学生的理解为主导的文言诵读,都重视语感,强调积累,注重潜移默化。在这相通之处中,大家可以看到缄默知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缄默知识在诵读教学中的作用

缄默知识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把知识区分为缄默知识和外显知识。外显知识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指的是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一类知识,相当于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波兰尼由此提出他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借用弗洛伊德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冰山隐喻,外显知识就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端”,而缄默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

不管古代还是现今,笔者发现缄默知识在诵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的成功之处,自觉或不自觉地都遵从着缄默知识的理论。

(一)机械性诵读与缄默知识

在教学中,没有理解基础的反复朗读或尝试性背诵就是一种机械性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一种认知行为的重复与模仿,它是以机械性记忆为基础的。机械记忆指的是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机械记忆先前是被大家所摈弃的,但机械式诵读对于文言诵读却是不可或缺的。

汉语是象形表意的语言符号,外部的特征本就与其内蕴相联系。例如,见到“页”部,我们知道其代表脸部。这是形象的外显。又如,在《毛诗序》中,对诗歌有这样的论述:“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4]。从诗歌的声调韵律的外部特征上,我们也可以直观地体察诗歌的内容。

不仅如此,机械式诵读重在模仿和重复,而文言诵读中,模仿和重复是产生缄默知识的主要途径。文言诵读中,笔者看重的不仅仅是能否背诵的结果,更看重模仿和重复的过程。熟读成诵,从字词不认识到能认识,从朗读不正确到朗读正确无误,从朗读别扭拗口到朗读清晰流畅,语言就如一种线性的流反复在学生的唇齿间涌动。这本身就是一个语言习得和感知的过程。你能说,婴儿牙牙学语时,就是先理解而后学习或理解与学习并行的吗?这一过程中,我们或许并没有体会理解到语言材料的内容情感,但通过眼、口、心的协同作用,已经熟悉了语言材料的外显特征、声律节奏和先后顺序,字词句的外形、特点、排列、连贯、语气,已经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转化为缄默知识存在于大脑之中。这些缄默知识是大量而内隐的,在机械式的朗读中不断地产生。

(二)理解性诵读与缄默知识

顾名思义,理解性诵读是在以意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作品进行朗诵、吟诵的一种方式。它依靠于理解性记忆,在读中思考文章的脉络及内容,揣摩、体会文章的情感态度,并重现文章事物及其特征。在文言诵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搭建记忆的脚手架,进而梳理文章的层次脉络,再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这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所需诵读的文章。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理解性的记忆要比机械记忆在全面性、速度、精确性和牢固性方面高。

这样看起来,仿佛理解性诵读与缄默知识毫不相关。其实不然,理解性诵读是以机械性诵读和缄默知识为基础的。按照波兰尼的理论,理解的事物是外显的,是被学习主体所意识和理解的,而机械性重复的内容是未被意识的、内隐的,学习主体并没有对学习对象产生清晰而有意识的认识。借用弗洛伊德的比喻,外显知识的冰山得以产生,那是因为有大量的水面下的冰山相承托。大量的缄默知识中,有其一小部分因为条件的变化而转变为外显的知识。所以,理解性诵读的基础就是整合与协调缄默知识的无序运动,整合与协调的结果,就是被认识、理解。这也是一个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例如,揣摩文言语气,“也”“矣”“乎”“哉”“与”“耳”等等,抛开机械性的反复朗读而去教学生理解其用法含义,这无异于给三岁的孩子讲曲式结构而不叫其开口唱歌或聆听歌曲。所以,理解性诵读要在机械性诵读之后,也同样以缄默知识为依托。

三、缄默知识在文言诵读教学中的应用

明白了缄默知识在文言诵读中的作用,就可以更好地来组织文言诵读教学。根据缄默知识的作用机理,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探究:

(一)重视机械性诵读,保证诵读的强度,使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感知过程

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来自感知,对一篇文言作品的学习首先来自诵读。诵读,是一种直接的感知方式,在诵读过程中,文章的字、词、句、段、篇,在学生口中依次串联,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会在诵读者的思维意识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而这,正是产生大量缄默知识的途径。这些缄默的知识,是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无意识条件下产生的,或者是文字的形象,或者是句子的语气,或者是某个词引发的不甚清晰的联想……这些大量的、杂乱的、多样的感知所得就存在于诵读者的意识深处,极少数的感知所得经过思考浮现出来,以知识、结论、判断的方式浮现于脑海中,这就是显性的知识。而更多的则继续沉在记忆的大海中,成为缄默知识,提供诵读者继续深入学习的可能。

(二)引导学生找理解记忆的支撑点但不片面依赖支撑点

所谓诵读里理解记忆的支撑点,指的是一些“若干关键语,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5]。这些词句的记忆,可以给诵读记忆带来了提示性的方便。例如,在《归去来兮辞》中,该文每四到八句押一韵,第一段押ui韵,第二段依次押i/ui韵、un韵、an韵,第三段押ou韵,第四段押i韵。找出这些韵脚,就相当于找出了文章的框架,确实给诵读提供了记忆的支撑点,有助于诵读者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有助于将杂乱的缄默知识导入有序的诵读活动中。

但不可过度依赖支撑点。如果以找出支撑点、分解文章、串联文章作为自己设计诵读教学的出发点,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即意味着对文章大卸八块、断章取义,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浮于有限的表象。过度依赖记忆支撑点就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省略了对文章由浅及深的感知,把教学限定在一个分解、串联的单一层面上。这样,学生虽然能够背诵,却对文章没有丝毫的体会与感受;而且,这样的背诵也是一种取巧的背诵,时效性也较差。

这样的教学方式,本质上是受程式化教学的影响,与缄默知识理论是相背的。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没有较多的机会自主地感触和朗诵,也就谈不上产生缄默知识。在没有大量缄默知识的前提下,单纯依靠个别关键语句和过渡句来记忆全文,虽达到了背诵的目的,却缺乏对文章的认识,没有深入下去,也就谈不上涵咏默会。这是单纯为了背诵而进行的学习。

(三)把握好理解点拨的度

理解与点拨应该建立在学生较为深入的感知和吟诵的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在学生已产生大量缄默知识的基础之上。

课堂教学讲究效率,而语言教学注重长期的涵养,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取得考试的优异成绩,教师往往加大课堂的容量,加快教学的进度。所以,很多经典的文章学习也变成了快餐似的狼吞虎咽。而加快教学进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弱化学生的主体学习,强化教师的引导点拨。一篇文言文,在学生仅仅粗读一遍的情况下,教师就抛出结构、主题、含义等等问题。一首古典诗歌,在学生刚刚接触的时候,教师就询问该融入何种语气来朗诵。这样的引导点拨确实可以迅速地聚焦学生的思维注意力,但却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只有在学生自主学习而思维胶着的状态下,教师才能去引导和点拨学生,这样的引导和点拨,才会使学生有豁然顿悟之感。而现在有些教师的教学,不像是引导点拨,而更像是依次诱导,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被牵着完成学习。这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否定,也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

理解和点拨应该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文言诵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过度的理解点拨,使学生在没有感性印象的前提下就进入理性的认识,达到了目的,却缺少思维的转化过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文言诵读的学习成了高压锅闷煮食物,而不是先前的沙锅文火慢炖。

理解与点拨过度,究其实质是将有限的缄默知识尽可能地快速转化为外显知识。问题在于,学生对一篇文言文的感性接触非常少,缄默知识本就极其有限,现在又在老师的过度点拨和引导下尽可能地将缄默知识转化外显知识,势必造成缄默知识的贫乏,有些类似于杀鸡取卵。按照波兰尼的理论,外显知识需要大量的缄默知识来依托,缺少了这个依托,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备的,也有害于学生后继的学习。

综上所述,文言诵读教学是与缄默知识相伴而行的。文言诵读,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机械性的重复与模仿,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感触与认知产生缄默知识。而教师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也应该是以大量的缄默知识为基础,缄默的越多,外显的才能越多。当然并不是理解越多越好,也不是转化率越高越好,任何时候,都应该让学生的某一知识点有大量的缄默知识存在。如果不这样,对于文言诵读,学生就会“尽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也没有了后继学习和涵咏提高的可能。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舒成.困境与突围[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10).

[3][5]张必锟.关于文言诵读的几点考虑[EB/OL].http://www.docin.com/p-104083324.htm,2010-12-06.

[4]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上一篇:2024高考的热门专业大总结下一篇:数学教研工作心得体会